大西安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道路上不斷提速。
西安市政府日前正式印發《大西安“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按照規劃,“十三五”期間,大西安交通建設規劃投資約2166.5億元。到2020年,初步形成以綜合運輸樞紐為核心,綜合交通網絡為支撐,平安綠色智慧交通為依托,“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現代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打造國際航空樞紐
資料顯示,“十二五”期間,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正式投入運營,建成第二跑道和T3航站樓,西安鹹陽國際機場邁入了3座航站樓、2條跑道運營的新時代。至“十二五”末,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已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空中綜合交通樞紐,2017年12月15日,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年吞吐量突破4000萬人次,位居全國第八。
同時,西安相繼建成並投入運營了鄭西、西寶、大西等高速鐵路,實現了西安與北京、太原、鄭州、武漢、廣州、深圳等全國大多數中心城市的快速直達,正式邁入了高鐵時代,基本形成了以西安為中心輻射周邊省市的“米”字型鐵路骨架格局。
當然,存在的不足和問題也很明顯。航空方面,鹹陽機場的核心樞紐地位逐步確立,但其功能遠未得到發揮,高鐵和城際鐵路、地鐵等運輸方式尚未接入,且旅客吞吐量承載能力已經明顯難以滿足區域航空的發展需求;航線布局不夠完善,國際航班數量偏少,歐美方向航線嚴重滯後。鐵路方面,西安至包頭、海口、武漢等城市的對外高速客運通道仍未形成,城際鐵路尚無建成線路,與大西安鐵路的發展要求存在明顯差距。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國家區域總體發展戰略向縱深推進,“一帶一路”、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等戰略的實施,賦予了大西安新的歷史使命。大西安地處內陸,交通運輸的發展更要搶抓機遇、創新模式,以更高的產業布局發展效率、更有效的交通運輸匹配能力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支撐國家中心城市發展,最大限度發揮大西安在國際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實現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的國家戰略布局要求。
其中,在航空方面,《規劃》提出發展目標,構建向西開放的大型國際航空樞紐、“一帶一路”的航空客貨運樞紐、國家中西部地區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至2025年,西安市實現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80萬噸、年起降53.9萬架次,新增40個國際通航點,形成連通國內主要城市和國外50多個城市280多條航線網絡,遠期適應1億人次旅客吞吐量。
同時,借助海航現代物流集團、京東物流總部落戶西安的契機,大力發展航空物流,壯大臨空經濟,全力將鄠邑區貨運機場打造成為中國的孟菲斯——位於美國田納西州的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
交通投資超2000億
在鐵路方面,“十三五”期間,西安將構建國際性區域鐵路樞紐和國家高鐵樞紐。在已運營的鄭西、西寶、大西、西成4條高鐵線路的基礎上,加快推進銀西、西延高速鐵路項目建設工作,推進西渝、西武及聯絡線等高速鐵路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我市高鐵網絡建設進度,到2020年基本形成“米”字型鐵路網的國家高鐵樞紐。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目前“米字型”高鐵網絡的建設將加速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使資金、人才等資源進一步向西安集聚。西安擁有不少高校和人才,如果能夠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和服務,充分發揮高教優勢,西安的發展潛力很大。
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長謝良兵認為,西安是我國高教資源豐富的城市之一。高校是一個城市創新驅動的原動力和發源地。西安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長安大學、陜西師範大學等知名學府,這些高校都是西安科技創新的重要源頭,這也是西安創新創業的重要動力源泉。
如果說,高鐵城際軌道的建設加速了資源、人口向大西安都市圈的集聚,那麽在加快構建高鐵網絡以及城際軌道建設的同時,大西安內部的地鐵網絡也將加快推進,從而加速西安內部資源要素的流動,提高西安容納人口和產業的能力。
按照《規劃》,未來十三五期間,地鐵在已運營的一號線、二號線、三號線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四號線、五號線一期、五號線二期、六號線一期、六號線二期和九號線等在建項目的建設進度。上報《大西安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7~2023年)》(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根據國家批複情況開工建設第三期建設規劃地鐵線路,積極啟動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至2021年,地鐵運營線路達到8條,運營里程達到243公里。
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西安是整個西北大區的中心和龍頭。今年2月7日,國家發改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式發布《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要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加快西安中心城市的建設步伐,強化面向西北地區的綜合服務和對外交往門戶功能,提升維護西北繁榮穩定的戰略功能,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對外交往中心、絲路科創中心、絲路文化高地、內陸開放高地、國家綜合交通樞紐。
陜西省社科院研究員、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說,西安作為西北的龍頭城市,是西北大區的中心,它進入到國家中心城市行列對帶動關中平原城市群、帶動整個大西部的地區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而構建國家中心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重中之重。“十三五”期間,大西安交通建設規劃投資約2166.5億元,其中航空樞紐430億元,鐵路樞紐867.9億元,高速公路樞紐310.49億元。剩下的有普通幹線公路、市域快速路等。由此可見,未來軌道交通建設將是最大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