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做共享雨傘是種什麽體驗?找不回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09/163515.shtml

做共享雨傘是種什麽體驗?找不回呀…
創業家 創業家

做共享雨傘是種什麽體驗?找不回呀…

傘到用時方恨無。

來源 | 創業家(ID:chuangyejia)

 作者 | 劉開儉 

 整理 | 朱丹 

劉開儉是一位做共享雨傘的創業者,他創辦的oto共享雨傘目前處於早期試運營階段。5月31日,他在上海投放了100把免押金、免收費、不設密碼的“三無”雨傘,結果全部去向成謎。有人認為這給風口正勁的共享雨傘澆了一盆冷水,也有聲音表示共享雨傘成了檢驗國民素質的新標尺……

2222

創業家&i黑馬聯系上了劉開儉,讓他給我們講述做共享雨傘的體驗和思考。以下為劉開儉口述,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傘到用時方恨無

我今年31歲,這是我的第四次創業了,前三次創業因為種種原因都未能成功。在創立oto之前,我在上海環球中心的一家金融機構工作,每天朝九晚五上下班感覺心里很不踏實,還是想乘著年輕再闖一闖。正如馬雲所言,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為什麽會選擇做共享雨傘?記得2015年有一次突然下暴雨,我沒有帶傘,下班後要去離公司500米左右的停車場取車,為了應急,我跑去便利店買傘,發現一把普通的傘居然要買到45元。環球中心大樓人很多,當天很多人都沒有買到傘,當時我意識到為大家提供雨傘是一個很暖心的服務。

2016年6月份摩拜單車來了,共享單車逐漸被大家認可。我就在思考雨傘能不能也用來共享?

傘到用時方恨無。用戶由於懶或者疏忽經常忘記帶傘,需要用時不得不購買,這就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從使用場景來看,共享雨傘除了擋雨外,夏天高溫天氣頻發,用戶在戶外如果沒有遮陽傘很容易被曬傷曬黑。未來,如果滿街都是太陽傘的話,我想用戶應該會使用。因此,從需求上來講,共享雨傘是站得住腳的,並不是一個“偽需求”。

從使用頻率來看,隨著上海雨季來臨,我預估4月~11月共享雨傘平均每天使用頻率能達2~4次左右。舉例來說,雨天用戶從A地到B地,從家里出來到公交車站,如果家門口有一把共享雨傘,他用完之後可以放到公交車站,下車之後再拿一把共享雨傘放到單位門口,這樣來看共享雨傘的使用頻率其實並不低。多番考量之後我決定做共享雨傘。

“三無”雨傘

我們從去年6月著手籌劃,今年4月份我正式離職創業。離職之前我每天都在懷疑共享雨傘未來的發展,但我相信隨著技術發展和人們思想意識的轉變,共享經濟一定是個發展機遇,因為它可以幫助資源實現有效利用。雨傘私用只能為一個人服務,放在公共區域則可以幫助很多人。

為了試探用戶自主分享的可行度以及政府對共享雨傘的態度,5月31日,我們在上海陸家嘴、外灘公交站牌等地試投了100把雨傘。考慮到用戶的使用成本,我們投放的是免押金、免收費、不設密碼的“三無”雨傘。

這次雨傘投放活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但是因為雨傘後續的分享難以追蹤,有很多聲音表示共享雨傘成了檢驗國民素質新標尺,我認為不是這樣的。

共享雨傘沒有追蹤到後續分享,或許是因為用戶將傘帶回家了,但雨傘是家庭必備品,每個人家中都不缺傘,用戶應該會帶出來分享。或許用戶分享給其他人使用了,而我們沒有發現,這都是有可能的。我們不能因此認定用戶將雨傘留作私用了或是對其進行了人為損壞。

傘

在投放之前我們也做好了心理準備,“三無”雨傘投出去,有可能被用戶拿走私用。但雨傘成本不是很高,即使用戶拿走私用也算是我們做好事了。因此,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心態很平和,面對投放結果的心理落差也不是很大。我們之前只投放了100把,數量還是太少。接下來我們還將投放第二批共享雨傘,以便獲取更多的市場反饋。

目前,oto共享雨傘成本為15元,我們也在對其進行防曬等改造,預計成本為25元。在投放方式上,現階段我們采取的是無樁投放,將共享雨傘放置在公交站牌等地。下一步我們希望通過引進融資,量產“取還設備樁”,采取有樁投放,以便收集和追蹤共享雨傘的相關信息。

未來,我們計劃在大廈門口、小區門口、公交站點、地鐵口等在人流量聚集的地方安置設備樁。用戶從A地到B地,從B地到C地都可以獲取到共享雨傘。共享雨傘采取有樁投放就不會為城市管理帶來困擾。

oto未來也會建立信用平臺,通過收集用戶的借還數據,建立用戶信用模型,促進用戶分享。

6月1日,我們在外灘投放雨傘時,遭到外灘相關工作人員的制止,最後只好放棄。接下來,我們在投放前會聯系相關部門,就共享雨傘的投放方式和地點進行溝通。

公益OR商業

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麽要投放“三無”雨傘?這樣做毫無商業價值。我的回答是oto不單是將共享雨傘作為一個商品,我們還想把它做成一個有“溫度”的商品。

很多家共享雨傘企業一開始就要求用戶付費、下載APP、付押金,我們則反其道而行。在傘面上我們印了logo和標識語,提醒用戶這是一把共享雨傘,用完之後盡可能放到其他人方便使用的地方。

我認為共享雨傘以公益+商業的方式更易讓用戶接受,同時也能更好地釋放其價值。共享雨傘采用免費投放如何獲取盈利?我認為廣告是一種變現方式。

鑰匙

我們也在探索共享雨傘到底是免費好還是付費好,投放“三無”雨傘究竟能不能支撐我們繼續走下去。如果共享雨傘免費投放的結果是所有的雨傘都不見了,分享的下一個點我們也沒有發現的話,我們會考慮采取收押金的方式。但沒有前期探索就冒然收費,我覺得缺乏思考。

未來,我們想將oto打造成一個萬物共享、萬物互聯的平臺,共享雨傘只是一個切入點。在平臺上,除了妻兒父母,身外之物都可以拿來共享。舉例來說,用戶買一部新手機新鮮感只有一兩個月,但如果他在我們平臺購買後,當他不喜歡用了,他可以把手機放到平臺上,其他用戶支付一定的押金和使用費就可以使用。

手機屏幕有限,用戶不可能安裝很多共享APP,這就需要一個平臺來整合。未來oto共享平臺會接入其他共享經濟的商家,為他們提供信息流的服務。當一個共享平臺匯聚多方2B和2C交互在一起,用戶就能以最低的價格交換到喜歡的東西,商家也能獲利,這是我們未來預期的結果。

我們想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從品牌到制造再到用戶,通過平臺就可以實現共享,對接有限的資源。但因為我們也看不清楚未來的盈利方式在哪里,所以還沒有接受任何一家機構的投資。

起初,我們團隊有8個人,分別負責軟件、硬件、機械設計等。但由於發展沒有達到預期,結果流失了3名員工。

但哪怕團隊只剩下我一個,我依然有信心面對共享雨傘的未來。

共享雨傘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726

在中東創業是種什麽體驗?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21/164731.shtml

在中東創業是種什麽體驗?
創業家 創業家

在中東創業是種什麽體驗?

中東創業環境究竟如何?

來源 | 創業家(ID:chaungyejia)

口述 | 馬誌軍

文 | 王妍

編輯 | 吳丹

放眼當下,從歐美、印度到東南亞,來自中國的創業者都在與歐美巨頭直接爭奪市場。而略帶神秘色彩的中東,也成一塊爭奪之地。這是人們印象中的淘金地,同時也因為宗教和政治問題,讓對它不了解的人在思考:出海中東能否成功?

“黑馬大賽•出海行業賽”的參賽企業MENA Mobile就是其中一員。他們在成立的一年多時間里,服務了近80家互聯網企業落地中東市場,包括百度、阿里、獵豹等。

中東創業環境究竟如何?在中東創業是種什麽體驗?日前,創業家&i黑馬與MENA Mobile創始人馬誌軍聊了聊。以下為其對創業家&i黑馬的口述節選。 

從留學到創業

圈內的朋友都稱我是“出海中東第一人”,因為這十幾年我一直在跟中東打交道。

我大學的專業是阿拉伯語,2003年去了約旦留學。2009年回國後,開始從事國內公司在中東市場的遊戲發行業務。

轉折點在2013年,我加入了一家手遊創業團隊,並負責上線了阿語手遊《諸王之戰》,後來登上了App Store和Google Play,是中東地區第一款登上這兩個商店的手遊,並在多個中東國家下載榜單中排名第一。

在手遊團隊工作一年後,我提議組建一個專註於中東市場的遊戲發行公司。

因為我發現PC端遊戲做到頂峰,一個月營收也只有50萬美金。《諸王之戰》雖然是從0開始,但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付費率、ARPU值(創業家&i黑馬註:遊戲運營商每天在活躍用戶處所得收益)和營收都超過了PC端網遊。

更重要的是,與其它市場相比,這款遊戲在iOS、安卓端的獲客成本非常低,平均只有0.1-0.2美元,所以當時我認定這個市場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後來由於一些想法不能實施,2014年我決定面向中東市場自己創業,組建了自己的遊戲發行公司。並在這次的創業階段,做出了一款在中東市場霸榜超過一年半的手遊。

這款遊戲之所以能夠成功,主要原因是整個產品從故事背景、語言、音樂和設計都做到了深度阿拉伯化。

除了面向中東市場發行遊戲,現在國內很多成功的項目和模式都在往外走,比如電商和直播。但國內對中東移動互聯網市場了解的人並不多,這就成了我們最大的優勢。

2016年,我開始二次創業,正式組建團隊創立了MENA Mobile。

0 (3)

公司的核心模式就是,依靠之前在中東市場的發行經驗,讓國內互聯網企業本地化完成後,打入中東市場,並提供可以支付的渠道。

被標簽化的中東

提到中東,大家可能首先會想到迪拜,而且已經完全把它標簽化:滿大街的豪車,在那里要飯都能月入幾十萬。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可能只是高樓大廈更密集一些。

0

主要還是對實際情況不太了解,也導致大家出海很少選中東。

一方面是它太封閉,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本地化的門檻太高,這不僅指對市場的了解程度,更包括如何面對它的宗教、文化,以及當地人的喜好。

在中東地區,宗教問題是所有行業都不能回避的問題。在沙特,每天至少要做三次禮拜,做禮拜的同時,所有商店都必須關門。即使是非穆斯林,也不能隨意在店外等候開業,會有警察在街上巡邏。

早在2010年的時候,騰訊、盛大都曾進入過中東市場,但最終沒能做成。失敗的原因首先就是,他們對當時中東市場的預估不準確,落地以後才發現,市場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大。

第二個原因是,他們不懂得怎麽去跟阿拉伯人溝通。還有就是時差問題,中國跟中東有4到8個小時時差,國內剛開始上班,那邊卻已經下班了。

即使到現在,這些仍是大部分想要出海中東的公司面臨的問題。

有人開玩笑說學好英語需要3年,學會阿拉伯語需要300年,語言確實是第一關。目前公司在沙特、迪拜和埃及的分公司,除了負責人外全都是阿拉伯人,薪資不低,但對公司本地化而言非常重要。

可能對於不太了解的人,覺得出海只需要將語言轉換一下就能解決問題。之前我見過某個公司出海的產品,僅僅是因為翻譯的內容不專業,整個產品看起來就特別山寨,當地人根本也看不懂。

中英文的閱讀順序是從左往右,阿拉伯語完全相反。所以從產品的UI排版到整個設計都需要做鏡像,難度不亞於重做一款新產品。

在中東,90%以上的人都信仰伊斯蘭教,酒是其中的一個禁忌,在任何產品中也不能出現穿著暴露的女性角色。另外,因為阿拉伯人和猶太人敵對的關系,像十字架,六芒星等具有象征意義的圖案,也都不能出現在產品中。

宗教與商業的界限也非常嚴格。宗教比政治更嚴格,一旦觸碰,完全沒有商量的余地。之前一家德國公司推出一款遊戲,不到一個月,因為宗教問題,就被阿拉伯的聯盟集體封殺,導致這家公司以後所有產品都禁止進入中東市場。

如果不足夠了解阿拉伯人,在合作過程中就很容易發生誤解。與中國人“速戰速決”的做事風格相比,阿拉伯人顯得更緩慢。對他們的交流方式如果不熟悉,就會覺得他們特別直接,與中國人的委婉全然不同。

合作選擇上,比起簽協議,中東人更“認朋友”。他們沒有太嚴格的契約精神,最典型的表現就是說反悔就反悔。但如果成為朋友後,談事情就會很方便。如果你能以伊斯蘭教的方式跟人道一聲好,彼此之間的關系就會拉近許多。

直播類的項目目前在中東市場非常火。但你不知道當地什麽時候會出臺監管政策,還有博彩類遊戲,它與宗教相背離。所以想要深紮,就必須規避這些風險。

一片藍海的中東

從網遊到手遊,我們在中東做出了一些成績,同時在整個市場向移動互聯網的轉換中,也驗證了此前對中東市場的判斷。

中東市場本身的體量非常大。中東、北非涉及到的國家有26個,近5億人口。這里聚集了一批全球最富有的國家,在全球GDP 排行中,TOP10的國家里中東就占了一半,卡塔爾人均年收入14萬多美金,全球排名第一。

0 (1)

他們的移動互聯網設施完善,但軟件卻很落後。在“海灣六國”(創業家&i黑馬註:阿聯酋、阿曼、巴林、卡塔爾、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已經實現了全4G網絡覆蓋,智能設備滲透率也達到80%。但目前用戶量比較大的,也就是Facebook、Twitter這樣的歐美產品。

雖然準入門檻高,但一旦真正實現本地化,就能很快發展起來。在東南亞市場,因為不同的語言,可能需要針對各個國家推出不同的版本。但整個中東市場,因為同樣的語言、文化和宗教信仰,只需要一個版本,就可以打通所有阿拉伯國家。

本土缺乏互聯網創業者,也是一個很大的機會。中東本地還沒有形成互聯網創業氛圍。比如在海灣六國,因為富裕所以人們產生了一種惰性,不願意做事,但願意花錢消費好產品和服務。

與其它的海外市場比,當地仍是一片藍海。比如在金融領域,截止到現在阿拉伯世界的移動支付仍然很欠缺。想要達到國內這麽方便的支付環境,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現在我們處在把中國模式向海外輸出的階段。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後,中國的創業公司在中東市場比歐美和其它國家都具有優勢。除了雙方的國家層面,阿拉伯民族對於中國人非常友好,與歐美和以色列人相比,完全不一樣。

選對市場和機遇很重要,當時誤打誤撞進入這個行業,現在回頭看,如果我當時沒有選擇中東,而是選擇進入歐美,或者東南亞市場,那麽肯定不會像今天這樣,也許渺小得像是沙漠里的一粒沙子。

中東創業 METAMobile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981

在印尼創業是種怎樣的體驗?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06/165014.shtml

在印尼創業是種怎樣的體驗?
創業家 創業家

在印尼創業是種怎樣的體驗?

這里有2.6億人口組成的廣袤市場。

首發 | 創業家&i黑馬(ID:chuangyejia)

口述 | 範文潔(印飛科技創始人)

文 | 智曉鋒 

在中國,現金貸正面臨嚴苛的監管,而那些退場的從業者已經賺得盆滿缽滿。現在,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將目光鎖定到東南亞。這里的人口規模、經濟條件以及移動支付等客觀環境兼具,互聯網金融創業也較其他地方更有優勢。

本文主人公,黑馬大賽選手、印飛科技創始人範文潔將他的創業首站設在印尼。這里的2.6億人口不少都是月光族,借貸需求旺盛,金融業發展更為落後,相當於中國的2013年。

“在中國人喜歡存錢不太喜歡借錢的情況下,中國都有這麽大的市場。更何況印尼、東南亞那邊的人是喜歡借錢,不喜歡存錢的。”範文潔感覺,這次創業是天時地利人和。

在印尼做互聯網金融是種怎樣的體驗?創業家&i黑馬於近日采訪了範文潔。以下是其口述,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從2008年開始,我曾分別在中國平安擔任產品經理,在宜信擔任高級產品經理,在厚本金融擔任產品總監。在這期間,我還去北京大學讀了一個全日制MBA。

去年8月,我第一次有了創業的想法,想做一個催收界的“獵聘網”,模式就是網貸平臺把不良資產像簡歷一樣一條條放到網上,然後催收機構可以自己選擇點擊單條不良資產,平臺對催收機構可以按點擊收費,這個和獵聘網的簡歷免費上傳,但是獵頭查看簡歷收費模式很像。不過,由於投資人提出苛刻的條件,我最終放棄。

今年二三月份,我想過做共享車後窗,安裝一款投影儀硬件在私家車後面,廣告商在APP里面競價投入廣告,車主可以在APP里面選擇廣告,根據GPS軌跡和播放時間收費。但我偏運營,沒有廣告商資源,缺一個廣告行業的合夥人,比如分眾出來的。

同時,我想到的創業方向就是消費金融。無論是現金貸還是P2P等,在中國已經做的很火、很旺,技術也很棒,搬到東南亞國家,可能會比較好。

印飛科技創始人範文潔

(*印飛科技創始人範文潔)

我們的產品在8月中旬正式上線,短短兩周,目前已突破萬次下載,申請貸款的量也好幾千了。目前,印飛科技團隊共有16人,其中10人位於上海辦公室,6人位於印尼辦公室。

去印尼創業

在我還沒有辭職的情況下,VC就向我拋來橄欖枝。加上項目本身也不錯,我覺得天時地利人和,最終在4月底時正式辭職。

投資機構本來就在看印尼市場,投了近10個印尼方向的團隊,資源和能調配的信息非常可觀。我覺得印尼也比較好,當地還有不少同學,雙方這麽默契,資源很互補,所以就選定了印尼。

第一,經濟條件不錯,互聯網環境支付條件與中國比較接近。一個很窮的國家,連支付都沒有,是沒有辦法完成網上的放貸和收款的。東南亞在互聯網環境上跟的中國最緊,阿里巴巴、騰訊也在那邊到處買買買、投投投。

第二,人工成本不能太高。印尼的貧富差距巨大,兩極分化嚴重,普通勞動者的月收入只有中國平均水平的1/3-1/2左右。比如,同樣的一個崗位,在上海月薪是15K,還不是985、211學校畢業的人,在印尼你可能只需支付5K,並且能夠在當地排名前十的學校畢業生中招聘。

第三,東南亞離中國近。你可以把研發放在中國,把業務放在東南亞,兩頭都顧得上。業務和研發沒有什麽時差,那邊有什麽問題,這邊馬上就能修。

當地最大的出行APP——GO-JEK

(*當地最大的出行APP——GO-JEK)

第四,這個市場是非常龐大。印尼有2.6億人口,整個東南亞接近6個億人口。在中國人喜歡存錢不太喜歡借錢的情況下,中國都有這麽大的市場。更何況印尼、東南亞那邊的人是喜歡借錢,不喜歡存錢。雖然他們的人口只有中國的一半,但是在借貸這個市場,反而你會覺得欣欣向榮。

在權衡是選印尼還是印度時,我是這麽想的:中國人是很勤奮、很聰明,也就是說,你在中國做一個東西,很多人就會模仿你,競爭就會很激烈。這在印度也同樣適用。印度人也很聰明、很勤奮,你在印度做一個東西,馬上就有人開始學、開始模仿。競爭同樣會變得很激烈。

我做這個項目,有一個核心的特點,就是需要有源源不斷的資金對接才能做大。東南亞人相對沒有印度人或者中國人那麽勤奮,他的反應沒有這麽快。也就是說,你在印尼做這件事,當地人是沒有感覺的。等你開始賺錢了,他還不一定能明白你在做的是什麽東西。他絕對沒有這麽快。在前期,你面臨的競爭沒有多麽激烈。

我需要在印尼人還沒反應過來之前,先建立一定的壁壘,比如說已經做到一定的規模、團隊完整、談了幾個銀行開始合作。到那時,當地人即使再有資源,追上來會很累。

印尼初體驗

印尼有幾千萬的華人,占總人口的5%~10%。但這里的華人,包括想法、語言和思維,都和我們不一樣。比如,語言是以印尼語和英語為主。雖然中國也有很多少數民族,但是漢族占主體。即使不是漢族,其中大部分人都會說漢語,打交道比較簡單,思路也比較一致。

印尼就不一樣,除了華人,還有穆斯林、爪哇族、巽他族等,當地歷史上甚至發生過排華。對文化的感官、沖突,對新語言的接受,對當地的食物、人文習慣,我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印尼的互聯網金融發展水平比較落後,相當於中國2012-2013年的水平。當地的華人居住非常密集,喜歡存款,而印尼人則持完全相反的消費觀念,月光族較多,喜歡借錢。但由於借款人收入水平低,還款能力差,普通的催收效果並不太好。盡管如此,相較於2013年的中國借貸市場,印尼的壞賬率仍屬於較低水平。

當地使用信用消費非常困難,普通的信用卡刷卡也需要提供非常多的材料證明,這也是造成信用卡持卡率只有3%的原因之一。

我和當地銀行的行長聊過。他說,之所以不做這項業務,是擔心當地人無法按時還款,中國現金貸催款的施壓方法(創業家&i黑馬註:比如電話催收),對印尼人效果會低一些。在中國,派人線下催收成本較高,而在印尼,500塊都有人去催收,因為他們有些催收人員很窮,願意為了一點收入就從事這份工作。印尼窮人很多,印尼有一個其他地區沒有的職業,“人肉紅綠燈”,估計從業者有5萬人,就是幫轉彎的汽車擋住直道上直行的汽車,幫助你轉彎成功,這是一份收入低又危險的工作。

實際上,中國在今年實質上已經成為印尼的第一大投資國,雖然新加坡還是名義第一大投資國,但是因為有些新加坡香港的資金,其實來自中國。在Fintech行業,印尼法律不允許外資100%控股當地企業,最多只允許85%控股。許多中國公司因此與印尼公司展開合作。而在印尼,開設一家從事借貸業務的公司,成本較低,牌照申請相對簡單。這也造就了大量外資企業湧入印尼市場。

有許多設立在新加坡的公司在印尼從事業務並因此享有稅務優惠。而在新加坡,公司在轉讓股份時需要向新加坡政府上交20%的股份轉讓所得稅。所以創業者選擇在開曼群島設立公司,雖沒有稅務上的優惠,但在進行股份轉讓時,開曼群島設立的公司不需要向開曼政府交稅。

我現在回家和父母說自己正在創業,但他們年紀大可能也不懂什麽叫創業,不懂什麽是互聯網金融。而我可以與他們分享在印尼的所見所聞,這也會讓他們覺得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反正新的東西總會讓你產生新的感官,無論是生活還是創業的心態。

三顧印尼

今年春節剛過,我第一次去印尼,先對當地市場進行了第一個初步考察,並見了我在當地的同學,尋求了他們的意見,他們對於我來印尼創業十分支持,我第一次去住的是酒店。

第一次去的感覺是,我會發現科技金融大部分企業都沒進來,還很少。

印尼的文化象征物odel-odel1

(*印尼的文化象征物odel-odel)

這就像賣鞋一樣。你看到很多人都沒鞋子,就派兩個人去做調研。第一個人回來告訴你說,老大,印尼人不穿鞋,我們賣鞋肯定虧,別賣了。第二個人說,老大,太棒了,當地人都沒有鞋,我們去賣鞋!

這兩個觀點沒有對也沒有錯,你需要自己去判斷:當地人到底需不需要鞋子?

我就是這種感覺。最後衡量下來,我認為當地人需要鞋子,只是他們還沒有看到賣鞋子的。如果真有賣,他們會有一兩個人先穿,最後全島的人都會穿起來。

我決定要進入這個市場,後來也加快了速度。拉著風投談價格,談做法等。

第二次去印尼,已經確認創業了,我用了Airbnb,你長時間居住,酒店就偏貴,而Airbnb上住滿28天房價可以打6折。這次去,我的目的是確認上一輪對接的業務並簽約。待了一個月,主要目的是去和一些潛在的合作夥伴先對接一下,包括支付、短信、征信、律師、監管以及第三方催收機構。還有就是把公司註冊流程的最後一步走完,面試大量的人員,確定兩三個初始員工。

印飛在印尼的團隊

(*印飛團隊)

我們要做的是白領現金貸,類似宜信的宜人貸和精英貸。當地做互聯網金融的APP差不多有10個左右,預估市場容量至少在50個以上。

第三次去印尼是7月份,我依然選擇的是Airbnb,住了將近一個月。這次的主要目的,是初步建立風控和審批、催收的團隊。

每一次去,我的信心都會變大,畢竟是第一次創業,推進的速度卻比預期要快。無論是在印尼,還是回國後,我都會認識新的朋友。在跟新朋友介紹項目時,我的思路會越來越清晰。幾乎所有人聽到“印飛”在做的事情,都會覺得這個項目很靠譜,極有可能成功,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

“黑馬大賽·出海賽”就是我回國後才知道的。“印飛”最終從海選中脫穎而出,並最終獲得了最高的排名。

一開始來參賽時,由於產品沒上線,我怕丟人,就把項目叫金融科技出海,不敢叫印飛。我知道自己不可能晉級。你什麽都沒有,怎麽晉級呢?你把印飛寫上去丟臉,還不如寫一個金融科技出海,過來看看別人怎麽做的,學習一下也不錯。

第一天是30進15。我是唯一一個沒有產品就進到15強的人,另外14個都是有產品、有業務、有數據,甚至有融資的團隊。第二天是15進5,再是5進3,最後是排名。我為什麽能夠排到最高的名次?我連產品都沒有,靠一張嘴就能擊敗對手嗎?我哪有這麽厲害呢?

背後我猜想的邏輯是,我這個項目可能真的不錯,任何人一聽就明白了。互聯網借貸這個業務,不是靠客戶累起來的,就是有一單賺一單。把中國的現金貸/現金分期放到印尼,就是可以賺錢。

搞定資金,鑄造壁壘

我曾有3個同班同學來自印尼。讀書時,我們之間很單純、友好,沒有任何目的性。我從來不會想到有一天會到印尼開公司。 

其中一位是當地非常大的金融家族,他家就有好幾家銀行。無論是他自己還是推薦朋友幫我,都沒有任何問題。他本人還做了一家電商,可以向我提供客戶、創始基金或者數據等方面的幫助。

另外一位同學是當地最大的一家銀行的高管,他會在牌照、政府關系、監管條件和銀行等方面提供支持。最後一個同學,他自己開了一家物流行業的公司,對整個創投體系、當地用人體系和勞動政策方面,可以給予我幫助。

在印尼開展業務,你也需要申請牌照,但不是每一家都申請。目前很多家都是無牌運營,政府還沒有監管到這個層面。

早在去年,中國和海外的玩家就已經在印尼放貸,對標國內外模式,誕生了比如印尼版的分期樂和印尼版的現金貸。你會發現,在監管風險和壞賬風險不高的情況下,他們的增長都還不錯,回報也很大。

我們相當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會少走很多坑。

印尼 創業 印飛團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289

在非洲賣建材是種什麽體驗?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919/165194.shtml

在非洲賣建材是種什麽體驗?
創業家 創業家

在非洲賣建材是種什麽體驗?

公司的願景是在非洲做成類似美國homeDepot的圍繞“家”的一站式企業。

口述 | 陳亞林(賣到非洲網創始人)

2015年,第一次去非洲。直觀的印象是,這里比義烏還要熱鬧很多。由於沒有制造業,非洲幾乎所有的物品都依賴進口,形成層層批發的模式,在市場隨處可見頭頂或肩扛大包小包的人,我當時就暗下決心要來創業讓這有所改變。

這幾年,中國在非洲的投資力度空前,比如在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烏幹達等都建了大型工業園,在肯尼亞投資建了蒙內鐵路。中國對非洲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們的創業正是基於這樣的大環境下產生,出海機遇也從央企到了我們這樣的創業團隊。

非洲創業下來,就目前而言,要麽是像華為那樣的技術型企業,可以壟斷並賺取巨大利潤;要麽就是資本型企業,建立競爭門檻,目前非洲還處於基礎建設的大周期,以土地和房相關的市場是核心大市場,我們清楚看到了建“家”這個事業。

最初的兩年,我們主要向當地農村的小B供應產品,走2B的路線,建有30多個倉庫。然而,整個團隊在人員、產品選擇和政府溝通等方面交了不少學費,相信這是擺在每個面向非洲企業都要走的必經之路。理解這個市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也是成為很核心的門檻。

首先是人員。要建立本地員工體系,尋找適合我們的企業文化,如何 將公司做到本地化,不分國別的重視和使用人才,尋找最有效地管理和激勵方式,最後使得公司從消費者看來是一家深耕本地的可信任的企業。很讓我們自豪地是公司員工在說到我們公司時,有著自信和自豪感,他們將外界展示著公司的使命“給非洲百姓一個最好的家”,我們在非洲的本地品牌也正是“Best Home”,深入團隊。

其次是產品的選擇。一開始品類繁多,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都認為可以賣的產品事實上,不一定是真正對路的產品,本地人到底需要什麽樣的產品,他們想有一個什麽樣的家,需要我們深入到最一線的市場去理解和分析。舉一個例子,圍繞家,我們起初自然想到了非洲人酷愛音響,會在家里,甚至摩托車和汽車的後備箱里安裝音響。曾經摸索市場時曾發過了一集裝箱過去,但這些音響最終都沒賣掉。回頭來想,國內以為非洲百姓窮,只要低廉的商品,但現實中非洲百姓對音響品質的要求很高。在他們眼中,音響品質一定要好、要有重低音,要能“咚咚咚”,並不是便宜而願意選擇劣質中國貨。我們在圍繞“家”,提供的也是百姓信賴而物美價廉的建材產品,目前我們已經成為很多國家百姓想到建家時的首選。

我曾做了20年外貿,一年最多做過60億的銷售額,創業前也實現了所謂的財務自由。我們這個團隊去吃這個苦,並不是只想著多賺些錢,而是有夢想,為中非共通,為非洲百姓解決他們最關心的事——“家”。

非洲的現狀,很多會在中國走過的路中找到原型,比如目前階段非洲零售的小B的老板都還在以坐商的方式等客上門賺錢。比如,在鄉鎮,有名老板算最有資本,他有能力囤點貨,然後就往店里一躺,等著顧客來買貨,賺著不菲的差價,連倉儲、物流和資金墊資等這個環節應該起到的作用都沒有,試想中國改革開放時也曾有這樣的低效中間環節,但最終是要被取代,這一點在國內各領域已經得到驗證,就是不斷地去中間化,互聯網更是加速了這一點。

所以,我們提供了物流,倉庫,甚至連終端客戶的配送我們也在做,類似京東的自建配送,所以我們在開店直接面對C端,通過直營模式,後續也會加入加盟模式擴張,由我們來標準化管理,真正將最好的商品“無損”地送到客戶家中。

目前我們新進入多個國家,發展了接近30個展廳。每個國家配備了中國人和本地人相結合的團隊,只做最強的幾款建材產品。這樣我基本上進入任何一個國家,當月就能獲得比較可觀的盈利,在經濟基礎較好的烏幹達和贊比亞市場反饋已逐步顯現。

不久的將來,我們將進一步降低2B業務,更加集中做2C。我們公司的願景是在非洲做成類似美國homeDepot的圍繞“家”的一站式企業,希望可以拓展2000家展廳,在每個村里建社區店,成為本地消費者信任的宜家。用戶只要想買到與家相關的產品,立馬就能想到我們。有自有門店後,我可以做小產品、小爆款,比如國內設計不錯的一盞燈,類似小米之家的理念反而可以應用在非洲大地。

我規劃將會有不同類型的店面。一種是位於首都的400平米旗艦店,品類從建材到家電,再到家具地家居生活領域。另一種是位於二三線城市的100平米門店,每座城市就一兩個。其它更多是社區店,植入類似小米之家的精品單品,非洲市場的一致性更高,最適用和最性價比來服務最廣泛的消費者。我們還在規劃利用移動紅利,規劃線上商城並拓展SKU,目的也是把建材家居直接送到非洲家庭,因為非洲線上線下紅利都巨大。

當然,消費金融也是可以延伸的方向,建材對於非洲百姓家庭也是一個重大的開支,在國內已經開展的房產和裝修已經有成熟地金融服務,在非洲本地同樣有著更高的需求,而且他們對於分期有著天然的使用習慣,也願意承擔財務支付。

非洲大陸對於我們非洲創業者來說,有著很深的感情,每個出海的創業者都抱著“世界是平的”的夢想,把中國成熟的制造供應鏈,國內領先的商業模式,特別是互聯網的便利模式,還有優秀的創業團隊在本地紮根開花。

賣到非洲網 非洲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647

在美國做共享單車是種什麽體驗?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03/165821.shtml

在美國做共享單車是種什麽體驗?
王妍 王妍

在美國做共享單車是種什麽體驗?

共享單車的中場戰事日漸焦灼。

整理 | 王妍

編輯 | 石海威

共享單車的中場戰事日漸焦灼。在行業加速合並、洗牌的趨勢下,成立於今年的共享單車公司LimeBike,卻在美國異軍突起,僅僅用了三個月,就獲得近30萬註冊用戶,成為美國最大的無樁共享單車公司。

上個月,LimeBike宣布完成5000萬美元B輪融資。在投資人的名單中,除了中美的各大投資機構,我們也發現了ofo的天使投資人王剛的名字。

經歷過美國市場的激烈廝殺後,LimeBike CEO Toby Sun告訴創業家&i黑馬,對於ofo和摩拜而言,或許出走海外是一種選擇,而輸不起的地方始終在國內。但對LimBike來說,美國市場才是生與死的戰鬥。

LimeBike如何在這次二強的夾擊中勝出?

以下為Toby Sun口述,經創業家&i黑馬編輯。

入局共享單車

創業做共享單車之前,我在昆仲資本做投資,初衷是想投一家共享單車。

我們是一家早期投資基金,在中美兩邊都有團隊。去年,我們就幾乎看遍了國內的共享單車公司。當時的判斷是,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非常清晰,而且美國的市場非常大,一定不能錯失這次機會。

想要跨境做共享單車,最重要的是把中美兩邊協調起來,引導跨境團隊。而當時我們看到的是,中美兩邊現有的公司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純中國的公司能搞定硬件、供應鏈,這一點美國的公司很難做到。美國以軟件技術見長,讓他們來中國找供應商同樣很難。這也是為什麽共享單車能夠在中國土壤里發展起來的原因。

如果在美國本土生產硬件,自行車的生產價格可能會趕得上汽車。只要涉及到供應鏈的整合,從手機、到手環,國內的智能硬件都有價格優勢。比如在美國一個手環的價格是99美元,國內小米手環一個才多少錢?

但是回歸到單車,一旦投放,本身就是個本地服務的事情,本土化的運營非常關鍵,而國內的公司其實很難集中精力做這件事。

在做過種種考察之後,我們最終決定還是自己做。當然真的下定決心入局,也跟團隊在本地的經歷有關。

我跟現在的合夥人Brad一直都在美國工作。做VC的時候,我們投了很多消費互聯網加智能硬件,包括交通出行領域,Uber、滴滴都曾看過。在此之前,我在百事可樂工作了很多年,率領跨境團隊,有中國的運營和美國的研發團隊,現在剛好反過來。

Brad在騰訊工作八年,是騰訊在海外的第一員工,微信的英文名字WeChat就是他起的。後來他是昆仲資本的合夥人,我們成為同事。LimeBike團隊里大部分都是美國人,負責政府關系的原來在奧巴馬的競選團隊,還有些員工來自Uber和滴滴。

我們現在有60多個員工,美國團隊近50人。因為即使是中國的模式,想要落地美國,說到底是一個中國模式本地化的事情。

美國的最後一公里問題

從最基本的需求來看,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不管是在國內還是美國都是成立的。

在紐約,開車速度在5邁以內的地方永遠是騎自行車更快,下午2點到6點之間,有時候在一個路口能堵車一小時,走路都比開車快。

以前沒有那麽多人騎車,並不是說沒有這個需求,而是沒有出現好的解決方案。ofo和摩拜沒有出現之前,在國內也是這樣的情況。共享單車在美國市場其實開始得很早,我們的機會在於,他們的模式仍然需要突破創新。

早在摩拜和ofo之前,美國的Social Bicycles、Zagster(創業家&i黑馬註:成立於2007年)等幾家公司就已經在做共享單車。他們已經做了智能鎖,但是車子本身還沒有做到隨騎隨放,他們要求用戶一定要把車停在有樁的地方,否則就要罰錢。所以在用戶體驗方面,沒有實現真正的流動性。

LimeBike一方面改變了當地有樁和半無樁的單車形式,完全采用隨騎隨放的模式。另一方面我們跟富士達(創業家&i黑馬註: 自行車廠商)合作,在初期造更多的車,滿足供給端量的增長。

從整體數量來看, ofo和摩拜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在國內投了過千萬的車,美國的單車數量肯定不如中國,但至少有幾百萬輛。在美國的那些城市里,經常只有幾十輛單車,很不方便,根本做不到改變用戶行為。

LimeBike從7月份開始正式大規模鋪車,第一個投放城市在西雅圖。現在已經鋪了13個城市8個學校,總共投放一萬多輛車,基本保持每個星期進入一到兩個市場的速度。但其實在整個美國市場里,現在的數量連1%都不到。

與國內市場不同的是,共享單車想要在美國實現盈利並沒有那麽難。

共享單車的模式興起的時候,在美國雖然也能感受到“風口”,但競爭遠沒有國內這麽激烈。美國的初創公司很少一窩蜂哄搶一個項目,我們運營的這段時間,並沒有多少競爭對手。

另一方面,雖然美國的絕對單量沒有國內高,密度也沒有那麽大,但是單個的用戶價值非常高。LimeBike的收費是每小時1美元,用戶的使用意願、付費頻次和接受度都沒有任何問題。

雖然因為人力問題,美國的運維成本可能會更高,但是因為投放的數量沒有那麽多,也沒有那麽激烈的競爭,所以並不會產生很高的費用。類似國內的單車因為競爭出現搶占地鐵口的現象,在美國並不存在。只要保證單車能夠正常使用,車輛整體的損毀率也比較低。

中國模式美國化

跟其他的互聯網項目相比,共享單車的門檻其實不低,它牽扯到硬件、供應鏈、物流、軟件端、政府關系、市場營銷和運營等很多問題。中國模式想要落地美國,沒有一套適合本地的打法會很糟糕。

政策管控是很大的問題。如果照搬國內的方式,直接把單車投放到美國,快速地擴張,大範圍投放,政府根本不會同意。國內是先投放再管控,美國剛好相反,他們非常註重路權和規範化管理,所以是先管再投。

中國一家共享單車最早出海的時候,在舊金山投放共享單車,結果被政府給“踢”出來了,現在美國的團隊都解散了,名聲也受到了影響。是否是美國基因的團隊,某種程度上也會影響到政府的選擇和判斷。

比如在歐洲,因為沒有任何的競爭對手,國內的單車出海後可能會是唯一的選擇。但是在美國,因為有多個品牌出現,他們就會從品牌、體驗和規模幾個方面去衡量。

目前LimeBike投放的城市70%都是獨家,並且只允許一家投放。政府在放開投放之前會作比較,此前與ofo和摩拜的多次比拼,LimeBike沒有一次輸過。

雖然我們與ofo用的是同樣的生產線,但在產品設計方面,LimeBike做了很多改進。單車的車身材質全都是鋁,更加耐用並能適應當地的路況。與國內24寸的大小不同,車輪變為26寸,美國人的騎行體驗會更好,而且針對美國市場,主打變速車。

雖然在單車上的所有改變並不是很難改變的技術難題,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是如果對美國市場沒有足夠的理解,很難顧及到所有的細節。

就像組建本地團隊,核心不是說員工是否都是美國人,而是需要對當地有足夠的了解。包括對事情的反應速度,如果跟政府溝通,哪里更需要投放車輛,具體到執行層面的所有問題。

單車的負面報道在擴張的過程中也會影響政府的選擇,所以要求我們在擴張和運營之間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運營的能力要能匹配投放的速度。

雖然只用了半年的時間,LimBike就做到了美國市場的第一,但是有質量投放的意義遠遠大於快速擴張。對於ofo和摩拜而言,出走海外是一種選擇,輸不起的地方始終在國內。但是對於LimBike來說,美國市場是我們生與死的戰鬥。

如果在國內,或許我並不會自己做共享單車,而是選擇投資。現在,LimeBike的下個目標是歐洲。

共享單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633

綠色是種掩護色 盧冠廷

1 : GS(14)@2015-06-18 14:30:13

2015-06-18 NM
盧冠廷拿着花灑像唸急口令:「淋浴咪過三分鐘,否則地球冇水用。」幾生鬼。盧冠廷自嘲:「有人網上鬧我:『最憎佢講環保。』」筆者理解五十五十。不懂的一半是,環保人畜無害(字面意思亦然),想洗底的官員最愛搞環保。當人們只記得盧冠廷化身綠色大使,可以掩蓋很多事情,怎會被罵?我不怪盧冠廷投入到開埋有機店,他似傳教多過做生意;我只是奇怪,《民主歌聲獻中華》的作曲人和指揮、出版題為《1989》唱片的扛鼎勇者,到頭來話自己「唔識」、「陌生」、「睇唔到」,而寧願暢談養生之道。我懂的一半是——「曾經走在前線都唔驚,現在驚多咗幾毫克添加劑?LoLo你是否在逃避?你唔鍾意我都要咁講,你話有人憎你只談環保,可能就是這原因。」我一邊說,一邊見到盧冠廷不再直望我。「太敏感了,剪剪(指拍攝)。」他摸着光頭說:「要睇上天安排。」訪問正值六月五日,事情,遙遠得,不只相隔一天……舊式人

撇開政治,盧冠廷人如其歌是個《快樂老實人》,重點在老實,老實自然快樂。「我並非有計劃地歸隱。九三年,和李宗盛合作唱片,每人五首,製作費九十五萬,另加三倍宣傳費,賣得萬五張,我唔想嘥人家錢,不再做了。「於是轉行配樂,九七年玩完,經濟差,電影公司欠我錢,廣告公司欠我錢,話兄弟爭住先。「我焗住做了三年思想家——坐喺屋企得個諗字。每次配樂三日三夜困在密閉房間,吸塵機般吸晒電腦釋放的有毒物質,去睇西醫冇效,西醫叫我睇心理。我找科學書閱讀,用綠色方法治療自己。除咗音樂,我乜都唔識,就開間鋪賣太陽能產品,那時租平,千五呎用唔晒,兼賣有機食物。」坦蕩得不似歌星口啓。「我由食肉獸變成只吃蔬果、魚和雞蛋。到中學開talk,學生challenge我。你話我似傳教都好自然,我插個路牌提醒大家前面危險,做了才心安理得。「沒停過研究音樂,昇華到另一level了,但我是個舊式人,不習慣自己發表,總要有人請我,今次唱片公司話出發燒碟,我便做。」

繼續生活

筆者不質疑盧冠廷的「昇華」,正如他說「冇進步出番嚟為乜」,經典冧歌如《陪着你走》一一重新編排、昇華了;但最好的音樂豈非在觸動人心嗎?我覺得盧冠廷登峰造極是《1989》裡史詩式《漆黑將不再面對》諸作,每年端午前後重聽總淚濕我枕頭,為什麼今次就不收錄、昇華?盧冠廷笑着說:「你鍾意啫,個人喜好。」八九年後,他仍有作品,卻到達分水嶺——或者像九○年的《重新打算》所言?「老老實實,《重新打算》個melody係點?我自己都唔記得,你哼兩句嚟聽吓。」選擇性失憶了。昇華(sublimation),原意是指乾冰(固態二氧化碳)直接氣化,中間不用經過液體狀態。像溜走的激情,可以消失得無影無踪。我不怪責盧冠廷。一場大夢想破滅後,幾許熱血青年轉為寄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0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