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兩岸三地:土炮方法化解海嘯 因念

2008-10-14  AppleDaily

中國人嘛,水本來就是財!不過,過去一個多月,金融海嘯一直困擾我們,詞不達意啊!我們現在不是水多到要被淹死,是資產跌價,銀行閂水喉,市場上沒水。我們現在是處於「金融沙暴」,快要渴死。作為以農立國的中國,是否就以最土炮的辦法來解決困難?

土地產權法規混亂

上 周召開的中共第十七屆三中全會,焦點就是放在「三農」問題上。與今年2月份的二中全會,討論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國家機構改革相比,這次審議的《中共中央關 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可能對於中國未來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參考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當年正是確定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 義現代化建設上的戰略決策,實行影響過去30年中國發展的改革開放之始,所以這次三中全會的時間和歷史意義,一直受到外界關注。今次會議有望在幾個方面突 破,包括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村土地管理制度、農村金融制度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等,其中以農村土地和金融體系最為市場期盼。看官可能知道,中國 土地產權,特別是農地,一直牢牢的抓在國家手裏。農民只能以「農用地承包」的方式,向政府獲得農地經營權。加上內地有關法規混亂,例如《農地土地承包法》 明文規定,家庭承包可以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不過,《土地管理法》則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 於非農業建設」,不能正規和集體銜接金融制度等問題,要搞活農村經濟,這個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似乎正正就是問題核心。此外,金融體系的配套,中國政府只 要稍為加快自己的印鈔機,不難推動一下幾家農業金融機構的活力,達至水到渠成。

啓動農民經濟能力

當前大力鼓吹內銷的宏觀政策 下,要政府為居住在城市的人民動腦筋,正如筆者之前提過,無疑是吃力不討好,但如能以政策啓動農民的經濟能力,的確可以達到多方面的政經目的。處於低潮中 的低潮,不妨思考,當黎明到來的前夕,看官是否要到田野間走走,吸收大自然精華。因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8

老千股破解方法-看通(1059)

(注意:此次的文章並不構成任何買賣建議,若有任何損失,請自己負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328/LTN20080328449_C.pdf

看通集團遭上海實業入股過多之公告。

上海實業不停在市場上收購該公司的股份,現在達14%,並持有大約數量的認股權證,現在使公眾持股量少於25%,來不是善類。我想他們甚至想全面收購,但大股東和基金不肯被他收購,所以公司/大股東出此下策。

其 實老千股是要這樣才能對付到他們,有一個有錢的股東,不停購入股份,才能阻止他們亂發認股證的行為,他們的盈利及認股權證所集資金,全部流入資產上面去, 如廠房及電訊等的資產,現在已經佔資產20%-40%,約有20億,其實這些資產是甚麼來的,無人知道,這可能就像超大及高寶等美化帳目的手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09

老千股賺錢方法(回讀者問)

2008-5-26 11:11 AM(本貼發貼時間)
1. 無錯
首先出賣「概念」,輕輕炒高股價,之後自己大手沽出套現,其後用多種手法,發行低價新股給關連公司及其他友好,發行新股的錢就用一些項目的虧損及買入關聯公司的股票的方法轉走,跌得很低就合股,不停循環此過程。
邱等人其實只是莊先生的關聯人士,只是用他們的名字入主(因莊非常出名,很難過關),避免某等問題,待成功後,其後就把控制權轉回他們。

2. 此處一二一五為誤植,應為一二一八,大概是官兄控制一二一八約三成半,一二一八控六一六三成半。

3. 飯海等幾家公司,確確實實做地產,有盈利,有息派,有資產折讓,我只是對他們手緊,大量發行低價輪以攤薄股東權益作出反感,這是大量減少股東權益。
至於第一科技,那家公司和超小、高帽的業績好像用同一方法做出來,他們的現金是由銀行貸款、發行低價新股或發可換股債等方法來的,這些資金可能作為派息用途。
但是,從他們的資產負債表發現,他們的股東權益數字和那堆廠房等的固定資產的數字相若,而增加的速度大致和盈利差不多,我對這個情況表示懷疑。
第一科技老闆的方法和飯海相若,都是常常發低價輪,攤薄股東權益,所以我把他們歸類。
但是兩家公司的資產,以飯海系較實。

4. 「養陰丸」藥行原名得利。你說的大致沒錯。好的藍籌公司回購是好事,但是也會降低每股資產淨值,不過也會提高了股本回報率,是回饋股東的方法。

但是那些垃圾公司有大量友好,有些友好有點損失,所以用公司錢回購他們的股票,然後以低價發股發行新股予友好,以賺取這些差價彌補損失,這是一種變相盜取公司資財的行為。

但是他們好鬼低能,這樣只是「香港式的低能回購」,是超短視、即食式、「朝種樹、晚ɚ板」的人才想到,只是對自己的短期利益有利,對自己的長期利益有損,一來損壞自己公司的價值,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名譽也沒有了,這才是以後賺大錢的方法。

他們只想到口袋中的一元沒有了,要從公司拿回取回損失,卻沒有相到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是令他們的財富會有倍數效應,多一元盈利,會令公司多幾元市值,所以他們在公司偷一元,令他們損失了的一元的幾倍。第一科技那位簡先生相信是明白這道理,所以他的公司可以造到盈利增長。

A系那些則更壞,用公司錢回購幾股,用幾十元加好多行政費回購幾毛的股票,以不想有碎股存在,我對這些更是非常反感。

其實周先生那種私有化的方法我是不滿意的,如果是我,我就會把公司的重要貴重資產分拆上市,然後用手上的灌水資產(雖是空心,但是有高 「保證」盈利的)注入這家公司取得公司的控股權,這樣一來我就可以集資,二來多個融資平台,唔鍾意就賣了個殼賺錢,然後回購公司資產,三來我又可以拿多些 人工不被發覺(不過我不會這樣做,我就寧願少收人工多派息,谷大盈利能力,增加公司市值)

Re-writer:

2008-06-03 頭條日報 王雅媛
贏錢總是Insider

有一些做會計的朋友他們是從來都不買股票的,第一可能是因為本身職業的限制,第二可能是因為他們於行內做了太久,十分清楚一家公司要做一盤數是多麼容易。所以他們都有一個很先入為主的想法,便是股票是一個騙人的玩意。

「盈利」根 本不可靠

盈利根本是不可靠的東西,只要一家公司把入帳或支出的時間稍為動一點手腳,那年的盈利已經不是可以靠平常的分析能夠預測到,所以市場上能夠贏錢的一定是「Insider」。

Victoria同意基本分析不是百分之一百可靠,假如純粹靠看年報可以賺大錢,我想大學裏除了金融外,其他科目報讀的人數將會寥寥可數,但如果以基本分析不可靠為由而不買股票,Victoria則覺得太可惜了。

市場上老千 不少

市場上是有很多老千的,有很多人利用上市公司的資源來養活三代,例如平價出租公司物業給自己人,或用公司錢來買私人飛機等等。對於他們來 說,市場操作上亦有賺錢的機會,例如把股價炒高,再配合消息高位散貨,於短時間內賺取大量金錢。但Victoria認為這種是一種很短視的做法,他們沒有 想到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其實是有令他們財富產生倍數的效果。

上次提出了一個「啖啖肉理論」,便是當一家企業的銷售量超過盈虧平衡點後,企業經營有利潤,此時,由於固定成本不變,產品售價每升一元,那一元對公司來說 都是「啖啖肉」。但其實那一元對於投資者或股東來說更是有如「龍肉」。比方說,一家市盈率十倍的公司,只要公司每股盈利多賺一元,那一元便會乘以十,表現 於股價上。

炒股P/E大打折扣

作為公司主席或創辦人,通常都拿着集團某一個百分比,股價上升,集團市值變大亦代表了他身家變多了。故利用公司資源或利用自身股票去賺錢是一個很笨及只看短線眼前利益的做法。當他們每拿走公司一元,其實直接令自己損失了一元的十倍或更多。

除此之外,當一隻股票被市場認定為炒股後,市盈率將被大打折扣。正常的內需股可能可以做三十倍市盈率,但被認定為炒股的內需股可能長期只能做十多倍市盈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3

損益表的快速分析方法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479


証卷分析的目的是判斷股票是"好"還是"壞",誤差5%定係50%不是問題,只要正確判斷是"好"是"壞"就足夠,精確並非必要,反而分析速度比較重要,先排除數百隻股票中的垃圾,剩下的先值得再花時間深入研究

損益表常常受人過度重視,但它卻是分析中最不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主要的數字都受人操控,分析必將徒勞

典型的損益表如下:



其中幾個主要項目,經營溢利是假的,稅項是假的,股東應佔溢利是假的,市場愛吹捧的數字都是假的,所以分析時完全排除損益表並無不可

如果一定要分析的話,只有幾項值得留意,按重要性排列:

1.核數師意見

2.營業額

3.貸款利息

4.折舊

5.聯營公司

6.其他

核數師意見--首先核數師意見一定要不保留,否則不用浪費精神,具體標示為"保留意見"或"不保留意見#",都一定有問題

營業額--營業額可以判斷企業的規模,營業額上升自然需要請人,營業額下降就開始縮骨,營業額的在分析重要性來自它很難做假,以下有一個例子



上面的企業只有微薄的營業額,遠低於盈利,甚至連折舊都比不上,應該要質疑這公司是不是做生意的

貸款利息--一間公司如果利息支出對比收入比例太高,就不是安全的目標,一個唔該好要學人還1000萬就做鬼都唔靈,不過這部分重點是"安全",如果願意在"不安全"的情況下投機,利潤會比"安全"的情況下大得多,不過這無異於高賠率的博彩



上面的企業有5億的利息支出,而利潤卻僅比利息多些少,手頭一緊就即死,同時公司利潤對利率變化有強烈反應,如果利率升降一半,每股盈利將多7成或跌7成

折舊--折舊可以顯示固定資產數量,你可以直接查資產負債表,同折舊除固定資產就知折舊率,折舊率5%或10%代表設備只有20年及10年壽命,如 果折舊率太低或太高等於扭曲設備壽命及操縱盈利,另外要利用常識去判斷折舊是否有用,折舊本來就是修理費的攤提,如果設備可以用100年都唔修理,咁折舊 只會隱藏盈利,相反高科投設備可以3年後就變低科技而廢棄,折舊就不會為公司金庫有所貢獻,食品公司的保養費一般不過折舊的1/3,而車廠幾前年的生產線 的更新費卻會吸乾折舊



上面的企業折舊比起盈利多得離譜,如果公司的設備是經久耐用的類型,咁公司實際可用的現金流會倍數於賬面盈利數字

聯營公司--有些公司持有子公司不足50%,結果成為聯營公司,聯營公司盈利以上貢的金錢數目入賬,同聯營公司真正的盈利沒有必然關係,不過卻可以反映公司的後台,如果有任何需要,可以隨時從聯營公司抽取資金當成盈利,主要都是本業有難或想操控股價先咁做



上面的企業聯營公司的收入佔總盈利一半,本業的盈利尚算正常,冇救災的必要,一般聯營公司盈利上貢比率正常水平應該在50-85%左右,那麼該聯營公司真正司盈利能力估計在9000萬至1.5億之間,是不錯的資產

其他--有各式各樣的情況,請隨機應變,先舉一些特殊例子



上面的企業是一間內地公司,請留意稅率,當時中國的稅率介於0-33%之間,因此36%的稅率是假的,公司一係盈利壓低左,一係稅計多左,如果適用稅率是25%的話,該公司的正常盈利在1.9億左右



上面的企業,請留意少數股東權益,有少數股東權益即係代表有優先股,而優先股是債券一樣的定息証卷,收息是不會負數的,冇理由叫人回水,出現負數非 常可疑,優先股在香港並不流行,不會由投資者持有,持有者必然是內部人士,少數股東權益出現異常代表有人進行合法的檯底交易,可能將來有所企圖,不過數量 少就問題不大



上面的企業,請留意非經營/特殊項目,無論是賺定蝕,同本業盈利能力無關,好似上面咁大額的特殊項目,無論賺蝕,都代表企業規模縮水,賺是變賣家 當,蝕係設施廢棄,分別只能從金庫體現出黎,一般賺蝕都是無害的,因為本業盈利能力不會因此而有重大改變,而這是決定賣出定買入的最好時機,順便一提,以 前永隆銀行年年都偽造約2億的特殊項目,名曰"來自保險乜乜收益"放在損益表上,說它偽造的原因是收入免稅,但不代表不合法



上面的企業,請留意走勢,折舊同營業額是穩定的,代表公司規模沒有擴大,而盈利上升,代表公司採用節流同提高效率的方法,但常識告訴我們,內部潛力不是無限的,總會有一個極限,如果市場認定它盈利仲會不斷高速上升而給予高估值是非常憨居的,如果折舊同營業額都上升先叫好

這簡單的損益表中,仲有毛利,行政費,分銷費等重要數據缺漏,不過這在精確分析時先用到,可以在年報的損益表中找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58

隱名研究人及鱷兄的研究及資料、引用本博客資料的方法(有更新,更改語氣)


味皇兄及鱷兄對會計師及生化藥業的公司的研究實令筆者覺得自愧不如:


最近有位隱名投資者(味皇兄已澄清)發了一個留言給我,告知稱有一家經常爆大鑊,有三個姓的會計師事務所,有一位董事的故事。



該會計師為上市公司核數情況及分析如下: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209

該留言: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157


該公會的2009年中期報告:


http://www.hkicpa.org.hk/publications/annual_report/2008/Annual_report_TC.pdf


在這份東西第50頁第3.5x 2,可以見某董事為是專業平水監察委員會成員,


據該會計師樓該董事的資歷如下:


...從事會計專業超過22年,其中13年任職多間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在結束四大生涯前於其中一間事務所出任一個審計組的主管.... 對上市項目前期審閱、內部監控系統評估、管理顧問及內部審計擁有豐富經驗,曾服務上市及非上市、本地及跨國公司客戶及政府部門。

....在2005年加入本公司前,曾在一個半官方機構的財務調查部門出任主管,服務超過6年,成功協助解決多宗著名的商業詐騙案件。.... 為司法鑒證及防弊 調查專家,尤精於帳目分析、公司管治、上市申請、財務調查、企業管理及訴訟支援,是極少數為法庭接納的鑒證會計師之一。

另外,在2000年某報亦有訪問同名同姓的人,基本上和資料大致相符,資料如下:


如 果 不 是 家 中 的 「 香 爐 躉 」 ﹐ .... ...... ...  當 了 十 五 年 的 會 計 工 作 。


....  早 已 有 加 入 紀 律 部 隊 的 心 願 ﹐ 當 年 預 科 畢 業 後 ﹐ 曾 投 考 警 隊 督 察 ﹐ 但 卻 無 法 如 願 。


.......


於 是 ﹐ 他 大 學 唸 會 計 ﹐ 畢 業 後 一 直 從 事 這 門 專 業 工 作 ﹐ 直 到 看 到 廉 署 的 招 聘 廣 告 ﹕ 「 這 次 家 人 沒 有 反 對 ﹐ 因 為 在 廉 署 工 作 不 用 佩 槍 。 」 九 個 月 前 ﹐ 他 從 會 計 界 「 五 大 」 之 一 的 安 永 會 計 師 事 務 所 ﹐ ........... 。 他 說 ﹐ 金 錢 方 面 跟 會 計 工 作 相 差 不 遠 ﹐ 但 現 在 ....  的 工 作 得 到 更 大 的 滿 足 感 。


故該隱名人稱「一手為暗夜帝國做嘢收$,一手幫自己個機場把風,賊喊捉賊,點捉?」,因該先生公私也做過,熟悉情序,故有方法卸去責任,加上其資歷,確難以被人調查為有問題,故部分低素質公司走去這家會計師樓核數,確不無道理。

該人人到中年,或有妻有兒,或即將退休,或人事複雜,或財政問題,為謀生不得不轉回私人機構,為保其飯碗,因此隱去其名,以存厚道。


另外,鱷兄在這兒找到以excel 方式找到全港上市的董事資料,另外在轉成Access 2007 版本上有一些問題,因為我的電腦未換過,所以玩唔到Office 2007版本,所以開不到。請問大家有沒有方法把它製成網上版呢?


http://www.hkex.com.hk/listing/dirsearch/dirlist/full_list_c.htm


其問題如下,其中2,我的能力應有方法解決。

1. 人數太多,無法慢慢逐個校對,
唯有假定中英文名都相同的就是同一人。


2. 港交所的資料並不完整,已知的問題是希慎完全沒有董事資料。


3. 不敢肯定沒有離職日期的是否一定仍然在位。


4. Access轉換的過程好像出了錯,職位上沒有了單純的CEO選擇,所有CEO都被自動改成主席。


另外,某財經報章在18日及19日有一份報導是講帝通國際的,其中有部分段落是有合理嫌疑抄襲本博客的在6月5日當日的文章。


本博客在6月5日的文章: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360


該報章懷疑抄襲的內容如下: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725


該財經報章,除了部分資料是原創外,基本上該報章關於可換股債券及股票的分別的分析,及8220的背景資料大部分相信都是我找出來,然後整理的。

另外在日期上亦能證明是我原創在先的。該報導及另外一份報導,及其後描述此單交易的中國傳媒,都是日期在後的,基本上遲我兩星期。

如果報紙需要引用的話,我在網頁中有指出,是「歡迎引述,但需引述在互聯網中的出處」,亦可以透過e-mail或留言告訴小弟一聲,我不會反對你們用小弟的文章。

http://space.zkiz.com/-38-viewspace-1918.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27

rookie兄精文:如何辨識下調及應對方法


(註: 並未徵詢rookie兄意見轉載,故或會在未來應其要求下刪除。)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21&t=55145

牛市從來都係"之-字形"(或S型上升)。 即係唔係一條直線45度角上升喇。

A。牛市上升浪洗鬼睇,乜叉都升的分別係升幅/速度/連續日數等。

B。牛市下調期卻好有用:
1。 俾大家冷靜一下亢奮之情緒。
2。看清自己持有之股份既本質/升勢係咪sustainable。
3。adjust 個 portfolio content: 唔郁既就dump,郁得慢既就減持。 "即"轉去d行得狠行得強勢既股到。
4。計數。。。。部署準備全面離場。 (定沽貨先後次序)

任何下調都有機會變成secular bear之誕生。 事前唔會有人知,知都未必講,"佢地"只會做野(沽貨),慢慢個selling force便會型成變成新熊仔(或熊彈完成,再度尋底)。 所以務必要好小心及時刻要係下調時部署定全面沽貨離場 (how?)。

不過牛轉熊都要有條件配合的。 政策改變,天然環境氣候改變,突發性事件,戰爭,資金鏈斷裂,估值過高,龍頭企業交唔到戲等等。 圖表上來來去去都係,勁長尖頂/射擊之星,烏雲蓋頂,穿頭破腳等等。 睇翻堆牛市行先股份有無呢D型態(內房,家電,汽車等)便知道係咪真的玩完。

個市好差。。。無乜意思的。 反而係咪隻水牛係美匯見底下而早夭。。。先至係重點。

個個真係要錢唔要貨的話。。。維持1週以上。。。先講喇。 唔洗咁敏感的。

rooki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64

財演/股神的方法 CUP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20894


 

寫網誌不經不覺都近3年的時間。

 

在開始寫網誌之前,幾乎不會去理會財經圈發生什麼。當時更加沒有所謂「Blog 界」。

 

當大家在這個財經圈留意一段日子,很易就發現一些時常出現的財經評論人士、投資特別在行人(至少表面上特別在行)。

 

這一班人一些是基金界,一些是證券行的,另一些就是傳媒的。

 

例如林少陽是基金界的,大C是證券行,燈火就是傳媒的。

 

當網誌這個媒體愈來愈受重視,而一些網誌寫手實力也的確強(有些是真的投資功力很強,有些是吹噓的能力很強),網誌寫手也能登上這個圈子入面。

 

這個圈子統稱是財經演藝業界。

 

其實演藝業界是很中性的名詞,但不知為何總是令人想到負面的東西。

 

不能否認,這財經演藝業界是有需求的,而的確有人靠這行飯搵食。

 

大眾需要財經演藝人士,包括財經解釋員、股神等等。

 

例如一隻股票急升/強勢/弱勢/崩盤等等,很多投資者總會問點解。

 

雖然知道那個「點解」在專業炒賣的角度多數是沒有需要的。

 

例如A股票炒上,財經解釋員解釋是A所處的行業復甦。但B股票的行業也是復甦,但為什麼B股票沒有炒上?

 

作為專業炒家,當然未必需要理會那些解釋。有人炒自然炒上,那「人」是誰,未必知道,總之知道什麼東西正在炒上,能炒到幾時,怎樣加入才能獲利就行。或者早就知原因是什麼,大家都知就是那幾個因素。就是那時候炒起就是那時候,有什麼原因可言?

 

即使解釋沒有必要,但人們總是要聽解釋,所以解釋員是有存在的必要。

 

而股神也是有必要存在。

 

因為人們需要貼士,也需要一個學習的 role model,也要有成功的典範。沒有炒股發達的人,怎能證明股票市場值得參予?

 

當然真的股神世上沒有幾多個,能真的賺錢好的投資者較多。但要有說服客戶或者觀眾的能力,還是需要股神。

 

要成為股神並不太難,例如能證明自己買中一隻股票半年能升一倍就可以了。

 

大家都可以做到。炒股炒得咁上下多年,總能有機買到一隻咁既股票,有單為證都得。

 

可是,當你立志、或者你的僱主要你做股神時,你要先忘記你倉內這隻股票以外的其他十幾隻蟹股、點穴股、揸一兩年只升10%的股等等。你要告訴別人,我只買這隻股票、我重倉這隻股票、我訓身這隻股票、我碌爆卡、按樓等等買這隻股票。

 

其他蟹股、點穴股、升少少的股,不要提,完全忘記,當完全沒有買過。

 

然後公布,半年100%回報,一年200%回報,海嘯以來300%回報等等。

 

要憑證......拿那一支股票的買賣單據就行了。

 

推介股票........推很多隻股票--在牛市中N隻股票,什麼時候總有一兩隻會爆升。

 

爆升的,日日講,日日報價,日日解釋自己如何有先見之明選中這個股票,並且如何早有預謀有計劃地在極佳的時候買入了。買入也不夠,而是重倉的買入、訓身的買入、借錢買入甚至碌爆卡的買入。

 

買入後幾天就清盤的,盡量不提,無乜事絕不再提起。被觀眾、聽眾挖出來講,只輕輕帶過,說自己只玩票式的只買了一手兩手,早知道破產的風險很大,還教訓你風險的管理,聽推介盈虧責任自負。最高明的,那就索性不理那些傳言,唔講當無。

 

熊市一樣玩法,在高位沽掉一手兩手股票,但其實如舊也推呢隻果隻股票,自己仍重倉股票等。只需日日講自己高位「沽盡股票」、「避過海嘯一劫」之類,之前推過的股票,自己重倉的股票等,也是唔提等於無,或者持有10萬股當自己得一兩手都可以。

 

一直這樣玩法,日積月累輝煌的戰績,以及不斷抹掉、不提失敗或者錯誤。那股神的「CV」就能隨年資變強,由半信半疑的股神,進化為似模似樣的股神。

 

CV1例子(如有雷同,實屬巧合):03 年大學畢業,口袋只有一蚊,仲要條褲是穿窿的,但受到富爸爸啟發,鑽研投資例如巴菲特價值投資法,效法巴菲特價值投資某中資股(當然不是二仔底死跟,而是 深入鑽研財務報表、石油價格走勢、油田產量趨勢、環球經濟等等),由於經詳細分析後,實在太有把握,股票當時嚴重低估,簡直逼人發達,所以申請50張信用 咭優惠無抵押貸款(雙失青年也能申請),怒入那股票。入完股票就升,升完又按股,按錢出來07年又買入N隻股票又買樓。然後在高峰沽盡中資股(記得千萬不 要提仍然持有的美股、造孖展的HSBC、在當期近頂位買入的樓宇等等),死守到海嘯谷底才從容不迫的別人恐懼時我貪婪(記緊不要提21000點叫過人按 股,和買過/推介過某嚴重「低估」但買入後跌了六成的地產股)。然後重錘買入幾隻倍升股,賬面獲利驕人,仍然持有中。果幾層樓買入後無升 過........嗯,唔緊要,樓價有無升並不重要,最重要是租金帶來現金流。記住按揭要借盡, 那是迫人發達,用 hibor plan 等等。買入航空股但公司清了盤,嗯,面對這高風險投資,早就心裏有數,了然於胸,洞悉一切,所以我只玩票買入一兩手參予一下,全變廢紙也不影響我整體回報 的萬一........................不過,總有人懷疑我,不要緊,世上很多人酸葡萄,攻擊和質疑我的人是妒忌我的,他們是失敗者,那 是窮人的思考模式,記得學我這種富人的思考.........窮人是失敗者,富人就是成功者........

 

Oh my god..........

 

亦有CV2, CV3等等........有趣得緊。

 

那當然幾百萬甚至千萬上落的大戶、股壇怪傑等,是不用這等CV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90

淺談關鍵點(一).找出關鍵點的概要方法 goldone


http://hk.myblog.yahoo.com/goldone04/article?mid=462


再談談 Livermore 及 William J. O'Neal 常提及的「買入關鍵點」。

首先說明,但凡任何技術分析,沒有十全十美,只能夠提高勝出機率;第二,如要強化關鍵點買賣方法,亦必須有一定的基本分析基礎,才可以加強買入的信心,減少失誤;第三,絕不能夠忽略大市走勢,這是九成散戶、「價值投資者」常犯的錯誤,忽略牛熊,最終只會招致失敗。

說回正題,關鍵點買入法,淺白地說,就是在成交明顯增加的情況下,突破強勁阻力的時候立即買入「強勢股」 /「 颷升股」,就是最安全的買入方法。為什麼呢?原因是關鍵點的出現,是在股票供求失衡的情況下,強者大手買進,造成價格颷升。基於順勢而為的原則下,既然強 者願意在阻力位的價格大手買進「強勢股」,那麼阻力位便會成為很強的支持位了。

說來雖然簡單,但是在考慮關鍵點能否成功突破的時候,卻要考慮多個因素:

一.大市走勢正處於甚麼的階段?

二.投資者所看中的股票,是否強勢股 / 颷升股?

三.該股票經歷了多少個「整固,再上升」的階段?

四.突破關鍵點之前,股票的整固時間是否足夠?整固的時候,價格波幅是否很小?

五.股票市值與流通量

既然今篇是「淺談」關鍵點,就留待日後才深入討論以上的各個要點吧。

----

<<關於如何獲利>>

有網友問,成功捕捉到關鍵點,應該要用甚麼的方法保住利潤?答案很簡單,就是不斷讓利潤往前跑,直至大市轉勢、或者股票突然出現一兩支「大陰燭」破 壞上升走勢為止。不過,當中亦要考慮股票的基本因素及大市走勢,不能一概而論。假使買入後,股票上升了一少段,就掉頭向下插穿支持位,即代表該股票不是強 勢股 / 颷升股,是項投機已經失敗。只要堅持防守的最強法則 - 蝕 3 - 10 % 即斬股票,基本上運用關鍵點買入法,並不會出現大問題。

-----

投資組合實例 --- 中國生物製藥的關鍵點分析



1. 經過大市 / 個股 一定程度的調整後,找出心目中基本因素強勁的股票 (你心目中覺得他有潛質成為颷升股),再畫出阻力線 (有時候不止一條)

 



2. 在「似乎將會突破阻力位」之前,分析圖中要點

 



3. 衡量該股是否跑贏大市的  強勢股 / 颷升股

 

----

還有一些要點,不過以上是認識「關鍵點買入法」基本要觀察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9

淺談關鍵點(一).找出關鍵點的概要方法 goldone


http://hk.myblog.yahoo.com/goldone04/article?mid=462


再談談 Livermore 及 William J. O'Neal 常提及的「買入關鍵點」。

首先說明,但凡任何技術分析,沒有十全十美,只能夠提高勝出機率;第二,如要強化關鍵點買賣方法,亦必須有一定的基本分析基礎,才可以加強買入的信 心,減少失誤;第三,絕不能夠忽略大市走勢,這是九成散戶、「價值投資者」常犯的錯誤,忽略牛熊,最終只會招致失敗。

說回正題,關鍵點買入法,淺白地說,就是在成交明顯增加的情況下,突破強勁阻力的時候立即買入「強勢股」 /「 颷升股」,就是最安全的買入方法。為什麼呢?原因是關鍵點的出現,是在股票供求失衡的情況下,強者大手買進,造成價格颷升。基於順勢而為的原則下,既然強 者願意在阻力位的價格大手買進「強勢股」,那麼阻力位便會成為很強的支持位了。

說來雖然簡單,但是在考慮關鍵點能否成功突破的時候,卻要考慮多個因素:

一.大市走勢正處於甚麼的階段?

二.投資者所看中的股票,是否強勢股 / 颷升股?

三.該股票經歷了多少個「整固,再上升」的階段?

四.突破關鍵點之前,股票的整固時間是否足夠?整固的時候,價格波幅是否很小?

五.股票市值與流通量

既然今篇是「淺談」關鍵點,就留待日後才深入討論以上的各個要點吧。

----

<<關於如何獲利>>

有網友問,成功捕捉到關鍵點,應該要用甚麼的方法保住利潤?答案很簡單,就是不斷讓利潤往前跑,直至大市轉勢、或者股票突然出現一兩支「大陰燭」破 壞上升走勢為止。不過,當中亦要考慮股票的基本因素及大市走勢,不能一概而論。假使買入後,股票上升了一少段,就掉頭向下插穿支持位,即代表該股票不是強 勢股 / 颷升股,是項投機已經失敗。只要堅持防守的最強法則 - 蝕 3 - 10 % 即斬股票,基本上運用關鍵點買入法,並不會出現大問題。

-----

投資組合實例 --- 中國生物製藥的關鍵點分析



1. 經過大市 / 個股 一定程度的調整後, 找出心目中基本因素強勁的股票 (你心目中覺得他有潛質成為颷升股),再畫出阻力線 (有時候不止一條)

 



2. 在「似乎將會突破阻力位」之前,分析圖中要點

 



3. 衡量該股是否跑贏大市的  強勢股 / 颷升股

 

----

還有一些要點,不過以上是認識「關鍵點買入法」基本要觀察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18

避免黃玲雙高現象的構想及破解方法(更新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4625


(1)


其實黃玲小姐提到今日寫的例子,因為把經營開支資本化,變成固定資產,加速盈利增長,方便上市,其中有一句:


財務經理:「那視乎他們的經驗,部分有經驗的投資者及『賓架』可能會對『雙高』存有戒心。」

其實黃玲小姐談的原理,詳細在2002年7月8日的,蔡東豪的一篇以原復生為原氏物語的時代「模擬人生停不了」曾經提過,原理的癥結如下:

 

     ....把經營開支當作資本性支出,只是把金額「搬上搬落」,便可直接 誇大盈利;然而,資本性開支仍然需要在現金流量表扣除。


     可惜,許多投資者只重視公司公布不同花款的盈利數字,對現金流量表不太關心;即使肯花時間分析現金 流量表,也只留意經營業務現金流入。

    至於其破解方法如下,亦解釋了有些人對雙高存有介心的原因:


      假如投資者肯行多一步,從經營業務現金流入扣除資本性支出,這種「搬上搬落」手法便原形畢露。

 筆者認為,問題癥結不是投資者過分重視EBITDA,而是過分「不」重視「無牽掛」現金流假如投資者以「無牽掛」現金流入分析世界通訊,管理層的二流誇大盈利手法便無法得逞。

  讀者請謹記以下程式:

     經營業務現金流入

  減:資本性支出    

    「無牽掛」現金 流入

 

    Cash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Less : Capital expenditure    

    Free cash flow

例子正如小弟一年前寫的冠軍科技的文章,該公司經營現金流入及投資現金流入均非常高,稅務支出也很低,故公司帳目有值得懷疑之處。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7476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7477


(2)


至於小弟把黃玲的方法改良,把方法改作以下方式,減少雙高情況,使其不致太露骨以令人懷疑,更甚可以壞人變好人,股價能水漲船高一段時間:


關於公司經營方面,先把公司買機和管理部分分拆,分為母公司及子公司。


母公司是重資產公司,把機器售予遊戲機中心,子公司則上市公司,為一輕資產公司,經營遊戲機之後續管理,合約需不時重續,管理收入則和遊戲機中心簽訂三年協議,以穩定收入來源。

但是實際上,可以簽個多方協定,則是以黃玲的方法做基礎,例如遊戲機價值3,000萬,是由母公司購入,然後售予遊戲機中心,售出價格高於購入價,例如是是 3,500萬,母公司保證以4,000萬回購,表面上他們賺500萬。

但這500萬則是要以管理費,則需和上市公司簽訂,然後返還上市公司,並按遞增式作基礎,例如第一年130萬、第二年170萬、第三年200萬,這樣看來 更好。

這樣上市公司的盈利造出來會增長,ROE會好高(因為資產在母公司,不在上市公司),這樣那些基金經理會喜歡。

因為母公司但是母公司財政壓力會很大。


所以在上市集資後,需提供一定借款予母公司,但方式需要隱蔽,以避免雙高。方式可以是以預付母公司獨家合約款項,又或是給予母公司或一些公司的按金,但實際上流向母公司,以套入現金。


如果這些數字太大,引起別人懷疑,則以收購聯營公司應付,該公司實際上都是遊戲機資產。


或者,又可以直接高分紅,用這些派息的錢抹掉,做體內循環,令投資者信服這是好股票,然後以此炒起股價,然後定期集資來取得現金,這就能以高價集資了。

這樣就會在短短兩年來報表來看,經營現金流會不太高,投資現金流也不高,但有時會很高,但看不見得有大問題,但長期來看,絕對是看出破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