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敢給比同業高一.二五倍的薪資 看得到升遷 電腦自動調薪 好市多員工零挖角

2015-01-26  TWM
 
 

 

從當年的慘澹經營,到現在嘖嘖稱奇的排隊奇蹟,台灣好市多創造許多新的世界第一,甚至成為其他國家分店借鏡的案例,幕後究竟是什麼樣的管理哲學與經營團隊,讓台灣好市多可以從容管理四、五千名基層員工,並創造一年六百億元的業績?

撰文‧梁任瑋 攝影.吳東岳清晨三點的台北市仍一片漆黑、寧靜,此刻好市多內已燈火通明,商品部的員工正開始上工。

《今周刊》獨家直擊好市多清晨補貨現場,只見九台電動堆高機在賣場裡來回移動,快速將以箱計算的商品,整齊地補滿在棧板上,它們必須在上午八點前整理完三千六百種商品、萬件貨物,好讓清潔人員進場打掃。

「儘管我們是倉儲式的量販店,但每天一定把地板清洗得乾淨、明亮。」台灣好市多營運副總黃邦守說,好市多把每日十點開門營業視為一場「演出」,所有商品都必須全部補齊,這個時刻稱為「Showtime ready」。

為留住好人才 薪水傲視各家量販店好市多每一家店的標準面積為四千坪上下,平均雇用員工約為四百人,以單位人力計算,比同業精簡許多,但薪水卻是量販店最高。以台灣好市多為例,四千多名員工中,有八成是時薪人員,為了留住好人才,好市多是全台灣唯一利用電腦自動調薪的公司,時薪人員工作每滿一○四○小時,就由電腦主動調高一職等,時薪約加七至九元不等,換算每半年會調薪五%、一年調薪一○%。

根據勞動部統計,台灣最低時薪約一一五元,但好市多助理試用期時薪就有一五三元,以好市多正職員工最低時薪一七八元計算,最高可達二六○元,是同業的二.二五倍,以全職一周保障排班四十小時計算,一個月薪水最多可達四萬零八百元。

「給員工好的待遇,就是最直接留住人才的方法。」好市多台灣區總經理張嗣漢講的坦白,很多公司會祭出一大堆福利政策徵人,但在好市多就是直接給高薪,而且每年公司都會做薪水調查。「如果同業追上我們,我們就調高。」張嗣漢說,曾有店長開玩笑地說:﹁公司莫名其妙給我調薪水!﹂他回答:「不是莫名其妙,而是因為人家快追上我們。」他說:「你去問多少人從好市多被挖走?答案是ZERO︵零︶!」不過,好市多很重視「介紹人」推薦,若是透過公司員工介紹,通常錄取的機會較大。在台北內湖店,就有一家四口都在COSTCO上班的家庭,原本父母只是擔任賣場清潔人員,兩個小孩大學畢業後也加入好市多,一家人每年從好市多領走上百萬元年薪。

在好市多大家族中,夫妻檔、兄弟檔還真不少,例如嘉義好市多店長周海容,他的妻子也在台中好市多擔任經理,也有不少基層員工在好市多結為連理。

升遷管道透明 內部升遷達九成好市多人才升遷管道透明,秉持著美國總部「內部員工升遷須達到八○%」的要求,台灣好市多內部升遷率甚至達到九○%以上。目前好市多台灣十家分店店長,一定都是從基層幹部做起,其中不乏十八年前成立之初就加入的「黃埔一期」,年資超過十五年以上的店長更比比皆是。「員工永遠有向上挑戰的機會,當然,付出的辛苦與努力也不少。」黃邦守說。

好市多人力資源副總經理王友玫表示,好市多的第一線員工都會接受跨部門訓練,培養兩個部門以上的工作能力,收銀員不只負責結帳,助理也並非只幫忙搬東西,在中秋節、過年前夕,銷售量大增,收銀員也必須去支援商品部補貨、肉品部包裝。

企業文化鮮明 提高員工向心力好市多企業文化鮮明,幾乎深深烙印在每位員工的腦海裡,只要和好市多的員工談起企業文化,每個人都會不假思索地說出「守法」、「照顧會員」、「照顧員工」、「尊重供應商」四個職業道德規範。

因此,好市多不僅可以招募到素質較高的人力,還能降低員工流動率,留住愈多資深幹部,不僅員工再教育成本會較低,也有助於凝聚公司的向心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269

揭密 台灣最敢給的老闆

2015-02-09  TCW 
 

 

一切,都從一則網路上的徵人啟事開始。

  「做黑手的,為什麼要花三百萬找一位軟體人才?」去年中,這個疑問,開始在網路業界傳開。這間黑手公司,做的是受網路衝擊最深的夕陽產業,卻一口氣對外招募八位精通大數據分析的碩博士,其中甚至有人以年薪三百萬元取得職缺,這相當於台積電中階主管一年薪水。

  如此反差,勾起我們的好奇心,進一步追查下去,發現這間公司早就很出名。

  「尾牙送十二輛奧迪!」去年農曆年前,當所有上班族都在期待尾牙抽獎時,台中一家印刷廠,居然一次送出十二台價值百萬的跑車,手筆之大,勝過上市企業,這間叫「健豪」的公司,瞬間成為鎂光燈焦點。

  高調,卻也引來爭議。

  反攻中國,他是台灣狼科技業被服貿打死,印刷小蝦米卻逆勢大紅

  「健豪送車攏係假?」網路上有人懷疑,那些送出去的名車,其實只付了頭期款,而且還是給老闆親戚……,讓人看不清,這間公司,葫蘆裡究竟賣什麼藥?不只一次,我們想採訪它的念頭,因此打退堂鼓。

  去年三月鬧得沸沸揚揚的兩岸服貿協議中,台灣印刷業原本是受中國衝擊最大的本土行業之一,直到我們追到中國大陸,一切令我們驚訝。

  「不能偷!」場景轉換到中國天津,去年六月,健豪與中國上市公司長榮股份舉辦的合資公司發表會上,這隻台灣來的小蝦米,竟然在台灣最引以為傲的科技產業,被中國打得潰不成軍時,站在上千名中國人面前,制定起市場規則,當場點出台下中國同業的弊病。

  它是兩岸第一大網路印刷業者,做到連中國人都說,「現在中國講電商,大家想到的是阿里巴巴,如果講印刷,你不知道健豪,那就Out了!」

  馬雲、雷軍……中國科技巨頭相繼來台,儼然成為台灣產業找出路的方向。沒想到的是,在台灣,一間年營收約三十五億元公司,居然每年可以有超過萬名中國業者,特地登門取經。完全顛覆了我們對兩岸產業競爭的想像。

  於是,我們來到健豪位於台中精密機械園區的工廠,旁邊是股王大立光電的總部,不遠處,還可以看到全球第二大滾珠螺桿製造廠上銀科技,為什麼營收規模不到股王十分之一的健豪,會在這裡?

  疑惑,頓時解開。

  做生意,他敢砸錢用全亞洲唯二的設備,印只賣一毛的名片

  印刷業的工廠,會是什麼樣的畫面?一桶桶的油墨、整箱廢紙……,這裡全都看不見,地板上,甚至連紙屑都沒有。整間廠房二十四小時中央空調,操作印刷機的工程師只要按一個鍵,就完成所有工作,雙手沾不到一滴油墨……,乾淨的程度,幾乎好比科技廠。

  這家台灣小公司,會紅到大陸去,全因為老闆買設備的手筆之大,連中國業者也嚇到了。這裡有全亞洲唯二兩台的機器,一台要價五千萬元的噴繪機,整棟廠房裡的設備價值,可以買下將近兩百台法拉利。這些動輒千萬元起跳的設備,不是拿來印書,而是一張張售價只有一毛、二毛的生意。光去年一年,從健豪工廠印出來的名片,就超過三十億張。

  一群經濟部委託的台大、政大教授來到這裡,評量這家參與今年國家創新獎比賽的企業,才發現他與台積電、阿里巴巴,竟有著相同的模式與精神。

  「為什麼我們說它跟台積電很像?台積電就是製造做得很好,可以接到各種不同類型的單子,製造又不斷提升,只要有人進來就可以輔導它,(健豪的)故事也是,」台經院研究三所所長林欣吾觀察,「這有點像馬雲講的,都是從『利他』的角度去想,不是只有想自己。」

  最後,這些教授們給了名不見經傳的健豪第一名,打敗同組的全家便利商店、微風百貨……等知名企業,更稱它是台灣製造業轉型的典範,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佐藤幸人都說,連製造業大國日本,都沒看過此模式。

  而這一切,居然出自於一個黑手的腦袋。他只有五專畢業證書,沒有張忠謀的博士學位;他賺錢是為了花錢,沒有馬雲的創業格局,他是怎麼把自己的公司,變成學者眼中的台積電與阿里巴巴?

  從網路界的一則謠言到遠赴天津,我們心裡的許多問號,一一被解開。

  這是一個做小生意,卻敢打大算盤的故事。主角,正是健豪印刷總經理張訓嘉。

  帶員工,他超敢給平均每六名員工,就有一人年薪飆上百萬

  他堪稱是全台灣最敢給的老闆!

  這公司過去十年送出約六十台進口名車,平均每十個員工,就有一人是得主。在健豪,員工每六人,就有一人年薪百萬。這幾年,送給員工的智慧型手機更是超過兩百台。

  健豪二○一三年營收僅二十九億元,不到鴻海獲利的三%,鴻海去年尾牙送出一千五百萬現金,但健豪尾牙上光送十二台奧迪名車,總值就超過兩千萬元,他的手筆比郭台銘還大!

  高階主管幾乎都擁有百萬名車,奧迪、BMW、賓士與保時捷已不再稀奇,「以後要讓員工環遊世界。」張訓嘉今年尾牙改送十名高階主管出國旅遊,費用公司埋單,另外加碼十台納智捷汽車,犒賞中低階主管。

  員工都知道,如果公司門口旁邊的第一個車位,停著一台「小牛」,就代表總經理來了。小牛,是藍寶堅尼跑車,要價超過新台幣一千五百萬元,只要人在台灣,張訓嘉就會開著它上班,不同於其他大老闆買名車,是擺在家蒐藏。

  從家裡到工廠上班的這條路就是他的賽車道。除了小牛,他還買了兩台法拉利,擁有三台車,總價將近八千萬元。

  老闆開超跑不稀奇,稀奇的是,他用同樣方式激勵員工!

  「我開法拉利、藍寶堅尼,那我的員工呢?我開什麼車,他們就開什麼車。」這句大話,沒人相信,但是,他說做就做,認為唯有對員工大方,生意才會做大。

  健豪台北區副總經理謝德威大學一畢業,就到健豪工作,不到十年爬到這個位置,他,是全公司最年輕的百萬名車得主。二十五歲拿到人生中的第一台BMW、三年後是賓士,去年,甚至換成要價超過四百萬的奧迪A8跑車!

  不到十年,能得到這番肯定,羨煞他人。他卻淡淡的說,「其實我不太記這些耶……。」但有件事,他一直記在心底。「他(張訓嘉)買了一台法拉利,特地帶我去牽車,跟我說:『以後你要開這一台,我們就成功了!』他是說我們喔,不是我。」謝德威笑說。

  排行老么,他很另類兄姊學醫、讀台大,他卻重考上五專、做黑手

  豪氣,幾乎是每個人對他的第一印象。這樣的性格,來自於他的出身。

  排行老么,從小就是「異類」,大姊張瑜玫回憶,以前大家念書,他永遠坐不住,拿槌子、螺絲起子當玩具,考大學時,大哥念陽明醫科、二姊考上台大經濟,就只有他重考考上五專,「從小我媽很擔心他變壞,去算命說,他以後就是做黑手的啦!」黑手,真的變成他一輩子的職業。

  他的二姊、健豪財務長張維茹印象最深的是,以前兄弟姊妹到台北念書,母親都是一次給一年五萬、六萬生活費,就只有他是按月領,「因為他一定會第一個月就花光光」。

  「他就是我們家最擔心的一個小孩。」他創業的第一桶資金,是母親、大姊、姊夫各出兩百萬,湊足一千萬而成。

  「連我媽都跟我說:『是你自己要投資的喔,沒賺錢不要說什麼。』」張瑜玫說,弟弟只懂得往前衝,不顧風險的個性,讓他們幾個股東從沒想過,哪一天可以回本。早年,他還曾被客戶倒八百萬的帳,一度連薪水都付不出來,只好拿信用卡預借現金,向親戚調頭寸,才度過難關。

  這種個性,只有兩種結局,張訓嘉不是燒光所有錢,生意失敗淪為「敗家子」,不然就是賺大錢,現在他卻跌破眾人眼鏡,讓健豪成為台灣第一大印刷廠,成為一個令外界驚訝的「生意仔」!

  他帶領的健豪,營收幾乎接近台股前三大上市櫃印刷廠總和,連續四年平均營收成長率約兩成,扭轉外界眼中的夕陽產業印象。但在同業眼裡他卻是爭議人物,為搶市占率,不惜一年殺價三次,就像「瘋子」;這幾年尾牙斥資千萬送車,打響知名度的同時,有人稱他「臭屁ㄟ」,「他想的就是:『我要把它(市場)吃下來……。』反正他野心很大,就是想做最大。」一位業者說。

  同業眼中,他是瘋子「覺得我的做法像蝗蟲,是他們太笨了!」

  甚至有同業聽到「張訓嘉」三個字,就拒絕跟他同台。

  訪問過程中,我們問他如何看待批評,張訓嘉仍不掩本性:「他們都說我是瘋子……,覺得我的做法跟蝗蟲一樣,是他們太笨了!」「這個行業的人都很沒水準,我只是比較有水準一點點……。」

  關於送車,他解釋,公司先幫忙付頭期款,剩下的則分期匯到員工帳戶,達到節稅效果。至於外界質疑,為何尾牙拿到名車的都是高階主管?他則認為這是替員工著想,「啊薪水太低,又養不起。」與其讓鼓勵變負擔,倒不如送其他更適合的獎品。張維茹就說,每年抽獎時,方便上下班的摩托車反而更受歡迎。

  過去,印刷多適用於生產大量、標準化商品,但他卻搭上電子商務浪潮,讓消費者直接上網製作屬於自己的產品,從相片書、貼紙,甚至連菜單、拖鞋……,都可以客製化,等顧客下單後,再即時生產、送貨到府。

  「他先看重客戶重視的結果,而不只是用最低成本去生產商品,這是最重要的。」政大資管系教授苑守慈認為,張訓嘉雖然做的是製造業,沒上過一堂商管課程的他,卻有如此創新思維,是未來台灣企業轉型最須具備的腦袋。

  這是MBA不會教你的街頭戰法。張訓嘉能有今天,因為最敢給錢的他,看「錢」的方式與眾不同,他把「算盤倒著打」,靠顛覆一般企業邏輯的四大心法,把別人眼中的垃圾變黃金,成為兩岸第一大。

  心法一:顛覆量大的迷思,小單才好賺。

  印五百張名片和一萬張的成本有何不同?答案是一樣。

  但為什麼大家想的都是一萬張的生意,而不是五百張?

  因為絕大多數的企業,都無法拋棄「量」的迷思,認為小訂單難做、成本高。

  「做印刷的人攏阿呆啦,印一萬張的價錢,跟印五百張的價錢,其實成本都一樣,但是單價差八倍,再笨也要做少的。」「像你們商周,我就不印,因為去印這種大量的,就一定會被砍價!」

  張訓嘉打的算盤正是如此。他舉例,一旦客製化,產品售價增加三成以上,且印刷品單價低,即便漲價也是幾毛錢,客戶不容易感覺,只要蒐集到和大單數量一樣多的小單,集中化生產,成本還是一樣,獲利卻是直接增加。

  例如,不起眼的紙杯,好市多可能一次要買一百個,但小七只要一次買五個,而五個的總價一定比好市多便宜,一般消費者光顧小七買紙杯的機率,會高過於在好市多。但算單價,每個單價小七至少比好市多貴四成,可是你去小七買的時候,會去算一個紙杯的價錢嗎?

  這就是小單比大單好賺的秘密。所以他鎖定個人消費者,放棄議價能力強的企業訂單,不斷的開發新商品,連一張不起眼的姓名貼紙,毛利都可以高達六、七成,聚沙成塔,這就是張訓嘉能讓毛利比對手高十個百分點的原因。

  十年前,健豪的企業戶營收占比高達九成。現在,這個比率正好逆轉,健豪超過九○%的客戶,都是一般消費者及小型業者,而單一最大客戶占其每月營收甚至不到一%。

  心法二:師傅不能靠,數據才可靠。

  開餐廳,是找到好廚師重要,還是做好生產系統重要?

  多數人創業,第一個想到的都是前者。

  但從學徒做起的張訓嘉卻說,「師傅就是我的痛!」

  十八年前成立健豪時,他就下定決心,要拋棄專家造成的包袱,「我剛進來做的時候,永遠都有師傅這個名詞,師傅、師傅……,我每天就在想說如何把師傅這個詞給他磨掉,因為你們師傅給我機車一下,我又不能做了。」

  他開始替公司內每個生產部門制定SOP。這種做法就跟鼎泰豐一樣,油該加多少、麵要煮多久,全部讓數字告訴你,但門檻在於軟硬體的設備投資。

  六年前,他可以為了挖一個資訊人員進健豪上班,開出一張五年一千萬的薪資支票;去年,他開出年薪三百多萬,挖角一個曾在雅虎工作的資訊博士到健豪做大數據。

  有了資訊系統,他可以知道每個員工每一天產能、錯誤率,甚至連司機送貨,其中有幾件被雨淋濕、或遺失,物流部門主管隨時知情。

  這就是健豪總部蓋得跟科技公司一樣好,二十四小時空調,看不見一滴油墨的原因,張訓嘉的觀念跟一般的黑手老闆完全不同:「要給員工好的工作環境,生產出來的產品才有品質可言。」為了給員工向心力,他花錢買車、送車也不手軟。

  過去,印刷業者並不懂資訊工具,大量依賴人工,以健豪的合版印刷為例,過去一個晚上,五個人只能拼五個版。現在透過軟體系統,健豪整個名片、海報拼版人員不到五個,但一晚可拼八百到一千個版,效率至少是以前兩百倍。

  打破傳統的師傅思維,率先引進資訊化系統,張訓嘉讓健豪的小單做的比同業大單更有效率。

  心法三:價格透明化,反而賺更大。

  有一門生意,價格隨你開,每筆訂單利潤多寡由你決定。你會不會為了擴大市場,公開所有價格?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會」,那你的生意永遠做不大。

  舉例來說,想印一本書,走進坊間的影印店,規格、張數、樣式……,印到好該多少錢,全部由老闆說了算,到了另外一家店,得到的可能又是不同價格。業者可以從中賺起更多利潤,消費者買貴,只能自認倒楣。但他不這麼想。

  唯有價格更透明,才能帶來更大商機,「早期是可以騙你就騙你,我現在全部把它制式化,公定價格是多少,全部放在網路上,所以他們現在也沒辦法騙人了,他們很討厭我啦。」張訓嘉說。

  他把上千項商品的價格,全部寫清楚出書,每一項後面還有同業比較,讓客戶一目瞭然。如今,健豪六千多項商品,需要出五本價格表才列得完。

  這樣做,看似損失議價空間,一次把價格打死,其實是掌握了定價最重要的心理學。

  「就是要做到讓客戶不會算價格,用便利性讓他失去價格意識,就會把全部商品交給我做。」一旦有人打出市場最低價,又幫你算好所有價格,讓你不用再花時間貨比三家。就像全聯社打出「我最便宜」、「買貴退差價」等價格號召,都是在減低消費者的價格戒心,越買越多。

  去年的六都市長選戰,就讓健豪大發選舉財,從候選人的海報、傳單、扇子等單價只有幾塊錢的印刷相關宣傳品,健豪光選舉相關商品就進帳二億元。

  心法四:不追求當下獲利,而是後續做不完的生意。

  如果你的店裡擠滿客人,客服人員太少,等候時間太長,造成一堆客訴。你會怎麼辦?

  張訓嘉的答案很跳tone:「買車!」

  一般企業決策,通常都會選擇增加客服人員、解決客戶訂單出貨排程,並且強化教育訓練,但他不這樣做。

  當時,健豪業績開始成長,所有客戶都趕在下班前後到門市送稿件,顛峰時間的三小時,至少需要處理超過一百個客戶訂單,讓客服人員難以應付。

  「我請三十個客服,可能處理掉一百個人,可是我集中的時間只有三小時,剩下的時間,客服要幹嘛?不如加一層服務,到你那邊收稿,印好之後還送到你家,讓客戶覺得很爽。」

  他坦言,一開始建立自己的物流車隊,怎麼算都賠錢。因為印一盒名片收四十元,健豪也幫客戶送,但這樣根本不符合成本,而同業都是把快遞成本八十元轉嫁給消費者。

  客戶服務做到「客戶家門口」,這個賠錢物流服務,反而成了健豪但是他想的,是從根本解決客戶問題,而不是解決公司的成本問題。所以,他決定不增加客服人員,而是直接買車,把的口碑行銷工具,客戶一傳十、十傳百。以宜蘭為例,過去沒有車隊時,一個月業績只有三十萬,七年後,翻了超過十倍,成長到三百八十萬。

  經濟規模越來越大,健豪的車隊超過一百台,全台灣到處跑,最北送到南方澳,最南到墾丁。

  從不被看好的黑手老闆、產業裡的最小咖,到現在成為台灣第一大,甚至建立起兩岸最大的網路印刷公司,成為中國人眼中的台灣狼,張訓嘉過去的每一步,在同業眼中,錢花得完全不合理、也不划算。

  但最後,這些卻成為對手難以複製的模仿障礙,其最大的關鍵就是,「最敢給錢的他」用服務業思維來經營製造業,為了解決客戶的不方便,寧可「虧現在、贏未來」,這種將算盤倒著打的策略,才能打破台灣產業轉型最難跨過的「金錢迷思」,把自己越做越大。

  【延伸閱讀】它印的名片,接起來竟可繞地球6.75圈!——健豪印量最大前5名商品

■海報等於392棟101高

  健豪去年所生產的20億張海報,疊起來等於392棟101高

■貼紙全台每人可拿42張

  健豪印刷的10億張貼紙,若發給全台灣民眾,平均1人可拿到42張

■面紙包等於37頭大象重

1,000包面紙包約重7.8公斤,健豪去年生產的面紙包一共等於37頭大象重

■L夾全台學生每人可拿4個

  健豪印刷的2,000萬個L夾,全台灣平均每位學生可拿到4個L夾

  資料來源:健豪印刷

  整理:康育萍

  【延伸閱讀】拚銷售》夕陽產業衰退,它卻逆勢崛起——健豪與印刷業銷售概況

  【延伸閱讀】做生意》健豪業績,1家抵3家

  【延伸閱讀】論毛利》毛利率比對手高10個百分點健豪毛利率約35%,直追上銀,超越宏達電、華碩等科技業

  整理:康育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4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