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次按風暴又有戲劇性發展!正當人人將美國七千億美元的救市方案,看成救命金丹的時候,眾議院竟否決有關議案,消息震撼整個華爾街;道指即日急跌七百多點,破歷年紀錄,連累環球股市亦腥風血雨。 這次金融海嘯,不但推倒歐美多家有百年字號的金融大行,連本地銀行亦受累,倒閉謠言甚囂塵上,更要金管局本週二臨急臨忙出招拯救。另一邊廂,本地樓市被加息及股災夾擊,以致價量齊跌,大批地產代理就算沒被裁員,亦要無奈拍烏蠅。 學者指出,金融及地產實為本地經濟的兩大命脈,如今卻被金融海嘯肆意蠶食,情況比沙士更為嚴峻! 本週一美國時間,美國眾議院就救市方案進行表決,原以為民主及共和兩黨已就議案達成共識,法案可順利通過;但經過四小時激烈辯論後,議案出人意表竟被否決,皆因有議員質疑救市的成效及需要。 消息公布後,美股即時應聲下跌,道指急挫逾七百點,創有史以來單日最大點數跌幅;港股本週二開市,亦跟隨美股大跌逾一千點,其後再現大奇跡,收市竟倒升一百多點。 原 來,收市後金管局立即出來拆彈,表示因市場動盪,銀行不願借貸,於是推出五項臨時措施,包括將貼現窗借款限期由隔夜延長至三個月等,目的是為本港銀行提供 流動資金。星展香港外匯及投資策略顧問黃溢華說:「呢五招都好恰當,不過只係鎮痛作用,要治本,都係要靠大圍經濟有改善先得。」 各地政府先後出招,無非是看到近期接二連三有金融機構出事,投資者變得草木皆兵。就似上週東亞擠提,無數小存戶聽到網上謠傳,紛紛趕往銀行爭相提款。 年逾五十歲的林太,與女兒在東亞開了聯名戶口,存放了全副身家約五十萬元。東亞發生擠提,她即時心慌意亂,「我馬上打電話俾個女,問佢點算?」即使女兒安撫她,認為毋須擔憂,但仍未能令林太信服,「話唔驚唔驚,但係都會驚o架,雷曼百幾年歷史都執笠啦!」 當日稍後,東亞發出澄清,其後任志剛及曾俊華等財金官員又出來企圖安定人心,卻反令林太覺得更擔心,認為解釋即是掩飾,「以前啲銀行執笠,一樣係先擠提,然後銀行同政府又出嚟講話無事無事,但根本就有事!」 由 於存摺放在女兒身上,她為免身家化為烏有,先到櫃員機提款二萬元,再命令女兒立刻開支票,將存放在東亞的現金轉至其他銀行。女兒遂打算把錢存入滙豐,惟林 太仍嫌不夠安全:「我覺得將全部錢放在同一間銀行,實在太危險,都係要分散啲,最好每間擺少少!所以一半放滙豐,一半放恒生啦!」 雷曼友邦雙重打擊 而六十七歲的退休人士鄭太,遭遇更是禍不單行。她三十年前來港住公屋,與丈夫節衣縮食才買下居屋,每個月在銀行另儲一、二千元投資。由於血汗錢辛苦賺來,因此不敢押注高風險產品,三十年來一直以定存聚沙成塔,滾存了七十萬元。 去年底,鄭太的定存到期,渣打職員游說她購買息率高一、兩釐的迷你債券,指債券掛鈎七間大藍籌,三年後可以本金連利息一併取回。鄭太當時表明不冒任何風險,「職員反問我大公司有乜可能會執笠,仲話好似定期咁安全。」鄭太終被職員說服,將七十萬元老本認購了雷曼毒債,其間什麼章程也沒看過,不消十分鐘,便完成認購手續。 她得知迷你債券出事後,即趕往渣打分行查詢,不料銀行職員推卸責任,「佢話銀行只是分銷商,好似超市咁,賣咗毒奶粉出去,都唔關佢哋事o架!」 由於丈夫已過身,鄭太原意將這筆棺材本,跟九十歲的母親「慢慢搣」,如今老本凍過水,她眼泛淚光說:「我諗住筆錢用嚟搞母親的身後事,依家真係棺材本都蝕晒。」 雷曼出事後,AIG又傳出危機,香港的子公司友邦更爆發退保潮,嚇得在友邦替兒子購買了儲蓄壽險的她不知所措,「雷曼破產已經搞到我心力交瘁,當日睇電視見到好多人退保,成個人都震晒,都唔知點算,差點哭了出來。」鄭太猶有餘悸,但她因忙於出席各個聲討雷曼毒債大會,未能第一時間趕去友邦退保。 後來友邦雖然澄清公司財政穩健,退保潮亦成過去,但鄭太仍堅持斷掉有十四年的友邦保單,「我對香港金融機構無晒信心啦,就算日後無人壽保障都要斷單,情願袋返現金穩陣啲。」 存款保障知多啲 東亞出現擠提,主因是不少存戶擔心銀行倒閉,存款將付諸流水。其實香港設有存款保障機制,若銀行倒閉,每間銀行的每名存款人,可獲最多十萬元賠償,港元及外幣存款均有保障。 不過,賠償將按人名發放,即使存戶在同一間銀行,有多於一個存款戶口,亦只能獲得最多十萬元賠償。此外,五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及結構性存款並不在受保之列。 裁員潮陸續有來 由美國翻起的金融海嘯越翻越高,更已席捲歐洲,外國的金融機構紛紛大手裁員,其中花旗剛公布會全球裁員一萬人。這股裁員風暴,更已殺到香港。上星期滙豐率先宣布在香港大規模裁員一百人;有外資銀行亦已下令每個部門要交人,實行靜悄悄開刀。 本週南華證券亦傳出裁減多位分析員,有證券業人士表示,裁員已事在必行,「通常第一波係向分析員開刀,事關市道唔好,炒分析員最容易,又唔會影響實際生意運作。」他預計稍後輪到在投資銀行負責上市工序的員工受難,皆因今年新上市公司數目大減,經營相關業務的投資銀行生意難做,勢必裁員減輕負擔。 另類明燈李嘉誠 上週長實突然公布,將廣播道及干德道兩個還未落成的新盤,一併售予美國州政府退休基金,連建築費,作價約二十五億元。 市場人士認為,此舉意味長實睇淡樓市,加上各大銀行調高按息,令地產股本週一全線下挫,其中新世界跌得最痛,跌幅高達一成三,股價創三年新低。 事實上,以李嘉誠為首的長和系,過去無論是賣樓還是賣股,時機拿捏得極準。如去年九月,李嘉誠連番沽售南方航空,持股量由原來多達一成半,急降至少於百分之一,套現十五億元。其後南航股價於三個月內蒸發一成八,立竿見影。 另一經典例子,是去年十一月,李嘉誠及長和系不斷減持熱炒的航運股,包括中國遠洋及中海集運等,至今股價果然分別下挫逾八成及八成七。 拆息抽高銀行難撈 傳統零售銀行亦不好過,皆因環球信貸收縮,銀行之間彼此不敢放水,導致上月銀行同業拆息(一個月)由一點八釐,急升至四釐八三,創一年新高,令資金成本激增。有專做外匯盤房高層表示,最近歐資的富通銀行在當地財困,香港銀行亦擔心富通在港的子公司備受牽連,因此不欲借錢給對方。 經絡按揭首席經濟分析師劉圓圓說:「金融海嘯發生之後,借錢的風險溢價升咗好多,相信拆息會持續高企。大銀行固然受影響,中小型銀行的存款基礎不足,要用貴息拆借資金,就更加不利。」 銀行的經營模式,最主要是依賴利息收入,一般佔總收益逾六成。但現在拆息急升,形成息差收窄,銀行惟有改變策略,將視為雞肋的樓宇按揭大幅加息。上週五,滙豐突然帶頭上調半釐新造按揭利率,滙豐執行董事王冬勝大嘆樓按無利可圖。滙豐加息後,多間銀行亦馬上跟隨。 銀 行以往肯做蠅頭小利的按揭生意,無非是希望藉此與人客建立長期及密切的關係,繼而趁機交叉銷售利潤豐厚的基金或保險生意。但自從爆出雷曼毒債後,有中小型 銀行分行經理大吐苦水:「而家生意真係好難做,搞咗咁多單嘢,邊個仲有信心買投資產品吖?」因此預計這瓣銀行新興的收入來源,未來的前景只會暗淡無光。 買樓上會有難度 由 於樓按無肉食,故就算有生意上門,銀行亦未必肯接,如剛剛買樓的文先生,便千辛萬苦才上到會。他八月底買入長沙灣新樓One Madison,樓價一百九十七萬,「我係買一手樓,當時已經講明一定要做七成以上按揭,發展商於是安排渣打、中銀同東亞三間銀行同我哋傾,我哋先搵渣 打,開頭佢話九成就要試下,八成半一定無問題,於是我哋去馬,俾咗一成首期。」 但事情突然發生阻滯,「平時銀行應該一個星期就有回音,但今次等咗成個月,渣打先回覆話只肯批七成。」文先生只好再找其他銀行救命,「點知中銀連七成都話批唔到!好多銀行估價原來都估唔足,最低嘅估到得一百三十幾萬,銀行真係對樓市睇得好淡!」 假如文先生繼續找不到銀行上會的話,他惟有焗住撻訂離場,硬蝕二十萬元首期。幸好在上週五,他幾經辛苦終於找到中原財務公司肯為其做九成按揭,不過利率較其他銀行所造的要貴。 高盛預測樓市跌兩成半 如今樓市險阻重重,高盛本星期更發表報告踩多腳,指潛在買家已變得甚為保守,故調低供款額佔收入的比例,預測明年本港新盤及二手樓價將分別下跌三成半及兩成半。 而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顏偉洪亦表示樓價短期難有起色:「依家最怕係班炒家見勢色唔對,劈價沽貨,加上經濟差咗,如果連失業率都升埋,就真係賤物鬥窮人。」至於一眾備受打壓的地產股,他認為基本因素不俗:「依家係投資者冇晒信心,所以仲可能繼續會跌。」 銀行紛紛調高樓按息率,導致買家卻步,其中不少準備入伙的紅磡海濱南岸買家,情願蝕讓甩身,有炒家更要損手百萬離場;即使想轉賣為租,其租金亦由每呎二十五元,驟減至二十元,跌幅達兩成。而將軍澳區,更開始出現撻訂潮,單是蔚藍灣畔,上月便有三宗撻訂個案。 利嘉閣董事陳大偉說:「其實加息之後,按息都只係三釐幾,實際唔算太多,不過心理影響就好大,嚇窒唔少用家,令佢哋擱置買樓大計。」 據利嘉閣資料顯示,全港五十個指標屋苑,上週僅錄得約二百宗二手買賣,若撇除農曆新年成交特別少的特殊情況,此成交量已創下○六年底以來的新低。按地區計,港島區表現最差,像太古城、康怡花園及海怡半島等藍籌屋苑,一週成交量只是一宗起、兩宗止,儼如進入冰河時期。 除 了中下價樓市受壓外,豪宅情況更慘情,以往高薪厚職的金融機構高層,不少已被削減租金津貼,導致各區豪宅的租售情況蒙上陰影,部分山頂及南區更有零星棄租 個案。至於凱旋門、擎天半島等九龍區新興豪宅,亦不甚樂觀,利嘉閣新九龍(豪宅)區域董事姚偉基說:「租金同樓價相比高位已經分別跌咗一成半同兩成,未來 市況應該仲會差落去,可能再跌多一成。」 現時全港地產代理多達二萬三千人,惟今年每月平均只有萬多宗物業成交,僧多粥少情況嚴重,地產界一 片風聲鶴唳。美聯董事總經理(企業事務)葉潔儀說:「我哋前線員工有三千幾人,每月約流失一百人,都唔會請番填補空缺啦。」中原地產主席施永青亦不排除裁 員,更揚言可能有龍頭地產代理公司,因捱不過這關而要倒閉。 香港經濟低迷,港人身家少了一截,大大減低消費意慾,即使在黃金週,有金鋪老闆亦大嘆生意不如前,不單港人零消費,甚至以前花費豪爽的大陸客亦所剩無幾,「經濟唔好,個個都唔願意花錢,依家『出入兩閒』,無人買金賣金,得返一、兩個大陸客幫襯咋。」觀塘一間金鋪負責人說。 財「負」效應還未浮現 事實上,金融及地產這兩大香港經濟支柱,已佔了本地生產總值的三成半,理大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林本利認為,香港太過側重金融業,如今金融業受到衝擊,香港經濟無可避免受到拖累。 中 大財務系副教授蘇偉文更認為,最壞的時刻仍未來臨:「下一個年度將會更差,因為如果金融同樓市都唔得,經濟增長一定會減,人力市場會縮,好多人會輸錢,財 富效應會好負面,到時消費會受影響,零售及餐飲業首當其衝,然後各個行業都會唔好。就好似真正嘅海嘯,都係先震一下,然後啲水至排山倒海咁湧出嚟!」 下一浪爆煲對沖基金 金融機構頻頻出事,下一個大炸彈,會是對沖基金。原來不少對沖基金,都是以雷曼國際(歐洲)作為主要經紀行,現時雷曼申請破產,其子公司雷曼歐洲亦被接管。據彭博估計,有三百多間對沖基金的資產因此被凍結,涉及資金高達四百億美元。 對沖基金經理錢志健認為,這批對沖基金已變成植物人,「所有資金已被凍結,隨時一年半載都攞唔返啲錢,實會累到唔少對沖基金執笠。」他更表示不少對沖基金的客戶,本身都是基金,一旦對沖基金爆煲,勢必拖累其他基金也要大額損手。 |
|
||||||
無綫成功賣盤,由「殼王」陳國強 及「台灣女首富」王雪紅等新股東入主,同一時間,卻發現以往賺錢能力甚高的藝員部,上半年收入持續下跌;當中除了因吸金女王佘詩曼離巢外,最得寵的林峯亦 因「潘霜霜事件」影響,形象插水,工作量下調,愈賺愈少。為了止血,無綫緊急在兩星期內搞補鑊重頭劇藝員大晒冷活動,call齊廣告客戶,下令全台藝員出 席陪客影相、簽名?撈,力挽狂瀾!姐仔賺得少 近幾年,無綫吸金男女分別有榜首的佘詩曼,林峯僅隨其後,出名多廣告拍的「筍盤」陳豪排第三。今年無綫易主,當家花旦阿佘嫌人工奀加上失落「視后」堅持離 巢外闖,林保怡、郭晉安及廖碧兒等亦排住隊走,令無綫一下子無咗幾棵搖錢樹,連帶藝員部收入數字,也直線下降。除了阿佘,另一吸金王林峯今年三月爆出「床 照事件」,傷盡少女心更令形象插水,不少品牌亦因此打退堂鼓,令其工作量大幅下調逾半。即使當紅姐仔如鍾嘉欣、陳法拉等密密有job做,但出席的活動或剪 綵工作,酬勞幾萬計,比起一嚿過幾十萬,甚至阿佘過百萬廣告價,實在無肉食。姐仔賺得濕碎,對成盤數無甚幫助;早前六嬸睇數,發現藝員部收入遠未達標,於 是大發雷霆,下令藝員部高層樂易玲,盡快「整靚條數」。 陳豪甩底 無計可施,樂易玲唯有臨急臨忙,在兩星期內,向各大品牌及廣告商發出邀請,破例在十一月台慶以外,於本週二(六月七日)在環球貿易廣場舉行一個名為TVB Power「天際任飛翔」活動,並下令全台過百藝員務必出席,與廣告客聯誼晒冷?撈。不過,近年被傳削權的樂易玲唔夠牙力,《花花世界花家姐》的男女主角 佘詩曼及林峯,講明唔出席,阿佘剛拍完電影《人約離婚後》,新劇《4 in love》又未開工,根本好得閒;而林峯則以身在上海,參加電視節活動為由拒出席,連原本答應蒲頭的陳豪,也臨時甩底。三大台柱唔見人,只有黎耀祥、吳卓 羲、黃宗澤、鄭嘉穎、鍾嘉欣及陳法拉等撐場。 |
| ||||||
為提升員工士氣,無綫行政主席梁乃鵬早前公開承諾,要有八成劇本才開劇,在人才流失的情況下,緩兵之計是重拍已有完整劇本的經典劇,其中包括甘國亮的《無雙譜》及王晶編劇的《流氓皇帝》,對此應變措施,兩前要員見解南轅北轍,甘國亮抵死說:「拍得番先算啦!」重拍未必好 不論港視的發牌風波如何收科,擺在眼前的事實,是無綫近年製作無料到,被人鬧爆,行政主席梁乃鵬唯有重拍經典劇,爭取時間給編劇組緩衝。對此,曾在無綫拍過不少神級劇集的甘國亮回應說:「呢個論點唔成立,如果要拍,大把嘢可以拍,俾人鬧就摷番以前啲嘢拍,咁唔等於你拍以前嘅嘢就會好喎!(翻拍《無雙譜》你有冇意見?)我唔關心佢哋(TVB)做啲乜,佢哋唔係做咗啲值得我關心嘅事,不過佢哋拍得番先算啦。」 市民有責任 對政府發牌,甘國亮反而有意見。「兩個電視台都咁難經營,政府仲發多兩個,市場係咪可以容納到先,市民唔會關心呢啲,媒體有責任解釋囉,但我從未睇過有文章研究過呢點。試諗吓,多咗三奶四奶都搞到屋企咁亂,仲話點解唔俾五奶入宮?「淨係話佢哋啲劇唔得,咁你又睇?眾志成城話熄電視,又唔見有數據喎?咁嗰晚(網民發起熄電視日)到底影響咗幾多呢?又唔講喎!你哋試吓一晚唔睇,收視跌50%,佢哋都吊得頸啦,仲點證明俾廣告客戶睇係冇事,佢哋攞個牌係賺錢,有人鬧就做,咁抵鬧啦,但鬧人都要令自己得益先得o架,唔好慳番啖氣。「你日日都話間餐廳唔好食,但你日日都食,呢種先係令到佢哋(無綫)故步自封嘅原因!飯就話唔可以唔食啫,電視唔睇唔會死啩,咁你哋仲睇?咁係咪市民嘅責任先。」 王晶贊成 至於正與無綫合作搞劇集的王晶,對於翻拍經典劇集作緩衝亦表示贊成:「呢個都係一個好方法。」有指翻拍《流氓皇帝》用馬國明飾演當年鄭少秋朱錦春一角,王晶說:「俾我都會揀佢。」而李司棋飾的易蓉蓉,他則提議用鍾嘉欣,「氣質好適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