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捕捉動聽故事 王雅媛

2009-07-24  上海證券報




   早前工信部狠批鋼鐵、水泥與船舶盲目投資,更傳出發改委正為全國 31個省的水泥產能摸底,或會于 8月出手調控水泥產能。其實這三個行業出現產能過剩問題已非新鮮事,去年經濟急轉直下,產能過剩的衝擊明顯顯示在業績之中,也反映在股價上。因此,今次舊 事重提,我相信他們的股價最多都是像之前的內房股一樣,雖然短期內有較大的沽壓,但還是會于高位上上落落。

  說起投資水泥,2007年我 曾買過一隻股票,台泥國際(01136.HK)。當時在年中的時候買入,由2元炒到12元以上。當時炒的理由,是公司會大幅擴張,擴張的產能就會取代小型 水泥廠被淘汰的產能。台泥的故事聽起來是很生動的,他們公司的水泥,一生產出來,到門口便一車一車被人運走,非常炙手可熱。另外一個重點是,除了產能大增 之外,水泥的價格也預期大漲。而台泥的現價,連4元還不到,回不了當時的價格。但像安徽海螺水泥(00914.HK),股價已經可以達到高位時的一半以 上。因此有些人會批評說我當初選的股票差,大市反彈了這麼多,台泥卻難上當初的高位。甚至有些人在2008年的時候買入台泥國際,原因是我在07年推薦 過。

  其實投資市場的變化很快,今天聽上去完美的故事,明天就可能變成垃圾。市場好的時候,投資者會編織一個個動聽的故事去炒作一隻股 票。有時候雖然一隻股票的基本因素很不錯,但缺乏故事性,一樣會被冷落。所以我覺得除了看基本因素外,也需要從年報中挖掘一些會被市場認同的故事出來。 2007年的台泥就是有這方面優點。只要市場相信,股價就可以瘋癲。但要記得,當一隻股票的基本因素開始變化,當市場不再相信動聽的故事,股價也便結束 了。台泥的現實情況時,生產線擴張之後,卻遇到金融海嘯。怕水泥跌價,不敢全線投入生產。單是新設備的折舊,已經扼殺了大部分利潤。所以在2008年金融 海嘯中,因為2007年的故事再去投資台泥,根本是不合時宜。但善於在市旺的時候捕捉“動聽故事”,也是需要學習的。難怪有人說笑,世道好的時候,就是要 選擇沒有盈利的垃圾股,因為這樣才有憧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57

合生创展:调控中捕捉机会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13/2OMDAwMDE3Njk2OQ.html


每一次危机亦可能成为转机,合生创展(0754.HK)不会放过任何一段调整期所带来的机会。

在这一轮新政中, 商业项目几乎没受波及。而核心地段的高端物业由于其资源的稀缺性,也被多数开发商认为是资产的避风港。“在合生的高端产品体系中,高级商业是非常重要的支 柱。现在业内普遍认为,商业地产将继住宅之后成为房地产行业的下一个增长点。我们在2009年逐步丰富起来的商业产品线,也将成为业绩贡献的新生力量。” 合生华北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应对市场,合生于去年开始丰富产品线,提升产品品质。一方面做抗风险较强、保值较高的高端产品,另一方面 发力商业地产。在北京,合生世界村、合生麒麟社、合生时代帝景均是商业综合体项目。今年,这些产品成为对集团业绩贡献的主要力量。

据合生年 报透露,2009年是合生创展在高级商业地产的起步之年,该集团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有11个商业地产项目启动开发,部分项目将在今年投入运营和招商。 其中最大的动作,就是启动了投资70亿元、位于上海副中心五角场的合生国际广场。在公司制定的5年发展规划中,以高级商业地产为代表的投资型物业成为该公 司未来“住宅物业为主,商业地产为辅”业务结构模式。

在土地方面,前述负责人并未明确表态。但以往在土地市场的表现看来,合生拿地的策略一 直与众不同,擅于捕捉逆市拿地的机会。合生曾在楼市低迷的2008年斥资40.7亿元拿下320万平方米土地。而在“地王”频现的2009年却仅有一幅土 地进账。

根据年报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该公司的土地储备已达3020万平方米,在上市房企中位居前列,其中相当一部分土地位 于潜力黄金区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27

如何捕捉波幅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5392

巴黎:


一年很快就過去了,我祝願Blog友在未來新的一年獲得好的回報。

Blog友如果還未開始閱讀Security Analysis,何不向自已挑戰在新的一年,趕快完成它,與其聽一些外行人對價值投資說三道四,不如自已發現。

我自已在過去一年的成績,非常不滿意,不是回報不合理,我只是不滿意自已運用價值投資法仍未夠理想,其中一樣最大的弱點是不夠耐性,我向自已誠諾在新的一年,一定要有應該的耐性。

耐 性是智慧型投資人應有的一種特質。巴黎如果在過去稍多點耐性,我組合中的貨的入貨價必可低一、二成。不要少看,110元於100元回報是10%,於80元 就是37.5%。在我的持貨中的AIG的相差就更大了,因此即使像我有耐性等待AIG回升也是不夠,我們仍要有耐性等待它下跌時買入。

今天我正是要和大家研究捕捉波幅,我的是以基礎分析,而不是圖表,所以我一幅圖也不用。

何時才是最好的入貨價,以下是超級價值投資家Walter Schloss的一個建議,

When buying a stock, I find it heldful to buy near the low of the past few years. A stock may go as high as 125 and then decline to 60 and you think it attractive. 3 yeas before the stock sold at 20 which shows that there is some vulnerability in it.

Walter Schloss用 "vulnerability"呢個字,中文解脆弱,但這裡的意思是可以令你失分的特質。

任何公司,必不可能是完美,必有其Vulnerabilty。對於投機人,Vulnerability是危,他們會在市場大唱企業"V"特質時避開它。舉一個例子,例如AIG。

我 們買入一支股票,一定要有心理準備"市場"會在不知何時,把這些"Vulnerabilty"番唱,令股價下跌。因此,最好的防備不是試圖找一支完美的股 票,而是觀察過去某支股票的High Low價。並研究它的"V"在市場最高唱入雲時對股價的影響。並把這兩個價與公司當時的財務掛鉤。

例子:

超大:

           市價(HK$)
           高   / 低
2010  9.44/5.9
2009  9.37 / 3.85
2008  11.9/4.00
2007    7.6/5.01
2006   6.1/3.225
2005   3,25/2.85
2004   3.425/1.96
2003   2.95/0.64
2002   2.62/1.20

如果一支股票的最低價是$5.9,而最高價是$9.44,那麼任何人也會意識到,這間公司必然有它的穩憂,才會令它跌至$5.9,也必然有它的強項,才令它直上到$9.44。
一支股票來來回回、上上落落多年已說明一切。

現在第二步的是分析這支股票的財務如何:

       淨值(RMB)   歷史P/B *
                              H   /   L                     
2010      6.664     1.24/0.77
2009      5.535     1.48/0.61
2008      4.57      2.28/0.77
2007      3.883    1.86/1.225
2006      2.985    2.00/1.08
2005      2.446    1.38/1.21
2004      1.97      1.88/1.08
2003      1.512    2.15/0.47

*已經計算人民弊匯兌影響

從上述歷史P/B,我們可以看到這支股票,"V"最唱得高的時侯在2003年的歐亞農業風暴,超大的P/B跌至最低的0.47倍,與及近年2008年至現在的金融海嘯P/B的0.61-0.77倍。

現價$5.99就是資產淨值RMB6.664的0.77倍,是近幾年的最低。有耐性可以再等一會,例如接近P/B0.67,當然P/B只是其一,最全面應該是同時包括ROE、ROI、Yield等等的基本因素相對歷史高低價,這樣才可以令你有一個多角度可能的價格感覺。

有 一點要注意的是,有時即使現價的P/B價不高,例如設2010市價是6.664(人民),假如在2007年的你以當時一倍P/B約$3.88買入,隨著 公司生意賺錢,2008,2009,2010,公司累積了未分配的盈利共$2.781(6.664-3.883),即使在2010年1倍的P/B下,你仍 然可以賺錢,甚至P/B再落至0.77倍,市價是HK$5.99。

因此有基礎因素賺到新錢,令公司的資產上升,就提供多一層的保護,令你不懼短暫的價格損失,是非常有說服力。

進 一步說,現價$5.99的三年後的情況一樣會像三年前般賺錢(這就要好的財務分析),例如賺到以資產值RMB6.664的複合20%回報至 RMB11.52=HK13.17。若三年後的P/B仍處低位0.77倍水平,市價就約在HK$10.14,我們仍賺。另一方面,從歷史最高P/B的2倍 看,我們也可能見到26元的高位,即現在買入價的4倍利錢,或此間可能的0.61-2.28倍P/B波幅了!!

請看Walter Schloss的另一建議:

 Don’t be in too much of a hurry to see. If the stock reaches a price that you think is a fair one, then you can sell but often because a stock goes up say 50%, people say sell it and button up your profit. Before selling try to reevaluate the company again and see where the stock sells in relation to its book value. Be aware of the level of the stock market. Are yields low and P-E rations high. If the stock market historically high. Are people very optimistic etc?

這建議解釋為何巴黎可以一值持有PMI,即使升了一倍、二倍、三倍、四倍也不為所動,直至差不多是PMI配股前P/B 1倍,即我的買入價11倍時才賣出。看完我的過去操作,你還會覺得那些吋眼財演的恆指幾百點、幾個%波幅的燕鵲,會明白我對超大的鴻鵒之志嗎?!

------------------

最近看到一個投機Blog主說,為何我們價值投資人要把投機人看成異教徒?
這是一個非常愚蠢、博人可憐的問題,其實Blog主只要問一問自已,就有答案:

"你在辛勤工作時會希望一個投機取巧的人不勞而獲嗎?
我們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是如何建基的?"

不過話說回頭,行走江湖,忠直還不足夠,"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就不可無",只有二者同時擁有和運用,我們才能賺到非常理想的回報。

我上文說的正是我們要先要看企業的年報,了解它的財務數字真實性,同時又要有準備大鱷在市場興波作浪和一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投機少戶把價格弄得脫離了股票價值的心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66

捕捉靈感的筆記本 設計天王「玩」手札想出暢銷點子

 
2011-3-28  TCM




他替周杰倫、張惠妹和五月天等, 累積超過兩百張華語流行唱片專輯做封面設計,也為《達文西密碼》、《白色巨塔》等翻譯暢銷書定調外觀風格。出道八年,今年三十四歲的潮男設計師聶永真,過 去一年內,完成三十張唱片、三十本新書封面創作,也挑戰舞台劇和電影海報設計,堪稱是台灣出版界的多產創意人,做為把紙張當作表演舞台的跨界設計師,聶永 真也「玩」筆記本,而且玩得很認真。

用筆記本平衡情緒!到處蒐集,像每天依心情穿搭

去年五月的誠品設計節,聶永真設計的一款創意造型筆記本,短短一個月內一萬本銷售一空。這本比手掌略大的筆記本,是由騎馬釘裝訂不同磅數紙質的空白、細格 紋、墨綠色等,共五疊不規則造型紙張而成,往前翻向後翻,都像是本便於分類記錄瑣事的活頁簿。

聶永真說,因為從事平面設計工作,對筆記本的紙張材質和形式極為敏感,到訪各地美術館禮品部,甚至舊貨市場,蒐集風格迥異的筆記本,是他的興趣之一。

有次,在跳蚤市場,聶永真就發現一本德國設計師操刀的筆記本,雖然內頁是簡單的橫線,但卻是斜十二度的橫線,以遷就多數人書寫文字的慣性,獨特的設計觀 點,就讓他覺得「夠屌」。

問聶永真,不斷蒐集各式筆記本,目的是什麼?「用感性的話說,講到底,為的就是一個『爽』度,」他說,不同形式的筆記本,帶來不同的愉悅感受和樂趣,就像 有人每天會依心情搭配不同的鞋或包出門,筆記本對他來說,不只是記錄日常事件的工具,更存在平衡情緒的感性功能。

用筆記本激發創意!選最對味的,在紙上自我對話

也因此,聶永真手邊總有不少於五、六本形式殊異的筆記本,有完全空白內頁的,也有手工絹絲封面、色塊插圖其中,或像是漫畫本暗格劃分的筆記本,隨每天不同 的開會行程,選擇不同筆記本,如果這一天從早到晚,是密集安排的企畫會議,聶永真就會選空白筆記本,不讓思緒被嚴重干擾;若是一個新書封面的發想討論,他 則會攜帶色彩較豐富的本子出門,來刺激出源源不絕的創意。

聶永真說,對做設計這一行的工作者來說,工作情緒攸關著充沛創意的產出,儘管所有視覺作品的完稿,現在都已在電腦上完成,但最初始設計概念的自我腦力激 盪,一定還是在紙本上進行,隨身筆記本是最貼近他創作的溝通媒介,必然和情緒產生連結,而較為鬆軟的青禾道林紙,最好全部是米色空白內頁,是和他最對味的 筆記本。

從理性的角度看,不同筆記本對聶永真來說,也是他腦中存取跨界創意的活頁匣。

由於平均每週要完成一個唱片或書籍的封面作品,每個作品從企畫階段到完稿至少須一個月,如此的工作量,等於手上隨時有四、五個設計案同時在進行,如何一心 多用,讓每個創意都成為攫取眾人目光的焦點,將天馬行空的創意進行有效管理,攸關工作效率和作品品質。

聶永真的方法,是將設計工作流程,分成創意雛形發想,以及視覺影像完稿兩個階段。後者是進入電腦工作平台,透過繪圖軟體進行工作排序管理,這個階段需要費 心思的程度較低,然而,設計工作最核心挑戰是思考的自我突破,因此,最關鍵的還是前者的創意形成過程,在此階段,筆記本扮演最有力助手的吃重角色,由於經 常得多工進行不同設計案,聶永真盡量不讓每本筆記本都被填滿,一方面可即興延續進行中的創意,留白處當作另一個設計案的發想空間,更可以成為不同設計案的 對話窗口。

翻開聶永真筆記本,占去最多空間的是塗鴉式的不規則圖案,「設計工作的最前端,是從一連串的水平思考開始,」他解釋,筆記本就是進行腦力激盪的最佳運動 場,每個人的腦容量有限,於是,在筆記本上運思,就像是進入不同形狀的思考盒子找創意,圖像是最能勾勒出設計元素的表達方式。

筆記本無所不在!左手背、iPhone機殼都能塗鴉

像是去年和詹仁雄設計的跨界護照夾,聶永真就是在米色的筆記本內頁,反覆推演用料材質和配色;和唱片公司企畫討論封面設計,一場會議下來,聶永真的會議紀 錄,就是幾張簡單的設計草圖,回到工作室之後,再從草圖衍生出趨於成形的設計觀點。

但也有的時候,最終成形的創意常常是不按牌理出牌。像是他去年底替國語流行男子團體SIGMA創作的視覺符號,一開始是在筆記本上塗鴉找靈感,但最後成形 的創意,卻是坐捷運時筆記本不在手邊,隨手畫在硬紙板材質的iPhone手機背殼上,就連左手手掌背,也經常是聶永真拿來記錄靈光乍現的臨時筆記本。

他設計的不規則筆記本,刻意將不規則紙張裝訂起來,搞怪的構想雛形,來自聶永真平常習慣把印刷廠估算用紙磅數的樣張,或回收的廢紙,重新集疊一堆後拿起訂 書機,自製隨便的塗鴉冊,當作亂畫草圖、抄錄檔名或登記要買什麼飲料、晚餐,信手拈來的好工具。

聶永真認為,設計工作者最大的挑戰,就是脫離框架,讓自己處在不墨守成規的生活裡,如此,才能讓水平思考的創意自由發散出去,而筆記本之於他的意義,就像 是大腦外接的不同記憶空間,記錄創意奔馳的交錯軌跡,「只要我還是做平面設計師的一天,就會繼續不斷『玩』筆記本,」聶永真說。

延伸閱讀:筆記撇步1選形式不同的筆記本,回應工作情緒 2在空白筆記本上進行腦力激盪的自我對話 3每本筆記本都留白,讓不同創意對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93

趨勢狩獵術《布局不受景氣影響的高股息族群 張松允從「黃金十年」捕捉未來新主流

2011-11-14  TCW




在判斷明年景氣應不如今年後, 「期貨天王」張松允為了身體健康,投資步調明顯放慢,轉為投資股息殖利率較高的生活相關產業。另一方面,他則放空利多不漲的電子高價股與黃金,透過兩手策 略追求獲利。不僅心情輕鬆許多,也同樣賺到獲利。

撰文‧周岐原

改變心態,是投資人最難完成的功課;更難的,是徹底改變心態,仍然有本事在市場賺錢。但是,「期貨天王」張松允達成了這個目標。

「心態比較沉穩。最大好處是人輕鬆了。連我的孩子們,都感受到這個改變。」說話時,張松允滿面笑容,他指著自己的頭說:「以前壓力很大,看盤時經常頭痛, 健康檢查才知道是眼壓過高造成的。醫生警告:『這是青光眼的徵兆』,我沒生病真的很幸運。」為了健康著想,張松允放慢了工作步調,儘管每天仍到券商看盤, 但是他的操作部位,比重已經降至總資金的一○%。他解釋,因為市況不佳,便不需要為了追逐獲利,讓壓力造成身心過度負擔。

「現在我看的標的,是那些現金殖利率比較高、比較不受景氣影響的族群。」由張松允口中說出這句話,意義特別不同。過去,張松允身為期貨投資人,透過槓桿操 作追逐倍數獲利,幾乎是家常便飯;如今,張松允的投資屬性卻大逆轉,從以往的追逐風險,改為投資股息殖利率僅個位數的高股息股,讓人不禁好奇,他觀察到什 麼市場風向?又是什麼因素,令他決定改變?

掌握狩獵工具 基本、技術分析並進從投身市場開始,張松允就把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結合並用,現在也不例外。大量吸收、比對每日市場訊息後,他認定明年的總體經濟,表現肯 定不如今年。「連大印鈔票都沒有用了,什麼手段都沒用。」張松允解釋,這代表任何走勢較強的標的,只要沒有更多利多浮現,價格很容易在失去支撐後崩落。

表現在台股上,張松允認為接下來大盤應不至於大幅漲跌,而是在一定區間內來回整理。不只期貨、股票如此,連貴金屬、原物料等商品也可能出現這個現象。憑著 這個判斷,他在金價約一六八○美元時,決定作空數十口黃金期貨。

「一七○○美元價位沒有越過,確認頭部形態成形就(放)空了。我認為,現在金價只是在等待利空下跌而已。」張松允分析,黃金以中國、印度兩大國為主要的消 費市場,目前印度的黃金消費已經略減,若中國消費者也減少購買黃金,金價很難再度爆發。

「中國和印度的買氣若沒了,就只剩央行會買黃金,央行又沒錢,還有誰會買黃金呢?」張松允直言:「黃金已經利多不漲了,利空來時,又怎會不跌呢?」強勢標 的即將走弱,是張松允對明年市場的一個重要預測。他分析,台股眾多高價股,可能也將進入這個循環,因此他也針對數檔高價股標的放空。「你看谷歌要出自己手 機,蘋果也要走低價路線,明年智慧型手機幾乎篤定走低價路線。」追蹤新獸徑 密切注意觀光族群連動效應張松允引用近來重要的科技新聞,作為分析佐證。他指出,若經濟走軟、品牌大廠改推低價機種,電子股恐難避免烏雲罩頂;因為下游業 者勢必對供應商殺價,對相關供應商將是一大利空。「黃金跟高價股,其實是一樣的道理。」他篤定地下了結論。

張松允研判,電子高價股走空之後,屬於食衣住行的「生活產業」正在崛起,尤其是觀光業,最有潛力成為下一波主流股的候選人,目前效應已在逐漸加溫,族群的 連動效果頗值得追蹤。這個獨特觀察,其實是從經營旅館經驗得來。

張松允曾擁有陽明山天籟飯店和位在台北市長春路的大來飯店,如今他將天籟股權出售,只保留大來飯店。「這種收現金的模式很賺錢。」張松允解釋,在政府「黃 金十年」政策計畫中,推動台灣成為觀光大國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在政策擴大開放鼓勵下,整個觀光產業的格局將相當不同。

「所以我看好兩個,晶華和王品。」張松允認為,晶華作為觀光類股的領頭羊,效應自然可期,但最有爆發力的反而是王品。

張松允指出,王品獨特的經營管理模式,具有難以複製的差異性,加上不斷複製、新增的品牌規模,已經讓王品成為餐飲業的領導企業;尤其是王品股票的流通籌碼 有限,所以說不定,未來的股王會從觀光產業中出現。

一直以來,張松允持續奉行「作多、作空皆宜」的投資策略,因此有值得放空的標的,自然也有值得作多的標的。張松允提到,高股息殖利率股就是他目前看好的對 象。

「就是買穩穩的、股息高於定存的公司,這種股票股息大概有五%,現在利率才一%,比定存好很多。」例如正新、統一超、宏全、裕日車等,都是張松允認為相當 有經營優勢的個股。

透過布局這些標的及放空交互操作,張松允今年來已獲利約三千萬元,換算每月獲利約三百萬元,讓張松允輕鬆投資,仍然有不錯的成果。

獵取有把握的獵物 逢低布局經營穩健個股張松允指出,經過投資力武的經驗後,他已經不再有買公司的念頭。他感嘆地說,「對那些長期經營,還能穩坐龍頭的企業,我真的很佩 服。」正因為認識到經營的難處,張松允發現如果定下心來,找出經營穩健的個股逢低布局,不僅投資難度降低,只要假以時日等待,獲利也能輕鬆入袋。

張松允建議,投資人如果不要存有股價暴漲的過度期待,能抱持收股息的態度,來投資這類穩健型的個股,勝算其實不小。

從期貨高手、金融業法人董座,到企業經營者,十年來,張松允扮演的角色多次改變。現在,他一心想讓自己成為快樂的投資人,因此閒暇時,張松允經常閱讀︽易 經《來調整思惟。

對於自己最看好的觀光商機,張松允會不定期到中國考察,在三、四線小城市周邊,搜尋適合的收購標的,目前他在大陸已預備了一、二千萬元人民幣存款,隨時可 以進場。不確定的投資年代,張松允分散投資組合來抵禦寒冬,靜待春天的來臨。

張松允

現職:大來商務飯店董事、投資人

經歷:力武電機董事長

張松允對景氣的看法與 私房股

對景氣看法

明年總體經濟將持續緩和,表現不如今年。任何走勢較強的標的,很難有更多的利多浮現,價格容易在高檔失去支撐崩落。

私房股

擁有高股息殖利率、較不易受景氣影響的個股,例如統一超(2912)、正新(2105)、宏全(9939)、裕日車(2227)等。

也值得關注!——值得布局的10支高股息個股

股票代號 公司

名稱 近五年平均股息殖利率(%) 今年累計營收年增率(%) 收盤價

(11/4,元)

8916 光 隆 4.6 28.8 21.85 3211 順達科 6.6 26.3 118.50 9933 中 鼎 7.1 23.5 38.90 1476 儒 鴻 4.8 22.9 47.00 9910 豐 泰 6.4 19.4 26.20 9914 美利達 5.3 15.9 73.00 1580 新 麥 7.9 11.1 97.80 2207 和泰車 5.5 8.9 138.00 9917 中 保 5.9 5.1 54.80 6281 全國電 8.0 4.9 51.00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新報、公開資訊觀測站註:本表為根據受訪者原則篩選個股,並非本人推薦標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49

「捕捉」二氧化碳賣錢  比爾蓋茲推一把

2013-02-25  TCW
 
 

 

去年底,聯合國發布一項令人沮喪的數字:二○一一年,碳排放量創下歷史新高紀錄,連同甲烷、氮氣等溫室氣體的濃度都打破紀錄,顯示溫室氣體減排仍是各國政府喊得多、做得少的施政目標。

不過,就在一月中,一家加拿大企業碳工程(Carbon Engineering)高調聲明,它在取得全球第二富豪比爾.蓋茲(Bill Gates)的啟動資金後,已於去年打造出清潔系統的原型設備,正將第二輪融資取得的三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八千九百萬元)資金用來趕建一座試點工廠,預計兩年內開始「捕捉」二氧化碳。

碳工程公司的總裁凱斯(David Keith)原本就是哈佛(Harvard)大學環境科學教授,他解釋,這套原型設備將調配出腐蝕性碳酸鈉溶液,用以吸收並移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預估初期每年可捕捉十萬噸二氧化碳。

用於增產石油和生物燃料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指出,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可轉手出售,挪做他用,好比是採油業者將二氧化碳注入油田中,壓力將迫使更多原油湧出,提高產量;也可用於培養海藻,製造生物燃料。

根據以色列《國土報》(Haaretz),以色列的西姆生物(Seambiotic)研究人員從發電廠的廢氣中分離出二氧化碳,冷卻後將其注入海藻養殖池裡,海藻產量顯著增加,也連帶提升處理廢水、生產生質能源的效率。這項技術已經獲得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青睞,雙方已就此一領域合作三年。

生產成本夠低才能吸客

儘管捕捉碳看起來是誘人的生意,但交易成功的關鍵仍在於成本。英國的能源與環境專家福克斯(Timothy Fox)就說,談到碳排放的合理定價時,非得要捕捉碳的成本降得夠低,才會引來很多客戶。他說,成立三年多的碳工程與競爭對手已經取得相當進展,但有關成本的臆測相當分歧,每噸二十美元到兩千美元都可能。

對此,凱斯說,明年試點工廠開始運行後,才能提供參考值;不過他樂觀期望,隨著公司成長、技術成熟,或許短時間內就能把成本降到每噸一百美元,市場規模隨即擴大。看來,溫室氣體減排的工作交給民間還是快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59

台商篇》摸透人口服務、金融、電子商務產業 捕捉「改革紅利」 不能忽視的三大亮點

2013-12-23  TCW  
 

 

涵蓋六十個面向的三中全會改革商機,為外資進軍中國服務業打開多扇大門。

專家建議,台商在布局對岸之前,要徹底以中國市場為出發點,去思考經營對策,才是勝出的不變法則。

撰文‧周岐原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深化改革決定文》公布之後,立刻引起全球高度關注。大家都拿起放大鏡仔細檢視,在這份條列未來施政方向的文件裡,中國最高領導人究竟開了哪些產業的大門。

當製造業遭遇重重困難,面臨必須轉型、遷徙甚至收攤的挑戰,為數龐大的台商尤其關心,哪些是政策剛剛鬆綁,可能成為下一個明日之星的產業?

十二月十五日,中國國務院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對這個問題提出官方說法。徐紹史指出,二○一四年中國將逐步放寬外資投入產業的限制,打算開放金融、文化、教育、醫療、商貿物流等,多項高附加價值、創造大量就業的服務業,以便藉此提高中國服務業的經營效率,並且創造更多內需消費商機。

官方放行

外資大舉進軍服務業

當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內的消費早就是各家外資角力的戰場,任何跨國企業,為了討好花錢不手軟的中國消費者,也不得不禮讓三分。

舉例來說,今年十月間,央視節目痛批手機大廠三星,指其字彙資料庫設計錯誤,經常造成當機。三星隨後就發表聲明,對中國消費者的不便「感到真誠的歉意」。

無獨有偶,今年九月間,另一家手機大廠蘋果也打破慣例,先後在加州總部和北京舉辦產品發表會,成為蘋果自家的創舉。無論是蘋果或三星,公司的動作在在顯示,中國的內需消費,是一個商機高速成長的市場。「北京的『萬有引力機器』功率很強,誰都逃不過它的吸力」,《金融時報》形容這個局面說。

在城鎮化過程中,服務業的發展程度高低,本來就是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原本從事產品製造的業者,紛紛跨行嘗試服務業,讓「二轉三」(製造業轉行服務業),成為近年最熱門的詞彙。例如廣東東莞台商張朝宗,就從原來的聖誕燈製造商轉行,過去銷售產品到沃爾瑪(Walmart)的他,如今是擁有十多家連鎖店的麵包店老闆。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曾積極布局中國的零售通路事業。

早在三年前,國務院前總理溫家寶設定的十二五規畫中,就宣示要大力拉抬服務業,目標是在計畫結束時,服務業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要比製造業多出四%。今年第一季,服務業占中國GDP比重四七.八%,正式超越製造業;加上未來兩年,中國仍將大力整頓產能過剩的鋼鐵、水泥、造船等行業,可以想見,在維持經濟成長之下,服務業將扮演更吃重的角色。

「早在出發之前,台商應該把中國市場當成重心來思考!」華犇創投合夥人戴偉衡提醒,台商西進之前,最好先徹底了解當地的社會特色,因為中國各省、市文化仍略有差異,服務業的規模往往較小,不像有龐大資本的製造業,能讓地方政府重視,一旦無法打開市場,業者往往因為後續成本難以負擔,選擇黯然退出。

戴偉衡指出:「如果沒有以當地人為出發點,你的商業模式就沒辦法說服消費者。第二,如果不去想市場的問題,你就根本看不出法律的障礙或競爭者在哪裡。」

一胎化解禁

人口商機有利台商

放眼這次三中全會的改革決定文,在六十個改革項目裡,台商受惠最多的領域,可望是人口服務、金融與電子商務三大產業。以人口服務為例,中國由原本的一胎化,放寬為單獨二胎(夫妻雙方一人為獨生子女,則可生育第二胎),就創造一連串的醫療、教育服務,以及周邊的嬰幼兒消耗品需求。

食品大廠康師傅,就率先布局這股可觀的人口商機。十一月初,趕在三中全會結論公告之前,康師傅就宣布將與朝日集團旗下、日本第三大奶粉品牌和光堂合資投入嬰幼兒奶粉市場,打算搶占每年多生一五○萬個嬰兒的龐大市場。另一方面,和生產相關的產後護理中心,是華人獨有的文化,台灣知名的廚師阿基師(鄭衍基),也透露他準備赴中國投資坐月子中心。

只要和新生兒相關,無論是產品或服務,業者往往享有較高的利潤空間,例如進口的嬰幼兒奶粉,在中國售價就比台灣高三成以上,這便是康師傅在方便麵、飲料之外,另闢新戰場的主因;同樣的,產後護理服務更是按日計費、向消費者收現金的行業,這塊台商享有文化優勢的市場,發展潛力勢必很可觀。

另外,與人口相關的殯葬服務業,也是台商在中國相對擁有優勢的領域。例如國內知名品牌龍巖,今年就投資四千萬美元,準備在浙江溫州建立登陸的第一個灘頭堡。

根據人數估計,中國的殯葬服務市場大約是台灣的七十倍,加上中國並沒有往生儀式的消費習慣,以倍數計算的商機,讓龍巖董事長李世聰積極搶進。他計畫未來十年內,龍巖要打進中國十個省分,成為在地化的殯葬服務業者。從新生兒增加到往生者增加,受到人口趨勢帶動的商機,將是台商布局對岸服務業的機會所在。

成長飛快的電子商務,同樣是許多台商的焦點。例如中國最大的量販業者高鑫零售,已經在十月底成立「飛牛網」,準備整合實體通路的力量和品牌,進軍電子商務。

網家董事長詹宏志也指出,公司正籌備進軍中國,明年第三方支付業務上路以外,赴中國市場的細節也將浮上枱面。預料網家將提出增資案,詹宏志本人也坦言,他已經將退休年齡延後十年,要好好打拚中國市場。

「第一個要考量稅負,第二個是物流,還有,我們的特色到底在哪裡?」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連淑凌分析。她指出,雖然台灣電子商務業者對中國市場普遍興致勃勃,但中國的加值稅和台灣制度截然不同,加上物流體系龐雜,無論是電子商務平台或產品業者,台商都要先熟悉對岸的生態底細,再嘗試布局。這也是所有業者捕捉三中全會改革商機的不敗法則。

富商、名廚搶進三中商機 鎖定改革帶來的機會,布局服務業市場

康師傅

與日本第三大品牌和光堂合資,投入500萬美元,生產嬰幼兒奶粉及副食品。

網路家庭

準備增資,

預計於2014年進軍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

高鑫零售

成立「飛牛網」,發展電子商務,希望一年內上架100萬件商品。

龍巖

與浙江溫州市府合作,投資4000萬美元,布局當地殯葬服務。

國泰金

旗下上海國泰產險,獲准經營四川、湖北市場,已增資4億人民幣。

永豐銀

創國內金融業首例,申請成立中國子行獲准,資本額20億人民幣。

阿基師

準備在中國投資

坐月子中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095

如何才能捕捉一倍股之融創中國篇 Edward Lee 發掘十倍股

來源: http://edwardten.blogspot.hk/2014/07/blog-post.html


https://www.facebook.com/28investment/photos/pb.145098158962798.-2207520000.1406807932./381197278686217/?type=1&theater

CAP這張圖的時候,我的心態是這樣
這是5月23日GROUP的留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29928423692276


"望到融創個估值真係低到出奇,佢現金流超強,如果對比現金流,負債唔算高,上年經營現金流83億,借貸280億,我估有D係5年後先還,上年D樓算好賣,今年銷售都仲有增長,銀行唔借都仲有資本市場抽到水,流動性風險真係唔算高,但而家個市值只係121億,用現金流計得1.X倍,用股東核心盈利計3-4倍,有息派6.7%,現價真係殘到喊,孫宏斌上年第4季5蚊左右不斷增持,而家3.63,升返上5蚊都37%升幅..."

基本因素係好殘,但個時唔係第一日殘,係殘左都有幾個月,問題係如果只靠基本因素,係可以令你執平貨,但唔代表你可以撈到底,而且仲可能要悶幾個月,等幾個月又唔知佢會唔會升,又一堆負面新聞打埋黎,信心少D都未必渣得穩陣,其實要渣穩倍升股,信心係好重要

要撈底要技術分析~如果睇圖,個時係雙底巖巖起步既位,3.5X左右係有支持,但係咪真係咁易俾到你睇得中係雙底? 之前都有好多次疑似雙底走勢,1918由高位慢慢向下走,跌左年半,中間有波幅,點先估到真係可以再升??? 

其實5月23日個陣已經有傳放寬限購,不過要落實係6月尾,其實內房都係因為銷售跌,價跌等負面消息影響,全國銷售係差,但1918係少數增長既公司,市場情緒差所以有平價股,如果市場轉好,反映價值就可以升,但回想你5月23 日個陣,你唔會知係幾時,只可以買AND等...其實如果我有好多註既資金,我一定入1註擺下,基本因素唔差,主席能力強,價殘,有息,仲有咩因素令你唔買? 

下次,如果再見到價殘,基本因素OK,管理層能力高,仲有息派既股,一定要捉實佢唔好放,負面消息總會過,只要間公司唔破產,盈利唔跌,永遠有希望,希望幫到大家發掘下一隻倍升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905

捕捉反彈 易明的生活點滴

來源: http://eming620.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9200972

  「真本事,我有一個客戶買了星美控股(198),不到兩星期升了一倍。」上周一與一位朋友吃晚飯的時候我聽見一位朋友說。

  其實這隻星美控股我也一直有留意,皆因其股價經常跟著星美文化(2366)走,前陣子星美文化暴漲,我一時回應不來,白白錯過了跟進星美控股的機會,原來去年我曾經於0.295元買入,0.305元賣掉的星美控股居然於不知不覺間已經升上了1元水平,升幅2.27倍。

  再細看其股價的圖表,這回其股價是自4月9日的0.3元起步,幾乎一口氣連升了十三天而升抵1.09元,升幅高達2.63倍,的確驚人。

  然而,股價不可能永無止境的上揚,總有回落的時候,今天中午,我發現星美控股上了五十大升幅榜的榜尾,一看之下,原來其股價於不知不覺間已經跌了五天,曾經低見0.65元,較其最高價的1.09元跌了0.44元,跌幅高達40.36%,今天中午其股價回升至0.78元,似乎有回穩的跡象,於是我於0.79元買入,希望能於未來一、兩天獲利。

  我最喜歡買這種連跌多天後開始反彈的股份,如果星美控股明天能於0.72元之上繼續守穩的話,則短期於0.65元見底的機會大增,並有可能展開其反彈之旅,兩個反彈目標分別為0.88元及1元,並把觀點放上了網,且看這回中不中了? 

  另一隻大有破關而上的是亞洲資源(899),今天其股價曾經試圖突破0.5元的阻力而高見0.51元,雖然暫時無功而返,收於0.5元,然而其股價於0.49元的承接力似乎不俗,我於是叫朋友們明天不妨於0.49元買入博短線,如果成功突破0.5元的上升目標是0.6元,雖然觀點亦已上網,但是我還沒有下手,明天見機行事可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179

捕捉大市轉捩點 Raging Bull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6/01/25/%E6%8D%95%E6%8D%89%E5%A4%A7%E5%B8%82%E8%BD%89%E6%8D%A9%E9%BB%9E/

港股在2016年最初三星期,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跌幅及波幅。受到各外圍因素影響,港股大幅下挫,由去年底的21914點,最低跌至1月21日的18534點,總共跌了3380點,或15.4%。不利因素包括去年底美國聯儲局加息四分之一厘,美國加息,令到美元急升,資金從新興國家撤走。新興國家貨幣例如,俄羅斯盧布,土耳其里拉,巴西雷雅等都跌至歷史低位。投資者避險意向加強,沽出亞洲投資,轉投美國國債。人民幣面對貶值壓力,要中國人民銀行出手幹預才能夠壓揭炒風。炒家不能炒人民幣,轉炒港元。港元從7.75急跌至7.83水平,銀行拆息也一度上升30點子。同時國際原油價格不停下跌,美國及歐洲期油都跌至27美元一桶的12年低位。國際投資者恐怕油企債券違約,鑽油活動及資本開支減,令到歐美股市下挫。全球股災到上星期五才緩和,油價止跌回升,歐美股市也反彈,港股也連升兩天。

在這大市激烈波動之下,一般散戶都被市場殺個片甲不留,但是一些專業投資者卻能在剃刀邊緣,力挽強瀾,在逆境中取勝。筆者和個別出色業界高手討論,查問他們致勝之道。得到的結論是,最重要是能夠把握市場走勢。好像2015年是非常好的一年,容易捕捉大市的走勢。上半年是大牛市,受到A股爆升的刺激,上證綜合指數從2015年初的3200點,2015年6月急升至5178點。港股跟隨A股,由23605的急升至28589點。但是2015年7月A股大牛市,受到中證監去槓桿的拖累,大幅下挫,上星期最低跌至2845點。如果能順著市場方向,2015年上半年,買恆生指數期貨,有接近5000點的升幅。下半年相反方向,沽出恆生指數期指,有6000點的跌幅,即是6000點的利潤。如果能夠去年沽空期油,利潤更加是天文數字。

怎樣能夠掌握市場走勢,把握轉捩點,才是投資獲利的關鍵。有資深投資者表示,最重要是掌握股市週期,有兩個指標最重要。第一是長週期指標,是市帳率,每當港股市帳率到頂點,或到低谷時,也標誌市場將轉方向。

當市帳率至到高位時,就是牛市到頂的訊號。1997年10月港股市帳率升至2.2倍時,也是港股到頂的時候。1998年8月29日,港股市帳率跌破1 倍,去到0.92,恆生指數去到6534點的亞洲金融風暴的低位,之後港府入市,港股從低位反彈,進入科網牛市。2000年科網股熱潮,港股又進入一個狂牛市,市帳率升至3.2倍,同時恆生指數到頂。港股進入熊市期,2003年沙士期間,港股市帳率跌至1.3倍的低位。市帳率的低位也是大市由跌轉升的訊號,港股從沙士期6331點反彈。跟著港股進入2007年的大牛市,港股直通車的傳聞令到港股急升,最高升至10月底的31958點,市帳率升至近年最高的3.4倍。美國金融海嘯令到港股從2007年的高位急挫,恆生指數最低跌2007年10月31日的10676點,市帳率亦都跌至1.4倍的低位。下一個牛熊週期發生在2015年到現今,港股2014年4及5月到頂,恆生指數升至28589點,港股這一週期的波幅並不大,最高市帳率也只有1.5倍。港股從2015年的牛市回落,一直下跌到2016年1月21日的低位18534點。市帳率跌至自亞洲金融風暴的17年低位,不足一倍,至到0.98倍。市帳率低位時亦是大市轉勢的訊號,港股嚴重超賣,從低位反彈。如果投資者跟隨市帳率來決定投資策略,應該大有斬獲。由於編幅所限,到下一週再講另一個大市轉捩點指標。

Raging Bul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2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