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福臨門自拆招牌

2013-01-17  NM
 
 

 

親兄弟相殘的「富豪飯堂」福臨門,經歷三年爭產,終塵埃落定。由五哥徐沛鈞擊退親弟徐維均(七哥),掌管港九兩家店。據知,今次五哥致勝關鍵,是其兒子徐德強找來外援,變相高價買起七哥的股份。後着是將福臨門「唧入」創業板上市公司——華人飲食集團(8272),再於內地大量「複製」福臨門、藉其商標搵真銀。但此着難免令福臨門的質素下降,與其標榜的精細、罕有理念,背道而馳。掌管福臨門的徐德強接受本刊訪問時,還明言即將會把酒家外掛着的「福」字招牌拆去,「呢個福字,喺門外邊,唔係裡邊,風水唔好,要拆!」真正的「自拆招牌」。

繼老牌食府鏞記及蓮香樓等後,歷時三年的福臨門爭奪戰,亦塵埃落定;最終由法官勸諭以價高者得方式競投,上月尾有結果。一直傳聞有「糖王」郭鶴年撐腰的七哥爆冷落敗,「其實糖王當年只係想借福臨門個名,喺內地嘅香格里拉酒店開店,但內地做得一般,只係breakeven,佢都唔再理,更加唔會出錢出力。」落敗的七哥已於月初登報表示全退,港九兩間福臨門經營權,由五哥奪得。與合作多年的親弟分道揚鑣,福臨門將由五哥及其子徐德強一同經營。惟新人事新作風,其中一樣改革,竟然是「拆招牌」。灣仔莊士敦道的福臨門,門口一個圓形的福字,是飯堂標誌。但徐德強笑說:「有老人家睇過,呢個福字,喺門外邊,唔係裡邊,風水唔好,農曆年之後就會拆。」

功勞要人睇到

上週五徐德強接受本刊訪問,透露其掌管福臨門的鴻圖大計。非飲食業出身的他,於美國康乃爾大學應用及管理工程物理學士畢業。畢業後,加入工程顧問公司Anderson Consulting,參與中電及聯交所的改善工作流程等工程,但做了六年,野心大的徐德強不滿足,「你俾咗意見人,人哋又未必執行,自己做咗嘢無人會睇到!」他轉到匯亞集團做私募基金,自言曾替阿里巴巴、安莉芳等公司做投資。之後又曾在上市公司德泰中華(2324,現為首都創投)任主席及執行董事。不過○九年,在德泰中華工作期間,他被指與前執行董事丘忠航作虛假交易、推高當時須配股集資的德泰中華股價,誘使他人認購配股。事件被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罰款百多萬元,並禁止出任上市公司董事或管理層兩年。「其實我當日出去打工,都係吸收經驗,後來返福臨門幫手。」徐德強說。他欲把這盤家族生意企業化,訪問中多次淡化七哥角色的重要性。過往廚房的出品及入貨,一向由七哥負責,但徐德強認為廚房並非「好緊要」:「我希望同大家講,好多人以為做食店,廚師最緊要,其實最緊要係個管理呀。樓面要識得同廚房溝通,啲客人想鹹想淡,伙記要反映意見。就算以前七哥喺度,啲嘢食都唔係七哥落場煮o架。」他暗示一向脾氣火爆的七哥,經常獨斷獨行,不理會食客的要求。徐德強為接棒福臨門磨拳擦掌,「而家我哋嘅方向,唔單只係一間高級食府,賣緊嘅係一個dining experience。」他說今個月將請來一名侍酒師,「之前有個客開咗支八二年嘅Petrus,八萬蚊一支,唔賺酒錢,淨收service charge都已經八千蚊啦。」

現金交數先肯走

五哥及徐德強今次順利投得福臨門,關鍵在找來外援「幫拖」。五哥和七哥分別持有福臨門四成半股權,其餘一成由其他同父異母的姊妹持有;雖然五哥與七哥早已發達,各自手持近兩億物業,福臨門亦年賺四千萬,但要買起七哥手頭股份亦有難度,「福臨門兩個鋪已經值六億,加埋啲海味、現金及商譽,值十幾億o架,要買咗七哥個份,要最少五億元。」一名知情人士指,故徐德強遂在金融市場「融資」。一名有份參與融資的金融界人士說:「有個內地有錢佬,睇中福臨門呢個品牌,有興趣入股,並打算將來喺內地開分店。單deal傾到九成,估計今個月尾就會埋尾成交。」交易會先將福臨門逾四成九股權,暫定以逾六至七億元「唧」入創業板上市公司華人飲食集團,該筆錢正好用來「還七哥條數」,該人士指:「全為現金,否則七哥唔肯走。」華人飲食集團在入主福臨門後,七哥私人持有的四間日本福臨門,以及與郭鶴年合作、在內地的三間福臨門都要改名,而新股東亦會重組公司董事局,變相引入外人主理福臨門。現時,華人飲食集團已停牌,並發出公布,指「訂立一份內容有關認購可換股債券的協議,其構成本公司非常重大收購事項。」

富豪最愛

福臨門的頭號富豪食客,非大劉劉鑾雄莫屬,每次幫襯,門外必有大批保鏢守候。據知,他有一間御用的房間,最愛飲老火湯,吃的菜式,時吃清淡,時而鮑參翅肚,徐德強說,他每月光顧的金額,佔福臨門的營業額約百分之一,估計福臨門每年的營業額約四億,即大劉每年消費約四百萬元,每日平均吃一萬元。能有富豪飯堂的稱號,皆因七十年代開始,已故股聖莫應基、恒生銀行創辦人何添、糖王郭鶴年及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等富豪經常光顧,除鮑參翅肚外,他們最喜歡吃的是螺片或切得厚身一點的螺盞。至今,四叔李兆基每年在家中擺十多圍的壽宴,都由福臨門做到會。

籠裡雞作反

華人飲食集團前身是百富國際,本來經營男士內衣褲,○七年股權易手至成衣貿易商人大股東陳婉芬,其間鄭裕彤及四太梁安琪曾以高價接貨,炒起股價,一年間升了七十四倍!曾是炒股中的表表者。現時華人飲食集團市值七千三百多萬元,至去年六月底手持現金一百七十多萬元,主要股東已變為持股兩成三的金利豐主席朱李月華。一一年底華人突然「大展拳腳」,大搞高級食府概念,並於灣仔皇悅酒店地牢開設東海龍王酒家;去年底這店轉為經營米芝蓮一星食店國福樓,據其中期業績表示,他們獲國福樓授權使用其品牌,並聘用國福樓做管理。國福樓的尖沙咀總店,由徐德強老友徐保祿開設,當時全屬福臨門人馬,被指為挑戰福臨門的叛徒,但原來這家店徐德強一直有管理。徐德強承認:「咁當年有班好員工,好似總經理年哥同大廚陳佑良,同七哥意見不合走咗,想留住佢哋,咪開間嘢俾佢哋做。因為當年同七叔打緊官司,所以唔方便公開。」他說開國福樓是要讓客人多個選擇,「就好似點解寶馬又出房車,又出跑車,都係俾客人多個選擇啫!」

包容不了水火不容

福臨門於四八年由兩兄弟的父親徐福全創辦,專做富豪到會。七七年,徐福全去世後,便把福臨門交由二房的兩名兒子,即五哥及七哥合力打理。多年來,五哥負責睇數,七哥負責出品,兩人「一文一武」合力打理。五哥憶述,福臨門最風光的時間,在他心目中,其實在七七年,「嗰時我同阿七、大佬灜鈞,同埋羅安(總廚)四個人一條心,開尖沙咀福臨門,好賺錢,兩年咋,就有錢買咗灣仔店個鋪喇。」不過他與七弟的關係,弄至如斯田地,五哥說:「我哋都互相容忍咗好多年,到而家再包容唔到,迫於無奈解決,而家雙方都滿意。」由家族生意演變成企業生意,五哥說:「要成功就唔可以再係家族生意,總之對公司有利,唔係對個人利益有利就可以。」記者問他不怕被上市公司「蹺起」,他哈哈大笑:「食咗我哋,即係有人睇得起我哋啦,我咪攞錢走囉。」其後,他又補充說:「發展都要一步一步o架!」其子徐德強亦堅持,福臨門一定要擴張,「我爸爸一直想將福臨門呢個品牌繼續傳落去!」他把福臨門與外國零售品牌睇齊,「好似CHANEL同CARTIER咁,要做落去,一係自己上市,一係同其他機構合作,委任最合適嘅人去做行政總裁。」他解釋說:「我哋用一個好高嘅代價買七哥嘅股份,如果只係維持一、兩間店,就唔符合成本效益,一定要發展,咁發展又一定要搵資源嘅﹗」

淪為大家樂

然而福臨門之所以成為「富豪飯堂」,在於其出品夠精細,其總廚羅安說:「我哋啲海虎翅,淨係用條針,一斤發得十四兩;一斤菜,揀最靚個二兩幾俾個客食o架咋。」五哥亦說:「我哋一件貨買返嚟五十蚊,都係賣一百蚊。」因此,其食物成本達五成,比普通餐廳多。另一方面,福臨門亦重視貼身服務,五哥說這裡有一半以上員工都工作十多年以上,他說他最尊重員工,「嗰時政府都未話要搞強積金,我七幾年開始幫啲員工供喇,而家呢個戶口有成千幾萬o架;以前公司團年,我哋喺美心擺,准一個員工帶三個屋企人來。佢哋做得好,做得耐,個個都識得啲客人叫咩名,鍾意啲咩,個個嚟食嘢咪好似返咗屋企咁囉。」這幾年富豪大劉劉鑾雄,亦真的當正福臨門為御用飯堂,日日帶着甘比或呂麗君幫襯。

若然擴張,質素能否保持將成疑問。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冼日明認為,高級食肆擴張,一定會賠上質素,他解釋說:「呢類食店,最緊要係個廚師,因為食物質素係跟住個大廚嘅。」而將福臨門與外國零售品牌比較,亦不合適,「CHANEL、CARTIER個設計師設計好一件產品,可以俾工廠大量生產。但高級食府嘅煮食,無可能廚師設計好菜式,再由工廠生產。如果係咁,佢哋嘅食物,只會淪為大家樂、稻香一樣。其實擴張並非無可能,除非福臨門嘅大廚,自己培訓門生,再放落去分店度,不過呢個過程,時間要好長。」

徐德強則指不擔心發展會影響質素,「我知道個平衡點喺邊。就算我哋同人合作,都唔係俾人入嚟指指點點,佢哋要知同緊咩公司合作,福臨門唔係做薄利多銷,you know what you are getting into。」他認為意見不合,最多分手,「以前就係因為大家係一家人,有感情,好多嘢難處理。將來同外人合作,只要先小人後君子,day one白紙黑字寫明合作條件、大家角色,有問題嘅,最多咪break up計數囉!」徐德強說。現時他們與七哥的恩怨,其實仍未了結;○九年五哥告七哥誹謗,五哥要待七哥道歉才妥協;本刊往其加列山道寓所找七哥回應,他找保安驅趕。據知,七哥已在灣仔覓到鋪位,大搞高級食店,屆時將與五哥等人直接對撼。

福臨門鋪值六億

徐沛鈞(五哥)VS 徐維均(七哥)

福臨門由齊心到決裂

名人飯堂 兄弟多反目

鏞記屹立中環七十年的鏞記以燒鵝聞名,創辦人甘穗輝的二房長子甘健成,與弟弟甘琨禮各持有鏞記四成半股份,餘下一成由其妹甘美玲持有。惟甘美玲把其中一成股權轉移予甘琨禮。成為大股東的甘琨禮委任其兒子出任公司董事,削弱甘健成在鏞記的話事權。甘健成遂於一○年入稟把鏞記清盤。去年十月官司未完,甘健成因病去世,最終高院判甘琨禮勝訴。蓮香樓開業近九十年的舊式茶樓蓮香樓,股權由顏氏第二代志人及同珍共同持有四成八股份,其餘分散給各房兄弟,原意想蓮香樓世代相傳。但兩兄弟生前訂明,較先過身一方的股份將由健在一方承接。同珍於○六年較志人先過身,同珍兒子顏尊輝為此早謀後路,未向其他股東稟報,便自行於○九年在上環開設格局、點心款式近乎一樣的蓮香居,但同年遭志人的後人控告其冒名影射。其後,法庭指指控不成立,訴訟已被剔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866

落難貴族SONY 如何重新擦亮招牌?巨人的逆襲

2013-07-08  TWM
 
 

 

曾經叱吒風雲的索尼集團,失去了往日榮光,不僅被蘋果、三星遠遠拋在後面,集團更連續四年虧損,第一品牌蒙塵。

社長平井一夫啟動集團再造,裁員一萬人、賣掉總部大樓,靠一支智慧型手機背水一戰。

SONY,能不能重返榮耀?

製作人‧李洵穎 撰文‧李洵穎、顏雅娟、黃家慧有一則寓言是這麼說的:一頭驢子背著鹽要過河,但河床太滑,滑了一跤,跌到水裡,於是背上的鹽溶化了。

驢子從水裡爬起來,感到身上輕鬆了許多,驢子非常高興。

後來有一回,驢子背的是棉花,以為再跌到水裡,可以像上次一樣輕鬆;於是當牠走到河邊的時候,便故意跌在水裡。可是棉花吸了水,驢子非但無法站起來,而且一直往下沉,直到淹死。

這頭驢子盲目仿照先前過河的經驗,沒想到外在條件已經不一樣了。用同樣的方式過河,先前的成功經驗反而害了自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面對不斷變化的外界環境和條件,個人或企業必須適時調整;否則,一味沿用之前成功的作法,非但不能達成目的,還會招致更大的失敗。

超過六十年的老字號日本企業──索尼(SONY)集團,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索尼沉浸在過往的光榮中,以致面臨產業環境劇變時,無法順利度過,差點像上述的驢子一樣滅頂。

試著回想,不過十年前的光景,當我們要為家裡添購電視機時,心中的第一品牌必是索尼,「因為它的色彩最漂亮,品質最好!」曾幾何時,當液晶電視崛起,索尼並未與時俱進,逐漸被其他品牌取代;曾幾何時,五星級飯店的液晶電視悄悄從日系品牌換成韓系的三星、樂金。

從前,人人隨手一台隨身聽,但曾幾何時,已悄悄被智慧型手機取代了;而五歲小孩夢想的生日禮物,早已從掌上型遊戲機PSP變成iPad;書桌上放的筆記型電腦,吸引目光的不再是索尼的「VAIO」,而是缺了一口的蘋果標誌。

不知不覺中,曾經引領全球消費性電子產業潮流的索尼,漸漸從你我家中客廳、書房、臥室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蘋果、三星、樂金。

曾經輝煌的索尼帝國,竟成了連年虧損、落在泥淖中的落難貴族。

○八到一一年,索尼累計虧損八五六○億日圓(約新台幣二五七八億元),這些金額可以建二十一座東京的晴空塔,或將近五座台北一○一大樓。

不僅逼得掌管索尼研發部門的近藤哲二郎出走;甚至,大批技術人員遭三星、樂金等競爭對手挖走,在在重擊索尼,也重擊日本人的信心。

大家都想問,索尼到底怎麼了?

衰敗肇因一:

受金融海嘯、日圓升值重創 被對手超越索尼一路走來起伏不斷,近四年的連續虧損,不免讓人聯想起○三年攪亂全球金融秩序的「索尼衝擊」。當年四月底,索尼揭露上一年度財報後,營運成果跌破眾人眼鏡;光二○○二年會計年度第四季(即○三年一月到三月)就虧損了十億美元,讓索尼股價兩天內跌掉二五%,市值也同時蒸發了四千億日圓;連帶拖累日股,跌到二十年來的最低點七千六百點。

當時的索尼除了電影和遊戲兩個部門仍維持獲利外,其餘電子產品皆面臨同業競爭壓力而表現不振。

「搞什麼!」「索尼不行了!」當時索尼面臨排山倒海而來的抨擊,但在斯金格(Howard Stringer)於○五年接下會長後,把心力聚焦在電子、遊戲、娛樂產業,用裁員等一連串大規模的改革政策,讓索尼逐步擺脫困境;甚至在○七年會計年度,創下索尼史上最高營業額和淨利紀錄,金額分別為八兆八七一四億日圓和三六九四億日圓。

但是美好榮景卻不長久,索尼害怕的往事再度上演。

就在索尼衝向巔峰的隔年,在○八年金融海嘯以及日圓升值的雙重衝擊下,索尼獲利嚴重衰退。據索尼內部員工透露:「那時候的索尼『外強中乾』,官僚化的組織作風、各部門營運鬆散的問題一直存在!」所以一旦大環境驟變,索尼就撐不住了。

尤其,電子產業版圖大轉移,更讓索尼難擋狂潮。○七年蘋果推出iPhone引領智慧型手機狂潮;全球電視戰場主客易位,開始由三星、樂金等韓系廠商制訂遊戲規則;PC領域又有惠普(HP)、戴爾(Dell)、聯想三大巨頭駐守;在數位相機市場,則須與老牌光學廠尼康(Nikon)、佳能(Canon)硬碰硬卡位。以上種種,讓總是習慣引領潮流的索尼亂了手腳。

索尼前任會長兼社長出井伸之在他的著作《迷惑與決斷》提及,索尼曾想要收購蘋果。他的想法是買下蘋果後,將索尼所開發的電腦、手機等產品全部掛上蘋果的品牌;這是在一九九五年開發VAIO之前的事。

但是,索尼當時並沒有多餘資金,將這個構想付諸實現。後來,蘋果反而先後在iPod、iPhone、MacBook等產品領先索尼。若再以目前的市值來看,蘋果相當於至少十七個索尼的規模。

失之交臂,導致索尼只能眼睜睜看著蘋果興起,徒呼負負。

衰敗肇因二:

內部向心力差 彌漫「報喜不報憂」氣氛在索尼工作了四十年的前常務董事土井利忠感慨地說:「日本企業這些年出現衰退,最大的原因就是失去老一輩優良的精神。」猶記得七○年代的石油危機,索尼工廠被迫停工,工廠員工在家等待上班通知,但心繫公司的索尼人寢食難安,主動回到公司幫忙做一些義務活,與公司同舟共濟度過難關。然而這種精神,在今天的索尼已蕩然無存。

據索尼內部員工透露,幾年前索尼外派到海外分公司的某位日籍主管,因受不了當地一位不斷上諫的協理,想盡方法把那名協理換掉,再從日本換來一名言聽計從的乖乖牌,整個公司充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逃避心態。而該位日籍主管,在結束外派三年愉悅的生活後,回到日本旋即離開索尼集團。「高階主管之間對立嚴重,內部本位主義太重、互相傾軋,什麼事都做不成。」一位已經離職的索尼資深人士透露。

其中,由於索尼前兩任會長出井伸之和斯金格大力培育在美國的內容業務,引發內部工程師的高度不滿。他們認為,斯金格對海外投入的資源過多,反而甚少關注索尼的根基──消費電子業務。

「基層員工幾乎感受不到斯金格會長的存在。」一名研發工程師說。再加上索尼遲遲未能推出創新產品,也讓索尼的老工程師對斯金格抱怨與日俱增。一○年前後,索尼日本總部高階主管不斷爆出離職潮,公司士氣低落、人心惶惶。「那時候大家都想跳船,若有好的機會,十之八九都是選擇離開。」一名索尼離職員工表示。

由於斯金格過度樂觀,不僅拒絕接觸外界批評的報導,在一一年十二月公司經營層所提出的中期經營計畫,更因為預測得太樂觀,而被外部董事駁回,整個公司彌漫著「報喜不報憂」的風氣。

衰敗肇因三:

行銷資源大縮水 通路被對手攻占現實是殘酷的,隨著索尼的品牌光環不如以往,索尼員工面對通路商時,立刻矮了競爭對手一截。根據台灣索尼內部負責市場銷售員工回憶:「以前全國、燦坤等經銷商都會提供一大塊展示區給索尼產品,但慢慢的,索尼的區域愈來愈小,都讓三星、樂金給占據了。」隨著廣告行銷資源大幅緊縮,索尼越來越難維持消費者心中高貴的品牌形象。短短幾年,蘋果迅速取代索尼,成為當今年輕人眼中的3C「潮牌」。

不願具名的前索尼員工指出,自從索尼跌入虧損困境以來,各地區市場所分配到的行銷預算開始大幅縮減。其中,被視為拖垮集團營運的電視產品,甚至裁掉了一半以上的預算;後來連數位相機、筆記型電腦的行銷資源也都跟著「陽春」起來,無論是電視廣告、店頭改裝次數都明顯減少,削弱了品牌露臉的力道。

「過去索尼招待經銷商出國參加會議,一帶就是四、五十人,有時候還分成兩團,聲勢浩大地踏過美國、法國、土耳其等國家。但現在根本就不可能!」內部員工指出,為了縮減支出,就連員工的出差機會都少了許多。

索尼在一一年會計年度創下史上虧損新高,金額達四五六七億日圓。連台灣索尼內部也開始爆發出走潮,不少在公司工作超過十年的老員工,紛紛跳槽。不久前,台灣索尼祭出資深員工優退方案,希望縮減人事成本,又刺激一次離職大震盪。索尼前員工感慨地指出:「過去以來,公司內部管理是很鬆散的,就像是一盤散沙。」經歷幾十年的輝煌時代後,擺在索尼眼前的兩難抉擇就是:要不等死,要不痛苦地尋求重生。

重生關鍵一:

平井一夫接棒 啟動裁員、撙節大改革一二年四月,在索尼風雨飄搖之際,平井一夫正式接下集團社長棒子。在東京索尼總部的記者會中,他拿出約四十頁的說明資料,慎重地向全球宣布索尼振興計畫,再三強調一定要完成改革。透過日本媒體鏡頭播送,平井一夫語重心長地說:「身為社長,我明白事情的嚴重性,索尼應該改變。」「當務之急是在重塑電視產業的同時,強化自身核心產業,並轉虧為盈。」當時,索尼處於營運谷底,臨危受命接下索尼集團掌舵手的平井一夫,最頭痛的是消費性電子事業部門這個燙手山芋。因為消費性電子事業部門旗下的「家庭娛樂與音響」,在一二年是全索尼虧損最多的業務,而且已連虧九年,虧損原因來自於電視產品的銷售不佳。

日本管理教父谷川和廣曾說:「日本電子企業過度投入資金擴大產能,最終卻變成了身上的包袱,在快魚吃慢魚的時代陷入被動處境。」為了擺脫尾大不掉的虧損部門,剛就任的平井一夫重新給公司把脈,確立了以「數位影像、遊戲、行動終端」為核心的新戰略方向。

同時,平井一夫宣布整個索尼將預計裁員一萬人,花費約七五○億日圓用於產業重組,大刀闊斧撙節支出;並喊出「一個索尼(One SONY)」改造計畫,作為集團的改革方向。除了融合各項產品外,還包括整合子公司、節省開銷等。

為了舒緩人力成本及日圓高漲的壓力,過去一年,平井一夫出售化工產品業務、整頓行動通訊部門,還解散與夏普(Sharp)及三星共組的液晶面板合資企業,改從市場採購面板以取得更好價格,把重心退守到自己擅長的領域。

重生關鍵二:

處分海內外不動產 帶來巨額現金收入平井一夫表示,索尼最大的問題是行動過於緩慢,必須更快速地將決策轉化為執行。他對索尼新管理層的要求:「同一個索尼,同一個管理層(One SONY, One Management)。」他很明白,只要改革,公司內部就會有爭論;一旦做出決策後,就要立即執行。

自此之後,索尼集團開始走向另一個新世代。

一二年十月,索尼宣布再裁員兩千人,並關閉位於日本的一家鏡頭工廠;今年一月,索尼把樓高三十七層的美國紐約總部,以十一億美元出售予由紐約房地產公司Chetrit Group為首的財團。三月,索尼的東京總部大樓也以十一億美元賣出。

自去年四月就任社長後,平井一夫造訪了超過三十個國家據點,不斷向集團員工強調「索尼一定要改變」的改革決心。

很多人不知道,受美式教育長大的平井一夫,也有嚴謹的一面。根據親近索尼總部的人士透露,平井一夫每天在上班前兩小時起床,一個小時用來檢查電子郵件、上網看新聞;另一小時則用來盥洗準備上班。若是出差旅行,對紀律高度要求的他,會要求飯店必須在設定起床時間之後三十分鐘,準時將早餐送到房間。

台灣索尼內部員工也指出,平井一夫上任以來,「集團要發揮最大的綜效」不斷灌輸在各地區員工身上。原本,索尼在台灣區分為行動通訊、索尼電子以及索尼娛樂三大塊,各自負責不同產品銷售;但從去年開始,集團各部門負責人,從每季固定聚餐,改為每周都有業務合作會議,藉以加強橫向合作。台灣索尼行動通訊總經理林志遠表示:「我們這部門感受最明顯,由於智慧型手機內含的技術最多,裡面的鏡頭模組是數位影像部門設計的,使用者介面與隨身聽一模一樣,可以看到索尼集團動起來了!」經過一年的改革,平井一夫讓索尼成功止血。從○四年以來連續虧損的電視部門,經平井一夫大動作改革,一二年度赤字已經從上一年度的一四八○億日圓減少了一半。「雖然距離獲利還有好一段路要走,但至少是個好的開始,」台灣供應鏈業者分析。

重生關鍵三:

回歸產品基本面 加強新興市場銷售在平井一夫的帶領下,索尼要走的路愈來愈清楚。今年元月中旬,在索尼總部舉辦的供應商會議中,平井一夫對著台下電子零件廠商和貿易商不斷強調製造的附加價值。「請各位盡量提出能提升附加價值的建議,一起製造讓人感動的產品。」這次會議,讓台下的某家零件商社社長放心不少:「以前馬上就談到價格,這一次不談價格!」「到去年為止,社長談的都是索尼影業的電影,現在我覺得索尼回到產品製造商了。」負責電視部門的業務執行董事今村昌志自信地說:「接下來,就是加強產品競爭力,在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均衡銷售,預定一三年度正式轉虧為盈。」在一連串改革後,外界似乎重拾對索尼的信心。今年初旗艦智慧型手機Xperia Z需求強勁,以及日圓貶值將提振企業獲利的樂觀氛圍帶動下,索尼股價從去年十一月中旬至今已翻漲逾一○○%。在截至今年三月底的會計年度中,靠著投資及出售大樓,成功讓去年度擺脫赤字。不過,今年度將成為索尼能否踏穩復甦之路的關鍵。

由於過去「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 )品牌還在的時代,索尼一直不肯拿出全力,深怕被愛立信偷學商業機密;但從去年二月,索尼自愛立信手中買回所有持股,並改名為索尼行動通訊,等於將手機業務全部收歸索尼所有。至此,索尼智慧型手機開始嶄露復甦跡象。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統計,一二年第四季索尼成功擠進全球前五大智慧型手機品牌之列,單季銷售量達九百八十萬支,較去年增長超過五○%。

「索尼的防水手機算是打出知名度了,電視廣告、店頭海報又開始多了起來!」台灣電信通路業者指出。

綜觀索尼種種產品線,數位相機市場料被智慧型手機持續侵占,難以支撐獲利;以往的台柱家用遊戲機、掌上型遊戲機市場也可能急速萎縮。目前看來,索尼要復甦,還是得靠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來爭取高市占率。

平井一夫在今年初說道:「雖然目前索尼尚未完全恢復,但正處在復甦的道路上。」曾經有作家如此描述索尼品牌價值:即使一把火燒了索尼,它仍然可以憑藉「索尼」這個品牌再站起來。

出井伸之早在○七年便預言,索尼為了要走向二十一世紀,須進行企業結構改革;然而接下來該面對的課題,應是競爭力要達到怎樣的水準?以及在眾多競爭對手中,索尼應該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他認為,這些都是索尼未來辛苦的地方,同樣也是接下來日本所要面對的問題。

在首相安倍晉三祭出「三箭」的經濟振興政策後,全日本最大的電子公司──索尼是否能夠振作,將是日本經濟體是否再起的重要指標。

電子巨人誤判形勢 被三星、蘋果打趴索尼曾經是三星模仿的典範,也是賈伯斯心目中的英雄,但自2008年後,索尼反而被三星、蘋果超越。

索尼、三星近年股價漲跌幅與大事紀由盛轉衰 節節敗退 力挽狂瀾 甦醒奮起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索尼 宣布全球裁員1萬6千人2008年首度虧損 卡帶式隨身聽停產手機首季全球市占率從第5名下跌至第9名電視全年全球市占率大跌(僅11.2%)2011年淨損達4567億日圓,為五年來新高 平井一夫接掌索尼

宣布全球裁員1萬人

股價跌至32年來低點

推出高解析度4K2K大電視出售美國紐約曼哈頓總部大樓推出Xperia Z系列手機發布2012年財報,近5年來首度轉虧為盈手機首季市占率上升至全球第8名三星 手機在美國市占率第一 市值首度超越半導體龍頭英特爾營業額超越惠普,成為全球營收第一大科技廠商 三星電視成為全球龍頭(全年市占率約2成5)奪得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占龍頭拿下全球DRAM龍頭(市占率逾5成) 推出Galaxy S4 手機首季市占率維持全球第一註:股價漲跌幅以2008年為基準比較

整理:黃家慧

索尼小檔案

創辦者: 井深大、盛田昭夫成立: 1946年,前身為東經通信工業株式會社;1958年更名為索尼(SONY)

會長暨社長:平井一夫

企業版圖: 影像產品、遊戲通訊、家庭娛樂、音響、儀器、電影、音樂及金融服務2012年營運: 營收新台幣2兆484億元;營業利益693億元

一分鐘看索尼興衰

榮耀:

1979年隨身聽問世,風靡全球;1994年推出Play Station遊戲機打敗任天堂、SEGA;橫跨電子3C、遊戲、金融、娛樂領域的日本電子產品巨人(《彭博商業周刊》2001年世界1000大企業排名第49名)。

誤判:

錯估液晶電視情勢,將電視龍頭寶座拱手讓給夏普;堅持冷門手機作業系統Symbian,錯失智慧型手機市場;蘋果興起,iPod、iPhone取代隨身聽。

轉機:

2011年創下虧損最高紀錄;2012年靠出售大樓資產,才停止連續四年虧損窘境。

整理:黃家慧

奮起之路首要解決3C虧損──索尼三大業務2012年會計年度營運表現 單位:日圓

消費電子

行動通訊

由盈轉虧

營收:1兆2576億

營業虧損:971億

遊戲

獲利急縮

營收:7070億

營業利益:17億

其他

虧損

營收:2兆5737億

營業利益:虧損389億

娛樂事業

電影

營收:7327億

營業利益:478億

音樂

營收:4417億

營業利益:372億

金融事業

營收:1兆77億

營業利益:1458億

資料來源:《東洋經濟週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940

寒舍餐旅營收超越飯店類股王 明年掛牌興櫃 蔡伯府兄弟奮鬥十年 擦亮喜來登招牌

2013-10-21  TWM
 
 

 

從十年前外界一片不看好的局面,到如今繳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寒舍集團董事長蔡伯府、執行長蔡伯翰兩兄弟分進合擊,終於在去年營收一舉超越晶華酒店,成為台北市五星級飯店龍頭。

「我可以驕傲地說,台北喜來登這個招牌已經擦亮了。」近年很少接受媒體專訪的寒舍餐旅集團董事長蔡伯府在接受《今周刊》訪問時,首度道出接掌飯店十年的心境。

蔡伯府的確有理由驕傲。旗下擁有台北喜來登、寒舍艾美酒店兩家飯店品牌的寒舍餐旅,近年業績急起直追,去年營收約四十億元,超過飯店類股王晶華酒店集團的三十七億元。今年,寒舍餐旅在微風廣場開出首家館外餐廳「A ROY DEE 泰喜歡」,集團規模逐漸壯大。

喜上加喜的是,台北喜來登大飯店今年初正式被喜達屋集團升格為「Sheraton Grande Taipei Hotel」(喜來登飯店品牌內評最高等級),是全球五百多家喜來登飯店中,第七家晉升等級的飯店。這不僅證明飯店服務品質已提升至頂級層次,這份榮耀更是蔡伯府、蔡伯翰兄弟倆用十年的努力所換來的肯定。

在寒舍集團,哥哥蔡伯府是董事長、弟弟蔡伯翰是執行長;在分工上,哥哥蔡伯府主要負責台北喜來登飯店,弟弟蔡伯翰負責寒舍艾美酒店與館外餐飲事業。

從十年前外界一片不看好的局面,到如今繳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蔡家二代人的努力點滴在心頭。

比別人多做一點就贏

對於台北喜來登的成功轉型,外界普遍只注意到,蔡家十年前以一坪將近十六萬元的高額工程費用,總共斥資二十五億元重新將飯店拉皮整修硬體,讓這家當時矗立在台北市忠孝東路上已二十餘年的老飯店改頭換面。然而,卻少有人注意到,蔡伯府重新將飯店服務流程,拉到國際標準的改革決心。

「要扭轉客人對一個品牌的印象是很困難的,五星級的裝潢不會讓飯店變成五星級,若要超越Sheraton這個品牌的標準,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求完美的堅持』。」蔡伯府娓娓道出台北喜來登轉型的關鍵,正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的精神。

蔡伯府坦言,自己遺傳了父親「追求完美」的個性,聽、觸、嗅、味、視五感體驗,在他心中都是完美缺一不可的元素。有一陣子,他隨身都會帶著溫度計與磅秤上班;他解釋,「帶溫度計是為了測量房間的空調溫度是否讓客人舒適,溫度不能單憑自己的感覺,冷一點是多少?熱一點是多少?要用實際的數字告訴服務人員。」至於磅秤,則是「廚師拿一把蒜頭,每個人手掌的大小不一樣,要如何統一標準,一切都得回歸數據。」「在外人眼中多餘的事,我比別人多做一點就贏了。」蔡伯府說,即使可能會走得比較久,但他寧可做得比別人多一點。

蔡伯府舉例,喜來登是台灣第一家五星級飯店用勞斯萊斯、Bentley名車服務VIP;此外,專門針對餐廳VIP服務,也是喜來登首創,目的就是要緊緊抓牢頂級客戶的心。在別人眼中看來可能覺得不見得是必要的事,都是蔡伯府認為把服務做到位的眉角,「很多這樣的東西累積下來,我就是第一名。」另一個幫助台北喜來登飯店營收衝高的祕密武器,則是在二○○八年金融海嘯時期,決定增加館外餐飲外燴業務。負責台北喜來登餐飲的蔡伯翰說,由於飯店的座位數有限,當時他看準因應經濟不景氣,很多企業基於成本考量,喜歡以外燴方式犒賞員工;而五星級觀光飯店的外燴,標榜五星級的菜色、四星級的收費,商機也應運而生。

二○○九年,大陸直銷業者安利集團來台舉辦獎勵旅遊,是讓台北喜來登一舉在五星級飯店頂級外燴市場奠定口碑與實力的重要一役。

敢與晶華比肩的「謙卑接納」當時安利包下台中水湳機場舉辦頂級主題晚宴,桌數高達一五二桌,最大考驗是在一個半小時內上完十二道菜,考驗團隊的默契與執行能力;但最後順利完成任務,也讓蔡伯府發現,外燴商機並沒有想像中難做,之後便開始大量承攬尾牙外燴。雖然毛利比館內稍低,但以一桌一萬元計算,一千桌就有一二○○萬元,是衝刺營收利器。近年台北喜來登飯店外燴都有四、五千萬元營業額,今年又有安利獎勵旅遊加持,外燴營收更突破八千萬元大關。

由於營運亮眼,「寒舍餐旅」目前正接受券商輔導,預計明年登錄興櫃、後年股票上市,挑戰飯店股王晶華酒店的企圖心強烈。

然而,談到台北喜來登飯店的成功轉型,蔡伯府完全不沉浸在全台營收第一名的光環,他語重心長地指出,「服務業是不進則退的行業,當飯店提升到更高層次,客人的期待只會愈來愈高,我更沒有犯錯的機會;即使不小心犯錯,更要加倍檢討。」這位飯店業二代經營者用謙卑接納的心面對這個行業,終於讓家族事業成為首屈一指的頂級飯店王國。

承辦名人婚禮的祕密武器

寒舍餐旅集團以餐飲起家,自從2002年開始,台北喜來登飯店即建立一支近10人的餐飲貴賓服務團隊,專門服務經常到飯店內餐廳用餐的頂級客戶。從訂位到用餐皆有專人接待,完全比照私人招待所服務規格,使得這兩年不少名人婚禮皆選擇在台北喜來登飯店與寒舍艾美酒店舉辦。

台北喜來登餐飲貴賓服務中心經理彭天翔說,VIP客戶基本上是台北喜來登飯店餐廳的「高度使用者」,不乏一周來用餐三次以上的企業主,最大的挑戰莫過於維持菜單的變化性,這最考驗大廚的功力。因此,蔡伯翰就在內部建立了一套電腦管理系統,詳細記錄每位客戶每次用餐的菜色,以提供給廚房作為編寫菜單的重要來源。

此外,為了滿足VIP客戶各式各樣的需求,台北喜來登餐飲貴賓服務中心事前做功課的能力也非常細膩,用餐前,除了必須與用餐客戶祕書密切聯繫細節,連餐會上使用的紅酒品牌都要先打聽清楚,以方便服務人員準備適合的杯具。用餐後,還會與賓客進行滿意度調查,一方面是尋找下一次服務的商機,另一方面也作為內部改進的重要依據。

撰文‧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898

態度消極 辜負了國家掛保證招牌? 台糖食安﹁低標準﹂ 沒盯好代工產品

2013-11-04  TWM  
 

 

撰文‧賴若函

在彰化大統長基食品爆發黑心油品事件中遭受波及的台糖,過去六、七年來委託大統代工製造葡萄籽油,此次被驗出摻合其他食用油和銅葉綠素,決定委請律師研究求償。以年銷六萬瓶、每瓶一四○元來計算,初估求償金額近一億元。

面對外界質疑台糖的代工品質控管,台糖商品行銷事業部執行長陳啟祥表示,針對代工廠商,一直有做定期和不定期的稽核、檢視,能做的都做了,此次大統在配方上動手腳,一開始連彰化衛生局都查不出來,台糖也無能為力。

委託代工出包非首次

但事實上,這已不是台糖第一次委託代工的產品出包了。今年六月,台糖等多家知名食品公司委託禹昌公司製作的粽子,被查出有過期一年的黑心粽。作為國營事業,卻在今年兩次重大食安事件當中分別「中標」,台糖是真的「無能為力」、﹁運氣欠佳﹂?或者,是因為「消極不作為」的心態,辜負了這張「國家掛保證」的招牌?

從種種狀況來看,後者的可能性恐怕比較高。

以六月發生的「禹昌案」為例,禹昌雖在產品上標示為自行生產,卻另找地下工廠「嘉品食品行」生產肉粽,而台南地檢署襄閱檢察官曾昭愷當時指出,台糖曾經派人到嘉品勘查,早就知道嘉品食品行無執照,卻仍然向其訂購肉粽,甚至賣台糖生產的豬肉給嘉品。

台糖事後表示,查核嘉品時,確認其有合法營業登記,卻疏忽其無工廠登記證,對此表示歉意。不過,雖然對社會大眾表達歉意,但台糖內部人士指出,事件爆發後,其實沒有聽聞任何針對委託製造監管流程的實質改善作法。

那麼,這套流程有何值得檢討之處?

依據台糖說法,「對代工廠一直有做定期和不定期的稽核、檢視,能做的都做了。」但據了解,台糖目前針對代工廠商的檢查,都採「事先通知」的方式,所以到了現場,可想而知,即使廠商有不法情事,台糖所看到的,卻會是一套完美的假象。

而這樣一套顯然存在嚴重瑕疵的流程,沒有因為禹昌案而獲得改善,反而一路沿用。輕忽怠惰的結果,就是多賣了四個月的大統假油。

從生產商變身貿易商?

根據︽今周刊︾記者實際走訪台糖門市,發現貨架上標示台糖品牌的商品,幾乎有一半以上都是委託製造(代工),種類從水餃、冰棒、沖泡穀物到飲用醋,商品種類包羅萬象。台糖從原本的生產商,變成有如貿易商,不直接製造商品,反而販賣眾多非台糖生產的商品。

據台糖表示,食品代工在台灣是常態,代工廠自己再外包給下游工廠,也是所在多有,加上開闢生產線的成本高昂,若非量大的主力商品,不會自行生產,所以才會有這麼多掛台糖牌子的代工產品。立委田秋堇直言,以台糖出事的機率來看,相信它也不敢拍胸脯保證,其他產品都安全無虞。

另一方面,在這些代工商品中,幾乎全未在商品標籤上註明委託製造的廠商,消費者即使有心進一步自行了解代工廠的品質,也無法得到足夠資訊。而這樣的標示內容,其實又凸顯了台糖以「最低標準」看待食品安全的心態。

過去,因法規並未規定,食品業者無須在商品標示上特別載明代工廠商的相關資訊,台糖「依法辦事」,除非是自己製造的商品會詳細寫出糖廠位置,或畜殖事業部、生技事業部製造等,其餘代工廠商所做的產品都不會載明資訊,有的寫台糖「委託製造」,有的甚至連這四個字都免了,直接把台糖的地址「台南市東區生產路六十八號」打上,消費者傻傻分不清楚,是常有的事。

今年五月底,︽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法後,第二十二條第五項明定,針對食品來源標示,在既有「國內負責廠商名稱、電話號碼及地址」之外,必須加上「製造廠商」的資訊,但是新法有為期一年的緩衝期,廠商最遲可到二○一四年六月再做調整。

設置緩衝期的用意,在於減少已印製標籤作廢的成本損失,避免對民間小廠造成衝擊;但台糖作為國營事業,一方面企業資源不該與民間小廠相提並論,另一方面在食品產業中也有「表率」的示範意義,卻仍然繼續「依法行事」,在修法過後才代工生產的商品中,仍然沒有揭露廠商資訊。這樣的作法固然合乎法令,但顯然也展現了「用低標準看待食安」的風格。

「台糖沒有用足夠的專業人力去盯代工產品!」田秋堇表示,目前台糖的品管機制出了大問題,需要痛定思痛,做出積極改革,不能再敷衍消費者。

田秋堇認為,台糖比起一般中小型業者,財力相對龐大,應仿效義美食品,成立屬於自己的食安實驗室,用最精密儀器,主動化驗每一家旗下代工廠商的食品,經過驗證合格,再掛上台糖招牌販售。且主動清查並標明代工廠商資訊,更是當務之急,才有機會挽救已搖搖欲墜的國營事業品牌。

委外代工產品眾多

台糖真能保證產品安全無虞?

種類 品項

油品 葡萄籽油、茶籽油、苦茶油水 600C.C.礦泉水、1500C.C.礦泉水、5L礦泉水、水杯水冰棒 花生冰棒、鳳梨冰棒、綠豆冰棒、紅豆冰棒、情人果冰棒、巧克力脆皮雪糕、黑糖可可脆皮雪糕

休閒

食品 台糖養生薄餅禮盒、台糖黑五寶養生薄餅、台糖黑糖穀麥養生薄餅、台糖南瓜纖蔬養生薄餅

沖調

飲品 台糖大燕麥片、台糖鮮菇燕麥、台糖海鮮燕麥、台糖番薯穀康、山藥枸杞薏仁、燕麥薏仁、台糖黑五寶、南瓜蔬菜珍穀、台糖穀康、紅麴穀康、台糖燕麥片500g袋裝、台糖香濃咖啡盒裝、什錦果麥片、冬蟲夏草穀康量販包、山藥薏仁量販包飲料 台糖加鹽沙士、台糖沙士

冷凍

食品 豬肉玉米蔬菜手工水餃、台糖高麗菜豬肉水餃、台糖韭菜豬肉水餃、飲用醋 桑椹醋、蜂蜜醋、蘋果醋、梅子醋罐頭 玉米醬、玉米粒、秋刀魚、番茄汁鯖魚、豆豉紅燒鰻、香辣紅燒鰻、紅燒鰻、紅鮭中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705

陳文南背棄初衷 自毀麻油王國金字招牌鄉親口中的大善人 為何拒絕不了利誘?

2013-11-04  TWM
 
 

 

是一個時時強調「品質」的老闆,也是一個鄉親眼中的「地方善人」,卻為增加獲利,一步步走向奸商之路,把他和父親一手創立的麻油王國毀於一旦。

撰文‧鄭閔聲、林麗娟

「即使再怎麼重視成本,還是要把品質放在第一位!」二○一二年,富味鄉董事長陳文南接受媒體採訪時這麼說道。

這句話正是父親陳百川傳承給他的核心價值,但是這個價值卻在他手中完全扭曲。為了隱瞞用棉籽油混充的事實,擁有一張老實面孔的他,竟一再說謊。

點進富味鄉官網,對於品牌英文名稱Foreway的解釋則是:「Foreway是指高爾夫球在果嶺上,推桿成功進洞的那條路線;意味著Foreway引導顧客走向富足健康與成功。」這一句句強調品質與食品安全的話語,如今聽來顯得格外諷刺。而他也一步步從鄉親口中的「地方善人」,步上奸商之路。

富味鄉步上大統長基後塵,被新北市衛生局查獲將低價棉籽油混入調和油品中銷售。十月二十四日下午,陳文南首次坦承有二十四項進入台灣市場的調和油品摻有精煉棉籽油,並為「未注意修改產品標示」,向消費者致歉;但對何時開始混摻棉籽油,他卻始終閃爍其詞,黯淡的神色與過去的意氣風發判若兩人。

出身窮鄉小村

父親堅持品質打下口碑 為他樹立典範對大多數消費者而言,富味鄉大概是一家難以挑剔的模範企業,如今卻驚傳為增加獲利,寧願自毀商譽,使用低價油混充出售;東窗事發後還試圖以謊言掩蓋真相,讓多年商譽毀於一旦,令人不勝唏噓。陳文南在記者會上顧左右而言他的態度,更讓平時對他待人處世讚譽有加的鄉親深感錯愕。

陳文南出身彰化縣芳苑鄉芳苑村,在這個「風頭水尾」(台語俗諺,指海邊風強、缺水灌溉的環境)、土壤貧瘠的濱海小村,多數居民經濟收入來自養蚵與種植花生。陳文南家族從祖父輩開始以手工製油,父親陳百川在一九六五年買下西濱公路上的百來坪廠房,成立建發製油廠,初期仍以製花生油為主;陳文南接手後,於一九八三年成立富味鄉,引進自動化器材並投入芝麻油生產,如今已經是全球第二大芝麻油供應商,去年合併營收超過二十億元。

走進芳苑市區,迎面而來的強勁東北季風,差一點讓人睜不開眼,路邊由紅磚黑瓦砌成的破舊平房,卻已在這樣的惡劣氣候下屹立了數十年。一位年長的製油業者走上柏油路,向我們指引建發製油廠的舊址。他回憶,當年陳百川新製的花生油出廠前,鄰居從數十公尺外就能聞到撲鼻香氣,「油的原料好不好,從氣味就能分辨出來,他們家的油,是大家都稱讚的。」除了鄉親肯定外,從一個陳文南接受媒體專訪時透露的小故事,更能看出陳百川對油品原料的堅持。

陳文南回憶自己剛回製油廠幫忙時,有一次碰上一批價格比市場行情低一成的花生,他以為撿到便宜,當場全數買下帶回廠中備用。但陳百川看見這批原料,只隨手翻揀了幾下,並且拿起幾顆花生放在掌心端詳,就淡淡地對陳文南丟下一句:「這些花生不能用。」陳文南原本不太服氣,認為父親說得太過武斷,沒想到這批花生泡水炒過以後,形狀竟出現破損,色澤也與平時有明顯差異,直到這時候,他才相信陳百川所言不虛;為避免製出的花生油品質不佳,只好忍痛將這批便宜貨全數丟棄。父親多年前這番身教,讓陳文南體會到品質的重要性。

繼承家業擴展

親訪二十多國覓原料 組「聞香師團隊」上一代傳下的技術與堅持,固然為油品風味打下良好基礎,但富味鄉能從一家地區性小油商,搖身一變成為市場遍及全球的食品大廠,最大的關鍵還是陳文南能在競爭激烈的大豆沙拉油與花生油之外另闢蹊徑,自八○年代起,掌握了麻油海外市場需求這項「獨門生意」,讓業務量持續攀升。

由於早年台灣麻油需求量不高,且芝麻供給量遠不及花生及黃豆穩定,幾乎沒有製油廠願意量產芝麻油;因此,即使陳文南已和海外買家搭上線,若無法穩定取得質量均佳的芝麻,再多的訂單也形同廢紙。原本陳文南是向全球產量最大的印度貿易商收購芝麻,但無論如何嚴格控制製程,芝麻油品質始終無法穩定。

「不為失敗找藉口,要為成功找方法。」信守這句格言的陳文南,在百思不得其解之下,決定親自到國外訪查芝麻原產地;結果發現芝麻不僅品種繁多,就連外觀近似的芝麻,品質也可能有極大差異。從此他隻身走訪全球二十多個芝麻生產國,從當地的土壤、氣候、水質等條件觀察起,逐一收購合宜的芝麻,甚至直接與各國業者簽訂採購契約,終於解決貨源不穩定問題,更有效壓低進貨成本。

為了在國際間「調貨」時溝通無礙,陳文南開始發憤加強語言能力,短時間內就能以流暢英語和外國廠商交談;很多人並不知道,英語能力也是父親早年為他打下的基礎,陳文南透露,剛返鄉接觸家族事業初期,父親就不斷督促他加強英語能力,甚至不惜砸下重金請來家教,一對一指導,「這是父親對我的投資。」陳文南說。

解決原料問題以後,剩下的就是品質管控。為了讓芝麻油香氣具一致性,陳文南從公司各部門中挑選嗅覺與味覺特別敏銳的員工,組成「十人聞香師團隊」;這批聞香師不僅要經常使用各種氣味的「聞香瓶」,建立共同「品味」,更得不定期接受外訓單位培訊。所有富味鄉產品出貨前,都得通過聞香師把關,確保每一瓶芝麻油的香氣與口味,都在水準之上。

正因為嚴守由父執輩傳承下來、對品質與用料的嚴謹把關標準,讓富味鄉得以成為國內芝麻油第一品牌,更進一步在二○一○年獲選為「國家磐石獎─卓越中小企業」;陳文南本人也榮獲「金商獎優良商人」肯定。

善行鄉親讚美

資助清寒家庭 負擔孤兒三年學費「吃透一粒芝麻,一粒芝麻吃透世界,是所有富味鄉人的期許。」一一年四月,才剛獲得「國家磐石獎」與「金商獎」兩項殊榮,陳文南接受平面媒體專訪時,豪氣干雲地宣示,將進軍印度設廠,未來將朝「成就百年事業、成為世界第一」的目標邁進。

事業規模逐步擴張後,陳百川起家的建發製油廠早已棄置不用,富味鄉將總公司遷往新北市五股工業區後,陳文南與二弟陳錫銘也從此常居北部;僅留下三弟陳瑞禮照顧年邁的母親陳楊乖,並管理位於芳苑路上、仍有一百多名員工的食品工廠。但每當故鄉有慶典活動,或是鄉親發生急難需要救助,陳家仍屢屢慷慨解囊,因此地方上對他們幾乎沒有負面評價,甚至還有人稱陳文南是「地方善人」。

年逾七旬的芳苑村村長洪冬,年少時就與陳百川熟識。他說,在富有家庭屈指可數的芳苑地區,經營製油廠的陳百川,早年已算大戶人家,一家人逢年過節總會添購白米等生活必需品,分送給清寒家庭,讓鄉親十分感念。陳百川臨終前,更曾叮囑子女不能忘記回饋鄉里,陳文南因此以父親名義成立基金會,持續從事慈善活動。

另一位在村長服務處閒談的年長男子也說,陳百川對人和氣,若有同業或員工向他請教榨油技術,他從不吝於分享,好像一點也不擔心別人學走祕方,成為競爭對手,寬大的胸懷令人印象深刻。

而在鄉親眼中,陳文南的待人處世也頗有乃父之風,幾乎是人人稱讚。芳苑村信仰中心普天宮顏姓廟祝提起陳文南,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他很好啊!」對地方事務相當熱心,近期當地籌建新廟宇和添置神像,兄弟三人用母親名義,一捐就是七百二十萬元,「他們來廟裡參拜時,我也見過幾次,感覺一家都是很踏實的人。」捐錢蓋廟在顏先生眼裡還是小事,他曾聽說陳文南會固定捐助母校芳苑國中、國小的清寒學生學雜費;甚至有一位父母雙亡的孩子,國中三年學費都是由陳文南資助,「雖然這對他們來說沒多少錢,但還是很讓人感動。」現仍在職的富味鄉員工也私下透露,陳文南兄弟是會為員工著想的頭家,只要有什麼急難需要幫忙,他們幾乎有求必應,也因此很多員工都願意為陳家賣命、毫無怨言。

一步錯步步錯

在信念與利益衝突中 做出錯誤決定聽見芳苑鄉親對陳文南近乎崇拜的評價,實在很難想像他一手創立的富味鄉,會為了降低成本,放棄父親終身堅持的「品質第一」原則,改以低價油矇騙消費者長達兩年之久,難道人性終究敵不過資本市場的巨大利益誘惑,必然走向扭曲?

位在芳苑路上的富味鄉食品工廠前,擠滿了電視台的SNG車與圍觀的群眾,甚至還傳出有消費者要到大門前舉白布條抗議。原本的「芳苑之光」,如今黯然失色,最沮喪的大概是堅守崗位的員工了,站在大門旁的警衛面對不斷湧來的媒體,也只能搖搖頭說:「唉!我也不知道怎麼出事的?」不願具名的芳苑製油同業表示,製油本來就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行業,只要一個環節不盡人意,就可能失去所有利潤;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個「憑良心的行業」,陳文南可能就是一時沒想通,才會晚節不保。

「創辦人陳百川先生早年在芳苑即栽種芝麻,創新精研芝麻油品工藝,為當代之先;而現任董事長陳文南先生自幼耳濡目染,精益求精。」富味鄉官網上,至今仍將這段子承父業的故事視為品牌核心價值。然而,在堅守父親信念與利益極大化之間,陳文南未能正確抉擇,造成今天商譽敗壞的難堪處境,也讓他與父親一手創立的麻油王國毀於一旦。「成就百年事業、成為世界第一」的美夢,如今可能化做一場空。

陳文南

出生:1957年

現職:富味鄉董事長

學歷:正修工專(現為正修科技大學)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二女家族握六成股權 股票獲利全家賺!

陳文南家族表與持股比率

陳百川(歿)

長子

陳文南

26.96%

洪琇美

1.57%

陳昶宏

陳怡方

陳亮瑜

次子

陳錫銘

20.33%

周淑姿

陳信佑

陳信宇

陳郁潔

三子

陳瑞禮

10.72%

王識

陳炯瑜

陳炯全

陳俊呈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今周刊》採訪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706

去年三度遭罰 用稀釋手法騙了稽查員一年 屢排廢水 日月光砸綠色企業招牌

2013-12-16  TWM
 
 

 

撰文‧鄭閔聲

「請不要訝異,這就是我們的家園,台灣。」在《看見台灣》裡,導演吳念真透過這句旁白,表達他對台灣美景在利益導向思惟下遭無情破壞的沉痛。而這一切,正活生生地在你我身邊上演。

十二月九日,高雄市環保局查獲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高雄K7廠,私自排放含有致癌重金屬鎳的強酸廢水,依法開罰六十萬元並勒令停工。但日月光竟在公開資訊觀測站上辯稱,排放廢水只是「異常事件」;隔天雖舉行記者會致歉,也僅承認有「應變不當、管理疏失」,絕無主觀犯意。

然而,日月光早就被列為重點稽查對象的「廢水慣犯」。高雄市環保局局長陳金德表示,去年三月、五月、九月,日月光三度因排放高汙染廢水遭環保局開罰一四○萬元;最後一次更已達《水汙染防治法》規定的停工標準,但市府仍決定再給一次改善機會,原以為日月光將從此痛改前非,沒想到卻被魚目混珠的手法蒙蔽。

去年七月,日月光申請將廢水採樣槽由地下室遷往廠區一樓,但新的採樣槽暗接自來水管線,稽查人員取回化驗的樣本,其實已被大量自來水稀釋,化合物含量當然符合標準。

十月初,環保局例行巡查後勁溪時發現水質異常,檢驗後推估每日廢水量高達五千五百噸,追查源頭才發現兇手又是日月光。陳金德實地查廠時,廠方還想拿稀釋樣本搪塞,但當場被他拆穿,只得帶著環保局人員,走進戒備森嚴的地下室廢水儲存槽。稽查團隊當場查獲含強酸及重金屬的廢水,讓日月光難以抵賴。

長期關注後勁溪水質問題的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蔡卉旬表示,近來當地稻田常因土壤重金屬含量過高而被迫休耕,原因極可能就是日月光廢水汙染灌溉水源,「廠商倒廢水時有沒有想過,這些都是嚴重的致癌因素嗎?」她也質疑,既然日月光去年就已達停工標準,高雄市為何輕輕放下,甚至未主動公布廠商違規資訊?

無論如何,日月光這家曾獲經濟部「綠色典範獎」肯定的企業,在廢水處理上一錯再錯,甚至刻意規避稽查的行徑,已在國人心中留下難以抹去的不光彩印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601

街坊「富臨」上市阿一鮑魚:搶我招牌!


2014-04-10  NM  
 

 

無做訪問好耐的鮑魚大王楊貫一,近日又再出風頭。

阿一鮑魚所屬、全港只有一間的銅鑼灣富臨飯店,上週入稟控告有超過八十間食肆的富臨集團侵權,但今年八十二歲的楊貫一事前原來不知情。唔單只對官司一頭霧水,阿一仲有好多嘢唔知,外間以為阿一是富臨的大老闆,咁多年來,只是個美麗的誤會。

阿一鮑魚曾經是香港富豪身份象徵,近年它已經敵不過平民食肆,不單老鋪變成翠華茶餐廳,拿著一袋袋奶粉的強國人在港話要食富臨,的士司機會車他們到黃大仙北角油塘的富臨,那兒有大件夾抵食的五十八蚊南非鮑魚、八十八蚊龍蝦麵,食飽個肚荷包無出血的強國人,都唔知邊個係阿一。而招呼他們的街坊富臨,背後原來是個坐擁十六億物業的酒樓王國,源源不絕的神秘水源正在部署上市大計,氣勢跑贏幾條街,不忿被搶招牌的阿一都要講句:「依家佢至係大老闆。」

在Google搜尋「富臨」,率先彈出今次「富臨告富臨」案被告、無阿一的富臨集團網頁。阿一鮑魚根本無網頁,Openrice的介紹亦不見有人寫食評,它曾經是出曬名的香港地道珍饈,也是量度本地奢侈消費的指標,但原來阿一鮑魚去年已被米芝蓮搣星,講起阿一唔少人都話:「唔講真係唔記得。」

始創阿一鮑魚的楊貫一已經八十二歲,九七前後他經常見報,近年傳媒已甚少找他,突然爆出他的富臨飯店告人,阿一又再撲出,比起十年前他瘦了一圈、少了頭髮,身上西裝大了個碼顯得過時。他每天依舊回到創辦三十七年的富臨,熟客見到他仍會「一哥前、一哥後」打招呼。去年,富臨駱克道舊鋪業主,由月租七十萬元加至一百三十萬元,阿一鮑魚頂唔順要撤退,結果舖位由賣招牌奶油豬的翠華來承租,在強國自由行主導的銅鑼灣消費圈,茶記比阿一更受落。

被逼遷響警號

富臨飯店多年來都無買舖位,去年被逼遷響起鮑魚警號——奢侈消費亮紅燈。兩個月前搬到一街之隔的謝斐道信和廣場,一萬三千呎新鋪較六千呎舊鋪大一倍,月租大約六十萬元(未計按每月生意額外付租),更大手斥二千萬元裝修,但阿一嘆氣:「搬咗入來兩個月仍未回本,都唔知仲要等幾耐。」打開富臨飯店的餐牌,鎮店之寶阿一鮑魚(七頭或以下網飽)依然上萬元一隻,卻多了不同的廣東小炒,平均每碟二百多元,最抵食是午市商務小菜,任選四款家常菜式七百四十元:梅菜扣肉煲、咖喱薯仔燒雞翼、魚腸蒸水蛋、清湯蘿蔔牛筋腩等,「而家吃鮑魚的人少咗好多。」阿一鮑魚見證香港經濟起落,最風光是一九九七年,那是港人炒樓炒股的瘋狂歲月,富臨當年不做套餐,一班地產經紀日日擦鮑魚如啃碟頭飯,富臨每月平均做五百萬生意。經紀仲同阿一吹水:「食多幾十年鮑魚都得。」點知金融風暴令班地產佬敗走,但仍無損阿一的社會地位,「董建華政府安排我四出表演,話俾人知香港九七後馬照跑、舞照跳、鮑魚照食。」阿一之所以被特區政府睇中做代言人,皆因八六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他獲船王包玉剛推薦到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獻技,有份吃阿一鮑魚的領導人包括:鄧小平、周南、姬鵬飛、許家屯、霍英東等。鄧小平吃畢後說:「沒有改革開放,吃不到這美味鮑魚。」阿一鮑魚從此響朵兼加入政治醬醋。

阿一山雞變鳳凰

八十二歲的楊貫一在廣東中山出生,父母在他兒時離異,年少時看著兩個妹妹餓死,為了生存,只有小學程度的他,解放後五十年代初拿著祖母的五十元隻身到港,在飯店當雜工,每天洗碗、抹地、倒痰盂。後來在大華飯店轉任侍應,之後再轉到告羅士打酒家任中菜經理,七四年與食客朋友開設富臨飯店,七七年再重組股權,一直都並非富臨大股東。八十年代初經濟不景氣時,楊貫一要向銀行借錢發薪給富臨員工。後來他上陣當大廚,睇準鮑魚未有競爭者,便花當時足以買一層樓的二十萬元做實驗。他記起小時候用瓦罉煲飯,便照辦煮碗用瓦罉煲鮑魚,並用排骨和老雞當配料,結果阿一鮑魚揚威國際獲獎無數。他的事業高峰也是香港經濟最美好的日子,那時候有專車接送他上北京及出入名人豪宅煮菜,九七年彭定康回英國老家前,特地去吃他的阿一鮑魚,其他名人捧場客包括:龔如心、陳方安生、葉澍堃、馬時亨等。阿一家住杏花邨,卻對衣著十分講究,西裝恤衫度身訂做,恤衫袖口紐要用卡地亞,呔是Armani,手錶選伯爵,出入也要有司機接送。他收了數十名徒弟,兒子是富臨飯店廚師,但他未有計劃交棒。

「大陸人根本唔識食」

富臨曾經在負資產及沙士一疫跌得很傷,每晚只得幾萬元生意,但很快得到自由行打救。阿一記得,十年前強國大軍初到,他們當中不少是幹部,藉旅遊來港將帶來的一箱箱錢花光花盡,還豪氣地跟阿一說:「來香港,買要買LV,吃要吃Ah Yi(阿一)。」自由行政策出台三四年後、○六、○七年那段日子,強國人踏入富臨腳邊確是一袋袋的LV戰利品,坐低先飲幾支陳年茅台,再來四頭網鮑另加各種魚蝦蟹,埋單再逐張金牛遞上,更不忘醒多張俾阿一做貼士。阿一曾經將希望放在強國人身上,尤其同胞湧港數目有增無減,但近年阿一發現當前的自由行經濟學,已不再是鮑魚當道、也不再有所謂「奢侈品大勝」的規律,「而家來香港的大陸人乜都有,來買奶粉的又點會食我阿一鮑魚。大陸人根本唔識食,佢哋唔知乜嘢係最靚鮑魚。」

最輝煌日子已過

「過去一年,已經無乜大陸人拎住LV入來,佢哋亦好少請客,鍾意食廣東小炒和海鮮,每人千幾蚊有得落樓。食鮑魚的人愈來愈少,我阿一鮑魚賣少好多,梗係,閒閒哋每人要食幾萬元。」楊貫一說,大陸人佔富臨食客總數約四成,大多是居港熟客或遊客,中資財團因有自己的俱樂部甚少幫襯。而大陸人不再奢侈的現象,過去一年尤其明顯,時間正值習近平打貪行動發功。「鄧小平之後,我都無煮過鮑魚俾其他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全部都無食過阿一的手勢,「十多年前,都有唔少大陸人搵我北上做顧問,我又曾經同北京發展集團合作,俾佢哋喺大陸用我阿一鮑魚個名。而家我已經好少上大陸啦。」阿一鮑魚和香港人的命運一樣,在北京話事的社會大勢中,已經唔再係優越像徵。「係,阿一最輝煌的日子,已經過去。」他不願透露具體營業額,只說富臨生意,假日去到十多萬元,平日有時只得幾萬元。

阿一鮑魚富臨飯店股權

街坊富臨集團股權

阿一唔係大老闆

大眾都以為楊貫一是富臨飯店的大老闆,但其實自一九七七年成立,楊貫一並不是大股東。楊貫一目前只持有富臨飯店百分之四股權,持七成五股權的大股東,是在英屬處女島註冊的Well Perfect Holdings Limited,另有六名小股東。至於董事有三人:邱威廉、邱允恭、邱安妮,他們都來自同一家族。記者拿著公司註冊處的記錄向楊貫一查問時,他錯愕表示:「大股東是一間海外公司?什麼來的?」他說海外公司與邱威廉家族有關。而楊貫一由一九八一年起、即阿一鮑魚成名之前,已不是富臨的董事。富臨飯店在一九七四年成立,後來因股權變動,七七年註冊「富臨飯店(1977)有限公司」至今。翻查記錄,楊貫一當年持百分之十股權,而他當時家住彩虹邨。持百分之七十五的大股東,是家住摩利臣山道的商人符國光,其餘有六名小股東,包括他的食客,楊貫一說,邱威廉父親後來加入。四十六歲的邱威廉是上市船舶投資公司金輝集團(0137)的獨立非執董,也是美菲貿易公司董事,有做製衣生意,並為福建社團聯會成員。今次富臨打官司,由邱威廉負責,阿一事前並不知情直至收到記者電話。記者欲向邱威廉這位富臨真正大老闆查問官司,他的秘書指他不作回應。過去廿年,楊貫一是眾人眼中服侍富豪的鮑魚大王,但阿一隻一直住在杏花邨。他與家人持有阿一鮑魚控股有限公司,並透過此公司與富臨合作:「我會幫富臨買鮑魚,因為用阿一個名買會平啲靚啲,其他人買唔到。我又會趁鮑魚平的時候幫富臨買多點儲存,至於我做買手賺的,唔會超過一成。」

「上市變相廢我招牌」

對於眼前的官司,楊貫一說:「因為有人要上市,上市就一定要身家清白,唔好混淆公眾。佢唔上市無事,但一上市就變相廢咗我富臨個招牌。」阿一說,他認識被告富臨集團創辦人楊氏三兄弟,「只係行家,見面會點頭,雖然都係姓楊但無親戚關係,亦無師徒恩怨。」記者發現,被告富臨集團的網頁,放了楊貫一與廚師的合照,其中一張海報款式沒有附加圖片說明。網頁內集團董事的話提及:「陶源酒家(鮑魚專門店)的成立,始於2002,楊生覺得鮑魚不單只是中產人士享用的,也希望帶給普羅大眾品嚐享用……」文中的楊生並無提及全名,至翻查網頁集團董事一項,提及董事是楊維,行政總裁則是楊潤全及楊基三兄弟。楊貫一說:「我哋聽啲客講,坐的士話去富臨,司機會車咗佢去對家的酒樓,有啲客人去食過平價餐就唔願返來。」富臨集團目前有超過八十間食肆,品牌包括:富臨酒家、富臨皇宮、富臨漁港,還有陶源酒家(鮑魚專門店)、富臨餅家等,大多開設在平民區例如新蒲崗、黃大仙、元朗、樂富等。記者光顧較旺的灣仔駱克道富臨酒家,侍應推介八十八元招牌龍蝦麵套餐,又指酒樓有不少大陸旅客捧場。鮑魚價錢也非常平民,餐牌上最貴的南非鮑魚,也只是五十八元一隻,全店最貴的澳洲鮮鮑亦只是數百元。記者兩次光顧街坊富臨稱要食「阿一鮑魚」,員工說:「阿一鮑魚,陶源嗰度嘛。嗰邊就食鮑魚,不過呢度都有,你想食靚嘅早啲打嚟訂,我哋都係嗰啲貨,仲抵食啲添。」記者其後來到兩街之隔、位於菲林明道的陶源酒家,裝潢明顯較高級,接待處外更掛有「鮑魚天王」金牌及多張獎狀。記者稱想訂枱,部長即慇勤地介紹最矜貴的日本八頭網鮑,每隻五千八百元,相較阿一的八頭九千九百元,陶源平一大截。記者向部長提及「阿一鮑魚」時,他卻謹慎收起笑容:「我哋唔係阿一,你係咪想要啲咩資料?」

上市參考稻香

富臨集團網頁現有四千多名員工,但楊氏三兄弟的發跡卻十分神秘,以往甚少接受傳媒訪問。本刊查冊發現,三兄弟在○四年起至今,大手斥十三億元掃物業,目前估值達十六億元。楊氏兄弟睇中的大部分是工廈商舖,並非其開酒樓的舖位,而他們亦慣於在同一幢物業連環購入多個舖位,包括:美孚新邨九個鋪、尖沙咀東海商業中心廿一個鋪、長沙灣富華廣場四十八個舖位、新蒲崗六合工業大廈十二個單位等。雖然是鋪王,但楊維申報的住址只是中產屋苑麗港城,兩、三年前仍是搭地鐵、坐的士巡鋪,近年才捨得買部凌志房車代步。酒樓業界指,富臨籌備上市研究參照有一百四十間分店的稻香(0573),而稻香主席鍾偉平亦與楊氏三兄弟友好,富臨集團曾和稻香般一樣推出「一蚊雞」吸客。但業界中人都說,不清楚楊氏為何財力雄厚,也不瞭解其水源何來,佔九成八股權的大股東又是查不出背景的海外公司。而他們用來購買物業的公司,名稱都有個「中」字,例如:中鉅企業、中冠實業、中龍香港等。週一,記者到富臨集團總部,向董事楊維及行政總裁楊基查問捲入官非及集團上市的事,但他們都拒絕回答,其後集團公關表示,現階段不作回應。記者問楊維他的創業故事,他指:「有機會可談談,但近日我很忙。」一九九二年,在深圳晶都酒店當行政總裁的大哥楊潤全,與兩弟楊維和楊基在大角咀開辦「富臨火鍋食館」,當時店舖只有十九張枱。富臨業務其後不斷擴充,二○○二年開設陶源酒家賣鮑魚走高檔路線,三兄弟在業界亦變得高調。搞火鍋變成持十多億物業的豪客,故事仍有待揭盅。

英文名「Fulum」、「Foo Lum」

今次官司的入稟狀提及,阿一所屬的富臨控告富臨集團旗下四十五間公司名稱侵權,要求改名及賠償,以及避免使用與富臨相關的中英名字眼,街坊富臨所用的英文名包括「Fulum」及「Foo Lum」。據悉,興訟後街坊富臨已提出談判和解,但阿一鮑魚企硬。大律師陸偉雄認為,這宗官司的爭拗重點,是為何富臨飯店過去廿年沒有興訟,現在卻突然出手,「坊間都有好多小商號用呢個名,你以前唔講,點解而家先出聲?如果解釋得唔圓滿,人哋可能話你默許。」他又指,雖然「富臨」二字相同,但兩店名字並非完全一樣,並已在公司註冊處登記及運作多年。他提醒,若任何人覺得被侵權,應盡快採取行動。但官司的出現,卻可能阻礙上市部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584

「灌水豬」元兇農正鮮 老創辦人以誠信起家 二代惡搞 砸毀台南老字號肉商招牌

2014-05-05  TWM
 
 

 

「農正鮮」長期將灌水豬肉賣給國軍,而農正鮮的前身是台南老字號肉商利民食品,其創辦人的經營理念,竟是「誠信」。

黑心食品流向國軍部隊,爆發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灌水肉」事件,案情並向上延伸出業者透過酒色、金錢管道買通國防部採購人員。《今週刊》追查,涉案的「農正鮮」負責人翟自屏,正是台南老字號肉品加工廠利民食品第二代,由於熟悉肉品加工製程,將一公斤的肉灌水「養胖」成兩公斤,從中暴賺六.五億元。

事實上,去年十月,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接獲民眾檢舉,農正鮮肉品廠的產品疑似混充其他肉品,但當時怎麼驗都驗不出混充肉的情況。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食品衛生科股長陳月寶說,直到今年四月八日,高雄地檢署指揮衛生局配合前往農正鮮公司稽查,過程中發現操作員竟將保水劑注入肉品,以增加豬肉重量,這才揭發黑心肉商農正鮮製作「灌水豬」的惡質手法。

離譜的是,農正鮮已被國軍副食品供應中心驗出肉品滲水率超標,被裁罰次數高達一百次,雖然每次裁罰二千至三千元,但國防部仍讓農正鮮持續投標,顯然刻意包庇黑心肉商。

本刊追查發現,農正鮮的前身,其實就是以「翟氏路路」品牌在台南成立的老字號肉品加工廠利民食品,生產牛排肉、調理包等。台南肉品商透露,利民食品董事長翟金南,四十二歲自軍中退伍後,七○年代就成立利民食品,隨著事業版圖逐漸擴大,他的長子翟自太︵現改名翟萬達︶、次子翟自屏也跟著參與經營,全盛時期還設有永康廠、安平工業區廠兩座肉品廠,並成立門市部及肉品超級市場,甚至還開起翟氏路路鐵板燒。

二○○○年後,利民食品財務逐漸惡化,並於○五年十月解散。翟自屏則早一步在當年五月成立農正鮮公司,專門經營國軍部隊副食品供應中心的牛、羊肉品生意,由於軍方預算壓得很低,根本沒有廠商願意投標,翟自屏為了獲利,將牛、羊肉填充大量保水劑冷凍販賣,讓重量增加一倍,因為公司設備齊全、生產量體大,他還幫其他肉品加工廠客製化「代工」,每公斤只收費二十元。

翟自屏曾向檢調坦承,肉品如果不加保水劑一定賠錢,為防止被軍方發現,會針對各副食站的訂購種類客製化製作,像訂購肉片、牛柳等,根據不同訂單,混充不同添加物。

「人生第一可貴是生命,第二即是誠信,所以賺錢後一定要回饋社會。」翟自屏的父親翟金南是虔誠的基督徒,他曾說「誠信」是翟氏企業的經營理念,但隨著「灌水肉」罪證確鑿,這句話聽來格外諷刺。

撰文‧梁任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299

建銀國際自拆招牌臭朵失大刁

2014-08-28  NM
 
 

 

最近金魚缸最爆嘅醜聞,非諾奇(1353)主席兼大股東丁輝夾帶私逃莫屬。上市僅八個月,丁輝就將上市集資所得三億元嘅一半資金,轉到內地銀行做抵押,借走五億七千萬後,便人間蒸發,公司至今停牌超過一個月。

有心設局呃錢嘅丁輝固然罪無可恕,奇就奇在,諾奇嘅招股書上,寫明曾被中證監質疑其營運模式,兩度被拒喺內地A股上市。作為保薦人嘅建銀國際審查時不但沒有加倍小心,更「巧合地」喺諾奇停牌前,連續三日大手沽清手上逾兩成嘅股份,留下一個爛攤子俾欲哭無淚嘅小股東。所作所為,無不令金融界嘩然。睇番呢間建銀國際,牌頭唔小嘢,係四大國有銀行建設銀行(939)嘅全資附屬公司,○四年喺香港註冊,而家由全國政協謝渡揚揸旗,係近年中資投行中的「新星」。過去兩年,參與過數十隻新股上市,大小通吃,有國企如中國信達(1359)。而集資額數億元的民企,亦唔放過。心急上位,終於出事。 客仔當中,除咗諾奇,今年一月上市嘅米格國際(1247),股價至今亦暴跌四成三。再早啲,要數一一年上市嘅青蛙王子(1259,現稱中國兒童護理)「最杰」,建銀國際亦是其獨家保薦人,去年被指賬目造假,股價半日內暴瀉兩成半,最後要「改名」止瀉。客仔連環出事,建銀國際由「新星」變成「霉星」。正籌備來香港上市嘅投行中金,原委任建銀國際為三大保薦人之一,最終擔心被拖累而叮走「霉星」。正所謂,面係人哋俾,架係自己丟,怪得誰?

中環寸嘴點只魚蝦蟹咁簡單

上期《$300福臨門食龍蝦》出街後,老友來電寸我,使三嚿水喺福臨門扮魚蝦蟹。先此聲明,我工廈小王子非富豪,頂多只係Upper-Middle Class,透過飲食想教大家向高層次邁進。出嚟行,識食係一門藝術,唔少老闆請人時都會同見工者食餐飯,相吓有冇本事擸大生意。嗱,同客食飯,要諗吓有乜potential大刁落鑊,公司budget allowance有幾多。同老細食飯又係另一回事,中國人有句話:「食飯先嚟教仔。」所以老細請食飯喎,坐落嚟先知味道!曾幾何時,收咗條仔喺公司做暑期工,當徒弟咁湊,帶佢去唔同會所食飯見吓世面,死鬼老友羅兆輝話齋,「日頭就Hong Kong Club,夜晚就Club De Hong Kong——即富都夜總會」;後來條仔加拿大畢業返香港做嘢,都冧到幾多女,只不過佢想高攀一位有錢女,呢位富家女個老豆,就安排一次家庭旅行環遊世界一圈同佢「考牌」,去倫敦、紐約、溫哥華再返香港。去到英國,講英文無英國口音之餘,唔多識餐桌禮儀,幫人柯打菜式時唔識問吓有無對某食物敏感,或問吓餐廳有乜招牌菜、時令菜;去到紐約,出外用膳最少俾15至20%貼士,佢話俾唔慣喎。老豆俾個女睇吓男友如何出洋相,卒之,咪衰咗返來。所以話,點只魚蝦蟹咁簡單呀。之前去銅鑼灣懷舊西餐廳新寧餐廳食咗個Baked Alaska,配一杯黑牛(可樂溝雲呢拿雪糕),百零蚊,啲童年回憶返晒嚟,爽呀。醒你,Baked Alaska精髓係着火嗰幾滴酒靚唔靚。

楊國佳K.K. Yeung

工廈大王楊耀松大仔,家族的收租物業,遍布港九,屬正牌收租公。自認寸得起,謂「有我咁得閒,無我咁有錢;有我咁有錢,又無我咁得閒」,經常流連富豪飯堂品嘗美食,仲喜歡到新開食肆「踢竇」試新菜。

吳宗權「封盤」

會德豐(20)主席吳宗權,上週六下午,約埋一班香港沙灘水球隊隊員,去南區沙灘練波,兼接受Ice Bucket Challenge,淋冰水,做善事,大晒一身古銅色肌膚及四十吋胸肌。有錢有身材仲冇架子,可惜呢位超級筍盤,已「名草有主」 。早前本刊便拍到吳宗權收工後,帶同女友到文華東方酒店一樓的酒吧,會合朋友飲酒談心。據講吳宗權出名專一,中環嘅OL姊妹,睇來要另覓「新盤」了。

本週$最慳家

信置(83)主席黃志祥出名慳家,上週六下晝約兩點,小宗老友竟然喺港鐵車廂內見到黃主席,同普通打工仔一齊逼港鐵過海。好似搭慣搭熟咁嘅黃主席,喺尖沙咀上車後,就攝埋車門邊面壁。係人都知由尖沙咀到中環好塞車,而搭港鐵車程只係六分鐘,八達通價收費九蚊,又平又唔怕塞車,數口精嘅黃主席點會唔識計。

搞呢啲

精神科護士無陰陽之分,普通科護士卻有男女之別,男女一早平權啦,仲搞呢啲?平機會周一嶽唔好淨係識得


攤商動態用Line群組 一年創造十億商機 夜市點子王 擦亮六十年寧夏老招牌

2014-09-01  TWM
 
 

 

寧夏夜市,在台北主要商圈中並不是一個陌生名字,一個經營逾六十年的老夜市,歷經商圈中心的移轉,以及二代傳承不易的瓶頸,透過用Line群組即時更新夜市動態,並用創意行銷吸引年輕人潮,讓老招牌更亮了。

撰文‧梁任瑋

擁有逾六十年歷史的寧夏夜市,堪稱北市最老夜市。老夜市近來屢在台灣上百家夜市中創下許多第一,不僅開設全台第一個以夜市為主題的餐廳推出「千歲宴」,還成立全台第一家夜市公司做行銷,甚至連年初最夯的「紙貓熊快閃」活動,也選擇寧夏夜市作為終點站。台北寧夏國際美食公司負責人林定國,正是讓寧夏夜市可以生龍活虎的靈魂人物。

總是穿著一件「寧夏Yes!」T恤的林定國,講起話來聲音宏亮,十年前的他,原本是西裝筆挺的外商保險公司業務員,但受到寧夏夜市攤商的父母影響,毅然決定在人生下半場重回寧夏夜市,心中立下要打造「台灣夜市第一品牌」的願景。

從小跟在父母身邊學做生意的林定國說,他十五歲就懂得分析「夜市消費者行為」,雖然家裡只是賣衣服的攤販,但年紀小小的他已經會觀察外地客與本地客的比例,作為建議父母進貨的依據。

林定國出社會後,也在寧夏夜市從事成衣銷售,經歷過商圈沒落前的最後一波繁華。當時才二十出頭的他剛結婚,為了養家卯足全勁,有裁縫背景的妻子也幫忙提供客人修改衣服服務,讓他們得以在寧夏夜市生意一落千丈之際,得以維持生計,但親眼看見到一個商圈從興盛走到衰敗,讓林定國心中感慨良多。

十五年前:一盤散沙

居民與攤商對立 又沒人潮「當時只能以『內憂外患』形容!內憂是居民與攤商對立,一邊爭取生活品質,另一邊為了養家餬口摩擦頻傳;外患是面對其他商圈的競爭,人潮大幅銳減。」從小在寧夏夜市長大的鬍鬚張董事長張永昌回憶,十五年前寧夏夜市的攤商就像一盤散沙,二百四十家攤商收掉四分之一,沒人看好商圈的未來。

直到二○○一年,大同區星明里里長李秀男等人推動成立「台北市寧夏商圈發展協會」,向台北市政府申請「地區環境改造規畫案」,以環保、美食為主題重新規畫寧夏夜市,更新人行道鋪面,同時讓攤商從騎樓退出,寧夏夜市正式進入中央廣場營運模式,硬體設施才跟著現代化。

○四年開始投入寧夏夜市觀光協會的林定國,在攤商眼中是個點子王,更是重新擦亮商圈招牌的重要推手。

當時寧夏夜市雖已改頭換面,但人氣下滑是不爭的事實,他開始思考「台灣到處都有蚵仔煎,為何一定要來寧夏夜市吃?」林定國說,傳統品牌最大的優勢就是「信譽」,但過去的信用,要不斷調整、升級,跟現代消費者生活形態一致才行。所以從產品、包裝,都要思考怎麼將傳統現代化。

林定國邊摸索,邊跟攤商溝通協調,終於在○九年夏天推出台灣第一個以夜市為主題的餐廳,商品是集合二十道已有五十年歷史的「千歲宴」,一炮打響寧夏夜市知名度。

十五年後:特色夜市

商家提供廁所 路面定時清掃踏出第一步後,本身也是獅子會會員的林定國深諳「借力使力」的道理,更積極結合台北市政府資源,希望擺脫寧夏夜市原本給人老態龍鍾的形象。

首先,台北市府推動夜市商家提供「友善廁所」,寧夏夜市立刻跟進。而為吸引遊客回籠,林定國透過協會力量鼓勵攤商使用環保碗筷、廚餘分類、路面每小時有人清掃,因此寧夏夜市一○年在交通部觀光局舉辦的特色夜市選拔中獲得「創意行銷」夜市的肯定。

六年來,只要是台北市政府的行銷活動,幾乎都可看到寧夏夜市的身影。林定國不放棄任何一次行銷寧夏夜市的機會,因為他認為,很多傳統夜市沒落就是不夠「年輕化」。第一是夜市老闆本身不夠年輕化、二代傳承不易,第二是消費者不夠年輕化,無法擴展新的客源,「經營餐飲業不能永遠只有低著頭料理,如果你不抬頭看看客人的消費習慣已經改變了,最後就是被客人淘汰。」例如,他主動向台北市衛生局申請寧夏夜市為「無菸商圈」,將在十月上路。林定國不僅要求攤商不准抽菸,連遊客都必須遵守,違規者最高開罰一萬元。然而,在這項創舉的背後,寧夏夜市內也歷經了長達一年的溝通協調才順利推廣。「攤商最擔心的就是會因此流失一些客源」,但林定國說,「連中國廈門的商店街都已開始禁菸,台灣做不到嗎?」

主動上網登錄食材來源

去年食安風暴後,台北市衛生局為了食品安全建置的「食材登錄平台」,在林定國的號召下,寧夏夜市就有九成攤商加入,每日主動在電腦上輸入食材資訊與產地,這些在其他夜市難以推動的規範,在寧夏夜市都已成為常態。

「台北市政府有很多資源可提供給商圈,不見得每個夜市都有辦法接招,但林定國就是有辦法執行。」台北市政府商業處股長馮茂紘說,林定國管理執行力強,是許多夜市的典範。

上令要快速下達,幕後要克服的難題在於夜市攤商的作息日夜顛倒,要召集一百八十個攤商、二十家店面、近兩百位夜市老闆開會,是一個龐大工程。腦筋動得快的林定國借助Line群組的力量即時傳輸最新訊息、迅速完成溝通。

八月二十日,林定國代表寧夏夜市參加台北市政府一場記者會,結束後他立刻在Line群組貼上訊息,「寧夏商圈榮幸受郝市長之邀,加入全球唯一最大域名及IP分配機構ICANN,寧夏夜市成為台北市第一個加入.taipei網域的百大先鋒隊。」在寧夏夜市擺攤四十年的秋雲潤餅老闆娘林秋雲笑說,她加入寧夏夜市的Line群組,即使忙生意,也不怕漏接夜市動態。

打開林定國的手機,發現他仔細地將夜市攤商依專案性質分門別類為好幾個群組:有攤商二代、公部門、社團組織、金融機構……。他自豪地說,Line的聯絡人最多只能加入五千位,他很早以前就破表了。

「我為了不要和大家脫節,兩個月前終於換了智慧型手機!」李秀男也表示,現在寧夏夜市很多攤商都已經用Line互相聯繫,他自覺再不跟上流行就要落伍了,還特別去學如何用Line傳訊息,甚至也開了自己的臉書,開始懂得用即時通訊軟體與里民溝通。

一天吸引一萬人次光顧

為了讓寧夏夜市第二代有傳承管道,一三年初,林定國與幾位攤商二代籌設台灣第一家夜市公司,跳脫一般夜市經營思惟,統一進行食材採購及穩定餐飲品質,還獲得今年台北市政府星級商圈三星級榮譽。

五十一歲的林定國坦言,過去他也是本位主義者,只忙著自己賺錢。如今,看著寧夏夜市一點一滴地重新找回人氣,現在不僅一百八十個攤位一位難求,一天可吸引一萬人次光顧,一年創造的產值逾十億元,讓他相信付出更有回報。「改變,不是出一張嘴而已,真正捲起袖子做事,好事自然就會發生!」

林定國(右一)

出生:1963年

現職:台北寧夏國際美食總經理、台北市寧夏商圈發展協會總幹事經歷:成衣銷售商、保誠人壽業務員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林定國的

創意煉金術

1. 產品年輕化

鼓勵攤商推陳出新,也因客戶需求推出千歲宴,坐在餐廳吹冷氣就可吃遍經典小吃,吸引年輕族群回籠。

2.攤商組織化

利用 Line 傳達寧夏夜市觀光協會訊息,也成立全台第一家夜市公司以企業管理模式,凝聚向心力。

3.服務差異化

主動提供遊客友善廁所、推動無菸夜市與雙語招牌,並為遊客投保意外險,寫下許多夜市第一紀錄。

寧夏夜市的全台第一 讓人潮都回來了!

● 成立以夜市為主題的餐廳,推出「千歲宴」● 成立夜市公司「台北寧夏國際美食(股)公司」● 全台第一個替消費者保意外險的夜市● 全台第一個全面禁菸的環保夜市● 第一個申請加入「.taipei」網域的夜市● 第一個整體實施雙語招牌的夜市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