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併購敗北 中美衝突升溫 游說近1年無果 官媒威脅:或採報復
1 :
GS(14)@2018-01-07 12:41:33【明報專訊】美國政府負責審查海外買家收購該國公司的海外投資委員會(CFIUS)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收購美國電子支付公司速匯金(MoneyGram),再次突顯中美貿易關係緊張。兩家公司在聯合公告稱,雖然採取多種方式回應CFIUS的關注,惟未能令交易獲批。
新華社針對交易未能獲批發表英文評論文章,質疑美方近期對中國貿易諸多掣肘(見表),威脅稱倘美方一意孤行,可能採取報復行動,中、美貿易關係在2018年可能顛簸不平。速匯金股價昨早段跌逾9%。
螞蟻金服是支付寶的營運方,最初在2017年1月同意以8.8億美元收購速匯金,其後美國另一電子支付公司Euronet Worldwide加入戰團,提出以9.55億美元競購要約,螞蟻金服於是又將開價提高至12億美元,突顯螞蟻金服拓北美市場決心。
馬雲去年晤特朗普 承諾優惠美企
知情人士向《華爾街日報》稱,螞蟻金服當時展開大規模游說活動,促成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去年初與當時仍未正式就任總統的特朗普會面,當時馬雲建議讓美國中小企透過阿里巴巴把產品銷往中國等亞洲國家,為美國創造就業。
螞蟻金服與速匯金初步達成交易協議後,代表阿里巴巴的游說人員又接觸了質疑該交易的北卡羅萊納州眾議員皮頓杰(Robert Pittenger)辦公室,解釋阿里巴巴對北卡州的經濟效益。
螞蟻金服付3000萬美元「分手費」
知情人士稱,游說人員幾經爭取,終親自見了皮頓杰本人。但說客離開後,皮頓杰即與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共同主席、新澤西州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共同撰文,炮轟這宗交易,指「中國政府支持收購美國金融機構的計劃,為美國經濟實力帶來風險」。
速匯金行政總裁Alex Holmes稱,自接近1年前速匯金首次宣布與螞蟻金服的交易計劃以來,地緣政治環境發生很大變化。因交易失敗,螞蟻金服向速匯金支付了3000萬美元分手費。
路透社稱,CFIUS的標準審查流程需75天,螞蟻金服與速匯金已經過3次審查流程,但未能消除CFIUS的疑慮。消息稱CFIUS否決交易,是憂慮美國公民身分數據的安全。自螞蟻金服在特朗普上任前後提出收購意向以來,交易撮合人士就表示,CFIUS對中國公司的審查愈來愈嚴。去年9月特朗普阻止中資背景的私募基金凱橋資本,對萊迪思半導體的收購。去年11月紐約精品投行Cowen以取得CFIUS批准存在「不確定因素」為由,放棄來自中國華信能源的投資。
新華社:美不合作 零和博弈
新華社評論文章表示,隨着兩國貿易緊張局勢激化,一些中國企業在美國遭遇障礙並不出奇。文章指出,中、美兩國在1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時才簽署2500億美元貿易協議,不過雙方友好關係似乎正在消失,皆因美方陷入不合作的零和博弈心態。文章重申,合作是兩國唯一正確選擇,因為雙方共同利益將大於分歧。文章警告,倘美方一意孤行,中國將採取報復,中美將在2018年踏上顛簸的貿易之路。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81&issue=20180104
證監擬再罰5保薦人 發紀律通知 或採執法行動
1 :
GS(14)@2018-02-27 08:06:05【明報專訊】自上市改革事件,證監會尋求擴權一事受阻後,證監將焦點放在專注監管違規及保薦人等事項。證監去年提及鎖定15家保薦人,就上市客戶盡職調查工作進行調查,昨日進一步披露已向8家公司及4名保薦人發出建議紀律處分行動通知書,並正考慮向至少5名保薦人發出類似紀律通知書及採取其他執法行動。
明報記者 陳偉燊
證監會在《執法通訊》中亦交代今年的工作重點,當中又以打擊企業欺詐為重中之重。其表明會繼續針對串謀欺騙投資者的集團,同時表明會監察發出虛假或具誤導性財務報表的公司、首次公開招股欺詐和相關的保薦人缺失,甚至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層在處理利益衝突方面的缺失。當中在處理保薦人紀律及失當行為方面,證監會表明,已對15家保薦人公司作調查,並向8家公司及4名保薦人,發出建議紀律處分行動通知書。到今年2月,他們亦正考慮向其他公司,及至少5名保薦人,發出類似的紀律通知書及採取其他執法行動。此外,證監會亦指,今年的執法工作重點,尚包括內幕交易及市場操縱、中介人失當行為及打擊洗錢等項目。
已向8公司4保薦人紀律處分
證監會又稱,其執法行動提醒保薦人須維持最高的標準及進行適當的盡職審查,這是上市過程中最根本的保障。翻查過去一年,證監會曾經採取行動,對瑞金礦業(0246)及其保薦人花旗,要求上市公司方面向投資者「回水」及賠償損失。另此前亦曾有報道指,證監會擬對已除牌的中國森林保薦人瑞銀及渣打亞洲採取行動,但是最終事件不了了之,未有下文。
除了狀告保薦人,在更早前,證監會其實亦偶有出手,並且多以罰款、公開譴責及吊銷牌照為主,例如在2012年向已經除牌的洪良國際保薦人兆豐資本施以重罰4200萬元,並且吊銷牌照。同時亦曾經在2017年因應中資保薦人交銀國際處理惠農資本上市的個案時,因為未有進行合理的盡職調查舉措,最終作出公開譴責,並施以1500萬元罰款。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78&issue=20180227
地建會:非豪宅全新盤首兩成有價單 議員:門面工夫 運房局:若不自律或採措施
1 :
GS(14)@2019-04-06 02:41:09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0101&issue=20190405
【明報專訊】自本周一本報報道,首季新盤成交近三成單位以招標形式售出後,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地產建設商會昨舉行會議達成共識,即日起所有「非豪宅」全新盤,首批推出的最少兩成單位須以公布價單形式發售,招標文件亦要在物業網站公布。運輸及房屋局回應指,若發現發展商自律的規範情况不理想,不排除會在有需要時採取適當措施。
明報記者 林尚民、林可為
有關會議昨日中午進行,會前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指,當局會密切留意情况,如發現情况不理想,不排除當局會採取適當行動跟進,確保新樓盤銷售透明度。昨日與會者包括新地(0016)副董事總經理雷霆、信置(0083)營業部聯席集團董事楊文、新世界(0017)營業及市務總監黃浩賢、恒地(0012)執行董事黃浩明等多家大型發展商高層,涉及約20家發展商代表,整個會議歷時約兩小時。
地建會開會前 陳帆表關注售樓透明度
會後,身兼會德豐(0020)副主席的地建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表示,所有出席會議的會員均同意,由即日起所有新推出的「非豪宅」樓盤,首批最少為樓盤兩成單位,必須以公布價單形式公開發售,但目前未就豪宅作出明確界定,可於單位面積、價錢考慮,亦會視乎一手空置稅情况。
至於若要招標發售的單位,發展商亦必須把招標文件內容,包含優惠計劃、詳細條款,提交予一手銷監局,以及上載至物業網站,而買家最終選擇哪種付款方法,或有甚麼優惠,都須要在成交紀錄冊中列明並及時更新。
梁志堅又指,此舉旨在增加售樓透明度,即使是非地建會成員發展商,相信大家都會跟從。被問及「非豪宅」全新盤至少有兩成單位須公開發售的界線會否太低,梁志堅則表示:「起碼行咗一步先,有需要再調整。」
尹兆堅:監管應以1076方呎劃分
運房局及銷監局對此回應指,政府會監察地產業界的跟進工作,若自律的規範情况不理想,不排除會在有需要時採取適當措施。地監局指,代理須保障和促進客戶利益,並對交易各方公平公正,該局會密切留意市場,並配合政府對有關情况可能採取的措施。
不過,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認為,目前招標賣樓「做法雖然不違法,但不要得亦不道德,當市民係水魚咁撳」,並指地產業界無意自律,為杜絕上述問題, 會研究自行以私人草案方式提出修改《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令房地產市場重回正軌。
對於地建會新做法,尹兆堅認為只屬「門面工夫」,並有意放生個別繼續有「玩招標」意圖的發展商,於完成首輪銷售後,續以招標形式賣樓,所以新做法無助提高銷售透明度,亦影響普羅消費者權益。
對於地建會現時未界定何謂豪宅,尹兆堅認為,可按差餉物業估價署的分類,將D類或以下單位(即1076方呎或以下),因屬涉及普羅大眾民生的物業,必須受監管,禁止以競投取代明確出價單的方式出售。
2 :
GS(14)@2019-04-06 02:41:21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ily1.php?issue=20190405
【明報專訊】新盤以招標方式銷售,近日引起社會很大迴響,撇除昨晚以發價單形式、首輪開售72伙的天后維峯‧浚匯,昨日至少有8個已開售新盤繼續透過招標售出,共沽約40多伙,成交價涵蓋300餘萬元的屯門細價樓,以至高達7580萬元的將軍澳洋房。
若以發展商計,昨日以新地(0016)標售單位數量最多,旗下大埔白石角雲滙、將軍澳日出康城晉海II、西半山巴丙頓山、元朗Grand YOHO二期,4盤共沽約36伙,當中雲滙佔31伙。豪宅方面,巴丙頓山標售兩伙分佈於10樓及11樓,實用同為742方呎的2房連儲物房戶,成交價逾2621萬元及2637萬元、實呎均逾3.5萬元。
MONTEREY洋房實呎3.8萬破頂
另會德豐(0020)將軍澳MONTEREY,最新售出Villa 5號屋,實用1994方呎附連花園和平台,成交價7580萬元、實呎3.8萬元,為項目4月開齋成交,售價創項目洋房新高;成交紀錄冊顯示,買家可享先住後付、提前付清樓價及現金回贈等優惠。
細價樓方面,今年轉以出價單、招標雙軌賣樓的莊士中國(0298)屯門弦海、萬科(香港)屯門掃管笏上源,昨分別標售2伙和3伙,弦海成交價低見341萬元、上源最高成交價高見572萬元。
3 :
GS(14)@2019-04-06 02:41:31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2114&issue=20190405
【明報專訊】地產建設商會昨日所謂達成共識,即日起所有「非豪宅」全新盤,首批推出的最少兩成單位須以公布價單形式發售,而招標文件亦要在物業網站公布,但未有界定何謂「豪宅」,再加上立法會討論一手空置稅,令發展商與政府關係更劍拔弩張。事實上,豪宅定義複雜,究竟以樓價、單位面積大小、地區位置來定,或只會令問題更趨複雜。
業界料新盤餘貨續採招標發售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表示,地建會提出的建議算合理,但如何定義非豪宅,或出現難題;並指若單純以物業價格區分,或會引致更多問題。利嘉閣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認為,以價錢界定已無大意義,因很多位處舊區的迷你新盤,呎價已超過2萬元。陳又稱,按差餉物業估價署的單位分類,把D型或以上單位、即實用1076方呎及以上的大單位,定義為豪宅會較合理。
陳海潮又表示,除非港府立法規管,否則招標賣樓不會完全杜絕。他指新盤過於採用招標模式銷售正處「風頭火勢」,不論港府、一手銷監局、地建會、立法會議員均開腔表達「關注」,相信新盤、特別是400餘萬元或以下的細價樓招標將會收斂,發展商也會較「守規矩」。不過,他估計樓價高於500萬元的中、高價一手新盤餘貨,料會繼續採出價單、招標雙軌模式發售。
另可留意的是,部署最快4月開售、單位總數達1408伙的大埔白石角海日灣II,如首輪開售兩成單位均須發價單,即涉最少282伙。億京項目及銷售策劃總監潘志才回應查詢時稱,集團正仔細解讀地建會的共識,也會參考律師建議,強調億京賣樓一向依照法例和具透明度。事實上,去年底開售的同系海日灣,一直以招標形式發售,涉及逾300伙,暫時並無發價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