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膠鴨爸爸:我驚有人癲到跳海!

2013-05-02  NM
 
 

 

巨型橡膠鴨抵港,全城哄動,不論報章雜誌、網上群組,處處見巨鴨身影。雖然只差幾日,巨鴨便在尖沙咀公開展出,但熱心fans依然攀山涉水到青衣山頭觀鴨,更有人坐遊艇出海與鴨合照,瘋狂程度有如追星。

以為膠鴨創作人Florentijn Hofman早已見慣不怪,豈料曾帶巨鴨巡迴12個城市的他說,未試過有地區像香港人那麼反應熱烈。

點止隻鴨,連帶香港人的純真與童心,都一次過被無限放大!鴨身解構

製作:據聞鴨身是中山沙溪生產的國貨,4月中當地民眾目擊廠商在一間小學操場試為巨鴨充氣。配件由香港船廠及製作公司打造,造價保密,需時近半年。

材料:鴨身由逾200塊PVC橡膠物料縫合而成。PVC即聚氯乙烯,不易被酸鹼腐蝕、耐熱及防火,多用於鞋、家具及保鮮紙等。

充氣:外殼重量逾600公斤,內裡並無支架。PVC雖不透風,但接駁位會漏氣,故鴨身下的浮台裝有風機,持續打氣吹脹鴨身。

保養:固定鴨身時,浮台會連接3個各3噸重石躉。鴨尾部設有拉鏈入口,供工作人員定期檢查。遇上天氣突變,巨鴨可於十分鐘內迅速放氣。

到訪國家

每次展出因應不同海域,有時會設計新鴨,有時重複用舊鴨。港版膠鴨則屬全新製作,身高16.5米,相當於6層樓高,屬歷來第二高,僅次於法國版膠鴨。07年法國聖納澤爾(高26米)07-08年荷蘭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瓦森納爾(高5米)08年德國紐倫堡(高5米)08年巴西聖保羅(高12米)09年比利時哈瑟爾特(高12米)09年日本大阪(高10米)11年新西蘭奧克蘭(高12米)12年日本尾道(高10米)13年澳洲悉尼(高13米)

追鴨靚位

橡膠鴨將於5月2日由船拖行出發,經過維港、文化中心,最後停泊於天星碼頭附近。鴨頭面向五支旗杆,賞鴨靚位首推海運大廈露天廣場,其次是海港城停車場,可從高處觀看整隻巨鴨。展覽期間,露天廣場會變成橡皮鴨水上遊樂園,24隻大小不同的橡皮鴨,分別在3個以錯視畫技術製作的3D水池中嬉戲,供市民拍照。同時海港城美術館會布置成船艙,展出橡皮鴨世界之旅相片。場內發售限定紀念品,包括1,000 隻9cm高橡皮鴨、扇子、T 恤、明信片、小鴨Cap帽等,部分收益撥捐心晴行動慈善基金。

想帶鴨仔到戰區

巨型橡膠鴨(Rubber Duck)是荷蘭藝術家Hofman於07年法國Estuaire藝術雙年展發表的裝置藝術品,其可愛模樣引來各方邀請展出,6年來去過12個城市。除膠鴨外,Hofman還製作過10.5米高巨型兔子雕塑、32米長大麝鼠,他愛將動物巨大化,認為能喚起美好回憶,且聽他親自介紹橡膠鴨的一切。壹:點解想做橡膠鴨?H:01年我在鹿特丹藝術博物館,看到荷蘭風景畫後,突然想到荷蘭遍布海岸線,如果突然有一隻巨型黃鴨出現,一定非常有趣。壹:為何會來香港?H:以往橡膠鴨去過的城市,都是先收到當地主辦機構的邀請,再由我們派出技術人員實地視察,還要向政府申請等等,這次也不例外。壹:最想去邊度?H:我想去勻全世界!最想帶鴨仔去戰地,如以色列、巴勒斯坦,希望鴨仔為大家帶來和平與歡樂。壹:為什麼去不成?H:要顧及很多因素,包括天氣、風向、電力、政府審核等等。例如兩年前,澳洲東部水災,當地人好想橡膠鴨來訪,我說沒問題,政府也批准了,但最後因經費不足而取消。壹:擔心橡膠鴨商業化嗎?H:不會,我有三大原則。一是不可改動鴨仔外形,二是不准加任何宣傳banner在鴨身上,三是不可在陸上展出。壹:為何不能加裝飾?H:不少人提議,將鴨仔轉顏色、加圖案,我一概否決。因為我是一個雕塑家,不是一個illustrator(插畫家)。我愛呈現物件的本來面貌,要簡約、樸實。壹:印象最深刻的國家?H:香港!唔係講笑,我未見過隻鴨未正式出現,已經引起所有人關注。我擔心有Fans會為睇鴨而跳落海,講真,使唔使掛番個「小心睇水!」嘅牌喺附近?

「橡皮鴨游世界」藝術展日期:2013年5月2日至6月9日(戶外場地)、5月6日至6月11日(美術館)地址:尖沙咀海港城露天廣場、美術館策展及企劃:海港城AllRightsReserved Lt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169

令我驚嘆的甜品包裝&銷售策略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29.html
近日我發現新奇有趣的包裝銷售策略,令人驚嘆~! 

產品包裝影響價格,大家都知道。除了精美外觀,不同的包裝形態,產品價格可以相差一倍。例如圓筒形的明治朱古力橡皮糖,售價~$19,袋裝售價~$9.8。驟眼看,圓筒形的份量較多,但細看標籤,圓筒形的淨重量:50g,而袋裝則是53g。即圓筒形的包裝份量較少,但價錢貴一倍。這類例子在超市俯拾即是。





上述是簡單的例子,已行之經年,並不特別,只是舉例說明市場常見的包裝法門。真正令我詫異的,是東海堂和美心西餅~!  

金鐘廊的某一幅牆,放置了幾部自動販賣機,受賣東海堂的餅券。那不是一般數十元的餅券,而是特定產品的換領券。近日就主力推廣3款綠茶味產品,綑綁式銷售並給予折扣,還註明『限時優惠』,吸引客戶購買。我認為這是非常聰明的做法。金鐘廊人流極多,加上『限時』、『優惠』、『綑綁銷售』和未來兌換,就似另類團購。但自動販賣機不需要付第三方佣金,省下的金錢可以租地方。而整幅牆都銷售同一產品的換領券,能達到廣告的效果。先前的芝士蛋糕換領券曾全部售罄,賣廣告之餘還有實質進賬,很棒的策略~!  即使最後未能賣出所有餅券,當作廣告支出也十分化算吧~  



我欣賞『餅券自動販賣機』,但這策略不足以令人驚嘆。我真正佩服的,是美心西餅新推出的熊貓甜品!



趁勢推出熊貓甜品,時機拿捏得準和賣相可愛吸引,是理所當然。但最令我好奇的是:第一次見到西餅店賣甜品單靠盛器,根本看不到內裡載了甚麼。標籤只有名字『熊貓甜品杯』,並簡單註明士多啤梨味。而熊貓頭是杯蓋,完全遮蓋杯中甜品,我無法知道內裡是蛋糕,慕士或是啫喱...  美心先前推出的花盆甜品,賣相非常吸引,沒有杯蓋且註明是Tiramisu,顧客能想像且知道味道。 今次的『熊貓甜品杯 』,除了外型吸引,一眼看去真的無法想像甜品的味道。

原來,西餅的selling point 不需要是瑰麗外表、精緻味道,可以純粹靠殼(盛器),很厲害。我真心佩服,自覺上了一堂銷售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0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