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加坡企業成群來台上市的盤算 跨越3000里的布局

2011-6-13  TWM




台北與新加坡的距離有多遠?3000公里,大約要飛行5小時才能到達。

但,最近兩地的距離,隨著新加坡企業陸續來台上市掛牌,頓時縮短了。

過去,台灣股市魅力,向來不如香港與新加坡,但在政府積極招商與資本市場活潑的特性,加上與中國簽署ECFA,台灣成了進軍中國市場最佳的中繼站。

新加坡商來台掛牌,如同浪潮一般,正一波波的席捲而來,台股的魅力與新價值,正在展現中。

撰文‧周岐原、吳美慧、歐陽善玲五月二十五日的夜晚,十餘家公司的老闆齊聚在台北市某家商務型飯店聚餐。這一天,東道主是新加坡商捷必勝公司董事長林永 車,為了公司股票即將在台灣掛牌,舉行了感謝之宴。這群說著閩南話,夾雜英語和國語的大老闆,全部來自新加坡,席間的貴賓有已經在台灣掛牌TDR(存託憑 證)的超級咖啡,還有即將在台灣登陸興櫃的其祥食品。席間觥籌交錯、氣氛融洽,讓人一度有置身在新加坡的錯覺。

台股條件轉變 吸引外商青睞與其他企業餐宴最大的不同,這群普遍是華人第二代或是第三代的企業主,有著其他國家與地區所沒有的凝聚力。在新加坡黨政關係良好的林永車的大 力吆喝下,超級咖啡準備年底「加碼」在台灣掛牌,益立集團和CIVIL TECG公司也即將申請年底來台灣掛牌,台灣資本市場比新加坡活絡,對中小型企業與產業多元化的接受度高,台灣儼然成為新加坡商資本市場的新天堂。

「我覺得台灣真的很有機會呀,很有前景!」在這場筵席間,一位經營工程服務業的企業第二代搖晃著紅酒杯,一邊微笑地說。這場觥籌交錯的宴會,反映出台股的 現狀已然蛻變,從過去本地色彩濃厚的股市,轉變為條件足以吸引外商的市場。所以不僅「鮭魚」台商們陸續返鄉,連外商都嗅到商機、成群結隊來了!

這是台股有史以來,一場無聲的量變,更是質變。而新加坡商來台掛牌,猶如浪潮般的一波波席捲而來,捷必勝、紅木只是大浪來臨前的浪花,後續還有更多的公司準備登陸來台。

趨勢十年一變,台灣將「籌資中心」當作長久以來的努力目標,如今,總算見到成效。過去十年,鎖定以中國作為市場的企業,首選無疑是選擇到距離最接近中國的香港掛牌,與中國公司競爭來自全球的資金。

另外,也有部分台商,選擇到積極爭取中國企業、擴大「中國概念」的新加坡股市掛牌。但無論是海外台商或外國企業,對來台掛牌就是興趣缺缺。

這個現狀之所以改變,來自於兩年前的「美麗相遇」。

當年,陳樹擔任OTC(櫃台買賣中心)董事長時,帶領國內一票券商到新加坡招商,當時駐新加坡大使史亞平也參加招商大會,給與會的新加坡商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這腦海中的印記兩年後開花結果,「在新加坡很難遇到官員,讓我們很感動!」其祥集團董事經理王建山說。

這個感動,讓台灣證券市場和新加坡、香港的競爭差距,正步步拉近中。由總量來看,在香港及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企業中,來自中國及海外公司占整體比重都高達四 ○%左右,這個比率,是台灣的十倍之多。然而將海外新股掛牌的數據逐年檢視,不難發現,新加坡對海外企業的吸引力正快速滑落,在此同時,以往乏人問津的台 灣市場卻快速崛起,而且大有取代新加坡的態勢。

台、星市場優勢 近年漸逆轉改變的背後,代表台灣股市的魅力正逐漸擴大中。二○○七年,海外公司赴新加坡上市達到最高峰,當年就有五十六家公司掛牌。不過此後,海外企業對 新加坡股市的興趣便逐漸降溫,○八年至一○年間,只有五十七家海外公司掛牌,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例如在新加坡上市台商中,最具指標意義的中國旺旺、仲利控 股,兩家公司也先後下市,轉移到香港掛牌。

相對地,海外公司在台掛牌卻從長年的個位數逐漸上升,○九年一口氣增加到十家,去年更增至十八家,與新加坡只剩一線之隔。這項數據還僅計算證交所的上市企業家數,若加上登錄興櫃及上櫃的海外公司,今年台灣吸引海外企業的數量,可望正式超越新加坡。

「條件成熟、預計年底前送件審查的海外企業,估計至少有十家,」OTC副總經理朱竹元就樂觀地說。五月底,在OTC舉辦的一場海外企業掛牌說明會上,有多 達四十家外國企業出席,凸顯了台灣股市的吸引力。從來不是企業首選IPO(首次公開發行)的台灣市場,為何在一夜之間從一張冷板凳,逆轉成為外商企業最想 進駐的「寶地」?

「台灣有零售投資人(散戶)的傳統,而新加坡股市沒有,這是一個主要的區別!」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說。由於國內多數個股市值低於機構法人要求的「門檻」十 億美元(約新台幣三○○億元),而且散戶占台股成交量仍多達六成,中小型股在散戶居多的台灣掛牌,是相對有利的選擇。

相較於台灣的傳統特色,中小型股若是選擇在法人交易為主的新加坡掛牌,很可能出現成交量極度低迷的現象。像是養殖鮑魚產品的歐聖集團,在新加坡掛牌的原股就曾出現一天成交不到一張的冷清局面,失去掛牌交易的意義。

再例如去年在港股重新掛牌的四環醫藥,原先就是在新加坡掛牌的一檔「龍籌股」。因為交易市況不理想,公司決定改往香港上市。由於四環醫藥是中國最大心血管 製藥公司,在市場憧憬中國生技業發展的推波助瀾下,在港股掛牌時引發市場轟動,連「大鱷」索羅斯都透過旗下的量子基金,認購四千萬美元股權。可見離開新加 坡,尋找更活躍的資本市場,已然是不少海外企業私下考慮的念頭。

「我認為未來跟新加坡爭(中小型公司)的,就是台灣。」金融公關公司總經理章誠爽認為,「以後局面確定,就是大公司肯定都去香港,沒得爭了」,但除了巨型 企業之外,各地中小企業也有上市集資需求,過去它們傾向往新加坡股市發展,但是現在,來台灣掛牌的吸引力明顯超越新加坡。

「新加坡人比較保守,對中、小型公司都不太敢投資,」在台發行TDR的特藝石油能源董事長陳有樹,一語道破新加坡股市的弱點,就是交易量集中在機構法人, 而散戶又對中小型股沒有興趣。但要是這些公司選擇到香港,在大型中資股林立的港股市場,也很難吸引投資人目光,在此情形下,台灣股市就成了這些新加坡企業 最佳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當局開放海外企業回台掛牌後,率先上市的TPK(宸鴻)、美食達人及晨星半導體等公司,其身分都是台商。今年陸續在興櫃市場亮相的捷必勝控 股(KY必勝)、紅木集團(KY紅木)、其祥食品等公司,卻是道地的新加坡企業,這也是台股首次出現純外資企業來台掛牌。有了這群開路先鋒打頭陣,未來台 股很可能進一步開放,吸納更多外商在本地上市。

詩肯成功經驗 加深來台想法新加坡企業為何將台灣視為新樂土?除了市場特性適合中小型股以外,率先登上台股的詩肯柚木,其成功經驗也是一大關鍵。

本來詩肯打算按照一般上櫃程序,接受券商輔導並送件掛牌,後受金融風暴影響,公司臨時決定入主原為東元集團旗下的旭展,並借殼上市。這一來一往,整整節省一年半時間。

其實來自新加坡的詩肯,在台灣落地生根已經有十八年時間。九三年時,詩肯在台北市光復南路開出第一家據點,當年就創下銷售五百萬星幣(約一.一八億元新台幣)的業績。

後來詩肯花了十年時間,在全台各地廣設據點,到了今年第一季,借殼轉型為家具通路股的詩肯終於繳出亮眼成績,在六十五間分店帶動之下,稅後EPS達一.三 ○元,和貿易百貨類股相比,名列前茅,成交量與股價也持續上升。詩肯的高周轉率和本益比,讓其他新加坡老闆更堅定要來台灣掛牌的想法。

「我們新加坡人很團結,做生意向來都是『一個牽一個』,現在看林老闆(林永車)做得這麼好,大家當然更會想來台灣發展!」一位正在與券商洽談掛牌事宜的新加坡老闆,就大方承認自己同樣有將公司轉戰台股的規畫。

詩肯柚木董事長林福勤談到來台掛牌的決定,有「相見恨晚」的感受。他說:「在新加坡,家具通路股的本益比頂多三到七倍,必須是大型、跨國企業上市才有意 義,中小企業很難存活。」在台練兵 籌資進中、日市場林福勤回憶切入台灣市場初期,由於是外來家具品牌,經營管理頗為吃力,必須借重新加坡既有資源協助,例如建立銷售及客戶資料庫、拍攝電視 形象廣告等,都靠新加坡支援,才能度過當時的難關。但林福勤也強調,等到國內事業體質調整完成,他將以台灣為基地,將家具業務拓展到中國大陸與日本市場。

透過台灣,同時揮軍中國與日本市場的布局,不僅是詩肯的經營戰略,也是所有準備來台掛牌與成立據點的星國老闆,共同期待的前景。

客戶遍布東南亞、中東與澳洲的捷必勝控股董事長林永車說:「區域性很重要,未來台灣的市場還會更大,所以我們決定來。」從事機械租賃服務業的捷必勝,看上台灣鄰近中國與日本的優勢,就準備先在台灣積極練兵,然後透過股市籌資,投入中、日兩大市場。

企業紛紛將股票來台上市,各有其商業利益考量,對國內散戶來說,也有相當正面的效果。

過去在台灣掛牌的公司,產業類型相對固定,除了占一半以上的電子科技股,原物料、能源及奢侈品等產業均沒有相關標的可供選擇,投資人若有意布局特定產業,只能到國外開戶,或是在券商辦理複委託申購。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公司被吸引到台灣掛牌,投資人再也不必捨近求遠,可以就近投資到更多元的產業,等於是將台股平台更加放大。

香港交易所能夠連續二年成為全球IPO集資最多的證券交易所,除了背靠中國、擁有龐大資金優勢之外,選擇多樣化,更是吸引外資的重要關鍵。例如歐舒丹與PRADA等歐洲企業,先後選擇到港股掛牌,就讓港股更加壯大,如今台灣的資本市場,也正循這個方向邁進。

台股的大改變,真的來了。

來台掛牌公司中,投資人可以選擇的新產業原物料產業 KY保綠(8423)奢侈品產業 KY紅木(8426)工程機械業 KY必勝(8418)博弈飯店業 KY楷捷(2721)石油探勘業 特藝(911613)精品家具業 詩肯(6195)外商來台掛牌三種途徑及代表公司

來台掛牌途徑 代表公司

第一上市(IPO) TPK(3673)、KY必勝(8418)、KY紅木(8426)借殼上市 詩肯(6195)發行存託憑證(TDR) 神州數碼(910861)、爾必達(916665)、

特藝(911613)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台灣資本市場魅力十足

新加坡股市交易冷清,不僅使得到新加坡掛牌的台商喪失信心,也讓新加坡商開始轉赴台灣市場掛牌。

第一階段

(1996至2007年)旺旺、仲利控股等台商企業先後出走,選擇至新加坡掛牌上市。

第二階段

(2007至2010年)外國公司在新加坡掛牌達到高峰,07年就達56家,但隨後因金融海嘯銳減,三年僅有57家外商掛牌。同時新加坡交易量低,台商及陸資陸續出走至香港及其他市場。

代表案例:四環醫藥、中國旺旺與仲利控股、美食達人(KY美食)、康師傅。

第三階段

(2010年?)

台灣首次出現純外資來台第一上市,透過兩岸開放,台股吸引外商能力持續上升。

代表案例:捷必勝控股(KY必勝)、紅木集團(KY紅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49

山西基層腐敗樣本觀察 “蠅貪成群,其害如虎”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596

(農健/圖)

在2015年山西查處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8653人次。這一數據,還不包括村兩委的其他成員。

大同市城區東街一居民因家庭困難申請了低保。社區負責低保審核的幹部上門調查,臨走時向他索要了100元打車費。

“大到二三十萬元,小到幾百元,只要經過鄉政府,就會不同程度地被截留克扣,鄉政府成了‘收費站’‘半路虎’,老百姓的‘奶酪’被無情瓜分。”

“蠅貪”

按日子算,趙連最近可以恢複自由了。

2015年12月16日,曾任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沙楞河鄉後圪塔峰村村主任的趙連因貪汙罪,被判有期徒刑10個月,緩刑1年。

從數字看,趙連貪汙的金額不大。判決書認定,趙連擔任村官期間,為親屬辦理五保戶騙取國家補助款9744元、虛報冒領國家糧食直補款13554.5元,共計23298.5元。

在山西,趙連這類職務不高、權力有限的貪腐鄉鎮科級官員和村官被稱為“蠅貪”。

南方周末記者走訪山西省臨汾、朔州、大同三個地市發現,在一些貧困的農村,村里沒有資源沒有企業,種地和出門打工成為農民謀生的兩個主要手段,村官們貪腐數額不大,多數“蠅貪”只有數千元幾萬元,但在基層的影響極為惡劣。

在朔州農村,虛報冒領和騙取套取涉農資金是蠅貪們的重要手段。朔州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康吉仁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朔州共有73個鄉鎮,2015年8月至12月,有71個鄉鎮的900多名黨員和村官主動退繳過去自己虛報冒領和套取騙取的涉農資金約300萬元。在主動退繳之前,2015年1至6月,該市還查處了98件此類案件,處分105人。

根據國家補助政策,山西一個農民種一畝土豆可獲補貼60元,一畝玉米補助70元,一畝雜糧補助80元。每戶種植多少,國家就按政策補助多少。一些村官利用手中申報的權力,采取沒種虛報或者少種多報的方式,為自己或他人騙取國家補助。

朔州市平魯區下面高鄉原鄉黨委書記馬潤平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出現大面積虛報冒領,是因為肩負核查任務的鄉鎮官員沒認真進行田間地頭核實,村官報多少就是多少。該市滋潤鄉喬姓村支書兼主任連續三年以親屬名義,虛報糧食種植面積套取補助款1880元。2013年,朔州市一名李姓村支書虛報玉米18.2畝、小雜糧11.2畝,套取補助2170元。

“經過查處和治理,虛報的沒有了,2015年全鄉申請糧食補助時 比2014年少報了12400畝。”馬潤平認為,2015年少報的萬畝基本屬於過去虛報的水分。

在一些林地較多的地方,騙取退耕還林補助是蠅貪的常用手段。大同市渾源縣大仁莊鄉東王鋪村原支書周稿,以妻兒名義虛報25.4畝退耕還林地,騙取補助款2.8萬元。

將個人消費列入集體開支,也很常見。晉城市高平市野川鎮柳樹底村,2006年至2015年3月,三名村官將個人消費的煙酒在村委賬上報銷25萬元;先後擔任村主任、村支書的邵文勝,報銷了其中的22萬余元。

向低保戶索要百元打車費

如果說趙連這類虛報冒領的“蠅貪”並不直接侵害普通老百姓,那另一群則將黑手直接伸向了最貧困的人群。在低保領域,村官們冒領或基層辦理低保的工作人員向低保戶吃拿卡要一度盛行。

2015年,大同市城區東街居民杜明(化名)因家庭困難申請了低保。社區負責低保審核的幹部上門調查,臨走時向他索要了100元的打車費。

當地基層官員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碰到這種索要好處的情況,申請低保的居民一般會給,畢竟辦了低保得到的遠比這100元多。

5月,杜明向當地紀委舉報。6月,東街紀工委書記孫曉明帶領一名同事調查發現,舉報屬實。4月15日,孫曉明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索要打車費的工作人員被行政記過。

大同市新榮區西村鄉雞窩澗村原村支書兼主任賈財,也幹過這類事。2013年10月,賈財為村民辦理低保手續時,收取了一名低保戶1500元的好處費。

收取好處費,讓一些不那麽貧困的人違規獲取低保的情況,在各地也十分常見。2013年5月,大同市礦區挖金灣街道永樂街社區主任兼書記張江,收取2400元好處費,讓8戶不符合低保條件的居民通過審核。該街道紅旗溝社區主任兼書記杜翠萍收取好處費1350元,讓9戶不符合條件的居民享受了低保。

一些基層“蠅貪”還盯上了無人贍養的孤寡老人、殘疾人等五保戶。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大同市新榮區郭家窯鄉村支書兼村委會主任張萬和侵占村里一名五保戶的供養費3090元。

有的“蠅貪”甚至直接將自己或家人違規列入低保。朔州沙楞河鄉一名趙姓村主任當村幹部前就享受低保,2011年12月至2014年9月任村幹部期間,違規領取低保12460元。

吃拿卡要,雁過拔毛,還在其他領域大量出現。太原市陽曲縣侯村鄉洛陽村,2012年9戶村民進行危房改造時被村官們要求繳納質保金35000元。事實上,收取這一質保金不符合國家規定,收的這筆錢也沒入村里的賬。此外,村主任還侵占村民養羊的自籌資金3000元。

同樣是村主任,趙連在郝二柱面前只能算個小巫。郝二柱,是山西小官巨貪類“蠅貪”的代表:村官級別低,但貪腐的數額驚人。

山西省紀委向南方周末記者提供的官方信息稱,為了賄選太原市小店區紅寺村主任的位置,郝二柱貪汙拆遷款數百萬用於拉票賄選。

2011年,為了在換屆選舉中連任村主任,郝二柱組織了拉票賄選團隊,村民免費就餐、領取報酬長達4個月,支出現金78萬元。選舉前,又安排人將800余萬現金發到選民手中,其中140萬是他向熟人借的款,其他都來自村里的拆遷補償款。2015年8月,太原市紀委通報,郝二柱貪汙、挪用公款數千萬元。

“近三年城中村問題占全市農村信訪總量的近三分之一,許多城中村幹部借改造之機成了千萬富翁,不少官員染指其中。”太原市紀委提供給南方周末記者的官方信息稱。

蠅貪成群

山西,共有行政村28000余個。

2016年3月6日,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公開披露,2015年山西查處村支書、村主任8653人次。這一數據,還不包括村兩委的其他成員。

在山西調查期間,數名鄉鎮官員向南方周末記者承認,當地村官們的虛報冒領等問題,他們早就知道,“過去都是這樣,因此默認”。

山西省紀委針對上述問題指出,一些鄉鎮黨委監管不力,“往往只關註農村幹部完成任務指標,對一些村幹部的違紀違規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如村幹部克扣、截留、挪用專項資金,甚至強行攤派、巧立名目亂收費。”

部分鄉鎮科級官員不僅不監管,自己還將黑手伸向了貧困人群。

山西官方資料披露,2010年至2015年,忻州市五臺縣神西鄉政府截留挪用街巷硬化、種草養蓄、水價補貼等項目款84萬余元,克扣整村推進、飲水安全等專項款30萬元。

2011年,該鄉未向上級主管部門和資產管理部門履行審批手續,就以18萬元價格將舊鄉政府賣了,時任鄉黨委書記郅健康收到13萬預付款後納入鄉政府小金庫,用於日常開支。

2010年,郅健康與時任鄉長高建東安排鄉政府會計和兩村的村官,將兩村72萬元的扶貧項目款克扣24萬元,用於鄉政府日常開支。2013年,五臺縣水利局撥付該鄉邊家莊村飲水款6萬元,郅健康與高建東安排鄉政協組長劉至康將這筆飲水款克扣挪用作鄉政府的各項雜支。

“大到二三十萬元,小到幾百元,只要經過鄉政府,就會不同程度地被截留克扣,鄉政府徹頭徹尾成了‘收費站’,成了‘半路虎’,致使一些項目無法正常實施,老百姓的‘奶酪’被無情瓜分。”山西官方對上述案例總結說。

賀韶東,2011年9月任大同市渾源縣官兒鄉黨委書記、人大主席。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官方消息披露,賀韶東任職期間,當地部分村民種植的黃芪、少芪地被征收,補償標準本是黃芪每畝1.5萬元,少芪每畝0.6萬元。賀韶東擅自將補償款標準降低,以黃芪每畝1萬、少芪0.4萬元補償給農民,鄉政府從中截留570余萬元。

2015年5月,大同市將上述案件作為“典型的與民爭利、與民奪食,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的腐敗案件”進行通報。

危害如虎

蠅貪們雁過拔毛,有些連發放給災民的面粉都不放過。

臨汾市原鄉寧縣紀委農廉室主任胡有明介紹,2013年,該縣西交口鄉良種村遭受冰雹災害,村支書兼村主任白珍喜截留了縣民政局下發給良種村的40袋救濟面粉,每一袋價格是93元。該縣紀委還查實此人貪汙扶貧款15萬、貪汙村集體高速項目租金36.4萬。

在鄉寧縣紀委書記栗俊昌看來,截留的救濟面粉和貪汙的扶貧款金額相對不大,但性質惡劣程度嚴重。

“因為遭受了自然災害,救濟面粉是民政發給非常困難的貧苦戶救急的,把這個貪汙了,性質惡劣。扶貧資金是幫助貧困戶脫困的,貪汙扶貧資金,要比貪汙其他集體資金更嚴重。”栗俊昌介紹,在紀委進行處分的量紀上,貪汙扶貧資金和救濟面粉的情節也會比侵占集體資金的處分要嚴重。

基層的蠅貪,還把黑手伸到了與老百姓生活密不可分的衛生、教育領域,引起極大民憤。

2012年,靜樂縣衛生局為全縣14個鄉鎮5周歲以上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安排體檢,按每人120元標準撥付了體檢費用。2014年10月,當地紀委查明,縣衛生局長李茂林未經正式會議確定由兩家民營醫院承擔體檢任務,兩院通過偽造體檢表虛報體檢人數3930人,騙取資金47萬余元,配合體檢的22個鄉鎮衛生院院長從兩家醫院領取900—10000元的補助款後據為己有,共貪汙相關資金12.8萬元。

李盛,出事前曾是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山西省勞模。可是,在擔任忻州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期間,將違規收取的147萬元借讀費私設小金庫供自己使用,向承包學校工程的老板索要好處費28.5萬元。2013年調任忻州市長征路小學校長後,替人辦理入學收取好處費27.6萬元。

在省會太原,“蠅貪”還帶有黑惡色彩。太原市紀委向南方周末記者披露,一些村黨組織軟弱渙散,一些村組織長期被宗族勢力、黑惡勢力把持,部分村幹部貪汙腐化、黑惡勢力橫行鄉里,公職人員為官不為、村民怨聲載道。

南方周末記者從太原市紀委獲得的官方信息披露,太原市萬柏林區南上莊村委會主任王玉龍縱容親屬敲詐勒索負責村建設項目的開發商。其外甥,因開發商沒有使用其指定的混凝土,強行向開發商索要20萬元,其侄子強行向開發商索要60萬元。

對此,當地街道辦和派出所等部門不僅沒有嚴肅查處,還向該村在內的4個村攤派482.73萬元。目前,涉案的6個單位的13名基層官員被追責或移送司法。

亂象叢生,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一度陷入“村官腐、群眾怨、幹部躲”的困局。2003年啟動改造到2014年,11年間太原市173個城中村只完成了3個村的整村改造。

“蠅貪”積少成多。山西官方向南方周末記者披露的數據顯示,2015年僅山西省農業廳發現面積不實、虛報冒領等涉及糧食直補面積的問題就有207起,涉及資金109億元。

“蠅貪成群,其害如虎。”山西省紀委總結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443

拍《三五成群》被熱捧 新劇姦杏兒神仙B轉揸的士 「人情冷暖」

1 : GS(14)@2016-12-24 10:55:33

■龍虎武師出身的蔡堅成,兩年前已轉行做的士司機,採訪當日他送兒子Hugo去游水。



曾經為四大天王、楊紫瓊、李連杰、甄子丹等當替身的龍虎武師蔡堅成(B哥)在圈中多年偶有客串幕前,早年在電影《三五成群》演古惑仔神仙B一角,被網民熱捧,更為他開設fb專頁,而新作則是近日無綫播出的新劇《巾幗梟雄III之諜血長天》,他演欲強姦胡杏兒的日本兵。


約巨星打波

B哥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欷歔地表示演藝圈不景氣,兩年前已轉型做的士司機,他說:「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唔係成日都有戲拍㗎嘛,冇戲拍咪揸的士囉!有人搵咪拍囉,冇人搵咪繼續揸的士,勤力啲一千蚊都搵到,但要好勤力囉,都唔係話日日有一千蚊。」多年在影圈打滾,他透露與不少明星都有交情:「好似梁朝偉啦,嗰陣都有約出嚟打波食飯。關禮傑都係好朋友嚟,不過張國榮我就唔敢約。」



■蔡堅成(左)在《三五成群》演神仙B一角,成網民追捧對象。

■B哥在近日播出的劇集《巾幗梟雄III之諜血長天》演欲強姦胡杏兒的日本兵。

■B哥雖轉行做的士司機,但對演藝工作仍有一團火。


自度摑大王

提到他的代表作神仙B,要貼印有字紋身造型,他自爆自度加戲掌摑大王宋本中的一幕:「因為我做黑社會,我喺度兇緊佢,我一路兇一路逼前,逼到去佢前面都唔知做乜好,所以咪打佢兩巴囉,當時佢都呆一呆,心諗點解會打我,到cut機之後,導演都問我點解會打佢。」
B哥坦言希望重回演藝圈,更想有機會做導演,他說:「幕前幕後都可以做,不過前提係要尊重,之前我推過一個,佢搵我去做演員,我話要畀劇本我先,但到開拍之前都未有,冇劇本都唔緊要,但你起碼要話畀我知去做啲乜,即使場戲係去到乜都唔使做坐喺度,所以我最後冇去到。」採訪:譚倩宜攝影:沈健程


蔡堅成現為夜更綠色的士司機。

訪問當天,囝囝Hugo要上游泳班,這位廿四孝爸爸當然允當司機負責接送。

Hugo笑言也曾Google爸爸的名字,故知道爸爸叫神仙B。


想野生捕獲B哥?去大學站等的士最有機會。

B哥坦言希望可一嘗導演夢。

電影《三五成群》這幕,令B哥成網絡紅人。


戲中掌摑大王宋本中的戲碼,是B哥自己加上去。

曾於電影《鎗王》中,跟張國榮對戰。

年青時曾半當楊紫瓊的替身。


當年跟張國榮合作不少電影。

早年當武指時,B哥曾替蕭正楠試位。

《巾幗III》的這幕,是B哥轉行前最後的作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24/198751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986

成群烏頭四圍游澳洲鯊魚歎「鮮魚放題」

1 : GS(14)@2017-04-28 02:10:51

正所謂「有食唔食罪大惡極」,澳洲新南威爾斯省的斯蒂芬港(Port Stephens)一群鯊魚也許都是如此想,牠們衝入一群烏頭(Mullet)魚群中,來一個「鮮魚放題」,實行大快朵頤。赫爾利(Damian Hurley)本月初用無人機拍下鯊魚群獵食一幕,上周六上載YouTube。片中見到一大群烏頭聚集在海邊,將綠色的海水都「染黑」。數條鯊魚游進烏頭群中,便開始大吃特吃,吸引群眾站在岸邊觀看這一幕「大屠殺」。為了泳客安全著想,海灘救生員立即疏散游泳人士及禁止民眾下水,宣佈暫時封閉沙灘。當局每天派員在海上巡邏,直至確定安全才解封。來自悉尼的卡羅茲(Tony Carrozzi)上周亦曾拍到烏頭飛躍出水面,便立即成為鯊魚的食糧,「烏頭整天都在那裡,鯊魚也是」。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6/200023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6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