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泰系員工們的周末在銀泰創始人沈國軍一封內部郵件的傳送中開始澎湃。《第一財經日報》記者6月5日獲悉,沈國軍通過內部郵件及銀泰集團官方網站發布了“告銀泰商業員工公開信”,信中對全體銀泰商業員工表達了感謝,重要的是,在公開信最後,沈國軍表示:“辭任董事局主席後,我將在銀泰公益、銀泰置地、銀泰資源、銀泰金融投資、銀泰農業發展、銀泰未來科技城、銀泰中心,In及銀泰城購物中心業務上花更多時間。”
銀泰商業(01833.HK)近期公告稱,原董事會主席沈國軍不再連任銀泰商業執行董事,並於股東大會後辭任董事會主席兼戰略發展委員會主席職位,阿里CEO張勇將被委任為董事會主席兼銀泰商業戰略發展委員會主席。
沈國軍
一時間,沈國軍辭任後的去向成為業績矚目的焦點。
值得註意的是,記者在其中發現了“銀泰農業發展、銀泰未來科技城”等此前銀泰集團從未提過的業務,這是否意味著沈國軍辭任銀泰商業(集團)董事局主席意欲圖謀銀泰集團更大的動作?
同時,沈國軍仍然保留了銀泰城購物中心這個業務內容,這是否也同樣意味著沈國軍此番辭任並不代表銀泰集團將徹底放棄商業零售業務板塊?
據此,記者通過與銀泰商業接觸頗多的相關人士了解到,此番沈國軍退任銀泰商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完全是基於銀泰商業(集團)未來發展前景的主動選擇,是推動新力量對企業轉型的主動融合與引導。沈國軍的主動讓賢,意在希望阿里巴巴集團和張勇能從互聯網技術、新創新思路、新服務架構等層面更廣泛地引入到銀泰商業,從而進一步深化雙方於2014年3月達成戰略合作時的目標,即打造線上線下的未來商業基礎設施體系。
另有接近人士透露,沈國軍的商業邏輯非常清晰,即有潛力的行業必須發展和變革,而對於相對不太具備潛力的產業則不會太多關註。目前實體零售業受到很大電商沖擊,所以沈國軍很早就開始於阿里巴巴電商合作,另外其也在關註其他潛力產業。但此前對於農業,沈國軍卻從未涉及,因此對於銀泰是否真的要去做農業、沈國軍將如何發展銀泰城購物中心業務等問題還需拭目以待。
附:沈國軍“告銀泰商業員工公開信”全文
永遠愛在一起
銀泰商業的各位同事:
大家好!
2015 年 6 月 5 日我將辭任銀泰商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及戰略發展委員會主席,未來將集中精力思考銀泰集團的整體發展戰略。
我很感激。感激17 年來大家風雨同舟,一路並肩前行,同呼吸共命運。 17年間一次次攜手踏上新的征程, 一次次勇敢超越……感激大家每一個人的辛勤付出和汗水,感激這17年來你們給我的信任與支持,感激大家帶給我這段人生中珍貴的經歷。
我很自豪,從1998年一個無心插柳的生意,一家銀泰百貨門店發展到全國領先的零售業集團,從 1000 萬資本金發展到市值 300 億的公司,從一個“誤入歧途”的外行發展成為行業創新引領者。在你們執著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並勇於承擔社會責任。 先後獲得“中國納稅百強前十名”、“中國民營企業500 強”、“中國服務業500強”、“中國最具成長性新銳企業獎”、“消費者信得過單位”、“社會企業公民”、“最佳綜合百貨類網絡購物平臺獎”、“最具時尚影響力購物網站”、“工商企業信用評價AAA級企業”、“企業銀行資信AAA級”、“浙江省百強企業”等稱號,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和愛戴。2007年成功登陸香港聯交所上市,以240倍超額認購成為零售業創舉。2013年銀泰商業被摩根士丹利評為“全球正在引領零售革命的 16 家公司之一”,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和付出都得到了認可,這些榮譽也屬於我們每一位員工的。
我很欣慰,在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能夠不忘初心,始終堅持“以客為先”的經營理念,恪守銀泰人“勤奮、誠信、創新、感恩”的八字準則。我欣喜地看到,公司自發而主動地進行思維和經營模式的自我顛覆與變革,加速提升企業的互聯網化程度。從管理層到員工,都清醒地認識到了與互聯網的深入融合才能改變行業現狀, 能夠積極主動地接受和學習新的知識, 並以開放的心態主動地擁抱消費者的變化。如今的銀泰商業,從發展戰略到產品策略都在不斷地動態優化,你們讓整個行業看到了希望和未來。
我很期待,未來的銀泰商業集團將會由一支充滿創新變革意識與互聯網思維,且具備豐富的線上線下零售從業經驗的高素質管理團隊帶領,繼續創造新的奇跡,並成為全球零售業創新變革的典範,成為互聯網時代零售業的榜樣,成為電子商務與傳統商業融合的巨人。
我們要看到社會的日益進步和高度多元化趨勢,以更加開放、謙虛和敬畏的心態向往未來,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和行業轉型;要一直保持對用戶的敬重,要時刻思考我們推出的服務是否能滿足用戶的真正需求,戰戰兢兢,保持如履薄冰的心態。始終要堅持對員工的關愛,對用戶的忠誠,對價值觀的堅守。
辭任董事局主席後,我將在銀泰公益、銀泰置地、銀泰資源、銀泰金融投資、銀泰農業發展、銀泰未來科技城、銀泰中心,In及銀泰城購物中心業務上花更多時間。如有需要時,我仍將為銀泰商業事業的發展貢獻所能,心里永遠都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員。銀泰商業已經從昨日翩翩少年郎成長為今日之奮發青年;從今天開始,這個朝氣蓬勃的小夥子,要開始面對更加廣闊的世界與天地,一定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最後, 我由衷地祝願銀泰商業高歌猛進!祝願大家以及家人幸福、快樂!再次謝謝大家!
銀泰愛@在一起!
中國銀泰集團董事長
沈國軍
去年,日本高齡者占總人口逾25%,未來還會更高,因少子化影響,醫療、照護人力會越來越吃緊,退休後有沒有享受到服務,會造成晚年際遇差很大。 戰後七十年來,隨著醫療技術進展,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和健康年齡越來越長。大多數人即使超過八十歲,也可以活得很幸福。 但是日本的高齡化問題已進入一個前所未知的領域。二0一四年日本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者占總人口二五.七八%,全球最高,領先義大利的二一 .四五%、德國的二一.二五%。這是人類史上首見最高齡的國家。 到了二0四0年,約八百萬名一九七0年代前半出生的二代嬰兒潮人口,將全數變成高齡者,相對的,新生兒出生率卻持續低迷。 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所長森田朗警告:「今後高齡人口急速增加的同時,支持高齡者的年輕勞動人口減少,將面臨醫療、照護設施及服務不足的窘境。」 他們,年輕過得好,老時卻潦倒 迎接多數高齡者的「悲哀現實」,就是年輕時生活很穩定,晚年卻有以下二種風險。孤獨死:逾半老人是危險群由JR新宿車站往新大久保方向走,迎面而來的是「都營百人町三、四丁目公寓」(俗稱戶山社區)。社區為L型,上有十六棟高樓,乍看之下是小而美的大樓型社區。 致力於為社區居民孤獨死找出對策的NPO法人「人人相連會」七十七歲會長本庄有由語帶嘲諷的說:「這裡幾乎每個月都有孤獨死的老人,一年約有二十例,幾乎占了東京新宿區孤獨死案例的三分之一。這真的很詭異。」 戶山社區約有三千二百位居民,戶數就有二千三百個,可見有相當多居民都是獨居。自治會組織也因成員年歲已高早已解散,就算有獨居老人過世,可能也不會立刻被發現。 社區所在的戶山地區,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當地總人口四九%(全國平均為二五.七八%)。社區中八十歲以上的高齡者有八百位以上,其中還有百歲人瑞、全盲的八十九歲老人自己生活。 今後全日本可能都會面臨和戶山社區一樣的窘境。根據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試算的「高齡化將來推估」,到了二0六0年,全日本平均高齡人口占比為三九.九%,逼近四成大關。 若以二0二一年時處於獨居狀態(或極可能進入獨居狀態)的高齡者占比來看,現在六十五歲以上的獨居戶數,及只有老年夫妻同住的戶數,占日本家庭總戶數逾五三.六%。換言之,已有超過一半的高齡者是「孤獨死預備軍」。 因為高齡者孤獨死的案例激增,業界稱為「特殊清掃」的清理現場需求高漲,二0一一年創立於福岡縣大野城市、替除了出現許多加害者,預計也會有越來越多受害者。 「我是公所職員,下個月起要換地方收垃圾了,請跟我來認識新的地點。」西裝筆挺的男性拜訪高齡者,把他帶到屋外,等到男性回去後不久,高齡者才發現家裡遭竊了。 最近的新犯罪手法則是假借東京奧運名義詐騙。「因為即將舉辦奧運,我們正在收購這附近的土地。政府要求我們收購十萬坪,現在資金卻出現短缺,您要不要參與投資?」詐騙集團口沫橫飛,連說帶騙說服高齡者。 原本是平凡的高齡者,有一天突然變成犯罪的加害者或受害者。我們難道要眼睜睜看著這樣的時代來臨嗎? 他們,存夠錢和健康,越老越好命 雖然有些高齡者面臨前述風險,卻有人越老越幸福。他們分為以下三類。 公務員,砸900萬住老人之家 對大多數高齡者而言,晚年居住的一個重要選項就是老人之家。為因應居民需求,老人之家也衍生出各式各樣的服務,費用更是天差地別,從不用預付款到要預付幾億日圓的地方都有。那麼,住在高檔老人之家是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哇,好漂亮!這邊看得比較清楚喔!」八月二十二日在大型照護服務集團Saint-Care經營的附照護服務自費老人之家「Alta Classe二子玉川」,聚集了許多居民和他們的家人,他們都是來看「玉川煙火大會」。 住在這裡已經九年、快九十歲的丸川洋三(化名)笑著說:「住在這裡這麼久,我從來不曾覺得失望。」原是中央政府公務員的丸川洋三退休後,和妻子住在東京都內,還不到八十歲時妻子就過世了,之後他過了兩年獨居生活,漸漸覺得厭倦,於是自己開始尋找老人之家。 他的長男看到父親在找老人之家,就幫他找到這裡。在東京都高級住宅區世田谷區內的Alta Class二子玉川,算是數一數二的高檔老人之家,七十五歲以上的高齡者入住預付款為三千三百六十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九百一十八萬元)以上,每月住宿費約 三十萬日圓。即使費用高昂,因為位於長男家附近,加上喜歡這裡的氣氛、經營理念和地理位置,還是立刻決定入住。 這裡很多居民都像丸川洋三一樣,家屬就住在附近,所以常常會有人前來探望,家屬之間自然也成為好友。 以前的社會風氣是,如果讓長輩去住老人之家,就會被認為是棄養,遭人指指點點。但現在大家都認為,人只要上了年紀就可能無法自由行動、需要別人幫忙,利用畢生積蓄入住好的老人之家,成了晚年「勝利組」的象徵。 目前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為八十四歲,即使延後退休年齡至六十五歲,退休後至少還有二十年的人生要過。既然都要活那麼久,就會想和退休前一樣與社會保持密切互動,確保經濟能力無虞,因此有人選擇晚年創業。 飯店老總,拿退休金賣餃子今年七十五歲的加茂宏司,在六十歲時退休,離開了工作近四十年的公司。二00二年,也就是退休兩年後,他決定用餃子開創第二人生。 退休時他領到一千萬日圓左右的退休金,晚年生活資金無虞。雖然沒有工作的必要,但長期以來擔任旅館、飯店總經理的他,很喜歡接觸人群,無法安靜度日。就在他想著要如何創業時,注意到媒體開始追逐的濱松餃子。 這是在地庶民美食,不用擔心大企業的資本來攪局;當時濱松餃子專賣店也沒有現在多。抱著「這或許可行」的想法,二00三年加茂宏司租下一間店面,開了一家 濱松餃子外帶專賣店「餃子廣兼」,鎖定家庭客層,特地縮小餃子的大小,並減少大蒜用量,結果大受女性與孩童歡迎。在口耳相傳的效應下,年營業額甚至衝上一 千七百萬日圓。 二0一四年三月,他在連接東京和名古屋的日本交通大動脈——東名高速公路的濱松西交流道附近,開了第二家店,是一家賣濱松餃子和燒肉的餐廳。因為剛好碰上 消費稅加稅的時間點,週末營業額雖然還可以,但平日就陷入苦戰了。然而,他一點也不後悔,「持續有收入進帳最重要。只要我還有體力,就會一直做下去,絕不 退休。」時至今日,加茂宏司還努力在包餃子。 日本政策金融公庫的調查顯示,一九九一年五十歲以上的創業件數只占日本創業總件數的一一%,到二0一四年已增加到二三%。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退休後「想 做第二種工作」而創業的人日益增加。上班族,靠買股提早還房貸晚年安穩生活的鐵則,就是提早還清房貸,並從年輕時就開始投資。六十二歲的谷山直人(化名) 現在很認同這說法。 二00三年因為繼承了父親的持股、共同基金等總計約三千萬日圓的遺產,他開始投資,並已出現成效。目前他的存款和金融資產合計超過九千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二千四百六十萬元)。 他之所以能提早清償房貸,派駐海外四年的工作收入功不可沒。他到卡達擔任建廠工地的現場監督,四年就領了一千六百萬日圓的外派津貼。原本他就很積極的想提 早還清房貸,所以大部分外派津貼都拿去還房貸,四千萬日圓的房貸只花了九年就清償完畢。現在,他雖然退休了,仍在前公司當約聘員工,含企業年金在內,每個 月有三十七萬日圓收入,算是有非常寬裕的生活費。 利用繼承來的財產投資、活用外派津貼、提早清償房貸。谷山直人顯然就是晚年資金規畫的成功範例。(NikkeiBusiness(c)2015 Nikkei BusinessPublication,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