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因心梗突發離世,這讓移動醫療行業創業人士唏噓,更讓春雨醫生的投資人猝不及防,在此之前,春雨醫生經過數輪融資,估值逼近10億美金,並且已經啟動了上市計劃,而張銳是最重要的執行者以及大股東。
在經歷了大半年的“動蕩期”後,春雨醫生終於迎來了他的下一位掌舵人:4月17日下午,春雨醫生方面向第一財經確認,原華潤醫療信息部總經理張琨正式加盟任職CEO,張琨在其個人公眾號上表示,“將與春雨的兄弟姐妹們一起,扛起張銳的大旗,在移動醫療事業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春雨醫生透露,此次人事變動是出於公司高層的戰略考慮,對於張琨此次是否持股上崗,春雨方面並未透露。不過春雨醫生方面表示,目前春雨的股權並未發生變動,張銳的股份也仍由其家屬代持。這也意味著,對於張銳原來所持有股份,春雨方面目前並未做轉讓的安排,並且家屬進入了繼承程序,從股權分配的角度而言,其家屬未來不排除介入公司管理的可能,但這仍然有賴於一個前提即張銳的遺孀或其他直系親屬是否有介入管理公司的意願。
據公開報道,春雨的誕生乃至一路發展,張銳夫婦是共同經歷的。而春雨旗下的兩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張銳太太作為自然人股東名列其中。
在張琨履職之前,張銳的相關職責一直由其聯合創始人李光輝代為履行。李光輝是春雨創業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此前擔任公司的首席運營官。而同樣來自安徽的李光輝,也是張銳的發小。在春雨最早成立的實體公司中,李光輝是其中的三名自然人股東之一。此前業內曾有討論,春雨或將就此進入“李光輝時代”。
張琨的到來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事實上,早從一年前開始,春雨醫生就已開始嘗試在醫療服務領域的布局,包括成立線下醫院、開通國際問診等業務,在上個月寧夏互聯網醫院的集體簽約儀式中,春雨醫生也有高調參與。而翻閱張琨的履歷,其全部職業經歷都在醫療服務行業。
在加入春雨以前,張琨最為人所知的職業背景是華潤醫療信管部總經理。他參與了華潤集團多家醫院的入股改制工作,2014年華潤醫療入股昆明市兒童醫院,張琨的團隊全面參與了醫院新的信息化系統的改造上線。
事實上,在張銳離世前,去年6月24日春雨醫生方面就已宣布正在為Pre-IPO做準備,目前融資正在操作過程中。據此前媒體報道,春雨醫生已完成12億融資Pre-IPO環節,2015年線上問診業務實際收入1.3億元,盈利3000萬,計劃分拆打包上市,目前A股並購或者新三板兩大方案尚在踟躕。
針對這一事宜,春雨醫生也向第一財經確認,目前上市進程仍在進行。
過去一個月的時間里,張琨經歷了重要的職業轉變。此前他是一個投資者,而今是中國重要的移動醫療平臺春雨醫生的首席執行官。2016年10月初,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因病去世。半年多時間後,春雨醫生迎來了他的接任者。
“春雨是一個市場價值低估的企業,而且從投後管理的角度上看增值的潛力非常大”在5月13日舉行的2017年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大會上,張琨回顧自己加入春雨醫生的初衷時表示,“以一個傳統產業投資人的角度,我認為這個企業是非常有潛力的,這是我角色轉換的過程。”
作為中國移動醫療領域的重要參與者,春雨醫生已經累積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和聲譽。目前春雨醫生的激活用戶量是1.25億,註冊醫生是50萬,單日問診量33萬。
張琨為春雨帶來了投資人的視角,並試圖將其職業生涯中總結的投後管理方法論,用於春雨醫生,將其戰略使命調整為“以創新的模式解決健康問題”。
春雨醫當前的核心業務是健康咨詢,截至目前已經在線上解決了1億多個健康咨詢問題。但這種輕問診的業務模式所對應的市場容量有限。春雨醫生的用戶在完成線上健康咨詢之後,往往有做進一步治療的需求,這是春雨目前的業務形態無法滿足的。張琨認為,“要想把春雨由一個幾十億估值的公司做到幾百億、或更大想象力的公司必須邁出這一步,雖然這一步在很多人看來有挑戰性”。
這是張琨上任以來,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披露其“施政”方向。在張琨的設想中,完成春雨醫生業務向縱深發展、估值提升至百億的的路徑,並非靠自己開設實體醫療機構。“我們不會自己去做任何線下的醫療服務機構,不管是診所也好,醫院也好。我們的目標是和醫療機構去合作,要把我們的互聯網服務的基因給這些傳統醫院,幫助他們提高構建互聯網的能力。”
通過與有資質的機構合作,春雨醫生過去一度大力推行線下業務。
2015年5月春雨醫生宣布於全國5個重點城市開設25家線下診所,邀請來自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坐診線下診所。彼時該公司的目標是到2015年底,在全國50個大中型城市進一步開設300家診所。
在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大會上,張琨並未透露目前線下診所具體運的營狀況。他會後婉拒了第一財經記者的采訪。
他在演講中進一步表示,未來春雨三大業務的核心,一是強化患者端原有優勢;二是賦能傳統醫院,擴大醫生服務的效率,提升醫院服務的能效,以及增加醫院的流量。第三大核心則是在前兩者基礎上,構建平臺生態體系。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