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券商披露5月成績單:廣發營收凈利雙料冠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27623.html

券商披露5月成績單:廣發營收凈利雙料冠軍

一財網 郭璐慶 2015-06-04 23:00:00

20余家券商5月份業績出爐,成績靚眼。

昨日晚間,20余家券商5月份業績出爐,成績靚眼。

統計顯示,共有22家券商發布5月份業績報告,共有7家券商非合並凈利潤在10億元以上,其中廣發證券錄得最高非合並凈利潤,為18.5億元;最高非合並營業收入亦由廣發的38.4億元摘得。

昨日,滬指現駭人“深V”,盤中指數震蕩超過300點,報收4947.1點,微漲0.76%。非銀行金融板塊表現突出,在申萬一級行業分類的排名中,非銀金融以漲幅2.3%排名第三,國金證券、西部證券等漲幅居前。

滬深兩市昨日晚間的公告顯示,包括中信、申萬宏源、廣發、海通、國信、華泰、招商、西部等在內的約20家上市券商發布了5月份的業績報告,受益牛市行情,券商在上月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從非合並營收這個數據來看,廣發、海通、中信、招商、國信、申萬宏源等幾家的營收水平處於第一梯隊,其中廣發非合並營收最多是38.4億元,其次是招商的34億元、海通的32.6億元、國信的32.5億元、中信的23.8億元以及申萬宏源的23.2億元。

第二梯隊則是由興業、方正、光大、東方這幾家組成,它們的非合並營業收入依次是9.1億元、10.7億元、19.5億元和19.6億元。

第三梯隊中,包括了國元、東吳、太平洋、山西、長江、東北和國海等,他們的非合並營業均在10億元以內。

再來看凈利潤水平。

按照非合並凈利潤從高到低排列,排名前八位的依次是廣發、招商、國信、海通、中信、東方、華泰及光大,金額分別是18.5億元、16.7億元、16.3億元、16億元、15.8億元、13.2億元、10.7億元與9.9億元。

截至5月31日,已發布業績報告的券商凈資產情況顯示,到截至日期凈資產最高者是海通證券,其非合並凈資產是978.1億元。

由高到低排列後面四位是,中信848.2億元、廣發682.6億元、招商447億元及申萬宏源的413.6億元。而頗有趣的一點是,華泰、方正、國信、東方這幾家的非合並凈資產相差不大,非合並凈資產在320億元至380億元的範圍內。

另一家互聯網上市券商太平洋(母公司)的數據如下:其5月份營收為3億元,凈利潤1.55億元,截至5月末的凈資產是70.9億元。

中小型券商中,國元證券5月份未經審計的營收為5.956億元,凈利潤為3.227億元,今年1~5月,其營收為23.4億元,凈利潤為11.7億元。

東吳證券5月份非合並營收6.97億元,凈利潤3.88億元,凈資產157.8億元。

山西證券5月份非合並營收為4.02億元,非合並凈利潤2.61億元,截至5月31日非合並凈資產為84.5億元。

長江證券5月非合並營收為7.4億元,非合並凈利潤為3.67億元;今年1-5月,其非合並營收為32.8億元,非合並凈利潤為17.1億元。

今年5月,東北證券(母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96億元,實現凈利潤4.3億元;截止2015年5月31日,公司凈資產為100.6億元。

在非上市券商中,民族證券5月份非合並營收為3.84億元,非合並凈利潤為1.7億元,截至5月末,民族證券凈資產為82.2億元;中德證券5月份非合並營收為2.38億元,非合並凈利潤為8723萬元,截至5月末的凈資產為10.6億元。

一位券商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券商業績表現靚麗在“情理之中”,牛市氛圍下經紀、兩融等業務量巨大,同時現在新股供應擴大投行業務同樣處於上升通道。

Wind資訊統計顯示,非銀金融最新PE是30,略高於上證綜指的21,市盈率水平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僅僅高於銀行和建築裝飾。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417

中國人壽謀求入主銀行 廣發與華夏銀行等在列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3633.html

中國人壽謀求入主銀行 廣發與華夏銀行等在列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5-10-28 11:08:00

10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中國人壽正在與多家銀行接洽,希望最終收購一家銀行,比較聚焦的幾家包括廣發銀行、華夏銀行等。

10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中國人壽正在與多家銀行接洽,希望最終收購一家銀行,比較聚焦的幾家包括廣發銀行、華夏銀行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收購計劃由中國人壽集團操作,而非上市公司,並且通過二級市場完成收購的可能性較小。

一位接近中國人壽的人士表示,中國人壽最終收購廣發銀行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持股比例有可能達到40%-60%。

目前,中國人壽持有廣發銀行20%的股份,與花旗集團、中信信托以及國家電網公司旗下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並列第一大股東。

此外,對於中國人壽正在洽談的另一家銀行——華夏銀行,前述接近中國人壽的人士稱,“華夏銀行也是中國人壽比較感興趣的目標之一,並且存在機會。”

此前不久,德意誌銀行曾發布公告,將減記所持華夏銀行19.99%股份置存價值減值約6億歐元,並稱“這部分股權已經不再被認為有戰略意義”。

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5月,德意誌銀行入股華夏銀行。2008年10月和2011年4月,德意誌銀行兩次增持華夏銀行股份,目前所持股比例已經達到19.99%。

編輯:顧蓓蓓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742

華鑫信托現兌付危機 廣發銀行:僅為代銷渠道之一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1-15/962468.html

由於部分投資者是在廣發銀行購買的“融鑫源4號”,因此向廣發銀行申訴維權。對此,廣發銀行昨日晚間緊急澄清,稱“融鑫源4號”由華鑫信托發起並主動管理,該行僅為代銷渠道之一。

華鑫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簡稱“華鑫信托”)近日被曝出旗下資金規模約2億元的信托計劃“融鑫源4號”無法如期兌付,引發投資者抗議。參與“融鑫源4號”代銷的廣發銀行昨日晚間緊急澄清,稱上述產品由華鑫信托發起並主動管理,該行僅為代銷渠道之一。

據近日媒體報道,華鑫信托旗下產品“華鑫信托融鑫源4號能源投資集合(查詢信托產品)”,因融資方無法正常還本付息,在延期三個月至今年11月6日到期後,仍未能正常兌付,投資者認為其已構成單方面違約。華鑫信托官網資料顯示,該信托計劃於2013年8月6日成立,期限為24個月,募集信托資金共計人民幣2億元。

上述報道還稱,由於部分投資者是在廣發銀行購買的“融鑫源4號”,因此向廣發銀行申訴維權。對此,廣發銀行昨日晚間緊急澄清,稱“融鑫源4號”由華鑫信托發起並主動管理,該行僅為代銷渠道之一。

廣發銀行表示,“該信托產品由華鑫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發起並主動管理,我行系此產品的代銷渠道之一,作為產品代銷方,我行銷售客戶經理均為符合資質的營銷人員,銷售過程合法合規。

獲知該信托產品不能如期兌付後,我行迅速成立了應急工作小組,積極督促華鑫信托履行主動管理職責,敦促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對融資方進行催收。我行高度關註投資人權益,正全力協助投資人,通過合法渠道向相關機構主張自身正當權益。”

據了解,針對理財產品、信托產品,部分商業銀行內部存在“剛性兌付”的“潛規則”,即如果其代銷的理財產品未達到預期收益率,或是信托產品逾期未能兌付,則由銀行通過聯合第三方機構、用自有資金墊款、給予價值補償等方式向投資者支付本息,俗稱“兜底”。

然而,銀行“剛性兌付”並沒有法律法規支持。銀監會印發的《關於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組織管理體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銀行在銷售理財產品時,不得提供含有剛性兌付內容的理財產品介紹。2008年下發的《銀行與信托公司業務合作指引》第十六條則明確規定,“銀行接受信托公司委托代為推介信托計劃,不承擔信托計劃的投資風險。”

  • 新浪財經
  • 劉小英
  • 王茜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851

國壽獲批正式入主廣發銀行:“保險+地產+銀行”跨界組合成趨勢

在最近保險資金頻頻發飆的背景下,有個段子這樣描述:給我一家保險公司、一家銀行和一家地產公司,我就能買下整個地球。

如今,對於中國人壽而言,距離“買下整個地球”又近了一步。近日,保監會正式批複同意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人壽”)以受讓方式增持廣發銀行股份至43.686%,從而成為廣發銀行的第一大股東。

批複同時強調:中國人壽應當依法履行股東職責,按照既定發展規劃,穩步推進銀保業務協同,建立並完善風險隔離、關聯交易等各項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制度,全面落實信息披露等各項監管要求,切實加強投後管理,防範風險傳遞。

成立於1988年的廣發銀行是國內首批組建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未實現上市心願。今年2月,廣發銀行“易主”,原大股東花旗集團退出,中國人壽接手花旗集團所持廣發銀行20%股權。

隨著大股東的變更,預計中國人壽下一步也將通過市場規則,改造廣發銀行的董事會,一位接近廣發銀行的人士稱,時間點應該就在三季度。

買貴了嗎?

去年11月份,市場就傳出消息稱,花旗集團正在洽談出售持有的廣發銀行20%的股權,洽談對象包括中國人壽和中信信托,而對於正努力謀求綜合金融集團的中國人壽來說,預期值似乎更高。

果不其然,今年3月1日,中國人壽發布公告稱,與花旗集團訂立收購協議,公司將以每股人民幣 6.39 元的價格向花旗集團及 IBM Credit 收購合計 3,648,276,645 股廣發 銀行股份,總對價為人民幣 23,312,487,761.55 元,交易交割後,公司將持有 6,728,756,097 股廣發銀行股份,占廣發銀行已發行股本的 43.686%。

事實上,在本次收購之前,中國人壽一直是廣發銀行前四大股東, 廣發銀行 2006 年成功重組後,中國人壽、花旗集團、國家電網、中信信托等四家股東分別持有廣發銀行20%股權,並列為第一大股東,此後中國人壽參與廣發銀行歷次增資,維持持股比例 20%。

而根據廣發銀行的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廣發銀行經審計總資產約為人民幣18365億元、凈資產約為人民幣975億元,已發行股份約為154億股。以賬面凈值測算,每股6.39元的收購對價,約為1倍的市凈率。

在如今銀行股的市凈率(PB)普遍低迷的背景,中國人壽的收購價格也引起了爭議。

比如,銀河國際分析稱,由於所有國內銀行的股價均低於賬面值(大型銀行市凈率為0.5倍至0.7倍),投資者或對中國人壽進行該交易而感到失望,以1倍市凈率認購廣發銀行股權之時顯然不是抄底的時機。

但如果同時考慮到銀行牌照的稀缺性,就會發現,這個價格有其基礎所在。

平安證券認為,中國人壽此次收購廣發銀行的交易對價為 1 倍 PB 左右,考慮到控股權收購的溢價效應以及未來廣發銀行的成長性,結合當前險資在二級市場對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舉牌,也反映出了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牌照控股權的稀缺性。

現實是,如今險企紛紛展開對銀行戰略投資,如中國人保從德意誌銀行手中收購華夏銀行 19.99%股權,安邦保險在兩個月內連續12次增持民生銀行,持股比例從5%增至22.51%,耗資近400億元。

除了收購廣發銀行外,2015 年底,中國人壽也認購了郵儲銀行定向增發的 33.42 億股份,總投資 130 億元,認購完成後,中國人壽持有郵儲銀行不超過 5%的發行股本。

風險顯現

據了解,早在 2014 年中國人壽便與廣發銀行簽訂協議,在存款業務上進行合作,開展協議存款余額超百億元,同時開展高端信用卡旅行意外傷害保險合作。在小企業金融服務方面,開展車貸保證保險合作。

廣發證券認為,2016 年經濟形式較為嚴峻,中國人壽收購廣發銀行或可看做行業前進的方向——綜合性大金融平臺或將成為保險公司爭相追逐的目標。一方面,保險資金的配置需求旺盛,與銀行業務對接較為頻繁,另一方面,保險與銀行作為金融的重要子版塊,強化合作後能夠互相發揮各自特長,以銀行擴大零售規模,以保險發揮投資優勢。

當然,中國人壽也充分認識到投資風險,其在收購公告中也表示,主要風險包括受經濟周期波動和金融脫媒趨勢等影響,銀行業未來一段時間可能仍將面臨資產質量下降、增速相對放緩、盈利能力減弱等風險。

而廣發銀行的第一份年報也恰恰印證了這樣的風險存在。

根據廣發銀行在其官網發布的2015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末,廣發銀行總資產18365.87億元,較年初增幅11.44%;總負債17390.47億元,較年初增幅11.43%;實現營業收入547.35億元,同比增長22.61%。凈利潤90.64億元,同比下滑24.70%。

回顧16家上市銀行年報,凈利潤增速普遍下滑,但依舊實現了同比正增長,而廣發銀行業績如此“慘烈”,原因在於,2015年該行大幅計提了撥備。

年報顯示,廣發銀行撥備前利潤325.55億元,同比增長34.15%,但受資產減值準備支出計提影響,最終僅實現凈利潤90.64億元。另外,截至2015年末,廣發銀行的不良貸款率1.43%,比年初上升0.39個百分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103

廣發行卷入10億票據漩渦!扒一扒票據大案都是咋整的?

票據案接二連三:廣發銀行卷入10億元票據風險旋渦在銀行業,被稱之為安全系數最高的業務之一的票據業務,風險卻在集中暴露。

年初的1月22日,農業銀行公告稱,北京分行票據買入返售業務發生重大風險事件,涉及風險金額為39.15億元。隨後,1月28日,中信銀行公告蘭州分行發生票據業務風險事件,涉及風險金額為人民幣9.69億元。4月8日,天津銀行又公告上海分行票據買入返售業務發生風險事件,涉及風險金額7.86億元。7月7日,寧波銀行公告在開展票據業務檢查過程中,發現深圳分行原員工違規辦理票據業務,3筆業務金額合計32億元。

但這並沒有結束,近日,廣發銀行也被卷入票據風險漩渦中,但與前幾家不同的是,廣發銀行是由於外部同業機構在票據交易中的不規範行為導致出現9.3億元的風險敞口。據廣發銀行透露,截至7月22日,其已收回約5 .2億元,但其余4億元目前仍在繼續追收中。

“票據業務的風險點無外乎操作風險和信用風險,對於銀行承兌匯票來說,信用風險較小,主要是操作風險。而在操作風險中,同業戶是一個關鍵所在。所以,可以看到,今年以來包括銀監和央行連續下發的多個監管文件,意在截堵規範同業戶。”一位票據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還有4億沒追回

據了解,2015年8月18日,廣發銀行佛山分行與中原信陽分行起息了一筆期限為兩個月的買入返售業務,金額為9.275716158億元,到期日為2015年10月19日,涉及票據98張。在起息日,廣發銀行佛山分行從光大銀行取得票據,並將款項9 .21億元經中原銀行信陽分行、廊坊銀行、庫車國民村鎮銀行、恒豐銀行至光大銀行。返售到期,該筆票據由晉商銀行買斷托收,返售環節由廣發銀行佛山分行市場部員工於2015年10月19日將該批票據送給晉商銀行,晉商銀行在收取該行送達的票據後將款項9.23億元劃撥給通化農商行,通化農商行在收到款項後,劃撥給庫車國民村鎮銀行,但款項劃至庫車國民銀行後,庫車國民村鎮銀行只將4.63億元劃付給廊坊銀行,廊坊銀行收到款項後,並沒有劃付給中原銀行信陽分行,最終導致廣發銀行佛山分行該筆票據業務回購逾期。

另外,據稱主導廣發此筆票據業務的是一家票據行業較大的中介公司——豐聯金融其中進行撮合,包括中原信陽分行,以及其中涉及的多家過橋方。

對於此次票據風險,廣發銀行回應稱:廣發銀行始終堅持依法合規經營,本次事件是由於外部同業在票據交易中的不規範行為所導致,我行發現風險情況後第一時間啟動緊急追收機制,全方位抓緊清收,目前已回收大部分款項,並在持續做好回收工作,剩余款項在進一步回款中。

“廣發銀行這筆票據的事情我們很早之前就聽說了,事情發生比較久了,他們也一直在追這筆款項。”一位銀行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稱。

根據廣發銀行去年的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末,公司貸款余額4377.63億元,較上年下降158.78億元,降幅3.50%;個人貸款余額4019.58億元,較上年增加746.38億元,增幅22.80%;票據貼現余額271.30億元,較上年增加171.53億元,增幅171.94%。

“同業戶”之禍

今年以來,多家銀行爆發票據風險事件。其中,農業銀行、天津銀行的風險點主要出在票據轉貼現過程中的“丟票丟錢”,即兩家通過買入返售業務得到票據,然而在票據到期之前卻被挪作。

寧波銀行則是在開展票據業務檢查過程中,發現深圳分行原員工違規辦理票據業務,共涉及3筆業務,此次商票為某上市公司旗下企業,由於金額巨大且發生逾期,所以寧波銀行選擇了報案。報案後,企業將錢兌付,銀行沒有損失。

而中信銀行的票據風險出在開票環節,據公開資料稱:有犯罪嫌疑人與中信銀行工作人員同夥,利用偽造的銀行存款單等文件,以虛假的質押擔保方式在銀行辦理存單質押銀行承兌匯票業務,並在獲取銀行承兌匯票後進行貼現。

與其相似的是,今年4月,銀監會通報了一起不法分子冒用龍江銀行辦理商業承兌匯票貼現、轉貼現風險事件。該假票案目前已知涉及商業承兌匯票9張,金額合計6億元。

“按照我的理解,這幾筆風險事情普遍存在操作風險,涉及的都是紙票,大部分問題出在同業戶身上,涉及銀行內控的問題。”上述票據行業人士分析說。他稱,部分銀行的一二級分行在其他銀行開立同業賬戶從事表外業務,行內可能並不知道,銀行的資金就這樣通過同業戶劃轉到企業里,內控環節沒有觸達到同業賬戶,甚至票據被提前挪用都不知曉。

“賣斷+逆回購”的魔術

2014年以來,銀行在信貸擴張的沖動下,為規避信貸規模監管而發明了各種票據轉貼現玩法,從而導致銀行間票據業務量迅速飆升。

所謂的轉貼現是指商業銀行在資金臨時不足時,將已經貼現但仍未到期的票據,轉賣給其他商業銀行或機構,以取得資金融通,如果這種轉貼現的業務發生在商業銀行和央行之間,則稱為再貼現。

2015年之前,商業銀行轉貼現業務的交易對手主要是農信社。因為按照新的會計準則,銀行票據買斷、賣斷和回購業務分別記錄在不同的會計科目下,雖然不同銀行具體的處理方式不同,但大致的思路是回購只占資產規模,不占信貸規模,買斷進入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占用銀行的信貸規模,而賣斷之後,該筆票據可以從“票據融資”科目中扣除,進而“出表”。

“部分地區的農信社依舊沿用舊的會計處理方法,票據賣斷和票據回購業務在會計處理上混為一談,將票據‘賣斷’變為‘回購’出去,都可以在‘票據融資’科目下扣除。”上述票據行業人士說。

典型的“商業銀行+農信社”模式是:賣斷+逆回購+遠期買斷。即,當銀行信貸規模超標時,商業銀行先將票據賣斷給農信社,再從農信社逆回購買入票據,該筆交易計入“買入返售”科目,不再“進表”,而信用社也不願到期來辦理“托收”,所以在回購到期後,商業銀行再從農信社買入票據托收,於是,這筆票據對應的信貸規模就憑空消失了。

在業內,票據業務有信貸規模調節器之稱。當信貸規模過多時就賣出票據,當信貸規模不足時就買入票據,如果結合銀行的流動性資金和自身的票據持有量,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當銀行有規模無資金時可以做賣出回購;無規模有資金的可以買入返售;有規模有資金的可以做轉貼現買入票據;無規模無資金有票的可以做轉貼現賣出票據騰出信貸空間。

今年,在票據風險集中爆發的背景下,監管層接連出手,今年年初,銀監會發布《關於票據業務風險提示通知》;今年5月份央行和銀監會聯合下發《關於加強票據業務監督促進票據市場健康發展的通知》126號文;近日,銀監會城商行部已經對地方銀監局發放《關於對城商行票據業務風險進行排查的通知》(城市銀行部(2016)52號)文。

根據126號文件,其實已經想到一系列的辦法去堵可能造成風險的做法。比如:開戶銀行必須通過大額支付系統向存款銀行一級法人進行核實;不得出租、出借賬戶,嚴禁將本銀行同業賬戶委托他人代為管理;不得利用貼現資金借新還舊,調節信貸質量指標;不得發放貸款償還銀行承兌匯票墊款,掩蓋不良資產;禁止離行離櫃辦理紙質票據業務;嚴禁銀行與非法票據中介、資金掮客開展業務合作;禁止無背書買賣票據等。

“通過人行的大額支付系統的確認,可以保證同業戶的開戶行為是銀行行為,而不是銀行里面某個人的行為,等於說從源頭上控制同業戶的風險。”上述票據行業人士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10

廣發銀行董事長董建嶽:未來五年謀求向“三個銀行”轉型

8月11日,廣發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董建嶽在新華網發文表示,在謀劃2016-2020年五年規劃方向時,廣發銀行將向“交易銀行”、“財富管理銀行”和“網絡銀行”三個銀行轉型。

在“交易銀行”方面,廣發將從以信貸業務為主向以客戶交易活動為中心的綜合化服務轉型,建設覆蓋企業各個交易環節、交易對手的服務體系,並通過信息中介、現金管理、管理咨詢等服務,為客戶全方位創造價值。在“財富管理銀行”方面,既為高凈值私人銀行客戶、中高端貴賓客戶提供專屬服務,更成為普羅大眾進入多層次金融市場獲得財富增值的橋梁。在“網絡銀行”方面,加快“互聯網+銀行”實踐探索,推動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深度融合,廣泛參與到社會經濟活動的各個場景,為客戶提供場景化、智能化的泛金融產品和服務。

董建嶽並表示,銀行業要著力協調好“三大關系”。一是風險管理與業務發展相協調。未來一段時期銀行業面臨的風險形勢依然嚴峻,要把風險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經風險調整後的收益來真實評價業務效益,堅持在風險可管控、可承受的前提下推動業務,同時積極配合“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改革步伐。二是資產業務與負債業務相協調。對負債業務以成本控制和流動性管理為核心,強調“量價平衡”;對資產業務以優化結構為主線,繼續發揮廣發銀行在小微金融和消費金融等方面的差異化優勢,堅持“好鋼用在刀刃上”,通過信貸資源配置撬動實體經濟新動能。三是表內業務與表外業務協調發展。對金融資源做到“表內表外一盤棋”,靈活運用銀行貸款、直接投資、同業業務、表外融資、債務承銷、資產管理等各種融資工具,滿足客戶的“全融資”需求,拓寬銀行收入來源。

在談到普惠金融時,董建嶽認為,普惠金融具有受眾客戶數量多、分布廣的特點,若發展得好,能擺脫傳統“二八法則”的“壘大戶”慣性做法,通過“薄利多銷”實現“長尾效應”,開辟新的業務藍海,實現銀行與社會的共贏。銀行業可借助互聯網技術不斷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擴大金融服務渠道網絡,以小微金融、涉農金融、消費金融、網絡金融為重點,為廣大基礎客戶提供低門檻、低收費、低成本、更便利的金融服務。

據第一財經記者觀察,按照新的五年規劃,廣發銀行已悄然改變了轉型方向。

廣發銀行在2011-2015年戰略規劃中確立了“建設中國最高效中小企業銀行、打造中國最佳零售銀行、躋身股份制商業銀行第一梯隊”的戰略願景。2014年,順應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該行又將網絡金融納入戰略重點,初步形成了小微金融、零售金融、金融市場、網絡金融“四輪驅動”的戰略布局。

在上個五年間,廣發銀行在這零售和小微業務上做了大量流程改造和資源投入,並收獲了一定的市場美譽度。在近日采訪中,談到銀行業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多家銀行業內人士都將廣發列為除國有大行之外的第二梯隊。

不過,隨著經濟下行,相較於大企業,中小微企業的風險更為突出,在做大小微企業時,如何將規模與風險平衡好,是廣發必須處理好的問題。廣發2015年的業績並不好看,凈利潤降至91億元,同比降幅達25%,錄得花旗領銜重組十年以來的首次凈利下滑記錄。凈利潤的下滑原因是受資產減值準備支出計提影響,廣發銀行2015年資產減值損失214.55億元,增幅129.53%。主要是由於宏觀經濟下行,根據外部環境審慎計提貸款撥備以及加快處置核銷不良貸款消耗所致。

到底是小微業務已經達到戰略轉型要求,還是其風險突出需要暫緩規模,再加上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業的影響,導致廣發提出新的戰略方向,目前還不得而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086

廣發銀行副行長王桂芝:“史上最嚴理財新規”有利於保護投資者權益

8月13日,在廣發銀行第三屆財富論壇上,針對目前備受關註的“史上最嚴理財新規”(《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廣發銀行副行長、零售SBU總裁王桂芝認為,銀監會出臺這個管理辦法非常有必要,可以讓銀行理財市場更加規範,使銀行理財業務可持續健康發展。此外,該征求意見稿對銀行理財機構實行基礎類和綜合類的分類管理,這種做法很科學,雖然一些規模小的區域性銀行受到了限制,但分類管理更加有利於保護投資者的投資權益。

廣發銀行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中心總經理姚永平表示,目前該監督管理辦法還在征求意見中,廣發銀行已經對客戶滿意度和客戶需求等做了一些預判,並積極研究在新的監管下如何讓客戶的收益更高。

“該征求意見稿雖然對非標和權益類產品有一定限制,但主要是杠桿上按照客戶層級對風險承擔做出限制。整體來看,監管的趨勢是透明化,縮小杠桿,降低風險。所以,這種監管並不是限制了客戶的需求,而是合規化監管,讓客戶的投資權益受到更好的保護。”

姚永平稱,該征求意見稿可能會對理財收益造成下行影響,“現在的理財產品,若要保證比較高的收益,的確是配置了非標資產。我們建議老百姓降低(收益)預期。”王桂芝亦表示,廣發正按照該征求意見稿進行理財業務相關調整,包括優化結構、投資標的和結構配置,並對該征求意見稿提出了一些建議。

對於新常態下的中國宏觀經濟,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弗里曼經濟學講席教授李稻葵認為,今明兩年中國宏觀經濟將處於大U型底部,預計今年GDP增速為6.7%,明年6.6%;到2018年,由於產業布局到位,宏觀經濟可能會走出大U型底部,增速略微提升。中國經濟未來二十年的增長點,一是城鎮化,二是消費,三是產業重新布局,比如內地重化工業已沒有比較優勢,沿海一帶或會重新發展綠色重化工業。“哪里有人口的吸引力,哪里就有經濟競爭力。”

王桂芝指出,中國的投資和財富規律受宏觀政策的影響很大,因此2016年的投資選擇應該看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的動向,在資產荒背景下要防風險,並抵禦畸高收益產品的誘惑。“目前全球大多數國家正處於經濟收縮周期,貨幣整體寬松。面對低利率甚至是負利率的環境,宜采取整體側重防禦的財富管理策略,在財富安全的基礎上,再尋找確定性較高的機會進行投資。”

在談及“房貸獨撐7月新增信貸”這一現象時,王桂芝認為,這說明老百姓住房的剛性需求仍然強勁。而對公貸款的疲軟主要是由於供給側改革對傳統產業的“去產能化、去杠桿化、去庫存化”,使得銀行貸款增長的可能性不大,而實體經濟新生動力還未跟上。

對於房貸風險問題,廣發銀行零售信貸業務部經營信貸產品處主管李嘉表示,廣發在房貸業務上做動態管理,風險相對較低。從去年開始,廣發依據不同項目、城市和區域采取不同的投放策略,以控制風險。即使在同一城市,不同區域、樓盤和開發商,對應的按揭政策也不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403

廣發銀行四高管離任 花旗股權、管理權正式全面退出

繼廣發銀行董事長董建嶽和行長利明獻宣布離職廣發銀行之後,還有兩位代表花旗方的副行長即將離任。

8月30日,董建嶽向全行員工發出告別信,稱自己即將離開廣發銀行。同日,利明獻也發出告別信,在該信中,他表示:“我和羅行及周行的離職也代表了花旗銀行在廣發銀行的股權及管理權正式終止,未來新的董事會成員及高管層將繼續帶領大家向中國一流商業銀行大步邁進。”

這句話表明,廣發銀行兩位副行長James Morrow(羅傑)和周衛華(Edward Chou)也將離職,這兩位副行長由花旗派駐。James Morrow此前歷任花旗瑞典、日本、韓國、摩洛哥、突尼斯和利比亞等區域的高管。周衛華此前歷任花旗銀行臺北分行財務服務部主任、財務會計主管,大通銀行臺北分行首席財務官,花旗集團中國區首席財務官,花旗銀行駐中國總代表處代表及花旗集團中國區幕僚長。

正如利明獻所說,隨著這三位代表花旗方的高管離職,花旗銀行在廣發銀行的股權和管理權正式全面退出。作為廣發銀行單一最大股東,中國人壽終於得償所願,即將正式接管廣發銀行。中國人壽董事長楊明生、中國人壽副總裁劉家德將接任廣發行高管,有關任命還需要銀監會和股東大會的批準。目前傳言較多的是,楊明生可能兼任廣發銀行董事長,劉家徳出任廣發銀行行長。

8月31日,廣發銀行在其官網發出兩則臨時公告,一則稱董建嶽已向董事會提出辭呈,辭去該行董事長、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該行董事會選舉劉家德董事為副董事長,自董建嶽辭任之日至新任董事長正式就職前代為行使董事長職權;另一則公告稱,利明獻已向董事會提出辭呈,請求辭去該行執行董事、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委員及行長職務。該行董事會已批準其辭任,並同意在聘任新的行長及其任職資格獲得核準前,由副行長張鳳鳴代為行使行長職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736

廣發證券巨國賢:美國大選來臨 輕重資產泡沫互現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到來,對此廣發證券有色行業分析師巨國賢認為,從過去歷史經驗來看,選舉結果將會對不同行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至今的美國兩黨6段執政經歷可以清晰的發現,共和黨當政時期,重資產價格大幅上揚,而民主黨當政時期,科技版塊漲勢兇猛;這可能是由於在關註驅動產業發展的因素時,兩黨對資本與技術的側重不同所致。 

共和黨執政,有色金屬,石油,房地產等重資產泡沫顯現:上世紀70年代中期至今,共和黨累計執政三次,分別是1974年-1977年(福特),1981年-1993年(里根+老布什)和2001年-2008年(小布什)。1974年-1977年時間跨度較短, 無法有效的醞釀一輪資產泡沫;1981年-1993年里根+老布什執政間,出現第一輪房地產,有色金屬和石油價格泡沫;2001年-2008年小布什執政,再次出現一輪石油,煤炭,有色金屬,房地產全體重資產泡沫。 

民主黨執政,科技泡沫顯現:同期,民主黨累計執政三次,分別是1977年-1981年(卡特),1993年-2001年(克林頓)和2008年-2016年(奧巴馬)。1977年-1981年卡特執政期間,同樣因時間跨度較短,無法有效醞釀一輪泡沫,1993年-2001年克林頓執政,美國爆發“互聯網泡沫”;2008年-2016年奧巴馬執政,出現移動互聯網+生物科技泡沫。

巨國賢認為,若2016年美國共和黨川普當政,重資產行業或迎來一波新的高漲期;若民主黨希拉里當政,新材料等科技版塊或持續繁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73

廣發證券陳傑:警惕利率“向上偏離”

近期發布的宏觀數據顯示經濟運行處於"高增長、低通脹”的完美階段,但是A股市場為什麽完全沒有正面反應呢?其實在最近半年,A股經常出現類似的"鈍化”反應,即"遇利空不跌,遇利好不漲”,這使得很多"投資常識”反而到了今年都不好用了。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傑認為,這源於市場預期的"固化”。

陳傑認為,如果央行在近期再次降準或者降息,那麽市場完全有可能打破僵局,直接向上突破。關鍵是這確實是一個小概率事件,除非在看到經濟、通脹、房價、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這四者都同時出現回落之後,央行才可能重啟降準或者降息,而這個條件確實太過苛刻了。

在對經濟和貨幣政策的預期都已固化的環境下,唯一的突破口只有“利率”。最近半年,利率確實曾出現過偏離貨幣政策的波動,並且階段性打破了市場的僵局。一般來說,利率的方向和貨幣政策的方向應該是一致的。不過在某些外力的影響下,利率確實可能階段性地偏離貨幣政策的方向。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今年6月中旬到8月中旬,央行的貨幣政策始終維持穩定,但是在資金"加杠桿”配債的影響下,債券收益率又下降,當時這種利率下行就曾階段性打破了市場的僵局。A股市場在當時出現向上反彈,並且活躍度明顯提升,結構性熱點也層出不窮。

陳傑表示,如果接下來利率水平繼續穩持穩定,市場就將仍然處於"鈍化”階段,"久盤必跌”之後可能還是"跌不深”。在對經濟和貨幣政策的預期已經固化的環境下,如果利率水平也繼續維持穩定,那麽就很難出現讓人恐慌的利空因素。再加上根據近期的路演反饋,還有很多保險資金在等著"跌破2900點抄底”,因此本輪下跌很可能還是"跌不深”,也許大盤指數都跌不破2900點就又會出現小反彈。

不過要警惕在年底之前利率出現階段性"向上偏離”的可能性,進而使市場鈍化被"向下打破”,一旦發生就是真正的減倉信號。在貨幣政策穩定的環境下,在6月中旬到8月中旬曾經出現了利率的"向下偏離”。

陳傑稱,在年底之前,利率"向上偏離”的概率遠大於"向下偏離”。6月中旬到8月中旬利率的"向下偏離”,背後的推手在於資金"加杠桿”配債,但是近期央行已經不斷通過"鎖短放長”提高了杠桿資金的時間成本,再加杠桿的難度較大。而近期宏觀數據出現向上改善,實體收益率在回升,反而可能導致資金"脫虛向實”,這樣就會擡升資金利率;另一方面,如果美聯儲在年底之前再次加息,導致中美利差收窄,那麽也不排除國內利率水平會跟隨性上升。一旦以上因素造成利率"向上偏離”,就可能帶來市場鈍化被"向下打破”,那就真正到了該減倉的時候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