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廣發證券陳傑:警惕利率“向上偏離”

近期發布的宏觀數據顯示經濟運行處於"高增長、低通脹”的完美階段,但是A股市場為什麽完全沒有正面反應呢?其實在最近半年,A股經常出現類似的"鈍化”反應,即"遇利空不跌,遇利好不漲”,這使得很多"投資常識”反而到了今年都不好用了。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廣發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傑認為,這源於市場預期的"固化”。

陳傑認為,如果央行在近期再次降準或者降息,那麽市場完全有可能打破僵局,直接向上突破。關鍵是這確實是一個小概率事件,除非在看到經濟、通脹、房價、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這四者都同時出現回落之後,央行才可能重啟降準或者降息,而這個條件確實太過苛刻了。

在對經濟和貨幣政策的預期都已固化的環境下,唯一的突破口只有“利率”。最近半年,利率確實曾出現過偏離貨幣政策的波動,並且階段性打破了市場的僵局。一般來說,利率的方向和貨幣政策的方向應該是一致的。不過在某些外力的影響下,利率確實可能階段性地偏離貨幣政策的方向。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今年6月中旬到8月中旬,央行的貨幣政策始終維持穩定,但是在資金"加杠桿”配債的影響下,債券收益率又下降,當時這種利率下行就曾階段性打破了市場的僵局。A股市場在當時出現向上反彈,並且活躍度明顯提升,結構性熱點也層出不窮。

陳傑表示,如果接下來利率水平繼續穩持穩定,市場就將仍然處於"鈍化”階段,"久盤必跌”之後可能還是"跌不深”。在對經濟和貨幣政策的預期已經固化的環境下,如果利率水平也繼續維持穩定,那麽就很難出現讓人恐慌的利空因素。再加上根據近期的路演反饋,還有很多保險資金在等著"跌破2900點抄底”,因此本輪下跌很可能還是"跌不深”,也許大盤指數都跌不破2900點就又會出現小反彈。

不過要警惕在年底之前利率出現階段性"向上偏離”的可能性,進而使市場鈍化被"向下打破”,一旦發生就是真正的減倉信號。在貨幣政策穩定的環境下,在6月中旬到8月中旬曾經出現了利率的"向下偏離”。

陳傑稱,在年底之前,利率"向上偏離”的概率遠大於"向下偏離”。6月中旬到8月中旬利率的"向下偏離”,背後的推手在於資金"加杠桿”配債,但是近期央行已經不斷通過"鎖短放長”提高了杠桿資金的時間成本,再加杠桿的難度較大。而近期宏觀數據出現向上改善,實體收益率在回升,反而可能導致資金"脫虛向實”,這樣就會擡升資金利率;另一方面,如果美聯儲在年底之前再次加息,導致中美利差收窄,那麽也不排除國內利率水平會跟隨性上升。一旦以上因素造成利率"向上偏離”,就可能帶來市場鈍化被"向下打破”,那就真正到了該減倉的時候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