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兩岸三地:廣交會的啓示 因念

2008-10-17  AppleDaily

筆 者8月份提過,國內友人估計,由於奧運會期間一切停頓,9月份中國經濟會有反彈。環球金融海嘯,友人預言雖未致一敗塗地,但前路如何,看看最近一些資料, 相信看官也能預測未來有幾差勁。中國海關總署公佈9月份進出口數字,當月出口136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21.5%,但比較7月和8月份的當月同期增長 率,7月同期增長26.9%,8月同期增長21.1%,有些微反彈,但明顯比7月份的增長放緩。再看金額,7月份出口1366億美元,8月份為1348億 美元,基本上這3個月的出口量沒有增長。把數字的「水份」一併考慮,例如最近中國海關查獲申報家具出口,實際走私受出口管制的農業產品等,真正的 「Made in China」出口量,可能已經在下跌。另一個非正式資料,本月15日開始的第10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即廣交會),由大會和一些內地媒體做的統計, 截至10月13日,廣州市及周邊地區酒店入住率只徘徊在50%,相對去年同期80%,有非常明顯的分別。

酒店入住率大跌

雖然有說是由於奧運會期間簽證困難,影響外國買家參加意欲,但做生意,假如市道暢旺,誰會因這原因放棄賺錢機會。交易會開幕前,一些備受成本上升壓力的中國廠家,已向國外發放漲價風聲,但當前環球經濟正下滑,廣交會將成供求兩方的角力戰場,擔心最終只會兩敗俱傷。

廠商冀黎明將至

筆 者最近和做玩具的港商茶敍,他們對於美國經濟還是抱有「黎明將至」的希望,可能由於實力雄厚,不管是新產品開發,在大陸的生產力度等,暫時都沒有明顯收 縮,但這位廠商已經訂好時間表,準備這個金融海嘯真正掩至實質經濟的那天──就是聖誕節和新曆新年。假如這兩個月的消息確認悲觀,相信很多廠家都會如這位 老闆一樣,把我們真正帶進海嘯的風眼。因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84

广交会一期成交降两成 出口短期内仍将低位运行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090421/10366129152.shtml


  本报记者:刘璐璐 王攀

  有着中国外贸出口风向标的广交会,20日公布了第105届广交会一期数据,成交额比上届同期下降了两成多。

  共分三期举办的第105届广交会目前已完成了一期的商品展,作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商品种类——机电产品以及建材、五金、化工类产品就在一期展出。 透过20日公布的客商到会和成交数据,业内人士分析,虽在一些产品成交上传出乐观信号,但在接下来的三个季度,外贸出口难说“触底”,短期内仍将低位运 行。

  一期成交数据不容乐观

  记者20日从广交会方面了解到,本届广交会一期累计出口成交额130.3亿美元,比第104届同期下降20.8%。本期到会境外采购商共计82520人,同比下降5.4%。

  广交会副秘书长慕新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第一期情况看,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外部需求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持续萎缩,世界经济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短期内我国出口仍将低位运行。”

  慕新海介绍说,从成交情况看,境外采购商多将长单改为短单、大单改为小单,绝大部分类别展出商品成交额下降。如宁波奥克斯公司对西班牙出口的家 用空调,订单额从往届的一次100万美元减为本届的20万美元,交货期从三个月改为两个月内;德国一采购商本届每笔订单额仅为往届的1/10。宁波奥克斯 公司副总经理蔡井泉说:“外贸形势还没有真正渡过难关,即使‘触底’也很难预言会在底部停留多长时间。”他介绍说,该公司一季度出口下滑约25%。

  一期出口的十大类商品中,除卫浴设备出口成交额微增0.7%外,其余九类出口成交额降幅均超过两位数;此外,对传统市场出口成交额下降,对新兴市场出口成交额有升有降。

  机电产品出口:新技术节能环保受青睐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尽管很多企业出口市场需求减少,经营出现困难,但是金融危机冲击反而给了在国际上处于二三线的中国机电品牌企业难得的机会。

  海信集团一位销售经理对记者说,经济低迷形势下,消费者更理性,中国一些家电以价格优势逐渐取代日韩一线品牌在欧美市场的份额,目前海信的订单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

  企业普遍反映,广交会是机电企业推出新产品、展示新技术的重要舞台,他们在本届展会成交有所突破甚至超过上届的主要原因就是积极推出新产品或节能环保类产品。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张钰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外贸形势比较严峻,但新产品在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力,采购商对性价比较高的新技术、节能环保产品表现出极大兴趣。

  五矿化工:国内市场复苏将早于国外市场

  记者从五矿化工商会了解到,五金产品和建筑及装饰材料仍是本届广交会五矿化工成交的主要产品,而中东市场则首次超越欧美,成为主要成交地区。

  参会企业向记者反映,从去年年底以来,企业订单明显减少,呈现单笔订单金额下降、下单以老客户为主的特点。究其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以来原材料价 格大幅波动,国外客户处于观望阶段,等待价格稳定后签单;二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客户由于资金紧张纷纷压缩采购储备数量,有的客户减少或冻结了部分订单。

  商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五矿化工商品出口主要是原材料商品,出口的主要国家是美国、欧盟和日本市场,目前这三大经济体均陷入了衰退,通过其他 市场弥补由此损失的出口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同时,我国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加出口的难度也在加大。国外需求的萎缩已对我国出口形成了强约束。

  对未来形势,企业普遍认为国内市场形势二季度可能开始逐步回暖,但国外市场情况目前还不明朗。希望政府能抓紧对相关进出口的政策进行调整,取消一些制约出口的政策,制定出台鼓励出口的措施,而且要快、力度要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06

广交会三期纺织品出口交易呈复苏迹象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templates/inc/webcontent.jsp?id=110160398&time=2009-05-05&cl=100&page=all


  【《财经网》广州专稿/实习记者 王珍】5月4日,第105届广交会三期展会进入第二天。《财经》记者在广交会现场了解到,进入5月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交易量呈现复苏迹象。

  尽管当天出入于纺织服装类展馆的外国客商仍有点稀稀落落,但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东省纺)加利事业部总经理钟浩森表示,这两天的客流已经好于预期,“我们公司原来预计一天只能接待五六个客户,现在一天有约20个客户。”

  “外需有所松动,出口退税的提高让我们讨价还价的余地大了些。”他预期下半年纺织品出口的形势将有所好转,但本届广交会仍是以“抢客”为主,“只要是实单,就算成本打平,不亏本都要接回来。”

  他告诉记者,上半年广东省纺的出口金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20%,现在慢慢回升,争取今年全年的出口额与去年持平。该公司上半年对美国出口下降了大约10%,对英国出口持平,对南非、俄罗斯的出口则有增长。

  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东丝绸集团)总经理叶双朋也表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纺织品出口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4%;广东省纺织品出口量下降了18%;广东省丝绸出口量下降了12%,希望2009年4月出口额能与去年持平。

  首次到广交会参展的山东烟台一家纺织厂的孙厂长告诉《财经》记者,今年经过2月-4月两个月的观望,买家开始“试水”,但是数量仍然偏少。而且客商询问比价的多,“我们要把利润放低,才能把市场‘融化’。”

  他表示,目前买家的出价已经比之前降低了10%-15%。原来10元一件的童装,现在的出价只有8.5元到9元。当然,原材料的价格也下跌了3%-4%。“每个环节都得让利一点。”孙说。

  

  天津某纺织品出口公司的总经理汪小姐则表示,进入5月份以来,市场虽有所复苏,但都是小订单,价格比以前低10%-15%,且要求交货速度要 快。“以前的交货期为两个半至三个月,现在只有一个半至两个月,整整减少了一个月,所以必须快速反应。‘跟单’难度加大,遭客户索赔的风险也增加了。”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传媒中心主任、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魏林博士5日在接受《财经》记者电话采访时认为,尽管交易量有所回升,目前还很难做出中国纺 织品出口已经开始复苏的乐观判断。市场萎缩有一个逐步传递的过程,眼下市场是否真正见底还难说。更关键的是西方主要市场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复苏迹象;与此同 时,采购商又把一些订单转移到孟加拉等国家去。

  魏林指出,孟加拉纺织品出口上升得很快,在全球服装产业的竞争中,中国可能会对孟加拉让出一部分的市场份额。

  在南昌做服装出口的胡先生已经明显感受到孟加拉的冲击。“我们拼不过孟加拉”,他在广交会的展位内,拿出一件红色无袖T恤衫说,曾有一个意大利客户向他一年订购7万件,但自前年起,这张订单就转去了孟加拉。

  “中国纺织品出口欧洲要12%的关税,但孟加拉的纺织品出口到意大利是零关税。”胡先生说,再加上劳动力成本的差异,孟加拉纺织品出口到欧洲的成本至少比中国低20%。

  目前,中国纺织品的优势仍然在于劳动力丰富,产业链完善,纺织品的品质、交货期较有保障,因此未来仍然会有持续竞争力。孟加拉所需的布料、纽扣 都由中国提供。而小批量、货期短、技术含量高的订单目前还是在中国生产。但孟加拉劳动力便宜,在接受2-3年的订单之后,当地的产业链也会逐步完善,竞争 力有望迅速提升。

  魏林认为,全球纺织品价格走低,竞争压力加大,国内要加快产业转移,把纺织业逐渐转移到中西部成本更低的地方去。而目前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环境还不健全,需要积极去完善物流等配套体系,“只有这样,纺织业才可能多留在中国10-20年。”

  “估计年内纺织品出口会好转,但好转之后未必再是原来‘中国出口一家独大’的格局。”魏林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37

华南城欲打造“工博会”叫板“广交会”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908/2009090802003383.html


每经记者  朱蔚淇

        即将于9月底登陆港交所的华南城(01668,HK)在广东省外知名度并不高,但是这家公司将从今年起在每年春秋两季举办中国  (深圳)国际工业博览会,叫板同期举行的目前全球最大展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

        华南城董事长郑松兴昨日在香港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华南城希望在未来将深圳工博会做成全球最大的展会,而由于华南城本身就像一座365天永不落幕的固定会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需要太长时间。

        中 国国际贸促会展览部副部长、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沙克仲昨天在新闻会上表示,“珠三角虽然有“广交会”这样著名的、以进出口商品为主的消费品合性博览会,但 是缺少一个展示工业原料和成品交易完整产业链的工业博览会。随着华南城在珠三角的崛起,以华南城为依托、举办大型国际性工业博览会的条件已经成熟。”

        对 于华南城与“广交会”是否会“撞期”这一疑问,郑松兴回应,“工博会”与“广交会”乃是互补的关系。他表示,华南城设计商铺总数为2万多个,已入驻的商铺 数约有4000个,所以华南城是一个“永不落幕的展览馆”,而“广交会”一年只有两次;同时,“广交会”侧重成品采购,而华南城一向走的是原材料和配件路 线;再加上“广交会”前几年人满为患,而“工博会”可以吸呐无法进入“广交会”的展商。

        据记者了解,深圳工博会由深圳市 龙岗区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深圳分会和华南城共同承办,今年的展会从10月22日开始为期4天,展位总数将超过3000个,参展原料及商品将 达40余万种。郑松兴透露,已有85%展位被预定,采购意向订单累计已达20多亿元。

        据了解,本期参展商不需要付展位租 金,华南城还将为前1000名海外买家提供三天两夜的免费食宿,交通方面也将有多辆免费巴士接驳皇岗口岸、罗湖火车站、香港九龙塘、湾仔、“广交会”现场 以及深圳会展中心。而深圳市政府仅为本次活动提供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交通等方面的支持,大部分费用将由华南城自己承担。

        郑松兴表示,深圳工博会刚刚起步需要通过宣传扩大知名度,该项宣传对华南城的名气也有帮助;而华南城本身通过各种媒介载体热打广告,每年的广告费用高达1亿元。但他并没有透露本期“工博会”的投资额,仅表示华南城没有为“工博会”花费额外宣传费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00

廣交會再現“雙降” 出口面臨挑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246

110屆廣交會大型機械展區

今天閉幕的第116屆廣交會采購商和成交數環比雙雙下降,進一步凸顯了當前中國出口面臨的挑戰。

本屆廣交會采購商與會186104人,來自211個國家和地區,比第115屆減少1.07%;成交總額1792.03億元人民幣,比115屆同期下降6.1%。其中,對歐盟、美國、金磚國家、中東、日本等主要貿易夥伴的出口成交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在4%到19%不等,僅對東盟、韓國等有所增長。

一年兩屆的廣交會被視為我國外貿形勢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市場人士認為,“雙降”態勢雖然並不多見,但在當前出現,也並不令人意外。從國際市場看,需求持續疲軟、部分地區遭遇動蕩形勢、重大疫情影響貿易人員往來等,都是造成這種局面的客觀原因。

此前,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到,中國9月出口同比增長15.3%,創下18個月新高。然而,當時有分析師指出,出口高增長的態勢或難以持續。

根據海關數據,9月出口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近280億美元,其中向香港出口同比增長96億美元,貢獻出口增量近1/3。對美國出口增長近35億美元,增量為位列第二。主要出口對象國中,俄羅斯、英國和德國的增量也位居前列。

對於出口增速超越預期,浦發銀行宏觀分析師曹陽認為出口增長受到了以下因素的推動:

  • 美國經濟複蘇和新興市場經濟企穩。
  • 年中國家領導人出訪亞、歐地區帶來的貿易領域合作亦可能對近期的出口貢獻較多。
  • 不排除熱錢在滬港通前借道出口流入國內的可能,當月對港出口達到年內最高。

不過,該分析師指出,歐元區和日本經濟的下行風險正在增加,IMF亦下調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至3.8%,這使得出口高增長的態勢難以延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711

蘇寧眾籌搶食廣交會商機 助力“中國設計”孵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8506.html

蘇寧眾籌搶食廣交會商機 助力“中國設計”孵化

一財網 王珍 實習生 甘妙玲 2015-10-18 13:53:00

蘇寧眾籌自今年4月16日上線以來,籌資總額已達到2億元;累計拓展項目302個,其中千萬元級的項目6個,百萬元級的項目17個。這次與廣交會合作,蘇寧眾籌希望把更多創新的“中國設計”孵化為面向市場的產品。

零售巨頭蘇寧也在搶食“廣交會”的商機。10月15日,蘇寧眾籌宣布與“廣交會產品設計與貿易促進中心”(PDC)進行戰略合作,希望搭建一個形成閉環的“設計生態圈”。

蘇寧眾籌自今年4月16日上線以來,籌資總額已達到2億元;累計拓展項目302個,其中千萬元級的項目6個,百萬元級的項目17個。這次與廣交會合作,蘇寧眾籌希望把更多創新的“中國設計”孵化為面向市場的產品。

對接創新設計平臺

“一個好的設計需要多久才能面世?”蘇寧金融集團副總裁戴宏問記者。他接著說“在蘇寧眾籌,最快只需要三天”。

蘇寧眾籌業務部市場總監陳雪梅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加入蘇寧眾籌項目有三個途徑:一是設計團隊在蘇寧眾籌平臺上自主發起,由蘇寧眾籌的評估團隊對平臺上發起的項目進行篩選,從中挑選出具有商業或者創新價值的項目。“現在平臺上有2000多個項目,我們僅挑選了302個。”第二個途徑是蘇寧眾籌團隊到各種創業大會中去挖掘發現新產品。

第三個途徑是與PDC這類創新設計平臺進行戰略合作,由創新設計平臺向蘇寧眾籌推薦好的項目。像PDC,背靠中國最大的貿易盛會“廣交會”,每屆匯聚超過25000家中國優質生產企業和來自全球的20萬買家。陳雪梅坦言,蘇寧眾籌與之合作,是看中其豐富的中國企業、國際買家和設計等資源。

“我們對項目本身也是有要求的”,陳雪梅說,蘇寧眾籌不接受個人發起的項目,合作對象至少是團隊或者公司。產品設計本身必須具有專利和手稿,及其特殊性。而對於產品的成本,蘇寧眾籌並沒有設限,“只要是好項目,我們都願意提供機會”。

例如,一款名為“舒味”的智能烹飪棒在蘇寧眾籌上線僅4天,就籌得資金500萬元,完成率230%。據了解,蘇寧眾籌已與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進行了技術層面的合作。

發揮O2O渠道優勢

“市場在倒逼平臺,提出新的門檻要求。”戴宏表示,如今一個足夠支撐優質設計團隊夢想的眾籌平臺,不僅要有產品展示能力,還必須在用戶、流量、營銷,乃至更深層次的供應鏈、金融、大數據和售後服務方面,具備強大的實力。

陳雪梅認為,蘇寧線上線下融合發展(O2O)的渠道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像淘寶眾籌的項目是多而小,京東眾籌對象雖與我們相似,但蘇寧眾籌的線下展示平臺要比京東強得多。”

實際上,蘇寧眾籌在目前並沒有任何的經濟收益。陳雪梅坦言,“我們希望做出品牌效應,以後消費者提起蘇寧,就不僅僅是一個零售商,還是一個創新的平臺。”

戴宏表示,很多新興的、優質的產品都需要有一個好的用戶體驗才能引起購買需求。“一個消費者從未見過的產品要賣到4999元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提供平臺讓消費者自己體驗這個產品。消費者覺得好就會購買。”

“現在眾籌的對象主要是消費者”,陳雪梅說,只有項目籌得其創業團隊預期的資金,產品才會正式投入生產,這個過程大概要2-3個月。若眾籌失敗,籌得的資金將退還消費者。

陳雪梅還表示,目前蘇寧眾籌孵化的產品也可以在其它渠道銷售。但當國內眾籌市場成熟時,蘇寧眾籌孵化的產品最終可能只會在蘇寧的線上線下渠道發售。“相當於這個產品的前期已經被蘇寧買斷了,蘇寧會為它提供生產商、廣告等資源,消費者可以在蘇寧線上線下渠道購買到這款產品”。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969

手握764萬海外買家數據 廣交會加速電商布局

“雖然從現場下單的情況來看跟去年差不多,但還是能感覺到外部的市場環境在好轉。” 4月15日,第121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廣交會”)開幕,廣州浦信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魯文波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如此說道。

外貿形勢依然嚴峻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比2016年同期增21.8%,這是我國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連續三個季度進出口總值實現同比增長。“外貿晴雨表”廣交會的與會采購商和成交額也在連續四年的下滑後,於去年也雙雙止跌,雖然增幅不大,但與我國外貿的總體形勢相吻合。

盡管數據一片向好,但魯文波仍然高興不起來,因為“銷售漲了,利潤卻降了”。

魯文波說,去年隨著人民幣的貶值,美國、東南亞新興市場國家的複蘇,公司的營業額有一定幅度的增長,但是利潤卻在壓縮。“我們主要是做冰箱、空調壓縮機出口的,去年鋼材的價格翻了一番,再加上塑料等包裝材料也大幅度漲價,導致生產成本上漲,我們不得不讓出一部分利潤空間來維持競爭力。”

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徐兵14日在開幕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外貿延續去年以來回穩向好的良好勢頭,發展新動能正在積聚。但當前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市場需求尚未根本改善,“逆全球化”明顯擡頭。我國國內綜合要素成本不斷上升,外貿傳統優勢不斷弱化。外貿形勢仍複雜嚴峻,鞏固外貿回穩向好勢頭仍需艱苦努力。

“不僅如此,我們絕對的價格優勢正在消減,可以很明顯感覺到印度、越南、泰國的產品已經很有競爭力。”對於後市,魯文波依然覺得壓力很大。

銷售渠道越發多元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李晉奇曾在商務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廣交會從第117屆起對參展企業做調查,發現企業已不再局限於現場成交,會後成交額占參展企業通過廣交會達成的總成交額的近七成。

而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貿易形勢嚴峻及各類專業展爭食等因素夾擊下,廣交會早已不是企業出口的唯一渠道,尤其是前幾年與會采購商人數逐年下降,許多企業主動求變,比如出口轉內銷、加強自主品牌推廣、主動“擁抱”電商平臺、直接去國外參展等等。

佛山市高爾頓家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家具、衛浴、小家電為主的純外貿企業,該公司董事長鐘石軍就是“外貿電商”的堅定支持者。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去年公司的營業額增長了27%,而這有賴於“阿里巴巴一達通”提供的信用擔保、交易展示、數據保障、先行賠付等功能。“原來談客戶,我說我們公司成交了多少人家經常表示懷疑,現在直接把我們所有的訂單、交易數據展示在平臺里,讓客戶自己去看,我們現在有很多單子都是客戶自己看了之後主動找上門的。”

一達通是為中小微外貿企業提供通關、退稅、外匯、物流和融資等一站式外貿綜合服務的平臺。目前,該平臺的年出口額已經超過了150億美元,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並且被上海市政府引入,以提升貿易便利化、打造外貿發展的新模式。

除了一達通,目前國內市場上還有世貿通、貿趣、環球資源等一批外貿電商平臺。2017年1月中國出口制造業展望調研的數據顯示,目前,81%的供應商使用B2B的外貿渠道,47%的供應商使用B2B2C的渠道,29%的供應商使用B2C的渠道。

廣交會加速電商布局

事實上,廣交會早在2012年就已推出電商平臺,但直到上一屆推出一款采購商app才刷出了“存在感”。本屆展會上,該采購商app在已有展館導航、商機處理、詢盤等功能後,新增加了“展會通”、“即時通訊”等新服務功能,可以根據雙方需求將匹配後的信息精準推送給目標采購商。

廣交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裁李曉濱對第一財經記者坦言,與目前市場上已有的外貿電商平臺相比,廣交會電商起步晚,對於符合自身情況的電商業務的探索還需要一段路要走。

李曉濱表示,一方面,廣交會積累了海量的優質海外買家,對於這些數據的清洗、打標、激活、活躍付出了很高的時間、金錢、人力和學習成本。另一方面,大公司對於人才的虹吸效應明顯,廣交會電商在引進專業人才方面遇到很大阻力。

“不過,廣交會電商的優勢也是明顯的。我們是唯一可以館內現場地推的電商公司,能夠低成本、無競爭的完成買賣家的註冊、激活和貿易活動。而且,廣交會至今已舉辦了61年,積累了764萬海外買家和10多萬國內供應商的實名數據。通過3年的數據準備,已經逐步和持續的產生經濟效益。”李曉濱說。

目前,廣交會電商的服務模式為信息撮合平臺,而非直接線上交易,魯文波覺得這已足夠。作為20多年的老參展商,他認為,外貿電商必須跟實體結合起來做,尤其對於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推廣、與采購商對接,但最終仍然要去實體店、工廠考察才會下單。

據悉,結合廣交會打造O2O模式的跨境貿易B2B數據信息服務平臺只是廣交會電商布局的第一步,接下來將吸納跨境貿易服務鏈條中的信息、金融、物流、信用、通訊等環節的服務商,打造我國跨境貿易全產業鏈雲服務平臺,最終的目標是逐步形成蘊含外貿特征、行業信息和地區特性的大數據格局,逐步滲透進供需雙方的市場、供應鏈、金融、物流生態領域,搭建、再造高效的跨境貿易生態系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621

美商掃貨廣交會:別在意特朗普,“我得趕緊去下訂單”

無利不起早。在作為中國外貿“風向標”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廣交會”)上,美國的采購商們表現勤勉。

過去幾天,來自美國芝加哥的傑克·歐布萊(Jack Obrien)都是一早就由在中國的中間商開車,送到121屆廣交會的現場。當第一財經記者上午10點在家居展館看到他時,背著黑色挎包行色匆匆的傑克已完成了第一輪掃貨。

傑克是美國Homestyles Sales & Market公司的創建者。這家小型公司的主要業務連著中美兩頭:通過參加中美各類展會,尋找在華制造商,在美銷售家居(裝飾)產品。自12年前創立公司伊始,他就開始在各地參展,至今已經參加過25次廣交會。

就在他例行參展的這段日子,從華盛頓到北京,因美國總統特朗普競選期間的種種言論而可能引爆中美貿易戰的預期依然高懸。相當多的業內人士擔心,中美貿易接下來的走向會對實業造成多大的損失。

經歷了三十多年的中美貿易起起伏伏,資深參展商傑克卻攤開手,認為政治與己無關。反而滔滔不絕地和第一財經記者談起了亞馬遜和互聯網。“比起特朗普,互聯網對我生意的影響大多了。” 他直率地說。

第一財經記者隨機采訪到了超過5位美國消費品采購商,都對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可能帶來的沖擊並不感冒,表示並不會影響自己的決策。

相比特朗普,互聯網沖擊更厲害

一般而言,從短期效果來看,對中國對美出口影響巨大的政策包括匯率和稅務政策。然而,第一財經記者走訪發現,相對於政經局勢帶來的不確定性,互聯網等因素對美國市場的沖擊,卻更受消費品類業內人士關註。

傑克在美國國內的客戶,既包括互聯網平臺,也包括傳統的零售商。讓傑克稍有不適應的是,7年前,這些互聯網平臺才剛剛萌芽,但現在卻完全改變了整個零售業的發展圖景。由於通過互聯網銷售產品的比例越來越高,如果美國零售企業沒有相應的在線平臺,就很難生存。傑克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決定企業核心的並不是產品有多好,而是產品如何遞送,而這一點上,行業巨頭亞馬遜擁有較多的資源。

傑克的企業比較小,並沒有直接和亞馬遜合作。“老實講,這也影響了我的生意。因為我的客戶中非常高的比例還是傳統的零售平臺。”他對記者說,“所以,我希望到現場來看看目前世界各地的狀況如何,最終零售業會找到解決辦法的。”

同一時間,來自美國南部弗吉尼亞州的凱斯(Keith Kibiloski)與他的亞洲合夥人剛剛到達廣交會的鐘表展區掃貨。他在禮麗國際有限公司擔任高級總裁,負責銷售,主要目標產品是鐘表和天氣監測裝置。不同的是,作為進口商和分銷商,他的公司與亞馬遜有直接合作。

在互聯網沖擊下,美國實體零售店的巨無霸沃爾瑪也在醞釀跨界和轉型

他不願意透露自己客戶中傳統零售商的比例,但也承認,目前零售商客戶的日子是比較難過的。

“在美國,人們通過互聯網購物越來越多,而通過實體店的越來越少,這個趨勢還會持續。但現在實體店也開始在互聯網上設立平臺,比如沃爾瑪就花了33億美元(約合227億元人民幣)收購電子商務初創企業Jet.com。”他提醒記者。

參展的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蘇泊爾”)炊具事業部國際營銷中心總監翁林生說,他們已經感受到了這個趨勢帶來的陣陣寒意。

2017年新年伊始,美國零售業實體門店正在經歷寒冬:西爾斯百貨(Sears)將申請破產,電子賣場Radio Shack申請破產,MC Sports宣布破產並關閉68家門店;傑西潘尼百貨(JCpenny)今年關閉138家門店,梅西百貨今年關閉68家門店。“由於美國市場銷售終端競爭激烈,直接導致客戶購買產品單價下降,對我們也造成沖擊。”他說。

目前,蘇泊爾的美國客戶依然以實體店為主,大約占了80%,這些客戶也是來參加廣交會的傳統客人,包括美國的貿易中間商、進口商等。對於網店的探索才剛剛開始,通過亞馬遜等網絡銷售的比例也還比較有限。翁林生對第一財經表示,相比歐洲等地比較固化的客戶,預計本次美國客商來的人會比較少。

特朗普貿易新政影響幾何?

不論如何,關於中美貿易的走向及隨之而來的影響,已經成為今年以來最熱的國際議題之一,一些當事人對第一財經記者發出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慨。

但包括傑克在內的美國客商們,顯然對特朗普的話毫不在意。

傑克在大學學的是市場營銷和經濟學,畢業後先是加入了兩家進口商做銷售,之後又與朋友合夥開了16年的家居用品銷售公司,再到12年前創立自己的公司,主打中美家居消費品貿易,同期開始來中國廣交會尋覓商機。

憑借這麽多年在中美間的來來去去,傑克認為,政客變換影響不了商業大局,即便特朗普政府的決策如果走得太遠,那麽一定有相應的力量來制衡他。“人們可能不需要如此焦慮,政客們發聲力圖顯得自己很重要,但最終,商業力量會戰勝政治口號。”

他以自己的經驗分析說,美國和中國是密切相關的,中國擁有很多美國國債,美國又從中國購買了很多產品,所以中美都有彼此制衡的力量,並沒有一方對另一方擁有絕對壓制性的力量,雙方的力量是均衡的。時而難免有些小摩擦,但大的沖突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從2015年的數據細分中國對美國出口各行業情況

“真正會影響到生意決策的是更大的事件,比如發生局部戰爭。如果世界經濟受此影響,對每個人都不是好事。”他說,“但很多其他類似的政治事件,可能會暫時延緩貿易,但不會讓貿易停滯——我們還是得吃飯,得把食物擺上桌子,政治家也知道這一點。”

凱斯則直截了當地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什麽也不會發生,這一切都只是作秀。100天過去了,特朗普除了每天不斷發言並發推特,他什麽也沒做。“要修美墨邊境長城,修了嗎?否決奧巴馬醫改法案,否決了嗎?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改變,但是比100天要久得多。”

展會上,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州負責眼鏡采購的業者則對記者半開玩笑地說,“如果真有人會因為特朗普政策而退出市場,那才好呢。”

有趣的是,參與廣交會的中國制造商顯然比他們的美國客戶更擔心來自特朗普的沖擊。

美國市場是蘇泊爾的“半壁江山”,翁林生密切關註著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動向。翁林生認為,美國市場的不穩定因素,很可能會造成下半年的出口下滑,他們已經開始積極拓展包括北歐(挪威、丹麥等)地區在內的其他市場。

浙江哈爾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國際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楊崇義經歷了剛剛結束的第一期春季廣交會。在他看來,不論是新客戶的數量和質量,都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期。

較為特殊的是,在全球的保溫杯市場中,美國占據了56%的份額;而在哈爾斯的出口市場中,美國占比則達到了60%。由於2016年下半年趕上一美國知名品牌商客戶開發了爆款產品,去年細分市場對北美出口平均增速達到了50%,而哈爾斯的增速則達到110%以上。這樣的飛速增長也延續到了今年一季度,但隨著二季度的到來,楊崇義感到,要保持這樣的增速挑戰巨大。

他也擔心,特朗普的政策若真的指向匯率或關稅等方面,就會對公司產生影響。

當然,也許是大眾消費品較少有美國生產商來競爭,因此截至目前較少出現反傾銷或反補貼的案例。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家具玩具、紡織品分別居美國自中國進口商品的第二、第三位,2016年占美國自中國進口總額的12.1%、8.5%。中國的家具玩具、鞋靴傘等輕工產品和皮革制品箱包占美國進口市場的59.3%、60.2%和55.0%,具有絕對競爭優勢。

最新的中美貿易摩擦典型案例,是當地時間3月28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對自中國進口的鋁箔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商務部貿易救濟局局長王賀軍指出,中美兩國鋁業具有很強的互補性,美國鋁業早在20多年前就陸續退出增值較低的鋁箔生產,而集中精力生產並出口高端鋁材。美國鋁箔生產的下降並非中國鋁箔對美出口導致的。中方認為,不合理地使用貿易救濟措施,不僅損害中國鋁箔企業出口利益,也會削弱美國下遊產業的競爭力,不利於美國國內就業,還會影響廣大美國消費者的福利,最終導致中美相關產業兩敗俱傷。

時機可能也是一個問題。商務部美大司原司長江山對第一財經表示,預期中美經貿關系總體是合作大於競爭,盡管近年來競爭面有所增加,雙邊經貿格局與多年前相比已經發生較大的變化。特朗普政府在處理對華經貿問題的時候,應會權衡利弊,以及綜合全盤考慮其他因素後才會做出決定。

不論是傑克還是他的美國同伴們,都告訴第一財經,自己的生意有前途,完全不會改變在中國的訂單計劃。“今年(美國)經濟狀況比較好,所以生意應該還不錯吧。” 凱斯說完,便頭也不回地沖進展館,匆忙地開始了一天的掃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9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