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什麽超級富豪的年齡都差不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8454.html

為什麽超級富豪的年齡都差不多?

中國房地產金融 陳雪頻 2015-10-17 14:22:00

大數據鏡頭下的超級富豪群,大多呈現這些規律:創業年齡相近,行業尚未爆發,抓取多波機會等。所謂的命好,不僅是你可以看到底牌,還能把拿到手里的牌打好。

中國有句古話:“小富靠勤,大富靠命”,意思是說如果你想成為有錢人,勤奮工作就是了,但要成為大富翁,就要看你的命好不好。

不過,到底什麽是“命”呢?中國人往往語焉不詳,並由此誕生看命先生這個職業,他們往往把命說得神乎其神,但很少有人真正知道到底是怎麽回事。

現在流行說大數據,如果我們用大數據來分析一下那些超級富豪的年齡,我們會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發現,這些發現和命有關。

年齡紮堆的全球超級富豪群

我們先來看看中國市值在100億美元以上的互聯網公司,就會發現他們幾乎都出生在1964年到1974年這10年間。他們分別是馬雲(1964年)、李彥宏(1968年)、雷軍(1969年)、周鴻祎(1970年)、沈軍(1970年)、丁磊(1971年)、馬化騰(1971年)、賈躍亭(1973年)和劉強東(1974年)。除了沈軍和賈躍亭,其他7個人創辦現在的公司的時間都是在1997年到1999年之間,其中雷軍是1998年成為金山CEO。

我們再來看中國房地產行業這個盛產超級富豪的行業,中國排名靠前的民營房地產公司的創始人大都出生在1950年到1964年之間。他們分別是許榮茂(1950年)、王石(1951年)、黃如論(1951年)、王健林(1954年)、楊國強(1955年)、宋衛平(1958年)、許家印(1958年)、孫宏斌(1963年)、潘石屹(1963年)和吳亞軍(1964年)。他們進軍房地產的時間在1988年和1996年之間,彼此相差不到8年時間。

香港的超級富豪出生年份更接近一些,比如說鄭裕彤出生於1925年,李嘉誠和李兆基都出生在1928年,呂誌和出生在1929年,在馬來西亞出生但主要生活在香港的郭鶴年出生於1923年。他們都出生於1920年代,並在1950年代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其中鄭裕彤是1956年成為周大福總經理。這些人創辦的公司都是從制造和貿易業起家的,但在1960年代前後進入房地產行業,並在這個行業賺取了巨額財富。

美國也存在超級富豪年齡紮堆的現象。比如說美國19世紀的三大超級富豪安德魯·卡耐基(1835年)、J.P.摩根(1837年)和約翰·D.洛克菲勒(1839年)出生年份相差不到4歲,他們都於19世紀60年代創辦了自己的公司。蘋果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都出生於1955年,其中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1975年創辦了微軟,1年以後,史蒂夫·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創辦了蘋果。

超級富豪們的三個共性

從這些數據中,能發現三個現象: 第一,這些超級富豪開始創業的年齡大都在20-40歲之間,其中科技行業創業的年齡大都在20-30歲之間,房地產和金融行業大都在30-40歲之間。第二,這些人創業的時候這個行業還沒有完全爆發,他們進入這個行業或是出於運氣,或是出於遠見,在行業爆發之前已經進入這個行業了。第三,這些人之所以能成為超級富豪,不僅在於他們抓住了一波機會,而是持續地抓住了多波機會,他們第一次成功可能是出於運氣,但持續成功絕不僅僅只是運氣那麽簡單。

創業的時間節點非常非常重要。中國現在最大的幾家互聯網公司大都創辦於1997年至1999年這三年,這絕不是一個偶然現象。那三年正好是中國互聯網處於爆發式增長的年份,而創始人大都在30歲左右,這是一個絕佳的數字組合。如果他們太年輕的話,他們可能看到了這波機會,但沒有能力把握這波機會,而如果他們年紀太大的話,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度會下降,導致他們看不到這波機會。

房地產行業也是如此。中國房地產行業真正開始啟動是在1992年,並在1998年以後迎來了一個爆發式增長。現在最成功的房地產企業都是在爆發性增長之前成立的,其中最有遠見的甚至在房地產行業啟動之前就已經卡好位置了,比如萬科是在1988年就進入了房地產行業,而且是第二個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王石之所以能成為商業領袖絕不是偶然的,不僅僅因為萬科做得最大,而且因為他是這個行業最早的玩家。

前面說的都是“時勢造英雄”,似乎他們的成功都是因為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情,似乎都是因為他們運氣好。的確,這些人的第一次成功往往是因為運氣足夠好,但他們之所以能成為頂尖企業家或者超級富豪,絕不僅僅是因為運氣號。一次運氣可以讓一個人成為富豪,但如果要成為超級企業家,需要具備連續把握多次機會的能力,而這種把握多次機會的能力,主要來源於看清未來趨勢的能力。

以李嘉誠為例。他創業於1950年,那個時候正好是朝鮮戰爭爆發的前夜。幾年之後,香港成為連接中國內地和世界市場唯一的出口,香港經濟也將迎來經濟騰飛。李嘉誠最早做塑料花,並很快成為“塑料花大王”,但他不滿足於此,他在1958年就開始介入房地產市場,並利用後來香港房價飆升大發其財,然後開始涉足公共事業和零售行業,讓整個香港成為“李家城”。

多維度解密超級富豪

中國內地改革開放以後,李嘉誠是第一批在中國內地投資的香港企業家,他有一次抓住了中國經濟騰飛的機會,這一波機會讓他成為“華人首富”。他還是最早進入3G電信行業的香港企業家,如今他則布局全球市場,並引來了很多非議。從這一連串的舉措看來,李嘉誠之所以成為超級富豪,不僅僅是因為他抓住了一波機會,而是連續抓住了多次機會。

如何能持續地抓住市場機會呢?這需要企業家有很好的戰略思維能力,這些思維能力可以分成四個維度,分別是高度、深度、寬度和跨度,也可以稱之為四維戰略思維能力。

第一維度是高度。企業家要有能預見到事物的發展趨勢的能力,比如說預見到互聯網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以及中國經濟和房地產未來的走勢,就能利用這種趨勢判斷能力去提前布局。這種能力的培養往往需要企業家有高屋建瓴的思辨能力,並具有寬廣的視野,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第二維度是深度。企業家要有能一針見血地發現事物本質和關鍵成功要素,這需要有很好的洞見。比如說你能一下子看到房地產的核心能力在於資金能力,而不是設計和制造能力,這就是洞見。這需要企業家具有豐富的從業經驗,以及從錯綜複雜的現象中發現關鍵成功要素的能力。

第三維度是寬度。企業家要對事物發展的周期有清晰的認識,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以房地產為例,就是能夠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拿地建房和並購,在經濟形勢好的時候賣房和融資。這需要企業家有對外部環境敏感的感知能力,而且具備逆勢操作的投資能力,以及面對不確定性時的勇氣和自律能力。

第四維度是跨度。企業家要能在不同的行業和專業之間進行整合,善於發現不同事物之間的創新點。比如房地產金融就是一個跨界創新的產物,現在的很多互聯網+也都是跨界創新的產物。這需要企業家有比較寬的知識面,具有高超的整合不同行業的能力,以及豐富的想象力和溝通協調能力。

企業家要把握自己的命運,就要錘煉自己的這四種戰略思維能力,而這需要三種學習能力:第一步是具備完整的知識體系和廣闊的知識面,能夠發現問題的本質和未來的趨勢,尤其要多讀有關歷史和哲學方面的書籍。第二步是要善於向各行業的頂尖高手學習,通過對話和探討方式快速學習,而且善於利用各種專業人士的能力,並具有跨界整合的想象力。第三步則是要在每天的實踐中不斷複盤和反思,每一天都有進步,這需要企業家具有持續學習的能力,以及虛懷若谷的胸懷。

上帝負責發牌,你負責打牌。所謂的命好,不僅是你可以看到底牌,而且能把拿到手里的牌打好。

(作者陳雪頻為智慧雲領導力發展機構創始人兼CEO)

編輯:明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983

超六成農民工希望到年齡就回鄉 是什麽影響了農民工“進城”的積極性?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4-26/1000807.html

近日,中國社科院在京發布《中西部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處境與對策》一書,其中一項“中西部農民向城鎮轉移意願分布”調查顯示,“很想”向城鎮轉移的農民工占11.83%,“比較想”的占21.73%,“一般”的占17.45%,“不太想”的占24.82%,“完全不想”的占24.13%,約一半農民工不想進城,另外66.1%的農民工認為到了一定年齡就想回鄉。

___.thumb_head

近日,中國社科院在京發布《中西部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處境與對策》一書,其中一項“中西部農民向城鎮轉移意願分布”調查顯示,“很想”向城鎮轉移的農民工占11.83%,“比較想”的占21.73%,“一般”的占17.45%,“不太想”的占24.82%,“完全不想”的占24.13%,約一半農民工不想進城,另外66.1%的農民工認為到了一定年齡就想回鄉。消息發布之後,在網上引起熱議。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7747萬人,比上年增長1.3%。其中外出農民工16884萬人,增長0.4%。大幅低於過去5%左右的水平。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落實放寬戶口遷移政策,合理引導農業人口有序向城鎮轉移,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先後有20多個省區市出臺了省級深化戶籍改革實施意見,尚未出臺的地區大多也會在近期出臺。

不過《人民日報》2015年12月27日的報道顯示,四川省統計局對成都、綿陽等9個城市進城務工人員調查中,53.8%的受訪者不願將農村戶口轉為城鎮戶口。

《中山日報》2014年6月5日的報道中,國家統計局中山調查隊2014年以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的形式,對中山市農民工進行了調查,當問及“您是否希望在城鎮落戶”時,大部分農民工表現平淡,市民化意願較低。其中,只有41.5%的人表示希望在城鎮落戶,20.7%的人明確表示不希望落戶城鎮,37.8%的人表示暫時沒有考慮過要在城鎮落戶。

根據公開數據,2013年全國農民工總量接近2.69億人,其中1980年及以後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約1.3億人,占農民工總量的46.6%。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副研究員張自然曾表示,根據調查,占總量一半左右的1.4億老一代農民工(1980年前生),不一定都願意將農村戶籍轉為城市戶口,一些80後以及此後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也不願意。

《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5年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6.10%,而按照2014年3月出臺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目標,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要達到這一目標還需付出很大的努力。

是什麽影響了農民工進城的積極性?

四川省統計局對9個城市進城務工人員的調查數據顯示,在農民工不願落戶城市的原因中,43.6%的受訪者認為城市生活成本高,38.5%的受訪者認為農村和城鎮戶口差別不大,37.8%的受訪者想保留家中土地承包權,為自己留一條後路,33.7%的受訪者覺得農村土地有較大增值潛力。

社科院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農民工不願外出打工的前5位因素分別是:年紀大了(20.63%)、父母子女無人照顧(18.12%)、缺少技能(15.94%)、農活兒離不開(10.03%)、對城市不熟悉(8.93%)。其中,年紀大了而返鄉是農民工市民化未完成的表現,父母子女無人照顧等問題都與城鄉分隔的戶籍制度有一定的關系,缺少技能、對城市不熟悉也和農村教育落後有著相當大的關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曾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不僅是大城市,即使是小縣城打工的農民工,也並非都願意變成城市市民。他介紹,在很多縣城,很多農民工考慮到自己有承包地、宅基地以及集體收益分配權,不願到城市成為市民。有農民直接對李揚講,不當城市市民好處多,因為在農村不一樣,有地就有錢,有地就踏實。

諸多現實環境、制度障礙阻礙了他們進城的步伐,減弱了他們進城的意願。城市難留,家鄉難舍。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認為,農民真正關心的是“農轉非”能夠帶來什麽,增強農民“農轉非”的意願關鍵是要算清賬。城市逐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改變農民主要依靠家庭保障的傳統方式,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將農民工納入各類保障房體系中,提升城市對農民的吸引力,讓新市民共享城市公共服務,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戶”。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發展研究所宏觀室主任黨國英此前接受采訪時認為,要從戶籍制度、社會保障的統一、降低房價、農村土地的產權保障、教育、就業、調整勞資關系、適當提高最低工資水平等方面來提高城市化率。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要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完成約1億人居住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

地級城市是農民工落戶首選地區。據國家統計局中山調查隊的調查,在表示有落戶城鎮意願的受訪農民工中,地級城市受到最多農民工的青睞,占64.7%,其次是縣城或建制鎮,占17.6%。而希望在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省會及副省級城市落戶的人分別占11.8%和5.9%。

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在前不久的中國城鎮化高層國際論壇上曾表示,今年城鎮化的重點工作之一,即是創新行政管理體制,探索形成新型設市模式,逐步改變按行政等級配置公共資源的管理體制,對經濟總量大、吸納人口多的縣和小城鎮,賦予其與經濟總量和人口規模相適應的管理權限。

  • 中國青年報
  • 陳星
  • 王品芝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235

人社部:延退從退休年齡偏低的群體逐步實施

隨著延遲退休方案出臺時間的臨近,政府部門開始釋放更多與之相關的信息。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今天上午表示,正在制定中的延遲退休方案會選擇現在退休年齡相對偏低的群體逐步實施。

李忠沒有明確表示“退休年齡相對偏低的群體”是具體是指哪個群體。從目前“男職工60歲、女工人50歲、女幹部55歲”法定退休年齡來推斷,從女性開始率先實施延遲退休是大概率事件。

按照人社部此前對外公布的時間表,今年延遲退休方案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之後的正式方案於2017年推出。方案推出至少五年後再漸進式實施。

延退不搞“一刀切”

李忠表示政府部門在制定延遲退休方案時主要考慮三條原則,一是小步慢提,逐步到位。二是區分對待,分步實施。三是預先公告,做好公示。

具體來說,延遲退休方案堅持每年只延遲幾個月,經過相當長一個時間逐步達到目標年齡。

“不是對所有社會群體同時實行延遲退休,會選擇現在退休年齡相對偏低的群體,從這部分群體開始逐步實施”,李忠說。

目前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從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致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對就業影響有限

延遲退休是中國當前最受爭議的公共政策之一。從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角度來看,學界普遍認為延遲退休是中國應該走的一條路,但也有擔心延遲退休會對青年就業以及養老金待遇造成不利影響。

李忠表示,人社部在研究設計延遲退休年齡政策過程中,用了大量數據進行過多方面深入分析和研究論證延退與就業的關系,結論是延遲退休年齡對就業影響是有限的。

從就業總量來看,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在2011年的時候達到峰值,當時是9.25億人,2012年勞動年齡人口比2011年下降345萬,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預示著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時代快要結束了。

2011年以後勞動年齡人口逐步下降,到2015年為9.11億,還在持續下降。特別是到2030年以後,勞動年齡人口會出現大幅下降的過程,平均以每年760萬人的速度減少。到2050年,我們預測勞動年齡人口會由2030年的8.3億降到7億左右。

李忠說,基於這樣一種大的人口趨勢和勞動力變化狀況,政府研究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的時候要把握起點和節奏,總體希望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和勞動力狀況能夠形成一個比較好的良性互動的關系。延退需要很多年以後而且節奏是比較慢地實施,這與我國的人口變化、勞動狀況變化的過程是相應的。

此外,李忠表示,從就業結構上來看,將來延遲退休應該說有一部分崗位是會影響到年輕人,但是這種影響也是非常有限的。

現在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在加快,產業在不斷轉型升級,很多傳統服務業、傳統制造業的崗位是將來退休崗位里的多數。而現在新興產業在不斷崛起,將來年輕人更願意去的崗位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新型服務業。從行業類型來看,並不是簡單的延退的崗位就會影響到年輕人新的就業崗位。

延退不會減少養老金待遇

對於普通民眾所關心的延退是否會影響養老金待遇,李忠表示,總體來看,延遲退休年齡對個人養老保險待遇不會有大的影響。

養老金的待遇分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總的計發辦法是長繳長得、多繳多得。 

基礎養老金的確定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是繳費的基數;二是繳費時間長短。從繳費基數來說,延遲退休後,工資上漲的概率大。從繳費時間來說,延遲退休後繳費時間延長,基礎養老金數額自然是增加的。

從個人賬戶養老金來說,主要影響因素就是個人繳存額的多少、月除數(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是多少。養老保險有關文件規定,50歲退休的月除數是190,55歲退休的月除數是175,60歲退休的月除數是139。

比如,假如一個人50歲退休,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是10萬,通過推算他他每個月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數額可以看出,月除數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小的,越推遲退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數額就越會增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452

金山高管團隊“平均年齡40歲” 鄒濤接替張宏江任CEO

金山集團宣布現任CEO張宏江將於12月1日退休,由西山居CEO鄒濤繼任集團CEO,並將開啟高管團隊年輕化戰略。

此外,金山還宣布了一系列高管人事任命。其中,西山居CEO鄒濤將於12月1日出任金山集團CEO,並仍兼西山居CEO一職;集團副總裁、金山雲董事王育林出任高級副總裁兼金山雲CEO;西山居副總裁郭煒煒出任集團副總裁及西山居COO。

張宏江自2011年從微軟加盟金山,在金山移動互聯網戰略轉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據悉,張宏江主要由於個人家庭原因,做出了在合同期滿後引退的決定,於2016年12月1日正式退休。屆時,張宏江將不再擔任金山集團執行董事及附屬公司的所有職務,包括金山雲執行董事及CEO,獵豹董事等職務。張宏江將繼續主持金山日常運營至此退休生效,確保金山管理層的平穩過渡。卸任以後,張宏江將以顧問的形式,協助金山集團的業務發展。

至此,28歲的金山集團實現了高管團隊年輕化戰略,包括西山居鄒濤、金山雲王育林、獵豹傅盛、WPS葛珂等四塊核心業務的帶頭人,平均年齡40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792

諾獎科學家年齡為何越來越大?

本周已經公布的諾獎得主的平均年齡高達72歲,所有人的年齡均超過65歲。但在歷史上可不是這樣的。

物理學獎年齡“增長”最快

在已經公布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以及化學獎的名單中,他們的平均年齡超過70歲,而在20世紀的上半葉,諾貝爾獎獲獎者的平均年齡只有56歲。其中年齡“增長”最快的是物理學獎,本次獲得物理學獎的三位科學家年齡都接近70歲,但在上世紀上半葉,這一年齡僅為47歲。

事實上,從20世紀下半葉開始,諾貝爾獎得主的年齡就有“增長”趨勢。但這是否意味著今天的信息和理論過多,以至於科學家要讀完一輩子的書才能獲得諾貝爾獎呢?

答案並不是這樣的。

諾貝爾博物館館長古斯塔夫·凱爾斯特蘭德(Gustav Kallstrand)表示,100年前全世界物理學家只有1000名,但是今天有100萬,是100年前的1000倍!

“這意味著等待的時間長了。並不是說今天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明天就能獲得諾貝爾獎。”凱爾斯特蘭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即便這些科學家在早年就獲得了重大的發現,但是有成千上萬的人都是如此,這就需要諾貝爾委員會以更高的標準去做驗證,到這些科學家獲獎可能需要好多年的時間。”

但是在文科領域的狀況有所不同。諾貝爾經濟學獎、文學獎以及和平獎的年齡相較於100年前並沒有“增長”,反而變得年輕了。這個現象也很難解釋,因為經濟學家和作家的人數比100年前也有顯著增長。況且從另一方面來看,為什麽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年齡要比醫學獎的年齡“增長”得快呢?

在凱爾斯特蘭德看來,這要歸結於20世紀的科學革命——量子力學的迅速發展。“20世紀上半葉,量子力學的發展非常迅速,誕生了一大批年輕的物理學家,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做出了重要的發現。”凱爾斯特蘭德表示。

很顯然,諾貝爾委員會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這個領域是科學界非常感興趣的領域,同時也是很容易取得成果的領域。要知道1932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量子力學的創始人沃納·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和保羅·狄拉克當時年僅31歲。

這就好像只要發現了一個工具箱,就能夠馬上產生其它新的發現。或者就像引用一位科學家不太慷慨的話說:“最平庸的物理學家也能夠有最偉大的發現。”

而針對為何和平獎得主的年齡趨勢不同於物理學獎,凱爾斯特蘭德表示,這是因為和平獎的評判標準發生了變化:“諾貝爾委員會在評選和平獎的時候會盡量做到與時俱進,他們不會去等到和平的措施完全成功了才決定把諾貝爾獎授予某個人。”

男性主宰100年

而縱觀過去的100年間,唯一不變的趨勢是諾貝爾獎男性壓倒性的優勢從未改變,尤其是在科學領域,幾乎全部由男性獨霸。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居里夫人。1903年,居里夫人和丈夫貝克勒爾共同獲得諾貝爾獎,成為歷史上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然而最初在提名時,居里夫人並不在名單上,是丈夫貝克勒爾拒絕單獨領獎後,諾貝爾委員會才最終同意接受居里夫人的申請,並授予她諾貝爾獎。

盡管諾貝爾博物館聲稱歷史上並沒有記錄證明評審委員會故意忽略女性科學家的工作,但是居里夫人的例子還是反映了諾貝爾獎在男女平等性方面有所偏差。但是人們還是相信平等性和多元化最終還是會成為現實。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5年科學報告》顯示,女性在全球研究人員中所占比例僅為30%,真正彌合科研領域內的性別差距依然任重道遠。

為了激勵女性在科研領域的工作成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1998年起就開始聯合法國化妝品巨頭歐萊雅每年進行“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的評選,這一獎項素有“女性諾貝爾獎”之稱,從設立至今已有18年,參與評選的科學家主要是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領域。今年獲獎人員包括基因編輯技術的發明者珍妮弗·道德納(Jennifer Doudna)和埃瑪努埃勒·沙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的陳化蘭。

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伊麗莎白·布萊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教授今年也成為了該獎項有史以來的首位女性評審團主席。布萊克本表示:“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里,我們從未像今天這樣強烈地需要女科學家以及她們的科研發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637

中國勞動年齡人口連續五年下降 勞動力供給並未減少

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數據稱,2016年全國勞動年齡人口為90747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5.6%。

這也意味著,全國勞動年齡人口比上一年減少了349萬人。這是中國勞動年齡人口自2012年連續五年凈減少。

目前我國人口總量平穩增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2016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827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0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比上年多增131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9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86‰,比上年提高0.9個千分點。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0815萬人,女性人口67456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98(以女性為100)。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此前曾表示,不能簡單地以人口多少判斷是否對經濟社會發展有利,“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雖然下降,但是經濟活動人口和就業人口的數量仍然持續增長,勞動力供給並沒有減少。”

王培安稱,總體上看,我國勞動力數量仍然充裕。2015年,中國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總量為10.03億,是歐美發達國家總和的兩倍。目前, 我國的勞動生產率僅為歐美發達國家的1/8,通過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空間很大。王培安認為,一直到2030年,我國的總撫養比低於50%,仍處於人口紅利期。

而在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王培安認為,中國處於人口發展深度轉型期,要重點研究如何化解人口總量與結構矛盾,如何保持適度生育水平,如何創建生育友好的制度環境,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和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並存的,是老齡化程度的持續加深。根據統計,2016年60周歲及以上人口23086萬人,占總人口的16.7%,比上年增加了0.6個百分點;65周歲及以上人口15003萬人,占總人口的10.8%,比上年增加0.3個百分點。

一方面是勞動年齡人口連續五年凈減少,一方面是老齡人口持續增加,這意味著中國人口的贍養負擔越來越重,未來的養老壓力將越來越大。

我國自2012年首次出現勞動年齡人口的凈減少。2012年,中國15-59歲比上一年減少345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9.2%,比上年末下降0.6%,系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首次出現下降。

勞動年齡人口的變化直接影響到贍養比和撫養比的變化。盡管學界對於中國的人口紅利是不是已經消失、還能延續多久尚存爭議,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正在面臨日益增加的養老壓力。

據人社部、全國老齡委等有關部門預測,到2035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億人。

人口的老化程度被認為是人口影響經濟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中國,老齡化加深的同時,勞動年齡人口絕對數量的減少和年齡的老化也日益突出,值得各方關註。

在我國人口總量平穩增長的同時,城鎮化率繼續提高。

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792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182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8973萬人,減少1373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7.35%。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603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1428萬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306

“熊孩子”該怎麽處罰?行政拘留年齡擬從16歲降至14歲惹爭議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2-19/1077392.html

未滿16周歲的“熊孩子”幹違法的事,法律也拿他們“沒轍”?

近日,公安部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修訂公開征求意見稿)》,其中將行政拘留的執行年齡從16周歲降低至14周歲。也就是說,一旦相關條款獲通過,行政拘留將可對14至16歲年齡段的未成年人執行處罰了。

這一措施的合理性引發爭議。一些人認為,行政拘留執行年齡的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一些治安“難題”,並對近年來備受社會關註的校園欺淩行為起懲戒作用。一些人則表示,降低未成年人行政拘留的執行年齡應慎重,該處罰方式對青少年違法行為“治標不治本”。

此次公布的《治安管理處罰法(修訂公開征求意見稿)》第二十一條取消了現行《治安管理處罰法》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不適用行政拘留處罰的限制性規定,同時將初次違反治安管理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的年齡範圍從之前的“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修改為“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外界普遍認為,這一修改是對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引發廣泛關註的“積極”回應。

2016年8月,廣東清遠英德市公安機關打掉一個組織操縱未成年人攀爬入室盜竊的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46名,團夥中有未成年人20多名,最小的年僅14歲。這些未成年人直接參與作案,有專人操縱、培訓,教他們如何行竊,成年人則坐鎮幕後。當地公安局副局長徐誌鋒說,“這些人很了解犯罪的量刑。他們知道,16歲才開始追究刑事責任,就專門選擇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如何解決實踐中的這樣的問題?有聲音認為,降低行政拘留執行年齡不失為一個解決辦法。根據現行《刑法》規定,對於那些已經滿14周歲的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只要他們的違法還沒有達到涉及“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等重罪之前,就不能采取任何的刑事強制措施;但等到真的達到了,已然大錯釀成。從行政拘留到“刑事重罪”之間缺乏必要的過渡。

最高人民法院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副研究員代秋影表示,對這種規定可以理解。未達刑事責任的這些違法犯罪未成年人,他們在司法實踐中缺乏切實可行的教育矯治的措施。社會各界對於低齡化的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行為矯治的效果並不滿意。

盡管如此,代秋影卻表示並不同意這樣一種立法選擇。他認為,在一定時期一定時間段,對減少發案量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從長期來看,它所帶來的的負面影響會更多。

常年辦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寧波市海曙區檢察院未檢科科長王英指出,第一,十四到十六歲是未成年大腦關於共情、理解他人發育很快的階段。如果羈押,嚴重的恐懼會導致這部分大腦發育受損,並且進程很難得到恢複;第二,未成年人對於時間感不如成年人,比如成年人被拘留十五、二十天,他知道這個時間很快會過去,但未成年人考慮不到很遠,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很長的噩夢,心理影響很難修複;第三,未成年人在這個年齡段遭遇禁閉失去自由,會導致出來以後容易攻擊他人。

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院長姚建龍表示,2005年《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未成年人治安拘留不執行制度後,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狀況總體顯著向好,未成年人犯罪嚴重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其在刑事犯罪中的比重從2005年的9.81%逐步降低到2016年的2.93%。盡量避免將輕微罪錯未成年人投入監禁機構、避免短期羈押,是國際社會公認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功經驗。征求意見稿反其道而行之,可能面臨的風險重大。改變“熊孩子”,還得追根溯源從他們家庭著手。

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英輝認為,從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成因來看,應該進行專業的分層級的系統幹預。國內有一些公安機關在探索警察訓誡,在警察對違法未成年人進行訓誡之後,有專業的社工跟進,包括對他本人進行跟進,對他的家庭監護的方式進行輔導,讓其家庭改進監護方式,這樣效果比較好。

網友觀點

正方

@夢夢夢:支持,現在的少年犯罪確實很多,比成年人都做的出格。

@嘉:加強教育是一定的,法律也要加強,做錯事就應該受罰!這是從小就知道的道理。

反方

@你來還是不來:外在懲罰不是目的,重在意識。

@流年:誰還沒犯個錯啊?都曉得年紀小不懂事,如果要說,家長給子女的性格塑造不當,難道就沒錯了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893

工行證實:個人住房貸款借款人最高年齡已延長至70周歲

記者19日從中國工商銀行總行處獲得證實,工行已經將個人住房貸款借款人最高年齡從65周歲延長到70周歲,借款人年齡與貸款期限之和不超過75年。

同時,個人住房貸款的最長期限仍然是30年,沒有改變。

舉例來說:如果一位50歲的購房人在北京購房,那麽按照貸款人年齡與貸款期限之和不超過75年計算,這位購房人購買首套房最長可申請25年貸款,而此前最長貸款年限為20年。此次放寬最高年齡後,70周歲的首套房購房人在滿足相關條件後,亦可申請5年期住房貸款。

工行相關負責人19日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此舉是為適應中國人口發展趨勢,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尤其是中年以上居民的住房改善性需求,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

根據中國央行數據,截至今年3月末,中國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34.14萬億元,同比增長兩成,其中一季度就增加1.9萬億元;個人住房貸款余額22.8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亦增長兩成。

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2017年實現凈利潤2875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總量為全球銀行業之最。近年來,工行在住房貸款政策上,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支持去庫存,合理滿足首套和改善型住房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708

駐銀行經紀 涉誤導婆婆投保 提前生效期避年齡上限 金管局保監跟進

1 : GS(14)@2010-08-22 22:46:50

2010-8-21 HT

  雷曼迷債事件後,不良銷售手法仍禁之不絕!年屆65歲的傅婆婆到銀行處理定期存款時,被轉介至駐銀行的保險顧問,以「保本、高息」游說她買保險,但未清楚說明供款約百萬港元及10年期滿才能取回;又疑為規避65歲的投保年齡上限,將其保單生效日期提前近3個月。

  婆婆直至收到月結單被扣數始發現事件,其子直斥銷售手法存問題,已向金管局及保監處等投訴。立法會議員認為事件涉不良銷售手法,要求監管機構徹查事件。

保誠否認指控 拒撤保單

  不過,英國保誠發言人否認有關指控,並拒絕撤銷保單及退回保費。

  今年5月17日便屆65歲的傅婆婆,於同月20日到渣打銀行新蒲崗分行領取定存利息,當時被職員以高息游說,轉介予駐分行的英國保誠保險顧問梁先生,向她推銷儲蓄計劃,對方只介紹未來10年的回報,並強調「較定期高息及保本」,她不知就裏簽署了文件。

  直至收到銀行月結單,始發現戶口被扣了錢,遂到分行查詢,才知自己簽了保單,未來6年不能斷供,且每年要供款逾16萬元、滿10年才能取回本金及利息,中途一旦斷供,「一毫子都攞唔返」,她頓時感到晴天霹靂。

兒質疑銀行 洩漏母私隱

  傅婆婆的兒子梁先生得悉事件後,遂向渣打分行主管及英國保誠投訴,要求取消保單及退回供款,又質疑渣打向英國保誠洩漏客戶私隱,經紀才得悉其母戶口約有百萬港元,剛好能被該儲蓄計劃「吸盡」。

  保險公司最終願意將投保額降低至每月供款6,000餘元,但梁拒絕,他翻查文件時,竟發現保單生效日期為今年3月1日。他向保險公司質詢,對方職員承認由於該計劃不適合年滿65歲人士,故需提前生效保單。梁先生認為涉違規銷售,已向金管局、消委會及保監處作出投訴。

  英國保誠發言人承認,傅婆婆參加「進寶易」為高儲蓄成分壽險計劃,為管理承保風險,故將一般投保年齡上限訂為65歲,但根據公司行政指引,投保年齡超出上限亦可酌情審批,由於傅婆婆「剛滿65歲、產品承受風險跟一般適齡投保人分別不大」,故推前保單首期保費日,並強調已獲得她同意。

只允減低投保額 兒拒絕

  發言人又指,保險顧問梁先生已清楚向傅婆婆解釋計劃,她亦指定身故賠償的受益人、並已簽收保單掛號郵件,因她並沒有於投保後21日的冷靜期內要求退保,故審核個案後,決定不能取消其保單及退回已繳保費,只能減低投保額。

  渣打銀行發言人承認,為讓客戶有多元化服務,安排英國保誠保險顧問駐各分行,以即時提供壽險服務,但否認有向保險公司透露傅婆婆的個人資料,強調是她自行向保險顧問披露。

  金管局及保險業監理處發言人均表示,已接獲有關投訴,會跟進及了解事件。

  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表示,業界處理保單時最多能推前生效日期(date back)6個月,但主要用於一些商討已一段時間、剛過了某年齡而為免保費被提高的客戶,對今次date back的個案感奇怪。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認為,事件涉不良銷售手法:「為簽到保單而將生效日期推前是不合情理、弄虛作假」,要求監管機構徹查事件。

有冤不敢訴 婆婆變抑鬱   

  已屆65歲的傅婆婆自事件發生後,感到非常抑鬱,一直需服降血壓藥控制情緒。

  她透露自己從無接受過正規教育,根本不明白文件內容,職員又無詳細解釋,她連自己買了保險也不知道:「如果我當時知道要每年供逾16萬元,並要10年才能取回所有錢,我根本不會做!」

子斥銀行 騙母親無學識

  一臉憂心的傅婆婆坦言,為怕家人知道自己被騙,初時只能偷偷飲泣,又失眠又食不下嚥,情緒極受困擾;其丈夫察覺不妥,多次追問下她才於上月底和盤托出,丈夫陪同她到銀行交涉不果,終於本月初向兒子透露事件。

  「如果打正旗號是保險公司,我走入去買保險都心甘命抵,但我阿媽年紀又大,又無學識,走入銀行卻被人推銷買保險及作出巨額供款,銷售手法很有問題!」傅婆婆的兒子梁先生,忿忿不平向本報投訴說。

  梁先生又表示,最不滿經紀為做到保單,竟然date back生效日期:「我很憤怒,沒有想過事件會發生在自己家人身上,事件反映監管不足,仍然有害群之馬!」

  連日來為追討逾16萬元供款而感到身心俱疲的傅婆婆坦言,對渣打銀行已失去信心,早前已將戶口存款轉移到其他銀行,希望早日討回公道。

花旗「追魂call」 苦主「夢中」投保   

  花旗銀行被指以不良手法推銷保險,每周3次在熟睡中被電話追魂的鄧女士,為免再被滋擾,在半睡半醒的情況下,「購入」供款10年的保單,其間多次取消保單不果,惟有無奈繼續供款。

  鄧女士指在04年8月5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入需供款10年的保單,每月供款405元,保單內容包括意外完全及永久殘疾、意外醫療費用及人壽保險,10年後可取回供款。

  04年任職夜更保安的鄧女士,患高血壓及嚴重關節炎,當時她擁有花旗銀行信用卡,04年中花旗銀行的保險推銷員,每周2至3次、早上11時至下午3時致電她推銷保險,她已表明正熟睡,即使關掉手電家中電話仍響個不停。

花旗:個案尚在調查

  接近兩個月的電話攻勢,但噩夢原來才剛開始,同年8月她的信用卡帳單多出405元,致電銀行查詢,一女職員促她先繳款,鄧女士表示自己患病,根本不符合買保險,又要求銀行不要再來電,然後繳款了事。

  可惜繳款未能斷尾,每月信用卡帳單均收取保費,她又收到「香港富邦花旗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保單,但從無人向她解釋保單內容。鄧女士再次致電銀行理論,及要求取消保單,女職員解釋她已供款數期,不如購下保單,自此鄧改為自動轉帳供款,以換來耳根清靜。她坦言,不肯定在朦朧時回答推銷員的內容,故不曾作出投訴及求助。

  花旗銀行發言人回覆指,鄧女士個案尚在調查中,故未有足夠資料評論;又指透過電話投保的客人,毋須簽署任何文件,客人同意投保後,便會收到保單,若冷靜期內取消保單,可全數退回保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450

至命玄理:伴侶的年齡秘密

1 : GS(14)@2012-04-10 22:22:32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38065/20120410/76041
「我交過的男友不多,但總有一個怪現象……」不用顧客C把話說完,單看八字,我已知道她想說甚麼:她總與比自己年輕的男生特別有緣。
八字命造中,「日元」下的地支就是「夫妻宮」,憑此就能看到另一半的特質。例如若其「十神」是「食傷星」的話,由於它代表着「我生出來的事物」,所以命主的另一半極有可能比她 / 他年輕,又或性格上有着孩子氣的特質。
若是「夫妻宮」坐「印星」的話,由於它代表着「把我生出來的事物」,所以命主的伴侶大多會比她 / 他年長又或是擁有非常喜愛照顧別人的性格。若是代表「與我並肩同行」的「比劫星」,則另一半大多會與命主的年紀相若,又或兩人的戀愛關係將有着如朋友般平起平坐的特質。
另外還有一個特別情況:若「夫妻宮」與旁邊的地支出現「相冲」,代表命主離婚的機會較高(尤其在三十五歲前結婚的話),又或命主適宜擁有一段「非常婚姻」,以女性為例,即對象比自己年輕又或年長十年以上。
讀者可能會覺得緣份如此被命運局限實在令人無奈,其實應換個角度想:與其看成「被命運注定與這類人戀愛」,倒不如看成「天生特別喜歡這類的異性」,以顧客C為例,她天生便極愛照顧別人,所以與比她年輕的男友拍拖,不正是天作之合嗎?

電郵:[email protected]

楊天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7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