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Rosneft宣布將加快完成收購大摩石油交易業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052

據此前華爾街見聞報道,摩根士丹利上周已同意向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出售大部分現貨石油交易業務。本周五,Rosneft官方宣布將專註於完成對摩根士丹利石油交易業務的收購,放棄其它並購機會。 Rosneft對路透社表示:“當前,我們正專心完成這次收購,使得這項資產能夠順利並入Rosneft的結構中。這次收購將創造一個國際一流水準的營銷體系,將使得Rosneft作為第三方供貨渠道更為高效。“ 在此次收購中,負責摩根士丹利現貨石油交易業務的約100名交易員和180名後臺人員將一同加入Rosneft,但仍將留在之前位於倫敦,紐約和新加坡的辦公室工作。盡管如此,完成收購後,Rosneft的石油交易部門規模依然小於BP(英國石油公司)擁有超過3000雇員的石油交易運作體系。此次收購並不包括摩根士丹利的石油倉儲和運輸管道業務。 全俄羅斯的石油產量約為每天1060萬桶,Rosneft的產量占其中40%。Rosneft通過交易將時候出售給包括BP在內的能源企業,以及其它石油交易商,比如維多(Vitol)和托克(Trafigura)。今年3月下旬,作為俄羅斯頭號石油企業的Rosneft完成550億美元並購TNK-BP的交易,成為全球最大的上市石油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502

奧巴馬宣布將停止竊聽盟友 限制使用國安局收集情報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3025

當地時間本月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擬對美國國家安全局(國安局,NSA)廣受爭議的秘密情報監控項目作一定程度的調整,包括改革對內電話監聽項目、承諾不監聽盟友領導人等,但堅稱不會從根本上改變美國情報監控現狀。 奧巴馬當天在司法部發表時長45分鐘的演講,對情報收集發出新指示,表明改革計劃,稱要限制使用美國情報機構收集的大量數據,必須尊重人權,試圖在保障國家安全與平息外界對隱私和人權的擔憂之間尋求平衡。 奧巴馬稱美國有必要繼續收集大量信息,但承認“可能濫用”這些數據, 我今天倡導的改革應該讓美國人民更有信心,即使我們的情報與執法機構依然保留保衛我們安全所需的工具,人民也會對自身權力受到保護更自信。 奧巴馬公布的改革要點包括: 對內監控方面,第一,國安局對內電話監聽項目開啟“轉型期”,暫停大規模搜集和存儲美國公民電話記錄的作法,尋求不由政府來存儲這些記錄的新方案,並下令司法部長霍爾德和情報部門在3月28日前擬定和上報新方案細則。第二,提議國會批準組建一個由專業人士組成的小組,參加美國外國情報監控法庭對秘密情報項目的審批過程,以代表民眾保護隱私的呼聲。 對外監控方面,承諾情報監控必須以合法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為目的,不能出於非反恐等安全需求而監控外國公眾,不能對親密盟友的領導人實施電子監控。但他強調,美國情報機構將繼續針對外國政府的情報搜集工作,美國政府不會僅僅因為自己情報工作更高效而道歉。 為消除盟友及國際社會對美國情報活動的質疑,奧巴馬向美國以外地區的民眾保證,稱各國人民 應該了解,美國並未竊聽對美國國家安全毫無威脅的普通民眾。 這也適用於美國以外地區領導人。(從現在起)美國將不會監控美國親密盟友及友好政府首腦的溝通聯系。 立即生效的措施還包括,美國情報機構官員必須在以政府名義收集個人電話數據以前得到國家安全法庭批準。 去年6月以來,前防務承包商雇員斯諾登(Edward Snowden)通過媒體陸續披露國安局遍布世界各地的網絡和電話監控項目,竊聽德國總理默克爾等國外領導人通話,在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引發軒然大波。 就在奧巴馬昨日講話前一天,英國《衛報》報道,斯諾登最新曝光文件顯示,美國情報機構在“毫無確定目標”的情況下每天面向全球收集短信近2億條。 對奧巴馬16日講話,CNN的報道強調了兩個“仍然”: 根據奧巴馬此次改革計劃,去年斯諾登泄密披露的美國政府最有爭議監控行為仍然會繼續。 仍然有人會收集每位美國公民的通話時長和次數這類記錄。 《華爾街日報》評價,奧巴馬提出的一大變革是,美國政府不再存儲國安局電腦收集的海量電話數據,目前尚未確定將數據庫轉移到何處。奧巴馬要求司法部長和情報機構官員會同國會在60天內拿出替代存放地的提議,這可能有難度。 去年10月,德國媒體報道,默克爾的手機通話被竊聽十年之久,美國國安局早在2002年就開始對默克爾的手機進行竊聽。直到2013年6月,奧巴馬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國家安全局才中止了竊聽行為。 據BBC昨日報道,在奧巴馬宣布改革國安局情報監控項目當天,默克爾的發言人表示,許多德國人對美國竊聽的報道非常擔憂,德國政府將繼續與美國進行秘密協商,談判要建立在“新的明確情報機構協作的基礎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163

“掉隊”焦慮引發回歸?360宣布將從美國退市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618/150033.html

黑馬說:360決定以私有化方式從美國退市,雖然事發突然,但亦在情理之中。

去年年底,周鴻祎曾表態“像我這麽倔強的人,總歸會回來的”。果不其然,半年後周鴻祎就決定帶著360回來了。這一次,360能實現以退為進嗎?
 
文 | i黑馬 邸曉偉

 
\奇虎360(NYSE: QIHU)於今天宣布,公司董事會已接到一份署名日期為2015年6月17日,來自董事長兼CEO周鴻祎、中信證券、華興資本,以及紅杉資本的不具約束力私有化要約。

在這份私有化要約里,投資財團提議以每股A類普通股或B類普通股51.33美元現金,相當於每股美國存托股票(ADS) 77.00美元現金,收購他們或旗下附屬公司尚未持有的所有奇虎360在外流通的A類普通股和B類普通股,包括ADS代表的A類普通股。每2股ADS代表3股A類普通股。

奇虎360董事會打算成立一個由獨立董事組成的特別委員會,來評估這項要約。奇虎360提醒公司股東以及其他投資者,董事會只是接到了私有化要約,還沒有機會仔細評估這項要約,至於公司對該要約的回應,也尚未作出任何決定,無法保證會收到最終要約,無法保證與要約相關的任何最終協議將會被執行,也無法保證該交易或其他交易將會獲得批準或完成。

好了,深奧的專業術語就引用這麽多,反正360是不打算陪美國人玩了。360此時的回歸,可以說是既,也在情理之中。2014年,360過得並不怎麽順利。股價從最高時的120多美元掉到了現在的70美元左右,黯然退出了市值百億美元俱樂部。目前,360的市值為80多億美元,與阿里、騰訊、百度、小米四巨頭相差甚遠,且被京東、唯品會和網易超越。

 以周鴻祎倔強的性格,360的退市之舉亦在情理之中。在去年年底的內部郵件中,周鴻祎公開表示要以安全為入口搶占未來移動互聯網的中心,他說“如果我們只是甘於做旁邊者,只是作為布道者,那麽我們永遠不可能有創新,永遠不可能搶占潮頭。”

當時,他還不忘強調,“像我這麽倔強的人,總歸會回來的”。

時隔半年,周鴻祎真的決定回來了。

他在今日所發的內部郵件中稱,“私有化是我們在反複考慮當前全球及中國資本市場環境後的審慎決定,更是加速業務全面升級、拓展業務發展空間的重要一步。“我們當中的很多人認為,360目前80億美元的市值,並未充分體現360的公司價值。我們相信私有化是實現360公司價值最大化的必然選擇。”

周鴻祎表示,對於目前正在進行全面戰略升級的360,私有化及後續運作必將為公司發展註入巨大的推動力,同時為360人提供更多的機遇和更大的舞臺。
 

以下是周鴻祎內部信全文:

各位同仁:

今天將是360歷史中又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為了360未來更好的發展,老齊和我經過審慎思考,決定啟動360私有化戰略計劃。這是在反複考慮當前全球及中國資本市場環境後做出的主動戰略選擇。

從2005年創業至今,作為互聯網免費安全的首倡者和顛覆式創新者,360經歷了持續跨越式的發展,成為中國互聯網公司的領軍人物。2011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後,360更是借助國際資本市場的力量,保持了高速增長,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00%。在安全衛士、瀏覽器、手機衛士等安全產品占據中國市場絕對份額的同時,我們進軍搜索和移動應用分發領域,占據領先地位,並將業務拓展至遊戲、智能硬件等多個領域。這些發展,離不開國際資本市場的支持,360人也秉持感恩之心,以我們特有的奮鬥精神,持續創新,以高速的業績增長回報了國際資本市場。然而,我們當中的很多人認為,360目前80億美元的市值,並未充分體現360的公司價值。

私有化是我們在反複考慮當前全球及中國資本市場環境後的審慎決定,更是加速業務全面升級、拓展業務發展空間的重要一步。今天的360是無可爭議的互聯網領軍企業,在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當中,我們在市場占有率、用戶規模、財務表現方面都名列前茅。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360旗下PC和手機產品的月活躍用戶總計超過12億;我們2014年營業收入折合人民幣超過86億元,凈利潤超過21億元。2014年底公司總資產達206億元,現金超過100億元,財務總體非常健康。憑借360現有的出色表現和能力,我們有充分的自主權做出選擇,我們相信私有化是實現360公司價值最大化的必然選擇。

360的私有化不僅是資本操作,更是360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的重要助力。在360的歷史上,我們歷經風雨,從首倡互聯網免費安全到3Q大戰,從紐交所上市到搜索業務市場開拓,在每次機遇和挑戰面前,360人眾誌成城、堅韌不拔,才使360能夠愈戰愈勇,日益強大。對於目前正在進行全面戰略升級的360,私有化及後續運作必將為公司跨越式發展註入巨大的推動力,同時為充滿激情的360人提供更多的機遇和更大的舞臺。不管資本市場如何變化,360將秉持初心,為中國數以億計的用戶持續創造價值,機遇屬於堅持夢想、勇往直前的360同仁們。

以上,與各位同仁共勉。

奇虎360  董事長CEO  周鴻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邸曉偉
,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2015黑馬大賽全國項目報名火熱進行中,上海、成都、杭州、南京、武漢等城市趴陸續開場,6月末上海站文化創意與O2O專場行業賽,項目報名請點擊下方黑馬大賽圖片進入!

 

\\

i黑馬訊 11月10日消息,京東集團發布公告,稱C2C模式無法完全杜絕假貨現象,因此決定不再接受新賣家的入駐申請,同時到2015年12月31日停止向拍拍網提供電子商務平臺服務。而在三個月的過渡期後,京東將於2016年4月1日徹底關閉拍拍網。

拍拍網於2014年京東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後被並入京東旗下,但一直未有起色。京東方面稱,由於C2C模式中個人賣家不被要求在工商登記備案,導致工商行政執法部門難以進行有效監管,售假者違法成本幾近為零。京東表示,依據拍拍網與賣家的平臺服務協議,當前平臺賣家的店鋪服務期將截止於2015年12月31日,到期不再續約。

以下是京東公告全文:

尊敬的拍拍網賣家們和用戶朋友們:

鑒於C2C(個人對消費者)模式的電子商務在中國目前的商業環境中監管難度較大,無法有效杜絕假冒偽劣商品,為了公平對待合法經營的商家、保護消費者權益,經過慎重的思考和評估,京東集團決定,到2015年12月31日停止提供C2C模式(PAIPAI.COM)的電子商務平臺服務。並在三個月的過渡期後,於2016年4月1日起,徹底關閉C2C模式的電子商務平臺服務(PAIPAI.COM)。

原拍拍網團隊將並入集團其他部門,將轉型並專註於移動社交電商等創新業務。從即日起,拍拍網不再接受新賣家的入駐申請,依據拍拍網與賣家的平臺服務協議,當前平臺賣家的店鋪服務期將截止於2015年12月31日,到期不再續約。我們將設立三個月的過渡期,方便賣家遷移及保障消費者的在途交易和售後服務。同時,我們鼓勵並歡迎拍拍平臺上具有良好口碑、能夠提供優質商品和服務的賣家在申請工商營業執照後、申請入駐京東商城開放平臺,京東商城在審核通過後,將在一年內對拍拍遷移賣家免除扣點、服務費等費用。

拍拍網在去年京東與騰訊達成電子商務的戰略合作之後並入京東集團旗下。一年多來,我們秉持著對於假冒偽劣商品零容忍的態度,采用了各種技術手段和創新的管理方式積極解決相關問題,然而C2C的模式由於個人賣家不被要求在工商登記備案,導致工商行政執法部門也無法進行有效監管,售假者違法成本幾近為零。因此我們決定徹底關閉C2C平臺服務(PAIPAI.COM)。

誠然,這個決定未來將對京東集團的交易總額(GMV)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每年將損失百億級的潛在交易額和一筆可觀的廣告收入。但這些相比起我們對消費者的承諾,相比起我們的社會責任,或許都不再重要。當假貨問題不再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的“阿喀琉斯之踵”的時候,才是中國企業引領世界,廣泛贏得尊重的時候,中國的品牌才能崛起,參與到全球競爭中,那才是消費者真正幸福的時候!

在此,我們希望拍拍網的賣家和消費者可以支持和理解我們的決定,後續京東商城將會為符合資質的拍拍賣家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也會繼續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979

萬達商業突然宣布將私有化,王健林圖個啥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31/154999.shtml

導讀 : 萬達商業這一看似毫無征兆的突發性公告,其實鋪墊已久。因為其在香港資本市場登陸以後,受到的待遇並不“公平”。

3月30日晚間,萬達商業(03699.HK)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初步考慮就H股進行一項自願全面收購要約。如經落實,萬達商業將私有化,以及將公司從聯交所除牌。

萬達集團表示,如果進行自願全面收購要約並且發出正式要約,H股的要約價將不會低於每H股48港元現金。

王健林為萬達商業敲鐘!

此次萬達商業給出的不低於48港元的價格是當時萬達商業H股上市的發行價,比30日的收盤現價38.8港元高出23.7%。

目前萬達商業已發行的股本總額為652547600股H股。假設都為可流通股,按昨日38.8港元/股的收盤價來計算,目前萬達商業的流通市值約為253.19億港元。

不低於48港元/股的要約價,意味著萬達商業要實現私有化,所要支付的收購總額需不低於313.22億港元。

5年排隊IPO,為何一朝退市?

萬達商業這一看似毫無征兆的突發性公告,其實鋪墊已久。因為其在香港資本市場登陸以後,受到的待遇並不“公平”。

據萬達商業3月23日披露的2015年年報顯示,2015年度萬達商業的每股盈利為6.62元,即約7.94港元(匯率:1港元=0.83人民幣元),而3月30日,萬達商業的收盤價為38.8港元,市盈率僅4.89,萬達商業上市後累計下跌19.17%,總市值1756.61億港元,動態市盈率不到5倍,市凈率僅0.82,屬於價值被嚴重低估區間

年報還顯示,2015年萬達商業的凈資產為1858.97億元人民幣,即約2229.46億港元,而按昨日的收盤價來算,萬達商業在港股的總市值僅為1756.61億港元,公司市值被大大看低。

對比萬達集團另一上市平臺——去年1月在中小板掛牌的萬達院線(002739.SZ),萬達商業在港股的表現尤為遜色。

1月22日萬達院線開盤後即迎來連續十多個漲停,發行價格21.35元/股,去年5月股價最高時漲至248.66元/股。截至2016年2月24日停牌數據,萬達院線股價80.3元/股,市值943億元,市盈率達117.73倍。

2014年以前,得益於海外發債的便利性,內房股曾掀起了“赴港上市潮”。但近兩年來,境內發債渠道放寬使成本不斷降低、境外因美元升值和人民幣貶值致融資成本上升的此消彼長下,回歸A股成了越來越多房企的迫切需求。

至於萬達的這一舉動是否會引起行業的跟風,有業內人士表示,並非所有內房股都能回歸A股,“此類私有化收購在內地房產圈還屬首例,這要得益於萬達商業是H股架構,私有化後還可以在A股上市。”但大多數內房股是紅籌股架構,不像H股在內地註冊和管理,屬於內地公司,紅籌股在境外註冊和管理,屬於香港公司或海外公司,沒有辦法“回歸”A股。

收購要約公告發布後,今早萬達商業開盤報46.8港元/股,比昨日收盤暴漲20.62%。

在港股不吃香,都是價值觀惹的禍

實際上,A股和H股這兩個資本市場的專業度不一樣,也因此,對萬達的估值也不會一樣,按照港股的價值理論,萬達的估值是合理的。

主要有三點:

港股估值的邏輯不是看一家企業的資產增值有多快,因為一家企業的資產增值並不能證明該企業有能力,只是有資源而已,或是大勢好,所以資產重估的價值在港股是不認可的;

港股是不願意給通過一些政商關系而非純粹的市場競爭所獲得的利潤給予價值;

港股主要是看一家公司的現金流,如果一家公司能有良好的現金流,才是具有盈利能力的公司。

有研究報告顯示,在國內的一線城市,大多數物業的凈租賃收入減去支出後,凈租金回報率往往低於3%。這意味著如果投資者用財務杠桿收購資產時,會產生負杠桿效應。而萬達的租金回報率只有3%多,這麽低的租金回報率,市場是不會給予高估值的。

期待采用物業銷售支持公司長期持有物業的商業模式是難以為繼的,必須大舉舉債來補充現金流。這種模式由於商業地產2%-3%的租金回報率,不足以支持公司的借款利息,形成負杠桿,使非銷售業務的運營現金流為負;

高昂的商業地產房產稅和租賃稅。商業地產出租中繳納給政府的稅費達到租金金額的1/4,加上商業地產高昂的維護成本和運營成本,使租金回報率在3%以下,遠低於資本市場期待的6%—7%的租金回報率;

商業地產的鐵血軍規是成熟的商圈和人流。在眾多消費力較弱的城市低價拿地,將承受供求失衡的風險,這些風險將在未來顯現出來;

很多人認為萬達“懂政府”,因此土地成本很低。但實際上,低土地成本被不斷上升的建築成本、人工成本、運營成本和財務成本蠶食殆盡;

萬達的低土地成本是因為其選擇了很多非主流城市。在三四線城市建造商業物業的成本和在一二線城市相比差別不會超過15%,但是租金回報率卻相差幾倍,出售的周轉速度差很多,價格也可以差1-3倍。

萬達曾計劃於A股上市,但後來終止。終止的原因有多種,但其中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為其很高的資產負債率難以通過證監會審核。根據最新財報,其2015年負債率為73%,靠加杠桿及滿負荷投資的運營模式,顯然不會受到港股的認可。

萬達商業私有化非首例

早在2011年1月20日,複星國際和複地聯合發布公告稱,複星國際將就複地全部已發行H股和已發行內資股提出自願有條件收購要約,建議撤銷複地的上市地位。

對於此次退市的原因,複星國際表示主要是由於融資障礙。為了支持商業及住宅房地產主業的不斷增長,複地有大量的資金需求,而複星國際認為複地繼續維持上市公司的地位是其未來成功發展的一個障礙。

恒盛地產之前也有私有化的計劃。2013年10月21日,恒盛地產宣布開始停牌。當年11月21日,恒盛地產發布公告,控股股東張誌熔提出私有化建議,私有化代價為每股1.8 元,涉及金額為45.67億港元。

放眼港股中房企的股價也不難看出,雅居樂市凈率僅為0.45倍,富力地產目前的市凈率為0.73倍。首創置業為0.51倍。目前,港交所已經通過了萬達商業地產融資60億美元的IPO申請。業內人士也認為,以前對萬達此次IPO融資規模的期待有些不切實際,相比100億美元,60億美元的數字回歸到了“比較現實的狀態”。

根據擬私有化公告中的表述,恒盛地產選擇私有化的原因是:

要約人認為,股份價格低迷已經對本公司在客戶中的聲譽,連帶對本公司的業務及員工士氣產生了不利影響。實施建議可消除不利影響。

有專業人士分析:

萬達商業在港上市時間比較短,基本沒在香港發可轉債之類,退市比較簡單容易。但上市時間很久的話,房企退市難度比較高。如果能上A股,可能會選擇在港股退市。但是這個切換有不確定性,退市的話要取決於不確定性有多大。

是否私有化是基於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和估值的判斷,A股的市場融資能力會更強一些。企業如果有港股和A股雙方面的資源,或者有多個上市公司,會有多種選擇。如果僅僅是港股一個融資渠道,不一定會退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160

馬化騰宣布將捐出一億股騰訊股票 做公益慈善用途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418/155278.shtml

導讀 : 馬化騰將捐出一億股騰訊股票註入正在籌建中的公益慈善基金。

i黑馬 4月18日消息 今日,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宣布,將捐出一億股騰訊股票註入正在籌建中的公益慈善基金,透過各家公益慈善組織和項目,支持內地為主的醫療、教育、環保等公益慈善項目以及全球前沿科技和基礎學科的探索。

據悉,馬化騰此次捐給公益慈善基金的股票未來投入的項目將主要用於中國內地,並根據實際需要在國內設立具體執行項目的基金會,按專業團隊的評估建議去捐助合適的公益慈善組織和項目。

據港交所交易數據顯示,騰訊控股主席馬化騰在去年9月曾先後四次減持共2300多萬股公司股份,每股作價介乎133.365至135.495港元,套現逾32億港元。

當時騰訊發言人表示,馬化騰減持主要為其個人財務管理,與公司業務發展無關。減持的舉動在互聯網圈並不是新鮮事,當時業內猜測作為一家龍頭企業的老板,馬化騰絕不可能是以個人利益最大化為考慮,相信有特別的用途。如今看來,當時的減持與今天捐出的一億股騰訊股票不無關系。

 “通過十年的公益實踐和探索,日益感到需要一個更長遠、更高效的系統規劃和架構,以善用財富回饋社會。同時通過專業團隊提升公益活動的管理效率,我本人也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到騰訊的戰略、產品體驗,以及更長遠的公益規劃。”馬化騰表示。

據了解,2007年馬化騰推動騰訊成立了中國第一家互聯網企業的公益慈善基金會,並開展跟其他公益組織互動合作,而騰訊基金會搭建的騰訊公益平臺,已經成長為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公益平臺之一。

除了今天小馬哥捐出了1億股票,曾經捐過股票的大佬還有他們。

1. 紮克伯格捐出99%股份

美國當地時間12月1日,Facebook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迎來了自己第一孩子,為了慶祝女兒的降生,紮克伯格與妻子普莉希拉·陳(PriscillaChan)承諾將他們持有的Facebook 99%股份(按照Facebook當前股價計算,約450億美元)捐出,用以發展人類潛能和促進平等。

2.巴菲特宣布捐出85%財富,並向蓋茨基金會捐贈1000萬B股股票

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將自己財富的85%捐給包括蓋茨基金會在內的五個基金會,其中向蓋茨基金會捐贈1000萬股伯克希爾公司的B股股票。

他設立的股票捐贈時間表是:按年註入,2006年以後每年7月進行一次捐贈。

捐贈股票的條件是:第一,比爾·蓋茨或者梅琳達·蓋茨還在世,並且參與基金會的運作。第二,基金會必須始終符合規定,將巴菲特的捐贈做慈善之用,使其能夠免除贈予稅和其他的稅收。第三,在3年的捐贈適應期和運營支持之後,自2008年以後,必須基金會花完上一年捐贈股票的價值總額。

從巴菲特設立的條件可以看出,他捐贈的時間到比爾蓋茨及梅琳達妻子離世為止。而巴菲特所捐贈的股票基本移交至蓋茨基金會資產信托機構進行打理,之後再根據需要套現,投入到各種投資或慈善事業。

3. 馬雲、蔡崇信宣布捐出阿里2%股份

2014年4月25日,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蔡崇信聯合宣布,將成立個人公益信托基金,該基金來源於他們在阿里巴巴集團擁有的期權,總體規模是即將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總股本的2%。

馬雲說,這個基金重點會用在環境、醫療、教育和文化領域方面,涉及中國內地、香港和海外。提到基金的名稱,他說“還沒想好”。

“我和太太在創業的時候就想好了,50歲之前賺錢,50歲之後要投入在慈善和公益事業上。去年我宣布退休時,心里面最想做的事,就是公益。”

據馬雲介紹,這個公益基金最想投入的四個領域:環境,醫療、教育和文化,也是當前中國矛盾和怨言最集中的地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802

屏幕女王宣布將離開Oculus 創立醫療健康公司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0900.html

近日,Oculus工程部執行總監、顯示技術部總負責人Mary Lou Jepsen宣布她將辭去在Oculus的職位,並且投身醫療領域。

根據外媒報道,在這次正式宣布辭職之前,Jepsen曾透露其建立醫療初創公司的計劃:將致力於健康以及疾病篩查方向,其打算開發新一代的超高分辨率、低成本的磁共振成像儀,用於進行早期癌癥以及心臟疾病篩查,並將進軍智能穿戴領域。

Jepsen在其Facebook上稱其此次創業是一次新的冒險

在其未來計劃中,將大數據、AI技術與機器相結合。其希望,未來檢測機器不但能夠讀取人心並且與人進行溝通,甚至與動物進行交流。Jepsen稱這個想法“充分利用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技術工具。”

目前,一切處於進行階段,“我還在寫專利,但已經激動得不得了,因此停止現在手頭上的工作,專心於這個方向。”Japsen在本月提出將離開Oculus,而其在Facebook的工作將持續到8月份。在其最新的Facebook狀態中,她將新公司命名為“Open Water”,並稱這是“新的歷險”。

這並不是Japsen第一次創業,其曾創辦了顯示技術先鋒公司OLPC以及PixelQI。並在MicroDisplay、英特爾任職,在顯示技術方面頗有經驗,去年她辭去Google X顯示分部總負責人職位加入Oculus團隊。

從顯示技術到健康醫療,這次“轉向”與Japsen個人經歷有關,其曾在1995年接受腦部腫瘤切除手術,之後的21年每天都要服用藥物控制。

在Japsen設想中,這項技術未來應用將能夠幫助中風患者更好地與人交流,並且幫助殘疾人更自然地控制自身的假體。而公司第一步將根據大腦對於各種圖像的識別與反應建立數據庫,根據這些數據,人工智能通過MRI圖像能夠實時分辨情緒並且將人們的想法翻譯出來。不過對於公司融資情況,Japsen表示目前還不能透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78

二手車電商“車來車往”宣布將轉向C2B2C模式,並推出千萬級補貼計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27/156131.shtml

二手車電商“車來車往”宣布將轉向C2B2C模式,並推出千萬級補貼計劃
i黑馬 i黑馬

二手車電商“車來車往”宣布將轉向C2B2C模式,並推出千萬級補貼計劃

車來車往要轉向C2B2C模式了,這讓車易拍怎麽想?

i黑馬訊 5月27日消息,黑馬會企業、二手車電商“車來車往”品牌戰略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車來車往創始人兼CEO謝磊及核心領導層公布了公司一年來的發展狀況及未來的戰略布局。

車來車往成立於2015年5月29日,曾於2016年2月獲得1800萬美元A輪融資,同年5月App上線,目前月交易量已超過700臺。

車來車往目前為C2B模式,想要幫車商找更多的車源,以及解決老百姓賣車難的問題。未來,車來車往將轉向C2B2C模式,解決老百姓如何買車的問題,還將推出千萬級補貼計劃以更多聚合更多C端車源。

關於車來車往過去一年為什麽能取得一些成就,車來車往創始人兼CEO謝磊認為主要有以下3點:

1.最大限度解決用戶需求。車來車往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推出的“行”認證評估的基礎上,制定了更為嚴苛的315C的檢測評估報告,更大限度的保證用戶利益。

2.深耕細作優化服務。車來車往對因車型識別或車況檢測問題導致車輛交易失敗的情況制定了完善機制:若因為315C檢測評估出現因誤判導致的交易失敗,車來車往會對B端車商無條件退車,對C端買家進行相應賠償或者按協議價收車。此外,車來車往推出了“全面無傭金計劃”,對B端車商和C端買家均不收取傭金。

3.不斷創新。除了現有的C2B拍賣業務外,車來車往正在籌備二手車金融服務,為用戶提供質保、延保,車主貸及B2C幫買等服務。

車來車往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799

巨人網絡半年凈利4.68億 史玉柱宣布將布局互聯網金融與醫療

巨人網絡昨日晚間公布了借殼上市後的首份財報。其2016年上半年營收10.50億元,同比下降1.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4.68億元,同比增長31.14%。

財報披露,巨人網絡於2016年上半年度營收10.50億元(其中一季度營收4.4億元,二季度營收6.1億元),利潤總額5.9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0.2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億元,同比增長4749.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4.68億元,同比增長31.14%。巨人網絡稱,利潤總額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報告期內公司移動遊戲的拓展以及股份支付費用的下降。

半年報顯示,重大資產重組中置出資產的財務報表,已不反映在公司財務報表里。半年報還顯示,巨人網絡目前持有新三板公司揚訊科技19.94%股份,以及歡樂互娛10%股權。其中,其投資揚訊科技股權賬面浮盈81.48萬元;投資歡樂互娛賬面浮虧132.87萬元。

隨後,史玉柱微博上表示:“剛公告了借殼上市後首份財報,其重要提示里說:巨人網絡定位為一家綜合性互聯網企業。當前業務以互聯網遊戲、互聯網社區工具為主。正在布局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醫療等互聯網其他領域。”

雖然史玉柱闡明了巨人的未來發展方向,但是這一點在財報中體現得還不是十分明確具體,財報中稱,巨人網絡將密切關註互聯網與金融領域、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和融合,公司已經組建了該等領域內的專業團隊在海內外尋找投資並購機會,在時機成熟時進入該等領域,使巨人網絡成為領先的綜合互聯網增值服務商,並為巨人網絡的用戶構造互聯網增值服務生態系統。根據該定位,其殼公司世紀遊輪擬經過法定程序後,更名為“巨人網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巨人網絡於2015年下半年開始“手遊化”研發戰略,組建十幾個手遊研發項目組,陸續推出《球球大作戰》、《征途手機版》等多款手遊。同時對《征途》、《征途2》等上線多年的經典端遊產品進行了更新和優化。按玩家充值量計算,其在二季度手遊充值量首次超過端遊。

此外,巨人網絡設立了互聯網社區研究院,策劃開發移動社區工具,目前已推出《嘟嘟語音》、《WIFI共享》等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906

徹底告別PC論壇時代 網易宣布將停止論壇服務

繼關閉網易社區、網易微博服務後,網易論壇也在昨日宣布將停止服務。這意味著,網易也選擇離開PC論壇時代。

昨日,網易論壇發布了停 止服務的通知,稱因網易傳媒業務發展需要,不得不遺憾地通知大家,網易論壇將於2016年10月19日停止服務。在網易論壇正式停止服務前將提供“回憶打 包珍藏”服務,可一鍵打包下載每個用戶的個人文章資料和歷史珍藏。同時,通知中指出,未來,通過網易新聞客戶端、網易跟帖、網易號等產品,希望能繼續為用 戶提供內容互動服務。

網易論壇於1999年創立,是成立較早的論壇產品。論壇在PC時代是一種很受歡迎的社交工具,然而近些年卻隨著移動應用的豐富黯淡失色。早在2012年12月網易論壇的衍生產品網易社區就宣布了停止運營,而網易微博也在2014年停止了服務。

以下為公告原文:

網易論壇停止服務公告

親愛的朋友們:

因網易傳媒業務發展需要,我們不得不遺憾地通知大家,網易論壇將於2016年10月19日停止服務。

自 1999年網易論壇創立至今,我們對億萬網友們的不離不棄,始終心存感念。如今站在長亭邊,我們卻發現,面對著億萬張面孔,原來有時候就連一句簡簡單單的 “再見”,也是這樣的說不出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曹孟德化用《詩經》情詩來形容求賢若渴心情的句子,放在此時此地,竟然也那 麽的貼切——只不過,在我們眉間心頭最要緊的,是用戶的感受。

因為我們在乎每一個論壇用戶的感受,才決定在通常以周和月來計算產品生命周期的行業里,一次次延長這款高齡產品的生命線。可有時候,恰到好處的離別,比不散的筵席更可貴,因為在你我的心里,留下的總是彼此最美好的回憶。

在網易論壇正式停止服務前,我們將提供“回憶打包珍藏”服務,可一鍵打包下載每個用戶的個人文章資料和歷史珍藏。未來,通過網易新聞客戶端、網易跟貼、網易號等產品,我們希望能繼續為朋友們提供卓越的內容互動服務,繼續在新天地里一起愉快地玩耍。

網易論壇

2016年9月19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6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