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石油再當冤大頭:去年巨資收購油井今年幹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58

本文來源騰訊財經。授權華爾街見聞轉載。

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南部一片泥濘的空地上,一部便攜式柴油發電機正帶動井口裝置從幾近枯竭的油井中榨取原油。

從枯油井取油難度重重,但讓中國國有石油巨頭當“冤大頭”卻貌似易如反掌。

據知悉內情的中國石油行業官員透露,作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子公司,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於2013年同印尼國有石油公司Pertamina簽署協議,以8500萬美元的價格購入Limau油田三處區塊。然而,如今三處區塊的石油產量還不及20世紀60年代峰值的三分之一。當大慶油田公司宣布收購交易時,竟然沒有透露賣家、價格以及其他任何財務細節。

一位中國石油行業高級官員表示:“我們都清楚這是一筆荒謬的投資,但我並不知道這些錢最終被用在何處。”

中石油的管理層正在調查大慶油田公司與印尼Pertamina公司的交易。在反腐風暴中,中石油諸多高管被查。

中石油高管透露,在上市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和數以百計的單位所構成的“石油帝國”中,腐敗問題泛濫成災。2013年,中石油對外發布的營收總額為4320億美元。但是該公司現任與前任高管表示,很難跟蹤中石油所有的業務與交易。

上月,印尼反貪部門表示計劃對該國石油行業展開調查。Pertamina公司部門總監Satoto Agustono稱,他並不清楚大慶油田購入Limau油田區塊的價格,但表示確實有石油公司會為風險不小的投資掏出大筆資金。

Satoto Agustono稱:“我們並不理解客戶為何要在產量低下的情況下高價購買油田,但確實有人會這樣做,太瘋狂了。”

中國石油行業的官員表示,除了Limau油田的交易,中石油還涉嫌在印尼達成另外兩筆交易,斥資3.5億美元從名不見經傳的私營企業手中購入石油資產。一位石油行業官員表示:“這些資產基本上一文不值,給國家造成了嚴重損失。”

在今年8月份內部會議上,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表示將積極探索新方式來調查海外業務,以此來打擊腐敗問題。但是,中石油發言人並不願意就印尼交易的問題接受采訪。通過采訪中石油高管、查閱公司文件,路透社發現大慶油田購買Limau油田區塊的交易大有玄機。

收購交易背離了大慶油田公司正常的商業模式。大慶油田將Limau油田項目稱贊為首筆“技術換資源”的交易,根據協議大慶油田可依靠在成熟油田采油的技術來換取新增產量的份額。2013年6月,大慶油田公司表示完成了“與Limau油田相關的股權收購交易”,卻並未透露賣家和價格。

為了收購Limau油田三處區塊,大慶油田公司首先斥資控制了一家註冊在避稅天堂英屬維爾京群島的空殼公司——“Vision Horizon控股有限公司”。公司記錄顯示,Vision Horizon於2009年5月登記註冊。通過其他註冊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的空殼公司,Vision Horizon與Indospec Energy Limau公司產生關聯,而後者持有Limau油田三處區塊的合資經營合同。Indospec Energy Limau公司首席執行官Indra Wijaya表示,該公司通過招標獲得了Pertamina公司的合約,而Vision Horizon確實參與了Limau油田的收購交易。

不過,Indra Wijaya拒絕透露交易的細節信息,並且不願討論中石油8500萬美元款項的問題,只表示“無可奉告”。據中國和印尼的石油行業官員透露,自2013年3月大慶油田宣布交易以來,該公司從Limau油田獲取的石油總量微不足道,每天僅約1200桶。去年,大慶油田公司發布聲明,表示計劃把Limau油田三處區塊總產量提升至每天7300桶,但是專家表示難以實現這一目標。

與印尼許多歷史較長的油田一樣,自上世紀60年代達到峰值後Limau區域的產量一直在下滑。2013年,Indra Wijaya以及Pertamina公司的兩名專家呼籲使用先進方法恢複峰值階段每天4.6萬桶的產量。此前經營Limau油田的南海石油控股有限公司曾在港交所備案文件中指出,2007年Limau油田的產量就已下滑為每天約7000桶。

目前,中石油至少有11位前任高管被逮捕。石油行業官員透露,中石油原副總經理王永春、原印尼公司總經理魏誌剛都曾參與評估Limau油田的交易,而王永春亦是大慶油田公司的前總經理。

一位官員透露:“王永春和魏誌剛與Limau油田的交易有關,但並不僅限於此。”2013年,在被捕前王永春曾表示中石油非常希望擴大印尼的業務,他曾將Limau交易稱作深化合作的範例。

在前任掌門人蔣潔敏的帶領下,中石油曾撥付巨資赴海外收購油田,2009年至2013年這五年間共在海外資產上花費250億美元,資本開支達到2410億美元。有關部門目前正在對中石油國內與海外購買油田、石油服務和設備的交易展開調查。

在中石油的海外布局中,印尼一直是其關鍵目標。盡管印尼曾經可以實現石油自給自足,但自1995年峰值以來印尼石油產量逐步下滑,該國也希望找到外國投資者接盤。

由於此前油價較低,中石油在印尼的一些早期項目確實有利可圖。2002年,中石油購入了美國石油生產商德文能源公司在印尼的資產。2011年,中石油成為印尼第七大石油生產商,擁有3500名員工以及近4000萬桶的年產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402

中石油再當冤大頭:去年巨資收購油井今年幹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58

本文來源騰訊財經。授權華爾街見聞轉載。

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南部一片泥濘的空地上,一部便攜式柴油發電機正帶動井口裝置從幾近枯竭的油井中榨取原油。

從枯油井取油難度重重,但讓中國國有石油巨頭當“冤大頭”卻貌似易如反掌。

據知悉內情的中國石油行業官員透露,作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子公司,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於2013年同印尼國有石油公司Pertamina簽署協議,以8500萬美元的價格購入Limau油田三處區塊。然而,如今三處區塊的石油產量還不及20世紀60年代峰值的三分之一。當大慶油田公司宣布收購交易時,竟然沒有透露賣家、價格以及其他任何財務細節。

一位中國石油行業高級官員表示:“我們都清楚這是一筆荒謬的投資,但我並不知道這些錢最終被用在何處。”

中石油的管理層正在調查大慶油田公司與印尼Pertamina公司的交易。在反腐風暴中,中石油諸多高管被查。

中石油高管透露,在上市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和數以百計的單位所構成的“石油帝國”中,腐敗問題泛濫成災。2013年,中石油對外發布的營收總額為4320億美元。但是該公司現任與前任高管表示,很難跟蹤中石油所有的業務與交易。

上月,印尼反貪部門表示計劃對該國石油行業展開調查。Pertamina公司部門總監Satoto Agustono稱,他並不清楚大慶油田購入Limau油田區塊的價格,但表示確實有石油公司會為風險不小的投資掏出大筆資金。

Satoto Agustono稱:“我們並不理解客戶為何要在產量低下的情況下高價購買油田,但確實有人會這樣做,太瘋狂了。”

中國石油行業的官員表示,除了Limau油田的交易,中石油還涉嫌在印尼達成另外兩筆交易,斥資3.5億美元從名不見經傳的私營企業手中購入石油資產。一位石油行業官員表示:“這些資產基本上一文不值,給國家造成了嚴重損失。”

在今年8月份內部會議上,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表示將積極探索新方式來調查海外業務,以此來打擊腐敗問題。但是,中石油發言人並不願意就印尼交易的問題接受采訪。通過采訪中石油高管、查閱公司文件,路透社發現大慶油田購買Limau油田區塊的交易大有玄機。

收購交易背離了大慶油田公司正常的商業模式。大慶油田將Limau油田項目稱贊為首筆“技術換資源”的交易,根據協議大慶油田可依靠在成熟油田采油的技術來換取新增產量的份額。2013年6月,大慶油田公司表示完成了“與Limau油田相關的股權收購交易”,卻並未透露賣家和價格。

為了收購Limau油田三處區塊,大慶油田公司首先斥資控制了一家註冊在避稅天堂英屬維爾京群島的空殼公司——“Vision Horizon控股有限公司”。公司記錄顯示,Vision Horizon於2009年5月登記註冊。通過其他註冊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的空殼公司,Vision Horizon與Indospec Energy Limau公司產生關聯,而後者持有Limau油田三處區塊的合資經營合同。Indospec Energy Limau公司首席執行官Indra Wijaya表示,該公司通過招標獲得了Pertamina公司的合約,而Vision Horizon確實參與了Limau油田的收購交易。

不過,Indra Wijaya拒絕透露交易的細節信息,並且不願討論中石油8500萬美元款項的問題,只表示“無可奉告”。據中國和印尼的石油行業官員透露,自2013年3月大慶油田宣布交易以來,該公司從Limau油田獲取的石油總量微不足道,每天僅約1200桶。去年,大慶油田公司發布聲明,表示計劃把Limau油田三處區塊總產量提升至每天7300桶,但是專家表示難以實現這一目標。

與印尼許多歷史較長的油田一樣,自上世紀60年代達到峰值後Limau區域的產量一直在下滑。2013年,Indra Wijaya以及Pertamina公司的兩名專家呼籲使用先進方法恢複峰值階段每天4.6萬桶的產量。此前經營Limau油田的南海石油控股有限公司曾在港交所備案文件中指出,2007年Limau油田的產量就已下滑為每天約7000桶。

目前,中石油至少有11位前任高管被逮捕。石油行業官員透露,中石油原副總經理王永春、原印尼公司總經理魏誌剛都曾參與評估Limau油田的交易,而王永春亦是大慶油田公司的前總經理。

一位官員透露:“王永春和魏誌剛與Limau油田的交易有關,但並不僅限於此。”2013年,在被捕前王永春曾表示中石油非常希望擴大印尼的業務,他曾將Limau交易稱作深化合作的範例。

在前任掌門人蔣潔敏的帶領下,中石油曾撥付巨資赴海外收購油田,2009年至2013年這五年間共在海外資產上花費250億美元,資本開支達到2410億美元。有關部門目前正在對中石油國內與海外購買油田、石油服務和設備的交易展開調查。

在中石油的海外布局中,印尼一直是其關鍵目標。盡管印尼曾經可以實現石油自給自足,但自1995年峰值以來印尼石油產量逐步下滑,該國也希望找到外國投資者接盤。

由於此前油價較低,中石油在印尼的一些早期項目確實有利可圖。2002年,中石油購入了美國石油生產商德文能源公司在印尼的資產。2011年,中石油成為印尼第七大石油生產商,擁有3500名員工以及近4000萬桶的年產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497

日本財閥與泰國首富巨資入股 中信打得什麽算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95

_hkg05_41950295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提到,正大集團與伊藤忠合資設立的正大光明斥資逾800億港元,獲得了中信股份逾20%股權。該交易創下外資對中國國企投資規模的歷史記錄。

作為交易的一部分,正大集團與伊藤忠將在中信14人的董事會中獲得兩個席位。

盡管正大集團與伊藤忠都與中國政府和中國中信有著長期的合作關系,但是三家公司在聲明中表示:“持有中信的股份將給正大集團與伊藤忠提供寶貴的機會,參與中國的增長。”

中信、伊藤忠以及正大集團都是三國最大的企業之一,也都有在亞洲市場積極擴展的野心,同時在不同領域有極其專業的知識。中信的核心優勢在於金融服務,伊藤忠的強項是自然資源和能源,正大集團在東南亞以及中國市場的食品和零售領域有很大市場份額。三家企業都在尋求擴大投資視野,並且對其他領域有極大興趣。

這筆交易給予了中信進入海外的機會。中信將借助伊藤忠和正大的網絡,在糧食的流通和資源開發等領域開拓非洲和中南美等新興市場,並通過引入海外資本,改善國有企業效率。

中信股份董事長常振明表示:“正大集團和伊藤忠是兩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跨國集團,他們的入股將與我們形成優勢互補,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擴展業務。這是中信股份繼去年在香港掛牌上市後,不斷推進企業改革與全球化戰略的延續和發展。”

此次交易加強了亞洲最強大三個集團之間的聯系。而這三個集團分別布局了亞洲不同的三個地區,這將對亞洲的貿易版圖產生巨大的影響。

三家公司並為明確提供具體的計劃,只是表示將利用彼此的網絡和資源擴張至國際市場。

此次投資將幫助三家集團確立合作關系,避免彼此之間的競爭。

伊藤忠商事的歷史則是可以追溯到1858年,創始人伊藤忠兵衛從亞麻交易起家,其家族數百年的經營使它成為自然資源和能源的全球性大投資者。隨著日本人口的老齡化,伊藤忠商事正積極擴展海外市場。伊藤忠商事首席執行官Masahiro Okafuji表示,希望利用中信的網絡進軍中國和非洲市場。“如果沒有中信,我們很難在中國和其它新興市場專註於核心業務。”

泰國正大集團是中國和東南亞一線的食品和零售服務提供商。其集團主席、泰國首富謝國民一直希望能擴張業務的範圍。正大集團公司在2013年出價94億美元從匯豐金控手中購買了中國第二大保險商平安保險集團的15%股權。創立於1921年的正大集團從飼料和食品起家,隨後進軍零售,電信和房地產,2013年時候集團有410億美元的收入。 

中國中信是中信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擁有銀行、證券、房地產、鋼鐵和資源開發等20家企業。中信的業務大部分在中國國內,進駐海外步伐較晚。中信與中國領導層之間關系緊密。在對外資限制較多的房地產開發、物流網建設和資源開發等領域,通過與中信合作,伊藤忠和正大將能夠參與此前無法參與的項目。

此次,中國政府允許如此大型的交易顯示出政府推進國企混改的決心。而伊藤忠、正大與中信之間的緊密關系為此次交易鋪平了道路。

伊藤忠持有中信集團香港上市公司25%的股份,而正大集團持有伊藤忠4.9%的股份。伊藤忠於2011年與中信集團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關系,對中信集團的香港資管公司投資1億美元。正大集團還是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個外國投資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223

新能源行業大事件:蘋果斥巨資采購太陽能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76

近日蘋果簽訂了一筆太陽能電力購買大單,這將足以滿足蘋果在加州的所有辦公室和倉庫的電力需求。

2月10日,全球最大的太陽能設備制造商First Solar Inc.宣布與蘋果公司達成協議,蘋果公司承諾在25年內以8.48億美元購買該公司利用太陽能提供的電力。

First Solar計劃在加利福尼亞建造一座太陽能發電廠,預計今年年中開工,明年年底竣工。發電廠的年太陽能發電能力將達到280兆瓦,其中蘋果公司承諾購買130兆瓦。其余150兆瓦由太平洋天然氣和電氣公司承諾購買。

據彭博消息,這是目前最大的一筆非公用企業采購太陽能的訂單,“這筆投資相當大。”

過去兩年,蘋果不斷投資太陽能,目前已經有兩座20兆瓦的太陽能電站建成,第三座電站位於北卡羅萊納州,目前正在建,另外一座在建的20兆瓦的太陽能電站在內達華州。現在蘋果所有的數據中心都是由可再生能源供電。

“我們知道氣候確實在發生變化,談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過去,現在是采取行動的時候。” 庫克在舊金山一個科技會議上表示。

其實相對於太陽能,風能要更便宜,像谷歌、微軟、亞馬遜這些科技巨頭都在大規模投資風能。

但是從綜合角度來看,太陽能可能才是未來的趨勢。根據IEA(國際能源署)的數據,如今太陽能價格跌的比風能更快,到2050年太陽能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電力能源。

QQ圖片20150212113005

而且蘋果投資太陽能也不完全是為了人類的未來考慮,畢竟這還是一筆挺劃算的交易。庫克說,“我們預計這將給蘋果節省一大筆開支。”

當天,蘋果股價高收在122.02美元,總市值突破7000億美元,登頂全球最值錢公司寶座,而且排在第二的埃克森美孚市值只有蘋果的二分之一左右。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095

華麗家族裸奔“故事薈”:為沾熱點巨資收購無業績公司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27616.html

華麗家族裸奔“故事薈”:為沾熱點巨資收購無業績公司

一財網 王娟娟 2015-06-04 22:50:00

一直被市場稱“故事大王”的華麗家族,一紙定增祭出“石墨烯+機器人+臨近空間飛行器”的華麗故事薈,半個月股價連翻3倍,這使得去年9月入主華麗家族的澤熙投資賺得盆滿缽滿,但其收購的公司卻無業績支撐

 

A股上市公司講故事已“蔚然成風”,無論是否有基本面支撐。不過,大多數故事是刻意打造概念,最後少數人獲利,多數當真的人留守高崗。然而,市場也“喜歡”故事,不少概念故事在短期內對股價的帶動往往強於業績。

比如一直被市場稱“故事大王”的華麗家族,一紙定增祭出“石墨烯+機器人+臨近空間飛行器”的華麗故事薈。半個月股價連翻3倍,這使得去年9月入主華麗家族的澤熙投資賺得盆滿缽滿,收益率一度超600%。

“這公司是典型的運作型公司,由某些人打造出來的,迎合市場而做,為的是市值和股價做上去,也符合中國股市特色,什麽熱裝什麽。”一私募大佬對《第一財經日報》犀利直言。

那麽,從房地產到臨近空間飛行器,從入地到上天,華麗家族到底講了多少故事,最新的“華麗故事薈”是真華麗還是只有“皇帝的新裝”?

什麽熱講什麽

華麗家族講故事的歷史由來已久。位於上海西郊有名的檀宮項目一度讓華麗家族收益頗豐,但最近幾年,隨著房地產行業輝煌不再,華麗家族主業也逐漸萎縮,開始以變賣項目股權維持收益。

從業績貢獻上看,華麗家族目前仍靠房地產,但該公司營業收入已經連續三年負增長,其歸母凈利潤近三年同樣連續負增長。

實際上,華麗家族這些年並沒有閑著,“跨界講故事”腳步一直不停,從投資乙肝疫苗到一度想要涉足有色去收購海外金礦,華麗家族看上的都是彼時的市場熱點。但“華麗”過後,此前的“故事”多一地雞毛,公司業績並無太大起色。

2011年6月,華麗家族宣布收購具有乙肝疫苗概念的公司海泰藥業,至今已有4年,但華麗家族並未對外公布取得哪些明顯成果。講“金礦故事”則是在2013年,原計劃是收購大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在國外的相關黃金礦項目。不過,該項目也未帶來實際盈利。

2014年1月,華麗家族對外稱,大股東投資的黃金礦業項目盈利能力尚不明朗,決定豁免南江集團及實際控制人履行相關礦業資產註入的承諾。這意味著,上述金礦投資項目或無疾而終。

時間追溯到2014年11月,華麗家族突然決定“斷腕自救”。“去房地產化”轉行投資領域,開始剔除房地產開發和相關所有業務,新增股權投資業務,並保留實業投資、投資咨詢及管理業務。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閱該公司公告發現,在此之前兩個月,華麗家族剛剛完成定增,高調募資17億元加碼房地產。對於決策上的“朝令夕改”,將華麗家族對外保持沈默,也未透露前述定增募投項目是否將做出調整。在今年5月21日的股東大會上,該公司高管再確認未來族將全面退出房地產業務。

一位職業投資人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直言:“華麗家族的管理結構、決策等存在不少的分歧,一邊主業無起色、一邊又想要以講故事註入資產等方式安撫投資者吸引資金,公司的運營方向後續怎麽走還需要觀察。”

還能“華麗”多久?

華麗家族講故事的功力在今年5月6日有了新高度,一口氣講出了三個時下“高大上”的故事。當天,該公司對外公布了近27億元的定增預案,主要投向石墨烯項目、智能機器人以及臨近空間飛行器項目。

“未來2~3年,3個項目至少有一個肯定會成功。從5到10年的角度來看,3個項目都會成功。”在上述股東大會上,華麗家族高管如是許諾。

首先是超過總募集資金的40%的“石墨烯”項目,顯然是三大故事中得重頭。華麗家族披露資料的顯示,未來華麗家族的石墨烯項目將主要依托寧波墨西和重慶墨希,而相關資產評估說明書顯示,寧波墨西去年實現營業收入僅31萬元,重慶墨希去年營收為零。

華麗家族的公告顯示,寧波墨西建設分為兩期,其中一期年產300噸石墨烯微片生產線建設已於2013年底建成投產,二期建成後,石墨烯微片產能將達到1000噸,而重慶墨希首期投資2.67億元,年產100萬平方米的石墨烯薄膜生產線目前已投入生產。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現,就寧波墨西來看,實際產出和項目投產披露一定程度不符。理由是按照公開資料里披露的石墨烯1000元/公斤的價格計算,寧波墨西去年銷售的石墨烯產品僅僅為300多公斤。

再從行業角度看,A 股目前涉及石墨烯產業的上市公司較多,包括方大碳素、烯碳新材、華麗家族、德爾家居等,但是能真正實現高性能量產的目前仍在少數。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華麗家族的二股東,徐翔領銜的澤熙投資與“石墨烯概念”也淵源頗深,該公司去年九月通過定增成為華麗家族二股東,今年九月就將解除股份鎖定。

有機構高管接受本報采訪認為,這已經不是澤熙投資第一次憑借石墨烯概念在資本市場實現豐厚收益,用熱門概念打造股票也是澤熙投資的”拿手戲“。

機器人和臨近空間飛行器也和石墨烯一樣屬A股概念中的“當紅炸子雞”。不過,機器人概念來說,相關賣方分析師認為,服務機器人細分領域眾多,但目前 A 股設計服務機器人的上市公司並不多,能制定標準的、平臺型公司也暫未出現。

華麗家族此次的智能機器人項目主要是依靠增資南江機器人。但本報記者查閱南江機器人的官方網站發現,該公司在官網共展示三款產品,僅智能移動機器人有實物圖存在。

對於近空間飛行器,對照國內A股龍生股份、H股光啟科學來看,兩家公司所共同相關的光啟團隊也在研制臨近空間飛行器,3年的研究和積累,目前也尚無實質性產品推出。“這一塊還存在政策限制的目前國內。”前述投資人如是說。

一個共識是,再多的“故事”也要面對現實,雖然上述三大故事給華麗家族帶來了不少漲停,但最近兩天市場已經慢慢從華麗家族的故事中“醒了過來”。

“這幾個熱門概念已經有過一波上漲,一部分資金已經獲得很高的利潤。接下來怎麽走要看這些概念的風還動不動。如果沒有風我不認為一些人會硬來。如果還要漲,可能需要別的故事,同樣的故事再說可能就沒什麽用了。”上述私募大佬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413

日本巨資援助湄公河五國,意在制衡中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904.html

日本巨資援助湄公河五國,意在制衡中國?

一財網 方向明 2015-07-05 18:41:00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4日宣布,三年內將向湄公河流域國家提供7500億日元(約合380億元人民幣)的援助款項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等政府主導項目,成為該峰會機制下最大的一筆註資。

為國際社會“做貢獻”?

根據日媒報道,安倍是在東京舉行的第7屆“日本與湄公河流域國家峰會”後宣布以上決定,參加峰會的還有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和越南,統稱為“湄公河五國”。

除了援助款,日本還在峰會上發表了名為“新東京戰略2015”的共同文件,聲稱旨在完善湄公河流域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與日本的經濟和安全合作,突出了日本對國際社會“做貢獻”的主張。

安倍在峰會上稱,“作為陸路和海路交通的戰略地帶,湄公河區域的和平與安全對日本來說非常重要”,他還表示歡迎湄公河流域國家為邁向民主和法制做出努力。

有媒體稱,日本希望通過加強與湄公河流域國家關系向該區域出口更多的鐵路、水電站等基礎設施,日本媒體同樣直言,安倍此舉目的在於牽制中國。

除了基礎設施以外,日本還表示將和湄公河五國一起進行培養人才和改善產業結構等提高軟實力的努力。

今年5月,安倍剛宣布將在未來5年投資1100億美元支持亞洲基礎設施項目,但目前尚不明確該投資是否和4日新宣布的投資有重合部分。

2009年起,日本基本上每三年都會在峰會上宣布一次援助投資計劃。此前,日本方面曾在2009年和2012年分別宣布對湄公河區域提供5000億日元和6000億日元的政府開發援助。

投資身影頻現東南亞

就在兩天前,日本共同社報道稱日本政府表示將參加緬甸土瓦經濟特區開發項目,打算參與鋪設連接土瓦與緬泰交界地區的鐵路線,安倍將於近日和緬泰兩國領導人簽署相關協議。

緬甸南部港式土瓦西鄰安達曼海,向東則靠近緬泰邊境,經濟特區規劃占地200平方公里,以深水港、工業園區、發電站、鐵路公路交通、輸油管道及住宅和商業區共同構成總體功能,如果充分利用土瓦港的區位優勢,中東和歐洲運往亞洲的貨物可以縮短航程,省下繞道馬六甲的航運時間。

有分析稱,日本投資土瓦交通線路,將延長目前已經連接越南胡誌明市、柬埔寨金邊和泰國曼谷之間的湄公河“南部經濟走廊”,此舉符合日本的區域戰略意圖,“南部經濟走廊”的開發實際上也得到了由美日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的大力資助,再往西看,日本還將這條交通線最終連接至南亞,實現“亞洲經濟走廊”。

據了解,今年3月份,日本6大綜合商社之一的雙日株式會社已經首次在該交通線上提供服務,該公司稱柬埔寨-曼谷之間的物流運輸將從海運的20天縮短至5天。

3日,日經新聞稱,住友商事、日立及三菱重工3家日本大型企業將聯手獲得泰國曼谷近郊城市鐵路訂單,總額超過320億泰銖,約合58億元人民幣。並且,日本政府將就該項目向泰國提供部分貸款。

日本的“仁慈”意在牽制中國?

法新社評論稱,為了促進經濟和在海外的地位,日本加快了在全世界推銷高鐵,鐵路系統和發電站的腳步,同時,它也熱衷於被視為區域內的“仁慈大國”,並且為了牽制中國在區域內不斷崛起的地位,日本也急忙摻和進區域影響力的競爭當中。

日本《朝日新聞》援引峰會聲明稱,日本和中國被視為在湄公河區域發揮重要作用的“利益相關者”,聲明贊賞中日兩國於2014年底重啟湄公河政策對話,並“歡迎中日兩國保持溝通”。

2014年12月,中日兩國政府代表時隔三年再度重啟“中日湄公河政策對話”,該對話一度因中日關系因釣魚島問題惡化而中斷。該對話主要就各自對湄公河5國的開發和援助計劃交換意見並取得一致。

近年來,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日本在東南亞的投資迅速飆升,受勞動力成本影響,日本企業2014年在東南亞的投資規模超過在華投資的三倍,政府層面,日本同樣加大對東南亞的援助力度,其中越南尤為突出,從2008年到2013年,日本向越南提供的援助總額約為100億美元。

普遍的觀點是,日本加大湄公河流域國家援助一方面是為了加速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為越來越多的當地日本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更重要的,日本希望擴大其在該區域的經濟影響力和話語權,同時也是為其終日提心吊膽的安全問題所打的小算盤。而對於資源豐富的湄公河五國來說,順發展潮流而為符合普遍利益,更多投資的到來將加快其運用區位優勢創造財富的腳步。

編輯:馬俊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49

紫光集團斥巨資入股臺灣矽品與南茂科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4406.html

紫光集團斥巨資入股臺灣矽品與南茂科技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5-12-11 16:55:00

12月11日下午消息,臺灣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矽品與紫光集團簽署策略聯盟契約及認股協議書。同一時間,臺灣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日宣布與紫光集團簽署認股協議書。

12月11日下午,臺灣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矽品”)發布公告:矽品與紫光集團(以下簡稱“紫光”)簽署策略聯盟契約及認股協議書。按照協議紫光將認購矽品約10.33億股股票。認購後紫光持有矽品24.9%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同一時間,臺灣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茂科技”)今日宣布與紫光集團簽署認股協議書。認購完成後,紫光集團將取得南茂科技增資後約25%的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紫光超百億增資臺灣矽品 成第一大股東

12月11日下午消息,臺灣矽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矽品與紫光集團簽署策略聯盟契約及認股協議書。按照協議紫光將認購矽品約10.33億股股票。認購後紫光持有矽品24.9%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公告顯示,矽品計劃在取得股東會決議同意及相關部門的許可後,由紫光通過其所屬公司以策略性投資人身份認購矽品以私募方式發行的新股。

紫光將以每股新臺幣55元(約合人民幣10.78元)的價格認購約10.33億股,總金額為新臺幣約568億元(約合人民幣111.33億元),增資後紫光將持有矽品24.9%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並獲得矽品董事會中的一個董事席位。

資料顯示,矽品成立於1973年5月,專營積體電路封裝及測試,為世界第三大專業封裝測試廠。

紫光24億獲臺灣南茂科技25%股權 成第二大股東

12月11日下午消息,臺灣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日宣布與紫光集團簽署認股協議書。認購完成後,紫光集團將取得南茂科技增資後約25%的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南茂科技通過以私募方式增資發行299,252,000股普通股,約占南茂科技增資後已發行股數的25%,並與策略投資人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簽訂認股協議書。由紫光集團具有實質控制力之公司以每股新臺幣40元(約合人民幣8元)、總額共計新臺幣119.7億元(約合人民幣23.94億元)的價格認購本次私募股份。同時,南茂科技還與紫光集團就強化雙方的長期合作關系達成了合作意向。

根據南茂科技與紫光集團簽署的認股協議書,在此輪私募完成後,紫光集團將取得南茂科技增資後約25%的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並獲得南茂科技董事會中的一個董事席位。南茂科技將利用私募所取得的資金,強化在臺灣的研發與技術及擴充產能,以深耕臺灣,擴大就業機會,並擴大對中國內地的業務投資。

另外,南茂科技與紫光集團還將在LCD驅動IC、微機電組件(MEMS)、物聯網相關組件(IOT)及無線電射頻組件(RFIC)等產品的封裝、測試方面開展合作。

密集收購 欲打造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商

從2013年開始,紫光就開始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先後收購了展訊、銳迪科兩家國內芯片商,今年又斥巨資購買了惠普華三和西部數據的股份。

2015年9月30日,紫光以38億美元入股西部數據,成為後者第一大股東,10月21日,紫光又通過西部數據以190億美元收購全球領先的存儲芯片廠商SanDisk,完成了進軍存儲芯片的第一步。

2015年10月30日,紫光集團宣布6億美元入股臺灣力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每股75元新臺幣的價格,收購力成科技25%的股份,成為後者最大股東。

11月1日,趙偉國表示:“若臺灣法令願意開放,我願意促成紫光旗下展訊、銳迪科與聯發科合並,攜手超越高通。”而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則隔空回應:“倡導兩岸半導體產業合作與聯發科的立場不謀而合。”

紫光董事長趙偉國在11月16日刊出的路透社采訪中表明紫光未來5年準備拿出3000億元,打造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商。

編輯:顧蓓蓓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400

寶能系巨資橫掃A股 兇猛舉牌背後現杠桿財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3424.html

寶能系巨資橫掃A股 兇猛舉牌背後現杠桿財技

一財網 楊佼 2015-12-09 22:57:00

兇猛舉牌背後,是巨量資金的支撐。除了前海人壽的險資,金融機構等“金主”的大量資金支持,也是寶能系四處舉牌底氣所在。而借助股權質押、收益互換、結構化資管產品、兩融等手段,寶能系將四兩撥千斤的杠桿工具,利用得淋漓盡致。

攜百億資金卷土重來,再次強勢舉牌並搶回萬科第一大股東寶座,風格彪悍的“寶能系 ”,在沈寂了兩個月後,重新回到市場焦點的中心。萬科12月7日披露,寶能系成員深圳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鉅盛華”)再度舉牌,一周共計買入5.49億股,動用資金達94億元左右,並導致萬科A股史無前例出現連續兩個漲停。

兇猛舉牌背後,是巨量資金的支撐。除了前海人壽的險資,金融機構等“金主”的大量資金支持,也是寶能系四處舉牌底氣所在。而借助股權質押、收益互換、結構化資管產品、兩融等手段,寶能系將四兩撥千斤的杠桿工具,利用得淋漓盡致。

550億“橫掃”A股

根據萬科12月4日披露,11月27日~12月4日,寶能系成員鉅盛華前後7次、共計買入萬科5.49億股,當時萬科股價平均為17.1元左右。這意味著,此次鉅盛華至少已經耗資94億元之巨。

如果將時間拉回至今年6月,不難發現,鉅盛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前海人壽陸續買入萬科,前後動用資金已達到驚人的300億元以上。公開資料顯示,在炬盛華之前,前海人壽陸續買入萬科共計約7.35億股,買入價在12.7元~15.6元之間。

《第一財經日報》測算,從今年年初開始,鉅盛華、前海人壽,已經累計動用資金多達330億元以上。加上對其他上市公司舉牌,以及尚在推進的參與定增,前海人壽、鉅盛華所動用的資金,已經達到驚人的550億元之巨。

對萬科連續舉牌雖耗資巨大,但也不過是寶能系系列動作的一部分。2014年以來,通過鉅盛華、前海人壽兩大核心平臺,寶能系在資本市場四處舉牌出擊。迄今為止,包括萬科在內,僅A股市場,炬盛華、前海人壽已經舉牌或計劃入股的上市公司,就已達到8家,其中包括華僑城、中炬高新、韶能股份、明星電力、南寧百貨、合肥百貨、南玻A等。

兇猛舉牌背後,是巨量資金支撐。根據公開資料測算,僅在二級市場舉牌上市公司,前海人壽、鉅盛華等寶能系成員,目前實際動用的資金,至少已達到430億元之巨。

除了萬科,寶能系舉牌耗資最多的是南玻A。公開信息顯示,自去年12月開始,前海人壽、炬盛華等通過二級市場及定增,到今年11月初,累計買入南玻A 5.29億股,B股3554萬股股,持股比例達到25.05%,成為控股股東。保守估計,前海人壽、炬盛華買入南玻A,累計動用資金已達50億元以上。

同樣,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的方式,前海人壽還連續三次舉牌,買入韶能股份1.62億股,前後耗資約達14億元。此外,從今年4月到9月底,前海人壽還累計買入中炬高新1.6億股,持股比例20.11%,粗略估算,動用資金亦達23億元左右。

在舉牌明星電力、南寧百貨、合肥百貨時,耗資不菲。公開信息顯示,前海人壽分別持有上述公司1625萬股、5244萬股,5451萬股。據買入價格區間大致計算,前海人壽增持上述公司,合計動用資金約10億元。

在A股歷史上,如此兇猛出擊尚不多見。如果前海人壽參與的定增全部實現,加上上述舉牌時已經動用的430億資金,寶能系一年內用於舉牌、參與定增的資金,至少達到550億元,從而成為至少4家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誰是背後“金主”?

從南玻A開始,寶能系的舉牌行動,一直由前海人壽打頭陣,但在爭奪萬科第一大股東的過程中,鉅盛華卻充當了主力。

《第一財經日報》查閱公告發現,目前前海人壽、鉅盛華所持萬科22.1億股中,前海人壽陸續買入萬科共計約7.35億股之後,便一直按兵不動,增持主要是通過鉅炬盛華進行。根據公開數據測算,動用資金在220億元以上。

根據2014年年報,截至去年底,炬盛華總資產為283.13億元,凈資產186億元,賬面貨幣資金僅有3.23億元,年度凈利潤則更是只有2.62億元。僅憑這樣的規模,想要奪取萬科第一大股東寶座,似乎還有不小距離。

為了提升資金籌集能力,今年8月至11月,炬盛華先後5次增加註冊資本。工商資料顯示,今年8月26日,炬盛華將註冊資本從101億元,增加至104億元。進入11月份後,更是連續3次增資,將註冊資本增加到163億元。

但這似乎並不能滿足鉅盛華的全部資金需求。除了增持萬科,鉅盛華還參與了舉牌南玻A、認購華僑城、韶能股份定增等一系列行動。多方信息顯示,今年密集舉牌以來,鉅盛華開始多方籌措資金,除了前海人壽的險資,還包括股權質押、兩融、收益互換、資管計劃等5種籌資方式,為其提供資金的金融機構,至少達到7家。

根據萬科12月7日披露,增持前的11月24~26日,鉅盛華連續與南方資本、泰信基金、西部利得基金簽訂協議,三天內成立了7個資管計劃。在7個資管計劃中,通過南方資本成立的共計4個,西部利得基金兩個,泰信基金1個。

11月27~12月4日,鉅盛華買入的5.49億股,資金全部來自資管計劃。按照增持價計算,南方資本提供的資金約為73億元,西部利得基、泰信基金分別約為15.5億元、5.5億元。

根據萬科此前公告,炬盛華買入的萬科股票,主要是通過收益互換、兩融等方式進行。其中,兩融部分占萬科總股本的0.34%;收益互換部分占萬科總股本的8.04%,資金來源於華泰、中信、國信、銀行四家券商,目前鉅盛華已經全部回購。

依靠上述資金,似乎尚不能全部滿足需求。根據萬科11月11日公告,鉅盛華已將所持有的7.28億股萬科股票,質押給了鵬華資產,該部分股份共計占萬科總股本的6.59%。

四兩撥千斤的財技

由於缺乏詳細披露,在舉牌萬科及其他上市公司過程中,鉅盛華使用了多少自有資金,以及資金的杠桿比例,目前尚不得而知。但通過舉牌萬科,鉅盛華以及其背後的寶能系,閃轉騰挪的資本運作財技,已經盡顯無余,而加杠桿則是其中核心。

萬科公告,鉅盛華從銀行、華泰等四家券商手中回購上述股份,先後進行了兩次,第一次是在10月14日至10月20日,回購數量為3.32億股。第二次則是在10月27日至11月17日,鉅盛華再次回購以收益互換享有收益權的萬科5.6億股。

而其質押萬科股份的時間,與回購時間高度接近。公告顯示,鉅盛華質押萬科上述7.28億股,時間是在10月15日至11月9日,質押起始時間與回購時間,前後僅相隔1天。

此次舉牌,鉅盛華放棄收益互換途徑,也可能與政策環境的變化有關。11月27日,券商收益互換被叫停的消息,得到證監會確認。“收益互換政策收得很緊,現在大家都不敢做了,停止新增之後,即便利用存量客戶還錢騰出的額度,為其他有需求的已有客戶提供資金都已經做不了。”華南某券商人士稱。

而收益互換被叫停的時間,正與鉅盛華舉牌時間相近。即便如此,鉅盛華此次舉牌萬科的資管計劃,同樣通過結構化設計,實現資金加杠桿。公告顯示,其此次舉牌萬科的資金來源中,使用的是鉅盛華自有資金和金融機構配資。

“根據我們了解,這樣的資管計劃,一般都會撬動銀行資金進來。”某基金資管人士告對《第一財經日報》稱,此類產品杠桿比例一般在1:1~1:3之間。而據公開信息,此前上市針對公司大股東、員工持股的收益互換,杠桿比例也與基金資管計劃接近。

這意味著,若按1:3計算,此次增持鉅盛華利用的杠桿資金規模為72億元,其通過收益互換舉牌萬科的9.26億股,動用的資金可能也只有數十億元。若按1:1計算,鉅盛華所持萬科股份,初始資金共計在120億元左右。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447

分級基金現80%贖回率 巨資悄然抄底藍籌ETF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0497.html

分級基金現80%贖回率 巨資悄然抄底藍籌ETF

一財網 謝丹敏 2016-01-18 18:28:00

截至目前,公募基金行業整體未現巨額贖回,就連分級基金整體也並現巨額贖回,場內交易部分也僅出現了約2.89%比例的凈贖回

2016開年以來,伴隨著A股市場新一輪斷崖式下跌,具有杠桿屬性的分級B基金已成為殺跌集中營,其中的部分領跌品種甚至觸發下折閾值,給投資者巨大虧損的同時也遭到巨額贖回。

不過,截至目前,公募基金行業整體未現巨額贖回,就連分級基金整體也並現巨額贖回,場內交易部分也僅出現了約2.89%比例的凈贖回。好消息是,公開數據顯示,抄底資金正悄然進場大幅買入ETF,使得近日上證50ETF、滬深300ETF、H股ETF等份額出現大幅擴張。

華南一名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經過三輪斷崖式下跌,深套的投資者贖回力度不大,個別品種出現了凈申購。“一些專業投資者正通過場內基金在快速介入,市場離見底應該不遠了。”

下折分級遭巨額贖回

每一輪斷崖式下跌,均會引起分級基金下折進而擴大虧損,這次也不例外。

東方財富Choice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已有華安創業板分級(160420)、鵬華證券分級(160633)、申萬菱信電子分級(163116)、東吳可轉債分級(165809)、鵬華創業板分級(160167)五只分級基金的B份額凈值先後跌破下折閾值,進行了向下折算。

弱市遇下折,分級B持有人將額外承受幾十個點的虧損。眼瞅著這樣的慘劇即將發生,絕大多數人選擇撤離,這也造成了下折分級基金的規模劇降。Wind資訊統計顯示,華安創業板分級、鵬華證券分級、申萬菱信電子分級、東吳可轉債分級、鵬華創業板分級場內份額自2016年來,贖回比例份額達到73.85%、79%、66.3%、65.6%、64%。

上海一家大型公募基金指數部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稱,市場暴跌時B基金輕易奔跌停,投資者要在臨近和觸發下折關頭在二級市場割肉出逃並不現實,他們更多通過在二級市場買入同等份額分級A,進行合並後贖回母基金轉而退出,這造成了分級基金場內規模的大幅萎縮。

除了上述5只下折分級基金外,另有12只分級基金今年以來場內份額的贖回占比也達到了10%。

不過,分級基金整體贖回規模有限。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1月15日,314只分級(A、B、上市母基金分開統計)場內份額為1199.7973億份,較2015年末的1235.4823億份的規模,凈贖回比例為2.89%。若剔除已經和瀕臨下折閾值的基金部分,分級基金整體上贖回和申購規模極為接近。

上述上海大型公募基金指數部負責人稱,分級基金的贖回情況尚處於可控階段,但不可忽視的風險是,弱市行情延續,分級基金下折事件大面積發生,投資者仍會大幅贖回。

“相比上述幾只基金中,另一只分級基金——富國軍工分級一旦下折,殺傷力將是驚人的。1月15日軍工B凈值報0.3740元,離0.25元的下折閾值也並非有多遙遠。”上述大型公募基金指數部負責人進一步稱。

據基金三季報,富國軍工分級是當前規模最大的一只分級基金,母基金、軍工A、軍工B份額分別為202.91億份、75.13億份、75.13億份;截至去年9月末該基金總資產達到了265.14億元。

一旦軍工B(150182)凈值即將或者觸發下折閾值時,軍工B大規模的贖回現象就將發生。由於A、B是等比例配對的且軍工A當前凈值遠大於軍工B,軍工A持有人在下折後除了得到少量分級A外,還會得到大量的母基金份額。而他們對母基金份額贖回將對板塊造成的巨大沖擊。

基金整體未現贖回潮

與分級基金出現一定贖回情況相比,一般意義上的開放式基金也零星出現了一些大額贖回的癥狀,但整體並有明顯變化。

1月8日,A股市場大幅反彈,上證綜指當日漲幅達到1.97%,收報3186.41點,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基金的凈值不漲反跌,甚至跌幅超過10%。

Wind資訊統計顯示,1月8日銀華互聯網主題、銀華回報、華商樂享互聯網、鵬華逆向投資基金凈值跌幅分別達到14.37%、13.35%、12.7%、11.39%。另有廣發安富回報A/C、華商智能生活、中歐精選A/E、東方紅睿元三年定期、新華基金價值、東海藍海財富等多只基金凈值跌幅超過7%。

上海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按常理來說,這些基金多為偏股型基金,大盤大幅反彈、凈值反而出現暴跌,極有可能是前一交易日出現了巨額贖回,部分贖回資產在8日集中出賬所致。

盡管如此,公募基金整體上並未出現的大幅贖回。上述華南大型公募基金人士認為,市場已經到了第三輪斷崖式下跌,很大一部分投資者都套牢了,甚至是深套,從歷史經驗來看,越是深套基民越不會贖回,反而是凈值回升到成本線以上時他們才會做出贖回。

“我們公司1月以來基金資產是下降的,但份額應該是小幅上升。”上海一家外資背景的公募TA業務的負責人對本報稱,大跌之後,理性的投資者選擇的申購而不是贖回,為的是攤薄成本。

公開數據亦可看出,公募基金出現了一定的凈申購現象。以分級基金為例,今年以來有136只分級基金場內份額出現了凈申購,表現最為突出的鵬華新絲路A、B份額均從47.45萬份上升至158.58萬份,漲幅達到234%,巨無霸富國軍工A、B份額均由82.2億增長到了89.8億份。

從ETF市場的情況來看,它們更是在整體上實現了凈申購。據東方財富Choice資訊統計,截至1月18日收盤,有統計的111只股票型ETF場內流通份額為682.145億份較去年年末644.38億份的份額擴張了5.86%。

最具代表性的易方達H股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三只巨無霸基金,它們的份額均出現了大幅增長,易方達H股ETF份額由51.47億迅速增長至63.29億份、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份額由57.75億份增長到了68.09億份、華夏上證50ETF份額由124.65億份快速增長到了131.88億份。

“今天大盤最低跌到了2844.70,這應該是或者接近底部了。”北京一家中型基金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日報》稱,現在基金發行跌到了谷底,大基金公司發的偏股型基金在全國範圍內一天的自然銷售量僅有幾十萬份,很多基金發行出現了延期情況,這應該是一個反向指標。而ETF份額出現明顯擴張,則說明抄底資金在進場,這同樣也是市場見底的一個信號。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633

中國華信百億巨資投向捷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7043.html

中國華信百億巨資投向捷克

一財網 王佑 2016-03-27 20:50:00

主營能源、貿易與金融服務業的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信”)也將在第一階段於捷克投資200億克朗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在捷投資,總額將達到380億克朗。

3月28日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首次訪問被譽為“歐洲之心”的中歐重要國家之一捷克。

此次訪問期間,中捷企業之間的眾多重大合作也將一一展開。《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主營能源、貿易與金融服務業的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信”)也將在第一階段於捷克投資200億克朗(1捷克克朗約合人民幣0.2692元)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在捷投資,總額將達到380億克朗,即超過人民幣100億元。

配合“一帶一路” 做好投行角色

中國華信董事局主席葉簡明說道,中國華信主營能源和金融業務,“我們的戰略重點是在歐洲建立油氣下遊終端板塊,上遊則主要是在中亞、中東和非洲,通過歐洲的終端輻射連接中東、中亞、俄羅斯等區域。目前華信在歐洲的多個國家建立了油氣產業分支機構。隨著產業和業務的發展,我們決定在歐洲的捷克設立華信第二總部,加強和整合歐洲的力量與布局。”他表示,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倡導下,歐洲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歐洲大部分國家已經加入對接“一帶一路”項目。這個框架內,中國政府對海外投資給予高度支持。因此,現在是進入歐洲市場的絕佳時期。

經過十余年時間的發展,去年中國華信的營收已超2200多億元,也是中國民企中為數不多的世界500強之一。目前,中國華信是在捷克投資金額最大的中國企業,第一階段在捷克投資的200億克朗已全部到位,在習主席3月底訪捷期間還將有180億克朗的項目投資。因此截至3月底時,中國華信的總投資額將超100億元人民幣。

(圖為布拉格夜景)

目前,中國華信著力打造能源與金融高度融合的國際投行,已擁有證券、信托、期貨、銀行、金融資產交易、互聯網保險等金融平臺,通過配套金融服務,增加金融利潤,降低財務成本。中國企業在海外走出去會遇到不少困難,不僅有當地環境及政策等因素,也因融資而擱置了投資。中國華信所扮演的金融角色與眾不同,它將主要為國內企業的海外“一帶一路”融資提供更多便利,從而降低海外投資合作的經濟及法律風險。

在習近平訪捷期間,中國華信與捷克J&T金融集團的兩名原始股東將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主要內容包括:華信將收購J&T金融集團50%的股權,並購買俄羅斯J&T Zao銀行股權,中國華信也成為了J&T金融集團最大股東,雙方將在歐洲及中國開展更多元化的深度合作。此外,中國華信還會與平安銀行、國開行以及工行等合作,具體動作包括設立投行基金、開展跨境支付結算及同業授信、設立中東歐投資基金等,服務雙邊直投。

布局重工

除了與銀行合作設立相關“一帶一路”基金之外,華信也將宣布一系列新的重工業實體投資項目。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它將與中廣核、捷克Skoda Praha股份公司和捷克電力工業聯盟簽署戰略協議,開展中捷兩國在核電領域的四方戰略合作,包括技術支持、聯合投資等。目前,中廣核已經與國外20多家對口企業、政府主管部門簽署核電合作諒解備忘錄或意向書,而延伸中東歐地區的業務發展則是一次新的突破。在去年10月21日,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簽訂了英國新建核電項目。捷克政府歐洲事務國務卿托馬斯•普魯紮(Tomas Prouza)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對於中方在英國的項目進展十分關註,捷克也將在近年來啟動新的核電業務,業務投資很大,對於捷克這樣一個約30%電力來自於核電的國家而言,核電至關重要。“未來,中國與捷克之間加強這方面的合作,推進彼此的技術進步和業務交流。”

中國華信的另一大工業實體投資重點則是鋼鐵。《第一財經日報》獲悉,公司將與恒豐銀行、捷克ZDAS日嘉斯鋼鐵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前兩家公司將合資成立上海恒豐—華信工業裝備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用於投資工業項目,基金規模高達300億克朗以上),而並購ZDAS日嘉斯鋼鐵廠將成為該基金的首個項目。ZDAS日嘉斯鋼鐵公司具有50年的發展歷史,是歐洲一流的煉鐵及相關領域的冶金工業和工程企業,年銷售收入達13億歐元。

電商加航空 打造新市場

(圖為華信入股公司Travel Service)

就在本次習主席訪捷期間,中國多家航空公司也將攜手捷克當地企業,聯合開拓捷克及中歐旅遊航空市場。

距離德國、奧地利及波蘭邊界均到200公里的捷克首都布拉格,交通便利,市內的魯濟涅機場是歐洲最現代化的機場之一。中國華信的一位負責人就告訴記者,“2015年,我們入股了捷克第二大航空公司Travel Service,現在計劃繼續增資擴股;同時華信將與捷克的航空公司共同建設航空中心,擴建機場,構建航空、運輸、旅遊、酒店等系列產業優勢。”

前述負責人就表示,布拉格-北京、布拉格-成都等航線已通航,未來布拉格-上海通航後將會推動布拉格各領域的發展,對中國“一帶一路”及經貿、旅遊都將帶來影響。布拉格也將被打造為歐洲地區的航空運輸、交通物流中心。

與此同時,中國華信與歐洲的Rockaway互聯網金融公司也將很快簽署戰略協議,明確雙方將在電子商務領域、旅遊服務領域共同開展深入合作,按各自持有50%股權的比例收購Invia在線電子商務網站。Rockaway公司負責投資的一位負責人SABOSLAW CIERNEK對記者表示,今後將會聯手華信、Invia公司在華設立新的辦公室,進軍面向中國投資者的旅遊服務業務,“我們可以提供更低的機票、給客戶更多的旅遊解決方案。”

而中國華信現在也已買下了位於布拉格老城廣場附近的著名酒店LEPALAIS,未來還將繼續在德國柏林、奧地利維也納等地收購五星級酒店。同時它也投資了老博客啤酒公司、捷克甲級足球俱樂部斯拉維亞,從而使得中國華信的新業務板塊從航空、酒店延伸至在線旅遊、娛樂及酒業,形成了完整的歐洲消費產業鏈布局。

(圖為華信收購的老博克啤酒廠生產線)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6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