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股災再起 這次不能只靠央行解套 兩大巨變下 金融市場如何再見曙光?

2016-02-01  TWM

金融市場正經歷兩個重大轉變,除了靠各國央行祭出解套方案之外,還必須有其他像結構性改革、制定財政政策、解決債務積壓等正面因素的挹注,動盪亂局才有可能看到曙光。

全球股市開春以來大暴走,出現史上少見的跌幅。對此,市場分析師的看法分成兩派,有人把原因歸咎於大環境不佳,例如中國經濟成長腳步放緩,政策也意外栽跟頭;也有人說這是失衡市場(如油市)的連鎖效應。但兩種說法都不夠全面,市場的流動性與波動性為什麼會大幅轉變,依舊無法從中找到答案。

央行難壓抑市場波動

中國這個成長火車頭越跑越慢,對市場已是利空,再加上其他負面因素纏身,使得市場動盪更大,例如:端出幾個不尋常的政策,才執行幾天隨即喊停的股市「熔斷」新制就是一例;隨著人民幣的離岸市場越來越大,政策的影響力相對有限,而政府與市場卻又缺乏有效溝通。但這些原因並無法解釋全球股市的拋售現象,光是在美國,史坦普五百指數過去兩周便下滑八%,與國內經濟的復甦態勢明顯脫鉤。

石油市場也是同樣的情況。油價之所以一瀉千里,確實是供給增加(包括頁岩油)、但需求減少的下場,加上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決定放棄「產量調節者」(swing producer)的角色,不再以減產的方武限制油價跌幅,對油市更是雙重打擊。然而,不管是說油價出現驚世跌勢,或說油價重挫金融市場,其實都有誇大之虞,畢竟對高度仰賴能源的產業與國家來說,低油價反而是一大利多。

既然如此,為什麼中國或油市這些變數一有風吹草動,金融資產價格就大漲大跌?全球股市現在又為何易跌難漲?

金融市場正在經歷兩個重大轉變,不但對市場產生「這邊小噴嚏、那邊重慼冒」的影響,也加深風險規避的氣氛,營造出一個變數更多的環境。

衝擊力道會放大,是因為各國央行過去成功壓抑住市場波動,但現在有的央行越來越不願意這 做(美國聯準會),有的央行則是越來越沒辦法(歐洲央行與中國人民銀行),使得市場環境更加動盪、更難以預測。在這個轉變下,市場短期勢必會有提高風險規避、積極去槓桿、降低投資組合風險的現象。

法規嚴峻流動性縮減

市場第二個轉變是流動性縮減。由於法規更加嚴峻,加上獲利出現非週期性大漲的企業不再吸引投資人,因此經紀交易商在市場過度反應時,更不願意隨之起舞。其他包括主權財富基金的資金池(capitalpool),同樣也有風險限制。

如果放任這兩個轉變互相影響,不穩定、不安全的氣氛會更深植金融市場,持續越久,市場動盪程度越大,對國家經濟與企業基本面的負面衝擊也越深。而經濟與企業越不穩定,又更可能蔓延到金融市場,加速總體經濟與金融市場的惡性循環。

雖然這樣的亂局終究會過去,但恐怕先得動盪一番才會看到曙光,金融資產價格不但可能出現大幅失序下滑,也可能蔓延到其他地方。市場腥風血雨,將會壓縮企業與家庭的支出意願,進一步為經濟成長澆冷水。

但也可以有更漂亮的收場: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支撐金融資產價格,創造出更正面的市場氣氛,讓企業與家庭不再持觀望態度,更積極地運用手上現金。要看到這樣的結局,少不了要調整政策,但這

一次應該站出來面對的,不再只有各國的央行。

以美國來說,就算聯準會不得已又啟動量化寬鬆來救市,市場對它的效果恐怕會打上很大的問號,除非在量化寬鬆之外,還有其他正面因素的挹注,例如:有益經濟成長的結構性改革、制定更切合需求的財政政策、解決尾大不掉的債務積壓問題。

結局是好是壞還是未知數,未來如何發展,取決於接下來幾周、幾月的抉擇,政治人物尤其要敢於任事,放棄黨派對立,央行幫他們背負的政策責任太多、也太久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462

汽車產業巨變 這幾條賽道要占領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2901.html

盡管奔馳、寶馬和福特從2014年就開始強調其不再是一個單純車企,而是未來人們日常出行服務方案的供應商,但直到今年亞洲消費電子展(CESAsia)才將這個概念闡釋清楚。

在此之前,瑞銀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董事鄒天龍認為,車企所提的“出行服務”是一個汽車後市場概念。但從寶馬(中國)服務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韋睿在5月12日的演講中發現,這更是一個前裝概念,甚至直接讓汽車企業從過去的一個單純的汽車制造商,轉變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移動智能硬件供應商。

從新能源、車聯網到無人駕駛,汽車產業正在面臨巨大的變革。在這個充滿著機會與挑戰的時代,眾多具備深厚互聯網背景的企業開始造車,同樣一些在新能源、車聯網或無人駕駛方面有技術儲備的科技類公司也深受資本市場關註。

盡管業內不乏“傳統車企將被滅絕”的觀點,但寶馬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康思遠卻認為,“現在這樣認為還為時尚早”。至少在未來技術發展方面,傳統車企更具號召力,眾多的供應商更願意跟隨車企的方向。正如寶馬所宣傳的“我們無法預測未來,但可以創造未來”。

未來汽車三大框架

韋睿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寶馬汽車認為,未來汽車發展的三大方向包括:數字化,汽車通過智能互聯與出行服務的無縫結合;自動駕駛中提供純粹駕駛樂趣和純電動出行。

這與戴姆勒大中華區高級執行副總裁、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中國研發中心負責人安爾翰的觀點一致,安爾翰認為,電動驅動、無人駕駛和智能互聯是未來汽車發展的三大架構。

圍繞這三大架構,汽車企業也發起了“數據保衛戰”。

一輛汽車有上萬個零部件,而汽車企業真正生產制造的零件卻少之又少,它有龐大而有序的供應商體系,在數字集成方面,傳統企業具備天然的優勢與經驗。在互聯網企業準備以大數據、以雲來整合一切的今天,車企也在今年的CESAsia上提出了屬於車企的“雲”概念。如奔馳的Car2X智能雲端交互系統和寶馬的開放式移動雲。

與互聯網的雲不同,汽車企業的“雲”已經具備了明確的應用場景,利用大數據的概念,車企的雲概念能夠為駕駛者打造從出行、用車、充電和智能生活的一切,打通車與一切智能終端,包括智能家居的界限。

巨大的產業變革,也在影響汽車企業的全球研發格局,特別是在中國市場的布局。普華永道的調查顯示,中國的消費者比全球其他市場的消費者更願意接受新的、帶有車聯網及無人駕駛的車輛,且中國消費市場層級多、需求複雜、道路交通狀況更加複雜,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願意在中國研發與實驗無人駕駛和車聯網技術。

比如,寶馬全球的無人駕駛實驗室就主要在德國和中國展開,而在中國又分別在北京和上海建立實驗室。

在這樣的背景下,寶馬在華研發團隊也在不斷擴大,根據韋睿的介紹,目前寶馬在華有大約600名這樣的產品工程師,此外還有與此相當的質量和制造工程師,成為寶馬除德國之外最大的研發中心。

中國企業的機會

跨國車企在華增強研發團隊,除了適應中國的路況之外,更希望與如地圖、充電設施等本土供應商加強合作。

安爾翰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就曾明確指出,基於電動驅動、無人駕駛和智能互聯的發展,奔馳在華的研發團隊在不斷擴大,從2014年11月的380人,擴增到現在700多人。其中新增人員主要聚集在上述三大框架之內。

而這些跨國企業在華研發團隊的加強,也給了眾多本土互聯網供應商機會,例如百度地圖等,就抓住機會開始了中國企業無人駕駛項目的開展。在此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中國本土車企也加強了在無人駕駛方面的研發,盡管一開始全部都是外國供應商,慢慢會有越來越多的本土供應商參與進來。

友衷科技就是看到機會的一家創業公司,盡管現在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看到了互聯網造車的機會,而這家創業公司卻認為車聯網是一個大的產業,未來也能發展成為一個萬億級市場。公司創始人、CEO張錚表示,盡管汽車產業未來的終極目標是無人駕駛,但首先要保證的是安全,是技術的成熟。因此,相較無人駕駛技術,高級輔助駕駛系統(ADAS)在目前具有巨大的市場。

基於此,友衷科技在今年的CESAsia期間實施了一款可實現中控(信息娛樂系統)、手機、HUD、後視鏡等多屏互通的AutoIO超能儀表。

而實際上,看到機會的不只是友衷科技,也不只是中國企業。來自以色列的科技巨頭Mobileye也於近日與中國互聯網公司司科通芯城旗下的硬蛋科技聯手,利用各自的資源和優勢,在中國市場ADAS產品層面建立合作夥伴關系,共同深耕智能汽車生態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21

兩票制:一樁疫苗大案引發的票稅巨變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7/156669.shtml

兩票制:一樁疫苗大案引發的票稅巨變
中國投資咨詢網 中國投資咨詢網

兩票制:一樁疫苗大案引發的票稅巨變

2016年,醫藥企業突然要同時面對這樣一些問題:兩票制、藥品一致性評價、醫保調整、招標GPO。

這些問題均來自於幾個月內形成的政策,在無任何先兆的情況下發布。 真正了解醫藥行業的人士都知道,這幾個問題每一個都很重要,而且實質地影響著市場,更重要的是明示:國家對醫療領域的改革正在加大力度,加快節奏。

兩票制:一樁疫苗大案引發的票稅巨變

2016年的5.7億元疫苗大案,實際去年已開始調查,到今年媒體曝光,引發全國性震驚和恐慌,民眾對藥品監管體系的嚴重質疑,進而得到國家高層重視。在4月6日、13日連續兩次國務院常務工作會議上李克強總理通過疫苗案提出要整頓藥品流通秩序,用“兩票制”來壓縮藥品流通環節,使之扁平化甚至提出了疫苗的“一票制”,取消藥品經營企業經營範圍中二類疫苗一項。一二類疫苗全部歸並到省級公共資源管理局的交易平臺進行交易,實際就是“一票制”。

“兩票制”的實施還有不少配套工程。例如94號文,打擊十大藥品經營違法行為,其中一至五項全部劍指掛靠和走票。界定為情節嚴重的,可以吊銷藥品經營企業的經營許可證和GSP證書。同時,該文提出要求全國藥品經營企業在5月31日前對自身可能存在的十大違法行為進行自查,如實上報。指出具體的掛靠人員和掛靠公司,限期整改,可從輕發落。如果心存僥幸隱瞞不報甚至對抗,政府部門采取的措施將會比較嚴厲。6-9月,各省的藥監局將就自查報告進行檢查,開展藥品流通秩序的專項整治行動。

CFDA和稅務總局簽訂了《信用互動合作框架協議》。如此一來,藥品監管和稅務在一定程度上捆綁在一起。如果二者其一在日常監管工作中發現藥品生產經營企業有不誠信的行為,如經營過程違法,出現藥品質量問題等,均可能進入不誠信名單,稅務和藥監都可以加大檢查頻次和力度。這樣的檢查力度,試問哪個企業能招架得住?

藥監的打擊不外乎吊銷生產或經營許可證,而稅務的打擊就嚴重了,增值稅發票相關違法行為是跟刑事犯罪掛鉤的,並非簡單吊銷證書可解決。

“營改增”自5月開始實施,藥品生產企業和代理商面臨非常大的沖擊。“兩票制”就福建來說已執行多年,並非新鮮事物。對企業而言,加強自身管理和財務處理能力,解決高開雖說是件難事,但並非邁不過去的坎。但“兩票制”加上“營改增”,事情就變得非常棘手。營改增是全行業從營業稅轉成增值稅。以前很多企業的銷售發票可以通過一些營業性發票沖抵,處理起來問題不大。但如今涉及到增值稅的虛開,這個罪名就大了。玩票就等於是在玩命。

所以說“兩票制”+“營改增”,關鍵在“營改增”,對企業形成了致命的威脅。很多企業在此輪政策要求下,如果財務處理有問題,極有可能過不了這個坎。一定有不少企業在此期間關門大吉,以過票為生的藥品經營企業,無票可過,還要面對94號文的針對性打擊,舉步維艱。

曾經有官員表示,13000多家藥品批發企業總要死10000家,最後剩下3000多家,這不是危言聳聽。“兩票制”+“營改增”使藥品生產經營企業調整經營體系成為迫在眉睫的的事情,必須要進行外科手術式的調整,進行大換血。

當然,如要界定“兩票制”+“營改增”影響,也就是藥品生產經營企業的陣痛。在解決好這個問題之後,藥企的經營方式和營銷模式將會升級,這倒不失為一件好事。但要是邁不過去的話,會逐漸被這個行業淘汰,或者在監管打擊下直接離開這個市場。

藥品一致性評價:中長期的行業之痛

陣痛的克服相對輕松,面對中長期的痛就不那麽容易了。而藥品的一致性評價就屬於這個行業中長期,至少是中期的痛。

CFDA剛剛公布了需要進行一致性評價的289個基藥品種,必須在2018年底之前通過評價,否則這些藥品批文將被吊銷。此批藥品涉及近2萬個批件,2千家左右的藥企,波及面影響力巨大。除此之外,化學藥品新註冊分類實施前批準上市的仿制藥,包括國產仿制藥、進口仿制藥和原研藥品地產化品種,均須開展一致性評價。

同品種一家通過,其他生產企業也需要在3年內通過評價,否則同樣會吊銷批件。另外,在招標過程中,同產品有三家通過一致性評價,未通過的藥品將喪失投標資格,連入場券都沒有了,何談比賽?這對仿制藥提出了非常嚴厲的要求。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除了在招標過程中獲得政策傾斜,在醫保方面也有一定優勢。

醫保調整:錯綜複雜的膠著

去年國家的醫改重點工作安排中要求當年9月要出臺醫保支付標準相關文件。但迄今為止,這個文件仍未出臺,原因錯綜複雜。首先,我們的醫保體系存在三類醫保——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前兩類由人社部掌管,後一類由衛計委掌管。

對於三保合一的呼籲和要求至少從2013年就開始了,但到現在也未明確。今年兩會時傳出過消息,現階段三保合一如有困難,可先進行兩保合一,也就是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合並。國務院的政策有相關要求,人社部也曾發文要求各省在6月底前出臺城鄉醫保,即兩保合一的方案,在年底前完成兩保合一。

醫保作為三醫聯動的一環,在醫改進程中各種調整動作持續進行,但現階段似乎進入了膠著階段。醫保支付保準遲遲無法推出,與兩部門間的博弈是分不開的。

就在20天前左右,衛計委官網掛出文件,說明新農合藥品的支付標準以通用名為標準。在國務院宣布兩保合一的情況下,衛計委單方面確定新農合藥品支付標準確實令人詫異。尤其兩保合一後,新農合的名稱是否保留還不可知。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醫保合並後極有可能另行命名,例如“城鄉居民醫保”之類。目錄也有可能面臨調整。衛計委此時發出通知,更像一種宣示,表明自己對新農合仍有話語權,同時也在挑釁人社部對支付標準的討論結果。

人社部經過多輪的討論,確定了基本思路:先期按藥品商品名制定支付標準,後逐漸過渡到按通用名制定支付標準。此思路符合藥品市場現階段實際情況——在仿制藥未通過一致性評價前,原研藥和仿制藥之間,通過一致性評價和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之間存在質量上的差別。藥品一致性評價作為國家戰略寫入《十二五藥品安全規劃》,最早一批289個基藥品種完成評價時間節點是2018年,後續品種也需要時間陸續完成。未來一致性評價完成後,同種藥品在質量和療效上一致,以通用名為支付保準完全可行;但在一致性評價未完成前,就以通用名為支付標準不現實。

人社部先以商品名,後以通用名為標準的思路是承認現階段藥品質量存在差異,質量療效更好的藥品采用較高的報銷標準,其他藥品采用稍低的報銷標準。衛計委發布新農合支付標準後不久,人社部在官網有個動態發布:十個省份+新疆建設兵團完成三保合一,且運行良好,由人社部門進行管理。此消息似乎在傳遞人社部對未來三保合一進行管理的能力和信心。

從以上兩個小小的事例,對兩部門醫保博弈可窺一斑。醫保支付標政策準遲遲未出臺也就不難理解。個人認為,醫保調整這個事情有個先後順序。首先,是城鄉醫保的合並歸屬權的確定,歸屬權確定,才會出現制定支付標準的部門;制定部門確定之後,標準制定工作才能啟動。

有傳言醫保目錄今年調整,從慣例來看合理,距上一版醫保目錄出臺執行已過去7年了,國家目錄調整及省目錄調整進入窗口期。但從今年形勢看,個人認為未必會如此操作。醫保支付標準實際能解決兩個問題,一是目錄問題,二是報銷標準問題。目錄解決了哪個通用名或者商品名在醫保的問題,報銷標準解決了以什麽價格報銷的問題。故醫保支付標準可一次性完成兩項工作,並不需要按以往習慣調整目錄。

再看基藥目錄,2012版基藥目錄2013年執行,已經過去三年有余,也進入調整周期。基藥目錄由衛計委制定和調整,但基藥屬於醫保甲類報銷品種,目錄的調整也涉及與醫保部門工作的銜接問題。在兩保未合一的情況下,基藥目錄調整同樣存在困難。

我們以近期藥品國家談判為例,佐證以上觀點。前不久,國家衛計委與幾個外企和貝達藥業進行藥品價格談判,最後三個品種砍價50%以上,最大降幅的是GSK的一個品種,達到67%。

幾部門聯合發文,談判成功的品種要和醫保銜接。但實際上並不意味著這幾個品種已獲人社部門認可,立即進入醫保,按照談判結果進行報銷。圈內流傳著人社部一個未發出的文,人社部對這些品種的信任和報銷存疑。

由此可見,無論醫保目錄還是基藥目錄,在兩保合一確定,醫保支付標準政策出臺之前,都很難調整。所以醫保支付標準是今年最大的懸案。招標完成後,藥品醫院銷售價格確定,人社部門將支付標準的決定權下放到地級市政府醫保部門。這個價格如何確定決定了大多數藥企的未來。

招標GPO:兇狠的砍價模式

藥品的二元定價模式中,除了醫保就是招標。去年2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藥品采購政策7號文發出後,衛計委要求各地在去年11月集中開標。直到今天,還有三分之二的省份沒有開標,有的省份還在觀望。即使開標,大多也是碎片化的非主流項目,主流藥品招標還未正式開始。在今年招標中出現兩個熱點,一個是三明模式,一個是GPO。

三明模式獲得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認可,大力推廣,影響力越來越大,聯合采購的城市不斷增加,烏海、寧波、珠海、玉溪等城市都加入聯合采購隊伍。後續聯采城市越來越多,國家200個醫改試點城市理論上都有進入的可能。不同經濟情況地區會出現不同執行方式:醫保資金吃緊地區,支付能力有限,直接複制三明,走較極端的路線成為可能;醫保資金充裕的地區,會采取更為溫和的方式。

另一個熱點GPO,藥品集團采購。上海2014年已經開始3個基藥品種的帶量采購,今年專門成立一個藥品GPO的組織進行部分抗生素的采購。追溯到更早,1998年閔行模式進行供應鏈成本分攤,成為上海GPO的雛形。醫院和生產企業在中標價基礎上進行二次議價,降價後的差額通過供應鏈成本分攤的名義進行分配。我們可以理解為概念技術性更換。

除了上海,深圳的GPO也獲得了廣泛的關註。全藥網作為海王旗下的一個機構向深圳市政府承諾,在原有省級中標價基礎上,將藥品價格下降30%以上。首批納入156個品種進行議價談判,不同產品采用不同的談判策略。

進口、專利、原研、合資產品議價能力高,壓價幅度小;獨家中成藥尤其中藥註射劑、輔助用藥砍價的力度會很大;用藥量大,競爭廠家多的品種降價幅度可能超過30%。

深圳、汕尾是全藥網在廣東操作的第一批城市,後續第二批將增加東莞和惠州。國家7號文明確試點城市可制定單獨的集采方案,但必須堅持省級平臺的操作。全藥網自建平臺的方式與7號文形成沖突,著實出人意料。其完全與廣東藥交平臺脫鉤,即使數據有可能共享,但交易完全不在省平臺進行。

除了廣東四市,全藥網在湖北也在推進相關工作,年初湖北省委書記接見了海王董事長,其表示可為湖北節省100億元-200億元的藥品開支。個人估計,湖北的藥品盤子應該不超過500億元,按此計算降級幅度達到20%-40%。可見全藥網推開的地區藥品降價幅度相當大,甚至超過上海GPO。與上海GPO技術性外衣不同,全藥網砍價方式更為粗暴,目標就是替政府把藥價砍下來。

藥品招標更加複雜化,出現了三明模式的推開,上海gpo,深圳全藥網等。在7號文和70文基礎上各地有了自己的套路。藥品價格是廠家的生命線,一降再降後,企業生存將成為問題。

綜上所述,兩票制是藥企的陣痛,一致性評價是中期的痛,醫保是一個要命的癥結,藥品招標GPO帶來的價格下降是一個長期的痛。國家要求2017年底前將藥占比壓縮至30%以內,而目前普遍在40%的基礎上完成任務,這就需要把藥品支出減少25%,也就是說四分之一的藥品銷售額要蒸發。蒸發來自哪里,一是藥品價格的下行,二是藥品使用量的減少,出現量價齊跌。

在此過程中,如果政府財政補償不到位,醫院經營會出現問題,從而聯動其他環節受阻。在醫保醫藥醫療三醫聯動改革過程中,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補丁政策。我們要密切關註政策動向,找出解決辦法。

兩票制 醫保 藥品招標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798

廣州市融資結構巨變:直接融資發展迅猛

因直接融資發展迅猛,廣州市今年上半年的融資結構發生了巨變。

今年上半年,廣州市直接融資余額達1.2萬億,占比近3成,同比增速高達52%,占廣東省比重達53.8%。8月25日下午,在廣州市金融工作局組織召開的廣州市融資工作會議上,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歐陽衛民對這一成績表述出滿意和肯定。

據悉,今年上半年,廣州直接融資中,一是股權融資發展快速,上半年股權及其他投資額6891.99億元,同比增長52.43%,高於全省的24.49%。其中,廣州各類股權投資機構迅猛增加,從2014年底的280家增加到目前的約1300家,管理資金規模超過3000億元。二是債券融資大幅增長,上半年債券投資額5742.53億元,同比增長51.59%,比全省高18.37%。三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PPP項目)有了新突破。今年上半年,廣州市政府以直接投資、資本金註入、投資補貼等方式投資82億元用於機場、港口、高速公路、市政路橋等,帶動社會資金投入206.5億元。

據廣州市金融局局長邱億通此前對媒體介紹,廣州市直接融資發展迅猛的原因,一是受益於國家發債制度改革,2015年債券發行制度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發行效率大大提高。今年上半年,廣州市公司債發行1250億元,同比增長17倍,企業債較去年全年增長近10倍,達248億元。二是市場需求迅速擴大,基礎設施項目及實體企業迫切需要降低融資成本,獲得長期資金支持,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理財意識增強,為市場需求提供了資金來源。

廣州市對直接融資提供的獎勵支持,也促進了直接融資的發展。今日下午,邱億通介紹,市、區兩級政府獎勵上市企業最高達600萬元/家,新三板掛牌320萬元/家,在廣州股權交易中心股改60萬元/家;債券發行貼息每期最高可達50萬元,股權投資機構最高獎勵1500萬元/家;高層次金融人才最高獎勵100萬元。2015年廣州市獎勵直接融資支出合計超過1.6億元。

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歐陽衛民表示,上半年廣州金融業發展呈現“穩”、“好”、“活”的態勢。“穩”體現在全市金融體系整體穩健,既沒有發生較大的金融風險個案,更沒有出現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截止6月末,廣州市不良貸款率為1.25%,比全國(1.81%)低0.56個百分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932

吳起:紅色“石油王國”的巨變

“這1萬多塊錢算他的九牛一毛嘞!”圍坐的村民打趣道。今年61歲的陜西省吳起縣農民李仲幫在一旁樂呵呵地表示認同。

今年,李仲幫領到4000多元退耕還林補助,加上在山地種植山杏、山桃接近6000元的收入,而這1萬多元對於家庭年收入已經超過20萬的李家來說,已經不算啥了。

但是,吳起縣相當多農民還遠未達到富裕程度,該縣“油主沈浮”的資源型經濟,也在經歷斷崖式下跌,不管是個人還是全縣經濟,都要尋找轉型之路。

搬出山溝溝

李仲幫家祖祖輩輩生活在陜西延安市吳起縣。吳起縣因戰國時魏國大將吳起在此屯兵駐守23年而得名,更因作為中共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落腳點而聞名。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主力由瑞金等地出發,歷時一年有余,途徑11個省,行程兩萬五千余里,於1935年10月19日進入西北蘇區的吳起鎮,勝利結束長征。

然而,這片充滿紅色傳統的土地卻長期飽受貧困之苦。李仲幫原來居住的鐵鞭城鎮五岔村就是個山區,水、電、路都不通,距離最近的縣城也要20公里。他每次去縣城都要走上2個小時,全年收成勉強夠全家口糧。李仲幫跟中宣部“重走長征路”記者團回憶在老家時的生活道:“那時候在老家窮得很,啥都沒有,一年到頭過下來全靠天吃飯,喝的都是溝里挖的水,看病、上學都是問題。家里有三個男娃娃,供娃娃上學,三五塊零錢都沒有。”

2012年,李家隨著異地搬遷扶貧工程搬到了河西臺移民搬遷點。現在,三個孩子都讀完了書,大兒子在跑長途運輸,二兒子在地稅所上班,三兒子開起了鏟車,鏟車是自家靠銀行低息貸款買的,家里也在今年還清了貸款,李家的日子苦盡甘來,家庭收入已經達到了20萬,遠遠超過了最低年收入4000元、人均年收入1萬元的鐵鞭城鎮村民,成為村子里的致富“新貴”。李仲幫在記者面前不住地重複著:“現在的生活好得很,享受得很。”不時發出幾聲爽朗的笑聲。

李仲幫的鄰居、原來南莊畔村的村支書一家早他一年搬進了河西臺的新窯洞。唐敏是這家的兒媳婦,在新家里已經住了5年。唐敏和婆婆都是全職家庭主婦,丈夫在附近的石油廠工作。唐敏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搬過來之前,一家住的是三四十年的土窯,現在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丈夫上班也只要十幾分鐘了。

吳起縣鐵鞭城鎮河西臺移民搬遷點李仲幫家的新窯

走出大山並不容易

移民搬遷是吳起精準扶貧的重要措施。按照當地精準扶貧的補助,移民搬遷戶可獲得每戶2萬元,每人1萬元的補貼,特困戶另外補助1萬元。以李仲幫家為例,他家建起了四孔窯洞,大約花費了13萬,家里5口人,國家補助了7萬,自己家里掏了5、6萬。

雖然有政府出臺的補貼政策,但從山上搬到山下,這需要自家掏的幾萬塊錢對於山溝溝里以種地為生的農民來說並不是一筆小數目。李仲幫家里有3個壯勞力,唐敏的公公是村支書,丈夫在石油公司工作,也可以說是家境殷實。

李仲幫原來住的五岔村約有120戶,600多人,現在還有一半的人口住在山上。唐敏所在的南莊畔村也僅有十幾戶人家搬到了河西臺移民搬遷點。

李仲幫告訴記者,留在村里的人大都是年紀大的不愛出來。當然,其中也不乏以土地為生或者拿不出這幾萬塊錢蓋新窯的村民。相比李仲幫家已經不在乎土地收入的情況,對於山上不少家庭來說,土地還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他們不得不受現實情況的制約過著溝里挖出個窩窩吃水,到處坑坑窪窪羊腸小路的生活。

本報記者從當地官員處了解,直到2015年底,吳起3369戶,8879人貧困人口人均收入達到3950元,全部超過2950元的省定貧困縣,實現了年末整體脫貧目標。鐵鞭城鎮白於山區移民搬遷主要分為三種方式:進城、進鎮和就地分散。像李仲幫和唐敏家就屬於進鎮的情況,而一些經濟能力更強的人進入到吳起縣城,一些老年人和以土地為生的人則留在當地。

而對於精準扶貧來說,讓農民搬出交通不便的大山、達到最低收入線才是第一步。如何增加進城、進鎮農民的收入,實現偏遠山區人口“移得來、穩得住、能致富”以及如何改善留在當地農民的生活條件,是吳起政府精準扶貧工作的重大考驗。

“油主沈浮” 經濟斷崖式下跌

說到經濟發展,不得不提到吳起的石油資源。吳起境內油氣資源豐富,已探明石油儲量4.5億噸、天然氣1000億立方米,石油年產量穩定在550萬噸左右,是陜北石油產量和資源區塊最大縣。吳起經濟屬於“油主沈浮”的資源型經濟,石油工業的拉動是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也是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以石油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占地方GDP比重高達80%以上,最高時甚至占到87%。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開采石油後,吳起縣的經濟經歷了井噴式的增長,一舉從國家貧困縣轉變成全國百強縣。吳起地方財政收入在2014年達到36億,創史上最高,在百強縣排84名。吳起縣先富起來的、能夠有實力搬遷的農民也大多與石油有關。李仲幫的兒子從事的貨運工作與石油有關,唐敏的丈夫亦在石油公司工作,可以說吳起人民生活條件的改變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石油資源,可謂“油興則民富,油衰則民貧”。

而在2015年、2016年,隨著國際油價的下跌,吳起的經濟也呈現斷崖式下跌的態勢。2015年全縣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8.8億元,2016年財政收入預計為15億。

吳起經濟發展局局長賈治乾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講述了吳起經濟發展的困境:“吳起的石油困境從去年9月份一直持續到現在,這一年來,石油公司沒有向當地政府繳納過每個月約1.2億的石油收益分成。”

產業結構的失衡嚴重制約著吳起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長征期間,來吳起采訪的美國記者斯諾曾稱這里是蘇區的“工業中心”。1936年紅軍西征期間,吳起鎮成為紅軍的重要補給地。手榴彈、炮彈、手槍、激光槍和被服、鞋襪、藥品等都貼著“吳起制造”字樣。而今天的吳起卻是石油一家獨大,工業產業薄弱。和延安及其它資源型城市一樣,吳起經濟結構轉型迫在眉睫。

對於產業結構的轉型,賈治乾認為吳起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發力:一是旅遊業,雖然吳起目前旅遊業的產值仍不具有統計性意義,但吳起旅遊資源豐富,紅色旅遊、古城寨堡、剪紙、糜粘畫、手工鞋墊、信天遊、搟氈調等傳統民俗都是吳起發展旅遊業的寶貴資源。二是加工工業,主要是石油方面的裝備制造業。三是農產品加工業,吳起的蕎麥醋、地毯都很有名,有200萬畝沙棘樹和大面積山地蘋果。

賈治乾同時向記者闡述了吳起經濟發展的兩大瓶頸:一是道路,二是水資源。加快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引黃工程也是吳起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

吳起縣的石油鉆井平臺

“農民專業合作社”助力精準扶貧

在農業方面,吳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鞏固戶”的模式,一方面促進農業結構轉型,另一方面在精準扶貧,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五谷城鎮桐寨鄉的“桐寨模式”就是其中的典型。桐寨鄉成立了小雜糧種植加工、生豬養殖、羊子舍飼、土雞散養、水產養育、薯類銷購六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采取統一優良品種、統一作物布局、統一田間管理、統一訂單收購,提高農產品增加值,促進鞏固戶增收。各大養殖場、養殖戶產出的農家糞肥為種植基地、種植戶提供綠色優質肥料;種植戶的作物稭稈、加工後的麩料又為養殖業提供飼料,形成了綠色健康、循環利用的發展模式。

記者團一行走訪了五谷城鎮桐寨鄉的小雜糧種植基地。在桐寨特色小雜糧種植基地,合作社對種植統一實行進行精細化管理,優先將無勞力的貧困戶土地進行流轉承包,優先雇傭有勞力的貧困戶在合作社務工,註冊了“肥土地”牌小雜糧品牌,利用品牌效應將更多的產業利潤留存當地,增加農民收入。

五谷城鎮桐寨鄉村支部書記張延才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反映,桐寨村有216戶866口,其中70%在家務農,30%外出打工,在家務農的160戶全部參與合作社。自從2012年實行合作社化以來,每年農民平均增收2000到3000元。在2015年初,桐鄉村有28戶精準脫貧戶,2015年末已經有16戶完全脫貧。合作社通過品牌化路線、專賣店、電子商務等渠道出售產品,每年可賣出7700噸雜糧,營業額約700萬元,每年可獲得有40到50萬的凈利潤。

吳起縣五谷城鎮桐寨鄉小雜糧合作社里的雜糧加工廠

今年54歲的張延富在小雜糧合作社里做包裝工,每天的工資約150元,夫婦二人每一年收入3萬到5萬元。而在合作社成立之前,他們的年收入是2萬元。

張春智是桐寨鄉村里的精準扶貧戶。今年60歲的他和老伴經營著十二三畝地,種玉米和谷子,兒子在外打工。2015年的時候,張春智家人均收入達到了4000元,從精準扶貧戶轉為了鞏固提高戶。今年,他家的收入預計會達到2到3萬元。張春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我家一直是村里的貧困戶,有了合作社後,我成了合作社的社員,養了十幾頭豬,今年賣了兩頭,已經收入4000元,2015年種的谷子每畝年產量400到500斤,今年在合作社里,統一用的新品種,年產量達到1000斤,收入翻番。”

雖然生活好了,老爺子最憂心的是兒子的婚事。張春智28歲的兒子在農村顯然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但按照當地的習俗,家里需要至少要準備30萬元,兒子才能娶到媳婦。這些錢對於剛剛脫貧的張春智一家來說著實是不小的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010

【通信】通信業巨變:打破移動、電信、聯通三足鼎立之勢,電視網將變成第四張通信網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1199&summary=

【通信】通信業巨變:打破移動、電信、聯通三足鼎立之勢,電視網將變成第四張通信網

電國網獲電信牌照加速“三網融合”


1.1廣電國網建立旨在推進“三網融合”


2010年1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會議上明確了三網融合的時間表:在2010-2012年試點階段“以推進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階段性進入為重點”,並“加快培育市場主體,組建國家級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初步形成適度競爭的產業格局”。


當年8月,廣電總局成立國家級廣電網絡公司籌備組,旨在加速推進我國三網融合進程。通過將近四年的籌建,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電國網”)於2014年4月17日成立,由財政部出資,廣電總局負責組建和代管,註冊資本為45億元。



廣電國網將負責全國範圍內有線電視網絡有關業務,首先針對缺乏資金實力的中西部有線網絡運營商通過行政手段加以整合,最後再通過市場手段整合那些已經上市的廣電網絡公司。


1.2有線電視網發展現狀


有線電視網絡呈割據狀態,目前已基本完成“一省一網”


我國廣播電視傳輸業務由國務院、廣電總局牽頭規劃,以中央、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四級辦組建公司,地(市)、縣相應建立分公司或子公司進行統一經營管理,建立覆蓋本地範圍的電視臺、無線傳輸部門和有線電視網絡公司。


目前國內三大主要網絡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其中廣播電視網由廣電總局(由中宣部和國務院共同領導)負責管理和監管,互聯網和電信網由工信部監管,可見三網融合需要廣電總局和工信部需要進一步的協商。



不同於電信網絡全國統一建設,由於有線電視網絡四級辦組建,全國各地呈現出“割據”狀態。2000年以來各地的廣電網絡公司進行整合逐步完善一省一網,並且推行了轉企改制,大部分完成了股份改造,形成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


目前各地廣電網絡企業共有30余家,國內上市的有9家,分別是天威視訊、歌華有線、電廣傳媒、湖北廣電、廣電網絡、吉視傳媒、華數傳媒、江蘇有線和廣西廣電,2015年全年總營收達到272.77億元,截至2016年12月6日,9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近1800億。



廣電幹線網絡累計超過400萬公里,主要幹線網絡基本形成


我國的有線電視網建設起源於1964年,由原中央廣播事業局專門立項,1990年,國務院頒布了“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中國發布有線電視進入了高速、規範、法制的管理軌道,20世紀90年代逐漸完成HFC網同軸電纜的替代。2000年以來,廣電總局組建網絡傳輸總公司,大力推進廣播與電視聯合、有線臺與無線臺合並,為集團化形成奠定基礎。



截至2014年末,我國廣電幹線網絡已累計達到415.34萬公里,主要幹線網絡已基本形成,行業發展迅速,預計在未來的幾年里,為進一步發展我國有線電視網,廣電幹線網絡里程數還會大大增加。



2016Q3數據顯示當前有線雙向網覆蓋滲透率低


截至2016Q3,我國有線電視用戶總數達到2.55億戶,數字化率達到82.76%;雙向網覆蓋用戶數超過1.45億戶,滲透用戶數6096.6萬戶。



新業務方面,有線電視視頻點播用戶(VOD)和寬帶業務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2016Q3我國有線電視視頻點播用戶(VOD)增長145.8萬戶,總數達到4575.8萬戶,占有線數字電視用戶的21.72%,其中94%為高清視頻點播用戶,此外,各地有線電視4K業務也快速起步。


2016年以來各地有線運營商加速雙向網建設,三季度我國有線電視寬帶用戶增長164萬戶達到2328.8萬戶,占有線數字電視用戶的比重達到11%。



隨著我國有線電視網絡覆蓋率不斷提升,特別是數字化、雙向化改造深入推進以來,入戶率和用戶數不斷增長,廣播電視收入持續增長。2015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總收入達到4226.27億元,全國廣播電視廣告收入達1464.49億元。



1.3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建設規劃


在互聯網、電信網沖擊下,歐美廣播電視網絡公司積極尋求產業創新,以美國為例,從1990s的DOCSIS1.0(同軸電纜數字傳輸標準)技術發展到2010s的DOCSIS3.0技術,再到最近業內倡導的ATSC3.0技術,科技創新是廣播電視網絡保持自身競爭力的唯一路徑。


國內也意識到了基礎網絡建設對於廣播電視網發展的重要性,2008年科技部與廣電總局宣布我國將著手建設以有線電視網數字化整體轉換和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的成果為基礎,以自主創新的“高性能寬帶信息網”核心技術為支撐,構建的適合我國國情的、“三網融合”的、有線無線相結合的、全程全網的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絡(NGB)。



未來NGB核心傳輸帶寬將超過每秒1千千兆比特、保證每戶接入帶寬超過每秒40兆比特,可以提供高清晰度電視、數字視音頻節目、高速數據接入和話音等“三網融合服務。


2010年《中國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自主創新戰略研究報告》首次提出了NGB十年發展規劃,根據規劃內容,從2016年開始將進入NGB網絡的推進建設期。2015年年底,廣東、重慶、貴州、甘肅四省在內的廣電運營商聯合委托中技國際招標公司,對NGB-E項目進行公開招標。



1.4廣電國網獲批基礎電信牌照刺激網絡改造升級


2016年5月,工信部向廣電國網頒發《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批準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在全國範圍內經營互聯網國內數據傳送業務、國內通信設施服務業務。



此次獲得基礎電信牌照,一方面將加速各個省市網絡改造的進程,同時可以刺激想大規模發展寬帶的有線運營商改變態度,和廣電國網展開合作,另外,廣電國網可以借助牌照和省級有線運營商討論有線網的互聯互通問題。


2016年5月,中信集團也與中國廣電簽訂框架協議,將組建合資企業,共同投資、建設、運營中國移動多媒體交互廣播電視網,引入中信集團,預計未來將會迅速加大投資力度。



廣電擁有頻段、基礎網絡、本地資源優勢,有望完成綜合服務商轉型


2.1國內電信行業呈“721”格局


中國的互聯網建設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起步:1994年啟動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在原郵電部、電子部的基礎上組建信息產業部,主管全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通信業和軟件業。


1999年國務院審議通過了電信重組方案,並在其後一年正式批複組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重組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


2001年以來,經過幾次的電信體制改革,中國的電信運營商形成了中國移動(並入中國鐵通)、中國電信(並入中國衛通)、中國聯通(並入中國網通)三足鼎立的格局。



目前三大運營商都完成了固定通信、蜂窩移動通信、互聯網數據傳輸、增值電信業務等網絡建設,目前出現了“721”現象。


中國移動占據行業龍頭老大的位置,營收占據整體的55%,凈利潤占據八成以上;中國電信處於行業老二的位置,固話寬帶方面借助先發仍保持優勢;中國聯通4G業務被移動逼近甚至反超,混合所有制改革正當時。



2.2廣電國網無法撼動三大運營商,但仍有其特定優勢


廣電國網和三大運營商背景資源差異大


廣電作為新成立的公司,雖然取得了基礎電信業務牌照成為所謂第四家運營商,但從資金、用戶、基礎建設情況來看,目前並不具備撼動三大運營商的能力。


但這並非意味著廣電國網沒有機會,廣電國網在公司性質、組織管理、運營機制等多方面與運營商完全不同,背靠廣電總局,有希望從自身有線電視業務優勢出發,完成向綜合服務提供商的轉型。



廣電國網頻段的價值


目前我國廣播電視系統擁有近500MHz1GHz以下低頻段使用權,包括48.5-223MHz的V頻段和470-806MHz的U頻段,隨著廣播電視數字化,未來有望節省出U頻段用於無線建設。其中470-698MHz是5G儲備候選頻段,694-790MHz有望進入NGB-W建設規劃。



2016年11月新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中將招標、拍賣作為一項制度設立下來,明確了對地面公眾移動通信等商用頻率可以采用招標拍賣的方式進行分配。無疑廣電目前使用的頻譜資源未來不管作為自用還是重新規劃都具備極大價值。


廣電HFC網絡的價值


廣電HFC網絡(混合光纖同軸電纜網,由光纖幹線、同軸電纜支線和用戶配線網絡三部分組成)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造,光纖/光纜已經到了“最後一百米”(光節點小於100戶),采用光纖萬兆傳輸技術設備。



發揮原HFC物理網絡光纜敷設建設存量與既有基礎路由優勢,可以極大程度減少投入和建設周期,采用雙網(數據網與廣播網)並存結構,可以快速同時實現“DVB業務+寬帶數據業務”兩張網,實現“大寬帶接入”傳輸資源。


有線電視業務積累的本地資源價值


有線電視業務沈澱渠道、品牌和用戶,一方面,經過多年來對有線網絡的雙向改造,廣電國網具備了在大部分偏遠地區提供寬帶的基礎;此外,本地內容與服務也是廣電的優勢與機遇,基於廣電的泛在網絡、廣泛用戶、本地內容集成團隊,有利於發揮屬地化的服務能力,開展各種智慧類業務,形成社區化的規模優勢。


廣電系的內容制作優勢和話語權


廣電總局及其下屬機構在內容控制和制作方面的優勢,在視頻驅動的新一次流量升級中也有極大優勢。一方面,在視頻網站網臺一體化背景下,廣電運營商結合自身的渠道優勢,能搶占差異化內容。另一方面,2014年以來廣電總局對OTT盒子進行多次管控,此外,在2015年下發的《關於當前階段IPTV集成播控平臺建設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97號文)中,也可以看到廣電總局在IPTV建設中對電信運營商的制衡。



借鑒CCtomcast經驗,廣電網絡亟待升級


3.1美國有線電視運營商成功轉型,不遜電信運營商


美國1996年頒布電信法為有線電視發展打開市場


從20世紀40年代以來,美國有線電視網建設經歷了近80年發展,目前進入數字有線網絡電視階段。1996年美國政府於頒布的《1996年電信法》,要求電信與有線電視相互對對方開放市場,廢除了有線電視與電信事業跨行業經營的禁令,為有線電視發展打開了新的思路。



美國當前有線電視運營商數字電視領域發展領先電信運營商


目前美國前三大cableMVPDs(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分別為ComcastCable、TimeWarnerCable(時代華納有線)以及CharterCommunications。



美國電信廠商前兩大巨頭分別為AT&T、Verizon。對比可見,美國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和電信巨頭各有優勢,數字電視領域有線電視運營商領先。



廣電國網此次獲批基礎電信業務牌照,意味著其將從有線電視運營商向互聯網數據提供商轉型,Comcast作為成功案例,可以從其轉型路徑中獲得借鑒。


3.2Comcast公司情況


Comcast的發展得益於從有線電視服務提供商向綜合服務運營商的成功轉型


Comcast是美國一家主要有線電視,寬帶網絡及IP電話服務供應商,成立於1969年,經過多次並購、整合、轉型,公司成為美國最大的有線電視公司和第二大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僅次於AT&T),目前擁有2460萬有線電視用戶,1440萬寬帶網絡用戶及560萬IP電話用戶。



Comcast當前的成績主要得益於從有線電視服務提供商向綜合服務運營商的轉型。網絡建設方面,美國政府1996年頒布《1996年電信法》要求電信與有線電視相互對對方開放市場後,同年Comcast就開始放眼高速網絡,組建@Home有線調制器服務公司;2005年推出數字語音通訊服務;2008年領銜進行的DOCSIS3.0技術實驗,替代此前DOCSIS1.0(同軸電纜數字傳輸標準)技術,獲得高速傳輸速率。從下圖資本支出可見,Comcast資本支出伴隨網絡建設呈明顯周期性。



在“三網融合”基礎建設到位後,Comcast與多方展開合作,實現多平臺多業務融合:2009年Comcast與Verizon等合作推出了“TVEverywhere”計劃;2010年,Comcast將旗下的有線電視、高速寬帶及數字電話服務捆綁銷售;2011年,Comcast聯手微軟、三星搶占互聯網電視、家庭遊戲機等終端;2013年,Comcast與Twitter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實現其內容在社會化媒體平臺上的覆蓋;2015年,Comcast推出4K超高清機頂盒Xi4。



無疑Comcast的轉型是成功的。目前公司主營業務有兩大塊—有線寬頻通訊業務和NBC環球業務,2016Q3收入占比分別為62.92%、38.2%。當前來看,Comcast最主要收入來源還是有線寬頻通訊業務,但增速趨緩,而NBC環球業務最近幾年增速較快,潛力較大。



3.3主業承壓,廣電國網亟待升級


廣電國網目前正處於Comcast在2000-2008年的網絡建設期,兩家公都是在三網融合的背景下進行的有線電視網轉型,都在視頻驅動的新的流量爆發機會,而且都擁有有線電視網的用戶等資源,廣電可以借鑒Comcast的成功經驗完成轉型。


Comcast在美國1996年電信改革後,一直都建設網絡,直至2008年領銜完成DOCSIS3.0技術替代DOCSIS1.0技術,才逐漸具備了支撐電信業務發展的網絡基礎,從2009年開始其電信業務得以迅速爆發,可見網絡建設和技術創新是轉型重要基礎。


廣電網絡雙向滲透率低


截至2016Q3,我國有線電視用戶總數達到2.55億戶,數字化率達到82.76%,雙向覆蓋率57%,雙向滲透率僅24%。數字化和雙向滲透是廣電進行互聯網轉型的前提。


當前H.265短期內不能大規模普及的背景下,廣電在4K視頻爆發過程中有時間優勢,必須加速完成數字化雙向網改布局視頻業務。



截至2016Q3,我國有線電視用戶新增200.2萬戶達到2.55億戶,收視份額達59%;直播衛星用戶增長1132.1萬戶,達到9904.2萬戶,收視份額23%,IPTV用戶新增979.7萬戶,達到7560.9萬戶,單季度增長14.6%,收視份額為18%。


此外,OTT盒子從2013年以來也發展迅速,雖然2014年以來廣電總局加大監管力度,落實181號文,但OTT銷量仍較高。


衛星直播、IPTV、OTT等用戶增長迅速,合計已經與有線電視用戶相當,互聯網運營商、電信運營商對於廣電有線電視業務沖擊巨大。



不管是自身業務發展需求,亦或是電信運營商的沖擊,廣電網絡的升級需求都異常急迫。


4.4K視頻、智慧物聯是廣電未來看點


未來隨著網絡改造的逐步深入,我們認為,未來廣電將迅速在4K業務、物聯網、智慧城市業務和固網、移動通信網絡業務等領域獲得爆發,而對應每一領域,都是巨大的市場。


4.14K視頻進入爆發期


4K概念是由好萊塢2004年首先提出,經過多年的發展,4K技術已成為電視行業顯示技術發展的大趨勢,各大運營商和廣電都已紛紛涉足4K領域,2016年上半年4K電視滲透率已達43.7%,其中55寸以上電視市場中已達80.6%,整個行業目前已在爆發前期。


對於廣電來說,有線電視業務是其最基本的業務,在大趨勢下,毫無疑問廣電將會並且必須發力4K領域。雖然廣電相對於電信起步較晚,但其擁有的“高帶寬、大容量”的網絡會給其帶來很大的優勢。


廣電系運營商於2014年開始正式開展4K業務,目前廣電在4K領域涉足較深的為江蘇有線和華數傳媒,除了以運營渠道商身份進入之外,這兩家都不約而同的在4K內容上發力,欲搶占4K領域的制高點。此外,其他廣電運營商也接連開展了4K業務。



除上述模式外,未來廣電4K業務的發展模式也可能會加入“廣電+OTT”模式,“,2015年5月,歌華有線與創維數字合作推出4K融合智能一體機,通過綁定有線、點播回放、雲平臺等內容打包銷售,實現了硬件和軟件的最優結合和最高性價比,實現了廣電方和OTT方的合作與共贏。


4.2廣電無線網絡建設為智慧物聯業務提供基礎


4K視頻以外,廣電擁有的有線電視網絡基礎資源和廣電無線頻率資源等優勢資源也為開展物聯網、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業務提供了很好的基礎。而公益性質和政府性質的行業專網是廣電發展無線系統的主要方向之一。


前段時間,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與武漢米風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廣電頻譜無線窄帶/超窄帶物聯網通信技術,爭取在2017年初開始試驗運營,在NGB-E框架下,共同開展標準化工作。



近年來已經有部分廣電企業開始布局物聯網領域。2015年電廣傳媒與感知科技分別出資1億共同成立上海感知實業,主要打造基於廣電網絡的物聯網共性平臺,同時投資運營廣電網絡物聯網智慧城市項目,負責廣電網絡的物聯網行業應用的運營管理與推廣。



2016年11月,天威視訊發布天威物聯雲VASTCONN開發者平臺、“26°家”智能家居應用平臺,通過廣電有線電視網絡將機頂盒升級為智能家居網關系統,國內廣電運營商物聯網將迅速規模化商用落地。



預計廣電網絡建設投資規模將達千億


5.1三大運營商網絡建設投資力度大


隨著通話、短信、語音、互聯網等業務的逐漸豐富,國內電信運營商30年來完成了從2G、2.5G、3G、4G的網絡建設。



從三大運營商的財報信息可見,三大運營商的網絡建設非常迅速,獲得牌照前1-2年已經進行了相關網絡的建設部署,並且投資力度非常大。以中國移動為例,2000-2002年是GPRS建設期,2008年已經開始3G建設,2013年獲得4G牌照後迅速進入4G建設期,這些建設期的資本支出明顯高於其他時期。


參考三大運營商資本支出絕對值與流動負債率的對比,可見在資本支出大的年份,流動負債率相對高,三大運營商基本采用循環發行短期融資券形式(從資產負債情況也可猜想),以中國電信為例,中國電信2015年資本支出525億,當年發行短期融資券420億。



具體建網成本方面,中國移動的4G建設為例,中國移動2013年獲得4G牌照,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累計總資本開支近8000億元,用於4G網絡建設的資本開支將超過2000億元。



5.2廣電“十三五”對網絡建設提出嚴格要求


有線電視雙向網絡改造以以CMTS+CM、EPON+EoC為主,FTTH近幾季度增速快


目前廣電雙向網絡改造方案主要有DOCSIS/CMTS+CM、EPON+EoC、EPON+LAN、C-DOCSIS/PON+CMC和FTTH等幾種。



考慮到鋪設成本、擴容能力、產業化和標準化程度等因素,目前在雙向網改中以CMTS和EPON+EOC為主。



截至2016Q2,上述兩種方案占比超過80%,隨著FTTH方案的成本下降,FTTH方案增速非常快,2016Q3提高新增覆蓋222萬戶,達到563.7萬戶。



雙向網改10年來覆蓋率近60%


我國有線電視網絡雙向建設經過20余年的發展,截至2016Q3,已雙向網改用戶市場規模達到14531.2萬戶,覆蓋率達57.08%,但雙向用戶滲透利用率不到一半。


要想快速實現全國範圍內的雙向網絡改造,不但要加快雙向網絡建設進程,還需要增加有線雙向網絡的實際用戶數。



十三五目標全國範圍內基本完成雙向網絡改造升級


在數字有線網絡和三網融合建設推動下,2015年廣電總局圍繞廣播電視數字化、廣電融合媒體制播能力、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廣電“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總體思路和目標。



2016年10月,多方媒體報道了《廣電雙向無線基站全國部署規劃》,該規劃顯示,廣電將采用470MHz-798MHz頻段及其他非授權頻段進行無線網絡建設,根據規劃,廣電將在全國建設2854個宏站,204131個小基站,具體規劃情況如下表:



從上述規劃可見,廣電已經意識到基礎網絡建設對於業務發展的必要性,基於其新獲得的基礎電信業務牌照,相信未來3-5將是廣電第四張網絡的追趕建設期。


5.3預計未來3年整體投資規模有望達千億


廣電系上市公司資本支出情況


行業深度報告長城證券27請參考最後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廣電旗下公司資本支出差別大,以廣電旗下較早上市的兩家公司電廣傳媒和歌華有線為例,歌華有線的建設力度明顯比電廣傳媒高。在融資渠道上也較為多樣,包括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可轉債等。



廣電雙向網絡的成本


參考學術方面對於目前EPON+EoC、FTTH和雙向HFC3種雙向網改造方案的成本研究,此處選擇城市和農村典型用戶分布場景為模型,對廣電雙向網建設成本進行分析,其中模型覆蓋用戶量512戶,網絡建設成本共兩部分—設備材料費用和工程設計施工、監理費用,得到成本情況如下表所示:



從上表信息可見,綜合戶均成本EPON+EoC方案建設成本最低;FTTH方案成本逐漸能降低至其他方案同一水平,且隨著接入率的提升,成本差距縮小;CMTS方案在高接入率情況下成本大幅提升。


預計未來廣電網絡建設規模將在1000億級別


參考美國有線電視運營商Comcast和電信運營商的資本支出情況,由於業務不同,對於網絡需求不同,在資本支出方面存在2-3倍體量級的差距。


中國移動近3年4G網絡資本支出約2000億,預計未來廣電網絡在HFC基礎上升級,將小於這個體量的投資。



基於前面的成本估計和廣電的未來建設計劃,假定平均雙向網改成本600元/戶,待覆蓋人數1億,則雙向網絡改造的投資將達600億。


除雙向網絡基礎改造外,還有數據中心、播控中心等建設需求,參考此前廣電系公司資本支出情況,結合目前廣電的收入情況,以及此前2014年底廣電國網獲4000億貸款授信的信息,我們認為未來廣電網絡建設規模將在1000億級別。


投資建議


根據2010年《中國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自主創新戰略研究報告》規劃,2016年開始將進入NGB網絡的推進建設期,同時參考廣電“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中對數字化、雙向網改等要求,我們預計未來2-3年將是廣電網絡加速建設投入期,整個網絡改造投資規模預計在千億級別。


建議關註切入有線電視網絡升級改造的上市公司:初靈信息(300250)、億通科技(300211)、路通視信(300555)等,以及通信領域設備與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烽火通信(600498)等。


初靈信息(300250)


初靈信息是國內領先的信息接入產品及解決方案供應商,成立於1999年,2000年以專有技術打破國外協議轉換器壟斷局面,2005年成為廣電雙向網改造,實現三網合一主流方案提供商之一,2016年並購北京視達科科技公司,將大數據服務延伸至視頻行業。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總收入2.72億元,凈利潤7471萬元。


作為國家廣電總局組建的“EoC產品MIB庫標準工作組”成員企業,並參與了“EPON、EoC綜合接入網絡業務管理和設備管理系統研究開發項目”;公司目前已獲得44項專利,82項軟件著作權,所研發的低頻EoC設備在新疆、江蘇廣電雙向改造中得到大面積推廣。


公司通過收購博瑞得、北京視達科(為廣電、通信等運營商提供OTT、OTT+DVB、OTT+IPTV的視頻創新服務)完善其從數據接入到采集到處理分析產業鏈,三個公司未來將有效發揮技術、客戶協同作用。



億通科技(300211)


億通科技是我國有線電視網絡傳輸設備細分行業龍頭企業之一,主要業務為下一代有線電視網絡設備、有線電視網絡光傳輸設備等,分別占2015年主營業務36.12%和34.56%。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總收入1.72億元,凈利潤837萬元。


公司多年深耕廣電行業的網絡設備制造,緊跟廣電網絡升級改造需求,2015年公司中標廣電項目16項,2016年上半年國網獲取基礎運營商牌照後,各地雙向網改造速度加快,公司核心產品下一代有線電視網絡設備銷量上半年同比增長56.89%。



路通視信(300555)


路通視信成立於2007年,主要從事有線寬帶網絡傳輸系統相關業務,是國內廣電網絡接入網解決方案的領軍企業,2016年前三季度總收入2.72億元,凈利潤3944萬元。


公司2008年推出基於DNIS和RFPON的HFC雙向網絡改造解決方案,2014年正式加入《NGB智能融合終端總體架構》行業標準組織,擁有近10項專利、近20項軟件著作權、十多項軟件產品登記證書,目前正積極開展下一代廣電接入網前沿技術研究。



烽火通信(600498)


烽火通信是國際知名的信息通信網絡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成立於1999年,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總收入119.91億元,凈利潤5.49億元。


三網融合背景下,公司積極探索廣電傳輸、雙向網改造方案的創新,並提出了FTTB+LAN/FTTB+EOC/FTTB+C-DOCSIS、光纖+同軸/單纖三波/雙纖三波FTTH入戶等特色方案,2016年公司與廣電網絡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開展廣電融合網試點工作,下屬子公司烽火網絡2016年2月獨家中標首個廣電100G國家幹線工程,11月相繼中標貴州廣電PON設備、河北廣電GPON設備采購項目,在廣電雙網改造領域已有多個訂單和解決方案。



風險提示:


廣電國網建設投入不及預期的風險;上市公司在廣電網改中不敵競爭的風險。


(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024

【農業】熬了兩年,東三省玉米下遊終於要翻身了:源於八年臨儲制度取消的巨變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1507&summary=

【農業】熬了兩年,東三省玉米下遊終於要翻身了:源於八年臨儲制度取消的巨變

米澱粉產業概述

1.1玉米澱粉的生產流程

玉米澱粉(cornstarch),白色微帶淡黃色的粉末,用0.3%的亞硫酸將玉米浸漬後,通過破碎、過篩、沈澱、幹燥和細磨等工序制作而成。



加工一單位的玉米,除了可以得到70%左右的玉米澱粉外,還可以得到其他副產品如玉米蛋白粉、玉米皮、玉米胚芽油、玉米胚芽粕等飼料和食品的原料。



在我國,玉米澱粉約占澱粉總產量的94%,其後依次是木薯澱粉(約占3.1%)、馬鈴薯澱粉(約占1.8%)、紅薯澱粉(約占0.9%)以及小麥及其他澱粉(約占0.2%),可以看出,玉米澱粉在我國澱粉產業地位顯著。

1.2我國玉米深加工占比較低

玉米的全身都是寶,初加工產品主要有飼料和食品,深加工主要包括澱粉糖、澱粉、變性澱粉、酒精、酶制劑、調味品、藥用和化工八大系列。玉米粒中含有大概70%-75%的澱粉,10%左右的蛋白質,4%-5%的脂肪,2%左右的維生素。在我國,約有63%的玉米用於飼用,直接用於深加工的玉米約占到26%,剩下的為食用。與發達國家如美國(玉米深加工約占到45%)相比,我國玉米深加工占比較低,2/3以上的玉米主要用於飼用,原澱粉直接作為商品出售的比例較高,低附加值的深加工產品較多。



1.3玉米澱粉用途廣泛,下遊需求結構改變

一般來說,約1.4噸的玉米(含14%水分)可以提取1噸的玉米澱粉。玉米澱粉是玉米的初級加工產品,不但可以直接的使用,也可以廣泛的用於其他的行業,玉米澱粉的下遊產品多達3500多種,涉及到澱粉糖、醫藥、啤酒、制糖、化工等眾多的產業。目前,在我國,澱粉糖為玉米澱粉的下遊最大的產業,約占到了40%以上。



從2004年到2016年,我國玉米澱粉下遊的需求結構出現了較大的變遷,澱粉糖行業躍升成為玉米澱粉的第一大下遊產業,從22%增加到41%,其後依次是造紙(約占18%)、醫藥化工(約占16%)、食品(約占14%)、啤酒(約占7%)、高端變性澱粉(約占3%)等。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玉米澱粉的出口量大大的減少,從2004年的12%下降到1%,這主要是由於08年我國政府采取玉米臨儲收購制度,導致我國玉米跟國外的相比價格較高,缺乏競爭優勢。而2016年玉米臨儲制度的取消,玉米價格的重新市場化將會有利於我國玉米澱粉再次打開出口大門。

1.4玉米澱粉的消費呈周期性

玉米澱粉的消費具有較強的周期性,受節假日和季節性的影響較大。根據中國澱粉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我國玉米澱粉的消費量在元旦和春節、五一和端午以及十一和中秋這三個節日點都有著明顯的先增加後下降的消費趨勢。



從長期來看,我國玉米澱粉的消費量在2011年前基本呈現增長的趨勢,2011年達到峰值,之後開始出現下滑,但在2015年消費量又開始陸續回升。從行業的發展周期來看,我國玉米澱粉的消費量呈現平均每五年一個大周期,每2~3年為一個小周期。

玉米澱粉南北方產業的變革

2.1產業集中度高,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兩地

我國玉米澱粉的生產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華北兩大玉米產區。根據澱粉工業協會出具的行業研究報告,2015年我國玉米澱粉總產量為2051萬噸,從地域上看,2015年我國玉米澱粉前五大生產省份分別為山東(產量1091萬噸,約占53%)、吉林(產量281萬噸,約占14%)、河北(產量279萬噸,約占14%)、河南(產量109萬噸,約占5%)和陜西(產量105萬噸,約占5%)。五省合計占據了整個玉米澱粉行業的91%。



2.2消費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地區,物流流向清晰

我國玉米澱粉的物流流向清晰,主要從東北和華北向華東和華南地區運輸。運輸方式主要分為公路運輸、海路運輸以及鐵路運輸。東北銷往華東及華南地區主要采取海路和鐵路相結合的聯運方式,從遼寧的營口港、錦州港口下水,華北地區的內銷以及銷往華東地區主要采用鐵路和公路運輸為主,少量的通過山東的青島港和河北的秦皇島下水,西北地區銷往西南地區主要采用汽車和鐵路相結合的運輸方式。



我國玉米澱粉主要運往華東、華南、華中和西南地區,其中沿海幾大經濟體占據了較突出的地位,消費量占全國消費的一半以上,據中國澱粉工業協會的數據,長江三角洲地區約占17%,珠三角地區占據了14%,膠東半島占12%,福建地區占7%。

2.3玉米澱粉經歷扶持、限制和寬松三階段

我國國內的玉米深加工受政策的影響較大,經歷了三個重要的階段,分別為大力發展扶持的階段、國家宏觀調控限制階段以及政策寬松階段。



2006年以前,國家對玉米澱粉產業持大力支持態度,鼓勵加工,並大力扶持下遊,提供產品補貼,促使我國玉米澱粉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在此期間,玉米澱粉良好的成長性使我國玉米澱粉產業形成了大力發展的局面。南北方企業大力投產興建玉米澱粉廠,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技術,直至2005年,我國玉米澱粉的產量跨上了1,000萬噸的臺階,到2006年,我國已建成投產和在建、擬建的備案項目總規模達到年加工玉米7000萬噸,約占當時玉米總產量的45%左右。

2006年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由於深加工企業大力消耗玉米,致使玉米的供應緊張,影響到飼料行業以及畜禽養殖業,此外,隨著一大批玉米澱粉加工和其他玉米深加工項目的大力投產,造成行業內部產能過剩,產品積壓,企業經營困難,在此情況下,國家相關部門開始出臺相關的調控政策進行宏觀調控。2006年12月,國家發布《關於加強玉米加工項目建設管理的緊急通知》,明確支出玉米的過快發展導致國內玉米供應出現缺口,列明了“立即暫停核準和備案玉米加工項目,並對在建和擬建項目進行全面清理”在內的多項舉措。2007年9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印發關於促進玉米深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提出,為緩解深加工業與飼料養殖業的矛盾,決定將玉米深加工業用糧規模占玉米消費總量的比例控制在26%以內;除此之外,《意見》還提出所有新建和擴建的玉米深加工項目必須經國家投資主管部門核準,並將玉米深加工項目列入限制類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10年6月,國家繼續出臺《關於淘汰落後產能的通知》,加快淘汰玉米加工落後的產能;2010年7月,國家將玉米澱粉的出口退稅取消。

2014年起,由於我國玉米產量的遞增,深加工的消費萎縮,原料供應過剩,國家的臨儲壓力巨大,國家開始采取寬松的政策鼓勵玉米的深加工轉化,2014年國家印發《東北玉米深加工企業競購加工國家臨時收儲玉米補貼管理辦法》;2015年1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於調整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將玉米澱粉的出口退稅稅率調高至13%;2015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幹意見》,提出支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畜牧業和糧食加工業。2016年1月,國家取消玉米出口退稅;2016年3月,發改委、財政部國糧局等部委聯合宣布:2016年東北三省一區玉米臨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新機制。2016年9月,財政部發文《關於恢複玉米深加工產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表明自2016年9月1日起,將玉米澱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產品的增值稅出口退稅率恢複至13%。2016年11月,東北三省及內蒙古下發玉米深加工補貼政策,支持玉米深加工企業,幫助消化玉米陳化糧,其中,黑龍江獲得補貼的企業有21個,吉林有25個,遼寧有3個,內蒙古有16個。


2.4臨儲取消,東北有望奪回定價權

由於玉米澱粉主銷區集中在華東和華南地區,南方企業的運輸成本較低,具有物流的優勢。北方企業雖然具有運輸的劣勢,但是由於其地處玉米生產區,所以具有資源的優勢,因此,南北方因其各自的優勢使得玉米澱粉企業產能分布較均勻。

然而,08年起,我國政府為了保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在東三省和內蒙古采取了連續8年的玉米臨儲制度,使玉米澱粉的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東北的臨儲,剝奪了東北企業的資源優勢,使南方企業的優勢逐漸凸顯,玉米澱粉行業從“南北共進”轉向“北退南進”的格局。據澱粉工業協會統計,2008年起,東北玉米澱粉加工行業產能下降了300萬噸,其中黑龍江下降40萬噸,吉林下降100萬噸,遼寧下降80萬噸,內蒙古下降80萬噸。相反的,黃淮地區玉米澱粉蓬勃發展,共新增270萬噸產能,其中河北新增90萬噸,山東新增190萬噸,河南新增30萬噸,山西地區下降40萬噸。其中,山東省的總產能占據了半壁江山,近些年的現貨定價權也主要集中在山東地區。



由於國家的收儲政策,導致我國國內玉米價格年年走高,2011年後國際的玉米大幅的跳水,不僅讓國庫出現嚴重的供給過剩,也形成了“高產量”“高庫存”“高進口”的現象。直至2016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已增長到36759萬公頃,玉米庫存消費比達到155%,而全球的庫存消費比僅在20%左右,歷年玉米收儲凈剩余非官方統計為2.7億噸。



今年,國家圍繞著玉米“去庫存、市場化”不斷推出新政策。2016年1月27日,中央一號文件公布,並首次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寫進文件中,3月28日,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聯合宣布:2016年東北三省一區玉米臨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新機制,為應對大範圍的賣糧難的問題,還將適時的安排符合條件的企業入市托底收購,這意味著持續了8年的臨儲政策結束了,也標誌著玉米價格將重新采取市場化機制,東北的資源優勢也將再次回歸。在經歷了產業向南遷移後,未來三年產業很有可能向北遷移,東北有望再次奪回失去多年的玉米澱粉現貨定價權。

我國玉米澱粉行業現狀

3.1玉米澱粉與玉米價格呈正相關

玉米是玉米澱粉生產的主要原材料,約占玉米澱粉生產成本的83%,因此玉米的價格以及產量是影響玉米澱粉成本的主要因素。

山東省和吉林省是我國玉米澱粉的主產區,也是主要的輸出的地區,通過對山東鄒平和吉林長春的玉米與玉米澱粉近年的分析,可以發現兩者的相關性較高,兩地的玉米和玉米澱粉的價格走勢基本一致,只是在強度和幅度上略有不同。玉米澱粉有時會短暫的走出獨立行情,但又很快會成本回歸。



3.2我國玉米澱粉生產企業及產能分布

我國玉米澱粉的產業集中度高,從地域上來看,2015年山東、吉林、河北、河南及陜西五省合計占全國產能的91%。根據中國澱粉工業協會數據,2015年我國產量在10萬噸以上的玉米澱粉企業有34家,企業產能合計2590萬噸,產量達到2002萬噸,占全國玉米澱粉的總產量的98%,排名前十的企業玉米澱粉的產量達到1271萬噸,占全國的總產量的62%,在十強的玉米澱粉企業中,山東占據了七個,吉林、陜西和河北各一個。這說明我國玉米澱粉生產主要集中在以山東為核心的華北和吉林為核心的東北地區。



3.3農業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開工率持續走高,帶動產量上升

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玉米去庫存首當其沖,玉米價格的市場化帶動玉米澱粉企業的生產,16年11月東北三省及內蒙古玉米深加工企業的加工補貼政策的落實更加增加了玉米深加工企業的生產積極性,使玉米澱粉的開工率一直在高位徘徊,前期玉米澱粉的開工率不斷攀升,最高達到79.02%,近期華北地區由於霧霾的原因,一些中小型的工廠停工導致開工率下滑至75%左右。

2017年第二周,根據天下糧倉對山東、河北以及東北的38家澱粉企業進行抽樣調查結果得出,近期有30家企業處於開機的狀態,其中7家未滿負荷生產,其余的8家處於停機的狀態。本周國內的玉米澱粉企業玉米加工量為395420噸,玉米澱粉的開機率為74.78%,與上周相比上漲了1.53%。16年開機率的提升,也帶動著玉米澱粉產量的不斷的提升.



3.4政策利好,玉米澱粉行業扭虧為盈

隨著玉米價格的重新市場化,玉米的價格不斷下降並逐漸與世界玉米價格接軌,玉米成本的降低使得玉米澱粉加工企業生產積極性高漲。另一方面,玉米去庫存方面主要是鼓勵深加工企業來消化,2016年11月,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政府分別給予年加工能力為10萬噸以上的玉米深加工企業收購2016年新玉米的補貼費用,金額分別為吉林200元/噸、遼寧100元/噸、內蒙古200元/噸、黑龍江300元/噸,意在鼓勵企業生產達到去庫存化的效果。截止至1月13日,我國東北三省以及山東、河北、河南地區利潤可觀,平均利潤水平達到231.6元/噸。玉米澱粉利潤的計算公式如下:

玉米澱粉利潤=玉米澱粉收入+玉米副產品收益(蛋白粉+纖維+胚芽)-玉米成本-加工費



由於東北三省及內蒙古地區由於玉米深加工補貼政策,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的利潤水平均為358元/噸,與華北地區的山東、河北、河南地區相比,平均高出250元/噸的利潤。由於利潤水平的提升,近期玉米澱粉企業的開工率也大幅的提升。



3.5出口增多

我國雖然是除美國之外的玉米澱粉的第二產出國,但由於玉米價格昂貴,出口量占比很少,只占到玉米澱粉產量的1%,2016年由於玉米臨儲政策的取消,玉米價格的重新市場化,我國玉米的價格逐漸與世界玉米接軌,玉米價格的下跌,使得玉米澱粉加工企業的原料成本大幅下降,玉米澱粉價格與國際相比開始具有競爭力。

我國玉米澱粉的主要出口國為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韓國和菲律賓等。其中印度尼西亞為我國的最大出口國,占到了出口量的一半以上。據中國海關數據,15/16和16/17年我國玉米澱粉的出口量分別為22萬噸和25萬噸,與14/15年度相比,玉米澱粉出口量翻了大概4番,我國玉米澱粉出口量的增長說明我國玉米澱粉的價格日趨合理化。



3.6玉米澱粉價格將延續弱勢

從供應端來看,玉米市場調整為“市場化收購”+“生產者補貼”,玉米的供應量增加,玉米各地的價格持續走低,玉米澱粉企業的成本壓力下降,國內玉米澱粉行業的整體開工率持續走高,其中東北地區的恢複幅度尤為明顯,隨著東北新玉米的上市以及深加工的補貼的落實,前期因為虧損以及糧源供應等問題出現停產或者減產的企業,紛紛提高了生產負荷,行業生產積極性較高,玉米澱粉的供應量充足。從需求端來看,近期,春節臨近,澱粉糖行業、造紙及食品行業的澱粉需求量明顯減弱,綜上所述,在原料玉米價格延續弱勢及需求不佳的情況下,預計短期內玉米澱粉將弱勢運行。



投資建議

玉米產業鏈:

臨儲造成東北地區玉米庫存高企,而目前的東北運力不足造成玉米外運成本很高,所以東北地區庫存玉米消耗的主力仍為當地企業。2017年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地區玉米深加工補貼預計會持續,從投資方向來看,符合三大條件的企業將受益。

1、以玉米澱粉為原料的企業,如金黴素、味精、氨基酸等。2017年玉米價格持續低位,玉米澱粉價格下降幅度預計將大於玉米。

2、主生產基地位於東三省和內蒙古地區,在此區域規模化企業受益於“補貼+定點銷售”等紅利。

3、下遊不是完全競爭市場。

從這三個角度,我們認為梅花生物、金河生物未來幾年將受益於玉米去庫存,另外中糧生化、龍力生物和保齡寶我們認為將受益於“成本下降&替代品價格提升&公司自身擴展”

風險提示

玉米原料價格的變動,政策變動的風險,極端天氣等。


(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881

東方夢工廠陷“巨變傳聞” 股東華人文化稱將發新片

近日,據外媒報道,美國投資方計劃放棄股份,東方夢工廠裁員後再遇重挫。報道稱,美國投資方、夢工場動畫的母公司康卡斯特計劃放棄所持有的東方夢工廠45%股份。東方夢工廠是華人文化與美國夢工廠合資的公司,公司成立後,制作的最知名的影片就是《功夫熊貓3》。就在此次被傳出美方股東放棄股份外,東方夢工廠還被傳出裁員風波。因此,業內擔憂東方夢工廠能否順利運營。

對此,3月20日,東方夢工廠股東方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東方夢工廠目前運行正常,制作、衍生產品等各項業務按計劃推進中,稍後將如期發布新片計劃。對於美國股東放棄股份的消息,華人文化並未正面回答,僅表示正在調整。

東方夢工廠是由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MC)(下稱“華人文化”)、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SMG)、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SAIL)與美國夢工場動畫公司(DreamWorks Animation SKG)共同組建的合資企業,合資項目由中方控股54.55%、美方持股45.45%,並於2012年8月成立,迄今為止最大的中外合作文化交流投資項目之一。

按照當時計劃,東方夢工廠的使命是汲取並融合好萊塢尖端電影技術與資源,結合對中國文化、市場以及消費者的的深刻洞察,攜手本土頂尖合作夥伴實現戰略共贏,協力為中國及全球消費者打造世界一流、多元創新的娛樂體驗;同時東方夢工廠深耕中國市場,致力於培養卓越的國際化本土人才,助力提升中國家庭娛樂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與影響力,並期望將“中國制造”的原創故事影響世界觀眾。

事實上,成立五年來東方夢工廠作品並不多,目前為大家所知曉的作品是《功夫熊貓3》,東方夢工廠作為主要制作方之一參與其中,然而收益表現也並不理想。一系列問題導致東方夢工廠不得不在近期裁員,隨後又爆出美方股東撤資的消息。報道稱,美國投資方、夢工場動畫的母公司康卡斯特計劃放棄所持有的東方夢工廠45%股份。如果這個計劃最終成型,那這段中國與好萊塢公司聯系最為緊密的紐帶之一將被切斷。

東方夢工廠出品的首部電影《功夫熊貓3》2016年1月29日在中國和北美首映,在國內票房超過10億元,在美國票房1.43億美元。2016年4月28日,美國娛樂和有線電視業巨頭康卡斯特(Concast)宣布,以3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東方夢工廠的美方股東——夢工廠動畫,並入康卡斯特旗下的環球電影娛樂集團。

對與股權變化傳聞,東方夢工廠的中方股東之一華人文化今日就此事向第一財經方面表示,東方夢工廠目前運行正常,制作、衍生產品等各項業務按計劃推進中,稍後將如期發布新片計劃。

對於東方夢工廠目前發展狀況,華人文化方面表示,自去年以來,東方夢工廠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發展路徑,確立了“Creative Hub”戰略定位,將重點聚焦到動畫的創意編劇開發及相關制作的核心環節,對部分非核心制作工序在全球範圍內實行外包生產,同時,引進了多位好萊塢動畫創意制作的頂尖人才,並加大本土團隊核心人才的比重,全公司將繼續穩定保持百人以上的規模。

對於東方夢工廠“巨變傳聞”引發的市場擔憂,華人文化方面表示,東方夢工廠管理團隊及其股東對中國動畫產業的未來發展潛力充滿信心。

對於美國股東方放棄股份的消息,華人文化並未正面回答。不過,華人文化也從側面傳遞出美方股東出現變動的信息。“近期,美國好萊塢出現一系列結構重組,中國包括動畫在內的電影產業也在積極調整,作為東方夢工廠最重要的戰略投資者和股東方——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MC)會順應變化,繼續開拓與國際領先的創意、制作、發行公司的跨境合作,打造優秀動畫及家庭娛樂企業的宗旨不變。”華人文化表示。

對於東方夢工廠近年來的表現,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向記者表示:“目前看東方夢工廠股東方組成存在一定變數,但不管股權如何變化,只要能夠繼續深入開展中外合作,問題就不會很大,並且,東方夢工廠的美方股東母公司的環球影城項目已經落地北京,雙方還可以在衍生品方面進一步開展業務。合作對雙方都會有好處,美方就算放棄股權也不大可能放棄繼續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948

博鰲|美國邊境稅引匯市巨變?貨幣寬松終結?聽周小川怎麽說

眼下,以美聯儲為主的全球央行已經開始逐步退出貨幣寬松周期,全球通縮風險漸退;但在經濟風險下降的同時,政策風險此起彼伏,特朗普政府的邊境調節稅(BAT)可謂是最令人擔憂的政策之一。

針對貨幣政策、邊境調節稅、金融開放、結構性改革等問題,3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2017年博鰲亞洲論壇期間闡釋了其看法。

BAT或引發美元暴漲

周小川提及,最近全球熱議的話題就是邊境調節稅,“有一種分析是這麽認為的,即邊境調節稅可能會導致全球匯率的改變,也許美元會上升20%到25%。但這影響的不僅是人民幣的匯率,也是全球的匯率。”

在當前的邊境調整稅設想下,企業需要為進口商品額外支付20%的企業稅率,而出口產品將有12%的稅收減免。直觀地說,邊境調節稅大約等同於美元一次性貶值15%,美國進口品價格將上升20%,因為企業需要為進口品價值額外支付20%的企業稅率,而出口品則會便宜12%,因為每100美元出口品所賺取的33美元收入(使用的是標普企業33%的利潤率數據),將有12%的稅收成本被免。考慮到出口和進口價格所受的平均影響,這就等同於美元貶值15%。

而周小川所提及的美元升值則是指,如果其他保持不變,美國貿易赤字將下滑2%,相當於4000億美元,也即美國貿易赤字將被完全消除。如果特朗普的邊境調節稅方案獲得通過,不僅會大幅推升美國通脹,消除美國貿易赤字,美元實際價值則將因此被推升。德銀認為,在極端的情況下,要完全抵消這一稅收政策所帶來的價格變動,美元的升值幅度可達15%。

“假設美國美元升值很快,這是全球都要去應對的問題,也可能是很大的頭疼的問題,(強美元)對於美國政府也是一個頭疼的事情。”周小川稱。

當被問及中國將采取何種方式應對美國政策對人民幣匯率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否應該趁此機會推動匯率自由化時,周小川表示,“對中國來說,在最近一些年,我們也在為貨幣政策做準備,但是這與匯率自由化並沒有直接關系,未來匯率自由化對中國和其他國家來說都是積極的。”

周小川在昨天的博鰲亞洲論壇全體大會期間也提及,邊境調節稅是個很技術的問題,但其不認為這等同於增值稅(VAT)。

“如果美國考慮采用增值稅,我們歡迎。但不能因為沒有增值稅就考慮征收邊境調節稅。因為美國有銷售稅,出口產品不納銷售稅,但進口產品在最終銷售時會征收銷售稅。邊境調節稅是對公司稅的一種調整,而公司稅主要針對公司利潤征稅,不同於增值稅或銷售稅等間接稅。這種以直接稅的方式征收間接稅的提法是很有爭議的。”他分析稱。

針對美國的這種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周小川表示,“中國做好準備把金融行業更大幅度地敞開,包括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以及支付行業,但中國希望看到當我們把金融行業敞開之後也能獲得其他的東西,中國希望看到中國的投資者,尤其是私營部門投資者也在國外獲得公平對待,比如對一些高新技術的獲取。”周小川認為,只有雙方作出一些妥協,“這樣全球化才能往前推進,大家都能從中受益。”

不能太依賴貨幣政策

眼下,全球貨幣政策正在退居二線,而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能否接棒和發力仍待觀察。

周小川更支持采取審慎的貨幣政策。他稱:“全球複蘇是經過了很多波折。我們看到主權債務危機在歐洲仍然沒有解決,還有其他的一些問題已經發生,所以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貨幣政策也需要重新進行改變,變成比較審慎的貨幣政策。我們知道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我認為一定要看到貨幣政策的限度,要認真地去考慮何時、如何離開這種貨幣寬松的周期。”

其實,經歷了多年的貨幣寬松,全球已經出現了“再通脹”(reflation)的跡象,“但是在全球來講做任何判斷還維持尚早。”周小川稱,“今年我們看到全球商品價格上揚,但我們要保持審慎的態度來對待再通脹現象,我覺得這和貨幣政策的制定是有直接關系的。”

針對當前美聯儲的加息進程以及各國退出貨幣寬松的趨勢,周小川認為:“緊縮的過程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某些期間,我們會強調結構性改革以及其他長期發展戰略,我們不要太依賴於貨幣政策,發出這個信號是很重要的。”

就中國的長期改革而言,周小川認為這在多年前已經開始,“我們特別強調內需,中國過去太依賴於出口,於是我們改變了結構,現在開始強調消費者內需;此外,中國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加大了,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剛開始那個階段;第三,我們太依賴於制造業了,服務業相對薄弱,中國政府希望推動服務行業增長。”

他提及,“昨天張高麗副總理就說到了,服務業在GDP當中占的比例最近一些年增長超過10%,從33%上升到現在的近50%,這是很大的變化。”

就中短期的改革而言,“中國在去年實現三去一降一補政策,推動去庫存和降杠桿,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這些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是結構性的。”他稱。

在推進結構性改革的同時,周小川認為財政政策必須發揮支持性作用。盡管歐洲各國和日本等經濟體由於政府負債較高、財政空間有限,而就中國而言,“中央政府債務占GDP比例不是很高,但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所以我們要思考一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他認為,中國需要就財政權去調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調整地方財政政策的限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956

特朗普放棄指中國為“匯率操縱國”:揭秘態度巨變真相

從懲罰威脅到協商承諾,中國的經濟地位似乎讓美國的態度不得不變。

4月13日,特朗普接受了《華爾街日報》的專訪,稱不會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這也是在習近平主席訪美後,特朗普首次接受媒體采訪。業內分析稱,這一表態傳遞了關鍵信號——美國尋求和中國進行合作,改善兩國之間的貿易平衡問題,並且美國目前的焦點已經進一步轉向到地緣政治沖突之上。

同日,由於隔夜美元大跌,人民幣中間價上調289點報6.8651,上調幅度創1月18日來最大。截至11:10記者發稿前,美元/人民幣報6.8784,美元指數報99.99。下一步需要關註的是美國財政部於4月末發布的半年度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評估報告,去年中國並未被列為“匯率操縱國”;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將對中國進行2017年第四條磋商訪問,從2015年起IMF就認為人民幣已不再被“大幅低估”。

中國不是“匯率操縱國”

4月6日至7日,習近平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同特朗普舉行會晤。“從形勢緊張到友誼”(Tensions Turn to Friendship),這是《華爾街日報》采訪文章的標題,也突出了特朗普上任前後對華態度的巨變。“我們保持了非常好的關系。”特朗普在此次采訪中表示。

但眾所周知,在去年9月的第一場美國總統大選辯論開場才幾分鐘,特朗普便指責中國引導人民幣貶值,意在質疑中國是否通過操縱人民幣獲得了不公平的貿易優勢。

上任後,特朗普尚未將矛頭指向中國的人民幣,新政府的第一個“批判對象”竟是歐元——特朗普新設立的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彼得·納瓦羅在2月時對媒體表示,“歐元就像是一種‘隱性的德國馬克’,其偏低的幣值使德國相對於主要貿易夥伴具有優勢。”話音剛落,歐元此後對美元應聲大漲。

前高盛投行家、美國財長努欽(Steve Mnuchin)今年以來也未就中國發表任何激烈言論,讓市場對中美貿易戰的擔心大為緩解,稱將在美國財政部發布評估報告後再做定奪。

其實,將一國指為“匯率操縱國”並不容易。美國自1988年開始對其主要貿易夥伴進行每半年一次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評估,判斷有關貿易對象是否利用對匯率的操縱(即不合理定價)獲取對美優勢。根據法律,一旦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地區)”,美國財政部就會與該國家(地區)進行談判,敦促其解決貨幣低估的問題,而且美國總統在此過程中有權采取行動,如果持續一年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地區)”,美國就會采取懲罰措施或直接提請IMF進行裁決。

當一國滿足以下三個標準時會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1)存在巨額對美貨物貿易順差;2)存在大量的經常賬戶盈余;3)在外匯市場持續進行單向幹預。

按照美國財政部的現行技術標準來看,雖然我國符合前兩條,即對美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且經常賬戶盈余占GDP的比例有時會降至3%下但近期略高於3%,但明顯不符合第三條,即12個月內購買外匯總量占GDP的2%,因為我國的單向幹預是購買人民幣以維護人民幣的基本穩定。

去年10月,美國財政部此次並未指中國為“匯率操縱國”,並轉述了中國的承諾和聲明——“基於經濟基本面,人民幣沒有大幅貶值基礎。支持人民幣穩定的主要因素是:高凈儲蓄率、較大規模的經常賬戶順差,高於全球均值的GDP增速。”

不過,美國財政部也提及,中國仍然對美國有明顯的貿易順差,這就強調了推進再平衡改革的重要性。同時,“市場仍然對於中國對於匯率釋放的信號高度敏感,這也突出了加強匯率機制透明度、加強溝通的重要性。”這也是當下特朗普關註的焦點。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丁爽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發起“貿易戰”的籌碼並不多,由於2016年美國對中國的服務貿易順差高達330億美元,渣打預計中國會以美國農產品、汽車和飛機等為目標進行必要的“回擊”。各大機構預計中美兩國最終會回歸到談判桌上,因為“貿易戰”將兩敗俱傷,中國可能會同意加大向美國開放其商品和服務市場,來縮小對美貿易順差。

人民幣需邁向“清潔浮動”

在基本擺脫了“匯率操縱國”標簽後,人民幣自今年年初以來也始終保持穩定。不過,根據海外局勢而言,人民幣今年或仍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從長期來看,邁向“自由浮動”或“清潔浮動”仍是一大目標。

近期,人民幣之所以表現得較為穩定,特別是在美元指數強勁反彈的情況下,並未對美元大幅跳貶,主要原因是境內結售匯格局的變化。

外匯專家韓會師表示,“扣除對市場情緒反應不敏感的銀行自身結售匯數據,今年2月銀行代客結售匯(即期+遠期)的逆差總額只有19億美元,僅為1月的十分之一。3月結售匯數據雖然尚未公布,但從3月外匯儲備小幅增長40億美元以及3月至今即期市場的日間波動情況看,代客結售匯逆差很可能繼續維持在極低的水平,甚至已經恢複平衡。”

在他看來,市場供求是影響人民幣匯率最直接的因素,雖然美元升值會通過“參考一籃子貨幣”對人民幣施加貶值壓力,但在境內結售匯力量較為均衡的情況下,“參考收盤價”這一定價原則難以同時對人民幣施壓,這就使得人民幣的貶值難度大為增加。

隔夜美元大跌,推動人民幣大漲。特朗普在周三表示,“美元變得太強了,這可能是因為我的錯,因為人們對我(的政策)有信心,但這的確會最終傷害美國經濟”。他表示更傾向於美聯儲將利率維持低位。

此前,由於市場寄望於美國政府的萬億基建政策、減稅、金融去監管,美元指數一度沖到了103.8,今年開始不斷回調。

不過,市場情緒的變化往往就在瞬息之間。美聯儲持續加息的進程和收縮資產負債表計劃都可能進一步人民幣承壓。

“美聯儲所謂的‘縮表’,就是賣出國債和MBS,從市場里收回美元。這樣就少了基礎貨幣,廣義貨幣M2會大幅減少。其作用類似於中國的中期借貸便利、逆回購到期,也類似於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諾亞香港研究總監夏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美元目前受到來自非美貨幣集團的挑戰,如果美聯儲縮表(回收美元流動性),將重塑美元價值,美元或再度走強。同時將進一步擴大與全球其他主要央行的政策鴻溝,中國或面臨資金外流壓力,導致人民幣匯率承壓。

不過,就長期而言,持續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才是核心。法國興業銀行董事長洛倫佐·比尼·斯馬吉(Lorenzo Bini Smaghi)近期在接受第一財經獨家專訪時表示,“中期而言,中國一定要逐步習慣本國貨幣(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這會釋放經濟的價格信號,如果經濟轉弱、貨幣貶值,那麽貿易部門可能更有動力。當然,自由浮動就意味著可能會導致短期匯率超調,但如果市場穩定、流動性好,超調就能減弱。”

近期,央行金融研究所發布的論文也提到,即使匯率自由浮動,央行也應對跨境資本流動實施一定的宏觀審慎管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3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