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電5月分拆港澳業務 將以股息實物分派市值料逾百億
|
|
【本 報訊】和黃(013)持股60.4%的和電國際(2332)再獻新猷,董事會已批准以實物分派方式,將香港及澳門電訊業務分拆,並以介紹形式上市,當中不 涉發行新股;和電國際行政總裁呂博聞昨日指,希望和電香港於5月初上市,無意售股集資,屆時可視之為「高息股」;至於和電國際則屬「增長股」。記者:余志 浩 和電國際將向股東派發和電香港股份作為中期股息,屆時會由母公司和黃直接持有上市後的和電香港約60.4%股權,惟仍須待聯交所批准始作實。 和黃或獲66億特殊收益 和 電國際提供資料顯示,和電香港截至08年資產總額約186億元。而德意志曾估計,和電香港業務總值約110億元。若以實物派息,有分析指和黃持股部份將可 錄得約66.4億元特殊收益入賬。但值得注意是,和電國際去年來自港澳業務的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為27.42億元,佔總 EBITDA的45%,是以色列業務以外的最大盈利來源;換言之,和電國際將會失掉一塊重要瑰寶。市場質疑是次分拆和電香港未有融資,為何選擇低迷市況上 市?呂博聞強調,是項決定以和電國際整體股東利益為依歸,想將現有業務清晰分割,釋放港澳業務的潛在價值,並非補償不派末期息,也不是從和黃利益出發;而 董事會商討分拆計劃已經「係幾個月嘅事」。 拓新興巿場 短期難派息 和電國際昨收報2.12元,升1%;和黃微升0.3%至 38.8元。呂博聞進一步解釋,「好多人唔明白你喺東南亞、或者以色列各方面生意,所以我哋覺得分開(分拆)會有好處,因為香港人比較了解香港電訊業,亦 起碼畀股東多一樣嘢可以買賣。」他坦言,和電國際須大額投資拓展高增長的新興市場,短期內難望派息,反觀和電香港收入穩步增長,可提供潛在股息回報。截至 08年底,其港澳客戶人數按年升11.3%至逾270萬名,3G客佔134萬名,增24.2%;呂博聞說,目前擁有10萬名iPhone客戶,其每月每戶 收入是一般月費客的2.5倍。 和電國際08年業績概要 營業額金額:237.25億元變幅:+16.3% EBITDA金額:61.38億元變幅:+16.8% 純利金額:18.83億元變幅:-97.2% 每股盈利金額:0.39元變幅:-97.2% EBITDA指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 大跌97%全年賺19億符預期 缺 乏出售印度電訊業務巨額收益,和電國際(2332)截至08年底止全年純利18.83億元,大幅倒退97.2%,與市場預期的19億元相若;不派末期息。 集團預計,今年撇除香港及澳門業務的資本開支預算約70億元,高於08年總資本開支的51.5億元,主要投放於印尼及越南業務,擴大兩地基站規模。期內營 業額增16.3%至237.3億元,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升16.8%至61.4億元。若撇除於08年錄得的一次性項目後,營 業溢利升29.1%至20.9億元。 擬悉售泰公司股權 行政總裁呂博聞說,集團已就出售泰國流動電話業務股權與合作夥伴CAT 達成共識,不排除悉售手持股權。分析員認為,旗下港澳業務或會剝離,未來兩、三年也要依靠以色列業務支撐業績。呂博聞稱,印尼及越南人口共3億,手機滲透 率低,尚有很大發展空間,故會集中資源發展這新興市場,暫無併購計劃,也沒有其他出售資產打算。他期望,印尼業務於明年達EBITDA正數。 |
泰晤士報:英國將以“退歐”威脅歐盟修改憲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351
若歐盟拒絕修改歐盟憲章,英國首相卡梅倫將以英國退出歐盟相威脅。
唐寧街內部對退出歐盟態度的轉變,將令卡梅倫在重新商討歐盟與英國的關系時,對歐洲的立場明顯強硬。
泰晤士報援引消息人士稱,唐寧街10號可能威脅退出歐盟,但時間未定。卡梅倫可能會發出警告。
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寫過,華爾街已經開始為英國退出歐盟做準備,擬將部分在倫敦的金融活動轉移到愛爾蘭。
對於退出歐盟,英國國內早有反對的警告。今年6月《金融時報》副主編馬丁·沃爾夫的評論文章稱,英國已經一只腳踏出了歐盟,可是,對已不再是全球性的強國的英國來說,“留歐”遠好於“退歐”。
沃爾夫承認,徹底“退歐”確實將增強英國對本國法規的自主權。不過他說,正如經合組織(OECD)證明的那樣,英國是歐盟成員國,可它仍是產品與勞動力市場法規限制最少的發達國家之一。
李克強:將以更大決心和力度推動金融改革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745
就在市場熱議中國為穩定經濟增長而可能犧牲相關改革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6日表示,將以更大決心和力度推動金融改革創新。
他在出席第十八屆國際銀行監督官大會的外方代表座談時提到,中國金融改革開放已進入新階段。
他稱,通過放寬市場準入,允許各類資本平等參與金融市場競爭;通過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更好保護存款人利益;有序擴大資本和貨幣市場對外開放。
同時,李克強再次強調,繼續改革和加強金融監管,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近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的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或離職的消息廣為流傳,該報認為,凸顯了高層是先保增長還是推進改革的兩難困境,為了保持7.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中國的決策者可能不得不放慢改革的步伐。
今年3月,周小川表示,存款利率很可能在最近一兩年放開。但從4月開始,為穩增長,高層陸續推出一系列的微刺激舉措,兩次定向降準、調整存貸比、貨幣市場降息、1萬億PSL、5000億SLF等等舉措已經顯示出,央行開始放水。
華爾街見聞上周的文章援引彭博本月初的調查結果稱,23位受訪分析師之中,將近半數受訪者認為,中國政府將無法達到周小川今年3月設定的上述放開存款利率目標。
好時完成對金絲猴80%股權收購交割 將以35億元全資收購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9/4023906.html
9月26日,好時公司宣布,其旗下好時荷蘭有限責任公司以24.168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完成對上海金絲猴公司首期80%股權的交割和收購。
月26日,好時公司(下稱“好時”,紐交所代碼:HSY)宣布,其旗下好時荷蘭有限責任公司以24.168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完成對上海金絲猴公司首期80%股權的交割和收購。記者了解到,好時將在明年完成其余20%股權的收購,總耗資35.432億元人民幣。
“我們將利用上海金絲猴公司的標誌性品牌、多樣化的產品系列以及強大的銷售力量的優勢,來鞏固我們過去數年在中國實現的自然增長,並將好時的產品迅速在二 三線及以下的城市市場中鋪開。” 好時公司國際部總裁博方索(Humberto P. Alfonso)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去年12月19日,好時荷蘭有限責任公司與上海金絲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將收購上海金絲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80%股份後。記者了解到,第二輪交割或將於明年首輪交割紀念日舉行,好時將以6.04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完成對金絲猴剩余20%股權的收購,全部交割完成後,其收購總額相當於35.432億元人民幣(約5.77億美金)的價值,這其中包括直至2014年9月交割為止的5.222億人民幣負債凈額。屆時,好時將完全擁有中國糖果著名品牌金絲猴。
博方索稱,好時公司收購上海金絲猴公司將同時加速推進兩家公司的戰略發展,產生互補協同效應。上海金絲猴在中國市場覆蓋糖果、巧克力及其他休閑食品的產品系列和覆蓋全國大、中、小城市的分銷體系,有助於豐富好時公司在中國區現有的產品線,同時有助於好時公司系列產品在二三線及以下城市中鋪開市場;另一方面,金絲猴也將從好時公司的全球性規模、國際品牌知名度和現代專業市場營銷管理模式中獲益。博方索告訴記者,目前金絲猴公司仍將保持獨立運營,為專業團隊的統一整合、產品組合交接和開發,以及分銷渠道的協同合作留出緩沖的時間。
中國是好時實現全球擴張的首要國際市場,從好時2007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好時公司持續增加其在中國的投資,並成為在中國增長最快的巧克力糖果公司之一,而這一增速得益於“好時之吻”和“好時”兩大巧克力品牌產品的暢銷。好時公司表示,此次收購不會影響其7月24日發布的2014年每股收益灘薄預測。不包括整合和過渡成本,好時公司預計此次收購能夠使得收益在2015年的調整基礎上有所增加。
2014年好時在中國的凈銷售額有望達到2億美元,同比增幅將達40%,而2013年上海金絲猴公司的凈銷售額也達到12.59億人民幣(約2.05億美元),收購金絲猴80%股權後,好時有望實現2015年底中國凈銷售額約5億美元的目標,這一目標倘若實現,中國將成為好時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
(編輯:高飛)
卡塔爾投資局將以11億英鎊買下匯豐全球總部大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21
據英國《金融時報》周一援引知情人士稱,卡塔爾的主權財富基金——卡塔爾投資局(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已經同意以11億英鎊(約合18億美元)收購匯豐控股的全球總部,這是倫敦最大也是價格最高的辦公樓。這再次表明,身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倫敦,其商業不動產市場仍舊十分強大。
消息人士透露,卡塔爾投資局將以略高於11億英鎊的價格從韓國國民年金公團(National Pension Service)手中收購這幢辦公樓。這一價格刷新了此前由金絲雀碼頭大廈(Canary Wharf Tower)創下的歷史紀錄,這幢大廈在2006年以10.9億英鎊的價格被西班牙房地產公司Metrovacesa收購。
在2008年,由於西班牙最大不動產開發商Metrovacesa陷入財務困境的緣故,匯豐控股不得不從該公司手中收回了總部大樓的所有權,隨後該行以將近8億英鎊(按當下匯率折算約合13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出售給了韓國國民年金公團。匯豐控股對這幢辦公樓簽有一份租期為13年的租約,而據熟知初步安排的消息人士稱,該行已經承諾將根據通脹情況來每年對租金進行審查,並承諾租金只會上調而不會降低。
去年,匯豐控股排除了將總部遷往中國香港的可能性,在歐盟對銀行家獎金實施了更加嚴格的限制性措施的情況下仍舊選擇留在英國。
雖然這項交易是英國市場上最大的單幢辦公樓出售交易,但卻並非最大的房產購買交易。去年底,黑石集團將其所持倫敦市Broadgate複合式辦公物業的50%股份出售給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美國億萬富豪迪克蘭·伊茲米爾利安(Dikran Izmirlian)則已經將More London物業出售給了科威特國有房地產公司St Martins,這兩項交易的金額均達到了17億英鎊(按當下匯率折算約合27億美元)左右。
匯豐控股的全球總部大樓是由著名建築事務所Foster + Partners在2002年設計建造的。
在這項交易中,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擔任韓國國民年金公團的顧問機構。卡塔爾投資局和韓國國民年金公團均拒絕就此消息置評。該交易的賣方代理是GM Real Estate和JLL。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阿里影業上線4個月 將以技術優勢服務文娛產業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1/148694.html
2014年3月,阿里巴巴集團對外作出了一筆重要的投資決定:以62.44億港元的價格收購香港上市公司文化中國。5個月後,完成交割的文化中國正式更名阿里影業(01060.HK),同時,中國電影集團前副總裁張強在8月被正式任命為阿里影業CEO,阿里巴巴就此開啟進軍影視娛樂產業的帷幕。
互聯網與影視業將以什麽方式來結合,成為一個業內普遍探索的話題。但在這一領域,無論中外都沒有太多可參照的現實案例,美國六大電影機構的母公司幾乎是清一色的傳媒集團;而由於電影在美國已非高增長行業,谷歌、微軟等互聯網企業也無暇染指。
在接受記者的專訪時,張強這位出身廣電系統卻執掌著中國最大互聯網公司影業板塊的掌舵人顯然已經有了他自己的答案。
嘗試創新型文化產業經營模式
問:2014年阿里通過收購文化中國,成立了阿里影業公司。您認為互聯網與影視業之間能碰撞出哪些火花?兩者會以哪些形式進行結合?
張強:互聯網的介入對於傳統電影行業會有一個巨大地促進、補充的作用。對於目前用戶群體觀影習慣的養成主要還是集中在一線城市。隨著有需求的用戶逐漸擴大,滿足這些人群的方式便是運用互聯網。
今天大量的線上售票,大規模的打折包括團購,可以使票價讓更多的人群接受。這幾年收入逐步增長,電影票不漲反降,巨大的促進了二三線城市觀眾的觀影,普及度非常快。當這部分有需求的用戶培養出觀影習慣時,那麽所謂的票房就不僅僅是今天近300億的這個規模了,這也就是唯有互聯網能做到的事情。
事實上,今天的阿里影業要做的也不局限於電影、電視劇等文化影視娛樂產品的開發、制作和發行,還會結合阿里巴巴集團電商和大數據技術方面的優勢來為影業做服務,一起進行文化娛樂產業的創新拓展。
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大數據知道用戶對於影視劇作品都在關註什麽,搜索什麽關鍵詞,對電影衍生出來的什麽商品感興趣,以此來鞏固在影視劇作品中的一定商業植入及外圍開發。通過與阿里巴巴平臺的商家結合,利用商家的經驗來開發影視劇外圍產品。
目前,國外的影視劇作品票房占比在收入的30%,而中國票房卻在90%。由此可見,互聯網的介入會大大擴充傳統電影行業模式潛在的這部分商業空間。阿里巴巴集團作為全球互聯網商業領域的基本設施提供者,希望在未來能夠“以互聯網技術不斷拓展商業邊界”,這將使阿里影業在未來有充分的資源和技術手段來承接阿里巴巴集團在文化領域內的資源,對此加以整合並進行業務拓展,這是阿里影業的未來戰略重心。
問:請問集團對阿里影業的發展期許是什麽?阿里影業在阿里整體戰略中處於一個什麽樣的位置?
張強:阿里巴巴集團已經明確,在未來,“快樂、健康和國際化”將是三個戰略方向。而創造快樂的核心就在於優質內容的生產和傳播,阿里影業將是阿里集團在這個領域業務的主要承擔者。我們從主營業務上就是從事電影、電視劇等文化影視娛樂產品的開發、制作和發行,以及結合阿里集團電商及大數據技術方面的優勢來進行文化娛樂產業的創新拓展。
此外,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擁有數以億計的優質用戶。如何在文化領域,將阿里集團的電商和非電商用戶的消費需求建立強關聯,是我們的思考方向。
目前,阿里影業與阿里巴巴集團的相關業務正逐漸打通,資源共享。大家共同將重點放在創新上,以客戶需求為核心來開發和運營我們的產品。
阿里影業將嘗試以互聯網及大數據為業務拓展原點的創新型文化產業經營模式。我們所有的出發點都以我們的用戶需求為標準。
問:阿里影業如果制作發行一部電影的話,流程與傳統電影公司會有哪些不同?
張強:我們希望在業務模式和業務流程上進行更多的探索。阿里集團在大數據領域擁有非常多的積累,我們希望能在此基礎上,更準確地把握用戶行為,為他們提供優質的內容。在某種程度上,通過大數據的應用,使針對特定消費者的定制性產品的出現成為可能。我們希望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
構築連接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蟲洞”
問:影視投資一直被歸於高風險行業,請問阿里作為一家此前並沒有相關行業經驗的互聯網企業,如何來規避這種風險?
張強:阿里的確是個沒有影視劇行業經驗的初學者,但這種經驗可以通過方方面面迅速搭建起來。阿里影業強有力的引力吸引周圍有能力、有經驗的行業精英乃至群體加入進來。有時候我開玩笑地說,我們就像“蟲洞”,一個可以連接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多維空間隧道。通過阿里影業創新模式能夠讓原本距離很遠的互聯網和影視業瞬間離得很近。
我們將充分運用中國大陸、香港及臺灣的資源和人才,與行業精英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以提升制作能力。阿里影業將以C2B(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實現商業和產業訂制)的模式,利用並協同阿里集團於大數據、雲計算方面的技術優勢結合電子商務平臺的專才和經驗,進一步強化其以海量數據分析電影及電視劇觀眾趨勢的能力,專註於打造契合不同族群、不同類型觀眾需求的文化及影視娛樂內容。
問:互聯網與影業的結合,是少數企業的個案還是會成為一種趨勢?為什麽我們看到美國的六大電影公司沒有一家是互聯網出身?
張強:互聯網公司最大的好處是聚合需求,讓信息透明化。互聯網公司走進文化娛樂產業為其做了一個很棒的“補充”。
我們再來看中國電影市場,從2001年電影市場化改革的步伐啟動,在這過去的短短12年時間,中國電影的票房從2001年9億人民幣,躍增到2014年目前已經超越了280多億,而2013年全年票房是217億。
看中國電影市場的這種極速躍進,了解到在未來的影視產業市場所存在巨能潛力,而這種潛能的主力軍又是誰?現在觀影的主力人群為21-26歲,也就是90後,這部分人群擁有較強的接受新鮮事物能力,且這部分人群擁有足夠的購買和支付能力。隨著移動端發展,這部分人群在PC端養成的網購習慣正逐漸向手機端轉移。
移動端如何來承載這部分群體的觀影需求,也就演變出了今天的淘寶電影、貓眼、糯米等O2O預售平臺。這確實是一個趨勢,很方便,不用排隊。線上付費、線上訂座,非常方便,還可以打折。我們是想把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的操作模式跟傳統模式結合起來。通過這種結合,是希望把蛋糕做大。現在看起來是有可能的。
問:在內容生產方面,阿里影業正在醞釀哪些計劃?
張強:我們希望成為大中華區領先的內容提供商。在電影方面我們與周星馳、陳可辛、王家衛等重量級導演簽訂了戰略合作,分別合作5部影片或影片投資機會。
我們還陸續購入《還珠格格》小說的電影改編權和電影《狼圖騰》的海外發行權。電視方面已經完成銷售的《刺刀英雄》,合作投資拍攝由著名導演李少紅監制的42集電視劇《繼承人》、購入電影《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和電影《臨時同居》的中國內地電視劇播映權和網絡傳播權。這些都將放入未來計劃當中逐一執行。
阿里巴巴影業目前有65億港幣的儲備資金,我們有更充裕的實力來購入優秀的影視劇作品。
面對iPhone 5SE,國產小屏機將以何種姿勢出現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25/154863.shtml
喬布斯曾經說過,3.5寸屏幕的手機是人手所能掌控的最佳尺寸。然而庫克在推出iPhone5之後,這一尺寸又變成了4寸。2013年,雷軍發布小米2S,這一尺寸隨之漲為4.3寸。小米4發布時,雷軍又改口稱4.7寸最符合人手手感。而在劉作虎來看,人手所能掌控的最佳尺寸應該是5.5寸。
好吧,其實這些大佬說的話都不靠譜。
究竟哪個尺寸才能讓人手感到最舒適?在這里我們不做探討,畢竟對於1.9米的漢子和1.6米妹子來說,單一尺寸是無法概括到底合手還是不合手。你也很難想象4.3寸的Moto刀鋒握在手中還不如4.7寸的MotoX舒適,而這便是產品本身工業設計以及系統優化對操作體驗的影響。 不過,手機屏幕越做越大,這是真實的用戶需求嗎?
有關小屏幕的手機其實早有諸多討論。筆者早在2015年年初就曾提出過,蘋果可能會重新重視4寸市場,當時提出這一觀點主要基於兩點理由。
一是iPhone4和iPhone5時代,蘋果自己培養了一大批小屏用戶,這部分用戶適中堅守在小屏幕陣營,這部分用戶也存在更新換代的需求,未來肯定要有小屏幕高配置的手機來滿足這部分群體。
從市場調研公司Mixpanel的最新數據來看,4英寸屏幕的 iPhone 5、iPhone 5s以及iPhone 5c目前還有32.22%的用戶,而 iPhone 6的用戶比例為 35.23%,兩者用戶數基本相當,也就是說,依然有相當比例的用戶對於4英寸iPhone 有需求,無論是因為價格因素還是屏幕尺寸因素,總之,4英寸iPhone依然有相當大的市場。
二是,手機屏幕越做越大,這並不是真實的用戶需求。從單手操控的習慣性偏好來看,有大量用戶偏愛小屏,所以在大屏當道的今天,小屏依舊具有現實意義。
在國內仍有一大批用戶仍在堅守著4.5寸以下屏幕的手機,筆者在小米及魅族論壇註意到兩個投票,堅持使用小米2S和魅族MX2的用戶最大的理由竟然是屏幕大小合適,比重分別達到63.7%和56.9%。
此外,對於中老年市場來說,4.5寸甚至是4.0寸以下的小屏手機實際上更受歡迎。根據某市場調查數據,國內61.9%的40歲以上消費者更熱衷4寸以下的小屏手機,喜歡4.7寸以上屏幕的中老年消費者只有18.8%。
早在12月4日,臺灣《電子時報》就曾報道稱,來自供應鏈方面表示,蘋果公司將於2015年下半年開始推出新款4.0寸屏幕的iPhone。
雖然2015年下半年的說法並不準確,但直至今日,蘋果公司終於推出了4.0寸屏幕的iPhone 5SE。
蘋果的小屏戰略某種程度上來看,可能會對國產手機的屏幕尺寸有一定的影響。
實際上,在大屏手機流行的同時,小屏手機市場的需求逐漸被各大手機廠商遺忘。在手機市場走向差異化競爭的今天,3.5—4.5寸市場出奇地被市場遺忘,尤其是安卓陣營遺忘。小米、魅族、中華酷聯等國產品牌在近兩年來均未推出任何一款4.5寸以下屏幕的手機。國產4.5寸以下安卓手機正在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空缺。
在大屏當道的今天,小屏依舊具有現實意義。在蘋果註意到這個市場之時,國產手機廠商肯定也會註意到 3.5—4.5寸屏幕的小屏幕市場。
事實上,360手機總裁祝芳浩告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經表示,現階段很多廠家都把手機屏幕越做越大,認為大屏就一定比小屏幕好,但是在打電話單手持握體驗方面,大屏手機並不適合。因此,配置強悍且手感舒適的小屏手機即將回歸。
其實,市場中早有這種苗頭。索尼會給每一個旗艦配備一個Compact版本,一般是4.6寸,這個版本只是降低了屏幕的參數和電池大小,其他的配置沒有任何降低。而據市場傳聞,魅族也在為自己的4.7寸小屏手機進行籌備。實際上,魅族Pro5就曾準備推出4.7寸mini版本,但由於當時該項目的主要TP供應商和鑫光電廠房受損,產能爬坡至量產標準需要2個月左右,於是該項目慘遭拋棄。
而根據市場傳聞,三星就在準備Galaxy S7 mini,魅族也連連高調宣稱自己能把小屏機做得更完美。今天也有錘粉網友就此詢問了羅永浩,打探錘子是否也會出4寸的“小錘子”,而且最好是白色的“小白錘”。雖然羅永浩明確指出:“很遺憾,應該不會(有小錘子)了,因為所有調研機構的數據都顯示小屏的實際需求比例很小。”
不過這一次,老羅並沒有把話說死,隨後又自嘲地說了一句:“考慮到我是著名的打臉狂魔,誰知道呢?”
其實按照錘子科技的體量來看,推出小屏手機可能並不現實,但是對於其他廠商而言,可能會有一定的可能性。
該以何種姿勢來到小屏市場,將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在iPhone這次回歸小屏之時,國產手機中又將掀起一陣回歸小屏的浪潮。但是這種回歸一定不是直接學習蘋果直接回歸到4寸,或許4.6寸、4.7寸可能會是國產手機相對較為穩健的選擇。
當然,這種回歸可能也會存在兩大問題。
一是供應鏈和面板價格的問題。小屏幕會帶來供應鏈的壓力和更高的成本。
從2014年中旬開始,主流的屏幕尺寸就開始朝5.2英寸以上發展,整個產業鏈,特別是液晶面板供應商夏普、JDI、三星、LG等都提供了相關的產品,此時廠商采用公版5.5寸、5.0寸規格的產品無疑是最節省成本的做法。也正是如此,當時雷軍曾在微博上透露,紅米3采用了5寸屏,產能和價格都會比4.7寸更優。
二是產品線協調的問題。小屏幕手機若要回歸,由於液晶面板和相關零部件都需要重新定制,其價格一定會更高,小屏手機反而會成為中高端產品,這對於大量手機廠商現有產品線而言,都會產生一定的挑戰。
總體而言,國產手機在iPhone5SE的帶動下,一定會重新發現小屏市場的價值。但是這種回歸,也一定不會頓時回到解放前——直接回到4寸屏。國產手機回歸小屏一定是逐步的、嘗試性的展開。市場中一定要有一兩個敢於吃螃蟹的廠商站出來,才會帶來大規模的市場跟風。
魅族Pr6 mini據說已在研發之中,吃螃蟹的廠商已經出來了,其他廠商還會跟進麽?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吳俊宇,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社區養老產業機會來了 中央財政將以獎代補
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加快,被國家定位為養老服務體系基礎地位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得到空前重視。
近日,民政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關於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計劃從全國挑出一批城市(地級市)進行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中央財政將對試點城市給予獎勵資金。9月15日前試點城市名單將正式公布。
此次試點的目標是,通過中央資金引導,鼓勵地方加大政策創新和資金投入力度,形成居家和養老服務成功經驗,然後推廣到其他地區。
中國老齡化程度正在加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末60周歲以上的人口達2.22億人,占總人口比重為16.1%。老年人口問題已經獲得了中央的關註。
此前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形勢和對策舉行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相結合,堅持應對人口老齡化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堅持滿足老年人需求和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相結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齡化給國家發展帶來的活力和機遇,努力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推動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中國已經確定構建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為了支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央財政決定安排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通過以獎代補方式,選擇一批地區進行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
根據《通知》,此次試點重點支持七大領域,包括培育運用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社會組織、機構和企業,支持城鄉敬老院、養老院等養老機構直接提供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推動完善相關養老服務的標準化和規範化建設,支持養老護理人員隊伍建設等。
中央財政給予試點城市資金,來支持地方結合當地實際將資金用於上述支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業發展的7個重點領域。
為了充分發揮資金效益,此次中央財政資金采用以獎代補形式。
根據《通知》,中央財政今年預撥資金的60%給試點地區,次年根據考核結果進行結算。民政部將會同財政部主要根據以上7個方面的重點支持領域,提出績效目標考核要求,並組織開展相應的考核評估。
對於考核結果較好並達到一定標準的地區,撥付剩余的40%結算資金,對於特別好的地區,將在撥付40%結算資金的基礎上額外給予10%獎勵,並在下一年度增加該地區所在省份的試點地區數量;對於考核結果較差,未達到一定標準的地區,將根據其得分情況扣減部分或全部補助資金,並取消當年乃至今後的試點資格。
根據《民政部 財政部關於開展2016年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申報工作的通知》,此次申報采取省級向民政部和財政部推薦1~2個城市,民政部、財政部組織專家依據試點條件對申報城市進行打分和排序,按照突出典型引路,東、中、西部統籌安排的原則,確定試點城市名單,並於9月15日前向社會公開。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2014年8月,中央財政下撥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24億元,支持在吉林、山東等8個省份開展以市場化方式發展養老服務產業試點。通過采取中央財政資金引導,地方政府、銀行、企業共同出資設立基金平臺,按市場化運作的方式,支持發展居家養老、集中養老、社區綜合服務等多種形式。
目前地方也在大力推進居家養老服務。2014年,南京市推出“家屬照料型”居家養老新模式,子女親屬願意在家照顧五類老人,每月可領取政府發給的300元(照顧半失能老人)或400元(照顧失能老人)的服務費用。
“五類老人”是指城鎮“三無”人員、農村“五保”人員;低保及低保邊緣的老人;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人;70周歲及以上的計生特扶老人;百歲老人。
去年5月,全國首部居家養老服務法規《北京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正式實施,該《條例》明確了政府責任,居家養老服務由政府統籌、企業參與,本著就近便利、價格合理的原則向老年人提供。6月,上海市印發《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規範實施細則(試行)》,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各項內容及要求作了進一步細化,增強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消息稱甲骨文將以93億美元收購NetSuite
據路透社報道,甲骨文公司將以93億美元收購NetSuite。受此消息影響,NetSuite股價在盤前交易中上漲18.6%至108.64美元,略低於每股109美元的收購價格。
周三NetSuite收於每股91.57美元,甲骨文提出的收購價溢價近20%。根據協議,甲骨文將為每股NetSuite股票支付109美元。在獲得監管機構和NetSuite股東批準後,此項交易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前完成。
據NetSuite官網,該公司成立於1998,目前為全球超過100個國家的30000多家公司、機構提供了一整套基於雲計算的財務/企業資源規劃和全渠道覆蓋的商業軟件。
目前,甲骨文公司正試圖加快其雲服務的發展,抗衡亞馬遜AWS、微軟Azure等雲計算服務,以致於多次出手收購相關行業企業。此前,據外媒報道,甲骨文已宣布將以5.32億美元收購節能數據分析公司Opower,以6.63億美元收購合同與支付雲服務公司Textura。
該公司預計,此項收購將直接增加其交易結束後第一個財年的調整後收益。
菲總統對美表態:將以仲裁結果為前提與中國談判
外媒稱,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27日與美國國務卿克里舉行會談,首次明確表示“今後無論在任何磋商場合,都將基於仲裁結果進行”。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7月28日報道,克里考慮支持中菲以仲裁結果為前提重啟對話,以期和平解決南中國海問題。但中國依然不改變無視仲裁結果的姿態,能否實現磋商尚未可知。
報道稱,杜特爾特已任命前總統拉莫斯擔任赴中國談判的特使,正在為實現對話創造環境。
克里較早前會見菲外長亞賽後表示:“仲裁庭的裁決具有約束力,但我們不希望因此形成對峙局面。我們正試圖達成一個顧及人們依法享有的權利的解決方案。”
他說,海牙仲裁庭的裁決為南中國海主權聲索方和平化解爭端提供“機會”。
另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28日報道,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27日在馬拉卡南宮(總統府)與美國國務卿克里舉行會談。杜特爾特表示,與中國進行雙邊磋商的前提是南海仲裁結果。雙方還確認履行美菲新防務合作協議並加強軍事合作。
報道稱,這是最近就任總統的杜特爾特首次與美國國務卿會談。兩人在馬拉卡南宮邊吃午飯邊舉行會談。據總統發言人透露,杜特爾特表示“在進行任何磋商之際,仲裁結果都是基礎”。菲律賓希望通過與中國進行雙邊磋商解決糾紛,考慮以取得全面勝利的裁決結果作為後盾。
美菲2014年簽署了加強防務合作協議。該協議令美軍可以使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時隔多年後得以事實上再次駐留菲律賓。美國的目的之一在於通過在接近南海的基地部署兵力,對中國進行牽制。
杜特爾特政權的考慮是,在維持與美國的同盟的同時,不過度刺激中國,通過談判得到好處。
報道稱,但中國主張在進行雙邊磋商之際擱置裁決,談判能否順利進行尚不清楚。對此,菲律賓總統發言人表示“對話將積極推進”。
據日本《讀賣新聞》7月28日報道,中國在南沙群島的人工島上不僅推進軍事基地化,而且還建設了農場和養豬場等。
報道稱,永暑礁上的機場1月開始運行。這里的居住設施已基本建成,配備最新醫療設備的醫院即將開業,海洋觀測站和海水淡化設施等也在建設當中。
渚碧礁上栽種了30多種作物,還飼養了500多只家禽和約70頭豬。美濟礁上生活著很多漁民,還建設了養魚場。部分人工島上引入了太陽能發電設備,據說還計劃建浮動核電站。
報道稱,中國建造的好幾個人工島已經覆蓋手機通信服務,並建成了港口設施。海南省官員表示將把這里打造成馬爾代夫式的觀光勝地。
另據路透社7月27日報道,在本月海牙仲裁庭對南中國海問題作出裁決之前,美國官員曾表示如果中國藐視裁決,美國將召集一個聯盟,讓北京在國際聲譽上付出沈重代價。
但在海牙仲裁庭12日宣布裁決結果兩周後,美國的戰略似乎已經瓦解,裁決有淪為無足輕重之虞。
美國成立聯合陣線的號召似乎進展甚微,只有幾個國家支持華盛頓,堅稱應遵守裁決,其中包括菲律賓。
報道稱,如果北京遵守裁決,沒有多少其他宣稱擁有南中國海部分主權的國家會受益。
在本周早些時候,中國還取得了重大外交勝利。東盟外長會結束時發表的聯合聲明沒有提及南中國海仲裁案的結果。歐盟日前發表關於仲裁的聲明,也沒有直接提及北京或堅稱這一裁決是有約束性的。
27日,美國國務卿克里對東盟發表捍衛法治的公報表示滿意,並稱沒有提及仲裁案並不影響其重要性。他還說,這一裁決“不可能”淪為廢紙,因為它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分析人士稱,事實上可能就是這樣。
報道稱,華盛頓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南中國海問題專家格雷格·波林說:“我們應該擔心這個案子將逐漸被人遺忘,只不過淪為一個小插曲。國際社會已選擇不置可否,似乎是一致表示‘我們根本不在乎,我們並不要求中國遵守這些標準’。”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