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寸嘴伍宗琳

2010-12-16  NM




甫坐下,她抽煙,一支駁一支,兩小時燒掉五支純萬。

不喝水,不要茶,一天的飲料,都帶點顏色。

訪問至半途,她提起牙線剔牙。

裡裡外外,盡顯她的「辣」。

她是集成董事,買幢大廈(毓秀街十一號)回來,搞保育、講社會責任。

騰空集成中心二千呎地鋪,搞壽衣展等冷門藝術,藝術家有女童院出來的低學歷人士。

「伍宗琳,林林總總,乜都做吓。

「錢,我賺過,又搞吓這些。

「唔知咁講,啱唔啱聽?」

伍宗琳說,父親臨終,幫助所有他記得又不曾幫過的。

「我舟車勞頓,終於搵到一個入咗老人院的,佢六十多歲退休,沒想過自己有一百歲命,爸爸拜託我俾錢佢——我今日做的,你說受誰影響?」

集成二千呎地鋪月租至少二十萬。

「有人想搞展覽,去大會堂,中央圖書館,也許場租昂貴,也許展期不就,總之,心願未了。」去年,搞壽衣展。

「有人嫌大吉利是,唔肯借出場地。

「我百無禁忌,也不分高級、低級,總之,出得起錢,我就唔幫。」

伍宗琳的父親伍集成,生於雲南省騰衝縣,做過幫工、學徒、店員、總管,後來和幾位朋友經營棉紗。

四六年底來港,起程前,國共內戰,蔣介石密令鎮壓民主運動,暗殺聞一多,民主同盟一行人處於危難,伍父讓他們在家暫避。

四九年九月九日,楊杰將軍在香港,寄居伍集成家,遭蔣介石的特務槍殺(楊杰將軍不滿蔣介石獨裁,四○年被免去中國駐蘇聯大使一職,返雲南故鄉,呆在伍家開設的公司,與伍集成結為忘年之交)。

「爸爸不顧安危,我做的算什麼。」

「買毓秀街一幢有七十六年歷史的三級歷史建築物,是虛榮心。

「藉此認識不同人,以不同角度看事物,跑馬地有醫院、學校,區內人少,區外人多,到底這社區是迎合外面人,抑或自己人……是不是值得探究?

「周潤發也出來說南丫島故事吖——他做他的,我做我的。」

毓秀街十一號,曾是二十年代雪糕公司「安樂園」創立人張吉盛一家的住所。

「安樂園雪糕是本地出品先驅,後人是我同學,全家很虔誠,大仔提多,七十多歲,二仔Philip、三仔馬太、四女Diana,在香港仔附近建教會。」

伍宗琳畢業於聖保羅男女。

「小學一年班,要讀《聖經》。以前鄉下騰衝,有耶穌會的人派餅乾、牛奶,爸爸對《聖經》的認識,僅止於此,不知讀書,要讀這些。」

母親是文盲。

「爸爸覺得好唔掂,安排我補習。」

伍宗琳的同班同學,有李國能、龍炳頤(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

「我小二才學A、B、C。

「英文名是老師把學生分男、女,由A開始排名,輪到我是D,就叫Dora。」

沒信教。

「爸爸連風水也不信。」

伍父認為,信什麼便由什麼掌管,還是自己採取主動好。

聖保羅男女合唱團最是有名。

「畫畫、彈琴,乜都唔俾,土風舞、芭蕾舞,無得參與,爸爸覺得呢啲唔係正經事,讀書最重要。」

最叻考十七,那是中二、三的事。

「我雖然八十幾分,只考三十幾,因為叻的實在太多,個個九十九分、一百分,九十八分那批也考十幾。」

六五年會考,三良。

「唸文科,地理好像拿C。」

六六年赴美留學。

「讀埋lower 6走,爸爸當我仔養,覺得應該出外開眼界。」大一,唸Centenary College for Women。

「我讀書,very唔叻。Transcript唔係幾見得人,就讀間細校先。

「爸爸的朋友在紐約,我在東岸讀書,放假有個照應。」

後來,獲波士頓大學、密歇根大學取錄。

「嗰陣吹everybody goes west風,又go west囉。」

七○年,柏克萊大學畢業,報Environmental Design碩士。

「那時學生運動,校園滿布催淚彈。

「咁咪幾好,否則佢話唔收我,都唔知點落台。」

應該愈結愈好

畢業回港,原在西區醫院社會服務部上班。

「又嫌我大肚,我話我見工那天也穿大肚裙,結果還是不獲聘用。去過很多社區找兼職,也不得要領。

「朋友叫我去《Femina》雜誌幫手做Circulation Subscription。」

聖保羅男女找她代課。

「那個老師放產假便頂上,不用備課,照原來老師的筆記授課就可以。」

教中學部,學生有陳百強、湯聖明(中國第一治癌醫生湯約翰的兒子,山頂餐廳老闆)等。

「那時,余若薇和她丈夫胡健維,在唸lower 6。」

伍宗琳生於一九四八年,屬鼠。

「怕事,小學,要爸爸首肯,才敢刨鉛筆。」

一畢業,便結婚(一九七○年)。

「想有自己的domain。父親管教嚴,沒去美國前,大嶼山沒去過,澳門更休想,中五才獲准去一次林村。」

搭船赴美留學,從海運大廈駛向鯉魚門。

「不知誰提議去玩,我說夠鐘瞓覺,同學話:You are on your own,使乜咁早瞓——當頭棒喝,對,I am on my own。」

四年後離婚。

「我以為婚姻是,兩個人快快樂樂生活下去,原來有很多遷就。」

第一任丈夫,是推銷員。

「我鼓起很大勇氣,向爸爸說離婚,還即時補充:你不接受,我就撤回。」

入父房間,全身發抖。

「佢係古老人,不會讚子女,寫字不好,更會體罰。不是說離婚令他沒面子,是我不肯定這件事有多傷害他。」

四十歲再婚,現任丈夫麥湛江是會計師、銀行家,已退休。

怎看兩段婚姻?「應該愈結愈好啩,因為你知道自己要什麼。沒有兒女,磨擦又少了,有孩子,我要這樣教,他要那樣教……又是分歧,又要遷就。」

第一段婚姻為伍宗琳帶來一個女兒——陳雲鳳。

「名字是她父親屋企人起,唔關我事。」

離婚,對女兒可有歉疚?

「初時有,跟前夫從意見不合,到真正分開,忍讓很多,苦衷不少,女兒當時哮喘,我認為是我的婚姻,令她有壓力、得病。後來,能做的,都一一做了。」

沒想過只生一孩子。「第二段婚姻,很努力想生,但不成功。」

對女兒的期望?

「她是陳家唯一的孫,諸多驕縱,所以她在聖保羅男女讀至中三,我送她去美國西岸寄宿,期望她獨立。」

不用她繼承母業?

「我曾跟女兒說:不一定要幫我做生意,也不一定要似我、學我,在我shadow下過活——但,我希望就算你什麼也不做,就算你嫁個很有錢的,可否幫我搞基金會、做慈善嘢……講到咁嘞,第二啲都唔使佢幫嘞,佢都唔制。」

今日,女兒是單親媽媽,有個女五歲。你接受?

伍宗琳說,留學訓練了她忍讓。

「在香港,不愛吃就不吃,寄宿,飯堂給什麼你也要吃。

「香港,有司機;留學,校園那麼大,不願意也要踏單車。

「現在已是old ginger,沒什麼接受不了。」

說罷,她端上一杯綠水,原來食譜是芹菜、青瓜、苦瓜、青辣椒加青蘋果,她的版本,不要苦瓜、青辣椒。

「我很能吃苦。兒時,爸爸一句,打針不許哭,這藥是苦的,敢違抗?」

新一代,都怨買樓難。

「我無買過樓俾女兒,我係俾咗層樓佢。佢留學回來,同我屋企住,直至我爸爸走咗,媽媽都走埋。

「女兒當時三十多歲,既然大家咁opposite,是否各自生活好些?」

女兒的專業?

「我唔係幾知佢做什麼。

「佢喺華盛頓George Town一間唔係太大的大學畢業,主修什麼,我不大記得起。」

人生可以重來,有什麼要彌補?

「記不起了,沒所謂了。忘掉,多好。諗吓將來不好嗎,諗吓現在不更實際麼?」

伍父九十高齡,仍天天從愛都住所乘電車到集成上班,是最早出現公司的一個人。今日,伍宗琳五時多起床,也是最早回公司。

「瞓唔着吖嘛,我瞓得多頭痛,你可以講係辛苦命。」

她坐擁至少十八億物業,富貴如她,仍然勤力。

「女強人三個字,是別人加諸,讓一個人好受些,我不覺得自己是。」

無不散的筵席

伍父八五年第一次回昆明,關注家鄉教育,出一千萬港元成立伍集成文化教育基金會,資助省學生、文化界到外國交流,聘請外國師資提升大專院校水平……伍宗琳是永久董事。

「為此一年出門八至十次,八十年代資助學生去英、美、澳洲等深造,後來發現很多崇尚自由,彼邦待遇不如返國,仍堅持不回流。」

近年少搞,側重交流。

「鄉間老師去昆明,昆明的到大城市,大城市來香港交流等。」

養和醫院院長李樹培,抗戰期間在昆明跟伍集成相熟。九二年,伍父胃癌惡化,手術也在養和。

那時,伍父近九十高齡,大病之後,更感醫學技術重要,以一百萬設立「伍集成醫學交流互助基金會」。

「現在,鄉間醫生由昆明的培訓,資助昆明的到香港培訓等。」

百年歸老,在墓誌銘刻什麼?

「我有幾偉大,講社會良心也得搵食。」

伍宗琳的媽媽,家境不好,十七、八歲跟了伍父,沒啥婚嫁儀式。

「爸爸不大體諒中國婦女,他很快立足香港,是頗有實力的富商,母親貴為富商妻子,卻沒富太享受。

「爸爸一句,汽車是公司的,她颳風下雨也乘公車買餸,大包小包拿回家。」

母親完全失去自己,丈夫在世,連生病也得熬過去。

「什麼貞節牌坊、三步不出閨門,是整蠱中國婦女吧。」

伍宗琳一年旅遊四、五次,踏足過南極,即將去緬甸北部一落後地方。

伍父逝世不久,伍母中風,○六年離世,死時八十六。

「我不用長壽,朋友死光我還在,就不好了。」

心願是不作無謂搶救,器官能捐的都捐出。捐贈咭放在床頭,省得人找。

「我先生都知,佢都寫咗。」

知會了女兒?

「內容隨時有改動,留待最後一刻吧。」

父母骨灰,運返雲南。

「我撒落大海算了。」

父親生平,印書二千。

「我訃文不必,靈位不用,後代可能不在香港,不用麻煩人家。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用晒啲錢,基金就停。公司?請外人搞囉,唔係點呀?」

人說,富不過三代。

「我在雲南起抗震學校,國家將以它為示範,受惠的,你說有幾多代人?」

說罷,點煙,一日燒掉兩包。

「我鍾意燃點,吸的極少。」

享受過程。出資起中大合一亭,卻不以她名字命名。

「香港人很善忘,將來我死了,或者有幾個朋友記得,過多幾年,便沒人提起了。」

說罷,她跳上百多萬的保時捷Cayenne,絕塵而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3

何柱國寸嘴載特首無錯

1 : GS(14)@2012-02-28 23:44:0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109345


何柱國昨日出席智經研究中心論壇時,被記者追問邀請曾蔭權上遊艇一事時直認:「係,咁有乜錯呢?」他表示旗下只有報社業務,沒做地產或其他生意。向來寸嘴的他說:「我架船返嚟時,我唔係為咗佢(曾蔭權)開,我隻船係唔係都要返嚟。即係我見到你,請你搭我順風車,是否係犯法呢?」「所以我唔認為利益輸送囉!我同佢有乜利益輸送先,佢可以畀到乜嘢我先?」
對於曾蔭權夫婦只繳付 500元船費坐遊艇,價錢是否合理,何柱國以其「獨特」的邏輯解釋:「你坐隻水翼船過去,嗰隻水翼船幾錢?唔係一千萬、唔係幾百萬,都億㗎啦,好簡單一件事。係你點衡量,點睇件事,一件普通嘅事,你可以做到好醜陋都得㗎。」
傳媒揭發事件後,曾蔭權曾表示在船上只吃過水果、豬骨粥和豉油 麪,但何柱國卻曾向傳媒稱吃過葡國雞和豬扒飯,兩者似乎有出入。對此何說:「裏面有幾餐飯,佢食嘢唔係我日日跟住佢,唔通我要陪實佢呀?咁佢去廁所我使唔使要跟埋佢去?」

指曾唱 K會似落雪

他又否認曾蔭權在船上唱卡拉 OK,「嗰日澳門天氣好唔好?幾好呀,我諗如果曾生唱卡拉 OK,出面會落雪!係唔係呀,我諗佢唱聖詩就好。」
何柱國又表示對被稱作「富豪」反感,再三追問圍着他採訪的記者:「你哋邊一個老闆唔係富豪?答我吖!」又說:「香港一個商業城市,商人同政府官員有交際,唔係犯法。」對於旗下報刊立場支持政府,他說:「踩冧政府對你哋各位好咩?」認為支持政府沒有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996

馮仁昭四圍超:寸嘴Barbie旺角謝票被圍

1 : GS(14)@2015-03-16 08:52:53









電影《台北夜蒲團團轉》前晚上映優先場,寸嘴Barbie(夏尉喻右二)同台灣演員郭伶怡(小Call)、王寶第去謝票,之後小Call及王寶第更到行人專用區大派夜蒲急救包,又將台灣夜蒲文化「撿屍區」帶到旺角街頭,並在行人專用區瞓地,吸引途人圍觀。小Call同王寶第喺片中有激烈床戲,佢話:「戲入面我會有好多性感演出,但都係劇情需要啫!」電影監製錢國偉話如果票房超過五百萬,之後就會請演員食飯。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316/190775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532

寸嘴Barbie做阿四莫凱謙keep fat拍戲

1 : GS(14)@2016-08-03 02:47:14

2016-07-28 NM
十一年前參加過《殘酷一叮》的莫凱謙,眨吓眼已經18歲,一直想入娛樂圈的他,今年初再參加《全港十二大大學大專聯校歌唱及創作大賽 iMusic iDol Contest 2016》搵機會。偏肥的莫生唔怕俾人笑肥,更為爭取一個電影角色,keep fat之餘再增肥。撰文、攝影、攝錄:娛樂組設計:何嘉慧先試水溫

一頭金髮的莫凱謙,沿住觀塘的海濱來回跑步,跑到上氣唔接下氣,不過他不是減肥而是要增肥。「想唱好啲歌,就要練好啲氣;佢跑完又食番好多嘢,因為嚟緊要casting一套勵志青春片,個角色又有其他人爭,不過導演講咗如果揀啱都要再增肥,佢想自己機會大啲,所以要keep fat。」知情者說。九月將在中文大學升讀二年級的莫凱謙,主修新聞與傳播系,早前他將自彈自唱的MV《今天只做一件事》派上台試水溫,結果引起網民留意。「莫凱謙自細就鍾意唱歌,當年參加過《殘酷一叮》後,佢咁多年嚟都有繼續參加唔同嘅歌唱比賽,累積經驗,而家唱片市道咁差都有人簽,都算好好運,但只會先推出single派台,睇吓外界反應,再考慮係咪出碟。」

唱《少訊》主題曲

據了解,莫凱謙將會為《少年警訊》唱主題曲,已收到demo的他,每日都騰出時間練習,為下月尾推出歌曲做好準備。更騎呢是莫凱謙搵咗做過娛樂圈的寸嘴Barbie做助手。「Barbie舊年搵咗份工,喺科技公司做marketing,因為公司成立咗經理人部門,又簽咗莫生同其他歌手,所以安排咗有經驗嘅Barbie負責照顧佢哋,仲要幫手化埋妝。」知情者說。

一夜成名

1998年出世的莫凱謙,細細個已經成日喺K房練歌。05年,只得7歲的他參加《殘酷一叮》,人仔細細唱《習慣失戀》、《月亮代表我的心》、《愛與誠》亦勁有feel,憑可愛outlook、講嘢直率而一夜成名。

撰文、攝影、攝錄:娛樂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198

【飲食籽】紅磡麵店有性格 寸嘴告示無懼趕客

1 : GS(14)@2017-02-06 07:28:52

「蒙麵」店內店外都貼滿寸嘴告示,叫客人「貪平勿進」、「唔等得,唔好食」,不怕得失客人。



【飲食籽:心水食桌】香港人習慣了速食文化,去麥當勞點個餐,三、四分鐘就捧到面前了,又怎能忍受小店的「製作需時」?只怪香港的小店太遷就食客,客人稍有不滿,店家就要認錯,無他,香港客少店多,就怕客人轉會,不再回頭幫襯。偏偏紅磡有間車仔麵店,店內店外都貼滿寸嘴告示,叫客人「貪平勿進」、「唔等得,唔好食」,好像絲毫不怕得失客人,絕對是難得少有的性格小店。



見到這些霸氣告示,初初也怕被老闆粗聲粗氣拒絕,又或者贈我一張「謝絕採訪」的告示,怎料說明來意後,老闆卻很爽快就答允了。初次見面,跟我想像中的粗豪大叔外表完全不同,老闆是個三十多歲、和藹可親的中年男人,真的大出我預料之外,「因為初初開業很多這些客人,又覺得貴,又囉囉嗦嗦,我不敢說他們麻煩,但我自己不想做這些客人。」蒙麵老闆蒙俊文說。蒙麵開業至今已近七年,約莫一年前搬到新店,地方比舊店大少許,但依舊都是一間只坐得十多個客人的小店。牆上及桌面貼上的告示,有些已殘破不堪,有些則字迹模糊,這些告示原來都是蒙生開店至今的親身經歷,每次吸取新的教訓後,就張貼多一張告示在店內,「這七年來的經驗讓我知道,很多客人會多多要求,像這張貪平勿進的告示,其實不是想得罪客人,只不過是如果你覺得貴,大可以選另一間。我自己做老闆,就是想自己可以選擇自己想做的客人。」蒙生說。又例如「叉燒好食,要等;唔等得,唔好食」,就是蒙生試過有客人投訴上菜慢,「很多人會覺得,落了柯打,五分鐘十分鐘應該就有得吃,但叉燒是豬肉,我們由生燒到熟,二十分鐘其實不算太久。」合理,認同,因為我一向覺得既然是認真做,就不會一早燒好,然後翻熱讓客人吃。於我而言,只要吃到好吃的食物,花點時間等待也是值得的。



辣味魷魚$9魷魚爽脆,稍嫌辣度不夠,但味道不錯。

溏心蛋$5用鴨蛋製成,蛋香比雞蛋更濃,$5一隻,價錢實在便宜。

蜜汁烤雞翼3隻$22雞皮香脆,肉質滑嫩,而且調味剛好,少甜微鹹帶雞翼香。


牛肚豬腸滷水豆腐烏冬$43配特濃番茄薯仔湯+$8番茄薯仔湯是招牌湯底,每顆番茄薯仔都是老闆蒙生每朝親自到街市選料。

蜜汁叉燒串$16用脢頭肉製成,秘製醬汁自醃,而且由生燒到熟,燒至外焦內軟,肉汁也很豐富。

蒜香燒茄子每份$20茄子並非原條上,但反而方便進食,蒜香燒也很難不好吃。

蒙麵紅磡差館里協輝大廈地下1號舖

親挑番茄薯仔 熬招牌湯底

這裏很多食物都做得非常有心機,即使是車仔麵的配菜也不是隨便做,好像溏心蛋也並非一般雞蛋,而是選用鴨蛋來煮,貪其蛋香比雞蛋更濃;車仔麵的番茄薯仔湯底是其招牌湯底,內裏的番茄薯仔都是蒙生每朝到街市逐隻拿上手看,不新鮮不要,而不是用坊間大多數食店般一包包的來貨。「基本上所有配料,可以自己做的,我們都會自己做。」只見水餃是店內姐姐自己包的,叉燒、雞翼也是他們自己醃自己串的,這樣有心機的小店,即使是告示寸嘴了少許也並不為過,「工作最重要是開心,有些客人令你生氣,令你自己做得不開心,那就……」蒙生說罷即哈哈大笑,也是,自己落足心機做,就是想客人吃到有質素的食物,到頭來竟然給客人罵,反而氣壞了自己,倒不如不做。



記者:黃子卓攝影:許先煜編輯:梁浩維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206/199170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6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