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O2O吉屋宣布獲A+輪投資 米倉和賽富聯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finance/2015/1221/153385.shtml
導讀 : 房產O2O平臺吉屋宣布完成A+輪融資,領投方為阿里系背景的米倉資本,A輪領投方賽富亞洲基金此輪跟投,具體融資金額暫未透露。
i黑馬訊 12月21日消息 日前,房產O2O平臺吉屋宣布完成A+輪融資,領投方為阿里系背景的米倉資本,A輪領投方賽富亞洲基金此輪跟投,具體融資金額暫未透露。
米倉資本創始人沈振談及此輪投資吉屋時表示:“房地產領域必將被互聯網思維進行深度改造,米倉資本非常看好吉屋打造的‘房產天貓’這一模式,我們認為,吉屋的開放交易平臺將會在房地產電商領域開辟一片新藍海。”
而在吉屋聯合創始人、CEO潘國棟看來,米倉資本的阿里系背景及其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布局,能夠幫助吉屋整合資源和加速拓展。借此吉屋將繼續全面開放自身平臺優勢和技術,創造自身價值。
據了解,吉屋成立於2011年4月,主要為房地產開發商和新房代理商構建開放式房產交易平臺,並圍繞新房銷售提供互聯網金融服務,將線上客源、線下渠道以及金融資源基於一身。
吉屋官方資料稱,其月度線上訪客超過1000萬,註冊房產經紀人超過60萬,國內主流新房代理商也已經全面入駐吉屋開放平臺,業務覆蓋全國80多個城市。
據悉,此次A+輪融資前,吉屋分別於2011年和2012年獲得德迅投資(由騰訊聯合創始人曾李青創辦)兩次天使輪投資400萬美元;今年5月份,吉屋宣布完成A輪融資,該輪融資額達到1億元人民幣,由賽富亞洲基金領投,上海中城渝通投資中心參與共同投資。
工業富聯:設備制造是當下 工業互聯網是未來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簡稱“工業富聯”,601138.SH)5月23日首次公開發行A股,以13.77元/股的價格,將發行約19.7億股,預計募資271.2億元,這將成為2015年以來全球TMT行業規模最大的IPO。
顯然,設備制造是工業富聯的當下,工業互聯網是它的未來。
本次工業富聯的發行價為13.77元/股,發行市盈率僅為17倍,在此前路演機構給出的17-23倍發行市盈率估值區間的下限。因為事實上,設備制造仍然是工業富聯目前的主業。
2015年~2017年,工業富聯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728億元、2727.13億元、3545.4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43.5億元、143.66億元、158.68億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工業富聯有全資及控股境內子公司31家;全資及控股境外子公司29家,在美國、日本、新加坡、香港、捷克、匈牙利、墨西哥、越南、印度、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工業富聯接收鴻海精密(富士康的母公司)體系內通信網絡設備、雲服務設備及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產品的設計、研發、制造與銷售業務,具有資產完整性。
從業務結構看,通信網絡設備的銷售占比最高。2015年~2017年,工業富聯的通信網絡設備銷售收入分別為1551.25億元、1476.46億元和2145.01億元,占比超過營收一半、甚至達60%。而其通信網絡設備業務服務的都是全球頂尖IT公司,包括Amazon、Apple、Cisco、Dell、華為、聯想等。
雲服務設備的銷售收入分別為954.02億元、1028.37億元和1203.94億元,占2015年~2017年工業富聯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5.06%、37.84%和34.10%。也就是說,通信網絡設備、雲服務設備的業務已經占了工業富聯過去三年營收的八九成。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也貢獻了一些營收。
作為一個代工巨頭,工業富聯的傳統制造業務本身需要向智能制造升級。這次工業富聯募資投向8大項目——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臺、高效運算數據中心、5G 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通信網絡及雲服務設備、智能制造新技術研發應用、智能制造產業升級、智能制造產能擴建,其中“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級”的項目占了一半,即後面四項。
如,通信網絡及雲服務設備項目,將投入49.68億元,工業富聯的子公司深圳富桂、南寧富桂、天津鴻富錦分別實施,涉及通信網絡設備和雲服務設備兩大類,主要集中於技術升級改造。購置、安裝一批機械設備,更換老舊設備,提高產品質量、生產效率、盈利能力,鞏固市場地位。
智能制造新技術研發應用項目,將投資51億元,由工業富聯的子公司深圳裕展和鄭州富泰華分別實施,涉及智能手機的高精密金屬機構件、高精密高分子聚合物機構件,進行智能制造新技術研發應用,推動技術升級改造,預計此類手機機構件年產能合計達 8851 萬件。
智能制造產業升級項目,將投資86.62億元,由工業富聯的子公司河南裕展、晉城富泰華、濟源富泰華和山西裕鼎分別實施,進行智能制造產業升級,預計此類項目手機機構件年產能合計 19170 萬件,未來將實現產品開發和生產的智能化。
智能制造產能擴建項目,將投資35.45億元,由工業富聯的子公司鶴壁裕展實施,擴大手機機構件的生產制造規模,預計新增 HSG 產品的年度產能 1284 萬件,並將提高智能制造規模。
不僅自身制造業務向智能化升級,工業富聯還將增強“科技服務”業務,把自己的制造服務能力“社會化”,目標是既幫助中小制造企業轉型升級,又實現自身向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商的升華。
陳永正說,工業富聯將以賦能中小企業、促進制造業產業升級為首要目標。“基於開放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我們將攜手合作夥伴為中小企業提供完善的咨詢與培訓服務,賦能中小企業九大應用服務。從客戶關系管理、供應鏈管理、產品技術管理、質量管理、生產制造、現金流與通路管理、安全管理、環保管理、物流管理等各方面,進行全產品生命周期流程的賦能與改造,真正為中小企業達到提質增效、降本減存的實質效益。”
從市場空間看,工業互聯網是更大的“藍海”。根據 IDC 數據庫統計,預計到2020年,通信網絡及電信設備制造服務(不含手機機構件業務)的市場容量將達到475億美元,服務器及存儲設備制造服務的市場容量將達到412億美元。而工業互聯網平臺,將實現跨越式增長,預計其投資規模將達到5000億美元。
在本次募資投向的另外4大項目中,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項目,擬投資21.17億元。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臺項目,擬投資10億元,高效運算數據中心項目,擬投資12.16億元,5G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項目,擬投資6.33億元。
工業富聯333.3萬股遭棄購 棄購金額創A股史上最高
5月29日晚間,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業富聯”)發布新股發行結果顯示,公司網上棄購新股數量為217.07萬股,網下棄購新股數量為116.23萬股,網上網下合計棄購數量為333.31萬股,棄購金額達4590萬元,這一金額創下A股新高。

據證券時報報道,在富士康之前,遭棄購股數最多的新股為華能水電。彼時華能水電以2.17元的發行價發行18億股,網上網下合計有449.75萬股新股遭到棄購,相應的棄購金額達975.96萬元。
江蘇銀行棄購股數則達327.63萬股,該公司發行的新股數量為11.54億股。
棄購股數超過100萬股的還有上海銀行、華安證券、江蘇租賃、中國電影、中國核建、中原證券、貴陽銀行、中國銀河、白銀有色等。
工業富聯將於6月8日上市,中一簽到底能賺多少
工業富聯6月6日發布晚間公告稱,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票將於2018年6月8日在上交所上市交易。公司A股股本為1,969,530.0222萬股,本次上市數量為111,788.9707萬股,證券簡稱為“工業富聯”,證券代碼為“601138”。
當日,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在富士康大陸投資30周年論壇上表示,富士康選擇在A股上市一個原因是,大陸員工很難拿到臺股股票。工業富聯上市後,會馬上發行員工持股激勵計劃,激勵人才。郭臺銘還表示,未來富士康可能會考慮合夥人制度。
工業富聯披露2018年一季報,公司業績表現平穩,實現營業收入776.95億元,同比增長19.78%;凈利潤26.53億元,同比增長4.53%。預計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460.6億元至1545.8億元,同比增幅約6.8%至13.1%;凈利潤53.8億元至56億元,同比增幅0.9%至5.1%。
此前,有分析師預計工業富聯上市後目標估值區間為2018年市盈率16-20倍,對應目標價區間為13.6-17.0元。結合近期的炒新熱潮來看,新上市的藥明康德已經收獲連續14個漲停板、股價突破百元,不排除工業富聯短期股價表現超過分析師預期的可能。
工業富聯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所屬行業為“C39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截至5月25日,該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在40倍左右。由此計算,該股上市後股價有望漲至30元以上,即連續收出6個或以上漲停板,如果收獲6個漲停板,則單簽收益有望接近兩萬元。若按這一市盈率給工業富聯估值,其總市值將超過6000億元,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股。如果工業富聯漲停數能夠達到10個,那麽其總市值將超過貴州茅臺,每中一簽獲利超過3萬元。
今日,富士康概念股走強,截至收盤,京泉華、宇環數控雙雙實現兩連板。
機構買入這3股,工業富聯上市首日遭機構賣出逾200萬元
盤後數據顯示,6月8日龍虎榜中,共10只個股出現了機構的身影,有3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買入,7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賣出。
當天機構凈買入前三的股票分別是萬邦達、銀鴿投資、神州易橋,凈買入金額分別為290萬元、251萬元、233萬元。
當天機構凈賣出前三的股票分別是傳化智聯、賽意信息、中源協和,機構資金流出金額分別是2675萬元、1991萬元、1756萬元。
同時,備受關註的獨角獸工業富聯今日上市無懸念漲停,但數據顯示有機構賣出207萬元。

詳見下表:

從詳細數據看,機構今日買入最多的萬邦達有1家機構買入,凈買入金額290萬元。同時,深股通席位凈賣出約330萬元。

盤面上,公司股價今日早盤突然跳水大跌,盤中多次觸及跌停,最終收跌9.15%,股價創出近3年半來新低。
消息面,近日,有媒體發布題為《萬邦達市值3年縮水9成:實控人家族瘋狂套現 高管動蕩》的報道。針對上述情況,萬邦達6月8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生產經營及業績情況一切正常。對於報道的言論,公司發現有一些內容的不一致之處,如千億市值的計算有除權前後的股本計算問題。高管辭職方面蘇國建先生、楊帥先生辭去監事,現任職公司副總經理及獨董的任期屆滿的正常更換等。
在賣出排行榜上,機構賣出最多的傳化智聯有1家機構賣出,凈賣出金額2675萬元。

盤面上,公司股價今日出現閃崩,早盤突然直線跳水封死跌停直至收盤。
消息面,傳化智聯盤後回應媒體,今日有投資者致電公司詢問股價跌停事項,經了解,公司及控股股東生產經營一切正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
工業富聯上市首日大漲44% 成A股市值最高科技企業
6月8日上午,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票名稱:工業富聯,601138.SH)在上交所上市。該股集合競價階段頂格高開漲20%,報16.52元,開盤股價即達到19.83元,較發行價13.77元,上漲44%,市值達到3905.58億元,超過海康威視、美的集團等,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企業。

根據招股書顯示,工業富聯本次公開發行股票19.7億股,發行股份數量占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為10%,全部為公開發行新股,不設老股轉讓。本次發行價格為13.77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約為272.5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凈額約為267億元。
工業富聯IPO戰略配售結果顯示,20家戰略投資者的認購資金已於規定時間內全部匯至指定的銀行賬戶,本次發行最終戰略配售數量為5.908億股,約占發行總數量的30%。其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BAT)各獲配2178.6萬股,股票鎖定期均為3年。
2017年工業富聯總營收為3545.43億元,同比增長30.0%;凈利潤為162.20億元,同比增長12.7%。2018年第一季度,工業富聯實現營業收入776.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8%;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市場對獨角獸的熱情較高,如果富士康在上市後能有11個一字漲停板,其市值將突破萬億元,超過當前的貴州茅臺。
六問工業富聯上市,董事長陳永正稱與BAT不是競爭關系
6月8日上午消息,巨型“獨角獸”富士康於今天上午在上交所上市。公司A股股本為196.95億股,本次上市數量為11.18億股,證券簡稱為“工業富聯”,證券代碼為“601138”。工業富聯董事長陳永正出席上市儀式並致辭。
“上市不僅讓我們有了融資平臺,還有了更寬廣的舞臺”,陳永正在致辭中稱,工業富聯是世界最高級的科技公司,已經在四大州有廣泛布局。多年來,公司已經轉型升級且擁有大量數據,目前公司擁有工業機器人達6萬個。“今天,工業富聯站在新的起點,借助資本市場力量,提高自己的運營能力,打造成優質的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分享更多的價值”。
在隨後的記者問答環節,陳永正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記者表示,工業物聯網未來的體量在5000億美金,是現在消費互聯網價值的100倍,比現在任何一個消費互聯網的價值都要大。
在談及戰略配售中與BAT企業的“合作”時,陳永正對記者表示,“我們是實體制造加上互聯網,網上網下的結合,兩個融合,我們跟BAT不是競爭關系。我們跟騰訊雲,阿里巴巴中小企業,百度自動駕駛項目的建設都是有深度合作結合空間。”
他表示,互聯網是人跟人通信,工業互聯網是物與物之間的通信,兩者在未來有結合很大空間。把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好好結合,是中國產業升級的關鍵。
工業富聯開盤價16.52元,最新價19.83元,直接漲停,市值達到3906億元。坐上了A股科技股的頭把交椅。此次募集資金凈額267.16億元。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市且已開板的新股中,上市後平均連續一字漲停板數量為7.5個,如果富士康上市後達到這一平均水平,以7個漲停板計算,其市值將達到6916.99億元,超過中國人壽。此時中一簽富士康的盈利也將超過2萬元。

以下為現場媒體對工業富聯董事長陳永正以及總經理鄭弘孟的問答摘要:
問題: 上市之後對於投資者想說什麽?成立30年,富士康有什麽希望對外表達的?
陳永正:大家關註的是,我們是工業物聯網領域代表的企業,過去在沒上市的兩個月內,大家關註的是閃電過會,但其實在過去一年多我們已經在陸續做準備了。高興只要一秒鐘就好,心里感到的還是很大的責任,一個是股東和股民的責任,一個是對行業的責任,這個是一個新興行業,怎麽做第一個代表的企業,能把標準和廣大的中小企業,上下遊企業,其實是一個艱巨的工作,剛才講到深圳的40年改革開放,我們的母公司在6月6日開始在深圳有三天的慶祝,這里面有幾個比較有趣的數字,這些年,有1300萬的員工陸陸續續進來離開,可以說在精密工具結構上,我們是培養人才的黃埔軍校,發了5000億薪水。出口的3.9%是富士康集團提供的,累計外匯的7.8%。這些年真的不容易,17年,現在是1500億的公司,成長了50倍。如果再把深港澳加在一起,未來10年15年將會成長為活力最大的區域。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上面,我們要創造出最低成本的工作,在深圳的轉型中,從騰籠換鳥到創新制造,我們希望有更多的累計在深圳。這30年走過來,富士康誠然不易,抓住了重點,希望工業互聯網能繼續前行。
問題:對工業互聯網的理解是怎樣的?
鄭弘孟:一方面是對內部的增效,過去我們的主營業務,不管是4G還是5G,我們在網絡通信這邊的增長,有很快的成長。現在數據越來越多,影像大數據會越來越多,會帶來更多工業上的應用。8K+5G用做未來的大數據的分析,可以應用到醫療上。兩公里外看到的是黑點,但是用8k可以看到一排字,我們有60家海內外公司,鴻海集團也有800多家公司,有相當大的工程去提質。
還有全產業鏈的價值鏈打通,從消費者到合作夥伴再到供應鏈,串聯起來形成價值,突出工業物聯網的價值。我們通過建立開放的工業物聯網來運行,工業物聯網未來的體量在5000億美金,是現在消費互聯網價值的100倍,切成100個行業,比現在任何一個消費互聯網的價值都要大。通過虛實經濟,軟硬結合,會帶動新一波制造升級,我希望透過合作夥伴打響全中國的品牌。
問題:想問一下智能制造這一塊大玩家還有很多,工業富聯的差異化優勢,戰略是否會調整?
鄭弘孟:我們從過去的機械化到智能化,其實很重要的是怎麽運用數據提升效能,我們提到數據采集是基礎,我們的主營業務中,和這一塊很契合。通過I層運算也好,虛機也好,都是支持的,也提供富士康雲,可以把數據不斷做采集,百萬開放商共同提供效益,我們在這方面的基礎是堅實的。機器人本來就是自動化很大的元素,我們全國超過6萬多機器人在做服務。通過這些,可以為中下企業帶來解決方案。百萬工業上雲,才能發展智能化。
問題:未來在工業互聯網相關的科技服務增量業務上,如何開發新的營收增長點?實現增長的路徑有哪些?
鄭弘孟:看這個數據采集,我們有自己的平臺可以開放互通互聯,我們的客戶不乏知名的互聯網公司和一級的設備公司,通過工業物聯網,我們可以通過“核心層”創造,城市安全上,創造很多營收。最近還有很多關於人工智能,無人的物流搬運車,我們也發展物計算。其實我們做了很多數據的規劃和數據的應用,基於開放的富士康雲,通過雲聯雲,提供獨特的工業雲,有很快的增長。我們現在在通信網絡全球的份額超過30%,服務器加存儲超過40%,如果單是服務器的話份額會更高,雙軌同步增長,來實現這樣的規劃。
問題:戰略配售中有BAT企業,作為智能制造企業,和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合作,在戰略上出於什麽樣的考慮?
陳永正:我們需要加互聯網,互聯網的產業也需要往上往下走,這是兩個融合,我們和BAT並不是競爭的關系,是一個彼此依存發展的關系,舉一個例子,我們和騰訊雲、阿里巴巴的中小企業,百度的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必須結合,所以和互聯網企業的結合是非常自然的。人和通訊連接的,我們是物與物的,基於大數據控制物,這個和互聯網是不同的東西,希望和互聯網企業做一個融合,這個融合,必須要把人和物、工廠做一個結合。
問題:工業互聯網領域GE也在做類似的事情,工業富聯能不能詳細介紹有哪些上下遊的企業?前天郭臺銘也說要給中小企業賦能,我們如何賦能?
陳永正:我們發現大的企業都在做工業物聯網,有三一重工、美的,但是中小企業好像沒有太多的動靜。工廠里的設備不聯網,為什麽政府要說百萬企業上雲,我們認為要做到千萬企業上雲,富士康我們為什麽挑這塊來做?富士康是真的在做自動化,上市後還是希望對過去累計的經驗心得,來和中小企業做交換。這里面一個內容是培訓,我們成立了工業物聯網學院,這是最基本的。對於中小企業是一個,如果富士康的平臺,如果企業是用ABC的機器,富士康知道這個企業的特質。還有一個,中小企業有供應鏈金融的問題,在消防,中小企業也沒有特別重視,在這塊的服務上,富士康有比較足夠的經驗。
中小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富士康希望做一個平臺公司,不碰核心數據,幫中小企業做一個轉型。
機構買入這5股 賣出工業富聯6.6億元
盤後數據顯示,6月13日龍虎榜中,共18只個股出現了機構的身影,有5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買入,13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賣出。
當天機構凈買入前三的股票分別是青島金王、眾信旅遊、冀凱股股份,凈買入金額分別為2131萬元、2033萬元、1338萬元。
當天機構凈賣出前三分別是工業富聯、科銳國際、中興通訊,機構資金流出凈額分別是6.6億元、1952萬元、1844萬元。
詳見下表:

從詳細數據看,機構買入最多的青島金王有2家機構買入,1家機構賣出,凈買入金額2131萬元。

青島金王今日跌停,收盤報10.88元/股。最新的一季報顯示,該股於2018年3月31日實現攤薄每股收益0.1152元,投資收益50.12萬元,每股收益0.1220元,市盈率175.25。
分析指出,化工板塊在5月中下旬經歷了深幅調整,但是前期上漲邏輯並未破壞:化工品價格上漲、新增產能不足且環保趨嚴淘汰落後產能、下遊需求增長顯示出韌性。行業供需格局顯著改善,從而帶動化工企業收入和盈利持續擴張。
在賣出排行榜上,機構賣出最多的工業富聯有5家機構賣出,凈賣出金額6.6億元。

從工業富聯周三的走勢來看,在開盤連續漲停之勢被打破之後,中簽投資者集中兌現籌碼的舉動使得股價一度快速翻綠,但是很快就有資金抄底收集籌碼,並一度推動股價快速回升。
對於工業富聯周三可能開板,應該說市場人士早有預期。根據申萬宏源證券的估算,2018年25倍的市盈率也就意味著約4875億元的總市值,折合每股股價24.75元。而周三其結束連續漲停的開盤價為24.55元,誤差僅為0.20元,可謂相當的接近。
焦點 | 工業富聯開板日攬滬市十分之一成交額,機構為何霸榜賣出前五?
單日成交158億元,超過滬市全天總成交額的十分之一,這就是獨角獸新股工業富聯(601138.SH)在開板之後的成交回報!而其5065億元的總市值也使其躋身A股總市值第十一位的寶座。
從工業富聯周三的走勢來看,在開盤連續漲停之勢被打破之後,中簽投資者集中兌現籌碼的舉動使得股價一度快速翻綠,但是很快就有資金抄底收集籌碼,並一度推動股價快速回升。在經過早市的持續震蕩換手之後,午後工業富聯的股價一度被快速拉升至接近漲停的26.36元,並隨後維持高位震蕩走勢,報收於25.72元,漲幅7.21%,成交額達到158億元,占據滬市全天成交1559億元的十分之一有余。
對於工業富聯周三可能開板,應該說市場人士早有預期。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駱思遠此前就預測,工業富聯2018年-2020年營收分別為3879/4265/4697億元,凈利潤為195/236/287億元,增速分別為22.7%/21.5%/21.2%。工業富聯有望成為智能制造典範,帶動國內制造業升級。工業富聯發行市值2712億元,A股電子制造業龍頭企業2018年平均估值23X,考慮公司稀缺性及成長潛力,給予6個月目標估值25X。根據申萬宏源證券的估算,2018年25倍的市盈率也就意味著約4875億元的總市值,折合每股股價24.75元。而周三其結束連續漲停的開盤價為24.55元,誤差僅為0.20元,可謂相當的接近。
如果說工業富聯周三的開板是在市場人士的預期之中,那麽開板之後的天量成交以及午後的再度拉升或許就出乎了很多投資者的預料了,但這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其實對於A股市場而言,從來不缺少資金,缺少的只是能吸引資金的標的。而對於目前市場上數量不少的大遊資而言,一些小盤新股買個一兩千萬元股價可能就被打飛了,進出都不是很方便,只有流通市值足夠大,才方便那些過億元的大遊資進行閃展騰挪,而工業富聯無疑就是這樣稀缺的標的。
當然,僅僅流通市值夠大還不是被大遊資相中的充分條件,股價在開板時並未被過分高估也是遊資敢於大量介入的一個重要條件。正如前文所述,在25倍市盈率附近工業富聯就打開了連續漲停板,這正好滿足了遊資大量介入的一大先決條件,而開板首日逢低收集籌碼又是最方便的時刻,嗅覺敏銳的大遊資們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嗎?
而從盤後交易所的成交數據來看,買入金額前五名的席位全部超過了1億元,分別為海通證券杭州解放路營業部18019萬元、平安證券廣西分公司12620.40萬元、中金公司上海黃浦區湖濱路營業部12254.53萬元、方正證券北京安定門外大街營業部12088.30萬元、國泰君安證券深圳深南大道京基一百營業部11326.91萬元。而賣出前五名則為清一色的機構席位。
獨角獸觀察 | 天量成交後大幅殺跌,工業富聯“蹦極”走勢為哪般?
從周三一度逼近漲停到周四盤中一度跌停,獨角獸新股工業富聯(601138.SH)的走勢顯得那麽喜怒無常,這一方面受到了指數走勢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目前市場資金面對承接如此大盤股力有不足的真實寫照,而工業富聯後續的走勢無疑也將繼續受到上述兩大因素的制約。
從該股周四全天的走勢來看,在早盤以24.51元低開之後,股價全天維持“水下運行”狀態,僅在剛開盤時出現小幅拉升,但很快就在拋盤的打壓之下重回跌勢,全天股價運行震蕩下行態勢較為明顯,臨近尾盤是股價更是一度觸摸跌停板,最後報收23.29元,跌幅9.45%,成交金額83.1億元,換手率達到31.11%。
應該說工業富聯股價早盤的低開還是在預料之中的,因為股價從來都是由最想賣出和最想買入的人決定的,由於周三工業富聯早盤的成交集中在25元以下,其全天均線也未超過25元,這部分短線獲利的籌碼再疊加中簽未拋售者的拋壓,使得股價以24.51元開盤較為合理,而這一價格也基本接近周三的開盤價,處於一個合理估值的範圍之內。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股價早盤的大幅低開在說明拋盤態度堅決的同時,也體現了市場承接力量的不足,只能通過股價的大幅下跌來緩解市場的拋壓,同時6萬多手的成交量對於一個流通股本達到11億多的大盤新股而言也顯得偏小,這也給股價全天的運行確立了基調。
在開盤之後工業富聯的股價盡管一度出現快速拉升的態勢,但在市場拋壓較大的背景下,這樣力度的上攻顯得動能不足,股價也很快掉頭往下。盡管早盤股價還能維持在24元以上運行,但在午後股價跌破24元之後,多殺多割肉盤和中簽投資者止盈拋盤的大量湧出,使得其股價走勢午後更是一蹶不振,尾盤一度觸摸跌停板,最後以大跌9.45%報收。
其實對於新股而言,連續漲停板打開之後中簽籌碼往往會集中兌現已是常態,一些大資金往往會借機大量收集籌碼,然後根據市場走勢決定是直接大幅拉升股價,或者反手打壓逼迫散戶割肉離場後再行收集,而其中流通股本和流通市值的多少往往會成為重大的決定因素。
就工業富聯而言,目前流通市值達到260億元的巨無霸型新股,顯然需要依靠市場合力才能炒作起來,但其對於目前以存量資金為主的A股市場而言實在是不能承受之重。這一點或許可以從周三其成交達到158億元,占了滬市成交的十分之一還多,股價也大漲了7.21%,而上證指數卻是出現大幅下跌中有所體現,說到底還是市場通過整體失血在承接工業富聯的拋壓。
從周三的158億元到周四的83億元,工業富聯成交金額的下降無疑將逐步緩解市場失血嚴重的現狀,而隨著股價的回落、估值的更趨合理,其股價最終走穩也必然可期。但對於A股市場的投資者而言,目前更需要考慮的或許是,受此拖累疊創新低的股指能如個股那樣慢慢走穩嗎?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