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鐵總定調“走出去”要有新突破 印尼雅萬高鐵計劃本月21號開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39970.html

鐵總定調“走出去”要有新突破 印尼雅萬高鐵計劃本月21號開工

一財網 王子約 2016-01-17 12:21:00

記者還從會議上采訪獲知,備受外界矚目的印尼雅萬高鐵計劃本月21日開工。雅萬高鐵計劃連接相隔140公里的印尼首都雅加達及第三大城市萬隆。此前,印尼《羅盤報》也曾披露,奠基儀式計劃於1月21日舉行,地點擬定在西爪哇省萬隆的瓦里尼。

17日上午,中國鐵路總公司工作會議(下稱會議)在京召開。會上透露的信息顯示,中國將繼續加快鐵路“走出去”,爭取獲得新的突破。

記者還從會議上采訪獲知,備受外界矚目的印尼雅萬高鐵計劃本月21日開工。雅萬高鐵計劃連接相隔140公里的印尼首都雅加達及第三大城市萬隆。此印尼《羅盤報》也曾披露,奠基儀式計劃於1月21日舉行,地點擬定在西爪哇省萬隆的瓦里尼。

另據印尼《雅加達郵報》1月5日報道,1月4日,印尼總統佐科召開內閣工作會議,就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雅萬高鐵項目作出指示。印尼政府內閣秘書布拉莫諾表示,基礎設施建設是政府的優先項目,特別是火車項目,佐科總統希望盡快啟動印尼全國各地的鐵路工程項目。佐科明確指出需要了解雅萬高鐵的工程準字、建設車站準字或其他準字存在的問題,命令有關部門務必在1月14日至15日前完成有關準字審批,爭取在1月21日正式動工。印尼方面還決定將雅萬高鐵與現有的公共交通網絡連通,包括在建的雅加達輕軌工程和未來考慮建設的萬隆輕軌。萬隆市長里宛表示,他相信高鐵工程將給當地帶來很多實惠,除了減少交通擁堵,高鐵沿線還將誕生新的經濟開發區。

鐵總公司的會議還提出,要完善走出去工作機制、加大重點項目推進力度、大力拓展國際鐵路物流市場。

其中,在重點項目方面,會議提出,抓好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巴基斯坦拉合爾橙線輕軌等項目的施工組織,做好印尼雅萬高鐵開工準備工作,盡快形成全面實施態勢。積極推進俄羅斯莫斯科-喀山高鐵、美國西部快線、馬來西亞-新加坡高鐵、兩洋鐵路、坦贊鐵路等項目,協調推動政府和企業間合作框架協議簽訂、項目可行性研究、投融資方案及資金籌措的基礎性工作,爭取項目盡快落地。

此前,公開資料顯示,莫斯科-喀山高鐵西起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向東南延伸到韃靼(Tatarstan)共和國的喀山,中間穿過弗拉基米爾州首府弗拉基米爾、俄羅斯聯邦州首府下諾夫哥羅德和楚瓦什自治共和國首府切博克薩雷等重要城市,全長約770公里。

美國西部快線方面,去年,中方聯合體在美國註冊成立的中國鐵路國際(美國)有限公司與美國西部快線公司在拉斯維加斯市簽署協議,雙方將組建合資公司,建設並經營“西部快線高速鐵路”。該高鐵從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到加州勝利谷和帕母代爾,最終到洛杉磯,全長370公里,預計工程於2016年9月底開工。

計劃中的吉隆坡到新加坡的高鐵是東南亞首條高鐵。該項目全長約350公里,致力於提升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連通度。兩洋鐵路,則是指計劃橫跨南美洲大陸、連接太平洋岸及大西洋岸的鐵路建設項目。

編輯:汪時鋒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679

美股十日狂瀉逾8% “震蕩回調”定調2016?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0068.html

美股十日狂瀉逾8% “震蕩回調”定調2016?

一財網 周艾琳 2016-01-17 20:00:00

經歷了三輪QE,瘋狂了近5年的美股已經面臨持續調整窗口。美股在2015年8月時也面臨了一波類似的恐慌性拋售,此前幾年幾乎沒有出現過大規模回調。

美股、歐股、亞太市場,“黑色1月”的陰霾逐漸席卷了全球市場,絲毫沒有減弱之勢。

由於國際油價暴跌和經濟數據疲軟,美股在1月15日可謂迎來“黑色星期五”,三大股指全線大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盤中更是暴跌逾500點。今年1月以來,標普500指數下跌8%,錄得2011年11月來最大兩周跌幅;納斯達克指數下跌10.4%。

在2016諾亞財富投資策略會上,一位境外對沖基金首席投資官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美股尚未調整到位,油價暴跌是主要觸發因素。當前國際油價已經跌破了30美元大關,正式進入‘20美元時代’。然而這並非觸底反彈的信號,市場開始擔憂——隨著伊朗石油解禁,全球產量將進一步走高從而打壓油價。”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於1月16日宣布,伊朗已經完全執行了六方會談下的核協議框架內容。這也意味著伊朗將迎來1000億美元的資產解凍,其也可能將進一步提高原油出口量。

清溪資產合夥人司徒捷也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股市下跌和人民幣貶值對美股的影響並沒那麽大。關鍵在於,經歷了三輪QE,瘋狂了近5年的美股已經面臨持續調整窗口。”美股在2015年8月時也面臨了一波類似的恐慌性拋售,此前幾年幾乎沒有出現過大規模回調。

油價暴跌重擊美股

元旦以來,全球股市暴跌。除了因油價暴跌而受到沈重打擊的美股,德國DAX指數下跌11.2%,日經225指數下跌9.9%,上證綜指下跌18%,巴西印度韓國等新興市場股市也出現大跌,大宗商品也屢創新低。

不得不問的是,油價和美股究竟存在什麽關系?——標普500指數中12%的企業又是與大宗商品和原油相關的企業,原油價格暴跌對美股而言可謂絕對利空。

截至1月16日,布倫特原油價格暴跌5.33%至29.24美元/桶,過去一年回報率為-41.74%;WTI原油價格暴跌4.82%至29.7美元/桶,一年回報率-39%。至此,國際油價正式邁入了“20美元時代”。就在2015年12月,高盛喊出“油價在跌到現金成本的20美元前可能不會停止腳步”;近期,最為悲觀的渣打銀行在報告中預計,油價可能下跌至10美元/桶。

值得註意的是,IAEA於1月16日正式宣布,伊朗已經完全執行了六方會談下的核協議框架內容。隨著西方經濟制裁解除在望,伊朗將在原油、貿易和金融等多個領域迎來新機會。“伊朗官方預計,制裁解除一周內伊朗將增加出口量50萬桶/天,6個月內增加100萬桶/天。即便伊朗的官方過於樂觀,但只要伊朗石油解禁,這將對本已過剩的市場構成較大的供給沖擊。”東證期貨原油分析師金曉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過去一年以來,原油供過於求、技術創新、需求萎靡是導致國際油價大跌的主要原因,伊朗的不確定因素將進一步加劇油價短期波動。“美國的庫存風險和伊朗石油解禁將會讓油價進一步走弱,我們將WTI目標價由原來的30美元/桶下調至25美元/桶,布倫特目標價則是由34美元/桶下調至27美元/桶。”金曉指出。

此外,1月15日,美國公布的零售銷售和PPI數據均表現低迷,這也進一步拖累市場情緒。2015年全年零售銷售同比增加2.1%,刷新2009年以來新低,這引發外界對2016年美國消費支出前景的擔憂。美國12月PPI環比跌0.2%,同比降1%。

面對市場動蕩,《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稱,本月FOMC會議上大概率不加息,3月會議將是焦點。從以往經驗看,如市場持續動蕩,美聯儲或推遲加息,“美國國內就業強勁,但金融市場極其動蕩,通脹有下行壓力。”

2016年迎震蕩回調行情

全球市場的巨幅波動不禁讓投資者擔心——這究竟是危機前兆、正常回調還是觸底反彈?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多位境外私募基金經理處獲悉,美股尚未調整到位,2016年呈現回調格局是大概率事件。早在2014年末,美股的CAPE(周期性調整市盈率)約26,追溯至1881年以來,歷史上只有三次出現過比這高的情況。其中第一次是1929年大崩盤前,第二次是2000年千禧年泡沫破裂之前,第三次是2007年金融危機之前。而現在的CAPE數值仍然處於高位。

諾獎得主、耶魯大學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發明的周期調整市盈率(CAPE,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 Earnings Ratio)是衡量估值高低的一個常用指標,即用股價除以10年收益均值。其研究表明,用周期調整市盈率預測股市未來走勢,能解釋30%的統計相關性。

歸根到底,究竟回調的內在邏輯何在?“次貸危機以來,全球經濟經歷了7~8年恢複,資產價格也出現了多年繁榮,堆積了較大的泡沫。但背後經濟複蘇的根基脆弱。”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近期撰文表示。

在他看來,一方面,複蘇主要依賴於各國央行輪番刺激,隨著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經濟恢複力量減弱;另一方面,全球最大的新興經濟體中國經濟進入增速換擋關鍵期和結構調整陣痛期,正面臨轉型之困。而作為“火車頭”的美國也開始顯露疲軟跡象,標普500指數ROE(凈資產收益率)從2014年10月的15.2%,下降到2015年12月的12.6%,美國ISM制造業PMI指數從2014年10月的59,下跌到2015年12月的48。

當然,市場上也不乏樂觀主義者。瑞士信貸集團分析師海倫·哈沃斯(Helen Haworth)指出,從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情緒來看,現在市場似乎已經進入了全面恐慌的模式。“對那些風險偏好情緒相對較強的投資者來說,這可能會是個好消息,至少從短期來看是這樣。畢竟,當市場上出現恐慌情緒時,機遇也就不會很遠了。”

不論如何,面對這一被認為最難投資的2016年,震蕩回調可能成為全球市場的主題,這也將給投資者帶來更大的挑戰。

編輯:林潔琛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681

上海定調“十三五”增速:6.5%以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3179.html

上海定調“十三五”增速:6.5%以上

一財網 胥會雲 2016-01-24 11:59:00

數據顯示,2015年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7.8%,比5年前提高10.5個百分點,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基本形成;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8.4%和9.5%,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連續七年快於城鎮居民,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市民。

“十三五”期間,上海預期全市GDP年均增長6.5%以上。上海市市長楊雄24日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稱,建議2016年的GDP增長目標定為6.5%~7%。
“十二五”時期,上海GDP年均增長7.5%。其中2015年GDP達到2.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9%。
制度創新是關鍵
在遭遇轉型之痛,並率先開始轉型升級以來,上海的經濟已經逐漸呈現出經濟結構、質量和效益的進一步改善,並進而實現了整體經濟的平穩運行。
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曾表示,從2011年至今,上海經濟增速從8.2%緩慢回落到7%左右,年均降幅不到0.3個百分點,展示出良好的韌性和抗波動能力。
2015年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7.8%,比5年前提高10.5個百分點,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基本形成;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8.4%和9.5%,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連續七年快於城鎮居民,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市民。
不過,楊雄也表示,上海正處在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攻堅階段,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制造業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創新引領發展的動力還不強,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政策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
上海市委書記韓正24日參加上海人代會浦東團小組審議時表示,在浦東進行的各項改革,制度創新是核心任務。浦東在制度創新中的核心是兩個方面的制度創新:一是激發創新活力,制度創新要有新突破。第二,整個社會、整個政府在管理方式的體制機制上有突破,涉及的很多都是制度創新,譬如市場的準入問題,譬如現在政府有形手、無形手錯位問題,譬如還沒有兼顧到的、實際上在體制中已經發生的問題。
韓正說,一些並不是按照市場經濟體制形成的協會、學會等,都涉及經濟體制的問題。它們曾經發揮過正向作用,但現在不改革,負面作用越來越大。“我覺得這兩個方面如果有重大突破,整個浦東新區乃至全上海的活力就可以進一步增強。制度創新是關鍵,要在點上突破帶動全局。”韓正說。
如何才能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呢?這種激發活力的制度創新如何突破呢?韓正認為,要緊緊抓住三個方面:第一方面是市場主體的創新活力;第二方面是政府監管的機制創新要有新突破;第三方面,浦東在要素配置、資源配置的制度創新上要有新突破。
設定目標留有余地
之所以提出“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6.5%以上的目標,楊雄此前在向上海市委全會作“十三五”規劃起草情況的說明時表示,主要有三方面考慮:一要守住底線。上海經濟增長必須保持必要又有可能達到的速度,大體上與全國保持同步,同時含金量要更高。也因此,“十三五”時期,要用更大力氣頂住經濟下行壓力,相機出臺切實有效的穩增長措施。
二要留有余地。從實際出發,不片面追求GDP增速和總量,為創新發展、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營造寬松環境、留出更大空間。
三要提質增效。“十三五”發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質量,關鍵是居民就業與收入、企業利潤與效益、政府財政稅收持續增長,城市環境不斷改善。
但是,要保持這樣的增速,難度不小。一方面,未來一個時期全球經濟貿易增長持續乏力,外需不足,上海經濟對外依存度較高,受到影響更大;另一方面,上海基本形成了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投資增長放緩。同時,環境資源約束更加趨緊,結構調整力度加大,低附加值的制造業加快向外轉移。
楊雄表示,上海“十三五”時期推進創新發展,激發發展新動力。建立完善以現代服務業為主、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支撐的新型產業體系,不斷提高服務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0%左右,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力爭保持在25%左右。

 

編輯:汪時鋒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280

李克強定調PPP領域兩法合一 國務院法制辦牽頭

困擾外界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領域的兩部正在起草的法律,終於被明確合二為一。

7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PPP模式推廣情況匯報。中國政府網消息披露,上述匯報過程中,發改委和財政部兩個部門分別提請了“特許經營立法”和“PPP立法”的意見,其中許多內容重複交叉,還有不少意見相左。法制辦負責人表示,應該統籌協調兩部門意見,推進單一法案的立法工作,為推廣PPP模式提供根本的法律保障。

李克強在上述會議上強調,“我們建設法治政府,國務院法制辦一定要超越部門利益。在起草相關法律法規條例過程中,既要充分聽取吸收相關部門的意見和建議,更要站在‘法治’的高度,超越於部門利益之上。在這一點上,法制辦必須要有權威,‘說了算’!”

李克強當即明確要求由國務院法制辦牽頭,加快推進相關立法進程,以更好的法治環境更大激發社會投資活力。

參與特許經營法起草的君合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劉世堅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是國務院首次強調PPP立法合二為一,之前學界、業界已經對此有很多討論,也達成了這一共識。PPP領域立法合二為一,將減少社會資本參與PPP項目的不確定性,也讓PPP實操問題可以在一部法律下解決,減少混亂。

劉世堅介紹,目前國家發改委牽頭聯合國務院法制辦、財政部等11個部委成立立法組,力推特許經營法,爭取在9月底前形成《中國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法(草案征求意見稿)》送審稿,按照立法程序上報國務院。而財政部在今年年初則起草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即上述PPP立法。

不過,特許經營法和PPP立法這兩部正在起草中的法律,許多內容重複交叉,還有不少意見相左。

PPP專家、清華大學教授王守清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學術層面來看,兩部法律草案其實沒有本質差別。無非是PPP立法比特許經營法範圍更廣些,內容更具體些,兩個部門在PPP領域權力分配上更傾向自己的部門。

劉世堅告訴本報記者,兩部法律所體現的一些沖突,本質上是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兩個部門職責不同,對PPP的內涵外延的理解有所不同。

他舉例,比如財政部要求所有PPP項目都要做物有所值論證和財政可承受能力論證,而國家發改委並不否認這兩個論證,只是認為使用財政資金才需要做兩個論證。這些論證就涉及部門審批權力。在項目性質劃分方面,發改委更多地從規制特許經營項目去做,而財政部不怎麽提特許經營。

上述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厘清了有關部門在PPP領域的職責。

劉世堅認為,一個PPP項目實施一般在10年以上,如果期間PPP領域出臺上述兩部法律且時間肯定不一,這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大不確定性,也讓投資者尤其是民間投資者不敢介入PPP項目。而且兩部法律有交叉和沖突,也讓投資者和地方無所適從。而兩部法律合二為一,然後進行體系性立法,則穩定了投資者預期,也讓PPP項目更好地落地。

根據財政部PPP中心數據,截止2016年5月31日,全國各地PPP項目總數量為8644個,總投資需求約為10.42萬億元。不過,截至2016年4月13日,納入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的PPP項目的落地率約為21.7%,PPP項目落地難。

劉世堅建議,針對特許經營PPP項目和政府購買服務PPP項目進行立法,二法並一法,用一部法律規制兩類模式,在一法之下實行“雙軌制”管理。這一方面將解決特許經營與PPP的區別問題,一方面解決使用者付費與政府購買服務的區別問題,而且能夠有效覆蓋雙方交叉領域。

在立法推進方面,劉世堅認為,目前只有特許經營法進入了國家立法計劃,這一立法資源非常寶貴,應該抓緊這一時間窗口,凝聚各方共識來推進PPP立法。

王守清表示,目前兩法合一最難的是兩個部門如何妥協,包括法律名字、適用領域等。不過更關鍵的是,目前PPP模式推廣中遇到的普遍性問題,包括PPP法律救濟問題、土地問題、金融機構介入問題、投資者退出等問題。

目前全球各地PPP法律名稱不一。比如,中國臺灣稱為《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日本稱為《關於充分發揮民間事業者的活力來促進特別設施整備的臨時措施法》,韓國則為《社會基礎設施民間投資法》。

劉世堅建議,新法名稱可以考慮《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服務事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民間資本參與公共服務事業法》或《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投資促進法》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870

並購重組監管定調:簡政創新與從嚴監管齊下

伴隨重組新規的落地和適行,以及監管審核工作的引導,並購重組市場的發展趨勢已逐漸明朗。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在近期公開發言中稱,證監會將繼續完善並購重組機制,同時也將強化對“忽悠式”、“跟風式”重組的監管力度。對照新規政策和監管層表態,針對並購重組的監管風暴和支持力度都未有減弱之勢,從嚴監管和簡政創新未來或仍將長期並行。

鼓勵並購重組立場不改

不管是已修訂和實施的重組管理辦法,還是年內的多次公開表態,監管層都在不斷強化著鼓勵並購重組良性發展的立場。

證監會官網9月27日發布新聞稱,姜洋在四川上市公司並購重組高層研討會上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通過推動企業並購重組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在推進上市公司並購重組過程中,證監會也一直高度重視市場化、法制化建設,包括推動大幅取消和簡化行政審批事項,創新事中、事後監管方式等。當前,九成的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交易都已無需證監會審批。

簡政創新,已經為並購重組市場的發展帶來積極效果。姜洋總結稱,去年全市場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交易共計2669單,交易金額2.21萬億元,同比增長52%。橫向整合的產業並購,已逐漸成為主流趨勢。

對於未來並購重組的監管趨勢,姜洋也給出了明確的思路。其表示,證監會將繼續完善並購重組機制,積極協調各方推動消除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並購重組的障礙,加大對企業通過並購重組做優做強、提升效能的支持力度。

值得註意的是,在年內掀起的監管風暴中,監管層已多次對鼓勵並購重組良性發展的立場予以強調。

在今年5月,涉及影視、遊戲等四行業跨界定增被叫停的傳聞傳出;證監會隨即出面澄清,稱再融資和並購重組政策沒有任何變化。緊隨其後的並購重組委會議上,升華拜克、利歐股份的跨界重組過會,進一步打消市場對“一刀切”式監管審核的疑慮。

次月,證監會宣布就修訂重組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全面清理整頓由借殼上市引發的市場亂象。新規調整幅度大、涉及內容多、覆蓋面廣,因此也被市場稱之為“最嚴借殼新規”。修訂後的管理辦法已在9月9日正式實施。在修改說明和此後的相關問答中,證監會都強調,此次修改意在給“炒殼”降溫,促進市場估值體系的理性修複,繼續支持通過並購重組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引導更多資金投向實體經濟。

對於支持並購重組市場發展的態度,在新規的兩處調整中體現得更為明顯。其一是在公開征求意見階段明確的60個月首次累計原則期限。按照原先的規則要求,一旦收購和變更上市公司控制權後,將終身累計計算向收購人購買的資產總額的占比;此次明確適用的期限後,交易預期和操作都將更加明晰。

另一處調整,是在新規正式發布實施時啟用的一個月“冷淡期”原則。此前,上市公司在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或草案後且主動終止時,需承諾3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在證監會近期的修訂和調整中,該期限縮短至1個月。若上市公司在3個月內再次啟動重組,應在新啟動的重組預案和報告書中重點披露前次終止、短期內再次重啟的原因。市場觀點對此表示,此舉將有利於上市公司縮短重組進程、提高資本運作效率。

上述調整也迅速在資本市場得到響應。截至目前,新近發布的終止重大資產重組公告中,上市公司多已開始適用新的 “冷淡期”規則調整。近期,除浩物股份在終止重組的同時承諾未來2個月內不再重啟之外,安源煤業、*ST藍豐、諾德股份、長航鳳凰等上市公司均承諾,終止當前重組的一個月內不再啟動重組。

從嚴監管持續發威

與鼓勵並購重組良性發展的立場同樣堅定的,還有從嚴的監管態度。姜洋在上述發言中同時強調,證監會未來將繼續強化對“忽悠式”、“跟風式”重組的監管力度,加強對並購重組的信息披露和事中、事後監管,切實促進並購重組更好地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事實上,持續了半年多的並購重組監管風暴當前仍沒有減弱之勢。年內截至目前,已有18家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申請被否;尤其在今年6月重組管理辦法修訂出臺後,僅3個月就新增10起被否案例。

持續盈利能力仍是重組被否的重災區。本月19日,證監會並購重組委第68次會議的審核結果公布,神農基因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申請未獲通過。審核意見稱,神農基因重組的標的公司未來持續盈利能力具有重大不確定性,不利於提高上市公司資產質量、改善財務狀況、增強持續盈利能力。

此外,對於並購重組相關主體資質的審核也有趨緊之勢。按照並購重組委的工作公告,9月28日周三原計劃審核恒信移動、輔仁藥業、*ST興化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申請。就在上會前的26日,證監會宣布暫停對輔仁藥業的申請審核。27日晚輔仁藥業發布公告稱,由於信披違規,公司董事長與董秘將在10月8日接受河南證監局監管談話,並進入證券期貨誠信檔案。根據《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規定,上市公司董、高層人士36個月內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12個月內受交易所公開譴責或涉嫌違法違規而被調查等情況,均不得推進非公開發行。

在新規的全面約束、監管審核收緊、盈利能力從嚴追問的多重震懾下,上市公司推進並購重組更趨謹慎。

熊貓金控9月27日晚宣布終止重大資產重組。據此前公告,公司擬募集不超過38.5億元,並全部投向網絡小額貸款、互聯網金融大數據中心等互聯網金融項目。有投行人士此前就向本報指出,針對涉及互聯網金融的再融資監管一直趨嚴。而熊貓金控方面也在此次公告中稱,此次終止重組是由於再融資政策法規、資本市場環境、融資時機等因素發生諸多變化。

綜藝股份在9月25日晚宣布了終止重大資產重組的公告。自年初停牌後,綜藝股份就在推進對私有化後的中星微旗下公司中星技術的收購;標的資產作價101億元,溢價超過20倍,其估值甚至超過了母公司。值得註意的是,近期多起重組均涉及不同市場的資產估值差異問題,市場也對跨市場套利的現象保持密切關註。博通股份、揚子新材在本月已先後宣布終止重組。綜藝股份在27日的說明會上表示,此次重組終止主要是由於監管政策存在不確定性。

據不完全統計,自9月9日修訂後的重組管理辦法實施以來,也有超過20家上市公司自行終止了重大資產重組或非公開發行股票。其中,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均指出,終止重組是由於政策法規和市場環境生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962

不止關於樓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明年16項要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6日閉幕,5000多字的會議通稿透露出很多重要經濟信號。2017年經濟工作怎麽幹,樓市、匯率、貨幣政策等經濟熱點怎麽辦,哪些政策將影響你生活。梳理會議通稿全文,這16個要點值得你認真讀一讀。

1、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

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預算安排要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適應貨幣供應方式新變化,調節好貨幣閘門,努力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和機制,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

2、保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穩定

要在增強匯率彈性的同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3、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著力防控資產泡沫,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4、穩定民營企業家信心

要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擴大開放,穩定民營企業家信心。

5、深入細致做好社會托底工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要加強預期引導,提高政府公信力。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思路,深入細致做好社會托底工作,擴大人民群眾獲得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6、推動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

去產能方面,要繼續推動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

去庫存方面,要堅持分類調控,因城因地施策,重點解決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過多問題。

去杠桿方面,要在控制總杠桿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業杠桿率作為重中之重。

降成本方面,要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

補短板方面,要從嚴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從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著手,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既補發展短板也補制度短板。

7、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明晰農村集體產權歸屬,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利。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要嚴守耕地紅線,推動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加快落地,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廣辟農民增收致富門路。

8、振興實體經濟4項舉措

要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

要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引導企業形成自己獨有的比較優勢,發揚“工匠精神”,加強品牌建設,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強產品競爭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要建設法治化的市場營商環境,加強引進外資工作,更好發揮外資企業對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要更加重視優化產業組織,提高大企業素質,在市場準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創造條件,使中小微企業更好參與市場公平競爭。

9、“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5項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要在宏觀上管住貨幣,微觀信貸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購房,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

要落實人地掛鉤政策,根據人口流動情況分配建設用地指標。

要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盤活城市閑置和低效用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發展。

要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立法,加快機構化、規模化租賃企業發展。加強住房市場監管和整頓,規範開發、銷售、中介等行為。

10、國企國資改革

要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

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加快推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

要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堅持有錯必糾,甄別糾正一批侵害企業產權的錯案冤案。保護企業家精神,支持企業家專心創新創業。

11、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

要穩妥推進財稅和金融體制改革,落實推動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總體方案,抓緊提出健全地方稅體系方案。

12、金融監管體制改革

要深入研究並積極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改革,完善國有商業銀行治理結構,有序推動民營銀行發展。

13、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要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加快出臺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

14、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要有重點地推動對外開放,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發揮好政策性、開發性、商業性金融作用。

15、抓好重大改革頂層設計

要完善跨部門的統籌機制,加強對財稅、金融、土地、城鎮化、社會保障、生態文明等基礎性重大改革的推進,既制定方案又推動落實。抓好重大改革頂層設計,也要充分調動地方和基層推動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6、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體現在黨領導經濟工作之中

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把落實黨中央經濟決策部署作為政治責任,黨中央制定的方針政策必須執行,黨中央確定的改革方案必須落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906

煤炭循環經濟定調:清潔生產,高效利用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對於煤炭清潔開發利用,從清潔生產和高效利用兩個方面作了具體安排。

生產側方面,《規劃》要求推行煤炭綠色開采。研究制定礦區生態文明建設指導意見,建立清潔生產評價體系,建設一批生態文明示範礦區。

近年來,我國許多礦區為實現經濟效益對煤炭資源進行過度開采,造成地表塌陷、大氣汙染、水汙染、噪音汙染及矸石山等一系列環境問題,也給礦區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危害。

神華新街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牛雲鵬認為,打造生態文明礦區要堅持整體布局、節約高效、環境友好和以人為本的原則,最終達到汙染物排放最小化、廢棄物資源化和無害化,實現礦區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以新街臺格廟礦區為例,礦區摒棄傳統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以“資源開發—生產—資源再生”為主要特征的循環經濟。一方面從源頭減少土地沈陷和煤矸石、礦井水等伴生物的排放,降低對礦區環境破壞,減少綜合利用處理成本,以最小的資源和環境成本換取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過煤炭向電力、深加工、建材等下遊產業延伸,進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提高經濟效益,提升企業抵禦市場風險能力,使企業做到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續發展。

《規劃》同時明確了發展礦區循環經濟。統籌礦區綜合利用項目及相關產業建設布局,提升循環經濟園區建設水平。支持煤炭企業按等容量置換原則建設洗矸煤泥綜合利用電廠,發展煤矸石和粉煤灰制建材,推進礦井排水產業化利用,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山西靈石天聚鑫源煤業有限公司原煤銷售部部長郭金瑞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煤炭企業從前對煤矸石的處理主要以掩埋為主,現在企業打造低熱值煤矸石電廠,燃料為煤矸石、煤泥和中煤,采用循環流化床鍋爐,並同步建設全封閉煤場和高效脫硫脫硝及除塵設施,洗煤廠所產生的煤矸石、煤泥和中煤得到綜合利用,避免了這些次級產品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同時能夠兼顧周邊城鄉集中供熱和直接供電。

《規劃》顯示,加強礦區生態環境治理。加快推進礦區損毀土地複墾、植被恢複、采煤沈陷區綜合治理和新疆等地區煤田火區治理。積極構建開發式治理、市場化運作的治理新模式,加大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治理力度。

郭金瑞介紹,他所在的企業實行露天開采時,邊開采邊造地,中心地區種植小麥、玉米等,並大面積植樹,避免水土流失。開采過程中,土質層層碾壓,以防止出現大坑、滑坡、泥石流等。

另外,煤炭清潔高效發展已成為能源發展的重要戰略問題,是確保我國能源安全、推進能源轉型的重要路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要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近期,國務院明確將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作為能源轉型發展的立足點和首要任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535

2017年銀行業監管風向定調:提升質效 嚴控七大風險

1月10日,銀監會在當天召開了2017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2017年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回顧2016年銀行業發展時表示:“實現了銀行業‘十三五’良好開局。”例如,支持“三去一降一補”全面推進,普惠金融全面實施,民營銀行、消費金融公司設立實現常態化,投貸聯動試點順利推進,市場化債轉股正式啟動,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股份制改革全面落地,理財、信托登記系統持續完善等。

據初步統計,截至2016年12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余額2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5.8%。全年實現凈利潤2萬億元,同比增長4%,增速有所回升。同期,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81%、撥備覆蓋率175.5%,資產利潤率0.99%,資本利潤率13.2%,資本充足率13.3%。

同時,會議也給出了2017年銀行業監管的關鍵詞。

提升質效:差異化信貸、市場化債轉股

在“穩中求進” 工作總基調上,銀監會表示會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重點工作部署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切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被放在首位,其中涉及到金融機構在“三去一降一補”上面的落地。

具體來看,首先是提升薄弱領域金融服務水平,包括努力實現涉農信貸投放持續增長,提升實現小微企業貸款“三個不低於”目標,著力提升金融精準扶貧效率等。

創新創業金融服務模式方面,銀監會也表示繼續積極穩妥、有序推進投貸聯動試點工作,全力協助試點銀行機構設立投資功能子公司,適時擴大試點範圍。

2016年4月,銀監會等三部委發文推進銀行開展投貸聯動業務試點,首批試點地區包括五大地區和10家銀行。此前,中行表示擬在境內出資設立投資公司,專職負責投貸聯動項下股權投資業務。目前已成立了專門的籌備小組,相關材料已報送銀監會等待審批。

此外,作為落實宏觀經濟政策中“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的目標,在2016年銀監會牽頭各地落地債委會,完善差異化信貸支持,推進市場化債轉股,這三方面也將是2017年銀監會監管工作的重點內容。

“債權人委員會不僅是加大銀行資產保全力度的風險緩釋手段,更是銀行業通過優化信貸結構、貫徹落實中央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精神的重要舉措。”銀監會表示。銀監會要求債委會對關鍵行業等領域繼續給予信貸支持,對長期虧損等企業制定資產保全,推動企業重組或退出市場,同時對未合法的新增產能項目,一律不給予授信。

支持“去庫存”,銀監會表示會完善差異化信貸政策,有保有壓,對於低質低效、無法轉型、喪失市場的“僵屍企業”,穩妥有序實現市場出清,堅決退出環保排放不達標、嚴重汙染環境且整改無望的落後企業。同時,對於產能過剩行業中有效益、有市場、有競爭力暫時面臨困難的企業,要區別對待繼續給予支持。此外,還要分類實施房地產金融調控。

2016年在“去杠桿”方面,市場化債轉股啟動,2017年這方面還會繼續推進。“鼓勵面向發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暫時困難的優質企業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嚴禁將‘僵屍企業、失信企業和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作為市場化債轉股對象。”銀監會稱。

第一財經根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此輪銀行開展市場化債轉股規模已經超過2000億元。有機構預計,本輪市場化的債轉股有望達到萬億規模。

風險防控:嚴控不良 嚴管交叉性風險

風險防控永遠都是銀行業發展的重要議題。

2017年,銀監會將“以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為底線,紮實推進重點領域風險防控。”

銀行不良貸款上升壓力未減,上述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81%,上升趨勢並未改變。銀行業人士常被問及的預測是,“你認為不良貸款見頂了嗎”,然而多數銀行業人士的回答可能是“很難說”,並不算樂觀。

銀監會要求銀行摸清風險底數,細化信貸資產分類,加大風險隱患排查力度。嚴控風險增量,加強統一授信、統一管理,嚴格不同層級的審批權限。

存量不良貸款對銀行而言,壓力也不小。“加快處置存量風險,提高損失吸收能力。”銀監會稱。銀監會數據統計,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已經達到1.49萬億元。銀行不良貸款的上升,也將不良處置市場推向風口,當前各個地方積極設立地方AMC,各路資金也在積極進入該市場,為不良處置提供更多的渠道提高處置能力。

除了嚴控銀行不良貸款的風險以及增量風險,銀監會對其他五大領域提出風險嚴控,包括流動性風險、交叉性金融風險、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風險、互聯網金融風險以及非法集資風險。

流動性風險方面,銀監會要求銀行提高應急管理能力和負債管理能力,提高行業互助能力,建立健全城商行、農商行流動性互助機制。

對於交叉性金融風險,銀監會表示,會實施穿透原則,對資金源於銀行體系的各類交叉金融業務,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納入全面風險管理;做實並表監管。同時,將完善監管規則,確保對同類業務適用同樣的監管標準。

2016年,多個部委對互聯網金融進行專項整治,推進監管落地。銀監會在2017年也表示會繼續推進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加快分類處置和清理規範。嚴處非法集資風險,推動出臺處置非法集資條例,防範境內民間金融活動的風險傳染。

改革開放:“四個導向”推動銀行業回歸本業主道

隨著利率市場化等逐步推進,銀行業也在深入推進改革開放。2017年,銀行業改革開放將重點圍繞“四個導向”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一是堅持“本源導向”,即“一切銀行業改革、創新和對內對外開放,都要圍繞回歸本源、專註主業展開,切實服務和服從於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這個總目標和大方向。”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銀監會要求針對不當創新、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開展專項治理,推動銀行業回歸本業主道。

三是堅持“風險導向”,風險出在哪里就改哪里,風險藏在哪里就改哪里,風險傳染在哪里就改哪里。

四是堅持“效果導向“,定期檢查評估,適時對標微調,確保改革見實效、企業得實惠、銀行有實績、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有實實在在的提高。

銀監會要求積極穩妥組建農村商業銀行,穩妥推進省聯社去行政化和履職規範化,組織開展村鎮銀行投資管理模式試點,持續深化普惠金融機制改革等。

2017年,銀監會也表示要全面提升監管能力,強化聯動監管,包括部委聯動、地方聯動以及跨境聯動等。

“今年要開展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的“三套利”專項治理,嚴肅查處一批違法違規問題,使查處真正成為監管利劍。”銀監會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634

 2017年保險業監管定調 防範風險成監管重心

1月12日,2017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中國保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項俊在發言中再次重申“保險業姓保、保監會姓監”這一監管理念。

從項俊波對風險防範與處置的措辭之嚴厲,再次彰顯了監管層對風險的“零容忍”。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將防範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重點圍繞公司治理、保險產品和資金運用三個關鍵領域,下決心處置潛在風險點。

防控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項俊波在會議上指出,做好2017年的保險監管工作,關鍵在於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經濟金融工作的決策部署,把“保險業姓保、保監會姓監”理念貫穿到監管工作各個方面。

項俊波指出,始終堅持“保險業姓保”,推動保險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從服務脫貧攻堅、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三個方面入手,全面落實“保險業姓保”,把保險立足全局、融入全局、服務全局推向新的高度。

數據顯示,全國保費收入從2011年的1.4萬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3.1萬億元,年均增長16.8%。

項俊波強調,要打贏一場硬仗,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把防控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重點圍繞公司治理、保險產品和資金運用三個關鍵領域,下決心處置潛在風險點。對於觸碰風險紅線的,要堅持露頭就打,出手要快、下手要狠,確保把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對於形成風險隱患的,要增強同風險賽跑的意識,跑在風險前面,瞄準要害、果斷處置,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

保監會數據顯示,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從2011年的5家減少到2016年三季度末的3家,行業凈資產從2011年的5566億元增加到2016年11月底的1.76萬億元。

從嚴監管

2016年險資頻頻“舉牌”引發的上市公司控制權之爭已經在資本市場攪動了一輪又一輪不小的波瀾。自去年12月以來,最嚴監管風暴已經上演。保監會先後責令前海人壽整改,並暫停了前海人壽,隨後責任恒大人壽整改,暫停公司萬能險業務,並派駐工作組進駐前海人壽、恒大人壽開展現場檢查,12月底,保監會對萬能險業務整改不到位的華夏人壽、東吳人壽等2家公司采取暫停互聯網保險業務、三個月內禁止申報產品的監管措施。

在跨年的近一周以來,保監會基本以每日一文的節奏發布文件,從財險產品、保險公司合規、保險公司股權等多個維度全面防控風險,去年年末保監會更是建立了人身保險公司保險業務分級分類監管。

項俊波指出,保險行業和保險監管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一是保險業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發展模式粗放的問題仍然存在。二是多重因素共振加大了保險風險防控的難度,風險防範面臨較大壓力。三是市場化信息化法制化趨勢日益明顯,但監管自身建設還相對滯後。四是保險監管系統黨的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要牢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深化保險監管改革

項俊波指出,全面深化保險監管改革,推動保險監管走向現代化。堅持“放開前端、管住後端”,積極推進保險費率形成機制改革、市場準入退出機制改革、保險資金運用體制改革、保險產品監管改革,正式實施償二代監管制度體系。

同時,項俊波指出,切實發揮政策引導作用,打造全面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格局。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幹意見》。個人稅優健康保險、巨災保險工作持續推進,大病保險全面鋪開,農業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責任保險產品體系日益健全,保險的經濟“助推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日益發揮。

項俊波強調,牢牢抓住能力建設和制度建設兩條主線,把提升監管能力作為強化監管的重要基礎,把完善規章制度作為強化監管的重要支撐,著力打造符合時代要求的監管幹部隊伍和現代保險監管體系,全面提升新形勢下從嚴從實監管的能力和水平。要做實三項服務,把保險業服務全局推向新的高度。

項俊波還指出,要抓好四大改革,繼續以深化改革引領發展新常態。適應把握引領發展新常態,按照加快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改革要求,積極深化市場體系改革,有序推進條款費率改革,穩步實施資金運用改革,加快擴大對外開放合作,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中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保險需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215

對外投資熱度降低,今年定調“理性”、“真實”

過去兩年,中企到歐美“買買買”熱火朝天的場面,終於在2016年末遭遇“高空寒流”。商務部16日晚間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2月,中國對外投資金額驟降近40%,與1~11月同比超過50%狀況,呈現“冰火兩重天”的狀態。

在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數位專家看來,中國內部基於國際收支方面考量,資本項目巨額逆差背景下,金融風險加大,主動收緊政策才是最重要因素。

此外,隨著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持續貶值,外匯儲備規模下滑,中國監管機構開始逐步收緊審批,以及2016年一些大規模並購也正面臨著後續政策不確定風險等,中國對外投資一時降溫。

再加上外部環境,國際局勢此時也在發生著改變。對華不斷放出鷹派言論的特朗普,幾日後將正式就職,歐盟多國也面臨新一輪選舉,但是否會全面走向孤立主義,尚待觀察。

聯合國貿發組織投資司官員梁國勇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中國企業在2017年的對外投資,尤其是在歐美市場的並購,將會出現一個較為明顯的回落。

2017年海外並購或將回落

2017年以來,伴隨人民幣對美元持續貶值,外匯儲備規模也在不斷下滑,中國監管機構開始逐步收緊審批,控制資本外流,為2016年開始一路火爆的中國對外投資降降溫。

“2016年的(對外投資)增速確實太高了,我估計2017年不僅會回落,而且是大幅度回落。”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學院執行院長屠新泉說。

根據商務部剛出爐的數據,2016年12月當月對外直接投資558.6億元人民幣(84.1億美元),同比下降39.4%;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6年的前11個月,我國對外投資累計投資金額10696.3億元人民幣(1617億美元),同比增長55.3%。

這其中,並購的地位和作用引人關註。根據商務部統計,2016年全年,我國企業共實施對外投資並購項目742起,實際交易金額1072億美元,涉及73個國家和地區的18個行業大類。對比2016年全年中國對外投資金額(1701.1億美元),並購占比超過60%。

市場咨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企業對美國投資較2015年增加了兩倍,達到456億美元。這也使得2000年以來中國對美直接投資累計超過1000億美元,達1090億美元。

據榮鼎統計,2015年和2014年中國對美投資規模分別為150億美元和119億美元。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對美投資總額是五年前的10倍。從投資形式來看,2016年中國企業在美並購仍是主要投資形式,當年已完成並購交易總額約為440億美元。

除了國內政策收緊因素外,2016年的一些大規模並購也正面臨後續政策不確定的風險。

2016年2月3日,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宣布,願以約4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士農業化學和種子公司先正達。在此次收購之前,官方統計的中國公司海外並購單筆最大收購規模還沒超過百億美元,但該筆交易還未結束,需等待歐美反壟斷機構的審核批準。

2016年10月,歐盟委員會對此項交易展開了深度反壟斷調查。最新進展是,此並購的反壟斷審批期限將被延長10天至2017年4月12日

梁國勇對第一財經記者稱,2017年,中企並購會管控較嚴。由於並購對象主要在歐美,這將導致對歐美投資規模的減小;不過硬幣的另一面是導致綠地投資的正面增長,可能對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的投資會提高。這其中,一帶一路可能是重要的原因。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3億美元。截至2016年底,我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初具規模的合作區56家,累計投資185.5億美元,入區企業1082家,總產值506.9億美元

外匯總額控制成監管關鍵

對於那些有意走出去投資的企業而言,監管威懾力最大的部分是外匯兌換。

去12月初,發改委、商務部、人民銀行、外匯局四部門連續發布通告,監管層已密切關註到近期在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出現的一些非理性對外投資傾向。

事實上,中國企業具相當規模的海外投資,一般需要經過上述四部門的三道門檻:備案與核準、項目可行性(俗稱路條)、銀行換匯額度,但項目最後是否能夠出海的核心,都落在能否獲批相應的外匯額度上。

數名服務企業做跨境投資的律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今年四五月份開始,每個月都有一定的外匯兌換額度約束,這是不成文的規定。這種窗口指導的額度意見,也在一些銀行等金融機構一線人士的口中得到證實。

窗口額度控制並非透明可預期。各地外匯額度不一樣,若遇到外匯額度緊張情況,則會拉長審批時間,有的甚至可能不批。據其中一位人士透露,在這樣的情況下,外匯額度只能參照周圍其它項目,沒有書面的線。“像低於一億人民幣,金額較小,稍易通過一些;而超過兩億美元,屬於金額較大,很難通過。”

從已有經驗來看,金融企業的境外投資,直接由主管部門批準就可以;若是非金融類企業的境外投資,則需要通過發改委和商務部的系統核準或備案,這些流程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分開進行,其中發改委註重項目的宏觀管理,是否符合產業政策宏觀調控,商務部的投資證書,主要是考慮統計中國資本對外投資的數額、行業等。

在一般情況下,企業要從商務部門拿到投資證書後,才能到外匯局進行購匯。其他一些特殊情況,可能會涉及到反壟斷領域的經營者集中申報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前者由商務部管,後者由證監會負責。

“在之前的實踐中,外管局只認商務部的投資證書。不過現在外匯收緊,發改和商務都需要了,這樣一來,現在很多客戶的資金出境都遇到了問題。”上述一位律師說。

那些一線的申報人員,已經感受到審批的傾向。其中一位人士稱,相比國企對外投資項目,之前占據“走出去”相當大比例的金融機構(包括險資和基金),步伐在放緩。

榮鼎的報告也顯示,2016年金融投資在中國對美投資中的占比大幅下降。受財務收益驅動的交易在2016年總投資中占到30%,2015年這一比例在50%以上。戰略性投資在2016年再次成為主要驅動因素。

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司長周柳軍上月27日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下一步計劃是推進立法,從國家層面推進制度設計。接下來將推動出臺《境外投資條例》,研究制定加強境外投資管理政策,做好真實性審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7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