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不要太牛,也不要太熊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27.html

美聯儲局主席 Ben Bernanke 昨晚在 Jackson Hole 講話,基本上什麼都沒說,甚有老師「明天再來」的味道。九月聯儲局的會議一日變兩日,到時再看情況商討諸種不同的刺激經濟措施。


對於我們這些投機賭徒來說,市場對消息的反應比消息本身來得重要。在 Bernanke 宣告保持零息至2013年中之後,美國股市指數雖仍有震盪,但似乎逐漸找到短期底部,美國金融股的跌勢亦開始穩定下來。

可是,歐洲卻仍未穩下來,歐洲的金融股仍然繼續沉底。歐洲各國的主權債券以及金融機構的信貸違約掉期不斷上升(雖然昨晚有一些微跌),歐債危機仍然是最危 險的重點。德國仍然拒絕歐元共同債券的方案,表示出極不願意無了期的救助歐豬。芬蘭要求希臘提供抵押品才肯發放貸款,而歐盟亦開始同意其他國家可以學芬蘭 那樣要求抵押。從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以及主權國的行為來看,希臘爆煲似乎已成定局,問題只是如何處理,以及後果是怎樣。而瑞士央行表示要對瑞士法郎存款收 費,瑞郎急跌。


在歐美風雨飄搖之時,反而中國股市表現不錯。滬深股市週四的放量大漲,市場真金白銀的參予下令我們不敢太過看淡。而週四的人民日報出了一遍文章,顯示中央對貨幣收緊的態度上有一些軟化跡象,這是十分值得留意的。

我經常強調,各國政府能否拯救世界、做法是否「正確」,並不是我們這些投機賭徒的關注重點。我們只關注市場對消息的反應,以及這些措施如何影響各種資產的價格。


我個人的看法如下:

  • 近三年已顯示了中國股市的領先性。最近中國人壽的崩盤,以及其他中資金融股的走勢,顯示A股市場的折讓是對的,A股比H股市場有效。
  • Bernanke 宣告低息至2013後,再宣佈QE3與否已不太重要。債券、商品市場其實已顯示現在已經和有QE3的分別已經不大。
  • 歐債危機會不斷騷擾市場,而危機的嚴重性,以及爆煲的風險也愈來愈大。
  • 環球經濟增長減慢,衰退風險增大,但通脹持續。
  • 不論有沒有QE3,黃金仍然是上漲的機會居多。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全世界開始對各大國的 Fiat Money 有信心危機。
  • 本地的二三線動力股仍然趨勢向下,偶有股票洗倉式下跌。做長倉要十分小心謹慎,不要胡亂死牛 go go go。
  • 由於大盤反彈的機會也不少,淡倉宜小心選擇對象和控制注碼。
動力股本週表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30

我靠 這太牛B了 A股電力公司要來大牛市了 Pune的碎片哥

http://xueqiu.com/2915442382/26774435
三中全會後的能源改革_對話_思想頻道_一財網:電力行業市場化改革的思路和步驟
能源行業一些領域有著自然壟斷的性質。改革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自然壟斷和競爭性領域分開,即:網運分開。帶有公益服務性質的自然壟斷領域由政府單獨管理、單獨定價,嚴格監管。其他部分都要實行市場化,放開價格,將市場供需形成價格的機制引入競爭性領域。對此,《決定》的闡述是非常精確的。
電力體制改革理應遵循這個思路。應當看到,2002年的5號文件和現在的三中全會《決定》對此如出一轍。電力行業雖然早已實行了「廠網分開」,但電價改革停滯不前。時至今日,管理部門還要繼續完善對競爭領域電力的成本定價機制,這就有違全會《決定》的改革方向了。5號文件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討論通過的,但這個改革方案不了了之,改革進入到廠網分開就走不下去了。
電力有條件率先改革,那麼下面做什麼?我認為就干兩件事,而且這兩件事一定要有先後次序。第一步,盡快給各個電網企業單獨定價,實現電網企業的收入與發電企業售電和電力用戶購電脫鉤。這件事不做的話,後面的電價改革就沒有條件推行,比如會鞏固計劃內、外雙軌制電價體制,電力市場交易將變成向計劃外電量尋求優惠,這對改革是十分有害的。第二步就是放開電價,政府不再定價,而是由發電企業與電力用戶通過電力市場交易形成電價。
關於第一步,國家對電網企業定價的時候,要按照5號文件確定的6個區域電網經營範圍,作為全國6個區域電力市場基本單元。5號文件對區域電網的描述是「實之又實」,各省級電網公司是區域電網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對電網定價可以「先粗後細」,可先用現有的購售電價差為基礎,形成各電壓等級的輸、配電價。以後逐步過渡到對電網企業按照「資產利潤率」嚴格管理考核的、比較精確的定價方式。
關於第二步,放開電價。大家常說的「大用戶直接購電」是不準確的。我們在英國看到,所謂大用戶直接購電,是英國開始實施放開電價的時候,分為幾個電壓等級,逐級、限期放開電價的做法。不是說大用戶就可以直接購電,而是要從高電壓等級的大用戶開始,逐級放開,直到低電壓的小用戶。放到哪一級,哪一級的用戶必須實行合同購電,否則無電用。
「競價上網」現在完全可以不搞。競價上網是非常好的發明,但是英國2001年實行新電力交易辦法,全部電力都要求通過交易合同購電,競價上網就停掉了。現在購電合同全世界都通行,電力調度就是調度合同,電力價格都在發電廠和用戶所簽合同中做出約定。從大用戶到小用戶,花一年的時間,經過幾個電壓級別的放開,就可以將佔全部發電量85%左右的工業和商業用電改為合同定價,剩下的15%左右的電量(居民生活用戶、農業生產),可以在一段時間裡執行政府指導定價。以後隨著零售環節市場化的深入,再逐步放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179

中國車市衰退 竟是陸股太牛害的!

2015-06-29  TCW


進入盛夏,中國股市狂奔牛市還熱不停,但中國車市卻感受不到股民賺錢的財富效應,市況彷彿進入寒冬。

中國,這個全球最大車市出了什麼問題?

先從總體經濟上看,由於二○○九年和二○一○年,中國車市產銷量都有超過三成的高成長率,使得車商在當時做未來五年規畫時,喊出長期樂觀的口號,並以此為依據盲目擴張產能,等到產能建成,卻面臨汽車市場產銷增速一落千丈。

根據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最新統計,今年前五月,小客車市場銷量年成長率,只有八.八%,比去年同期,少了六.一個百分點。對比其他已開發國家,這樣 成長力道依舊驚人,但如果是拉長時間看,的確令人憂心,因為中國車市,已經從十年前高達兩成以上的年平均成長率,大幅下滑到僅個位數。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秘書長董陽,四月在上海的一場研討會上就表示,中國今年汽車(包括商用車、轎車)銷售量成長率,恐將低於年初預估的七%,未來五%到一○%的年增率,將成為新常態。

中國車市拐點已現今年成長探新低,恐僅3%

但業界更加悲觀,中國三大車商之一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劉衛東,六月九日在重慶舉行的全球汽車論壇上預估,「中國車市拐點已經出現,」今年最多只有三%的年成長率,這將是二○一一年以來的最低成長,有十五家自主品牌的產能利用率,甚至在五成以下。

中國五大汽車集團之一、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和誼更喊出,到二○二○年,至少兩成的業者會出局,甚至可能三分之一的汽車製造商,都會被淘汰。

這股寒意,國外廠商也深刻感受到。《華爾街日報》曾報導,外商品牌第一季在中國市場的銷售表現,明顯不如去年同期。以福特為例,去年第一季中國市場銷售量年增率,高達四五%,但今年第一季則是急速下滑至九%。

另外,中國高檔汽車需求的指標代表、德國福斯集團旗下的奧迪汽車,五月在中國銷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一.六%,是自二○一三年二月以來,在中國的銷量首次下滑,而同業德國寶馬汽車(BMW)核心品牌小客車,五月在中國銷售也下滑五.五%,為逾十年來在中國市場首度下滑。

低迷買氣衝擊大通用降價、現代減產求生存

低迷的買氣已經讓車商開始降價清庫存。

上海通用汽車公司(上汽集團、通用汽車合資企業)則是日前透過官網宣布,即日起對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三大品牌,旗下十一個主力產品系列降價,調降金額 最高達人民幣五萬三千元(約合新台幣二十六萬元),同業包括長安福特、上海大眾等,也紛紛通過不同方式下調售價,一場殺價割喉戰正白熱化。

除了降庫存,外商也開始大降產能。

例如韓國現代汽車公司、起亞(KIA)汽車公司六月十二日宣布,因應中國銷售下滑,公司已進行減產。現代牙山(Asan)廠,已在五月底日減產四分之ㄧ。 此外,起亞中國廠本月也已縮減工時。但這無疑如同斷臂求生,英國《經濟學人》四月份時就評論,依汽車業經驗,生產線產能利用率,必須要在七五%以上,才能 獲利,目前中國汽車生產線平均產能利用率,多數已下降到七成以下。

面對這般場景,英國《金融時報》引述中國一名汽車經銷商代表說法,「中國這隻大金牛正在消失。」但究竟什麼原因導致車市市況疲弱?

一般外界分析,包括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大城市實施牌照限制、以及中國本土汽車廠商競爭激烈都是原因之一,但最令人難以理解的是,一飛沖天的中國股市其實也抑制了車市的成長。

中國乘用車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認為,「股市就像是抽水機,吸乾了所有的錢。無論折扣有多大,人們都不願買車。人人都希望把錢放在股市裡。」麥格理駐香港 分析師魯文斯(Janet Lewis)則認為,消費情緒低迷,當中國車市八成的買主都是首購族,那麼自然會很容易推遲購買。

「一帶一路」現轉機中國車銷中亞,Q1年增4成

當然,中國官方也不會讓中國企業坐以待斃,北京所推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就是為此而來。今年第一季中國本土汽車品牌,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中亞國家的銷 量,年成長四成,成為中國國內車企海外事業發展的新跳板。畢竟,在日韓、歐美等汽車工業發達的國家,二○%到五○%的本土製造汽車是用來出口的,但在中國 這方面的比率還只有三%。

至於外商,由於中國還是全球最大一塊餅,即便是流血輸出也要想辦法存活,像是寶馬中國執行長安格(Karsten Engel)公開表示,上半年已在削減產能,減少向經銷商供應車輛,同時下調了全國經銷商第二季度銷量目標。英國車商捷豹路虎(J LR),也計畫將其第二季銷量目標下調一成到兩成,並祭出一系列商務政策,如將針對不同車型對經銷商進行補貼等。

不過,即便銷售狀況不佳,中國汽車類股股價照樣漲翻天,包括一汽、東風汽車等,漲幅在兩倍以上者,大有人在,即便營收獲利數據,都出現大幅衰退,但投資人在國家牛市的預期下,照樣埋單。但樹再高也長不到天上,中國股市千萬得小心夢醒時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53

四太牛潭尾項目 獲批建16幢洋房

1 : GS(14)@2016-08-13 12:37:12

【明報專訊】低密度住宅地有價,近月市場連錄不少大額洋房成交個案下,發展商亦加快部署。其中由賭王「四太」梁安琪旗下私人投資公司尚嘉控股(L'AVENUE),去年以5.48億元投得的元朗牛潭尾地皮,獲批建16幢2層高洋房另加1層地庫,住宅樓面為45,218.5方呎,發展商早前預料2018年後落成。

屋宇署批出16份建築圖則

屋宇署最新公布6月份批出16份建築圖則,除牛潭尾地皮外,信置(0083)去年以6.09億元成功投得西貢對面海康健路住宅地皮,亦獲批建2幢3層高洋房另加1層地庫,以及加2幢5層高低密度住宅另加1層地庫,住宅樓面為51,576.8方呎。另外,赤柱村道66號亦獲批建1幢2層高洋房。

6月2643伙私宅落成 1年新高

利嘉閣研究部根據屋宇署最新的資料月報統計,6月份私宅單位落成量為2643伙,較5月份的2,441伙再增加8%,創一年按月新高;上半年本港共有7417伙私宅落成,較去年同期的5070伙大增46%,令今年上半年的落成量已追貼至政府全年預測的約41%。上半年累積私宅動工單位錄9705伙,較去年同期的8887伙增加9%,並創自2005年以來的12年同期新高。

該行預期,下半年仍有多個焦點項目可望趕及在年內完工,當中元朗及將軍澳區仍是主要「倉庫」,料今年全港私宅單位落成量最終可達約1.7萬伙,有機會再創2005年後的11年新高。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417&issue=201608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4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