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平均通關時間從1至2天縮到2小時 天津自貿區企業報關成本節約7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4-25/1000463.html

天津海關副關長劉來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對進出自貿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貨物,由過去的“一票一報”,改為“多票一報”,平均每票報關的通關時間由原來的1至2天縮減到2個小時。

_____.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周程程

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成效究竟如何,企業最有發言權。

古德里奇航空結構服務(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傑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自進入自貿區(原綜保區)以來,古德里奇公司的收入及利潤連年實現兩位數增長。而這主要受益於通關時間的縮短。“天津自貿區管委會和海關將物聯網的移動式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用於航空維修周轉件的通關及追蹤監控,使得航空維修周轉件的通關時間由原來的三個工作日減少到不到半個小時。”

通關時間的縮減,直接利好許多如古德里奇一樣進駐天津自貿區的企業。

天津海關副關長劉來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對進出自貿試驗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貨物,由過去的“一票一報”,改為“多票一報”,平均每票報關的通關時間由原來的1至2天縮減到2個小時。

“多票一報”模式取得實效

天津海關數據顯示,天津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共接受17家企業申報“多票一報”模式報關單2萬8千多票,累計貨值8.56億美元,據企業測算,平均節約報關成本7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上述“多票一報”即“批次進出、集中申報”制度。

劉傑表示,這種新的通關模式已為古德里奇公司贏得了15個大的維修工作,帶來的銷售額達到80萬美元,大大提高了該公司在航空維修市場的競爭力。

此外,古德里奇開展了小時包修等業務。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主任楊兵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沒出臺小時包修政策前,所有帶出零件均需報關、繳稅,在政策出臺後,海關按照合同中維修費征稅,不再按照零件征稅,維修公司可攜帶多余零配件出區維修,之後再把未用零件帶回,簡化了報關手續。

創新政策直接給古德里奇帶來了經濟效益。數據顯示,天津自貿區成立以來,古德里奇的銷售額提高了20%,運營成本下降了3%,2015年營業額超過1億元,同比增長20%;利潤約400萬元,同比增長100%。

京津冀通關一體化將提速

天津自貿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沈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自貿區經驗服務於京津冀一體化方面,目前呼聲最大的是通關一體化。

據悉,目前京冀地區設立了10個無水港,實施京津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這也打破了關區界限,惠及三地約6萬家企業。同時,實施檢驗檢疫“通報、通檢、通放”和“進口直通、出口直放”一體化模式,使得貨物通關時間繼續提速。

沈蕾表示,將海關和檢驗檢疫工作前移,提高通關效率、提升港口吞吐量。根據過去一年的經驗推算,通關一體化將為企業降低20%~30%的通關物流成本,通關速度能提升80%以上。

對此,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物流部經理韓慶欣對媒體表示,在京津冀推行檢驗檢疫一體化制度之前,其每周都要在京津之間往返,現在檢驗檢疫手續都是在公司屬地北京完成,而且還享受工作人員上門驗放的優惠政策。在貨物通關時間做減法的同時,快遞、倉儲、滯箱費等各項通關成本也相應下降。“我們公司僅去年一年,因為通關一體化的實施,成本降低了900多萬元,相當於每個集裝箱節省成本近400元。”

天津檢驗檢疫局副局長王彥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自“京津冀區域檢驗檢疫一體化工作模式”實施以來,平均每批貨物通關時間節省0.5天,每標準箱為企業節約物流成本120元。

天津檢驗檢疫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京津冀三地共實施進口直通、出口直放貨物16.9萬批、134.2億美元,京津冀三地企業廣為受益,共為企業節省快遞、倉儲、滯箱費等各項通關成本1706.9萬元。減少出具紙質通關單86.3萬份,為企業節省簽證費用近518.1萬元,節省通關時間約345.4萬小時。

  • 每日經濟新聞
  • 祝裕
  • 每經記者 周程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243

22天縮至8.5天 武漢光谷為企業開辦按下“快進鍵”

在“放管服”和“三辦”(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的武漢東湖高新區,近期又為企業開辦按下“快進鍵”。

4月8日,剛剛拿到營業執照的小孫還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原本接下來到哪里刻制印章、還需要辦理哪些手續,成為她最急迫想了解的事情。“接下來幾天可能都要泡在光谷政務服務中心了。”小孫笑言。

然而,東湖高新區在全國率先推出的“縮短企業開辦時間辦事流程圖”,徹底打消了小孫的顧慮。

8日,武漢東湖高新區召開縮短企業開辦時間新聞發布會,首次將“三辦”改革向商業銀行和公章刻制單位延伸,企業開辦時間由原來的平均22個工作日壓縮至最短8.5個工作日。

據了解,縮短企業開辦時間是落實2018年國務院重要部署的應有之舉。今年3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兩會答記者問時提出,在放寬市場準入方面,今年要在六個方面下“硬功夫”,其中首先就是企業開辦時間再減少一半。

世界銀行發布的《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稱,中國開辦企業耗時22.9個工作日,開辦企業便利度位列世界第93位,這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發展水平不匹配。從2013年到2016年世行報告看,中國營商環境的排名已前移18位,但與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只需不到一天的企業開辦時間對標來看,還有差距。

去年,國務院第四次大督查及湖北省營商環境專項督查對企業開辦環節進行了調查,涉及企業開辦環節的公司名稱預先核準登記、辦理企業註冊登記、稅務部門補錄信息核定稅種、申請公章刻制備案、刻制企業印章、辦理人民銀行開戶許可證、申請購領發票等七項指標的辦理時間等。調查結果顯示,湖北省企業開辦平均用時26個工作日,其中銀行開戶時間偏長,普遍超過20個工作日以上。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縮短企業開辦時間,東湖高新區推出開辦企業全流程優化,稅務部門推出“新戶套餐”當場辦理服務;人保、公積金中心承諾涉企開辦業務當場辦結;轄區範圍內經公安機關許可的14家印章刻制單位向社會承諾最短2小時出章,並按照印章材質收取最低費用;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等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承諾最短4個工作日辦理開戶許可證,免收200元企業普通戶開戶費用,並大幅降低甚至取消賬戶管理費。

優化流程和服務後,在東湖高新區開辦企業的時間可縮短至8.5天,在全國平均水平的基礎上壓縮了60%,成本亦有所降低。

東湖高新區政務服務局局長李世濤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坦言,未來區域競爭的核心就是營商環境的競爭,東湖高新區想要提升區域競爭力,保持國內領先地位,必須拿出“新招數”,而縮短企業開辦時間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必然選擇。

下一步,東湖高新區還將圍繞在放寬市場準入方面“項目審批時間再砍一半”、“企業和群眾辦事力爭只進一扇門”等“六個一”的要求,在各環節“擠水”“消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更好參與國際競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9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