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周三承認,奧巴馬總統將考慮把美軍部署到伊拉克前線陣地,但僅限於為伊拉克打擊伊斯蘭國(IS)出謀劃策。但白宮堅稱,美軍不會扮演“參戰角色”。
“如果空襲不能有效打擊ISIS,那麽我將向總統建議向伊拉克派地面部隊。”美軍參聯會主席鄧普西(Martin Dempsey )周二在參議院作證時的這一番話震驚了國際社會。時隔一天之後,奧巴馬及其高級顧問團似乎已經在為此搭橋鋪路。
不過,白宮繼續堅稱“參戰角色”已實際上被排除,並且美軍也不會參與對IS的地面進攻。
到美國中央司令部訪問結束後,奧巴馬在麥克迪爾空軍基地對美軍發表講話稱:
我不會讓你們和其他(美國)軍隊卷入另一場在伊拉克的地面戰。
奧巴馬發誓稱,部署到前線為伊拉克出謀劃策的美軍“將不會背負參戰的使命”。相反,他表示,通過與美國空軍、培訓支持以及其他手段相結合,他們將繼續在地面上為伊拉克軍提供支持。
距離奧巴馬在9月10日作出“美軍決不踏上伊拉克領土”的承諾才剛一周,白宮已不再排除向伊拉克前線派遣地面部隊的可能,盡管是沒有“戰鬥”使命的地面部隊。 在奧巴馬發言不久後,白宮新聞秘書Josh Earnest澄清稱,鄧普西說的是有沒有可能把已經在伊拉克的美軍“與前線伊拉克軍部署到一起”。
Earnest還表示,現在還不需要走出這一步,但是如果鄧普西要求將美國參謀們“往前線部署”,“奧巴馬總統稱他將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地予以考慮。” 在這種情況下,美軍“將為伊拉克軍提供戰略建議”或指揮空襲。
另外,美國副總統拜登對部署地面部隊到伊拉克境內也持開放態度。據福克斯新聞網,在得梅因市的一場演講結束後,拜登在一家餐館接受記者提問時表示,他贊成鄧普西關於在有必要時部署地面部隊的說法。
拜登表示:
現在還不需要按照他的結論去做。需要看事情進展,我們才能決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土耳其議會以四分之三的多數票同意對伊斯蘭國(IS)動武。
土耳其議會以298票贊成,98票反對通過決議,允許其軍事部隊進入伊拉克和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IS)武裝,並允許外國部隊在土耳其境內進行相關行動。
這是自美國宣布建立打擊IS聯盟以來,首個允許地面部隊打擊IS的國家。
BBS評論稱,該投票結果並沒有什麽懸念,不過允許派兵是一回事,最終派出部隊卻是另外一回事。
土耳其軍方近期尚不打算對IS采取行動,該國國防部長Ismet Yilmaz告訴美聯社:“不要期待我們會立刻行動。”
由於土耳其和境內的庫爾德人沖突不斷,該國在援助庫爾德人打擊IS上一直很猶豫。自IS崛起之後,歐美開始著力扶植庫爾德人,令土耳其非常難受。此次迫於美國壓力同意派兵,土耳其多少有點勉為其難。
不過,該決議通過後,美國將可以使用土耳其南部Incirlik的大型空軍基地對IS進行空襲。
土耳其與敘利亞之間有長達900公里的國境線,一直以來都被外界指責允許聖戰分子流入敘利亞,並默許IS運送石油。不過土耳其政府否認了該指控。
目前IS已包圍敘土邊境科巴尼鎮,而土耳其已在該鎮附近部署軍隊。(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0月7日發表講話,呼籲西方國家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發動地面進攻。
埃爾多安當天在土耳其南部加濟安泰普省說,“伊斯蘭國”即將攻占與土耳其交界的敘利亞北部重鎮科班,只通過空中打擊難以消除來自“伊斯蘭國”的威脅。
埃爾多安還建議在靠近敘利亞和伊拉克的邊境地區建立“禁飛區”和“緩沖區”。
上周,華爾街見聞報道,土耳其議會以298票贊成,98票反對通過決議,允許其軍事部隊進入伊拉克和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武裝,並允許外國部隊在土耳其境內進行相關行動。
作為美國的北約盟友,土耳其此前在軍事打擊“伊斯蘭國”問題上態度謹慎。隨著遭“伊斯蘭國”綁架的土耳其人質獲釋,以及大批敘利亞人因遭“伊斯蘭國”襲擊逃往土耳其,土耳其在打擊“伊斯蘭國”問題上的立場日漸強硬。
6月初以來,伊拉克爆發嚴重武裝沖突,包括“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在內的反政府武裝占領伊拉克北部和西部大片土地。近幾周,在美法等國的空中支援下,伊拉克安全部隊和庫爾德武裝在全國多地打擊“伊斯蘭國”極端武裝並收複一些村鎮。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巴馬首席軍事顧問Martin E. Dempsey將軍周四告知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他對派遣小規模地面部隊進入伊拉克,幫助政府軍奪回第二大城市摩蘇爾持開放態度。
Dempsey表示,“盡管伊拉克政府軍在打擊ISIS的活動中取得了部分進展,但是美國依然可能派遣地面部隊幫助他們重新奪回摩蘇爾。我並不是預測在摩蘇爾的伊軍一定會需要美軍的幫助,但是他們應該考慮這個選項。我預計拿下摩蘇爾可能需要80000名政府軍。”
雖然Dempsey保留了美國派遣地面部隊的可能性,不過他同時也強調,美方不會大規模派遣地面部隊,僅會以“適當”的形式和規模參與。
自8月份美國對ISIS進行空中打擊以來,伊拉克政府軍已經奪回重要的摩蘇爾大壩,但是空襲的有效性依然面臨質疑。ISIS目前已經控制了安巴省80%的地區,有可能以此作為跳板對首都巴格達進行騷擾。
Dempsey曾在今年9月宣稱美國需要采取更多的軍事行動以確保對ISIS組織打擊的有效性。而奧巴馬總統則計劃將在伊拉克的軍事人員擴充至3100人,目前僅有1400人。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010年4月7日,數百輛進口高檔汽車停在上海外高橋碼頭。 (CFP/圖)
一直以來,外資車商通過子公司或授權總經銷商,全權掌控進口汽車在華銷售。但上海自貿區即將展開的平行汽車進口實驗,將打破這一價格控制體系,使得更便宜的進口汽車流入中國。
2014年11月11日,湛江海關拍賣了一輛在兩年前查獲的走私汽車。據《湛江日報》報道,這輛由神秘中國富人定制的科尼賽克Agera R跑車,由十多名競買者經過147個回合的舉牌競拍,最終以979萬元成交,創下了中國海關單輛罰沒車拍賣最高成交價。
科尼賽克是瑞典的一家頂級跑車品牌,Agera R最早於2011年在日內瓦車展首發,當時展臺上的白色款稅前售價約為14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不到1000萬元),科尼賽克中國代理商給出的報價則高達2500萬元人民幣。
中國市場上的進口汽車分為三種:進口汽車4S店售賣的正規車,非法逃稅進來的走私“黑車”,還有另一種合法納稅、相對官方渠道便宜10%-15%的灰色“平行進口汽車”。
2014年1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進口的若幹意見》,其中專門提出要“進一步優化進口環節管理。調整汽車品牌銷售有關規定,加緊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率先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
上海自貿區展開平行進口汽車試點,意味著長期處於“灰色地帶”的平行進口汽車將獲得合法身份。
2014年2月,特斯拉官網公布其Model S 85 kWh在中國的起售價,並給出了詳細的計算公式:81070美元(在美國的價格)+3600美元(運輸與裝卸)+19000美元(關稅和其他稅)+17700美元(增值稅)=734000元人民幣(匯率為6.05元人民幣/美元)。
特斯拉的官方說明稱,“我們希望公平地對待中國消費者。如果按照汽車行業在中國的慣例,我們完全可以把Model S在中國的價格定為美國的兩倍以上。”並指競爭對手“定價較高的真實原因是——他們在中國銷售的每一輛車,利潤是在美國或歐洲的兩倍”。
此舉被中國網友驚呼為“業界良心”,也揭開了中國進口汽車高價的秘密。
差別定價對中國人並不陌生。2000年前後,中國家電、手機廠商就因為同一款產品在不同區域的不同價格策略,曾經出現過不同省市經銷商來回竄貨,引發了不少口水仗,直到電子商務的發展逐漸將差價抹平。
今天,隨著互聯網讓信息更加透明,消費者們很容易發現同一件商品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存在較大稅前價格差異。最明顯的是蘋果電子產品,香港版本比內地版本要便宜不少,部分內地消費者會選擇前往香港購買;“海淘”也是如此,個人通過海外電子商務平臺直接購買某些商品,即使加上運費和關稅,仍然低於該商品的國內售價。
中國消費者是否能夠海淘汽車呢?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規定,普通個人不能直接從境外購買汽車運回中國。同時,根據現行《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境外汽車生產企業在境內銷售汽車,須授權境內企業或按國家有關規定在境內設立企業作為其汽車總經銷商,制定和實施網絡規劃。”現實操作中,外資品牌汽車通過成立全資子公司,少數在華銷量較少的車企通過授權總經銷商,全權掌控進口汽車在華銷售。
不過,在《辦法》於2005年正式實施之前,中國已有商人從事平行進口車的生意。所謂平行進口汽車,是指那些未經過汽車廠商的品牌授權,從海外經銷商處購買汽車,轉而在中國市場銷售的車輛。在《辦法》實施之後,平行進口車也沒有消失,繼續以螞蟻搬家的形式完成不同國家之間的竄貨,盡管走的都是合法海關程序,但因為未經車商授權銷售,長期處於灰色地帶。
不同於走私車,平行進口車都有海關和檢驗檢疫局的正規手續,可以正常上牌,不過上牌前需要做一些改裝,使之符合中國規格,比如從右舵駕駛改為左舵駕駛,里程數單位從英里改為公里,轉向燈從紅色改為黃色等等。
廠家授權的進口車,一般叫做“中規車”,在生產線上就已經完成了符合中國市場的規格配置;而平行進口車則通過其他國家市場購買,根據不同來源被叫做“美規車”、“中東車”等,或者統稱“非中規車”。
2014年2月,《紐約時報》刊發了一則《美國鎖定為中國代購豪車的買手》(U.S. Targets Buyers of China-Bound Luxury Cars)的報道,報道中一名佛羅里達州商人邁克爾·唐斯(Michael A. Downs)從事該生意三年多,他先是雇了十來個人到本地車行購買新車,然後轉賣給其他公司,這些公司再將汽車轉手賣到中國。在美國通常售價為5.5萬到7.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3.3萬到45.4萬元)的車,到中國轉手後的價格可去到三倍。
相比中規車,平行進口汽車的售價平均要便宜10%-15%,這主要是減少了多級經銷商中間環節。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3年在中國市場上一共賣出了約2198萬輛車,其中整車進口約為107萬輛;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進口汽車工作委員會的數據,2013年中國平行進口車約為8.3萬輛,不到進口車總量的10%,約相當於中國整體汽車銷量的零頭。
平行進口車盡管未取得廠商授權,但總歸是增加了其全球銷量,廠商們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近十年來,平行進口車和中規車大部分時候是平行向前,相安無事。
平行進口車一度有“轉正”機會。2007年12月10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在北京召開“進口汽車經銷商座談會”,參會人員都收到了一份《進口汽車經營管理實施細則》(討論稿),出於保密需要,會後討論稿被全部收回。
2008年年初,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受商務部委托制定《進口汽車市場管理實施細則》(草案)透露,將適當、適度放開平行進口,支持有條件的經銷商直接從國外汽車企業進口。可是,就像《辦法》修訂一樣,原計劃當年出臺的《進口汽車市場管理實施細則》,至今尚無下文。
這一年,平行進口車不僅轉正不成,反而遭遇了打擊。2008年3月1日起,國家質檢總局和公安部聯合下發的《對進口機動車車輛識別代號VIN實施入境驗證管理的公告》開始實行。進口車輛3C證書(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俗稱3C認證)持有人(一般是汽車制造商)在車輛進口前,憑3C證書到認證機構申報進口車輛的VIN碼,各口岸檢驗局在檢驗進口汽車時,如進口汽車VIN碼與數據庫中的VIN碼不符,將不予放行,公安部車輛註冊管理部門也有權拒絕為這些車輛註冊。
平行進口車商通過對車型進行改裝,並註冊為其他品牌,從而繞過品牌管理辦法的限制進行備案和3C認證。這樣的方式被俗稱為“小3C”,也是目前絕大多數平行進口車所采取的方式。“小3C”認證的內容多為外觀等方面的認證,而車輛試驗等認證是無法完成的。
一位希望隱去姓名的平行進口商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實際操作中各地情況不太一樣,平行進口汽車在上戶(註冊)時,因為檢測原因,要比中規車麻煩一些,但通常不會出現無法上戶的情況。
2011年,中國進口汽車市場首次突破100萬輛,可是中國汽車市場整體銷售增幅急轉直下,相比前兩年高達46%和32%的增幅、13年來首次跌破3%至2.45%,這讓車企們神經緊繃,想盡一切辦法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即使像平行進口汽車這樣的“蚊子肉”,也成為了大家提升總銷量的突破點。
2012年,包括寶馬、路虎、奔馳等在內的多家廠商開始清理平行進口車,宣布停止為這類汽車提供免費質保,即使它們在保修期內。
勢單力薄,平行進口車商對此無可奈何。缺乏售後服務保障,一直是平行進口車的軟肋。不過,實際操作中,“沒有一家4S店拒絕為非中規車修理、保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汽車市場分會秘書長王宏昌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沒有人會跟錢有仇”。
2013年下半年開始,事情有了轉機。當時,對比國內外同款汽車的售價,以央視為首的中國媒體競相曝光進口汽車的暴利。
上海外高橋汽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外高橋)搶先抓住了機會。2014年4月,外高橋起草的《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平行進口汽車試點的工作方案》公開,建議上海自貿區成立進口汽車交易中心,模仿日本鼓勵平行汽車進口。
成立於2000年的外高橋,最初依托保稅區的保稅功能,進口車商在此租賃場地存放、展示並銷售汽車,被稱為“永不落幕的萬國汽車博覽會”。2005年後,隨著政策調整為進口車實行到岸報關,外高橋隨後轉型為二手車交易市場。如果能夠抓住平行進口汽車,是外高橋一個可能的翻身機會。
4個月後,上海市政府發布《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2014-2015年重點工作安排》,指出要推動自貿試驗區內“平行進口汽車”政策試點。
2014年8月26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通報,由上海外高橋汽車交易市場起草的汽車平行進口試點方案已報商務部審核。
那時,一場針對汽車行業的反壟斷風暴正在進行中。中國國家發改委對奧迪、奔馳、克萊斯勒等豪華汽車品牌展開反壟斷調查,陸續開出罰單。這場反壟斷調查中同時也涉及進口汽車高價問題,非中規車成為了與中規車比照的標桿。
平行進口車常常作為調節當地汽車價格與世界水平的工具。1990年代末,同樣的車在英國的售價明顯要高於其他歐洲國家,於是,英國人轉而從歐盟其他國家、日本購買進口汽車,這直接帶動了英國經銷商提供的新車價格下降。
一位知情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上海此前在平行進口車方面比較謹慎、規範,年均進口量不及天津、大連等口岸的1/10。在上海自貿區實施試點後,情況將有所改觀。
2014年1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進口的若幹意見》,點名“加緊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率先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
當月25日,上海外高橋汽車交易市場有限公司營銷部副經理羅楷程在中國最大的平行進口汽車口岸天津考察,借鑒各地經驗以細化流程設計。
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外高橋作為平臺,希望把有貨源的經銷商與消費者對接,把原來的灰色車輛合理合法展現在消費者面前。目前他們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平行進口經銷商申請,初步篩選了二十多家平行進口商備案,正式入駐還需要等待平行進口車試點的細則出臺,有望在年內開始交易。
中國國家工商總局自2014年10月1日起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停止備案的目的是為了減少行政審批,但對平行汽車經銷商們意義不凡。用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亞市)副總經理顏景輝的話說,此前由於拿不到授權,平行進口汽車經銷商主要為二級經銷商,工商總局宣布停止備案,等於是把平行進口車商身份合法化了。
在顏景輝看來,依托上海自貿區試點,最重要的是在進口環節獲得商務部授權,讓平行進口車進貨渠道合法化、公開化,同時還提供進口、報關、維修、售後等全產業鏈解決方案。
亞市是中國最大的有形汽車流通市場,進口汽車銷售占到其新車總銷量的45%,非中規車又占到進口車銷量的40%,“平行進口車是我們特色中的特色。”顏景輝說。
日本、韓國、歐盟、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法律都明確允許平行進口。日本在平行進口汽車認證、銷售、服務以及組織方面建立了完善的保障體系。例如日本汽車公平交易協議會明確規定:汽車廠商不能妨礙進口商的平行進口行為,跨國汽車廠商在日本設立的總經銷商應為平行進口汽車提供售後服務。
大多數情況下,汽車制造商和本土經銷商都把平行進口汽車看作威脅。為了避免跨區域銷售套利行為,汽車制造商使用各種辦法減少、避免人們從低價銷售區域購車、轉手套利。譬如,很多平行進口汽車無法享受全球質保。英國平行進口汽車經銷商賣出的車只能享有泛歐1年期質保,而英國經銷商渠道賣出的車輛質保期為2-3年。截止到發稿前,豐田、寶馬、大眾等外資車企沒有對南方周末記者關於平行進口汽車質保問題做出回應。
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企劃部部長郭詠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未來平行進口汽車有望對拉低進口汽車價格起到一點作用,但不能寄望過高,廠家對平行進口汽車貨源有限制,決定了平行進口汽車的市場份額不會很大。
前述《紐約時報》報道稱,美國每年通過這種方式銷往中國的全新豪華汽車約為3.5萬輛。2013年起聯邦檢察官和特勤局、國土安全部的執法人員就已開始對這個出口領域的“灰色市場”展開大範圍的打擊。同時奔馳和寶馬的美國分公司也表態,支持聯邦當局的打擊行動,以確保希望購車自用的美國消費者不被剝奪購買機會。
平行進口汽車在中國整體汽車市場中只能算是小眾產品,業內人士對它的最高寄望是能夠對現行《中國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的修訂起到某種作用,因為國產汽車銷售和進口汽車一樣,都是廠家品牌授權機制下運行,同樣存在不充分競爭問題。
一位汽車流通領域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商務部已經就最新修訂意見稿在各省商務廳征求意見,他本人已經看過全文。相比老《辦法》,這份意見稿最大的改動是去掉了“品牌”二字,但是繼續堅持“授權”方式。
在他看來,“品牌”是汽車銷售核心,去掉了品牌,授權意義不大。可是,當汽車已經變成生活中常見的耐用消費品,在政府提倡簡政放權的時候,為什麽還要繼續出臺專門的銷售管理辦法而不是幹脆廢除它?
2015-06-29 TWM
五月底,前立委蔣孝嚴之子蔣萬安,靠勤跑基層,擊敗媒體曝光度極高的立委羅淑蕾,在黨內初選勝出,一戰成名。除了「蔣家第四代」這個身分之外,外界對於突然踏進政壇的蔣萬安認識不多,他是怎樣的人?
撰文•陳柏樺
僅僅花五十二天的時間,蔣萬安在國民黨台北市立委初選,擊敗現任立委羅淑蕾,跌破眾人眼鏡,不但完成「王子復仇記」,替二○一一年在黨內初選敗陣的父親蔣孝嚴出口氣,也讓外界見識到他的威力。
而當民進黨徵召參選的市議員梁文傑,在已退黨的前主席林義雄施壓下退選,第三勢力又整合無功,外界看好蔣萬安可望在對手票源分散下勝選;蔣萬安,儼然是政治新星了。
不少人認為蔣萬安的成功,得力於他特殊的家世背景,「蔣家第四代」的光環讓他選得輕鬆;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政治,不可能如此簡單。
出身政治世家
助選掃街早有歷練
「人沒辦法選擇自己的出身,蔣家對我來說,就是血緣上的關係而已。很多人會貼標籤,那是不夠了解我,所以我要持續接觸民眾。」蔣萬安接受《今周刊》專訪時如此回應。
或許正因為來自政治世家,三十七歲、以律師身分跨足政壇的蔣萬安,選戰之路毫不生澀。「父親選了三次立委,我都有參與,頭一次助選時,我在讀政大。」○一年,蔣萬安跟著競選立委的蔣孝嚴,發放文宣、站在吉普車上掃街。
政大畢業後,蔣萬安赴美留學,取得賓州大學法律博士(J.D.)學位。國中同學吳正新曾造訪他當時住的公寓:「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乾淨、無聊。房間裡除了書,還是書,沒有電視,這種景象一直維持到他考上律師。」○七年,蔣萬安獲得加州律師資格,在矽谷執業,專長為新創公司的募資、融資、購併。
在美國求學、就業、結婚生子,一路順遂,但是,他和妻子石舫亘一直有共識,要舉家搬回台灣。
「家的感覺很重要,我跟太太的家人都在台灣。」蔣萬安說:「另外,在美國看到很多朋友的小孩接受當地教育,比較過後,還是希望讓小孩回台灣受教、學中文。我太太在台灣讀到研究所畢業才赴美,台灣教育還算扎實。」加上工作上亞洲地區的業務量漸增,與合夥人討論過後,決定在亞洲設分所,一三年底舉家搬回台灣。
蔣萬安說,原本從政還不在他的選項之中,直到一四年底九合一大選國民黨慘敗後,他觀察到黨內沒有人願意出來承擔,今年初,「看到民進黨或第三勢力的立委提名人都比我還年輕,相較之下,國民黨沒有新面孔、年輕人,令我十分感慨。」於是,儘管參加初選時間倉促,他仍決定投入政壇。
此外,新創團隊期待台灣的法規鬆綁、營造更適合創業的環境,「回台後參加過很多政府會議,大都討論很久卻沒有結論,跳進體制內來推動,才會快又有效率。」蔣萬安直言,「當律師可以把自己與家人照顧得很好,但是能幫助的團隊、公司就是這麼多,既然有能力、有想法,就應該到體制內幫助更多人,這是我的初衷。」參選後,蔣萬安合作的新創公司老闆,皆不吝在社群上表態支持,儼然新世代政治人物公開透明的「新政商關係」。
懂法律又懂創業
新創公司紛紛力挺
「他是蔣家第四代,朋友們時不時會開玩笑問他『什麼時候要參選啊?』」Pinkoi共同創辦人顏君庭受訪時暱稱蔣萬安為「萬仔」,兩人有十年以上交情,「我認識的萬仔,正直、專業、具國際觀,希望他以我們所認識的面貌去服務眾人。」威朋執行長吳詣泓近兩年與蔣萬安有業務往來,他認為:「蔣萬安的家世背景讓他有較好的政治資源,加上他年輕、對土地有熱情,懂法律又懂創業,這樣的人才很難找。」朋友言談中也點出,蔣萬安的背景是他參選的利基,出身好、學歷高、收入豐,的確是「人生勝利組」,雖然自稱「政治素人」,但外界不這麼看待。
也因此,蔣萬安在初選時,刻意淡化蔣孝嚴的色彩,不願讓家庭背景模糊選戰焦點。他笑說,蔣孝嚴只扮演保母的角色,和母親黃美倫一起照顧他四歲大的兒子,讓他無後顧之憂。「直到參選前一刻我才告知父親,他很簡短地說尊重我的決定,這次選戰我自己規畫,團隊都是朋友來幫忙。」儘管目前聲勢好,蔣萬安仍審慎以對,畢竟兩個月前拜票卻無人認識的尷尬場景,他記憶猶新。「三月底登記初選之後,隔天去市場拜票,太太走前面,民眾還以為她就是蔣萬安。」在選區裡走了一趟又一趟,最後有選民告訴他:「我看到你第四次了。」蔣萬安在初選一役打得漂亮,然而,去年底市長選舉,對於世家子弟,台北市民曾表達強烈的不信任。台灣基層民眾關心的,包括失業、低薪、房價等問題,回國兩年、長時間從事白領工作的蔣萬安,能否了解民眾的心聲,攻下立委席次?仍有待時間檢驗。
蔣萬安
出生:1978年
現職:萬澤外國法事務律師事務所執行律師
經歷:美國執業律師
學歷: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院法律博士家庭:已婚,育有一子圖說:蔣萬安靠勤跑公園、市場的地面戰,贏得國民黨黨內初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