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天堂與地獄——近期港股中那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暴漲暴跌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650

天堂與地獄——近期港股中那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暴漲暴跌
作者:小天

給你20分鐘時間,你最多能燒掉多少錢?答案是:1400億。

這是昨天(5月20日)發生在港股市場的一個暴跌:20分鐘,市值跌掉一半。故事的主角大家都已很熟悉了,前首富李河君的公司漢能(0566)。如果不臨時停牌,如果再持續交易哪怕5分鐘,我們很難預測漢能公司3000億的市值會不會如水蒸氣一樣全部蒸發掉。

這只是近期港股市場里一系列暴漲暴跌的案例之一。

作為全球資金的窪地,港股市場慢慢成為資本市場青睞的香餑餑。港股進入牛市的特征和後果之一,就是各路英豪,以及長期蟄伏的牛鬼蛇神一起出動,配合上沒有漲跌停板的機制,於是各種讓你目瞪口呆的漲跌就開始層出不窮:作為在港股汪洋大海中沈浮的投資者,你必須知道,在香港市場中,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做不到的。在港股市場,有些股票的玩法,可能真和你想象的不一樣。一個月,可能讓你身價翻100倍,成為買樓買車的高富帥,也可能幾十分鐘,就讓你哭到底褲都沒有。

前幾天,有內地朋友誌得意滿地問我,你知道A股創業板漲了多少嗎,這半年漲了2.5倍了!有些創業板股票翻了3-4倍了,還有些都十倍了!

我回答說,你不妨看看港股,有半年漲100倍的,還有一個月漲50倍的。當然,也有20分鐘跌一半的。說完飄然而去,深藏功與名,剩下他獨自在風中淩亂。

不裝B。上圖上真相。

百靈達國際控股(02326.HK),2015年3月3日,它的股價只是0.260港幣,一個月後,2015年4月15日,股價0.450港幣,僅僅一個月股價上漲接近翻倍,夠爽了吧?

其實那只是剛開始,到今天(5月21日)上午,百靈達的股價已經達到了15塊港幣,市值300億。股價翻了多少倍,我幫你算算吧:15/0.26=57.7倍,2個月,接近60倍的漲幅。公司從一個5億市值的小公司,瞬間變成了300億市值的牛逼公司——是不是像童話故事一樣?

哪怕你投資10萬塊進去,想想兩個月不到,收獲到的竟是600萬元的賬面價值,在深圳或者上海,買個房,再買個車,是不是就是那麽隨意,那麽任性?
下圖是百靈達國際(02326.HK)今天上午10:30分的K線圖。當日上漲25%(這個漲幅絲毫不過分,因為前三個交易日,這個公司的日漲幅分別是42%、56%和39%)。


可是,你應該聽過光良的那句歌詞:你哭著對我說,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我再帶你看看下午交易時段的情況(下圖是百靈達國際下午2:10分的K線圖):


請註意右邊的買賣檔那里:買盤空了,沒了。
沒有承接盤的情況,如果你還幻想著靠著這票買房買車,屌絲變高富帥,首先,你要考慮,怎麽賣出去。

說話間,百靈達國際(02326.HK)的運作團隊又把股價拉回去了,我的地盤我做主,怎麽跌下去怎麽漲回來,當日振幅74%!理論上意味著你當天可以在這個票上賺2倍。


我們該怎麽辦呢,你說是出手呢,還是不出手呢,還是不出手呢(請謹慎謹慎再謹慎,因為確實看不懂啊)。

一般這類股票,並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殼股了,很多都是莊家故意做市。因為公司從上市之後,所有的流通盤經過多年股價橫盤沈澱都已經被莊家搜集完成,然後在拉升過程中,漸漸的放風出去給市場,因為籌碼在初期拉升階段沒有外人參與,所以在拉升到一個平臺的過程中不會存在意誌不堅定的籌碼,在之後的爬坡過程中,總有些人會心動,會想跟著賺錢,所以從市場中進入的籌碼也慢慢的多了起來,在所有人都看不懂的時候,都已經十倍二十倍甚至這次這樣的五十倍了。

當市場的籌碼已經多到足夠讓運作團隊有一定盈利的時候,莊家在拉升中慢慢出貨,或者橫盤出貨,接著,你所見到的正如煙花爆竹一樣,擡頭仰望,欣賞美好光景,但是煙火的光總是那麽短暫,繁華散去之後,落到身上的只是燃燒剩下的灰燼,一地雞毛,甚至連雞毛都沒有。

最近港股中這種幺蛾子特別多,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百靈達國際控股(02326.HK),甚至比如今天的高銀地產(00283.HK)、高銀金融(消息證實其為漢能薄膜的財務顧問),前幾天出現的恩達集團控股(01480.HK),去年的一只中國環保能源(00986.HK),現在看起來,貌似都是一樣的模式。他們的過程,就是沒有故事,也懶得講故事(講了養扇貝的故事,以後還要講扇貝離家出走的故事,煩),純炒作,漲了10倍了,你還不知道這公司怎麽回事。很多人稱之為財技,不過在財技利用上,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不過因為在現在港股市場炙手可熱,這種財技炒作所體現的效果,被完完全全的加強了。



好了,看了這麽多,是不是有點心潮澎拜:港股市場里,真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

也許你會認為,是不是港股市場風險會更大?其實恰恰相反,上面說的這些股票,占比實在不高,香港幾千家上市公司,可能一年也就出現幾個這樣的股票,只是給港股市場帶來了一些關註度,並不會影響整個市場的整體趨勢的。但就這些少量的票,讓市場諸多貪婪資金如癡如醉,也吸引了大量眼光。

港股市場,絕對是一個可以充滿想象力的市場。按格隆匯大俠們的分析,港股這次是整個中國資本市場的崛起到完成資本輸出的歷史使命,再到人民幣國際化打開面對全世界的窗口。港股市場作為中國與世界資本市場對接的重要平臺,其漲跌效應,在中資和外資,大媽和小散的共同參與下,正處於被加強的過程中。整個參與到港股市場里的資金,已經從之前的純外資和香港本地資金,慢慢的發生本質上、結構上的徹底改變,這也是港股市場通過這次滬港通,包括之後的深港通,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所以,正處於“轉型期”的港股市場,必將會讓全世界聚焦,吸引眾多目光,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這樣一個歷史大轉型背景下,發掘出有業績,有故事的好股票,伴隨著價值窪地的水漲船高,開心的做投資。

煙花美好,但總是短暫,我們真正需要培養自己做到是處變不驚,順應歷史潮流,插上想象的翅膀,認真研究分析,做一個港股市場的弄潮兒。正如同格隆所言:“取勢、明道、優術”。


來源:港股那點事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未持有以上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333

從天堂到地獄 上市公司祭出四大自救法寶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2450.html

從天堂到地獄 上市公司祭出四大自救法寶

一財網 王娟娟 2015-07-08 12:08:00

面對股價的“一瀉千里”,上市公司如坐針氈,出招自救自然勢在必行。

從最高5178點跌到最點3585點,千股”腰斬“,A股用了16個交易日讓國內上市公司體驗了一把什麽叫“從天堂到地獄”。面對股價的“一瀉千里”,上市公司如坐針氈,出招自救自然勢在必行。《第一財經日報》梳理發現,在上市公司轟轟烈烈的自救路上,以下四招雖然效果各不相同,但最被上市公司青睞,招招可數。

第一招:集體發倡議

所謂知易行難,“表決心”一直是最快最簡單的方式,尤其面對股價急跌,上市公司都流行集體出來想先喊一嗓子。

7月8日,全面救市的第三個交易日,深證、江蘇、內蒙古等各地的上市公敵都借協會喊話要采取積極措施穩定股價。

而在此之前,7月3日,創業板首批28家上市企業的實際控制人最先發出四點倡議:加強投資者溝通,消除投資者誤解,樹立市場信心;積極采取有效手段維護維護創業板市場穩定,維護資本市場繁榮;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積極采用回購、增持、暫不減持等一切可能的措施,切實保護全體股東的利益;進一步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水平,紮紮實實做好經營,搶抓經濟轉型機遇,用業績的成長回報投資者。

隨後4日,蘇寧雲商聯合中小板50家公司發維穩倡議書。倡議:1、積極采取回購、增持、暫不減持等措施,以實際行動維護市場穩定;2、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堅定投資者信心;3、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爭當做優做強的標桿;4、率先垂範,積極回報投資者,勇當踐行社會責任的排頭兵。而作為倡議書的牽頭者,張近東率先承諾,三年內大股東不減持蘇寧的股票。

同日,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也發行動倡議:大股東增持、公司回購、高管暫不減持。

第二招:我要增持

不少上市公司最先喊出的自救口號都是:我要增持。也確實有上市公司大股東“看不下去”、趁著股價低位抄進去了。

據《第一財經日報》不完全統計,暴跌至今,A股市場先後近190家上市公司獲得高管增持,其中,深市公司最多,有162家,滬市公司21家。凈增持金額合計約為33億元,凈增持股份2.16億股。

從行業看,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房地產業、非金屬礦物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醫藥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等行業產業資本增持較多。

在這之中,南玻A獲增持市值最大,為11.85億元。交大昂立、永新股份、中葡股份、博聞科技、香雪制藥、長園集團、衛星石化、新洋豐、易事特、九州通、飛馬國際等11家公司增持市值均超過1億元。

康恩貝的增持則是這些公司中最為賣力的。公開資料顯示,康恩貝已發起4輪增持。從6月29日至7月2日,實際控制人胡季強、管理層、全資子公司貴州拜特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麟分別增持110萬股、47.75萬股、100萬股。

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機構人士均認為,上市公司股東此時拿錢增持根本目的就是穩定股價。“短期的反複下跌,無論是對機構、散戶還是上市公司都是不利的,尤其上市公司,有些公司還做了股份質押,沒有公司會料到股價會跌這麽慘。”一私募高管如是稱。

該給高管認為,目前的市場局面下,很多機構、散戶、上市公司都在一條利益鏈上,很大程度上都處於深套之中,都會希望上市公司股價能有機會爬起來。

第三招:回購加“特技”

增持“藥效”不夠,上市公司祭出主動回購,希望給股價加”特技“。

數據顯示,在A股暴跌的6月,也是上市公司購家數最多的一個月,其中萬科A上百億的回購計劃是迄今上市公司推出回購計劃中規模最大的;緊跟其後的是美的集團、TCL集團、中國建築、證通電子、宇通客車等。

7月6日開盤前,萬科A發布公告稱,鑒於近期A股股票市場大幅震蕩,為保護投資者利益,董事會決議提交股東大會審議回購公司A股股份的方案。

此前,TCL集團7月1日晚也公布了三年內(2015年至2017年)回購股份的長效機制。其中,首期擬拿出7.95億元的自有資金,在6個月內,在深交所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TCL集團的股份,回購的股價上限為10.05元。

無獨有偶,6月27日,美的集團公布了首期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的預案。根據其去年8月制定的股份回購計劃的長效機制(2014年~2016年),美的集團擬通過深交所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股份將予以註銷,從而減少公司的註冊資本,並提升每股收益水平。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和增持一樣,上市公司回購公司股票,目前第一原因就是為了自救,為了股價。“如果不救市會出現恐慌式拋售,回購和增持一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股價進一步下跌,也表明公司股價被低估。”楊德龍還認為,回購也表達了上市公司的態度——對資本市場和公司的前景包郵信心,尤其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

終極大招:停牌

在本輪上市公司的自救葵花寶典中,前述三招似乎都難以起到強心劑的作用,上市公司股價該跌還跌。面對這樣的格局,愈來愈多的上市公司只能祭出“消極停牌”,妄圖求個避風港。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收盤,滬深兩市A股共計787家上市公司處於停牌狀態,約占兩市上市公司總量的28%,其中多數為創業板和中小板。其中,7日午間,滬深兩市有23家企業宣布臨時停牌,分別屬於醫藥、環保、機械裝備等各行業。

7月7日晚間,滬深兩市再有200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停牌公告,總數量達到千家左右,兩市停牌股票近三成,數量之多在中國證券史上前所未有。

而上市公司發布的停牌原因,大部分是“擬籌劃重大事項”或“重大資產重組事宜”,有小部分則是“關於籌劃員工持股計劃”或“未披露過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等。

有投資者調侃,此時停牌的上市公司,都已成為“業界良心”,並呼籲未停牌的上市公司“火速停牌”。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78

西餐懶人包打救「地獄廚神」有危有機


2015-12-17  NM

聖誕節好快到,出街食飯又逼又貴,不少人選擇在家撐枱腳。聖誕節首選當然是西餐,不想做「地獄廚 神」,可以選擇西式懶人包。西餐廳AGE Cuisine Express老闆陳熹建(Anson)與大廚廖俊杰(Dion)便睇中這個市場,投資過百萬,生產西式簡易餐包DA Gourmet。以現成的西餐做噱頭,解凍後在滾水中浸八分鐘就食得。二月推出後,很快打入日式超市UNY,但原來只是表面風光,背後每月勁蝕十萬元。 Anson以行山做比喻自我安慰:「依家只係投資期,好似行山行到一半好攰,但你知道山頂唔遠,無理由放棄。」

做生意不能一成不變,Anson和Dion親自示範。五年前,二人在北角開設西餐廳AGE Bar & Restaurant,走中高檔路線,但兩年前因加租,惟有遷至鰂魚涌工廈,改賣平價西餐及到會,並改名AGE Cuisine Express,月賺十萬元。由於餐廳人手不足,不少菜式都要事先預備,兩位老闆靈機一觸,在餐廳所在的大廈另設食物工廠,將煮熟的菜式包裝出售,取名 DA Gourmet。「市面有唔少中式嘅餸菜包,但就未有西餐,我哋係獨家。」Anson表示。原以為有經驗、有貨源,便水到渠成,但現實卻困難重重,開業大 半年,月蝕十萬元,全靠餐廳盈利支持。兩位老闆都想不到會如此心力交瘁,「我哋兩個再加上幾個員工,做幾千份嘅懶人包,由生產到包裝設計,以至宣傳推廣及 聯絡合作等一腳踢,如果是大公司,可能會有六、七個部門去做!」獨市生意,確有不少商機,但亦掣肘處處。

<款式>

機會:DA最大優勢是未有競爭者,「我哋是第一間做,最接近嘅同行是將西餐食材包準備,客人買回家自行烹調,可能要用近一小時,而懶人包最快八分鐘就食 得。」中學畢業後便入行,曾跟隨一個米芝蓮三星廚師學藝的Dion,最拿手是慢煮菜式,「好像豬肉,用八十五度去煮,就唔會嚡。」他表示,德國鹹豬手、紅 酒牛臉頰肉、紐西蘭羊後膝等紅肉都能夠慢煮,之後真空入袋,再放入零下十八度的雪房儲存,毋需防腐劑,保質期可達兩年。「我定期要替Yahoo!做到會, 款式經常要變,做咗幾年,我個腦已經有近二百款嘢可以隨時增加,由平價嘅牛仔骨到貴價嘅龍蝦製法都有晒。」

限制:由於用慢煮形式烹調,很多食材都不適用,如魚及蝦經過慢煮就會散或變腍。因此,DA暫時只有十四個菜式,包括十一款紅肉,另西湯、雜菜及薯蓉各一。 最近終於有突破,Dion指:「會推出一款連皮嘅龍脷魚,調味後即入袋,由客人自己浸熟,煮出來就夠滑又唔會散開。」另外,飯、麵及薄餅等穀類食物亦因再 翻熱效果不理想,未能用懶人包方式處理。除了食材,他們還面對另一個更大的限制,Anson無奈道:「中餐嘅懶人包有好多款式,宮保雞丁、麻婆豆腐等,每 日食唔同款都得。但香港始終係中國人地方,好少人會日日食西餐,而且我哋價錢唔平。」

<定價>

機會:Dion指,懶人包的用料與餐廳的相同,餐廳晚市一份二百五十元的安格斯牛扒,懶人包只賣一百四十元,希望用平價率先吸納一班餐廳的熟客。另外,最 暢銷的Dry Aged牛排,定價亦可以比市場平,因為Dion懂得製作方法,「在攝氏零度、濕度六十度下風乾二十多天,每日清理血水,轉換放置嘅方向,經少一層批發 商,就可以降低定價。」

限制:兩位老闆很快發現做餐廳與做廠是兩回事,「做餐廳,食材佔支出三成;做廠,食材佔支出七成。無人會二百蚊買一隻豬手返屋企自己搞。」Anson指懶 人包成本高,扣除食材價錢後,毛利僅三成,還要負擔租金、水電等開支。食材貴,標價又難以提升,惟有靠薄利多銷。現時,DA每月賣出三千袋,仍入不敷支, 月蝕十萬,要靠餐廳的盈利補貼,才不至於要蝕錢。

<銷售>

機會:Dion曾考慮過自己做零售,「例如喺網上售賣,但應付客人及物流等,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定性做廠。」Anson積極尋找零售點,主要是一些高 級凍肉鋪。後來,幸運地打入日本百貨公司UNY。原來,UNY的寫字樓與Dion的餐廳在同一幢大廈,他們的員工在餐廳試過Dion手勢,主動邀請將懶人 包上架,「依家UNY兩間超市都有,銷量由二千包增加到三千包。」Dion信心十足:「我們仲會賣俾café、酒吧,嗰啲地方唔會專做 食,要嘥錢請個有功架嘅師傅,倒不如買我哋嘅貨,有質素又可以儲存一段長時間。」

限制:薄利多銷需要龐大的網絡,但Dion指叩門打入大型超市很困難,「我寄過去大超市俾佢哋試食,但一日幾十個批發商俾嘢佢哋試,半年都未有消息。」 Anson指就算對方邀請,亦未必有足夠財力,「嗰啲大型超市,規矩係九個月數期,當每個月做廿萬貨,我要有接近二百萬流動資金先可以同佢玩。」

<宣傳>

機會:為增加曝光,DA在不同地方擺設攤位,例如愉景新城及青衣城。每次Dion都會親自到場示範,增加客人信心。早前參加美食展時,認識了美亞廚具的職 員,上週日就在美亞觀塘陳列室示範用美亞廚具,烹煮懶人包,「有傳媒、blogger出席,順便幫到我宣傳。」最近,一田及city'super亦表示有 興趣,雙方正在洽談中。

限制:要找合作夥伴做宣傳是常見手法,但Dion就沒有人脈,所以宣傳比較困難,「我做咗十七年的廚師,大部分時間在廚房度過。」無識人,亦無人識,包裝 袋上標明,「簡易煮食」、「真空包裝」、「不含防腐劑」,拿上手未必知道是懶人包,「好多人拿上手覺得好靚,但唔知道原來是懶人包。我哋要打入高級市場, 無辦法寫到明係懶人包。」有心不怕遲,Dion近來積極出席商會活動,「剛加入餐飲聯業協會。一次生,兩次熟,希望有合作機會。Ocean Three老闆阿聰都係參加那些聚會認識,入埋佢鋪頭,多咗八個零售點,又同其他餐廳合作,在網上教煮餸。」另一方面,就是要同時間競賽,Dion指不少 行家已經開始研究做法,加入競爭,所以就要盡快打造品牌,他笑說:「做到龍頭,就算有競爭者都頂得住。」

營業資料(11/15)

營業額$250,000 租金$30,000 人工#$80,000 食材$170,000 雜費$40,000 虧蝕$70,000 #三名老闆、4名員工(長工)

開業資料(2/15)

租金^$88,000 裝修$1,000,000 牌照$45,000 總投資$1,133,000 ^三按一上

壹點意見

759近年加入不少凍肉及急凍海鮮等產品,林偉駿指這盤生意有得做,並指可給DA放在域多利皇后街、香港站兩間759試賣,並提出以下意見:1. 款式不用多,廚師精選就夠。2. 零售點亦要精。去到柴灣、鴨脷洲都有就唔值錢,就算入百佳,都只入金鐘恒生銀行樓下那間分店。3. 759入過同類型的歐洲貨,質素好高,但三個貨櫃賣足四個月。後來檢討過,覺得是無廚師效應。要做到尊貴、矜貴,首先要包裝自己。將自己變成網上煮食名 師,擺放的雪櫃要有廚師的相,否則很容易淪落到一般波仔飯的感覺。

撰文:孫樂祈攝影:鄭樹清攝錄:關永浩[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86

落過地獄的女人(四)


韓國是大國,大國就需要講戰略。中日建交41年,現在的貿易額在3100億美元左右,中韓建交21年,貿易額已經到了2700億美元。中韓自貿協定更大的影響在於政治。可以讓親者快,也可以讓疏者痛;可以鞏固合作,也可以示範未來;可以助力開啟中日韓自貿協定乃至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大幕,也可以衝破美國想用TPP遏制中國經濟的圖謀。

韓國和日本產業重疊也相當厲害,事實上Samsung的興起背後是Sony的衰落,Amore Pacific的興起就代表資生堂冇運行。今年Shiseido上半財年的銷售和營業利潤均取得了兩位元數的增長幅度,但純利潤同比下降了83.8%,資生堂全球各大市場中,唯一銷售下降的地區是中國,韓國品牌對中國市場佔有率更高了,對日本勢必有擠出效應。


以傳統層面來說,日本對韓國企業根本睇唔起,因為在戰後,日本自認為是西歐國家的一員,因此日本人對亞洲環境漠不關心,但自從1990年以後,由於強國崛起,不得不讓日本開始將目光投向中國,近年隨著韓國企業大幅成長,也令日本開始關著韓國的企業。

五年前,美國、日本、韓國三國學者曾經在上海的日航酒店舉行為期兩天的國際行銷研討會,當時研究的主題是「進軍中國市場的營銷戰略」,自然討論到為什麼「韓國企業能夠在強國市場表現亮眼」,為什麼「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表現平常」等話題,雖然不少學者紛紛提出許多見解,但最受到大家認同的是美國學者詼諧的解釋。

該學者指出,在酒店餐廳食早餐時,可以發現身邊大部份人都是日本人,他們用日文交談,在餐廳裏展開新的一天,到了中午餐,外派人員及夫人和子女們同時也會聚集到餐廳,在相同的環境下用餐,這些日本人當然是用日文彼此溝通,到咗夜晚,又來了,仍然是用日文溝通,繼續和日本人交流,然後返屋企。


這位學者指出,日本企業外派人員的這種生活,就是造成企業沒有亮麗成績的問題所在,海外行銷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將企業本地化,為了要盡可能Localize,外派人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與當地員工接觸交流,多與本地客戶見面,掌握他們的需求,但海外日本外派的人員,總是選擇和日本人相處,只願意和日本人溝通,亦因為是這樣,才令日本無法在中國等新興市場徹底執行落實,美國學者提出這個見解,讓所有參與活動的人士不禁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韓國佬進軍海外市場的時候,所採取的方法是和日本完全不同,韓國佬命令外派人員不可以使用韓文,必須要用英文或是本地語言進行溝通,對韓國企業來說,就算外派人員想要用韓文,在當地能找到懂韓文的人,也不見得是能夠勝任的人才,因此自然就用英文或者是本地語言溝通。此外,韓國外派人員認為與當地職員一齊食飯、飲酒、彼此溝通交流是相當重要的事,一齊捱夜通宵飲啤酒,日本人呢就無法做到這一點,當日本職員外派時,他們大部份都將家人留在日本,選擇單身前往,採取這種辦法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子女的教育問題;如果是韓國佬,他們通常會帶著家人,即使外排的地方是非洲,他們都認為,讓自己的子女能夠體驗海外生活都唔錯啊。


韓國是美國在東亞的重要戰略盟友,其地位甚至高於日本,美國本來是想通過TPP來制裁中國,韓國日本被被美國拉進TPP了,朴槿惠居然一意孤行和中國就簽訂了自貿協定。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韓自貿區具有極強的示範效應,甚至是一路一帶、亞投行等一系列大戰略中的一個小型樣板工程,這對當今世界貿易的格局、投資格局,會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根據南輸出入銀行統,在未五至十年間,南化妝品海外售總金會成長到100億美元以上,其中,強國市將扮演重的地位,蝗蟲到南旅遊,也會手去樂天採Amore Pacific的化妝品,去年Amore Pacific收入中有56%自強國,股價大升,也動其他化妝品股,像是LG Household & Health Care今年下破百萬元新天價,成LG集團表最亮眼的個股。

今年也陷入新舊經濟交替型的關鍵時刻,南經濟向由幾大家族財閥把持,從這些新晉中小企崛起,可以看出很多新企業,只要能抓住新的消脈動,很可能從小公司搖身變成大企業。

Samsung仍是南最具爭力的大企業,但力道已大不如前,尤其是三星最強的智慧手機,全球市占率仍達23.8%,比蘋果的13.1%,仍先十個百分點之多,但是今年第三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的純利,蘋果占94%,三星只占11%,這個業集中化象,藏了三星的壓力,當強國品牌手機VivoOppo、華為、逐崛起後,三星的壓力會愈愈大。

China Shop the World遍全世界,三五年前的主題是LVMHRichemont、未有哪些是強國光客必品?這就是2016資題材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706

落過地獄的女人(三)



我們的研究團隊研讀了南韓過百間上市公司的年報,發現出一個驚人的變化,那些2015大勝的個股,絕大多數都是聽都未聽過的企業,這可以看出南韓的新經濟正快出取代舊經濟,南韓寰貶值,加速發酵創新經濟的元素。美科學(Hanmi Science)及美藥品(Hanmi PharmaceuticalLG Household & Health Care, BGF零售你聽過未?我就孤陋寡聞未啦。

根據Bloomberg顯示的MSCI亞太指數成分股,今年升幅第一的是韓美科學,升幅高達9倍,第二名是韓美藥品,漲幅也高達6.75倍,第三名是日本化妝品公司高絲Kose,今年升幅148%,第四名是韓國航太的120%,然後是在香港上市的輝山乳業118%,再來是南韓的BGF零售117%,第七是南韓新藥公司Celltrion110%,第八是南韓愛茉莉太平洋Amore Pacific化妝品106%




MSCI亞太前十大,以國家別來看,南韓囊括了六家,如果從指數來看,南韓KOSPI指數今年從1915.57升到2003.7點,今年升幅約4.5%,但是代表小型股的指數,今年升幅卻將近30%,可見南韓股市今年不是由財團領航的大型股帶動。

今年入榜前十大的還有兩家化妝品公司,一家是日本的Kose,一家是南韓的Amore Pacific,這代表了亞洲化妝品產業正在迎接全新時代,KoseAmore Pacific各有不同的故事,Amore Pacific是南韓最大化粧品及保養品的集團,去年股價大升122%,成為Line的母公司NAVER外,最受南韓人注意的企業,NAVER及愛茉莉太平洋今年都躋身進入南韓市值前十大企業。

日圓貶值四成、南韓貶值三成、澳元貶值三成,這也是催化劑。

1130日下午,韓國執政黨新世界黨和最大在野黨新政治民主聯合召開國會全體會議,以196票贊成、33票反對、36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了韓中自由貿易協定批准案。129日,中韓雙方共同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將於20151220日正式生效並第一次減稅,201611日第二次減稅。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後,在貿易稅目中,韓國6108種商品、中國1649種商品的關稅將下降。最終,韓國零關稅產品將達到稅目的92.2%,中國零關稅的產品達到稅目的90.7%。據測算,協定將拉動韓國實際GDP增長0.97個百分點,也將拉動中國實際GDP增長0.34個百分點。

投資韓股的時機到了。







這次之所以能過,韓國女總統朴槿惠功不可沒。她是落過地獄的女人,鐵娘子在國會發老脾,大罵國會偽善並怠忽職守,甚至呼籲國民用選票審判不幹實事的政客。她話說的很硬:中韓自貿協定的生效每推遲一天,就會喪失40億韓元的出口機會;如果年內無法批准,一年的損失額將多達1.5萬億韓元。

對中國來說,這是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領域範圍最為全面的一份自貿協定,意義將超乎大部分人的想像。

對韓國來說,更加全面得以搭乘了強國發展的快車,對蝗蟲來說,用上韓國智能手機、筆記型電腦、化妝品、電飯煲等小型生活家電,還可以享受到更多的韓國服務。將來,你如果自己覺得自己樣衰,似蝗家強,不用跑韓國,國內就可以享受韓國醫生來整容。

所以,韓國最大的新媒體推廣公司Creatiq,近日向我眉來眼去。

九十年代以來,由南韓大財閥Samsung, Hyandai把持的上千家企業,有22.5%淪為殭屍企業,朴槿惠為了逆轉頹勢,提出「創新經濟」,這一回,生物科技、醫療、美妝、文創、環保、航天成為產業新主流。

今年入榜前十大的還有兩家化妝品公司,一家是日本的Kose,一家是南韓的Amore Pacific,這代表了亞洲化妝品產業正在迎接全新時代。KoseAmore Pacific各有不同的故事,Amore Pacific是南韓最大化粧品及保養品的集團,去年股價大升122%,成為LINE的母公司NAVER外,最受南韓人注意的企業,NAVER及愛茉莉太平洋今年都躋身進入南韓市值前十大企業。

今年南韓出口不振,十月出口衰退15.8%,今年前十個月衰退7.6%,但是南韓的化妝品業卻大步邁向全球市場,今年前三季,南韓化妝品出口金額超過1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六成,Amore Pacific繼去年大升122%,今年又大漲逾倍,市值超過200億美元以上。Amore Pacific旗下有十七個品牌,什磨雪花秀、Laneige產品從化妝品、保養品、洗髮精、香皂、牙膏到健康茶,2014年整個集團營收3.9兆韓元,EPS高達64800韓元,今年營收預估4.6兆韓元,EPS上看85000韓元,PE超過八十倍以上,Amore Pacific今年四月股價一度沖高到444000韓元,後來一拆十股。她的崛起,也讓南韓化妝品市場在全球佔有一席之地,特別是靠著韓劇、韓星的韓風浪潮,南韓化妝品在強國、美國市占率都快速提升。

我同Creatiq的靚仔Kim講,你想我在大陸幫你,得,你幫我在首爾賣下面隻產品,你明早去大便時試試。(未完待續)



伸延閱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709

新年等著的,是天堂或地獄?

2016-01-04  TWM

日本新年度預測,樂觀派看好,低油價將帶動貿剔頃差成長,陸客爆買仍將持續增加;悲觀派卻擔憂,印鈔泡沫將破,高國債拖垮競爭力,論調呈兩極化。

新年來啦,全球推出各種新年度預測,日本也不例外。比較例外的,是新年的預測,是極端好與極端不好。

樂觀派或親安倍的專家學者認為,二0二八年的日本景氣,將是二十一世紀最佳的一年,世界經濟沒有像日本這麼讓人安心的國家;即使股價下跌也沒問題,因為原油超低價位,讓日本燃料成本比三一年少了十兆日圓,貿易順差將大幅增加。

如今日圓兌一美元約為一百至一一0,日本物價現在實在太便宜;日經指數大半是出口企業,加上一五年漲過頭,股市沒什麼指望,即使跌到一萬五、六千點也不足為奇。還奸,日股總市值為名目G D P(以當年度的物價水準來衡量當年度產值)加兩成,算是完美指數。

雖然中國經濟失速,但訪日爆買日貨的富裕陸客還會增加,全面景氣將是近年少見地好,年輕人若創業,或許很快就能達到十億日圓規模,許多人會比泡沫時代賺更 多。安倍想搞通貨膨脹,雖告失敗,但日本總是從悲觀論遁逃出來,結果是最佳狀態,因此給安倍經濟學打一百分也行。

不過,更多看法認為,這些只是數字遊戲,因為G D P算法從二八年起改變,不拚也自動增加三%、四%,怎樣到二0年都可能達到六百兆日圓,中國和歐洲經濟都疲軟無力,日本怎可能獨善其身?油價暴跌,會引爆 嚴重的金融危機,日本的壽險及大銀行都買了大量能源金融商品,將直接受衝擊。

日本房市也不景氣,尤其是車站前的塔樓大廈(tower)是許多外國人的投資標的,日本人也會用來繼承節稅,將在下半年開始下跌,越早脫手越好。許多人誤 以為日本一六年消費稅提高前,會有人搶購,但日本空屋太多,沒實際需要,且因為奧運及震災復興,營造成本飆漲,沒人想跟進投資。

安倍大印鈔票吹泡沫,現在日本的國家債務七、八成都是日本央行實際承擔,悲觀看法認為,安倍經濟學被國際看穿手腳,日本會遭拋售,日圓將暴跌到接近二百日 圓,日常用品暴漲,民不聊生,企業業績轉差,薪資無法調整,甚至減薪,進入最惡劣狀態,讓安倍連調消費稅都不敢。

日本前財務大臣與謝野馨表示,世界金融泡沫眼看要崩破,日本是背負巨額政府債務的脆弱國度,逐漸失去競爭力,最易遭市場攻擊。日本國債不值錢,只好提高利 率,財政更加惡化,刪減年金,醫療又漲價,會有更多的「下流(底層)老人」乃至「下流中年」流落街頭。美妙口號的背後,或許是地獄般的黑暗等著。

撰文 /劉黎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82

LV企街拉客 購物天堂變地獄

2016-03-31  NM

走在這條街上,香港人竟可以慢步而行;行入這裡的店鋪,香港人會有貴賓的感覺。你無睇錯,這裡是尖沙咀廣東道。人民幣貶值,來港消費唔夠抵,加上反蝗行動,今日的廣東道,人龍不見了,但一間間名店因附着長約,被迫「屹立不倒」。名店為了搵錢交租,已使出「落地」自救措施。好像超級名牌LV,裝修期間,為免客人行錯入Gucci,竟派售貨員企街拉客,儼如地產經紀。Gucci則向「本土客」伸出友誼之手,請睇近日hit爆的Art Basel,香港人再變貴賓。而曾經因為阻客人拍照而引發「公關災難」的D&G,現在於鋪內任影唔嬲。超級品牌LV企街拉客

經過廣東道,昔日人頭湧湧的LV正在裝修,地鋪被白色板全包圍,但二樓繼續營業。不過記者發現,街上竟有三個穿上LV制服的職員,有的掛上LV頸巾,有的揹住LV手袋,在街上拉客。這個高檔品牌sales猶如地產代理,簡直難以想像。走到LV的另一個正在裝修的側門門外,又有另外三個職員站崗。每當有疑似自由行行過,他們就會上前細細聲問是否要到LV,「我哋二樓有開喎,你想睇男裝定女裝?」然後親自帶領他們搭電梯到二樓、仍正常營業的鋪面購物。每當有其中一個職員帶客離去,留低的職員就會用對講機,向上頭要求增援。記者上週多次前往海港城,發現無論晴天、陰天、雨天,拉客情況如常。職員也不滿說:「出面超大風,我而家好凍!」雖然裝修圍板已「雞乸」咁大隻字寫明「照常營業」,不過沒有殘體字,當然擔心自由行米飯班主會睇唔明,有站崗的LV職員亦承認:「上頭怕客人去咗Gucci喎!」據知,廣東道LV有三十多名員工,上司要求負責「企街」的職員要多主動出擊,但LV售貨員一向較高傲,未肯完全放下身段。見記者不是自由行,職員並沒有主動上前幫助,但當記者要求帶上二樓,職員都算禮貌周到。時光倒流一年前,你想入廣東道間LV買嘢,唔該先排隊登記。即使俾你入到去,如非說普通話,被白鴿眼是常識吧。眾所周知,過去LV如何巴閉,拿passport登記買袋,一年全球最多買三個,所以水貨客唔易做。但不論LV及Gucci等品牌,現時對這些「限購令」,已經「隻眼開隻眼閉」。

Gucci sell本土請睇Art Basel

Gucci所屬的Kering Group在巴黎上市,集團還持有BV、YSL等品牌。今年二月公布去年業績,香港區成績比中東及南韓等地更差,按港紙結算,收入較上一年大跌兩成五。報告多次指香港表現差勁,因為大陸人不再喜歡到香港購物;相反中國遊客去了澳洲、新加坡、日本及南韓等地,但這些亞太地區的增長,都未能彌補香港區帶來的損失。有剛離職的Gucci高級sales透露,以往廣東道龍頭店,平日每日閒閒哋過百萬營業額,週末及假期更達過千萬,但近月,平日已跌到每日只有十多萬營業額,即是說成間鋪平均賣得三個手袋!為救亡,去年底的Gucci及Prada等分店都曾劈價,低至六折促銷。但作為高級品牌,又不能夠經常減價自降身價。長遠來說,Gucci高層知道自由行去意已決,故惟有走回頭路,專心一意攻本土市場。Gucci香港區職員透露,「個個星期都要搞小型show,請香港班VIP參加,今個星期又請佢哋去睇Art Basel,仲請佢哋去後台同班藝術家傾偈,同埋睇Gucci preview show。」他透露:「高層話香港都仲有好多有錢嘅本地人,過去幾年重心去咗自由行度,而家要搵番一班sleeping customers喎。香港人某程度都難serve,但要盡量配合佢哋,佢哋要換貨就俾佢哋換貨,對佢哋要特別有禮貌。」

D&G歡迎拍照服務殷勤

殷勤的服務,本來就是服務業的基本精神,但如今卻成為各大品牌重新檢視的工作態度,可悲也!記者到D&G放蛇,竟然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在太古廣場的分店,人影都無隻,記者甫入店已有兩位店員歡迎。記者一副「混吉」相,先睇鞋、再睇銀包及袋,店員都笑笑口主動詢問:「個色啱唔啱?」、「係唔係太鬆?」、「呢款著落去會比較舒服啲。」而記者表示不合心水時,店員亦不厭其煩地展示其他款式。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D&G一二年曾阻止客人在門外拍照,指擔心櫥窗版權及拍下商品被製假貨,但現在記者在職員面前擺明為穿上的皮鞋影相,售貨員亦表示無問題。好景時,一般進取的名店sales底薪連佣金可達四、五萬元,但自從自由行不再來,很多名店售貨員只能獲得每個月約一萬元的底薪,但卻要企足十多小時,故近月流失率十分高。有行內人透露,大部分品牌一方面容許自然流失,但同時開始改變佣金制,以往要跑到一定金額才有佣金,但現時可能不論金額,只要跑到三件貨,都按比例有佣金。所以即使你入去只是買一個鎖匙釦,一樣享有殷勤服務!

TOD'S進駐新界開pop-up store

名店退租轉位潮,二線品牌Coach於蘭桂坊街頭的龍頭店,去年底正式結業。事實上其租約,要到一七年十月才完結,足足提早兩年退租,業主是李國寶家族。地產界傳聞,Hermès亦打算開價十五億元,出售旗下於中環的自置物業,賣得成認真好過賣手袋!不過並非個個品牌能夠話走就走,據知九倉旗下的海港城及時代廣場,與大品牌簽訂五至七年租約,有經紀指即使名牌要蝕錢都要捱,「排海港城條waiting list好長,你走咗大把人租。到個經濟好番,你想返嚟未必返得到。好似Hugo Boss喺對面街租咗個巨鋪,但生意始終都係唔夠海港城嗰邊好。」現時市況,名店走唔到,又唔敢隨便擴張,便索性玩pop-up store(快閃店)。上個月Burberry曾在沙田新城市廣場一期的商場中心位置開檔,但今個月就被另一品牌TOD'S取代,記者向新城市的客戶服務員查詢,她表示:「都係開咗個幾兩個月,賣頸巾同幾件大褸,都係好少物品。」記者亦走到TOD'S的快閃店查詢,店員坦承今次是品牌第一次到新界區開店:「我哋都係開三個月,同法拉利合作為主,啲款同出面嘅唔同。」不過記者見客人不多,生意麻麻。九龍站Fendi主鋪正在裝修,亦走到商場中心開短期pop-up store,雖然人流甚少,但賣得一個得一個。在中環皇后大道中核心地帶、持有鋪位的科達集團主席湯君明,指現時名店縮皮,要搵名牌進駐大鋪,難度甚高,「我個鋪依家要搵化妝品店承租,唔係好大間、唔係做遊客生意嗰啲,不過仲未搞掂,個價未傾成。」

廣東道名店重災區

撰文:梁佩均、梁延宇攝影:廖健昌資料:黃家慧插圖:朱桂葉[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294

認錯經濟學.韓國 過去50年扶植大財閥,卻讓年輕人陷入「地獄朝鮮」

2016-04-04  TWM




出口、GDP衰退;企業面臨紅潮衝擊;青年承受低薪壓力;這不只是台灣的痛處,也是韓國的困境。韓國總統朴槿惠3年前提出「創造經濟」政策,試圖糾正過去50年獨厚財閥的錯誤,替經濟與社會結構轉骨。《今周刊》跨海追蹤,一窺這個深陷危機的國家如何改變。

貧富差距大

自殺率飆升

失業率攀高

繁華的韓國

過去,韓國扶植財閥……財閥在每個年代藉著不同產業振興韓國經濟,紡織、重工、電子和高科技等產業,都有他們的身影。

後來,更使韓國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2012年,財閥占GDP比重達到82%。

但是,經濟繁榮卻帶來社會苦果……現在,沒有比台灣好……韓國社會分配不公的影響逐漸顯現,貧富所得差距在8年間,從5.57倍拉大到7.34倍。

自殺人數每天平均近40人,是OECD成員國之最。

甚至經濟每況愈下……

宏偉氣派的高樓,櫛比鱗次地聳立,這裡,是韓國首爾最繁華的江南區,就像台北的信義區。

對台灣人、乃至全世界來說,江南區因〈Gangnam Style〉一曲點擊率超過二十億次而暴紅,它不僅擁有全韓國最高的房價,也是超級豪宅和有錢富豪的聚集地。

早上八點多,江南地鐵站十一號出口,可見許多身穿黑色大衣套裝、西裝筆挺,邊走邊看手機的上班族,準備進入各大企業的宏偉大樓工作。

但特別的是,也有不少輕便裝扮、一襲襯衫牛仔褲的年輕創業者,背著筆電穿梭在人群中。新創公司Toss Lab創辦人之一李永福(Lee Young Bok),就是其中的江南「新住民」。創業之前,他曾在三星電子服務將近六年,卻在二○一四年毅然離職,與三名韓國年輕人共同創業,開發了企業通訊軟體「JANDI」,目前有三萬個來自台灣、韓國和日本的企業用戶。

認錯一〉扭轉「地獄朝鮮」政府統整企業資源 輔導青年創業以前的韓國年輕人,大學畢業的前三個工作志願是大企業、公家機關、智庫。

但現在,他們有了更多選擇。這批江南新住民,約莫三年前,搭上韓國「創造經濟」新路線的快車,開始停泊在這裡、形成創業聚落。

一三年二月,韓國總統朴槿惠上任後,大力推動「創造經濟」政策,由政府帶頭,統合大企業的資源,為年輕人搭橋鋪路,要讓創業公司成為韓國經濟的新驅動力,其背後的原因是,韓國已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這三個數字,透露出韓國當前的困境:首先,出口金額連續十四個月呈現衰退,創史上最長衰退紀錄。

第二,去年GDP僅二.六%,創三年新低。

第三,青年失業率高達九.二%,創十五年來新高。

過去,韓國財閥掌控了國家經濟,包括三星、現代等前三十大財閥,營收竟然占GDP的八成,韓國甚至被畫上「三星共和國」的等號。而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正是當年扶植三星等財閥起飛的推手。

但,朴槿惠卻公開承認錯誤,並致力於扭轉過去政策造成的偏差。

一二年競選總統時,朴槿惠疾呼:「必須改正之前『最大限度發揮大企業優勢的政策』中的錯誤之處。」並承諾勝選後,將推出發展中小企業和新創的振興經濟政策。一四年就職一周年,她再度重申:「如果不能改變經濟結構和錯誤的慣行,韓國就沒有未來,就不能阻止持續的低成長。」因為過去扶植財閥的代價就是,貧富差距擴大、中小企業消失、青年失業率飆高。此時,韓國處境,就像國旗上的太極圖案,光明面和黑暗面並存,當韓國上一代享受經濟富裕果實,年輕人卻籠罩在「找不到工作,買不起房子,連自己都養不活……」的「地獄朝鮮」裡。

當台灣年輕人為低薪、高房價而苦悶時,韓國的處境並沒有比台灣好,但危機感和憂患意識,讓韓國人更加急迫創新和改變。最近,彭博就把韓國評為「全世界創新能量最強的國家」,贏過德國、瑞典、日本和瑞士等國,理由就是:「韓國對創業的重度投入、焦慮感和迫切感」。

韓國和台灣,就像一對難兄難弟,正面對相同的經濟和社會困境。但,這也是台韓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最關鍵時刻。重振經濟,都是亞洲兩位女總統朴槿惠、蔡英文上任後的第一要務。

朴槿惠上任三年,雖然「創造經濟」政策仍未有驚人成果,但韓國已開始出現有別於以往的改變:過去的首爾江南區,原本是有錢人出沒、財閥大樓林立之地;現在,卻成了孕育年輕人創業的「車庫」。原本拿盡政府好處的大財閥,現在卻必須出錢出力,扶植中小企業和年輕創業家。江南區的改變,象徵著韓國「擺脫重工,鼓勵新創」的經濟新路線。

認錯二〉財團吐出資源

提供資源資金 年輕人輕鬆創業「這是韓國史上,年輕人創業、投資韓國新創公司的最佳時期。」首爾江南區功能最多元、規模也最大的科技育成聯合辦公區「夢園」(D. Camp)總經理金光鉉直言:「原因是,政府推動『創造經濟』政策全力支持。」有別於美國矽谷的車庫創業文化,韓國新創的特色是,政府拉大企業一起合作,拿出一堆資源與資金,讓年輕創業家進駐首爾黃金地段的江南區。年輕創業家只要帶著腦袋來這裡上班,一切設施免費。

矽谷花了三、四十年,慢慢建立起創業生態體系及創業文化,韓國卻希望用三年時間全部到位。

現在,無論是基礎建設、法規、股權架構、資金、創業生態體系,韓國政府在短時間內就已萬事俱備,為新創產業提供支持。

法規上,除了提供稅務優惠,鼓勵新創企業之間的購併外,也放寬企業監管法律,讓大公司能把資金用在購併新創公司,活絡創業生態。一三年七月,韓國政府更為小型企業推出第三個股市Konex,並鬆綁新創公司上市相關財務限制,幫助他們更容易到市場上募集資金。

「這些都是台灣看不到的。」台灣新創競技場執行長黃蕙雯發現,韓國政府擁有統合資源的魄力,大企業也意識到必須出錢出力的使命感,加上韓國團結的民族性使然,更容易動員、形成集體行為,政策執行度也更高。

整個韓國,就像一個大型的新創育成中心,或者「全世界最大的新創公司」,六成的創業投資是政府支持的。而成功的新創公司,也開始回頭拉拔新秀,展現韓國人善於打群架、彼此拉抬的共榮思惟。

走進位於首爾江南區現代集團大樓的谷歌(Google)首爾創業園區,約六百坪的寬敞空間,飄著咖啡香。早上十點,已有約五十名年輕人聚精會神地坐在開放式活動區,聆聽超微半導體(AMD)主辦的課程。

曾在矽谷創業、現為谷歌首爾創業園區負責人林晶民指出,「韓國去年新設企業創紀錄,逾九萬家,主因是政府積極培育新創企業。」這也是為何,即使谷歌在韓國市占率僅四%,卻在首爾設立亞洲第一個創業園區的主因。

一一年以來,科技新創公司的數量增加了八○%,科技育成公司更超過五十家。然而,韓國政府和大企業傾力扶持的創業模式,到底是母雞帶小雞,還是揠苗助長?

「政府過度扶持可能會造成一些殭屍企業。」新創者聯盟(Startup Alliance)董事總經理林正郁如此坦言,但依然樂觀說,「整體而言,有了韓國政府的大力支持,韓國的創業生態體系近年來發展得更完善。」初春的首爾,仍是接近零度的天寒地凍,創業風氣卻格外火熱,被寄予厚望,成為帶動產業轉型的下一步。

過去,韓國和台灣以硬體製造和設計代工為主,但現在,韓國已快速轉向,愈來愈多新創如電商Coupang、社群軟體Kakao等,加入「獨角獸俱樂部」(市值逾十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都可看見韓國創業蓬勃發展的成果。

從首爾驅車往南,來到三十公里外,位於京畿道的板橋科技谷(Pangyo Techno Valley),如同新北市之於台北市,平日車程約二十分鐘,但塞車就要花上三倍的時間。

認錯三〉重工帝國轉向

打造新科技園區 提供租稅優惠這裡被稱為「韓國矽谷」,是仿照英國的「科技城市(Tech City)」概念所打造,並作為遊戲產業、金融科技和物聯網等新科技的育成園區。

很多人以為,韓國輸出文化產業最多的是影視或音樂,但遊戲實力不容小覷。去年韓國遊戲業市場規模突破十兆韓元(約二九六○億元新台幣),線上遊戲年產值是台灣十倍,每年推出線上遊戲新品,更是台灣二五○倍。

因此,韓國政府將遊戲產業作為板橋科技谷的發展重點之一,試圖重振因中國崛起而委靡不振的遊戲產業。韓國最大遊戲公司NEXON,就設在板橋科技谷。

走進落成不到兩年的NEXON大樓,每層樓都擺放著他們出品、家喻戶曉的遊戲角色模型,包括:跑跑卡丁車、楓之谷、爆爆王等。

不僅如此,從員工餐廳、健身房、藝廊、展演廳、睡眠室、托兒所、空中花園等,一應俱全,堪稱「幸福企業」。

近晚時分,踏上NEXON頂樓的空中花園,只見三兩員工在慢跑,也有人抽菸透氣,彷彿是加班前的過渡時光。從頂樓望去,盡是一棟又一棟嶄新落成的大樓,NEXON全球業務部本部長李炳旭一一指點,毗鄰是韓國第三大遊戲公司NHN Neowiz、東南方則是韓國第二大遊戲公司NC Soft等。

「韓國政府祭出誘人的租稅優惠,吸引許多遊戲公司進駐板橋科技谷。」李炳旭解釋。除了NEXON外,韓國前十大遊戲公司,就有八家進駐板橋科技谷,並帶進許多小型遊戲開發商,被喻為「遊戲產業的誕生地」。

認錯四〉大企業釋出專利

預計育成五千家新創 邁向國際這座拔地而起的科技谷,也是「京畿道創造經濟創新中心」的所在地,而它,僅僅是散布在韓國各行政區域、十七個創造經濟創新中心的其中一個。

短短一年半,韓國成立了十七個創新中心,由十五家大型企業「認養」,功能類似育成中心,為新創和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技術支援,並以「一中心一特色」模式,活絡地方經濟。舉例來說,最早運作,也最成功的「大邱創造經濟創新中心」,由三星資助,以物聯網、自動化技術研發為目標。除了提供設備外,三星還派駐工程師,每年為二十家企業進行技術升級。

韓國政府推動產業升級的魄力,展現在整合大企業及新創團隊的合作共生上。朴槿惠更是跑遍大江南北,親自出席了每一個創新中心的成立儀式。

肩負韓國產業政策研擬的重要智庫、韓國產業研究院(KIET)研究委員朱大永指出,「在政府發起『創造經濟』政策之前,韓國財團對於扶持新創公司沒什麼興趣,但現在這些大企業的態度已經改變。」政府不僅號召大企業出資,還鼓勵他們釋出專利,其中,三星已開放三萬六千筆專利,免費讓中小企業使用。

而簽下多項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韓國,創造經濟的最終目標是瞄準海外市場。根據未來創造科學部的規畫,一七年底之前,透過這些創新中心,育成五千家以上新創公司,並協助他們把業務推向國際。

經濟新動能一〉物聯網

打造實驗城市

力拚IT產業躍進

「在原有的科技基礎上,提高附加價值和創造新產值,是創造經濟的核心理念。」朱大永表示,十七個創新中心,代表的是韓國產業升級政策的落實。而物聯網、生技保健、化妝品、新能源、機器人、遊戲和文創等,將扮演韓國經濟的新成長引擎。

五個月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韓國,特別走訪「京畿道創造經濟創新中心」,並參觀了物聯網技術實驗室。

在京畿道創造經濟創新中心,有物聯網實驗室、3D列印實驗室、移動通訊實驗室、金融科技支援中心等設施,例如:動輒四萬美元至十萬美元(約一三二萬元至三三○萬元新台幣)的3D列印機,統統免費讓新創公司使用,公共辦公區也是全天二十四小時開放,大大降低了創業成本。

這個在去年三月設立的創新中心,由韓國電信巨頭KT出資建設,除了瞄準遊戲、金融科技等創新服務之外,也背負著物聯網發展的使命。

物聯網產業,不僅是各國推動製造業升級的兵家必爭之地,更被韓國視為「經濟救命丹」。原因是,以資訊與通訊科技(ICT)產業為命脈的韓國,ICT不但在一五年呈現零成長,甚至未來前景也不太樂觀。

當ICT衰退之際,唯有物聯網產業仍能保有高成長。

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公布的「二○一五年物聯網產業實況調查」指出,去年物聯網產值高達四.八兆韓元(約一四二四億元新台幣),較一四年成長了二八%。因此,韓國政府決心要為物聯網量身打造合適的育成政策。

物聯網產業包羅萬象,主要可分為裝置產品、網路、平台和服務四項,現階段裝置產品占最大宗,幾乎占物聯網總產值的一半。但韓國政府打算把育成重心放在平台和服務,因為在紅色供應鏈追擊下,裝置產品的技術落差很快就會消失,而且裝置產品很快趨向飽和,反倒是平台和服務的成長空間相當大。

今年韓國財政預算分配,物聯網產業將獲得六.二兆韓元(約一八三九億元新台幣),比去年的四.八兆韓元(約一四二四億元新台幣),足足增加了近三成,可見韓國政府大力扶持物聯網產業的迫切性。除了在松島市打造物聯網實驗城市之外,京畿道創造經濟創新中心瞄準兒童安全、遠距醫療、智慧家庭為主的物聯網服務。

國際電信聯盟(ITU)最新報告指出,韓國高居「資訊通信技術發展指數」(IDI)排行榜全球第一名,是加速推進物聯網發展的一大利基。目前,韓國共有一千二百多家物聯網公司,其中有近五成是提供物聯網服務,已成為推動韓國新經濟的主力產業。

經濟新動能二〉新能源

電動車電池技術已領先

目標市占超越日本

新能源是未來大勢所趨,也是韓國政府瞄準的亮點產業。在許多人印象中,電動車電池的生產和技術,主要由日本廠商把持,事實上,韓國已經後來居上。

「韓國在電池方面的技術優勢至少領先十年,暫時沒有人能超越。」德國最大的應用科學研究機構──弗勞恩霍夫協會的材料專家菲力克.荷奇(Felix Horch)指出,現在世界上最好、最便宜的電動車電池技術,就掌握在韓國公司手裡。

據日本具權威的調查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 資料顯示,過去全球電動車電池有過半由日本企業供應,尤其是日本松下(Panasonic)幾乎一枝獨秀,但近年來,韓國電動車電池市場市占率卻不斷攀升。

就連日產汽車(Nissan)進軍電動車市場,合作的對象不是最大的松下,而是韓國的LG化學。目前LG化學市占率為一一%,為二十家汽車公司生產電池,包括通用、VOLVO、戴姆勒、福特、現代和起亞等。

去年十月,消息傳出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也要找LG化學供應電池,帶動LG化學股價大漲超過六○%。再加上,LG化學積極進軍中國,在南京擴建十萬輛電動車電池產量,市場預料,到二○二○年,LG化學將扳倒松下,篡位為王。

在政策上,韓國政府把電池技術當作戰略支持產業,一五年投入一兆八千三百億韓元(約五四九億元新台幣)於電動車及能源儲存系統等新產業領域。

目前全韓國已設有上千個充電站,未來將加速布局,一八年以前,首爾將增設十萬個路邊充電站,可望領先全球,成為充電站最普及的國家之一。

經濟新動能三〉生技、化妝品

財閥先後卡位

搶攻全球保健商機

來到距離首爾一小時車程外的烏山市佳長產業園區,這裡是占地六萬多坪的愛茉莉太平洋故事館和廠房,冬末春初,雖然花樹皆落葉,卻一點都不見蕭瑟。

那是因為,愛茉莉太平洋生產線滿載,去年更全年無休,年產一萬五千噸化妝品,甫出廠就送往國內、中國、日本等地。這個韓國最大美妝集團,正瞄準歐美市場。

不僅如此,愛茉莉太平洋首席戰略官金昇煥受訪時指出,醫療保健市場是高齡化社會中最有潛力的產業。「除了繼續拓展美妝品牌銷售外,我們也積極進軍保健食品。」在全球景氣蕭條、紅色供應鏈威脅下,韓國重工業和製造業陷入成長停滯的困境,生技和化妝品是少數逆勢成長的產業,扮演著新的成長引擎。

這也反映在股價上。亞洲股市去年表現最好的十家企業中,有七家是韓國企業,其中,完成肺癌與糖尿病治療臨床實驗的韓美科學及旗下韓美藥品、開發關節炎藥物的 Celltrion等,股價漲幅數以倍計,都是生技相關產業公司。

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的資料則顯示,二○二四年之前,全球生技保健市場規模將成長至二兆六千億美元(約八十五.八兆元新台幣),超越半導體、化學、汽車等韓國主力出口產業的市場規模。因此,韓國政府成立了KIST(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基金工程中心,並設立科學園區,積極與先進國企業建立合作聯盟關係,將未來發展目標鎖定在生技業。

面臨智慧型手機銷售落漆的三星、LG等大財閥,也大舉布局生技業。三星旗下生技製藥事業已斥資新台幣約二四三億元,在韓國建造新廠,預計一八年完工後,可望躋身全球最大代工藥廠,並把生技視為新的成長動能。

陷困境〉年輕人求職競爭

求學起努力補習 就業後工作超時從生技美妝、物聯網、新能源、遊戲等產業創新計畫,韓國政府不惜砸大錢、開新路,替經濟轉骨,其背後的驅動力,是為了解決年輕世代的困境。

由於經濟成長不如預期,沒保障、沒福利的兼職與派遣職缺比重增加。官方研究機構韓國勞動學院資料顯示,去年獲得工作的韓國青年,近三分之二是兼職或派遣工。

二十六歲的金希珍,畢業於排名前二十大的韓國淑明女子大學,她和許多韓國年輕人的期許一樣:畢業後能在大公司找到工作。然而,激烈的求職競爭,卻讓金希珍足足花了一年半時間、第二次申請、通過三關面試,才順利進入韓國時裝品牌龍頭集團衣戀(E-Land)擔任經理。

回想起漫長的求職路,金希珍坦言,待業在家一年半,壓力非常大,面對父母的期待和找不到好工作的煎熬,經常躲在房間以淚洗面。「為了提高競爭力,我還去考了英文和中文檢定。」費盡心力擠進大公司的金希珍,現在年薪約四千多萬韓元(約一二○萬元新台幣),高出新鮮人平均年薪約二千萬至三千萬韓元(約六○萬元至九○萬元新台幣)的近一倍。

採訪這天是星期日早上,前一晚金希珍午夜十二點才下班,也是韓國上班族的寫照。韓國人工作時數之長,工作壓力之大,在已開發國家中一直名列前茅。即使再累,金希珍慶幸自己找到理想工作,依然對職場躊躇滿志。但,大部分韓國年輕人不見得能像她一樣進入好公司,只能陷入領低薪、買不起房子的地獄牢籠裡。

進好公司的傳統定義,就是收入高、公司穩定,讓父母臉上有光。為了擠進大企業,韓國人從識字開始就要很努力,補習、考上知名大學,甚至整型。金希珍指出,大學學費昂貴、找工作困難等問題,都讓年輕人感到焦慮。

提解方〉心靈、政策雙管齊下推死亡體驗課程 老員工薪資遞減長期面對競爭壓力,韓國人不如意時,比其他國家的人容易厭世,平均每天近四十人死於自殺,是OECD國家中最嚴重的,甚至被冠上「自殺王國」的汙名。

為了解救水深火熱的年輕世代,朴槿惠上任後,不僅推動創造經濟政策、鼓勵年輕人創業,甚至還撥款給首爾一家療癒中心,定期主辦免費的「死亡體驗課程」,透過拍遺照、寫遺囑、穿壽衣、躺棺木、舉辦告別式等過程,企圖激發年輕人的重生意志。

不僅如此,朴槿惠還提出「薪資遞減制」,也就是資深員工到了一定年紀後,將開始減薪,但保障可工作到退休或延退幾年,而多出的資金則用於招募年輕新血,提高就業市場的流動性。「現在正是為我們的子女和國家前途,做出重要決定的時刻。」朴槿惠率先在政府部門推行這項新政,許多大財團也開始跟進。

「未來幾年,將是攸關大韓民國成敗的關鍵時刻。」朴槿惠憂心忡忡,因為距離她二○一八年總統任期屆滿,剩下時間不多。

到底,韓國政府傾一國之力,扶植年輕創業家,會扭轉產業困境、帶來新動能,還是會造成資源配置的扭曲,再次將人民推向對立的兩極?這個不斷在危機中重生的國家,正在用時間來驗證成果。

撰文 / 鄧麗萍、陳前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642

A股地獄過山車 楓葉資料室

來源: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0338606

滬綜指(000001.sh73日再挫近6%,收報3686點。在連日斬倉潮拖累下,內地基金產品爆發清盤潮。內地知名私募基金清水源當晚宣布,多隻簽訂止蝕條款的基金,由於淨值低於原額70%已止蝕,因虧損額超出賬戶現金,該些基金要清盤。

A股在13個交易日暴瀉近30%,剛過去的一個半星期更進入恐慌模式,且已逐漸發展成信心危機;無論是老散還是基金,都開始竭斯底里;中央政府不斷出招救市,反惹來市場人士批評連番行政幹預,直指當局藥石亂投,令如火如荼的內地金融改革大「開倒車」。

我非衛道之士,什麼牛市救市不救市,金融改革受什麼影響,A股股市機制缺陷等等,於我全非事情重點。事實上,到這一刻,阿爺仍是A股市場的最大莊家,他要操控股市以達到其心目中認為有利國家的目的,亦非奇聞。

因此,我這一刻在乎的是事件發展如何轉向,這要先看這個風暴的形成:阿爺去槓桿擠泡沫 >> 槓桿資金消失令整體股價回落 >> 場外配資的槓桿過大(近似大耳窿),令大比例槓桿推動的熱門中小股股價回落更急 >> 過去大升的中小股股價急回,觸動結構性基金的止損線 >> 基金連環止蝕,基金人踩人,令沽家忽然大大多於買家,市場嚴重供求失衡 >> 市場跌勢形成,空軍看準基金爆倉潮,加多一招「趁病攞命腳」 >> 阿爺「雙降」等招數沒有立即改變市場方向,市場信心急跌,引發骨牌效應。

這個危機關鍵,我個人看,是結構性基金的被動止損線,觸發基金人踩人式爆倉潮。因此,阿爺救市關鍵,其實是要止住過去半年升市中槓桿主力參與的中小股下跌,減少結構性基金的止蝕盤,自然減少非理性的止蝕壓力,當這個不確定因素源頭消減,市場恐慌將可慢慢緩和下來。

當然,阿爺如何出招或效力如何,我非專家,分析不可能全面;但市況逆轉信號,肯定最先來自中小股之癲的深創業板,而這似乎在79日出現了。事實上,深創板三周以來下跌了近36%,大約相當於4個跌停。而配資業內人士表示,僅僅一個跌停就足以讓13槓桿配資的股民平倉,兩個跌停就可以讓11槓桿的配資客平倉。由此看來,創業板近期頻繁的去槓桿,這可說已經接近尾聲。

另一個觀察去槓桿導致暴力平倉是否接近完成的信號,來自2PM魔咒的出現與否。這個2PM魔咒,源於每天下午2時後,配資客都會被要求補足當日的資金缺口,自然引發一波強大去槓桿沽壓。過去市場恐慌那些日子,2PM魔咒頻繁地連日出現,但是卻在79日斷了纜,這也可說是市場初步冷靜下來的信號。

事實上,在79日的反彈中,有1273A股漲停,佔可交易股份的97%;可見早前的暴力平倉潮把市場整體價格壓到超低再超低,非理性止蝕壓力一退減,反彈力可以好報復式。同樣地,79日的滬深兩市成交額是偏靜的9500億人民幣,也顯示沽壓大減。

最後,估計經過一輪地獄過山車(魂霄飛車)後,這個7月的剩下日子,股市將震盪上行。港股恒指(hsi.hk)目標,7月收於12個月移動平均線之上(目前處於25008點);A股滬綜指目標,7月收於5個月移動平均線之上(目前處於4196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849

避稅天堂很快變地獄(2016/4/28) 林本利

2016-04-28  NM

今年4月20日,《壹週刊》、《明報》及《香港01》同日發表有關「巴拿馬文件」的偵查報導。揭露本地一眾政經界權貴(後來發現還有大學),透過設立離岸公司隱藏資產、避稅、迴避申報利益和國籍。《明報》刊登相關報導當日,管理層即時解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

兩年多前,筆者已經在《蘋果日報》發表文章,指出避稅天堂隨時變成權貴的地獄。當時總部設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際調查記者同盟」(簡稱ICIJ)剛發表調查報告,披露十多名中國領導人的家人或親屬,在避稅天堂英屬處女島開設離岸公司,涉嫌隱藏巨額財富。今次本地三間傳媒的偵查報導,集中本地一眾政經界權貴,相信令不少人感到惶恐不安,擔心透過離岸公司的不法勾當,很快被揭發,無法繼續隱藏,避稅天堂變成地獄。特別是現今科技發達,「黑客」不時入侵電腦,竊取大量機密文件,甚至有能力將文件解密,把權貴的罪行暴露世人眼前。即使現時披露的資料無法確實證明權貴涉及貪污逃稅等罪行,但「黑客」及知情人士(包括會計師、律師及有份參與犯罪的人)若然取得相關資料,隨時向權貴苛索巨額「掩口費」,把他們視作「提款機」。早於今年4月4日,英國《衞報》引述「巴拿馬文件」報導,長實與新地前聯席主席郭炳江及前董事陳鉅源,曾合組離岸公司。報導指陳鉅源曾在英屬處女島持有空殼公司20年,他在2012年被廉署拘捕後,新地要求巴拿馬律師行關閉空殼公司。律師行職員發覺陳鉅源數週前被捕,牽涉入許仕仁貪污案,故要求新地提供陳鉅源的盡職審查文件。雙方交涉多個月後,新地最終同意提供文件,空殼公司亦隨之關閉。到2014年,律師行發現陳鉅源是另一間英屬處女島公司的董事及實權擁有人,而這間公司的股東包括郭炳江,以及商人李嘉誠旗下的長實子公司。同年,郭炳江及陳鉅源兩人被判貪污罪成,分別要入獄五年及六年。審訊期間,陳鉅源被指透過離岸公司,將賄款經關鴻生戶口,再轉交許仕仁。

「巴拿馬文件」披露本地權貴在海外設立離岸公司,令筆者聯想到近月被傳媒揭發的高官換樓事件。過去十多年,地產商透過內部認購,低廉租金(兼送豪裝),甚至免租優惠,向本地高官提供豪華住宿服務,已不再是新鮮事物。今次高官被指以低於市價的優惠,交換與地產商有關連,以公司名義持有的物業。剛巧高官的丈夫曾經處理航權的審批,而地產商又有投資航空業務,故此被指涉及利益衝突。倘若該物業是由離岸公司持有,或者暫時交給其他人託管,恐怕傳媒亦無法揭露這宗利益衝突事件。由此可見,現任特首梁振英的做法確實聰明得多。梁特首被指以離岸公司隱藏資產,再將公司注入信託基金,受益人是他的妻子。梁還辯說不少立法會議員也有成立離岸公司,完全沒有考慮到個人的政治權力遠遠超過任何一個立法會議員,一個電話,已可令航空公司及保安公司「特事特辦」,讓其女兒毋須攜同行李進行安檢(又是傳媒揭發)。過去三年多出任特首期間,梁的離岸公司所從事的買賣及投資活動,外人完全無法得知。今次《明報》突然解僱執行總編輯,自然令人聯想到與「巴拿馬文件」偵查報導有關。日後為市民服務的傳媒,恐怕再減少一家。

林本利

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4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