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vg1.html
報告人(Icahn旗下公司)已經對發行人(康寶萊)做了大量分析。報告人總結認為公司(康寶萊)有著合法的商業模式以及很好的長期增長的機會。報告人欲與發行人的管理層討論經營與策略方案以提升股東價值,比如資本重組或私有化交易。
隨著股價事實上走向創紀錄的逼空行情,管理層正與其最近聘用的財務和法律顧問協商,考慮一場類似「大眾汽車」式的逼空行情,在這場戰鬥中讓空頭拿不到足夠股票來回補空倉。要做到這點,除了通過槓桿化收購甚至管理層收購外,只要該公司的機構投資者,其中主要是持股15%的富達,不再出借股票給空頭。簡而言之,對於康寶萊這樣空頭做空比例達到24%(目前已超過32%)並且機構控制超過76%的流通股的股票,是否可能重演大眾汽車式逼空並將股價推上新高呢?Ackman和Tilson的處境並不太妙。
“別把責任怪在‘資產泡沫’上,也別怪在規範理財上,這個市場的風險收益比從七月中旬開始就已經不合適了,面對積累的各種風險,大家把頭往沙里一埋,默念一句錢多資產荒,以為就能把日子過下去”,上海一位成功預測到周三調整的知名策略分析師,在其朋友圈如此評價今天(7月27日)的大跌。
七月下旬不斷縮量盤整的大盤,終於在月底迎來了放量的大調整,7月27日中午收盤前大盤突然跳水,上證指數在下午開盤就跌破3000點大關,中小創更加是領跌的品種,上證指數一度跌到2939.23點,不到兩點兩市成交就已經超越6000億元;到底什麽誘發了今天的放量大跌?
在多位市場人士看來,大跌估計與市場傳聞的有關理財監管有關;不過更多資深市場人士認為,其實銀行理財監管只是誘發因素,上周煤炭股在利好湧現之下漲不動,此前軍工股和充電樁等概念股也在各種利好支撐之下默默無聞,就已經註定了大盤人氣不足,市場熱點持續性不高,輪動極快也說明做多動能有限;經過連續多日縮量盤整後,最終引發了27日的市場大調整。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天股市大跳水的利空在於,新的監管計劃要出臺,銀行理財不能接入資管計劃,銀行理財不能接分級產品,銀行資金進入股市通道掐斷,對中國金融體系安全是利好,但對中國股市短期是利空;不過對此也有私募人士有不同看法,銀行發分級理財與銀行投資管計劃優先級不是一回事;資管新八條後,銀行理財轉向信托做配資;如果銀監會限制信托,才是真正的大利空。
中金公司策略團隊認為,一行三會近期的監管動作頻頻,已經體現了這樣的意圖。媒體報道的銀行理財資金監管,如果屬實,將對股市資金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雖然目前還沒有統計銀行理財資金有多大規模進入股市,但從寶能與萬科之爭的案例透露出來的情況來看,銀行理財資金通過比較隱蔽的方式進入股市,的確是在給銀行和股市帶來潛在風險。加強監管銀行理財資金,從中長期來看是正確的事情,避免了相關風險進一步擴大,但短期會影響風險偏好。從中期來看,銀行理財資金的監管無法改變收益率逐步下行的局面,可能也難以改變“低利率、弱需求”的局面,可能會加速資金“脫虛向實”,離開估值虛、盈利虛的板塊和個股,向估值相對實、盈利相對實的板塊和個股集中。
其實在7月中旬的時候,本輪反彈行情以來,軍工股和新能源概念股是反彈先鋒,不過這兩個板塊最近都出現了“利好漲不動”的情況,本輪“吃飯行情”龍頭之一黃金股,更是在地緣政治緊張加劇的背景下率先回調近20%;這一切讓人想起2015年11月環保股,還有今年4月的體育概念股,都出現“利好漲不動”的情況,之後大盤出現了不少調整。
而到了上周四周五,神華集團和中廣核可能重組等利好消息,讓煤炭股出現了比較強烈的重組和改革預期,不過多數煤炭股不漲反跌,大盤成交也一直在縮量,已經表明大盤做多能量不足,周一周二市場熱點輪動的加快和散亂,也讓追高資金無所適從,周三的調整也在不少資深市場人士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