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廣發銀行新黨委班子就位 “國壽系”高管入駐

歷經大半年,經歷了股權交割、董事長和行長雙雙變更、黨委班子調整後,中國人壽入駐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發銀行”)終於塵埃落定。

第一財經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裁繆建民日前宣布了集團黨委的任職決定:劉家德擔任廣發銀行黨委書記,張鳳鳴和尹矣擔任黨委副書記,符風雲擔任紀委書記、黨委委員,鄭廉明、王桂芝、宗樂新、王兵、鄭小龍為黨委委員。這意味著“國壽系”高管團隊入駐廣發銀行基本就位。

廣發銀行新一屆黨委班子的組建,一定程度上宣告了該行高管團隊已經基本就位。

就在上月末,“國壽系”三位高管正式出任廣發銀行要職,該行新一任董事長、行長人選均來自於中國人壽。9月29日,廣發銀行公告稱,2016年9月14日,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召開2016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選舉楊明生為該行第七屆董事會董事。同日,該行召開第七屆董事會2016年第五次臨時會議,選舉楊明生為董事長。

楊明生的另一個重要身份是中國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董事長。“50”後的他畢業於南開大學,長期在金融界工作,2003年升任中國農業銀行行長、黨委書記,2007年至2012年擔任保監會副主席,開啟了他金融職業生涯中的新階段,自2012年3月起擔任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2012年3月起擔任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9月29日,廣發銀行發布了另外兩則重要公告,召開第七屆董事會2016年第六次臨時會議,聘任劉家德為該行行長,聘任尹矣先生為該行副行長,兩者任期與第七屆董事會同期。

新任行長劉家德與副行長尹矣均來自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劉家德身兼多重職務,現任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候任)、董事、行長(候任),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監事,並擔任財政部會計信息化委員會委員、保險行業風險管理委員會專家委員等。尹矣現任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候任)、副行長(候任)。

事實上,中國人壽高管走馬上任廣發銀行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始於其成為該行第一大股東的落定。今年3月1日,中國人壽、花旗集團發表公告,雙方達成相關協議,由中國人壽耗資逾233億元受讓花旗集團及IBM Credit所持廣發銀行全部股權,自此,中國人壽成為廣發銀行的第一大股東。

今年8月30日,廣發銀行公告董事長、行長雙雙辭任。該行公告稱,董建嶽先生已向董事會提出辭呈,辭去本行董事長、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另一則公告則顯示,利明獻先生已向董事會提出辭呈,請求辭去本行執行董事、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委員及行長職務。

在董建嶽的告別信中,回顧了廣發銀行所取得的長足進步。截至2015年末,廣發銀行總資產、總負債、所有者權益分別是2009年年中的2.9倍、2.9倍和4.8倍;營業收入和撥備前利潤是2009年的3.64倍和6.5倍。2010~2015年累計實現凈利潤596億元,超過之前所有年度的總和。

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末,廣發銀行總資產18365.87億元,較年初增幅11.44%;總負債17390.47億元,較年初增幅11.43%;實現營業收入547.35億元,同比增長22.61%;凈利潤90.64億元,同比下滑24.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457

中標青島地鐵4號線 險資首單軌交PPP基金花落國壽

10月26日,青島市政府發布公告,中國人壽集團旗下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標青島市地鐵4號線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青島市地鐵4號線PPP項目是保險資金自主參與並成功中標的首單基金類軌道交通地鐵PPP項目,且入選二十部委近日聯合公布的全國第三批PPP示範項目。

青島市地鐵4號線總投資約181.90億元,線路全長30.7km,是青島市主城區東西向骨幹線,對緩解青島市城市交通緊張局面,改善居民出行結構,構築青島市現代化快速交通體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人壽中標後,將持有“青島地鐵4號線基金”優先級LP份額,占比58.33%,基金與青島市政府、施工方設立項目公司,負責青島市地鐵4號線PPP項目的投融資、建設與運營。該項目是中國人壽與青島市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後,第一次與青島市的直投項目合作。

今年以來PPP已經成為穩增長的重要推力。保險資金的長期性、低風險偏好等特點與PPP項目天然匹配,2016年7月3日,保監會發布《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管理辦法》,明確鼓勵保險資金投資PPP項目。

中國人壽稱,這一項目提升了保險資金支持國家基礎設施PPP項目建設的力度,且創新性地在PPP模式中引入基金理念。通過保險資金出資優先於政府及施工方出資的結構化安排,保證了保險資金的安全性,並通過納入青島市財政預算與中長期財政規劃的可行性缺口補助安排,借助青島市政府信用,安全性高的優勢,起到了行業引領作用,具有較強的可複制性,可在全國其他重點城市的基礎設施投資領域特別是軌道交通地鐵領域內複制推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54

【獨家】國壽養老曾宏“老鼠倉”終審:涉案4.3億 獲利119萬

除了時不時曝出“老鼠倉”的基金、證券行業,“捕鼠風暴”自然也不會對在資本市場中越來越舉足輕重的保險公司“手軟”。

在2014年曾引起軒然大波的國壽養老權益類投資前負責人曾宏“老鼠倉”一案近日有了最終結果。《第一財經日報》了解到,曾宏利用未公開信息進行股票交易活動,累計買入、賣出趨同成交金額達人民幣4.3億余元,非法獲利人民幣119萬余元,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120萬元。雖然曾宏上訴,但最終被駁回。

而近日,又有一起累計交易金額1.2億元的保險公司資產管理部人員劉某“老鼠倉”案件被上海市公安局通報。

本報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2013年至今保險業已曝出7次“老鼠倉”事件,雖然頻次、金額相比基金、證券行業仍然較少,但是這無疑也給保險公司的內控敲響警鐘。而隨著大數據的運用,這些險資“碩鼠”們也變得愈加無所遁形。

曾宏案細節披露

2014年5月,北京市公安局對外通報,2009年2月至2013年5月,擔任某保險公司權益投資部門總經理的曾某利用所掌控的未公開信息,操控“老鼠倉”並非法牟利,並於2014年3月被抓捕歸案。

盡管當時中國人壽表示對案件並不知情,但種種跡象顯示,上述的曾某就是國壽養老權益類投資前負責人曾宏。

而隨著庭審的結束,曾宏案的細節也隨之浮出水面。

據本報獲得的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顯示,2009年2月至2013年5月間,曾宏在擔任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養老金及機構業務部投資團隊高級經理、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管理中心高級經理、投資管理中心權益投資部總經理、投資團隊總監等職期間,利用因負責管理相關企業年金基金賬戶(下稱“年金賬戶”)而掌握的有關投資決策、交易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包括年金賬戶投資股票的名稱、數量、價位以及買賣時機等內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開信息,違反規定,從事與該信息相關的證券交易活動。

據了解,曾宏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等工具,操作其實際控制的“王冬炎”的股票賬戶,先於或同期於年金賬戶買入或賣出相同股票97只,趨同買入金額共計人民幣2.35億余元,趨同賣出金額共計2.03億余元,非法獲利共計119.95萬元。2014年3月被查獲歸案後,在法院審理期間,曾宏的家屬代為退繳錢款118萬元。

基於以上情況,曾宏在2015年12月一審被認定犯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120萬元。

值得註意的是,本報獲悉,曾宏在一審後曾以“原判量刑過重”為由進行上訴。“一審判決對於趨同交易所涉金額的認定存在適用標準的錯誤,趨同性的認定標準應限於‘先於或同期於’,不應包括晚於年金賬戶2個交易日的買入和賣出金額;曾宏的行為不屬於情節特別嚴重,原判量刑過重。”曾宏辯護律師表示。

但法庭經審查認為,在案證券交易所市場監察部門、法律部門出具的協查結果等證據能夠證明,證券業內對“同期”的理解不等於“同日”,從交易時間上看,同步或稍晚交易的情形均屬於“同期”的範疇。

而曾宏利用未公開信息進行股票交易活動,累計成交金額達4.3億余元,非法獲利119萬余元,其犯罪數額已超過相關法律對於“情節特別嚴重”的認定標準。

“曾宏作為保險公司的從業人員,利用因職務便利獲取的未公開信息,違反規定,從事與該信息相關的證券交易活動,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依法應予懲處。鑒於曾宏到案後能夠如實供述,且非法所得已由家屬代為退繳,依法可從輕處罰。”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表示。

因此,曾宏的上訴請求近日被駁回,維持原判。

3年多7起險資“老鼠倉”

如果說在幾年之前被曝出的“老鼠倉”事件還基本集中在基金、證券行業,那隨著保險行業的可投資資產不斷增加,保險公司在資本市場地位的不斷上升,保險資管也屢次出現“碩鼠”。

上月末,上海警方表示,劉某在擔任某知名保險公司“傳統保險產品”投資經理期間,在自己管理的產品賬戶預備投資股票之前,利用自己朋友蔔某的資金操盤證券賬戶,先行交易與該產品賬戶相同的股票,累計交易金額高達1.2億余元,已涉嫌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

事實上,算上這起最新的險資“老鼠倉”案件,根據公開資料粗略統計,2013年至今保險業已曝出至少7起“老鼠倉”事件,其中4起發生在中國人壽體系。

2013年2月,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原投資經理夏侯文浩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股票行為被立案調查。根據公訴材料,其累計股票成交額7037萬余元,通過賣出股票交易的差價獲利1145萬余元,虧損192萬余元,此外分得股票紅利5萬余元,實際獲利957萬余元。這是證監會披露的首例保險從業人員“老鼠倉”事件。

2014年3月,平安資管股票投資部原副總經理張治民又被曝出“老鼠倉”事件,一審時控方起訴稱其通過其妻及他人賬戶趨同交易深天馬A、湖北宜化、徐工機械等140只股票,累計趨同成交額人民幣13.42億元,獲利2861萬余元。但張治民後對成交金額表示異議進行上訴。

而另外4起“老鼠倉”案件,均發生在中國人壽體系。除了上文提到的曾宏以外,國壽資管股票投資部前總經理鄧瑞祥、國壽資管原投資經理張顥以及國壽資管股票投資部前副總經理歐海韜都在2014-2015年期間被曝出“老鼠倉”案件。根據公開資料計算,這四起案件買入、賣出趨同交易總額超過25億元,盈利在4500萬元左右,且趨同交易時間基本從2008年~2009年開始,持續時間從一年到四年不等。

內控難 大數據“一查一個準”

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的行為,市場俗稱“老鼠倉”。“老鼠倉”違反了資本市場的公平交易原則,破壞了資本市場的秩序。而保險資金已與證券投資基金等構成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資金的重要來源。保險資管公司的投資經理和基金公司基金經理一樣管理著巨額資金,其“老鼠倉”行為,危害同樣嚴重。

從過去的案例來看,盡管“老鼠倉”多屬於個人行為,公司並沒有受到法律上的牽連,但是如何防止險資“碩鼠”這種不光彩的事件出現在自己的公司,仍然考驗著各大保險資管公司。

一名大型保險資管公司高管對本報表示,與基金行業不同,保監會對於保險資管投資人員是否能買賣股票並沒有明文規定,現在各公司是根據自己不同的情況來針對“老鼠倉”各自實行內控政策。

上述高管表示,在保險業“老鼠倉”出現之前,公司里已經采取了固定電話全部錄音、投資人員交易時間手機上交等措施,不過公司允許投資人員進行股票交易,但是前提是包括所有直系親屬在內的賬號在公司備案,且所有買賣都需報告。

另一些保險資管公司則有不一樣的做法。一名保險投資賬戶經理對本報表示,該公司並不允許投資人員進行股票交易。而另一名保險資管公司高管表示,公司之前不要求對投資人員的手機在交易時間做上交的處理,但2014年險資幾次“老鼠倉”爆發之後,就開始做上交的要求。

據了解,2012年在保監會推出的險資13項新政中,其中一項就是《關於加強保險資金公平交易防範利益輸送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其中規定:“保險機構應當建立相關人員股票投資禁止性規定,明確公司分管投資的負責人以及核心研究、投資、交易人員及其直系親屬禁止投資股票,人員名單由公司自行確定,並報告中國保監會。”但和其他新政不同,該文件至今未正式出臺。

“基金行業也已經對從業人員的投資限制有所放開,保監會如果簡單‘一刀切’並不符合目前的實際情況。”上述高管表示。

而在2014年幾次險企“老鼠倉”出現之後,保監會也曾對保險資管進行過一次緊急排查。

上述保險資管高管和賬戶經理均表示,盡管公司已經采取了所能采取的內控措施,但內幕交易更多的是道德風險,從公司層面上很難完全事先防範。

不過,他們認為,目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威懾投資人員“老鼠倉”行為的一大利器是證監會的大數據。

據上海市公安局表示,上月劉某的1.2億元“老鼠倉”案件的破案起點就是證監會通過大數據監測發現的賬戶交易異常行為。

“現在監管機構的大數據那麽‘牛’,一查一個準,反正我是肯定不敢做‘老鼠倉’的。”上述賬戶經理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55

申萬宏源再拋定增預案:國壽150億元現金入股

190億元增資,三大國資股東加盟。申萬宏源於1月25日晚間發布定增預案,擬以人民幣6.07元/股的價格發行不超過31.3億股A股,合計募資不超過190億元。市場人士向本報透露,事實上,申萬宏源此前已發出定增預案,調過兩次定增價格,卻因股價倒掛被迫放棄,此次提前找到定增投資者才發了預案。

市場人士表示,相對於6.31元的最新收盤價,6.07元/股的定增價格並不便宜,定增實施後靜態PE將從22倍升至26倍,而目前大型券商的整體PE水平在20倍上下。三大定增認購方均系國資出身,他們均將以現金入股。其中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人壽”)將以150億元增資,一躍成為申萬宏源的第三大股東,持股比列為10.68%。市場人士認為,中國人壽通過大型券商定增機會涉足證券業,二者實現優勢互補。

申萬宏源表示,資本受限成為困擾自身發展的嚴重制約。定增190億元將有效緩解公司業務發展和戰略轉型面臨的資本瓶頸。市場人士分析,申萬宏源未來的想法是朝著金控集團邁進,後續不排除有外延收購的可能。

定增預案波折

申萬宏源定增預案顯示,擬以人民幣6.07元/股的價格發行不超過31.3億股A股,合計募資不超過190億元,三大認購方包括中國人壽、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四川發展”)、新疆凱迪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凱迪投資”),分別認購約150億元、30億元和10億元。本次非公開發行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中央匯金依舊是其實際控制人。

事實上,申萬宏源在2016年年初就有發定增的想法。

一位涉足此次申萬宏源定增項目的券商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2016年4月申萬宏源還未報會,到了6、7月份拿到了證監會的定增許可,但11月份許可到期了也沒法出去。這是因為期間申萬宏源調整過2次定增的價格,把調價的額度用完了,定增股價還是倒掛的態勢,找不到接收方或是投資者不認可定增價格。記得當時定增價格是7元多,但申萬宏源當時的股價是6元多。”

本報記者獲悉,2015年1月,宏源證券與申銀萬國合並,但前述合並重組時未同步安排配套融資。

現在申萬宏源發出預案時機已經成熟。

某券商非銀分析師對本報表示:“2015年申萬宏源合並後,表示能夠實現‘1+1 >2’的效果。當時市場認為,在地理位置上申銀萬國穩居上海,宏源證券立足新疆,二者在地域上能夠實現互補;在業務上申銀萬國擅長IPO業務,宏源證券以債券為主的投行業務出名,二者在業務上也能實現優勢互補。但事實上在合並後,二者的整合並不盡如人意,其業績表現也未能超出市場預期。”

經過一年多的整合,定增時機或已成熟。申萬宏源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坦言:“因為雙方均是較大的公司,在文化、業務上的整合難度非常大,需要時間。因此,此前表示的‘1+1 >2’的效果其進度並沒有那麽快。歷經一年多的整合,申萬宏源在業務條線和管理方面都較為到位了,時機較為成熟了,因此在2016年作出定增的決定。”

前述非銀分析師表示,在合並後申萬宏源已是證券業的航空母艦,因此此次增資力度較大,且對此次增資非常看重。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這三大定增對象實力雄厚均系國資出身。尤其是中國人壽股份,是中國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並通過控股的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為中國最大的保險資產管理者。

四川發展的唯一股東為四川省人民政府,註冊資本為人民幣800億元,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從事投融資和資產經營管理。

凱迪投資唯一股東為新疆金融投資有限公司,後者唯一股東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此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本次發行前,新疆凱迪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投資總監姜楊在申銀萬國擔任監事。

本次發行前,中央匯金持有本公司25.03%股權,通過中國建投間接持有本公司32.89%股權,通過光大集團間接持有本公司4.98%股權,通過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間接持有本公司0.98%股權,合計直接或間接持有本公司63.89%股權,為本公司實際控制人。本次發行後,中央匯金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直接或間接持有本公司55.26%股權,仍為本公司實際控制人。

定增價格不便宜

值得註意的是,此次認購方式是現金認購。

前述券商非銀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6.07元的定增價格確實不便宜。在預案之前,申萬宏源股本約200億股,靜態PE約為22倍,但在方案實施之後,PE將升至26倍。目前大型券商20倍的PE是較為合理的,加之定增價格一般會有一定折價。

“此次申萬宏源提前找好了定增投資者,才將發布預案。”前述申萬宏源內部人士說。

前述非銀分析師對本報進一步解釋,目前獲得券商牌照,尤其是大型券商的牌照並不是那麽容易,此前有很多券商提出要做定增,但以小型券商為主。大型券商不會頻繁做定增,一旦定增其融資規模比較大。以前就有傳聞稱中國人壽想舉牌申萬宏源,此次恰逢申萬宏源的定增機會,中國人壽成為第一定增投資者人選。他們一舉拿出150億元的真金白銀成為申萬宏源的第三大股東,通過定增方式拿到證券牌照,涉足證券行業。事實上,中國人壽或也看上了申萬宏源的資源。後者控股股東為中央匯金,旗下資源豐富。

與此同時, 他們拿出真金白銀買股票,表明看好申萬宏源的後續發展機會。2016年證券行業績表現並不如人意,明年業績改善的可能性較大,後續證券公司的分紅、股價的上漲都是潛在的機會。前述非銀分析師表示。

而對於申萬宏源而言,其定增規模較大,如果引入中小企業匹配度並不高,定增人數不能超過10人,190億元的定增規模,即使引入10個參與者,每家也要掏出19億元,這也不是個小數目,因此找大型機構投資者最為恰當。

190億元增資做什麽?

此前申萬和宏源合並並沒有進行配套融資,而在合並後的各項業務均需要大量的資金以擴張業務規模,凈資本成為申萬宏源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

申萬宏源方面表示,“資本受限成為困擾申萬宏源發展的嚴重制約。此次定增完成後,公司資本結構有望進一步優化,財務杠桿和成本明顯下降,資本實力、抗風險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將大幅度提高,從而有效緩解公司業務發展和戰略轉型面臨的資本瓶頸。”

根據2015年年報,申萬宏源證券子公司合並口徑下的凈資本規模僅為330億元,與中信證券等領先同行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申萬宏源稱:“在國內證券行業創新發展的大環境下,證券子公司目前的凈資本水平制約著業務拓展,公司迫切需要通過股權融資以提升其凈資本規模。”

資深券商人士對本報表示,證券行業正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傳統的依靠通道或牌照的業務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證券公司業務經營範圍逐步擴大,銷售交易、托管結算、投資、融資和支付等各項業務發展方興未艾。

未來兩到三年,股票質押式回購等信用交易業務規模仍將持續提升,投資及資本中介業務(含做市商業務、收益互換、期權等衍生品投資)、主動投資的資產管理規模、資產證券化、並購重組顧問、場外及區域股權市場交易等業務規模仍將大幅提升,這些業務將大量占用公司資本。

而融資融券、股票質押式回購、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等創新業務已經成為申萬宏源新的利潤增長點。擴股增資勢在必行。

根據預案,本次募資的190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140億元將向申萬宏源證券進行增資,其中60億元用於申萬宏源證券向子公司申萬宏源西部進行增資,補充其資本金;50億元將用於補充申萬宏源產業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申萬宏源投資有限公司、宏源匯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宏源匯智投資有限公司的資本金和運營資金,開展實業投資、產業並購和多元金融布局。

190億元一旦到位,對於申萬宏源業務整合將起到巨大作用。

前述非銀分析師表示,申萬宏源未來的想法是朝著金控集團邁進,當前其模式是集團上市,旗下子公司是非上市品牌,走金控模式具有優勢,一旦190億元定增資金到位,後續不排除有外延收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957

保險業首單債轉股落地 國壽資產管理100億元資金入股陜煤集團

3月3日, 國壽陜煤債轉股基金宣布100億元資金全部到位,這標誌著國內保險業首單債轉股項目成功落地。

受托負責此項投資的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2016年10月國務院公布《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及《關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的指導意見》後,首次在債轉股領域嘗試的保險業機構,同時該項目也是由非銀行金融機構主導的第一單債轉股項目,體現了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力度和決心,引領了保險資金新的投資模式和方向,將對債轉股領域及整個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作為此次債轉股資金的輸入對象,陜煤集團將成為直接受益人。陜煤集團是全國排名第五的大型煤炭企業,因行業周期性波動面臨壓力但發展前景較好。一方面其在去庫存和轉移產能過程中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其又擁有較強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技術優勢和政策支持優勢,“十三五”期間發展優勢明顯。

國壽資管方面表示,本次借力債轉股,引入外來權益性資金,用以置換短期高成本債務,最終實現“去杠桿、降成本”的目的。陜煤債轉股項目也是陜西省政府指定的首個省內債轉股試點項目,此次中國人壽的成功參與,也有益於擴大中國人壽壽險、財險、養老險、資產管理、另類投資及銀行等各個業務板塊在陜西省當地的影響力,為未來進一步深化合作奠定基礎。

國壽資管表示,下一步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將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主動性和自覺性,加強與大型央企和地方國企的深度合作,積極推廣國壽陜煤債轉股基金的成功經驗,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強勁有力的中長期資金支持,為實體企業和地方政府去杠桿、降成本、優化結構做出積極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038

安邦人壽保費規模僅次國壽、平安,退保、賠付金持續猛增

通過投資型險種的激增和海外資產的“買買買”,安邦保險集團的規模正在迅速膨脹。

近年來取代產險成為集團“旗艦”及海外資產“買手”的安邦人壽4月26日公布了2016年信息披露報告(下稱“信披報告”)。信披報告顯示,2016年安邦人壽的合並總資產已經達到1.45萬億元,遠超中國太保整個集團和新華保險同期的總資產。

但在規模上升的同時,安邦人壽2016年度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下稱“歸母凈利潤”)卻同比下降20%,而其中一個因素是因為退保金和賠付支出的持續飈漲所致。

總資產破萬億

安邦人壽信披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末,其合並總資產達到1.45萬億元,較2015年末的9167.6億元同比大增58.44%,在2015年超過6倍的總資產增長基礎上繼續上升。

這一總資產規模,已經超過了中國太保同期的1.02萬億元以及新華保險6991.81億元的總資產水平。

由於2015年安邦人壽獲得了安邦產險48.6486%的股份,因此安邦產險以聯營企業被披露在安邦人壽的報表中。而由於安邦人壽控股安邦養老及安邦資產管理,安邦產險控股和諧健康險以及多個海外保險資產,因此截至發稿時,盡管安邦保險集團旗下其他子公司均還未發布2016年信披報告,但可以通過安邦人壽及其中披露的安邦產險合並總資產相加來估算整個安邦集團下保險相關板塊的總資產規模。

信披報告顯示,安邦產險2016年末的合並總資產為7954.52億元。兩者相加,總資產達2.248萬億元,這家起源於2004年的保險集團的資產規模正在逐漸逼近歷史悠久的“巨無霸”中國人壽2.7萬億元的水平。

細看其信披報告可以發現,安邦人壽龐大的總資產規模源於2015年及2016年安邦人壽充當安邦保險集團海外資產的“買手”及“旗艦”合並了多家海外資產所致。單獨看安邦人壽的單體報表,其2016年末的總資產為5738.09億元。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保監會數據顯示,安邦人壽2016年的規模保費達到3304.87億元,僅次於中國人壽及平安人壽,飛速成長為壽險行業規模保費的“探花”。

正是由於安邦人壽自身在2016年規模保費大幅增長,其總資產較2015年末增長123.97%,單體總資產與集團總資產的比重也由2015年的27.9%上漲至39.5%。

海外資產“成色”如何?

從安邦人壽信披報告來看,安邦人壽旗下有一家看著頗為“宏大”的直接控股子公司——註冊地在香港的安邦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從信披報告內容和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來看,這家公司承擔著安邦人壽大部分海外資產“買手”的角色。

在安邦人壽合並層面直接控股的唯一一家海外資產是2015年收入囊中的韓國東洋人壽。但包括德爾塔•勞埃德銀行(現啟用舊名Nagelmackers)銀行、比利時保險公司FIDEA、荷蘭VIVAT保險公司、韓國安聯人壽、香港投資控股公司Mighty Group、Wisdom Express共6家公司,均屬於安邦人壽間接控股的子公司。這6家很可能大部分是由上述這家安邦集團控股子公司“出面”接手。

其中,Mighty Group、Wisdom Express、韓國安聯人壽,以及另一家Strategic Hotel Funding, L.L.C的100%權益為安邦人壽於2016年收入囊中。根據信披報告,前兩家香港的投資控股公司屬於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即是從安邦集團內部吸納而來,另兩家則是外部購買而來。

這些海外資產的現狀如何?

財務數據顯示,Mighty Group和Wisdom Express註冊在香港,主要從事投資控股、酒店服務和物業管理業務。自2016 年1月1日至合並日2016年9月27日止期間,Mighty Group和Wisdom Express在合並財務報表中經調整的凈虧損合計為7.31億元。而Strategic Hotel是在美國成立的公司,主要從事高端酒店資產管理業務。自購買日2016年9於6日至2016年12月31日營業收入為27.39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為3.46億元人民幣。

另外,根據安邦人壽信披報告,東洋人壽在集團內部交易抵銷前,2016年凈虧損3.59億元,較2015年的凈虧損0.4億元有進一步擴大之勢(根據信披報告,財務數據經過了合並日公允價值以及統一會計政策的調整)。

而對於另外幾家間接控股的非本年取得的海外資產,安邦人壽信披報告中並未披露這些公司的基本財務狀況。

不過,從第一財經記者查閱的部分安邦人壽收購的海外資產財務報表來看,也有公司在被安邦人壽收購後出現“扭虧為盈”的情況,例如安邦人壽在2015年收購的荷蘭保險公司VIVAT。

根據VIVAT的2016年年報,2014年VIVATNV錄得6.12億歐元的凈虧損,但在被安邦人壽收購的當年,即2015年實現扭虧為盈,2016年實現1.59億歐元的凈利潤。

值得註意的是,在2016年收購韓國安聯人壽時,安邦人壽再次得以用“低價”購買資產,由此增厚2016年的投資收益。

安邦人壽信披報告顯示,2016年12月31日,安邦人壽支付160萬左右歐元,合1172萬元人民幣,作為合並成本購買了韓國安聯人壽100%的權益。

而這100%權益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為人民幣58.68 億元,合並成本小於取得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人民幣58.56億元。這58.56億元按照會計準則就被計入了投資收益。

事實上,在2015年,安邦人壽在收購VIVAT時就發生了這種情況。當時,VIVAT的100%股權對應的可辨認凈資產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為89.21億元,但安邦人壽為此付出的對價僅僅為1歐元(等值人民幣8.50元)。

第一財經記者翻閱VIVAT2015年財報了解到,原來在今年2月最先出面購買VIVAT 100%股權的是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隨後安邦人壽控股的安邦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又以“名義價格”1歐元從集團手中將這筆價值89.21億元的股權收入囊中。

運用這種“財技“,使得安邦人壽2015年的投資收益大大增厚。但由於披露信息有限,韓國安聯人壽是否沿襲了這樣的購買路徑不得而知。

不過,2016年這筆58.56億元的“子公司合並成本小於取得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金額”相比2015年的116.95億元有不小幅度的下降,在2016年安邦人壽460億元的投資收益中比例也不大。

事實上,與其他四家A股上市險企去年總投資收益普遍同比下降超過20%不同,安邦人壽2016年的投資收益在低利率加“資產荒”的基礎上同比增長62.86%。

但投資收益的同比大幅上升與其較2015年大幅增長2.5倍左右的規模保費也有很大關系。從投資收益子科目來看,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投資收益及利息收入、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利息收入是最大的增長項。而在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中,安邦人壽此分類下的基金投資和股票投資余額分別同比增長了71%及30%。

值得註意的是,與2015年及2016年的“買買買”不同,安邦集團在去年主動放棄撤出喜達屋收購之後,今年收購美國信保人壽的交易也被終止。

退保、賠付金繼續飆升

盡管安邦人壽的投資收益同比大幅增長超過60%,但安邦人壽合並的歸母凈利潤還是同比下降20%。

分析其2016年合並利潤表,除了與保費增長及可能的折現率假設變更導致的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大幅增長外,退保金、賠付支出等科目呈現比較大的上升幅度。

其中,安邦人壽2016年的退保金在2015年同比上升11倍的情況下再次同比上漲2.58倍,賠付支出在2014年為1650萬元,2015年變為50.94億元,2016年再次上漲至249.72億元。從賠付支出的明細看,集團合並層面的滿期給付及年金給付占其中的大半部分。

雖然退保金的上漲和賠付支出與其規模保費上漲有關,但由於安邦人壽這兩年投資型保險占據“半壁江山”的保費結構使得其流動性風險成為一大挑戰。

安邦人壽2015年和2016年的規模保費中,代表投資型險種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分別占比42.64%及65.45%。

在“開門紅”時期的1月中旬,第一財經記者曾走訪多家銀行,發現安邦保險的投資型保險產品出現的頻率最高。

安邦人壽對於保戶儲金及投資款的期限分析中,1年以內及1~5年的相關剩余合同未折現的預期現金流量占比為42%,即截至2016年末所有未到期的保戶儲金及投資款所對應的未折現現金流中有42%將在5年內面臨償付。

業內人士表示,投資型業務確實是“資產驅動負債”型保險公司擴大規模的“利器”,但該類型險種占比較高的業務結構對資本消耗較大,在如今低利率、資產荒的投資環境下也會面臨較大的利差損、流動性等風險,而為了追求高收益,可能一些保險公司會進行“短錢長投”,同時容忍更高的信用風險,使得投資資產風險也相應加大,並且在2016年的“償二代”下也可能使得償付能力充足率較“償一代”下降。

安邦人壽也表示,其部分保單允許退保、減保或以其他方式提前終止保單,使其面臨潛在的流動性風險,集團的銀行業務有潛在的流動性風險。

不過,經過其對於流動性風險的測試,安邦人壽表示:“2016年4季度末,公司三個月內的綜合流動比例為841%,流動性覆蓋率大於300%,凈現金流大於0。本年度公司的凈現金流、融資回購比例、流動性資產比例、綜合流動比例和流動性覆蓋率等相關指標在年度內均未突破閾值,尚無超限額情況發生,本公司流動性保持穩定。同時,公司分別通過基本情景和壓力情景下對公司整體、傳統保險業務、分紅保險業務和萬能保險業務的現金流量進行測試,測試結果與實際結果基本符合,不同情景下流動性風險均在安全和可接受範圍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59

蘇麗珍 : 烏龍盤當日 國壽沽家曝光

1 : GS(14)@2011-09-14 22:20:56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9653c17a-690d-411c-87e9-58f364e351c6-5635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962

國壽入主康健五大原因 戴孤劃

1 : GS(14)@2015-01-11 21:28:05

[table=100%][td=3,1][table=100%]2015-01-09 HJ                                                                   
                                                                                                                                                                                                                                                                                                                                                                                                                                                                                                      [td=3,1]

內地網絡有一句名言:「在中國什麼都是假的,只有騙子是真的。」所以,戴Sir到內地洽談生意或交朋友,一定會找一些「靠譜」【國情特色用語】的對象,避免吃虧。

日前,康健國際(03886)引入中國人壽(02628)母公司中國人壽集團入股,刺激康健股價單日大幅飆升逾三成,相比之前卓悅控股(00653)及富邦人壽成為戰略投資者的表現,足見國壽集團品牌比較「靠譜」。

戴Sir 發現,國壽集團入股康健的投資協議條款,其實暗藏了不少重大玄機,值得「鐵哥們」【國情特色用語】仔細咀嚼。

善用名人參股效應

由曹貴子醫生創辦的康健是本港最大醫療網絡營運商之一,其核心業務是於香港提供醫療、牙科及其他醫療相關服務,目前管理的診所及綜合保健中心約90間,集團亦有參與投資及資產管理等業務。

康健上市至今一直善於利用名人入股效應作為噱頭,例如,於2000 年在創業板上市時,就邀得長實(00001)成為基礎投資者;2005年則引入「玩具大王」蔡志明為股東;去年更先後獲卓悅及富邦人壽入股成為戰略投資者。

去年8月,康健先以4.24億元收購卓悅旗下19間纖體美容及保健中心的資產,代價按每股1.16 元發行3.65億股新股支付;完成交易後,卓悅持有康健已擴大後股本約7.33%。

同年10月,康健索性以配售新股(每股0.98元)及可換股優先股(換股價1.2元)方式,直接引入台灣富邦金控旗下富邦人壽成為股東。倘完成發行及轉換後,富邦人壽最多可持有康健11.87%權益。

雖然康健去年先後引入卓悅及台資作為股東,惟表現並不算十分突出,兩項交易公布翌日,股價分別上升不足2%及14%。

大股東位拱手相讓

新一年新開始,康健於2015年終於成功泊到一個「大碼頭」,獲得國壽集團首肯斥資17.49億元認購其24.6%擴大後股本,曹貴子及蔡志明甘心拱手相讓第一大股東地位,刺激股價單日急升三成。據康健與國壽集團訂立投資協議,同意按每股0.98元價格,較停牌前報1.22元折讓19.7%,配售17.85億股新股予國壽集團,相當於已發行股本約32.6%、發行新股擴大後股本約24.6%,以及行使可轉換優先股與購股權的擴大後股本約23%。

國壽集團由此將晉身康健的第一大股東;原大股東曹貴子及蔡志明旗下Broad Idea 持股量,將由24.38%攤薄至18.39%;卓悅持股量從6.67%攤薄至5.03%;富邦人壽持股量則由6.52%下降至4.92%。

雖然投資協議設有禁售條款,限制國壽集團於完成入股康健起計一年內,不得出售或處理從認購所得股份,但戴Sir發現投資協議暗藏5大玄機,分別有利於國壽集團及原大股東。

首先,國壽集團入股康健每股作價為0.98元,與之前富邦人壽入股的每股作價相同,但低於卓悅出售纖體美容及保健中心業務交換康健股份的對價,反映到其入股交易條款絕不遜於其他戰略投資者。

第二,國壽集團認購股份設有一年禁售期,惟同樣享有持股反攤薄權利,只要國壽集團為康健股本的最大持有人,而康健又擬向任何人士發行類型具投票權股份的證券,國壽就有權利要求以同等代價認購有關發行的持股比例證券。

第三,國壽集團有權向康健董事局提名4名人士出任董事,其中一人更可以擔任副主席,並且派人加入康健的管理層,相信有助推進內地醫療服務業務。

第四,國壽集團獲原大股東曹貴子及蔡志明授出認沽期權,讓其有權於完成交易後一年向對方以每股1.2元出售股份,前提是當天之前20個交易日每股成交量加權平均價低於1.2元。換言之,即使康健一年後股價回落至低於1.2元水平,國壽集團就可以行使認沽期權以同等價格向原大股東出售股份,按入股價每股0.98元計算,回報率高達22%!

最後,國壽集團行使認沽期權出售股份的數目,連同原大股東曹貴子及蔡志明原先持有的股份數目,比例不可以超過已發行股本29.9%,不會觸發全面收購,保障了原大股東。

戴Sir下周五將與大家繼續「嘮嗑」【國情特色用語】。

國情特色用語

靠譜原為內地北方方言,現已成為流行用語;意思: 這是從「離譜」衍生出的反義詞,意思是可靠,值得相信和託付。

鐵哥們內地用語意思: 感情深厚的朋友,關係如兄弟一樣;也與高仁用語「巴打」同義。

嘮嗑原為內地東北地區方言,但已成為各地普遍用語。意思:談天、閒聊。

戴孤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161

輪輪相扣:國壽反彈挑戰20天線

1 : GS(14)@2016-10-05 11:27:51

市場對德意志銀行財困的憂慮暫時紓緩,美股上周五升勢,恒指昨日早段跟隨上升逾300點,其後升幅稍回順,技術上回升至10天及20天線之上,內地股市今周長假期休市,A股休市及港股通暫停下,港股昨日交投淡靜,全日成交額僅486億元。恒指短線向上阻力留意24000點關,支持參考23000點。資金流方面,上周五恒指好倉有5,900萬元流入,同日淡倉流出逾3,800萬元,累計五天好倉流入超過1,500萬元,淡倉流入逾3,100萬元。截至上周五,牛證街貨密集區為收回價23000至23099點,而熊證街貨密集區則為收回價24100至24199點。另一方面,牛證資金主要流入之收回價區域為22800至22899點;而熊證則主要流入之收回價區域為23800至23899點。中保監公佈,今年1月至8月保險業資金運用餘額逾12.7萬億元人民幣,較年初增長14%。其中,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1.76萬億元人民幣,佔比13.9%。此外,中保監公佈,今年首8個月原保險保費收入近2.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7%。中國人壽(2628)昨日早段升逾2%,升至20天線約20.5元附近爭持,收市升幅稍收窄,向上阻力留意一個月高位22.1元,支持參考50天線約19.2元。上周五有逾810萬元流入國壽認購證,5日計,淨流入近1,600萬元。看好可留意國壽活躍、輕微價外購13224,行使價23.1元,2017年4月到期。相反看淡則可留意中壽活躍、貼價沽13266,行使價20.38元,2017年4月到期。(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何啟聰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免責聲明:筆者為瑞士信貸(香港)有限公司的代表,並身為證監會持牌人,並無持有相關上市公司的任何財務權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要約、建議或促使任何人士提呈買賣或認購任何證券。結構性產品價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資者或會蒙受全盤損失。本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牛熊證備強制贖回機制而可能被提早終止,屆時(i)N類牛熊證投資者將不獲發任何金額;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可能為零。有關恒生指數或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免責聲明,請參閱上市文件。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投資前,投資者應瞭解風險,並諮詢專業顧問及查閱有關上市檔。瑞信之聯屬公司為結構性產品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唯一報價者。本文任何內容概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意見、並無聲明任何投資或策略適合或符合閣下的個別情況。結構性產品交投量並不是結構性產品表現的指標,投資者不應僅依賴交投量歷史高位數據以釐定結構性產品日後的表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04/197900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052

財經評論:國壽保險暗藏殺機

1 : GS(14)@2016-11-08 05:40:49

■國壽海外保險產品回報率特別高,不過要留意清楚當中的風險。 資料圖片





中國銀聯落閘,一眾豪氣大媽大叔,再難碌爆張卡買保險走資,專注表叔生意嘅保險公司保誠(2378)、友邦(1299)當然受影響,香港保險界一哥、阿爺旗下嘅國壽海外,睇落安然無恙,實際暗藏危機。國壽海外進入香港市場多年,一直用特別嘅宣傳方式賣廣告,例如開地舖、聘請大媽做代理、派傳單等等,好似有啲老土,不過你唔好理,佢已經連續三年壽險之冠。係咪因為大媽生產力特別強勁?翻開保監處上半年數據,代理渠道只佔總保費4%,大媽只係國壽海外嘅一條毛。反而銀行渠道佔比高達八成,唔講唔知,中銀香港(2388)、東亞銀行(023)、工銀亞洲等7間銀行,都有賣國壽海外嘅保險產品。如果用貨幣計,國壽海外三分之二嘅單都係用港元計價,而通常只係得港人先會用港元買單。至於表叔喜愛嘅美元單,就佔國壽海外三分之一;而近年貶值到阿爺都唔認得嘅人民幣,佔比已經接近零。再睇深一層,大家會發覺國壽海外相當本土,你覺得佢哋做表叔生意特別勁?Sorry,表叔鍾意高端洋氣上檔次的保誠,同埋金融海嘯前AIG持有的友邦,都唔鍾意國貨,國壽海外四分之三嘅客,都係香港自己人,淨番嘅先係表叔客。睇到呢度,大家會發覺,國壽海外嘅成功,係香港人創造出嚟,因為香港人最重視嘅錢字,呢間國字頭完全滿足到。國壽海外旗下嘅保險產品回報,成日唔知點解會特別高。留意番,國壽海外上半年賣嘅單,97%屬於5年期內嘅壽險保單,對比保誠、友邦等比較專注於5年至10年,甚至係25年以上年期嘅保單,可以話係幾急功近利。



短期保單保障成份唔多,如果投保人不幸身故,通常只係賠101%至105%,即係買100蚊,身故之後都係100蚊畀多5雞你。不過呢類保險產品派息非常高,例如港元計價嘅「2pay5」保單,供兩年派五年息,每年都有3厘以上,贏晒唔少保險公司,亦好過擺喺銀行無息收。點解會咁高息?舉個例子,假如你買5年期保險產品,又想賺比其他保險公司產品更高嘅息,保險公司就會拎你嘅錢,投資年期更長嘅產品,理論上年期越長,息率越高,國壽海外投資年期幾可肯定長過其他,但大家有無諗過5年後,邊有咁多流動性還返畀你?所謂短債長投,資產錯配,隨時PK。畀大家參考番,今年3月中保監出咗個通知,規管中短期人身保險,中國人壽(2628)都有唔少產品受影響,短至1年以內要立即停售,3年以內嘅要逐漸減產,而呢啲產品回報5厘至8.5厘都有。再到今年8月,《財新》指中保監擬再出招,息率高於3.45厘的年金產品,要報送中保監審批,保險產品保險期不得短於5年;今年11月中保監主席項俊波更明言「保險姓保」,唔係大股東嘅融資平台或提款機。連中保監都say no嘅短期產品,投保人又有無問過,同一屋簷下嘅國壽海外,佢哋投資項目係乜?有無詳細披露過?投保人嘅錢又會唔會好似去年內地股災咁要被迫「為國接盤」?只係睇利息唔睇保險公司本質嘅投保人,又識唔識驚?可惜嘅係,香港保監處無提供香港保險公司嘅財政實力、投資組合等數據或資料,連保險公司會唔會PK嘅償付能力充足比率等重大指標,都唔見有相關披露,透明度不足,唔多符合香港金融穩建呢個大前提,只能夠說,買國壽海外保單嘅人,祝君好運。記者:周家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08/198259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3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