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強制繳「五險」勞資新一輪博弈開始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11117/20111117010817547.html

 昨天(11月16日)下午,萬曉剛剛結束了對一家企業的用工監督檢查,其結果不盡如人意。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這家企業沒有為員工繳納任何社會保險。

    過去數年間,身為河南某縣勞動監察大隊的隊長,萬曉每每進行用工檢查,情形概莫如此。他說,企業給員工交的社會保險少得可憐。

    他向記者打比方說,檢查10家企業,一般只有兩家繳了社保,而這兩家企業中,假如有員工100人,也只有10個人享受過社保。

    如此現狀,萬曉認為,既有企業的原因,也有員工自己的原因。「有些職工不願意繳,有些是老闆不願意,一方面是人員流動性很大,一方面是企業效益不好。」現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強制繳納,沒有強制性是不行的」。

    11月1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  《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規定(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徵求社會意見,其中  「強制企業繳納五險」引發了企業和社會熱議。

    有社保專家告訴記者,《社會保險法》中早已規定企業必須強制繳納社會保險,但是此次徵求意見草案並未對企業分情況對待,「一刀切」可能使中小企業負擔加重。

社保繳納難言樂觀

    江蘇某縣總工會主席謝成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企業不願意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情況,非常普遍。」他說,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是法定義務,然而該縣多數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及招商引資而來的外地企業,基本上都不為員工繳納保險。

    他舉例說,有家企業到該縣搞公交客運服務,有的老工人從企業開始營運至今,15年左右仍未繳納社會保險,工人對此意見很大。而有的企業規定,工作滿兩年後還必須簽訂長期合同,才能辦繳相關的社會保險手續。

    謝成指出,有的企業只給企業中層領導或生產骨幹繳納養老保險費。而服務業的商店、賓館等單位的員工,企業均以臨時工為由,基本未繳納保險。

    記者瞭解到,謝成所在縣有企業1400多家,從業人員近20萬人,相當數量的員工沒有享受到社會保險。

    此次草案規定,我國的社會保險從此前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擴大為全部五項社會保險,新增了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孫群義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社會保險本身就是強制性的,任何國家都一樣。但繳納效果和實際作用往往大打折扣。

    今 年年初,據全國總工會調查,新生代農民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的參保率分別為67.7%、77.4%、55.9%、70.3%和30.7%, 比城鎮職工低23.7、14.6、29.1、9.1和30.8個百分點。總體來看,他們的社會保險接續情況較差,對所在單位為其繳納社保的知情度不高。

    不獨農民工情況如此,中微型企業之中的其他城鎮職工的社會保險情況,也不樂觀。廣東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最近的調研結果表明,企業職工的參保比例不足七成。

勞資雙方各有考慮導致沒能享受社保「福蔭」的原因,孫群義認為,企業和員工都有各自的考量。

    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按照現行低標準計算,一個企業每年花在員工身上各項社保費用在7000元左右,一個10人規模的小企業,一年需付出7萬元費 用。這對中小企業來說,是筆不小的負擔,在多年跟勞資雙方打交道的謝成看來,負擔過重是目前企業不願給員工繳納社保的主要原因。

    中國社科院勞動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延中指出,草案實施後,此前未按規定參保的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成本壓力將明顯增加。

    謝成對記者分析稱,部分員工也不願多繳納社會保險,主要是因為現在扣錢多,其次是認為目前社保制度存在不足,擔心自己老了以後,以前交的錢拿不回來。

    在社保專家看來,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目前我國現收現付制的社保體系,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空賬規模持續加大。以養老金為例,記者在去年就瞭解到,現在的養老金空賬規模已經達到1.3萬億元。目前這一數字還在擴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遼寧實地調查得知,該省的養老金缺口已達200億元,現在各市縣解決的方法是,繼續要求財政予以補貼,以及進行擴面徵繳。

    也有社保專家稱,社保如果最終出現「付不了的情況」,會由國家財政進行「兜底」,不需擔心。

    針對此次草案體現的  「強制性」以及擴大參保主體,社保專家對記者分析說,「這樣的措施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社保基金的可持續性。」草案規定,將以個人身份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以及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制度的個人也納入參保的主體中。

強制繳納彈性缺失

    為了改觀社保繳納的現實掣肘,此次草案詳細規定了強制企業繳納的措施。

    清華大學教授、社保專家楊燕綏認為,強制企業繳納社會保險是應當的,但也不能僅限於強制徵收手段,適當時還要降低社保費率,以使企業有足夠的承受力。

    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工商聯的提案指出,目前中國的社保費率超過40%,高於經濟發達國家。在較高的社保費率中,企業繳費比例過高。

    因 此,楊燕綏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草案的最終執行,一定要考慮企業能夠承受什麼樣的社保費率,不同的企業要有區別對待的可能。她指出,比如一個剛創辦 的企業,在頭三年能承受什麼樣的費率,以後企業的規模和盈利水平能達到什麼樣的程度,這些因素都要考慮進去,而不是「一刀切」。

    另外,此次草案並未將大型國有企業、中小企業及微型企業進行區分,「強制性」體現為普遍適用性。

    對此,楊燕綏說,五個指頭都不一樣長,政策的制定應該考慮這些因素;目前大企業的「五險」繳納情況普遍好於中小企業。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李珍表達了同樣觀點。她稱,強制繳納會使用人成本上升,從而影響就業人數,最終也會導致繳費基數的降低。

    王延中也表示,如果五個險種強制捆綁,一些中小企業的負擔必然會加大,吸納就業能力就會減弱,因此,「必須平衡好就業和社保繳費的關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77

【新年特刊】謝國忠:將勞動者轉化為消費者,五險一金應減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3091.html

【新年特刊】謝國忠:將勞動者轉化為消費者,五險一金應減半

一財網 羅琦 2015-12-30 22:49:00

在謝國忠看來,中國經濟應該搞平衡發展,將勞動者轉化為消費者,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將五險一金減半。

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情況下,經濟學者謝國忠認為,中國經濟應該搞平衡發展,將勞動者轉化為消費者。

謝國忠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發表了這樣的觀點。

在他看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將五險一金減半。此外,增值稅應該降低到13%至14%的水平,把這筆錢直接放進勞動者的口袋,就可以轉化為消費。

第一財經日報: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情況下,2016年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在哪里呢?

謝國忠:目前政府的願望是發掘新的投資熱點帶動經濟,但這不容易實現。第一,中國的經濟投資盤子特別大,接近一半的GDP。即使發現一個亮點,規模也比較小。第二,中國的產能過剩已經普遍化了,投資熱點就更不容易看到了。現在看到的,比如互聯網。互聯網最近幾年炒得很熱,投資很多,但從經濟宏觀數據看不出互聯網對經濟有正面影響,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一件事情。

所以,中國經濟的出路是平衡發展。目前,中國的勞動者並沒有變成消費者。需要刺激消費,說了十幾年——一會兒說中國人愛存錢,一會兒說中國人因為社保體制沒建好而沒有安全感。其實,從數據看,這些都不是實際情況。

中國消費問題的核心是收入問題,中國可支配收入比較低,只有GDP的四成,這個比例在世界大的經濟體里比較低。

其實,中國居民的儲蓄率跟日本以及其他東亞國家都沒什麽區別,大概是30%,中國大部分儲蓄不是家庭,而是政府。政府通過收入的重新分配,讓政府的收入占GDP比重為36%。在大部分國家,政府的收入一般還會再重新分配。

日報: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可以拉起來嗎?能用什麽政策推動消費嗎?

謝國忠:很困難。現在很多公司都在抱怨,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太高了。但其實不然,中國勞動力成本大概就是3000元,去除五險一金,可能到勞動者手里也就2000元出頭,相當於發達國家的八分之一。如果按照跨國企業自己的調查,中國勞動者的生產力跟歐洲、美國是差不多的,其實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只有收入重新分配才能解決中國的消費問題,比如五險一金可以減一半。美國在金融危機的時候,社保減了三分之一,這個錢直接進入勞動者的口袋,就會轉變成消費。在中國,五險一金最終是去投資的,因為它是儲蓄的一部分,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五險一金沒有必要收那麽多,因為我們不需要加大投資,這是一個核心理念。

我們的退休機制同時要做根本性改革,長遠的福利基金改革都可以重新一起做。但短期來說,五險一金可以減半,增值稅也可以相應減一些,現在17%屬於高水平了。

另外,中國各種費的水平也較高。例如,中國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8%,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一倍,主要原因是公路、碼頭都在收錢。我們的碼頭、公路都是過剩的。但如果投資更多的碼頭、公路,然後通過收費還債,物流成本就會越來越高,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對刺激消費不利。

再比如,日本的人均產值有4萬美元,70%是個人可支配收入,那就是3萬美元。

日報:2016年會出現哪些大的政策改革,來推動經濟發展嗎?

謝國忠:暫時還看不到。大部分人對減稅的是反對的,因為很多地方政府都說,錢都不夠花了,為什麽還要減稅?其實有些錢是不該花的,比如有些政府機構在十年里擴大了十倍。

第二,城市化的有關投資遍地開花,其實有資源的浪費。城市化應該集中力量做大做強,可以集中20個、30個城市發展,讓大量的人口轉移到這些大城市。這樣效益高,對自然環境保護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編輯:楊誌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91

生育險將與基本醫保合並實施 舊五險逐漸走向新五險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3-18/992287.html

3月17日,十三五規劃全文正式發布,明確提出“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一旦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大部分就業人群繳納的“五險”可能就會在短期內變成“四險”。而青島等城市已經率先開始長期護理險的探索。

Pbu141935_02.thumb_head

曹凱

3月17日,十三五規劃全文正式發布,明確提出“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

一些業內專家認為,工傷、失業險費率調低,2015年已經部分減輕企業保費負擔;生育險和醫保合並實施,或將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截止2014年底,城鎮職工醫保歷年滾存結余為5537億元,生育險的累計結余為593億元,兩險合並實施後將增加醫保基金結余。

自從上世紀90年代國企改革以來,中國開始大規模建設社會保險制度,正式就業人群逐漸開始穩定繳納“五險”,即醫療、養老、工傷、失業、生育等五項社會保險。一旦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大部分就業人群繳納的“五險”可能就會在短期內變成“四險”。

長期護理險是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地區已經實施的一項社會保險,主要幫助老年人應對失能風險。在日本等東亞地區,隨著老齡化加劇和家庭結構小型化,大量半失能、失能老人無法像傳統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照顧,往往遭遇到生活的尷尬。因此,長期護理險在日本、韓國、臺灣地區漸次落地。

此前的3月7日,財政部長樓繼偉就在全國兩會上正式回應,暫時“還沒有考慮增加”長期護理險,“十三五”將會“研究怎麽來做”。

不過,青島、上海、長春、杭州、南京等地區過去數年間已經率先開始長期護理險的探索。其中,青島的做法一直受到國內研究者和養老產業投資者關註。在不增加企業和個人繳費負擔的情況,青島市固定從醫保中劃撥部分資金,再從福彩公益金中籌集部分啟動資金,政府、社會、個人共同分擔,建立起“長期醫療護理險”。

籌集到長期護理險資金後,保險部門再為符合條件的半失能和失能老人購買護理服務。青島市養老機構、二三級定點醫院、醫保定點社區醫療機構都能參與服務提供。一些業內專家指出,因為青島市社區、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機構相當大一部分屬於民營性質,在承擔公共衛生和基層醫療之外,再增加一塊新的業務和收入來源,主動性也非常高。

而且,青島市采取定額支付方式,為不同類型服務機構設定每日支付定額。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鵬實地調查發現,因為采用定額包幹支付方式,青島市長期護理服務機構主動使用更為廉價的藥物,主動控制成本和費用,突破了基本醫保一直難以突破的控費難題。

十三五期間,因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探索的需要,試點地區可能會擴大,率先開始“新五險”,即醫療、養老、長期護理、工傷、失業五險並立。

盡管有青島等地區的現行探索,中國的長期護理險的制度設計暫時並不明確,先走一步的日本、德國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

日本2000年開始探索長期護理險,超過40歲才開始繳納保費,與其他社會保險險種有很大區別。這一保險繳費會參考醫療保險金額,按照醫療保險的固定比例向參保人收取費用。退休人員也需要繳費,但是根據情況會有適當減免。繳費時,個人承擔50%,各級政府財政承擔50%。德國的情況稍有不同,保費由個人和雇主承擔,保額目前在個人收入的2%左右。

因為有穩定的保險基金支撐,日本老年護理產業發展迅速,建立起專業化從業者隊伍。而且,日本長期護理保險基金不僅支持為老人購買機構服務,還支持老人進行家庭改造,購買護理輔具。大連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張瑩曾撰文指出,日本老年照護費用維持在GDP的1.2%左右。

  • 《財經》雜誌
  • 趙慶
  • 曹凱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706

王小魯:五險一金上滿至少占工資一半 建議政府幫企業分擔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8425.html

5月25日,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在深圳創新研究院舉辦的“中國經濟結構”講座上表示,國內企業負擔過重,建議政府分擔一部分企業繳納社保的負擔。

他說,現在總體而言,一個企業如果說要給工人“五險一金”都上滿的話,至少相當於工資總額的50%,光算“五險”也得40%左右,這對很多企業來說是很沈重的負擔。

那麽,政府拿什麽來分擔?王小魯認為,政府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投資,或者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行政管理支出。

他以行政管理支出為例稱:“目前,行政管理支出占了政府財政支出的1/4,比發達國家高了11%,有很多的錢花在不該花的地方。”

如果政府減少了投資和行政管理支出後,資金還不夠怎麽辦?他認為,政府短期內可以擴大財政赤字,但是最重要的一個來源是國有資產。

他說:“我們正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資產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來補充社保基金的不足。可以直接劃給社保基金,或者國有企業在改革中出讓部分國有資產,向市場轉讓,來為社保籌資。”

除了給企業減負,王小魯認為財稅體制改革還應偏重於保障社會民生。“2014年,我國政府的固定資產投資是16.4萬億元,占了GDP的1/4。政府的行政管理支出超過財政支出的25%,但是公共教育、醫療這些方面的支出相對偏低。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財政體制的轉型,政府支出結構需要有一個明顯的變化。”

王小魯認為,如果財政體制和其他方面的結構調整、改革措施到位的話,幾年以後我國經濟會有非常大的起色,完全有可能實現較快的增長。

此外,城鎮化的繼續推進仍然是經濟增長巨大的動力,而且還會繼續帶來資源配置的改善。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5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56.10%,未來還有大量的勞動力要陸續轉移到城市,變成城市人口。

他說,如果一切順利,未來10年到15年,經濟完全有希望保持中高速增長。到2030年人均GDP按照現在的價格來算可以超過2萬美元,那個時候中國就可以是高收入國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03

除了劉強東,圓通老板願意為快遞員五險一金少賺10億元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6/161265.shtml

除了劉強東,圓通老板願意為快遞員五險一金少賺10億元嗎?
王亞奇 王亞奇

除了劉強東,圓通老板願意為快遞員五險一金少賺10億元嗎?

快遞員現在吃的是青春飯,將來誰來養活他們?

本文由i黑馬原創,作者王亞奇,編輯盧旭成。

劉強東與圓通速遞微博開撕

此事緣起於2月11日,某網友在百度圓通貼吧發布一則爆料,該網友稱自己有八件快遞在北京花園橋網點停了半個多月一直收不到,忍無可忍只能親身前往取件,卻被幾萬件堆放在一起的快遞震驚:沒有工作人員,取件只能在堆積如山的快遞包裹里自己翻,拿件隨便無人看管……詢問之下得知,圓通欠了他們至少八九萬的工資。

今日18:23,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微博上表示,這幾天看到有快遞公司停擺的新聞,並吐槽這是電商十幾年高增長隱藏起來的毒瘤。

2 

快遞公司是如何發財的呢?

劉強東此番吐槽,再次把快遞業的痼疾給點了出來——中國快遞業和它服務的電商業的繁榮是以“盤剝”年青人為代價的。

2016年是快遞公司上市大年,申通、圓通、順豐、韻達紛紛通過借殼,在國內實現了上市,中通快遞也在美國實現了IPO。這些公司上市後,市值驚人:圓通718億元;申通411億元(2月16日收盤價)……利潤少則數億元,多則十幾億元。這些快遞公司的老板身家也以百億元計。

創業家&i黑馬仔細比對了圓通公司的財報發現,圓通主要通過面單費、中轉費、派送費獲取收入。加盟商需先向圓通購買面單和按標準費用繳納對應的派送費,日常還要支付圓通中轉費。派件結束後,圓通才結算相應的費用給加盟商。2015年圓通的面單費+中轉費+派送費分別是27.52億元+44.14億元+42.37億元。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圓通的客戶是加盟商。

繳納了如此多費用給圓通的加盟商,則依靠快遞員送件獲取收入。為了利益最大化,加盟商大多采取低底薪+送件提成的薪酬制度。

據《揚子晚報》報道,2015年在南京南京鼓樓區的圓通快遞站,普通快遞員“底薪2000元,每天至少送滿100單,每單可以提成0.5元。”

但這建立在犧牲快遞人員的利益上

為了降低成本,圓通加盟站是不給快遞員上保險和社保的,“只給送貨的電動車投了保。”因為沒有保障,快遞員只能自己保重自己,快遞員圈子有這樣一種說法,“寧可摔車、摔貨,不可摔人”。

在中國,任何一家企業,給員工上“五險一金”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中國領先的快遞公司,除了順豐、EMS這種直營為主的公司外,大部分通過加盟的方式巧妙避開了這筆成本,保證了其近10%的凈利潤率(圓通2015年的凈利潤率按中通的統計口徑達9.75%)。

正是靠如此粗暴的方式,圓通快速擴張,2015年實現快遞量30.3億件,市場份額14.7%,號稱中國第一。

這種擴張帶來的後果也很明顯:加盟商的快遞員都把這份工作當做一個過渡,辛苦幹幾個月,賺到錢就閃人,流動性很大。他們用戶至上觀念薄弱,是否按時派件隨意性強。

他們確實需要向劉強東老板學習

中國快遞行業已變成中國支柱產業之一,據國家郵政局的數據,2016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完成313.5億件,同比增長51.7%;業務收入完成4005億元,同比增長44.6%。擁有超過200萬快遞員的行業卻普遍缺乏保險和社保,這實在不像一個主流行業該有的樣子。這讓相關部門捉急——2016年12月13日人社部新聞吹風會上,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唐霽松就呼籲給快遞員繳納社保。

撇開快遞員大部分是年輕人,寧願要高工資而對社保和保險意識淡薄的現狀不談,在創業家&i黑馬看來,主動給快遞員上社保和保險,應該是這些身家百億的快遞大亨們應該主動幹的事情。

這方面他們確實要向劉強東學習。他寧願京東虧損,也要把6萬名配送條線的員工全部弄成全職員工,上“五險一金”,他以此為豪。“每個配送員的工作不是一個簡單的體力勞動,是一份為客戶服務的偉大而有尊嚴的工作。”這是劉強東發給京東配送員內部信中的一句話。

讓快遞員有尊嚴地工作,除了東哥,其他快遞公司老板願意為此少賺數十億元嗎?

但顯然,圓通不能接受劉強東的觀點,@圓通速遞 官微轉發了一條關於京東刷單的新聞,其態度不言而喻。

3

圓通速遞有限公司關於網絡媒體失實報道的聲明

2月15日,部分網絡媒體以北京地區個別加盟網點整頓過程中出現的服務問題發布或轉載了“圓通可能要倒閉了”等失實報道,根據有關實際情況,公司聲明如下:

1、圓通速遞整體運營正常,包括北京區域在內的快件攬派均正常進行。

2、圓通速遞一貫以“客戶要求、圓通使命”作為服務宗旨,通過對加盟商的嚴格考核和優勝劣汰等機制不斷提升加盟體系整體運作質量。有關報道中提及的北京花園橋加盟網點因服務質量問題已被內部調整,受到影響的所有快件明天(2月17日)可派送完畢,花園橋加盟網點區域內的快件收派目前已恢複正常。我公司向受此影響的消費者致以最誠摯的歉意,並將按照服務約定向有關客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3、由於集中發貨、員工返崗等原因,春節後快遞業務整體運營壓力較大是歷年均可能出現的情況,也是整個行業的痛點,2017年春節後我公司也采取了多種方式確保整體業務高效、平穩運行。

4、有關網絡媒體的報道在事件性質、快件延誤時間、延誤件數量等方面均嚴重失實,我公司已經啟動法律程序,依法追究相關主體的法律責任。

圓通速遞有限公司

2017年2月16日

圓通快遞 停擺 互撕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729

一文看懂財政部記者會:“五險一金”繳費比例要降低了?

3月7日上午,財政部部長肖捷、部長助理戴柏華就“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個稅改革、PPP落地、地方政府債務、減稅降費、養老金缺口等眾多熱點問題紛紛拋出,看財政部長肖捷如何作答。

談個人所得稅改革:個稅免征額該提高就提高

因為個人所得稅改革涉及到千家萬戶,關系到每個納稅人的切身利益。目前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方案正在研究設計和論證中,總的考慮是將部分收入項目,比如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等實行按年匯總納稅。

財政部還將考慮制定另一項新的政策,就是適當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項目。“比如記者朋友剛才提到的,有關‘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這是要考慮的。”

“在研究制定改革方案的時候,我們將根據居民消費水平等因素進行綜合測算,確定是否提高免征額,該提高就提高。那麽,對於其他方面的收入項目、所得項目,比如財產轉讓等,我們考慮繼續實行分類征收。”

談"PPP落地率不高":欲速則不達

PPP項目普遍資金規模比較大,涉及領域也比較廣,同時專業性也很強,如果前期準備、論證不充分,會給項目後續帶來不良影響。

同時,有關PPP項目的信息發布後,社會資本也要有一個適應期和響應期,這些都需要時間。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欲速則不達。PPP項目只有前期的準備充分了,後期的實施才能更加順利。

談控制地方政府債務問題:“開前門”“堵後門

去年末,我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債務余額約為27.33萬億元,按照國家統計局前不久公布的去年GDP初步核算數計算,負債率約為36.7%。根據我們的預測,預計到今年底,負債率也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如果與國際水平相比,應當說中國政府還有一定的舉債空間。

近年來一些地方確實存在不同程度的違法違規舉債擔保問題,個別地區的償債能力還有所減弱。為了防範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財政部高度重視,已經建立了風險應急處置預案和分類處置指南等一系列制度。為了制止違法違規舉債擔保的行為,下一步,財政部將堅持“開前門”和“堵後門”並舉的做法,進一步健全管理機制。

所謂“開前門”,就是要合理安排地方新增的債務規模。在今年提請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預算草案中,擬安排繼續發行地方政府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同時也要繼續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以滿足地方政府的融資需求,降低融資成本。

所謂“堵後門”,就是要嚴格落實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和預算管理制度,健全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加大對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的查處和問責力度。

談及隨遷子女入學難:“錢隨人走”

從去年春季的學期開始,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已經建立了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實現了“教育經費可攜帶”,用通俗一點的話講,就是錢隨人走。

哪些錢可以隨人走?主要是有兩筆錢:一筆是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學生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接受義務教育,學校都能夠及時獲得學生攜帶的公用經費基準定額。而且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已經按區域實現了標準統一。另外一筆錢,就是“兩免一補”資金,也就是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生補助生活費。從今年春季學期開始,這項政策也將實現全國統一,進一步保障隨遷子女在輸入地公平享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這也是政府時刻放在心頭的一件大事。

談新能源汽車騙補:財政補貼非唐僧肉

財政補貼資金不是“唐僧肉”。對騙補問題,財政部高度重視,已經對部分騙補企業進行了公開通報,並依法從嚴處理和處罰,已經追回騙補資金和罰款約23億元,並且對有問題的車輛不再補貼,對閑置的車輛也暫緩清算。目前,相關企業正在采取措施,認真整改發現的問題。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國,去年產銷量已經分別超過了50萬輛。為了讓市場能夠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有一個適應期,在一定時期內,實行適當的補助政策,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是必要的。

談降稅減費實際舉措:政府部門要帶頭過緊日子

今年既要實施減稅降費政策降低企業負擔,又要保證重點領域的支出,財政收支平衡的矛盾和難度都很大。要做到預算收支平衡,坦率地說只能想盡各種辦法做好“加減法”。

所謂做好“加法”,就是要對扶貧、農業、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領域加大保障力度。這些方面的支出要確保只增不減。另外,還要增加大氣、水和土壤汙染防治資金,支持完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制度。所謂做好“減法”,就是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明確要求,要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在這方面,政府部門要帶頭過緊日子,不能大手大腳地花錢。要繼續按照只減不增的原則,嚴格控制“三公”經費預算,壓縮會議費等支出,並且按照不低於5%的幅度壓減非剛性和非重點項目支出。

在做好加減法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加強財政資金的監督管理,繼續推進預算績效評價,同時也要加大預算公開力度,提高支出的有效性和透明度,更大程度地發揮好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切實把錢花在刀刃上。

談營改增:已做到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是一項非常正確的抉擇。全面試點屈指算來已經有10個月的時間。從試點的實施情況看,已經做到了所有行業的稅負只減不增。去年全年由於實行全面營改增試點,減輕企業負擔5700多億元,超出了在設計試點方案時的減負預期。無論是新增試點的行業,還是前期已經開展試點的行業,甚至是原來已經實行增值稅的加工制造業等行業,都全面實現了減稅。

作為稅制本身,由於營改增的實施,增值稅全面替代了營業稅,稅制得到了簡化,解決了過去多年來存在的貨物和服務稅制不統一的問題,消除了增值稅和營業稅並行所造成的重複征稅問題。

談財政赤字空間:首先要看需要

去年和今年增加的赤字,主要是用於減稅降費和保障重點領域的支出,既支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適度擴大總需求。今後是否再繼續擴大赤字也應當根據需要來確定。

其次,還要看赤字形成的債務是否有能力償還。我們政府舉債籌集的資金不是用於給公務員發工資、搞福利,而是形成了有效投資,這些投資又相應形成了優質資產,也就是說,債務是有資產對應的。

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始終沒有改變。中國經濟的蛋糕會越做越大,財政收入的蛋糕也會隨之增大,這是償還債務的根本支撐。

另外,在今年的預算報告中有關軍費、外交等數據不存在所謂“不透明”的問題。

談企業稅負:適當降低“五險一金”繳費比例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預算報告中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將增值稅的稅率檔次由4檔減並至3檔,目的就是要營造更加公平的稅收環境,減輕企業負擔,擴大減稅效應。同時,在今年減稅政策的安排中,還有兩項是專門為中小微企業制定的減稅政策,一項就是讓更多的中小微企業能夠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的優惠,也就是說,凡是年應納稅所得額在5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都可以享受減半征收的優惠。第二項就是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到了75%,也就是說,在計算企業所得稅的時候,中小企業可以將更多的研發費用在稅前扣除。

降費方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和預算報告都明確提出要求,財政部重點是做好兩項工作。一是全面清理規範政府性基金,包括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等基金,授權地方政府自主減免部分基金。這項改革措施到位之後,全國政府性基金還剩21項。二是取消或停征35項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中央涉企收費項目減少一半以上,還剩33項。

有關方面還要進一步清理規範經營服務性收費,適當降低“五險一金”有關繳費比例。以上提到的這些減費措施,今年預計將再減少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今年的減稅降費政策給企業直接減輕的稅費負擔加在一起,約有5500億元。

談精準扶貧問題:861億元

今年財政部將繼續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主要考慮從三方面做好財政扶貧工作。首先,要繼續多渠道增加財政扶貧資金。今年擬安排補助地方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861億元,比去年增長30.3%,重點支持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等。同時,在教育和醫療衛生等領域,也會加大扶貧相關投入。另外,我們還致力於發揮好財政資金杠桿效應,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共同參與扶貧工作。

其次,要深入推進財政扶貧機制的創新。將把涉農資金的整合試點工作推廣到所有的貧困縣,盤活和統籌使用存量扶貧資金,也就是把零錢變成整錢。此外,還將幫助貧困群眾更多地從產業發展中受益。第三,切實加強扶貧資金使用管理。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把支出進度、使用效益作為財政扶貧資金分配和績效評價的重要因素。為加強財政扶貧資金的使用管理,今年財政部將專門組織開展一次檢查,對扶貧資金擠占挪用等違法違規問題,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決不姑息。

談養老金缺口:總體上仍然是收大於支

當前,我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體上仍然是收大於支,能夠保證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目前也確實有一些地方出現了養老金當期收不抵支的問題。對此,財政部和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督促當期基金收支矛盾突出的省份,完善相關制度規定,切實加強基金管理,調整財政支出結構,解決好基金缺口問題,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從長遠來說,還要進一步改革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堅持精算平衡的原則,做到兩個確保,一是確保制度可持續,二是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對於如何有效管控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財政部已經陸續出臺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管理辦法和相關的配套政策。比如建立相互制衡的機制,明確委托人和相關機構的權利和責任,要求合理進行資產配置;建立相應的風險準備金制度,專項用於彌補委托投資資產出現的投資損失;另外要求相關的管理機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切實加強風險防控,維護基金安全。對違反規定造成基金資產損失的,要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讓億萬人民能夠老有所養,讓老百姓的養命錢真正成為放心錢,這是重要責任,財政部將盡全力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563

5800億減稅降費禮包已出 今年 “五險一金”降費率可期

經濟下行期,為幫助企業“爬坡過坎”,國務院公布了一攬子減稅降費政策,規模為5800億元。

4月1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公布了6項減稅舉措,包括增值稅稅率4檔簡並為3檔,取消了13%稅率檔次;小微企業享受減半征收所得稅優惠的範圍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均擴大;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試點政策推至全國等。

國務院預計這6項減稅舉措全年給各類市場主體減負3800億元。而在這輪減稅政策公布之前,2000億元的降費“主要”政策基本公布,主要是全面清理規範政府性基金和取消或停征涉企收費。

3月中旬,財政部網站發布《關於取消、調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關政策的通知》,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和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擴大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免征範圍,設置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標準上限。

3月23日,財政部網站發布《關於清理規範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政策的通知》,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或停征41項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將商標註冊收費標準降低50%。

對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減稅降費政策,目前還有3項降費政策待出。

分別是繼續適當降低“五險一金”有關繳費比例;減少政府定價的涉企經營性收費,清理取消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違規收費,推動降低金融、鐵路貨運等領域涉企經營性收費,加強對市場調節類經營服務性收費的監管;通過深化改革、完善政策,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等成本。

目前中國社保體系由“五險一金”組成,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近兩年,我國已經開始降低社保費率。比如2016年5月1日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省(區、市),將單位繳費比例降至20%;單位繳費比例為20%且2015年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高於9個月的省(區、市),可以階段性將單位繳費比例降低至19%。

今年2月,國家再度下調失業保險總費率,將失業保險總費率為1.5%的省(區、市),可以將總費率降至1%。

多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專家認為,下一步降低“五險一金”繳費比例,將主要靠生育保險和醫療保險合並來降低稅率。

今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試點方案》,決定在今年6月底之前,在沈陽、合肥等11個城市啟動兩項保險合並實施試點,試點時間一年,目的在於探索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優化保險管理資源、促進兩項保險合並實施的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以統一管理,降低成本。

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保資金也將為降低社保費率創造條件。

財政部前部長樓繼偉2015年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公開表示,“劃撥部分國有資產補充社會保險基金,就是針對養老保險金的缺口,劃撥的款項相當於補繳養老金,從而在此基礎之上就有條件適時降低社會保險的費率,如果不進行國有資產劃撥,養老保險缺口巨大,就沒有條件降低費率。”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

近日公布的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明確,將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的比例提高到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2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