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倒立 跨欄 叼啞鈴 女教官教狗教出位

2010-12-30  NM




香港女領犬員不多,譚康妮﹙Connie,三十七歲﹚是其中一個。畢業短短兩年升為警衞犬隊教頭,本來前途一片光明,可惜染上賭癮,一夜間在澳門輸掉母親留下的物業,又賠上工作,當時才三十歲。

做人一敗塗地,終於痛定思痛,○八年成立Doggie Club重新執起教鞭,提供上門犬隻訓練服務,以免費課堂吸客,實行做義工省招牌,成功馴服大狗小狗,以及一眾主人的心。

Connie教狗無數,兩歲多的得意門生、玩具貴婦狗Milo,拜師兩年,知道記者採訪,嚷着要道出老師如何翻生有術,冧掂一眾狗主。

大家好,照片中又倒立又打功夫的天才小狗就是我,Milo,厲害吧?不過說來慚愧,我本來不學無術,更是家中的小搗蛋,幸好有Connie把我的命運改寫。

兩年前,主人Kate見我樣子可愛,似足啤啤熊,便買我回家。那時我才兩個半月大,尚未懂性,周屋大小便不在話下,還四處咬東西,梳化、枱、牆角無一倖 免,就連主人的眼鏡我也咬得不成樣子,她生氣得幾乎想送我回寵物店,幸好她自知是養狗新丁,嘗試上網求助,結果找到Connie。

我和Connie初次見面,她沒有擺出一副嚴師的姿態,反而拿出玩具逗我玩,不斷讚我「good boy」,又請食香腸,我很開心便聽足她指示。除此之外,她還告訴主人我開始換牙仔,「牙痕痕」才會四圍破壞,只要買些狗餅給我咬就無事。主人知道錯怪好 狗,便對我照顧有加,供書教學,請Connie教我至今。

免費試堂吸客

能夠在茫茫犬隻教練中與Connie相遇,皆因她有一個免費試堂計劃。當時主人在網上搜尋「犬隻訓練服務」,選擇不下十間,但主人對訓練員的質素茫無頭緒,巧遇Doggie Club推出免費三堂上門訓練的宣傳,對象是四個月或以下狗仔,既然免費便報名一試。

Connie專誠由元朗的家來沙田找我們,要倒貼車資及時間,但就借此機會在主人面前示範技巧,增加他們信心,當日我玩得開心,主人Kate見我原來懂得 聽指揮,就更高興。天資聰敏的我,三堂免費班已學懂坐下﹙Sit﹚、趴下﹙Down﹚、隨行﹙Heel﹚等常用指令,可以「跳班」學花式訓練;資質普通的 狗仔,一般要接受六至八堂的基本服從訓練,以每堂一小時,按不同地區學費六百至八百元計,我幫主人省下不少錢呢!

Connie明白主人都喜歡炫耀的心理,專程開了一個網誌給他們交流。每次我們有進步或學到新花式,Connie都會幫我們影相和拍片,擺上一個叫 「YouTube」的網站,連結到網誌。這些短片全部配上背景音樂,片頭有我們的名字,片尾有Doggie Club字樣,主人見到固然開心,其他有意報名的狗友看見亦更有信心。去年,為紀念我上堂一周年,Connie特意剪輯了一段長達十一分鐘的短片,重溫我 不同階段的上課片段,主人看後驚喜到留言說︰「嘩!好感動。多謝晒,呢排太忙,要努力些上堂先得。哈哈!」

教狗也教主人

主人都「望子成龍」,希望自己的狗仔學一些高難度動作,但其實也要顧及個別狗隻的能力,好像我的撒手鐧——叼啞鈴倒立跨欄,並不是每隻狗仔都做得到。不 過,哪有主人願意承認自己的狗仔資質差?為免狗主失望中途退學,Connie特意將過百款花式,按難度分五級。 每星期訓練一堂,經半年大多狗友都懂得做一至三級的動作,但學到多少花式就因狗而異。近日我正練習難度屬第五級的倒立上落樓梯,目標是四級樓梯,現在只練 到第二級,還要加把勁!

不過話說回來,要我們學得快,也得靠主人每日和我們練習。為免主人偷懶拖慢進度,Connie每次上堂規定他們必須在場,還會花十分鐘重溫指令,自己示範 一次,證明狗仔已學懂,再由主人做一次,若不成功,Connie會提點狗主勤加練習,並直接教授新指令,不會浪費時間。

計劃推出至今兩年,我的師兄弟已逾八百,平均每八名狗主就有一位繼續找Connie訓練我們。學生人數越來越多,為減少舟車勞頓,去年十月,Connie 成功找到九龍城寵物店「香港唯美寵物美容學院」借出閣樓,免費班由上門改為課堂授課,以小組形式每星期舉辦一次,所以新學員現在都有同學仔,比我們當時獨 立訓練熱鬧得多了。

搞聯誼維繫狗主

此外,Connie一年至少搞兩次聚會,如︰遊船河、到鄉村俱樂部玩,讓一大班狗主傾談養狗經之餘,亦讓我們參加社交活動,我這大師兄都有機會和一眾師弟 妹玩。現在廿五個仍跟Connie學習的師兄弟,中、小型和大型狗隻各佔一半,大狗主要是狼狗、拉布拉多犬及金毛尋回犬,小型狗八成是貴婦狗,每次活動我 都會遇到不少同鄉,倍覺親切。

很多主人都怕狗隻出街遇到同類會打架,我們這些活動就例外,一來,我們都很有教養,二來,Connie導師在場嘛,只要她一聲令下我們便會乖乖聽話了。今 年四月,我們去了小欖燒烤,Connie要我們比試泳術,更設有獎牌和獎品,增加氣氛。在小型狗組別,我一時失手輸給師姐「毛毛」,只得亞軍,不過已氹得 主人十分開心。

現在我已生性,不再頑皮,Connie由每星期要教我兩至三次減至一次。不過,Doggie Club只有她一位訓練員,每天再多亦只能上門教三、四隻狗,局限了發展。Connie今年初,跟一個寵物美容院老闆投資二十萬元在元朗開設狗隻遊樂場, 那裡有一萬呎草地及游泳池,供狗隻上堂及玩樂,主打新界區的狗主。

自設課程教新人

此外,為培育自家生力軍,Connie設計了一個犬隻訓練員培訓課程,分三個階段,為期半年,學費約一萬六千元。畢業學員可成為Doggie Club 見習犬隻訓練員。課程至今有十餘人報名,不過,暫未有人成功畢業,不是退學就因不夠愛心和冷待我們被篩走了。

Connie是典型狗癡,照顧家中所養十多隻狗,每月開支一萬元。她初中在狗場做暑期工已十分愛狗,見有人用暴力方法教狗十分驚訝。十六歲那年,母親身 故,一個人在家自閉了整年。中三便輟學的她,做過超市、便利店,升至店鋪經理;二○○○年見到僱員再培訓局舉辦第二屆保安領犬員課程,貪其「制服靚,狼狗 型」兼月入過萬,便辭工報名,成為該屆唯一女學員,畢業後即入行。兩年間,跳槽升至警衞犬隊教頭。

為了不讓男同事睇輕,Connie通宵班收工後,早上再向行內一名前輩拜師學藝,參加狼狗服從比賽拿了三個獎杯。本來前途無限,但當時為埋男同事堆學賭錢,先是夾份買六合彩,後來「過大海」搏殺,終於欠下一百二十萬元信用咭債,輸掉母親留下的物業,亦賠上工作。

人生跌到谷底,可幸阿姨及男朋友不離不棄鼓勵,令她重新振作。○四年,她以兼職形式幫朋友訓練狗隻,不料教出條財路,四年後成立Doggie Club,提供上門犬隻訓練服務,月賺近五萬元。現在狗隻遊樂場啟用在即,Connie興奮地說︰「希望教育更多狗主如何正確對待狗仔。」同時,亦希望母 親在天之靈感到安慰。

營業資料

(2010年11月)

營業額$60,000

人工$3,000*

租金$2,000

宣傳$4,000

盈利$48,000

*一名兼職

開業資料

(2008年9月)

宣傳$4,000

工具$3,000

總投資$7,0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2

小馬奔騰:用啞鈴模式撬動數字王國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0-26/2ONDE5XzU0ODM2OA.html

和以往無數個夜晚一樣,北京小馬奔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小馬奔騰」)西山會所的水晶吊燈一盞盞亮了起來,朋友們陸陸續續落了座。董事長李明以主人的姿態坐在餐桌前。話題從劇本創作逐漸到插科打諢,這是李明一天中最輕鬆的時刻。

生活似乎沒發生太多改變,而小馬奔騰已經不同。

一個月前,一則來自大洋彼岸的爆炸性消息引發了業內外廣泛關注:2012年9月25日,好萊塢特效公司之一——詹姆斯·卡梅隆創辦的數字王國(DigitalDomain)被小馬奔騰以3020萬美元成功收購。

與此同時,有關小馬奔騰排隊等待上市的各種傳言不絕於耳。有人把小馬奔騰看作電影界的另一個「華誼兄弟」。雖然還未上市,資本騰挪間,小馬奔騰已經拿到7.5億元人民幣的風險投資,佔比10%~15%,由此不難算出其公司估值,遠遠超過保利博納在納斯達克IPO時9950萬美元的融資總額。

「上市對於我們來說只是個過程,絕對不是一個結果。」四十不惑,經歷了人生波瀾起伏的李明說。

從廣告到電影

從最早的攝影記者做起,到代理央視廣告,到投拍電視劇,繼而運作電影,投資電影院,成立影視動漫公司,收購特效公司……近20年來,李明和他的小馬奔騰用「奔騰」的姿態進入了影視行業的全產業鏈。

在廣告領域,1994年小馬奔騰(前身為雷明(微博)頓廣告發展有限公司)在起步時起點就相對較高,從最初央視一套《新聞30分》、《新聞會客廳》到如今的新聞頻道、電影頻道等多個頻道欄目時段。直到今天,廣告仍然為小馬奔騰帶來穩定的現金流。

2004年,小馬奔騰首次投拍電視劇《歷史的天空》獲得較高收視率,隨後一發不可收,《甜蜜蜜》、《我的兄弟叫順溜》、《我是特種兵》,部隊大院的生長環境以及對人性的探究,李明選擇的這些電視劇,都斬獲頗豐。李明介紹,截至2011年,小馬奔騰60%利潤來源於電視劇。 電影行業對於小馬奔騰來說則是一個嶄新的市場。2009年跟投《機器俠》、《花木蘭》是「小馬」進入電影業學習和操練團隊的階段。2010年的《越光寶 盒》是小馬奔騰獨立投拍的第一個項目,《越光寶盒》1.4億元人民幣的票房對於小成本製作來說,無疑是個不錯的成績。

在李明眼中,如今正是跑馬圈地的好時機。「機會稍縱即逝,如果你現在不進入,可能在市場和人才方面就佔不到先機,簽不到這些人,可能就要等十幾年。」

好的劇本、編劇和導演,被認為是小馬奔騰在電影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與華誼兄弟更重視演員明星相比,而小馬奔騰「圈」下的是一批有競爭力的編劇和導演,他們包括吳宇森、張一白、寧浩、劉恆、蘆葦、蘭曉龍、寧財神、李修文、孔二狗……

讓李明自豪一把的是,雖然小馬奔騰目前涉足的電視劇和電影的數量不算多,但還沒有一個項目是賠錢的。2013年,將成為小馬奔騰高產的爆發年,僅年初就有6部電視劇將要開機。與此同時,幾部電影內容籌劃基本完成。

寬度與深度

一次次地拓展業務範圍,又一次次地獲得成功。幸運之神似乎總是眷顧小馬奔騰。

「命好。」李明解釋。但商業上,命好可不是一個好的說辭。

李明的特點是,冒險與謹慎結合,如同「謹慎的博弈」。每次看到機遇都大膽嘗試,嘗試過程中不斷博弈、計算籌碼,謹小慎微。

在小馬奔騰不斷拓展橫向全產業鏈的過程中,有不少人建議李明只在一個行業專注深挖。比如,依託央視良好的廣告資源,繼續在廣告領域做強做大。

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就是其中之一,在小馬奔騰初涉電視劇領域時,王冉就給予了李明專注縱深的建議。2011年,注資4000萬美元的霸菱亞洲也給出了類似的建議,希望小馬奔騰不要著急投拍電影。在投資者看來,多代理電視台幾個欄目,收益穩定又無風險。

而新行業的風險是不可預估的,比如當年投拍《歷史的天空》,男主人公姜大牙個性鮮明,打破了傳統人們印象中的英雄形象。一集電視劇45萬人民幣的投入,一旦審批難以通過,就可能滿盤皆輸。

而李明自己的「小九九」是這樣盤算的:歷史大題材下的小人物,各方都歡喜。所以他敢做投資。但任何選擇,都有一個「線」,那就是不能超越「小馬奔騰」四個字。「品牌是最值錢的」,李明深諳個中道理。在電視劇推廣中,為了打響品牌,擴大影響力,小馬奔騰往往首選與央視合作,幾部片子下來,小馬奔騰在電視劇領域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李明擅長「碼局」,副董事長鐘麗芳擅長風險管理,2003年,在英國學習風險投資的鐘麗芳加入小馬奔騰,負責資本運營及項目把關,李明負責與編劇、導演的溝通,碰撞出好的創意。「在我看來,廣告還是傳統業務,不可避免地將遇到行業發展的天花板。而投入電視劇、電影這些業務,我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是行業前三名。如果我在每個領域都能做到行業前三,小馬奔騰的綜合實力就是行業第一。」

橫向多元化也讓小馬奔騰收穫了新一輪投資。因為想國內上市,2011年3月,霸菱退出,小馬奔騰進行了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超過40家機構表示出了投資意願。最後由建銀國際影視出版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領投,開信創投、信中利、清科創投等其他多家風投跟進融資。這一次,投資的金額達到7.5億元,數額甚至超過了華誼兄弟和保利博納的IPO募資額,這也成為中國影視產業迄今為止最大一筆融資。

「希望小馬奔騰成為中國最好的創作型影視公司。」李明說。在他的理想中,未來的小馬奔騰將逐漸蛻變為一家公眾公司,營業模式是啞鈴模式,啞鈴的兩頭是廣告代理和電影院,這將成為未來小馬奔騰的穩定業務,而影視電視劇則是中間的槓桿,連接廣告和院線。而自己則有更多的時間投入深愛的劇本創作。

在上市公司領域,華誼兄弟一直是該行業的龍頭股;萬達近期在影院和收購方面動作頻繁,而小馬奔騰也將願景鎖定為中國產業鏈最完整、市值最高的傳媒公司。可以預期的是,未來影視行業競爭將更加硝煙瀰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137

麥當勞啞鈴策略 打貴價漢堡戰

1 : GS(14)@2010-10-02 16:04:12

2010-9-25 iM

歎一口新鮮龍蝦,再來一客鬆化的和牛,還是阿拉斯加深海鱈魚?這不是五星酒店的高級大餐,而是愈食愈嘴刁的貴價漢堡。

隨着經濟轉趨穩定,無論由連鎖快餐店巨頭麥當勞到潮流小食,紛紛推出貴價漢堡,由20多元到近200元任君選擇,實行大小通吃,背後是一場「豪版」漢堡戰之餘,也是快餐店展開最新的戰略攻勢,一邊賣平價套餐,一邊推出高價產品,以「啞鈴戰略」攻佔快餐市場。

麥當勞高檔戰綫試水溫

麥當勞罕有地帶記者走進心臟地帶——食品研發中心。臉圓圓的大廚,亞太、中東及非洲區食品研發及菜單管理高級總監李萊斯(Leslie Bailey)鄭重地從廚房捧出最新產品:日和特盛魚堡(左上圖)。看上去,它不過比一般魚柳包大些許,價錢則比魚柳包高近三成,單點盛惠18.5元,套餐價28.5元。這可是麥當勞最新的秘密武器,為麥當勞走高檔市場的「M Selections」試試水温,並拉起貴價漢堡戰幔!

港人愛貪新鮮愛吃濃味

海嘯期間,麥當勞憑20元超值套餐等成為逆市奇葩,保持營業額單位數字增長,雖然薄利多銷,但這些推廣也削弱了餐廳的邊際利潤。目前經濟好轉,快餐店一方面面對通脹升温,經營成本上漲;另一方面,又面對市民消費力提高,快餐客源流失,麥當勞推出新品牌正是要留住嘴刁的港人。

「近年我們做顧客調查時,有客人表示市面上多了一些售賣上百元漢堡包的餐廳,他們未必能時時光顧,但期望麥當勞也能提供類似體驗,於是我們花一年時間籌備,推出全新品牌系列M Selections(環球美饌系列)。」香港麥當勞董事總經理張淑華說,本周二(21日)推出的日和特盛魚堡是系列頭炮,接着還會有兩款高價新產品接連推出,每款只限供應3星期,直到年尾。

貴價漢堡的賣點在於用料,麥當勞標榜特盛魚堡用上阿拉斯加深海狹鱈魚,以100個檢測項目確保魚柳鮮嫩多汁,配上日式芝麻醬、玉米長麵包,的確比以往的產品更「落本」。李萊斯形容香港人愛新鮮,口味國際化,偏愛濃味(Savoury)食品,而且相比歐美市場,港人對魚柳包更熱情,故特意用日式魚堡作為升級系列的頭炮,其後的兩款是甚麼?他先賣過關子,我們大概可在全球分店產品中猜猜。

美、澳、日市場的漢堡市場競爭激烈,麥當勞近年多次測試市場對貴價漢堡的接受能力。去年7月麥當勞已在美國市場推出3.99美元(約31港元)的安格斯牛肉漢堡(Angus Third Pounders),每個漢堡用上三分之一磅安格斯牛肉;上月10日更在全美國推出安格斯牛柳小食卷(Angus Snack Wrap),售價為1.99美元,相比以往的Big Mac Snack售價高出一半。當地的Mc Café也推出貴價鮮果奶昔取代傳統奶昔,售2.29美元(17.8港元)。

強化美味優質定價小心

亞太區的先行者是澳洲和日本市場,澳洲市場在去年8月推出了「The Mighty Angus」和「Grand Angus」兩款用上澳洲本土安格斯牛柳的漢堡包,售價為6.75澳元(49.6港元)和6.45澳元(47.5港元),當地的「M Selections」已有17款食品;2008年日本為新產品「足三両」推出專門店,掀起銷售熱潮,打破日本銷售紀錄,今年初更接連推出4款「足三両」變奏版,名為「Big American」系列,售價由400至420日圓(36.2元至38元)。為應付高租金的問題,日本更把部分麥當勞豪裝成貴價新潮專門店,店內有更多貴價漢堡包選擇,售賣的同款漢堡包比其他分店的貴10至50日圓(約1至4.5港元)。

對比海外的經驗,香港的貴價漢堡路綫,推行較為小心,一邊試着水溫,一邊以豪裝吸客,「我留意到香港的經濟雖然好轉,但外食市場整體未有擴大,故我們會先試市場反應,再決定M Selections會否納入長期餐牌。」張淑華解釋,香港麥當勞早前增加超值套餐的選擇,吸引市民重複光顧;是次推出較貴價的M Selections希望強化品牌美味優質的形象,但定價仍然小心。

裝修由紅轉黑提高格調

雖然暫未有開設貴價專門店的計劃,香港的麥當勞也正換新裝。留意到新招牌顏色悄悄由紅轉黑嗎?麥當勞在全球除了有食品研發中心(Food Studio),還有設計研發中心(Design Studio),主理全球餐廳的裝潢,由紅轉黑正是增加品牌的時尚感,提升格調。為配全宣傳攻勢,麥當勞特意把銅鑼店打造成「M Selections主題店」,今年內還會新增10家新舖並重新裝修20家,提升品牌形象。

啞鈴策略 平貴通殺

連鎖漢堡快餐店,不約而同忽然豪起來,一邊賣平價套餐,一邊推出高價產品,實行平貴通食,以「啞鈴策略」攻佔快餐市場。

作為快餐業龍頭大哥麥當勞,以去年7月在美國推出的高檔產品安格斯漢堡包,即使價售4美元(約31.2港元)較其他同類型食品為高,但推出市場後即大受食客歡迎,帶動了單月營業額上升。

根據麥當勞於2009年8月公布的消息指,7月份的全球同店銷售較2008年同期增加了4.3%,較分析師預估的3.2%高出1.1%,有分析師認為,盈利增長與推出安格斯漢堡等新產品有關。

9月初麥當勞剛公布今年8月全球業績比去年同期增長4.9%,並把這歸功於平貴通吃的「啞鈴策略」——同時為消費者提供經典的超值套餐和新推出的豪華套餐。

而美國第二大快餐連鎖集團Burger King,上一財政年度(截至6月)的收入跌1.4%至25億美元。相比起麥當勞長年均有200多億美元兼持續增加營收,相距甚遠。最近有消息指,巴西投資集團3G資本以33億美元(約254億港元)將Burger King私有化,未來計劃重新拓展海外市場。

外國著名網站Burgerbusiness.com的編輯休姆(Scott Hume)曾表示,連鎖快餐業經營者採取所謂的啞鈴策略(Barbell Strategy),將食品的價格分為「豪華」和「超值」兩類。經營者一邊維持此策略,一邊將重心移往較高價的商品,目的是要測試一下價格的彈性,同時亦反映出經營者的信心。

百元和牛漢堡攻港

正當麥當勞在各大電視台、網站、雜誌,展開一連串M Selections宣傳攻勢;Burger King 7吋長的特長雞扒堡廣告亦已登陸電台,佔據大氣電波,向麥當勞宣戰。兩者的新推廣均以環球美食為題,麥當勞的頭炮為日本口味,Burger King則標榜法國、美國、夏威夷口味,同樣用上長包;Burger King的套餐定價比麥當勞貴一元,分別為28.5和29.5元。

爭相推廣健康新鮮形象

其實這一場豪華漢堡戰早始於4年前,2006年哈迪斯撤出香港,日本漢堡品牌Mos Burger便接棒上場;翌年美國的Burger King挾着售價36.5元的華堡餐大力擴張;標榜「健康主導,新鮮即造」的日本漢堡品牌Freshness Burger也於2007年中加入戰團;連同2003年登陸香港的加拿大漢堡品牌White Spot Triple O's,成功開拓出較高價位的漢堡消費市場。

經過近年的拓展,目前Burger King有16家分店,開始進軍上水、荃灣、屯門等新界住宅區;第二多分店的為Mos Burger也進駐多個大型商場美食廣場,共有15家分店。雖然兩者的分店數目,均未及共有222家分店的麥當勞的一成,但也足以影響麥當勞的市場優勢。

在貴價漢堡品牌圍攻下,麥當勞去年斥巨資引入先進設備,將廚房轉為「即時點即時製」模式,強調食品新鮮出爐,拉近麥當勞和貴價品牌的差異。今年經濟好轉,麥當勞更經年籌備推出豪版麥當勞「M Selections」,希望搶攻高價漢堡市場。

與此同時,不少特色小店逆難而上,創出既有質素又有Gimmick的貴價漢堡,在高競爭的環境下殺出重圍。

堅持保留美式風情

Dining Concepts去年底於海運大廈開設本港首間漢堡餐廳BLT,集團總經理Sandeep Serhri表示,決定開BLT就如賭博,皆因早知很難扭轉漢堡包在港人心目中的形象,但就強調香港仍有不少願意用較高價錢去換取有質素食物的「識食之人」,所以放手一博。結果,賣逾百元的和牛漢堡成功吸引大批嘴刁食客,餐廳在短期內達到收支平衡。

Serhri笑謂,成功秘訣是「企硬」,絕不可因遷就客人口味而加入「港式」元素,故餐牌內所有食物均與紐約和拉斯維加斯分店一樣,只是份量上稍作調整,原本主攻中產客,卻意外地吸引了不少廿來歲、喜歡嘗試新口味的年輕客到訪。Serhri透露,已計劃未來數年在港多開4至5間分店。

$188龍蝦堡攻陷名人

漢堡愈食愈貴,位於銅鑼灣的Burgeroom就賣188元一個龍蝦漢堡,店舖負責人Evan表示,貴價漢堡在香港一直都有市場:「香港有不少人會認同漢堡包也可以精雕細琢,而且上得大枱的。這些人吃漢堡包只會去酒店和高級餐廳,而我們開店就是要將這些客人找出來。」正因如此,這位於加路連山道的小店在 2007年開業後不久已達到收支平衡,而3年後的今日,盈利已翻了兩番。

Evan謂經濟好壞對生意額影響不大:「開業頭一年多,本港的經濟都麻麻,最初所有客人也是叫最平價的包,我還以為他們沒錢都要來試試,很感動。往後經濟環境沒大變,但他們卻愈食愈豪,原來是因為他們對我的品牌建立了信心,認為物有所值,更有不少人會向朋友推介。」現時客人以中產家庭和白領為主,當中亦不乏名人朱玲玲及方逸華等。

「連鎖店有財力做宣傳,我們當然難及;但我們亦有先天優勢,我不相信大店可以做到人手打牛肉、逐個番茄去皮,是嗎?」對於小店的發展,他亦表現得充滿信心,但開分店就仍要計計數,靜候租金稍為回落,伺機出擊。

----------------------------------

直闖麥當勞極密Food Studio

一個全新口味的日和特盛魚堡是如何誕生?看似史力加晚餐的綠豆批,竟然產自香港?「Shake Shake薯條」現賣到多少個國家?這些秘密全部來自麥當勞的Food Studio,在全球200多個國家版圖中,僅有3個食品研發及品質管理中心,主管美洲市場的在美國芝加哥;掌管歐洲的在德國慕尼黑;而照顧亞太、中東、及非洲,橫跨16個時區,共37個市場的Food Studio,就藏身在港島北角近書局街一幢大廈內的地牢!

第1站:腦震盪會議室

研發新品牌時,來自客戶研究、營運、供應鏈管理、市場推廣和研發部門等員工就在這裏腦震盪,「白板上寫滿客戶的要求,我們從世界各地的搜羅了許多不同的較高檔次的產品,再篩選出40多款,不停試食!」香港麥當勞董事經理張淑華笑說。選定好了研發方向,下一步就交給大廚。

第2站:大廚創作廚房

「歡迎來到我的遊樂場!大家洗過手沒有?」進到4,000平方呎食品研發中心就是大廚李萊斯(右圖)的世界。這廚房平日可是禁地,處處隱藏着這千億品牌的商業秘密,我們進內時除了要先洗洗手,不可亂碰,未經許可更不能拍照。

這裏的焗爐、烤箱、大大小小的湯鍋、煎鍋、炒鑊應有盡有,大廚就在這裏試驗不同的烹調方法,從中找尋靈感,「這裏的設備跟所有麥當勞一樣,唯一份別是由於這裏是地下兩層,我們用電而非煤氣煮食。」

第3站:即點即製生產綫

大廚一聲令下,三位小廚師即時動,一人烤包,一人放生菜、魚柳……30多秒後日和特盛魚堡便告製成。

記得櫃台的計時器嗎?麥當勞規定所有產品由落單到製成,須在35秒內完成,而每個產品都有標準的製作流程。模擬生產綫由麵包、生菜、青瓜、醬料的排列都跟分店內一模一樣,當大廚想好菜式後,便要到模擬生產綫試驗製作過程,不斷改良程序,定下標準。廚房內所有用具擺放都井然有序,如櫃邊便掛有兩種色膠手套,藍色的用作處理生肉;透明的用於熟食。

第4站:「紅燈區」試味室

產品推出前,會經過內部職員、特選食客的多次試食。為了讓客人專心試食,食評不受其他食客、食物賣相影響,食客會被安排坐在獨立間隔的座位,在紅燈照射下試食,食客看不清食物的顏色,便能專心用味覺感受,並就產品的味道、温度、口感、香味評分,十分科學化。

第5站:品質管理中心

旅行時若吃不慣當地的口味,許多人都會選擇麥當勞,一致性是品牌價值重心,這便靠品質管理中心控制,香港的一個早於八十年代成立。步入品質管理中心,首個感覺是「好光」!原來全球三家中心都要用一樣光猛的日光光管,確保不同地區食品不會因檢測時的色温不同而出現品質差異。

「以日和特盛魚堡為例,光是那塊魚柳,我們就有逾100個檢測項目,大如那塊魚柳捕自阿拉斯加那個海域?要炸多久?又如那玉米長麵包,包上有要灑多少粟米粉都有規定。」亞太、中東及非洲區品質管理高級總監崔如詠說。她從事麥當勞質監20多年,她更首次公開麥當勞王牌產品的黃金規格!

薯條:

˙麥當勞薯條的家鄉在美國華盛頓州和愛達荷州(Idaho),兩大薯仔盛產地

˙為了造出夠修長的薯條,最常用的品種為Russet Burbank

˙麥當勞對薯條的顏色和粗幼都有規定,長度為稍突出盒面為佳

˙標準的烹調方式是以335華氏度的滾油,炸3分鐘

˙分店經理會每天檢查各煮食器設定、炸油的温度、材料的準備等兩次

漢堡包:

˙魚柳包、芝士漢堡用的是標準型漢堡包,每塊約高16mm

˙麥當勞有特製的漢堡包尺去量度用作巨無霸、芝士漢堡、足三兩等4款麵包形狀是否合乎標準

˙烘過的漢堡包要呈焦糖色,對啡色的深淺度也有嚴格規定

˙香港的漢堡包由嘉頓供應

芝士:

˙香港的芝士來自新西蘭的牧場,為美國車打芝士的風味

˙芝士有規定的厚薄、口感,對摺時不能折斷

˙芝士的顏色也有規定,須跟品質中心的色板一模一樣

第6站:新口味分店實戰

經過多輪研發、測試和質檢,產品終可正式推出市場,產品的壽命和發展就取決於分店反應。不少在這食品研發及品質管理中心誕生的產品,經香港的分店,走進了其他亞洲市場,如由貪玩的港人引發靈感的「Shake Shake薯條」就成了中、台、日、韓等地的年度熱賣產品。

有的在本土市場大熱,卻未能外銷,如中國人口味的綠豆批和早餐時段的豬柳蛋扭扭粉,「我的外國朋友根本不明白這是甚麼,因為他們習慣用濃汁煮通心粉當晚餐,但這就是香港的茶餐廳文化。他們不明白沒所謂,你們才是我們的顧客!」大廚李萊斯笑說。

特盛魚堡正式登陸分店,能否帶領「M Selections」作長期發展,就要看分店的反應了。

香港Food Studio主管半個地球口味

這隱藏37個地區市場機密的麥當勞「御膳房」,為何會選址香港?「因為香港是自由港啊!」大廚李萊斯答得自然,香港是亞太、中東、非洲地區之間的中心點,對多種食物進口沒有限制,而且香港的麥當勞成立歷史較長,員工熟悉麥當勞的標準,如亞太、中東、非洲區品質管理高級總監崔如詠已在麥當勞任職22年,而李萊斯則來了香港15年,在麥當勞工作5年。

----------------------------------

破解4大傳聞!

麥當勞是全球最大型的連鎖快餐店,在港35年,差不多每名港人成長時,也會聽過有關麥當勞的傳聞。是次記者闖入了香港食品研發及品質管理中心,尋找答案,以下是麥當勞對於傳聞的官方答案,信不信由你!

iMoney:流傳時間最長的一個,是指麥當勞新地的成分是忌廉、水和雞油,究竟新地是否用雞油製成?

麥當勞:新地採用最優質的乳品製成,材料主要由新西蘭及澳洲進口,全部均通過最少50個嚴謹檢測及達至ISO 22000國際食物安全管理標準。

iMoney:有指麥當勞的漢堡扒是用牛的不同部位製成,又有指由馬肉製成,是否屬實?

麥當勞:漢堡牛肉由100%上乘牛肉製成,烹調時只加入少許鹽和胡椒粉,並無加入防腐劑,以帶出食物的鮮味。

iMoney:茄汁密碼的傳聞始於八十年代尾,每包麥當勞茄汁的左上方都有A1至A12不等的號碼(上圖紅圈),傳聞指號碼代表了茄汁甜酸度,A1為最甜,A12則是最酸,以迎合不同顧客的口味。

麥當勞:茄汁包裝上的號碼是生產編號,以此分別出它是由哪一條生產綫製造出來,跟茄汁的甜酸度沒有關係,所有茄汁的甜酸度都是一樣的。

iMoney:今年初有報道指美國營養學家布魯索(Joann Bruso)進行實驗發現,一份麥當勞開心樂園餐在室內擺放1年後,仍沒有腐爛變壞,證明快餐含有太多防腐劑和化學成分,傳聞是否屬實?

麥當勞:有嚴謹的品質監控程序,確保所有食品均符合品質及安全標準。
2 : (7267)@2011-02-28 01:54:15

你好啊
3 : GS(14)@2011-02-28 22:00:29

點解你好
4 : 龍生(798)@2011-03-01 17:16:59

亂咁灌水...

呢篇文的確唔錯

但最後4點有點驚嚇

佢居然無借今次機會好好解釋清楚...
令我好驚新地真係用雞油做!!
5 : GS(14)@2011-03-01 21:47:25

他們D野我已經唔是好夠膽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981

倒立 跨欄 叼啞鈴 女教官教狗教出位

1 : GS(14)@2011-01-02 16:12:07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08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402

【重案實錄】用啞鈴鐵鑊狂扑頭男老師為財狠殺Miss

1 : GS(14)@2016-07-17 16:01:32

「每一次我晚上想到她死亡的狀況,我就睡不着覺,我就一直流淚...」14年前,台灣新北市金山區發生一宗女教師命案。疑兇因行竊失敗,竟將返家的年輕女教師用啞鈴、鐵鑊、電磁爐、水果刀凌虐式殺害。更可惡的是,兇徒是前同事也是一名男教師。死者母親痛不可遏,為了愛女的死無法成眠,兇嫌最後被判死刑。這宗命案的兇徒曾思儒(當時35歲),原本任教新北市金山區的國中特教班,在學校附近租屋居住。曾男有60萬元新台幣信用卡欠債,但花錢毫不節制的他,又買下市價90萬元的私家車,財務狀況捉襟見肘。為此他先後向女友及同事借了數萬元,最後甚至向地下錢莊借款周轉。曾思儒後來被調至新北市另一間國中特教班任職,為了找錢彌補資金困難,將之前的出租住所有條仍未歸還的鑰匙,潛入屋內行竊。據悉該處在曾男搬離後,已由他之前任教學校的何姓女教師等人承租。2002年10月25日晚上8時許,曾男按計畫返回昔日租屋處,套上預先在藥局購買的膠手套,手持鑰匙開啟門鎖潛入屋內,準備搜刮財物。孰料,女教師帶着剛買的宵夜突然返家,曾男趕緊躲到廚房門後,見女教師進房後,曾男藏身到另一間未上鎖的房內。不久女教師走出,行經曾男躲藏的房間時,不知何故突然停下腳步。曾男見狀以為自己行蹤敗露,立刻衝出房,摀住對方嘴巴。掙扎抵抗間,女教師咬破曾男手套,並咬傷他的拇指,曾男立刻抄起房內9千克重的啞鈴,猛砸女教師頭部兩下,令其頭破血流。當時女教師哀求:「只要你不殺我,怎麼樣都可以!」還告訴曾男手袋就在房內。為控制女教師行動,曾男用膠帶反綁對方手腳、封嘴,隨後順利得手2.9萬元、手機、手提電腦等財物。正思考如何善後時,曾男突然聽到房內傳出聲響,因擔心日後被指認,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先後用啞鈴、鐵鍋、電磁爐、水果刀凌虐式殺害,將女教師殺害。曾男事後還將現場佈置成開煤氣自殺的假象,整理妥當才離去。沿途還將犯案用的膠手套、衣物丟棄,但想不到曾男事後誤觸死者手機快捷鍵,撥給了死者胞弟,曾男雖趕緊關機,卻讓回撥電話的死者胞弟起疑。家人隨後一同前往死者住所查看,赫然發現死者陳屍屋內。命案發生約20天後,曾男才後在父親陪同下,帶同死者的手機自首。經歷最高法院五度發回,2006年2月15日死刑定讞,4年前執行槍決。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7/196986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045

【馮仁昭四圍超】王維德湊仔似舉啞鈴

1 : GS(14)@2016-09-01 06:12:31

王維德、麥德羅同胡楓日前出席新片《5個女孩2個爸》煞科宴,王維德同麥德羅喺戲中演五個小朋友嘅爹哋,維德話拍接返學放學戲最辛苦,因為天氣太熱太曬,帶住五個細路,手抱一個,再拖幾個,又不停NG,喺馬路不停來回,大家都熱到成身濕晒,好彩劇組準備咗冰袋,西瓜、雪條同冰凍飲品消暑,佢笑話:「拍完好似舉咗一日啞鈴咁,手臂痛咗三日。」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31/197548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933

【馮仁昭四圍超】林雪啞鈴放到生銹

1 : GS(14)@2017-08-02 06:15:19

林雪最近獲Carousell二手買賣平台邀請,拍攝一個以打拳做包裝嘅廣告,林雪笑話:「拍廣告嗰日啱啱喺青島返香港,一落機就連拍16個鐘,都未試過拍廣告咁辛苦。」咪睇林雪咁肥以為佢唔願郁動,其實佢都幾鍾意運動:「當我覺得自己好似好肥時,就會買對啞鈴返去練吓,次次買咗都未拆開,跟住就唔記得咗,放咗喺度,所以?家屋企有好多體育用品都係生晒銹。」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801/201075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3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