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傑說民航|搶買寬體機爭飛洲際線 國際市場已現六大隱憂

如果要說我國民航業近幾年發展的最大亮點,那應該就不能不提國際航空市場的超常態發展。在近年來國內消費升級、人民幣升值和境外簽證簡化這三駕馬車的拉動下,國內出境遊井噴,年出境遊旅客已高達1.2億人次。而這也極大地推動了國際航空市場的發展。

如圖1,除2008年國際客運受經濟危機更大的沖擊外,2005年以來,國際客運市場發展與國內基本保持同步。但近三年,國際客運業務發展突然提速,2014-2016年增速分別高達國內客運的1.9倍、3.6倍和3.0倍。

近十年國際、國內客運量增速走勢(來源:CAAC統計快報)

在國際航空市場的超常態發展下,國際客運量份額也節節高,近三年,中國民航國際客運量份額從8.0%猛增至10.9%,短短三年硬生生地提高了2.9個百分點,目前可能達到史上最高了。

國際客運份額走勢(來源:CAAC統計快報)

隱憂一:國際油價觸底反彈

大家都知道,這兩年三大航的洲際航線齊刷刷地都實現了整體盈利。為什麽?除了市場好之外,油價低是一個更加關鍵的因素。需要特別註意的是,油價對洲際航線利潤的影響要遠大於國內航線。舉個例子,B787飛國內航線,航程短、過站多,一天只能飛9個小時,如果飛洲際線,一般能飛12-16小時。因此,同一個機型洲際航線的小時成本要明顯低於國內航線(每小時分攤的人工成本、飛機折舊等固定成本明顯下降,飛發維修、機場起降等小時變動成本有一定降低),但小時燃油成本卻基本保持不變的。因此,當下國內航線的航油成本占比大約為20%,而洲際航線的航油成本占比可能高達40%左右。可見,國際、特別是洲際航線對油價變化要敏感得多,當油價上升國內線利潤腰斬的時候,可能洲際線已經陷入虧損了。

如圖3,油價從2013年的107美元斷崖式下跌至2016年初的46美元時,國際線自然是賺得盆滿缽滿。然而,今年以來油價穩步上升,目前已回升至51美元。未來如果進一步上升到60-80美元,我們的洲際航線還能賺多少錢?

國際油價進入上升通道

隱憂二:收益水平持續下滑

剛才說了成本,現在來看收入。受出境遊客占比提高和國際運力快速增長影響,近三年國際航線的收入水平逐年下滑。一是近幾年出境遊火熱,在為國際航線帶來大量客源的同時,由於航班上的遊客占比越來越高、公商務旅客占比下降,使得國際機票平均價格也越來越低;二是運力快速增長,國際運力的大量投入,大量新開航線需要市場培育,這也影響了國際收益水平。當然,這里面也有國際平均航程拉長,導致座公里收入下降的因素。

從圖4我們可以看到,近三年三大航的國際航線座公里收入是越來越低,由2014年的0.420元下滑到2016年上半年的0.368元,相當於三大航國際航線減收77億元(按三大航國際ASK及座公里收入下滑幅度估算)。也就是說,從運量上看國際市場紅紅火火,但從價格和盈利能力上看隱憂已現。

  國際航線座公里收入水平持續下滑(來源:三大航年報,2016年數值以上半年同比增速測算)

隱憂三:樞紐建設任重道遠

中國民航始終在不遺余力地推進樞紐建設,從最早的三大複合門戶樞紐,到三大複合樞紐和八大區域樞紐的“3+8”,再到目前三大複合樞紐、兩大國際樞紐和八大區域樞紐的“3+2+8”。盡管文件規劃出了不少,三大樞紐建設也有明顯成效,但與國際先進樞紐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從圖5我們可以看出,國內樞紐的中轉率明顯落後於國外標桿。亞特蘭大中轉占比高達64%、芝加哥有43%,而洛杉磯、成田、舊金山、紐約紐瓦克、仁川、紐約肯尼迪這樣擁有大量本地旅客的樞紐,中轉占比也達到12%-19%。而上海浦東和北京首都的中轉率均低於12%。當然,這個板子不能只打在航空公司或機場公司的身上。我們的樞紐機場在設計時就主要是滿足點對點旅客出行,沒有充分考慮中轉需求,缺少中轉休息和轉機櫃臺等設施,且未充分考慮中轉旅客動線規劃;我們的樞紐機場時刻和保障能力飽和,航線網絡構建空間受限,航班過站、旅客中轉、行李傳送效率不高(筆者本月飛了趟北京,寬體機落地沒有廊橋不說,滑到遠機位在客艙里等了20幾分鐘,擺渡車和客梯車才姍姍來遲……);海關聯檢政策受限,國內和國際互轉的流程時間尚有優化空間;此外,主基地航空公司航班波構建尚需努力,比如國航在首都的中轉銜接機會只有漢莎在法蘭克福的一半左右。樞紐質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將限制我們國際航空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國內樞紐中轉占比相對落後(來源:波音、CAPA)


隱憂四:地方補貼難以持續

最近比較火的是英航退出成都的消息。2013年9月,英航開通成都倫敦航線,當時還塗了一架“熊貓號”,然而,開航不久三艙219座的B777就換成了兩艙214座的B788。近日,在中英航權談判剛剛出現重大突破的時候,英航官方宣布了中止成都倫敦航線的消息,並以“人工智能”的口吻回答了記者的相關提問。盡管成都機場在內部會議上的官方解讀是“英航的戰略調整”。但網傳這與補貼到期後,航線效益不佳有關。無獨有偶,漢莎航空的沈陽法蘭克福航線也在補貼到期後宣布停飛。

過去,地方政府對國內新開航線,每班可能給個起降費打折的優惠,後來對新開國際航線,可能每班給個4-10萬的補貼,而現在,各地政府對於新開洲際航線,每班最多能補貼150萬元。為了加強地方與歐美發達國家的經濟聯系,改善招商環境,各地政府已經紛紛進入“軍備競賽”,感覺現在新開洲際線每班不給個上百萬,出門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

確實,洲際航線的“金元政策”對航空公司開辟洲際航線,特別是度過市場培育期起到了重要作用,對我國洲際市場的迅速發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但補貼註定不可能長久,近幾年各大中型航空公司開通了那麽多洲際航線,看起來市場是紅紅火火,但其實部分航線的利潤幾乎全部來源於政府補貼。我們更應該關註,未來補貼到期後,還能飛下去的航線有多少。

隱憂五:營銷能力差距不小

近5年來,我們的遠程洲際市場份額提升了12個百分點,目前已超半壁江山,達到57%的份額,實在是一件喜事。但我們份額的上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出境遊的井噴,過去洲際航班上大部分是外國人,現在大部分都是中國人,我們的份額自然也就上去了。但在市場份額反超的時候,我們也仍然要註意到我們營銷能力與外航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舉個例子,某個中方與外方聯營的洲際航線,一個裝了300人的航班,我們自己可能只賣了200張票,另外100張票是外航幫我們賣的。而在外航的航班上,可能我們只幫外航賣了10張票。不僅是人頭,票價水平也有不小差異。假如我們自己每張票平均賣300刀,外方差不多能賣到400刀。這里面當然有外國旅客公商務占比高、總體消費能力比較強的原因,但我們品牌影響力、市場營銷能力相對較弱,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隱憂六:寬體機引進“0門檻”

隨著洲際航線的火爆,國內航空公司引進寬體機的熱情十分高漲。在2016年的範堡羅航展上,東海航空和瑞麗航空分別宣布訂購5架和6架波音787-9客機。目前,我國已有10家航空公司加入了寬體機俱樂部,還有3家公司已經“下單”成為準會員。對比美國,僅有達美航、美聯航、美航和夏威夷航等4大航擁有寬體機。更需引起註意的是,美國寬體機俱樂部的加入門檻是52架飛機(夏威夷航空),我們是18架飛機(西藏航空)。而已下單的東海航空、瑞麗航空僅分別擁有13架和9架飛機。

感覺上我們國家的寬體機如同“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洲際線飛得不好,大不了停了不飛,寬體機引進來不賺錢,可就不是想退就能退的了。

中美航空公司的寬體機俱樂部

當下國際航空市場一片繁忙景象,各航空公司也是熱情高漲。但除了三大航外,大部分公司的國際、甚至洲際業務都沒有經歷過一個完整的經濟周期。在市場好的時候,飛多少賺多少,那市場不好的時候怎麽辦?我想這才是各航空公司應該在當下思考的問題吧。

(作者系民航資深從業人士,就職於國內某中型航空公司,負責民航行業研究、航企戰略規劃、經營分析、油耗管理等工作。作為行業專家學者受邀參與民航局行業政策研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713

傑說民航|從上市到散夥,複興航空這5年究竟做錯了啥?

11月末,突然宣布停航的第二天,臺灣複興航空召開臨時董事會,確認將解散公司,只等股東會通過,就會向證交所申請下市。這也宣告成立65年的複興航空走入歷史。

複興航空董事長林明升透露,受到兩次空難重擊,盡管公司采取多項革新,但營運仍然每況愈下,而壓倒複興航空的最後一根稻草,是29日到期一筆約新臺幣23億元的海外可轉換公司債。

(複興航空年報)

複興航空的昨日輝煌

提起臺灣的航空公司,大家可能都聽說過華航、長榮,對複興航空,可能並沒有很深的印象。但複興航空並非碌碌無為之輩,也有著深厚的底蘊:

由蔣介石專機駕駛員創立

臺灣首家民營航空

成立時間(1951)比華航還早

機隊規模臺灣第三

執飛海峽兩岸首班直航航班

從機隊規模來看,複興航空是臺灣第三大航空公司,擁有24架飛機。其中,8架ATR72-600(傳說中的電風扇)、7架A320、5架A321、4架A330-300。

但從運力(可供座位數)來看,複興航空還排不上臺灣前三(主要是因為那幾臺70座的“電風扇”小了點)。圖2可看出,複興航空運力份額大約是8%,低於華航、長榮“臺灣雙雄”,也略小於長榮的子公司立榮航空。

航空網絡方面,複興航空在臺灣地區外共有30個航點。與華航、長榮這樣的全球網絡型航空公司不同,他們主要執飛大陸、東北亞、東南亞航線。其中,飛大陸是複興航空的重要戰略選擇,一共有14個通航點,分別是上海、重慶、杭州、廈門、福州、長沙、武漢、貴陽、合肥、南寧、天津、無錫、徐州、張家界。總結一下,複興航空在大陸基本上哪都飛,有上海、重慶、杭州、廈門這樣的熱點城市,也有長沙、貴陽這樣的省會城市,還有像無錫、徐州這樣的中小城市,網絡覆蓋還是不錯的。

(複興航空航線網絡)

我們從前面的盈利數據也能看到,複興航空2011年上市後,前四年每年都賺錢,平均下來一年也有8000萬人民幣的利潤。那麽,問題來了,這樣一家有底蘊的航空公司,經營業績是怎麽在2015年後急轉直下,由年均盈利8000萬,到年均虧損4億呢?我們這就來複盤,壓倒複興航空的“四大骨牌”。

一,夭折的寬體機之夢(2012)

2009年兩岸直航以來,前四年的兩岸航線客流量平均增幅高達79%,複興航空的利潤也水漲船高。特別是2011年上市之後,正是兵強馬壯、躊躇滿誌之時。於是,他們從2012年開始,引進了4架A330-300飛機(2架是兩艙300座/2架是兩艙285座),希望在執飛大陸、東南亞航線的基礎上,進入國際遠程市場。彼時,複興航空的機隊規模僅20架左右,其中窄體機僅A320系列9架。買來了A330,複興航空並沒有停下擴張的腳步,沒多久又下單了4架A330-800neo。此外,還曾有消息傳出他們有意接收2架A380飛機(從日本天馬航空的取消訂單中),開拓北美市場。

2009年兩岸直航、2011年上市、2012年引進A330,再到訂購A330neo,緋聞A380飛機,複興航空進入成立65年來發展最快的階段。然而,事與願違,寬體機不但沒有成為複興航空的“搖錢樹”,反而成了市場運營的“雞肋”。

複興航空缺少完善的航線網絡、品牌在臺灣島外便不為人知、機隊規模小運營成本高、難以吸引商務旅客,再加上兩岸航線的下滑。這些都導致A330引進後,找不到合適的市場、裝不上足夠的旅客,運營情況也一直不太好。為此,2016年10月(解散前一個月),複興航空不得不做出“最後的”努力,讓其中的2架A330停場。這也表明他們的寬體機運營不僅不能賺錢,而且連航線的變動成本(比如航油、起降、航路、機組小時費等航班飛了才會有的成本)都無法覆蓋。可以說,由於經營環境的變化,寬體機的引進,讓複興航空背上了嚴重的經營包袱。

二,接踵而來的空難夢魘(2014-2015)

提起複興航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兩起空難。2014年8月13日,複興航空222航班(ATR72-500,B22810)在暴雨中進近馬公機場時,遭遇風切變墜毀,機上48人和地面5人遇難。

複興航空222航班澎湖空難

空難給複興航空造成沈重的打擊,然而複興航空並沒有吸取足夠的教訓。僅僅6個月後,2015年2月4日,複興航空235航班(ATR72-600,B22816)在松山機場起飛後墜毀,機上43人遇難。

這次空難調查過程也頗令人唏噓。先是航空專家據錄像分析,駕駛員是在引擎失去動力的情況下,盡全力操縱飛機避開大樓、減少了地面傷亡,機上仍有生還者有如奇跡。臺北市長柯文哲說,空難是悲劇,但感謝駕駛員,他已盡力。臺灣民眾對駕駛員之英勇感激不已,紛紛留言“向機師致敬”。結果調查結果出爐,空難原因是飛行員在左發失效的情況下,錯誤地把正在“加倍努力工作”的右發關閉,導致飛機失速墜河。

(複興航空235航班松山空難)

這兩起空難,不僅奪去96條生命,對複興航空也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單單事故善後,每名遇難旅客就賠償了295萬人民幣。複興航空6個月時間一共掏了2.8億(部分由保險支出),這相當於2011-2014年利潤總和。除直接經濟損失外,對複興航空的聲譽也造成巨大打擊,一段時間內航班上座率僅兩成左右。

其實,這兩起事故並不是全部。

1995年,複興航空一架ATR 72型客機,在農歷除夕載客由臺北至馬公後,空機返回途中偏離航道於桃園龜山兔子坑撞山墜毀,4名機組遇難。

2002年,複興航空791號班機(ATR72)執行桃園至澳門貨運任務,在飛行中遭遇積冰,除冰失敗後失控墜海,機上飛行員2人遇難。

2003年,複興航空GE543客機(A320)在臺南機場降落時撞擊36R跑道上施工車輛。機上無人傷亡,飛機報廢。

從1988年複飛以來,複興航空的18年間共發生過5起飛機全毀事故。這很難用概率事件和運氣不好來解釋,只能說明複興航空的安全管理體系、安全文化確實有不少問題。安全是航空公司的生命線,生命線出了問題,航空公司也自然無法幸免。

三,失敗的雙品牌運營(2014-2016)

近幾年來,東南亞、東北亞的低成本航空發展迅猛,已成為一股新潮流。而臺灣,是亞洲低成本航空的最後一塊處女地。當時複興航空也看到了這個巨大的機會,果斷地啟動了雙品牌戰略,繼2014年9月成立的臺灣虎航後,於12月正式成立了臺灣地區第二家低成本航空—威航(V air)。

威航擁有4架飛機,2架180座的A320和2架194座的A321,主要執飛日本、泰國、柬埔寨和韓國共10個航點,並占據了臺灣低成本份額的25%(另外75%是臺灣虎航的)。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威航並沒有如意想中的那樣發展壯大,而是陷入了運營困境,最終運營了不到兩年,就於2016年10月1日停止運營,合並入複興航空。

複興航空雙品牌的失敗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三個。

第一,運營初期,市場培育難度大。臺灣的旅客早已習慣了全服務航空寬松的行李配額、免費的餐食、免費的選座等各項服務,猛然間出現了這種“什麽都要收錢”的航空公司,接受需要有一個長期的過程(春秋航空在大陸的運營也是如此)。因此,作為臺灣地區低成本航空的先行者,威航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來培育消費者,宣傳低成本理念,形成大家新的出行偏好。這在短期內會帶來較大的業績壓力。

第二,規模小,運營成本高。威航的主要競爭對手臺灣虎航作為華航子公司,“含著金鑰匙出生”,擁有9架A320飛機;而威航“家境一般”,僅分到了4架飛機的家底。這使威航的運營成本要高於對手。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低成本怎麽發展,全服務母公司說了算。從全球來看,全服務航空設立低成本子公司的結局可說是“十賭九輸”,唯一比較成功的案例便是澳航的捷星航空,其成功的經驗之一就是“集團統籌、定位差異、獨立發展”。也就是捷星怎麽飛不是澳航“說了算”,而是雙方坐下來平等溝通,“集團怎麽有利,就怎麽飛”。所以澳航和捷星有部分航線是共飛的,在相互適度競爭的情況下,各自吸引自己的目標旅客。而威航恰恰相反,有一個“操碎了心的媽”。威航的發展要首先保證複興航空的利益最大化。複興航空想飛的航線、威航都不能飛,唯一例外的是東京,複興航空飛成田,威航飛羽田,但時刻極差,落地時間是0200、起飛時間是0300。可想而知,低成本航空模式不同、定位不同、理念不同,全服務航空的指揮往往是給低成本子公司戴上“緊箍咒”。試問,低成本子公司還沒起飛,就已經讓了對方一套“車馬炮”,這棋還怎麽下?

四,急轉直下的兩岸航空市場(2016)

空難後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複興航空高層也以“斷臂求生”的勇氣采取有力措施“止血”,比如封存部分寬體機,合並威航,他們本可以有“起死回生”的機會。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急轉直下的兩岸航空市場。

我們知道,複興航空的特點就是兩岸航線,他們30個臺灣地區外通航點中,大陸占了近一半(14個),而運力更是達到了53%。換句話說,兩岸航線可以稱為複興航空的“生命線”。

但就在這“起死回生”的關鍵時刻,兩岸航空市場出現了重大拐點。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2016年5月起,兩岸往來旅客由升轉降,平均增幅由1-4月的8%,到5-7月的-3%,再到8-10月的-16%,呈現“三級跳水”的走勢。而其中,10月大陸赴臺旅客的降幅更是達到44%,接近腰斬。可以說,這給了複興航空“致命一擊”。

(2016年往來兩岸旅客增幅走勢)

65年“複興之路”的突然完結,其實並不“突然”。糟糕的安全管理、躍進的寬體機戰略、失敗的低成本品牌,這些都在複興航空“後上市”時代陸續冒頭,哪怕是兩岸市場遇冷,在2015年大選預熱時也有些許跡象。但這些可能均沒有引起複興航空高層應有的重視,我們也沒有看到有效的應對。這正應了一句老話:“福兮禍所依”。複興航空最終倒下,令人不勝唏噓,“成也兩岸、敗也兩岸”,這也許也是一種宿命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922

傑說民航|中國的國際航空市場為何結束高增長

近三年,我國民航國際航線迎來井噴,買寬體機、飛洲際線,各大中型航空公司都不甘示弱,頗有“買到就是賺到”的感覺。近三年,我國民航國際航線迎來井噴,買寬體機、飛洲際線,各大中型航空公司都不甘示弱,頗有“買到就是賺到”的感覺。

國際航空市場迎來井噴

近三年來,國際航空客運量增速突然飆升,分別達到國內的1.9、3.6、3.0倍。


在“國際金礦”的感召下,各公司紛紛“買寬體機、開洲際線”,進入“搶錢模式”。大家都知道“中國大媽”很厲害,其實中國的航空公司們也很厲害……

先看東南亞的航空公司,2014-2017年(有開航計劃的),菲律賓航空公司新開6個洲際航點(含中東),新加坡航空新開4個。

再看東北亞的航空公司,表現要好些,一共開通了24個洲際航點。其中,國泰航空和全日空表現最突出。

再看中國,簡直是開掛了,4年間一共開通了51個洲際航點(數都數不過來了)。

2006年,我國只有四家公司開通洲際航線,其中,只有國航的洲際航點數量排名進入亞洲前六……

2017年,我國已有8家公司執飛洲際航線,其中,亞洲洲際航點前六名我們占了一半,國航、東航、南航居位列其中。

客觀來說,近幾年我們民航的發展確實讓中國民航人大呼“過癮”!

國際航空市場拐點?

但是,重點來了!在各航空公司“買寬體機、開洲際線”,正要擼起袖子大幹快上的時候,“風向”似乎變了。2016年我國的國際旅客運輸量增幅,在上半年呈現下滑態勢,年中的時候暴發了一下,但下半年又再次下滑,到10月已跌至10%這條“景氣及格線”了(近年民航客運量平均增速)。是不是國際航空市場拐點真的來了呢?

國際航空市場超常增長?懸!

近年來我國出境遊市場之所以火爆,主要是有三駕馬車:宏觀經濟的消費升級、簽證寬松、人民幣升值。然而,目前宏觀經濟是L型走勢,增速還沒有探底,消費升級帶來的貢獻減弱;歐美等國簽證寬松化政策紅利去年便已釋放;影響最大的是,經歷“匯災”之後,人民幣今年越來越不值錢了。歸納一下,就是出境遊市場增長後勁不足。

為什麽匯率影響最大呢?舉個例子,以2015年的匯率,6000元人民幣可以買一臺256G的iPhone7 plus(不含稅),現在也還是能買iPhone7 plus,但是已經只能到手128G了。匯率再跌,去海外真就買什麽都不劃算了,好焦慮啊!

一般來說,匯率的影響是滯後的,隨著出境遊需求的逐步下滑,航空公司運力又持續投入,現如今國際航線的經營情況是一年不如一年。2014年,國際航線與國內的座公里收入差距是0.044元,到今年上半年,差距已經擴大到0.088元了。什麽概念呢?相當於三大航今年國際航線整整少賺了77個億。

成功者不僅是能夠找到“把豬吹到天上的風口”,更重要的是在“在風散了的時候不被摔死”。那麽,一旦國際航空市場結束超常增長,航空公司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本文根據作者在民航局國際航空市場研討會上的發言材料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8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