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國大豆產業受控於外資 國內八成壓榨企業停工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7/2MNDE4XzQyODY2Mw.html

種植戶大面積棄種大豆、改種玉米;80%的豆油壓榨企業停工;下游飼料加工企業高成本運營……記者調查發現,在國產大豆主產區黑龍江,大豆產業鏈深陷發展困境,這個被業內人士視為國產大豆最後的「堡壘」隨時有淪陷的危險。

接 受中國證券記者採訪的專家、企業負責人、種植戶認為,在大豆對外依存度達80%左右、外資控制產業鏈的情況下,中國大豆產業有崩潰的風險,其背後既有政策 上放開大豆進口的原因,也有行業難以抱團,缺乏自主價格體系,爭奪話語權失敗的因素。前車之鑑,後車之覆。他們建議,明確大豆產業發展國家戰略,完善補貼 政策,建立「敏感農產品」發展規劃,以避免大豆的今天成為玉米、油菜等其他農產品的明天。

國產大豆每況愈下

種植面積銳減 加工企業停工

提要:作為國內最後一塊國產大豆生產基地,黑龍江等東北三省的大豆產業鏈已陷入難以持續發展困局,若不從戰略高度出發對大豆產業情況加以重視,幾年內國產大豆可能淪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國產大豆產業將全線崩潰。

「今年大豆種子白送都沒人要。」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石人鎮農資銷售員時曉晶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大豆種子賣不動,大豆肥也是如此。到目前為止,賣出的700多噸化肥中只有1噸大豆肥,可見幾乎沒人種大豆了。」

4月底5月初是東北地區春耕密集期,中國證券報記者調查發現,作為全國大豆主產區的黑龍江省,大豆播種面積大幅減少,農民改種玉米的現象頗為普遍。

「今年200多畝地全改種玉米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石人鎮城子村大豆種植戶劉慶振無奈地說,「去年春耕時盼著豆價能漲上去,結果盼到今年春耕,豆價也沒達到2.5元/斤。」

根 據中國大豆網對東北三省上千個監測點的調查估算,今年黑龍江省大豆種植面積或比去年減少30%左右,吉林減少31%左右,局部地區最高減少70%。黑龍江 省農委公佈的數據顯示,該省大豆種植面積呈逐年遞減趨勢:2009年比2008年減少近4%,2010年比2009年減少近10%,2011年比2010 年減少約20%。

「預計今年東北地區大豆種植面積會創下歷史最低水平。」中國大豆網總編劉兆福不無憂慮地說,「如果大豆價格突破不了2.5元/斤,毫無疑問,明年大豆種植面積會繼續減少。」

目 前,國產大豆市價為1.8-1.9元/斤,國儲收購價為2.0元/斤。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上,玉米與大豆的合理比價一般在1:2.5左右,目前國內市場的玉 米與大豆比價為1:2.0,偏離幅度較大。種大豆的比較收益低直接導致農民改種玉米。哈爾濱市呼蘭區農村合作社負責人陳令軍算了一筆賬:去年租地價格每畝 300多元,種子、化肥、農藥加起來的成本大約是60元/畝,人工和機械化成本大約是50元/畝,算下來種一畝大豆的成本要420元左右。在風調雨順的年 景下,大豆畝產最高才達400斤。以目前2.0元/斤的收儲價計算,一畝大豆的收入約為800元。如果種玉米,畝產1400斤左右,按目前1.0元/斤的 收購價核算,一畝玉米收入為1400元。另外,今年租地價格漲到每畝500元,誰還會種大豆?」

農民因為豆價低不願種豆,大豆加工企業則 因為加工產品價格難漲不願高價收豆。「我們不可能按超過國家保護價的價格收購大豆。」黑龍江龍江福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勝斌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每斤一塊 八九的市場收購價能減輕企業的虧損度。收購價格若超過2.0元/斤,會加劇企業的虧損。

黑龍江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表示,目前省內豆粕 每噸約為3280元,豆油每噸約為1萬元。這個價格不是由國產大豆加工企業形成的,而是由外省那些更具加工優勢的油脂加工企業形成的。「終端價格被鎖死, 加工企業就不可能接受太高的原料價格,農民的大豆也就難以賣出理想的價錢。這樣,大豆供給減少,形成價格上漲預期,加工企業往往更加沒有能力收購,只能減 少加工,最終形成惡性循環。」據測算,近期黑龍江哈爾濱地區大豆加工成本大約是每斤2.1元。

「根據近兩年的情況,黑龍江大豆年產量維持 在600萬噸左右,其中約一半交給國家臨時儲備,剩下部分2/3運往省外做食品加工,最後約有100萬噸供給省內加工企業。」王小語介紹說,相對於省內 1740萬噸的加工能力來說,100多萬噸大豆如杯水車薪。因此,壓榨企業階段性開工已是定局,未來幾年或將出現大規模的倒閉。目前,黑龍江省內80%的 豆油壓榨企業處於停工狀態。

記者調查發現,在具有「油脂之鄉」之稱的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大豆壓榨廠幾乎全部處於停工狀態。哈爾濱平 房經濟開發區內的10多家油脂加工企業,80%的企業已停工。省內的大豆油壓榨龍頭企業——九三油脂集團也面臨同樣的困境。該集團目前在東北的加工廠處於 半停工狀態,集團已計劃對東北地區非轉基因大豆加工廠進行改造和轉型,逐漸將主業投在玉米油和橄欖油生產以及沿海轉基因大豆油生產上。

受 壓榨企業開工率不足影響,黑龍江省豆粕供應量大幅減少,飼料加工企業面臨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壓力。四五月份是養殖業回暖時期,隨著其對飼料需求的增加,飼料 加工企業逐漸進入生產銷售的旺季。由於當地豆粕供給不足,為維持生產,黑龍江省內大部分以豆粕為原材料的飼料加工企業只能高價採購省外豆粕。

「一 般省外豆粕是用進口大豆加工成的,這種豆粕的去蛋白加工成本高,導致價格每噸比省內豆粕高100元左右。再加上運費,總的算來,省外豆粕要比省內豆粕每噸 高出近300元。」黑龍江省正大實業有限公司飼料廠總經理溫奎良解釋說,由於很多飼料加工企業自身也做養殖業,「為了保持飼料生產和銷售的相對穩定,省外 價格高,企業也要買。」

上游農民不願種豆,中游加工企業大面積停工,下游飼料加工企業高成本運營,黑龍江省的大豆產業深陷困局。與往年有 所不同的是,今年全球大豆減產預期強烈。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報告,由於南美大豆減產,2011/2012年度全球大豆產量將下降9.1%至2.4億噸,產 量下降幅度為歷年來之最。但大豆需求量將略增0.7%至2.53億噸,總體需求仍是歷史最高水平。本年度產需缺口1310萬噸,超過2008年的920萬 噸,為歷史最大缺口。

大豆減產預期已在期貨市場上有所反映。今年3月以來,大商所玉米期貨遠月價格開始走弱,大豆遠月價格持續走強。儘管 如此,農民種植大豆的意願仍然大幅降低。業內開始擔心,國產大豆可能出現無豆可收的局面。這無疑將給價格本來較低的進口大豆提供擴大市場份額的機會。黑龍 江省內加工企業只用國產大豆的不成文規定可能出現更大的裂痕。

目前,不少黑龍江企業或在沿海港口建廠,或到南方省市租賃企業,加工進口大豆,然後把豆油、豆粕等產品發回黑龍江來賣。這種情況已經顯現出來了。

不 少業內人士擔憂,目前沿海地區的油脂加工企業大部分已被外資控制,東北地區成為國產大豆產業的最後一個「堡壘」。目前東北地區這最後一個「堡壘」隨時存在 淪陷的危險。王小語說,作為國內最後一塊國產大豆生產基地,黑龍江等東北三省的大豆產業鏈已陷入難以持續發展困局,若不從戰略高度出發對大豆產業情況加以 重視,幾年內國產大豆可能淪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國產大豆產業或將全線崩潰。

行業話語權喪失

進口大豆稱霸 外資控制產業鏈

提要:農民不種大豆,表面上看是種植效益不如玉米,但歸根結底是國內大豆產業受控於外資,使整個產業鏈失去了上下游的互動。

「市場公認國產大豆供不應求,但奇怪的是,一邊是國產大豆賣不出去,要靠國儲收購,一邊卻是進口大豆大幅增加。」王小語稱,「這種『冰火兩重天』局面的出現是大豆進口依存度過高所致。過高的對外依存度導致國內大豆產業鏈從原料開始便受制於外資,失去了話語權。」

「農民不種大豆,表面上看是種植效益不如玉米,但歸根結底是國內大豆產業受控於外資,使整個產業鏈失去了上下游的互動。」王小語認為。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大豆市場作為我國最早開放的農產品市場,3%的低關稅、不設過渡期、沒有進口數量限制,導致產量高、價格低的進口大豆快速佔據中國市場。

黑 龍江大豆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1996年我國大豆進口量為110萬噸,2000年我國大豆進口量達到1200萬噸,4年間連豆價格指數從3546下跌到 1791,跌幅將近1倍。2000年至2003年,大豆進口數量躍升到2000萬噸,連豆指數4年內始終維持在2000至2300之間。2004年,國 際、國內大豆價格快速上漲,沿海加工企業採購大量進口大豆後,市場價格又快速下跌,連豆指數在半年時間內從3963點下跌到2674點。當年大量高價採購 進口大豆的沿海企業虧損嚴重,多數企業被迫出售資產或股份,外資乘機參股或收購,中國大豆產業鏈條從加工環節斷裂。此時,以A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 為代表的國際資本業大舉進入中國。通過原料進口貿易、直接建立合資或獨資企業、資金參股來控制國內大豆產業。有媒體報導稱,4家跨國公司不僅壟斷了中國 80%的進口大豆貨源,而且在全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有64家參股控股,佔比達66%。

此後,大豆進口數量不斷攀升。根據海關統 計,2007年我國進口大豆3082萬噸,2009年進口4254萬噸,2010年進口5478萬噸,2011年進口5264萬噸。最新數據顯 示,2012年一季度,我國累計進口大豆1333萬噸,同比增加21.6%,對外依存度達到80%左右。

 

與此同時,國 產豆油的市場份額逐年縮小。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統計,2005/2006年度,國產大豆壓榨數量740萬噸,佔國內榨油消費總量20.85%。此後一 路下滑,2008/2009年度,國產大豆壓榨數量220萬噸,佔國內榨油消費量5.23%。2009/2010年度,國家實施扶持國產大豆政策之後,國 產大豆壓榨加工數量回升至600萬噸,佔榨油消費市場份額13.64%。根據黑龍江大豆協會測算,最近兩年國產大豆壓榨數量佔國內榨油消費量10%左右。

目前的現狀是,從原料到加工再到食用油市場,中國大豆產業已被跨國公司控制。

宏 源期貨豆類期貨分析師張磊認為,這是全球化的必然結果。A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等4大糧商基本控制全球大豆貿易環節,他們通過倉儲、物流來獲取利 潤,而通過套期保值規避大豆價格的系統性風險,而國內廠商僅僅是全球大豆產業鏈的一個環節,而且是很弱小的一個環節,不可能有定價權。

話語權的喪失不僅僅是放開大豆進口的政策衝擊,也與國產大豆缺乏自主價格體系、缺乏領軍型龍頭企業等因素有關。

中 國大豆產業協會副會長劉登高表示,由於我國農戶之間缺乏互相協作、產品規格不統一、品種混雜、批量小,在市場上失去討價還價的權利。而在大豆加工上,企業 採用「孤軍奮戰」的傳統模式,相互之間存在惡性競爭。這使國際糧商有了在國內擴張的機會,導致中國大豆的生產者、加工企業、消費者喪失了對大豆商品的選擇 權和話語權。

「國產大豆的發展表面上看是受進口大豆的影響,實際上是國產大豆產業沒有形成自己的價格體系。」國家大豆工程中心主任馮曉表 示,國內大豆的優勢沒有在市場上得到認同,混淆了進口大豆與國產大豆在種質資源和品質上的本質區別,沒有形成轉基因與非轉基因的大豆及製品市場價格體系。

王 小語也表示,國產大豆應形成自主價格體系。「原因在於,一是國產大豆是非轉基因的,和進口大豆不一樣,不應該賣一樣的價格。而且這幾年基本是劣豆驅逐良 豆,好的大豆、非轉基因的反倒不如轉基因大豆價格高;二是從黑龍江省大豆購銷看,大豆收購標準不一、收購半徑重疊,再加上收購主體不同,導致價格漲的時候 就搶收,跌的時候就壓價收購或不收,價格波幅大。」

話語權的喪失將給中國大豆市場帶來極大的風險。「從未來產需關係分析,國內大豆仍存較 大供給缺口,需要通過進口來彌補。未來一段時間,全球豆油、豆粕需求繼續呈現剛性增長態勢,而全球大豆產量受播種面積、單產水平和天氣等多種因素影響,增 產具有較多的不確定性。隨著全球生物柴油產業的快速發展,阿根廷、巴西、美國等國家正在加快推動以大豆為原料生產生物柴油的步伐,全球大豆潛在需求量可能 出現激增,將導致全球大豆供求格局發生較大變化。」張磊表示,國際大豆價格將因供需關係的變化而加劇波動,我國進口大豆佔世界貿易量的高比例狀態將面臨更 大的市場風險。

警惕其他農產品重蹈覆轍

完善補貼政策 探索制定「敏感農產品」發展規劃

提要:油菜、棉花、玉米等農作物也正面臨與大豆產業相似的處境。應從大豆產業入手,探索制定「敏感農產品」的發展規劃,避免其他農產品行業重蹈大豆覆轍。

大豆產業鏈崩潰的風險讓不少業內人士疾呼,加大對大豆產業的保護和扶持。他們擔心,大豆產業的今天會不會變成玉米、小麥產業的明天。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穩定國產大豆種植面積、大力發展期貨市場是國產大豆持續發展甚至再次謀求話語權的重要保障。

「保障種植面積,最重要的是要合理引導價格,使國內玉米與大豆的比價恢復至合理水平,以提高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防止國產大豆價格大幅波動。」劉兆福說,「關鍵是讓國產大豆價格讓市場來調節。」

 宋 勝斌表達了同樣的看法。「我們希望國家將目前的收儲政策做適當調整,把對農民的保護和補貼轉變到種植環節,讓農民感到種一畝大豆與種一畝玉米沒差別。」宋 勝斌解釋說,這有助於提高農民種豆的積極性。待秋收後,在沒有國儲定價的情況下,大豆價格完全由市場而定。「既能保護農民的利益,也有利於大豆企業。」

王 小語稱,2008年受國際次貸危機影響,國際大豆價格大幅度下跌,受其影響,國產大豆價格從每噸6000元下跌到每噸3000元,主產區大豆企業和豆農的 利益受到巨大衝擊,在這個背景下,國家出台臨時儲備大豆收購政策,2008年國家政策是積極而有成效的,既保護了豆農利益被低價格衝擊,又避免了產區企業 重蹈沿海企業被兼併的覆轍。

「但是,現在國家收儲處於一個『兩難』的處境,價格定高或定低都有可能影響到豆農或壓榨廠的利益。如果國儲價 高於大豆壓榨企業的成本,相對進口大豆的價格差距更大,壓榨廠就無力收購;如果國儲價過低,又會影響豆農收入和種植積極性,種植面積或將進一步縮減。」某 期貨公司人士表示。

黑龍江省農科院總農藝師劉忠堂認為,補貼資金應該用在大豆整個產業鏈上,而不是其中的某一個環節,國家應該把糧油、外貿和大企業等環節都聯合起來。

馮 曉表示,應對補貼政策進行科學制定。針對農民的補貼以良種為主,而非產量。針對企業補貼,要根據國際市場價格走勢,體現動態靈活性和時效性,當國際價格低 於國內價格時,自動啟動補貼機制,同時區分不同企業的政策需求實行個補。「種植補貼以穩定大豆播種面積為目的,加工補貼以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為目 的,補貼能夠加工獲利並且其加工製成品能夠被市場認可的企業,要持續不斷扶植至非轉基因產品市場基本形成,最終達到通過市場競爭手段使資源得到有效配置的 目的。 」

此外,期貨業內人士建議,企業應充分利用國內期貨市場進行全面風險管理,鎖定成本,提高競爭力,不要讓價格的漲跌影響正常經 營,同時減少在國外市場上被國際基金「狩獵」的可能。這樣,企業才不會被動地接受國外市場決定的價格。更重要的是,應當籌建與紐約、芝加哥和倫敦等交易中 心競爭的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要充分發揮中國國內巨大市場需求的戰略資源作用,逐步形成全球大宗農產品定價話語權。這應該成為一個國家戰略。

業 內人士認為,儘管國家有意鼓勵國產大豆的發展,但大豆產業由外資主導的現狀恐一時難以改觀。黑龍江省奇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有金認為,如在中國大豆 進口依存度尚不到50%時,國家出台有關保護民族大豆產業的政策會更有效。目前再談限制外資進入大豆產業以保護國家糧食安全問題,已屬無奈之舉,而且,關 鍵還是引起國家決策部門關注後有關政策措施的落實仍太遲緩。比如,加入WTO談判時中國好不容易爭取到了農業補貼可達GDP的8.5%的條款,但一直未能 兌現。

一位研究人士憂慮,在國內大豆行業每況愈下,大部分大豆壓榨產能被外資控股或參股的當下,所謂「南美種大豆,美國定價,中國買大 豆」的格局目前難以動搖。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無視風險,劉登高認為,「油菜、棉花、玉米等作物也正面臨與大豆產業當初相似的處境。探索大豆產業發展規 劃,有利於將來應對其他產業的潛在危機。」他建議,從大豆產業入手,探索制定「敏感農產品」的發展規劃,避免其他農產品行業重蹈大豆覆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84

上交所將在風險受控的情況下開展T+0試點。 雲蒙

來源: http://xueqiu.com/3037882447/32881293

上交所將在風險受控的情況下開展T+0試點。



$招商銀行(SH6000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507

新基金發行節奏受控 紓解同質化難題紓解

“前些日子都有這種說法了,大家也都陸續放慢了節奏。”深圳一位公募產品經理在受訪時向記者透露。

該公募產品經理所言是指近日有消息稱,監管層思路上開始控制公募新基金的上報數量,要求短期內上報新基金數量太多的出具書面反饋意見。

第一財經日報亦從深圳一家老牌基金公司處證實了該消息。不過,從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看更多是屬於“口頭上的指導”,幾位基金公司高管也在20日上午表示,並沒有收到相關的函或指導意見。

新基金發行速度放慢

上述消息進一步稱,如果短期內上報基金只數過多要做出一定說明,並且有可能會設置新基金發行數量的上限,這也被認為是在控制新基金的發行節奏。

“這個消息我也是剛剛看報道才知道的,但沒有聽說是不是真的,我這邊確實也沒有收到正式的函或者文件。”20日上午,北京一位公募副總向本報表示。接受本報采訪的兩位基金公司高管均表示,並沒有看到相關的函或者文件。

不過,深圳多位基金公司人士向記者證實,的確聽到了相關的說法,並且有基金公司產品經理有意放慢了節奏以應對。

“其實沒有說明文規定說一個月上報的上限,但是現在的情況可能是你報上去之後不接收,如果不接收的話就是沒有報成功。對產品經理來說,工作節點是接收了文件才可以開始做。”深圳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如果會里在接收了材料後會要求寫這個、寫那個,可能就是各種‘糾結’但就是不給你確認函,這說明就是沒有報成功。我覺得可能是私下的溝通,是不會給基金公司發函的。”該深圳公募基金人士分析道。

Wind統計顯示,截至10月20日,今年來新成立基金總數689只,前9個月平均每月發行數量是75.44只,8月單月發行最多共發行了145只。10月來,新成立基金數是10只,考慮假期因素新成立基金數也比前幾個月有一定程度的縮水。

也有基金公司人士指出,新基金的上報和發行主要與客戶需求和公司自身的產品線布局兩個方面有關,而不是單純是看數量或者發行的密度。

“現在是註冊制,你發多少出來就會批,在產品上的數量應該是不會去控制的。我個人分析可能是跟證監會審核材料壓力較大有一定關系。看審核表的話就要較長時間才能審完。“上述公募基金人士進一步分析稱。

“我們這邊倒沒聽說過控制什麽的,目前該做的還是一樣做,我覺得有的話可能是去限制一些比較特殊的基金產品。”北京一家中小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士則與本報記者私下交流時表示。

同質化遭遇密集發行

新基金發行速度放慢,背後則是公募基金“一拖多”與同質化現象的盛行

造成新基金發行密集發行卻又同質化嚴重的原因很多,目前流行的委外被認為是主要原因之一。今年來,機構化趨勢明顯加速,許多基金公司希望能抓住有限的機會,或鞏固原有優勢或實現彎道超車。

而在發行的委外基金中,目前幾乎一水的債券型基金。Wind統計便顯示,9月份發行債券型新基金的占比從8月的36.28%上漲至59.22%,基金公司發力債券市場,與市場環境不無關系。2015年下半年以來,權益市場劇烈波動,債券市場慢牛持續,銀行理財資金風險偏好持續下移,投資者的避險情緒逐漸上升也更多地去追求穩健收益。

基金公司發行同質化嚴重的產品的現象早已有之,並且基金公司似乎亦對此“樂之不疲”。“同質化現象在基金行業確實是個老問題,發基金都是一窩蜂。大概是一個弄出來看市場需要,大家都撲上去弄,直到沒人買了,再選個別的。所謂差異化,應該還是通過創新來做差異化。尤其是金融產品,很難跟別人完全不一樣,因為領先一步發一個產品,招募說明書一登,所有人一看全都會。”一位基金公司高管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也指出。

本報也發現,當某家基金公司率先創新式地發行一只產品,眾多基金公司都會隨之跟上以盡早“占坑”。

而在北京一位基金人士看來,這種現象的出現也與目前的代銷模式有關系:一家銀行托管一只產品,但多家實力相當的銀行競爭下就可能出現多只同類基金競爭的情況。

除了同質化現象遭到詬病,“一拖多”的問題也在基金經理大量流失、新產品密集發行中更為凸顯。

在合並同類後,本報記者統計發行,“一拖多”最多的基金經理一人管理高達36只基金,並且也有15個基金經理管理產品數量在20-30只之間。這些基金則以指數、貨幣與債券居多。

通過基金年報或者中報即可觀察到,一般來說,這些基金的策略多為複制,否認以一人之精力無法覆蓋如此多的基金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628

被指受控於佳兆業郭英成家族 昆侖健康保險遭保監會問詢

保監會2月17日下發關於對昆侖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有關問題的問詢函,稱近期有傳聞稱其是“佳兆業郭英成家族”實際控制的企業,要求昆侖健康就相關問題進行認真核查,並向保監會作出書面說明。

具體內容如下:

關於對昆侖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有關問題的問詢函

昆侖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近期,有媒體報道稱你公司是“佳兆業郭英成家族”實際控制的企業,現請你公司就以下問題進行認真核查,並向我會作出書面說明:

一、說明你公司股東深圳市宏昌宇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深圳市正遠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泰騰材料貿易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正萊達實業有限公司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是否與“佳兆業郭英成家族”有關,入股資金是否來源於“佳兆業郭英成家族”下屬企業或其關聯方。

二、說明你公司各股東的股權結構(樹狀圖)及其實際控制人情況。

三、說明你公司是否有實際控制人。如有,詳細說明實際控制人的有關情況。

四、請你公司及股東就提供說明的真實性出具承諾函,如有虛假或隱瞞信息,自行承擔後果,自願接受保監會對所持股權采取的處置措施。

請你公司將說明材料及承諾函於2月24日前書面回複我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767

國家森防指:大興安嶺畢拉河火場南線尚未全面受控

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今天通報,內蒙古大興安嶺畢拉河火場北線已得到有效控制,只剩余4公里斷續火線;火場南線尚未全面受控,還有約30公里斷續火線。

5月2日12時,內蒙古大興安嶺畢拉河林業局北大河林場發生森林火災。火場面積約5000公頃,可見南北各有7000米長的火線。

3日21時30分,由國家森防指總指揮、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率隊的國務院工作組抵達畢拉河撲火前指,聽取了撲火前線指揮部的工作匯報,對前一階段火災撲救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就下步撲救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張建龍要求各參戰隊伍再接再厲,一鼓作氣,盡快取得撲火救災全勝;明確職責分工,責任落實到位,最大限度發揮現有指揮體系的作用,高效組織撲救;堅持弱火強打,輕火重打,重拳出擊打殲滅戰;盡快控制火情,力爭盡早實現火場全面合圍的戰略目標;保障供給,特事特辦,確保火場各項保障措施及時到位,國家森防指將全力支持撲救工作;重視撲火安全,千方百計確保參戰人員和群眾的人身安全。

針對4日撲救工作,國家森防指副總指揮、國家林業局副局長李樹銘要求:全力實施撲救,力爭速戰速決;鞏固撲救成果,已撲滅的火場外圍要開設不少於2米寬的生土隔離帶;分片包幹,將撲火和清理的責任落實到位,一旦發生問題嚴格追究責任;加強火場偵查,隨時關註火場動態,根據火場態勢調整撲救方案;密切關註天氣變化,做好最壞準備,做好重點部位和村屯的保衛工作;力爭盡早實現全線合圍,重點區域完成隔離帶開設任務。

綜合國家森防指赴火場工作組、內蒙自治區森防指、內蒙古大興安嶺管理局森防指信息,經過兩天來的全力撲救,已經取得成效,火場北線已得到有效控制,只剩余4公里斷續火線;火場南線尚未全面受控,還有約30公里斷續火線。今明兩天,撲火隊伍將繼續向縱深推進,機降撲火人員,重點突擊南線火線,力爭盡早實現火場合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922

少女停藥12年 愛滋仍受控

1 : GS(14)@2015-07-23 02:00:07

人類多年來對愛滋病(HIV)束手無策,但法國一名天生患愛滋病的18歲少女,在12年前停止藥物治療後,病情至今依然受到控制,燃起醫學界對愛滋病早期治療的希望。



天生患愛滋病


法國巴黎巴斯德學院(Institut Pasteur)研究員賽斯西里翁(Asier Saez-Cirion圖)指,雖然這名愛滋病少女未被診斷為康復,但在沒有治療下情況良好,在已知的愛滋病兒童病例當中,她病情受到緩解時間之長,是前所未見。賽斯西里翁說:「我們只在她細胞中找到HIV病毒,但在血漿中發現不到病毒在複製,不知這女孩為何能夠控制病情。」報告指,少女在母體或出生時感染愛滋病,5歲時原因不明地中止了治療,一年後她體內病毒量只剩下「無法檢測」的水平。研究員推測,這是由於她染病後不久,即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antiretroviral therapy),令體內病毒得到緩解。醫生12年來未有再為她進行治療,但一直觀察至今。這宗病例令科學家相信,愛滋病童接受過早期治療後,或能長遠地控制病情。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722/192279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791

樓繼偉:內地債務風險受控

1 : GS(14)@2016-10-10 04:26:05

【本報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早前敦促各國降低債務水平,否則或觸發新一輪環球金融及經濟危機,其中提到中國債務顯著擴張問題。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日前出席G20峯會時回應強調,中央政府的債務管理健全,且比例只佔GDP約15.8%;又指對於擴張速度較快的地方債務,當局已加強管理,整體而言中國政府的債務風險仍然受控。他續指,現時中國的結構性改革已取得明顯成效,當中新增就業數量持續上升,目前6.7%的GDP增速實現新增就業超過1,000萬人;劉稱,雖然改革任務仍然繁重,但將有力促進經濟中長期可持續增長。被問到目前國際及地緣政治風險頻發、英國脫歐及各國大選等因素對環球經濟的影響,樓繼偉稱金融市場一般對政治風險過度反應,各種不確定將通過金融市場的波動放大。他指各國應就自身條件調整政策,宏觀審慎監管金融系統,避免把納稅人捲入救市的現象再次發生,並建議發展綠色金融,支持中小型企業發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09/197952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241

智利山火10死燒逾兩月未受控

1 : GS(14)@2017-01-28 12:04:09

智利歷來最嚴重山火肆虐兩個多月,過去一周災區面積更增至2,700平方公里,數以千計民房被毀,至少有10人葬身火海。各國已派出消防員和滅火飛機協助救災。



■山火將住宅區夷平,居民無家可歸。路透社

智利總統巴切萊特指,災區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5個地區,截至前日共錄得99宗山火,大部份仍未受控,波及面積一夜間增加近三成。重災區之一的馬烏萊大區,一個5,000人口的市鎮遭大火吞噬,逾1,000座建築被焚毀,大部份市民已撤離,市長形容當地儼如「煉獄」。當局出動逾4,000名消防員日以繼夜撲火,至今有三名居民罹難,另有五名消防員、兩名警員殉職。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巴西等國已派出消防員和飛機參與救災,在美國擁有連鎖超市沃爾瑪的家族,更資助租用全球最大的波音747滅火飛機協助。法新社/德新社/英國《衞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8/199112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502

征服焦慮症5年冇外遊黃?瑩韓國陪玩李珊珊腦瘤受控

1 : GS(14)@2017-02-12 15:43:03

2017-02-09 NM

多年來厭病收埋自己,直至去年傳出患上腦瘤及在家中暈倒,外界始知李珊珊情況。經過一年時間努力,加上身邊朋友包括黃?瑩、林保怡,還有晨曦太子爺周志豪鼓勵,助她積極面對病魔及克服焦慮症,接受中醫治療,跑步強身;已五年無外遊的她,上月更與黃?瑩結伴去韓國旅行。

活躍不少的李珊珊,更征服了對群眾的恐懼,日前在林保怡陪同下,到中環玩歐陸嘉年華,玩離心力驚人的Atmos Fear機動遊戲,被360度狂fing至披頭散髮,李珊珊一樣冇有怕,腦瘤受控,心理身體同時回勇!有番信心

被爆有腦瘤後,深居簡出的李珊珊去年中出關,被本刊拍到與好友林保怡在赤柱敍舊,真身曝光,原來已閉關六年的她,並無走樣。

「俾人影到反而係好事!有腦瘤嘅傳聞真係令識珊珊嘅朋友都好擔心,見到佢咁精神,大家先放心啲,好多朋友都WhatsApp或者微信問候佢,又讚佢仲好靚女,令珊珊多番自信心!」身邊密友說。

過去大半年,珊珊變得積極面對自己的健康狀況,身邊閨密包括九七年合作《鑑證實錄》的林保怡、已婚的晨曦太子爺周志豪和黃?瑩,均居功不小。

「呢幾年嚟,珊珊幾乎同啲朋友斷晒聯絡,加上有焦慮症,出街去遠啲,都會感到不安有壓力,仲成日頭痛,身體好虛弱,搞到佢成日匿喺屋企唔願見人!」

睇Big Bang

如今李珊珊不再收埋自己!今年一月中,她與黃?瑩及周志豪夫婦結伴到韓國首爾六天遊,令已經五年沒有離港外遊的珊珊,邁出另一大步。「因為焦慮症,珊珊呢幾年都冇去旅行,不過自從開始籌備賣后冠嘅事,精神有咗寄託,珊珊開始多咗同以前啲朋友聯絡,好似?瑩,都係近幾個月先見番!?瑩本身都喜歡低調,所以特別啱傾!「呢次韓國旅行係志豪安排,日日由朝行到晚,又一齊睇Big Bang演唱會,珊珊真係好開心,仲plan緊再去旅行添!」男仔性格的李珊珊熱愛足球,更一直是晨曦擁躉,跟球隊太子爺周志豪識了十多年,感情要好。「珊珊同志豪好老友,乜都可以講,之前傳有個人夫揸車陪珊珊去睇醫生,嗰個咪係志豪囉!佢哋冇拍過拖,珊珊當佢自己細佬咁,同志豪老婆Karman(鄭嘉雯)一樣咁friend。其實唔只志豪成日陪珊珊睇醫生,Karman都係!」李珊珊密友說。

驚被偷拍

去年六月,李珊珊宣布拍賣后冠,一度令人誤以為她健康出現大問題,事實上,賣后冠做慈善已是五年前的構想,但李珊珊一直冇信心去執行;直至同志豪兩公婆提起,同樣選過港姐的Karman,對珊珊這個想法大表支持。「Karman○六年參加香港小姐,同陳茵媺同一屆,亦做過無綫藝員,佢同珊珊有好多共同話題,兩個好似親姊妹咁。珊珊籌備后冠拍賣,志豪同Karman都係團隊成員,已經開過無數次會。舊年珊珊發現有人偷影屋企,心情又變得好緊張,志豪兩公婆為咗令佢放心,即刻去咗珊珊屋企住咗幾日。」有了朋友陪伴鼓勵,李珊珊對個人健康問題,亦變得更加勇敢。除了西醫,又透過可靠的朋友介紹看中醫,雙管齊下。「睇咗中醫一個月,珊珊已經冇再頭痛,個人精神咗好多,所以佢已經持續治療咗大半年;另外Bowie(林保怡)就鼓勵佢做多啲運動,半年前珊珊開始跑步,但之前因為整親腳,停咗一輪,呢排又開始跑番。」

走進人群

克服了焦慮症的李珊珊,日前在林保怡及其好友陪伴下,一齊走入人群中。知道她愛玩刺激機動遊戲,林保怡更提議飯後去中環歐陸嘉年華。一行人十點幾到達中環海濱,買飛入場後,第一時間去玩過山車;排隊時有人認出李珊珊撩傾偈,她亦笑晒和陌生人傾了幾句;但對影相仍有點抗拒的她,一見人多,便戴番口罩,其間有人搵林保怡影相,她也只負責揸機。玩完過山車,李珊珊望住離心力驚人的Atmos Fear機動遊戲躍躍欲試,反而林保怡膽怯,最後珊珊與同行友人一齊玩,只見她被360度左轉右轉,fing來fing去,玩到頭髮亂飛,不停狂嗌;玩完,李珊珊更興奮到扎扎跳!之後三人再去掟公仔,玩到凌晨十二時多,由林保怡駕車送返屋企。

有心無力

96年以大熱姿態成為四料港姐冠軍的李珊珊傳腦生瘤,近幾年深居簡出。去年她突然在微博宣布拍賣價值過百萬的后冠,並將所籌得善款,全數捐予慈善機構,因而一度令外界揣測她身體情況堪虞。

宣布拍賣去年是李珊珊成為港姐的20周年紀念,6月她在微博宣布義賣港姐后冠,並表示有此構思已五年,所得善款將全數捐予六間慈善機構,可惜社署未有批出籌款許可,令有心無力的她十分沮喪。

積極籌備宣布拍賣后冠後,李珊珊積極展開籌備,邀請攝影師好友葉青霖的首徒Martin合作,推出純影集宣傳,並在fb開設個人賬號,直播拍賣過程,但反應只屬一般。

籌款細節李珊珊擬在旺角行人專區進行自拍活動,每位合照人士只需捐一元,時間為朝九晚五,當日籌得的善款將是拍賣后冠的底價。

社署唔批去年11月,李珊珊在微博留言,指得到社會福利署回覆,籌款許可證不獲批,令籌款活動要煞停。

撰文、攝影、攝錄:娛樂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602

外儲連升8月 3年首次 距高位仍甚遠 僅反映走資受控

1 : GS(14)@2017-10-15 14:01:22

【明報專訊】今年人民幣匯價回穩,中國外匯儲備連續8個月錄得上升,為2014年6月以來首次。中國人民銀行昨日公布,9月份中國官方外匯儲備為31,085億美元,按月上升0.55%或169.83億美元。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內外匯市場供求趨於平衡,國際金融市場上非美元貨幣相對於美元總體升值,資產價格上漲,促進外匯儲備規模回升。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人民幣中間價昨日報6.6493,比長假期前下跌124點子(1萬點子等於1元),為8月25日以來新低。離岸人民幣在長假期內微跌0.06%,加上中間價受壓,不過在岸人民幣早上開市反升286 點子。

人幣中間價跌124點子 8月以來新低

雖然人民幣在下午歐洲開市時段前有回吐,惟全日仍保持升幅。截至下午6時半,在岸人民幣升287點子報6.6242,離岸人民幣升297點報6.6208。此外,人行昨日沒有公開市場操作,全日錄得淨回籠1800億元人民幣。

人行昨日同時公布,截至9月底中國官方儲備資產合共32,043億美元,比8月份上升2.75%,黃金儲備維持在5924萬盎司。外管局負責人解釋,9月份外儲上升是因為跨境資金流動和境內外主體交易行為進一步趨於穩定和平衡;另外國際金融市場的主要匯率和資產價格漲跌互現,外匯儲備投資總體升值。總結今年首3季,中國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穩中有升,國際收支呈現基本平衡,促進了外匯儲備規模穩步回升。

外管局料今年跨境資金趨穩

外管局預期,今後在國內經濟保持穩中向好、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市場預期進一步趨穩的情况下,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穩定的基礎將更加堅實。

隨着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有序推進,內地的經濟和金融將呈現良性循環、健康發展,繼續促進國際收支和外匯儲備保持平衡穩定。

中金﹕美元升值帶動外儲資產負面效應

雖然現時外儲與2014年6月3.99萬億美元的高位仍有一段距離,不過走資情况已經逐漸受控,人行亦在上月底放寬銀行外匯風險準備金。早前中金公司的報告預期,聯儲局在本月起縮減資產負債表,帶動美元小幅升值,為中國外儲帶來幅度不大的負面估值效應,人民幣重現雙向波動可能會延緩外匯流入。不過,對比8月外儲按月增長0.35%或108億美元,9月增速有所加快。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26&issue=201710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4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