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歐洲QE印鈔 反對派德國竟最受惠

2015-02-02  TCW 
 

 

當全球股市齊聲歡慶歐洲央行砸上兆歐元購債之際,卻有一個國家對此又愛又恨,那就是德國。

  歐洲央行出招後,歐元已經再度創下十一年新低,來到一歐元兌一.一美元左右,惡性通膨的陰影,在德國政府眼中似乎越來越明顯。另外,德國人也反對歐洲央行當耶誕老公公,過度介入拯救希臘等債務國的財政糾葛,因此從六年前歐債危機爆發以來,在每次歐洲貨幣政策會議中,德國都是反對陣營的主角。

歐出手勢在必行德央行卻帶頭投反對票

  二○一一年,為了堅持德國立場,德國央行前總裁韋伯(Axel Weber)與德國籍的歐銀前首席經濟學家史塔克(Juergen Stark),因反對歐銀購債而辭去歐洲央行的職務。早在二○一四年七月初,現任德國央行總裁魏德曼(Jens Weidmann),更批評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是在餵食大家吃「甜蜜的毒藥」,他也在這次歐洲央行貨幣會議上投出反對票。

  但德國人不能忽視,歐洲央行不是只屬於德國,它還有十幾個國家必須照顧。從數據上,已經找不到讓德拉吉繼續等待奇蹟的機會。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一月二十日預估,二○一四年歐洲經濟成長率僅○.八%,二○一五年預估也只有一.二%,這還是在油價下跌至每桶五十美元以下和美國經濟成長率超過三%的條件下。一旦有其他黑天鵝事件發生,歐洲零成長的機率不會低於五成。

  此外,物價走勢上更嚴峻。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統計顯示,二○一四年底歐元區物價指數,比一年前降低○.二%,這是歐元區自二○○九年經濟危機爆發以來,首次遭遇通縮,距離歐洲央行設定的目標接近二%,還有一大段距離。

  換言之,無論是德國、法國抑或是希臘央行行長,坐在德拉吉的位子上,都可能推出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QE)。德拉吉此刻心境,應該就像當初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奇(Ben Bernanke)一樣,一方面要被美國保守派人士大罵是定存族的小偷,另一方面又要承擔在自己任內美國經濟可能衰退,失去全球領導地位的風險。

  但嚴格來說,德國應要反向感謝德拉吉的一連串貨幣政策,不僅拯救了德國經濟,甚至讓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差距拉大。

  因為這波歐元大貶,最受惠的就是德國,這點連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自己也心知肚明。她在最近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被媒體問到歐元急貶,回了一句話耐人尋味,她說「很少有非黑即白的方案,這就是現實。」

  的確,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統計,二○一四年德國經濟成長率達一.五%,超出原先預計一.二%,為二○一一年以來最快成長速度,同時德國一月ZEW經濟景氣指數,也由二○一四年十二月的三十四.九,升高到四十八.四,德國股市DAX指數更創歷史新高,同時,德國二○一四年財政盈餘,更創兩德統一以來的次高。

歐元貶利出口德國經濟暴衝,撈盡好處

  荷蘭銀行(ABN AMRO)資深經濟學家舒凌(Aline Schuiling)認為,德國經濟中有五成是靠出口,歐元大貶有利於出口增加、帶動就業,德國將因而有加薪壓力,而人力成本提高,相對將使得西班牙與義大利的產品及服務,更具有競爭力,這就是歐元轉弱所帶動的連鎖效益。

  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指出,身為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經濟在高出口帶動下保持競爭力,歐洲央行購買國債也將帶動中長期融資成本下降。對比其他同樣信評等級的國家,融資成本大幅下降,且德國經濟不僅多元化,且具有高度競爭力,因此確認德國頂級「AAA」信評不變,同時展望維持「穩定」。

  從以上數據來看,德國可說享盡好處,但沒想到卻不肯多付出一些。

  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和《金融時報》首席專欄作家馬丁.沃夫(Martin Wolf),都多次發表文章指責德國自私。

  克魯曼罵德國不但自己不願意花錢,還同步要求其他國家也不准花錢,同一時間德國卻藉由弱勢歐元,打造強勢的出口競爭力,卻不肯承擔相對的提振經濟責任,這種佔盡便宜,卻不負擔責任的態度,葬送歐元區經濟,也延緩全球復甦力道。當德國二○一四年十二月失業率跌至六.五%,創二十年最低之際,義大利失業率卻達一三.四%,簡直就是「一個歐洲、兩種世界」。

高唱撙節有風險德去年經濟成長輸歐元區

  但長遠來看,德國不斷高唱要求歐洲各國撙節的結果,最後也會將把自身經濟拖累。

  舉例來說,長期以來始終壓過歐元區整體增長速度的德國經濟,二○一四年下半年,竟低於歐元區整體經濟增長,可見德國經濟的確一度出現疲態,德國聯邦統計局官員也曾表示,二○一四年底若不是歐元大幅貶值到兌一.二美元以下,推高經濟成長,德國經濟成長力道的確岌岌可危。

  期待未來,德國能捐棄己見,同意歐洲央行和歐盟採取更大幅度財政和貨幣雙擴張政策,否則今日鄰國困境,難保不會禍及自身。

【圖表】德國經濟,鬼門關前走一遭——2014年德國與歐元區經濟成長比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033

受惠於滬深港通的科技龍頭 瞄準四大主題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167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4-22 11:44 編輯

受惠於滬深港通的科技龍頭   瞄準四大主題


■ 港股科技板塊投資主題策略:支付、攝像頭、可穿戴設備、硬件品牌
■ 我們預計A股跟港股科技板塊的估值將會進一步縮小(目前中小型股和大型股的估值差距分別是226%和65%)
■ 建議買入被低估的行業龍頭,包括百富環球、TCL通訊、信利國際、東江集團


盡管近期股市上漲,港股科技公司仍存在大幅折讓
我們覆蓋的港股科技公司股價在過去一個月平均上升27%,比恒生指數和MSCI高出12%及6%。由於港股估值比A股存在明顯折讓(119%),加上2015年下半年可能推出深港通,我們相信資金南流的勢頭在短期內將會持續。在最近上漲過後,我們分析了150多只在港股和A股上市的科技公司,香港的中小型科技股比A股同業仍然存在大幅折讓近226%,A/H大型股的估值差距為65%。

瞄準4大主題:支付、攝像頭、可穿戴設備、硬件品牌
我們相信滬/深港通將加快港股和A股投資主題的融合和估值差距的減少。我們預計資金南流將有利好新興行業板塊、中小型股以及高成長股,我們在H股中挑選了四大主題,專註於價值被低估的優質中小型股(市值低於25億美元)和具有稀缺性的行業龍頭,這些公司的估值比A股同業大幅折讓55%。

首選:百富環球、TCL通訊、信利國際、東江集團
百富環球是全球第三大EFT-POS終端機制造商,公司將受益於行業整合,非現金支付和移動支付的趨勢。TCL通訊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持續上升,我們認為現在估值偏低,市場還沒完全反映產品組合改善和可穿戴設備/應用/雲業務的價值。我們對存在折讓的龍頭企業重申買入評級,當中包括百富環球、TCL通訊、信利國際和東江集團。

2015年展望
我們預計隨著中國智能手機發展趨於穩定,移動支付滲透率加快,加上可穿戴設備/智能車/物聯網 (IoT)的迅速發展,香港上市的科技股在2015年將繼續跑贏大市。未來的催化劑包括Apple Watch/Apple Pay出貨量高於預期、推出可穿戴設備/物聯網產品和深港通的落實。

(來自招商證券香港)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214

協合新能源:股權問題解決且有望受惠於深港通,未來可期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595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5-19 09:00 編輯

協合新能源(0182.HK) - 股權問題解決且有望受惠於深港通,未來可期


投資摘要:

股權結構變化:最新公告顯示公司第二大股東高振順先生將以0.6港元每股價格出售5億股份給公司管理層,另外13億股份由摩根斯坦利進行配售給10家基金。高振順先生的持股數量將從20億減至2億。

業績釋放:交易完成後,公司管理層持股比率將從23%升至28%。高振順先生不參與日常經營決策,管理層的增持鼓舞了公司士氣,業績再2015年將會大幅釋放。 據管理層所示2015年業績預期良好,發電業務會翻番,占利潤比50%以上,EPC同比增長也超預期。

“靴子落地”:高先生股權的不確定性一直是市場的一個擔憂,對公司表現有壓制,高先生本身並不太想減持,主要是財務投資人,當年上市的時候為公司提供了殼資源,本早該退出,但由於高先生一直看好公司業務,持續持有沒有退出,現在基於管理層為解除市場擔憂,堅持高先生減持,解決市場對“靴子落地”的擔憂。

價值低估,向下有保護:龍源電力(0916.HK)和華能新能源(0958.HK)目前交易在16x PE 15E水準,而協合新能源(0182.HK)目前股價僅有15E 12.9x PE。加之公司在恒生小盤股指數里,很有可能是深港通標的,公司業績預期優異,價值被低估,股價向下風險較小。

維持買入評級:我們維持2015年的盈利預測為4.61億港幣(同比上升45.4%),16年利潤為5.62億港幣(同比上升22%),17年利潤為6.36億港幣(同比上升13.7%)。目標家維持在 0.79港幣,相當於15E 15x PE和15E 1.11x PB或16E 12.3x PE和16E 1.02x PB。股價有25%的上升空間,我們維持買入評級。

(來自申萬研究)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885

明年起,Type-C成蘋果、Google陣營連接線主流 新一代USB問世五檔受惠台股出列

2015-09-14  TCW

文 吳中傑

大廠陸續採用的Type-C,若明年iphone7跟進,用量將衝破兩億;相關產業如連接器、IC設計類股,成了寒冷台股中的柴火。

九月二日,英特爾新一代處理器「Skylake」上市,將支援最新的USB3.1規格,也就是一般所稱搭配Type-C (見小辭典)接頭的新一代USB,讓這個今年三月被新款MaCBook採用的新規格,再次被炒熱。

Type-C剛問世時,曾因成本太高,被市

場質疑短時間內難成

市場主流,但現在看來情勢已逐漸改變。

今年,除了英特爾、蘋果以外,諾基

亞、宏碁等品牌廠也

都已推出支援Type-C 規格的產品,並傳出Google最新一代的Nexus手機也將採用。

今年下半年到明年(Type-C) 的滲透率會增加,現在很確定iphone 6S沒採用,但明年如果iPhone 7有用,量就是兩億多。」德盛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觀察。

前一代的連接器USB3.0推出五、六年後,滲透率仍僅有約五成,遠不如預期。「當初從USB2.0到3.0,改變的效益不明顯,主要推動者都以IC 設計廠商為主,等市場需求起來等得很辛苦。」元大投顧科技產業分析師黃柏璁回憶。

歐洲將統一充電規格

它成了市場不二選擇

這次,各大廠卻願意率先採用,工研院IEK估計,至明年底,Type-C的市場滲透率便可達四成。Type-C與前一代的USB3.0在命運上有如此太差 異,是因其在外觀、性能與整合度上,都將掀起全方位的革命,投資銀行巴克萊更稱其為「連接線的未來」(見第四十七頁上表)。

除了效能,各大廠願意採用Type-C規格,背後也有政策與市場考量。

一是規格統一的大勢所趨。歐洲議會去年三月通過,廠商未來在歐盟銷售的電子產品,須採用統一的充電規格,預期二零二八年將正式納入法規,最遲得在二零一七 年前完成轉變,而目前Type-C因其效能,看來是不二選擇。「目前市場上沒有其他規格可以跟它匹敵。」一位IC設計廠高階主管表示。

二則是提高消費者換機的誘因。

如今智慧型手機與電腦的銷售面臨瓶頸,難再端出新牛肉,即使Type-C不會是手機或電腦中的主要零組件,但至少能讓消費者耳目一新。

在這個新趨勢下,哪些台廠有機會受惠?

目前,資本市場上搶搭Type-C題材的概念股至少有十多檔,許廷全認為,最值得投資的族群是連接器,其次則為IC設計。「要投資領先者,因為領先群才能 賺得到Type-C 剛起來、利潤最好的這一段,毛利相對比較好,等滲透率到70%、80%的時候,價格可能只剩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利潤就沒這麼好。」

受惠連接器股:嘉澤

較早切入,年底挹注獲利以連接器而言,凱基投顧分析師陳玫芬認為,去年為連接器廠每股獲利王的嘉澤端子較值得投資。

嘉澤主攻電腦、筆電與伺服器的連接器市場,與鴻海、正嵗同屬少數已切入Type-C市場的技術領先群,目前相關產品已打入一線筆電大廠。

但比起鴻海與正崴,嘉澤的營運項目較單純,營收基數小,從今年底至明年,Type-C 相關營收、獲利成長後,較能明顯反映在財報與股價上。

陳玫芬分析,以嘉澤今年EPS預估約七元計算,本益比十一倍到十三倍時可進場,待今年底或明年,若股價漲王本益比十七倍時可獲利了結。

受惠IC設計股:譜瑞

專攻高速傳輸晶片,長線佳至於布局Type-C市場的IC 設計類股中,黃柏璁則認為譜瑞是相對穩健的選擇。

譜瑞是主攻高速傳輸介面晶片的IC設計廠,客戶包括蘋果、英特爾等廠商。「全世界在DP(DisplayPort,影音傳輸介面規格》這端的晶片,沒人能跟譜瑞比。」黃柏璁表示。

譜瑞的晶片,能讓訊號在極高速傳輸下仍穩定傳送,正是標榜高速的Type-C所需的技術,而且相對於其他IC設計廠,譜瑞專攻的這類晶片,未來不會被處理器或主機板廠商整合,擁有較長期的優勢。

黃柏璁建議,以譜瑞今年EPS預估約十五.八元計算,本益比低於十五倍時可以買進持有,十八至二十倍時則是合理的獲利了結價格。

不過許廷全提醒,若明年第二季,新一代iPhone未採用Type-C規格,則此趨勢就值得再觀察。

儼然已是新一代連接器規格霸主的Type-C,雖不若過去的iPhone或物聯網,會全面帶動台灣電子股,但至少已是台灣股市寒冬中的一口新火爐。

小辭典

Type-C

日是暨USB 3.0後,一種與USB3.1搭配的全新形態接口,上下兩端一致,不用再像傳統的USB接頭一樣區分正反面。

@若內搭USB 3.1,傳輸速度更快,可傳遞更高電壓與電流,且支援影音傳輸,未來可取代HDMI接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909

法人找標的》短打蘋概 中長期看美國復甦受惠股 中、美雙率夾擊 大盤區間震盪



2015-08-24  TWM

人民幣匯率與美國升息時程,正主導全球股市發展。由於變數未除,專家建議,現階段只宜短打蘋概股,待市場消化衝擊,油價下跌、美國經濟復甦受惠股,可望重回市場主流。

撰文•歐陽善玲、唐祖貽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執行副總經理 李祖任台股多看少做 九月進場勝算高以時間點來看,九月之前台股策略只有四個字:多看少做。主因是台股價量持續下滑,全球股市成交量也在萎縮,現階段有任何風吹草動,市場多傾 向負面解讀,想要恢復元氣,必須再等等。就價值面及產業結構而言,仍需一段時間修正到較好的狀況,現在貿然介入,獲利表現未必能立竿見影。

眼前就有三大事件,有待市場進一步消化。首先是人民幣貶值,說穿了,全球貨幣貶值不是新鮮事,早在兩年前,原物料貨幣就已走貶;去年下半年,歐元也加入貶值行列。以軍事概念比喻,人民幣就像是中軍,扮演主力部隊,也就是在貶值道路上,現在是走到了中段。

人民幣正式加入貶值路線,這就是市場方向,只是時間、速度與其他貨幣有落差,就像任何資產都有表現順序,人民幣就是新加入這個行列而已。話說回來,貶值背後原因是中國出口表現不佳,同時引發外資陸續抽離,投資人此時應思考,如何因應人民幣走貶帶來的衝擊。

最直覺的想法,是人民幣貶值後,各國貨幣展開競貶大賽。依照台股過去經驗,新台幣貶值時大盤會下跌,但貶值後一個月,就能看到明顯上漲;因為資金會提前反映廠商獲利改善、甚至穩定營運情況。這樣算來,大盤反彈就有機會落在九月,如此也符合台股節奏,第四季翻多機會高。

換言之,要判斷九月指數反彈空間,匯率表現是重要參考;貶值幅度較大,有利出口產業獲利提升,在一般情況下,內資就會先進場布局。至於外資,則多了一層匯 率考量,深怕賺到利差,卻賠掉匯差。因此評估進出決策時,都會衡量哪個市場的貨幣較穩,匯率風險較高的市場,就會成為外資優先出脫的目標。

美國早升息 更有利後市另一個市場變數,在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時點。事實上,從六月以來,市場預期一直在改變;就股市操作而言,早升息比晚升息更有利後市,利空因素早日排除,投資人不再綁手綁腳,選股也將更容易。

一旦聯準會在九月正式宣布升息,台股應會先有一波急殺,之後才會強彈。急殺是為了反映全球資金撤離新興市場,回流美國;後續則會因為利空出盡,配合指數跌 深,以及貶值所帶來的企業獲利效益,造就一波讓人有感的強力反彈。反之,美國聯準會不在九月升息,那麼升息延至明年的機會將大增。

過去經驗顯示,美國當局很少在十二月做重大決策,因為包括十一月底的感恩節及十二月的聖誕節假期較長,聯準會應不至於在市場放假時宣布升息。但就算九月未 升息,台股也會有一波反彈,只是需求面下滑,全球股市、乃至台股能好到哪裡去,令人存疑。因為下半年指數突破九千點有一定難度,操作邏輯就必須建構在超跌 個股的投資價值。

鎖定蘋概股 賺區間價差例如,以股價跌幅與貨幣貶值幅度,當作兩個重要指標,鎖定蘋果供應鏈來回操作;在貶值幅度較大,且股價跌幅夠深的情況下,低接相關標的,再趁著股價反彈順勢出脫。

又或是看準原物料下跌受惠股,比方說航空股,就會因為油價持續下跌,成本價格降低而使獲利看漲。但要注意,橡膠、輪胎產業,因中國市場需求相對疲弱,即使原物料跌價,受惠程度也有限,投資效果不如美國經濟復甦概念股來得吸引人。

九月之前最後一個變數,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訪美國,與歐巴馬總統進行會談。「習歐會」結束後,大盤表現應會相對穩定。在此之前,台股宜多看少做,畢竟全球總體需求不佳,把握蘋概股、油價下跌受惠股及美國復甦概念股區間操作賺價差,將是相對有利可圖的操作策略。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執行

副總經理 李祖任

下半年指數高點要突破九千不易,操作邏輯需建構在超跌個股的投資價值。

台新投信投資長 莊明書人民幣重貶+美國升息 台股盤整待變瞬息萬變的國際金融情勢,近期又發生兩件大事,一件與匯率、一件和利率有關,都對全球經濟與股、匯市產生衝擊。

先談匯率。人民幣近期急貶,引發全球股、匯市大震盪,背後原因,有人認為是中國經濟狀況危急,政府不得不讓匯率重貶以救出口;但從各項經濟數據來看,中國經濟似乎還沒有到這麼糟糕的地步。

較有可能的原因是,人民幣為了成為國際貨幣基金(IMF)儲備資產之一,也就是「特別提款權」(SDR),達到國際化目標,所以政府放寬了匯率管制的區間,讓人民幣逐漸回歸市場機制,並真實反映美元強勢的現況,造成了近期重貶。

人民幣是否如願取得SDR,關鍵在十一月底的IMF會議,但市場更關注的是,人民幣貶值會不會成為長期趨勢?從近期匯率變化看出,人民幣在急貶兩天後,第 三天就已止穩,代表人民幣貶值似乎並非長期趨勢。至於新台幣雖然也隨之急貶,但相對貶幅並不如其他亞洲貨幣,因此對出口助益也有限。

再看利率。近期美元走強,新興市場貨幣包括人民幣貶值,全球資金源源不絕流入美國,各項原物料價格也持續下探,加上美國就業數據良好,這些現象似乎顯示市場已預期,九月美國將正式升息。

美元獨強的後遺症,已顯現在今年全球包括台灣的經濟表現上,也形成「全球皆弱,美國獨強」的奇特現象。而美國若真的在九月升息,市場關心的是,美元還會繼續獨強嗎?

美國升息前 留意補跌壓力個人認為近幾年來,美國聯準會一直奉行前瞻指引(forward guidance)的基調,也就是藉由央行本身的預期,來影響市場對於未來基準利率水準的預期。因此目前美元走強、原物料價格下跌,應是市場預先反映的結 果;真正升息後,美元反而可能出現短期修正、原物料價格也有機會谷底反彈。

值得注意的是,基於預期美國升息、全球熱錢回流美國,全球股市從年初以來陸續修正,台股也從萬點回跌約一七%,目前只剩美股、日股仍「高高在上」,所以得留意接下來到正式升息前,美股潛在的補跌壓力。

以往升息前,美股修正幅度約為自高點回檔五%至八%,以標普五百(S&P五○○)指數今年高點二一三四點計算,預估修正滿足區,應落在一九六○至二○○○點。

從以上現象、加上主計總處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僅一.五六%,短期內台股大幅反彈恐怕不易;不過由於股市已反映景氣利空,且融資餘額降幅達二四%,遠超過指數跌幅,因此再重挫可能性也不大,預期指數將呈現區間整理,靜待人民幣匯率與美國升息時程明朗化。

紡織、製鞋 資金避風港後續觀察重點,當然就是人民幣走勢,以及美國正式升息後,美元與原物料價格的變化。若人民幣持續貶值、或美國升息後美元續強、原物料價格持續下 跌,代表全球經濟可能出現更壞的情況,台股才會有進一步下探的壓力,但個人認為,短期內出現上述變化的機率並不高。

至於類股布局,電子股由於是這次景氣走疲的重災區,建議多看少做;即使是最受矚目的蘋概股,由於蘋果對下半年展望較為保守,只能趁蘋概股在八、九月密集拉 貨期、營收跳升時,搶個短線的反彈。反而是跟隨美國內需穩定回升、出口到美國的傳產股,例如紡織、製鞋、房屋相關個股,在需求、匯率都有利的情況下,有機 會成為資金避風港。

台新投信投資長

莊明書

後市須留意美國正式升息前美股的補跌壓力,預估S&P500指數修正滿足區,應落在1960∼2000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993

二孩政策受惠股


2015-11-05  NM

內地落實二孩政策,取代一孩政策,引發股場尋寶熱。上週五,港股最大升幅榜,就見到不少「受惠股」的身影,中國兒童護理(1259)上升40%,米格國際(1247)上升16%,百奧家庭(2100)上升13%。政策正也要選適合的投資

《壹計就明》一向指出股價,主要受企業的利潤、增長及風險所左右。內地的政策會影響相關企業的增長,從而帶動利潤,但大家亦要冷靜分析,了解當中的風險。受二孩政策的影響,受惠股的增長是多、是少,仍是未知之數,一般分析仍有偏向審慎,甚至悲觀。此外,受惠股的增長何時出現亦不確定。生兒育女不是今日要生,明天就可生,懷胎十月要時間,政策立法及落實也要時間。就是宏觀上,二孩政策對受惠板塊有正面影響,也要選擇板塊中適合的股份作投資。那麼,上週五急升的股份,是適合投資的股份嗎?

變了身的青蛙王子

在內地從事兒童個人護理產品的中國兒童護理,位居上週五港股升幅榜首位。大家對中國兒童護理這名字或有些陌生,但如果說起其前稱:「青蛙王子」,大家或有些印象。2011年中上市的青蛙王子,招股價2.6港元,上市後的股價節節上升,就是2013年中受內地媒體質疑造假賬,股價仍在當年10月中,創6.76港元的高位。可惜,青蛙王子再受沽空機構勞克斯(Glaucus)質疑造假,股價單日下跌26%,並接着停牌超過一個月。青蛙王子在當年11月下旬復牌後,股價就拾級而下。2014年中,青蛙王子改名為中國兒童護理。上週五,中國兒童護理股價單日升40%,收1.05港元。過去兩年,中國兒童護理雖接連被質疑造假賬,但身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獨立核數師仍對賬目,發表無保留意見的核數報告,故大家或可暫不去懷疑賬目的真偽。暫不懷疑賬目真偽,是否就代表沒有風險?當然不是!中國兒童護理的收入自2014年起,已開始收縮,對比2013年,跌了13%;2015年上半年收入的下跌幅度更擴大,對比2014年同期,跌了逾21%。中國兒童護理2015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和溢利率亦都下跌,溢利率更是由2014年同期的20%,下跌至2015年中期的7%。換言之,中國兒童護理的業務及利潤都正在收縮。落實了但仍未立法的二孩政策,可否扭轉中國兒童護理收縮的趨勢,尚未可知。

兒童產品股份的共通點

無獨有偶,上週五港股升幅榜中,另外兩隻二孩政策受惠股:米格國際及百奧家庭,都是兒童產品股份,都是在2014年初才上市,都同時在今年交出收入下跌的中期業績。2015年上半年,對比2014年同期,從事童裝產品的米格國際,收入下跌9%;從事開發及運營兒童在線虛擬世界的百奧家庭,收入跌幅更達36%。看三間兒童產品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亦發現一個有趣的共通點(見附表)。三間企業的股價雖在上週五急升,但急升後的市值仍較企業在2015年6月底的資產淨值為低,甚至不及或接近企業在6月底擁有的短期存款、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市場似乎一向未對兒童產品企業投下信心的一票,急升過後的走向會是怎樣?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542

富士變身 中港會受惠嗎?

原載於2011年6月27日出版的中國經濟觀察報


富士转身


記者: 张可
不用提醒人们也知道,这已经不是胶片的年代。这种永久性的告别,就像除了怀旧,没有人会再去光顾黑白电视机和唱片机一样。
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同为昔日以影像产品为主打的两间公司,柯达挣扎于数码转型的漫长之旅,富士则不仅创造性地把目光投向了化妆品,更力主成为一间综合性公司。“富士一直相对多元,目前的富士胶片公司,更像是美国的3M和GE,业务边际开始模糊,出现越来越多的融合”。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对外事务高级经理史咏华对记者说。
以全球知名胶片生产商的身份定义这间公司——对富士来讲,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往事。那款富有想象空间的绿色包装胶卷,曾一度令富士胶片成为“精细制造”的代名词。但如今,从鼎盛时期超过六成业务来源于此,到如今缩水至不足2%,胶片业务早已荣光不复。
因此,对这样一间直面行业转型的公司而言,创新并非是可有可无的发展增量,而关乎公司的整个未来。尽管这款名为“艾诗缇”(Astalift)的红色包装护肤品,目前占据公司业务份额不足1%,但它却足以视为一间老牌公司革命性的转身之举。
2011年5月26日,富士胶片迎来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十周年庆典。尽管公司光辉的历史给予了富士展望未来的气魄,但没人说得准未来的确切模样。既然无法预测未来,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创造一个未来。就目前来看,富士已经基本完成了一间传统影像企业的转型历程,其创新性的路径或能为中国正在转型中的企业一些思考和启发。
技术复用
事实上,化妆品与影像之间的共性远比人们想象得要多。
肌肤老化、变黄、产生色斑的关键原因主要在于氧化和胶原蛋白的流失,而富士胶片在70多年对影像技术的研究开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与人类生命科学相关的核心技术,“艾诗缇”(Astalift)系列护肤品中就运用到了其中的胶原蛋白、抗氧化技术、FTD纳米靶向技术等。
艾诗缇中含有富士研发人员独创的“360°胶原护理”,同时含有肌肤所需要的保湿、滋润、促进新生胶原的3种胶原蛋白,配合从雨生红球藻中提取的功效强大的抗氧化精华,进一步补充和保护新生胶原蛋白。这些护肤功效卓越的成分经富士胶片世界尖端的“FTD纳米靶向技术”处理后,可以渗透进肌肤深处,为素颜打造天然的“上镜美肌”。而这项世界尖端的“FTD纳米靶向技术”技术也运用在了富士胶片集团旗下一些药品、健康食品的研发中。
史咏华将这种基于原有技术底色的业务的横向扩张称之为“技术复用”,“胶卷会逐步消失,但胶卷的材料技术和生产技术可以在不同领域中创新性地再应用。最早的核心技术集中于胶片生产,当业务领域扩大时,技术如一棵树也会开花结果,但始终没有脱离根部。多元化上,富士一直恪守一个原则:在原有的核心技术基础和资源上,来扩大业务”。
“不同于食品和其它产业,化妆品拥有相对较高的利润率,这也是激励富士做出这一尝试的关键因素”。日本调查研究机构富士经济(Fuji Keizai Group)的分析师Tomoyu-ki Yamazumi对此评论道。
尽管富士胶片并未透露实际的利润率,但目前的收益已初步认可了这一举动。自2007年在日本上市以来,艾诗缇业绩接连上扬,去年销售达200亿日元,约合16亿人民币。作为化妆品行业的元老,高丝(Kose)公司总裁Kazutoshi Kobayashi也关注到这位行业“闯入者”的动向,“它们在某些产品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自2010年9月,“艾诗缇”这款化妆品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富士胶片完全采用了网络销售的方式,最早利用淘宝商城,后自建官网。这一策略也是对“日本模式”的沿袭。不同于其它化妆品牌,艾诗缇从一开始就采用了“通信销售”的方式,4年内店铺数量达5000家,业务销售额在2009财年同比增长了2.5倍。
但是在中国,就目前来看,电子商务尽管呈现凶猛之势,但对化妆品的消费习惯却有迥然差异,人们更乐衷于试用和体验,特别对于并不熟悉的全新品牌和产品。因此,富士胶片还采取路演等方式,在上海的梅龙镇、来福士等百货公司设立促销展位,面对面接触消费者。不仅如此,富士胶片还冠名央视年度主持人大赛,在电视剧《当青春期遇到更年期》中还有了“艾诗缇”植入桥段,以此增加与消费者的触点。
企业再造
转型从来不是一日之功,断臂求生往往会付出艰辛代价。面对行业变革直导企业根基的局面,富士胶片需要思考的是系统、渐进式的再造,而非微小的变革,难度并不亚于“第二次创业”。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已经明显感受到数码化浪潮的威胁,富士胶片也随之加大在此投入,来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富士胶片最早的转型开始于商用领域,比如医疗和印刷行业。进入90年代之后开始对民用产品的数码化进程加大投入,并研发出第一台带储存卡功能的数码相机。
这种业务上的灵活转向,更多源于富士胶片对技术的坚守。在目前富士胶片全球超过76000名员工中,近万名员工是产品工程师,每年收益中的6-7%也会投入新一轮的研发之中。在史咏华看来,“日本靠产业立国,时刻都有很强的危机感。因此我们在技术上不惜成本,产品创新意识很强。”
在进入21世纪以来的十年间,富士胶片集团曾先后经历两次重要挑战:第一次是行业内的,在2005年,当时全球面临着胶片业的彻底性衰退,数码成本的急速摊低,令整个行业几近瞬时倾覆。富士日本高层随即对胶卷业务进行了调整,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信息和文件处理业务。“毫无疑问,技术背景转换对任何一个企业都是非常关键的,这步事关生死”。史咏华说道。
2007年,转型进入深水区,富士胶片的业绩攀升到历史新高。2008年底的金融危机的突袭,全球经济环境的恶化对富士胶片又形成了一大挑战,这反倒令其别无选择地继续加大转型步伐。转型策略兼具“进攻和防守”的特征,在稳固技术优势的同时,整合更多资源,来提升获利能力。
自此,在行业进入上,富士胶片加入严格的利润指标——至少要保证10%的利润率才可进入。这确保了将有效技术运用于高增长行业。“未来,富士胶片会不断加大对影像、医疗/生命科学、印刷、光学镜头、高性能材料和文件处理等六大重点事业领域的投入”,史咏华介绍说。
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医疗产业包括预防、诊断和治疗。富士胶片之前在医疗行业多集中于医疗成像等诊断环节。而在2005年新战略发布之后,富士胶片的相关产业逐步延伸到前端和后端——预防领域开发出化妆品和保健品,治疗环节则进入制药领域,并积极收购日本和其它国家的一些药厂。
2011年2月,富士胶片收购了英国和美国的两家全资生物医药代工企业。随后的6月,富士胶片又将两间公司20%的股份转让给三菱商事,以利用对方的全球营销网络实现进一步拓展。
幸运的是,在不久之前的东日本大地震中,富士胶片日本国内6大主要工厂几乎未受损害。位于东北区域的富士胶片关联公司的生产基地虽然受到了一些震损,但对业绩并未明显影响。“富士胶片成立至今经历过几次重大危机,但都恢复很快,从中也锻炼出了公司‘强韧的体质’”,史咏华说道。
和很多外资公司一样,富士胶片同样把企业再造的希望定格于中国等新兴市场。2011年5月26日,在富士胶片(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之际,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横田孝二表示,“未来十年,富士胶片(中国)的业绩计划从40亿跃升至400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957

9 Jan 2015 - [經濟一週「香港八十前」] 受惠低油價的港企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0,7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前週此欄分析嘉利國際(1050)後,股價於接著一週在成交增加下升了20%,我相信只是一個美麗巧合,但在市場鮮有分析中小型港企下,我能為大家提供多些資訊作考量,也算是正面!

進智公共交通(77)市值約3.5億港元,已連續三年虧損,至20159月的中期業績終於錄得較顯著的純利,毛利率大幅提升是主因,油價大跌自然居功至偉。集團經營狀況其實不是表面般差,若撇除公共小巴牌照重估虧絀及商譽減值撥備,過去三年皆錄得盈利,不過這兩項非現金項目源於港鐵網路不斷擴展,減低了乘客對小巴的需求,亦是集團業務的未來隱憂。於過往兩個半年度業績,燃料開支佔收入比率由以往的約20%劇跌至13%,算是對公共交通市場競爭越來越大的喘息!

油價大跌,市場往往想起航空公司是受惠股,其實大家每天在街上碰到的巴士、小巴、旅遊巴等又何嘗不是,投資機會往往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好像經營九巴,市值約83億港元的載通(62),至20156月的中期純利亦明顯按年大升,燃料開支佔收入比率由上年度全年的18%劇跌至11%。不過,大家若擔心港鐵不斷擴線的長期競爭揮之不去,則可考慮市值約19億港元的冠忠巴士(306)

冠忠巴士也有「大嶼山巴士」此專利巴士業務,不過至20159月的中期收入及溢利分別只佔整體7.2%1.4%,影響不大。集團的非專利巴士才是分析重點,以車隊規模計為香港最大,收入及溢利佔比分別約76%99%,此部份包括學童巴士、僱員巴士及屋邨巴士,對經濟氣候敏感度皆低,近年每年皆有調高收費。至於中港跨境客運服務,也是最大數個經營商之一,集團透過收購整合了一些同業,並透露明年有加價空間。不過,中港跨境旅客暫已見頂,或將影響此方面業績。其他業務方面,明年將積極推廣新收購的電召轎車市場,但不期望短期能帶來顯著盈利。至於國內業務,集團剛出售廣州長途汽車業務,似有淡出意向,未嘗不是好事。

冠忠巴士自2014年開始增加派息比率,是年度上半年亦高達111%,有評論認為此舉是支持現時大股東2014年大幅增持股權。不論何故,雖然小股東亦因此得益,但集團負債比率卻於期間由約50%升至約80%,可謂一把雙刃劍!

「香港八十前」專欄主要分析市值在80億港元下的港企,並實行內容O2O,進智公共交通及冠忠巴士的過去數年財務分析數據已放在「紅猴」Blog(www.redmonkey.hk) 12日文章(按此重溫)內,歡迎參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嘉利國際(1050))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投資收費專欄「觀微知勢」(按此
2014年著作「港股A餐」(按此
Facebook專頁(按此)
港企專門店 (按此)
香港八十前 (按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971

9 Jan 2016 - [經濟一週「香港八十前」] 受惠低油價的港企

若想得到更多最新訊息,請Like已有超過10,700個Fans的「紅猴FACEBOOK」(按此),謝謝支持!

前週此欄分析嘉利國際(1050)後,股價於接著一週在成交增加下升了20%,我相信只是一個美麗巧合,但在市場鮮有分析中小型港企下,我能為大家提供多些資訊作考量,也算是正面!

進智公共交通(77)市值約3.5億港元,已連續三年虧損,至20159月的中期業績終於錄得較顯著的純利,毛利率大幅提升是主因,油價大跌自然居功至偉。集團經營狀況其實不是表面般差,若撇除公共小巴牌照重估虧絀及商譽減值撥備,過去三年皆錄得盈利,不過這兩項非現金項目源於港鐵網路不斷擴展,減低了乘客對小巴的需求,亦是集團業務的未來隱憂。於過往兩個半年度業績,燃料開支佔收入比率由以往的約20%劇跌至13%,算是對公共交通市場競爭越來越大的喘息!

油價大跌,市場往往想起航空公司是受惠股,其實大家每天在街上碰到的巴士、小巴、旅遊巴等又何嘗不是,投資機會往往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好像經營九巴,市值約83億港元的載通(62),至20156月的中期純利亦明顯按年大升,燃料開支佔收入比率由上年度全年的18%劇跌至11%。不過,大家若擔心港鐵不斷擴線的長期競爭揮之不去,則可考慮市值約19億港元的冠忠巴士(306)

冠忠巴士也有「大嶼山巴士」此專利巴士業務,不過至20159月的中期收入及溢利分別只佔整體7.2%1.4%,影響不大。集團的非專利巴士才是分析重點,以車隊規模計為香港最大,收入及溢利佔比分別約76%99%,此部份包括學童巴士、僱員巴士及屋邨巴士,對經濟氣候敏感度皆低,近年每年皆有調高收費。至於中港跨境客運服務,也是最大數個經營商之一,集團透過收購整合了一些同業,並透露明年有加價空間。不過,中港跨境旅客暫已見頂,或將影響此方面業績。其他業務方面,明年將積極推廣新收購的電召轎車市場,但不期望短期能帶來顯著盈利。至於國內業務,集團剛出售廣州長途汽車業務,似有淡出意向,未嘗不是好事。

冠忠巴士自2014年開始增加派息比率,是年度上半年亦高達111%,有評論認為此舉是支持現時大股東2014年大幅增持股權。不論何故,雖然小股東亦因此得益,但集團負債比率卻於期間由約50%升至約80%,可謂一把雙刃劍!

「香港八十前」專欄主要分析市值在80億港元下的港企,並實行內容O2O,進智公共交通及冠忠巴士的過去數年財務分析數據已放在「紅猴」Blog(www.redmonkey.hk) 12日文章(按此重溫)內,歡迎參閱。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持有嘉利國際(1050))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證券投資組合管理服務 (按此,再往網頁左下方) 
投資收費專欄「觀微知勢」(按此
2014年著作「港股A餐」(按此
Facebook專頁(按此)
港企專門店 (按此)
香港八十前 (按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716

買夏普若成 鴻家軍前景大解析 投資效益》哪些直接受惠?哪些恐受拖累?

2016-03-07  TWM

受國際高度矚目的鴻海購併夏普案,來到最後關頭,投資法人紛紛以放大鏡檢視,該樁收購案對鴻海及旗下子公司的衝擊與機會。外資分析師認為,鴻海精密、群創、F-GIS將是主要受惠者。

鴻海與夏普聯姻能否成功,攸關鴻海面板技術能否追趕韓國三星電子、LG,並擺脫中國京東方等紅色供應鏈的進逼。這樁交易最後結局如何,除了國內投資人睜大眼睛,國際資金莫不高度關切。

鴻海身為交易主體,未來交易若定案,持股夏普比率將達四四.五%。如果鴻海入主夏普,若無法止住虧損,短期勢必對其獲利造成衝擊,配息是否會打折扣,最受投資人關注。

一位觀察鴻海多年的歐系外資分析師,對這樁交易態度保留。他直言:「夏普說要turn around(轉虧為盈)已經好幾年了,夏普裡面到底怎麼樣,海外投資人都很清楚……,所以他們才會憂心。萬一鴻海真的進去,短期看來效益實在不明顯。」他補充說:「不過鴻海是著眼於夏普的專利等無形資產,還有長期的戰略價值,所以才願意冒短期財務風險。」這位分析師進一步認為,從財報來看,鴻海此次購併夏普,前後雖然得付出約新台幣一七四六億元(含鴻海、鴻準與郭台銘投資的SIO)。其中,鴻海精密所要負擔的分額為一三七三億元,相較鴻海去年第三季帳上現金六四七二億元,占公司現金水位約二一%,雖不致影響營運,但也帶來一定程度的挑戰。

鴻海:下檔風險有限

多數研究機構 都保持樂觀看法正是因為現金充足,去年鴻海回應重要股東貝萊德(Blackrock)集團的建議,配發現金股利三.八元,是掛牌以來配息最高的一年。

然而,如果買成夏普,帳上現金一下子少五分之一,今年鴻海能否再像去年大方,配出高現金股利,不禁令人打個問號。以目前股價而言,由於鴻海獲利不遜於去年,假設比照去年配息三.八元,鴻海目前現金股息殖利率已達四.九%。

分析師提醒,夏普在最後關頭浮現的三千五百億日圓或有負債,使鴻海買夏普代價更形高昂,令人擔心鴻海今年配息水準可能有變。

綜觀各家券商對鴻海的研究報告,只有一家的目標價訂在七十六元,其餘都高於二月底股價七十八元,甚至有法人上看一一六元。在在顯示,雖然「鴻夏戀」尚有變數,不過鴻海股價目前幾乎在五年來最低區間,下檔風險已相對有限,因此研究機構對於鴻海的前景,態度大多傾向樂觀。

鴻準:財務有新壓力

股價創七年新低 還要出購併資金另外,以夏普二月二十五日公告內容來看,鴻海集團旗下的鴻準也將持有夏普約一三%的股份,將是這樁交易下,最直接受影響的公司。

今年一月營收,鴻準比去年大幅衰退三成,拖累股價創金融海嘯以來新低。當iPhone效應失靈,鴻準還要參與集團計畫、收購一部分夏普股權,對鴻準的財務可能構成新的壓力。這一點,從夏普宣布同意被鴻海入股的二月二十五日,鴻準股價僅小漲○.○三%,已可窺知一二。

再者,鴻海此次入股夏普,最大目的之一,當然是為取得其先進面板技術,以打入蘋果的面板供應鏈。若雙方順利簽約,未來鴻海旗下的面板大廠群創,以及觸控廠F-GIS,都有機會跟著間接受惠。

在群創方面,若鴻海整併夏普,泛鴻海集團在全球面板市占率將會突破兩成,成為全球僅次於三星的第二大面板廠。一家歐系外資就認為,夏普案將強化鴻海集團在面板產業的議價能力。此外,群創也有機會省下大筆的先進技術前期研發費用,獲夏普授權在IGZO(氧化銦鎵鋅)和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兩大面板技術的成果,並藉此拿下先進技術,拉大與中國對手的差距。

依據法人私下解讀,畢竟在一支iPhone當中,成本最吃重的零件就是面板,約占整支手機的三成。如果鴻海能透過購併夏普,補足這一角,對鴻海整合代工產業鏈將大大加分,提升公司獲利的程度,更不在話下。

群創:可能取得新技術

技術轉移有限制 且量產時程落後反之,市場預期蘋果將於一八年開始在iPhone採用OLED技術,歐系外資預估,到了一九年,全球將會有二六%的智慧型手機都使用OLED,而四百美元以上智慧型手機的滲透率更將上看五五%。

這意味群創若無法在OLED技術與產能上有所突破,未來發展性恐將受到局限。所以,鴻海能不能娶得成夏普,並把夏普握有的OLED技術盡早進入量產,不僅關係鴻海能否深化與蘋果的關係,也攸關群創未來的命運。值得注意的是,依夏普先前公告的合約內容,鴻海入股夏普其中一項條件,是必須確保夏普的技術留在日本本土、不得外流。在此框架限制下,群創要如何取得夏普的先進技術授權,也是一大挑戰。

另一方面,因夏普的OLED技術還未能量產,且預計最快可量產時間將落在一九年,如此,即使群創得到夏普的技術移轉,時程上可能還是會落後三星、LG。此外,群創為了量產新技術,勢必還是得再做大筆投資,將考驗未來財務調度能力。

而F-GIS也被看好有機會藉由鴻夏的緊密結合,取得進入蘋果、華為等手機大廠供應鏈的門票。不過F-GIS目前的技術實力是否能夠通過蘋果驗證,仍是決定能否拿下訂單的最重要關卡。

除了面板,夏普也在家電、手機、太陽能等方面有布局。

雖然短期內夏普供應鏈不至於大幅變動,但若鴻海順利取得夏普經營權,則鴻海集團公司都將有機會成為夏普供應鏈,取得新的出海口。例如,低迷已久的表面玻璃業者正達、發展精密模具事業的F-乙盛,未來也許可參與夏普的車用相關零組件事業;或者樺漢、瑞祺電的工業電腦產品,和夏普的工業電腦事業共創雙贏。雖然一切未定,但只要母公司婚事敲定,鴻海旗下的小金雞們,就有台日合作的可能。

撰文 / 周岐原、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3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