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反轉與動量情結 水沐森林

http://xueqiu.com/8146291235/25996213
作者:陳傑

一、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反轉」和「動量」的情結

在股票投資中,表現極好的行業和表現極差的行業都更容易受到大家的關注,因為對於這些行業,大家要不然就是有「反轉情結」,要不然就是有「動量情結」。

反轉情結:表現很好的行業,大家總關心什麼時候「盛極而衰」,比如今年很強的傳媒和TMT行業,很多人說:「明年總牛不起來了吧!」,而表現很差的行業,大家又總經不住「拐點」的誘惑,比如今年表現很差的一些煤炭和有色股,總有人會幻想:「明年會不會鹹魚翻身呢?」。

動量情結:還有另外一部分投資者,他們對「拐點」沒興趣,反而特別喜歡強勢行業,不創新高的不買,堅信「強者恆強」;而弱勢行業,比如今年的很多傳統行業,他們認為是大勢已去,發誓「永遠不碰」。

「反轉策略」和「動量策略」,這是兩種完全相反的行業配置思路,市場上對於這兩種策略的優劣也爭論不休。我們這期「流言終結者」便帶大家去尋找真相。

二、歷史統計結果:表現好的行業第二年「反轉效應」較強,表現差的行業第二年「動量效應」較強

我們選擇84個申萬二級行業作為考察樣本,這些行業的指數起點是2000年,因此到現在一共有13年的觀察期。我們觀察這些行業在每年的漲幅排名,按照排名的高低把這些行業分為四類:「極好」、「較好」、「極差」、「較差」。

查看原图
統計結果一:第一年表現極好的行業在第二年表現較差的概率大。在過去13年中,第一年漲幅前十名的行業,在第二年繼續排名前十的概率只有13.8%,排名前三十的概率為33.1%,因此可見第一年表現好的行業在第二年的「動量效應」較弱;而這些第一年漲幅前十的行業,在第二年排名後十的概率有14.6%,排名後三十的概率則高達40%。

統計結果二:第一年表現極差的行業在第二年繼續表現較差的概率大。在過去13年中,第一年漲幅後十名的行業,在第二年「逆襲」到前十名的概率只有10.8%,排名上升到前三十的概率也只有23.8%,因此可見弱勢行業的「反轉效應」較弱;這些第一年漲幅後十名的行業,在第二年繼續排名後十的概率有20.8%,而排名後三十的概率則高達50%。

一句話結論:好的變差容易,差的變好難;差的變更差容易,好的變更好難。當然,由於以上回溯中,概率最高也只有50%,統計特徵還不算非常顯著,因此我們接下來會將繼續從行業的角度去理解「反轉效應」和「動量效應」。
查看原图
三、歷史上發生「反轉效應」的行業多是週期品和服務業,和大周期波動密切相關

2000年以來,有6個週期性行業、4個服務性行業、2個TMT行業曾經發生過「第一年漲幅後十,第二年漲幅前十」的「正反轉」;有9個週期性行業、9個服務性行業、4個TMT行業和1個消費品行業發生過「第一年漲幅前十,第二年漲幅後十」的「負反轉」。

這個結果的啟示是:

(1)  歷史上有「反轉效應」的多是與宏觀週期波動密切相關的週期品和生產性服務業;

(2)  幾乎沒有消費品行業在歷史上發生過「反轉效應」;

(3)  發生「負反轉」的行業要比發生「正反轉」的行業多得多,由好變差易,由差變好難。

查看原图
四、歷史上發生「正動量效應」的行業多是週期品和消費品,有「負動量效應」的多是TMT行業,這與過去的大時代背景密切相關

不要以為今年表現很好的行業,第二年一定就表現不好,歷史上曾有14個行業發生過連續2年以上位居漲幅前十的「正動量效應」。從行業屬性來看,能有「正動量」的大部分是週期性行業和消費品行業;

不要以為今年表現很差的行業,第二年就一定會翻身,歷史上曾有17個行業發生過連續2年以上漲幅排名墊底(後十名)的「負動量效應」,而從行業屬性來看,這些倒霉的行業大部分都是TMT板塊的。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統計結果,我們認為還是與過去的大時代背景相關,因為週期性行業能有「正動量」的時期基本都是在2001-2007年內,當時週期性行業正受益於「增量經濟模式」而出現盈利的持續性改善。

而消費品行業能有「正動量」的時期都是在2005-2010年內,當時消費品行業也由於享受國民收入提高和消費升級而出現盈利的結構性改善;而2000年以來,TMT行業的ROE始終大幅低於週期品和消費品,盈利還未發生過結構性改善,因此也就容易產生連續表現很差的情況。

查看原图
五、大的時代背景正在發生切換,「反轉效應」和「動量效應」也會有新的演繹

大的時代背景正在發生切換——從「增量經濟」模式轉向「存量經濟」模式。這意味著:

(1)基於大週期波動的「反轉效應」可能減弱,應更關注基於行業自身調整的「反轉效應」。在「存量經濟」的大時代背景下,市場對於週期性行業的景氣拐點存在兩個擔心:一是擔心向上彈性不夠,二是擔心盈利改善持續性不強,「上去了還會下去」,這導致基於大週期波動的週期品「反轉效應」可能減弱。市場反而會更加關心那些與大周期波動相關度不大,而通過自身調整或在事件催化劑下實現景氣反轉的行業。

(2)有正動量的行業將是那些能在存量中掘金的行業。過去十三年,能有「正動量」(連續兩年排名前十)的都是受益於「增量經濟」的行業。而未來一旦經濟增長模式從「增量經濟」轉向「存量經濟」,那麼有「正動量」的將是那些能從存量中掘進的行業。

我們認為四大方向可能產生有「正動量」的行業:後端市場、長尾消費、存量替代、提高集中度。我們在前期的報告中曾經對這四大方向以及相應的受益行業做出過深入闡述,詳細內容敬請關注報告《深挖存量:行業比較的2.0時代》(2013-9-9)。

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年表現強勢的傳媒和TMT行業雖然在最近出現了明顯的回調,但是由於這些行業仍是「長尾消費」的主要受益者,因此不排除這兩大領域中某些子行業在明年再次表現強勢的可能。

查看原图
六、運用「反轉」和「動量」策略在實戰中的經驗:反思我們曾經犯過的錯誤

在我們前幾年的行業比較工作中,也經常會得出某個行業「底部反轉」、「盛極而衰」、「強者恆強」、 「弱者恆弱」的結論。其中成功的案例我們一定會在各種報告中反覆「炫耀」。但其實失敗的案例也曾有過,只是顧及顏面,少有提及。

現在反思下來,其實往往從失敗的案例中更能得出寶貴的經驗,從而減少我們下次犯錯的概率。因此,以下我們將把過去幾年運用「反轉思維」或「動量思維」在實戰中曾經犯下的一些錯誤以及犯錯的原因做一個總結,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出有益的啟發:

(1)「反轉思維」犯錯:2011年底判斷電力設備將股價反轉。——結果2012年電力設備景氣進一步惡化,股價漲幅排名繼續墊底。

教訓:對於重資產行業,受經營槓桿影響很大,因此不能僅將價差作為判斷景氣拐點的依據,其實「量」的變化更為重要。

(2)「反轉思維」犯錯:2012年下半年判斷電力股價反轉。——結果電力股在去年6月有過短暫上漲後,持續表現平淡,並未強勢反轉。

教訓:如果有一個長期無法證偽的負面因素壓制,短期盈利對股價的傳導將大打折扣;「存量經濟」的新模式下,投資者對於週期回升的幅度始終持懷疑態度。

(3)「反轉」和「動量」的糾結:2013年初對醫藥和零售的二選一時,最終選擇了零售。——結果醫藥後期表現遠好於零售。

教訓:對弱勢行業不要輕易抱有 「博反轉」的心態,反而要更加擔心「弱者恆弱」;不要過於被估值束縛手腳,還要考慮宏觀和市場大環境變化對股市風格的影響。

(4)「動量思維」犯錯:2011年二季度看好水泥股能維持強勢。——結果2011年4月以後水泥股持續下跌了一年多。

教訓:存量經濟模式下,週期品能實現「正動量」的概率會大大降低;須界定供給的收縮形式,究竟是靠產能永久性下降,還是產能未減,僅僅是靠「價格聯盟」;要當心景氣高點行業的「估值陷阱」。(廣發策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942

中海發展--困境反轉可以期待

來源: http://xueqiu.com/9793668720/26848845

中海發展2012年完成貨物運輸周轉量3894億噸海里,增長12.6%,收入111億,下降9.2%,主營業務成本人民幣112.52億元,同比增長5.8%。利潤0.73億,下降9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利潤是-4.3億,最終的盈利是技術操作。公司三大業務油品降10%,煤炭降31%,鐵礦石增55%。國內降33.7%,國際增28.8%。2012BDI全年均值920,CCBFI全年均值1099,BDTI均值719。WTI全年均價94.1美元/桶,同比下降1%。公司的成本主要是主營業務成本,其他的營銷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占比很低,在主營業務成本中,燃料費占47.1%,主要受油價WTI和貨物運輸周轉量影響,港口費占9.8%,職工薪酬占13.7%,折舊費占12.9%,船舶租賃和維修費占8.9%。由於費用剛性,公司的利潤與運費高度相關。從歷史來看公司的股價也和BDI走勢基本吻合。    公司2013年三季度實現收入81.7億,同比下降3.7%,虧損12億元。營業成本83億,其中三季度28億元,公司預計全年凈利潤為負。上半年BDI 平均值841 點,CCBFI 上半年均值1,043 點,BDTI 日均640 點。    進入四季度運費開始上漲,CCBFI12,20日達到1437,BD112月24日達到2277並突破9月份的階段性高點。WTI價格99美元,維持區間震蕩。從歷史看,BDI從99年11月開始一直到2003年3月一直在2000點以下,在低谷將近4年。從2003年3月份上漲到2004年11月的6000多點,一輪調整後最高漲到2008年的11000多點。從2008年11月開始新一輪低估,期間由於中國經濟刺激政策等原因在2009年-2010年有反彈,但最終重歸低谷。如果從2008年11月算起,這一輪低谷持續了5年多,也臨近結束。     從目前看,行業確定性反轉還難以判斷,但不至於在目前基礎上進一步變壞,而上漲應該是大概率事件。2013年初在東博財富網上發了《買入中海發展—等待下一個航運周期的來臨》文章,當時試探性買入一些,股價是4.65.現在看來早了一年多。公司的經營在2013年繼續虧損,同時股價也創出了3.3元的新低。現在公司股價從最低點已上漲到周5收盤的4.84,上漲了50%多。    公司管理良好、財務透明,在行業中也有著優勢地位,在行業低迷的這幾年公司船隊競爭力持續增強,船隊規模國際排名不斷上升。公司無疑是個好公司,只是行業遇到了低谷。目前無論從運費走勢還是股價走勢,上漲應該概率較大,加上拆船補貼政策的實施,公司困境反轉或許可以期待。近期中金公司也因此大幅上調公司盈利預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02

騰訊股價高檔反轉 香港佛寺慘遭套牢

2014-05-19  TWM  
 

 

恆生指數股王,市值在兩岸三地排行前十的騰訊,就連佛門中人也難抵擋其吸引力。根據騰訊日前公佈的最新股東名冊,位在香港九龍的慈雲山法藏寺,便在今年二月斥資千萬港幣進場大買騰訊,不料市況改變,隨著股價回檔,法藏寺已面臨持股套牢考驗。

慈雲山法藏寺是香港著名寺廟之一,特區政府資料顯示,目前約有八十坪作為靈骨塔空間使用,塔位約有五五○○個;在寺內其他空間,尚準備擴建約七二○○個塔位。以舊塔位每個售價二十萬港幣(約七十八.六萬元新台幣)、新塔位二十三至二十五萬港幣(約九十.四至九十八.三萬元新台幣)計算,法藏寺可動用的資金相當可觀,行有餘力投資股王,也算是為佛門興利。

法藏寺自今年年初以來陸續買進二.一萬股騰訊,以五一○.五港幣成本計算,隨著股價下跌,帳面虧損一度逼近百萬港幣,所幸五月再度反彈,已接近成本價。

然而,就在法藏寺持股騰訊消息曝光的同一天,曾是騰訊最大散戶股東、靠著騰訊暴賺五千萬港幣的香港投資人張程光說,騰訊股價黃金期已過,股價下看四五○港幣;若預言成真,法藏寺要想的,恐怕是攤平策略如何進行了。

(周岐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555

生豬價格反轉?第三季度配置養殖標的機會來臨? stones

http://xueqiu.com/3728326216/29516786
近日,結合本人的調研信息,試圖瞭解5月初生豬價格暴漲的背後邏輯,居然發現豬週期可能已經基本具備反轉條件,信息共享如下:

一、國家發佈的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等數據是第三季度的生豬價格走勢反轉判斷的基礎


按照5月19日,農業部官網公佈的數據,4月底生豬存欄同比下降3.7%,已經連續15個月延續同比下降態勢。其中,能繁母豬存欄3月份同比下降5.2%,4月份同比下降6.8%,已經連續兩個月低於《生豬調控預案》中下降5%的預警值。
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數據和2010年豬週期反轉相比,均出現數據爆發臨界點:1、2010年是上一次豬週期的起始年,2010年5-6月生豬存欄見底達到4.35億頭,今年4月生豬存欄規模為42852萬頭;2、2010年能繁母豬存欄8月見底到4580萬頭,今年4月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686萬頭。

具體見下圖查看原图
二、美國PEDV的豬瘟病毒再次流行


始於去年的美國PEDV的豬瘟病毒5月底再次流行,據報導,美國已有10%的生豬死亡,其中仔豬數量高達700萬頭,5月底俄羅斯已經宣佈停止從美國進口活豬,中國和日本也因為疫情而限制美國活豬進口數量,2013年中國是美國最大活豬進口國,最新數據表明美國生豬價格已經和國內倒掛2元/斤,加上海關暫停生豬進口,預計下半年進口豬肉對國內構不成衝擊。


三、飼料價格高居不下,養殖成本節節攀升。
具體詳見玉米期貨和豆粕期貨走勢
查看原图
四、大豬存欄不足

5月100公斤以上的大豬存欄佔豬結構比例不到11%(正常值在13-14%),80-100公斤佔比才10%,說明第三季度可出欄的生豬已經低於正常值的4%以上。(數據來源:生豬預警中心)

綜上,存欄生豬(尤其是中大豬)和能繁母豬不足,加上高企的飼料成本,在外來豬肉衝擊減少的外部條件下,個人判斷第三季度將會再次看到豬價上漲的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060

困境反轉股的三種類型 證券市場紅週刊

http://xueqiu.com/2994748381/29801903
作者:小小辛巴

困境主要有三種:
  (1)行業順境,但個股營收與利潤增長達不到預期,所導致的猜疑困境
  行業仍在成長,但是,優秀的龍頭企業卻因為一些意外因素,而暫時放緩了增長步伐,營收增長放緩(甚至出現不太嚴重的負增長),而利潤增長幅度更是大幅下滑,遠遠低於行業分析師的預期,讓分析者認為企業出現了嚴重問題,發展遇到瓶頸,業績造假,前景困難,導致股價暴跌。
  比如說數字城管行業的龍頭企業——數字政通,2008年到2010年連續三年的營業收入與淨利潤都保持30%以上的增長,而到2011年,營業收入增幅放緩,只有26.46%,淨利潤增速更是下滑到只有3.75%,儘管公司解釋稱,因地方政府換屆選舉,所以導致暫時訂單不如預期,可是市場卻認為這個企業的成長前景到頭了,估值立刻被打到非常低。而到了2012年,公司很快就恢復了高增長,股價又大幅反彈。
  對於這種困境機會,需要對行業的發展階段有比較準確的判斷,如果仍處在行業成長期,那麼這種反轉就比較快,一般來說半年或一年就會反轉;如果判斷錯了,是行業遇到成長陣痛,那麼反轉時間就會比較長,可能會長達兩三年,這個時候能夠保護交易者的,就是足夠低的股價了。
  (2)行業遭遇的整體困境
  行業遇到困境的話,通常是各種因素長期積累所致,與經濟背景有關,它的危機爆發形式多樣,給行內的眾多企業帶來相當大的困難,反轉用時較長,通常得兩三年以上,這期間,政府調控的主導作用很關鍵,反轉時機主要看政府的救援意願與實際投入。
  比如說,2008年乳業爆出三聚氰胺事件,整個行業的知名企業如伊利、蒙牛等,基本上無一倖免,因處理問題牛奶,導致大部分乳業公司都被st,股價暴跌,市場甚至謠傳所有乳業公司都會倒閉。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機構一方面加強管理,一方面對乳業採取了扶持態度,所以,整個乳業恢復得很快,只用一兩年時間就恢復了,而伊利則開始了十倍上漲之旅。
  又比如說,2011年高鐵爆出了「7·23動車追尾事件」,本來一直很興旺的高鐵建設立刻受到影響,政府也改變了支持立場,延緩了高鐵建設,多個大型項目停建,導致整個高鐵板塊由景氣轉向蕭條,一直到2013年,雖然建設投入有所恢復,但是,高鐵概念股卻大多欲振無力,只有佳訊飛鴻這樣的領頭羊開始了反轉。
  再比如說,2013年白酒塑化劑事件,很多高端白酒,包括茅台、五糧液都出現了塑化劑問題,雖然其實質影響微乎其微,但是,因為整個行業已經到達繁榮末期,且政策調控是要打擊公務消費與奢侈之風的,所以,以這個事件為契機,並在多種負面因素影響之,整個酒業都進入深度調整期,兩三年都很難緩得過氣來。
  對於這種困境機會,既要看行業的發展階段,更要看行業與國計民生的關聯程度,比如說乳業,雖然已比較成熟,但是,老百姓平時都經常要喝,不趕緊施救是不行的,所以,加強管理後,很快就能反轉,機會把握得時間要早一些,類似的例子還有雙匯的2011年瘦肉精事件,只是影響沒有那麼大而已。而對於白酒,少喝一些也不會死人;高鐵,延緩點建設,最多就是買火車票擠死人而已,政策救急的迫切感就很少,反轉時間就很長,機會的把握就得拖長些時間。
  (3)個股困境,主打產品被滅
  最慘的是行業欣欣向榮,自己的主打產品卻完蛋了,這是極度悲催的。一般來說,我們選擇好企業,是要特別強調那些專注於自己主打產品的,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很多時候不是專心致志就一定有回報的,更糟糕的是,主業被滅後,原來的技能積累與相關資源也都沒有了,想要轉型或復甦都非常的困難。
  比如說沃華醫藥,主打產品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中成藥——心可舒片。但是2010年國家實施基本藥物目錄製度,而心可舒未能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導致當年巨虧近億元,雖然在2012年開始進入增補目錄,但是,之前的陣痛仍在,到2013年,淨利潤仍未實現恢復增長。
  又比說康芝藥業,主打產品原來是瑞芝清(尼美舒利顆粒),但是,尼美舒利2010年在兒童安全用藥國際論壇上受到專家質疑,2011年2月14日,媒體報導後,尼美舒利一度被稱為「奪命退燒藥」。隨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通知,修改尼美舒利說明書,禁止尼美舒利口服製劑用於12歲以下兒童,對康芝藥業造成沉重打擊,當年營收與淨利潤都大幅下滑,陷入經營困境,到2013年才慢慢擺脫該事件的影響。
  對於這種困境機會,要看行業屬性和企業質地,相對而言,在醫藥、消費行業等有長遠前景的行業裡,企業財務狀況良好的,現金較多的,管理比較規範的,就能活得下來,還有轉折機會。而一些民營企業,沒有現代管理制度,負債又高,那就很容易徹底覆滅,比如說當年的傻子瓜子,就是管理混亂,欠錢太多,自己毀了自己的。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如果落難江湖,一分錢也能難倒英雄漢。
  總體而言,困境還有多種表現形式,事實上,大多數成功的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危機,度不過去就是毀滅,度過去了就是新生。
  危機,危機,危中有機,對於交易者而言,在控制好價格風險的前提下,選擇那些有較強抗災能力的好行業中的好企業,危機往往是最好、最安全的良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270

倫銅反轉背後:青島港危機尚未顯著沖擊LME銅庫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6510

本文由“黃金頭條”網站供稿。黃金頭條是專業貴金屬網站,為廣大黃金、白銀投資者提供最優秀的市場資訊。

距離中國青島港調查金屬融資騙貸大幕揭開已經過去三周了。Andy Home認為,盡管此事引發了新一輪銅市憂慮,市場擔心這將令中國銅進口放緩,中國銅庫存有可能回流LME倉庫。但迄今為止,國際銅市並未遭受嚴重沖擊,中國也並未出現普遍的銅庫存拋售。

Andy Home認為,迄今為止,按照LME可見庫存水平判斷,此事對倫敦銅庫存的影響相對較小。三個禮拜過去了,LME銅庫存並未出現明顯增長跡象。6月初至今,LME註冊倉庫僅新增1050噸銅,來自亞洲地區的銅僅有區區150噸,還是發自韓國釜山港的。

其他分析人士擔憂此事將導致中國銅庫存發生轉移。《南方周末》援引一名金瑞期貨的有色金屬分析師觀點稱;全國的保稅區目前保守估計有80萬噸銅,這些銅之所以存放在保稅區倉庫,是用於倉單質押融資。這些融資信用證基本都是外資行開的,如果到期不能延期,這些銅就肯定要出貨。一個方向是一般貿易報關進口,另外就是轉送LME倉庫。無論是哪個方向,都會突然增加幾十萬噸銅供給。

麥格理銀行預計,6月至9月期間,將有29萬噸銅流出中國保稅區,剩余的保稅區銅庫存將為60萬噸。但該行並不認為中國保稅區銅庫存未來將出現進一步下滑跡象:

除了那些轉口進入中國消費市場的銅之外,金屬融資過境貿易的模式早就建立起來了,這也是在國內外都非常受歡迎的套利方式。

對於流出中國保稅區的那部分銅,Andy Home認為,它們最有可能的去處就是中國市場。考慮到近期滬銅價格下滑和上海銅市場的升水結構,以及中國現貨銅市場的供應緊張,轉口進入大陸的可能性還是比較高的。

此外,為抑制金屬融資等構成的影子銀行擴張,控制總體負債水平,中國監管機構長期以來就和金屬融資企業展開貓捉老鼠的遊戲。麥格理認為:“信譽良好的大型進口商曾艱難挺過信用緊縮時期,我們預計,這種狀況將重現。”

然而,隨著銀行對質押融資和庫存方面的要求提高,有一些銅似乎的確受到了影響,中國國內部分金屬似乎被搬動轉移了。如此一來,知名倉庫運營商就是最大受益人。盡管未被證實,但一部分銅庫存看起來已經離開中國,前往LME設立在韓國釜山的註冊倉庫。

但很明顯的是,若真的如此,這部分銅就應當被出具倉單。事實卻並非如此。否則,它們將出現在LME庫存報告中。實際上,雖然LME註冊倉庫具有優質的管理水平,但持有人並不一定非要將銅運往LME銅庫存以獲得信用溢價。

而倫敦銅市場仍對中國銅流向LME倉庫保持明顯謹慎態度。隨著註冊倉庫庫存穩步減少以及結構性壓力,倫敦現貨升水未來有望走高。LME三個月期銅現貨升水當前僅為30美元左右,相比5月末101美元的溢價水平仍明顯處於低位。LME庫存和升水是數月以來貫穿LME市場最重要的兩個主題。

考慮到過去三周LME庫存幾無明顯變動,那麽,在青島港調查金屬融資騙貸事件後期,LME補庫存也不會很明顯。不過,如果倫敦升水攀升到足以吸引中國銅回流,這種局面也有可能改變。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曾援引高盛觀點稱,LME升水需要達到100-150美元/噸才能令中國保稅區銅庫存進入LME倉庫。

長期來看,由於中國結構性缺銅,因此,總有國外精銅流向中國。無論是金屬融資貸款,或是LME銅價,一切都將照舊,銅倉庫的中心爭奪點仍是中國保稅區銅庫存。

6月2日青島港調查金屬融資騙貸事件曝光至今,銅價小幅下挫,但很快收複失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13

嘉能可報告推動樂觀情緒 銅市反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6356

本文由“黃金頭條”網站供稿。黃金頭條是專業貴金屬網站,為廣大黃金、白銀投資者提供最優秀的市場資訊。

隨著投資者對全球經濟信心增加,銅價上揚正卷土重來。

上周,國際銅價累計上漲3.3%。《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全球大宗商品巨頭嘉能可意外對下半年銅需求持樂觀預期,而美國經濟數據也表明經濟複蘇正在加速。一些投資者還預計,全球最大銅消費國中國可能進一步推出經濟刺激舉措,也將刺激銅需求。

本月早些時候,銅價反彈幾乎令此前創紀錄的大幅下跌逆轉,盡管今年累計跌幅仍達7%。上周五,COMEX 8月交付的銅期貨合約創下三周新高,達3.1990美元/磅。

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及,中國8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50.3,創三個月新低。而房地產業加速頹靡,顯示支柱型產業部門前景仍暗淡。市場希冀政府推出更多刺激措施。

不過,嘉能可的一紙樂觀預測報告令投資者情緒大幅好轉。該公司預計,中國和西方國家的銅需求將在下半年仍表現強勁。此前市場預期的供過於求將因廢銅供應短缺、新老礦山存在供應中斷風險而緩和。

嘉能可的評論“引來了很多新的投資者,而美國數據則有助於保持上漲,”RJO Futures期貨經紀人Bob Haberkorn對《華爾街日報》表示:

市場趨向下滑,但是現在,它已經反轉。

加拿大資產管理公司Fiera Capital首席投資官François Bourdon稱:“我們認為,未來,美國因素對大宗商品價格的驅動力要高過中國。”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嘉能可的樂觀報告發布時間早於中國8月匯豐制造業PM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678

粵運交通調研:困境反轉+資產隱蔽 歲寒知松柏

來源: http://xueqiu.com/1272530506/32006868

基本邏輯:3399原本是管理出過重大問題的爛國企,但在2012年底的重大資產置換完成後,加上管理層變更,公司基本面脫胎換骨,今年業績創出歷史新高,近期更是收購動作頻頻。其客運和高速公路服務區這兩大核心業務高成長高回報,公路與客運廣告、商業地產開發這2大戰略業務也出現啟動的苗頭。

做為一個2014年PE8倍總市值20億港幣的快速成長股,其估值仍有較大的吸引力。公司在廣州市及廣東省各地級市擁有200萬平米的優質商業土地,其中3分之1計劃在5年內找合作夥伴開發,隱蔽資產規模巨大,僅廣州市兩幅三舊改造的土地6.5萬平的價值就已經接近目前的市值,想象空間無限。

慣性思維和懶惰讓我錯失大牛股

8月28-29號5:30,我起了個大早趕赴皇崗口岸,與其他7位小股東一起駕車去廣州調研3399粵運交通,一行中有4人從香港過來,估計他們4點鐘就起床了。先天晚上我3點鐘才睡著,睡前我發了條微信,說這樣的勁頭若不賺錢,那就沒有天理了。

我至少在3年前就曾關註過3399,當時覺得它只是一個普通的煙蒂國企股,管理爛無成長性,因為在09年時公司曾出過大事,預付給唐山三家皮包公司4.8億元的款項最終沒有收到鋼材也沒退款。

這4.8億元的損失超過了當時3399的總市值,雖然公司沒有承認這4.8億元的損失是管理失察甚至是嚴重的腐敗問題導致,但卻隨即更換了管理層。新主席劉洪上臺後,除2011年年報篇幅多了100頁紙外,似乎毫無建樹,09到12年這3年的股價也一直在低位徘徊。

2012年底,公司進行了資產置換,置出虧損的智能交通業務及之前損失4.8億元的貿易業務,置入盈利的廣東省汽車運輸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省汽運集團),將半個廣東省的汽車客運業務註入了3399,而代價僅僅是增發1億股的CB,按當時3399的股價僅相當於增發1億港幣!同時還更換了管理層,新主席為大股東交通集團的副總劉偉。

我因為太懶,明知道公司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卻沒有去認真查看400多頁紙的公告。之後12年的年報大洗澡,利潤同比下降近半,2013年利潤大增,回到以前的正常水平。這個時候有網友不斷地向我推薦3399,因為他們並沒有給詳細的研究資料我,只是簡單的說代碼,所以我以公司管理爛不會有希望為由一概否決了。確實,如果只是簡單的瞄瞄利潤表,不但2012年報後不能買,2013年報後也沒有足夠的理由買入。

傳統的汽車客運業務也可以暴利

3399的過半利潤來自汽車運輸及配套業務,其業務版圖囊括大半個廣東省,包括廣州市如占20%股權的天河客運站,基本壟斷增城、肇慶、陽江、河源、梅州等地區的客運業務,汕頭、佛山、中山、深圳等地也有部分業務。公司在今年8月份收購了清遠客運站,前不久剛收購了韶關客運站,估計接下來還會收購省內的其它客運站。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汽車客運應該是個夕陽行業,不賺錢甚至要政府補貼扶持。對於絕大部分客運站特別是國企來說,事實的確如此,但卻不代表這個行業沒有改善的空間。3399旗下的陽江粵運朗日客運公司,2007年時利潤僅331萬元,去年利潤6305萬元,6年增長19倍(今年上半年利潤過0.4億)。肇慶粵運2004年凈利潤90萬元,去年利潤4919萬元,9年增長54倍。


從上表1看,陽江客運站的盈利能力不輸制造業巨頭格力、上汽,更強過招行之類的金融企業。這樣的事實,是否讓你感到意外?

28號9點鐘,在3399的董秘劉先生和投關部孔先生熱情接待下,我們驅車一路向西,中午與陽江客運站的高管在食堂就餐,席間賓主雙方討論了客運站盈利巨變的原因,我個人理解有以下幾點:

一、清理冗余人員,甩掉包袱輕裝上陣。

在3399的全資子公司省汽運集團收購陽江客運站以前,客運站一直處於虧損的邊緣,一個主要原因是公司至少有600個吃閑飯的職工,有些甚至祖孫三代都在領工資,很多人不但不幹活還跑冒滴漏,利潤都被這些人吃掉了。客運站涉及民生不能倒閉,地方財政包袱越來越重無力改革,而企業越是效益不好職工也就越沒積極,由此陷入惡性循環。07年省汽運集團收購了51%的地方國有股權,同時一次性裁減了這600個職工由地方政府負責安置,自此輕裝上陣。省汽運集團表示,客運站寧願花錢買也不能白拿,因為免費的東西是最貴的,買的話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資產,不想要的包袱可以甩掉。

二、不斷回收線路,壟斷市場並進行優化,提高效率。

以前因為客運站自己經營不好,所以很多線路承包給了私人。07年粵運控股後,不斷回收線路,現在壟斷了90%的市場。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整合資源優化線路,發揮協同效應。比如以前從陽江到廣州,鎮縣市都有線路,還有過路車輛,大家各自為政上座率低都賺不到錢。現在可能鎮里拉10個客、縣和市再加10個,一輛車45個座位上30個人,70%的上座率就能躍過盈虧平衡點。客運站還對同一控制的公交線路進行優化,讓客運站成為交通樞紐,公交公司可以微利甚至小虧,但卻能提高客運站和整個公司的效益。

三、車輛和油品由上市公司統一采購,提高議價能力降低成本。

目前,3399有一千多條班車線路,6000臺客車,70多個站場,收購地方客運站後全省統一招標采購車輛和油品等大宗或易耗物品,對供應商有很強的議價能力,這既能直接降低采購價格,也能減少管理上的灰色支出。

四、混合所有制和職工激勵作用

3399收購的客運站,都設置了高管和職工股權,省汽運集團只選舉董事長及派出財務負責人等少數關鍵崗位人員,這樣既能控制客運站的大方向又能保證下邊的自主權,像陽江公司由於職工及當地投資人占了49%的股權,公司運營得好自己能分近一半的利潤,積極性自然會高。

五、省汽運集團在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省汽運集團收購入主時一般會進行增資,比如8月份收購的清遠客運站,這有利於公司甩掉包袱盤活資產。由於3399的大股東是省交通集團,與交通廳關系密切,在政策上能為下邊的客運站帶來一些實實在在的支持。

陽江公司的高管也坦誠了未來的風險和應對之策,最大的風險是幾年後新建的高鐵沖擊,比如廈深高鐵開通後,同起終點的汽車客運線路,客流量直降了65%,基本會是毀滅性的打擊。客運站的應對策略一是避開同起終點的線路,畢竟高鐵不可能成網狀連接各地縣級城市。二是利用高鐵站點發展中短途線路,包括旅遊線路之類的,因為高鐵站不可能建在現有城市的市中心及旅遊景點的門口。三是客運站在重新規劃後可以對原有土地進行商業開發。四是可以發展小件快運、出租公交、包車租賃、廣告等業務,增加新的收入來源。

了解傳統的汽車客運站能有如此強的盈利能力,就能理解3399最近兩個月收購清遠和韶關客運站的理由。年內公司估計還會繼續收購其它客運站,另外梅州客運站目前只是托管,也需要改制。值得註意的是,這些收購都是現金支付的,3399並沒有增發擴股,對照陽江肇慶公司的盈利增長幅度,3399的客運板塊值得期待。

人流如織的服務區為何利潤微薄?

3399擁有66.5對高速公路服務區,還有1171個廣告位(已立柱經營322個),2013年總收入6.32億元(其中廣告費占10%),毛利1.26億元,毛利率20%;利潤0.3154億元,凈利率僅5%。單個服務區收入900萬元,年利潤不到50萬元,單邊月利潤不到2萬元。

28號上午我們去了開平的梁金山服務區,劉董秘說那是3399效益第二好的服務區,今年上半年該服務區收入1900萬元,其中自營的便利店900萬元,便利店毛利率42%。

高速公路的建設成本是從車輛通行費用中收回的,這個通行費用包含了服務區的建設成本。3399的大股東交通集團在建設高速公路時,服務區的建設費用由3399負責,然後給予25年的經營期限。目前一對服務區的建設成本大約5000萬元,大部分服務區都有加油站,中石化在建設和租賃加油站時,首先得支付1500萬的入場費,然後每年還要給租金及收入超額提成費,合計25年大概有6600萬元,足夠覆蓋服務區的全部建設成本。最近一二年招租的加油站,最高應該已經達到1億元了。

這也就是說,服務區內加油站以外的便利店、餐飲、特產及維修等店面,如果轉租的話全部都是0成本,並且這個面積應該是遠超過加油站的。目前便利店是3399統一自營,其它的基本都轉租出去了。

下午我們還參觀了陽江2個服務區,真的是車水馬龍,上廁所都排隊,那天是普通的工作日。我問一個賣“陽江十八子”菜刀的店一年租金多少,我估計雙邊面積在150平米左右,得到的答複是150萬元,即一平米1萬元。我有點驚訝,追問這麽高的租金能賺錢嗎?答複是:賺不賺錢不評論,反正已經續租幾次了。

近兩年,3399的服務區大力引進麥當勞、肯德基、真功夫等大型餐飲連鎖店,這不但提高了服務區的品質,招標時也能更加透明,對3399的業績應該有正面提升作用。

我對單個服務區月利潤2萬元有所疑問,幾次三番追問公司後總覺得答複不夠說服力。比如一個中型服務區,管理人員也就二三十個保安和清潔工,加上其他人員一年人工成本肯定不到100萬,服務區那麽低的凈利潤應該還不如一個麥當勞多。

3399的廣告業務也包含在服務區板塊內(包括在上邊的收入和利潤內),目前只立了30%即322個廣告柱,單個年收入20萬元,利潤估計基本為0。我了解到,日均車流10萬的高速公路廣告位,年租金一般二三十萬,日30萬的如廣深高速,年租金得過100萬元。

我問廣告立柱的投資成本大概多少,公司回複大概十幾萬元。我說那應該暴利啊,因為其它成本就是拉一塊布而已嘛。所以我始終覺得,國企的機制應該是有很大問題的,擠利潤的空間不小。

另外800個可建設的廣告位,主要因為與地方政府有土地使用權糾紛而沒有建設,3399計劃用龍門架、跨線橋的方式,把廣告牌建在公路內部,未來的成長空間應該不小。

由於廣東省正在搞高速公路大躍進,未來5年內3399的服務區應該會增加一倍,加上經營管理的改善,理論上收入增長空間會很大,利潤空間會非常大,服務區和廣告可是真正的輕資產朝陽行業啊。

200萬平米的商業地產價值幾何?

28傍晚,我們去參觀了公司在白雲新城旁的機場路地塊,公司的地產負責人告訴我們,那塊3萬平米的土地正在進行三舊改造,公司準備找大開發商合作,自己出地對方出錢。我反複問那塊地會有多少利潤他都不回答,後來我們根據旁邊的商品房價格結合容積率估算,5億人民幣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第二天我們自行去華南植物園西門的地塊考察了一下,3.5萬平的地,位置也不錯(見上圖,在紅色數字4的位置),和華南植物園隔一條幾米寬的馬路,離天河客運站2公里,離長湴地鐵站500米。和上邊的機場路地塊一樣,長湴地塊也正在準備三舊改造,估計會建成別墅區。晚餐時我說,這兩塊地改造後增加10億人民幣以上的利潤應該沒有問題,公司的地產負責人笑而不語。

目前3399共有200萬平米的商業地產(包括剛收購的韶關客運站),這些地塊因為是客運相關,所以按理地段都不會太差。公司的規劃是5年開發三分之一,即60萬平米。做為小股東,我強烈地希望公司直接將地塊轉讓而不是與人合作開發,然後分紅給我們,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廂情願。

200萬平米的地,基本都是2012年置入省汽運集團時增加的,2011年賬面土地使用權凈值是1.3億元,今年中報是3.85億元,相當於每平米200元。如果按公允價值估算,會值多少錢?

其實3399收入最多的業務是材料物流服務,主要是為大股東交通集團成員公司提供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的材料供應計劃、采購、倉儲及運輸管理。2013年其收入高達39億元,但利潤僅0.118億元,凈利率0.3%!今年中報收入26.3億元,占3399收入的65%,營業利潤0.21億元,基本上可以直接無視。

這塊材料物流業務,我們幾次提議讓大股東收回去,但劉董秘說,如果3399回A上市,就剝離這塊業務,否則,2018年後這一塊業務會因為廣東省高速公路建設大幅減少而慢慢自然消亡,公司會逐步轉型升級搞現代物流服務,比如電商物流園區之類。

3399還擁有虎門大橋太平立交站經營權到2027年,目前每年有凈利潤近0.8億元,占公司凈利潤的三分之一,是典型的現金奶牛。

綜合來看,太平立交利潤穩健略有增長;客運站因為今年的收購會為未來幾年的增長奠定基礎;高速公路服務區和廣告業務非常陽光,成長空間巨大;隱蔽的地產業務若有項目成功開發將帶來巨額的重估增值。

在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3399的混合所有制已經走在路上。由於公司今年以來利潤已經創出歷史新高,之後又收購動作頻頻,業績和資本運作雙輪驅動。現在8PE、1PB、0.2PS的估值並不高,未來的增長又有較高的確定性,事件催化劑也實實在在,所以應該值得關註。

聲明:本人持有3399粵運交通。

歲寒知松柏/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218

鹽湖股份的困境反轉邏輯 三呆

來源: http://xueqiu.com/6848964955/32012906

$鹽湖股份(SZ000792)$
    三呆註1:此文系本呆趁國慶假期空閑之余的資料梳理,自知水平不濟,原不想發上來現眼,但受辛巴兄的鼓勵,才卯了勁發上來[呵呵傻逼]
    註2:這是一篇資料梳理,不算分析文章。 本文重點參考了國聯證券《低迷中初現曙光,氯化鉀有望進入上漲周期》一文,加上對其他公開信息的梳理和加工,都是拿來主義,不保證數據的準確及邏輯的正確。因素已列出,看好看空全由看官個人定奪,莫受本文結論影響。

    禍不單行的糟糕事件

    1. 氯化鉀市場價格持續低迷

    氯化鉀的價格在2008年之前一直處於平穩上漲的態勢,價格也比較便宜,但2008年糧食短缺導致糧食價格上漲,從而促進了氯化鉀價格的快速上漲,到2008年底,氯化鉀的需求開始轉弱,價格開始下降,再加上2008年的金融危機,2009年氯化鉀價格急速下跌,2011和2012年氯化鉀價格有所恢複,2013年由於加鉀、烏拉爾等重要鉀肥企業產能的快速擴張以及烏拉爾脫離BPC組織,導致2013年氯化鉀價格快速下跌,2014年也一直維持在低位。

    一季報:氯化鉀平均銷售單價 1715.34元/噸(不含稅),同比-546.03元/噸;銷量100.17萬噸(13年新增100萬噸氯化鉀項目投產),同比+67.22%。

    半年報:平均銷售單價1,731.38 元/噸(不含稅),同比-467 元/噸;銷量180.8萬噸,同比+15.94%。(來源:半年報)

    今年上半年氯化鉀價格繼續下跌,公司銷量增加,但仍然抵不住價格下跌帶來的收入減少:報告期內公司氯化鉀銷售收入31.31億元,同比-8.72%。收入創歷年新低。

    註:鉀肥價格為什麽下跌?

    根據國聯證券的分析,烏拉爾退出BPC是氯化鉀價格大幅下跌的一個重要原因,“2013年上半年鉀肥市場價格有所下跌但BPC為維護市場,未采取主動的降價策略,致2013H1BPC 的市場份額下降,而烏拉爾的產能卻在2013年大幅提升,為提升產能利用率,7月29日烏拉爾決定停止通過BPC出口鉀肥,轉為自己銷售,同時將銷售策略從“價格優先”轉變為“數量優先”,並提出13年出口1050萬噸,14年出口1300萬噸,15年出口1400萬噸的銷售目標。2013年下半年公司退出BPC組織後公司的出口明顯好轉,2013年全年其出口市占率恢複到23%。”

    2. 化工項目虧損嚴重

    一季度:化工產品銷售收入2.31億元,同比+157.68%,銷售量8.26萬噸,同比+128.01%,虧損 2.72億元,同比增加25.35%。

    半年報:化工產品銷售收入4.28 億元,同比+110.84%,銷售量19.7萬噸,同比+180.77%,虧損4.79億元。

    註:根據半年報,公司生產化工產品20.55萬噸,銷售化工產品19.7萬噸,產能利用率很高,但卻是虧著賣的節奏。

    總之:上半年公司的凈利潤下滑嚴重,達-47.75%。業績下滑主要原因:一是氯化鉀的銷售單價低於去年同期;二是化工產品PVC、甲醇、ADC,尿素、鉀堿價格下降而原材料價格上漲(主要為原材料天然氣價格從2014年1月起平均單價上漲,增幅達43.66%);三是期間財務和銷售費用比去年同期增加。

   順帶說一說公司的化工項目產品:

   2011年吸收合並鹽湖集團之前公司一直主營單一產品氯化鉀,銷售收入隨著氯化鉀銷量的增長而穩步增長,加上氯化鉀價格的上漲,凈利潤在2009之前的增長快於營收。2009年開始氯化鉀的價格下滑較大,因此2009、2010年公司的凈利潤有所下滑。

   2011年公司吸收合並鹽湖集團,產品呈現多元化,因為並表的原因,營收和凈利潤都大幅增長,但從利潤結構看,公司的化工產品並未給公司產生利潤,至今化工產品一直是公司的虧損“大戶”。可以說,歷年公司氯化鉀的利潤比基本超過100%,因為吸收合並了化工爛項目——起碼目前看是這樣的,公司業績雪上加霜,目前陷入低谷。

   郭荊璞:化工項目虧損主要是由於投產進度慢,收入少,折舊和財務費用高,天然氣價格上漲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核心,隨著投產進度推進,化工虧損會收窄。

  安全可靠的兜底邏輯

    1. 需求穩增

“全球人口不斷增長,對糧食的需求越來越多,在人均耕地面積不斷下降的情況下,化肥作為一種有效的促進糧食增產增收的途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未來的使用量必然會穩步增長。”(國聯證券)

     2. 不可或缺

     “鉀肥是農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肥料,主要品種包括氯化鉀、硫酸鉀、硝酸鉀以及硫酸鉀鎂;其中氯化鉀由於其養份濃度高,資源豐富,價格低廉,在農業生產中起主導作用,占所施鉀肥數量的95%以上。”(國聯證券)

     3. 國內缺口

     據統計,世界已經探明工業鉀鹽儲備量在200億噸以上,我國僅占比2.2%。2013年我國鉀肥的消費量達到1380噸,全球第一(巴西830萬噸位居第二),進口量達604萬噸,進口依存度達43.8%。

     2013年我國鉀肥的產量達到593萬噸,2000~2013年的複合增速13.2%。

    4. 鹽湖鉀肥

     目前我國鉀肥的主要生產企業包括鹽湖股份、格爾木藏格、中信國安、新疆雅泰、青海中航資源等,其中只有鹽湖股份和格爾木藏格的產能較大,分別為400萬噸和180萬噸,占據我國總產能的70%。

     察爾汗鹽湖是我國最大的可溶性鉀鎂鹽礦床,世界大型鹽湖礦床之一,湖內蘊含著豐富的鹽類資源,各類鹽的總儲量達 600多億噸。氯化鉀儲量超過5.4億噸,品位易開采程度位居世界前列。

    關於鉀肥:一般的鉀肥指的是氯化鉀,廣義上還包括硫酸鉀、硫酸鉀鎂、硝酸鉀等等,由於國產鉀肥的質量不及進口鉀肥,我國每年有40%以上份額需要從國外進口。

    目前,BPC(白俄羅斯鉀肥聯盟)和Canpotex(北美鉀肥銷售聯盟)幾乎壟斷了全球絕大多數的鉀肥營銷、銷售和運輸,並出於利益考慮,常常配合默 契。BPC聯盟控制著全球鉀肥市場近30%的份額,Canpotex聯盟(加拿大鉀肥公司、Mosaic和Agrium)的市場份額超過33%。

     國內主產氯化鉀的青海省總產能目前大約為650萬噸,其中,鹽湖股份(000792.SZ)是國內生產鉀肥的代表性企業,其市場份額為25%左右,該公司新增年產100萬噸的氯化鉀項目已經投產,實際投入產能已達到320萬噸。不過,“國內鉀肥的消費量目前約為700萬噸,如此測算,如果繼續進口,必然出現過剩。”(第一財經日報)

  若隱若現的反轉邏輯

    嚴格說,鹽湖股份所在的鉀肥行業尚未確定已經出現拐點,並向上反轉的趨勢,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已經進入行業底部。

    1. 價格低位徘徊,新入卻步,行業底部

    “從成本端看,目前鉀肥市場價格已逼近生產企業的成本線。”(光大證券20140826)

由於氯化鉀價格長時間在低位徘徊,原有的幾個巨頭企業擴產計劃受阻,而新進入者也望而卻步。2009年淡水河谷公司收購了RIO.tinto在阿根廷和加拿大的鉀礦,本計劃投資開發240萬噸/年的氯化鉀項目,但由於價格低迷,2013年3月公司不得不宣布暫停;2011年必和必拓準備在加拿大投資建設200萬噸/年的氯化鉀項目也被董事會否決,項目被擱置;烏拉爾也從2013年前規劃的2020年之前擴產計劃1900萬噸降至1500萬噸。

上述因素給行業帶來了周期性機會,因為“鉀礦的開發周期很長,一般新礦的開發需要7年多的時間,目前氯化鉀低迷的價格導致很多企業停止開發項目,這將對氯化鉀市場的供需產生深遠的影響。”“預計2016年有效產能將增加217萬噸。如果按照2014~2016年氯化鉀需求量複合增長3%測算,未來三年氯化鉀的產能投放低於需求增長,整個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將有所提升。”(國聯證券)

2. 未來新礦開發成本上升,利好現有生產者

”從2014年全球鉀肥企業出口離岸成本看,50%左右的鉀肥產量成本在125美元/噸左右,主要包括烏拉爾、白俄羅斯鉀肥和加拿大鉀肥,美盛的成本在155美元/噸左右,最高的成本達到250美元/噸。如果再經過海運或鐵路運輸到我國,成本基本在150美元/噸以上,有一半的成本在175美元/噸左右,最高的成本達到300美元/噸。“

鹽湖股份半年報的平均銷售單價是1,731.38 元/噸(不含稅)。

“在鉀礦資源緊缺的情況下,最優質的資源一般被最早開發,未來鉀肥擴產的成本會越來越高。目前單噸的固定資產折舊成本在20~40美元/噸。從目前實施或將實施的擴產項目看,如果按照20年的折舊算,固定資產的折舊成本很多在40美元/噸以上,這會導致未來鉀肥生產企業生產成本的上升。從現有鉀礦基礎上的擴產成本和新鉀礦的開發成本看,新鉀礦的開發平均成本要高於擴產成本,這也說明未來在擴產比較困難的情況下,鉀肥的開發成本還將上升。”

    3. 全球氯化鉀庫存下降,行業出現反轉跡象

    庫存下降:“從庫存端看,北美和中國的鉀肥庫存已經處於近三年來的低位。”(光大證券20140826)

來看看國聯證券提供的數據:根據加拿大鉀肥的報告,截止到2014年3月底,全球鉀肥的庫存為880萬噸,低於2013年底的930萬噸,大幅低於2012年年底的1130萬噸。從2014Q2 加鉀和美盛的產銷數據看,2014Q2 他們的庫存進一步下降,2014Q2美盛銷售250萬噸,生產204萬噸,庫存下降了46萬噸;加鉀2014Q2銷售253萬噸,生產232萬噸,庫存下降了21萬噸。企業庫存和市場庫存的下降主要得益於今年上半年巴西、印度、北美和我國氯化鉀需求的強勁,根據統計2014H1 全球氯化鉀的消費量創歷史新高,達到3300萬噸。

如果說非行業者的分析都是紙上談兵,那麽,可以看看來自實業的聲音:

加拿大鉀肥(PotashCorp of Saskatchewan)近期提高了下半年的銷售計劃,並表示今年的出口量將達到歷史新高。公司預測全球下半年鉀肥需求強勁,鉀肥市場已逐漸回暖。加鉀發言人稱,2014年全球鉀肥需求將會超過5800萬噸,是有史以來需求量最大的一年。加鉀首席財政官Wayne Brownlee與瑞士信貸銀行高管談話中透露,今年鉀肥市場形勢出現逆轉使行業向積極、樂觀的方向發展,預計2015年全球鉀肥需求將會超過5900萬噸。

    價格回升:鹽湖公司60%含量氯化鉀最新的出廠價為2050元/噸,較前段時間1890元/噸有所提升。公司一季報顯示氯化鉀平均銷售單價 1715.34元/噸,半年報平均銷售單價已達到1,731.38 元/噸,價格明顯回升。

加拿大鉀肥公司稱,今年上半年需求出現“爆炸式增長”,銷售量提升了22.5%,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貢獻來自於中國(三呆註:穩定發展的中國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啊!)。中國糧食價格穩定增長,糧食價格與肥料價格的比例為1.2:1,而2008年時比例為0.6:1,金融危機期間導致糧食價格、肥料價格下降幅度很大。加鉀發言人說:“今年年初時,中國市場鉀肥價格很低,與玉米價格相比,鉀肥價格達到近10年來最低點。”Wayne Brownlee稱,今年中國鉀肥消費量將在1200萬噸,比我們預期的1100萬噸要多。(資料來源:中國化肥網 2014-9-28 8:44:15 來源:中國農資)

    國聯證券的分析:2014年7月底國際主流鉀肥供應商積極謀求漲價,在已經完成北美上漲20美元/噸的形勢下,日本接受價格上漲20美元/噸,考慮將巴西和歐洲價格分別上漲10美元/噸和10歐元/噸,同樣亞洲上漲到320美元/噸。8月12日鹽湖股份宣布價格上調50元/噸,由於各地鉀肥需求旺盛,不排除後期價格上漲可能。對於2015年合約價格,中農 、中化兩家主導的合約價格,可能會到350美元/噸。

江蘇中農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胡秀麟認為:目前當地下遊需求有所啟動,秋季複合肥生產正值工業氯化鉀旺季,今年年底之前,氯化鉀價格會保持上漲的趨勢,但上漲空間不能確定,供需是決定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

根據“中國農業網”、“鉀肥市場價格行情周報”等的資料顯示,鉀肥行情已開始好轉,漲價與需求趨勢初步形成,但空間尚待觀察。

附郭荊璞的判斷:回複@讓風吹: 是的,不過要看季節性因素是否起了比較大的作用//@讓風吹:回複@郭荊璞:庫存急劇下降是利好吧。

起碼,全球農業對氯化鉀的消費需求趨勢是向上的。

3. 鉀肥在化肥消費占比空間

由於價格較高,許多發展中和不發達國家的鉀肥使用比率偏低。

全球目前氮、磷、鉀的消費占比分別為60.9%、22.7%和16.4%,其中鉀肥的消費占比從2011年的15.8%提升至16.4%;我國的消費比率分別為65%、24%和11%,鉀肥占比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加拿大鉀肥的報告中指出在主要的農作物玉米、稻谷和大豆中,單位公頃的鉀肥使用量,發達地區顯著高於欠發達地區,以玉米為例,美國單位公頃一年使用鉀肥9.7噸,而中國的使用量不到6噸,印度只有3噸,差距非常明顯。(國聯證券)

    4. 糧食價格上行有利於提升鉀肥使用量

    鉀肥由於資源稀缺性,售價一般高於N肥和P肥,因此農作物的價格和盈利能力與鉀肥的消費量存在正相關關系,農作物的價格高,盈利能力好,鉀肥的使用占比會提升,使用量會增加,因此隨著農作物價格的不斷增長,鉀肥的消費量將持續增長。(國聯證券)

  需要註意的潛在風險

    1. 化工產品的嚴重虧損

    公司的化工產品在公司陷入行業低迷期雪上加霜,非但沒有給公司貢獻利潤,反而嚴重拖累公司業績。根據半年報:虧損主要原因是(1)產品原材料價格上調,公司購買天然氣平均價格從2014年開始上調為2.221元/立方米(含稅價),漲價0.671元;(2)化工產品價格近年長期在低位徘徊,致使整體化工行業出現虧損。

    不知道公司的化工產品還會繼續拖累公司的業績多久。不過根據國聯證券的分析:盡管鹽湖綜合利用一期和二期項目的主要產品氫氧化鉀、甲醇、PVC和尿素等價格處於歷史低位,同時原料天然氣價格在上漲,但是這兩個項目的盈利在不斷改善,目前鹽湖綜合利用一期和二期的開工率還非常低,未來隨著開工率的提升,我們認為盈利能力將會持續改善。(具體看《低迷中初現曙光,氯化鉀有望進入上漲周期》)

另附郭荊璞的判斷:回複@tulip郁金香: 減虧慢,資本市場要相信更慢//@tulip郁金香:回複@郭荊璞:看來化工賺錢就不指望了,減虧也是有難度的。

    個人看法:公司的百萬噸鉀肥綜合利用化工項目,是為了“從電解氯化鉀、氯化鈉和氯化鎂得到鉀堿、苛性鈉、金屬鎂,然後結合天然氣化工、煤化工向下遊發展PVC、尿素、甲醇、烯烴等。”但是這樣的綜合利用項目耗費這麽大(計劃投資總額超370億),一達產便大虧,其戰略考量是什麽?原料上漲,產品價格低迷,兩頭挨夾,不虧也不行,未來減虧、扭虧還是得看市場的“臉”?公司有什麽應對措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沒有化工產品的“功勞”,我們恐怕也沒有機會等到低迷的股價了——希望公司的化工產品今年繼續大虧哈!

    2. 關於化肥增值稅

    據消息,從2015年起,政府可能恢複征收化肥增值稅,而且是有可能直接取消優惠,這將對整個行業帶來沖擊。

   “2013年鹽湖股份(000792.SZ)有超過一半利潤來自增值稅返還,金額高達5.54億元;2012年則為6億元。優惠政策取消之後,此巨額增值稅返還將一去不返。面對即將到來的成本壓力,鹽湖股份放言將會漲價,而漲價將縮小與國外鉀肥巨頭的競爭優勢。”

    “以鹽湖股份為例,2012、2013年,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25.2億元、10.5億元,當中包含收到的增值稅返還金額分別為6億元、5.54億元,占比24%、53%。若2015年優惠政策取消,這部分增值稅將不再返還,對其業績沖擊顯而易見。”(華夏時報)

    當然,這個是以後的事件了。

    目前公司已經對主要產品鉀肥進行了幾次提價,據悉,公司提價是為了應對增值稅。但由於公司鉀肥的品質不如進口鉀肥(業內人士的分析),目前公司鉀肥售價低於進口鉀肥,因此,提價是雙刃劍。

    3. 世界巨頭打價格戰

    這個風險不可不察,但根據上述分析,目前還不是打價格戰的時候。

    4. 另外,諸如折舊、費用等的分析,此略,後續如有必要再補上。

    不得不察的市場因素

    1. 股價走勢:我完全不懂股價走勢技術分析,但打開鹽湖的K線,顯然已經有部分先知先覺者入場。

    2. 對目前市場的理解:上證從約2000點啟動,目前近20%的幅度。業內(主要是券商)看空者陳列悲觀理由,看多者搜集樂觀依據,各說各理,就是找不到對正反兩方面因素的梳理與客觀比較分析,因此,我認為除了他們搜集羅列的事件因素外有參考價值以外,他們的結論權當都是扯淡吧。以前也經歷過牛熊周期,但真正下心思研究的近三年,可以說是從熊市中走過來的,因此個人對熊市閱歷更多。對於未來局勢,只說一句:新一屆政府是改革派,寧願忍受經濟增長的下滑也要改革,之前的粗放型模式無意中給新政留下了諸多改革的空間,而這些空間會釋放許多我們很多普通人目前看不出來的紅利,未來的三五年,我們習以為常的東東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而對於股市,也是一句話:總理決心要全面降低實體經濟資金成本,而證券市場將承擔比其他渠道更為大量的有效供給作用。綜合一句話:股市還將上一臺階。退一百步來說:俺是熊市出身的股難民,俺怕誰?

    3. 選股困難期的機會:眼下創業板已高,主板也有部分回升,我們已經進入選股困難期。但是,因行業與之前熊市的疊加作用,那些業績和股價長期下跌並還處在歷史低位的股票,應該是目前較好的選擇標的。如果新的發展時期到來,便是買入的機會了,之前的招商輪船錯過了(行業太難把握),而像鹽湖這樣的標的機會性價比較佳,但綜合看來應該是中等型的機會。

    最後的一句話:如果一切都一帆風順,那麽什麽都輪不到我。
                                                                                              三呆 2014-10-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765

$鹽湖股份(SZ000792)$ ——國內鉀肥第一股,困境反轉好企 了1111

來源: http://xueqiu.com/1576413227/33152137

一、刷選:
   刷選主要是個來源,低pb、白馬股陷入困境、深跌2-3年和別人推薦。關註這個票主要是小小辛巴推薦的,他最近建倉並計劃加倉的股票;另外,曾經的白馬股大牛股,股價單邊下跌了四年了,好股等三年,現在4年了,還可以看看了;pb2倍,不算低;綜合這幾個方面來看,都是值得好好去看的一家公司。
   評價:
   1.曾經大白馬主要由其稀缺資源,鉀肥的長期剛性需求和人均鉀肥最短缺的基本國情所共同決定的;從全球來看,蘇聯解體的影響銷除之後,1993~2007年全球氯化鉀的需求量出現了良好的增長態勢,年複合增速達到4%,而03年國內的經濟高速發展和糧食產量的提高,促使鉀肥行業進入一個高景氣度周期,而公司占有全國儲量的97%,占據了絕對的資源優勢,在06、07兩年股價漲了30多倍。
   2.陷入困境有行業的因素,也有公司的因素。第一個是行業因素,主要是金融危機的對價和量的雙重影響,2008年的金融危機導致2009年全球氯化鉀的需求量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從2008年的5500萬噸下降至不足3000萬噸,2010年又快速恢複,但是2008~2013年全球氯化鉀的需求複合增速幾乎為0,在全球氯化鉀產能投放近1000萬噸(20%)的情況下導致氯化鉀供給過剩,價格逐步走低。加上2008年的金融危機,2009年氯化鉀價格急速下跌,2011和2012年氯化鉀價格有所恢複,2013年由於加鉀、烏拉爾等重要鉀肥企業產能的快速擴張以及烏拉爾脫離BPC組織,導致2013年氯化鉀價格快速下跌,2014年也一直維持在低位。第二個是公司因素,11年公司吸收了大股東鹽湖集團的化工業務,超級投資,而且一投產就巨虧,使得原本非常優良的資產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現金流大幅減少,資金鏈很緊張,這也是11年之後股價跌跌不休的重要因素之一,pb也降到了2倍以下。

二、選股:
   困境反轉好企主要從好企、困境反轉、安全邊際和空間四個角度來考察。
1、好企:
  1)光環:
    1/行業前景:鉀肥被稱為“品種元素”,是農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肥料。世界鉀肥資源分布極度不平衡,加拿大、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德國占據了全球鉀資源儲量的90%以上。中國需要以世界 7%的土地和0.10%的鉀肥儲量資源養活世界22%的人口,使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均鉀肥資源最短缺的國家,這樣的國情決定了對於鉀肥資源的巨大和長期需求;壟斷了世界鉀肥資源的加拿大、白俄、俄等少數公司組成了Canpotex 和BPC 兩個卡特爾,形成了對於國際鉀肥市場的控制;
    2/行業地位:亞洲第七,中國第一的鉀肥生產商,擁有占全國鉀資源儲量97%的察爾汗鹽湖大部分開采權,資源優勢無以比擬,掌握稀缺資產300萬噸;
  2)底蘊:
    1/安全性:負債率69%,有息負債高達354億,在手現金有23億,只夠還個利息,但現金/總資產占比從原來的20%+降低到現在的不到5%,300多億的現金砸到了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上面;
    2/盈利能力:毛利率高,60-80%之間,凈利率好的年份在30%+,差的也在20%+,但13年最差只有12%,主要和吸收的化工業務有關;
  評價:曾經的絕對大白馬,稀缺的資源股,但自11年收了鹽湖工業集團的大虧的爛業務,盈利能力降低,負債率提升,現金流減少,收益被大幅拖後腿,估值彈性降低;

2、困境反轉:
  1)行業:
      1/價格底位導致行業處於底部位置:價格已逼近成本價,擴產受阻,2009年淡水河谷、2011年必和必拓、烏拉爾的擴產收購機會都不同程度受阻或暫定,產能投放低於需求增長,利用率將有所增長,長周期的開發時間確定了行業的周期性機會;
      2/未來新礦開發成本上升,利好現有生產者:在鉀礦資源緊缺的情況下,最優質的資源一般被最早開發,未來鉀肥擴產的成本會越來越高。
      3/全球氯化鉀庫存下降,行業出現反轉跡象:從庫存端看,北美和中國的鉀肥庫存已經處於近三年來的低位。
         國聯證券提供的數據: 根據加拿大鉀肥的報告,截止到2014年3月底,全球鉀肥的庫存為880萬噸,低於2013年底的930萬噸,大幅低於2012年年底的1130萬噸。從2014Q2 加鉀和美盛的產銷數據看,2014Q2 他們的庫存進一步下降,2014Q2美盛銷售250萬噸,生產204萬噸,庫存下降了46萬噸;加鉀2014Q2銷售253萬噸,生產232萬噸,庫存下降了21萬噸。企業庫存和市場庫存的下降主要得益於今年上半年巴西、印度、北美和我國氯化鉀需求的強勁,根據統計2014H1 全球氯化鉀的消費量創歷史新高,達到3300萬噸。
        加拿大鉀肥(PotashCorp of Saskatchewan)近期提高了下半年的銷售計劃,並表示今年的出口量將達到歷史新高。公司預測全球下半年鉀肥需求強勁,鉀肥市場已逐漸回暖。加鉀發言人稱,2014年全球鉀肥需求將會超過5800萬噸,是有史以來需求量最大的一年。加鉀首席財政官Wayne Brownlee與瑞士信貸銀行高管談話中透露,今年鉀肥市場形勢出現逆轉使行業向積極、樂觀的方向發展,預計2015年全球鉀肥需求將會超過5900萬噸。
         國聯證券的分析:2014年7月底國際主流鉀肥供應商積極謀求漲價,在已經完成北美上漲20美元/噸的形勢下,日本接受價格上漲20美元/噸,考慮將巴西和歐洲價格分別上漲10美元/噸和10歐元/噸,同樣亞洲上漲到320美元/噸。8月12日鹽湖股份宣布價格上調50元/噸,由於各地鉀肥需求旺盛,不排除後期價格上漲可能。對於2015年合約價格,中農 、中化兩家主導的合約價格,可能會到350美元/噸。
       江蘇中農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胡秀麟認為:目前當地下遊需求有所啟動,秋季複合肥生產正值工業氯化鉀旺季,今年年底之前,氯化鉀價格會保持上漲的趨勢,但上漲空間不能確定,供需是決定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
     @飛翔飛:北美氯化鉀本季度末(14q3)庫存量同比減少47%。再加上這次烏鉀事件,氯化鉀進入上漲周期是大概率的事件。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馮明偉:今年,前三季度國內鉀肥市場呈現出先升後跌在逐步趨穩回升的態勢,供求關系仍是影響行情的主要因素。受國際國際其他市場高價鉀肥需求旺盛、供應商漲價意願以及15年大合同談判進展等因素影響,後期海運鉀到貨量將有所下降,陸運鉀將保持較低水平,而國產鉀11月即將停產,預計後期國內市場整體供應偏緊。雖然後期國內鉀肥供應將無明顯增加,但目前單養分價格已達最低,或將有效刺激複合肥冬儲需求;加之今年我國煙草、茶樹以及果蔬等作物種植面積同比增長9.6%,硝硫基複合肥和水溶肥的熱銷激增了對硫酸鉀的需求,此種行情下,預計局部區域鉀肥小幅波動。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馮明偉:未來,中國乃至國際鉀肥供大於求的形勢必將加劇,尤其是在2017年以後,鉀肥供應的增速愈發明顯。預計5年後,全球鉀肥消費量最大的地區仍是東亞、南亞、拉丁美洲等地區,而這些地區未來產能未有明顯增加趨勢,這將加劇全球鉀肥區域供需不平衡的現狀。需要特別關註的是Uralkali與BPC的走向,若二者談判成功重新合作,將影響未來鉀肥國際市場的供應格局,壟斷局面再次加重。)

        評價:庫存下降是比較明顯的反轉跡象,也要看是否是季節性因素。7年之後的事情太遠了。

  2)業績反轉:
      前三季度氯化鉀量增價減少,化工項目同比減虧:氯化鉀銷量增43%,價格降19%,收入增10%+;化工業務繼續虧損,但虧損減少,從去年前三季度的虧損8億到今年的虧6個億。前三季度的凈利潤降低幅度縮窄。
     單季度反轉趨勢明顯:三季度公司氯化鉀、化工產品銷售情況良好,實現銷售收入 24.07 億元,同比增長 91.80%,其中氯化鉀上半年銷量上漲15%,而前三季度銷量上漲43%,第三季度單季度銷量大幅上漲;綜合毛利率同比增加 20.19個百分點至 52.76%;期間費用率 29.17%,同比下降 2.67個百分點。單季度實現凈利潤 2.23億元,同比增加 3.09 億元,環比增長 28.99%。
     評價:三季度單季度業績反轉明顯,帶動前三季度凈利潤降低幅度縮窄。
3、安全邊際:
   1)pb:2倍,不能算很低,但已經跌了4年;
   2)ps和pe:ps3.4,pe30X,都不是很低,不過周期股看這幾個都是沒什麽用的;
   3)資產市場參考價:定增價16.29元,現在20元不到一點相對安全。
 評價:現在股價還是比較便宜的,基本上是歷史最低區間,這個價格已經包含了行業不景氣,公司吸收了這個鹽湖集團這個爛業務,所以再往下走的可能性較小。(突然根據340億的在建工程和120億的固定投資,鹽湖集團的這個業務和昔日的美盈森很相似,當時產能增長5-6倍,但訂單沒有起來,前期投資銷售管理大的不得了,攤銷也不低,當時所謂的蘋果概念股也被莫名踢掉了,跌了兩年之後,現在又大牛起來。除非青海國資委是傻子,近500億的錢砸下去,一直虧,前期如果走了彎路,確實可能影響短期業績,但戰略方向上應該不會有大的問題,所以這個現在的爛業務可能就是以後最大的兩點,鉀肥和化工業務同時企業,那可是戴維斯四擊了!想到這個,暗暗高興了一把,這個才是最大的安全邊際。

4、空間:
    1)行業因素:
         1/全球新增產能受限,行業弱複蘇還是強複蘇的程度是影響股價反彈空間的最主要因素;
         2/1萬噸的碳酸鋰產量現已基本達產。碳酸鋰隨著新能源車的產量爆發增長對公司的影響。在高鎂鹽湖中提鋰技術成熟後,鹽湖股份未來的想象空間不可限量。(@飛翔飛:)
    2)公司因素:還取決於化工業務的減虧程度;
    3)市場面因素(市值、股本、價格):300億,盤子有點大;20元,最低價格區間;
 評價:鉀肥景氣度複蘇&新能源概念(碳酸鋰)

三、選時:
   烏拉爾鉀礦滲水的利好催化,現在可以少量參與一點,分檔低吸,20元、18元、16元、14元。

公司歷史:
1、04年:04年6月百萬噸級氯化鉀項目投產,總產能達到150萬噸;
2、05年:需求旺盛,價格穩中有升,收入增30%,百萬噸級項目逐步達產規模效應突出,生產成本較04年降低20%,凈利潤增75%,市占率從16%提升到18%;
3、06年:農田普遍缺鉀,進口依存度較大2/3進口,價格維持高位,收入增長63%,利潤增長57%,市占率提升到20%;
4、07年:需求旺盛,價格大幅上漲12%,收入增長20%,凈利增長22%,市占率提升到25%;在價格大幅上漲,毛利率提升的情況下,凈利增長和收入基本持平的原因主要是營業外收入增速較低;
5、08年:量減價增,糧食短缺導致糧食價格上漲,促進氯化鉀價格大漲96%,銷量下滑1/3,收入增長30%,凈利增長38%;市占率維持在25%;
6、09年:量增價大減,08年底需求轉弱,價格開始下跌,加上金融危機,09年價格急速下降,全年下跌32%,銷量大漲64%,收入上漲12%,凈利下滑9%;市占率維持在25%;
7、10年:受到08、09年鉀肥價格大起大落影響,下遊官網濃厚,價格前期低位徘徊,後期緩升,全年下滑,價格上漲後,市場逐步降溫。價格下跌10%,銷量增20%,收入增長8%,利潤下滑10%;市占率維持在25%;
8、11年:上半年需求有較大好轉,價格穩中有升,四季度市場價格小幅調整,公司未做調整,同時運力緊張影響,銷量受到一定影響;價格上漲23%,銷量下滑7%,收入增長15%,凈利增長9%;當年鹽湖股份換股吸收鹽湖集團,化工業務一直是虧損大戶,導致凈利增長跟不上收入凈利;
9、12年:11、12年價格有所恢複,需求疲弱,供給增加,市場低迷,價格前高後低,價格略增,收入增長22%,凈利增1%,凈利增速跟不上收入增速主要是制造、人工成本、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增加;鹽湖綜合利用項目在建中;
10、13年:受到國內經濟放緩,加拿大、烏拉爾產能快速擴張,及烏拉爾鉀肥公司退出BPC聯盟,價格聯盟打破,價格一路下行到九月才開始企穩,銷量增加15%,價格下滑25%,氯化鉀收入下滑12%,整體收入下滑2%,禍不單行,銷售財務費用增長30%、70%,導致凈利下58%;化工產品受到原料天氣價格上漲和產品銷售價格大幅下降影響,化工板塊虧損增加;
評價:
1.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一家公司,由於國內農田普遍缺鉀,而國內鉀肥進口依存度很高(從70%降低到50%)的國情下,鹽湖股份經歷了大起,成為07大牛股;
2.08年前氯化鉀價格平穩上漲,價格比較便宜,但08年糧食短缺導致糧食價格上漲,促進氯化鉀價格快速上漲,08年底需求轉弱&金融危機,09年大跌,11、12年價格有所恢複,但13年加拿大、烏拉爾等重要鉀肥公司產能快速擴張劑烏拉爾脫離bpc價格聯盟導致13年氯化鉀價格快速下跌,今年也維持在低位;
3.鉀礦的開發周期很長,一般新礦需要7年多,導致鉀肥產能周期較長;
4.綜合利用項目投資370億,也大了吧,一達產就大虧;
5.09年前凈利潤增速大於收入增速,09年價格下滑較大,09、10年凈利有所下滑,11年吸收鹽湖集團,多元化,收入利潤增長;13年價格下跌、化工虧損嚴重,凈利潤下滑嚴重,14年上半年價格低迷,化工沒有好轉,凈利下滑近一半;

鉀肥行業歷史:
1.縱觀近30多年鉀肥的消費情況,在大部分的時間里鉀肥的需求增長在3%左右,同時出現了兩次比較大的波動,一次是在1991年左右,主要是由於蘇聯解體導致全球鉀肥的供應結構出現了大的變化;另一次是在2008年,主要是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全球鉀肥的需求量大幅下降。
2.在蘇聯解體之前的1981~1988年全球氯化鉀的需求量每年保持3%左右的複合增速;蘇聯解體使得全球氯化鉀的供應結構出現了大的變化,消費量從1988年的4800萬噸下降為1993年的3300萬噸;蘇聯解體的影響銷除之後,1993~2007年全球氯化鉀的需求量出現了良好的增長態勢,年複合增速達到4%;
3.2008年的金融危機導致2009年全球氯化鉀的需求量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從2008年的5500萬噸下降至不足3000萬噸,2010年又快速恢複,但是2008~2013年全球氯化鉀的需求複合增速幾乎為0,在全球氯化鉀產能投放近1000萬噸的情況下導致氯化鉀供給過剩,價格逐步走低。氯化鉀的價格在2008年之前一直處於平穩上漲的態勢,價格也比較便宜,但2008年糧食短缺導致糧食價格上漲,從而促進了氯化鉀價格的快速上漲,到2008年底,氯化鉀的需求開始轉弱,價格開始下降,再加上2008年的金融危機,2009年氯化鉀價格急速下跌,2011和2012年氯化鉀價格有所恢複,2013年由於加鉀、烏拉爾等重要鉀肥企業產能的快速擴張以及烏拉爾脫離BPC組織,導致2013年氯化鉀價格快速下跌,2014年也一直維持在低位。


相關股票:$冠農股份(SH600251)$$東淩糧油(SZ000893)$$中化化肥(00297)$  、$加拿大鉀肥(POT)$$Agrium(AGU)$ 、美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2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