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加入TPP反而承壓 影視產業尚需保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4977.html

加入TPP反而承壓 影視產業尚需保護

一財網 何天驕 2015-10-09 19:18:00

目前國內市場如果放開的話,肯定國產片票房受到很大沖擊,而國產片走出去幾乎很難,由於內容趣味以及制作能力還不及好萊塢,因此,目前還不是放開的時候。

近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TPP)引發各行各業大討論,也引發不少行業對前景的擔憂,但是,處在風口行業的影視產業卻不急著加入TPP。在影視產業人士看來,加入TPP反而會讓尚處在發展中的影視產業承受巨大壓力,畢竟跟好萊塢比起來,我們的競爭力還有一段差距,冒然放開市場最大的可能是我們本土大部分市場要被好萊塢搶去,而我們卻在美國等海外市場占不到任何便宜。

12國簽署的TPP協議全文目前尚未公開,網上流傳的版本基於2011年時泄露的一個早期談判文本,不能反映後續的變化。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TPP主要是促進成員之間的貿易、自由貿易和商務法律適應標準的統一等。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網站日前公布了一個TPP協議官方概要,介紹了TPP協議的主要內容。該概要中也有涉及影視產業相關內容。

在版權方面,“知識產權”章節確立了一些承諾,要求保護著作、表演和音像作品,包括歌曲、電影、書籍和軟件,也包含了一些技術保護措施和權利管理信息方面有效而平衡的安排。作為這些承諾的補充,該章節包含了一項義務,要求各方持續努力,探索維持版權體系平衡態勢的方法,例如依據合法的目的出臺一些例外和限制措施,包括在數字環境下的措施。該章節要求各方為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建立或維持一個版權安全港框架。這些義務不允許各方以提供此類安全港為條件,要求互聯網服務商監控其系統內的侵權行為。

TPP各締約方同意,打造強有力的執法體系,包括民事程序、臨時措施、邊境措施、以及針對偽造商標和版權剽竊等等行為的刑事程序和刑罰。尤其是,TPP各方將提供法律手段,防止非法占有商業秘密,並設立刑事程序和刑罰以制裁竊取商業秘密(包括網上竊取)和(對電影、表演等的)偷拍。

從概要看,TPP力求保護影視內容版權,推動成員國相關法律法規出臺。在版權保護方面,陳少峰表示,這些年,政府已經在打擊盜版上不斷加大力度,各項法律制度穩步推進,盜版等影視知識產權保護已經不需要借助外力了,所以在這方面,並不是很需要TPP。

而在促進自由貿易方面。影視界目前並不希望過快放開中國市場。誠然,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電影票房市場,然而,在全球影視產業,能夠在國際上橫掃千軍的只有好萊塢,其他地區的影視產業包括中國都很難走出國門,中國電影今年票房大約能達到400億人民幣,而海外票房預計將不及本土票房的十分之一,貿然放開市場會讓本土影視公司承受巨大壓力。

據悉,中國已經加入的世界貿易組織(WTO),中國與美國達成的協議已經對美國大片進入中國開了很大的口子。

中美雙方2012年2月18日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簽訂了《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彼時,中國進口片配額便從每年20部提高至34部,並以IMAX和3D電影為主,而美國電影票房分賬比例也從13%提高到25%。目前該諒解備忘錄即將在2017年到期,這意味著進口片的配額限制極有可能被進一步放開甚至取消。

業內人士透露,為了應對WTO,中國政府已經在盡最大可能為本土電影爭取時間,目前看,中國電影在國內雖然取得了不錯的票房,但在海外市場依舊缺乏競爭力。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內地票房收入超過了327億,與2014年同期相比增幅約為49%,其中,國產片票房約為193億,占比接近六成,比進口片的票房多了59億。然而,本土電影在海外票房表現並不如人意。

陳少峰向記者表示,目前國內市場如果放開的話,肯定國產片票房受到很大沖擊,而國產片走出去幾乎很難,由於內容趣味以及制作能力還不及好萊塢,因此,目前還不是放開的時候。

陳少峰坦言,從促進中國電影市場國際化的角度看,市場遲早要放開,但目前還不是時候,中國電影產業起步晚,發展還不全面,仍然是需要政府進行保護的行業,不過陳少峰建議,國產電影保護月等舉措應該可以取消了。

編輯:郭潔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886

股民必學》被「狙擊」的公司,股價反而漲 3指標挑股 你也能賺購併財

2015-10-12  TCW

景氣差加速購併潮,台灣有4成上市公司甚至是「跳樓拍賣」狀態,其中惡意購併的鬥爭劇,無論結局如何,投資人都有利多。

日月光開了國內電子業惡意購併第一槍,上市櫃公司人人自危,深怕自己成了下一個矽品。

事實上,對投資人來說,惡意購併不僅不是壞事,可能還是好事,因為發動購併者必須以高出被購併者當前市值的溢價購買,短時間內就能推升其股價。

例如,日月光宣布以四十五元、溢價達三三%收購矽品,接下來矽品就連拉兩天漲停板,原本就持有矽品的投資人若在四十二元的高點出脫,立刻現賺二七%。

看股價淨值,挖出下一檔「被吃」標的因此,在這購併浪潮的大趨勢下,投資人的眼光如果夠精準,能夠挖掘出下一檔被購併的股票,就有機會賺到一波。

要判斷一家公司是否有被惡意購併的可能,主要先看它的股價是否跌破淨值,因為夠便宜,購併者才有溢價去買的空間,投資人才有機會賺取漲幅利差。

今年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台灣出口連八個月停滯,加上陸股拖累,電子業市值大幅縮水;八月底股災期間,有一半以上的電子股跌破淨值。如今大盤雖然回到八千點以上,但整體還是有近四成處於跳樓大拍賣的狀態。

第二個指標,是讓林文伯飽受折磨的董監持股比率。市場質疑,這次日月光能如此輕易的發動惡意購併,就是因為以林文伯為主的公司派持股比率太低。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的資料,矽品的董監持股比僅四.八%,林文伯本人也才二.二%;而日月光趁價格低迷的時候,一出手就是買下矽品二五%股權,接下來要介入經營就很容易。

目前台灣產業中,科技業的董監持股約有六十檔低於五%,極有可能像矽品一樣成為被狙擊的對象,因此不少公司開始大量買回庫藏股。事實上,光是公司派買回庫藏股的動作,也有助於推升股價,投資人可以多留意。

第三是帳上現金多寡。若該公司帳上現金高於其市值,例如今年八月中的宏達電,當時帳上現金是四百七十二億元,而其市值只剩四百七十億元。「理論上」若有購併者在此時出手,還能現賺兩億價差。

而這類公司如果不想要被購併,最好的方法就是發放現金股利,對投資人來說依然是利多。

《商業周刊》整理了符合前三大指標的公司(詳見左頁表),列出帳上現金為正者,但當中尚未出現帳上現金大於市值的公司,供投資人參考。

看資產價值,購併方分拆賣掉賺更大除了這三大主要指標,尚有其他次要的負面指標,如股本小於百億、股票流通率低、經營績效差等,這類型的公司就像是體弱多病、缺乏活動力的慘綠少年,很容易就被病毒入侵。

但就算很好入侵,若缺乏利潤空間,購併者也不會有興趣。此時就還要再檢視三個正面指標。一為是否擁有高固定資產,像土地、廠房、設備等;二是該資產是否有重估過?通常沒有重估資產的公司,票面價格會遠低於實際價值;三,是否擁有商標、專利等無形資產。

符合上述三個條件者,購併者如果能順利入主、處分公司資產,甚至把公司分拆銷售,獲利往往會相當誘人。如同今年對沖基金襲擊杜邦(DuPont)的理由(詳見

第一百頁)

事實上,日月光購併矽品已經在台灣資本市場引發相關效應,不少有上述幾項特質的公司都在想辦法尋求保護措施。

一位年營收百億的公司董事長,因為害怕被惡意購併,想要找來私募基金進駐,打算先下市後調整資本結構,增加董監持股比率,確保經營權穩妥後再重新上市。

一位國內前三大會計師事務所副總經理指出:「下市只能做為短期手段,私募基金擋得了一時,擋不了一世。」她認為,上市公司本來就應該接受資本市場的檢視,要避免被惡意購併,首要就是把經營績效做出來,讓對手沒有空隙可以突襲。

然而今年以來,整體大環境確實為台灣的惡意購併提供了滋生溫床。因為景氣差,原本的大餅縮水,加上中國紅色供應鏈崛起,分食的人不減反增;再加上台灣資本市場體質薄弱,整體本益比低,給了惡意購併者低價入手的好機會。

危機的背後永遠是轉機,對投資人來說,此刻正是與市場一起好好檢視股票價值的時候,若能做好功課,洞燭機先,還有機會跟著惡意購併賺一波。

文.林俊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19

綜合銀行「整碗捧去」反而弄破碗 非核心業務拖累 亟待重整改善獲利

2016-02-08  TCW

服務一把抓的綜合銀行近期頻頻傳出利空的消息,股東權益報酬率大多出現下滑趨勢,如果再不大刀闊斧地改變營運策略、執行方武與實務作法,前景恐怕會越來越黯淡。

顧名思義,綜合銀行是服務一把抓的金融機構,旨在追求業務多元化的綜效和規模經濟,但如今頻頻傳出利空消息,不是財報表現不佳,就是管理層變動。全能型的經營模式顯然正在瓦解,再不積極改變,前景恐越來越黯淡。

除了少數幾個例外,綜合銀行近期紛紛交出難看的成績單,即使在槓桿程度這個變數經過調整後,股東權益報酬率仍是下滑局面。

管理模式缺失

期待營收反而常落空

許多業者的權益資金成本已多年不見改善;這些什麼都做的銀行,定義他們當前的「核心業務」,是排除過去的錯誤,以及麻煩百出的「非核心業務」。

決定股東報酬率的基本績效衡量標準(如營業利潤率和資產報酬率),大多出現下滑,有些更是跌勢不止。影響所及,銀行的股價有形資產比(price to tangible book value)大受打擊,許多業者目前的估值已不及十年前的一半。

把問題歸咎於法規更加嚴峻,有避重就輕之嫌。儘管幾乎所有綜合銀行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和估值都跌落,但對業者的衝擊卻截然不同。有的業者在金融海嘯後,大幅降低槓桿程度,資產報酬率卻不見同樣程度的下滑,有些業者的資產報酬率卻直直落。有些綜合銀行如摩根大通與業務較集中的銀行富國銀行,營業利潤率得以維持或提升,彌補股東權益報酬率的跌勢,但其他業者卻做不到。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有很多,但應該深究推動價值增長的潛在因素。首先,許多綜合銀行缺乏經濟「護城河」,核心業務沒有能力維持競爭優勢,營運觸角伸向太多市場或業務範圍;反觀深耕在地或業務較集中的競爭對手,不但更有優勢,而且持續有優異的報酬率。第二,許多綜合銀行的資訊管理系統有不足之處,才會固守在一些報酬低於成本的領域,殊不知正確考量資金價格、資本、風險(包括交易對手風險和營運風險)之後,並不值得戀棧。

第三,許多業者的經營團隊認為市占率才是王道,數大便是美,而不把資本視為稀有資源來妥善分配。在當前的商業環境中,表面數字最好看的人通常能升到高階管理層,導致目前的模式根深柢固。最後,許多綜合銀行的領導和管理欠佳,營運策略時常變動或互相矛盾,無法落實改革。

加強核心領域 建立「護城河」的概念

綜觀上述原因,綜合銀行的營運模式值得商榷。業者整合了合規(法規章程)和資訊系統,跨業務銷售金融產品,希望能得到成本與營收的綜效,卻常常落空,反而增加管理的成本與難度,只有少數幾家擁有一流管理團隊的業者做得好。

巴克萊、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等業者,管理團隊大換血後,未來有一場硬仗要打。許多人推動組織重整與撙節成本的政策,希望降低風險加權資產,增加股東權益報酬率;有些人重整業務形態,把焦點擺在資本報酬更高的領域,例如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等;有些人則選擇撤掉某些業務或棄守某些區域市場。

但為了避免重蹈覆轍,這些新舵手還必須重新思考一些核心原則。綜合銀行的營運策略必須建立在「護城河」的概念上,也就是加強核心領域。要做到這點,必須懂得聚焦、敢於縮編,對於非核心業務也要如履薄冰。訂出明確策略後,避免頻頻變動。

許多表現不佳的業者,必須採取更積極的轉變,甚至捨棄綜合銀行的營運模式。個別交易與業務的價值,在成本與風險被正確評估後,應該依據對企業價值的貢獻決定去留,但許多業者依舊缺乏一套可靠的評量方武。不同部門之間或同部門之內各自為政的現象必須消弭。有些經營不善的銀行雖已推動管理層改革,但有必要再往下拓展。

這些改革需要綜合銀行的大刀闊斧,如果不大幅改變營運策略、執行方式與實務作法,現在的挑戰恐怕成為明日的危機。

綜合銀行的運營策略必須建立在「護城河」的概念上,懂得聚焦、敢於縮編,對於非核心業務也要如履薄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52

技術無可取代 特斯拉非台灣不可 台廠贏家》它們,不怕出口連14黑 反而積極擴廠

2016-04-18  TWM

特斯拉代表頻頻拜訪台灣供應鏈,中國電動車廠商也有意利用台灣和特斯拉競爭, 韓國則想盡辦法,要把台灣擠出名單,現在是台灣電動車產業發展的關鍵時刻。

四月十八日,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公司將派出一組代表團來到台灣,密訪台灣供應鏈廠商,對Model 3的製造流程定案。這個行程,背後代表的,是一股令台廠目眩神迷的龐大商機。不單單如此,中國樂視、小米分別投資的電動車品牌,也低調前進台灣 ,尋找與供應鏈合作的機會。在在都點出,台灣供應鏈在電動車領域的地位。

特斯拉的新車在四月初熱銷的成績一出,台灣供應鏈立刻「火」了,因為這意味特斯拉手上握的,是一張每年會不斷長大的訂單。

當年,特斯拉第一代Roadster跑車,只賣了二千四百多輛,第二代的Model S賣出十一萬九千輛,第三代的Model X至二○一五年底賣出二萬五千輛;但這一次,Model 3竟在發表七天之內,就拿到三十二萬五千張訂單,是前一代的十倍以上!而特斯拉的目標是二○二○年時,一年要賣出五十萬輛電動車,如果達陣,勢將帶動更驚人的供應鏈商機!

場景回到台灣,至今年三月,台灣出口連十四黑,追平金融海嘯紀錄;但是,特斯拉獨家供應商們的煩惱卻是,如何擴廠,才來得及趕上特斯拉的需求。

獨家供應商正夯!

和大、貿聯、富田都在找地蓋廠像和大,是特斯拉電動車減速齒輪箱的獨家供應商。董事長沈國榮表示,明年中,大埔美新廠即將啟用兩條智能化生產線,加上原有的六條生產線,全用來供應特斯拉的需求。

「這個月,我還要去美國尋找設廠的土地。」沈國榮說,準備到加州洛杉磯或費利蒙找地設廠,預計一八年上線。

過去幾年,和大幾乎每一年都在找土地,○三年之前,和大總部設在大里,後來搬到中科,現在又要在台灣和美國同時擴產。

沈國榮估計,和大去年產能可創造五十二億元營收,今年上看六十億元,明年產能將擴增至九十億元水準。

貿聯今年也要擴廠,貿聯是特斯拉電池管理系統線束的獨家供應商,特斯拉電動車上數千顆電池,都靠貿聯的線材串聯,這次特斯拉Model 3設計,就是採用貿聯的產品。

貿聯董事長梁華哲接受本刊採訪時不願意透露擴廠原因,但只表示,「我們在北美要設新製造基地,中國也要擴線。」特斯拉馬達零組件供應商富田,也計畫投資新廠。富田總經理張金鋒表示,富田急著尋找兩萬坪土地,把分散在不同廠區的生產線統合起來。張金鋒急的是,明年必須擴廠完成,如果再找不到土地,多年累積的電動車技術,也無用武之地。

連替特斯拉做鍛造輪圈的巧新,原本只有兩百台CNC(工具機)設備,也決定投資再買進一百台CNC擴產。

一個又一個企業積極找地擴廠,顯示台灣的電動車供應鏈對未來商機的預期,熱度不斷升溫。為了爭取預期會爆發的訂單,都使出渾身解數。

國際汽車電子大廠、德意奇汽車工程集團亞洲區總裁王勇祥指出,「不管是豐田做油電混合車,還是特斯拉做電動車,都是先把大家的進入門檻降低,讓量起來。」當特斯拉帶動電動車產業規模,電動車就有機會進入價格下滑、銷售量上升的成長期。

對特斯拉而言,降低成本以利降價,是迫不及待的事情;對特斯拉的供應鏈而言,隨著銷量放大,爭取訂單也進入白熱化競爭,連一向保守的日本廠商,也積極搶進。最明顯的例子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透露,松下(Panasonic)和特斯拉合資成立Gigafactory生產電池,松下不但拿出關鍵技術,投資金額更高達十五到二十億美元。

韓國遠遠落後!

台廠讓車跑更遠、更輕量化韓國廠商更是虎視眈眈想取代台廠,打進特斯拉供應鏈。十年前,韓國就曾派出部長級官員拜訪,希望特斯拉能在韓國投資,但未竟全功。但現在,韓國不斷加強攻勢,浦項鋼鐵直接到美國轉投資馬達廠,只為就近供應特斯拉馬達零組件,直接威脅到富田維持多年獨家供應商的地位;富田總經理張金鋒表示,目前為止,對手尚未拿到特斯拉訂單。

浦項鋼鐵的積極程度,甚至直接前進阿根廷偏僻小鎮設廠,以掌握一年足以供應六萬輛電動車所需的鋰礦產能,想從源頭切入電動車產業。

台廠供應鏈成績斐然,去年有台灣廠商拿到新的特斯拉訂單,業界傳出,台達電在打進特斯拉供應鏈之後,去年又接到特斯拉電動車電源供應器和電源轉換器的訂單。路上奔馳的特斯拉電動車,靠台達電的技術,充一次電可以跑更長的距離。

本刊向台達電求證,「我們不能揭露客戶訊息。」台達電發言人周志宏說。但今年初,台達電才得到通用汽車的年度供應商創新獎,台達電的產品讓通用汽車充電器能源效率提高到九六.五%,重量還減少兩成;而且,即使在攝氏七十五度的高溫,都能全速運作。台達電在電動車傳動系統布局,已逐漸看到成果。

生產胎壓感測器為主的生產商為升,也可望成為下一個打進特斯拉的台灣供應商。業界傳出,特斯拉曾直接找上為升,生產車用按鈕和感測器,目前仍在認證階段。

為升發言人紀雅鈴證實,特斯拉曾和為升接觸,但只表示,「為升目前還不是特斯拉的供應商。」和特斯拉的合作細節,全用「不清楚」帶過。

廠商表示,今年六月,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與半導體協會,將組團拜訪特斯拉,計畫和馬斯克會面,爭取更多合作機會。

生產技術有口碑!

不只特斯拉 連中國都來談合作台灣的優勢在哪?關鍵在於,特斯拉設計汽車的思惟,和一般汽車廠不同。其他人是先設計,再製造;特斯拉卻要求,完成設計時,製造商也同時依據設計,提出可量產的計畫。

這項工作叫同步工程,確保當總部的工程師設計完成時,設計也隨時可投入量產,而且成本不會超支。一位供應商觀察,「特斯拉是用矽谷的速度造車」,做其他汽車廠生意,當品質進入軌道後,可能好幾個月都不會寄一封email來;但特斯拉即使已公布的車型,設計細節都會不斷修改,「直到找到最好的方案」。有的時候,特斯拉甚至一天改兩次設計,台灣的供應商不僅技術品質有口碑,更擁有足夠的生產彈性與技術能力,能跟上特斯拉的速度。

這種能耐與成績,使得台灣特斯拉供應鏈,也成為中國電動車產業爭取合作的對象。多名特斯拉供應鏈公司董事長證實,樂視網投資的法拉第未來電動車、有小米創辦人雷軍與紅杉資本加持的蔚來汽車,都登台拜訪台灣供應商。和大董事長沈國榮也表示,只要法拉第未來和蔚來汽車開始量產,「我們就是他們的供應商。」樂視網和英國豪華汽車生產商Aston Martin合作的電動車,車上搭載的車用娛樂主機,硬體也是找台灣的峰鼎電子設計製造。

業界更傳出,蔚來汽車在台灣挖角特斯拉前亞洲總經理魯希連加入研發團隊,他是當年特斯拉在台灣從無到有,建立供應鏈的關鍵人物。

對此,魯希連否認,只表示,「希望擴大台灣電動車產業影響力。」單打獨鬥是隱憂!

一個一個零件做 難有產業優勢各方都爭取與台灣電動車供應鏈合作,現在台灣特斯拉供應鏈商機蓬勃,但王勇祥卻對台灣電動車產業發出提醒,「台灣其實還是以單一零件出發,缺乏技術整合,也弱化了對整車廠的影響力,因此難以形成一個產業面,這是我擔心的。」今年三月,中國網路媒體報導指出,特斯拉今年曾拜訪蘇州市政府,可能在蘇州設立特斯拉組裝廠。一旦成真,特斯拉也將配合中國對自製率的要求,培養在地供應商。屆時,這股紅色供應鏈的崛起,是否會成為未來搶食台廠訂單的惡獸,值得注意。

電動車將進入高速成長期,價格會愈來愈便宜,規模將倍數成長,如何擴大台灣在電動車產業的影響力,現在正是關鍵時刻。

撰文 / 林宏達、何佩珊、林麗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82

把股權分光的任正非和段永平,為什麽企業反而越來越大?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23/156017.shtml

把股權分光的任正非和段永平,為什麽企業反而越來越大?
旺說 旺說

把股權分光的任正非和段永平,為什麽企業反而越來越大?

家族式企業很難長久,必須讓骨幹員工們共同分享利益。

黑馬說

國內外都有一群更有前瞻性的創業者,他們本來可以把企業作為家族私有,卻刻意的把自己的股權消弱,甚至到了小小股東,最後企業沒有因為創始人股權的變動而減弱,反而越做越大。 

文|魯振旺

我對小時候的政治課本記憶猶新,大致是資本是貪婪的,資本家是靠剝削工人的剩余價值發財的,那時候一提起資本家我就咬牙切齒的,心也忒壞了,窮了一群人,富了一家人,那時候,一想起商人和老板,就會跟“剝削”掛鉤。

長大以後,慢慢懂了很多,知道“剩余價值”這個詞只能適用於特定場合,比如阿里幾乎是全員持股制,員工們都成了企業的股東,那麽掙到錢其實人人都有份,員工還可以拿到期權後,把股權賣給其他人,這個就很難用“剩余價值”來體現了,換句話說,馬雲現在用於個人消費的錢算起來不到個人財富的5%,用於購買豪宅、野生公園等消費,其他95%的錢在哪里?也都在阿里體系里滾動,屬於“社會資本”的一部分。

現代社會,超級大富豪的財富規模已經太大了,跟幾百年前不同,錢越多,反饋給社會滾動的越多,用於個人消費的也就占比越小,比如我做生意,大概一半的錢在公司里滾動,用來發展業務,給員工發工資,還有交稅,還有一半的錢用於個人和家庭消費,因為我只是小生意,所以就貢獻率來說,我這種人肯定遠遠不如大富豪更像雷鋒,他們可是拿90%以上的財富出來為社會服務的。

0 (1)

科技發展的如此之快,很多富豪也都知道錢花不完,都應該幹點有價值的事情,蓋茨發起一個富豪計劃,號召美國的富翁們把一半的財產都捐贈出來,巴菲特和紮克伯格都是響應者,小劄甚至說要捐99%的財富,拉里·佩奇說要把財富捐贈給像埃隆·馬斯克這種改變世界的創業者,微軟創始人保羅·艾倫想著如何進行太空移民,喜歡投資搞各種太空實驗。

所以社會應該鼓勵富人,尤其是巨富,除了交稅之外,他們有越多的資本,就會有更大比率的資金拿出來,成為社會資本,為全社會服務,還有更多的錢用於探索人類的未來,讓我們生活的更美好,無人駕駛、太空旅行、壽命大幅延長、家用機器人替代保姆……我們要靠他們幫我們實現。

國內外都有一群更有前瞻性的創業者,他們本來可以把企業作為家族私有,卻為了做的規模更大,也為了一起打拼的兄弟們一起享受勝利的成果,刻意的把自己的股權消弱,甚至到了小小股東,有的連老板都不幹了,最後企業沒有因為創始人股權的變動而減弱,反而越做越大,因為骨幹和員工都不再是替老板掙錢了,都是給自己掙得,幹勁十足,激發出來的創新力驚人。

段永平:一個離去的傳說,嫡系弟子們正在跟小米、華為拼殺

一提起國內手機業的發展,大家都會說起雷軍、任正非啊,甚至魅族的黃章等等多麽傳奇,其實憑借超強的地面渠道滲透力,OPPO和VIVO這幾年也在快速蝶變,實現了向安卓智能機的轉型,機型以爆款為主,客單價相比小米高得多,普遍以2000~3000檔為主,而且他們都沒有上市,一直是悶聲發大財的公司,去年的智能機出貨量在國內品牌中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加起來就是第一。

大家都在思考風口上的豬的時候,看起來非常傳統的老牛也能實現快速蝶變,沒有重蹈諾基亞、moto的覆轍,本來他們比諾基亞還要諾基亞,門店又多,傳統經銷模式似乎跟不上互聯網思維的節奏,即使現在,電商渠道銷量也不到整體銷售額的2成,又重又慢,如何幾年就拼殺出來了?而且還能悶聲發大財,不是手機領域價格戰燒錢嗎?

OPPO也好,VIVO也好,幕後都有一個同樣的精神領袖和大老板,他叫段永平。

段永平在人大研究生畢業後,到中山一家企業下面的虧損小廠當廠長,研究後決定轉型做電子遊戲機,叫做小霸王,那種可以連接到電視上,玩打蜜蜂或者超級瑪麗的老式遊戲機,現在看著有點傻,但是那個時代,家庭玩遊戲,只能靠這種插入式的小型遊戲機,段永平親自管理研發和營銷兩條線,沒幾年銷售額就破10億了,那個時候,10億是相當驚人的數字,至少相當於現在幾百億規模的特大巨頭。

一手把小霸王帶大,畢竟段永平還是個打工仔啊,人都有想法,他就跟老板提出了,要分點股份,還要給手下的骨幹也要分點股份,老板還是小心眼,認為給你點工資就行了,憑什麽還要股份呢?你打下的市場不錯,不過畢竟江山已經打下了,你還能再搶了去?

段永平當年的老板心胸狹窄,你是願意手下出走,跟你對打,一無所有?還是想著分一半股份給能幹的手下們,自己還樂得逍遙,把企業搞成幾百億,自己沒事幹還能分大錢?一氣之下,段永平帶著骨幹跑了,自己幹去了,成立了步步高。

但是段永平還是很念舊的,當時雖然老板沒有滿足他股份制的要求,但是還是為他開了歡送會,也是老板第一次為員工離職開歡送會,段永平當晚大醉,很多小霸王的骨幹也大醉如泥,離別時老板送他一輛奔馳作為紀念,雖然後來他掙了大把的鈔票,一直開著那輛奔馳,一邊跟老東家廝殺,打的前老板暈頭轉向,一邊又念著老板的好,這種奇特的心里,或許只有段永平才能體會到。

骨幹都跟著段永平走了,所以渠道、研發,步步高很快就侵蝕了原來小霸王的地盤,後來步步高推出遊戲機、學習機,沒過兩年,市場已經盡為段永平所有,小霸王成了被遺忘的角落,後來推DVD、電話機,也是快速進入行業前一兩名。

但是小霸王的經歷讓段永平知道,家族式企業很難長久,必須讓骨幹員工們共同分享利益,這樣才能讓企業有持續的生機,雖然一幫兄弟都跟著他,例如現在OPPO的老板陳明永,還有VIVO的老板沈煒,都是從小霸王帶走的骨幹,但是家族式必然會導致事必躬親和親戚滿地,核心骨幹未必願意長期追隨,所謂“職業經理人”更適合中底層員工,所以段永平很早就有了分股權的想法。

步步高在2001年,就開始剝離事業部,段永平拍出3000萬成立了OPPO,陳明永作為負責人,旗下通訊事業部也獨立發展了,就是今天的VIVO,沈煒是負責人,讓大家入股,稀釋自己的股份,那麽大家沒錢怎麽辦呢?段永平出錢來借給大家,掙錢了從紅利里面還,賠了就不要了,這就是氣魄啊。

其實自從02年段永平就跑到美國搞投資去了,順便1美金購進大量的網易股票,在70美金的時候賣出,掙了10多億美金,被譽為“中國巴菲特”,10多年以來,他每年也就回國幾次,開開董事會,見見手下,其實經營這麽多年都沒管過,不像雷軍一樣天天忙得要死,步步高裂變成多家公司以後,他僅僅在職務上作為董事長,但是股權已經被他自己分光了,還放手讓骨幹也接著往下分,在這種感召下,OPPO的陳明永和VIVO的沈煒也大膽的往下分。

mq.webp

2006年,段永平曾花62.01萬美元與巴菲特進餐

最後的格局是什麽?段永平自己只占OPPO的大概一成股權,大概VIVO的不到2成,其實陳明永和沈煒也只占自己公司的1成左右,其他都是核心員工和老員工們所有,從股權關系上,沒有控股股東出現了,段永平也不管經營,僅僅掛著董事長的名頭,還作為旗下公司的“精神領袖”的角色。

一個十幾年不管事的人,主動將股權稀釋到一兩成,甚至管理層(其實管理層是控股方)的董事們都可以幹掉他,讓董事長換人,但是一直這麽多年,沒有人替代他,他不管事了,企業也沒有敗落,而是頂住了手機換代的風險,有無數門店和複雜的經銷體系的大包袱,卻沒有重蹈諾基亞和moto的覆轍,轉型之後,OPPO和VIVO跟華為、小米繼續廝殺,甚至在渠道上占據明顯優勢,研發上也沒有落下,這是為什麽?難道甩手掌櫃的模式還更有效?

陳明永也好,沈煒也好,都跟隨了段永平二十多年,一是領悟了渠道管理和產品研發理念的精髓,二是領悟了段永平“大舍即是大得”的道,願意將利益分享給打拼的兄弟們,還有跟隨多年的代理商。所以無論面臨什麽“互聯網思維”的沖擊,這群骨幹其實都是給自己幹活,他們都是股東,掙了錢都一起分,離職率極低,大家都有血肉的感情,願意一起與風暴中的大船共存亡。

在談什麽互聯網思維的時候,OPPO和VIVO一年好幾十億利潤,骨幹們都拿著幾千萬百萬的分紅,這是段氏思維的紅利:將自己的股權分光,讓所有打拼的兄弟一起分享。

三年前有雜誌采訪陳明永,讓他談談段永平,他是這麽說的:

“他都沒有回國啊,等到他回國的時候我們都已經做好了。他一年大概回國兩三次,加起來時間不超過一個月。他回來之後,我們會一起聊聊天啊、打打球啊,可是僅限於娛樂。阿段說過的話很多,其中一句話是,這個事情交給你們幹,你們就好好幹;如果做不好,你們就幹好一件事,你們就把這個企業好好地關掉;不要指望我再做什麽,我心早已不在此了。”

真是徹底甩手了!

一位前VIVO高管這樣評價段永平和老板沈煒:“阿段是一個把激情隱藏在從容後面的人,甚至若幹年之內,步步高缺了任何人都仍然能走下去,包括他自己。vivo也是如此,沈煒在延續著阿段的邏輯。”一位不願具名的vivo離職高管這樣評價他曾經的兩個老板。

段永平建立了一種機制,這種機制甚至讓他自己權力空心化,手下可以拿他當符號化的“精神領袖”,甚至當年陳明永想在步步高之外再建一個手機品牌,向大老板段永平請示,畢竟關系到兄弟相爭嗎?段永平說只要步步高的管理層同意,他就沒問題。這像是大老板說的話嗎?不過段永平還是組織步步高集團旗下幾家公司聯合註資3000萬,他自己親自帶頭投錢,後來陳明永買斷了品牌,跟步步高其他業務模塊斬斷了股權關系,但是段永平的股權保留了下來。

一個大老板,把自己股權折騰沒了,甚至說個話都不一定算數,骨幹們是一手帶大的,都已經羽翼漸豐,各個帝國雛形已經形成,自己也安心做甩手掌櫃去了,這才是偉大的企業家,具有傳承精神的企業家,他的價值觀、理念和管理模式已經根植在步步高每個關聯公司的血肉里。

註:今年一季度的國內手機出貨量已經出來了,根據IDC的最新數據,國內手機品牌里,華為、OPPO和VIVO分列前三,都大幅超過了小米,雷軍估計要頭疼一陣了,“豬都可以上天”的互聯網思維,竟然敗給了甩手掌櫃段氏兄弟,還有老大竟然是更加傳統的華為。

任正非:40歲了一無所有,集資2萬白手起家,分光股權締造華為王國

講到國內手機品牌的老大是華為,余承東一再說要超越蘋果什麽的,這個當然還很遙遠,為什麽華為手機轉型如此強悍,芯片研發速度如此之快,M8和P9都成了中高端的經典機型,前幾年我看見華為就感覺又土又老,現在怎麽也成了又酷又好的爆款?因為跟段永平一樣,華為大老板任正非也是一個將自己股權分光的典型,跟段永平不一樣,任正非一開始就建立了覆蓋全部員工的分紅體系,自己只有可憐的一兩個點,他目前70多歲了,依然是華為帝國的實際掌舵者。

接下來,咱們談談任正非!

任正非,40歲了突然一無所有,東山再起創建華為,設計了全員持股制的典型案例,從挑戰思科,到挑戰三星,一直在創造奇跡。

假如說段永平是在企業推進中逐漸稀釋自己股份的話,那麽任正非從一開始創業就設立了全員持股制,根據表現和工作年限來拿分紅,所以華為的核心骨幹離職的很少,隨著華為利潤的逐漸擴大,越是工作年限長的老員工,分紅越多,因為去年利潤過於豐厚,據說今年的分紅會超過200億。

有次跟朋友吃飯,桌上有個人是老華為了,後來去創業了,一年也有上億的營收,生意做得不錯,跟我們講十幾年前沒有人意識到手里的股票(其實是分紅權)有多大的價值,後來華為的利潤太豐厚了,所以對於很多老員工和核心骨幹來說,分紅才是真正的大頭。這個朋友告訴我們,現在負責華為日韓區人力資源的主管級別不高,但是已經呆了20年了,說讓我們猜一下,這個女同事一年掙多少錢。

我猜測是年收入120w~150w,工資七八十萬,分紅占一半,應該不會超過150w,其他有猜100萬的,有猜200萬的......

這個朋友解開謎底:分紅就有500萬,嚇死了。

他說假如她跳槽,一年掙100萬都不容易,但是呆在華為,因為是資深老員工,一年拿500萬,能到哪里去呢,估計要在華為終老一生了。

他最後問我是不是崇拜任正非,他值得大家尊敬,因為一個堅持把股份分給所有人,自己只剩1.42%,比段永平還要狠啊,而且華為堅持不上市套現,一旦員工離開,就沒有分紅權了,就要清算股權,所以核心員工們無法通過IPO拿大筆的錢,導致企業出現軍心渙散的情況,大家唯一的出路就是通過猛幹,讓企業有更多的利潤,然後大家掙更多的分紅。

mf.webp

獨自打車的任正非

說起任正非,談談他創業前的苦逼歷史吧!任正非出身普通,但是作為文革前的大學生,他對技術和商業一直很在行,曾經作為優秀的部隊代表參加全國科技大會,他當時娶的老婆是女強人,個性也很強,丈人更牛逼了,是個老革命,原來四川省副省長,因為相互之間家境相差太懸殊,在很長的時間里,任正非是活在老婆的陰影之下的,這個很容易理解吧?

後來任正非的老婆孟軍調到南油集團做高管,從四川到了深圳工作,任正非也就跟著複員了,隨老婆到了深圳,在南油集團下屬的一家小廠當負責人,他本來就是一個追求穩定的人,又已經40多歲,或許這輩子就這樣過去了。

雖然老婆是集團大領導,但是任正非在小企業里還是想幹一番小事業,當時部隊轉業時承諾待遇不變,到了深圳才知道,工資還不如打工仔,深圳是個錢生錢的地方,任正非就帶人到香港倒點貨賣,這也是為什麽華為成立後開始的業務是從香港倒賣小型程控交換機,後來才自行研發。

有一次,任正非被騙了200萬,這在當時是巨款啊,這還是80年代中後期,相當於當時一個工人掙1000年,所以當時南油集團決定將任正非除名,任正非寫了保證書,以後要為企業掙錢,絕不再發生類似錯誤等,他已經44歲了,似乎沒有精力再折騰下去了,但是不僅集團領導不同意,老婆還毅然跟他離了婚。

作為一個40多歲被開除的小領導,沒有了工作,沒有了收入,沒有了老婆,離了婚心愛的女兒還改老婆姓(現在華為CFO孟晚舟),任正非不服輸啊,既然生活已經註定無法安寧,不如死活拼一下吧,他還有香港的貿易關系,索性就跳入海里搏擊一下吧。

任正非是遭遇過挫折的人,深深感覺老的企業體制不健全,沒法保證員工們有足夠的創業熱情,應該建立一種利益分享機制,風險和收益讓所有員工共擔,當時希望已經有期權之類的激勵,任正非都不知道,他自己琢磨能否通過集體湊錢和按股本分紅的模式,跟他的老父親也做過交流,老父親認為很好,90年華為開展內部持股的制度,員工可以通過工資、獎金、分紅等各種方式持股,甚至華為也可以提供低息貸款。

現在華為15萬員工,有分紅權的大概占一半,在過去20多年里,任正非的股權也稀釋到1.4%了,將來有一天任正非退休了,誰也不用擔心華為散了,因為員工持股會才是大股東,輪值CEO的模式保證了新老交替,或許有一天任正非退休了,慢慢沒有多少人會記得他了,一個偉大的創始人,親手締造了商業帝國,慢慢清洗自己的痕跡,建立了足以維持好多年的創新和運營機制,這一點在任正非身上體現的最徹底。

懂得分享的老板,才有機會贏得未來

無論任正非還是段永平,都明白財富的真諦,到底是選擇一個人累死,讓一幫打拼的兄弟拿死工資,最後只能做個小生意。還是反過來,通過股權的分享,讓員工一起分享企業的成果,最後是一群人幫你分擔,一起打拼,因為企業不再是一個人的企業,而是一群人的。

西方的股權激勵制度已經逐漸影響中國了,像阿里、樂視、小米和騰訊等也都拿出了很多股權給核心高管,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一開始融資,就有了股權激勵計劃,投資人跟創始人一起協商,拿出多少股權來給高管層和員工層,將來的公司機制里,只有將股權激勵進行的越徹底的企業,也有機會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但是國內那麽多百億千億的企業,真正將自己的股權稀釋到極低的水平,並成功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從而影響企業很多年的,形成根治到骨髓的企業文化,或許只有段永平和任正非兩個人。

_username=luzhenwang8_副本

股權 分享 任正非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477

溝通越多反而越難溝通,怎樣才能高效率的傳達?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05/157172.shtml

溝通越多反而越難溝通,怎樣才能高效率的傳達?
青山資本 青山資本

溝通越多反而越難溝通,怎樣才能高效率的傳達?

溝通越多,就越難溝通。

很多公司的工作都是從周二開始的,因為周一的主要任務就是開會。

公司發展越大,會有越來越多的溝通。新員工的加入,成立一個新團隊,會議成了讓所有人保持同一步調,進行信息同步和溝通的最好辦法。周會成為很多公司的“周一標配例會”,因為需要總結上一周的工作,布置和協調本周的工作等等。確實,適當的開會是必要的。

但是,但凡開會,總是牽扯眾多,大會小會各種,如何避免那種浪費時間,開了半天卻沒有結果的會議? 最近,Intercom上的作者Geoffrey Keating提出了一個原則,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不論是會議、郵件還是即時信息,應該記得一個最重要的準則是,溝通越多,就越難溝通。

這有點類似做軟件編程的人都知道布魯克定律(Brooks’Law),如果給已經延遲的項目增加人手,項目就會延遲更久。這個定律套用在會議上也是如此。如果開會的人增加,會議時間也會相應增加。

比如,有一個8人的會議,表面上看,8人的會議看起來沒有那麽複雜。但是,如果每個人都參與溝通,溝通立刻戲劇化的複雜了。

如果你擅長數學,可以用布魯克定律來算一下,公式是(n²-n) ÷ 2,即參與人數的平方減去人數,再除以2,最後,8個人的會議,需要28次連接進行溝通。

一個會議,需要28次的溝通連接,為了開好會,每個身在其中的人都應該保持專註,需要註意力集中。

創業公司里,註意力是一種稀缺資源。所以,如果不需要開會,不如用這個時間去做點別的事情吧。

但是,開會還是很必要的。重要的不是要不要開會,而是怎麽要開好會。Intercom 的產品副總裁Paul Adams認為,一個好的會議的標準有三個,需要有人負責,需要有主題,最重要的是要有討論結果。  要有負責人

1、他來主持會議;

2、有責任將會議內容聚焦在特定的主題上;

3、保證會議按時開始;

4、保證會議在正常的軌道上,在一定時間里完成一開始制定的目標。

如果你走進一個會議室,不清楚誰是會議的負責人,這時候可以“遛”了,趕快去做些更有價值的事情吧。

 說明會議主題

1、會議負責人在開會之前,應該說明會議的目標。比如,我們需要在到底選A還是選B上做一個決定;

2、會議負責人還需要清晰地定義討論主題的“底線”。比如,今天我們不會討論關於UI的反饋,我們只接受討論到底是選A還是選B;

3、會議進行中間,會議負責人可以收集寫下所做的決定,實施方案、項目負責人和日期;

4、最後一步,會議負責人需要讀出最後的決定,行動計劃和項目負責人,並確保這些沒有被誤讀;

5、最後,會議負責人可以發送一封類似“會議紀要”的郵件給各位與會者,把決定和實施方案再次告知各位,確保沒有誤解或者遺漏,並明確各位的責任; 6、如果工作的最後時限沒有確定好,具體實施的負責人有義務讓其他人知道。  開會的5個原則 

1、如果會議比預定的時間提早結束,趕快結束會議並離開。不要試圖用一些隨機的天馬行空的主題再填補這個時段;

2、如果你發現一個會議中,你不用在那里繼續開會了,就和大家說一聲,除非有人說你需要待在那里,你就可以起身離開了。沒人會生氣的;

3、如果你覺得這個會你不必去參加,就不用管這個會議是用來討論什麽的了。千萬不要為了“出現”在會上但卻不知道為什麽要開這個會;

4、開會永遠不應該是毫無必要地推遲決策的原因。當需要做決定時,不要等待開會。如果你需要反饋或者幫助,在一些例會前進行。

5、最後,你的時間很寶貴。確保開好會。你的同事會因此感謝你,每個人都是贏家。

如果一個會開的好,每個人都會感到項目有進展,事情也比之前清楚,整體感覺比較棒。一定要記著,會議是有機會成本的,要麽通過會議把事情解決,要麽把開會的時間讓出來做更重要的事情。

filehelper_1467681946852_21

溝通 思考 註意力 會議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266

減肥靠健康食品?醫師:不可能! 迷信瘦身效果 過量或常吃反而有害

2016-08-08  TWM

夏季衣服穿得少,很多人都「想瘦」,市面上出現多種與體態有關的保健食品; 但醫師呼籲,減肥不是吃什麼就能減,得從生活作息改起才有效。

前職棒球員陳致遠的太太林秀琴,日前出席代言新品發表會時透露,三個月內減重十二公斤,讓她所代言的產品在通路熱銷,成為網友討論的焦點。

夏季是減肥旺季,「吃什麼保健食品可以減肥」成為熱門話題。不過,在食品藥物管理署規範下,俗稱的「保健食品」應該叫作「健康食品」。依衛福部規定,健康食品能夠標示、宣稱的功能只有十三種,而減肥並不在其中。「民眾在市面上理應看不到減肥的健康食品。」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周珮如說。

沒錯,走進康是美、屈臣氏等通路或各大網路購物網站,都看不到「減肥」產品,但卻看得到「擊退體脂肪」、「迎接小一號的自己」、「超纖狂爆登場」、「窈窕天后」等字眼,容易讓消費者與減肥聯想在一起。

食品強調可瘦身 太誇大

這些產品,到底減肥效果如何?專業醫師話說得直接,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蕭敦仁說「效益不大」;台東醫院院長祝年豐說:「說不上治療」,認定沒有減肥效果;台安醫院減肥門診醫師林毅欣則說,「高纖、促進排便有可能,但局部瘦身、養顏美容就有點誇大。」主管機關又怎麼看?周珮如說,減肥藥目前全世界都只有一、兩種,何況是食品?「減肥不可能靠食品!」臨床上,達到減肥效果的機能有三種,抑制食慾、減少吸收和促進代謝。蕭敦仁說,若產品無上述功能,與減肥根本沾不到邊;如果有上述功能,還要進一步檢視三大問題,看產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經濟性又是如何。

「有效性」的部分,包括療程結束平均能減多少公斤?多少人能順利完成療程?以及一年、三年、五年後,體重是否還維持住,沒有增加?

蕭敦仁解釋,療程到底多久,民眾一定要知道,否則遙遙無期,而且是要平均值,表示不是個案;再者,若實驗過程中有很多人離開,剩下來的數據就不夠有意義。

許多產品標榜動物實驗效果,對此,蕭敦仁來個神回覆說:「人跟老鼠的飲食習慣一樣嗎?」動物實驗結果直接等於人體上的結果,是「很大的問號」。

接下來要看是否安全,過程中參與的人是否有副作用?最後是「經濟性」,曾有研究證明使用甲殼素一年後可多減一公斤,但所費不貲,一年要一萬二千元,相較於坊間擁有專業證照的減肥診所,一公斤約一、二千元,差別甚巨。

勿買成分含「瀉藥」產品

至於是否可以看成分來挑選產品?蕭敦仁說,成分差異性太大,且一般消費者也看不懂;不過他呼籲民眾,不要買成分中有番瀉葉的產品,因為這是「瀉藥」,雖然少量添加合法,但因排便變好,體重跟著減輕,是減肥的「假象」,在減肥醫師眼中,這是「不道德的行為」。

民眾瘋美形、窈窕等健康食品,祝年豐分析,大家把減肥當作一般行為來處理,但實際上肥胖應當作疾病來看待,因肥胖所帶來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不容輕忽。

他也警告,這些健康食品短期吃無所謂,但如果長期或是超過劑量就有害。門診常遇到二、三十歲的女生吃了兩、三個月的產品,結果全身無力、疲倦,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面對這些健康食品,林毅欣更是無奈地說,民眾以為貴的東西就是好的,不覺得醫生講的才是對的。

至於專業減肥醫師的忠告是什麼?幾乎每位醫師都強調,減肥不是單靠健康食品、代餐或藥物,就可達成目的,想要真正減肥,還是得從飲食習慣、運動等日常作息著手,才能保持健康的體態。

選擇「想瘦」產品

先問這幾個問題

有效性

療程結束平均減少幾公斤?

多少人完成療程?

1年、3年、5年後,多少人維持成果?

安全性

實驗過程中有無副作用或不舒服?

經濟性

平均減1公斤花多少錢?

撰文 / 林思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76

打造時尚形象、棄用致癌糖,顧客反而說不 垃圾食物衝高股價 打臉百事轉型

2016-07-25  TCW

百事變健康了?它想跟天然食品風潮,市場卻追捧其垃圾食物,儘管近日股價創新高,執行長盧英德的轉型路依然迂迴。

公司想轉型,消費者卻想它重操舊業,這是百事(PepsiCo)執行長盧英德(Indra Nooyi)的處境。近來百事轉做健康食品,消費者卻仍追捧它的可樂碳酸飲料與零食,這意味著盧英德想治好百事的「碳酸依賴症」將困難重重。

百事日前公布財報,今年第二季淨利(二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六百四十億元)高於市場預期,股價創歷史新高(見第六十八頁圖),盧英德功不可沒。身為印度裔女性的她,過去只當過策略顧問,十年前被提拔為百事執行長時,曾引起諸多質疑。然而公司在她治下股價漲近八成,營收亦領先對手可口可樂(Coka Cola)。如今盧英德已是《富比世》(Forbes)「全球商界最有權力的女性」第二名,僅次於臉書營運長桑柏格(Sheryl Sandberg)。

CEO行銷跨界

聘設計長,與精品、手機合作

自稱「叛逆分子」的盧英德,年輕時爬樹、玩搖滾。她執掌百事後展現的第一個特色是「重視細節」。她每週巡視產品在門市架上的陳列狀況,某次她親自試搬超市裡一箱旗下品牌的礦泉水,發現頗為費力,將降低女性購買誘因,她立刻要下屬設法減輕包裝重量。連超市飲料架上少一瓶百事可樂、冰箱門擋住百事的商標這種小事,她也不放過。《財星》 (Fortune)引述她的話:「我們要突破極限,追求執行的完美,最終目標是毫無瑕疵。」白天她在芝加哥發現問題,當晚專機降落紐約時,她就要求下屬「(當天)九〇%的問題必須已解決。」

她的第二特色在於跨界經營。二〇一二年盧英德找來在3M負責設計的波西尼(Mauro Porcini)擔任首席設計長—過去百事從沒有這個職位。如今有稜有角的AxL百事瓶子,就出自紐約曼哈頓蘇活區的「百事設計與創新中心」。她還將百事帶入時尚圈:在米蘭時裝週時,百事推出一個「可樂屋」(Kola House)時裝展示會,讓旗下洋芋片與精品結合。她推出Spire冷飲販賣機,這個仿效iPhone的裝置,以純白或純黑的簡約外型,搭配著展示一千種口味的觸控式螢幕。她還將百事品牌,授權給中國一家手機製造商,於是有了「百事手機」(Pepsi PI)。她想減少百事零食裡的鈉含量,又保持顧客喜歡的口味,最後從一家骨質疏鬆研究所裡找到解方。

企圖「改邪歸正」

聽輿論棄代糖,卻不被埋單

表面上看,盧英德似「不務正業」,但此乃環境所逼。健康意識抬頭,百事從碳酸飲料到洋芋片等主力產品,皆被視為垃圾食物。從美國費城課徵汽水稅,到巴西小學禁賣汽水,大環境對百事日漸不利。因此盧英德除了跨界經營,也推出茶、果汁、乳製品,「若顧客想追求健康,百事就須轉變。」她說百事轉型後,將生產更多「沒有罪惡感」的產品。

但百事轉型的第一個挑戰來自對手。近年來崛起的澤維亞(Zevia),打著「汽水大廠的替代選擇」旗號,標榜其飲料無熱量且用天然糖分,如今澤維亞的碳酸飲料在美國超市占有率六成,年營收破一億美元,該公司執行長史潘斯(Paddy Spence)表示:「人們不相信百事可樂或可口可樂的成分。」他稱挖掘越深,將會發現這些大公司用了「不可告人」 (nasty)的原料。

第二個挑戰來自自己,表現在「阿斯巴甜」(aspartame) 事件上。阿斯巴甜是一種高甜度代糖,輿論懷疑它有致癌風險,去年八月百事因此宣布其健怡百事可樂(Diet Pepsi)棄用該成分。新產品雖標榜「無阿斯巴甜」,消費者卻抱怨它不夠甜,不少顧客改暍對手可口可樂含阿斯巴甜的飲料。眼見市況不利,今年六月底百事又宣布重新使用阿斯巴甜。

抓不準顧客面貌

全因健康、垃圾食物都想做

百事出爾反爾,是消費者不同選擇的結果。例如人們擔心柳橙汁太甜而減少消費,百事旗下的「純品康納」品牌因此遭打擊。但百事另一款富含糖分的Mountain Dew飲料,卻在年輕男性裡廣受歡迎。盧英德稱消費者對非基因改造、天然成分趨之若騖,卻因此吃下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我們從未見過消費者的概念像目前這樣混亂。」

但根本原因是百事想魚與熊掌兼得。消費者本就有不同面貌,垃圾食物與健康食品各有所好,百事卻想將它們一網打盡。其實盧英德近年來雖力推健康食品,現實是百事大多數利潤仍來自垃圾食物:今年第二季百事旗下「菲多利北美」(Frito- Lay North America,生產洋芋片等零食)的營業利益,占整體超過三分之一。去年六月《財星》指出,百事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比,二〇一二年至二〇一四年間,從七%升至九%,「大多數都是舊產品的延伸。」

某次盧英德受訪時談到家庭,自承因工作繁忙而無法當個稱職母親,她自我解釋:「我們不能什麼都想要!」然而她掌管的百事,卻想做健康食品又做垃圾食物。百事能找到兩全其美之路嗎?這將是她留給世人的最大疑問。

撰文者楊少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683

調控下這些房子反而賣瘋了!就它80年都跑贏了資產通漲!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1-08/1051147.html

12070999.thumb_head

公眾號上海沃畫報最近推了一篇文章說,上海老洋房今年6-8月成交了50多幢!

要知道上海私有產權的老洋房總共只有200-250幢,其中產權清晰、可出售的老洋房全市不超過100幢!修繕完好的不足50幢!

物以稀為貴,今年成交的洋房中,巨鹿路的一棟就以近40萬元/平方米的成交價,刷新了華僑城·蘇河灣別墅34.49萬元/平方米的記錄,成為全國第一天價!

實際上,這套被稱為是“鄔達克上海處女座”的巨鹿路886號洋房,還不是上海掛牌單價最高的老洋房。盛大網絡首席執行官陳天橋目前意欲轉讓的嚴家花園,現在的掛牌價格已經達到了每平米63萬元。

根據沃畫報文章提供的信息,上海老洋房的價格最近幾年是一年一個價。以陳天橋的嚴家花園為例,過去幾年幾乎一年漲一億,從6億一直賣到了10億。

在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樓市調控下,這些老洋房卻賣出了史上罕有的成交量。但老洋房的價格不僅受房地產市場價格的影響,還和收藏市場的走勢有關,擁有一條自己獨特的行情。

70多年里,它的保值能力最強

如果將全球所有資產放在一起衡量,在過去70年的時間里,跑贏了通脹、跑贏了美國股市、跑贏了黃金石油的資產非常稀少,但上海的老洋房一定在列。

根據現存資料,上海現存老洋房造價比較高的,是延安西路64號,嘉道理住宅(現上海少年宮),僅造價就達到100萬兩銀子。

建國後新修的《上海房地產誌》記載,民國時上海地價最貴的,地價平均達到16萬兩。以上述價格計算,嘉道理住宅的地皮當時的價格也就在336萬兩白銀。整個房子加起來的購置成本應該在436萬兩白銀。

這在當時這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由於當時的白銀計量單位采用市斤制,每兩白銀僅為31.25克。如果當時這436萬兩銀子不用於購買房子,而是一直存放在銀行,那麽按照今天的白銀價格,應該只有5億元人民幣。

不過,如果當時這部分白銀如果能換成黃金,價格就不一樣了。按照當時的價格,一兩金子大概等於21兩白銀、30元銀元。以今日的黃金牌價,大概可以達到20億元人民幣的水平。

但是,如果以嚴家花園的價格評估建築面積達到3300平米的嘉道理住宅,目前的市場估值至少在20億以上。而這尚未考慮到地價,比起占地只有8.5畝的嚴家花園,後者不僅占地面積比它大出一倍,達到21畝,而且地理位置也更靠近上海的核心區域,且當時的建造投入遠遠超過後者,和後者相比建築本身所蘊藏的人文故事也更具傳奇,因此整體估值很有可能能達到30億元以上。

可以說,上海的老洋房,是過去60年時間里少數能跑贏實物通脹和資產通脹的投資品。能和上海老洋房一較高下的,也許就只有美國的道瓊斯指數了。

這不僅和上海老洋房的不動產屬性有關,也和它的收藏價值有很大的關系。在國內的私人藏品中,歷史建築一直是最受高凈值人群歡迎的一個品類。

《胡潤財富報告》稱,64%的富豪喜愛收藏,男富豪比女富豪更喜歡收藏。億萬富豪比千萬富豪更喜歡收藏。在這個背景下,不僅上海的老洋房升值迅速,北京的四合院、府邸升值潛力也很大。
傳媒大亨默多克買下的北京四合院,面積250平米,買入時的價格是1000萬,而在2014年時估值已經上億。

新洋房、四合院,能跑贏大市嗎?

然而,無論是上海的老洋房,還是北京的四合院,不僅供應非常有限,而且需要持續修繕和維護,不僅每年需要花費一定費用,而且也影響了房屋的使用。

在這個背景下,新建的專供收藏用的產品出現了,它就是各種中式住宅。

在蘇州桃花源,銷售人員說,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客戶,不是蘇州本地人。他們買房的目的,不是為了自住,不是為了投資,就是為了收藏。

和蘇州桃花源的購房客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江南園林的愛好者一樣,泰禾在通州開發的運河上的院子,也因為蘊藏了大量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成為收藏界的重要目標。上周泰禾和信達的聯合品牌會,雖然沒有實物產品推出,卻吸引到了數百人前往上海展覽中心想提前一睹上海院子芳容。

由於西方的發達,很多國人不再自信自己的文化,總覺得中國文化,不能和歐美相比。然而,進入新世紀後,國人突然發現中國傳統的很多文化是很先進的、很優秀的。邦爺的MBA導師就曾說,西方流行的漢學熱,就是因為他們突然發現,中國古人所推崇的文化,才代表著未來世界發展的趨勢。

古代道家提出,人們應該尊重萬物自然天性。而這種尊重自然,適應自然的“道”恰恰是今天現代文明所匱乏的。西方認同了中國道的觀念,而西方的這種認同,最後又傳導至中國,引發了一輪又一輪國學熱。目前很多雙語學校也推出《三字經》、《論語》等儒學內容,想把我們中國古文化重新承繼回來。

在這樣的文化趨勢下,盡管目前還沒有數據反映,房地產企業新造的融合大量中國古代文化的產品,在二手房市場出現快速的升值,甚至銷售人員都說中式住宅是小眾產品。但在中長期升值這件事商,邦爺還是願意給中式園林、中式院子投一票,因為它們代表著世界文化可能的未來。

不過,看好是一回事,投資還是另外一就事。這里邦爺需要提醒各位,購買中式院子,絕不只是簡單賣了就行。業主可能需要為院子的內裝修,投入大量精力和金錢,不斷的調整其中都細節,顯示出自己的高雅文化情趣。

之前上海老洋房的市場數據顯示,即使同一地段,不同設計師,不同的內部裝飾,不同的故事,以及房主不同的情趣,都會影響一套房子未來的升值能力。往往那些更明白應該怎麽生活的房子才更值錢。但大多數時候,懂得怎樣生活,比單純買一套房子難得多,沒有自購的修養、學識和閱歷,很難“養”出一套好房子。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邦地產立場。

希望此文能對您有所幫助,更多問題可以加入邦地產粉絲群交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286

在創投市場的涼風中,為什麽反而更要“狂熱地”融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07/160230.shtml

在創投市場的涼風中,為什麽反而更要“狂熱地”融資?
x1ang.li 鄭立濤 x1ang.li 鄭立濤

在創投市場的涼風中,為什麽反而更要“狂熱地”融資?

我們希望能夠提供給創業者們一些更加獨特且有價值的視角,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一些關於初創公司創業的誤區。

本文系線性資本微信公眾號ID:LinearVenture)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 x1ang.li 鄭立濤

萬眾創業的時代洪流浩浩蕩蕩,在政府扶持、媒體報道、資本追捧的多方催化下,創業這個概念被套上了萬眾矚目的光環。很多原本大公司的高管亦或是各行各業的精英紛紛追逐著歷史的進程,投身進入了創業的洶湧澎湃的浪潮中。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適應初創公司的節奏,即使是曾經在各自領域取得過輝煌成就的精英們,在治理初創公司時同樣會有不少困惑。並且這樣的困惑常常會因為市場上充斥著的嘈雜的噪聲而加劇,關於治理初創公司,有各種各樣的文章、言論,卻大多沒有談到點子上,反倒給經營者們造成了很多誤區。

大家所以為的初創公司的經營邏輯經得起推敲嗎?媒體宣傳報道、創業圈大佬們宣揚的創業經驗靠譜嗎?究竟什麽樣的經營管理理念才是適合小公司的?主流的創新創業理論之外,我們希望能夠提供給創業者們一些更加獨特且有價值的視角,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一些關於初創公司創業的誤區。

誤區一:“小公司/初創公司應該專註於主營業務,少把心思放在融資上,把利潤做上去了投資人自然會蜂擁找上門來”

誤區二:“小公司,只需要招一些普通的馬仔就夠了,能人我們不需要” 

誤區三:“小公司,需要控制人力成本,工資應該開得比大公司低”

誤區四:“小公司不需要采取流程管理”

……

在過去一兩年的創業大潮中,的確有相當多創業公司將制作BP視為主營業務,催生出了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to-VC;甚至“以虛假作弊甚至欺騙的手段做創業項目”(盛希泰語)。因此,不少VC及成功的創業者紛紛站出來告誡後輩們:“小公司/初創公司應該專註於主營業務,少把心思放在融資上,把利潤做上去了投資人自然會蜂擁找上門來”。很多創業公司也以“不把心思放在融資上”為榮,並以此作為企業對外宣傳的重點。

然而,這個說法本身值得商榷。一部分創業公司確實因為融資而迷失甚至扭曲了自己的發展,但這不代表創業者遠離資本就能萬事大吉。俗語有雲: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目前市場上99%的創業公司都受到自身融資能力或是外界宏觀市場的限制,導致融資額低於業務增長的需要,限制了自身發展的腳步。換句話說,融資能力是99%創業公司的主要瓶頸,創業公司大多數是缺錢的。所以,在所謂“資本寒冬,全民炒房”的今天,對這些創業公司說“你們少想著資本運作,多想著主營業務”的行為,無異於對著一群營養不良的人說:“你們少吃點,不然小心三高”,這是非常荒謬的。

人們誤以為資本運作是大公司或者是創業後段(如C輪、D輪)公司才需要關註的事情。然而事實是,越是早期的公司,就越應該積極地擁抱資本、掌握資本運作的奧秘。

實際上,越是早期的公司,就越應該積極地擁抱資本、掌握資本運作的奧秘。

想想吧,作為創業公司的經營者,如果你有一個很贊的idea,一個清晰的贏利模式和戰略,現在不甩開膀子大幹一場,更待何時呢?資金不足往往是限制住很多公司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顧忌融資的負面效應,或者融資能力不夠強,導致公司賬上現金不足,反倒會給公司的成長帶來非常大的阻力:因為能夠發出的工資預算有限,只能開低工資招進幫倒忙的員工;因為采購資金極其有限,無法通過大批量訂貨壓低上遊供應商的報價,只能一分錢當兩半花,導致項目進度緩慢;因為公司是初創企業,沒有足夠的信用讓下遊渠道商墊貨,自身又沒有足夠的錢鋪貨,導致渠道拓展緩慢;因為廣告預算捉襟見肘,導致產品做出來賣不出去……因為缺錢,創業公司的每一步都會面臨無法想象的阻力,再好的想法也沒辦法迅速推進付諸實踐,最終,如果友商搶先一步融到資金,提前占據了了市場,即使友商的團隊能力各方面都相對遜色,最終死的也會是因為缺錢而步履維艱的這家創業公司,不是友商。對於創業公司而言,有時候融資能力會成為決定生死的關鍵因素。

為什麽要提倡擁抱資本的力量?

第一,嫌貧愛富是所有人的天性。沒有人能改變人的天性,唯一能被改變的只有公司自己。一輪有效的股權融資不僅僅簡單地改變公司的資本結構,而且全方位助推公司發展。高估值的創業公司更容易受到資本圈的關註和媒體的報道,這在無形中降低了公司的公關成本。知名VC的引入對創業公司自身的實力也是強有力的背書。公司知名度的提高能夠幫助公司吸引更優秀人才,也能幫助公司更順利地與合作夥伴展開合作。

第二,在人才、上遊、下遊、消費者、流量、債權貸款等等各種外部資源中,只有天使投資對於初創團隊是最最友善的,沒有“之一”。首先,頂尖的人才傾向於在有光環的大企業謀求高薪崗位,待遇一般的公司往往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其次,由於采購數量的限制,上遊企業對創業公司開出的采購價格一般更高,而下遊企業也往往拒絕墊資;再者,消費者傾向於購買有品牌形象積澱的大企業的產品,而不是名不見經傳的創業公司的產品;最後,創業公司的流量獲取成本也比大企業要高得多。除此之外,更不用提債券貸款,沒有資產抵押、沒有信用背書的初創公司基本沒有辦法通過債券融資的方式獲得資金…綜上所述,幾乎所有的各項外部資源對於初創團隊、小公司都是不友好的,唯一一個例外的就是以天使階段的VC為代表的早期股權融資。在初創公司公司尚不起眼且“一窮二白”的時候,早期股權融資能夠及時給到公司極大的助力。

第三,對於創新型的創業公司來說,無論是技術創新還是模式創新都意味著“離錢遠”,所謂的“離錢遠”就是指從投入到最終現金利潤的回報周期相對偏長,因此初創公司需要充足的資金儲備作為緩沖。特別是對於一些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或者培養市場的公司,創立早期更是需要資本的力量來支撐。包括Facebook在內的一系列偉大的公司,在創建早期都是無法盈利的,但這不代表他們商業模式本身有問題。對於這樣的公司而言,前期的不盈利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後期優勢,為公司打開更大的格局。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風險投資的錢對於公司而言至關重要。

更何況,這句“小公司應專註於主營業務,少把心思放在融資上,把利潤做上去了投資人自然會蜂擁找上門來”,如果仔細回味,相信各位也會感覺非常似曾相識。沒錯,就是這一句,讓多少人深受其害:

“你現在是學生,主要任務是學習,少花心思在別的上面,等將來出人頭地了,到時自然會有大把的白富美/高富帥看上你。”

投資 融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8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