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訪金燦榮:美國為何在南海鬧事,會鬧多久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9922.html

南海問題仍是各方關註焦點,一些國家不斷借機鬧事,挑撥是非。

5月27日,七國集團(G7)峰會發表宣言,提及南海有關問題。這次峰會是日本牽頭G7對抗中國的一場鬧劇,但各方意見並不一致,結果失敗了。

中國外交部在當天新聞發布會上表態,稱此次日本主辦G7峰會,炒作南海問題,渲染緊張局勢,不利於南海局勢的穩定,也不符合G7作為發達國家經濟治理平臺的身份。中方對日本和G7作法表示強烈不滿。

此前,菲律賓單方向海牙國際仲裁庭提起南海仲裁案,可能在近期做出最後裁決。各方都非常關註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結果,中國的應對,各方的反應,以及仲裁結果對未來南海問題走向的影響。

南海問題已經成為國際輿論和地區地緣政治博弈的焦點。美國為何要花這麽大精力在南海鬧事?會鬧多久?中國會如何應對?

圍繞這些問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中國對外戰略研究中心主任金燦榮教授。

金燦榮指出,南海仲裁案是一個政治操作下的以法律為外衣的戰略行動,與之相配合的一定會有後續的措施,包括輿論、外交、經濟制裁和軍事威懾。

他認為中國的應對方式,是以軟性的說理方式為主,拉朋友圈、闡述立場都是軟性的。“這些應對說明中國還是尊重國際法的。”

金燦榮認為,最後的贏家是中國,中國要有這樣的自信。從綜合國力發展趨勢來講,時間對中國有利。南海對中國也有利,南海是中國近海,從技術上、地理上中國控制南海更方便一點。

 

南海國際仲裁有水分

第一財經:接下來海牙國際仲裁庭宣布對所謂“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結果,這對下一步南海問題的解決會有哪些影響?

金燦榮:首先,海牙國際仲裁庭(international court of arbitration),最好不要翻譯為國際仲裁法庭,它是國際法院的附屬機構,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國際司法機構。它有點像勞動仲裁委員會,不是法院本身,有準司法權,但不具有完全司法權。

因此國際仲裁庭最後得出的結論不能叫做司法裁決,而應該叫做仲裁意見。我們要清楚其法律效力中有一定水分。

雖然海牙國際仲裁庭不是嚴格意義的國際法庭,其效力有問題,但因為這個事(“南海仲裁案”)本質上不是一個法律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這是美國人幫菲律賓策劃的,幫忙準備了3000多頁的起訴書等材料。

所以,既然不是法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就要看美國如何解讀仲裁結果。美國一定會解讀為一個國際司法裁決,不管其原來性質如何,效果上會給中國有相當大的壓力。

仲裁的內容,一塊對中國非常不利,一塊對中國可能不利、可能有利。一是“九段線”的法律地位,一般預計其裁決結果會對中方非常不利,因為中國很多南海的權利申訴是跟“九段線”的主張有關系,但如果這一基礎被撤掉了,形勢對我們會不利。

另一個是對南海島礁的定位。比如太平島是否是島,中業島是否是島。這方面的裁決結論現在不好判斷,中方是否一定輸。如果裁決說太平島都不是島,那就太過分了,對海牙國際仲裁庭未來的信譽會形成問題。在這方面有可能裁決還是會承認南沙的島礁還是島。

當然,這個裁決本身就違反了國際法,無論仲裁庭作出什麽裁決,都是非法無效的,中國不會接受,也不會承認。

 

中方可能面臨四大壓力

第一財經:中國應該如何在雙多邊外交及國際輿論上應對所謂“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結果?

金燦榮:從中國角度要做好準備,裁決庭的結果是一個政治性的意見,而這種政治性又操縱在美國人手里,所以說結果很可能對中國不利。

我估計隨之而來的是一輪輿論壓力,要求中國接受仲裁結果,否則就宣稱中國不尊重國際法。

接下來還會有一輪外交壓力。讓美國的好多“小朋友”去表態。

如果上述壓力不見效,美國會將中國的行為與某些經濟活動聯系起來。可能會有個別傻一點的國家搞經濟制裁。

另外有可能有一點軍事壓力。如果裁決結果對中國很不利,中國又不服,美國等國可能以此為借口,加大軍事幹預,這樣就可能有軍事壓力。

總之,我們心里要知道,這是一個政治操作下的以法律為外衣的一個戰略行動,與之相配合的一定會有後續的措施,包括輿論、外交、經濟制裁和軍事威懾。

 

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行為

第一財經:中國當時出於什麽考慮沒有參與南海仲裁案?

金燦榮:我認為有這麽幾個理由。

一,中國對國際法的理解。中國認為國際法是很大的複雜的體系,海洋法是國際法體系中的一個新成員。現代國際法可以追溯到17世紀格勞秀斯先生,到現在21世紀,已經400多年了。而海洋法是1982年生效的。海洋法還具有其邊界,不涉及到主權爭端。海洋法明確了主權確定的前提下具有怎樣的海洋權利。海洋法並無權力解釋主權歸誰。

此次仲裁涉及到主權歸屬,從中國角度講,此次仲裁是越權的。既然仲裁越權,其本身違反了國際法,我們就根據我們對國際法的理解來表達我們對國際法的尊重。法官也會違法,也應該受到法律的制約。

第二,中國理解南海仲裁行為不是一個法律行為,而是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行為,所以中國認為沒有必要參與這個遊戲。

第三,從功利的角度講,如果中國參與,就是給其捧場,意味著接受其規則。而提起仲裁本身就是違法的,而且中國必輸無疑。中國沒必要浪費這個功夫。

 

中國尊重國際法

第一財經:中國應該如何在雙多邊外交及國際輿論上應對所謂“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結果?

金燦榮:中國與一般國家不同,是很友好的國家。我推測中國有如下應對:

首先是講理。盡管我們認為整個操作是不合理的,但我們還是說理。政府會發布白皮書,系統闡釋中國立場。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外事委員會等立法機構代表民意,以其立法機關的形式闡釋。學者從民間角度,以學者的方式說理。相信會有很多學者參加國際會議,表達中國立場。

第二,應對外交壓力,是拉朋友圈。外交部正在這樣做,到目前已經40多個國家對南海問題表態。

第三,如果西方國家以南海仲裁結果為借口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軍事威懾,中國相應的政策措施也會等待著。

我認為中國是以軟性的說理的方式為主,拉朋友圈、闡述立場都是軟性的。這些應對說明中國還是尊重國際法的。

 

南海問題會緊張很長一段時間

第一財經:從國際關系的角度,如何看待南海問題給中國周邊安全環境帶來的變化?

金燦榮:南海問題會緊張很長一段時間。南海問題緊張的直接原因是美國介入。南海問題已經存在了四五十年了。上世紀60年代後期,東南亞國家開始主張他們的權利,也有搶島等一些行動。從二戰結束到60年代有20年他們是不管這個事的,中國當時劃了南海斷續線,做權利主張,他們也不挑戰。60年代開始相關國家對南海島礁有爭議,到現在是50年左右。但這50年大部分的時間都比較平靜,現在熱起來主要是因為美國介入。

第一財經:你長期做美國研究和中美關系研究,美國為什麽這麽重視南海問題?

金燦榮:我理解,美國好像把中國在南海的行為擡得很高。美國認為中國是否尊重國際法,中國是否接受美國制定的國際體系,就看中國在南海的行為。美國將中國在南海的行為看作指標一樣的東西。

而中國不這樣看。中國的國際行為很多、很豐富。涉及到中國的核心利益,當然堅決維護。當前中國將南海看作核心利益,堅決維護。其他利益,比如氣候變化、核安保、國際反恐、防範埃博拉和寨卡病毒擴散、網絡合作等,中美能進行很好的合作。

中國利益也是分層的,有核心利益,重要利益,一般利益。很多利益是可以合作的。在南海的利益不能動,是與其他利益分開的。美國不認為這樣,它們把這個當成中國行為的全部,而我們看仲裁是不合理的。

第一財經:美國現在怎麽看南海問題?

金燦榮:第一,美國將中國的南海行為賦予很高的戰略意義。美國認為,中國在南海的行為是未來中國所有國際行為的走向,這從方法論上看有問題,但美國就這樣看了。

美國認為中國在的南海行為,對未來的戰略意義很大。如果中國的南海行為成功了,建了很多島,並牢牢控制,南海成了中國的內海,中國的戰略地位將大大改善,美國及其盟國的利益會受損。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貿易90%經過南海,只有10%繞路經澳大利亞的南部航線。美國認為中國反過來可以鉗制他們。

其實中國完全沒有這樣的意圖。中國主張南海島嶼歸屬中國,航行自由沒有問題。但美國認為這是因為中國尚未控制,控制了可能就這樣做。盎格魯薩克遜民族是非常務實的民族,很現實主義,他們不看你今天說什麽,而看你能力的增長。現在你沒有能力,你允許大家走;以後有能力了就可能不許大家走了,我就不能依賴你的意願。

第二,美國將南海本身的戰略價值看得很重。南海如果被中國控制,成為中國內海,中國就不僅能控制兩洋水道(印度洋太平洋),而且南海成為中國內海後,軍事上,中國的殺手鐧——戰略核潛艇就有了安全堡壘。實際上,真正的軍事大國就是中美俄三家。美俄都有戰略軍事堡壘,美國很強,大西洋太平洋都是他們的堡壘,俄羅斯有北冰洋,中國原來沒有,如果有了南海就有了。中美俄三大國,戰略核武器的威懾力就均等了,他們很害怕。

第三點,小一點,美國認為,南海被中國控制,美國西太平洋軍事據點關島,和美國印度洋軍事據點迪戈加西亞島之間的聯系就被中斷了,迪戈加西亞就孤懸海外。這弄不好,美國就得撤退,放棄印度洋。美國的全球戰略布局就破了。

因為美國對南海賦予這麽多的戰略考慮,所以美國對中國在南海的行為一定會加以抵制,現在借仲裁意見施加壓力,以後還會用別的招數施加壓力。這種博弈我認為會進行很長一段時間。

第一財經:您認為中美就南海問題的博弈會持續多長時間?

金燦榮:多長時間不好說,會進行很長時間。

我個人推算,可能最後的結果是中國綜合國力發展,在南海穩定推進我們的建設。十年以後,中國名義 GDP 和美國差不多,其他實質力量,技術產業軍事和影響力都再上一個臺階,綜合實力匹配美國,包括在南海的軍事力量比較堅強了,估計十年以後美國就撤退了,就不鬧了,找別的地方去鬧了。

第一財經:中美就南海問題的博弈,最終誰會是贏家?

金燦榮:最後的贏家是中國,中國要有這樣的自信。大態勢還是對中國有利,中美綜合國力增長還是中國更快,雖然中國現在經濟增長慢了,從原來10%的兩位數增長到現在百分之六點幾,但是一般權威經濟機構還是認為中國未來經濟增長潛力在8%左右。美國增長潛力是2.5%。美國用足了也就是2.5%。

從綜合國力發展趨勢來講,時間對中國有利。南海對中國也有利,南海是中國近海,從技術上、地理上中國控制南海更方便一點。

我的直覺是,中國在南海博弈上有天然優勢,美國戰略家沒有選好地方。因為長期博弈下去,美國是可能輸掉的,不是一個很聰明的選擇。

美國計劃接下來就南海問題與中國要緊張幾年,博弈辦法是這樣的,一是自己加強軍事存在,保持軍事上某種優勢。軍事力量回到菲律賓的五個基地,開始用新加坡樟宜基地,越南基地。

二是充分利用中國與東盟聲索國的矛盾,並且拉一些域外國家來幫忙,如歐盟、印度、日本、澳大利亞等等。

三是法律上會有新的伎倆,並且配合輿論壓力,這一輪過去還會有。中方要做好心理準備,美國對於南海問題高度關註,中國因為涉及到核心利益也無法退讓。今年內會有緊張,大家會在緊張中努力控制危機,避免導致沖突。到年底控制一下可能會好一點。但長期的對抗會延續,我大概估計是10年左右。要博弈到中國的綜合力量趕上來了,在南海的優勢十分明顯了,才可能改換別的領域博弈。

 

要避免南海問題的外溢

第一財經:中國具體要做哪些工作來應對?

金燦榮:一是要加強研究,在法理上做好工作。因為估計除了菲律賓仲裁案,美國還會鼓勵其他仲裁案,一個接一個。菲律賓仲裁案可能會挑戰中國“九段線”,之後其他國家可能會跟進,伸張他們的權利,中國要制止“多米諾骨牌效應”。

中國還是以講理為主。盡量控制南海問題對中國與東盟關系的幹擾。域外國家,中國與其發展雙邊關系,控制其介入南海的沖動。中美關系本身,也要控制南海問題對整個中美關系的沖擊。

中美會因為南海問題有一些緊張,但中國還是不要放棄習近平主席講的“與美國共建新型大國關系”的目標。中美有一種歷史責任,跳出“修昔底德陷阱”,就是老大老二必有一戰的歷史悲劇。中美兩家太強大了,如果中美沖突,將是人類的災難。

現在的麻煩的是主觀上我們想跳出,但客觀上問題在突出。所以,南海問題在堅持立場的同時,不要讓南海問題外溢到其他問題上。別的方面,還是尋求與美國合作。與美國共同推進構建新型大國關系。

對其他國家,也要這樣,不因為別的國家介入南海問題而放棄在其他領域的合作。

 

美國對華戰略猜疑加強

第一財經:是中國去年開始的島礁建設刺激了各方對南海問題的反應嗎?南海問題的本質是什麽?

金燦榮:關於島礁建設,從中國角度看,美國是在實行雙重標準。南海不是中國最早進行陸域吹填的,最早進行土木工程的是其他國家。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的研究顯示,45年前馬來西亞、越南就開始這麽做。美國一直沒有發聲。一旦中國開始弄,美國就開始幹預。

中國認為美國立場是不客觀的,雙重標準的。美國認為,其他國家是小打小鬧,中國規模太大。美國認為其他國家就是拿個玩具槍在那比劃,中國一來就是 AK47真槍。但美國這個理由從法律上講有問題,標準不統一。

美國現在感覺到中國在南海的行為從長期來看會影響美國的戰略利益,那些國家小打小鬧不會影響美國的戰略利益。

第二,中國的行為導致周邊國家有點緊張,周邊國家邀請美國來參與南海問題。

第三,美國現在整體上對中國的戰略猜疑是加強的。原來美國認為中國是美國的好學生,在美國體系內崛起。美國有一段時間認為中國崛起是他的功勞,把中國當學生,有點高徒出自名師的期待。中國幹得好,美國有面子。很長一段時間美國對中國的崛起很容忍。

最近兩年,感覺不對勁,這個“學生”要另立門戶了,在江湖上就是欺師滅祖。中國開始一帶一路、亞投行、金磚銀行、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自己搞自己的貿易圈。

美國好像覺得,中國總的外交戰略不是繼續在美國體系內崛起,而是要另立中央,另辟門戶。美國的警惕就上來了。戰略猜疑上來以後,必然賦予中國在南海的行為更大的戰略價值。

中國的工程能力的確太強了。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有一個統計,過去45年,馬來西亞、越南、文萊、菲律賓加上中國臺灣,一共填了100英畝。中國大陸一年半的時間填了3000多英畝,效率相差1000倍。確實把他們嚇著了。中國一般不出手,出手不一般。

與其他方面聯系起來看,美國認為中國不再是他的學生,而是其競爭對手了。

再加上,最近菲律賓、越南哭哭啼啼拉美國進來,所以才有了從去年年中開始,美國突然轉變對南海問題的態度。然後就開始中美直接博弈。

美國是一個很有行動能力的國家,一旦重視這個問題,辦法還是很多的,會讓對方非常難受。

現在感受下來,美國對南海問題打得很有章法,沒理找出理來,美國的話語能力很強。因為原來說,美國不是南海區域內的國家,有什麽理由參與呢?美國提出了“航行自由”,“合法”介入。

關於“航行自由”,盡管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講過好幾次,能否舉出一例,影響航行自由的例子,但美國舉不出來。政治問題法律化,借對中國不利的法律結論,進行輿論炒作。離間中國與周邊國家其他國家的關系。

某種意義上講,這種事情發生也是必然的。中國力量強大,美國一定會感到緊張。中國這個國家坦率講,我們自己都低估了,中國這個國家非常厲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72

外交部:對日方和G7峰會炒作南海問題強烈不滿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9810.html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問:5月27日,七國集團(G7)峰會發表宣言,提及南海有關問題。有評論認為此次峰會是日本牽頭G7對抗中國的一場鬧劇,但各方意見並不一致,結果失敗了。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日本還特邀7個國家舉行“7+7”會議,中方如何看待?

答:中方在南海開展的有關活動完全是主權範圍內的事,正當合法,無可非議。中方一向堅定維護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但航行自由不等於橫行自由,中方堅決反對個別國家打著航行自由的幌子抹黑中國。事實上,越來越多國家和組織理解和支持中國與有關國家根據雙邊協議和地區共識通過談判協商解決南海有關爭議,反對域外國家幹預南海問題,贊同中國為維護南海和平穩定做出的努力。

此次日本主辦G7峰會,炒作南海問題,渲染緊張局勢,不利於南海局勢的穩定,也不符合G7作為發達國家經濟治理平臺的身份。中方對日本和G7作法表示強烈不滿。希望G7各方本著客觀公正的立場和態度,恪守在有關領土爭議問題上不持立場的承諾,停止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多做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的事。

我們註意到G7同7個特邀國舉行擴大會。如何開會是G7自己的事,但會議不管討論什麽,都不應損害其他國家利益,不應加劇刺激地區緊張。我還要強調,在當前複雜世界經濟形勢下,希望G7作為討論世界經濟的論壇,聚焦於國際社會關心的經濟和發展問題。中國即將舉辦G20會議,我們歡迎有關國家能夠參與到G20這一更具廣泛代表性的平臺上來,為全球經濟治理發揮建設性作用。

問:奧巴馬總統今天訪問了廣島,中方對此作何回應?王毅部長今天上午對此發表了一些看法。他說了什麽?

答:今天上午外交部舉行廣西壯族自治區全球推介活動期間,中外記者向王毅部長詢及對日本政府邀請外國領導人赴廣島訪問的看法,王毅部長闡述了中方看法和立場。王毅部長表示,廣島值得關註,南京更不應忘記。受害者值得同情,但加害者永遠不能推卸自己的責任。

問:日前,歐盟駐華代表團發表聲明,對中國關押所謂“維權律師”表示關切,呼籲中方釋放有關人士。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國是法治國家,司法機關依法辦案。任何人違反法律都將受到法律制裁,不存在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殊群體。

歐盟對中國司法機關正常辦案指手畫腳,這種作法本身就違背法治精神,是對中國司法主權明目張膽的幹涉。中方堅決反對,也絕不接受。

我們敦促歐盟駐華代表團切實遵守《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規定,停止幹涉中國司法主權和內政,與中方共同推動中歐關系健康向前發展。

問:據報道,聯合國維和行動負責人拉得索斯稱,聯合國計劃在今年底前建立1.5萬人的維和待命部隊,可在短時間內派至沖突地區。拉得索斯表示,中國去年提出成立8,000人的維和待命部隊意義非凡,對中國向蘇丹派遣維和部隊和運輸直升機表示贊賞。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聯合國維和行動是聯合國履行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職責的重要手段,在緩和緊張局勢、解決地區沖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堅定支持並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迄今,中國共向聯合國維和行動派出軍事人員、警察和民事官員3萬余人次,目前有3000余人在10個任務區執行任務。去年習近平主席在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期間,宣布了中國支持聯合國維和行動的一系列重大倡議。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推進落實有關工作,願同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各方就此保持溝通協調。

問:法國駐俄羅斯大使稱,法方希在6月10日舉辦聯合國安理會部長級會議,討論維和行動中保護平民安全問題。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是否會參加?

答:你提到的法方建議,我需要了解。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方同俄羅斯、法國等一直保持著密切溝通。相信只要是有利於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事情,中方都會積極參與並發揮建設性作用。

問:印度總統慕克吉訪華期間與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會晤,雙方進行了一系列會談。你認為訪問成果如何?尤其是在印方希望中方支持印方向安理會1267委員提交的列名申請這個問題上。

答:應習近平主席邀請,印度總統慕克吉於5月24日至27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和張德江委員長與慕克吉總統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會見,就中印關系和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地區問題交換意見,達成了許多重要共識。雙方同意發揚中印文明互鑒的傳統,加強兩國全面合作,將中印戰略合作推向新高度。

此次訪問的成果和共識,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雙方一致同意:政治上,將保持領導人接觸交往勢頭,完善中印關系頂層設計,用好各類雙邊對話機制,不斷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務實合作方面,繼續推進鐵路、產業園區、新能源等領域合作,鼓勵和支持更多省邦和城市締結友好關系,不斷提升合作水平。雙方同意加強投資、貿易、旅遊等領域合作,繼續采取措施,以建設性的方式,不斷擴大雙邊貿易,在發展中推動兩國貿易向更加平衡方向發展。為幫助印度信眾實現朝聖夢想,中方願逐步擴大印官方香客經乃堆拉山口赴西藏自治區神山聖湖朝聖規模。雙方同意加強反恐領域的雙多邊合作。分歧問題上,雙方同意既要想方設法去解決問題,又要實事求是,管控好短期內難以解決的問題,不使分歧成為兩國友好合作的障礙。雙方同意繼續通過特代會晤機制,推進邊界談判進程,同時,共同努力維護好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另外,在國際地區事務上,雙方表示將積極看待彼此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相互支持對方辦好今年的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和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在國際舞臺上發出中印共同的聲音。

關於你提到的聯合國1267委員會有關列名問題,雙方就反恐合作交換了意見,認為恐怖主義是全人類的共同敵人。雙方願在推進雙邊反恐合作的同時,加強在聯合國、金磚國家機制等多邊框架內的反恐合作,共同維護地區安全和穩定。

問:昨天,在G7峰會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目前出現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前的征兆,對此各國首腦的看法不一致。中方有什麽看法?

答: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受到各方高度關註,主要經濟體增長均不及預期,受國際大環境影響,新興市場增速有所放緩,但長期向好的大趨勢並沒有改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報告調低了世界經濟增長預期,但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則從6.5%調高到6.7%。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25%,是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大家都在講結構改革,有的在說,有的在做,中國的結構改革,無論是廣度、深度還是力度,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

在這樣的背景下,各方都對中國今年主辦G20杭州峰會抱有高度期待,希望G20杭州峰會能夠為世界經濟指明方向,增添動力。作為今年G20主席國,中方希望與各方一道,聚焦當前世界經濟的重大突出問題,推動G20通過創新和改革,挖掘增長新動力,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

G7成員都是G20成員,我們希望G7能夠發揮建設性作用,支持G20杭州峰會取得豐碩成果,幫助世界經濟重新煥發生機。

問:昨天《中國日報》社論稱,日本應該為廣島核爆炸負責,你有何評論?

答:我們已經表達了中方有關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76

專訪朱鋒:南海問題的本質是什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7457.html

菲律賓單方面向海牙國際仲裁庭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可能在近期做出最後裁決。

12日,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徐宏向中外媒體闡釋了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所涉國際法問題,強調有關仲裁庭不具任何法律效力,對這個案件沒有管轄權,無權作出裁決。徐宏指出,首先,提請仲裁的有關事項如果超出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就不能采用強制仲裁。菲律賓提請仲裁的實質是南海部分島礁的領土主權問題,已經超出了公約的適用範圍,因此不能提起強制仲裁,仲裁庭也沒有管轄權。其次,如果有關爭端涉及海域劃界、歷史性海灣或所有權、軍事活動或執法活動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締約國有權聲明不接受強制仲裁。

各方都非常關註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結果,以及仲裁結果對未來南海問題走向的影響。為此,《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了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南京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朱鋒教授。朱鋒認為,南海問題的緊張將是長期化的。

在他看來,南海爭議最複雜的一面,就是已經從單純的南海主權聲索國之間的海洋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的爭議,因為大國的插手和幹預,蛻變成了亞太地區最為緊張的地緣戰略博弈的焦點。

朱鋒強調,南海問題的本質,已經遠遠超越了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的爭執,變成了兩種歷史性力量的碰撞。這兩種歷史性力量,一是美國從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在西太平洋長久享有的、不受挑戰的海空優勢;二是中國立誌成為“海洋強國”的戰略進程。

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是成立於2012年10月的綜合研究南海問題的高端智庫,同時也是南海國際交流對話平臺、涉海事務高端人才培養基地。

仲裁涉及15項訴訟分為三類

第一財經日報:如果接下來海牙國際仲裁庭宣布對所謂“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結果,這對下一步南海問題的解決會有哪些影響?

朱鋒:南海仲裁案中,菲律賓向海牙國際仲裁庭一共提出了15項訴訟請求。這15項訴訟請求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強烈挑戰中國在南海的海洋權利主張及其法律依據,請求裁定中國的南海斷續線及“歷史性權利”主張非法。二是要求仲裁庭澄清和確認中方實控島礁,或中國有主權訴求的島礁究竟是“島”還是“礁”。菲方認為黃巖島為巖礁,美濟礁、仁愛礁、渚碧礁、南薰礁和西門礁(包括東門礁)、赤瓜礁、華陽礁和永暑礁為低潮高地,這些海洋地物都無法擁有200海里專屬經濟區;而黃巖島、渚碧礁、仁愛礁等都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中國在黃巖島有12海里領海,但不得阻止菲律賓漁民捕魚,中國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的渚碧礁進行人工島礁建設則為“非法”;三是指控中國在南沙的活動侵害了菲律賓正常的海洋權益,請求裁定中國在黃巖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及相關海域的活動非法。

仲裁庭的裁決還沒有出來,但很可能在實體事項裁決中做出不利於中國的判決:一是中國的南海斷續線和歷史性權利主張缺乏國際海洋法依據;二是美濟礁和仁愛礁是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一部分,中國不得主張權利;其他中國所占有的南海島礁都不產生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三是在黃巖島問題上要求中國停止“非法幹涉”菲律賓對本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資源享有和行使主權權利,停止阻止菲律賓漁民在黃巖島的捕魚行動;四是中國在美濟礁的島礁建設活動“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相關條款及保護、保全海洋環境的義務,並構成“非法侵占行為”;五是中國旨在阻止菲律賓補給占領仁愛礁的“馬德雷山號”廢棄軍艦船員的活動,“非法激化了爭端”。

如果海牙國際仲裁庭真的做出以上裁決,很顯然將對中國的南海權益和維權行動帶來沖擊。

第一,南海斷續線和歷史性權利主張的合法性將遭到挑戰。中國一直主張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但南沙大部分島礁被他國長期非法侵占,導致中國始終難以宣布南沙群島的領土領水的基點基線,南海斷續線在捍衛我國南海島礁主權和海洋權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旦仲裁庭裁定中國僅能獲得《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主張的海洋權益,或者,中國的南海歷史性主權與海洋權益要求必須“與公約相一致”,就等於基本否定了中國在南沙群島的島礁主權與附近海域的海洋權益主張。

第二,中國在南海的維權執法和島礁建設行動的合法性將面臨嚴峻形勢。中國在南海的島礁建設是改善守島戰士和群眾生活的必要措施,也是中國增強南海海洋權益保障的重要舉措。更重要的是,擴大後的南海島礁可以為區域內各國共同的生態、環境保護、減災防災、南海科考、人道主義救援等諸多問題提供公共產品。而且,菲律賓、越南等國在近20年的時間內,一直沒有停止過在南海非法占領島礁的填海造島工程。菲律賓此次訴中國的仲裁案中,就將美濟礁和仁愛礁列入菲律賓專屬經濟區範圍內的低潮高地。

南海爭議今天最複雜的一面,就是已經從單純的南海主權聲索國之間的海洋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的爭議,因為大國的插手和幹預,蛻變成為亞太地區最為緊張的地緣戰略博弈的焦點地區。

第三,仲裁案的裁決結果,將會被南海主權爭議國和西方國家大肆用來鼓吹所謂各國應該遵守的“國際規則”,從而利用仲裁判決作為指責中國“不遵守,或違背”國際規則的口實,乘機在南海問題上“妖魔化”中國。美國、日本等國利用南海主權爭議,鞏固軍事同盟體系,擴大對東盟國家的援助與安全夥伴合作,打壓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地緣經濟影響力,營造有利於美日等國的南海問題上的地緣政治“陣營化”趨勢,試圖大舉限制和削弱中國在南海及周邊地區的外交與戰略存在。南海仲裁案的裁決結果,將給這些國家提供所謂的“法律牌”,在南海爭議上力圖迫使中國從戰略和外交兩個方面采取“退縮政策”。

打好“外交戰”、“法理戰”和“輿論戰”

日報:中國應該如何在雙多邊外交及國際輿論上應對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結果?

朱鋒:中國應對南海仲裁案,必須從法理鬥爭、外交鬥爭和國際輿論鬥爭這三個方面入手。應對南海仲裁案,就是要打好“外交戰”、“法理戰”和“輿論戰”。

從外交戰的角度來說,我們需要團結和動員支持、理解中國南海政策的國家,向國際社會表明我們的主張。中國在解決南海爭議問題上力主雙邊對話與磋商的方式,並不孤立、更不“自閉”,我們的觀點和主張擁有足夠多的國際支持的聲音。近兩個月來,我們利用外交出訪、雙邊國際會議和個體國家發表聲明等場合,例如中國和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的雙邊對話;中國外長王毅訪問東盟三國,建設性地向國際社會明確傳遞中方在應對南海仲裁案問題上的立場;聯合理解和支持中國的國家發出“共同聲音”,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力量”。圍繞著南海仲裁案而掀起的這波“外交戰”,我們是被迫的、防禦型的、反擊性的。看看美國白宮、國務院和五角大樓在不同的國內國際場合針對南海問題對中國的“扣帽子”、“打棍子”,看看日本安倍政府處心積慮地在各種雙邊和多邊國際場合夾帶私貨、大談南海問題,在維護南海權益問題上中國是被逼得不得不在外交上挺身而出、有所作為。

“法理戰”則更需要中國動員自己的政府機構、智庫和高等院校的研究團體,在南海仲裁案問題上條分縷析,提出我們自己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如何適用南海主權爭議的科學、嚴肅和客觀的立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是管轄和規範國際海洋權益的“最高法典”,中國一直是《公約》談判、簽字到生效最積極的支持力量之一,也是《公約》原則最堅定的執行者之一。解決海洋權益爭議的國際司法仲裁程序,是公約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完全理解。但問題是,海洋仲裁庭宣布對菲律賓所提南海仲裁案的恪守理性管轄權和主體問題的審議過程,是有瑕疵的。

《公約》究竟如何適用於南海爭議的解決,重要的是依據公約的法律精神,而不是簡單的法律技術。進一步來說,南海的主權爭議有著重要的歷史背景和沿革,海牙仲裁庭的裁決不能無視南海主權爭議背後的歷史因素。在這樣的背景下,南海仲裁案應該有助於《國際海洋法公約》內涵的與時俱進,有助於國際海洋法主體的更新與發展。我們反對僵硬、簡單地在仲裁案中機械性地使用《公約》原則。打好南海仲裁案的“法理戰”,就是中國需要在國際海洋法演進的現實進程中傳遞明確的“中國聲音”。

南海仲裁案的應對同時又是一場必要的國際“輿論戰”。國際社會絕大多數國家、機構和人民對南海主權爭議的歷史由來並不清楚,對於中國南海權益主張更是一知半解。而其他南海主權聲索國例如越南和菲律賓,這20年來一直不遺余力地在拉攏、遊說國際媒體特別是西方國家的智庫和研究機構,不斷向世界灌輸它們的南海主權主張的歷史依據,不斷向國際社會哭訴中國如何“以大欺小”。這些南海主權的競爭性聲索國的國際公關和媒體攻勢不僅比中國早,而且恰逢中國力量壯大、世界對中國的未來難免產生疑慮和不安的敏感時刻。因此,明明是中國的南海島礁長期被其他東南亞國家非法侵占,國際輿論卻反而常常同情這些國家。再加上西方勢力為了制衡中國,刻意渲染和誇大中國在南海維權與維穩行動的所謂“攻擊性”。

需要清晰、持久和理性的南海戰略

日報:中國在九段線內的歷史性權利主張,在當前的國際關系和國際法環境下遇到了哪些挑戰?

朱鋒:中國在九段線內的歷史性權利主張有著深刻和清晰的歷史依據。中國不僅是南海沿岸國中最早明確宣布南海島礁主權的國家。南海九段線是中國在南海擁有島礁及鄰近水域海洋權益的歷史見證。九段線內水域並非中國的領海,也不是中國可以享受排他管轄權的專屬經濟區,但中國享有九段線內水域的歷史性權利。

現有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於“歷史性權利”的規定和論述相對比較含糊。《公約》明確規定的兩種情景,要麽是“歷史性水域”——其性質相當於領海,要麽是“歷史性海灣”——其性質相當於擴大的毗鄰區或專屬經濟區。但什麽是“歷史性權利”?就是在和其他國家的專屬經濟區有重疊的部分享有適當的捕魚權、航行權,或者資源權。?今天的《公約》對此規定得並不清晰,也缺乏國際司法實踐的支撐。但《公約》的法律精神承認“歷史性權利”,這是毋庸置疑的。

日報:中國在南海的訴求是什麽?如何降低外界對中國將南海“軍事化”、影響“航行自由”的憂慮?

朱鋒:中國在南海的訴求是多層次的:一是我們的南海海洋權益和領土主權需要堅定地維護和發展,二是我們的海洋經濟和海洋通道安全需要紮實與有效地推進,三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需要增強與南海沿岸國以及通過南海與印度洋沿岸國的經濟交流與合作,“海上互聯互通”需要穩健與建設性地逐步得以延伸;四是在中國的國家安全建設中南海區域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需要戰略性地得到保障和落實。

南海的島礁建設,是我們落實上述南海建設和規劃任務的重要環節,穩健地守護中國的南海權益是實現上述目標的基礎。雖然我們的手段是和平的、目標是共贏的,中國的南海行動和努力仍然會引起美國、日本及其他一些周邊國家的焦慮和不安。

降低其他國家的顧慮,我們需要清晰、持久和理性的南海戰略。這一戰略不僅僅是著眼於南海的主權與海洋權益爭議和解決,更需要為中國未來持續、和平與合作性地經略好南海、管理好南海、開發好南海提供必要的戰略保障。同時,南海也是中國整體周邊外交和周邊安全努力的一部分,中國可持續的和平與繁榮需要跨過南海爭議這一道“坎”。

為此,有三個方面的工作需要考慮:

首先,中國需要明確目前南海島礁主權與海洋爭議的基本訴求,將傳統歷史性主權主張的模糊的一面盡快澄清。美國對中國南海政策的擔心和西方媒體對中國南海維權行動的指責,一個經常用的理由是中國想要控制南海85%的水域,就是九段線包括的水域,這在國際輿論上有很強的煽動力。這確實需要我們客觀、務實地加以應對。

其次,島礁建設是否涉及“軍事化”,需要“談”。我們不僅要和東盟國家談,也要和美國、日本等國“談”。

第三,我們需要有針對東盟國家南海關註更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

日報:中國一直希望雙邊解決南海問題,但目前不僅南海地區相關國家(菲律賓、越南)共同應對中國,美、日甚至印度都參與到了南海問題中。對於不同相關方,中國應該如何應對?是否要改變此前解決南海問題的思路?

朱鋒:對於不同國家的南海關註,我們確實需要區別對待。但總體上來說,我們需要有更加清晰、合理和著眼於長遠的南海政策與戰略。中國解決南海問題的思路,需要適時調整。

南海問題說到底,是外交、安全與戰略問題。一個國家只有先有了可靠、有效的外交、安全與戰略的選擇,才能真正在充滿競爭的國際關系系統中,堅定和合理地維護和發展自己的島礁主權與海洋權益。中國解決南海問題的思路調整,並不意味著我們簡單退縮和讓步。說到底,我們需要明確我們要“爭什麽”和“舍什麽”的問題。

日報:在你看來,南海問題的本質是什麽?

朱鋒:南海問題的本質,已經遠遠超越了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的爭執,變成了兩種歷史性力量的碰撞。這兩種歷史性力量,一是美國從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在西太平洋長久享有的、不受挑戰的海空優勢;二是中國立誌成為“海洋強國”的戰略進程。南海問題,現在已經很清晰地變成了這兩種歷史性力量交匯和碰撞的爆發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12

駐美大使崔天凱:南海不應成為中美兩國的博弈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2401.html

2016年6月1日,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美國彭博社網站發表題為《如何彌合南海問題上的分歧》署名文章。

根據外交部網站,崔天凱在文章中稱,中美兩國關於南海問題的分歧日益引發關切甚至焦慮。但在美國或世界其他地方,對中國在南海的舉措和意圖的一些認知是錯誤的。當前一項緊迫的任務是了解事實,正確解讀中國意圖,避免由於誤讀誤判引發真正的危險和後果。

中方既不會參與、也不會接受仲裁

文章寫道,南海問題的實質是領土和海洋管轄權爭議。中國所做的不過是維護和捍衛自身長期合法的領土主張和海洋權益。有關陸域吹填和建設活動是在中國長期管控的島礁上進行,多數設施將用於民事和公益目的,例如,導航服務、緊急救助、科研與環保等。一些十分有限的防務設施談不上“軍事化”。我們認為,正是近來美方的一些言論和軍事部署加劇了地區緊張。有關言行如得不到控制,將真正導致我們都希望避免的“軍事化”。

有人呼籲中國遵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並接受菲律賓提出的國際仲裁,但正是這些人試圖否定中方根據《公約》享有的合法權利。《公約》並不適用於領土主權問題,而菲方所提仲裁案的核心事關領土主權。中方既不會參與、也不會接受仲裁,因為我們認為仲裁庭沒有管轄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試圖以《公約》來指責中方,但迄今仍拒絕批準《公約》。

“航行自由”概念經常被美方用作在南海采取行動的理由,這同樣是個諷刺。美開展“航行自由行動”正是為了挑戰《公約》對航行自由的界定,美認為《公約》有關規定約束了美海軍在全球的行動自由能力。

“勢力範圍”說在21世紀已經過時

崔天凱表示,最糟的是,中國在南海的舉措被嚴重誤讀,被視為挑戰美在亞太乃至全球主導權的戰略性行動。一些人甚至擔心出現所謂的亞洲版“門羅主義”。但中方認為,“勢力範圍”說在21世紀已經過時。中國一貫致力於地區合作。我們尊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傳統存在和合法利益。事實並非中方想把任何人排擠出去,而是有些人試圖否定中國在本地區合法和不斷擴展的權益。

他強調,中國一貫主張與有關爭議國通過直接的和平談判來管控乃至最終解決南海爭議,這一立場沒有改變。中方對與10個東盟成員國共同努力,制定南海行為準則也持開放態度。

他說,中美關系如此重要,我們不能允許其被南海問題所綁架。雙方可能存在一些重大分歧,但也擁有重要的共同利益。雙方均主張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支持根據國際法開展航行和飛越自由,支持通過和平談判和外交對話解決爭議。南海不應成為中美兩國的博弈場。事實上,中美在本地區及世界其它地區合作潛力很大。中美兩國海警曾在西太平洋開展聯合漁業執法行動就是個例證。

最後,崔天凱寫道,當前,中美兩國領導人均表明了妥處分歧、管控局勢的政治意願,這是好消息。中美雙方正就此持續進行對話。中方願展示建設性姿態,希望美方也能體現同樣的精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351

藍皮書:南海等領域博弈加劇 日本海外動武危險性上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0828.html

日本藍皮書課題組31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認為,日本新安保法的通過將對中國的周邊態勢造成巨大影響。目前,中日在多邊及第三方多個領域博弈加劇,日本在海外動武的危險性也在上升。

中華日本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當日共同在京發布《日本藍皮書:日本研究報告(2016)》。

日本將保持對華強硬姿態

藍皮書表示,“2016年安倍在東海、南海問題上料將保持對華強硬姿態”。

2015年,安倍內閣強推國會通過新安保法,日本安全防衛政策大幅突破“和平憲法”所限,實現了二戰後最大的一次蛻變,自衛隊出兵海外的門檻降低,海外動武的危險性上升。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楊伯江說,2015年是日本戰敗投降70周年,歷史觀廣受質疑的安倍內閣為化解國際壓力,通過對外主動出擊,謀求平穩過關。中日關系延續轉圜勢頭,高層保持對話,各界交流恢複,但改善關系的基礎仍不穩固,障礙依然存在,兩國在地區、多邊領域的競爭與對立增加。日本高調介入南海、加強西南防衛,中日在多邊及第三方多個領域博弈加劇。

楊伯江說,“展望2016年,日本內政外交將受到參議院選舉因素的直接驅動。安倍在東海、南海問題上保持華強硬姿態是大概率事件,同時,所面臨的恢複加強對華經濟合作的壓力也進一步上升。”

楊伯江認為,中日務實合作空間廣闊,而能否順利開展合作,取決於兩國關系整體環境。兩國能否有效管控分歧,避開“雷區”、減少震蕩、推動關系企穩進而深化務實合作,對於中日關系後續長期發展至關重要。

新安保法的潛在影響

“新安保法的通過將對中國的周邊態勢造成巨大影響。”藍皮書說。

藍皮書作者、新華社參考消息報社副譯審、前新華社東京分社記者劉華介紹,朝鮮半島方向,如何應對“朝鮮半島有事”,一直是日本安保政策的重要想定對象。

劉華分析說,當前,半島局勢潛藏不確定性,並可能引發震蕩局面。根據新安保法,如果朝鮮半島發生危機或爆發戰爭,日本可依法在朝鮮半島及附近地區為美軍或第三方提供後方支援甚至對美國、韓國等第三國行使集體自衛權。

臺海方向是美日同盟關註的重點方向。藍皮書說,從日本國內法角度看,新安保法給日本軍事幹預臺海局勢留下了解釋的操作空間,日方不僅可能為美軍提供所謂的“後方支援”,甚至可能通過擴大解釋的方式,對臺灣地區及臺海局勢實施一定的介入。

此外,新安保法大幅放寬了日本自衛隊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及聯合國框架以外的“國際聯合和平安全”行動的限制。藍皮書分析說,這些行動雖並不直接針對中國周邊潛在熱點,但同樣可能產生重要的涉華影響:在美日同盟升級為“全球同盟”之後,日本自衛隊可能出現在世界更多熱點地區,包括戰略水道、資源生產國、重要地緣政治國家等地。而且,由於法律空間擴大,日本外派部隊的裝備水平、行動能力等均將可能大幅升級。

藍皮書分析說,在此情況下,中國的海外政治、經濟利益區,以及軍事力量活動區,均可能與日方力量活動區出現更多重疊或“交集”。這種重疊會帶來何種影響,如何處理這種交集?可能將是中日關系中出現的新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420

「亞洲川普」杜特蒂 南海爭議最大變數 台灣最陌生的鄰居、菲國最戲劇化的新總統

2016-05-23  TWM

在激烈的競選活動後,菲律賓總統確定由杜特蒂當選。到底誰是杜特蒂? 這位滿口粗話的超另類總統,其實,是個精於計算的高明政客。

五月九日,菲律賓的四千兩百萬選民走入投票所,以超過四成支持率的集中選票,選出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為下一任總統,台灣民眾終於將目光往南,充滿驚訝地轉向這個我們最陌生的鄰居。

在熱鬧的競選活動中,杜特蒂以一連串奇特、絕對「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席捲了全球媒體的版面。關於他的報導充滿了戲劇化的形容詞,《日本經濟新聞》說他「素以低級性談話和誓言殺死犯罪嫌犯聞名」;英國《衛報》則形容這次選舉是「一場煽動性和民粹主義的競選活動」。

大量的媒體報導稱杜特蒂是「亞洲的川普」,許多政治評論員預測他「可能重演馬可仕的獨裁」。其實,由於杜特蒂極為戲劇化的行事風格,台灣與菲律賓之間那道長久以來看不見的陌生的藩籬,或許將產生突破契機── 可能會是破冰合作,但也可能出現意外的衝突。

行為暴走戲劇化

新總統先端出「宵禁」

在數以萬計的報導中,沒有人用「正直」、「守法」、「謹慎」、「理想」來描述杜特蒂。對於他的高票當選,最貼切的描述是社群新聞網站《馬尼拉椰子》(Coconuts Manila):「他粗暴的誠實(brutally honest )與自我中心的硬漢風格(unapologetic character),吸引了菲律賓的庶民,他們已經厭倦傳統政客那些美麗的謊言。」杜特蒂在競選過程中,曾經揚言要與美國、澳洲斷交;曾經罵正在菲律賓訪問的教宗:「你這狗東西,回去吧,可別再來了!」他一度聲稱要焚燒新加坡國旗,還說要騎著水上摩托車,親自將菲律賓國旗插在與北京有軍事衝突的黃岩島上。

杜特蒂當選後,雖然喊出「療癒」、「和解」的口號,卻又加碼演出更戲劇化的劇碼。勝選當天,他在母親牌位祭拜,突然像小孩一樣號啕大哭;接著他高聲向警察喊話:「放手向罪犯宣戰吧!如果他們拒絕投降、如果警察生命遭到威脅,就儘管開槍殺死罪犯吧!你們已經獲得新總統的授權!」他更警告那些與犯罪集團牽扯的灰色檢警:「若不立即退休,就等死吧!」杜特蒂勝選之後的第一個政策就是「宵禁」。他的發言人在記者會上宣布,新總統正在考慮,未成年孩童如果沒有父母陪同,十點之後就禁止出門;全國所有的商店,在凌晨一點到上午八點之間,禁止販售任何酒精飲料。更嚴厲的是,晚上九點之後,就禁止任何「高聲卡拉OK活動」!

言論聳動又鐵血

打造「翻轉政治」形象

菲律賓《憲法》規定,總統任期六年,不得連任。即將卸任的艾奎諾三世,創造了五年平均六.二%的超高經濟成長、吸引大量外資投入,菲律賓股市在他任內穩定地上揚了一倍。艾奎諾三世除了與中國的黃岩島爭議(編按:黃岩島鄰近馬尼拉海溝,由於我國、中國與菲律賓皆聲稱擁有其主權,因而引發一系列衝突和主權問題)之外,與周邊所有國家都走和解溝通的路線,對內甚至允許南部伊斯蘭反抗軍脫離菲律賓,獨立建國成立「莫洛國」(BangsaMoro)。

如今,菲律賓人民將選票投給了高舉「消除貪腐、殲滅罪犯」大旗的杜特蒂,艾奎諾三世採取「和解與發展」的路線,或許將被杜特蒂翻轉,帶來難以預測的變數。

先從內部看起,杜特蒂在菲律賓崛起,已顛覆了這個亞洲最早建立民主制度國家的政治秩序。

菲律賓的總統府與國會,充滿了大地主、財團、政治世家、肥皂劇演員與運動明星。杜特蒂與這群人截然不同,他在競選期間那些令人膽戰心驚的言論,真實的目的只有一個:打造自己「翻轉政治」的獨特形象。

杜特蒂崛起於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的最大都市納卯市(Davao City),他在這個核心一四○萬人、都會人口二四○萬人,與台北市人口相當的城市,從一九八八年起算,前後做了二十二年的市長。

納卯市以及菲律賓南部的民答那峨島,最大的特色就是種族、宗教極為多元。例如當地常用的語言,除了英文,還有中文、日文以及另外八種原住民語言;二次大戰前,納卯市曾經有大量日本移民,二戰末期,麥克阿瑟將軍將整個城市轟炸剩下廢墟,戰後的菲律賓政壇由北邊的馬尼拉主導,納卯市與民答那峨島,一直是政壇上的次等公民。

到了一九八○年代,納卯市淪為罪犯、共黨游擊隊、伊斯蘭極端分子、左翼勢力混雜的黑暗城市,綁架與暗殺天天在街頭上演,政府束手無策,特別是在菲律賓人民驅逐獨裁總統馬可仕之後,納卯市一度陷入「謀殺之都」(Murder Capital)的無政府狀態。一直到一九八八年,當時四十三歲的杜特蒂當選納卯市長,誓言用盡所有合法、非法的手段,清除犯罪行為,除了枱面上合法的警察,更使用從未被證實的「私人行刑隊」,許多黑道老大突然人間蒸發,才重建納卯市的治安。

杜特蒂刻意營造完全庶民的行事風格,他幾乎不穿西裝,平日總是身穿Polo衫與牛仔褲,穿長袖襯衫時會捲起袖子,並且敞開胸前的扣子。

《紐約時報》在採訪納卯市平民的報導中,開頭第一段就描述一位市民在酒吧聽歌,台上那位唱著法蘭克辛納屈情歌的歌手,竟然就是已經當了多年市長的杜特蒂!

精英出身「假庶民」

兩子女搭便車步入政壇

杜特蒂在納卯市建立起無人可挑戰的「鐵血硬漢」的形象,又在每個細節展現他與庶民站在一起的風格,成為這次總統選舉最大的政治資本。選舉期間,那些聳動無比的言論,實際上就是菲律賓平民的日常用語,是與廟堂內的政治修辭完全相背的庶民語言。

但是,杜特蒂卻是貨真價實、出身於老派精英家族的富二代。他的父親曾經做過改制前的納卯省省長、母親是教師,是在反馬可仕運動中身先士卒的社運分子。杜特蒂的伯父、堂兄都擔任過菲律賓第二大城市宿霧市(Cebu)的市長,杜特蒂從高中畢業之後,有長達十年的時間都在馬尼拉,先從菲律賓第三任總統創辦的萊西姆(Lyceum)大學拿到政治學位,再進入貴族學校,培養大量參議員、高等法院法官的San Beda法律學院,取得法律學位。杜特蒂回到家鄉之後,很快就從檢察體系快速竄升,三十三歲就升任納卯市的檢察長。

因此,在喧囂的競選言論,以及博取收視率的戲劇化媒體報導背後的杜特蒂,實際上也是出身菲律賓政治世家,與艾奎諾、馬可仕等家族如出一轍的政客。而這次總統選舉,他的女兒與兒子分別競選納卯市市長、副市長,並雙雙高票當選,也證實杜特蒂仍然緊抱著政治世襲的利益不放。拿掉庶民風格的包裝紙之後,杜特蒂的真實面貌,就是不折不扣、精明算計的高明政客。

對台態度釋善意

漁業海域重疊「可分享」

雖然眾多國際媒體,對於杜特蒂入主菲律賓總統府之後的政治局勢都非常擔心,但是,一方面杜特蒂本來就是精於算計與談判交換的政壇高手,應不會與議會採取完全對立的極端手段;另一方面,卸任總統艾奎諾三世支持的樂玲.羅貝多(Leni Robredo)高票當選副總統,菲律賓政治版圖的變動,其實會比預期中的還穩定。

在杜特蒂確定勝選後,早四個月贏得台灣總統大選的蔡英文,也已經向杜特蒂表達恭喜與合作的意願,表示新政府將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希望和菲律賓的新政府一同合作。相對的,杜特蒂也在競選期間接受台灣媒體專訪,對於多次引發漁業糾紛的重疊經濟海域,杜特蒂的態度是「如果重疊,我們就一起分享」。杜特蒂期望對台灣增加進出口雙邊貿易,強調「我們承擔不起戰爭」的和解立場。

最為棘手、最可能出現變數的,無疑就是衝突不斷升高的南海爭議了。

南海政策搞曖昧

拉攏美日又向中國示好

在艾奎諾三世的任內,美國、菲律賓、日本以及越南形成了實質的軍事聯盟,並且完成了極為驚人的突破。今年元月,幾乎已經不能出國的日本明仁天皇,破天荒飛往菲律賓做了五天的訪問。接著,日本海上自衛隊最大的艦艇「伊勢號」,在四月二十六日開進蘇比克灣,船上不僅有日本自衛隊員,同時還有美、澳、英、韓以及越南等十多國的軍官。

「伊勢號」雖然依法不得攻擊而冠上護衛艦的稱號,但實際上就是不折不扣的航空母艦。當它載著跨國軍官駛入蘇比克灣,日、美、菲在軍事上聯手抗中的訊號,昭然若揭。

美國與菲律賓的軍事聯盟,也在今年四月出現重大的突破。一四年,美菲簽署為期十年的加強國防合作協議(EDCA),菲國據此在今年四月對美國開放五座軍事基地。其中,位於巴拉望島的包蒂斯塔(Antonio Bautista)空軍基地,緊鄰主權高度爭議的南沙群島,距離中國在南沙群島美濟礁以人工填海打造的人工島,更不到二五○公里。五月九日,美國公開宣稱中國在南海的人工島已全面軍事化。

對於南海衝突的態度,相較於立場明確的艾奎諾三世,杜特蒂的說詞卻曖昧閃爍,他一邊強調自己的外祖父是中國人,宣稱要與中國和談,卻又揚言要駕駛水上摩托車登上黃岩島。至於美國,雖然不喜歡杜特蒂的搖擺,卻也在他當選後立即公開表示支持新總統。

全身充滿約翰韋恩牛仔戲劇細胞的杜特蒂,就任菲律賓總統後,為台灣與菲律賓關係帶來新契機。他與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會不會擦出真實的火花?他在總統選舉期間的高調行為,讓所有人關注他要如何清理被貪腐家族與財團把持的菲律賓內政。但是,周邊所有國家最關心的,還是最敏感的南海爭議,卸任總統艾奎諾簽訂的軍事聯盟,杜特蒂是否乖乖買帳?或者他將試圖打破強權已經布樁的棋局?

旗幟鮮明高喊「翻轉政治」的新總統杜特蒂,可能是戰雲密布的南海衝突,最大的變數。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撰文 / 乾隆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81

仲裁案結果12日出籠 南海博弈將更加複雜

菲律賓單方而提起南海仲裁案,加上美國等域外勢力的介入,將南海問題推向了歷史上第三次爭議高峰。

應菲律賓單方面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對外稱,將於7月12日公布實體問題裁決。對此,中方已多次聲明,無論仲裁結果如何,中國都不接受和不承認仲裁庭管轄和裁決。同時,中國將針對可能結果做出詳密的應對。

盡管仲裁庭的裁決還沒有公布,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南京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朱鋒教授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仲裁庭很可能在實體事項裁決中做出不利於中國的判決。

朱鋒認為,中國如何重視和參考海牙仲裁庭的仲裁結果,取決於三方面:一是取決於仲裁庭裁決的公正性,二是取決於菲律賓政府在執行仲裁裁決問題上的態度和表現,三是更取決於相關國家是否能夠為南海主權爭議的對話和磋商解決創造條件。

“仲裁結果不過是一張廢紙”

7月9日上午,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國際問題論壇2016”上向來自美日韓俄等多個亞太大國的專家表示,南海仲裁自始就建立在違法的基礎之上,其所謂裁決自然是非法的,“中方不接受、不參與這一仲裁案,不承認所謂裁決,既是維護自身權利,也是維護國際法治。”

劉振民表示,南海仲裁案的實質是對中國主權的政治挑釁,嚴重違反國際法原則。仲裁庭強行對明顯不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調整事項範圍內的問題進行審理和行使管轄,屬於隨意擴權和越權。

中國前國務委員戴秉國7月5日也在美國華盛頓兩個智庫研討會上分別就南海問題和中美關系做出詳細、坦誠而堅定的闡釋,並直接表示:“南海仲裁結果,不過是一張廢紙!”

此外,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近日在會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斯里蘭卡總理維克勒馬辛哈等多個場合上都強調了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也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表示理解並支持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支持由直接當事方依據國際法和國際實踐、通過對話協商解決有關爭議,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

中美亞太安全博弈升級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里根”號航母等七艘美軍艦船目前都集結在南海,其中三艘“宙斯盾”驅逐艦在過去兩周多次“悄悄接近”中國南海島礁。

中國國防部表示,已掌握美國艦機頻頻到南海來的動向。國防部發言人吳謙表示,美國無非就是想炫耀武力,幹擾中方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的決心與意誌。美方此舉是在南海搞軍事化,威脅地區和平與穩定。

中國國防部新聞局局長楊宇軍7月7日在中國記協與中外記者座談《中國的國防政策》時質問:美國軍艦到南海來,究竟是要來幹什麽?是要維護和平,還是要挑起事端?美軍艦在南海巡弋與其說給中國帶來壓力,還不如說美國給很多在南海周邊的東盟國家都帶來了壓力。

中國國防部此前表示,美軍艦機進入南沙島礁鄰近海域改變不了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主權的事實,美軍的挑釁行動徒勞無益。

“南海爭議今天最複雜的一面,就是已經從單純的南海主權聲索國之間的海洋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的爭議,因為大國的插手和幹預,蛻變成為了亞太地區最為緊張的地緣戰略博弈的焦點地區。”朱鋒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稱,南海問題的本質,已經遠遠超越了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的爭執,變成了兩種歷史性力量的碰撞。

美國和韓國8日宣布將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另外,日本也不斷在中國劃設的東海防控識別區進行挑釁,加劇了西太平洋地區局勢的緊張。6月17日,中方兩架蘇30戰鬥機,在東海防空識別區例行性巡航時,曾遭到日本兩架F15戰機高速逼近挑釁。

7月8日,中國海軍三大艦隊在南海舉行實兵對抗演習,實兵實彈。

中國如何應對?

那麽,中國應該如何在雙多邊外交及國際輿論上應對所謂“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結果?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南海問題專家表示,南海問題將繼續複雜下去,南海問題的緊張將長期化,因此中國需要更清晰持久和理性的南海戰略。

朱鋒認為,中國應對南海仲裁案,必須從法理鬥爭、外交鬥爭和國際輿論鬥爭這三個面來入手。應對南海仲裁案,就是要打好“外交戰”、“法理戰”和“輿論戰”。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中國對外戰略研究中心主任金燦榮認為,中國與一般國家不同,是很友好的國家。中國是以軟性的說理的方式為主,拉朋友圈、闡述立場都是軟性的。這些應對說明中國還是尊重國際法的。如果西方國家以南海仲裁結果為借口對中國進行經濟制裁、軍事威懾,中國相應的政策措施也會等待著。

《解放軍報》報道,7月8日,中國海軍三大艦隊在南海舉行實兵對抗演習,實兵實彈。中國國防部表示,此次中國海軍在海南島至西沙群島附近海空域軍演是中國海軍年度計劃內,根據年度訓練計劃所做出的一次例行性的安排。

楊宇軍介紹,中國海南省的三亞海事局根據國際慣例,在演習相關區域發出航行的警告,目的即為了保證海上船舶的安全,體現了中方在這一操作過程中的專業和負責任。

中國需要什麽樣的南海戰略,朱鋒認為,降低其他國家的顧慮,中國需要清晰、持久和理性的南海戰略。

朱鋒解釋稱,這一戰略不僅僅是著眼於南海的主權與海洋權益爭議和解決,更需要為中國未來持續、和平與合作性地經略好南海、管理好南海、開發好南海提供必要的戰略保障。同時,南海也是中國整體周邊外交和周邊安全努力的一部分,中國可持續的和平與繁榮需要跨過南海爭議這一道“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97

外交部回應南海仲裁: “一開始就是個非法的東西”

7月12日,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所謂南海仲裁案將公布實體問題裁決,近來牽動中美及南海聲索國各方的“南海問題”,熱度逼近峰值。

對此,中方已經多次表示,由菲律賓阿基諾政府單方面提起的所謂仲裁,扭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宗旨,挑戰作為地區規則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是打著法治和規則旗號反法治和規則。

南海仲裁是個“非法的東西”

在外交部1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在回應關於南海仲裁結果出來中方會以多快的速度作出回應時,外交部發言人陸慷稱“不用等到明天”,“從2013年一開始就已經知道了”。陸慷表示,中方根本不承認、也絕對不會接受這樣一個非法的、完全違背了國際法的這麽一個單方面提起來的所謂仲裁案,中方會繼續表明立場。

此前,外交部對此事一直表態,中方不接受、不參與所謂的仲裁庭及其裁決,正是維護《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維護《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是真正依法辦事,真正維護國際法治和規則,而且中方的立場不會改變。

陸慷還表示,南海仲裁從一開始就是個“非法的東西”。中方是在維護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的完整性、嚴肅性和權威性。不光是中國政府拒絕,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表示對此不認同,支持所有的主權國家根據國際法自主選擇爭端解決方式,鼓勵所有爭議當事方通過直接的對話來解決問題。

《人民日報》11日頭版發文《究竟誰在破壞國際法——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事實與法理辨析》,連發三問:“中菲南海爭議究竟源於何處?菲律賓南海仲裁案實質為何?仲裁案所激起的種種波瀾,又將給南海的和平穩定帶來何種影響? ”並把菲律賓南海仲裁案總結為“由美國鼓動操縱、菲律賓挑頭、仲裁庭客觀上予以配合的針對中國的一個‘局’”。

文章稱,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屬於中國,歷代中國政府通過行政設治、海軍巡航、生產經營、海難救助等方式持續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進行管轄。二戰後美國出版的一些地圖和書籍均確認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而西方輿論對於這些歷史真相則“選擇性回避”。否認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就是對戰後國際秩序的否定和對國際法的公然違背。

文章認為,過去的幾十年里,南海局勢總體保持穩定,但從2012年4月10日的“黃巖島事件”開始,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逐步走向“活躍”,美國的“戰略轉變”為這個過程提供了最有解釋力的視角。美國熱炒南海問題,試圖把“規則破壞者”、“現狀打破者”和“軍事擴張者”的帽子強加於中國頭上,並以所謂“航行自由”為借口,以種種手段炫耀武力。

美國將導致失序

今年三四月份以來,美國航母打擊編隊長時間在南海滯留,上一次美國兩個航母戰鬥群同時出現在南海時是1996年臺海危機期間。可見,南海形勢短時間內已從穩定和平滑向了緊張對抗的危險境地。

就在南海仲裁案即將公布的當下,美國“里根”號航母等七艘美軍艦船目前正集結在南海,其中三艘“宙斯盾”驅逐艦在過去兩周多次“悄悄接近”中國南海島礁。

有分析認為,中美和南海聲索國將圍繞南海仲裁意見的公布而展開第一輪博弈,但其間的一舉一動都將牽動各方神經。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中國對外戰略研究中心主任金燦榮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指出,美國對中國在南海的行為一定會加以抵制,現在借仲裁意見施加壓力,以後還會用別的招數施加壓力。中美在南海問題上的博弈會進行很長一段時間。

金燦榮認為,美國接下來就南海問題還要與中國緊張幾年,美國與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具體博弈體現在三方面,首先,美國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第二,美國充分利用中國與東盟聲索國的矛盾,並拉攏一些域外集團和國家來幫忙,如歐盟、日本和澳大利亞等。第三,美國在法律上會有新伎倆,同時配以輿論向中國施壓。

從去年開始,美國進一步加強了對中國的抵近偵察和所謂的“航行自由計劃”。並以此為借口令航母和戰略轟炸機多次闖入南海,使導彈驅逐艦不斷抵近中國南海島礁,並與盟國在南海接二連三地進行軍事演習,甚至還支持東盟國家和日本在南海地區進行聯合海上巡邏。

目前美國在南海已經形成了常態化的軍事基地體系,在南海常態化地部署軍隊。可以說,美國的舉動從實質上推動了南海軍事化。

在談到美國對南海問題的影響時,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說,南海問題走到今天,美國是最大的始作俑者。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朱鋒同樣認為,南海問題緊張的直接原因是美國介入。

7月6日,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首席專家傅瑩在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在南海的目標首先是維護主權權益,中國決不會允許丟失哪怕是寸土。

傅瑩分析,美國的霸權基於對海上要沖的控制,對其他國家的海上行為天生敏感,所以對中國在南海擴建島礁如此緊張。而中國並沒有旨在謀求地區霸權的動機和設計。

傅瑩認為,英國和西方都認為當今的世界秩序是由美國建立和主導的“美國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但是現在這個“世界秩序”自身也面臨多重挑戰,無法為今天世界的所有複雜難題提供解決方案,中國所贊成的是聯合國及其附屬機構組成的“國際秩序”,中美也不應該進入地緣戰略競爭。

令不少人感到困惑的是,美國為何如此重視南海問題,耗費如此多的軍事資源、外交資源炒作南海問題,甚至罔顧事實,從幹預轉為幹涉,從幕後走到了臺前。

在金燦榮看來,美國對中國的南海行為賦予了特別多的戰略意義。朱鋒也認為,南海問題的複雜性也恰恰在於,在美國眼中,中國的南海政策變成中國想要“挑戰美國”的“證據”。

中國前國務委員戴秉國7月5日在華盛頓中美智庫南海問題對話會上強調,美國不要把南海問題放大為一個戰略問題。戴秉國呼籲,美方對南海問題的強勢介入要降下來。

他說,現在,南海的溫度已經很高了,如果任由溫度上升,可能發生意外,甚至把整個南海搞亂,進而把亞洲搞亂。那樣,南海周邊地區國家遭殃,亞洲國家遭殃,美國也會遭殃,“誰放縱事態發展,釀成大禍,誰就必須承擔歷史責任。”

要避免南海問題外溢

盡管美國當前正在進行結果難料的大選,但吳士存認為,將來無論誰當選總統,美國不僅不會放棄其推行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反而會加強。在此戰略下,中美兩國在南海的博弈,雖然結果尚難預料,這事也尚沒結束,但美國人已經輸在了道義上。

金燦榮判斷,中美就南海問題的博弈,最後的贏家是中國。中國要有這樣的自信,大態勢還是對中國有利。中美會因為南海問題有一些緊張,但中國還是不要放棄習近平主席講的“與美國共建新型大國關系”的目標。中美有一種歷史責任,跳出“修昔底德陷阱”(崛起國挑戰守成國必然導致戰爭的理論)。如果中美沖突,將是人類的災難。

金燦榮指出,現在麻煩的是主觀上中國想跳出,但客觀上問題在突出。所以,南海問題上中國在堅持立場的同時,不要讓南海問題外溢到其他問題上。別的方面,中國還是尋求與美國合作,與美國共同推進構建新型大國關系。

戴秉國在華盛頓對美國智囊強調,只要美國不以此挑戰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中美可以就維護航行和飛越自由在全球範圍內合作。雙方也應當在海洋環保、海洋科考、海上執法等涉海廣泛領域加強合作,為雙方在海上的互動註入更多正能量。

金燦榮還表示,對其他國家也要這樣,不因為別的國家介入南海問題而放棄與其在其他領域的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78

人民日報談南海仲裁:不合法的裁決不過廢紙一張

7月12日,所謂南海仲裁案結果即將出爐。圍繞這毫無合法性可言的一紙裁決,一些人籌謀算計、排兵布陣,企圖用它來強化對中國的輿論攻勢,將莫須有的罪名強加給中國;一些人顛倒黑白、借題發揮,期望以此抹黑中國的形象,把“不守法”的帽子扣向真正的受害者。

種種急不可耐的喧嘩與躁動,無一例外都打出了國際法的旗號,南海問題的真相卻被有意忽略了——中菲南海爭議究竟源於何處?菲律賓南海仲裁案實質為何?仲裁案所激起的種種波瀾,又將給南海的和平穩定帶來何種影響?

對於這些問題,7月5日在華盛頓舉辦的“中美智庫對話會”,提供了一個視角——即使是一些來自美國的專家也認為,“中國在南海的權益是歷史上形成的”“歐洲和其他國家的知名法律專家都表示,南海仲裁案整個過程都是非法的,菲律賓單方提起仲裁,違反了國際法”。

看來,有關南海仲裁案並非難以搞清。撥開一些人以國際法為名蓄意在南海上空制造的迷霧,還原真相,對於中國而言,是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神聖使命;對於世界來說,是主持國際公理正義的必然要求。

(一)

一段時間以來,西方輿論連篇累牘渲染南海問題,然而對於南海問題特別是中菲南海爭議的歷史經緯、事實真相,自詡“主持公道”的西方輿論卻“選擇性回避”了。

南海諸島究竟屬誰?歷史早就給出了明確答案。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屬於中國,歷代中國政府通過行政設治、海軍巡航、生產經營、海難救助等方式持續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進行管轄。二戰期間,日本在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侵占了中國南海諸島。二戰結束後,中國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所作出的明確規定,收複南海諸島,在島上派兵駐守並建立各類軍事、民事設施,從法律和事實上恢複對南海諸島行使主權。

在二戰結束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美國通過外交詢問、申請測量、通報航行飛越計劃等方式,承認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中國還曾在南沙群島有關島礁上接待過美國軍事人員。同期美國出版的地圖和書籍等,如1961年版《哥倫比亞利平科特世界地名辭典》、1963年版《威爾德麥克各國百科全書》、1971年版《世界各國區劃百科全書》,均確認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

可以說,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相關權益,二戰結束後數十年沒有任何國家提出異議。因為南沙群島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和相關領土安排的一部分,受到《聯合國憲章》等國際法保護;否認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就是對戰後國際秩序的否定,就是對國際法的公然違背。

對於南海諸島屬於中國這一點,菲律賓同樣心知肚明。菲律賓固有領土範圍是由1898年《美西巴黎和平協議》、1900年《美西關於菲律賓外圍島嶼割讓的條約》、1930年《關於劃定英屬北婆羅洲與美屬菲律賓之間的邊界條約》明確規定的。南沙群島和黃巖島根本不在上述條約規定的菲律賓版圖內。

但自上世紀60年代末南海地區發現豐富的油氣資源後,這片原本安寧的水域頻起波瀾。在巨大資源利益的誘惑下,菲律賓等國開始非法侵占和蠶食屬於中國的南沙島礁,成為南海問題產生的根源。更有甚者,菲律賓等國還以南沙群島位於自其本國海岸起200海里範圍內為由,企圖以海洋管轄權主張來否定中國對南沙群島的主權。

顯而易見,在南海問題上,中國絕不是加害者,而是受害者。如果真的遵從法律,應該譴責的是菲律賓等國公然違背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的行徑,應該禁止的是一切非法侵犯他國領土主權的行為。

作為南海最大沿岸國,中國從維護南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大局出發,在南海問題產生後的幾十年里始終保持了極大克制,從未主動挑起爭議,也沒有采取任何使爭議複雜化、擴大化的行動。中國最先提出並始終堅持“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堅持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爭議;按照2002年《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所確定的原則,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探討與南海聲索國之間建立信任的途徑;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原則,切實保障在南海的航行及飛越自由。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南海局勢總體保持穩定,有關爭議得到妥善管控,東南亞地區實現高速發展,這一地區成為世界上和平、穩定和繁榮之地。這自然得益於中國與東盟相關國家的共同努力,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綜合國力較強的一方,中國的克制是南海得以保持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最重要原因。中國政府有權利也有能力收複失地,但是中國並沒有這樣做,目的就是為了南海的和平穩定,以及沿岸各國人民的共同福祉。

遺憾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2012年4月10日,菲律賓蓄意挑起“黃巖島事件”。2013年1月,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置昔日談判協商解決南海爭議的承諾於不顧,單方面提起有關南海爭議的仲裁案。

縱觀南海問題演進脈絡,2009年以前,雖然相關國家間存在摩擦,但矛盾卻總體保持可控。可是從2009年起,南海問題開始步步升級。

為何2009年成為中菲南海爭議重要分界線?為何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會在南海問題上選擇一系列政治賭博?

(二)

審視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逐步走向“活躍”的整個過程,不得不說美國的“戰略轉變”提供了最有解釋力的視角。

2009年1月,奧巴馬政府就職,美國外交政策出現方向性調整,在“重返亞太”的戰略布局下,南海問題迅速成為美國維護地區霸權地位、對中國進行戰略牽制的重要抓手。

2010年7月,時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東盟地區論壇上宣布美國在南海地區“擁有國家利益”。觀察人士指出,此舉標誌著美國對南海問題開始走向事實上的“選邊站”和“引導式”路徑,克林頓本人更是在事後回憶稱,“這是精心選擇的措辭”。此次會議被美方視為“檢視美國在亞洲領導地位以及反擊中國擴張的臨界點”。

正如美國卡托研究所國防外交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卡本特所言,美國想要通過幹預中國與鄰國的南海爭議來達到制衡中國的目的,“最具挑釁的做法是奧巴馬政府支持菲律賓及其對南海爭議島礁的聲索”。

大量新聞報道顯示,菲律賓正式提起南海仲裁案之後,美國的“深度參與”幾乎無處不在。美國律師出任菲方法律顧問,全面幫助菲方向仲裁庭提交總計12冊、長達3000頁的答複書以回答有關菲方訴求和依據之問題,並一手代理了第一輪口頭辯論的文件起草和庭辯。此外,美國多次公開發聲,力挺菲律賓非法主張。2014年3月,美菲在華盛頓發表包括所謂以仲裁解決南海國際爭端等內容的聯合聲明;同年4月,奧巴馬在與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會談時再次對菲律賓訴諸國際仲裁表達了公開支持。

人們看到,美國借南海問題無端抹黑中國國際形象,無所不用其極。近年來,國務卿、國防部長、國會議員等各色美國高官在東盟地區論壇、東亞峰會、香格里拉對話會、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七國集團峰會等各種場合,熱炒南海問題,試圖把“規則破壞者”“現狀打破者”“軍事擴張者”的帽子強加於中國頭上。

人們看到,美國以所謂“航行自由”為借口,以種種手段炫耀武力,實質上推動了南海軍事化。美國航空母艦、戰略轟炸機多次闖入南海,美國導彈驅逐艦不斷抵近中國南海島礁,美國與盟國在南海的軍事演習更是接二連三。美國還敦促東盟國家在南海地區進行聯合海上巡邏,支持日本在南海地區進行海上巡邏。

人們看到,美國拉幫結派,迫切希望把南海問題引向多邊化、國際化,妄圖給中國施加所謂外交壓力。美國極力推動在各種地區及全球性多邊組織框架下討論南海問題,企圖使東盟在南海問題上統一口徑,鼓動日本、澳大利亞、印度、歐盟等與南海問題無關的域外國家和地區關註南海問題。

美國有識之士對於華盛頓在南海問題上制造對抗之舉深表憂慮。知名戰略學家布熱津斯基就曾發出警告,美國在南海必須非常小心,南海問題不應成為美中關系的中心問題。然而,在霸權本性驅使下,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制造緊張局勢、破壞和平穩定的冒險之舉依然愈演愈烈。

(三)

事實清楚地表明,菲律賓南海仲裁案完全是一個由美國鼓動操縱、菲律賓挑頭、仲裁庭客觀上予以配合的針對中國的一個“局”。

這個“局”其實不難看穿,自仲裁鬧劇開始後,國際社會“不平則鳴”的正義之聲從未停歇。迄今,已有近70個國家和地區組織明確表示支持中方在仲裁案上的立場,其中既有東盟國家,也有域外國家,還有阿拉伯國家聯盟、上海合作組織等區域組織。即使在西方國家,也有很多國際法專家從專業角度發表嚴肅、公正的評論,表達對中方法理主張的認同,表明對該案的批評和質疑立場。

為什麽中國立場的支持者那麽多,越來越多?歸根結底,是因為中方不參與、不接受立場有著充分的法理依據,而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仲裁庭違法擴權、濫權,才是在真正破壞國際法。

首先,禁止反言是國際法治的一條基本原則,但菲律賓阿基諾三世政府卻置自身昔日承諾於不顧,單方面強行提起仲裁,侵犯了中國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享有的自主選擇爭端解決方式的權利。正如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前主席、聯合國國際法院特別法官布朗利所言:“一般國際法上不存在解決爭端的義務,以正式法律程序尋求解決的程序取決於當事各方的同意。”爭端提交國際仲裁,通常都需經當事國達成合意,尊重當事方意願才是體現“各國主權平等的一種必然結果”。如今,仲裁庭擅自擴大管轄權限、漠視一國之主權,哪里還有“法的精神”?

其次,菲方不顧基本歷史常識,妄稱中國人歷史上在南海沒什麽活動和存在,從未擁有對南海諸島的主權。然而,中國漁民在南沙水域捕魚作業,已成為南沙群島主人的歷史事實,有多個版本的《更路簿》可以證明;19世紀以來的外國文獻,也明確記載了只有中國漁民在島上生產生活的歷史事實。法律的基點本就是“以事實為依據”,如今,昭昭青史仍在,鑿鑿證據如山,菲方卻敢如此顛倒黑白篡改事實,對南海島礁的有關論述缺失最起碼的可信度。這樣一個“並不構成爭端”的無理訴求,竟然被仲裁庭接受,哪里還有“法的權威”?

再有,仲裁庭不顧中方一貫堅持將南沙群島視為整體的立場,玩弄“切割”伎倆,歧視性地把中國駐守的南沙有關島礁從南海諸島的宏觀地理背景中剝離出來。對菲律賓等其他國家非法侵占的島礁,仲裁庭卻只字不提,還將有關領土主權問題包裝為所謂的島礁法律地位問題。如此偷梁換柱、翻雲覆雨,哪里還有“法的公信”?

南海仲裁案是否具有合法性和正當性?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前主席拉奧·佩馬拉朱的判斷一針見血:中菲南海爭端的實質是關於主權和海域劃界,而領土主權問題不屬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調整的範圍,劃界問題也可據中國政府聲明而排除強制仲裁程序,此案仲裁庭對主權和海域劃界問題都沒有管轄權。菲律賓訴求的實質是領土問題,因此不屬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調整的範圍。

然而,仲裁庭擅自擴大解釋其自身管轄權限。對於領土和海洋劃界問題,仲裁庭罔顧中菲早已選擇談判協商作為解決相關爭議唯一方式這一前提,罔顧中國早已於2006年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將海洋劃界爭議排除適用強制爭端解決程序這一事實,惡意解讀此前中菲對爭端解決方式的共同選擇,輕易否定國與國之間達成的一致意見,嚴重侵犯中國作為主權國家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約國享有的自主權利。其實質,不過是為個別國家濫用仲裁程序制造國際輿論實現政治目的提供配合。

培根在《論司法》中寫道,“一次不公的判決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猶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決則把水源敗壞了”。菲律賓及仲裁庭濫用強制仲裁程序,讓《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失去嚴肅性,其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破壞性、對國際法治秩序的沖擊,不容低估。

事實上,很多西方專業法律人士都對強制仲裁程序被濫用表示擔憂和關切。如果今後別國都效仿菲律賓的惡劣先例,只要將領土和海洋劃界問題包裝成《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解釋和適用問題即可提交仲裁,不僅會讓30多個締約國所作排除性聲明成為一紙空文,也將傷害《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爭端解決機制的信譽,破壞《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建立的國際海洋秩序,對現行國際秩序構成重大威脅。

正如英國牛津大學國際公法副教授安東尼奧斯·察納科普洛斯、英國外交部前法律顧問克里斯·沃默斯利指出,如果仲裁庭允許菲律賓背棄其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的承諾繼續推進強制仲裁,這種處理方式或造成“惡法”,會對國際關系的整體穩定造成潛在破壞。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中國為捍衛國際法做針鋒相對的鬥爭,不僅是在捍衛自己的領土主權,更是在切實捍衛國際海洋秩序、維護世界長治久安。

(四)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如此公然違背國際法,為何向來以“國際法官”自居的美國卻在裝糊塗?美國著名律師布魯斯·費恩直言,美國的南海政策體現了其“危險的帝國思維”。

這種為所欲為的“帝國思維”,就是霸權主義。美國比任何人都喜歡把國際法掛在嘴邊,但歷史和現實一再表明,美國對待國際法,總是對人不對己,且每每玩弄法律於股掌之上——如果國際法對美國有利,美國就高高祭起這面大旗;如果國際法可能約束美國的行為,美國就會把它踩在腳下置之不理,甚至將“非法”尊為“合法”,將“合法”抹黑為“非法”。

美國如果真的關心國際法治,為何《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推行幾十年了還不願加入?眾所周知,作為規範當代國際海洋關系最重要的法律文件,《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被譽為當今世界的“海洋憲章”,目前大部分國家都已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國家之一,卻一直沒有加入該公約,是安理會“五常”中唯一沒有加入該公約的國家。根子就在美國霸權主義的國際法觀和傲慢自私的海洋特權思想。

美國口口聲聲以海洋法治的維護者自居,卻為一己之私拒不批準加入公約;口口聲聲要求別國接受第三方爭端解決方式,自己卻又拒不接受國際法院這一聯合國最主要司法機構就尼加拉瓜訴美國案所作出的判決和命令;口口聲聲要求其他國家遵守國際法,卻對自己和所謂盟友大開違法之門,長期以來對菲律賓非法侵占中國島礁的行為視而不見。

這種自相矛盾與雙重標準,集中體現了美國對待國際法“合則取,不合則棄”的虛偽本質,暴露了其根深蒂固的“帝國思維”。美國現實主義國際關系學者米爾斯海默談及南海問題時曾說,“中國的鄰國有動機在現階段就把問題解決掉,而不是等到中國強大了,到時候就來不及了”,一句話道出了對中國防範遏制的陰暗心理。

中國正在成長,但一個多世紀里屢遭外敵入侵、強權欺淩的屈辱經歷,是中國人民不可磨滅的記憶。在這樣的歷史記憶中強起來的中國,最懂得遭受欺淩和屈辱的滋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這樣的歷史記憶中走過來的中國人民,也決不會答應“屈辱的過去”哪怕在局部重演。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中國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會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這道出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心聲。

放眼南海,閃閃發光的航標燈,照亮的應該是和平的方向,驅散的應該是霸權主義的心魔,警醒的應該是被眼前蠅頭小利沖昏的頭腦。不合法的裁決不過是廢紙一張,它否定不了中國在南海的合法權益,改變不了中國人民維護國際法治尊嚴,與相關國家一道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堅定意誌和決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89

“仲裁結果”公布後的南海波瀾不驚(多圖)

據新華社報道,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對此,中方多次聲明,菲律賓共和國阿基諾三世政府單方面提起仲裁違背國際法,仲裁庭沒有管轄權,中國不接受,不承認。

“仲裁結果”出來後,一位在三沙工作的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今天,這里和往日一樣平靜。

這位工作人員向記者提供的三沙當天的照片顯示,此時的南海風平浪靜,夕陽美好,鮮花盛開,人們悠閑地在這里行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4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