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五十億的垃圾股-宏通集團(931)


今天的奇景: 1025 DJ 宏通集團(0931.HK)復牌暴漲11.7倍﹔向主席發行零息可換股票據。
1025(道瓊斯)--

停牌逾17個月的宏通集團(0931.HK)復牌﹐暴漲11.7倍﹐報0.47港元﹐成交3623萬股﹔最高0.53港元。宏通表示﹐去年下半年透過增聘銷售經理﹐旗下的貿易業務已逐漸改善﹔並對前景樂觀。宏通(英特爾授權的主要中港代理之一)於停牌期間向主席兼控股股東簡志堅發行3.58港元零息可換股票據﹐主要用作抵銷債務﹔換股價僅0.0386港元。若悉數兌換﹐宏通須發行92.75新股﹐令簡氏(現持75.99%)的持股增至96.46%。簡氏已向獨立承配人配售1600萬股份﹐每股0.388港元﹔可能是刺激股價的原因之一。﹝道瓊斯通訊社/香港記者 伍宗仁﹞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919/LTN20070919504_C.pdf

認購12新股,作價1,600萬元,以0.0386元收購其他股東股權。

...本公司獲收購人知會,收購人已於二零零七年八月三一日以代價30,300,000港元藉讓與方式向銀行債權人收購銀行債項(於二零零二月二日之總餘額約為256,000,000港元)。 本公司亦獲收購人知會,收購人已於二零零七年九月日以代價840,000美元(約相當於6,552,000港元)藉讓與方式向英特爾收購英特爾債項(於二零零六年七月一日之總餘額約為7,567,165美元)。...

簡志堅共動用:1,600萬+3,030萬+655萬 = 5,285萬他認購12股後,股數增至16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031/LTN20071031329_C.pdf ...

收購建議已於二零零七年十月三一日截止。收購人並無修訂或延長收購建議期間。截至二零零七年十月三一日下午四時正( 即綜合文件所載之收購建議最後接納時限及日期),收購人就(i)股份收購建議接獲合共17,558,000股股份( 佔於本聯合公佈日期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及投票權約1.10%)之有效接納;及(ii)購股權收購建議接獲可認購29,945,000股股份( 佔尚未行使購股權總數約26.25%)之購股權之有效接納。就股份收購建議及購股權收購建議之有效接納之代價將根據收購守則盡快支付予有關股東/ 購股權持有人,惟在任何情況下須於接獲所有必要文件以表示有關接納為有效及完成當日後日內支付。

簡志堅共動用: 1,755.8萬 x 0.0386 + 2,994.5 x 0.001 = 70萬

兩次收購共用: 5,285萬 + 70萬 = 5,355萬

計及財顧及其他費用,不足6,000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15/LTN20080115322_C.pdf

發行3.58無息可換股票據予簡志堅,換股價每股0.0386元,可換92.74股。其中3.18買回欠自己的債項,4,000萬為流動資金若全部兌換完成後,股票增至108.76股。

因用3.58元購入,又收回3.18元,即又動用4,000萬

共動用:6,000萬 + 4,000萬 =1

其成本價約: 1 /(108.76(按全部換股債券全部兌換計)-4(未重組前股數) = 0.0095元(即0.95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214/LTN20080214258_C.pdf又配售1,600萬股,以"維持持股量",每股0.388元,套現約500萬,按其加權成本價0.0095元計,賺近40倍,

共動用:1 - 500萬 = 9,500萬

其成本價約: 9,500萬 /(104.76 - 0.16) = 0.00908元(0.908仙)

以現時成交價約0.4元計,簡志堅先生的家財已超過40,公司市值都接近50,最高市值近55元,簡志堅先生只要以0.4元,賣出2多股,就能全部收回成本,還有超過102股未賣,另外,這家公司市值50,已經超過一些中型的地產股的市值,這些公司年賺幾,但這家公司業務幾乎停頓,能不能賺錢已成疑問,你猜他會不會用0.4元買回這股?結果顯而易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3

五十億的垃圾股(2)-宏通集團(0931.HK)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218/LTN20080218308_C.pdf

計及本公司執行董事、主席兼控股股東簡先生自二零零八年二月十五日起至二零零八年二月十八日止期間售出之合共319,158,000股股份及於緊隨兌換後,簡先生持有1,659,602,072股股份,相當於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約69.74%。

據董事所深知,除(i)簡先生持有之1,659,602,072股股份;(ii)其他董事及本公司附屬公司之董事持有之10,000,000股股份;及(iii)獲簡先生提供部分遞延付款安排之獨立承配人持有之99,058,000股股份外,610,872,000股股份(相當於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約25.67%)由公眾人士持有。因此,本公司維持上市規則第8.08條項下25%之最低公眾持股量規定。

From the data:

以昨天最低位(每股0.40)計,賣3.2億股已套現1.28億,但其重組的成本0.95億,他已經收回成本,並有三千三百萬收回。

餘下的股票,他已經可以當無成本,合股供過又得,一路壓低出貨都得,可以買個垃圾礦又得,總之股東的價值會大減。

簡先生,你是我的偶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4

三十億買概念-直真節點(2371)

該公司宣佈以29.28億收購流動廣告業務,以2,400萬元現金及價值29.04億元,可以每股2元,可兌換成14.52億股的可換股債支付,完成後該公司的流動廣告的原持有人將成為公司大股東,但是該流動公司除了幾部電視及少量現金外,別無資產。

這件簡直是超級「十億元買垃圾」的事件,亦可謂是用來炒作的手段,下一步必定是配股,請大家細心留意。

無軌火車的確是無軌火車系,確是氣魄過人,規模過人。

公告節錄如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14/LTN20080514111_C.pdf


新 華科技將與創智利德簽訂一份注資協議;據此,新華科技將注資人民50,000,000元,以換取創智利德 98%經擴大已發行股本。創智利德是一家於二零零七年八月三十日在中國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現由Li Qing先生及Liu Changxi先生分別擁有 85%及15%權益,已發行股本為人民幣 1,000,000元。待完成注資後,創智利德的已發行股本將為人民幣 51,000,000元,而新華科技將擁有 98%經擴大已發行股本。協議其中一項先決條件是必須完成注資協議。

新 華音像與創智利德已簽署一份合作協議,以在中國各大城市經營及廣播一系列戶外大型二極管顯示屏。創智利德將負責在各大城市的主要地點設置全新二極管顯示 屏,以及招聘廣告在這些顯示屏廣播,而創智利德將為新華音像預留部分廣播時段以供發報新聞相關內容及向新華音像支付定額使用費作為回報。目前,創智利德剛 於四月中在廊坊市新華路人民公園設置了一台大型二極管顯示屏,預期將於五月底完成有關裝修及測試工程,符合大型二極管顯示屏的經營時間。創智利德還能夠預 留北京另外四個黃金地段設置大型二極管顯示屏,包括宣武區北京西火車客站、順義區北京首都機場三號航運站、朝陽區東三環中路中央商務區清華工美及西城區復 興門長安街百盛購物中心。每台大型二極管顯示屏在購買及安裝後,都會經過一段測試期,然後才會正式進行廣播。董事預期將可於二零零八年底前在北京設置這另 外四台二極管顯示屏。

董 事預期,大型戶外顯示屏的收益將來自廣告播放。顯示屏在日間會持續地廣播,日內不同廣告時段的收費各別。廣告時段的銷售及市場推廣將聘請廣告代理負責。帶 動收益的動力,將為大型二極管顯示屏的廣告時段增加、廣播時間及廣告播出時間增多。董事有信心經營戶外大型二極管顯示屏將為本集團帶來穩定收入。
作 為一項先決條件,創智利德須與新華音像簽訂一份補充協議,以落實轉讓新華音像目前經營的戶外顯示屏業務。新華音像現於中國各地經營共 台大型二極管顯示屏,並擬把這些大型二極管顯示屏全都轉讓予創智利德。不過,創智利德有權接納或拒絕任何轉讓,而被拒絕的大型二極管顯示屏將不再經營。當 中,新華音像將同意與創智利德合作在中國各大城市設置約 285台戶外大型二極管顯示屏,而二極管顯示屏的地點將經由訂約雙方協定。

根 據創智利德於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按中國會計準則編製的經審核財務報表,創智利德的總資產約為人民幣 950,000元(約1,064,000港元)、總負債約為人民幣21,000元(約23,520港元),而淨資產約為人民幣 929,000元(約為 1,040,480港元)。於二零零七年八月三十日(註冊成立日期)至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期間,創智利德錄得除稅前後虧損淨額約為人民幣 71,000元(約 79,520港元)。

根據創智利德截至二零零八年三月三十一日止三個月按中國會計準則釐定的未經審核管理財務報表,創智利德錄得未經審核虧損淨額約為人民幣 81,000元(約 90,720港元),淨資產約為人民幣 848,000元(約949,760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08

三十億買概念@直真節點(2371)

該公司宣佈以29.28億收購流動廣告業務,以2,400萬元現金及價值29.04億元,可以每股2元,可兌換成14.52億股的可換股債支付,完成後該公司的流動廣告的原持有人將成為公司大股東,但是該流動公司除了幾部電視及少量現金外,別無資產。

這件簡直是超級「十億元買垃圾」的事件,亦可謂是用來炒作的手段,下一步必定是配股,請大家細心留意。

無軌火車的確是無軌火車系,確是氣魄過人,規模過人。

公告節錄如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14/LTN20080514111_C.pdf

新 華科技將與創智利德簽訂一份注資協議;據此,新華科技將注資人民50,000,000元,以換取創智利德 98%經擴大已發行股本。創智利德是一家於二零零七年八月三十日在中國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現由Li Qing先生及Liu Changxi先生分別擁有 85%及15%權益,已發行股本為人民幣 1,000,000元。待完成注資後,創智利德的已發行股本將為人民幣 51,000,000元,而新華科技將擁有 98%經擴大已發行股本。協議其中一項先決條件是必須完成注資協議。

新 華音像與創智利德已簽署一份合作協議,以在中國各大城市經營及廣播一系列戶外大型二極管顯示屏。創智利德將負責在各大城市的主要地點設置全新二極管顯示 屏,以及招聘廣告在這些顯示屏廣播,而創智利德將為新華音像預留部分廣播時段以供發報新聞相關內容及向新華音像支付定額使用費作為回報。目前,創智利德剛 於四月中在廊坊市新華路人民公園設置了一台大型二極管顯示屏,預期將於五月底完成有關裝修及測試工程,符合大型二極管顯示屏的經營時間。創智利德還能夠預 留北京另外四個黃金地段設置大型二極管顯示屏,包括宣武區北京西火車客站、順義區北京首都機場三號航運站、朝陽區東三環中路中央商務區清華工美及西城區復 興門長安街百盛購物中心。每台大型二極管顯示屏在購買及安裝後,都會經過一段測試期,然後才會正式進行廣播。董事預期將可於二零零八年底前在北京設置這另 外四台二極管顯示屏。

董 事預期,大型戶外顯示屏的收益將來自廣告播放。顯示屏在日間會持續地廣播,日內不同廣告時段的收費各別。廣告時段的銷售及市場推廣將聘請廣告代理負責。帶 動收益的動力,將為大型二極管顯示屏的廣告時段增加、廣播時間及廣告播出時間增多。董事有信心經營戶外大型二極管顯示屏將為本集團帶來穩定收入。
作 為一項先決條件,創智利德須與新華音像簽訂一份補充協議,以落實轉讓新華音像目前經營的戶外顯示屏業務。新華音像現於中國各地經營共 台大型二極管顯示屏,並擬把這些大型二極管顯示屏全都轉讓予創智利德。不過,創智利德有權接納或拒絕任何轉讓,而被拒絕的大型二極管顯示屏將不再經營。當 中,新華音像將同意與創智利德合作在中國各大城市設置約 285台戶外大型二極管顯示屏,而二極管顯示屏的地點將經由訂約雙方協定。

根 據創智利德於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按中國會計準則編製的經審核財務報表,創智利德的總資產約為人民幣 950,000元(約1,064,000港元)、總負債約為人民幣21,000元(約23,520港元),而淨資產約為人民幣 929,000元(約為 1,040,480港元)。於二零零七年八月三十日(註冊成立日期)至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期間,創智利德錄得除稅前後虧損淨額約為人民幣 71,000元(約 79,520港元)。

根據創智利德截至二零零八年三月三十一日止三個月按中國會計準則釐定的未經審核管理財務報表,創智利德錄得未經審核虧損淨額約為人民幣 81,000元(約 90,720港元),淨資產約為人民幣 848,000元(約949,760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64

追踪師奶兵團十億炒美孚


2009-05-21  NExtMagazine


美 孚 新 邨 抗 跌 力 強 , 海 嘯 發 生 後 , 樓 價 只 跌 百 分 之 十 三 , 近 日 呎 價 又 重 返 三 千 六 百 元 水 平 。 一 班 住 在 這 裡 , 外 表 普 通 的 師 奶 , 多 年 來 密 密 炒 , 淨 賺 兩 億 。 ( 廖 健 昌 攝 )



在 銀 行 減 息 及 憧 憬 通 脹 升 溫 的 環 境 下 , 投 資 者 寧 願 攬 實 嚿 「 磚 頭 」 好 過 揸 現 金 , 貴 為 藍 籌 屋 苑 的 美 孚 新 邨 , 樓 齡 雖 然 超 過 三 、 四 十 年 , 但 屋 苑 有 超 過 萬 三 個 單 位 ; 無 論 市 況 好 壞 , 每 月 都 能 維 持 最 少 五 、 六 十 宗 交 易 , 是 十 大 屋 苑 之 首 。
而 支 撐 着 整 個 屋 苑 的 中 流 砥 柱 炒 家 , 原 來 是 一 班 師 奶 ; 她 們 住 在 美 孚 , 食 在 美 孚 的 酒 樓 , 由 區 內 的 地 產 經 紀 介 紹 筍 盤 , 在 屋 企 樓 下 的 銀 行 分 行 做 樓 按 , 對 美 孚 的 炒 樓 環 境 熟 到 透 。 本 刊 追 查 三 名 美 孚 「 師 奶 樓 神 」 的 足 跡 , 過 去 二 十 年 她 們 炒 過 的 美 孚 單 位 涉 資 達 十 億 元 , 策 略 是 密 食 當 三 番 ; 這 幾 位 出 入 街 市 買 餸 煮 飯 兼 湊 孫 的 師 奶 , 多 年 來 竟 然 淨 賺 接 近 兩 億 元 !


林 太 每 日 下 午 飲 完 茶 都 會 出 入 區 內 的 地 產 代 理 行 , 記 者 就 見 過 她 一 連 進 入 幾 間 行 , 與 經 紀 都 十 分 熟 落 。



林 太




在 美 孚 新 邨 富 臨 漁 港 的 二 樓 小 菜 廳 內 , 每 日 都 有 不 少 師 奶 飲 茶 打 牙 骹 ; 她 們 穿 着 涼 鞋 、 運 動 褲 的 街 坊 裝 , 與 一 般 茶 客 無 異 。 其 實 這 裡 是 臥 虎 藏 龍 的 地 方 , 記 者 坐 在 小 菜 廳 一 角 已 聽 到 不 少 炒 樓 經 , 其 中 一 圍 枱 的 師 奶 說 : 「 我 個 單 位 二 百 八 十 萬 買 返 嚟 , 個 客 問 三 百 萬 賣 唔 賣 , 個 客 好 似 好 心 急 , 佢 急 我 偏 唔 急 。 」 另 一 個 插 嘴 道 : 「 唔 使 賣 住 , 起 碼 三 百 四 十 啦 。 」 這 班 師 奶 們 飲 茶 後 會 經 常 一 起 打 麻 雀 、 鋤 大 Dee , 近 月 則 轉 玩 鬥 地 主 。 她 們 互 相 交 換 炒 樓 情 報 , 價 啱 即 落 訂 或 出 貨 , 十 分 爽 快 。
美 孚 新 邨 每 月 約 有 六 十 宗 成 交 , 當 中 接 近 三 成 都 是 由 這 班 師 奶 包 辦 , 當 中 的 代 表 人 物 , 要 數 林 太 及 黃 太 。 表 面 上 , 這 兩 位 師 奶 與 一 般 師 奶 無 異 , 但 她 們 在 美 孚 新 邨 卻 無 人 不 曉 , 記 者 走 進 富 臨 漁 港 說 想 找 林 太 和 黃 太 , 帶 位 的 小 姐 一 聽 便 知 是 誰 並 回 答 : 「 係 咪 地 產 嗰 兩 個 , 林 太 點 半 嚟 , 黃 太 早 啲 十 二 點 半 , 佢 哋 坐 包 廳 㗎 ! 」 黃 太 更 是 美 孚 婦 女 會 及 美 孚 商 業 總 商 會 的 要 員 。
翻 查 二 人 九 一 年 至 今 的 物 業 買 賣 紀 錄 , 就 知 她 們 是 「 師 奶 樓 神 」 , 二 人 炒 賣 過 的 美 孚 單 位 , 一 共 三 百 五 十 個 , 目 前 持 貨 合 共 八 十 三 個 。
兩 位 師 奶 最 愛 到 富 臨 漁 港 小 菜 廳 飲 茶 , 林 太 間 中 會 包 房 , 最 低 消 費 一 千 五 百 元 , 茶 樓 旁 邊 就 是 上 商 銀 行 。 ( 廖 健 昌 攝 )



十 年 來 零 蝕 讓
記 者 一 連 幾 天 在 美 孚 新 邨 遇 見 林 太 , 她 每 日 的 生 活 幾 乎 一 式 一 樣 。 穿 着 Burberry T 恤 、 挽 着 Fendi 手 袋 的 林 太 , 下 午 一 時 三 十 分 , 先 與 丈 夫 及 朋 友 們 到 富 臨 漁 港 包 小 菜 廳 一 圍 飲 茶 , 最 低 消 費 一 千 五 百 元 ; 飲 完 茶 後 和 丈 夫 分 道 揚 鑣 , 就 與 師 奶 們 返 回 其 美 孚 新 邨 的 家 , 下 午 有 時 步 行 往 鄰 近 的 曼 克 頓 山 , 湊 孫 兒 到 美 孚 的 大 型 公 園 嶺 南 之 風 散 步 , 其 間 手 機 就 響 個 不 停 , 不 少 是 經 紀 來 電 介 紹 「 筍 盤 」 ; 回 家 後 她 再 自 行 到 美 孚 萬 事 達 廣 場 的 幾 間 地 產 經 紀 鋪 打 躉 , 然 後 與 菲 傭 到 附 近 的 街 市 買 餸 , 之 後 又 相 約 經 紀 在 區 內 四 圍 行 。
林 太 原 名 陳 元 新 , 她 透 過 與 丈 夫 林 朝 山 開 設 的 三 間 公 司 — — 博 益 實 業 、 吉 盛 及 福 置 的 名 義 , 打 從 九 ○ 年 開 始 , 就 涉 足 美 孚 的 單 位 。 「 不 過 買 賣 咩 單 位 全 都 由 林 太 話 事 , 佢 老 公 以 前 開 廠 做 貿 易 , 不 過 近 幾 年 已 經 退 休 咩 都 唔 理 。 」 一 名 經 紀 說 。 林 太 的 單 位 持 貨 一 個 月 至 大 半 年 不 等 就 放 售 , 是 名 副 其 實 的 短 炒 王 ; 而 且 每 賣 出 一 個 單 位 , 又 會 立 即 「 補 貨 」 ; 即 使 是 市 況 低 迷 如 ○ 三 年 沙 士 爆 發 初 期 , 照 樣 入 貨 ; 例 如 ○ 三 年 三 月 以 一 百 五 十 二 萬 買 入 蘭 秀 道 十 七 座 十 三 A 單 位 , 持 貨 三 個 月 旋 即 以 一 百 八 十 八 萬 出 貨 , 即 袋 三 十 六 萬 ; 但 三 個 月 後 再 入 市 , 同 樣 是 蘭 秀 道 , 以 一 百 八 十 九 萬 購 入 四 十 六 座 五 樓 一 單 位 , 這 次 持 貨 四 個 月 就 以 二 百 六 十 四 萬 放 售 , 又 袋 七 十 五 萬 元 。 如 此 一 來 一 回 , 二 十 年 來 炒 過 一 百 四 十 九 個 美 孚 單 位 , 涉 及 金 額 三 點 九 億 , 淨 賺 超 過 六 千 萬 , 現 時 仍 持 有 五 十 三 個 單 位 收 租 。 而 過 去 十 年 , 蝕 讓 盤 是 零 , 戰 績 認 真 彪 炳 。




美 孚 炒 樓 一 條 龍
記 者 連 日 追 踪 , 發 現 林 太 及 黃 太 甚 少 離 開 美 孚 新 邨 , 她 們 由 區 內 經 紀 介 紹 樓 盤 , 在 區 內 富 臨 漁 港 飲 茶 收 風 , 在 區 內 上 商 銀 行 做 按 揭 , 實 行 炒 樓 一 條 龍 。
黃 太 經 常 出 入 區 內 上 商 銀 行 , 她 會 趁 下 午 四 時 三 十 分 收 市 後 , 銀 行 關 門 前 的 非 繁 忙 時 間 才 出 現 , 更 獲 經 理 親 自 招 呼 。



林 太 很 愛 錫 其 孫 兒 , 經 常 親 自 到 曼 克 頓 山 接 他 往 附 近 的 公 園 及 商 場 的 冒 險 樂 園 嬉 戲 , 慈 祥 的 外 表 與 炒 樓 時 的 狠 勁 作 風 迥 異 。



拒 絕 曝 光
就 記 者 所 見 , 林 太 隨 身 攜 帶 支 票 簿 , 而 且 經 常 電 話 不 離 手 , 即 使 右 手 抱 孫 , 左 手 仍 然 是 拿 着 電 話 傾 談 。 記 者 找 在 富 臨 漁 港 正 在 開 支 票 寫 首 期 予 地 產 經 紀 的 林 太 回 應 , 她 卻 非 常 緊 張 地 說 : 「 唔 好 問 我 、 唔 好 影 我 啦 。 咁 我 住 呢 度 , 梗 係 買 番 呢 度 啲 樓 啦 。 呢 度 啲 間 隔 又 四 正 實 用 , 最 緊 要 係 咁 舊 嘅 樓 , 銀 行 都 借 足 七 成 , 唔 怕 無 成 交 。 」 不 過 , 由 於 美 孚 樓 齡 較 舊 , 故 供 款 年 期 一 般 最 多 十 多 年 。
然 而 走 出 了 美 孚 新 邨 , 林 太 的 手 風 差 得 多 , 如 ○ 七 年 十 二 月 樓 市 瘋 狂 之 時 , 她 就 以 一 千 二 百 萬 購 入 由 新 昌 發 展 的 元 朗 牛 潭 尾 獨 立 屋 翠 巒 , 持 有 至 今 未 有 動 靜 。 林 太 於 今 年 新 年 期 間 更 購 入 一 個 九 龍 站 的 天 璽 單 位 。
而 林 太 的 「 好 姊 妹 」 黃 太 , 同 樣 是 美 孚 的 師 奶 樓 神 , 二 人 均 是 九 十 年 代 初 「 出 道 」 , 也 曾 合 作 炒 賣 數 個 單 位 , 但 黃 太 就 較 為 深 閨 , 在 家 至 四 時 多 才 會 出 門 , 到 富 臨 漁 港 旁 的 上 海 商 業 銀 行 , 與 相 熟 的 經 理 打 牙 骹 。 黃 太 也 是 一 身 富 貴 look , 披 上 Gucci 絲 巾 及 挽 Gucci 手 袋 ; 養 了 一 頭 「 芝 娃 娃 」 小 狗 的 她 返 家 時 , 記 者 上 前 向 她 查 詢 其 炒 樓 心 得 ; 黃 太 面 色 驚 青 地 回 應 : 「 我 哋 身 份 好 敏 感 , 唔 好 訪 問 我 呀 , 我 咩 都 唔 識 , 咁 成 個 家 族 住 呢 度 , 貪 呢 度 風 水 好 咪 買 嚟 投 資 吓 囉 。 」 說 罷 懇 求 記 者 不 要 刊 登 其 樣 貌 。
黃 太



先 化 妝 後 出 貨
黃 太 眼 中 的 美 孚 當 然 風 水 好 。 原 名 曾 自 香 的 黃 太 , 她 的 旗 艦 公 司 瑞 香 發 展 , 多 年 來 炒 賣 過 一 百 九 十 八 個 單 位 , 涉 及 金 額 五 點 一 億 , 淨 賺 接 近 一 億 元 。 黃 太 近 十 年 炒 賣 過 的 百 個 單 位 當 中 , 只 有 一 個 單 位 蝕 讓 九 萬 元 , 而 手 頭 仍 持 有 三 十 個 單 位 收 租 。
林 太 和 黃 太 都 是 採 取 保 守 策 略 , 林 太 就 於 金 融 海 嘯 期 間 不 斷 出 貨 , 一 共 賣 走 八 間 美 孚 新 邨 單 位 , 但 全 部 仍 然 有 賺 , 如 一 個 位 於 百 老 匯 街 一 百 一 十 七 座 的 中 高 層 單 位 , 她 於 ○ 八 年 三 月 以 二 百 零 五 萬 買 入 , ○ 八 年 十 月 跌 市 期 間 , 以 二 百 二 十 萬 賣 出 , 仍 然 有 十 五 萬 元 落 袋 ; 而 黃 太 於 過 去 半 年 仍 出 了 三 個 單 位 , 共 賺 一 百 六 十 三 萬 。
當 遇 到 一 些 海 景 及 大 露 台 的 靚 單 位 , 她 們 就 會 出 租 , 有 人 承 接 時 才 以 交 吉 形 式 出 售 。 買 到 一 些 質 素 較 差 , 如 有 滲 水 等 問 題 的 單 位 , 就 會 急 急 轉 售 , 只 賺 百 分 之 十 。 不 論 是 短 炒 或 出 租 , 她 們 都 會 事 先 裝 修 。 記 者 參 觀 過 黃 太 其 中 一 個 位 於 百 老 滙 街 的 單 位 , 經 紀 指 她 花 約 十 多 萬 元 裝 修 , 屋 內 已 有 齊 飯 枱 、 梳 化 等 基 本 家 具 , 就 連 茶 杯 及 飯 碗 都 有 齊 , 放 在 餐 枱 上 , 十 足 十 示 範 單 位 。
美 孚 新 邨 樓 齡 已 有 四 十 多 年 , 前 身 是 荔 枝 角 灣 油 庫 , 於 六 ○ 年 被 政 府 填 平 , 改 成 私 人 屋 邨 。 ( 政 府 新 聞 處 圖 片 )



美 孚 新 邨 小 檔 案
發 展 商 : 新 世 界 、 美 孚 石 油
單 位 數 目 : 13,149 個
座 數 : 99 座
樓 齡 : 41 年
歷 史 : 美 孚 新 邨 分 百 老 匯 街 、 吉 利 徑 及 蘭 秀 街 。 它 的 前 身 為 美 孚 石 油 公 司 荔 枝 角 灣 油 庫 。 一 九 六 ○ 年 代 , 政 府 把 荔 枝 角 灣 填 平 , 美 孚 石 油 公 司 將 油 庫 地 皮 轉 為 私 人 屋 邨 , 成 為 香 港 首 個 由 工 商 地 皮 轉 為 住 宅 地 皮 , 亦 是 香 港 第 一 個 私 人 大 型 屋 苑 。
師 奶 盡 攬 筍 盤
事 實 上 , 美 孚 新 邨 一 向 受 用 家 及 投 資 者 愛 戴 , 如 資 深 投 資 者 張 大 朋 就 於 前 年 開 始 前 後 買 入 了 五 十 個 單 位 作 收 租 。 在 去 年 海 嘯 發 生 , 美 孚 新 邨 的 呎 價 由 三 千 七 百 多 元 , 跌 至 三 千 二 百 元 , 下 跌 約 百 分 之 十 三 , 抗 跌 力 十 分 強 。 反 而 港 島 區 的 太 古 城 下 跌 接 近 百 分 之 二 十 。 在 近 月 的 小 陽 春 , 美 孚 新 邨 呎 價 又 重 回 三 千 六 百 多 元 , 可 見 有 一 定 的 反 彈 能 力 。
炒 美 孚 超 過 二 十 年 年 資 的 林 太 和 黃 太 住 在 這 裡 亦 超 過 二 十 年 , 最 早 已 入 住 一 千 八 百 呎 大 單 位 , 多 年 來 在 區 內 搬 過 數 次 。 而 她 們 炒 樓 初 期 都 是 團 購 及 與 街 坊 合 資 , 愈 賺 愈 多 後 , 於 近 年 開 始 完 全 獨 立 。
一 般 「 散 打 」 投 資 者 要 與 這 批 師 奶 搶 貨 並 非 易 事 。 一 名 美 孚 經 紀 坦 言 : 「 其 實 你 哋 諗 住 買 一 、 兩 個 單 位 短 炒 , 我 就 唔 建 議 喇 。 有 靚 貨 , 我 哋 都 留 俾 班 師 奶 先 , 幾 時 到 你 哋 。 買 嚟 出 租 就 可 以 考 慮 吓 嘅 。 」 師 奶 與 區 內 所 有 經 紀 都 十 分 熟 落 。 據 知 , 只 要 出 貨 有 錢 賺 , 除 了 付 佣 金 之 外 , 她 們 間 中 亦 會 給 予 經 紀 一 萬 元 獎 金 , 因 此 當 經 紀 有 靚 單 位 , 都 會 第 一 時 間 通 知 二 人 。 林 太 不 時 與 經 紀 吃 飯 聯 誼 , 但 黃 太 已 少 到 經 紀 鋪 打 躉 , 「 其 實 佢 哋 都 唔 使 睇 樓 , 佢 哋 熟 到 只 要 我 哋 話 俾 佢 知 邊 個 單 位 、 咩 價 錢 , 佢 哋 即 日 已 經 可 以 決 定 買 唔 買 , 即 日 開 票 都 得 。 」
黃 太 其 中 一 個 位 於 百 老 匯 街 的 一 千 二 百 呎 的 中 層 單 位 , 以 十 多 萬 元 裝 修 連 傢 俬 , 似 足 示 範 單 位 , 她 開 價 五 百 三 十 八 萬 元 出 售 , 打 算 賺 二 十 萬 。



潘 永 芳 在 其 位 於 青 山 公 路 冠 峰 台 獨 立 屋 內 接 受 訪 問 , 她 指 九 七 年 時 跟 人 一 窩 蜂 買 嘉 湖 山 莊 , 結 果 焦 頭 爛 額 。 吸 收 經 驗 後 , 都 是 投 資 美 孚 新 邨 及 市 區 鋪 , 穩 陣 一 點 。 ( 廖 健 昌 攝 )



銀 行 特 快 批 核
在 美 孚 任 職 經 紀 多 年 的 都 指 這 個 屋 苑 十 分 好 做 : 「 喺 出 面 就 要 好 天 斬 埋 落 雨 柴 , 但 係 呢 度 個 個 月 都 好 穩 定 。 喺 其 他 區 , 一 個 炒 家 俾 個 經 紀 嘜 咗 , 你 就 唔 使 埋 佢 身 喇 。 不 過 呢 度 啲 師 奶 無 御 用 經 紀 , 我 哋 又 唔 使 push 啲 客 , 只 要 捉 到 這 班 師 奶 想 要 咩 , 佢 哋 心 理 好 簡 單 , 好 似 佢 用 五 百 萬 出 咗 一 個 一 千 二 百 呎 單 位 , 你 搵 番 個 差 不 多 呎 數 , 平 少 少 嘅 , 同 佢 補 倉 , 佢 都 要 嘅 。 」
除 了 與 經 紀 熟 落 , 師 奶 和 區 內 銀 行 亦 關 係 良 好 。 林 太 和 黃 太 手 上 物 業 的 大 部 分 按 揭 都 由 上 商 提 供 , 並 只 借 五 成 , 她 倆 步 入 美 孚 的 上 商 分 行 , 即 有 經 理 上 前 招 呼 。 據 知 銀 行 亦 相 當 識 做 , 凡 是 她 們 的 申 請 , 基 本 上 不 需 要 再 出 示 收 入 證 明 , 批 核 甚 至 較 用 家 快 , 有 經 紀 指 : 「 其 實 佢 哋 兩 個 嘅 現 金 都 好 多 , 每 次 買 樓 基 本 上 都 唔 需 要 做 按 揭 㗎 , 不 過 佢 哋 同 銀 行 熟 , 有 時 銀 行 叫 佢 , 佢 俾 啲 生 意 銀 行 做 咋 。 」 由 於 二 人 水 源 充 足 , 當 遇 到 一 些 業 主 「 等 錢 使 」 要 急 放 , 割 價 套 現 的 單 位 , 她 們 會 以 現 金 支 付 全 數 , 「 佢 哋 夠 爽 快 , 唔 似 啲 用 家 咁 又 要 求 長 成 交 期 , 又 要 左 睇 右 睇 , 所 以 容 易 執 到 平 貨 。 」 一 地 產 經 紀 說 。
長 實 正 部 署 開 售 半 山 壹 號 二 期 , 首 張 價 單 平 均 呎 價 一 萬 五 千 多 元 。 潘 永 芳 已 到 實 地 考 察 地 盤 , 認 為 價 錢 並 不 合 理 , 絕 不 會 買 入 。 ( 關 永 浩 攝 )



九 六 年 , 天 水 圍 嘉 湖 山 莊 開 售 , 不 少 炒 家 通 宵 排 隊 認 購 , 潘 永 芳 亦 前 後 買 入 一 百 五 十 個 單 位 , 她 指 近 年 才 把 餘 下 單 位 轉 售 , 蝕 讓 收 場 。



嘉 湖 損 手   重 返 美 孚
美 孚 這 個 炒 家 樂 園 , 不 單 令 林 太 、 黃 太 不 離 不 棄 , 在 區 外 有 所 損 傷 的 炒 家 亦 要 「 翻 頭 炒 」 。 家 住 青 山 公 路 冠 峰 台 獨 立 屋 的 潘 永 芳 , 大 屋 有 一 個 泳 池 能 遠 望 海 景 , 無 綫 不 少 電 視 劇 曾 借 其 大 屋 來 取 景 , 大 屋 於 九 七 年 前 以 二 千 三 百 萬 購 入 , 而 這 間 大 屋 正 是 她 過 去 炒 樓 三 十 年 賺 回 來 的 。
今 年 五 十 九 歲 的 潘 永 芳 指 自 己 第 一 份 工 就 是 炒 樓 : 「 嗰 時 無 咩 錢 , 就 成 班 師 奶 夾 錢 炒 , 第 一 間 就 係 買 鰂 魚 涌 益 發 大 廈 。 」 後 來 涉 足 市 區 鋪 位 及 住 宅 , 但 九 七 、 九 八 年 伸 手 入 天 水 圍 嘉 湖 山 莊 就 重 傷 , 她 炒 賣 過 嘉 湖 山 莊 逾 一 百 五 十 個 單 位 , 呎 價 高 達 四 、 五 千 元 , 通 通 蝕 讓 後 , 才 貪 穩 陣 投 資 美 孚 新 邨 , 她 說 : 「 嗰 時 嘉 湖 跌 咗 三 、 四 成 , 我 仲 以 為 政 府 會 出 嚟 救 市 。 點 知 愈 等 愈 跌 , 都 係 近 兩 年 先 放 得 晒 啲 貨 , 蝕 咗 幾 多 ? 總 之 好 多 好 多 。 」 經 歷 過 慘 痛 的 投 資 失 敗 後 , 近 兩 、 三 年 開 始 重 投 美 孚 新 邨 及 九 龍 區 商 鋪 , 做 保 守 派 : 「 嘉 湖 個 成 交 始 終 偏 低 , 美 孚 就 唔 同 , 賣 唔 出 都 總 有 人 租 。 由 去 年 十 一 月 , 海 嘯 發 生 之 後 到 而 家 , 一 個 九 百 六 十 呎 單 位 , 已 經 由 三 百 十 一 萬 , 升 返 去 四 百 二 十 萬 , 升 咗 三 成 幾 呀 。 」 她 指 出 買 美 孚 新 邨 , 不 用 理 坐 向 、 層 數 等 資 料 , 只 睇 價 錢 : 「 總 之 你 覺 得 平 就 買 得 過 , 唔 好 諗 住 撈 底 , 亦 唔 好 諗 住 賺 盡 , 你 諗 住 賺 百 分 之 十 至 二 十 , 就 好 收 手 喇 。 重 要 是 記 住 一 蝕 到 不 能 負 擔 的 範 圍 就 要 斬 纜 , 冷 血 啲 都 要 。 」
美 孚 新 邨 抗 跌 力 強



新 盤 無 水 位
她 由 九 一 年 開 始 買 美 孚 新 邨 , 至 今 已 買 賣 過 約 五 十 個 單 位 。 住 在 屯 門 青 山 公 路 的 她 , 甚 至 在 美 孚 新 邨 買 了 一 個 車 位 自 用 : 「 美 孚 交 通 好 方 便 , 我 出 市 區 時 就 可 以 泊 架 車 喺 度 , 咁 就 搭 咩 交 通 工 具 都 得 。 」 除 了 投 資 住 宅 單 位 , 她 亦 買 過 該 區 的 商 鋪 出 租 : 「 唔 好 以 為 嗰 區 啲 鋪 又 殘 又 舊 , 成 個 美 孚 新 邨 有 成 一 萬 三 千 幾 個 單 位 , 仲 未 計 曼 克 頓 山 同 附 近 嘅 居 屋 呢 , 有 一 定 人 流 , 啲 鋪 其 實 好 好 生 意 。 」
潘 永 芳 指 銀 行 近 月 對 投 資 者 態 度 放 軟 : 「 我 之 前 蝕 過 咁 多 , 佢 哋 應 該 怕 咗 我 , 早 排 仲 諸 多 挑 剔 , 但 最 近 仲 主 動 打 嚟 問 我 , 『 點 呀 ? 有 無 睇 中 咩 單 位 呀 ? 』 」
炒 樓 令 她 致 富 , 不 過 她 卻 揸 二 十 二 萬 元 德 國 車 福 士 , 符 合 其 師 奶 慳 家 性 格 : 「 買 嘢 唔 一 定 要 買 名 牌 , 呢 架 車 夠 平 , 俾 錢 嗰 時 最 冧 , 夠 馬 力 但 慳 油 , 牌 費 保 險 費 都 平 。 買 樓 都 一 樣 , 最 緊 要 睇 價 錢 。 」 每 次 新 樓 開 售 , 她 一 定 會 去 參 觀 , 卻 認 為 現 在 大 部 分 新 樓 開 價 不 合 理 : 「 嗰 時 開 火 炭 御 龍 山 、 紅 磡 海 濱 南 岸 , 個 價 咁 貴 , 我 話 邊 個 買 就 衰 邊 個 。 而 家 好 多 新 樓 都 買 唔 過 , 我 全 部 都 有 睇 , 長 實 開 嘅 半 山 壹 號 , 我 上 埋 山 望 埋 個 全 景 , 唔 會 買 。 如 果 將 軍 澳 個 領 都 開 價 五 千 真 係 要 三 思 , 四 千 蚊 可 以 考 慮 , 三 千 蚊 就 會 排 隊 。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14

內房老闆爛賭濠江豪輸十億押股再借廿億 李華華

2001-05-10  AD





 

最近有關內房股 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新近有一單喺澳門傳過來嘅消息,指一隻去年底成功在港上市嘅內房股,老闆外表官仔骨骨,吸引到好多城中富豪同佢做朋友,但原來佢係 「爛賭二」一名,喺澳門賭場輸過億元,甚至有講法話佢輸咗十億元。據講,呢位內房股老闆除咗自己喺澳門豪賭,有時仲會跟其他內房股老闆一齊對賭o忝。

唔 知係咪輸得甘,江湖傳聞,呢位「爛賭二」老闆最近向幾間金融機構及內地富豪以超高息借錢,想借廿幾、三十億元,佢用自己嘅股份做抵押,抵押方法又非常有創 意,總之要令人估佢唔到。不過咁,佢隻股票最近好似食咗瀉藥咁,市值不斷下跌,佢啲股份都越來越唔值錢!

轉過另一個話題,講開內房股股價下 跌,華華發現,眾多內房股當中,呢兩個月最積極回購公司股票來支持股價嘅內房股,係雅居樂(3383)和中渝置地(1224),雅居樂四月底至今回購咗接 近7000萬股,令到股價可以企喺8、9元。目前好多內房股唔係籌錢,就係留番多啲錢喺自己口袋,肯低位回購嘅內房股都算係逆市奇葩。

神冠 食字灌腸、冠軍兼備

賭仔好多時迷信,又話改名又話盛咁想搶個意頭;估唔到有成30年歷史嘅神冠控股(829),改個名都會玩食字!

神 冠創辦人、主席兼總裁周亞仙同華華講,「神冠」呢個名其實係食「順利灌腸」諧音,亦有「神州冠軍」嘅意思,仲食埋廠房所在地「神衝」個舊地名o忝!

周 主席話,其實神冠79年成立時唔係叫神冠,只係好簡單直接咁叫做「吳州蛋白腸衣」,之後用咗10年時間做科研,到90年先開始將產品推出市場,但由於技術 唔夠好,啲腸衣一浸落90度嘅熱水就爆晒,要再用多幾年時間,先搞掂呢個問題。

周主席話,公司喺大約93年時改名做神冠,之後雖然一路仲蝕 足10年,去到03年先開始有錢賺,但都叫做順風順水。周主席笑笑口話,公司賺錢係因為技術提升咗,同改名無關,若果改名真係咁勁,佢一定會日日同公司改 名喎。

周刊致歉賽迪信譽得保

所謂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名呢樣嘢係好緊要嘅。

但喺財經界打滾,名堂就不及信 用重要,一時三刻未打出名堂,唔緊要,只要有信用,名同利遲早都會自動行埋嚟。近嚟專做上市顧問嘅香港創業板公司賽迪顧問響大陸就傳出「見錢辦事」嘅傳 聞。

內地《理財周刊》更加以「證監會暴怒:賽迪顧問造假涉及100公司給錢就辦事」為題大造文章,篇文仲言之鑿鑿話「賽迪顧問被證監會正式 立項調查」。雖然財經界人士一向都唔會「做義工」,不過,賽迪以研究及發表獨立研究報告為主,俾人立項調查就真係唔使撈。

點知原來係《理財 周刊》報道出錯,賽迪梗係第一時間發聲明,仲話今日出版嘅一期《理財周刊》會刊發《致歉聲明》,指報道內容「賽迪顧問造假涉及100公司」內容與事實不 符,並且收番嗰篇報道同埋向賽迪致歉。

賽迪響公告亦好似好大方咁接受道歉,仲建議其他傳媒要引以為戒o忝,雖然係名譽攸關,但係都唔使將條 氣唔順呢個事實擺到咁明嘅。

RBS出app『目及』 實牛熊證價

科技日新月異,有時會為我哋帶嚟唔少不便,但iPhone呢 嚿嘢雖然有好多人都話唔方便,香港地就大把人用緊iPhone,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吼準呢個商機,推出iPhone app畀大家下載,係首家本港發行商推出窩輪同牛熊證應用程式。

蘇皇衍生工具負責人梁麗珊講笑咁話,呢個程式啱晒返緊工嘅投資者,偷偷哋喺 公司『目及』實窩輪同牛熊證。

講番個程式,華華覺得最方便梗係個搜尋器,只要㩒幾個掣,自訂到期日或溢價折讓等,已經可以喺幾百隻窩輪入 面,揀到心水對象。

蘇皇話呢個只係初版,下半年再推出加強版,事關已經有其他發行商做緊嘢,將會推出iPhone程式,無論點都好,日後投 資者睇資訊,又多一個選擇。

李華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58

里仁「賣不掉的好東西」 創十億營收

2010-6-21  商業周刊





一般的商業行為,都以獲利為最大 目標,而且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有一家公司卻是從生產者角度出發,以利他精神為經營方向,更精準的說,這家公司是從賣「賣不掉的好東西」開始。

特 別的是,這家公司以這樣的理念,從一間十坪不到的小店面開始,十二年來,已經有七十家直營門市,五百位員工,年營業額超過十億元。

這是「里 仁」,一家販售標榜有機、健康、自然環保的蔬果與加工食品、日用品,也是全台最大的有機、健康產品的專賣店。

聽起來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它如 何茁壯發展至今天的規模?

時間拉回十三年前,一位佛教人士日常法師成立了「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帶著一群佛家弟子推廣有機的理念,並 向農友們宣導有機耕作,然而,因為缺乏經驗,種出來的菜就像網球拍一樣,坑坑洞洞,還有果肉不紅、口感不甜的「貧血西瓜」,以及「拇指牛蒡」、「五爪胡蘿 蔔」等,可想而知,這些賣相不佳的農產品銷路當然不好,只能靠基金會的人發揮善心購買。

壓低售價,採取契作產銷

在經驗累積和 專家的協助下,有機農產品的種植技術有了改善,加入有機耕作的農友也逐漸變多,產品供應量隨之增加。然而接下來的問題是,農民們栽種了有機作物,卻不知道 可以賣給誰。

為了能讓有機產業持續發展,民國八十七年,基金會董事長賴錫源成立了里仁公司,賴錫源表示,透過這個通路平台,不但讓有機作物 有了出口,也讓消費者有購買有機產品的管道。靠著這些努力,里仁的產品從「賣不掉的好東西」逐漸變成「受歡迎的好東西」。

一般來說,超市通 路販售的有機農產品多為進口,而里仁因為和國內農民契作,價格相對壓低,經由口耳相傳,吸引越來越多消費者上門。

里仁雖是販售商品給消費者 的通路,卻是從生產者的角度出發,來決定所販售的商品品項和內容。

研發新品, 解決盛產難題

里仁商品部經理韓敬白舉例,民國 九十一年,稻米盛產,導致大量滯銷,有機米的情況更為嚴重,「都已經要收割新米了,倉庫裡卻還堆滿上一期的穀子。」當時里仁得知這樣的情況,開始和農友們 一起想辦法如何「消耗」滯銷的有機米。起初鼓勵大家多吃飯,後來發現這個做法速度太慢,最後,里仁找了多家食品廠商,研發出米饅頭、米麵包、米餅乾、米果 等新產品。

這些新口味的米類製品,出乎意料的大受歡迎,在里仁店鋪熱賣,韓敬白指出,當時曾經一天就用掉一千公斤的有機米,不但幫農友們解 決滯銷問題,也替有機米找到新出路。

三年前的中秋節前夕,一場強烈颱風使得花蓮地區災情嚴重,尤其是當地以有機、無毒方式栽種的柚子,禁不 起風雨摧殘,落果滿地,里仁為幫助農友,向他們收購這些柚子,「但肯定是賣不出去的」,於是里仁便找廠商合作,研發成「文旦柚茶」販售。

去 年,柚子盛產,這回除了「文旦柚茶」之外,里仁還找上有三十多年經驗的鳳梨酥工廠鴻福,希望鴻福可以仿效鳳梨酥的做法,利用柚子為原料製成柚子酥,老闆鄭 芳榮表示,柚子要剝皮、去籽,處理過程更為複雜,後來經由其他廠商的合作,才成功做出「文旦柚酥」。

看起來,里仁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幫農友們 解決盛產、賣不出去的農作物,但是,要如何保證消費者一定埋單?

故事行銷,打動顧客的心

韓敬白指出,這些不使用或盡量減少農 藥和化肥的有機作物,對環境、對人體都是正面的,而里仁也會在店內透過店員和顧客講解每項作物背後的故事,「消費者是會被感動的!」他說。

「至 少和我們合作的農友,可以有較穩定的收入,對於靠天吃飯的農業來說,是一種很大的支持。」韓敬白說,里仁不擔心店內商品賣不出去,「唯一的風險大概就是農 友不願意再栽種有機作物,賣給我們。」

韓敬白特別說明,里仁不是「有機商店」,他表示,所謂的有機,是要通過農委會認證的,標準較嚴格,而 有些作物只能盡量做到不撒農藥、不用化肥。至於里仁的加工食品,則是在製程中盡量少用化學添加物。

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理事長陳世雄指出, 目前國內有機相關產品約有五十億元的市場,許多大企業也看好這商機,紛紛投入這塊市場,如統一集團旗下的統一有機及聖德科斯、中天生技轉投資的棉花田生機 園地,經營者越來越多。

而隨著有機風氣盛行,里仁近五年來每年以十家以上的店數成長,如今在全台已有七十家直營門市,韓敬白強調,「絕對是 有那個(需求)量在才會一直開店啊!」

打破商場既定規則還能成功,除了需求,更應該說是一種回饋與利他的情感推動了里仁的今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20

霸王市值蒸发四十亿:真有幕后推手?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0/3MMDAwMDE4NzY3MQ.html


连日来,霸王被验出含有二噁烷事件越炒越大,卷入事件的日化企业也越来越多。

最新的进展是,飘柔、澳雪均被验出含有二噁烷,而霸王的生产批准文号亦一度被指“已过期”,同时与多年前的中药洗发品牌“丽涛”共用同一批号,霸王方面则称遭对手陷害,目前已报案。

“哪几家分天下哪几家就是对手。”7月19日,霸王一位管理层表示。

19日,由于上周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肯定产品不会危害消费者健康,霸王股价逆市反弹,截至下午4点,霸王集团涨7.71%,报4.89港元。

但对手陷害论究竟是真事还是霸王的托词?霸王的生产批号为何被指与丽涛一样?霸王会否调整其“纯中药”的宣传口径乃至定位?

摆在霸王面前的,还有无数个问号。

同一生产批号?

7月16日,深受二噁烷困扰的霸王再次传出问题。有报道指出,“霸王防脱洗发液”的生产批准文号与“丽涛防脱洗发液”的批准文号相同,都是卫妆特字(2003)第0504号。而且,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网站显示,这一批号状态为“已过期”。

同日,霸王旋即在官方微博发布澄清公告,强调“霸王旗下所有产品均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取得了批准文号,并且均在有效期内”,同时附上相关扫描文件。

7月19日,霸王集团公关部杨政书解释道,“最开始我们叫霸王防脱洗发水,后来觉得这个名字太霸道了,就改成霸王丽涛防脱洗发水,最后又把它更改成霸王防脱洗发水,就是这个名字变了,但产品都是同一样的产品。”

在《药监局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备》注栏上,记者发现,药监局是在2008年12月10日批准变更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产品名称为丽涛防脱洗发液,原生产企业名称为广州霸王化妆品有限公司。”有效期截止到2011年9月18日。

对手陷害?

早在二噁烷事发后一天霸王便提出质疑,认为事件是同行竞争者的故意陷害。7月15日,霸王董事局主席陈启源公开表示,有竞争对手借用个别媒体对霸王的品牌进行破坏。

而上述霸王管理人士认为,此次引起二噁烷轩然大波杂志的出版时间非常蹊跷,“壹周刊本来是星期四出版的,但上周它在星期三上午就出来卖了,提前了整整一天多。”

上周五,广东省日化商会秘书长余雪玲在二噁烷行业说明会上表示,壹周刊记者此前曾对其透露,“由于有人投诉(霸王),所以只找霸王的样本来做检测。”

目前中国洗发水市场大致可分为三大阵容。

宝洁、联合利华凭借多品牌战略以及强大的资源和能力,稳占75%左右的市场份额;丝宝集团的舒蕾、霸王、广东名臣等品牌占有率则达15%左右;余下10%左右的市场份额才由大部分国产品牌如采乐、好迪等共同瓜分。

而目前,在国内明确打出中草药的洗发水品牌则有霸王、澳雪、索芙特、亮莊、康王、首邦、歌秀、太阳神等。霸王2009年营业额1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4%。

“其他国产品牌实力跟我们差远了。”上述霸王管理人士有点激动,“霸王现在出名了,辛苦挣到这些钱,两三天40多亿就没有了。”

目前,霸王方面已向广州市白云区公安分局报案,警方已立案并展开侦查。

霸王去向?

短短几天内蒸发掉40多亿的霸王未来该何去何从?带着连串的疑问,近百名境内外记者应霸王邀请,参加由广东省日化商会、广东省轻工业协会主办的《如何认识和看待二噁烷在化妆品中的含量问题》行业说明会。

但在7月16日举行的说明会上,霸王方面始终没有露面。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二噁烷在日化洗护用品中的存在很难避免,但在行业集体的认识下,可以把二噁烷的含量控制到不危害人体健康的范围之内,希望公众能用理性眼光去看待这个普遍性的问题。

目前,中国在化妆品规范2007版中并未对原料还是产品中被副产品带入的二噁烷作出相关规定,但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标准,制成品的二噁烷水平应低于20ppm。

之前有香港媒体报道,香港市民陈先生曾将其在百佳购买的一支全新霸王洗头水,交与香港通用公证行化验,化验报告显示,霸王的二噁烷含量为27ppm。对此,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裘炳毅认为,各个检测机构的标准不一,难以认定。

7月16日,国家药监局虽然已经通告表示,霸王产品二噁烷含量对健康不造成影响,但没有公布具体含量。而之前,霸王表示已将旗下产品送去第三方进行检验。但霸王方面拒绝透露第三方单位详情。

一向力推“纯中药”的霸王未来会否调整宣传口号,甚至品牌定位?上述霸王管理人士仅表示“很难说”,而杨政书则称,“这个涉及到专家、研发人员还有很多方面,目前还不能定。”

在广东省轻工业协会会长杨大行看来,“对二噁烷的检测应该是全产业链进行,不仅仅是下游的产品生产企业,连上游的原料生产企业也要。”

但对于多元化战略刚起步的霸王来说,二噁烷事件是一拳重击。今年4月份其推出的跨领域新品霸王凉茶目前还在铺货阶段,“8月份是饮料的旺季,很多地方都很难进去。”霸王内部人士透露。

而霸王广州某经销商陈强(化名)则表示,由于大型超市卖场无法进去,目前霸王凉茶只能在小店、士多等出货,“销量一般”。

霸王凉茶的电视广告已在热播,能否收回霸王凉茶的开发成本,已成为陈启源夫妇在二噁烷事件后的又一难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57

二十億債催命瀕臨破產 黃仕靈江門逍遙實錄

2001-8-2 nm





近年令股民屍橫遍野的股票,藍籌 的要數「八號仔」電盈,中資股票中,則非「東寧孖寶」莫屬。憑藉製造銷售「高路華」電視機的東寧(現稱東寧高科技)及子公司東寧高路華(現稱中華數碼信 息),九七年高峰時,市值達三百億。神話背後的製作人——主席黃仕靈,原是江門的一名雜工,八七年來港,然後回江門搞電子零件生產,至九三年將東寧上市, 短短十年由零締造出這「王國」。本刊將他的魔術棒剖析,將他如何經營出一間毛利奇高的電視機廠,然後透過「江門十兄弟」操控公司股價,再配合分析員、傳 媒,舞起東寧股價,逐招拆解。心雄的黃仕靈在高峰時將炒高了的股票抵押,個人與公司均全情投入股海中,結果一鋪清袋,除了個人債台高築外,「東寧孖寶」還 步向清盤邊緣。但黃仕靈卻仍在家鄉江門做其「山寨王」,生活逍遙。

證監開刀 狂人末路東寧神話落幕後,九九年證監會遂調查追究黃仕靈操 控股票資料,曾要求十二間證券行,翻聽三年前(約九六、九七年間)落盤買賣東寧股票客戶的錄音帶,但其後又不了了之。好些有份參與製造東寧神話的證券行, 例如大和證券部主管Ian Dallas因東寧爆煲而令整隊八至十人部門「起身」,有些證券行更怕「愈描愈臭」,就把黃仕靈欠下公司孖展數「啃下」算數,例如虧損千多萬的唯高達。而 衛達證券虧蝕一億元,老闆陳麗玲控告當時內部職員失職,包括李兆德、楊家齊等,並將於十月聆訊。而東寧核數師——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會計處理手法意見 分歧,亦拒絕發表意見。去年二月,東寧乘着互聯網熱潮,易名東寧高科技,進軍國內互聯網市場,股價曾飈上八毫子,給蟹民一個鬆綁良機,可惜曇花一現,之後 股價一直向下插至今年三月得番一仙而停牌。「孖寶」市值較高峰期縮水百倍,只剩三億多,嗚呼哀哉。

累正達爆煲黃仕靈是已倒閉的正達證券和財 務的大客戶。提起東寧,前正達董事王弼爕就說:「東寧背後好多人支持過,黃仕靈當時做孖展都好規矩,大概一成半到一成八,佢按咗大約五、六億股喺正達個戶 口,個組合有十億八億元。佢揸好多股票,特別係嗰時當炒紅籌股,我記得有粵海、嘉華銀行,佢呢個大客等於十個細客咯。」九八年十月中,亞洲金融風暴吹至令 股市下挫,東寧集團股價由三元跌至個半,相反高路華股價逆市而升,由四元直飈上七元,高路華的異乎尋常的升幅,已引來證監會的注意。而黃仕靈並沒有停止他 在證券行炒賣孖展活動,十月中打後續在凱基、大和開設戶口買賣孖展,甚至押上一億多股東寧集團股份予東亞銀行,借取二千五百萬元貸款投進股市中。及至九七 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東寧高路華被證監會勒令停牌,黃仕靈按予十多間證券行、銀行的東寧孖寶股票價值頓然失去支持,需要填補巨額按金。加上黃仕靈炒的紅籌股 如粵海、珠江船務、嘉華銀行都跌到一仆一碌,黃仕靈未能補倉,證券行按捺不住,「東寧」遂於九八年一月十四日、十五日遭斬倉,股價由四毫瀉落七仙,東寧集 團亦告停牌。兩天內,黃仕靈原本持有六成四東寧集團股份,頓時降至四成二。除了黃仕靈個人投入股海,就連東寧集團亦同時參與,大炒特炒二十多隻紅籌及二、 三線股,東寧集團自九七年成立了一間在英屬處女島註冊的附屬公司,名為Curruthers,專做證券買賣。截至九七年中,該公司買賣股票的營業額達一億 一千多萬元,該年虧損四千五百萬元,只因同年東寧集團賺近五億元,才無傷大雅,不過九八年就暴露了公司炒股損失;除了Curruthers外,更多設一間 吉時投資,同樣做證券買賣。該年兩間「炒股」附屬買賣股票多達五億八千萬,共虧損四億一千多萬,令東寧集團該年業績虧損逾十億。

籠絡新聞界 做好「打庄」工程外,還有籠絡新聞界、分析員,九六、九七年時,黃仕靈為了催谷東寧,差不多一年去一次「路演」,包一部飛機請二十多名香港分析員和記者, 遊遍高路華電視在中國各大城市的銷售點,如鄭州、天津,住的、吃的都由「東寧」包起。翻看舊報,有份去「路演」的分析員都推介買入東寧,如海裕證券。黃仕 靈在香港會見記者都在會展的皇朝會吃飯,「隊酒」和卡拉OK,春節時更不忘向記者派利是。有個別報館資深報人甚至頻密到江門走訪黃仕靈,經常在專欄吹捧東 寧,個別報人如一名電視台女記者的丈夫,在左派報擔任主管,都瞓身狂炒。最後到大股東黃仕靈出馬,手持六成四東寧集團股票,在「十兄弟」發功下,價值自然 水漲船高,自九六年十月,把手頭股票抵押給證券行,借取孖展融資,包括有新鴻基、大福、第一勸業和正達財務等。一名經紀說:「初初佢(黃仕靈)做孖展都係 借兩成,後來加到三成甚至四成,證券行都願借俾佢,因為息口會俾高啲。」一般來說,孖展融資息口約價惠利率加三至五釐,但黃仕靈在正達戶口,息口高達優惠 利率加八釐甚至十五釐。

打庄十兄弟三百億東寧神話幕後製作人的招數,先有黃仕靈的江門兄弟,專責為東寧孖寶「打庄」,他手下有「江門十兄 弟」,分別到數十間證券行開戶,每日大手掛入及掛出東寧系股票,製造理想成交量,適當時密密吸納東寧股票,圖令貨源歸邊以推高股價。從證券行向黃仕靈追討 的入稟狀中揭露,黃仕靈替其「十兄弟」擔保開設戶口炒股。十兄弟中的七人,包括陳英華、余俊明、張丹菁、葉成光、尹志培和周紹強,都是江門市內地居民。一 名前唯高達經紀透露:「呢啲戶口,都係由黃仕靈個人擔保,我哋以一個集團戶口來處理,搵十間行來做都係怕太礙眼,但行內人都知佢哋搞咩。」在江門十兄弟的 操控下,東寧集團股價自九六年底發力,由一元多升上九七年初二元,而且成交量奇高,經常多達一億元,直至九七年九月,更攀上三元半水平,成交量有五、六億 元。

拆細分拆 舞高股價而東寧在股票市場成交活躍,九三年十月更開始發力,升至二元多,而公司每年都派發紅股,九六年尾更是一送三紅股。大 戶隨之玩股份拆細遊戲,股價受利好消息刺激,一日可升五成,東寧市值暴漲至六十億元。於是九七年中,另一股利好消息就是東寧集團把旗下的電器生產部門東寧 高路華分拆上市,「東寧孖寶」遂在股市上誕生。乘着股市的牛氣,東寧高路華獲百一倍超額認購,首日掛牌已升四成二,並長升長有;由一元上市直飈至九月份七元甚至八元,較東寧集團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時間「孖寶」市值在九七年九月份逾三百億元,達到東寧神話的高潮。

中南是大水喉而靈智背後的「水喉」是中南銀行,他與中南前董事長曾錦侖稔熟,早期東寧上市或 記者會上,都見二人談笑風生。從靈智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八七、八八年間,中南向靈智借出的信貸額度,高達一百萬美元,而以公司名義購入的和富中心、觀塘 鴻圖工業廠廈單位,以及供黃仕靈住宿的黃埔花園物業,全部由中南做按揭,而且借近八成半。靈智實業所做的電子零件貿易生意,主要客戶都在國內,開辦首兩 年,營業額已多達一億元。其中與江門市關係密切,九一年,靈智與江門市政府旗下的蓬江電子廠、蓬江電子公司和江門五金,三間統稱為高路華集團的集體企業合 作,靈智為高路華獨家電子零件供應商,及代理高路華在國內外電器用品之銷售。靈智營業額驟升至三億七千萬元,經營溢利有三千八百萬,邊際利潤達百分之十, 較世界級電器公司「新力」的百分之四還高。四年間靈智突然快高長大,更部署在香港上市

悉心部署上市東寧集團上市時,包裝成江門市駐港機構,獲江門市政府全力支持,公司的招股書,找來前廣州市市長黎子流、前廣東省人大副主席于飛來題字,凸顯東寧的背景神秘;事實上,江門市在港的窗口公司,只有三數間,分別是五邑發展、江昌實業和昆利發展等等。然而九三年東寧集團初以一元招股價上市,反應異常熱烈,獲三百六十四倍超額認購,首日掛牌已升五成四,到一元半,市值壯大至六億元,可謂一炮而紅。東寧集團上市後, 進一步擴大與江門的高路華集團合作,一起成立合資企業,生產以「高路華」品牌的二十一吋電視機、洗衣機和冷氣機,把東寧吹捧為大陸的「新力」、「東芝」, 並於九四年購入百五萬呎地皮,興建「東寧工業城」,而東寧集團業績有顯著升幅。九四、九五年錄得二十多億元營業額,經營溢利達二億元。

十年 生死今年五十二歲的黃仕靈,原來在廣州出生,但鄉下在江門市,祖父曾經營「雙燕牌」米粉生意,父親黃牛育有九名子女,而他是長子。六六年黃仕靈在江門市第 三中學初中畢業,就四處打散工幫補家計,如砍柴、割草,總之可賺錢的都幹。後來他到化工廠和電子廠做雜工,工餘時間進修考取電工牌照,替鄉里修理電器賺外 快,先後協助城區(現稱江海區)開辦市政府轄下的聲光電子維修中心和蓬江電子廠的集體企業。八七年五月八日,黃仕靈批准到香港,在朋友安排下,先後入住彌 敦酒店和雅蘭酒店三個月,據他以前所說,來港後他靠炒一批棉紗和香皂,賺到第一桶金,然後返回老本行買賣電子零件輸入國內。不過資料顯示他來港同一日,已 經與拍檔陳炯忠、張志新,在港成立靈智實業有限公司,同年六月已經在紅磡富德中心以一百七十萬買入一廠廈單位,兼且無須做按揭。記者致電找張志新,他只 說:「我已經退出東寧,唔方便講。」據江門市前政協副主席陳明潔說,三十萬的創業資金,是當時江門市城區書記周寶培,向中南銀行提供擔保才借到,顯示黃氏 與江門市關係非比尋常。靈智的主要業務是炒賣電子零件,黃仕靈曾經說過,炒「料」跟炒股一樣道理,必須早人一步以低價大量吸納,待市場原料被吸乾後,價格 自然大幅上升,到時便可從容沽貨獲利。黃仕靈就是透過為蓬江電子廠,進口電子零件往江門,從中賺超過一成利潤,然後與江門市官員分享。

輸千 萬大有人在輸十幾萬的其實已濕濕碎,不少與黃仕靈稔熟的新聞界及證券分析員,輸掉逾百萬,甚至千萬都有。「我一鋪輸了二千多萬,好彩按倉比例不高,只有一 成多,斬倉後不用再填數,否則輸掉身家後還欠下周身債就更慘。」一名證券界人士提起猶有餘悸。他表示,當時十個玩股票的,九個都有揸東寧系股票,因此好多 人都損失慘重。」雖然全江門市都知悉,黃仕靈及旗下東寧落難香江,但對於他的出身及發迹過程,江門人卻噤若寒蟬,連曾出任過東寧高路華非執行董事的江門市 前政協副主席陳明潔,對記者亦閉門不納;曾當東寧集團非執行董事的黃國榮醫生亦只說:「我兩年來無見過黃仕靈啦,同佢唔係好熟。」

追黃仕靈 六億東寧孖寶大鑊,黃仕靈自己亦周身蟻。由於他曾將股票抵押證券行借孖展炒股,自九八年初孖寶股價爆煲後,他戶口內股票被斬倉。來自銀行、證券行向他追尾 數的源源不絕,已入稟法院狀便有十多份,共欠下六億多元,而且陸續有來,並準備申請他個人破產。他住開的半山帝景園單位,兩年前已遭銀行沒收;早期以公司 名義購入的黃埔花園單位,本月初因斷供而遭中銀入稟追討欠款;而南商更向法庭申請,沒收黃氏夫婦抵押的兩個麗港城單位。在香港已經空無一物,國內住宅物業 只值數十萬元,債權人可說是「追都無謂」。小股民如今提起仍有餘悸。在觀塘浙江興業銀行打躉炒股的張婆婆,對東寧孖寶不吐不快:「嗰時呢兩隻嘢(東寧股 票)好犀利,一日可以升兩、三成,好彩我賺萬幾蚊就放咗。我有啲老友貪間公司送紅股,死唔肯放,最後就俾人『』住走唔到。諗番轉頭,間公司做電視機啫, 你都唔買『高路華』呢個牌子啦。」江門市路邊隨便找一個建築工人傾偈,提起東寧都只嘆氣:「我親戚喺香港都輸十幾萬啦,兩毫子買得番六個仙!」

香 港債主臨門黃仕靈在江門逍遙快活,撇下由他一手創辦已水深火熱的東寧孖寶不理。原來,東寧已然資不抵債,流動負債已高逾資產,代表公司已技術性破產。賬面 上持有的聯營公司投資及權益共約十億,主要是東寧高路華的權益(現稱中華數碼信息),後者表面上仍有十四億餘元淨流動資產,但卻有一項十七億元的應收賬, 其中一年以上期的也十二億,反映問題嚴重。東寧孖寶至今欠卅二間銀行共十二億元貸款,當中美國信孚佔二億七,德意志佔二億五,而渣打銀行的五千萬欠款,到 今年三月逾期未還。渣打向百慕達法院申請將兩間上市公司清盤,若然法院通過,東寧孖寶的股票將變牆紙。渣打已委任畢馬域會計師事務所充當臨時清盤人,負責人湯飈說:「我哋正努力調查兩間公司,要盡力保存同追討資產,初步報告已準備好呈交百慕達法院,大概八月初會知道兩間上市公司的命運。」而黃仕靈與臨時清盤人並不合作,用信件及電話都接觸不上他。

江 門夜夜笙歌雖然「東寧孖寶」雙雙停牌,而債主亦臨門,不過東寧主席黃仕靈,除間中會回港度假辦私事外,早於年多前已長期在家鄉江門避靜,「事關佢個腎有 事,曾到上海和廣州醫病,現在江門休養。」他的老友兼江門同鄉會前理事長唐允良這樣解釋。不過實況卻另有版本。到達江門碼頭,記者與人一談起黃仕靈,可說 是無人不識,鄉里都說:「喺江門無乜邊個做生意好似佢咁大,佢同啲官好熟絡。」而江門市內,馬路邊以至天橋底,掛有不少高路華電器用品的廣告;就算記者隨 便與開工的地盤工人攀談,他都說黃仕靈是江門有錢富豪。而隨口就說得出黃仕靈專用的坐駕是一部灰藍色平治,車牌是「一○九八八」,的士司機帶着記者在市內 走,指着一部泊在街上的豐田Landcruiser(俗稱大水牛)吉普車說:「「呢部車係佢啲保鑣用嘅,仲有十多部三菱Space Wagon七人車,都是黃仕靈的馬仔專用。」這些車隊都停泊在東寧大本營——生產「高路華」電視的東寧工業城內。黃仕靈在江門的生意,上市公 司搞電視機,而私人則經營「巴黎娛樂城」,距工業城約十分鐘車程。娛樂城可說是江門市的「紅燈區」,入夜就有不少性感女子出沒,門外時有數名大漢把守。娛 樂城內設有中菜館、舞廳、卡拉OK、的士高,開門做生意之餘,亦成為黃仕靈招呼朋友的消遣場所,附近鋪頭老闆都說:「這裡是黃仕靈地頭,無人夠膽搞事。」

五、 六名保鑣上週五晚上八時許,他的專用平治已泊在已亮起五光十色霓虹燈的巴黎娛樂城外,側邊有兩部三菱Space Wagon守護,保安員不時四出張望。直至凌晨十二時,司機先行從娛樂城側邊的舞廳步出,然後有四、五人輕鬆步向平治,坐車頭者,正是黃仕靈。據娛樂城伙 記表示,他一星期有兩三晚到酒樓宴客,跟身的是五、六個剪平頭裝著西裝的保鏢護送,入酒樓後便離開。保鑣並非江門人,據說是軍人出身。他食飯時會在酒樓內 包一個廳,愛吃海鮮及飲紅酒,全部簽單掛賬。另一位男侍應說:「服侍老細輪唔到我哋,有一班後生女仔專門招呼他。」兩年前曾有兩名由香港到江門「追數」的 中資銀行職員,被黃仕靈在巴黎娛樂城「熱情」款待後,最終空手而回。黃仕靈在江門的寓所,就在東寧工業城附近,是依山而建的南泉花園,是江門市有名別墅 區。記者尚未走到大閘前,已有一名操普通話保安員上前查問攔截,整個花園是二十四小時保安。而黃仕靈的大屋位於山腳,約於四、五年前以四、五十萬人民幣購 入,有三層高共二千多呎。南泉花園售樓員都以黃仕靈居於此作為賣點,「呢度好多有錢人住喺度。」據鄉里說,他在近江門市外還有另一幢別墅作度假用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10

把「姚明」當品牌經營 打造數十億台幣財富 「姚之隊」 投資比投籃更神準


2010-8-9 TWM  
 
 

大塊頭果然有大智慧!NBA球星姚明,雖然因為右腳受傷,上個賽季比賽一場都沒上;但商業代言依舊有增無減,投資更遍及股票、餐飲、健身,還是一支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球隊的老闆,堪稱是最具有商業頭腦的﹁姚董﹂。

撰文‧林宸誼

七月二十六日,風塵僕僕趕到高雄縣,和八八風災受災兒童會面的NBA(美國職業籃球聯賽)休士頓火箭隊球星姚明,被義聯集團董事長林義守口誤,喊成了 ﹁姚董﹂,引來現場一陣哄堂大笑。

身繫國際品牌的市場收入

其實,林義守並沒叫錯,姚明是現今中國第一位兼具球員和球團老闆雙重身分的籃球運動員。即使腳傷無法上場打球,姚明依然一邊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一邊又變身姚老闆,督戰隸屬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的上海瑪吉斯大鯊魚隊,在慈善籃球賽中的表現。

對於目前腳傷復元情況,姚明樂觀地表示,等到一回到休士頓,就可以展開訓練。

為何大眾會這麼關心姚明的傷勢?因為在跨國企業的眼中,姚明就等於中國十三億人市場,因此與他簽有贊助合約的品牌,像是Reebok、可口可樂、中國聯通、摩托羅拉,甚至VISA都採長期合作的模式,十一月的NBA球季賽開打,姚明能不能傷癒上場,關係重大。

據媒體揭露,Reebok與姚明的合約長達十年,每年贊助金額高達七百六十萬美元︵約新台幣二.四億元︶。讓人不禁好奇,姚明的財富增長指數,比起他的身高,似乎更有發展空間。

姚明的收入到底有多少?根據今年《富比世》所公布的二○一○年中國名人榜中,去年姚明的收入是人民幣二.五五億元︵約新台幣十二億元︶,連續七年收入排名 第一。這筆收入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姚明過去一年從火箭隊領取的年薪一千七百六十九萬美元︵約新台幣五.七億元︶,其餘則是來自各大贊助商的廣告代言費 用。

胡潤排行榜把姚明在NBA打球七年的簽約金、年薪,加上廣告代言與投資,推估姚明的總資產,應該漲到人民幣八億元︵約新台幣三十七.五七億元︶左右。

只是當被問到﹁如何理財﹂的敏感話題時,姚明以一句﹁交給老婆處理﹂輕輕帶過,並還打趣地說,自己沒比貝克漢帥,所以不會接太多廣告。

不過,姚明這麼會賺錢,背後其實有一支強而有力的運作團隊,幫他打點一切。這是起自於○二年中國籃協頒布規定,球員到國外打球,須通過經紀人協商,著名的 ﹁姚之隊﹂應運而生,這支中西合璧的六人團隊,專門負責姚明的商業規畫運作,把姚明當成﹁品牌﹂在經營。因此稱呼他是最具有商業頭腦的﹁姚董﹂,似乎一點 也不為過。

品牌形象從球員到成功人士﹁姚之隊﹂的隊長章明基就曾透露,在姚明剛進入NBA,姚之隊就已經為他訂了三個﹁兩年計畫﹂,以兩年為一個階段;按照預定計畫,六年後姚明就要開始挑戰麥可.喬丹和老虎.伍茲逾十億美元身價。

專跑姚明新聞的中國記者表示,從最近所代言的產品,就可以觀察出姚明已經進入﹁新的產品週期﹂,這時期的姚明已經脫掉球衣換上西裝,佩戴起象徵成功人士具備的配件產品;這不僅是要淡化NBA球員的色彩,也是要為萬一運動生命結束的姚明,為延續品牌影響力做準備。

對於這項觀察,姚明中方經紀人陸浩表示,姚明現階段仍是以打球為重心,﹁一年商業活動代言,不會超過十項。﹂對於其他方面細節則是不願多談。

章明基曾公開表示,捧著鈔票等姚明點頭簽約的企業不斷上門,但只要涉及到篩選合作對象時,「姚之隊」成員就要去過濾,這些產品或品牌是否與姚明的形象相符 合;並且委託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新產品戰略管理實驗室,對姚明的市場開發進行調查與評估,最後製作出好幾百頁的報告書成為重要參考依據。

不過,只要有助於提升個人形象的無報酬公益廣告,「姚之隊」還是鼓勵姚明積極參加。

姚明最被中國股民津津樂道的﹁業外投資﹂,就是○八年出資人民幣三十七.五萬元,持有「合眾思壯」六十七.五萬股。以「合眾思壯」七月三十日的收盤價人民幣四十九.四元計算,姚明這項投資回報已達人民幣三千三百萬元。

此外,姚明還是上海瑪吉斯大鯊魚隊的老闆,身兼籃球員與職業球隊老闆雙重身分。

不僅如此,他還與美國最大連鎖健身機構加州健身俱樂部合作,開設﹁加州健身姚明運動館﹂,以及早在休斯頓營業的﹁姚餐廳﹂。

不過,姚明與其他兩名合夥人所投資的巨鯨音樂網,似乎不如外界預料的好。巨鯨音樂網CEO陳戈就曾對外界坦承,網站還沒有獲得盈利。

但姚明並不因此而灰心,六月還與谷歌中國合作,再次對巨鯨音樂網進行第二次投資,金額大約在數百萬美元。

國內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指出,美國NBA向來善於把球星當成是﹁品牌﹂經營,這套操作手法也運作得相當成熟。看中姚明的背後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市場撐腰, 在中西合璧的﹁姚之隊﹂積極地運作,讓姚明的形象更是錦上添花;即使萬一姚明未來真的不打球,還可靠賺業外收入,延續自己的品牌。

姚明

出生:1980年

現職:NBA休士頓火箭隊球員學歷:休斯頓大學榮譽學士經歷:2002年NBA選秀狀元

「姚之隊」主要成員

章明基:姚之隊隊長,負責中國商業合約談判陸浩:中方經紀人,協助打理中國市場

王曉鵬:律師

比爾.達菲:姚明在美國的經紀人比爾.桑德斯:媒體公關,負責廣告代理談判約翰.海遜格:芝大商學院副院長,負責商業推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