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首度出現虧損 北捷高層紅利自肥

2010-7-29 TNM





乘客熙來攘往的台北捷運,營運 14年來首度出現虧損!根據本刊掌握的資料顯示,去年7月文湖線通車後,不到半年,就拖垮其他7條賺錢的路線,整年營收虧損近3千萬元;但經營績效不佳的 北捷卻不知檢討,今年還為相關人員編列了8億多元、準備大發獎金,其中最該為虧損負責的捷運公司總經理蔡輝昇等一級主管,預計最高可領超過70萬元不等的 獎金。

尤有甚者,北市府為避免影響郝龍斌市長的連任之路,竟片面決定將已改裝完成的51對馬特拉電聯車,延至12月1日、即市長選舉後,才加入營運,為此,龐巴迪憤而向市府提出近8千萬美元(約26億元)的天價賠償金。

捷 運文湖線果然「帶塞」!台北捷運公司自文湖線加入營運後,最新出爐的財報竟首度出現虧損,二○○九年營業損失近三千萬元,這是北捷自一九九六年通車後,首 度出現營業虧損的情形。也就是說,去年七月四日才通車的文湖線,營運不到半年,就拖累了包括淡水線、板南線等其他七條賺錢的黃金路線。

虧錢 高官仍自肥

與文湖線通車前二年的營收狀況相較,自文湖線加入北捷後,營業淨利巨幅下滑至負成長,比前一年足足少了四.三億餘元,與前年相較,差距更是拉大至六億餘元,營收呈現逐年下滑的狀況。

北捷出現虧損,但捷運公司編列獎金卻是一年比一年多,光是今年,就編了八.二億餘元獎金預算,與四.二億餘元的福利經費;而該為營運虧損負責的捷運公司一級主管,平均竟可以領到四十萬至七十萬元不等的獎金,相當於四.五到五.五個月的薪資。

其中,董事長林崇一和曾遭本刊踢爆涉嫌收賄的總經理蔡輝昇,不含薪資在內,近幾年每年都領走逾七十萬元的績效、年終和考核獎金,就連趙雄飛、郭財明、莊稚驊、沈志藏等四位副總經理,以及主任祕書、處長和主任等一級主管,每年也各領走四十萬到五十萬元不等的獎金。

領 取北捷高額獎金的,還有政府高官的親友,包括擔任行政處副處長、馬英九總統辦公室主任康炳政的哥哥康炳雄,每年領走近四十萬元;另外,擔任財務處助理管理 師、行政院工程會主委范良銹的妻子曾容媛,與分別擔任助理管理師和站務處管理員的二個女兒范瑋芳和范嘉云,每年也各領走約二十萬元獎金,還有擔任人力處正 管理師、台北市政府副祕書長譚國光的妻子左華美,平均每年也可領到三十多萬元獎金。

通車 記功兼領錢

北捷不但將發放超過八億 多元的考核、績效與年終獎金,還有工作、久任、金路及提案等獎金共七大類,最後也都會落入北捷員工的口袋。知情人士透露,依照規定,北捷應等到審計單位審 定二○○九年度決算盈餘後,才能確定發放多少年終獎金,但北捷卻提前在二月就先行發放一個月的獎金,完全無視審計單位的規定。

此外,北捷因文湖線拖累而虧錢,但包括副總經理趙雄飛、沈志藏及多位一級主管共二十幾人,卻在年初以達成文湖線通車有功為由,各被記一至二個小功,而可多領取一份工作獎金。

知 情人士說,台北捷運每天平均有一百三十二萬人次搭乘,累計運量在今年更突破四十億人次,但會虧錢幾乎可說都是因文湖線帶塞,自去年七月四日開始營運以來, 不是列車故障,就是供電系統失火,造成民眾受困隧道,甚至得徒步高架軌道疏散,頻頻出包,讓新開通的內湖、南港段搭乘人數明顯不如預期,比原先預估每天有 十萬旅次的運量,足足少了一半。

短收 為配合市府

為了挽回民眾對文湖線的信心,市府推出各項優惠方案,就讓捷運公司的營業成本與管銷費用多出了十幾億元,財稅律師詹順貴還發現,北捷現金流量出現異常,初期還有十億多元,到了末期卻只剩一億多元。

詹順貴表示,從一家公司的現金流,可以觀察到該公司的體質是否健全,如果像北捷一樣期初與期末的現金流大幅減少八成,通常都是公司出現周轉不靈,或有倒閉風險的前兆,捷運公司應該對外交待清楚現金流為何會巨幅減少。

本 刊另掌握捷運公司內部的資料顯示,北捷的財務虧損可能不只二千多萬元,還有四億多元短收的費用,並未列入損益計算,如果這些費用被併入計算,捷運公司的損 失將上達數億元;這些短收的費用主因是系統不穩定,配合市府強推多項優惠措施而少賺的錢,捷運公司未來將備妥資料,把短收的費用,以及因系統不穩定所造成 的額外開銷,總計八.四億餘元,要向台北市政府求償。

求償 公庫搬錢貼

北捷高層以及董監事月前曾召開會議討論,認為捷運公司要向市府求償的八億多元,有一半以上是因為文湖線的系統品質不良所造成的損失,應該由負責捷運發包的台北市政府捷運局向承包商索賠。

但包含董事長林崇一在內的捷運公司高層,卻有些人悲觀地認為:「未來是否獲得承商的賠償款項,仍是未知數。」到時候恐怕又是從公庫搬錢補貼,變相由全民買單。知情人士透露,北捷甚至連可能要不回來的八億餘元求償金,都要列入員工的績效獎金計算。

為 此,台北市議員周柏雅、李文英批評,北捷出現虧損,捷運公司高階主管應該比照肥貓條款,主動聲明放棄領取高額獎金以示負責。不過,北捷主管們不但沒有這麼 做,還把福利金和獎勵金分別提高五千萬到七千萬元,根本就是「尸位素餐」,成了占住肥缺、享受俸祿、營運績效卻不振的大肥貓。

上路延期 龐巴迪求償二十六億

在捷運公司考慮向包商求償之際,龐巴迪卻率先發難,向台北捷運局求償二十六億元。原因是,木柵線原有的五十一對電聯車已由龐巴迪改裝完成,捷運局在四月底移交北捷公司後,至今卻遲遲無法上線。 改車 大選後上路

據 本刊掌握可靠的消息指出,郝市府團隊考量,為免影響郝龍斌爭取連任的選情,唯恐內湖線去年七月上線之初狀況不斷、民怨沸騰的情形再度出現,市府高層寧可不 顧目前文湖線列車不足、通勤尖峰時間乘客大排長龍的慘況,打算等到市長選舉後的十二月一日,才讓改裝後的五十一對電聯車上線。

郝市府此一片面的政治考量,已讓文湖線機電工程廠商龐巴迪公司在日前憤而向捷運局求償,將就土建工程延宕,和市府要求延後五十一對馬特拉電聯車改裝時程等項目,向市府求償近八千萬美元(約新台幣二十六億元)的天價。

法 界人士指出,一般類似工程商務爭議,仲裁結果多以雙方責任各半,求償金額折半裁定,以過去木柵線經驗,當時機電包商馬特拉向北市府求償二十億餘元,提出商 務仲裁,後裁定十億餘元,但因市府不服,纏訟十二年,最後付出二十一億餘元的慘痛代價。如今龐巴迪提出鉅額賠償金,在市府和廠商各執一詞下,勢必走上仲裁 一途,市府鉅額賠償馬特拉惡夢恐將再現!

對此,台北市議會藍綠議員同聲譴責郝市府,市議員李慶元說,市府遲遲不讓舊車上路,恐怕是選舉考 量,而非專業考量。市議會文湖線調查專案小組成員周柏雅更指出,改裝的五十一對馬特拉電聯車,早就在三月二十六日通過捷運局的各項測試。另一專案小組議員 莊瑞雄更大罵,郝龍斌為了自己的選舉,延遲五十一對電聯車上線,台北市民被迫幫郝市府買單二十餘億元,根本是馬特拉惡夢重演。

市府人士指出,改裝的五十一對馬特拉電聯車遲遲無法上線營運,市政府和龐巴迪雙方最大的爭議點,就在於馬特拉電聯車依合約,應由龐巴迪改裝成「系統相容,一車到底」,但雙方對於系統整合到什麼程度和工程延遲責任的認知不同。

測試 停靠失準度

台北市長郝龍斌和北捷高層堅持,改裝的電聯車靠站不準的情況始終無法改善,龐巴迪對馬特拉的煞車及推進系統和更新設施的界面負有整合責任,停靠站準確度也屬於合約驗證項目,所以龐巴迪難脫工程延遲責任。

但龐巴迪則認為,依合約,僅規定更換木柵線車輛的自動控制和通訊系統成龐巴迪系統,至於影響發車測試和停靠站準確度的,則是因為二十多年前設計的馬特拉電聯車推進和煞車系統已經老舊,不應歸責於龐巴迪。

市府人士透露,日前,北市府高層透過捷運局向龐巴迪表示,改裝後的馬特拉上線時程考慮訂為十二月一日,即等到市長選舉後才上路,更讓龐巴迪忍無可忍,透過電子郵件向捷運局表示,要向市府求償。

龐 巴迪的求償項目共五大項,求償金額高達八千萬美元,包括市府要求全線加裝第二套UPS不斷電系統費用、北市府為求系統穩定度要求進行的網路優化工程,還有 去年下半年要求龐巴迪暫停木柵線五十一對電聯車改裝,讓原本預訂交車期程,從一月延到三月二十六月才完成測試,這四十一天的延誤。

不過,龐巴迪求償金額最大宗者,是和當年馬特拉求償理由一樣,同樣是針對土建工程的時程延展四百天,和水電、環控等工程延誤三百六十八天,共索賠四千四百萬美元。

索賠 捷運局叫苦

如 今,最啞巴吃黃連的,可算是夾在市府和龐巴迪中間、負責監督合約執行的台北捷運局。捷運局高層指出,馬特拉五十一對電聯車改裝後,包括停靠站精確度等測 試,都已在三月二十六日前全數過關,因此捷運局才會從四月六日起,和捷運公司陸續辦理列車點交作業,並在四月二十一日將五十一對電聯車全數移交捷運公司。

如今,郝龍斌和台北捷運公司高層堅持改裝的電聯車仍不符標準無法上線,讓捷運局暗暗叫苦,認為若不是市府高層在指控捷運局測試不實,就是另有考量,而讓龐巴迪索賠有據。

木柵線 馬特拉求償大事記

時間 事件

1988.07 北市府捷運局和法商馬特拉公司簽約,興建木柵線。

1993.01 馬特拉公司因土建工程落後,向市府求償20億元。

1993.10 商務仲裁後,北市府需支付10.25餘億元,並按年利率5%計息。

2008.08 最高法院判定北市府敗訴,北市府需賠21億30萬餘元。

馬特拉51對電聯車大事記

2009.07.04 內湖線正式連接木柵線通車營運。

2009.07.10 全線首度大斷電,乘客被迫走在軌道上疏散。

2009.08.09 北市府要求龐巴迪暫停改裝51對電聯車。

2010.03.26 馬特拉51對電聯車改裝測試完成。

2010.04.06 捷運局開始將改裝完成電聯車點交台北捷運公司。

2010.04.21 51對電聯車點交完成。

2010.05.01 台北捷運公司就51對電聯車展開夜間測試。

2010.11.27 直轄市長選舉。

2010.12.01 馬特拉51對電聯車預計上線、加入文湖線營運。

回應

台北市政府表示,台北捷運公司2009年度盈餘3億4,900萬元,有關虧損的說法與事實不符,而員工支領獎金全依相關規定辦理。

不過,檢視捷運公司的最新財報,搭乘人數再創新高的北捷,在運輸本業方面確實首度出現虧損,但還好有業外收入,包括小巨蛋租金、車廂廣告…等,才得以由虧轉盈。

另 北市府表示,在確認龐巴迪改裝的馬特拉電聯車都安全穩定之前,市府不會允許這些電聯車上線營運。捷運局長陳椿亮也說,3月26日的測試是合約上的驗證,要 經過專家組成的小組認定符合市民感受標準才進行初勘、履勘,之後才會上線。市府強調,龐巴迪針對合約履行的一切主張,都可以透過合約機制來處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