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為自己做一件很讚的事 郭奕伶

2010-9-20 TCW




「請為自己做一件很讚的事!」一開學,女兒的學校出了這麼一道作業,並要她們為這件事的過程做紀錄,不拘形式。

相對於要孩子去練花博舞,我覺得這個作業出得真好,重點在於,「為自己做」的概念。

有多久,我們都沒有為自己好好的做件事?在長大(或者說是社會化)的過程,我們總是慢慢、慢慢的遺忘了自己,反而把焦點放在那一張成績單上。

我的女兒也開始進入這個過程。即便我們從未過問她的成績,但對於考試少個幾分,她卻耿耿於懷,我很擔心她成為「完美小姐」。一晚,我提議,不如妳考一個零分?她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看著我。我說,一個人一輩子沒考過零分,也怪可惜的,不是嗎?

我的提議或許很極端,當然也不適用於每個孩子。但我只想讓她知道,世界很大,分數不是絕對,失敗了,天也不會蹋下來,重點在,自己覺得讚不讚?

隔天,她日記上寫著,「我決定期中考抱一個零鴨蛋回來。」當天,老師沒有給她打星星(代表寫得好),也沒有寫評語,過去,她可能會揣摩「上意」而放棄,但這次,她決定要試試看。

這一期,主筆賴寧寧採訪了宜蘭人文高中,這是台灣第一所沒有文憑的高中。這裡,有來自十多個「心臟很強」家庭的孩子。他們的父母相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孩子將書包換成背包,用親身體驗去學習。

在台灣的教育制度裡,這所學校的學生畢業後,只能以同等學歷報考大學,如果沒考上,孩子就成了只有國中學歷的學生。這,對父母與孩子都是很大的挑戰。

然而,誰說學習一定要按照進度走?就像其中一位家長所說:「有文憑,不代表有能力;沒文憑,不代表沒能力。」如果,孩子所見所聞,都在實踐做自己覺得很讚的事,慢一點,又有什麼關係!

在 職場上,抱怨工作的人不少。但不久前,我卻發現一件很讚的事。相對商周的其他專欄,「管理相對論」的執行難度高,每週的頻率,同時約到企業家與教授,題目 要有兩難的設計??。然而,有一天,我瞥見資深撰述尤子彥與同事溝通的e-mail裡提到:「我感覺,(管理)相對論很好玩,可以跟在管理大師和大老闆身 邊學,比花錢念EMBA還爽!」 這,不就很讚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29

從絕境中殺出血路 郭奕伶


2011-2-28  TCW




以下,是福特汽車執行長穆拉利(Alan Mullaly)的一段回憶。當時,他剛上任,面對的是一家連年虧損的百年老店。

「即使已經有累積一百七十億美元的損失,還是沒有人敢說真話,所有報告的圖表和指標都是安全的綠色……, 我把會議停下來, 一一看著每個人,但我只看到每個人把眼神飄往地上。」

「當馬克(Mark Field,福特北美市場總裁)提出紅色警告時,整個房間陷入了沉默,所有人都在看,這個CEO會有什麼反應。每個人的眼神都在說,馬克這回玩完了。」

「但我開始鼓掌,我說,馬克,太棒了,我可以做什麼事來幫你?」

變革才剛開始,金融海嘯便狠撲而來,穆拉利必須帶著員工們,在絕境中殺出一條血路。

拒絕政府金援、砍掉三分之一人力、關掉十七條生產線、彎腰學習豐田式生產……,去年,福特端出十年來最佳的財務數字。

「我們沒有拿納稅人的錢,」員工們驕傲的穿上印有這標語的制服,多麼諷刺又多麼令人警惕的一句話。

海嘯一千天,美國正努力的從泥淖中爬起來。福特汽車,只是一個縮影。

過去被寵壞了的美國人,習慣揮霍,縱容大而無當,一場海嘯,將他們的美國夢打醒。然而,也唯有置之死地,才能讓人重生。

就在資金撤出新興市場,美股突破海嘯前高點之際,在零下十度的大雪中,《商業周刊》採訪團隊重返美國三大城市,帶回近兩萬字的第一手觀察,解析美國景氣的真相。

在底特律車展,我們看到三大車廠回來了,並交出三年來最佳成績單,連被稱為「鬼城」的底特律,都展開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改造運動;在紐約,我們看到亞洲買主搶進房市、零售業端出意外的好成績;在矽谷,以潔淨能源、生技業為主的新創業潮正在誕生。

新美國的樣貌,還在醞釀、修正,但顯然跟過去不同了。

「美國社會的偉大,不在於比其他國家啟蒙更早、更文明;而是因為她總能從自己的錯誤中,找到未來的新力量。」一八三五年,現代社會學先驅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說,這個觀點,也詮釋了美國史上每一次的自我再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03

勇於承擔 郭奕伶


2011-3-14  TCW




這一期,感觸特別深。

截稿當晚,主筆曠文琪順利產下小王子。baby的小名,源自去年《商業周刊》的封面故事「八○後」,因為製作期長達一年,為了保密,代號「Y計畫」,也因 此,文琪將兒子小名喚為「小Y」。小Y很體貼,是名副其實的「商周寶寶」,陪著媽媽跑遍三十座城市,完成兩岸最完整的兩億年輕人調查。

本週的封面故事「糧荒解密」,難度甚高,在短短一週內,要調度三組人馬,從美國的小麥田、期貨交易所、波特蘭港,到中國國家級糧倉鄭州……,目的就是要追 蹤一顆麵包的全球之旅,挖掘麵包漲價的真相。儘管臨盆在即,文琪仍勇敢的接下製作人職務,直到開完觀點會,由執行副總孫秀惠接手核稿後,才進醫院待產。

勇於承擔,是我從文琪身上看到的優點,也是商周同事們最可愛之處。

就像過去四期,《商業周刊》製作了「二○一一年國際財經情勢系列報導」,從「二月台股完美獵殺」、「美國再起」、「深入中東風暴」,到本週的「糧荒解 密」。每個封面故事,幾乎都動員了兩、三組人馬,橫跨中東北非、亞洲到美洲,由記者在第一時間站上國際新聞現場,結合台北總部的經研室、後製的創意包裝, 集眾人之力,在不到一週內完成上述超級任務。

細數製作過程的點滴,我只想對同仁們說聲:我以你們為榮。

勇於承擔,是很珍貴的特質。

不管人生,或者工作,許多時候,人們面對艱鉅、突如其來的大任務,容易躑躅不前,甚至怯戰。我觀察,多數人不敢上前線打仗,多半是害怕失敗。因為失敗,可 能有損英明;因為搞砸,可能無地自容。

然而,第一線,才是培養實戰能力的最佳場域,也是建立戰功的最佳時機,如何應變人、事、時、地、物各項變數的手感,都是在一次次的戰役中建立,毫無僥倖可 言。一個膽怯的士兵,不但無法成為將才,更可能因抑鬱而自我凋零。

遇到問題時,每個人都會想要卸責,但千萬不要。

請勇敢承擔你的責任。

這種態度會獲得別人的認可,然後你會發現,自己原來有這麼大的能耐。 這段話,來自英國廣告界的傳奇人物保羅‧亞頓(Paul Arden),我很喜歡,也與大家分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43

被相信的力量 郭奕伶

2011-4-11 TCM




人的一生中,至少,一定要有一次被完全相信的經驗。

因為,被相信的力量,很大,很美妙。

當你被人授予「信任」,源源不絕的力量因而產生,似乎,你可以挑戰任何不可能的事。因為被相信,路途縱有顛簸崎嶇,你都不以為苦,跌倒了可以再爬起來,你知道,一切都是OK的。

然而,信任,不是憑空從天而降,你得靠自己去掙。

在信任的存摺裡,「誠實、能力、坦誠、一致性」都是該有的資產部位。存摺有多豐厚,就看你的提存動作,存入越多,存摺數字就往上跳升。

被相信,不只能提升你的挫折復原力,更讓你有能量帶領人群。因為人們跟隨你,不是因為你有多聰明,或你有多能幹,而是他們對你有正面預期,相信你不會佔他便宜。

但,不被相信的負面能量,也很大。

「不信任驅趕信任,信任滋養信任,」這說法顛撲不破。一旦別人對你開始不信任,你又未及時修補,一切將走向負向循環,不信任越滾越大。

這,不止影響個人競爭力,更可能攸關組織興衰。本週的兩則報導,都跟「被相信」有關。

封面故事「薄冰上的戰將」,講的是宏?眭漪G事。一個超級戰將,任內讓公司品牌從無名小卒到一度挑戰世界龍頭,為什麼就在獲利創新高之際,他卻在七十二小時內閃電下台?

產業典範的轉移,固然是關鍵,更深入來看,領導者不被相信,組織的信任危機擴大,導致大家無法齊心抗敵,才是董事會得陣前換將的決策考量。

後PC時代的台灣科技業,宏?眭瘍雂恁A只是序曲。「當別人不信任你時,你是不可能領導他們的,」對領導人來說,組織變革時,信任資本格外重要,雖然無形,重要性卻不下於人力、技術、資金等資本。

第二則報導,則是股神巴菲特親手斬決儲君。一樁內線交易,讓巴菲特親筆撰寫新聞稿,對外宣布第一接班人選索科爾(David Sokol)辭職獲准。培養一個接班人要耗上多少心血,可以想見,八十一歲的巴菲特有多痛!

被相信,就像一場馬拉松,沒有終點。只要持之以恆,正面積累,信任,可以像磐石般穩固,但只要稍有嗔念妄想,信任,也可以像玻璃般易碎。

這,就是被相信的力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05

大肚山下的苦行僧 郭奕伶

2011-5-23  TCW




這期封面故事的發想者,是《商業周刊》主筆呂國禎。

他注意到,中部有一群人正快速崛起,一個聚落正在急速轉型。他的採訪第一站,是近來備受資本市場矚目的上銀科技,為什麼一家黑手機械廠的股價可以逼近三百元?他與上銀董事長卓永財,進行近五個小時的第一次採訪後,立刻回辦公室跟我討論。

國禎的眼睛在發亮,他發現,這個題目很有趣:

原來,iPhone一半的不?袗?邊框都仰賴台中大肚山下的一家小公司。

原來,要幫iPhone鑽孔的一萬六千台精密機器,有一萬台都必須仰賴這個聚落,連日本第一大廠的產量都不及台灣。

原來,蘋果的供應鏈團隊是在遍訪日、德等工業強國後,最後發現只有台灣大肚山下的這群廠商,能滿足它所有的挑剔需求:超精密、超時尚、超彈性。

原來,過去的「黑手窟」早已變身全球時尚基地,甚至成為左右著太陽能、生技、半導體等設備全球供應鏈的要角。

太多的「原來」,讓我們重新認識大肚山下的聚落,「這是影響全世界的六十公里!」國禎一語點出主標題。

於是,他率領採訪團隊南下,一層層的揭開這個聚落的神秘面紗。

這個聚落的故事深具意義,一甲子前,它稍具規模;二、三十年前,它卻因為盲目衝量、不務本業而陷入兩次危機;十年前,它力求轉型,逐漸揮別「只賺容易錢」的純代工思維。

如今,一家家業者各具特色,在全世界不起眼的角落裡發光。

其 中,上銀科技是最好的代表,這家成立二十二年的公司,前十三年都在損益邊緣掙扎,但從一九九二年開始,它們就陸續往外走,到美、德、俄、以色列等地買技 術、設實驗室;在島內,董事長卓永財更帶著幹部包下遊覽車,從北到南,逐一拜訪各個大學尋求合作,他們看得很遠,布的局,也很廣。

一切的打拚,終於在第二十二年被大家看到。

這條路雖然漫長,每一步卻如此扎實。七十歲的卓永財,就像大肚山下的苦行僧,至今仍睡在公司宿舍,自己洗內衣褲、煮早餐。對於太多誘人的捷徑、偏門成功術,他更深信:「方向對了,魅力總有一天會被看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19

第一名的代價 郭奕伶

2011-6-13  TCW




「新加坡學」,一直是台灣的顯學,上至總統,下至計程車司機,尤其遇到公共議題時,大家總是忍不住要把新加坡拿來比一比。

在經濟上,新加坡第一名早就不是新聞,然而,它去年締造一四.五%的經濟成長率,今年第一季的季增年率更高達二三%的成績單,確實讓人稱奇。

此刻,我們特別想重看新加坡模式,原因有二:其一,為什麼台灣不要的賭場、石化產業,它們都敢要?其二,為什麼它在經濟達到空前盛況時,人民對執政者的不滿卻也空前?

第一個答案,主筆呂國禎的解讀是,這是一個隨時都在想生存的國家。

二○○五年,新加坡決定蓋賭場時,總理李顯龍說:「整個亞洲地區都不斷在進步,上海活力澎湃、香港的迪士尼樂園將要開幕……,如果我們不改變,二十年後我們會在哪裡?」

因為周邊強敵環伺,這個人口五百多萬的小國,連飲水都缺,它們必須極度務實,特別在中國崛起後,香港、上海都威脅到它的生存,它不容許瞻前顧後,必須迅速做出抉擇。

於是,「拘謹小國將罪惡變成服務經濟,」《經濟學人》形容。今年,它將成為全球第二大賭城,僅次於澳門。

於是,它全力發展亞洲第一大煉油中心,位在新加坡外海的裕廊島,由軍隊駐守,外人不得進入。至於二氧化碳排放、用水等環境問題,不在它的選項。

這就像個「保母國家」,堅信「生存至上」,因此人民被像孩子般對待,一切都是政府說了算!十多年前,入境新加坡連報紙都不能帶,至今,人民仍不得激烈批評 政府,媒體禁止報導賭客贏錢,新加坡政府對《經濟學人》、《國際先驅論壇報》等媒體提告是國際上出了名的,《遠東經濟評論》甚至被停止在星國銷售。

然而,世界在變,人心也在變。一個人均所得超過四萬美元、百萬美元富翁增加速度全球第一的國家,人民的思想難道可以一直被禁錮?當全球第一名的經濟成長 率,配上全球第一百三十六名的新聞自由度(比柬埔寨還低),比台灣還大的貧富差距……,這個永無止境追求經濟成長最大化的模式,將面臨挑戰。

重看新加坡發現,第一名的背後,代價也不低。我們願意接受新加坡模式的價值框架嗎?如果不行,單純的「比一比」政策,永遠不會成功,永遠將只是口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63

如果你想讓人懷念 郭奕伶

2011-6-20  TCW




不管是雄辯之輩,或是口拙之人,我相信,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刻,人們總是「很會」說話。

不信?那麼,請試著回想一下,在下列場合,你開口與閉嘴的時間,比例是如何:

場合一:你與屬下溝通時,你說得多,還是聽得多?場合二:孩子放學後,你數落他多,還是聽他說多?場合三:你總是滔滔不絕的對客戶推銷,還是靜心聆聽他的需求?扮演上述三種角色時,你的「說聽比例」是十:一,還是五:一?

身為一個母親,有一天我發現,自己才開了個頭,講了第一句話,孩子竟然倒背如流的講出我所想講的每一句話,字字句句如此精準,我,當下被震懾住。原來,日復一日的叨叨絮絮,絲毫沒起到作用。

在職場或家庭,通常權力越高者,越容易不耐煩,他們專注在市場的競爭、自己的戰功,對別人的想法沒興趣,因此總不自覺的將情緒、壓力、期待,一一「說」給下位者聽。說,變成了一種自我保護的武器。

回想一下,你對下屬(或配偶、孩子)的要求,有多少是十年如一日的同樣叨叨絮絮?

這種忍不住便要開口,事事下指導棋的領導方式,當然沒有效能,因為,人不是機器,人需要被看見、被聽到、進而被理解,然後才能心甘情願的與你同行。而位高者必須解決的問題更難,因此在關鍵時刻,往往「不說」比「說」,更能得人心、識人情。

就像美國印地安查拉幾族(cherokee)的諺語:「聆聽低聲耳語,你就不會聽到大聲尖叫。」

當然,這並非鼓勵人們凡事不說話,那其實是消極的閉嘴,有智慧的閉嘴,之所以能產生巨大的力量,源自於閉嘴後而產生的一連串聆聽、觀察、同理、關懷動作。有了這些配套,人與人之間的深度交流,因而豐潤起來。

本期封面故事製作近尾聲時,資深撰述尤子彥寄來一段話:如果你想讓人看到,就站起來;如果你想讓人聽到,就說出來;如果你想讓人們懷念你,就請你閉嘴!這句話,出自參加海明威紀念會一位無名氏之口,卻十分雋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02

戒掉你的Excel表! 郭奕伶


2011-12-19  TCW




這是一個選擇題:

「一群大學生到墾丁潛水,順手抓了保育生物,抓完後『英勇的』拍照存證,然後現場『巴比Q』,回家又在網路上張貼這些照片,炫耀自己的英勇行為,現遭保育 人士檢舉,墾丁國家公園也提出告訴。」

以上短文,哪一個標題寫得最好?

一、珍貴貝類網路「獻寶」二、國家公園保育海域潛水「巴比Q」三、××大學學生遭控訴四、環保教育破功,令人痛心

我那就讀國一的兒子選了「二」,同齡女兒則選了「四」。

說女兒是個乖乖牌一定會被她抗議,但她確實選了標準答案,理所當然,你可以想像,她在校成績優異。

至於兒子嘛,「你不是常說,標題一定要吸引人嗎?『教育破功』怎麼比得上『巴比Q』?」雖然我未必同意,但他卻對此振振有詞。

說這個小故事,跟本期封面故事「二○一二年黃金職種大調查」有關,我們發現,企業家們現在的心情是:懸賞百倍找賽馬!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形容,代工時代的人才,就像耕牛,長得差不多,但現在企業要的卻是賽馬,因為大家不再比賽耕田,而是賽馬。

「養牛有框框,養馬是不能有框框的,」台灣的馬荒顯然很嚴重。

企業們正努力的創造第二條成長曲線,然而,學校的是非選擇題、企業慣用的Excel考核表,成交率、錯誤率……,這些清一色的量化指標,培養出來的會是耕 牛,還是賽馬?

說到這裡,一定有人不以為然,企業存活還是依賴多數的耕牛;缺乏紀律,創新也未必能竟全功。更麻煩的是,如果企業誤把耕牛當賽馬,成本將膨脹,創新反成災 難;個人若以為自己必定是賽馬,容易眼高手低,一輩子高不成低不就。

難,就難在這個鑑別力。大家都知道要創新,但如何培養鑑別力,無法一蹴可幾,必須不斷累積小經驗。

我還是認為,矯枉,必須過正。過去,一張張巨大的Excel表,無孔不入的深植在企業的DNA中,困住組織裡的創新誘因;也化為學校中無形的框架,扼殺了 孩子們的創造力。

所以,我們更要時時提醒自己,從小處戒掉凡事向Excel表看齊的習慣,更放縱自己的想像,更誘出心底的熱情,讓不尋常的創新能夠發生。

就像林百里講的,有膽的,放馬過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42

我曾經想要戒掉臉書 郭奕伶

2012-02-13  TCW




請別誤會,我不是重度臉書迷,既 不在上面po文,也沒有時刻查看的焦慮。不過,自從這個玩意兒誕生後,我得承認,生活中許多需要等待的零碎空檔,我除了打開iPhone瀏覽E-mail 後,第一選擇就是進臉書。

在裡頭,我不說話,只默默潛水,跟著小學同學豪華的周遊列國玩樂、隨著中學同學的育兒甘苦感動、幫著遠征戈壁的 EMBA同學加油打氣。

早期,我曾想戒掉臉書,那時資訊流龐雜,禮貌性互動過多,生活似被制約。然而,當我狠心刪除帳號後卻發現,哇!我連 商周的臉書都進不去了,好像自我隔離了近十六萬位的商周粉絲,而我的心,也好像突然空了一塊。

刪掉帳號、再恢復,這樣的矛盾,來回了三次。 後來,我找到中庸之道,執行unfriend(刪除好友)動作,只加入少數的親友,我發現,這樣就夠精彩了。偶爾,親友對時事第一時間的反應,竟成為我的 輿情領先指標。早上起床,瀏覽完各大報,臉書成為我的另一份個人剪報。

然而,生活周邊也有不少人臉書成癮,一回家就逕自跟遠方的人們開起寂 寞派對,對最親近的家人視而不見;更有人因為習慣臉書上的交談,在真實人際互動中越來越封閉,甚至不願意拿起話機、無法直視對方眼神。

其 實,科技工具是中性的,只要它帶來更開放的環境,就對世界有所助益,只是運用的巧妙還得靠個人。

臉書的誕生,源自寂寞商機,但追根究柢,更 來自人們對愛的需求。人的一生,功成名就不過身外之物,你有沒有愛過、被愛過,才最真實;而愛,永遠不嫌多,它讓人們越活越有興味。

過去, 人們為了表達愛與被愛,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相對高。如今,臉書大幅降低了這個交易成本。你要搜尋愛(或被愛)的標的很簡單,不用翻箱倒櫃找畢業紀念冊、也不用千里迢迢尋人;又因為臉書採 用實名制,因私人投機、資訊不對稱產生的協議成本也降低;網路公開評價機制,則讓臉書上的互動更有誠意,降低了監督成本、違約成本……。

這 樣的發明,相信連交易成本之父寇斯(Coase)都不得不按個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