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台灣電聲老將 讓王雪紅掏錢力捧

2012-7-23  TCW



誰,擄獲台灣女首富王雪紅芳心,讓她急著掏錢投資?

答案是,來自桃園、資本額不過一億二千萬元的捷音特科技。

去年八月,宏達電以九十三億元以內的高價,取得淨值不到十五億元的耳機品牌Beats五一%股權。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認為,這能將「HTC」品牌手機與年輕消費族群連結在一起。

Beats雖然占有全球高階耳機(新台幣三千元以上)五一%的市場,實際上只掌握了品牌與通路,產品由合作夥伴魔聲(Monster)供應,而魔聲的開發大權與實際生產者,尤其是耳塞式耳機,正是來自台灣的捷音特(耳罩式則下單日本公司豐達等)。

在宏達電的Beats入股案後,由王雪紅與其夫婿、威盛電子總經理陳文琦合資的威創科技顧問,在兩個月內就決定投資捷音特一五%股權。

今年,捷音特不僅股東陣容有王雪紅加持,下半年也將申請登錄興櫃。今年前五月累計營收近十億元,每股自結獲利已超過六元,繼去年賺一個股本後,今年將續創佳績。

六年前遭創業夥伴背叛被趕出公司,從頭再來過

令人驚訝的是,不過六年前,捷音特董事長黃英士才剛遭遇人生最大的打擊,一夕間被趕出親手創立的公司,孑然一身。

故事,要從二十三年前說起。當時,黃英士與相交二十多年的好友,一起到福建廈門設廠創業,搭上耳機成為手機標準配備、市場起飛的大商機,手機品牌廠摩托羅 拉、LG、索尼愛立信(SonyEricsson)、飛利浦(Philips)、明基(BenQ)等,全都是他們的客戶。

沒想到,二○○五年底,創業夥伴卻不顧十七年共事的情誼,想獨攬整家公司。面對昔日好友的驟變,黃英士從不可置信到心灰意冷,陸續辭去總經理、出售股權, 最後更要求他簽下競業禁止合約,不得與原公司的供應商、客戶聯絡,就算未來要從事耳機行業,也不能生產出廠價格低於三美元(約合新台幣九十元)的產品。

為什麼是三美元?很簡單,因為手機廠配備的耳機,不會高於這個價格,然而這個市場區隔,足足占整體耳機出貨量八五%之多,以iPhone配備的耳機為例,鴻海出廠價僅一.六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十八元)。

「一夜之間什麼都沒有了!」朋友、事業、員工、客戶,「我完全被逼到牆角!」黃英士回想起六年多前的那個夜晚,依舊痛心不已。

如果不是黯然回到桃園時,看到二十多名死守辦公室的員工臉上堅毅的表情,黃英士早就心灰意冷的退休了。拗不過員工跟定他的決心,黃英士毅然二度創業捷音特,大陸工廠還特別選在江蘇省東山鎮附近,意味著「東山再起」。

燒兩個半資本額研發終獲大廠青睞,業績暴衝

「我出來時被人家拳打腳踢,踢到一個臥薪嘗膽的地方,靠近東山,在那邊練武。」黃英士這話說得詼諧,但捷音特剛創立時,即便他從父親那一輩就替先鋒(Pioneer)生產喇叭,涉足聲音產業三十多年,也得從耳機的基本功從頭來過。

他跟捷音特副董事長洪正鑫兩個人,整整一年多,張開眼睛就是工作,沒有週末與休假,只想找到足以賣出高價的完美聲音。三年內,研發經費投入三億元,兩個半的資本額燒光了,終於,曙光出現。

二○○七年,魔聲已經在全球看過五十多家耳機工廠,遲遲沒能找到合適的聲音,終於在捷音特的耳機裡,聽到了。

不過,要跟這家「美國知名企業」做生意可非易事,「我們整整改了十八個版,在短短不到十八個月裡,」黃英士說。二○○九年第三季,Beats推出的女神卡 卡(Ladygaga)設計款耳機狂賣,據悉正出自捷音特之手;雙方合作的訂單量,也從前一年的不到五萬支,暴增到一天五萬支。

現在,捷音特出廠的高階耳塞式耳機,平均零售價達兩百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千元),是一般同業的十倍以上;毛利率超過兩成,也高於另一家耳機大廠美律的一四.五九%。

不同於耳罩式耳機有較大的空間表現音場,耳塞式耳機重現原音的挑戰因而較高,於是捷音特從耳機振膜、腔體、鐵框架等全都自行設計,就連線材也以不易氧化、不打結的特殊材料製作,力求細節的完美,每年至少推出二十餘款新機種。高標準講究音質

朝建立自有品牌邁進

「每一支耳機,我都會親自聽、拆開每個細節,再仔細記錄,對聲音永遠是不滿足!」黃英士說。今年四月、六月,黃英士長子、捷音特創意總監黃拓騰與洪正鑫共同開發的耳機,也才分別拿下日內瓦發明獎特級金牌獎及匹茲堡發明獎。

「我不會因為重新站起來而自滿,畢竟長期目標尚未達成,」黃英士口中的目標有兩個,一個是加快推出結合新技術的藍芽耳機、抗噪音耳機。

另一個目標則是打造自己的品牌,「全球大部分耳機都在亞洲生產,但我希望華人不只是製造,也能有國際知名電聲品牌,」黃英士說。捷音特的挑戰,恐怕也越來越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27

鐵礦石大跌無礙投行力捧礦商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0625

盡管去年底以來,鐵礦石已經下跌了25%,步入熊市,但這絲毫不能阻擋投行們看多礦業股。 因中國方面空氣汙染嚴重,政府已經下定決心對鋼鐵行業進行整改,其中一條措施就是要求鋼企使用更高等級的鐵礦石。這直接導致了高質量的鐵礦石現貨溢價上漲。金融時報本周早些時候的報道中寫到: 澳大利亞鐵含量62%的優質礦石現貨價格要比金融市場上的基準價每噸高17~18.6美元,6個月前這個溢價還僅為8美元/噸;鐵含量在65%的鐵礦石溢價達40~42美元/噸,同比上升了10美元。 這對一些大型礦企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包括必和必拓、力拓及淡水河谷等都是高質量鐵礦石的供應商。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的三位分析師Rodolfo Angele、Mandeep Singh Manihani及Lucas Ferreira認同上述觀點,他們在報告中寫到: 鐵礦石現貨溢價走高主要由於中國方面對汙染的控制,加之運費升高的風險一直在減輕,巴西至中國的運費已降了9美元/噸。這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有望看到淡水河谷等高質量鐵礦石供應商的營收增加、股價上漲。 法興銀行的分析師Abhishek Shukla也報相同的觀點,他認為力拓的股價可以上漲超30%。 Shukla預計鐵礦石價格整體的下降趨勢至2017年都不會改變,預計屆時將比2013年低42美元/噸。他稱:近期鐵礦石價格走低其實是符合預期的事件,已經體現在股價中了,並不會對力拓長期盈利預期產生顯著壓力: 即使現貨鐵礦石價格繼續下跌,但力拓的股價市盈率僅為9.4倍,低於必和必拓的13.8倍、Antofagasta的18.9倍、Vedanta Resources的90.3倍。所以我們推薦投資者購買力拓的股票來對沖其他礦企股價的下跌。 在昨日美股市場中投資者似乎已經聽取了上述意見,力拓股價收盤上漲1.64%、淡水河谷漲2.07%、Cliffs Natural Resources漲2.39%、必和必拓漲0.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22

《前景看好》一個月內連發三份關鍵報告 高盛力捧物聯網 「下一波工業革命主角」

2014-08-18  TWM
 
 

 

早在一九九九年,物聯網一詞就已出現,但直至今年,才開始被消費者注意。

高盛身為全球最具份量的金融控股公司,在一個月內連發三份關鍵報告分析,宣告未來最重要的產業趨勢,非物聯網莫屬!

撰文‧蔡曜蓮

早在四月底,高盛發佈「準備下一波工業革命」的研究報告,內容明白表示,現有工業基礎建設的需求已經快被滿足,未來的工業革命,必定由硬體走向軟體,只是對於軟體將如何成長,高盛並未提出明確答案。

六月底,高盛以不到一個月時間,發佈一系列、共三份關於物聯網的報告。「物聯網將是下一波製造業大趨勢」,高盛報告以此定調評論。顯然,物聯網就是高盛追尋的答案。

高盛引述國際數據資訊(IDC),二○二○年,包括家電、手環、汽車等連網物品將上看二八○億個,而目前連結網路的PC有十億台,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有十七億台,預計未來可創造七兆美元營收。

在種種數據支持下,高盛對於未來工業發展的藍圖,越來越清晰,從六月的第一份報告「搞懂下個大趨勢」、「軟體與物聯網:平台、資料與分析」,到第三份「下一波工業革命:從塊狀到點狀」,高盛的分析,囊括產業面的走向與實際生活的切片,昭告物聯網將成為下一波工業革命的主角。《今週刊》深度解讀高盛報告,一探物聯網熱潮的背後成因。

崛起》產業環境成熟

製造成本降低、網路普及、數據能力提升其實,物聯網觀念並不新。早在一九九九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自動ID中心的總理凱文艾希頓就提出物聯網的概念。但是,不禁要問的是,物聯網和網路有何不同?為什麼物聯網遲至今日才暴紅?回答這兩個問題,高盛首先將物聯網的意義拆解成五大面向,雙關地以英語單字意義(S-E-N-S-E)的字母延伸:感應(Sensing)、效率(Efficient)、網路化(Networked)、專業化(Specialized)、無所不在(Everywhere)。

物聯網象徵越來越多的物件直接連上網路,從穿戴式裝置、汽車、家庭到城市,物聯網將無所不在地涵括人類的生活範圍;這些物件將感應到的資料(溫度、壓力等)直接傳輸到網上資料庫,經過初步分析,物件能跳過人類自動「做出」簡易的判斷,也許是路燈在霧濃時調高亮度,或手機偵測到使用者心跳過快時,發出示警聲等,使能源、醫療等資源利用更具效率。

不同於網路只能被動供人使用,物聯網更具智能,依據資料分析的成果,在使用者下指令前,先一步做出判斷。在網路平台基礎上,物聯網更著重於物品本身的改良,它將原有物品的功能深化、更具效率,也能幫助提高日常作息的安全,例如一輛具有連網功能的汽車,能在駛過轉角時,偵測到對向來車,自動減緩車速。

釐清物聯網的意義才能看清它的影響力。物聯網能迅速擴展的條件,取決於整體產業環境的成熟與否;從Google購併Nest、蘋果推出Homekit,到近日三星傳出將以二億美元(約新台幣六十億元)購併SmartThings(一家美國物聯網新創公司)等例子,今年各大科技公司在物聯網的競爭明顯白熱化。究其原因,正是以下三點因素:平均製造成本降低、智慧型手機與無線網路普及、分析與傳輸數據的能力提升。

物聯網裝置,最重要的硬體原件非感應器莫屬。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資料,感應器平均成本由十年前的一.三美元下降到○.六美元,降幅超過一半。即使感應器依其應用不同,而有相當幅度的價差;但整體而言,感應器已較過往便宜,而且能更輕巧地置入於智慧穿戴式用品內。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使手機順理成章成為個人使用物聯網物件的遙控器。現代人走到哪幾乎都能無線上網,不僅提供無線網路的成本下降,頻寬成本也較過去降低四十倍、數據傳輸的成本也僅是過去的六十分之一。這些周邊環境的成熟,為「物物相聯的願景」打下很好的基礎。

隱憂》安全性不足

六成專家呼籲 發展物聯網 須防堵網站漏洞近幾年,市場上喧騰一時的大數據也是另一項主因。試想,如果手錶、汽車、冰箱統統網路化,須處理的資料瑣碎又浩瀚,英特爾預估未來需要處理的資料量是現時的十倍。因此,分析大數據是物聯網興起不可或缺的條件。

高盛報告認為,未來將興起一批因物聯網而受惠的產業。包括移動網路、Wi-Fi等供應商是直接相關的產業,半導體產業則以感應器、連接Wi-Fi或藍牙等製造商得利,輕巧的處理器將來會越具競爭力。高盛另從Google、蘋果等公司對家電市場頻頻出手等動作評估,智慧家電將是物聯網商品交戰的前線,因此家電製造商也將跟著受益。

然而,面對物聯網的蓬勃發展,高盛也不是沒有隱憂。一三年曾傳出駭客攻擊一家專門提供監視嬰兒、銀行等的視頻網站TRENDnet,最終導致影片外流的事件。高盛報告引用Infonetics調查報告顯示,近六成的專家,將「安全性」視為物聯網成長最須注重的元素。

你一定要知道!

物聯網起飛,為何選在2014年?

280億個

當10億台電腦、20億支手機都能連網,家電、汽車、工業機器人也能連網,在2020年將有超過280億個裝置都能連網。

100倍

當4G讓網路傳輸速度快了100倍,頻寬成本卻比10年前便宜40倍。

0.6美元

10年前,一顆感應器就要1.3美元;10年後,當每支智慧型手機都有感應器,一顆感應器成本只剩0.6美元。

1523件

當軟體取代硬體成主流,全球創投一年購併軟體公司的成交案件達1523件。

物聯網營收與裝置3倍速成長根據估算,2020年具有物聯網功能的裝置將達280億個,預計將可創造7兆美元的營收商機物聯網的特色都在「SENSE」—— 高盛報告對物聯網的5大解讀

Sensing 感應

利用物件上的感應器感知環境,例如溫度、壓力、速度Efficient 效率將人工控制智能化,例如因天氣熱而自動改變電的使用量Networked 網路化將物件(如恆溫器、車子、手錶)連上網路Specialized 專業化高度客製化與垂直整合化,例如健康照護、零售、工業Everywhere 無所不在裝置更加普遍,從人體、汽車、家庭、城市到工廠都能裝備

資料來源:高盛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98

白酒業下滑 茅臺鎮變謙卑力捧旅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821.html

在彌漫酒香的茅臺鎮逛一圈,感受一番醬香白酒“七次取酒、八次發酵、九次蒸餾”的傳統釀造工藝,喝一杯茅臺酒,再看看中國白酒的歷史與文化……不知如此能否吸引到一眾愛酒之人。

但無論你相信與否,在過去,要在茅臺鎮上這樣悠然自得地逛一圈,並非易事。“過去大家只談賣酒,誰還談旅遊,他還嫌你妨礙他做生意”,仁懷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隨著白酒行業整體下滑,這個有黔北四大名鎮之稱的鎮子,現在開始希望有更多人能來旅遊。仁懷市副市長鄧帆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過去酒貢獻了仁懷市超過80%的產值,希望到2020年旅遊總收入突破100億元。

不過,資料顯示,2015年,仁懷市實現的地區生產總值為505.7億元。

寸土寸金茅臺鎮

“過去來仁懷旅遊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做商貿的,買酒賣酒的,”開了好幾年出租車的陳師傅邊開車邊對記者說,“因為過去來遵義也很不方便,旅遊發展大會開了以後,估計慢慢會有更多的遊客過來吧。”至今,從仁懷市區(也稱“中樞”)下茅臺鎮還不是十分方便,遊客若要打個出租車,約20分鐘到茅臺鎮,收費50元,與很多小城市一樣,出租車都是不打表的。

“酒以鎮名,鎮以酒聞”,說的便是黔北的四大名鎮之一的茅臺鎮,這里元朝時便被定名為“茅臺村”,在1930年建鎮,至今已經有86年之久,中國白酒大佬貴州茅臺便產於此,而且,除此鎮外,再無其他生產地,也因此,這里是西部省區內,唯一一個全國百強鎮。

由於茅臺鎮獨有的地理環境、氣候、土壤、微生物、紅高粱、赤水河等多種因素綜合,出茅臺鎮,便無法再釀出茅臺酒,使這里成為釀酒產業的重鎮,也是生產中國醬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區。在高峰時期,這里有數千家釀酒廠,你也許很難想象,在一個小鎮上,經常會出現塞車的情況,就如北上廣等大城市一樣,塞車能塞上一個小時。

出現這種境況,也是由於茅臺鎮內的寸土寸金,仁懷市披露的數據顯示,茅臺鎮域核心區面積7.5平方公里,茅臺酒廠占據五分之三,廠區和居民區混雜區域約2平方公里、人口達1.5萬,房屋建築面積達200多萬平方米。長期以來,茅臺鎮內人口密集、廠居混雜、住居擁擠、環境臟亂、布局零亂、土地稀缺。

“在白酒黃金十年,茅臺鎮上的人活得滋潤,那會兒茅臺酒廠的酒產量有限,來茅臺鎮的未必能拿到茅臺酒,就在鎮子上買點別家的;此外,醬香白酒有獨特的風味,即便做濃香型白酒,很多時候都需要勾調一些醬香型白酒才會出風味,所以在過去,即便是沒有品牌的原漿酒,在茅臺鎮上的酒都不愁銷路”,茅臺鎮上一家酒廠老板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不過,隨著限制三公消費,全國白酒遭遇寒冬,茅臺鎮也受到了波及。鄧帆坦言,在行業調整期,茅臺鎮有不少小作坊不再生產酒了,這些小作坊有幾百家,但大多都是沒有齊全生產證照,屬於自產自銷一類。她沒有提供具體的關停數據,但補充說道,目前仁懷市證照齊全的釀酒生產企業有300多家,“數量並沒有大幅度減少,雖然有一部分企業仍在虧損,但規模以上企業都是盈利的。”鄧帆說。

無論如何,這個名鎮現在面臨轉型,在仁懷市政府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上就這樣描述目前該市存在的問題:“經濟總量增幅放緩,主導產業支撐減弱,新興產業增長後勁在短期內難以釋放,經濟下行壓力不小”;“旅遊基礎滯後、業態不全,文化產品和要素資源吸引力不強,旅遊產業培育任務還很繁重”。

“仁懷市,過去超過八成產值的貢獻都來自於酒產業,但畢竟不能長期依靠單一產業,這樣做有風險。”前述官員如此對記者說,旅遊業似乎是仁懷市想到的支撐經濟的另一條路。

其實早在2009年,貴州省委、省政府便提出把茅臺鎮打造成“中國國酒之心”的規劃;到2012年,第一屆全省小城鎮大會再次提出,把茅臺鎮建設成為“貴州第一、全國一流、世界知名”文化旅遊名鎮,在“十二五”期間,仁懷實施“旅遊興市”戰略,把“酒”列為旅遊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當時提到,“加速發展國酒茅臺工業旅遊、白酒文化旅遊和紅色文化旅遊,並將農業旅遊、鄉村旅遊相結合,為旅遊業發展註入新的活力,使之成為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不過,過去的仁懷市並沒有如此著重旅遊,“說實在話,過去做旅遊,並沒有像如今這麽重視,首先是因為仁懷、茅臺鎮的交通環境並不方便,其次是因為賣酒太掙錢了,那時候你跟酒廠老板說旅遊,他們都不願意,怕麻煩”,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坦言,“你跟他談旅遊,他讓你到一邊去,他要去喝酒”。

只因旅遊去茅臺

現在,借著限制三公消費的“紅利”,普通的遊客終於有機會可以到茅臺鎮的酒廠上走走,不因買酒。

與過去只賣酒不搞旅遊的境況不同,現在茅臺鎮一些傳統酒廠開始對廠房進行升級,發展精品酒莊。仁懷市委常委、茅臺鎮黨委書記王強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介紹,目前在茅臺鎮已經圍繞白酒生產的資源條件,規劃發展了一批旅遊區:已新建國壇、金醬等5個酒莊,提升改建雲漢春、衡昌等6個酒莊,希望能打造成5A級景區。目前這些酒莊已經在梳理自己的文化。

王強說,遊客在遊玩的時候順便買買酒,對酒企去庫存也能產生一定幫助。在他的規劃里,希望到2018年能打造一批茅臺鎮的精品酒莊。記者了解到,在過去,這些傳統的酒廠幾乎不對外開放,只接待一些商務合作夥伴的參觀。

在白酒行業下滑期,調整還發生在仁懷市壇廠鎮。這個地方位於赤水河的中上遊,過去出於對釀酒環境的保護,不能進行工業生產,此前被劃定為包裝配套和現代物流工業園,但隨著行業整體下滑,這片工業園區也拿出部分規劃為農旅用地。

在壇廠鎮八卦園的旅遊景區內,仁懷市壇廠鎮黨委書記胡傑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過去這片地是工業用地,是一家新加坡的公司來投資白酒相關配套的,但2013年到2014年間,這家公司突然開始發展起了旅遊。他興奮地對記者說,目前八卦園景區還沒建成,但周末時已經有5000~10000名遊客,所在村的貧困戶一下子全部解決了,“預計整個景區建成後,農民戶可增收6500多元,可解決當地就業1200多人”。

這些甜頭,讓仁懷市看到了轉型機會。該市在“十三五”定下了高規劃,提出“2020年旅遊總收入突破100億元,接待國內外遊客突破600萬人次,旅遊業占全市GDP的6%,占服務業的20%”的目標。今年,貴州省第十一屆旅遊發展大會便將主會場定在茅臺鎮,“這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以酒為代表的仁懷旅遊資源的肯定,我們也會借著政策紅利推動旅遊。”鄧帆說。

仁懷市定的旅遊規劃有多高?或者可以通過數據對比感受到。仁懷市提供的數據顯示,“十二五”時期,仁懷累計接待遊客1593萬人次,累計實現旅遊收入180億元,年均增長23.2%。不過,這些旅客並未細分成商務旅遊、自由行旅遊、政務旅遊。

鄧帆說,希望到2020年,旅遊業占全市GDP的6%,而目前,旅遊的貢獻還很小,她沒有透露具體數據,只笑了一笑回答“目前只是個位數”。“仁懷為代表的醬香型白酒,本身就是非常有吸引力、吸附力的旅遊資源。像法國的波爾多、美國的納帕谷都是以旅遊為路徑,讓更多的客戶體會到酒文化的。”鄧帆認為。

王強介紹,目前仁懷市旅遊已提出構建“一心兩帶三區四遊”旅遊體系,其中“一心”是指茅臺鎮國酒之心,“兩帶”是指赤水河酒文化旅遊體驗帶和仁赤高速休閑產業經濟帶的旅遊體系,未來要做好“酒+旅遊”的文章。

現在的仁懷市提出“因酒立市、因酒興市、因酒強市;立足酒、依托酒、超越酒”的戰略方向,未來在白酒產業發展上,將通過行政加市場的手段,將白酒產業、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高度融合,實現三大產業聯動。

仁懷市確實正在花大力氣改造茅臺鎮,這也是借著白酒調整期的契機,因為這種改造,在過去寸土寸金的茅臺鎮,是不可想象的。

仁懷市政府官方網站披露,到2015年10月,仁懷鎮規範整頓地方酒類企業200余家,取締關閉非法白酒生產企業、作坊210家,汙染企業66家,形成鎮域內資產規模上億酒類企業10家,千萬以上企業50多家,500萬元以上企業140余家,同時又將近4000戶茅臺鎮居民搬遷至“國酒新城”,投入茅臺鎮環境整治工程概算總投資48.6億元,改善了過去茅臺鎮人口高度密集的情況。

仁懷市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為使茅臺示範鎮、茅臺旅遊綜合體、茅臺古鎮文化產業園、茅臺旅遊景區和茅臺酒工業園“五位一體”有機結合,總投資達256.89億元,規劃總面積21.76平方公里。

如今,走進茅臺鎮,灰色飛檐和磚墻、深色雕花門窗、青石板路、入口牌坊、白酒一條街、楊柳灣商業街、祭酒臺、白酒文化城……茅臺鎮終於一改過去的臟亂情況。仁懷市的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6年還要推動茅臺酒鎮5A級景區創建和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

旅遊開發還要過幾道坎?

從賣酒到發展旅遊產業,仁懷市乃至茅臺鎮仍面臨著很多道坎。

目前在國內,以酒文化為核心開發的旅遊文化資源並不少見,包括五糧液、洋河股份、水井坊、張裕等名酒廠都有相關的項目,投入不少但遊客不多是這些工業旅遊景點面臨的一個大問題。

鄧帆就引述一位專家的話來概括茅臺鎮的現狀,“‘茅臺酒香、茅臺鎮香,但茅臺鎮還缺點文化、缺點韻味’”,她說,我們希望打造的不是單純的工業旅遊,而是文化之旅。

其實,工業旅遊之難並不是個案。以茅臺酒廠為例,雖然其屬於國家第一批獲得工業旅遊示範的基地,但生產流程卻仍難全面向遊客開放。

鄧帆坦言,遊客奔著茅臺而來,都想了解茅臺酒的釀造,看看酒庫、看看車間,但如何在安全生產與旅遊之間取得平衡,如何既滿足旅客的需求,又保證工藝不受到破壞,是我們目前與茅臺集團還在研究的難題。比如制曲車間,溫度很高,研碎後的小麥飛揚,空氣不好,遊客的觀感可能就會大大受到影響;再比如醬香型白酒都有生產周期,工人工作一段時間,休息一段時間,如果時間來得不對,這部分的工藝就看不到了;再如存酒的地方,酒體發酵時,也不適合過多遊客參觀。“如何讓遊客可以看到,又不影響生產,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鄧帆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目前,茅臺酒廠對外開放參考的主要是包裝車間、國酒文化城以及白酒體驗館。但即便是包裝車間,遊客能隨時看到也是經過特別安排的。因為茅臺酒根據需求生產,有時候包裝的工作量只到上午,下午就不用包裝了,那麽便會造成下午來的遊客看不到包裝過程,“所以我們也在跟茅臺商量,有時候放慢包裝速度,以保證接待遊客參觀。”鄧帆表示。

另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在旅遊交通,“2000年以前,貴陽到仁懷要花費近8個小時,遊客都不敢來。”鄧帆說,雖然至今,貴州省內基本可以做到市市通高速,但還無法做到縣與縣之間通,可達性還比較差,“有時候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需要重返貴陽,遊客在貴州省內旅遊難以不走回頭路。”她對記者說。

到茅臺鎮的曲折,確實是過去這里遊客少的原因。記者了解到,目前,若省外遊客到茅臺鎮,雖然可以選擇飛往遵義機場(距離茅臺鎮約1.5小時),但機場的班次非常少,大部分遊客還是需要先到貴陽機場,再經歷逾3小時的車程才能到達茅臺鎮,因此,專門為茅臺鎮而來的遊客並不多。鄧帆說,在今年下半年,仁懷的機場將會開通,這樣會大大節省旅遊時間成本。

過去作為一個工業城市,對於仁懷市而言,開發旅遊資源在服務設施上也是大難題。王強表示,目前仁懷市內有130多家旅館,有將近8000人的接待量,特色餐飲60~70家,相關旅行社7家,旅行運輸服務公司2家。“按照目前仁懷市旅遊的發展趨勢,目前的接待能力顯然還不足夠,我們也正在做旅遊資源的重新定位,保持合理增長量。”鄧帆對記者說。

鄧帆坦言,目前仁懷市搞旅遊,最缺的就是人才,仁懷市、茅臺鎮如何將服務做好,整體感覺如何升級,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因此政府也在加緊對企業課堂、崗位的培訓,與省內院校結合加強人才引進”。

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茅臺鎮旅遊到底能過幾道坎?未來如何將旅遊發展成支撐經濟的另一條“腿”,前面還有重重問題等待克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95

賣方力捧6月漲幅第一 國防軍工還能紅多久?

國企改革再一次聚焦市場眼球。

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7月4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國有企業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不斷增強活力;要堅定不移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盡快在國有企業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成效。

2016年被認為是國企改革的政策落實之年。5月以來,國企改革的政策推進步伐加快,有預期稱將公布國企改革第二批試點名單。寶鋼與武鋼正在實施的重大資產重組被視為標誌性事件,國企改革帶來的投資機會受到資本市場廣泛關註。

對於A股市場近期熱點板塊的輪轉,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震蕩市中,結構性機會將主要集中在成長類股票上,其中之一就是改革成長,國企改革所釋放的制度紅利尤為難得。

聚焦國企改革

今年以來,國企改革相關配套文件陸續出臺。2月25日國資委披露國企“十項改革試點”落實計劃;5月18日,國務院通過《中央企業深化改革瘦身健體工作方案》;5月20日國資委表示要進一步推進央企重組工作,成熟一戶推進一戶。6月30日,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指出“1+N”政策體系中已出臺13個專項改革意見或方案,還有9個文件正在履行相關程序。

但資本市場對國企改革的熱度卻並不是十分火熱。

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5日收盤,國企改革指數當日上漲1.71%,5日漲幅是3.2%,年初至今則下跌了16.7%。

去年一段時間,市場曾傳出寶鋼與武鋼合並、國航與南航合並等傳言,後國航、南航雙雙澄清;而6月26日寶鋼股份(600019.SH)、武鋼股份(600005.SH)雙雙發布公告,寶鋼集團與武鋼集團正在籌劃戰略重組事宜則再一次打開對國企改革的預期。

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認為,做大做強,提高資產證券率成為國企改革的重要方向。國企改革下一步將推動重組整合,加大集團層面的兼並重組。

“對國有資產進行重組,資產證券化是改革的核心環節。”上述北京大型公募基金經理指出。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總經理劉烈宏在3月曾表示,下一步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的國企改革主要有三個任務,其中之一便是計劃將整體資產證券化率從現在的55%左右提高到80%左右。他指出,目前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的軍工資產證券化率較低,未來將大幅提升。

隨著一帶一路及高端裝備走出去戰略的實施,鐵路、核電、海運、總包施工等集團企業在勢必走上國際競爭的大舞臺,但同類企業之間存在同業競爭關系,將削弱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通過改善公司治理結構、理順激勵機制以及整體上市等外延增長來提高企業內在價值,從而構成改革成長股的巨大上漲動力。”該北京公募基金經理表示。

“寶鋼和武鋼的重大資產重組有重要的標誌性意義。不過國企改革在真正落到投資基本面時,跟其他行業的投資一樣基本面是比較關鍵的。現在這個階段,我會把它當做一個主題性的投資,比如在一波輪動中它會有跟上來的行情。”另外一家老牌基金公司投研總監則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可以確定的是,在國企改革下,大量優質資產通過多種形式逐步註入上市公司,為二級市場帶來了重要的投資機遇。

一位去年“奔私”的基金經理便表示,三季度他的操作策略基本是側重於基本面拐點和業績增長的確定性機會,看好受益於政策支持和改革導向的行業,比如供給側改革及國企改革。

國防軍工起飛

而近期頗為火熱的一個主題性投資機會來自於國防軍工領域。Wind資訊統計顯示,國防軍工(中信一級)今日上漲1.33%,5日漲幅是9.08%。

事實上,國防軍工在剛剛過去的6月已然足夠笑傲市場。6月,國防軍工板塊漲幅是8.35%,在中信29個一級行業中排名第一,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僅為0.3%,遠遠領先。同期,國防軍工成交額環比上升57.13%,對應6月30日的收盤價市盈率為90.99(倍),同樣在中信29個一級行業中排名第一。

2016年5月以來,軍工主題迎來密集催化。廣發證券策略分析指出,隨著市場對軍工行業關註度提升以及對政策預期重啟,三季度軍工主題有望迎來新一輪行情。

同國企改革一樣,資產證券化也是軍工國防的一大投資邏輯。公開消息顯示,航天科技集團將在“十三五”期間把資產證券化率從15%提升至45%。

2016 年亦是軍民融合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多家券商分析指出,軍民融合將成為未來幾年軍工投資較為確定的方向,“證券化”、“民參軍”也被賣方分析師認為是未來投資的重要方向。

北京一位券商投研人士認為,近期關註兩類機會,一類是確實屬於優質資產,有穩定的盈利和較高的分紅,並且估值不離譜的,或者行業有改善跡象的,傳統行業居多;另一些是估值也許不低,但公司有核心技術,政策上有眾多利好因素刺激,有重大題材,未來前景很廣闊,即便從估值角度看較高的,也可以考慮。“這一類新興產業居多,國防軍工可能是兩者結合。”他說。

不過亦需要註意的是,軍工國防類品種的波動率是往往比較大,如果操作不當,不僅浪費了機會,甚至會吃虧。

“前期漲幅較多的,近期我不會追漲了。說不好,最近的市場會有一跌。”滬上一位私募基金經理與本報私下交流時也說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229

平價菜激戰「豬肉王」力捧80後菜檔小天后

2017-04-13  NM

深水埗又名「平民天堂」,這裡的街市檔一向由街坊小商戶經營,着重人情。不過和諧的景象,逐漸被打破。本刊發現由領展(823)外判街市養肥的「豬肉王」建華集團,反方向「進擊」地區市集,不單加強雄霸豬肉、鮮魚、凍肉、豆品及包點市場,近來還將旗下大量鋪位,平租予一名叫簡利珍的內地女子,建立起有四十二家分店的「蔬菜王國」家農。家農打着「十蚊三份」的旗號、反覆以大聲公叫賣平菜,速銷手法與建華如出一轍。簡利珍只是八十後,但近年很富貴,戴名錶、揸靚車,旗下菜檔公司持一百九十萬元的瑪莎拉蒂,以及一百四十萬元的保時捷跑車。她語帶鄉音向記者說:「我叫培哥(建華創辦人文卓培)做契爺,佢有鋪會照顧我先!」街市霸權的優勢,除可控制成本定價,還可以加長數期(賒數),收到的菜肉錢先作其他投資,自然愈做愈富貴。

屹立深水埗八十年的信興酒樓,於去年尾結業,一眾食客依依不捨看着鐵閘正式關上,見證當區地標消失。四個月後的今天,酒樓舊址已換上新貌,重新開張,但經營的不再是茶樓,而是近月在深水埗鬥得起勁的菜檔。「嗰度變成賣豬肉同菜,新租客應該係培哥(文卓培)。」恩記龍躉大王老闆吳伯恩,紮根於深水埗桂林街多年,他觀察到近半年多了外區人進駐此地,開設菜檔。「特別係『家農蔬菜』,最近開多咗,而且選喺黃金位置,人流非常多。」記者翻查商業登記,「家農」在全港共有四十二間分店,以「家農蔬菜」、「家農喜臨門」、「利豐(茂發)蔬菜」、「家旺蔬菜」、「家喜蔬菜」等等九個商號營運,並由原先主攻街市,到近半年再攻舊區地鋪。深水埗,是家農的新戰場。其早於○四年在深水埗北河街插上首支旗幟;去年在同一條街開了第二間分店,今年初再以「天天優質果菜」之商號,於北河街及基隆街交界「L」靚位,開設大菜檔。

每日三點大劈價

家農對於一直守在這裡的小菜檔,造成極大威脅。菜市場一向有兩段旺市時間,分別是早上八至九時,以及下班時間五至六時,記者留意早上九時多,家農在深水埗的鋪頭人流不絕,鋪內用大聲公反覆播着蔬菜的優惠價格,重複作洗腦式宣傳:「大大支超甜栗米十蚊有三支,白蘿蔔三蚊一斤。」鋪頭又「踩過界」,兼賣廿六蚊三十隻的本地雞蛋。其分店一律燈火通明,以綠色為主調,牆身設鏡面,令整體更加光猛企理。傳統舊式檔口以細至中型鋪為主,前方用來放菜,後方用來存貨,家農卻膽識過人主攻大鋪,並以超市格局擺陣,分雞蛋、菜心及瓜類各區,客人可輕鬆遊走在鋪內任何走廊選購。在特價時段,更可以自己挑選蔬菜排隊付款,不像傳統菜檔,由收銀「手抓」一堆菜就算。賣菜講求新鮮,因此菜檔在旺市後會大大降價進行清貨,賺頭蝕尾。家農最進取是,每日準時三點,便以「十元三份,任配任搭」速銷,如分別以兩條翠肉瓜、兩棵椰菜作一份,劈價時間俾其他行家提早兩小時有多。菜心在該時間起,會平賣至八元三斤。有菜檔行家向本刊訴苦,指他們此舉如以本傷人、以蝕本價整死行家。

建華集團旗下王國

建華集團的「揸弗人」文卓培、文景華及凌偉邦分別身兼多間街市零售品牌的公司董事,打着「街坊味」濃的旗號滲透在各行各業中;如今家農以同樣手法進佔菜市場,市民走進街市以為幫襯小商戶,其實是幫襯大集團。

一個街口11間建華鋪

1.利豐鮮肉2.利豐(茂發)蔬菜3.利豐鮮肉4.家農喜蔬菜+領鮮豬肉5.利豐鮮肉6.新界佬香港農場豬7.家旺蔬菜8.豆腐主意+魚肉大王9.包點先生10.牛丸哥哥11.家喜蔬菜12.小辣椒

荔枝女王唔夠打

在深水埗街市電梯口、經營數間菜檔的老闆燦婆,指該位置人流一向最多,但生意最近也大跌了一半,指是九七年後遇過最艱難的時期。她激動地說:「都唔知佢哋(家農)咩原因!啲菜根本無咁平,完全係蝕本價,買返嚟都要三至四蚊斤,但他試過賣到五蚊兩斤菜心,仲未計人工租金,咁邊有錢賺呢?」據知已有小本經營的細鋪捱不住,只好結業收場。在深水埗毗連的長沙灣順寧道,一條街有三檔新舊菜檔正面交鋒,可算是這場街市爭霸戰的表表者。除了有家農、日新,還有曾被媒體稱為「深水埗荔枝女王」的卿姐檔口。前兩檔只是於年多前開業,而經營菜檔逾二十年的卿姐,雖然有鋪在手,但也難敵後起之秀的窮追猛打。她只拋下一句:「你見到o架,生意難做咗好多。」接着便不願多談。

泊着大碼頭

記者翻查土地註冊處記錄,在深水埗的三間家農,均由建華集團董事長文卓培的兒子文景華,以不同公司名義持有。而家農位於長沙灣順寧道的檔口,業主同樣是文卓培,反映家農背後有大集團建華撐腰。本刊調查,家農由一名三十六歲的內地女士簡利珍全資擁有。據知她與前夫育有兩子,十年前來港。此名傳奇女子最初發跡於荃灣,於一三年以不同牌頭在荃灣新村街及河背街,接連開了三間分店。有菜檔檔主憶述:「當時佢一入嚟就劈價劈得好勁,我哋其他嘅足足捱打咗年幾,好多都頂唔順執咗。」直到去年,家農在港九新界再多開二十八間分店,當中不乏位於領展街市內。簡利珍最初還會落手落腳落鋪睇場,現已絕少出現。家住荃灣萬景峯的她來頭不小,分別以公司名義,持有價值一百九十萬的知名意大利超跑瑪莎拉蒂,及約一百四十萬元的名車保時捷,其Facebook更不時展示其巨鑽及名錶,生活富貴。本刊找到簡利珍,在電話中她直言,家農這名字正是文卓培「所賜」,更承認:「叫(文卓培)做契爺囉,我哋算係佢旗下鋪頭嚟嘅。」略帶鄉音的她,自爆跟文卓培於十年前在內地相識,受他引領在香港出身:「佢有鋪會問咗我租唔租,照顧咗我哋先咁囉。」

反指行家賣天價

泊到文卓培這大碼頭,簡利珍風生水起。有「培哥」之稱的文卓培,靠賣豬肉起家,與跟外父賣豬肉的「摩登街市佬」凌偉業拍住上,成立建華集團。文卓培曾於○七年以鮮肉大聯盟主席身份,揚言會以運豬車圍堵五豐行,抗議豬肉加價。政府後來介入,成功打破五豐行多年來獨市經營的局面。但當時打倒壟斷的文卓培,今日卻以「順華豬肉」、「冠華豬肉」、「利豐豬肉」等商號滲透各區,以極平豬肉賣到成行成市,成功打倒同行,變成「豬肉一哥」。建華在全港已擁有超過五百個豬、牛、魚、雞的銷售點。單在荃灣一個街口,已有十一檔建華「出品」,包括利豐鮮肉、包點先生、牛丸哥哥、新界佬農場豬等等。一五年,文卓培兒子文景華,於深水埗開設另一戰線,創立新式豆品店「豆腐主義」。其於百年老店公和荳品廠旁,以大聲公不停叫囂:「繼續幫襯公和而唔幫襯我哋嘅,都係鄉下人!」此舉惹來非議。另一讓人詬病的,是作為領展多個商場的外判管理公司,卻又在同商場經營肉檔,被指有機會操控商販合謀定價。問及簡利珍會否擔心一樣被指壟斷時,她激動地說:「深水埗地方咁闊,咩人都開得o架!豬肉同菜檔都可以開!」但後來又承認有甜頭落袋:「(培哥)佢好支持我哋後生一輩,租金同按金都會平俾我。」本刊找來培哥回應,他對記者提問「打了個突」,只表示認識簡利珍,問及有否平租給家農,他則慌忙cut線,二人明顯沒夾口供。

入內地直銷平菜

至於平價賣菜,簡利珍反指:「係其他行家賣天價。同我哋唔同,佢哋一蚊返貨賣十元,我哋一蚊成本賣兩至三元,薄利多銷,係我哋益街坊!」香港入口蔬菜批發商會會長袁昌指:「呢兩個月嘅菜心浮動價算好平穩,由三元多到四元一斤都有。」但對比家農賣八元三斤,每斤只需兩元六角的價格,還差一段距離。人工方面,家農分店門外全貼上「高薪招聘:日薪$650起」的廣告,單是深水埗的大鋪已有四至五名員工,燈油火蠟樣樣是錢,低價狂劈真能有數可為?簡利珍回應:「我哋係自己菜場、自己加工場再自己運輸,成本無咁高咪可以咁平。」香港大部分菜檔,是經長沙灣蔬菜統營處批發得來,不少檔主表示:「我哋好多菜都喺長沙灣蔬菜統營處出貨,樣樣有驗證,人哋係直銷居多,變相平過我哋好多。」家農以直銷菜攻陷香港各區,平價菜是短福還是長禍,仍是未知之數,但老闆簡利珍成為小富婆,則幾可肯定。

「豬霸王」養起「菜檔小天后」

家農最初發跡於荃灣,及後在去年突然發力,於港九新界各區大開分店,當中不少與建華有着密不可分之關係。

直銷菜vs批發菜

撰文:黃綺敏

攝影、攝錄:梁正平、林志謙

插圖:詹震寰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508

子珊獲加薪力捧爭視后鍾嘉欣失勢淪大茄

1 : GS(14)@2015-04-10 09:17:24

■鍾嘉欣女主角地位不保,昨日31歲牛一上載多張蛋糕照(小圖)到微博沖喜。攝影:葉君海


無綫的花旦雖多,但近年大執位,即將約滿的視后胡杏兒決心向外闖,現年35歲的徐子珊和31歲的鍾嘉欣近年更鬥生鬥死,有消息指無綫擔心下月即將約滿的子珊會離巢,近日積極利誘對方留低,有指除加薪15%,年薪加到120萬,爆騷錢再另計。除了銀彈攻勢外,還會開劇力捧,度身訂做台慶劇女主角讓子珊晒演技,造就她登上視后,名利兩個條件盡顯誠意,令近年不受重用的子珊為之心動。



■徐子珊自知北上發展空間不大,有意接受無綫的豐厚條件續約。資料圖片

■陳凱琳成為曾勵珍愛將,稍後在新劇佔戲份很重。資料圖片


■子珊在上年播出的劇集《神鎗狙擊》炸極不死,被取笑是「不死子珊」。電視圖片

陳凱琳加入戰團

相對來說,高峯期曾一年拍六劇的嘉欣,近年縮減至只得一年兩劇,浮現失勢,有報道指嘉欣稍後參演的新劇《巨輪II》,由女主角變成大茄,戲份不多,戲劇部總監曾勵珍亦將在劇中加入愛將陳凱琳。嘉欣近日狠撇拍拖八年的男友伍允龍,希望專心博一鋪搶奪視后,子珊和嘉欣的明爭暗鬥進入白熱化,是非不絕,有指子珊一旦答應續約,上位在望,而嘉欣則要坐歪。記者昨致電徐子珊,直至截稿前未有回覆,而昨日31歲牛一的嘉欣暫時拋開煩惱,昨日在微博貼上多張生日蛋糕相,並留言感謝朋友和粉絲的心意,將一切是非暫時拋開。採訪:劉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410/191068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442

巨耳環爆紅王菲楊冪吳雨霏力捧

1 : GS(14)@2016-12-01 00:01:29

Statement earrings橫行今年秋冬時裝騷,單隻、chunky、不對稱設計,五花八門。王菲、楊冪、吳雨霏、周麗淇、徐濠縈等大批女星力推,dress up及dress down都襯到。未敢跳step挑戰誇張款,亦有著重線條的輕巧入門版,就連沒有穿耳的朋友都照顧到,有clip及ear cuff選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30/198496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6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