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黎明前的黑暗最「漫長」 枯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40a1e010160uu.html

如果說將熊市末期看作是黎明前的黑暗,那估計股神會發笑了。這對他而言,可能是好色男子闖入了女兒國。但前提條件是:第一,你有非凡的信心;第二,你並不依賴股市的投資資金生活;第三,最好你還有持續的現金流入。反過來,由於我們皆凡人,所以你不會在熊市中跳著踢躂舞去投資。第一,大多數人都會在買入股票後,價格暴跌時慢慢失去信心;第二,大多數人都依賴,或者說對股市中的資金有美好期望;第三,大多數人都缺乏足夠多的現金流入股市,其實更重要是缺乏足夠的勇氣去投入股市。還有更糟糕的:那就是使用了自身難以承受的槓桿,於是凱恩斯的名言起作用了:「市場持續非理性的時間總會比你能撐住的時間更長。」

 

有兩則我親身經歷的小故事:第一個故事是2005年年初,有位公司財務經理對萬科A股發生濃厚興趣,經過詳盡的分析研究,他認為這是個顯而易見的機會,而且股價也足夠安全。於是他在2005年1月份開始逐步買入,買入不久股價就開始向上突破了前期整理平台,這讓他更加相信自己的分析判斷是正確的。(創新高的股票總是會讓你信心爆棚)沒想到此時傳來政府要加大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負面消息,在上海據說已經開始試點。於是萬科隨著大盤的暴跌再次下行,這一次暴跌跌破了年線等全部重要均線,而且似乎頭也不回。在痛苦的5月份,萬科一個月股價跌了接近30%,一夜回到瞭解放前。這位財務經理最終承受不住壓力,悲催的全部清倉,後來才知道,他可能動用了比較大的槓桿,大幅虧損導致信心崩潰。印象深刻,是因為僅僅數週後,萬科開始了波瀾壯闊的行情,這是傳說中的割在地板上。

 

第二個故事也是2005年,一位大連做煤炭生意的女人準備將資金轉移到股市,於是聽別人推薦買入了中集集團,這個股票當時是2003-04年的大牛股,逆勢大漲了數倍。還好沒有在公司業績和股價一飛衝天的時候買入,她畢竟是個久經沙場的生意人,也自己私下認真研究了下公司基本情況。在2005年上證跌破1000點後市場出現劇烈的反彈,其中中集集團反彈幅度不小,四天就拉了兩個漲停板。在短暫癲狂後,股價又開始萎靡下挫。此時這個女老闆開始逐步買入,一兩個月後,股價開始從底部回升,而大勢也已經走出前期下跌通道,一切看起來都向好的方向發展。誰知道05年8月中旬股價又開始轉入下跌,由於05年經濟出現小周期回落,週期性股票業績不振。擔憂之下,中集的股票繼續大幅逆勢下跌,4個月後跌幅竟然接近腰斬,而同期其他股票紛紛走入上升通道。這個女老闆在這段難熬的時期卻異常淡定。她總計投入了超過300萬資金,最大浮虧已經超過100萬。期間她甚至很少提及股票,更多聊的是家庭、生活、女兒的教育。有時候提及股票,中集集團,她總是輕輕帶過:我覺得未來出口肯定會好起來的,中集作為全球集裝箱市場最大份額的公司,業績不會差。你知道,即便做煤炭生意,至少也有一兩年的虧損投入期呢!而且還有很多麻煩事,比如工人出事等等。最後2007年初,她告訴我已經全部賣完股票了,包括最重倉的中集,獲利總共差不多600萬,這並不算一個很出色的投資業績,但是給我印象非常深刻。2005年僅僅幾倍PE的中集集團被投資者紛紛拋棄,理由一大串。2007年20多倍PE的中集又被市場瘋狂追捧,理由也是一大串。有時候財富就是強者恆強,原因只是心態不同啊。一個是將其視作嚴肅的生意,一個是將其看成毫無意義的代碼玩零負遊戲。

 

繼續祥林嫂式的自我嘮叨幾句:

一、不去預測熊市何時結束、不去預測短期經濟走勢;

二、努力把握估值,但不苛求買入在最低谷;

三、在黑夜中看到光明,在光明中揣摩黑暗,不是反過來。除非你想學渾水,也摸把魚。

四、不負擔難以承受的槓桿,特別是有時間限制的槓桿(例如融資買入),永遠記得市場會在你被強制平倉後反彈;

五、不去過度苛求收益率,也不必與他人去對比,特別是虛擬網絡。經常情況是匿名抽樣調查顯示77%的股民虧損,但網上網民卻是紛紛賺到盤滿缽滿。永遠記得,股票這玩意,就是不到最後一刻,請不要笑。AIG橫行數十年,股價漲幅數以幾十倍計,不到一年多就歸零。讓時間來驗證一切,口水無意義,不過是師母已呆吧。

六、太陽還會照樣升起,人性亙古不變,恐懼和貪婪導致熊市和牛市交替。「黃金十年」和「金融崩潰」論只不過是你的餐後笑料。

七、2008年是崩潰式熊市,此次是緩慢式熊市,後者的殺傷力最大,主要是對信心的逐步消磨。所以,可能此次熊市會比2001-2005年更加「漫長」。(哈哈,不過誰知道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293

我理解的上市前的公司董秘的職能 影武者

http://xueqiu.com/1481565998/23137805
最近拜讀了@西來問道 說董秘是最倒霉的行當的文章聯播,深有感觸,結合自己的切身經歷,也說一說對董秘的理解,文筆不好,歡迎拍磚。

我是金融專業畢業後一直在風險投資公司工作,閒暇之餘買一些國內上市公司的股票,原因有二,之前公司對買美股是有要求的,第二是老婆做港股的IPO,也不能買,雖然我們在簽署相關文件的時候覺得都挺扯淡的,但是A股也有非常好的上市公司,所以我也很淡定。所以,最早接觸國內公司董秘,是從參加股東大會和參加一些有機構組織的調研開始的。

大多公司的董秘是財務總監在上市的過程中兼任的,這一類的董秘看起來都是非常嚴謹的,厚厚的眼鏡告訴我,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財務數字的解釋,而這一類的董秘往往只是公司的執行層;當然,也有很多跳出這個層次的。還有就是業務線上的一位副總兼任董秘,這樣的,往往,對業務,對市場,對競爭對手都有非常清楚的瞭解,而且因為是董秘,對資本市場,對金融業有非常清楚的理解,溝通起來會學到很多行業的知識,和對公司的價值有更多的認識。

機遇,讓我也有幸加入了董秘這個『行當』,是從幫助這家公司融資開始的,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VIE結構的解除和建立新的人民幣投資構架,創始團隊的股權安排,並且完成融資,應該說算是非常快的了。也因為絕對的經歷被這次融資佔用,我也從之前的PE離職,全職做這件事情,並且開始思考董秘在未上市公司的職能定位。

定義上來說,董秘是公司和投資人之間信息溝通的橋樑。事實上,董秘是需要具備非常復合的知識的,包括財務、法律、資本市場等,而核心的還是在對金融的理解和對公司價值的判斷,在公司的金融(corporate finance)方面發揮作用,而不僅僅是一個信息的窗口,或者是公司高管會議的聆聽者。美國上市公司的CFO的職能包括了法人治理、法務、財務流程控制、會計、審計、公司金融(併購)、投資人關係(包括銀行)等,從我的角度上來看,董秘至少要在公司的法人治理、投資人關係和公司業務流程方面發揮作用,從對公司負責的角度上講,保證公司資產完整性也應該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在這個方面,很多時候是要和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進行PK。

可以把CFO說成是一個行當,因為在國內,確實存在這個圈子,他們的工作的目的就是幫助國內的企業在美國上市,他們懂得和國外的投行溝通,也懂得怎樣對國外的投資人投其所好,他們大部分是香港人、台灣人,他們工作確實比大陸人要嚴謹許多,他們也是拿著期權,在公司上市後套現退出,然後加入另外一個擬上市的公司,這就是他們的商業模式。國內的每家美元投資商都有這些資源。和國內上市公司的董秘非常類似,只是,CFO聽起來更專業一點。

實際上,我是從CFO的職能定位加入這家公司的,在這一點上,我是非常認同@O_Livia 的,董秘,一定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視角把握公司。幸好,公司有一位不錯的財務總監,在財務的具體管理上,能夠分擔很多事情。故事精彩的地方往往是融資、併購、上市這些環節,而在這些精彩的背後,是公司規章制度、流程指定的枯燥和需要的嚴謹,就好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0386

SENSE隨筆130524亞馬遜前的印刷術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05/24/sense%E9%9A%A8%E7%AD%86130524%E4%BA%9E%E9%A6%AC%E9%81%9C%E5%89%8D%E7%9A%84%E5%8D%B0%E5%88%B7%E8%A1%93/

SENSE隨筆130524

亞馬遜前的印刷術

執筆人:蟬

 

美國電子商務巨擎 亞馬遜Amazon 於1995年以網上書店起家。

2007年底公司推出電子書閱讀器Kindle,深信印刷電子化不可逆轉的潮流。 Kindle以特製的電子屏幕模仿紙張上閱讀的感受,企圖在不影響用家體驗的前提下推廣電子書以取代傳統書藉。

2011,亞馬遜電子書銷售首次超過印刷書,Kindle亦在該年大熱賣。

2012年,亞馬遜主席Bezos宣佈電子書革命成功,年內電子書銷售總金額超過印刷書,而且增幅維持強勁。

紙張作為印刷媒體敗象初露,相信今後只得苦苦支撐。

 

印刷的歷史

傳統印刷品的製成需要印刷媒體, 墨水,及雕刻工藝。 早期的印刷品一般以獸皮、莎草紙Papyrus或竹片作媒體。 現代紙張出現之前羊皮最廣為使用。

在先進的中國,東漢太監 蔡倫 在AD 105左右發明以植物纖維製紙的技術,到了唐朝雕版印刷已經相當通行。 1100宋 沈括 的《夢溪筆談》記載 畢昇 發明活字版,當時的活字以陶瓷製作。

由於雕版技術未成熟及中文字元眾多,加上重農輕商,缺乏中產階層,未能刺激社會對印刷品的需求***,以致活字印刷在中國並沒有流行起來。

 

造紙技術經由穆斯林以四個世紀的緩慢速度傳到歐洲。  1275意大利出現第一個造紙中心。 直到十四世紀末, 歐洲紙張才普及,並開始取代羊皮紙,比中國遲了十二個世紀。

1450德國人 古騰堡Gutenberg 集合了各種當時的印刷技術,印製了 “古騰堡聖經” (i.e 著名的42行聖經)。 最初的印刷機皆為手動,由橄欖油壓榨機改裝而成。 直到工業革命,才開始發展以蒸汽甚至電力推動。 墨水則用煤灰和松節油製造。

 

印刷術與新聞的發展

印刷時代前的民間新聞,一般都是口耳相傳的旅遊經歷。 官方的佈告和記錄則為報紙的雛型。 如羅馬的《每日紀聞》及中國的《邸報》。

印刷的流行令歐洲的識字率大幅提升(註:歐洲的書籍總數一百年間由幾萬部增加至兩千萬部),但早期因為技術未精,報紙的時效性及發行量受到非常大的限制。

在君主政制下,歐洲報業皆面臨嚴密監管。發展初期一般皆以新聞時局Coranto為報導內容。即綜合報導數個強國的近期消息,而當中不包括本國之新聞。***

由於當時歐洲政教關係密切,故除對當權者外,對宗教的批評也是禁止的。

舉例:亨利八世最初認為查禁反天主教刋物是他的職責,建立國教會後則改為打壓天主教刋物。

當時政府控制新聞業之四大法門為:許可證、新聞審查、印花稅及絕招“煽動誹謗罪”,此四式歷久常新。 新聞業的發展一般與當權者的統治力度成反比。***舉例:法國大革命期間巴黎的報紙多達350家,執政政府時期銳減至13家,到帝國時期只剩下4家。

 

新新聞時代

瑞典1766通過法案,成為第一個立法保障新聞自由的國家。*** 美國的 “第一修正案” 更令該國的新聞人成為世上最自由的從業員。 法國在1881亦通過新聞自由出版法。

在新聞自由的氣氛下,西方的報紙發展為菁英報紙Elite papers及大眾報紙Popular papers兩極。 前者以社會的中上階層為對象,致力為公共決策者報導並解釋時事。 而大眾報紙則以基層人民為對象,以段落短及標題大的報導形式,及寓教育於娛樂的內容吸引讀者。

 

冷戰時期,共產主義為報業帶來截然不同的景象。 領導人深知報紙在推動革命及建設過程的重要性,故報業皆為黨及政府所擁有,成為官方喉舌。 赫魯雪夫說過: 報紙不單要幫助民眾認識和思考,還要指導他們行動。****

 

新聞通訊社

十九世紀,歐美部分報紙已有專員負責外國新聞,甚至聘用國外報導員,但漏報新聞情況仍然相當普遍,「新聞通訊社」因而成立。

新聞通訊社之角色為外判新聞提供者。*** 對當時難以掌握國外動態的報社相當重要。

其中 路透Paul Reuter經營的「路透社」為行業的表表者。其他出色的新聞通訊社包括 “美聯社”, “法新社”等。

共產國家在二戰後為控制及過濾新聞的出入口,紛紛成立自己的通訊社,當中蘇聯的 “塔斯社” 及中國的 “新華社”較為人所熟悉。

 

參考書《The Story of Human Communications》 Wilbur Schramm,19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963

打車App炮灰之旅:死在黎明前的黑夜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530.html

   創業與監管最近成了熱門話題。痛仰樂隊有首歌,叫《不》,裡面有幾句這樣的歌詞:「不要相信規矩,不要相信秩序,不要相信經驗,不要相信教訓」。雖說有點憤青了,但這個高速時代,若是出現點什麼意外,那還真不是什麼稀奇事。

好了,入題吧,我們來說說最近移動互聯網的草根王子——打車App。

它的現狀

1、先說下這個領域現在的寵兒,那就是分別被騰訊和阿里收購的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一北,一南,一個北方帝都,一個江南水鄉,各依一方水土,紮根一處市場。

2、再說說其他小諸侯。打開手機以「打車」為關鍵詞搜索後,你會獲得一大串的App推薦,甚至會有一個地方為根基的地方性打車App,他們在幹什呢?守城!若是能守得好自家城池,又對周邊有一定拓展的話,那說不定資本也就找上門來了呢,退一步講,只把自家城池守護好,能混的被行業大哥收購的話,也是個不錯的歸宿。

3、南北各有一個大的勢力,周圍一小圈諸侯,但還有幾個地方,是沒人守,也沒人攻,攻了也沒拿下。比如上海,出租車行業被高度壟斷,電招系統又相對完善,誰想插一腳,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4、彼此觀望。誰在彼此觀望?幾家做的最好的在觀望,因為攻下一個城市還好,但是你發現了沒?不管你是用哪種方法,都沒法很好的複製,為什麼?文化,風土,和當地現狀,都各不相同,所以沒法複製。

為什麼有人投?

1、騰訊和阿里的注資是最終把這個領域炒熱的關鍵動作,所以打車App應該感謝騰訊和阿里在資本圈對於這一領域的暖場。由於微信的帶動,移動互聯網產業愈發地給人一觸即發的感覺,無論是互聯網巨頭,還是投資機構,都在盯著這一塊。互聯網巨頭是害怕,因為晚了一步,以後就算追十步,也不見的能追回來。所以我們常會看到這些互聯網巨頭不僅會有業務收購,而且還會有一些戰略收購。就拿騰訊和阿里來說,微信一個產品就能讓騰訊的地位逆襲,阿里收購陌陌就是十步後的追趕,並且也還是九牛一毛,混個心理安慰而已。所以誰敢掉以輕心,特別是無線事業部,都想一決雌雄,拋對手於千里之外。倆家做打車App的企業,在注資初期,會員數和可視的市場前景都還可以,所以得到青睞也屬正常。

2、除了互聯網大佬為了爭奪移動互聯網入口外,其他的投資性投資機構為什麼投呢?市場都熱了,誰會不搶呢。風投看大佬玩什麼市場,就搶點什麼市場,這樣以後就也可以分上一杯了。他們是想快速搶佔領市場,提升產品在行業的影響力,提高議價能力,然後溢價出售,從而獲利。

3、在移動互聯網沒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之前,用戶數就是人民幣。移動互聯網大家都是認可的,但還沒想好怎麼玩,也沒有特別牛逼的標竿企業,所以現在能做的,就是搶入口,搶用戶。說起來挺有意思的,同樣的一個用戶,你在跑到移動端去就比你在PC端要值錢的多。

4、還有一個比較宏觀的揣測。「道路擁擠」和「打車難」是日常的活躍話題,常出現在人們的周圍。網絡上,或者社會上的意見領袖多集中在一線城市,在一線城市,上述兩個問題又更為突出,並且部分人會把「打車難」與「道路擁擠」扯上若干聯繫。所以當這類App推出時,有足夠的話題背景,也有足夠的話題參與者。上述說了,移動互聯網產品一直備受關注著,所以它一出來,便是天時地利,直接登台。

既然是產品,那我們就談談它的盈利點

1、眾所周知,此類App有個「加價」的功能,這是大家在討論它盈利來源時候的一個點,但快的的趙冬說加價不加價其實影響不大,因為加價的單子比例不大,並且也帶來不了多少利潤,關於加價的政府態度:加價行為要接受政府指導。但你我都清楚,凡是官方的發言,彈性都是巨大的,每個字都可以延伸出一萬字的論文。

2、既然沒把「加價」當作重點,所以就有人算著這麼一筆賬:出租車有3000億市場額度,全國出租車空駛率為20~30%,打車類App若能降低5%,那麼這個App的市場就是3000/80%×5%=187.5億,所以要什麼「加價」,抽成一舉,大事成矣。先不說這些拍腦袋的數據是哪裡來的,我們就說20~30%的空駛率,是不是也把二線、三線、四線的城市出租車全算裡面了,這裡面有多少城市的出租車是裝了你的App也是不會有什麼改變的,因為有些城市的市場就是那麼多,有些城市就必須存在30%的空駛率,甚至更高。還有就是空駛率的造成有多少是因為出租車和打車人雙方都有需求卻無法相遇而造成的,其實最後你會發現,打車App對於這個市場,能做的,並不是很多。

3、也有人提出,這不過是進入移動互聯網的一把尖刀,以後會拓展到「美食」「娛樂」對「目的地」做一些文章,當然,我是很認可這種模式了。但我還是有些顧慮,首先轉化用戶難,其次這個市場肯定是競爭異常強大的,再次,維度一變大,就會容易讓你那本來就不是很突出的競爭力變得更加虛弱。

4、抽成。這樣的方式很難做,後文我會詳述這個市場的現狀和受眾的特點,並不是說司機不給你抽成,是因為,你改變不了這件事情的本質。最後加上一句李想曾經給闡述洗車App模式文章的評論你感受一下:

「在一個洗車平均費用只有20元的國家,只有偷稅漏稅才能盈利的行業,還想要分得一羹,和乞丐碗裡搶飯吃沒區別。」

這個App本身

1、你只是一個進行比較早的模式,你只是搶佔了一兩個城市部分車租車司機用戶的模式,你沒有一個強大的後盾,雙拳難敵四手。這裡有個例子,微信如果不是有騰訊這個「母體」,要不是騰訊為它導入了無數用戶,也不至於現在這麼牛逼。我昨天登錄微信公眾平台時還會有好幾個小bug,它要不是有個好媽,誰會慣著它?不過嘀嘀和快的都還不錯,都是被互聯網大佬收購了,但看來多半是戰略收購,因為我不相信他們都有心思搞打車這一塊。阿里有注資了高德地圖,誰知道會不會聯合快的搞出點什麼新的東東呢。所以以後,打車App產品本身,是被作為「主菜」還是被作為「佐料」,可是非常不好說的。

2、產品功能過於單一,核心競爭力薄弱。看幾個同類打車App獲取用戶的手段就知道了,這個租借智能手機,那個租借pad,你給充話費,我就返現金。同類產品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看誰燒的起。拓展功能,加點周邊?no,那樣的話,你就不是你了。

3、服務內容的完成,涉及金錢利益,但卻還沒有一個有效有力的制約和規範手段。儘管你說以你們現在運營的狀況來看,違約的單子是很少的,是不足為患的,但這根本就不是回答我這個問題的答案。

4、從你的功能來說,你為打車者提供的服務不會比他自己完成的價格低,因為這個價格是死的。你也不可能減少一個打車者或者增加一輛車租車,你只能有條件地調節出租車的位置。所以,你改變不了本質,你無法創造和減少需求。並且還可能損害了沒使用你產品用戶的利益,那你會說那裝了我的產品就好了啊,等等,有個人不會給你說這句話的機會,恩,是政策,政策以百姓的聲音為主,這個我們等會說。

它面臨的那麼點小困境

1、政策。這個諸位應該比我清楚,政策與政績是掛鉤了,政績與風險是成反比的。在一個每次提價都要經過聽證會後層層批示審核才能執行的行業,你想搞點花頭,你自己說,容易嗎?政策可以允許自然形成的狀態所在,但它不太會願意接受你要改變這個狀態,並且你還無法保證會變得更好的前提下。政策永遠不會願意承擔責任,所以風險永遠與你相伴。假如我要黑打車App的話,策劃一起出租車車禍,原因就是司機在看App找生意的時候不小心撞了,找幾家媒體報導下,花點錢雇點水軍在網上鋪一輪,連搞兩三次,你看政策會不會有反應。

2、以電招為代表的各種協會以及掛靠政策的機構的集團利益。打車App會觸及到他們的利益這是不爭的事實,他們多少在當地都有些關係的,無論是出租車公司也好,政策也好,關係肯定比你溜,相當於地頭蛇級別,你去跟他們拚一拚吧,有的玩的。更可恨的是,一山還有一山高,每個城市不一樣,都有自己的地頭蛇,你沒法一勞永逸。

3、出租車公司。你的不可缺少的一方用戶就是出租車司機,按理說他們算是出租車公司的員工,也就是出租車公司的資源,你用別人的資源,為自己賺錢,而且出租車公司還沒分到,它,會同意嗎?它肯定不會提高份子錢,那它就應該轉過來對你說:給我來一杯。

4、無法複製式攻佔市場。其實上面已經有提到了,不一樣的城市,不一樣的風土人情,不一樣的現狀,不一樣的政策制度,不一樣的關係和利弊。你一個城市成功了,但是你是方式無法複製,就像嘀嘀和快的,攻下北京和攻下杭州的城市就是不一樣的。

關於它的用戶

由於打車方人群廣泛,難以概述,所以就說說另一方——出租車司機。

1、在所在的城市算是低收入人群,對金錢利益敏感,他們不是大學生,也不是白領,一般都有家有口的,他們可能一個月能賺個幾千塊,但抽的煙可能是點8中南海(不敢詆毀文藝青年的聖煙,只是借喻低價)。這樣的群體,教育成本很大。他們中部分會有這樣的潛意識:通過App拉倒生意,那是我爭取的,給你抽成錢,那是你剝削我的。(有點極端,但我強調了是部分,並且是潛意識)。凡是通過金錢來維繫的關係,都會很脆弱。你的產品若能增加他們每月1000塊的收入,他們會很忠心,若是增加每月1塊錢的收入,他們會讓你滾遠點(都不夠流量錢呢)。所以這其中是有個臨界值的,現在你在臨界值左邊還是右邊都不知道,你們之間的關係,比你認為的要脆弱。

2、契約精神。對,這是個死穴。都說新加坡的打車App運營的很好,但你沒想過兩國的國民素質基礎不一樣麼?上文也提到,違約發生的不多,但在你的這個問題解決之前,這是你不能迴避的心病。

3、有退路。你的產品若是做的讓人不滿意,那麼首先他們可以轉用別的同類型的產品,再次可以轉用其他產品,比如微信,比如QQ,或者電招,最不濟,我不用你的產品了,照樣可以拉到活,照樣可以打到車,並且也許並不比用你的產品差很多。北京有個朋友說,電招叫車差不多半個小時能到(有位置不是很好的原因),路邊等等差不多也是半個小時左右,電招尚且做到如此,你打車App能厲害到什麼程度?

4、司機挑活的。這是人之常情。好活不是誰都能搶到的,差活晾在那裡沒人接。這是個可怕的死循環,每循環一次,你的產品危機就增加一次。

這個市場

1、面臨的挑戰,剛上述說了。繁雜,渾噩,變數多,風險大。

2、需求時間集中。車難打的時段多集中在上下班的高峰期,這就導致了「閒事沒啥活,忙時用不到」。

3、這不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的市場,你沒法期待它以市場經濟的模式運行。並且我們認真想想,車難打的狀況真是完全是需求方和供給方無法準確對接嗎?一線城市的早高峰晚高峰有多少空車被堵在路上,你的App能讓它飛到客戶身邊嗎?(搞大了,都說到城市規建上去了,不往下說了。)

4、這是個定額市場,你無法創造一個新的需求,也沒有創造一個消費需求的能力(宏觀上),你只有適當地調配資源的能力。並且還涉嫌干擾資源的自然分配(杭州已有報紙進行了報到)。沒有使用你產品的人可能受到使用你產品的人對出租車資源的干擾(你App運營的好的前提下),你可能會說,那這樣的人也使用我們的產品就好了呀,但使不使用是個人選擇問題,不應該被迫使用,並且政策不會給你說這句話的機會。

收尾的話

沒有「母體」的移動互聯網企業者,一部分命好的,被收購;一部分苦逼的,成為了資本對賭的棋子;再有一部分,死在了黎明前的黑夜。

路那麼長,何必把步子扯的太大,少吹點牛逼,未來才有希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137

瘋狂的比特幣:破滅前的「南海泡沫」?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5221

今年10月下旬以來,比特幣屢創新高,截至本日,比特幣對美元還創下了七天漲100%的記錄。

比特幣如此瘋漲難免讓人回想起過去那些不堪回首的泡沫洗劫。

Cambria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投資官Mebane Faber就想到了1720年英國發生的史上首次證券市場泡沫——南海泡沫。

為此Faber展示了以下三幅圖表,將到目前為止比特幣的上漲勢頭與破滅前後的南海泡沫對比。

第一幅圖是比特幣對美元的匯價和南海泡沫股票達到巔峰前的價格走勢。

第二幅圖是過去8個月比特幣對美元的匯價走勢和南海泡沫破滅前8個月的走勢。

第三幅圖最重要,它展示了南海泡沫泡沫破滅後的走勢,如果在最高峰時入手,泡沫破滅後損失高達90%。

所以,Faber提出的疑問是:有人相信比特幣今後會漲到100萬美元,可他們有沒有計劃過怎麼退出?會不會堅持持有?

附送圖表展示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在1718年12月到1721年12月南海泡沫期間的投資經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32

買入前的確認檢查清單--專治「腦發熱」和「手犯賤」的壞習慣 耐力投資

http://xueqiu.com/7096399426/26478417
這是我給自己列出的10條買入檢查清單,也是投資操作紀律的一部分(初稿--待優化和再思考),請給建議,謝謝!

#  以下量化條款有利於保證對投資標基本面的徹底瞭解,並防止和避免依靠簡單的直覺、情緒化、衝動性和投機性買入的錯誤 – 專治「腦發熱」和「手犯賤」,有利於養成良好的投資操作習慣:

–  必須全文閱讀過上市公司至少2年的年報、季報、電話會議紀要、以及重要的臨時公告文件(打鉤確認:  );

– 必須全文閱讀過2家以上競爭對手或者同行業公司2年的年報(打鉤確認:  );

– 必須仔細閱讀過5份以上「看多」分析報告或者文章(如能找到)(打鉤確認:  );

– 必須仔細閱讀過5份以上「看空」分析報告或者文章(如能找到)(打鉤確認:  );

– 必須寫出1份書面的公司可投資分析報告(行業分析、競爭力分析、商業模式分析、財務分析、管理層分析、估值分析 – 報告內容可以很簡要,哪怕是每一項內容只有一句話,整體內容只有半頁紙,但必須有)(打鉤確認:  );

– 買入時必須以「持有至少1年以上」為投資計劃(打鉤確認:  );

– 嚴格實行分批分時買入計劃,第一次買入金額不得高於總體買入計劃的1/3;  第二次買入時間距離第一次買入時間不得少於1周 (打鉤確認:  );

– 單只股票的持倉金額不得高於投資總額的20%(打鉤確認:  );

– 永遠保留一定的現金(或者可隨時調動的現金等價物),現金比例永遠不低於5% (打鉤確認:  );

– 下單操作前,離開電腦,重新思考1分鐘以上,並對以上各項條款做重新確認(打鉤確認:  );

#  以上條款作為買入任何一隻股票時的最低要求和必要條件,而非最高要求和充分條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443

美股大跌前的一些「技術特徵」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608

雖然不少人認為股市的技術分析缺乏理論依據,但出自「傳奇」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的「格林斯潘看跌期權(股市從高點下跌20%將降息救市)」也是基於類似「技術指標」的政策。不妨看一下花旗總結的,過去在格佬「底線思維」下美國股市高點下跌的「技術特徵」:

以歷史基準看,現在標普500指數已經漲得過高了

  • 在2104年1月5日的高點,標普指數比55周移動平均線高12%,而55周均線也比200周均線高20%

  • 在2007年的高點,標普指數比55周均線高8.5%,而55周均線也比200周均線高14.5%

  • 在2000年的高點,標普指數比55周均線高14%,而55周均線也比200周均線高29.5%

(黑線代表標普指數,藍線代表55周均線,紅線代表200周均線)

所以基於這點看,現在標普指數比2007年更高,略低於2000年的水平。在這些例子裡,一旦跌破55周均線這個支持位,應該會預期會進一步調整至200周均線。

然而,在以上兩個例子中,標普最終都大幅跌破200周均線,因為美國另一種資產帶來的連帶影響(在2000年,納斯達克指數大跌80%+,2007年房地產市場的多米諾效應引發了金融危機)。

現在的另一市場動態是1998-2000年與2011年至今之間的類似性。

  • 在1998年,受俄羅斯違約的影響,標普從高點出現了最多20%的修正,接著上漲了68%至2000年的高點

  • 在2011年,受歐債危機/希臘違約的影響,標普從高點出現了最多20%的修正,接著上漲了72%至今年1月的高點。

雖然現在我們肯定不會預期出現2000年那樣的大幅調整,但平行對比明顯證明了過去幾年標普指數已經上漲了多高,特別是把90年代末的低失業和高GDP增速與最近經濟才萎靡復甦對比。

暫時仍未出現預示著指數短期會進一步下跌的任何重大破位;然而,這肯定即將會發生。

  • 初步觀望的支持位在1672-1797,也就是55周均線和12個月均線

  • 如果跌破該支持位,這將打開通向200周均線1387的空間,也就是比高點下跌25%

12個月均線一直是個重要的收盤支持位,因為只有以下幾次罕見的破位:

  • 1998年8月:標普收盤價43個月來首次跌破12個月均線,接著出現了從高點最多22%的修正

  • 2000年10月:標普收盤價24個月來首次跌破12個月均線,接著出現了從高點最多50%的修正.在2003年收復12個月均線以後,標普指數一直在均線之上,直到

  • 2007年12月:標普收盤價跌破12個月均線,接著進一步出現了最多50%的修正

  • 2010年6月:標普收盤價跌破12個月均線,接著進出現了從高點最多17%的修正

  • 2011年8月:標普收盤價跌破12個月均線,接著進出現了從高點最多22%的修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71

投身硬件創業前的三點考量

http://www.iheima.com/thread-7241-1-1.html
李論,合力投資合夥人,關注TMT中早期項目,投資的項目主要集中在智能硬件、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

以下口述根據李論在黑馬會硬件與先進製造分會沙龍的分享整理:

我是做投資的,所以把投資也看為創業,個人對投硬件還有一些想法。我今天分享的重點,是幫助大家降低你在創業過程中的損耗。

第一,我認為每個人應該在走上硬件道路之前先評估我是否適合走硬件創新這條路。

對於硬件的理解以及對硬件技術相關知識的積累,是你需要具備的一個內核能力,如果你沒有,我覺得你就別為難自己了,別做硬件創業了。有一個解決辦法,就是你能捕捉到一個有非常強的技術內核的合夥人,能在技術上彌補你的短處。否則你就三思而行了。這是第一個給大家的忠告:硬件創新的起點,你到底有沒有硬件核心創新的能力。

第二,硬件的創新能力永遠是一個金字塔的結構,最基礎的結構就是,對產品的理解和對生產鏈的瞭解,接著是營銷和渠道能力,再往上才是品牌能力。

在選擇硬件項目投資的時候,我第一考量地是這個創業者有沒有對生產的認識,有沒有對產業鏈上游下游打通的認識。如果你沒有,作為投資人我沒辦法交這個學費讓你補這個技術,我們沒法用錢去讓你慢慢試錯,有比你優秀的人等著,我寧願選擇別人。

有了技術和對生產的理解,接下來就是營銷跟渠道的能力。我們更注重的應該是渠道的能力,怎麼樣讓你的產品更快地找到目標用戶,讓他知道你的產品,必須迅速地能夠把產品賣到消費者手裡去,同時把消費者的反饋迅速蒐集回來。硬件創新不像軟件,硬件每次迭代涉及到開模,重新注塑等等,這個事情成本太高,一定想清楚。

最後才能談品牌。我認為任何產品在沒有量的情況下說品牌都是瞎扯。品牌跟銷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你以為你賣一千萬就是品牌嗎?不是。那只是銷量。但是反過來說沒有一個品牌是沒有銷量支持的。有技術,懂生產,渠道暢通,再考慮品牌。我認為小米一直到了出了2S以後其實開始有品牌了,他有追求品牌的溢價能力了,他可以把品牌帶到其他的比如說充電器等等周邊的產品。

第三個關鍵點是融資能力,因為硬件真的太燒錢了,你沒有足夠的錢很難控制。

那麼你應該去融誰的錢?對於早期的硬件項目,我認為你自己的起步投入都不會超過一百萬的話,我就不建議你去融機構的錢,因為你自己投入太少了,你不足以做出一個東西讓你的投資機構看清這個事情未來有多強——你能證明的東西越少你拿到的錢也越少。中國民營企業其實有很迫切的轉型和投資慾望。所以早期項目的融資對象應該是那些跟你做的事業相關的傳統企業家們,因為他們對這個行業的理解比我們要深,對於這個行業的痛點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他們的理解是很深刻的,他可以幫你補到一些短板,這些短板在硬件創新過程裡面很可能是直擊要害的。

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找一些我們這種投資機構投一些小錢,然後讓我們幫你設計一個完善的股權結構,以免你將來被傳統行業的人控了盤。他們的價值絕對不容忽視,他們對上下游的理解是很多早期硬件創始人不具備的,你能融到他們的錢其實在項目發展上相當有益,他們能從一開始把你帶在一個相對比較高的一個層面去做你的項目。

軟硬件結合的領域,我認為注定不是一個革命者,我們其實是一個改造者,你只是把傳統硬件改造更符合現代互聯網和現代人生活習慣而已。你需要找到好的OEM廠商,找到好的產品,然後把這些產品做迭代做更新,這就是你的創新。在硬件領域其實你必須對軟件是有理解的,否則的話你也做不了這件事情。

以上就是我對於硬件創業最基本的一些理解,硬件的創新一定不能閉門造車,硬件創新比其他的創業更高,創業者要很綜合,要有很全面的能力。謝謝大家。

問: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也在整合硬件,我們也經常在聊一個轉型,互聯網公司硬件,你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李論:很多軟件公司,小米在做硬件,360也在做硬件,騰訊也在做硬件,我們反過來有沒有想過一點,它並不是說硬件製造商的能力本身不重要了。有的大佬把智能硬件企業都瞭解完了,一個一個聊過,親自盯這件事。因為他有這個資源方了,他用錢用資源解決了底層的問題,試問在座各位你有嗎?你沒有,你就是做底層那個人,坦白講你做完這個才有可能做上面,所以不是最基本硬件能力不重要。

問:您剛才說現在互聯網公司要求很強的硬件技術實力,其實小一點的公司沒有硬件技術,都是市場上現有的東西做成自己的東西來創業,在你眼裡這種公司值不值得去投?
李論:值得去投。你需要的東西可能在市場上都能買到,但是你不能把這事做成把最好的配製方案串在一起,雖然我們已經處在了一個高度分工的社會,但是你僅僅依靠整合能力,能夠在市場上找到很好的幾個模塊結合在一起就想做出一個好的產品來,是不可行的。你本身對產品是要有理解的,再加上這些領域又有創新,比如說通訊方案上我有創新,我在算法上有創新,這就更棒了!這其實已經很核心了。這就是最簡單的硬件創新能力,硬件創新能力一部分是高大上的能力,一部分就是你這種。這種能力很重要的。

問:我作為一個傳統行業做公共安全的,對於我們這樣的企業後期的發展上,或者是作為投資人來說對我們這個行業,對我們有沒有興趣?
李論:其實做B2B也很好,如果想要往B2C上轉,可以有幾個思路。比如前瞻一點,你賣給保險公司嘛,因為美國有火災險,未來買火災險附帶一個這個也可以,現在很多人做到汽車險裡面一樣的,用數據的方法做保險也可以,你反過來用你的數據做,我覺得可以。我講究順勢而為,因為整個社會大家對於安全的追求,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已經提高了。


整理:陳曉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950

《大師專訪》50天前的建言成真 馬丁沃夫:有了貨幣寬鬆魔杖 「還需要新咒語」

2014-06-16  TWM
 
 

 

五十天前,經濟大師馬丁沃夫呼籲歐洲央行「立即啟動QE」,如今,他認為央行動作雖來得太遲,但並非沒有機會一搏,成敗關鍵除了政策火力,更在於德拉吉那句深入人心的「咒語」。

撰文‧陳怡芬

「就時間點來說,我認為已經太遲了。」六月五日,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發表震撼市場的搶救歐元區通縮危機計畫,對此,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夫(Martin Wolf)如此表示。

四月中旬,《今週刊》即已針對歐元區通縮危機的解方專訪馬丁沃夫,當時他的答案很明確:「歐元區走入通貨緊縮已無可避免」、「歐洲央行應該立即QE」。時隔一個半月,德拉吉算是從善如流;即使沒有真的祭出QE,但推出的方案中,無論是全球主要央行首見的負利率政策,或是企圖引導歐洲各地銀行向中小企業放款四千億歐元的TLTROs(定向長期融資再操作),其作法之創新、手筆之大氣,已經算得上是誠意十足。

錯失最佳時間點 效果打折馬丁沃夫這一回再次接受本刊專訪時強調,他並不否認德拉吉的用心;但要他對歐元區自此扭轉危機的可能性做個定論,這位在歐洲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評論員,仍然不敢輕易斷言。

時間,是最主要的考量點。

他口中所謂的時間,包含兩個層面。一方面是德拉吉祭出救市方案的時間點,歐元區的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已經連續八個月低於一%,遠遠不及歐洲央行設定的二%目標;若看核心通膨率,今年前五月平均僅有○‧七%;如果想得更遠一點,歐元區的整體經濟規模已比六年前金融海嘯前夕減少了二%。在馬丁沃夫看來,「通貨緊縮,其實早就逼到眼前了。」即使德拉吉終於出手,但在出手時間延遲的情況下,馬丁沃夫表示,歐元區走入日本式通縮應該還是一種「可以理解的發展」。

而也就是因為時間推遲,政策火力恐怕事倍功半,因此馬丁沃夫認為歐洲央行可能會在未來推出更進一步的寬鬆政策,當然,包括了德拉吉口中預示的「QE」;「不過,如同以往,正式推出的時間恐怕又會慢了好幾拍。」這就是他所認定的第二個時間問題。

「德拉吉面對的困難沒有改變,他要對付的是歐元區好幾個經濟體;歐洲央行的決策,要擺平一堆國家的中央銀行。」馬丁沃夫認為,這是歐洲央行決策總是顯得慢半拍的原因。「歐洲央行實施QE有其合法性、可行性與必要性,但遇到政治問題,QE始終就是一個禁忌。」他說。

於是,德拉吉需要的不只是聰明且有效的政策,「他還需要……魔法!」馬丁沃夫不像是在開玩笑,他認真的把德拉吉比喻為「魔法師」,而這位魔法師的聲譽卓著,是他認為這一趟「搶救通縮魔法」或許仍有一搏機會的原因。

「別忘了,他在兩年前就施過一次魔法,一夕之間,就讓當時幾近崩盤的歐債危機化險為夷。」馬丁沃夫說。二○一二年,德拉吉甫就任歐洲央行總裁,先是對外宣稱,「歐洲央行已經準備進場,大買義大利與西班牙公債」,在當時,買進歐豬國家公債是各界預期、想當然耳的救市作法,,而馬丁沃夫如今則把此計畫比喻為「德拉吉手中的魔杖」。

想恢復市場信心 先聽掌聲他手中或許有了把不錯的魔杖,但還需要厲害的「咒語」才能讓魔法啟動,「歐洲央行已準備好盡一切可能來捍衛歐元!」這是當時德拉吉的「咒語」,就是因為這句話,讓全球投資人開始相信歐洲央行是玩真的,瞬間對殖利率超高的歐豬國家公債另眼相看;「這一回,魔法師德拉吉又想出了新的咒語。」馬丁沃夫說。

德拉吉宣示,「我們已經一致決定,要用所有可能的創新手段克服通縮風險,」「但這樣就結束了嗎?答案是,不,還有更多的手段將會推出。」馬丁沃夫打趣地說,「仔細聽聽,這段話不是和當年的說法有些相似嗎?這就是德拉吉的新咒語。」的確,無論是負利率或央行印鈔票撒錢,過往如丹麥或日本都曾經有過政策失靈的失敗經驗,但當這些魔杖,或說是政策,多加了一句足以撩動群眾相信、跟進的宣言,就有機會讓情勢隨著歐洲央行的盤算運行。

畢竟,通縮危機往往是一趟自我實現的過程,民眾相信未來物價比現在低,開始減少消費、減少投資,於是經濟活動也就真的陷入停滯狀態;要扭轉惡性循環,除了足夠火力的政策,更要有絕對的信心建設。

「關鍵,就是立刻恢復市場信心。」在馬丁沃夫的解讀中,歐洲央行或許未來還是會有新動作,但不宜寄予過多期待,畢竟時間已經不利;換言之,六月五日德拉吉的這場「魔法秀」究竟能贏得多少掌聲,其實就將決定歐元區通縮與否的命運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149

生物燃料2.0:商業化黎明前的暗黑紀

http://www.xcf.cn/newfortune/qianyan/201406/t20140623_604309.htm
在航空領域,生物燃料因低價、綠色而成明日之星。藻類等非糧生物燃料開始興起,傳統能源巨頭頗有興趣,初創企業卻在資本市場艱難求生。新一代生物燃料距離成為商業可行的目標,還有多遠?

  陶娟/文

  到2015年年底,所有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從倫敦城市機場起飛的航班都將以有機垃圾(紙、食物殘渣、廢草和其他有機殘渣)為燃料。負責此項目的生物燃料工廠倫敦綠色天空目前正在緊張施工中,建成後,該廠每年將接收約50萬噸城市垃圾,並將它們轉化為6萬噸噴氣燃料。

  儘管這一產能與傳統煉油巨頭無法相提並論,城市機場也是倫敦五大機場中規模最小的,看起來一切還只是場先鋒試驗,不過這個聽起來很酷的工程,呈現的正是能源界變革的序曲。

  航空界的燃料革命

  生物燃料泛指由生物質組成或萃取的固體、液體或氣體燃料,可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且具有清潔性和可再生性,更有利於降低碳排放和提高能源自給率。和人們想像有所出入的是,比起汽車製造商,航空公司有著更強的動力開發生物燃料。內在邏輯並不複雜,汽車燃油費用由個體消費者負擔,而航油成本卻由航空公司承擔。近年來,由於原油價格一路上漲,據波音公司介紹,噴氣式發動機燃料的價格自2000年以來年均增長12%,目前每升接近6元。航油費用佔到航運成本的40%,成為沉重的財務負擔。

  其二則是航空公司的碳足跡更易追蹤,2011年歐盟將航空業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強制性徵稅。每家飛往歐洲機場的航空公司能分配到一定限額的碳排放額度,超出部分則需要購買。

  此外,汽車業節能主打油電混合動力,特斯拉等甚至已實現純電動,但對飛機而言,其所需的能力密度遠非電池可以提供,液態燃料必不可少。因此,新一輪生物燃料革命中,航空界反而傾注了更多興趣。空客公司預測,2030年生物燃料將佔據噴氣燃料的三成。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預測則更為激進,2020年時生物航煤就將達到航油總量的30%。倫敦綠色天空的合作方即包括英國航空公司,且現階段並不以成本考量為第一要素。

  同樣,日本IHI公司也於2013年宣佈將量產以藻類為原料的航空生物燃料,最快於2018年在東南亞等地投產,價格也將下降到目前生物燃料均價的1/10左右。

  與此同時,航空生物燃料技術上的可靠安全性也逐漸得到論證,為其實現商業量產拉開了帷幕。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發佈的一項飛行測試研究顯示,商用DC-8飛機在飛行試驗中使用亞麻植物油製成的生物混合燃料,在升至39000英呎高空時發動機性能仍未受影響,此外,其碳排放量相比使用傳統燃料降低了三成。

  2.0時代誰在佈局?

  最初,人們以玉米、大豆、甘蔗等製作生物燃料,以美國為例,由於政府強制規定汽油生產商在混合燃料中加入乙醇,2009年時,美國約有41億蒲式耳的玉米作物用於生產乙醇,佔玉米總產量的33%。比爾·蓋茨也曾斥資8400萬美元,收購了一家玉米乙醇廠商Pacific Ethanol(PIEX.NSDQ)25%的股權。

  不過玉米這類易發酵的物質最主要的功能還是為人類提供主食,因此隨著全球範圍內乾旱引發農作物價格上漲,2008年美國曾經最大的乙醇公開交易企業VERASUN公司宣佈破產,全美15%的乙醇產能遭到閒置。而一些人道主義組織更是對「非洲人正在挨餓,美國政府卻還補貼用玉米來制乙醇」感到憤懣不平。無論是從經濟價值還是道德取向考量,昔日以糧食為原料的生物燃料發展都蒙上了一層陰影。美國因而降低了此類補貼。

  相較之下,2.0時代的技術宗旨很鮮明—尋找非糧食作物作為原料,正如倫敦綠色天空項目及日本IHI公司試圖摸索的那樣,藻類、有機類垃圾、森林廢棄物等,正逐漸成為主角。而崇尚綠色能源的企業也身體力行,致力於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如蘋果建於北卡羅納州的數據中心,通過生物代謝物產生沼氣能源,提供系統動力。更為龐大的生物燃料項目則多見於地方政府的規劃中,如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政電力公司2008年宣稱,將用20年時間建立一家生物質發電廠,主要原料為廢木料,建成後發電量約 100 兆瓦,項目總預算高達23億美元。

  美國能源部預計,到2017年,全球生物燃料市場規模將達811億美元,相比目前增幅逾1倍。在此預期下,風險資本與傳統的能源巨頭共同加速,推動商業化生物燃料項目的量產。如殼牌公司與生物催化酶技術領先的Codexis(CDXS.NSDQ)共同開發生物燃料,埃克森美孚斥資1億美元研發以藻類為原料的生物燃料。而杜邦在美國愛荷華州設立的纖維素乙醇生產基地採用玉米秸稈為主要原料,年產3000萬加侖燃料乙醇。在美國,該領域的不少初創企業更在風投資本、種子基金襄助下完成原始技術積累,並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先行者仍存風險

  2.0時代「變廢為寶」的理念看來頗為動人,但技術風險和商業回報才是市場和企業最為關切的。前途儘管光明,道路卻不免曲折。2014年4月,國內媒體曾掀起一波報導生物燃料的小高潮,稱美國生物燃料公司KIOR(KIOR.NSDQ)、Pacific Ethanol(PEIX.NSDQ)一週時間股價翻番等,但深挖其背後的發展歷程及長期股價走勢,卻是另一番殘酷現實。以KIOR為例,其2011年登陸納斯達克,由瑞信、瑞銀、高盛三家作為承銷商,但彼時其不僅沒有創造利潤,甚至還沒有產生一分錢的營收,完全處於燒錢研發階段。

  KIOR的特色在於定位鮮明,自2007年成立起即追求將非糧作物轉化為再生能源,並成功開發出生物質液體催化裂化平台,能夠將多種碳纖維生物質轉化為優質汽油和柴油,減碳效應也明顯高過美國相關法律規定。此外,對於需要用玉米或者有機垃圾為原材料的生物燃料項目,一大障礙在於原料價格波動大、收集困難,而KIOR地處林業資源豐富的密西西比州,當地的黃木松資源過剩率達17%且成本低廉,正是原材料的不二之選。KIOR上市前一直依賴股權和債務融資,而上市目的則是籌集更多資金,建立能源工程,將這項技術進行大規模商業化。

  除此之外,當時KIOR還提前鎖定了Hunt Refining、Catchlight Energy以及聯邦快遞等客戶,分別簽署了5年、2年、2年的石油、汽油和柴油以及燃油購買協議。方向正確,技術領先,成本可控,客戶現成,這一切因素疊加在一起,似乎只要工程上馬,利潤就會滾滾而來。資本市場也無懼KIOR零收入的尷尬,在其募資時大力追捧,市值一度高達23億美元。

  不過,從研發到大規模商業量產的轉換並不順利,儘管2012年KIOR艱難突破零營收,但虧損額卻進一步擴大,2008年虧損額為586萬美元,2012年已虧損9618萬美元(圖1)。自上市以來,KIOR股價已跌去98.6%,2014年5月20日收盤價僅為0.512美元/股,而同期納斯達克指數上漲了54%(圖2)。

  值得注意的是,KIOR並非個例。以藻類燃料為主營的Solazyme(SZYM.NSDQ)上市迄今股價下跌了56%,2014年隨著產能增加股價才稍有起色;以微生物發酵技術見長的 Amyris(AMRS.NSDQ)2010年上市之初也曾被華爾街熱捧,股價一度飆升至33美元/股,但規模化量產卻遭遇技術瓶頸,2012年股價已跌至2美元/股之下;另一家領先的生物燃料公司Gevo(GEVO.NSDQ)曾經接受政府百萬美元資助,以進行以草類和木屑為原料生產纖維素燃料的研究,後卻不得不放棄項目,轉攻玉米生物基化學品。可見,生物燃料2.0時代,距離商業意義上的成功,仍有不短的距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9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