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敏華控股 - 初探 clcheung
http://hk.myblog.yahoo.com/clcheung2010/article?mid=2986&suc=1#rte
相信產品質量沒有大問題,只是奇怪為何金融海潚下出口生意如此強勁,反之# 0531業績有所倒退。雖然和#0531不盡相同,數字也可比較一下。
=====
# 1999出口業務經營溢利率23%
# 0531經營溢利率 ~10%
好奇怪,在美國分銷,何解美國佬俾咁多margin你 ? 跟一般製造業股有很大分別。
# 1999 好像不用交美國稅,原因不知,因為我不懂稅務的東東。
# 1999物業、廠房及設備530M,銷售2932M,都幾勁。
# 0531物業、廠房及設備1201M,半年銷售1716M,無得揮。
# 1999員工開支239M,5,655人。
# 0531員工開支511M,8,500人。
平均#0531的人工高25% (可能是#1999快速擴張的關係 ?)。但是#0531盈利只是#1999的一半。
# 1999應收帳款好低。是不是睇錯 ?
存貨比率# 1999亦只是# 0531的一半。
因為# 1999的數字通常比# 0531美麗一倍,所以市盈率也不低。
=============
原材料加價,人仔升值,在歐美提價應該不易 (但是可以想像# 1999可以交出不錯的業績),剩下是中國市場的發展,應該也是美麗故事。
未爆煲前疑點歸於被告,完美的公司,現價是有吸引力。
歡迎各位來交流交流,暫時是覺得有點邪門,不過一切可能都有解釋。
股票投资的三种超复利模型初探 自强不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d4888a0100njri.html
“超复利”这个概念原出自于徐星论坛张老师,主要是总结了A股优秀企业高融资实现企业超越复利(复利就是正常的高roe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每年赚取 的现金再投入到生产中,表现为企业净资产不断扩大且ROE能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典型的如A股的万科,在不断高融资的基础上(溢价融资),企业净 资产增长速度大于其自身的滚动发展能力,且在融资后仍然能保持比较高的ROE,实现了超越复利的发展速度。
把这个词用在股票投资上,结合H股市场,我想至少有三种超复利的模型:
第一:溢价高融资,将企业净资产不断增厚,而企业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可以在不断变大的本的基础上仍然保持高的ROE,这种在香港股市中虽然也有这样的企业,但主要还是在A股市场存在。
第二:企业的发展阶段处于低收益期,竞争优势已经显现,且随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有三项费用低于或者远低于销售增长,表现为在规模优势下,净利润的增长速 度高于销售增长速度。这类也可能表现为企业的困境反转,或者厂房等高投入造成短时间的费用增高而导致的低收益。而比较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可能表现为能产生持 续超额收益的情况:
1:扩张初期的高费用率造成的低收益,和不断扩张产生的网络效应。在一定时期后(拐点),费用不断降低,而且收益持续增长,净利润增速更高。如燃气,超市 连锁等的扩张。初期投入很大,在使用杠杆的情况下各项费用率高企,而到达平衡点后,网络效应产生的无形资产积累,以及规模优势的发挥造成成本控制能力的上 升,甚至在一定规模上掌握定价权,或者议权权。
2:主要为无形资产的积累使企业品牌价值,技术储备等越来越高。如药品企业的研发初期大量的投入造成的低收益,以及在研发产生效果前后不断持续的投入所积 累的技术储备和优势越来越多,到收获阶段收益的不断提高以及费用的不断降低。以及技术的可重复利用及使用范围的扩大导致企业长时间超额收益的保持。另外如 可口可乐,云南白药等品牌类企业,也具有使用人越多,品牌越有价值的特性,在没有或者天花板非常高的基础上,此类企业也能在企业品牌所积累的无形资产的基 础上不断提高企业品牌深度和广度的应用。就A股而言,早如云南白药,近如东阿阿胶。而作为正处在低收益期的如同仁堂,广州药业旗下的老品牌等都有可能产生 低收益期到高收益期的转变。
3.如546类,通过产能的扩张(在低成本区域的扩张能产生超额收益的),利用经济危机打败竞争对手获得在大的规模优势上成本的降低,市场的扩大,以及议价权的提高而产生的根本竞争地位和优势上的转变也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发现的一种。
第三种情况如果和第二种情况相结合就是戴维斯双击,表现为低市盈率(低估值)到高市盈率的转变,这有可能是市场波动所造成的优质企业低价进入的机会,此类 机会在A股和H股市场都有。也有可能表现为在低收益期估值非常低,而进入高收益期后企业的竞争优势为市场所认识,估值获得极大的提升。此类机会在H股市场 尤为明显。H股可能给一个在低收益,竞争优势不明显的企业几倍的市盈率,而在竞争优势不断明显后,企业收益及净利润增速极快的情况下给出较高的市盈率,如 20,30甚至更高。
实际在股票投资中,短时间,几年,或者十几年,投资业绩大大超越平均水平的非常多见,赢利 方式有许许多多种。上面总结的几种主要基于企业自身发展,在可把握企业基本面的情况下,在合适的时机和价位进行投资,分享到优秀企业自身发展和估值的双重 成果,是确定性和成功率比较大的一种。市场也许会几个月,甚至几年错杀一个优秀企业,但只要企业的基本面不断的改善和提高,终会有均值回复的一天。
# 0698通達集團 – 初探 (1) clcheung
http://hk.myblog.yahoo.com/clcheung2010/article?mid=5418
很有趣的公司。
大股東及管理層:
執行董事
王亞南先生(主席)
王亞華先生(副主席)
王亞榆先生
王亞揚先生
蔡慧生先生
王明澈先生
王亞咩是兄弟班,共佔公司> 50 %股權。
業務
1. IML印刷技術 - 主要應用於電器配件部門開發之產品(即手機、手提電腦及電器用品外殼)。
2. 新業務一LED電視機導光板:為符合於LED電視機市場之多樣化策略,集團與松下商會合作,於二零一零年第一季度成立合資公司,以開發及生產高質量導光板(用於LED電視機之核心部件,可映射更好品質的影像)。運用其於IML技術之核心工藝,本集團憑藉其自創的設計及技術,成為製造新一代導光板(能夠在薄板電視盒中映射完美影像及卓越對比度)之中國唯一供應商。預期先驅技術會在現代LED電視機消費中掀起一股新的潮流。為開發導光板,已於廈門成立一間新的工廠,預期與二零一零年下半年開始生產。本集團對該新業務機會將成為本集團新的增長動力充滿高度信心。
不知道說什麼,似乎是有少少科技,是一個炒賣點子。
3. 五金部件 – 低毛利低貢獻項目。
4. 通訊設備及其他業務,經常蝕本項目。
銷售分佈
1. 電器配件部門 76%
i. 手機 36%
ii. 手提電腦 17%
iii. 電器用品 22%
iv. 其他 1%
2. 五金部件部門 16%
3. 通訊設備及其他業務 8%
從賣點來看,之前有3G手機概念,去年有家電下鄉概念,今年有LED導光板概念,iPhone/iPad 吹水概念。
數字:
先看數字,數字通常不會騙人 (除了OT股),
|
2010 1H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銷售
|
1,039,473
|
1,800,254
|
1,393,843
|
1,139,540
|
1,118,917
|
1,112,115
|
經營溢利
|
111,221
|
151,634
|
111,117
|
203,905
|
203,737
|
149,855
|
純利
|
81,365
|
102,085
|
65,301
|
174,818
|
161,194
|
124,807
|
股數 (M)
|
4,453
|
4,058
|
3,990
|
3,954
|
3,327
|
3,300
|
每股純利
|
0.018
|
0.025
|
0.016
|
0.044
|
0.048
|
0.038
|
每股派息
|
0.004
|
0.011
|
0.006
|
0.016
|
0.018
|
0.012
|
毛利率
|
18.10%
|
16.80%
|
15.63%
|
21.36%
|
24.05%
|
20.41%
|
經營溢利率
|
10.70%
|
8.42%
|
7.97%
|
17.89%
|
18.21%
|
13.47%
|
純利率
|
7.83%
|
5.67%
|
4.68%
|
15.34%
|
14.41%
|
11.22%
|
ROE
|
11.29%
|
7.66%
|
5.53%
|
15.43%
|
26.15%
|
26.59%
|
- 銷售持續上升
- 金融海嘯時也有盈利和派息
- ROE 持續下跌
- 股數發水
- 低潮已過
為何營利能力下跌 ?
相信和大部份工業股一樣,員工成本是一個問題。如果要維持14%純利率的話,員工成本可能是其中一個主要因素: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董事酬金
|
11,963
|
10,579
|
9,829
|
7,008
|
6,158
|
員工成本
|
239,503
|
191,620
|
121,758
|
114,984
|
87,167
|
總員工成本增長
|
158,141
|
108,874
|
38,262
|
28,667
|
0
|
純利缺口
|
113,945
|
129,837
|
(15,282)
|
(4,546)
|
30,889
|
即是說,從前美好時光是借來的。另外,管理層對自己也很不錯,年年有薪加,好過做公務員。
[
純利缺口,即是差了多少盈利才能維持 14% 純利率。
事實上以上分析不算是科學化,營利能力受到很多因素影響。這幾年員工數量是平穩,公司的生產力是不斷上升,不過薪酬上升得更快而已。
# 0698通達集團 – 初探 (2) clcheung
http://hk.myblog.yahoo.com/clcheung2010/article?mid=5419
發水事件:
1. 2009年8月11日,72M 買主席兼大股東公司:通達上海、其附屬公司通達電器裝飾件及其聯營公司香港扶桑及上海扶桑之全部股權及E-Growth(一間由王亞南全資及實益擁有之公司)之股東貸款7M港元。以發行296 M股 $0.2405港元之股價釐定。
通達上海,持有40% 香港扶桑 + 上海市松江區一幅土地及兩幢工業大樓。
估值:
- 通達上海於先前交易就通達扶桑香港之40%權益所支付之代價人民幣 2.8M。(相等於約3.1M港元)
- 對該物業於2009年7月初步估值人民幣60M元(相等於約68M港元)。
評論:該物業2004年購入價2M,總建築成本約為8M,其間有租金收入,以60M賣出,主席發過豬頭。
至於通達上海就係蝕本貨,2009年7月銷售0.455M,虧損2.9M。
整個交易是豬頭搭豬頭骨。還有股東貸款7M港元….真係….十分搵笨。
2. 2010年1月15日, E-Growth與滙富金融訂立股份配售協議,按每股配售股份0.24港元配售160M股。同日,E-Growth與本公司就按股份配售價認購最多160M股。
接貨人是:Senrigan Master Fund,Joy Benefit Limited,Ajia Partners Asia Absolute Return Master Fund Limited,MCP Asia Funds SPC。
奇怪的是,為何要經過E-Growth,王亞南全資及實益擁有之公司,去完成交易呢 ? 要過水濕腳嗎 ? 主席又過肥年了。
3. 同日2010年1月15日,配售192M份認股權證。行使價 $0.30。
接貨人是:Senrigan Master Fund,Joy Benefit Limited,Ajia Partners Asia Absolute Return Master Fund Limited,MCP Asia Funds SPC。
發邪惡輪。當然是好好炒。多謝主席,多謝大家幫襯。
4. 2010年2月24與日本松下商會株式會社(「松下商會」)訂立協議,據此,本集團同意授予松下商會一項可購入240,800股通達光電股份之購股期權,通達光電為一間本公司擁有85.1%權益之附屬公司,於報告期後於2010年1月15日在香港註冊成立,另由松下商會擁有14.9%股權。
在這一技術領域上,通達集團與日本松下商會在廈門組建了專業團隊,以進行「大尺寸LED導光板」的研發及生產。與松下商會合作的合營公司在2010年第一季度正式成立。現時這項目正在試產階段,預計在2010下半年正式投產。供貨的首批客戶已定為享負盛名的日本家電品牌。
… 此事件可以跟1月15日事件和2009年業績發佈一起看。
5. 2010年11月12日,配售150M份認股權證。行使價 $0.345。
食過番尋味,再發邪惡輪,折讓價發行。
6. 2010年11月15日,日本松下商會株式會社今日行使購股期權,並完成增持通達附屬公司–通達光電之30.1%股份。完成後,松下商會持有通達光電已發行股本由14.9%增至45%,通達集團持股量則由85.1%減至55%。
…此事件可以跟11月12日事件一起看。
7. 還有是購股權問題。尚未行使購股權有330M,好多 ! 紅色的是發行購股權資料,好肥仔,發行時間真的掌握得很好:

小結
- 幾年下來一共多 >1000M股,> 30%。
- 高價買入主席資產,十分可疑。
- 主席公司E-Growth 過水濕腳 ? 十分可疑。
- 一年兩度發行邪惡輪,為股價「增值」不少,十分可疑。
- 購股權發行時間一流。
(待續 … )
招商局基金--初探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vmv.html
延益:最好的獲利渠道是偏見。招商局基金正在逐漸發生著變化,而偏見依舊維持著價格對淨值的高折價。這會是個機會麼?不管是不是機會,值得深入研究是毫無疑問的。
一,投資管理公司的裙帶關係
1993年招商局基金香港上市,投資組合管理由招商局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團擁有55%份額的招商局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招商局基金的大股東同時又是投資管理公司的大股東,這種持股結構很難公正評估投資管理公司的投資水平。對大股東而言,可以左手賺錢,也可以右手賺錢,沒有太大實質區別。
我們來看投資管理公司的收費規則:1,投資經理管理費,本公司已投資資產2.25%,未作投資資產0.75%。2,表現費,資產淨值超過上會計公司資產淨值115%數額之15%。假設一種極端的情況,招商局基金全部持有現金,則投資管理公司依然可以從基金中抽取0.75%管理費。由於大股東也能從中獲利,所以不見得有督促投資管理公司提高投資效益的動力。這種旱澇保收的高昂管理費,使得基金分紅的動力不強,在制度上也不像傳統封閉式基金,保證分紅。
二,管理人無為投資
從1993年上市至2007年,招商局基金投資的主要幾乎沒有變動:招商銀行、興業銀行。雖然收穫巨大,但投資管理公司對母基金的掠奪也非常巨大。
除了每年旱澇保收的高固定管理費率外,基金成立初期制定的契約,關於超額表現費的按年歸零計提方式,在2007年和2008年搶劫了基金持有人的幾乎每人每份7元港幣股東權益(赤裸裸的搶劫行為),深度分析發現,這種契約構架和股權分置的禁售結合造成了A股越波動,招商局基金管理人表現費計提越高的惡劣結果,具體的來說,基金管理人在2007年和2008年兩年共計提了1.36億美元的管理費用,攤到每份基金頭上超過7港幣,而金融危機中每份基金的價格曾跌破5港幣,也就是說基金管理人招商局方最近2年獲取了超過基金總市值的管理費用,而基金持有人過去三年還未從公司分得一毫一釐的回報。對這樣的鐵公雞公司進行長期投資,你說怎麼能不高折價呢!--摘自飛螞蟻2009《戴維斯雙殺!確定?—中國招商局基金深度分析》

2009年,基金管理人表現費惡劣計提已讓投資者十分厭惡,即便基金管理人主動放棄50%表現費。招商局基金的折價沒有絲毫減少,依舊維持在50%左右。
三、修改表現費規則
不分紅,收取高額表現費的影響惡劣,2010年2月招商局基金終於重新修訂了管理協議。如下:
國投資管理支付相等於下列兩項總和的年度管理費:
(a) 本公司資產已投資部分賬面值(扣除稅項)的2.25%;及
(b) 本公司資產未投資部分賬面值的0.75%,
表現費: 倘於每個財政年度年底的資產淨值(經調整)超逾:
(i) 前一財政年度資產淨值的112%(「預設報酬」);及
(ii) 下列兩項的較高者: (a) 參考年度的資產淨值,或 (b) 參考年度後及須支付表現費的最近財政年度的資產淨值
(倘資本變更或作出分派,則須作出調整) (「高水標」),本公司亦將以美元(或港元或人民幣等值金額)向招商局中國投資管理支付年度表現費,金額相等於本公司於相關
財政年度年底的資產淨值(經調整)超逾預設報酬或高水標(以較高者為準)的金額的15%。上述費用須於本公司在本公司及聯交所網站內公告其相關財政年度的經審核財務業績後盡快支付,且無論如何不得遲於公告相關業績後的一百八十個曆日內。
也就是說,上述修改,要求表現費收取必須讓資產淨值創下新高。類似2007年,2009年由於淨值波動而重複收取表現費的方式以後不會出現。
四、招商局基金投資加速
2008:本集團加大了尋找新投資機會的力度,對包括金融服務、文化傳媒、能源、環保及消費等行業在內的多個項目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和篩選工作。其中本集團於二零零八年一月十日與美國職業籃球協會(NBA)簽署合作協議,投資 2,300 萬美元入股 NBA 中國,佔該項目的 1%優先權益。
2009:本基金於二零零九年四月三十日與廣州珠江數碼集團有限公司 ( 「廣州數碼」 )訂立協議,投資3,077萬美元並持有廣州數碼經擴大股本中21%股權,此項交易於二零零九年八月二十六日完成。於二零零九年六月一日與北京東方銀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 「銀廣傳媒」 )訂立協議,投資439萬美元並持有銀廣傳媒經擴大股本中9.09%股權。根據同一項協議,銀廣傳媒亦向本基金發行220萬美元可轉股債券,該可轉股債券的到期日為資金到帳日後三年,可轉股債券的年息率為6.7%,此項交易於二零零九年六月十二日完成。於二零零九年七月十四日與武漢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漢日新」 )及另外一位投資者訂立協議,向武漢日新投資220萬美元並持有武漢日新經擴大股本中5%股權,此項交易於二零零九年七月十四日完成。
2010:投資經理一直積極尋找投資機會,在對多個新項目進行大量調研和篩選工作的基礎上,本集團於二零一零年共投資了五個新項目,分別為華人文化產業股權投資 (上海) 中心 (有限合夥) 、華人文化 (天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吉陽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揚州華爾光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及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投資及承諾投資金額合共5,396萬美元。新項目行業分佈於文化傳媒、工業製造及金融服務,通過對新項目的投資,本集團的投資組合得以進一步優化。另外,由於現有項目的發展前景良好,本集團也分別向北京東方銀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中誠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投入合共3,957萬美元的新資金。與此同時,為更好保護股東利益,本集團認購了根據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招商銀行」 ) A股配售方案獲配發的1,440萬股招商銀行A股,以及認購了根據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興業銀行」 ) A股配售方案獲配發的828萬股興業銀行A股。
二零一零年三月二十三日,向中誠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 「中誠信託」 ) 支付3,518萬美元以按比例認購中誠信託的新增資本金,並維持本基金持有中誠信託的權益比例。
隨著對招行和興業限售到期,以及的減持回籠的資金。相隔15年之久招商局基金終於展現活力,主動性投資開始增加。
手機發展史初探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014212819/
從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以來,經歷了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發展,電話通訊服務已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生活和人們交流信息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最近二十年來,電話技術和業務發生了巨大變化,通信的地點由固定方式轉向移動方式。
移動通訊的迅猛發展,使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移動通訊產品的更新換代和市場爭奪戰也愈演愈烈。
下面我們將會以介紹移動電話產品的方式對中國手機發展的歷史做出詳細的闡述。中國手機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模擬手機時代、GSM時代、2.5G時代和3G時代,其中2.5G和3G代表著中國手機的發展趨勢,因為目前尚未完全定型,在此暫不詳述。
中 國的模擬手機時代,大概可以從1987年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開始運營900MHz模擬移動電話業務算起,到2001年6月30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完全停止模擬移動電話網客戶的國際、國內漫遊業務截止。模擬移動電話系統主要採用模擬和頻分多址(FDMA)技術,屬於第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凡號碼以 「9」字開頭的手機都屬模擬網。模擬蜂窩移動電話通過電波所傳輸的信號模擬人講話聲音的高低起伏,因此這種通信方式被稱為「模擬方式」。模擬移動電話系統 的質量完全可以與固定電話媲美,使通話雙方能夠清晰地聽出對方的聲音。但模擬移動通信與數字移動通信相比保密性較差,極易被併機盜打;只能實現話音業務, 無法提供豐富多彩的增值業務;網絡覆蓋範圍小且漫遊功能差;模擬手機體積大、重量沉、樣式陳舊,加之手機供應商早已停止生產模擬手機,使模擬手機的維修與 更新受到嚴重制約。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將於2001年12月31日後關閉模擬移動電話網,停止經營模擬移動電話業務。20世紀80年代,全球移動電話業 務發展非常迅猛。80年代後期,全球使用無線電話終端的用戶數年增長率為40%,遠遠超過同期有線電話用戶的年增長率。在90年代前幾年中,無線尋呼用戶 的年增長率達30%-40%,無繩電話用戶的年增長率為30%左右,而移動電話用戶的年增長率則高達40%-50%。移動電話已由模擬轉向數字發展,包括 GSM和CDMA制式的數字移動電話正在世界範圍內高速發展。
摩托羅拉是最早進入中 國手機市場的,它曾經以絕對的優勢壟斷了中國的手機市場。處於模擬手機時代的手機大部分都是摩托羅拉公司的產品。記得看當年的港台電影,上面有不少大老 闆,身邊都有一個人拿著移動電話,在必要的場合甚至可以作為武器。旁邊的這款摩托羅拉3200大概就是屬於此種。看著它碩大的機身,巨長的天線,簡直覺得 這哪裡是電話嘛,簡直就是一凶器。
第一款揭蓋式手機:摩托羅拉8900
摩 托羅拉8900俗稱「大磚頭」,80年代末移動通訊開始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代手機新貴,在中國人稱「大哥大」,亦可作防身之用,最高售價曾達到3-4萬 元。雖然其貌不揚,但千萬別小瞧它哦,它可是第一款揭蓋式手機呀。由於帶翻蓋,放在口袋裡不會因為不小心碰了某個鍵而開機發出信號,保險!稍後,摩托羅拉 公司又於90年代初推出了8900的後繼產品9900,因其體積小、輕便耐用,曾是白領女性的專寵。但它與8900型一樣,採用鎳鉻電池,電量太小。在 1995年之前,一直引領手機時尚,最高售價曾達2萬元左右。
模擬移動電話時代手機 的功能往往僅僅只是侷限於通話功能,而且受到技術、材料各方面的限制,款式上相當單一,缺乏變化,大可稱為手機的史前時代。中國的GSM數字網大概可以從 1994年在中國建成第一個GSM通訊網絡開始,2001年的模擬網轉網,GSM數字網全面替代以往的模擬和GSM兩網並存的格局,發展至今。現在在我國 廣泛使用的GSM技術採用窄帶的TDMA,允許在一個射頻(即「蜂窩」)同時進行8組通話。GSM數字網也具有較強的保密性和抗干擾性,音質清晰,通話穩 定,並具備容量大、頻率資源利用率高、接口開放、功能強大等優點。在模擬手機時代,沒人能和摩托羅拉抗衡,8900、9900手機被稱為「大哥大」一度成 為中國手機的代名詞。到了GSM時代後,各大手機廠家看好這一新的機會,爭相拓展在這一市場上的份額,摩托羅拉不肯捨棄已有的地盤抱死了模擬網絡,以至沒 能及時調整市場戰略,其霸主地位迅速下滑。與此同時,諾基亞、愛立信等廠商後來居上,並稱三大霸主。
第一款進入中國大陸的GSM手機:愛立信GH337
在 模擬網的時代,GH337可謂是第一款登陸中國大陸的GSM手機,當時廣東省的GSM網絡剛剛開通,GH337作為一款數字手機,其性能各方面都較模擬手 機好得多,惹得大家競相購買。GH337重達220克,三圍為130×49×24毫米,適用於900MHz的GSM網絡,與同時代的模擬手機相比較有搶線 快、接收信號比較靈敏的特點。
第一款可編鈴聲的手機:愛立信GH398
不 知為什麼這款純黑色手機總令我聯想到熊貓518,方方正正的體形實在不逗人愛。愛立信於1995年推出的GH398淨重170克,三圍為 130×49×23毫米,配備有650毫安的鎳氫電池。介紹它不是因為它英俊瀟灑,而是因為它是第一款可以自編鈴聲的手機,但那時候GSM手機還是屬於高 級消費品,很多手機用戶都使用音樂鈴聲,避免讓人誤會是玩具手機。但正因為愛立信的牽頭,才會有99年的手機鈴聲大放異彩。
第一款無天線手機:漢諾佳CH9771
這 款由漢諾佳推出的採用了機械控制和符合人體工學S型設計的CH9771,雖然冷冷的線條讓人覺得缺乏親和力,但它是第一款使用了內置天線的手 機,CH9771重達168克,有灰、黑、紅三種顏色可選。雖然,這款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反響不大,但內置天線設計卻為諾基亞和西門子等公司採用,在手機市 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一款內置遊戲的手機:諾基亞變色龍6110
一 直主攻年輕人市場的諾基亞是手機遊戲的首創者,後來一直被其它品牌的手機模仿,遊戲類型也越出越多。但諾基亞推出的第一款內置遊戲的手機當屬6110,內 置有貪食蛇、記憶力、邏輯猜圖三款遊戲,其中「貪食蛇」一直流傳至今,成為諾基亞手機的傳統項目。6110重達142克,三圍為129×47×28毫米, 有藍、灰、紫三種顏色可選。
第一款摺疊式手機:摩托羅拉掌中寶328C
摩托羅拉掌中寶328C在以前大可算作是經典中的經典,摩托羅拉的這一發明使摺疊式手機從此發揚光大。328C重僅95克,在當年可以稱得上輕巧了。特別是翻蓋式的設計,讓當時愛立信的擁蹩們大跌眼鏡。
第一款雙顯示屏的手機:三星SGH-A288
摺 疊手機固然惹人喜愛,但每次要看是誰的來電或時鐘都要打開手機,實在是太不方便了,為瞭解決這一問題,許多廠商陸陸續續推出了自己的雙顯示屏摺疊手機。走 在最前面的當屬三星SGH-A288。SGH-A288沿襲了摺疊式手機超小、超輕型設計,體積只有79X38X23毫米,重量也僅有77克,至於顏色則 有香檳金、珍珠白、銀灰色三種可選
第一款雙頻手機:諾基亞6150
雙 頻系統實際上是GSM技術在不同頻帶(兩個頻帶900Hz與1800MHz)上的應用,即在原來的GSM900MHz系統上迭加制式標準完全一樣的 GSM1800(亦稱DCS1800)系統形成雙頻系統,理論上可以增加一倍的用戶。在外觀上,6150跟6110差不多,但其雙頻的特性在當時卻是其僅 有的。6150重達142克,三圍為129×47×28毫米,適用於GSM900MHz/DCS1800MHz網絡,有藍、紅兩種顏色可選。
第一款三頻手機:摩托羅拉L2000
摩 托羅拉L2000除了支持GSM 900/1800MHz之餘還支持北美PCS 1800MHz的工作頻率,令用戶可以真正享受到GSM的全球漫遊服務。但真正能夠享受到三頻服務的消費者寥寥可數,三頻的作用只可以說是「未雨綢繆」罷 了。但無可否認的是三頻功能的確可以方便那些經常到美國公幹的商務人士。L2000重達108克,三圍為130×46×24.5毫米,適用於 GSM900MHz/DCS1800MHz/PCS1900MHz網絡,有雅典黑、銀河灰、深海藍三種顏色可選。另外L2000還內置Modem,當使用 外接數據線與電腦連接時可進行數據傳輸、發送傳真、電子郵件及上網瀏覽。
第一款全中文手機:摩托羅拉CD928+
如 果講外形,我只會想到香皂,如果你不是在路上使用CD928+,而是在浴室裡,你肯定會把它當成一塊力士香皂。CD928+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全中文手 機!不光編輯短信可以中文輸入;甚至連電話簿也可以輸入中文名字。在手機中文化的過程當中,CD928+是當之無愧的「功臣」。CD928+重達210 克,三圍為122×54×22毫米,顏色有香檳色、銀河灰、雅典黑三種可選,而且是一款GSM900MHz/DCS1800MHz雙頻手機。
第一款整合MP3音樂功能/帶有移動存儲器的手機:西門子6688
從 體積很小的MP3便攜機到MP3手錶,現在又有了MP3手機。雖然將MP3功能融合手機之中,西門子並不是第一個,愛立信有MP3Handsfree、三 星亦有部SGH-M100。不過有MMC插卡式設計的MP3手機,6688卻是全球第一部,使6688除了帶有MP3功能外,更具備移動存儲器的特性。 6688強大的多媒體功能已經是人所共知:帶有可更換的32MB MMC卡配合與電腦相連接的機座可以傳輸及存儲MP3歌曲以及其它資料;支持MP3歌曲的播放,6688錄音功能亦非常強勁。用一張32MBMMC最長可 以連續錄製5小時語音備忘錄,還有聲控撥號和聲控指令,聲控功能可以說是手機中最全的。這款6688採用了流行的銀色,整個機器顯得高檔又活潑,三圍為 105×42×17毫米,重量僅有88克。
第一款內置內置藍牙功能的手機:愛立信T39mc
藍 牙是由移動通信公司與移動計算公司聯合起來開發的傳輸範圍約為10米左右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標準,用來設計在便攜式計算機、移動電話以及其它移動設備之間建 立起一種小型、經濟、短距離的無線鏈路。為了開發藍牙技術,由愛立信發起,包括諾基亞、愛立信、IBM、Inlel和東芝等公司在內組成了一個藍牙聯盟。 藍牙技術運行在統一頻段,使用這種技術可使無線數據傳輸速率達到720bPs到1Mbps。藍牙技術包含一套完整的加密和認證機制,因此具有
很 強的安全性。藍牙的傳輸距離決定了它可以作為一種小型局域網的終端設備來與其它室內或身上的無線設備交換數據。一直以來,藍牙一直只是作為愛立信手機的一 種可選配件存在,不過2001年8月愛立信終於發佈了全球第一部內建藍牙芯片的手機T39mc,這部手機也是愛立信第一部支持GSM三頻及GPRS高速上 網的手機,並且還有先進的個人信息管理應用程序(PIM),功能相當強大。T39mc重約86克,外型上與T29相似,顏色有玫瑰白、經典藍、熏衣草紫三 種。
第一款三防手機:愛立信R250 PRO
第一款WAP手機:諾基亞7110
同 學們還記得我們初三學習過的生產力的知識嗎?它推動著人類社會的向前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其實手機的發展也是由於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進步。手機從模擬 時代走進GSM時代時,各大品牌的手機就迅速發展起來,造成競爭激烈,使手機的發展越來越快。2.5G時代和3G時代也相繼出現,現在也逐漸跳進了 CDMA時代,這種制式是我們中國發明的,這代表著我國的科學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這一切都印證鄧小平所說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進步是經濟 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生產力是人類活動的最終決定力量。現在我國的手機品牌雖然還沒有完全得到人們的認同,但我們有信心在未來的時間裡,經過大家的努力一定 能夠樹立世界性的品牌。
事實上,手機發展的歷史不光代表著科技的進步,同時也是人類 文明發展的見證,從模擬到GSM、從GSM到GPRS、從單頻到雙頻、從英文菜單到中文輸入、從語音到短信……手機發展的速度與日劇增。上面所介紹的幾款 手機,在手機歷史上,特別是中國的手機史上起著分界點的作用,每一項新技術的採用,都對手機的發展起著莫大的推動力,讓我們永遠記住它們的名字。
(鳳凰網站)
聊天室選股(1):電器零售業初探 港股博弈
http://clcheung.wordpress.com/2012/01/25/%E8%81%8A%E5%A4%A9%E5%AE%A4%E9%81%B8%E8%82%A1%EF%BC%881%EF%BC%89%EF%BC%9A%E9%9B%BB%E5%99%A8%E9%9B%B6%E5%94%AE%E6%A5%AD%E5%88%9D%E6%8E%A2/
近日在港股博奕系統的聊天室談及電器零售股,恰好不少2-3線轉強,所以研究一下其數據。
2011 1H 數據比較:
|
# 1280 匯銀家電
|
# 0493 國美電器
|
市值
|
723M
|
16874M
|
營業額
|
14,41M +83%
|
29,805M +19.8%
|
經營盈利
|
87.3M +23.5%
|
1525.7M +27%
|
經常性稅前溢利
|
71.3M +1%
|
|
EBITDA
|
+23.00%
|
+25.30%
|
稅率
|
31.23%
|
25.30%
|
股東應佔溢利
|
47M +32%
|
1251.8M +30%
|
每股盈利
|
14.70%
|
16.50%
|
毛利率
|
14.7% (vs 17.7%)
|
12.51% (10.75%)
|
經營盈利率
|
6% (vs 9.5%)
|
5.12% (4.83%)
|
純利率
|
3.4% (vs 4.69%)
|
4.18% (vs 3.87%)
|
銷售分佈
|
零售佔37% +12%
批量分銷 +104%
銷售大升由空調推動(+86%)
|
|
分部溢利
|
零售佔56% +12%
批量分銷 +47%
|
|
ROE
|
8.77%
|
15.92%
|
應收款比率
|
35.3%
跟銷售同步上升
|
5.14%
|
應付款比率
|
24.00% (vs 34.39%)
|
34.32%
|
存貨比率
|
11.00%
|
14.00%
|
員工
|
1,645
|
57,982
|
每員工成本
|
2,096
|
3,177
|
員工成本/經營盈利
|
23.68%
|
72.43%
|
|
資本開支,198M +1522%,主要由於2011年上半年支付土地使用權的預付款項、增加物流中心的建造成本以及收購附屬公司而產生之分銷協議分別約125.0 M、21.3 M及22.9 M所致。
員工成本大增83%,跟銷售相若,可見效率不高或是人工大增。
|
|
門店
|
自營店達63間,較二零一零年底的53家凈增加10間或18.9%。
共擁有224間特許經營店,較2010年底少3間。
|
國美 938間,一級城市達到576間,營業面積總和為3,323,000平方米
新開門店131間,關閉門店19間。凈增加13.6%。
|
租金/ 經營盈利
|
|
72.00%
|
# 1280 匯銀家電,2011年業績普通,銷售大增主要是由空調銷售推動,員工成本可能是上市前特意降低,上市後常見是有較大增幅。經常性稅前溢利沒有增長原因是借貸增加。純利上升主因是沒有去年上市費用。
共擁有224間特許經營店,較2010年底少3間。是策略還是沒有人有興趣?
規模較小所以業績會相對不穩定。批發業務令現金流不會太好,應付款比率不升反跌,不見愈大愈強。擴大批發業務令借貸上升(存貨,應收賑上升),毛利下跌。
10月時:主席兼行政總裁曹寬平表示,家電下鄉政策早於08年推出,對銷售有大促進,但由於農村城市化加快,對家電仍有需求,加上家電下鄉政策推行已久,效應已減緩,故認為取消政策對公司銷售無影響。公司有63間自營店。他稱,6月底至今公司已增開4間店舖,目標下半年共新增10間店,惟較年初新開15-20間的目標大幅減少。
他指出,宏觀經濟放緩是不爭事實,行業的電視機及空調銷售增長減慢,但他強調,公司主攻三、四線城市,增長較快,料公司下半年銷售與上半年相若。今年上半年收入增83%至14.4億人民幣。他續稱,公司變頻空調加價5%,而平板電視則跌15%,他認為,整個行業的家電價格都處於下降趨勢。而公司人工及租金成本上升,惟他並無正面回應毛利率能否與上半年持平,僅稱行業毛利率可保持穩定。
# 0493 國美電器,純利率有較高增長主要是可換股債券之利息開支減少,純利率較高其中一個原因是對北京戰聖的委託貸款,年利率為5.103%。現金及投資達到17135 M,應付款項 20460 M,是供應商打本的行業。員工成本及租金成本不輕,在內地基本上沒有特別優勢。以零售業來說不是太理想。
國美進軍地產業務:
國美9月27日宣布,將與北京鵬潤及北京國美成立國美商業地產開發,以在中國從事物業開發及投資業務。物業合營企業之註冊資本將為2億人民幣(2.44億港元),由國美、北京鵬潤及北京國美分別持有45%、30%及25%。10月3日終止計劃。期間股價幾日內下跌40%(港股亦是在暴跌中 ~10%),可見市場對國美很是信任!
小總
行業不是十分吸引。行業在內地消費增加中積極擴張,應該會很熱鬧,可惜 # 1280 規模太細,太新。# 0493 則對它信心不大。然而板塊中在港股沒有其他選擇。
匯銀家電現價市盈率6-8倍,國美現價市盈率11-13倍。市場期望新刺激消費政策帶動股價,是炒消息多,2011下半年業績應該不會有驚喜。建議在政策消息出台時適時獲利觀望。
(筆者投機性持有少量# 1280 匯銀家電)
[個股初探] 網龍(777) fatlone's investment paradise
http://fatlone.wordpress.com/2013/04/04/%E5%80%8B%E8%82%A1%E5%88%9D%E6%8E%A2-%E7%B6%B2%E9%BE%8D777/
by fatlone 網龍今年將分拆旗下91無線在創業板上市,而基於這是介紹形式上市,要在上市前獲得股票除了是那些機構投資者,購買網龍的股票應是唯一的方法(未聽說過中國有公開的pre-ipo市場可供公眾參與,就算有我也沒有門路吧⋯⋯)。
未仔細研究過網龍,只看其最新公佈的業績,“截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集團經審核經營溢利約人民幣408,000,000元,較截至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增加約102.6%。截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約為人民幣39,200,000 元,較截至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減少約71.0%。截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分別約為人民幣7.71 分及人民幣7.60 分。”
這樣的業績,市場的反應是:業績在3月27日晚上發出,28日就跌了超過6巴仙,我真的莫名其妙,難道業績真的有我看不通的地方,業績只是表面風光?好賭的我,我這次選擇不信市場,反手在當天大跌下就買一點。
4億經營溢利(根據這份官方的投資簡介,2012的純利約為3.03億RMB,以1 hkd : 0.8 rmb算,大約3.8億港元),對應47億市值(以4月3日收市價9.30),1倍的增長,而單計在第四季業績是錄得同比及環比增長(第四季與2012年業績:http://wj.down.91.com/nd/rar/ir_cn_20130327_1.pdf)。這個成績,就只落得這個估值?公司有不少現金的,也沒有甚麼負債,財務看來是沒有問題。派息方面,末期息由去年的12仙增至20仙,(半年是 2011:10仙 vs 2012:15仙),派息增加不少啊。
無論業績,財務及派息都不錯,在REALFORUM也沒有甚麼不好的信用評價,開數後不升反跌實在有點離奇。而且,旗下的91無線將要分拆在創業板上市,這仍是個新的引爆點,就算網龍本身不炒,91無線的故事應可以大炒一番(純粹是我亂估)。基於公司估值不貴,加上「隨股附送」91無線,就參與一下。
股價大跌我想得到的唯一解釋是這篇91CEO的訪問提及的一句:
“在上市前,网龙91无线(91)选择引入李泽楷等战略投资者的投资,网龙公司公告称,李泽楷相关联的投资机构以1.12亿港元认购91无线4.14%的B系列优先股,对应91估值为22亿元人民币,较市场的普遍预期有大幅折让。”
而交銀的報告提及該行的估值是 “91 無線的價值由於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擴張而迅 速增長,我們給 91 無線的估值從 41 億港幣上調至 45 億港幣 ”。不過,交銀的報告一向「吹很大」,不用認真看待。
「先買入,後研究」是我的做法,控制注碼就可以了,詳細研究覺得更值得看好就再加注吧,如果股價已經先行開動要高追,那就高追吧。
繼續跟進⋯⋯
中國股市的隨機性初探 美洲花栗鼠
http://xueqiu.com/3660865192/23526791在談這麼個大問題之前,我們要解決一個基本定義,什麼是隨機?很簡單的現象,今天股票價格上升了,明天股票下降了,(當然,你可能會說,這是否預示著後天股票會上升,因為似乎今天和明天之間存在這負相關的關係,那麼其實我要表達的意思在這裡就是,根據今天的股票價格走勢,你無法判斷明天的股票價格走勢!)這就可以理解為隨機。布朗運動是一種花粉隨機的運動,你無法根據其這一時間微分的狀態來判斷其下一個時間微分的狀態。反之,如果你可以判斷,那麼就不是隨機了。我們經常在討論一般意義上的金融市場非理性的時候會提到一個詞,英文叫MOMENTUM,中文大概的意思是趨勢,即股市裡水漲船高的股票價格,房地產市場裡的房地產價格等,在市場趨勢看好的情況下,作為投資者可以根據今天的價格基本判斷明天的價格會繼續升高;而市場一旦低迷,則投資者儘可能的賣出止損,同時也防止進一步虧損。
不僅是中國人,就連外國的專業投資者也把中國的股市稱為「政策性」市場,這有其一定的原因,和股票發行的目的自然有關係,可是真的是如此嗎?回到上面的話題,作為讀者,你一定會認為中國的市場充滿非理性,所謂的趨勢操作方法深入人心。記得還是在初中的時候第一次跟隨家人進入大戶室,看到錢龍軟件上花花綠綠的圖標,這個動力指標,那個日平均,又是什麼K線,很多人都沉醉其中,那個景象可能也反映了當時股票作為一個新鮮事物所引發的全民熱情。可是後來一系列發生在中國股市,甚至資本市場的事件,尤其是在2006開始的股指沖高到最後的崩潰進入到現在的震盪,記得很多被套的散戶都狠狠的說,這就是個政策市。
於是,在最近看了PETER BERNSTEIN的一本書之後,我突然來了靈感,當下對中國股市的一個側面做了一點小小的分析,和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市場是否隨機的看法。首先說一下數據,我選取的只是上證綜合指數,從有歷史以來,即,1990年12月19日到2013年4月8日,一共5736個交易日,1157個交易周,269個月和23年的數據,其中第一週不是個完整週,要注意,不妨礙分析。其次,這些交易日結束的指數都除去了分紅的影響;再次,收益率的計算就是簡單的除法,不涉及複雜的LOG函數。分析的方法也很簡單,頻率分析,繪製分佈圖。往往複雜的分析不如簡單的分析那麼直觀。如果你有興趣,你也可以選擇深圳指數,不同的時間區間,或者個別股票個別時間區間做類似的分析,並不複雜。
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周收益的分佈圖,然後是月收益的分佈圖,然後是年收益分佈圖。
周收益
查看原圖日收益
查看原圖年收益
查看原圖 從上面第一幅圖,我們可以看到,周收益的分佈看上去像是正太分佈,其收益算數平均為0.45%,大於零,這符合道理,畢竟這段時間經濟在增長,股市也應該增長,每週0.45%的收益相當於年化的20%多一點的收益。如果我們把每個交易周的收益率減去這個0.45%,我們可以得到,在1156個交易周收益率中,在0%右邊的有520周,在0%左邊的有636周,似乎並不符合一個正態分佈的標準。
第二幅圖裡,同樣的,日收益率平均為0.08%,幾乎是0%的回報,標準方差為2.6%。根據此,高於0%的天數在5735天中有2869天,而低於0%的天數則為2866天,很符合正態分佈的特徵,而且期望為0%。我們知道,作為正態分佈的一個前提是其中變量呈現隨機分佈,那麼我們反過來也可以推論,如果呈現正態分佈,那麼是否意味著上證指數價格的日變化率也是隨機分佈呢?這可以給我們帶來一個馬上的推論,就是如果假設正態分佈成立,另外如果未來也和過去類似,那麼在未來的一天,收益率有三分之二的可能在-2.6%到+2.6%之間。年化的標準差按照250天來計算為大概40%。
在年收益的分析時,我們可以發現,在22年裡,有9年是負收益,有13年是正收益,在9年負收益中,平均收益為-22.8%,而在正收益的那些年裡,平均收益為64.8%。這些數字其實和美國過去70年的數據比起來並不遜色,尤其是在負收益的年份裡,收益並沒有超過標準方差。
既然第二幅圖更像是正態分佈,那麼我們就再來重點看一下這幅圖是否就足夠說明中國市場的隨機性呢?我們需要參考至少另外兩個指標:即上一個月和這一個月價格指數是否同方向運動的頻率和連續5天股票同一方向運動的頻率(這裡也可以是連續3天或者6天)。
在5735天中,大概有53%的時候,收益率和前一天同一正負,而如果是連續5天的話,則收益率和前5天一致則只佔到了所有天數的15%,這也揭示了隨機的性質,而且和BERNSTEIN關於美國的數據做比較,很驚人的類似,當然,他採用的是月度的數據,我們這裡使用的日數據。
如果這些都指向一個現象,即中國的股市仍然符合隨機的特性的話,那麼我們如何來理解價值投資者所依賴的一大原則「市場價格的回歸」呢?
我們下次需要來闡述這個問題,因為很顯然,按照隨機漫步的理論,不光中國市場,美國市場也類似,都似乎無法預測股票價格的走勢,可是價值投資者則認為價格可以回歸,因此可以獲得資本所得。
中國平安初探之十一,定性分析兼結束語 東博老股民
http://xueqiu.com/9528220473/24167034中國平安初探之十一,定性分析兼結束語
中國平安初探系列整體結論:
1,中國平安投資能力欠缺,壽險業務競爭力不足,但綜合金融具備優勢。
2,平安員工有理想、有拚勁、有競爭力,但中高層有問題。
3,保險業生態環境呈惡化趨勢,未來難免惡性競爭,導致優勝劣汰。
4,平安身有隱疾,處於亞健康狀態,管理層不足信任。
5,整體評價中國平安非優秀企業,但行業內平安優秀,具有綜合金融優勢。
6,中國平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平安是值得期待的。
7,目前股價處於歷史低位,賣出請謹慎。
8,就相對價值短期(一年兩年)看,投資價值低於銀行股;中期(三年五年)看,投機價值高於銀行股;長期(十年二十年)看,保險股投資價值高於銀行股。
9,年內擇機少量買入,靜觀其(戰略方向,股市趨勢)變。
由於這個定性分析兼結束語需要涉及的地方很多,為避免成為「纏腳布」及得罪更多平安持有者,儘量採用點到為止式的三言兩語,語焉不詳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
一:銀行與保險
1,就發展空間來說,保險業大於銀行業。
2,有人說保險股比銀行股安全,其實不然,有數據證明,保險業遭受滅頂之災的概率比純銀行高,保險業的風險點比銀行還多。現階段的我國銀行,無非就是兩個主要風險點,一個是流動性風險,一個是經濟衰退風險。保險業具有股市投資風險,流動性風險,自然災害風險,人類瘟疫風險,利率波動風險等等。
3,兩者之間的根本性區別在於:銀行是所有人離不開的行業,保險是我可有可無的行業。
二,前景展望
1,就行業來說,保險業是比較市場化運作的金融子行業,由於競爭性激烈,目前行業存在困難,保險環境有惡化趨勢,掠奪性競爭導致保險業生存環境惡化。在我國,不管從保險深度或廣度看,都是個朝陽行業。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估計在一輪殘酷的優勝劣汰以後,優勢企業才能真正的發揮優勢,迎來發展的大好時機。
2,就平安中短期來說,隨著歷史炒股虧損問題的解決,隨著可轉債的發行及轉股,平安的資本約束會逐漸好轉,綜合金融的優勢將逐漸體現,持續五年的低迷或將形成拐點。當然,這期待著平安投資能力或者說資產配置能力的逐漸提高,假如不能提高這一塊重中之重的能力,一切終將是鏡中花水中月。
3,就股價來說,目前市場已低迷五年,豪情萬丈且風度翩翩的牛市在向我們點頭致意,投資者害羞含蓄、欲迎似拒。一旦投身懷抱,將迎來
A,市場估值隨著大盤的提高而提高。
B,每股收益隨著大盤的上漲而水漲船高,速度快了石頭也能浮出水面。
C,可投資資產隨著保費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綿綿不絕、錦上添花。
D,牛市追逐高增長的投機力量,美其名為高速成長藍籌股投資,打死也不賣。
以上四方合力,在抱著美人歸理念的你爭我搶,一代花魁橫空出世,把中國平安的股價推向人們瞪目結舌之高位,一百兩百不在話下,三百四百正常合理,五百六百皆有可能,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三,保險股特徵
在我國這個投機性市場中,保險股具有明顯特徵,由於保險股本身也參與炒股票且投資能力低下,其經營業績將隨著大盤的漲漲跌跌大幅波動,也就是具有典型的戴維斯雙擊或雙殺特徵,不宜長期投資,宜牛熊輪換操作為佳,市場瘋狂時不宜持有。
未來,或有可能的市場瘋狂時,需要記住一句話:保險股價的底線在內涵價值,且內涵價值也是可以減少的。
保險股的內在價值或者說根本不在於他的產品,更在於他的投資能力或者說資產配置能力。哪怕是在銀保銷售的短期理財類保險產品,只要具備資產配置能力,照樣可以獲利豐厚,且風險更小。壽險業務的內涵價值是麵糰,一定範圍內可以隨便揉。
四,行業橫向對比
任何事物都有他的兩面性,縱觀平安雖有硬傷,但也有他的長處,尤其是在牛市中,其激進的作派更易受市場青睞,一旦擺脫資本約束困境,其狼性一面將展露無遺,短期內將呈現火上澆油之態勢。
對中國平安的綜合評價:業內優秀。
五,平安管理層
太草根,唯我獨尊,不足以信任,且易重蹈歷史覆轍。
六,公司文化
基層有拚勁,為了生存與夢想或者說理想不遺餘力,不怕近身相博,與同行相比成績斐然。中高層似乎有問題,內耗、內鼠與內腐不少;極端的狼性文化,留不住有能力之人才,見不得或者說難容新秀崛起,缺乏人才穩定性,難成大器。
另外,在這裡多說一句,保險代理人的人均/月首年規模保費收入08年-12年的數據為:5423元,6261元,7922元,7527元,5795元(注;這是規模保費收入,不是佣金收入。),這數據意味著處於底層的代理人收入很低,已不如農民工,生存壓力較大,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推銷保單,甚至昧著良心做事,導致人們出現抗拒心理,也預示著業務開拓的不容易,越來越難。為了生存,大家都不容易,多多諒解吧。
七,未來業績增長
這不需擔心,只要牛市來臨,那麼中國平安的經營業績將立馬提高,並隨著大盤的上漲保持高速增長。這究竟是「先有雞先有蛋」的問題,又有誰能說得清楚?
八,結束語
好了,中國平安的初探系列暫告結束,原計劃還剩下《中國平安初探之十,壽險公司內涵價值》擇機碼字出來,也不排除放棄碼字,覺得沒什麼必要,畢竟不是好聽話。再說了,也許今年開始就改善了,投資能力提高了。實際上,對於中國平安,想公開或者說想分享的還有很多,但網上的實際情況似乎沒必要,怕有人誤解為了買入而故意。
有時候想想,說心上人的難聽話,誰喜歡?古人云「情人眼裡出西施」,這本來就是人性醜陋之一,多多理解吧。
這個系列,讓我從不懂保險到略知一二,保險太難了,整整花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這一個月來幾乎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都在平安系,摘錄及自己計算生成的數據成百上千。為了給自己的人民幣負責,這是應該的也是必要的。初探系列的作用或者說目的就是為了通過歷史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分析,框架性的瞭解中國平安的歷史或者說過去。在我的心裡,對於上市公司,不管你在說什麼,也不管你在做什麼,就看你的結果是什麼,歷史數據就體現了過去的經營結果,長達九年的歷史數據,完全可以勾勒出一家企業的大概狀態。就好比是瞭解一個人,當你完全瞭解了他從16歲到25歲之間,這九年時間內的為人處世,那麼你就差不多已經瞭解了他的未來或者說性格脾氣。假如說中國平安就是家百年企業,那麼現在恰恰就是他的25歲生日。
初探系列終於完成了,不管是對還是錯,在整理數據的過程中,完成了框架性認識或者說整體概念,在我心裡有了個譜,為以後的介入中國平安心裡有了個底。
至於說未來是否進行具體業務層面的分析問題,按我的性格與習慣是不太願意的,因為沒必要,我喜歡知道個毛估估就可以了,何況研究細節方面作用也很小,除非有必要進行同行業橫向對比,否則就沒必要。平安在牛市中的激進或者說狼性,似乎沒必要進行橫向對比。比如說,民生與招商的例子就可見一斑,假如研究業務及經營指標方面,那麼表面看肯定是招商更優秀,或者說工行、建行更優秀,但對於企業的發展來說就未必,就因為投資是投資於未來,而不是當下。
同時,在這裡,感謝曾經幫助我的朋友,也感謝反對的人,是你們激勵我知難而上,是你們的違背常識,促使我一探究竟。謝謝你們!謝謝大家!
平安初探系列的是是非非,讓我再一次見識了我國股民投資的盲目性,因股價下跌而套牢的持有者,採用典型的駝鳥策略說服自己,那些個依靠百度與專業報告冒充的專家,對自己持有公司的瞭解匪夷所思,竭盡全力的通過選擇性分析來掩蓋自己的憂慮或者說抱團取暖,同時也誤導了不少人。
嗯,其實,這也很正常,上市公司年報是如此,專業分析報告也如此———選擇性分析,挑好的說。平安如此,民生如此,招商也如此,你好我好大家好,人性如此,一切釋然。既如此,說好話皆大歡喜,一團和氣。至於說有人上當受騙,心甘情願,關我屁事。
阿門!讓上帝祝福股民吧!
中國平安初探系列整體結論:
1,中國平安投資能力欠缺,壽險業務競爭力不足,但綜合金融具備優勢。
2,平安底層員工有理想、有拚勁、有競爭力,但中高層有問題。
3,保險業生態環境呈惡化趨勢,未來難免惡性競爭,導致優勝劣汰。
4,平安身有隱疾,處於亞健康狀態,管理層不足信任。
5,整體評價中國平安非優秀企業,但行業內平安優秀,並具有綜合金融優勢。
6,中國平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平安是值得期待的。
7,短期(一年兩年)看,投資價值低於銀行股;中期(三年五年)看,投機價值高於銀行股;長期(十年二十年)看,保險股投資價值高於銀行股。
8,目前股價處於歷史低位,賣出請謹慎。
9,年內擇機少量買入,靜觀其(戰略方向,股市趨勢)變。
另:就常規來說,在市場,那些所謂「價值投資」者的失敗,皆源於對企業價值的瞭解欠缺,就憑著道聽途說去瞭解企業價值,輕信貌似「專家」評論,從不身體力行、深入瞭解持股企業的內在價值,於是就抱怨市場「不適合」價值投資。
所以,我可以那樣說:在自己沒能力、憑道聽途說及專業分析報告瞭解企業內在價值情況下的價值投資,都是耍流氓!
在此,我順便大聲疾呼,並再一次告誡投資同仁:假如想通過價值投資在股市長期生存並超越他人,那麼請少看一點專業報告,多看一點公司年報,少關心一點股價波動,多關心一點行業動態,努力提高自己判斷企業經營趨勢之能力。借用偉人的一句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更需努力。讓我們共勉。
對於市場股價與企業價值的關係,其實就是溜狗的主人與小狗之間的關係。在我看來,還是那麼一句話:市場經常是錯誤的,就看你能否發現。市場經常是正確的,就看你能否把握。
作為價值(投機)投資者的本意是———企業創造的價值我就要,市場給予的激勵我也要。
又:由於拿著銀行股沒事幹,閒著也是閒著,有可能在未來會推出《中國平安再探系列》,嗯,看情況吧,隨心所欲,也無所謂。目的是在具體層面解釋這些結論,但似乎也沒必要。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