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匯創的供股方式是十股合為一股,每股供二十五股,供股價為0.215元,沒有股權買賣。
上周四其收市價是2.15元,買入一萬股的本錢是21,500元,周五除權之後其股價由除權價的0.289元暴漲至最高曾見1.79元,收市價則為1.2元。
假日當日以1.2元賣掉手上那一萬股可以收回12,000元,即是以9,500元的成本擁有二十五萬股供股權以0.215元進行供股,以當日收市價計算,每股賬面獲利0.985元,賬面賺246,250元,扣除9,500元的本錢之後賬面實賺236,750元,還不發了達?
今天匯創的股價最高曾見3元,如果以此價計算的話,賬面更是暴賺686,750元,較之當日以除權後中國農產品及意科的最高價2.74元及1.8元計算分別賬面暴賺的336,350元及200,800元計算更為誇張,這可能是一項紀錄了。
只可惜這可能又是另一個「鏡花水月」的故事而已,這鏡中之花、水中之月能否幻變成真?要到十二月四日新股出籠之時才能知曉。
上兩回,鬥膽的估計中國農產品及意科於新股出籠之時大有機會分別跌破供股價的0.435元及0.5元,這一回可沒有那麼大的信心日後匯創新股出籠之時可能會跌破0.215元的供股價了,原因在於一來匯創沒有供股權買賣,二來匯創是創業板的股份,而創業板的股份是很難以常理去推算的。
這一回,且看這朵鏡中之花能絢爛地開嗎?這輪水中之月能明亮地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