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黃鳴再曝太陽能行業兩大潛規則

http://www.eeo.com.cn/2012/0831/232810.shtml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種昂  2012年8月31日,皇明公司董事長黃鳴在太陽谷召開發布會,再曝兩大行業潛規則。

每一個行業都是本行業專業的集群,隔行如隔山,消費者對於行業內的潛規則多是門外漢。此次,黃鳴曝光了內膽和電熱管漏電兩大方面的太陽能行業內潛規則。

內膽是作為儲水裝置是太陽能熱水器最關鍵的部件之一,被稱為太陽能熱水器的「心臟」。因其看不到、摸不到,經常被行業內「動手腳」。

黃鳴指出,目前許多太陽能熱水器的內膽不鏽鋼板厚度不夠,有的甚至只有0.2mm,很容易被鏽蝕擊穿,而想要避免這些隱患,熱水器的內膽不鏽鋼板厚 度至少要達到0.5mm以上。市場上有些企業為了追求利潤降低成本,選用0.26mm的板材,成本就會降低近50%。儘管企業的利潤提高了,但卻給消費者 帶來了極大的危險。

被曝光的另一大潛規則來自於電熱管漏電方面。雖然太陽能熱水器與電熱水器都有電加熱管,但後者經過了嚴格的3C認證。可許多太陽能熱水器出廠不帶電熱功能,而是由經銷商或個體商販自行改裝,一旦漏電,就會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引發災難性事故。

黃鳴表示,皇明太陽能已經提交《制定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安全強制標準》建議書,目前全國太陽能標委會已正式立項。

此前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執行會長徐新建曾表示,在安裝過程中,不排除有企業在零部件、封裝問題上存在瑕疵,但這種現象在主流企業內是很少見的,非主流企業存在但並沒有那麼多。

黃鳴對此觀點卻並不認同。他表示,百姓安全遠比「主流企業」的利潤更重要,行業商會應該佔在百姓安全角度,多考慮問題。黃鳴認為,除了強制性安全標準缺失外,國家監管力度太弱也是引發行業潛規則叢生的原因之一,應該建立起最嚴格的國家抽查制度,定期抽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894

台灣金融業迎接新紀元 開放人民幣業務的 三大美景與兩大挑戰

2012-11-19  TWM
 
 

 

人民幣終於要來了!數千億元人民幣的商機在台灣蓄勢待發,中國人行行長周小川在中國十八大會議時,首度鬆口表示人民幣清算行「快公布了!」這歷史性的一刻,究竟會給台灣帶來多大的變化?

而台灣,又能緊緊抓住人民幣國際化的大洪流嗎?

撰文‧許瀞文 研究員‧蔡曜蓮「在內地募資要六%以上,但以後在台灣募資(人民幣)可能只要三%,一來一往我就賺了三%利差。」就在人民幣業務即將於台灣大開放前夕的一場人民幣說明會上,一位電子業財務主管直截了當表示。

一席話,說出了數十萬台商心中,長久以來最迫切的需求。

盼了多年,終於,開放人民幣業務就只剩最後一哩路,這是台灣金融業的新紀元!過去,兩岸貨幣不能直接通匯的緊箍咒終於鬆開,一個超過人民幣數千億元的商機將在台灣蓄勢待發。

根據台灣海關統計資料顯示,兩岸從去年七月至今年七月的商品貿易總值已達一千二百億美元,其中若保守估計有一半的金額以人民幣計價,就有三七三八億元的人民幣自然回存,以這樣的速度要趕上香港,其實並不困難。

一位金控高層分析:「台灣會比香港更具有發展離岸人民幣中心的條件。」為何台灣會比香港更具有優勢?金控高層解釋,台灣是中國主要貿易國中有較大貿易順差(台灣賣貨給中國,向中國收取現金)的國家,資金是自然累積;但香港對中國仍是貿易逆差,香港的人民幣資金能大幅累積,主要是對人民幣升值的期待與政策鼓勵,與台灣有非常大的不同。

在清算機制建立後,台灣也會自然地成為世界人民幣匯集中心。

當然,不是一簽清算行後就能立刻擁有好光景,必須一步一步累積而成。但這每年三千多億元的人民幣資金流,將對台灣各行各業掀起鋪天蓋地的變化,不但台商能省下過去匯款或避險造成的損失,節省匯款等待的時間,而金融產業更是人民幣清算後受惠最大的行業。

美景一

人民幣商品遍地開花

一場美好的遠景,彷彿就已在觸手可及之處。香港從二○○四年開始發展人民幣業務,初期中國外匯管制仍嚴格,僅允許個人持有存款,雖然○七年開放點心債,但因為人民幣在海外流通量少,導致人民幣業務發展遲滯不前。

直到一一年八月,中國在全國推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香港離岸人民幣存量開始快速累積,所有與人民幣相關的業務,才有了突飛猛進的成長。

澳盛銀行資深經濟學家楊宇霆表示,在中國開放跨境貿易結算後,香港的人民幣結算金額大幅增加,由一○年的人民幣三六九二億元,至一一年底快速增加至人民幣一.九兆元,香港頓時成為中國境外擁有最多人民幣資金的地區。到今年八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高達五五二三億元,占香港總存款量八.六%,平均每個港人在銀行擁有七.七萬元人民幣。

當香港的人民幣資金規模累積越來越多後,一切相關理財商品也遍地開花,舉凡人民幣計價的基金、保單、黃金或債券等不斷推出;當中又以點心債發行最為大宗,一一年香港的點心債發行量突破人民幣一二○○億元,累積至今已超過人民幣二千億元。

在兩岸正式建立貨幣清算機制後,可以預估各項人民幣業務也能在台灣以試水溫的方式慢慢開展。至於個人人民幣存款,在香港仍有每日結匯不得超過人民幣兩萬元的限制,預估台灣也可能有相同作法。

除了個人理財商品的開放外,另一影響最大的族群,就是數十萬往來兩岸的台商。

美景二

免匯兌、手續費損失

過去,在兩岸貨幣無法﹁直航﹂的情況下,台商要匯款到中國,必須先拿到中國主管機關的審批後才准放行,而這筆錢更要遠渡重洋後,才能入境中國。

首先,台商必須在台灣將台幣換成美元,再將美元匯款到中國,也因為是美元匯款,所以必須透過在台的美系銀行轉回國外總行,再由總行匯至中國當地,到了當地後再換成人民幣。

經過台幣換美元、美元換人民幣的手續,中間匯差及手續費不知被吃掉多少,而經手的關卡越多,自然被扣的錢也越多。

以去年台灣對中國的貿易出口八三九億美元為例,如果手續費以○.○一%計算,台灣一年貢獻給美系銀行的﹁過路費﹂就高達八三九萬美元,換算成台幣約是二.五億元;也就是說,過去這些錢都被美系銀行吃走了,未來在貨幣直航後,都能省下,為企業創造更多收益。

「現在接大陸團收的都是美元預付款,我們只能在台灣轉成台幣,未來我可以請大陸付我人民幣,我再拿去銀行存,賺比較高的利息,需要的資金借比較低利的台幣,或許可以賺一%的利差!」一位旅遊業者認真地說。

而這還只是小企業的人民幣商機,對一些兩岸、歐美都設有公司的集團來說,人民幣開放所省下的時間與賺到的利差,更無法計算。例如,一家台灣母公司要付貨款給大陸子公司時,就能先拿著開好的支票,到銀行做貿易融資,把借出的錢匯到對岸。

美景三

金融業搶進人民幣大餅

此外,任何金融服務皆仰賴銀行完成,銀行也是這波人民幣商機中,受惠最深的金融機構,而投信募集的人民幣計價基金、證券的寶島債、保險的人民幣計價保單,都能雨露均霑。

若以香港人民幣存款占總額八.六%為例,台灣目前總存款台幣三十一.八兆元,約有台幣二.七兆元會轉成人民幣存款,約五四○億元人民幣。

目前台灣存放款利差僅有一.四一%,若人民幣在台存放款利差比台幣高○.五%,為一.九一%,五四○億元人民幣的一成轉做放款,將可為銀行帶來人民幣一.○三億元的營收,相當於台幣五億元。

兩岸經貿程度日益加深,建立貨幣清算機制後,匯兌手續費、人民幣計價商品幫財富管理業務再注入活水等利多,將可幫銀行帶來豐富的收入。

除了銀行業,投信業也積極地搶食人民幣商機。

從去年開始,宏利投信看到人民幣即將在台開放的商機,便積極地先以美元計價的方式,募集投資香港發行的點心債基金,這代表台灣人已經可以透過基金,參與點心債的市場,至今已募集三檔,總規模超過台幣五十二億元,近一年來均有二.五%以上的報酬。

宏利投信投資策略部協理鄭安佑表示,一旦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建立好,延伸產品線盡快推出人民幣計價基金,且也有過去績效可供投資人參考。

挑戰一

新加坡模式PK香港模式

但,這一切真能如此美好嗎?畢竟依照台灣的法令,這三大美好遠景必須要架構在有清算行、建立清算機制之上,而原本該在十一月一日前上路的清算機制,卻因為中國十八大會議而延宕了。

雖然中國人行行長周小川日前首度在十八大時,對遴選人民幣清算行做出公開回應,但僅表示「快公布了」,仍沒給一個最後期限;再加上去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香港承諾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不變,種種的變數讓台灣懸著一顆心等待,也擔憂台灣真能拿到和香港一樣的條件?

以香港模式為例,香港是以中國銀行香港分行進行清算,所有的銀行都在中銀香港開設清算戶,由中銀香港負責人民幣的拋補與拆借,且中銀香港在中國的對口單位是深圳人行。

但全世界僅有香港及澳門兩地設有清算行,其他國家皆是與人行簽訂貨幣互換協議,以代理行模式進行清算,例如韓國、新加坡、英國等,這些國家當中又以新加坡的人民幣業務發展最為積極。

一○年和中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後的新加坡,便積極地想把人民幣業務留在國內發展,去年三月,中國工商銀行到新加坡成立海外人民幣中心後,舉凡人民幣計價債券、個人存款、金融商品等,新加坡無一缺席。

只是,工行仍不是新加坡的清算行。楊宇霆表示,新加坡的銀行多半透過在香港的子行拿人民幣回去給總行,或者新加坡當地銀行與工行簽署代理協議,透過工行發展人民幣業務。

新加坡的人民幣業務是透過國內政府推波助瀾才能欣欣向榮,如果再給新加坡清算行,屆時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將不輸香港。

清算行與代理行模式究竟有何差異?一位銀行主管表示,代理也是清算的一種,在貨幣清算上沒有差,機制有差別的是因為中國仍是外匯管制國家,企業在貿易項下才能匯款出入,只有建立清算機制,才能接受個人在非貿易項下持有人民幣。

挑戰二

主管機關配套措施的建置

依據兩岸貿易的緊密度,擁有對中國貿易順差的天然優勢,台灣相當有機會發展成離岸人民幣中心,「問題不在代理或清算,而在我們的心態與法規。」一位金控高層指出。

雖然兩岸貨幣清算開放在即,但台灣仍有許多法規綁住自己。例如《兩岸金融業務往來管理辦法》第十四條,必須要經過修正後,台資銀行的DBU(外匯指定銀行)才能和中國的銀行開設人民幣同存戶,這在人民幣的清算及匯出匯入上是必要的。

另外,目前國內銀行幾乎都有在香港開設分行,但國內法令仍不准銀行做客戶的跨國轉介紹。過去也曾有某銀行因為轉介客戶到香港開戶被罰上千萬的罰款,根據的就是《銀行法》第二十二條及第一二九條第一款,此舉只是把商機拱手讓給別人,等於讓國內金融機構綁著一隻手在外面打仗,應要盡速修正。

另外,如果開放之後,市場需求孔急,人民幣如潮水般湧入,滿手人民幣的銀行業者,除了正常的人民幣放款之外,其他資金去化管道的建立,也需要政府積極擬定配套措施。

以香港為例,香港的人民幣市場就是在人民幣的貿易結算、點心債市場陸續建立之後,已經開放許久的市場,才在近年來突然大爆發;台灣如果要快速追上香港的腳步,配套措施的完整度,絕對是勝負關鍵。

在人民幣全面開放之後,政府是否已經做好萬全準備,來因應各種衍生出的問題,幫助台商及金融業走向國際金融舞台,才是政府該積極思考之道。人民幣帶來的龐大商機與便利性,值得外界期待。

重演香港經驗?—— 開放六年後,人民幣存款餘額爆炸性成長

人民幣存款餘額

單位:人民幣億元

2004.2

香港銀行正式開辦人民幣業務,開放個人存款、匯款、信用卡的業務。年底香港的人民幣存款總額超過120億元人民幣。

2007.7

中國允許金融機構在香港發行債券,也就是「點心債」。

2009.7

中國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促進貿易與投資的便利性,推動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香港為試點之一。

2011.8

中國允許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RQFII)投資境內證券市場,起步金額為200億元人民幣。

2011.8

跨境結算範圍擴及全國,企業採用人民幣結算業務比率大增。

2011.11

香港人民幣存款最高曾攀升到6273億人民幣,再微幅減少。

2012.10

再核准500億元人民幣RQFII額度,用以發行A股ETF。

台灣要走哪一條路?

香港清算行模式

企業→香港任何一家銀行→中國銀行香港分行→中國人民銀行

新加坡代理行模式

路徑一

企業→中國工商銀行海外人民幣中心(新加坡境內)→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中國人民銀行

路徑二

企業→星展銀行新加坡總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中國人民銀行

路徑三

企業→星展銀行新加坡總行→星展銀行香港分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中國人民銀行註:新加坡銀行以星展銀行為例,中國銀行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

台灣未來模式(代理、清算並行)

代理

企業→永豐銀行→中國銀行台北分行→中國銀行上海分行→中國人民銀行

清算

企業→永豐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註:台灣的銀行以永豐銀行為例,中國銀行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67

蘋果三星競爭態勢扭轉:兩大模式之爭

http://news.imeigu.com/a/1354928764566.html

導語:國外媒體週五刊文稱,過去幾個月中,蘋果股價持續下跌,並遭遇了許多負面消息,而三星在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則非常順利。業內人士認為,三星的硬件垂直整合模式相對於蘋果的硬件/軟件生態系統模式有一定優勢。

以下為文章全文:

今年8月底,蘋果似乎處於世界之巔。在美國的專利權訴訟中,三星被判應向蘋果賠償10.5億美元,而當時蘋果正計劃推出第五代iPhone。一週之前,蘋果的市值超過歷史上的微軟,成為有史以來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然而情況隨後發生了改變。在贏得對三星的專利權訴訟之後,蘋果股價下跌了18%,市值下降了1080億美元。而敗訴的一方三星股價卻上漲16%。

這樣的此消彼長引起了市場猜測。一些人認為,這是由於谷歌Android系統的快速發展,而三星是領先的Android手機廠商。另一些人則認為,由於擔心的更高的資本所得稅,投資者開始拋售蘋果股票變現。

蘋果和三星的競爭定義了當前的全球移動設備市場。兩家公司合計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佔到一半的份額。分析師表示,三星正在擺脫「快速跟隨者」的身份,成為一家真正的創新者,而蘋果已在幾年內都沒有推出真正創新的產品。有關蘋果電視機的消息一直停留在傳聞中。

市場研究公司IHS董事總經理托尼·納什(Tony Nash)表示:「蘋果的舉措似乎表明,該公司的創新速度正在放慢。他們正在一個零和市場中保衛自己的領土,而沒有繼續成為全球領先的創新者。」

蘋果和三星的競爭實際上是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兩大移動平台的競爭。目前,全球2/3的智能手機都採用Android系統。不過亞洲一些分析師指出,三星採用了不同的業務模式,幫助該公司挑戰蘋果。

蘋果的元件採購和產品組裝大部分已經外包。這給該公司帶來了較高的利潤率,但蘋果也無法對供應商進行很好的控制。三星的大部分元件和產品都由該公司自行生產。此外蘋果主要關注高端移動設備市場,而三星則瞄準了預算不充足的新用戶,這些用戶未來有可能升級至利潤率更高的產品,例如三星Galaxy Note。

IDC駐新加坡分析師梅麗莎·周(Melissa Chau)表示:「在亞洲,三星智能手機業務的增長仍然更強勁。三星將大屏幕手機推向大眾市場,並通過Galaxy Note重新推出了觸摸筆。而在低端設備方面,三星的Galaxy Y系列入門級產品吸引了印尼和印度用戶。」

三星的發展

蘋果目前仍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2013年營收預計將同比增長27%,接近2000億美元,與三星的水平相當。

諮詢公司Canalys駐新加坡董事總經理蕾切爾·拉什福德(Rachel Lashford)表示:「毫無疑問蘋果犯了一些錯,但如果我們看看自喬布斯去世以來的一年內發生了什麼,那麼仍有一些東西能阻止競爭對手。」

她表示,蘋果新發佈的產品吸引了空前的需求,iTunes和App Store中的內容正不斷增加,產品升級週期加快至1年兩次,供應鏈和生產的問題正得到改進,在與三星的專利權訴訟中佔優,而現金儲備也已超過1200億美元。此外,蘋果的毛利率超過40%,幾乎達到三星的兩倍。

不過,三星產品線的改進近期正受到關注。本週有消息稱,三星很可能將加速推出下一代旗艦級Galaxy智能手機,加強屏幕的堅固性。根據分析師的說法和科技博客的報導,三星新的Galaxy S IV手機目前代號為「項目J」,預計最早將於明年3月至4月發佈。隨著智能手機的外觀越來越同質化,堅固的屏幕將成為Galaxy手機相對於iPhone的一大賣點。

首爾新韓投資分析師金英燦表示:「三星豐富的產品線,以及垂直整合的供應結構是相對於蘋果的重要優勢,而蘋果的優勢在於簡潔的產品線和強大的軟件。」

在今年7月至9月的這一季度中,三星可能售出了近5600萬部智能手機,為iPhone銷量的兩倍。分析師預計,當前這一季度,三星智能手機的銷量將比蘋果高3000萬部。

蘋果推出iPhone 5時遭遇了一系列問題,包括地圖定位不準確,產品供應不足導致發貨延期,以及中國工廠工人勞動條件不佳等。

諮詢公司Informa Telecoms & Media駐新加坡分析師查爾斯·穆恩(Charles Moon)認為,這是蘋果針對一個成熟市場做出的調整。他表示:「通過積極進攻的戰略實現無可爭議的增長,這樣的情況已經過去。在連續幾個季度業績令人失望,負面新聞持續出現的情況下,蘋果狀況不佳。」

他同時表示:「無論在法庭判決中發生什麼,三星和Android都在真正重要的地方,即法庭之外獲得勝利。除非蘋果能繼續創新,否則這一狀況將會持續。考慮到蘋果已經走過的道路,該公司實現創新很難,但並非不可能。他們此前曾經做到。」

蘋果的失誤

在關鍵的中國市場,相對於蘋果價格高昂的產品,三星和Android正獲得更有利的位置。IDC的第三季度數據顯示,蘋果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排名已下滑至第6,而三星仍是中國領先的智能手機廠商。IDC估計,在7月至9月這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已達創紀錄的6000多萬部。

IDC預計,隨著iPhone 5在中國的開售,蘋果在中國市場將出現反彈。不過,蘋果仍未能與中國移動達成合作。IHS的納什表示:「蘋果市場份額的下降,以及未能與中國移動達成合作協議值得關注,同時也表明,三星以硬件整合為導向的模式相對於蘋果基於硬件/軟件生態系統的模式有優勢。」

不過他指出:「這一競爭遠遠沒有結束,我希望這將推動蘋果、三星和其他廠商持續、強有力的創新。」(維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50

當研發預算變成人事費用及論文資源 兩大錯誤 台灣千億科研預算形同虛擲

2013-01-07   TWM  
 

 

台灣一年花費超過三千億新台幣資金投入研發領域,政府、學校,甚至企業大舉燒錢搞研發的結果,卻換來每年必須再付出一千多億新台幣的專利金,向其他國家購買專利。到底是台灣投入科研的經費不及國際水準?還是資源配置出了問題?

撰文‧張瀞文

第九次全國科技會議召開期間,國科會主委朱敬一高分貝指出,台灣的專利能量全球第一、總量全球第四或第五,但一年卻付給其他國家超過一四○○億新台幣專利金,超過一整年的政府科研預算,這代表台灣的智慧財產、專利布局非常差。

智財專利布局差,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專家學者普遍認為,國內科研相關投入經費已不算低,但就官方所付出的科研預算來看,從開始的資源配置到資金運用,其實已經為這樣的結果埋下伏筆。

據二○一二年預算,政府投入的科研預算約千億元,加上教育部獎勵頂尖大學所編列的「五年五百億元」計畫,官方一年投入科研的經費早已超過千億元。

事實上,近幾年國家財政吃緊,但官方投入的科研預算的確呈現一路成長。根據統計,近十年來,國科會科研預算成長幅度達三三%,不僅高於其他部會,也遠高於整體中央政府總預算(成長幅度約二成)。

錯誤一:淪為預算替代品

表面上看來,台灣科研經費投入金額已不輸先進國家,但成效與實質對產業的貢獻上,落差相當大。台大國發所教授劉靜怡直指關鍵原因,「目前科研預算有很大比率是拿來『養人』,但這些常態性的人事費用,根本不該放在科研經費裡。」根據統計,一二年科技發展計畫經費編列約九四一億元,除了占大宗的國科會、經濟部、中研院、衛生署、農委會、教育部外,國史館、原民會、體委會、客委會、陸委會、僑委會、勞委會、新聞局、人事行政總處、法務部甚至故宮博物院、研考會、公共工程委員會等也都編列金額不等的科研預算。

其中,包括原民、客委、僑委、體委、人事行政總處、陸委等六部會,都是近年科研預算開始增加後才陸續加入分食大餅。而在一二年,連「保訓會(公務人員保障及培訓委員會)」也加入朋分行列。

相對於上述各單位近年陸續增列科研預算,與產業關聯度最高的經濟部,分配到的科研預算卻一年比一年少,○九年仍有二九三億元預算,至一二年,則已降至二七一億元。與產業關聯度低的單位愈編愈多,核心的經濟部卻愈編愈少,凸顯政府科研預算資源錯置的根本問題。

立委鄭麗君說,從保訓會也可以分配科研預算,就可看出科研經費早已淪為其他部會預算不足時的救火隊。台經院三所所長林欣吾也提出評論:「科研預算不是補貼,科研經費是要投資在對產業及生產力有貢獻的事情上,不是救急救窮的費用!」除了資源錯置問題之外,科研經費的運用也必須檢討。以目前作法,取得大筆預算的國科會、中研院、教育部,是把大多數經費投入在學術專題研究,換成一本本的論文,卻無法成為產業實戰當中的資源。

錯誤二:淪為學者升等籌碼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在於國科會評估經費發放的關鍵績效指標(KPI)流於表面。近年來,學者或教授要向國科會申請科研經費,前提必須是在國際論文期刊上的曝光度夠高,這樣的KPI,造成許多學者把「寫論文上國際期刊」當做研究目標,進而形成惡性循環:有足夠曝光度就能申請經費,經費用來寫論文維持曝光度,才能繼續申請。

當科研經費淪為「寫論文上國際期刊」的資源,造成的後果就是「台灣科研成果與產業連結度太低」,台大電機系教授、現任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陳良基,以數據佐證這樣的說法!

從近年各大學「育成中心智財收入」及「新創公司家數」等兩個指標來看,就能清楚看見台灣科研預算虛擲的結果。根據教育部大專院校產學合作績效評估調查顯示,○九年政府資助國立大學的研發經費高達二六八億元,當年度所創造的智財總收入才三億元,投報率為一.○二%,遠落後於美國六.七%。

至於在新創公司部分,○九年進駐或未進駐各大學育成中心,有技轉新創公司共三十九家,這與○八年美國各大學孕育有技術授權的新公司達五九五家相比,「正足以凸顯台灣科研成果與產業鏈脫鉤。」陳良基說。

為改善現狀,經濟部已初步確定科研預算運用的調整方向,未來提出申請的計畫,若能夠做完整的專利布局規畫,將優先處理。林欣吾認為,經濟部的調整方向正確,但就像政府長期以來許多產業升級轉型計畫一樣,最怕的就是空有口號,沒有執行。

為重建台灣智財布局,經濟部無論如何已經跨出一小步,但國家科研經費究竟應該怎麼重新配置與運用,其實需要更宏觀的全盤調整。

台灣科研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大學科研產業化價值現況

類別

智財收入 創新企業家數

智財總收入(億元)

智財總收入占大學研發經費比率(%) 進駐育成中心有技轉新創公司數(家) 進駐育成中心無技轉新創公司數(家)未進駐育成中心有技轉新創公司數(家)公立大學(36) 3.00 1.02 17 286 22 合計(165) 4.74 1.04 62 71266

參考指標:

美國2008年 智財收入占研發經費6.7% 2008年美國大學孕育有技術授權的

新公司有595家

資料來源:陳良基教授,大學科研產業化與價值創造(2009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653

兩大織襪巨人 竟是社頭養大的

2013-04-01  TCW
 
 

 

我們這小鎮,小歸小,名車還不少。」我們坐在別克 (Buick)車上進入浙江大唐時,駕駛這樣介紹著。

年產值是社頭三十五倍發貨、找原料和客戶一個鎮搞定

二○一二年十二月十八日,細雨夾雜雪花中,我們抵達這全球產值最大的襪業聚落──浙江省諸暨市大唐鎮。全球每十雙襪子,至少有三雙來自這裡。

駕駛謹先生是襪廠小老闆,他開著自家的別克車,帶領我們來到全球最大、共有四千個店面的原料市場,對面,則是有兩千個攤位的成品市場,「這裡的襪廠,鋪天蓋地!」他形容。

馬路上,每三輛汽車,就有一輛BMW、賓士、奧迪等名車;三輪車、摩托車,嘈雜的穿梭其間。鐵皮屋下的小麵店,滿地殘屑,年輕人擠坐小木凳,一邊大口吃麵,一邊滑動手上的iPhone5。

這新舊夾雜的小鎮,是社頭最可怕的競爭對手。

這裡有全球最完整的織襪上下游供應鏈,想找原料?走進市場一應俱全;想發貨?有來自國際碼頭與外省市的大貨車貨運中心;想找客戶?大唐距離小商品交易中心義烏,僅約一個多小時車程,襪子織好,很快就能在國際買家眼前亮相。

大唐,人口九萬,卻高達二十萬人從事襪業,外來人口超過十萬人,其中多數是跋涉千里、從遙遠省分而來的年輕民工。他們一天工作十二小時以上,一年僅回家一趟,賺取平均每月約新台幣一萬四千多元(編按:本篇人民幣兌新台幣均以一比四‧七計算),且包吃包住,實際收入比社頭女工還多。

大宗襪子競爭的關鍵:原料、勞工、市場。這三者,大唐都比社頭強。

保守估計,大唐連同鄰近十八鄉鎮(均在諸暨市轄內),織襪年產值約新台幣一千七百多億元,是社頭連同附近六鄉鎮的三十五倍。如今,光是大唐,織襪相關工廠有一萬多家,其中,年營收新台幣四億元以上,有六十多家;在社頭,卻只有不到十家。

大唐成為全球最大襪鎮,有段傳奇。

一九八○年前後,一批上海襪廠退休職工回到諸暨大唐,幾人合資買了手搖襪機,用廢紗線織襪子,到杭金公路上賣,當時私營買賣是禁止的,但,為謀生,用籃子掩護,上面鋪菜,裡面放襪子,一個月收入人民幣四、五百元,是公務員十倍以上,吸引大批民眾投入。

諸暨原本務農,不歡迎資本主義,隔壁的義烏,率先歡迎襪子買賣,特別在火車站前開闢襪子買賣區,其後成就被聯合國與世界銀行稱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的義烏市場。

一九九○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台、港襪業陸續從中國沿岸來到這裡。這時,諸暨政府不讓義烏專美於前,喊出口號:「要發財,到大唐來做襪子」,吸引年輕人投入織襪,演變成現在「義烏人賣襪子,諸暨人做襪子」。

二○○一年,「大唐輕紡襪業城交易中心」動工,將生產、交易集於一地,同年,中國織襪出口站上世界第一。當時,大唐嫁女兒,最熱門嫁妝就是襪機,因為機器一開,錢就掉下來,不用擔心女兒過苦日子。

台商司機翻身鉅富社頭耕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社頭台商跨海設廠,賺到機會財,也養出中國前兩大襪廠。

浪莎,中國最大的襪廠,年營收新台幣二十億元,一家就等於全台灣產值的三分之一。其中三成外銷,七成內銷,外銷屬代工,歐美知名品牌包括Puma、耐吉、愛迪達、GAP、J.C.Penny等;內銷則自創品牌,找來台灣明星大S與周華健代言。

二十年前,浪莎總裁翁榮弟曾漏夜在廣州一家來自社頭的台商襪廠門口,排隊買襪子,轉交翁妻在義烏車站旁擺攤。「(家族)一開始在義烏賣襪子,從廣東買襪子,台灣、香港過來的,拿來義烏賣,」翁榮弟接受採訪時回憶。

夢娜,中國第二大襪廠。老闆宗谷音曾是上述台商的司機,中國改革開放,宗谷音離開這家台商創業,成為襪廠老闆後,回頭買下前老闆那輛熟悉的賓士車,甚至還學前老闆在車內蹺腳模樣。

如今,這家台商規模大縮,在社頭還留有醒目的廣告牆,但工廠已無蹤影。一位義烏台商形容:「耕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這裡不但讓司機變鉅富,更是窮人翻身的天堂。

原在鄉下當農夫的蔡如東,成為知名內銷品牌東方緣老闆。碼頭裝卸工人顧伯生設立日盛紡機,從事二手襪機買賣,夫妻各擁一輛BMW、奧迪名車。

八○後女老闆怕被淘汰邊開加工房,邊發展紗線新事業

來自湖北土家族苗族自治區、三十三歲的楊艷,和另一半十年前來到義烏,在社頭台商的原料工廠上班。三年前,一位襪廠老闆告訴她,手工對目(手工縫合襪子)訂單做不完,請她開加工房,她找來六位年輕女工,買了十台二手機器,在大唐創業。

三年後,女工增了一倍,平均年齡十七到二十四歲。

今年,她打算在原料市場開店賣紗線,因為,「萬一那邊出事,還能發展另一邊。」

她有高度風險意識,「我失敗,一大家子就失敗。」

五十歲大戶拚升級做開發搶日本訂單,還學日式管理

在大唐安身立命後,她家鄉的父母、公婆、親戚,都跟著她來到這裡。八○後的她,有著超齡的成熟,抓住代工需求,也為轉型原料商做準備。

戚國才,現年五十歲,台商扶植起來的代工老闆。二十多年前,夫妻倆從一台織襪機開始創業,時值社頭少數老闆外移中國,將部分訂單分給大唐當地代工,戚國才就是其一。

其後,他以女兒名字為名,成立佳能襪業;如今員工三百八十人,平均年齡僅二十三、二十四歲,年營收約新台幣九億元。這在社頭可列為前五大,這裡卻只算中型廠商。

戚國才外表比實際年齡大,織襪老闆不論在哪國都一樣操勞。要持續領先,須有獨門功夫,這在全世界也都一樣。

他的專長是原料,被稱為「大唐最懂原料的老董」,他不用儀器,而用摸、咬,能辨識數百種原料,他也重視創新,就算沒訂單,仍敢砸大錢實驗新原料、新樣式,一年打樣費新台幣千萬元,「要開發客人想不到的新東西,才有錢賺。」他說。現在,他不只接台商單,曾在社頭下單的日本中價位品牌Tutuanna,也出現在佳能。他身邊常圍著上下游襪業的人,等著他的新點子。

但他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就是管理。二十五歲女兒戚佳能,浙江科技學院畢業,原考進中國農銀,不忍父母操勞,回家幫忙,父親派她到日本襪廠學管理,她眼界大開,準備引進日式管理,她坦言:「這裡還有很多地方可改。」

站上世界第一後,居安思危者很多。

「全世界夜市襪,都被中國占據了,這是賺小錢,等台北一○一都賣大唐襪子,才真正賺大錢!」顧伯生說。中國不能滿足現狀,小商人都知道。

另外,低價襪門檻低,中國工資又持續上漲,大唐聚落轉型壓力不小。

國內,面對逐漸崛起的內陸、北方省分,例如吉林省東北織襪園區;國外,印度、孟加拉、土耳其、巴基斯坦、越南、印尼,則以原料生產國或低勞動成本取勝。「哪裡便宜,哪裡質量好,歐美買家,就會往哪裡去,」翁榮弟坦言:「我認為(中國)不能太驕傲。」

「大唐像下午三、四點的太陽,社頭是太陽已下山。」一位業者憂心的說。

原來,全球市占率五成的霸主,身後也有敵人。於是,有人往原料發展,有人發展品牌,有人強化管理,拉大與敵人的差距,以免在激烈競爭中出局。

離開中國前夕,一位在兩岸與東南亞都設廠的台商,對我們語重心長的說,「社頭要跑給中國追,要繼續跑,不斷的跑!」

【延伸閱讀】17歲女孩vs. 70歲阿嬤

三百五十二天採訪裡,不管飛到哪個國家、走到哪個工廠,我拿到襪子,第一件事,總會摸摸那條線。

這條線,是襪子唯一的一條線,位於腳趾頭上方。從來沒想到,這簡單的線,竟能養活這麼多人。

在台灣社頭,我看到一位七十歲阿嬤的奇技,她戴著老花眼鏡,手指靈巧的將襪子一線一線扣進滿布細針的圓盤機上,再將開口縫合,那是一雙賣兩百元的高檔襪。用手工縫合,那條線幾乎看不到,機器自動縫合,那條線很清楚。當天,才剛看完阿嬤的工夫,我就碰到一家襪廠老闆,他興奮的告訴我,他訂了五台義大利無縫機台,襪子織好,那條線也能自動縫好,接近手工縫合的細緻。

腦海浮現,阿嬤沒了工作,圓盤機靜止不動的畫面;阿嬤永遠不會知道,她的工作,是被誰搶走的?

在中國大唐,我看到一群十七歲女孩,和七十歲阿嬤做一樣的事。她們離家千里,到外地討生活,每天工作十二小時,月休兩日,農曆年才由老闆娘夫婦帶回家鄉,人、薪水一起交給父母,有些女孩想家,就在機器上面寫著:「好想回家。」

然而,中國工資持續高漲,義大利機器也漂洋過海來到中國,正虎視眈眈,等著從小女孩手上搶下工作。

兩百多年前,瓦特的蒸汽機帶動英國工業革命,至今,工業革命仍在各角落上演。低價搶走高價的工作,機器搶走人的工作,稍不留意,就無法生存。殘酷的淘汰賽,永不止息。(文●賴寧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27

做好節稅規畫 少報就是賺 報稅季將至 兩大重點幫你省很大

2013-05-06  TWM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多一件事情要處理,那就是報稅。今年報稅有哪些更動、或者要注意的事項?而談到報稅,就會講到節稅,特別是高資產族怎麼聰明節稅?掌握兩個重點就可以省很大。

撰文‧施禔盈

又到了五月的報稅季節,有點擾人,但卻也存在合法向政府「A」錢的機會,報得好、報得對,你可以降低稅率,達到「少報就是賺」的目標;相對來說,如果不會報、又沒有做任何規畫,那麼,你就會被政府「A」很大。

舉例來說,李先生年所得五百五十萬元,按照「規矩」把免稅額、扣除額全數扣除後,所得淨額仍有四百六十萬元,今年稅率不變,初步試算,李先生需要繳交的綜所稅為一○六萬五千六百元。

但如果李先生懂得節稅「撇步」,讓所得淨額降至四百二十三萬元,就可以把高高掛的四○%稅率往下降一級至三○%,如此,李先生要繳交的綜所稅就變為九十一萬七千六百元,現省近十五萬元。

國際理財規畫顧問公司執行長李雨珊表示,高資產族群的收入來源通常偏重「理財」所得,包括租金、股利、財產交易所得及利息,面對所得稅申報時,這四項來源如果有做適當的安排或分配,就可以有效節稅。怎麼做?可以從以下兩大重點著手。

重點一:做好所得面的分配很多高資產族喜歡買屋出租,此時會發生「租金所得」,如果個人的綜所稅適用稅率是四○%的話,當然稅負不輕。懂得用公司名義去買商辦,也是賺取租金收入,但因為房子是公司的固定資產,而該資產所發生的相關費用,例如貸款利息、手續費、房屋稅、地價稅、修繕、裝潢費用、折舊費用……,皆可列入「費用類科目」與收入相抵,倘這些費用高於租金收入的四三%(此為房屋租賃所得在綜所稅中的標準扣除額),這樣一來,用公司名義買房地產就會產生節稅效果。

另外要提醒的是,因為房屋相關費用最大筆的部分會是貸款利息,所以就算資金充裕,但為了節稅,買房地產最好還是運用貸款的方式來辦理。

再看股利所得部分,該怎麼安排?李雨珊表示,這牽涉到是否參與除權息的策略,一般來說,傳產股很多都有高殖利率特性,可扣抵稅額也偏高,在一七%至二五%之間,所以如果綜所稅稅率落在三○%或四○%的高資產族,就不建議參與除權息,可能得以賺價差為主。

至於財產交易所得方面的安排,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去設立一家投資公司,然後把個人理財的部分,轉移到投資公司來做,這是因為公司稅率最高一七%,但是個人綜所稅稅率最高卻達到四○%。

利息部分,很多有錢人習慣把大筆的金錢放在銀行,但只要利息所得超過二十七萬元就要課稅,而如果適用的又是三○%或四○%的高稅率,要繳交的稅負當然高。

因此,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部分的金錢轉買保險商品,除了不用課稅外,又不用面臨二代健保補充費的問題,加上保險商品的利率一般來說都比銀行定存來得高,要真的細算相關收入,保險商品確實賺得比較多。

只是保險商品通常都要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如三年或六年,因此,得做好資金分配,不要把短期會動用到的資金,統統轉買保險商品。反正只要做好配置,就可以讓資金的使用效率大幅提高,並且也能達到節稅的目的。

重點二:做好所得發生規畫如果李先生的適用稅率為四○%,但已經有工作收入的子女,適用稅率只有一二%,李先生便可以將一些所得來源轉移至子女名下,也就是讓部分所得「發生」在子女身上,這樣,就可以一二%的稅率來繳交稅負即可。

不過,這部分究竟能否安排,關鍵還是在有沒有子女,並且子女的收入不高,才會產生效益。

最常見到的作法是,利用每人每年可享最高二百二十萬元的贈與免稅額度(父母親加起來共四百四十萬元),贈與給孩子。建議贈與孩子股票或現金,這樣未來產生股利所得或是利息所得時,因為此部分所得發生在子女身上,就可以用較低的稅率來申報綜所稅,自然可以達到節稅的效果。

事實上,只要做好所得面的分配,以及所得發生的規畫,有很大的機會把稅率降級,例如李先生只要把部分的股票轉移到子女身上,並且用公司名義買入房地產,那麼,股利所得與租金所得馬上可以大幅下降,所得淨額一下滑,那麼,原本四○%的稅率就會下調至三○%,達到「少報就是賺」的目的。

101年度綜合所得稅稅率及級距級距(元) 稅率(%) 累進差額(元)0~500,000 5 0 500,001~1,130,000 1235,000 1,130,001~2,260,000 20 125,400 2,260,001~4,230,000 30 351,400 4,230,001以上 40 774,400 備註:102年5月報稅適用。 資料來源:國稅局2013年你一定要知道的報稅重點

◎軍教人員首次報稅

老師與現役軍人今年首度報稅,估計約有30萬人受影響。

◎扶養親屬放寬,多養一人節稅4,100~32,800元今年報稅,納稅義務人其他親屬或家屬,只要是未滿20歲,或滿20歲以上而因在校就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確定是受納稅義務人扶養,且與納稅義務人同居一家者,都可以列報減除免稅額(之前的規定有「未滿20歲或滿60歲以上無謀生能力」的年齡限制)。舉例來說,同居男女朋友等非親屬關係的同居人,只要符合條件,也可列報免稅額的扶養對象。但要特別提醒,雖然所得稅申報扶養親屬放寬,國稅局可是用嚴格的標準在查核。

這樣一來可以省多少稅?財政部表示,納稅義務人適用的綜所稅稅率不同,每增列一名扶養親屬,可節稅4,100~32,800元不等。如果以稅率12%的家庭計算,每多扶養一名「其他親屬或家屬」,可少繳9,840元稅金。

◎售屋所得調高,賣屋族加稅財政部持續調高直轄市部分地區的售屋所得率,台北市更首次按房價與漲幅「分區課稅」,大安、信義、中正及松山四個豪宅林立地區,被列為「一級重稅區」,售屋所得額比率調為房屋評定現值的48%,全台最重。5月報稅時適用,售屋人要注意。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5歲以下子女每人25,000元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自102年申報101年度綜所稅開始適用。但注意此項目有排富條款,並非人人適用。

來自大陸的所得到底要不要報稅?

前往大陸工作領有人民幣,這部分到底要不要報稅?「很多人以為大陸賺得的人民幣是境外所得,錯了,這部分屬於境內所得,既然是境內所得,當然在報綜所稅時要納進來。」國際理財規畫顧問公司執行長李雨珊提醒。

只不過,在大陸當地已繳的稅額是可以扣抵的,舉例來說,王先生在大陸工作,年所得20萬人民幣,在當地已經繳交了45%、9萬人民幣的稅,申報綜所稅時,王先生把大陸的收入來源納入,這一納入,原本應繳交3萬元的所得稅,暴增至15萬元。不過,因為王先生已經在大陸被扣繳了9萬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約40萬元)的稅,因此可從應納稅額中扣抵,也就是只要繳交原本該繳的3萬元所得稅即可。

李雨珊解釋,由於大陸當地的所得稅率比台灣要高出一截,所以誠實申報就好,因為其實都可以完全扣抵。否則哪一天將人民幣匯入台灣,等於是在告訴國稅局你有人民幣資產,國稅局會來查詢,這樣,只是徒增麻煩而已,倒不如自己把人民幣收入老老實實列入所得中。

理財達人的報稅術

每到報稅季節,人人頭大,不想面對,但定期定額教母蕭碧燕卻總是可以把這件事情快速解決。原來,她有個十多年來的好習慣,而這個習慣極為簡單,「每年我都會準備一個A4的牛皮紙袋,上面寫著XX年度報稅資料,然後只要拿到與報稅相關的單據,例如醫療、捐款、孩子的註冊費收據等,就隨手往這個牛皮紙袋裡放。」所以,蕭碧燕從來不需要為「找尋」單據而苦惱,報稅對她來說不過是敲敲計算機加總一下的事情,輕而易舉。

而且蕭碧燕還有個「清倉」習慣,「當牛皮紙袋放的單據越來越多、整個紙袋越來越胖時,我就會把所有單據倒出來,然後分門別類黏貼在A4的回收紙上,這樣的動作,大概一季會有一次吧!」除了不讓報稅瑣事搞得一團亂之外,蕭碧燕有一個節稅之道是大家可以仿效的。因為蕭碧燕的父親領有殘障手冊,子女間誰扶養了父親,就有較高的扣除額可用,由於家中7個小孩,蕭碧燕的收入相對較高,如果讓她申報扶養,可節稅的空間較大,所以幾個姊妹就商量好,由她來申報扶養親屬,而省下來的錢,之後再轉回給父親。「合法節稅是權利,大家應該善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75

實驗室查不到 食品檢驗兩大漏洞

 

2013-06-10  TCW  
 

 

問題澱粉風波延燒,衛生署要求販售粄條、肉圓等八項產品的業者,六月一日起須在店家明顯處張貼檢驗報告,證明「未檢出」順丁烯二酸。

當政令一下,經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簡稱食管局)公告可檢測順丁烯二酸的十八家實驗室都忙翻了。

走進全國公證檢驗公司(編按:全球第二大產品檢驗、認證機構,規模僅次於SGS)的食品衛生檢測實驗室,入口旁桌上擺著幾包透明夾鏈袋,裡頭裝著被搗碎的澱粉製品,等放入試管後,加入試劑均勻混合,震盪三十分鐘後、靜置兩小時,讓澱粉內各類物質分離,再與順丁烯二酸溶液分別放入儀器比對,如果兩者檢測結果吻合,就代表送驗產品可能含有問題澱粉。

出具合格證明為何出包?》

但經過這些程序出具的報告,卻仍有兩大疑慮,難以確保消費者食品安全:

一、送驗樣本和售出產品,不見得是同一批貨。》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黃淑德就質疑,店家自主出示檢驗報告,也許暫時降低消費者疑慮,但衛生署和檢驗機構都無法保證,廠商送驗的澱粉和賣給下游業者的是同一批,這也讓檢驗淪為形式,就像名記豆花即使有合格報告背書,卻仍遭驗出含超標順丁烯二酸。

二、只能檢驗「已知」添加物,無法防患未然。》

目前,食管局「正面表列」可用的食品添加物逾八百種,實驗室每次只能檢驗其中一種,或同類型數種,判斷是否違反使用標準。因此,若是廠商沒有要求檢驗的添加物一有問題,或像塑化劑、順丁烯二酸等化工原料,因為不在表列範圍內,事件爆發前,根本無法驗出,「我們也很希望一掃描就能知道,但這些從未出現過的,以前根本想不到它會被拿來用,也沒有方法檢驗。」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呂廷璋坦承。

如果通過檢驗也不能保證吃得安心,那食品安全該如何把關?呂廷璋認為,要求業者出示報告只是應急做法,主管機關應持續稽查上游化工廠、食品廠,管控工業原料流向,避免它再流入市面,讓下游攤商、消費者遭受池魚之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713

兩大關鍵字 造就這波霜淇淋熱潮

2013-08-26  TWM
 
 

 

夏天一向是飲料與冰品旺季,尤其今年,台北更出現百年來高溫,全台籠罩在一片酷暑之下,「熱商機」持續延燒,也燒出了一陣「霜淇淋旋風」。

這股旋風,從名店開始,先是位於台南的蜷尾家,大排長龍的隊伍常把小巷擠得水洩不通,還要發號碼牌,平均等一個小時才能買到;接著,高雄的米格手作甜食、台北永康街8%ice冰淇淋專門店,每一家都引來不少排隊人潮。現在,就連全家便利商店也加入戰局,只要是有設霜淇淋機的門市,立刻成為排隊熱點。

霜淇淋出現在台灣,已經有超過四十年的歷史,為何今年突然暴紅?而更有趣的是,這些知名店家和便利商店,背後的供應商,竟然統統都一樣!

全家便利商店於今年三月悄悄的推出霜淇淋,目前只有一百家門市有販售,在幾乎沒投入任何行銷資源下,卻得到市場熱烈反應,讓其他超商業者拉高警報,甚至準備跟進。一位通路業者觀察,一旦便利商店業者全部搶進這市場,就可能引起產業結構變化,甚至改變消費者習慣,「就像當年的現煮咖啡一樣。」

關鍵字一:日本第一獨家口味結合日式風格

「重點在於四個字,就是『日本第一』!」大昌華嘉飯店暨餐飲設備事業處副總經理邱慶德說,過去台灣的冰淇淋與霜淇淋機器,多以歐美系品牌為主,如該公司主要代理美國品牌Taylor,在國內市場約有近七成市占率,麥當勞、漢堡王、新東陽、義美,都是其客戶。

而這一次,全家高掛著與日本第一冰淇淋品牌Nissei(日世)合作的旗幟,成為吸引消費者關注的主要原因。蜷尾家、米格、8%ice冰淇淋專門店,用的也是這個品牌的機器,加上各家各自的獨家配方與口味,打造出不同於以往、具有差異化的商品。

東方線上行銷副總監李釧如分析,台灣人對日本的東西,尤其是食物,本來就有好感,加上台灣人去日本旅遊的人也多,大家到日本吃過「日式霜淇淋」之後,回台也會想找相同的東西。

代理Nissei的義薩國際董事長陳安守說,日本的機器機台較小、使用過程也比較安靜,適合小店和便利商店。過去以代理義大利品牌為主的他,四十年來從沒像現在這樣被訂單追著跑,現只希望日方的工廠生產能夠再快一點。

日本,就是這一波霜淇淋商機崛起的關鍵字。全家甚至連霜料也是用Nissei的配方,再交由國內生產杜老爺冰品的皇家可口公司代工製作;蜷尾家老闆李豫,雖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人,從店名到店裝潢也都走日式風格,拉高與日本的關聯度。

關鍵字二:鬱金香杯整體賣相佳、食用方便

這些名店與便利商店,第二個共同點,就是都使用了鬱金香花型杯的甜筒。這也是造成這股熱潮的推手之一。全家表示,鬱金香花型杯讓霜淇淋商品整體的賣相更佳,更能夠引起話題。李釧如也說,「小花的造型讓霜淇淋比較不容易滴下來,增加食用的方便性。」

因為蜷尾家當初開店就決定要賣高單價霜淇淋,所以李豫希望找特別一點的餅乾杯來相稱,他曾經在日本看過花型杯,但在台灣卻遍尋不著,最後才打聽出,全台灣居然只有一家工廠生產。今年七月,霜淇淋開始竄紅時,這款甜筒還一度全台缺貨。

製造鬱金香花型杯的嬅妮食品公司董事長傅仁傑,從事甜筒生產已約莫三十年,同樣是第一次有這種被訂單追著跑的經驗。

以研發力擺脫低價競爭突破傳統才能找到新藍海

因為甜筒的市場需求不大,產品又特殊,需要專業機器才能夠大量生產,在台灣主要只有三、四家工廠生產,其他多屬家庭式、手工製作。傅仁傑三十年前也是從家庭工廠起家,規模逐漸大了以後,才開始投資生產的機器設備。

傅仁傑說,甜筒只是霜淇淋的配角,不受重視且利潤不高,以最普通的威化杯來說,一個售價大約一塊錢,利潤只有兩毛錢,「如果量一大,價格還要再砍。」

產品利潤薄,生產成本卻不低,一台生產機器動輒上百萬,又有淡旺季問題,如果量不夠大,做得不夠久,很難撐下去。

但,就因為各家都追求量大,產品差異度又不高,到最後很容易演變成價格競爭。為了提升競爭力,擺脫低價競爭,傅仁傑不斷研發,從材料和形狀去創新,目前工廠已能提供十多種不同造型產品。

這次的鬱金香花型杯,就是他參考國外案例,自行研發設計,再請日本設備廠商開模訂做,造價高達八百多萬元。

嬅妮的大盤批發商年晃企業董事長李啟昌說,這是一個很小的市場,沒什麼大商機,又是非常傳統的產業,大家幾乎都照著現有的樣子去做,很少人會去想要有所突破。

所以,當業者們都想要找特別一點的甜筒杯時,很自然就全部找上嬅妮。這次,市場被炒熱,尤其便利商店一腳跨入,更讓需求量大增,供不應求。「沒辦法,全台灣只有他有,現在不夠分,還只能配給一定的量,其他就用方型杯筒替代,」李豫無奈的說。

而傅仁傑目前已經籌畫再設立新廠、買新機器,以消化接下來更多的訂單量。

過去霜淇淋多被視為副食,如今配角變主角,名店效應加上便利商店連鎖普及力,讓這一股霜淇淋熱潮,再推上高峰。這證明了,即使是一項引進台灣超過四十年的老商品,加入了新元素以後,也能夠再度擴大市場規模,創造新市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541

980億貿易救濟金 背後兩大灌水真相


2013-09-09  TCW  
 

 

「從社會進步的觀點,假使我今天可以選擇,我不會做這樣的事情(指ECFA相關的預算執行)。」說這話的人,是一位經濟部官員;過去三年,他實際執行因應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產業衝擊的預算。

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想?

三年前,兩岸簽署了ECFA,政府為了降低民間反彈,推出了總額九百五十二億元的「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以下簡稱因應方案,該方案不限於兩岸貿易);最近,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也遭到強大阻力,經濟部擬將因應方案加碼到九百八十億元,甚至「不排除加到千億元規模」。

事實上,這個以十年為期的因應方案,實施至今,總計編列的預算約二百億多元,僅占總額兩成多;其次,這筆預算的執行效益恐怕也是個大問號。

我們發現,這套因應方案有兩大騙局。

騙局一:預算灌水有近九成,根本是既有業務魚目混珠

官員們在宣傳ECFA、服貿協議時,不斷提及政府「準備好九百五十二億元」來因應衝擊,好像政府已經拿出一筆「安心錢」,弱勢產業將獲得大筆資金協助。

然而,經濟部早在三年前對立法院的報告中,就開宗明義寫著「本方案措施向為政府持續推動事項」,說白一點,原來,這方案就是把經濟部、勞委會既有的產業、勞工協助措施包裝進來,以免預算總數「不夠看」。估計近九成預算都是既有業務。

為什麼說,政府可能擔心數字不夠看?根據因應方案的規畫,從產業「可能受影響」、「受衝擊」再到最後的「受損害」,共分為三個實施階段。政治大學國貿系教授施文真指出,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範下,各國可以在產業因開放進口「受損害」時,透過廠商的主動申請、依法定程序認定損害情形後,允許政府採行一定的補救措施(例如,課反傾銷稅等)。但所謂「受衝擊」、「受影響」的用詞和定義,應該是為了這個方案特別設計,不在WTO範圍內,故政府可有較大的自行運作空間。

在九百多億元的金額中,預計花在第一階段「受影響」產業的錢最多,有五百二十四億元;「受衝擊」產業為三百五十三億元;WTO架構下的「受損害」產業救濟經費,則估列七十五億元。顯然,如果只按照一般貿易救濟的做法(即「受損害﹂產業救濟),政府喊出來要救產業的經費還真的會「不夠看」。

三階段措施,卻僅一項實際執行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主張,外界不要把重點放在錢花得多或少,或者是否拿原有預算充場面,「重點是要給廠商信心,先把一個方案擺在那邊,讓廠商知道有問題的話,有一筆經費在,」他強調如果沒有這個方案,推動自由化的 阻力會更大。

由於目前沒有任何產業符合「受損害」或「受衝擊」的認定標準,因此三年來政府執行這套方案的力氣,都花在「受影響」產業上。哪些是可能受影響的產業?經濟部委託中經院,挑出了毛巾、傘、陶瓷、農藥等十七類共二十二項產品,也就是被認為競爭力較弱的內需型傳產中小企業。

為了要有「新意」,在既有的產業升級、研發輔導措施中,特別標榜「客製化」,例如經濟部技術處行之多年的「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就針對前述二十二項產業來申請的廠商,縮短審查時程、補助款加碼一五%。

「協助產業升級轉型的政策,應該要各產業一體適用,不應該先選出一批貿易自由下的輸家,而且三年來都沒有做滾動式檢討,這很奇怪,」一位參與審議因應方案預算的學者說,他認為第一階段要做的事情,本來政府就有在做了,沒必要特別加碼納入,反而形成資源的重複、浪費。

不但原有補助政策加碼,經濟部為了這二十二項產業,另向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申請每年十億元的新計畫經費,主要是「發包」給中衛中心、紡織中心、工研院等半官方機構「認養」輔導特定產業。

「石材中心人力不足,也不比我們懂陶瓷這一行,結果我們還要去教輔導我們的人,」陶瓷公會總幹事游德二說。產業聚落在西部的陶瓷業,與建材業被政府一同交給遠在花蓮的石材中心輔導,目前業者主要感受到的幫助,只有協助建立MIT台灣製造標章。

前述學者表示,政府為了避爭議,通常不會把預算直接交給廠商,因此最好方式就是委託給半官方的財團法人,「他們怎麼做輔導?不外去看工廠、提供諮詢??光是交通費,加起來就可以買好幾部車子。」

游德二認為政府沒有抓到重點,陶瓷業現在最缺的是人才,但勞委會委託學界培訓原有員工,「短期間做完一個case就沒有了,不如撥款給鶯歌高職做持續性的獎學金,例如數位印刷、藝術設計方面,是陶瓷業升級最需要的人才,但現有教育體系卻無法支援。」

騙局二:績效灌水18億信用保證,卻列459億當成績

在政府特設的ECFA專門網站中,因應方案的績效列得洋洋灑灑,不過仔細檢視就讓人滿腹狐疑了。例如其中「因應貿易自由化融資保證方案」,官網上寫著,到今年五月止,共承作七千六百餘件,政府提供保證金額共約四百五十九億元,協助中小企業取得融資五千餘億元。

二十二項弱勢中小型產業,三年就獲得了那麼多的貸款協助?

依據經濟部所提供給立委的因應方案各項經費明細中,「提供中小企業融資信用保證」的預算,三年來,合計只有十八億三千萬元,四百五十九億,數字從哪裡來?

再核對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的年報,原來,ECFA官網恐怕是把二○○九年「振興經濟方案」以來,提供給所有中小企業的專案貸款,也「歸功」因應貿易自由化方案了。

除了預算和績效灌水的問題,站在整體的立場,政府到底該不該花錢「輔導弱勢產業」?

回到一開頭那位經濟部官員,他的感想是,「你今天會變成弱勢產業、變成沒有競爭力,不是因為簽了貿易自由化、在這兩、三年才造成,社會在進步,你如果沒跟上,本來就應該挪出空間給更有附加價值的產業。」

不過,這並不表示政府對於無效益產業的勞工就應該袖手旁觀,「但是,去處理這一塊的應該是社會福利政策,而不是我在做的產業政策,」他說,包括受經濟部委託的研究型財團法人,原來成立的目的並不是要輔導產業,而是要做更高階的研發引導,「結果今天把他們的戰力全部拉到沒有附加價值的工作,對國家也是損失。」

【延伸閱讀】980億安心錢,淪為「芭樂票」?

膨風:87%額度,拿舊業務充數「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預算共980億

舊業務匡預算用途:中小企業信用保證、技術研發補助、協助拓展外銷市場、勞工就業訓練等857億(占87%)

新計畫拚輔導用途:推動MIT台灣製造標章、由半官方財團法人認養建材、製藥、紡織等產業輔導計畫等 95億(註1)

服貿再加碼用途:尚在研議、規畫28億

掛蛋:大編預算,等嘸廠商來申請

第1階段→受影響產業選定17類22項進行輔導2010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28.5(註2)2011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40.9/372012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40.7/37.42013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35.3總計:145.4

第2階段→受衝擊產業出現進口異常增加時,針對受衝擊的內需產業提供更多輔導2010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02011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26.5/02012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24.2/02013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13.5總計:64.2

第3階段→受損害產業由廠商依「貨品進口救濟案件處理辦法」申請損害救濟2010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1/02011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1/02012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1/02013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1總計:4

註1:新增措施預計每年10億元,故本表以此推估占總數比率,但預算數已逐年減少註2:ECFA為2010年6月簽訂,本方案該年度預算未循正常程序編列,未知預算執行數資料來源:立委陳其邁辦公室 整理:田習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170

兩大巨頭聯手決鬥阿里 京東的矛,騰訊的盾

http://www.infzm.com/content/98870

騰訊和京東,這兩個在電商領域死磕多年的對手,竟然走到了一起。這是因為時代變了,戰場日漸從電腦轉到手機等移動設備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賽跑,雙方都急需聯盟,共同面對強大對手——PC時代的電商老大阿里巴巴。

兩強聯手,給阿里帶來了一個可怕的後果——騰訊提供移動渠道和給養,京東衝鋒陷陣,如同一矛一盾,攻守兼備。

「電商生態圈」崛起

聯盟京東後,騰訊「電商生態圈」正在悄然「全面合攏」。這個生態圈周邊有搜狗、大眾點評、京東、藝龍、同城網等騰訊系企業「拱衛」。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騰訊公司董事長馬化騰和京東商城董事長劉強東的聯手驗證了這句商場格言。

2014年3月10日早上八點多,包括南方週末記者在內的IT記者們,收到了京東商城公關部員工在微信上的留言。此前京東內部已經發出禁止令,要求不能使用QQ和微信作為工作溝通工具,改用網易的易信。這次京東公關破例使用微信發佈信息,IT記者們都猜到了是和騰訊的合作敲定了。

果不其然,兩公司宣佈,騰訊把旗下全部電商資產轉讓給京東。其中,騰訊旗下最值錢的電商資產易迅網,前期先轉讓給京東一部分股份,京東未來有權全資控股易迅網。

同時,騰訊還將支付京東2.15億美元。作為回報,京東增資擴股,發行15%的新股給騰訊。等京東上市的時候,騰訊還將購買京東5%的股份。

消息發佈正值全國兩會期間。此前,馬化騰以腰椎舊患復發,需遵醫囑休息靜養為由,缺席了兩會。

對馬化騰來說,過去的2013年在移動戰場跟阿里巴巴競爭激烈。其中移動電商是主戰場。在該戰場,騰訊處於守勢,京東則對阿里巴巴展開凌厲攻勢。拉攏劉強東,馬化騰有望在移動電商領域扭轉戰局。

「騰訊現金充沛,彈藥充足。而且有微信支付這個移動電商的利器,可謂武器先進。但兵甲不強,雖然騰訊電商團隊這幾年進步很大,無奈電商格局已定。騰訊連京東都沒打敗,談何撼動阿里,所以騰訊選擇理性放棄在電商單打獨鬥的策略。」一位要求匿名的電商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根據易觀智庫發佈的《2013年第4季度中國B2C市場季度監測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第4季度,天貓以49.7%列B2C市場第一位。京東的市場份額是19%,騰訊電商佔7%。

京東和騰訊的聯盟,讓京東的市場份額上升到26%。尤其是在自營B2C市場上,京東和易迅的市場份額加起來高達47.2%,再加上騰訊旗下的其他電商資產,中國自營B2C市場半壁江山被京東拿下。

「京東的優勢在一二線城市,在三四線城市,依然是淘寶和天貓的天下。」上述匿名的電商人士認為,聯手騰訊將讓京東在核心城市的優勢更加明顯。同時,憑藉素有「屌絲之王」稱號的騰訊在三四線市場的龐大用戶群,京東有機會在阿里電商的根據地(三四線城市)形成真正的威脅。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莫岱青分析,聯盟京東後,騰訊「電商生態圈」正在悄然「全面合攏」。這個生態圈周邊有搜狗、大眾點評、京東、藝龍、同城網等騰訊系企業「拱衛」。有了京東後,這個生態圈更加完整,包括C2C、B2C、團購、生活服務、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移動電商、O2O等,更有實力與阿里展開競爭。

京東歷次融資額及融資價格以及京東近年各項運營數據。 (李伯根/圖)

騰訊的妥協

劉強東起初因為騰訊要求的股份太多而不願意合作。最終騰訊妥協,將入股比例縮減到20%。

交易宣佈後,騰訊股價沒有上升,反而下跌,這並非市場不看好交易,而是因為交易提前被大肆宣揚,利好早已被釋放乾淨。此前一個月,騰訊市值上升兩千多億港元。以至於有人說,涉嫌消息被提前洩露甚至是內幕交易。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預測,與騰訊結盟後,京東上市估值約在90億到130億美元之間,較此前京東向美國SEC遞交IPO申請時的80億-100億美元,提高了10億-30億美元。

對於交易細節,騰訊和京東方面均保持緘默。

京東和騰訊要合作的消息已經流傳半年多。持有京東11.2%股份的俄羅斯投資機構DST公司對外媒透露,騰訊和京東曾經在2013年年中展開談判,商討騰訊出資入股京東之事。

據一位接近這場交易的匿名投資人告訴南方週末記者,2013年年中的談判,雙方差距太大,不歡而散。

到了2013年10月份,騰訊遭到阿里巴巴和京東的封殺,騰訊和京東再次溝通。當時京東部分小股東支持引入騰訊的投資,但最終遭到劉強東的反對。原因是當時騰訊方面提出的方案是佔股要超過30%,而且最好是複製騰訊和搜狗的合作模式:2011年3Q大戰之後,騰訊提出開放戰略。三年來,在這種開放戰略下,騰訊開始處理旗下一些發展不好的業務,比如搜搜。2013年9月,騰訊以4.48億美元入股搜狗,持有搜狗36.5%的股份。此外,騰訊將旗下搜搜等資產轉給搜狗。

上述接近這場交易的投資人透露,劉強東起初認為騰訊要求的股份太多而不願意合作。最終騰訊妥協,將入股比例縮減到20%。2014年2月中旬,雙方基本敲定合作意向。

接下來的談判細節,主要圍繞騰訊電商人員如何安置展開。焦點是員工待遇等問題,花費了很多時間討論,最終形成一個大的原則:騰訊和易迅員工的薪酬福利不會降低。

從3月初開始,騰訊電商部門的人事轉崗全部凍結。自願離職的員工補償六個月薪水,願意去京東的全部和京東重新簽工作合同。為了更好完成整合,京東和騰訊成立了一個融合委員會來協調整合工作。

入股京東並不意味著騰訊放棄電商戰略。馬化騰在3月10日的內部郵件中表示:騰訊將繼續通過公眾號體系,把基礎電商能力賦予廣大的商家(包括O2O商家),構建新的移動電商生態圈。同時,騰訊將繼續經營虛擬商品電商業務,並全力佈局生活服務類O2O業務(Online To Offline,是指通過互聯網結合線上與線下的商務機會)。

300億何必死磕1000億

「一個300億交易額的電商平台為何要死磕1000億交易額的平台,而不是聯合起來去迎接更新的格局、挑戰更大的目標?」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莫岱青認為,這幾年騰訊電商戰略清晰但乾貨較少。

騰訊做電商比淘寶網只晚了兩年,卻一直進展不順。

2005年,騰訊成立拍拍網,跟淘寶一樣做C2C電商業務。拍拍剛成立時,淘寶本來是打算開始收費的。為了壓制拍拍,淘寶在拍拍成立後一個月就宣佈免費三年,並在2008年宣佈永久免費。

2008年,淘寶推出淘寶商城(2012年改名天貓),進入B2C領域。一年後的2009年,騰訊也通過成立QQ會員官方店,殺入B2C領域。2010年,QQ會員官方店改名QQ商城。

2011年,騰訊再次推出電商平台——QQ網購,定位跟天貓一樣,屬於平台型電商平台。

2012年1月,騰訊控股B2C電商公司易迅網。易迅當時在上海市場發展很好,騰訊希望通過收購易迅複製上海市場的成功,在一線城市迅速獲得市場份額,並將競爭對手鎖定京東。

四個月後,騰訊成立騰訊電商控股公司,開始理順旗下所有電商資產。騰訊以「QQ網購」作為統一品牌,整合拍拍、QQ商城、易迅網等資源。在「QQ網購」平台上,騰訊佈局了7家大型B2C合作夥伴,易迅網、柯蘭鑽石、好樂買、天天網、1號店、凡客和麥包包。前三家為騰訊直接投資,後四家是戰略合作夥伴。

第二年,QQ網購、QQ商城合二為一成為QQ網購。同時對QQ網購進行升級,對入駐商家進行嚴格篩選,再度提高商家准入門檻,僅保留約30%的最優質商家。

完成本次整合後,易迅業務方向是B2C,類似京東;QQ網購業務方向是B2C開放平台,類似天貓;拍拍網業務方向是C2C,類似淘寶網。

經過數番折騰,騰訊旗下電商業務終於被梳理清晰,但卻怎麼也追不上淘寶和天貓。

2013年10月份,騰訊總裁劉熾平寫了一篇《千億美元下的反思》的內部郵件。在郵件中,劉熾平提到PC電商方面,阿里地位穩固,但在移動電商上騰訊依然有機會。

這封郵件刺激了阿里巴巴,沒過幾天,阿里巴巴宣佈啟動「all in」無線戰略,全面發力移動電商,開始封殺微信。在微信平台上跳轉到阿里平台旗下的商品鏈接全部無效。同時,京東也開始封殺騰訊,棄用後者旗下的支付工具財付通。

蘇寧易購等電商也都推出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工具。一旦這些電商效仿京東,對騰訊的財付通進行封殺,在支付領域完成對騰訊的阻擊,騰訊形成一個電商生態圈的構想就會泡湯。

於是,騰訊高管層跟京東合作開始有了誠意和共識,那就是在電商問題上「自我解脫」。

據騰訊電商控股公司CEO吳宵光3月10日的一封內部郵件,當馬化騰和劉熾平找他探討和京東合作的可能性時,他們三人認為,合作的戰略方向是正確的:一個300億交易額的電商平台為何要死磕1000億交易額的平台,而不是聯合起來去迎接更新的格局、挑戰更大的目標?

「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和行業大格局,僅僅是憑藉移動入口,實物電商是否就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吳霄光在郵件中反問員工。

最重要的是騰訊在物流領域沒有什麼佈局,而京東在物流上是目前中國電商業做得最好的。作為騰訊移動電商的最主要推進平台,微信在2013年8月推出了微信支付,試圖先通過微信建立一個移動電商的生態圈。

正如吳宵光在郵件中所說,騰訊電商要實現上述目標,離不開龐大的供應鏈、物流體系的建設。並不是說騰訊不能獨自做到這些,只是今天行業的格局令騰訊必須變陣,用一種全新的模式去跟時間賽跑。

電商分析師李成功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易迅跟京東合作是遲早的事。就在一週前,噹噹網和1號店達成了戰略合作,而三週前唯品會投資併購了樂蜂網。處於第二集團的電商肯定是非常焦慮的。易迅不跟京東合作,難保不跌出電商第二梯隊陣營。

戰場從電腦搬到移動設備上

「跟騰訊合作之後,騰訊在技術和資金上的優勢是強大後盾,而京東則扮演決戰阿里的長矛的角色。兩家聯手後,對阿里開始形成真正的威脅。」

「如今正從PC時代切換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從在線零售切換到O2O時代。沒有這個背景,騰訊既不會放棄自營,京東也不會急於獲取戰略投資。」電商分析師李成東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騰訊選擇跟京東合作,不僅是對電商業務的再梳理,也是為公司整體戰略服務。

2013年開始,阿里和騰訊在移動電商、移動社交、移動支付、O2O和移動遊戲等領域進行了公開對決。

阿里在社交上推出來往,同時進軍移動遊戲領域。騰訊則通過微信支付來攻擊支付寶。為了打贏這場戰鬥,騰訊把一些非核心業務處理掉,比如搜索。這次跟京東合作,跟處理搜索資產的邏輯一樣,即為了在電商領域阻擊天貓。

2013年底,騰訊提出新戰略:以微信、QQ及公眾平台為基礎,連接人與商品和服務,打造開放、完整、豐富的生態鏈。電商業務需要服務於這個新戰略。

而對劉強東來說,引入馬化騰並不會喪失他對京東的控制。京東招股書顯示劉強東的總持股實際約為23.7%。劉強東持有的B級股每股擁有20票投票權,而其他投資者持有的A級股每股只有1票投票權。

相反,引入騰訊有利於京東佈局移動戰場和渠道下沉戰略的實施。

2014年,京東明確了五大重點:移動互聯網、金融、技術、O2O、渠道下沉和國際化。對京東來說,金融和國際化領域,跟同行處在同步階段。在O2O領域,騰訊2月份剛入股了大眾點評網。取得了O2O領域一個重要的入口,這個入口可以分享給京東。

劉強東曾對南方週末記者說過,京東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一線城市的交易額跟淘寶和天貓差不多了,差距是在二三四線城市。尤其是在四線城市,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京東。

騰訊是出了名的「草根和屌絲之王」,在三四線城市有大量用戶。有了騰訊這個抓手後,京東的渠道下沉將變得相對容易。

過去京東在一線城市的擴張策略主要是依靠廣告換流量。為此,劉強東曾表示2014年京東要在三四線城市做一些路牌廣告。現在看來似乎沒有太大必要了。根據雙方合作協議,騰訊將向京東提供微信和手機QQ客戶端的一級入口位置。這意味著騰訊將給京東輸送巨大流量。

2013年8月,微信5.0上線並推出「微信支付」功能。被業界看做騰訊搶佔移動購物市場的「神兵利器」。跟微信支付息息相關的「掃一掃」功能中,微信既納入了自家的易迅、QQ網購,也納入了友商1號店、亞馬遜、噹噹網、豆瓣等。

合作之後,京東在微信生態圈的地位將提升。目前市場已經有傳聞說,微信的「我的銀行卡」裡,將出現京東的入口。此前,騰訊入股的大眾點評網已出現在微信裡。一旦傳聞屬實,意味著阿里對微信平台電商產品鏈接的封殺,將被京東突破。騰訊在移動戰場上被動挨打的局面將被扭轉,至少是有了還擊之手。

「跟騰訊合作之後,騰訊在技術和資金上的優勢是強大後盾,而京東則扮演決戰阿里的長矛的角色。兩家聯手後,對阿里開始形成真正的威脅。」上述匿名的電商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過去京東和騰訊的電商業務競爭激烈。尤其是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易迅的攻勢很猛,比如在北京,易迅基本是複製京東自建倉儲和限時配送等模式。合作之後,京東在一線市場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

不過,在莫岱青看來,京東和騰訊目前的戰略合作侷限在「實物電商」領域,雙方在虛擬商品(含Q幣充值、遊戲道具點卡、手機充值卡等)、本地生活服務(團購、O2O等)、互聯網金融(理財、保險、貸款等)等非實物電商業務領域的競爭依然存在,如何協調這一問題對雙方都是個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