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980億貿易救濟金 背後兩大灌水真相


2013-09-09  TCW  
 

 

「從社會進步的觀點,假使我今天可以選擇,我不會做這樣的事情(指ECFA相關的預算執行)。」說這話的人,是一位經濟部官員;過去三年,他實際執行因應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產業衝擊的預算。

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想?

三年前,兩岸簽署了ECFA,政府為了降低民間反彈,推出了總額九百五十二億元的「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以下簡稱因應方案,該方案不限於兩岸貿易);最近,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也遭到強大阻力,經濟部擬將因應方案加碼到九百八十億元,甚至「不排除加到千億元規模」。

事實上,這個以十年為期的因應方案,實施至今,總計編列的預算約二百億多元,僅占總額兩成多;其次,這筆預算的執行效益恐怕也是個大問號。

我們發現,這套因應方案有兩大騙局。

騙局一:預算灌水有近九成,根本是既有業務魚目混珠

官員們在宣傳ECFA、服貿協議時,不斷提及政府「準備好九百五十二億元」來因應衝擊,好像政府已經拿出一筆「安心錢」,弱勢產業將獲得大筆資金協助。

然而,經濟部早在三年前對立法院的報告中,就開宗明義寫著「本方案措施向為政府持續推動事項」,說白一點,原來,這方案就是把經濟部、勞委會既有的產業、勞工協助措施包裝進來,以免預算總數「不夠看」。估計近九成預算都是既有業務。

為什麼說,政府可能擔心數字不夠看?根據因應方案的規畫,從產業「可能受影響」、「受衝擊」再到最後的「受損害」,共分為三個實施階段。政治大學國貿系教授施文真指出,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範下,各國可以在產業因開放進口「受損害」時,透過廠商的主動申請、依法定程序認定損害情形後,允許政府採行一定的補救措施(例如,課反傾銷稅等)。但所謂「受衝擊」、「受影響」的用詞和定義,應該是為了這個方案特別設計,不在WTO範圍內,故政府可有較大的自行運作空間。

在九百多億元的金額中,預計花在第一階段「受影響」產業的錢最多,有五百二十四億元;「受衝擊」產業為三百五十三億元;WTO架構下的「受損害」產業救濟經費,則估列七十五億元。顯然,如果只按照一般貿易救濟的做法(即「受損害﹂產業救濟),政府喊出來要救產業的經費還真的會「不夠看」。

三階段措施,卻僅一項實際執行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主張,外界不要把重點放在錢花得多或少,或者是否拿原有預算充場面,「重點是要給廠商信心,先把一個方案擺在那邊,讓廠商知道有問題的話,有一筆經費在,」他強調如果沒有這個方案,推動自由化的 阻力會更大。

由於目前沒有任何產業符合「受損害」或「受衝擊」的認定標準,因此三年來政府執行這套方案的力氣,都花在「受影響」產業上。哪些是可能受影響的產業?經濟部委託中經院,挑出了毛巾、傘、陶瓷、農藥等十七類共二十二項產品,也就是被認為競爭力較弱的內需型傳產中小企業。

為了要有「新意」,在既有的產業升級、研發輔導措施中,特別標榜「客製化」,例如經濟部技術處行之多年的「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就針對前述二十二項產業來申請的廠商,縮短審查時程、補助款加碼一五%。

「協助產業升級轉型的政策,應該要各產業一體適用,不應該先選出一批貿易自由下的輸家,而且三年來都沒有做滾動式檢討,這很奇怪,」一位參與審議因應方案預算的學者說,他認為第一階段要做的事情,本來政府就有在做了,沒必要特別加碼納入,反而形成資源的重複、浪費。

不但原有補助政策加碼,經濟部為了這二十二項產業,另向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申請每年十億元的新計畫經費,主要是「發包」給中衛中心、紡織中心、工研院等半官方機構「認養」輔導特定產業。

「石材中心人力不足,也不比我們懂陶瓷這一行,結果我們還要去教輔導我們的人,」陶瓷公會總幹事游德二說。產業聚落在西部的陶瓷業,與建材業被政府一同交給遠在花蓮的石材中心輔導,目前業者主要感受到的幫助,只有協助建立MIT台灣製造標章。

前述學者表示,政府為了避爭議,通常不會把預算直接交給廠商,因此最好方式就是委託給半官方的財團法人,「他們怎麼做輔導?不外去看工廠、提供諮詢??光是交通費,加起來就可以買好幾部車子。」

游德二認為政府沒有抓到重點,陶瓷業現在最缺的是人才,但勞委會委託學界培訓原有員工,「短期間做完一個case就沒有了,不如撥款給鶯歌高職做持續性的獎學金,例如數位印刷、藝術設計方面,是陶瓷業升級最需要的人才,但現有教育體系卻無法支援。」

騙局二:績效灌水18億信用保證,卻列459億當成績

在政府特設的ECFA專門網站中,因應方案的績效列得洋洋灑灑,不過仔細檢視就讓人滿腹狐疑了。例如其中「因應貿易自由化融資保證方案」,官網上寫著,到今年五月止,共承作七千六百餘件,政府提供保證金額共約四百五十九億元,協助中小企業取得融資五千餘億元。

二十二項弱勢中小型產業,三年就獲得了那麼多的貸款協助?

依據經濟部所提供給立委的因應方案各項經費明細中,「提供中小企業融資信用保證」的預算,三年來,合計只有十八億三千萬元,四百五十九億,數字從哪裡來?

再核對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的年報,原來,ECFA官網恐怕是把二○○九年「振興經濟方案」以來,提供給所有中小企業的專案貸款,也「歸功」因應貿易自由化方案了。

除了預算和績效灌水的問題,站在整體的立場,政府到底該不該花錢「輔導弱勢產業」?

回到一開頭那位經濟部官員,他的感想是,「你今天會變成弱勢產業、變成沒有競爭力,不是因為簽了貿易自由化、在這兩、三年才造成,社會在進步,你如果沒跟上,本來就應該挪出空間給更有附加價值的產業。」

不過,這並不表示政府對於無效益產業的勞工就應該袖手旁觀,「但是,去處理這一塊的應該是社會福利政策,而不是我在做的產業政策,」他說,包括受經濟部委託的研究型財團法人,原來成立的目的並不是要輔導產業,而是要做更高階的研發引導,「結果今天把他們的戰力全部拉到沒有附加價值的工作,對國家也是損失。」

【延伸閱讀】980億安心錢,淪為「芭樂票」?

膨風:87%額度,拿舊業務充數「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預算共980億

舊業務匡預算用途:中小企業信用保證、技術研發補助、協助拓展外銷市場、勞工就業訓練等857億(占87%)

新計畫拚輔導用途:推動MIT台灣製造標章、由半官方財團法人認養建材、製藥、紡織等產業輔導計畫等 95億(註1)

服貿再加碼用途:尚在研議、規畫28億

掛蛋:大編預算,等嘸廠商來申請

第1階段→受影響產業選定17類22項進行輔導2010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28.5(註2)2011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40.9/372012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40.7/37.42013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35.3總計:145.4

第2階段→受衝擊產業出現進口異常增加時,針對受衝擊的內需產業提供更多輔導2010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02011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26.5/02012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24.2/02013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13.5總計:64.2

第3階段→受損害產業由廠商依「貨品進口救濟案件處理辦法」申請損害救濟2010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1/02011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1/02012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1/02013年已編列預算/ 已執行預算(億元):1總計:4

註1:新增措施預計每年10億元,故本表以此推估占總數比率,但預算數已逐年減少註2:ECFA為2010年6月簽訂,本方案該年度預算未循正常程序編列,未知預算執行數資料來源:立委陳其邁辦公室 整理:田習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1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