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迎接新支付時代 Apple Pay商機全解 蘋果挑戰行動支付產業的三個關鍵(110-116)

2014-11-03  TWM
 

蘋果挑戰行動支付產業的三個關鍵Apple Pay來了!

這是一場被形容像當年iTunes改變音樂產業的變革,Apple Pay將複製歷史、顛覆金融支付產業。

不只信用卡、銀行磨刀霍霍,就連台北101、義大世界等商場業者也動了起來,到底他們看到了什麼?

撰文‧何佩珊

走進商店,拿起一瓶飲料到櫃枱結帳,當隔壁櫃枱的消費者還在翻找錢包、數鈔票時,你拿出手機,「嗶」的一聲,已經完成付款。這是十月二十日Apple Pay在美國上路後的真實場景,也可能是你我的未來生活。

早在九月蘋果新品發表會時,Apple Pay首度曝光就讓市場預言,Apple Pay將複製當年iTunes改變全球音樂產業的革命,顛覆未來的金融支付市場。

事實上,行動支付不是這一、兩年才推行的新玩意兒,早在二○○六年,諾基亞就推出了第一支搭載NFC(近距離無線通訊)功能的手機,Google(谷歌)也在一一年發表Google Wallet電子錢包,更不用說PayPal、支付寶等多家企業都早已在市場插旗,但為什麼後進者Apple Pay卻有這麼高評價?

優勢》快、便利、安全性高一秒鐘完成付款、六步驟操作、隱藏消費者資訊從Apple Pay的使用流程已經可以得到大部分解答;當你選好商品後,只要拿起iPhone,在有NFC功能的刷卡機上感應一下,並按下指紋,前後不到一秒鐘就可以完成付款。這樣快速便利的作法連台灣支付業者在親自試用後都忍不住驚呼:「怎麼會簡單到這種程度!」台灣銀行業者感嘆,Apple Pay可說是真正做到「將手機變成手的延伸」,相比之下,目前台灣推行的各種行動支付方式都明顯複雜許多。業者更直言,「消費者覺得容易使用,既定的使用行為才能被改變。」站在銀行的立場,如果Apple Pay來到台灣,他們很可能會放棄既有的行動支付解決方案,毫不猶豫地擁抱蘋果。「Apple Pay將會帶動消費者行為更快速改變,將行動支付變成習慣。」於是,未來你的手機就是你的信用卡,甚至是你的提款卡……。

在便利之外,行動應用開發商酷米移動傳媒執行長許世杰認為,Apple Pay帶來更大的變革,其實還有安全問題的突破。

當消費者使用Apple Pay時,除了有指紋辨識這道門檻保障消費者安全,在感應時,系統送出的只是一次性隨機支付憑證,這組憑證即使中途被駭客攔截,也不過是一串無意義的數字,甚至包括售出該物品的商家和蘋果公司也都沒辦法取得消費者信用卡資訊,直到訊息被傳送至銀行端,才能夠識別憑證隱藏的資訊。

許世杰解釋,「這個技術就是把卡號變符號,所以在外流通的就不再是帶有隱私訊息的個人帳號,而是符號。」這樣一來,大大降低了過往信用卡在各個使用流程中可能發生遭側錄、盜刷、資料外洩等風險,等於用手機刷卡比拿實體卡片還要安全。

特色 》三大發卡組織支持行動支付更方便,比谷歌還強解除了安全性障礙後,Apple Pay自然能有更好的籌碼去遊說金融業者,甚至一口氣得到VISA、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和萬事達卡(MasterCard)三大發卡組織,以及包括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花旗銀行、富國銀行(Wells Fargo)等支持,年底預計將增加至逾五百家銀行。

有人形容,就像當年同意將音樂放上iTunes的唱片公司,沒有實體CD,唱片公司一樣能將音樂賣到消費者手上;這次,蘋果要讓這三大信用卡發卡組織與五百家銀行點頭,讓他們願意把信用卡和Apple Pay結合。

許世杰分析,信用卡資料外洩與偽卡問題長期困擾銀行業者,但蘋果不同於其他支付業者,不僅掌握終端手機,還擁有軟硬體整合能力;同時,iPhone機種單純,且是封閉式系統,這都有利於實現Apple Pay的資安體系。當然,蘋果閃亮的招牌以及龐大客戶基礎,也都成了蘋果這次能夠說服信用卡發卡組織與其共同發展新支付標準的最佳籌碼。

投資銀行摩根大通董事長兼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就認為,Apple Pay帶來的將會是多贏局面。市調機構Forrester Research更預估,二○一七年單單美國消費者花在行動支付上的金額將高達九百億美元。

目前美國能使用Apple Pay的據點已經超過二十二萬個,像是麥當勞、耐吉、梅西百貨(Macy's)、賽百味(Subway)、華特迪士尼等,都是消費者常去的商店;此外,Uber、Groupon、MLB.com、星巴克,以及OpenTable等熱門App也都支援。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副總裁利坦(Avivah Litan)直言,「商家的接受度將是帶動新形態付費系統普及的主要推手,甚至比消費者的接受度還重要。」目前來看,Apple Pay上路後雖傳出有千名消費者遭到重複扣款等零星事件,但在簡化使用流程、降低行動支付安全疑慮,並且得到銀行和商家端的支持下,未來Apple Pay的發展潛力絕對不容小覷。

變革 》改變行銷方式

百貨搶推導購、移動行銷服務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林巧珍形容:「支付是最後一個關卡。如果不能先吸引消費者來消費,縱使有再好的支付方式也沒有用。」她認為行動購物情境的塑造,和行動支付的發展之間是相輔相成的。

於是,Apple Pay對你我生活的改變,可不僅止於將手機變成信用卡這麼簡單。我們就來試想一下,今晚你與朋友相約要到台北知名百貨內的餐廳用餐,走進一樓大廳,知名精品的折價券就顯示在你的手機上,「只要持優惠券來店消費,所有商品皆打七折。」這可讓原本沒有打算購物的你,忍不住看了看手錶,心想:「距離約定時間還有二十分鐘,逛一下又何妨?」於是,還沒走到餐廳門口,你手上已經多提了一個包包。

隨著約定的時間越來越近,在偌大的賣場裡,你卻遍尋不著餐廳的正確位置,沒關係,打開手機一查,百貨公司App已經精確導引前往餐廳的路線。只是,才剛走到餐廳門口,卻意外發現已經客滿,不得不另尋其他用餐地點。此時再拿出手機一點,附近店家的訂位狀況與評價一目了然,甚至用餐完,人不必走向櫃枱,帳單就自動發送到手機上,只要你輕輕按壓手機,讀取指紋就能完成付款,同時還有紅利積點呢!

這就是你我消費購物生活的未來面貌,當Apple Pay逐漸養成你的支付習慣後,你也會越來越仰賴手機來進行消費購物,讓引導購買(導購)、移動行銷等服務成了餐廳、賣場搶推的新服務。

許世杰舉例,「就像是有一個虛擬的高超業務員在一旁察言觀色,在你還沒決定要買之前,馬上判斷出這個消費者正在猶豫,只差臨門一腳。」如果這時候透過藍牙傳送「立刻購買可以打七折」的訊息給消費者,再搭配手機的即時付款功能,一氣呵成,那生意成交的機率就大大提高了。

實際上,國內的行動支付雖還不普及,方法大多也稱不上便利,但就像林巧珍說的:「業者都很清楚行動是未來趨勢。」所以已經有不少百貨業者開始打造行動購物環境。

以占地五萬八千坪的義大世界Outlet Mall為例,總計超過三百四十個櫃位,對遊客來說,要一下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並不容易,因此,義大今年和專攻室內定位服務的新創公司帆船科技以及工研院合作,在賣場廣布無線定位裝置,現在只要搭配專屬App,就可以幫顧客做到室內定位,做到導購服務,還可以即時跳出店家的優惠訊息。

據了解,除了義大的服務已經上線,另外如免稅商店昇恆昌在金門打造的亞洲最大免稅店「昇恆昌金湖廣場」,也計畫引進導購、移動行銷等服務,要帶給消費者全新購物體驗。此外,包括台北一○一和國內多家大型百貨商場,也都傳出正在積極開發相關應用的消息,甚至規畫更進階的行動購物服務,如整合會員資料、紅利積點、結合行動支付等。

行動電子商務公司九易宇軒總經理楊明芳說:「行動應用已經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式,接下來就要看誰能把整合做得更好。」可以想像,在行動購物環境發展愈來愈成熟之後,不論在實體商店或線上虛擬商店買音樂、App、商品等,消費將會是隨時隨地都能「一手搞定」。

60秒看懂行動支付是什麼?

行動支付泛指以可連網的行動裝置(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用電子數位方式,如QR Code、NFC(近距離無線通訊)等,取代現鈔、信用卡等支付工具進行購買行為。根據研究機構顧能的預測,全球行動支付市場將在2017年突破7000億美元。

蘋果後發先至,把谷歌比下去!

── Apple Pay與Google Wallet比較Apple Pay Google Wallet 2014/10 推出時間2011/09 尚無法估計 用戶規模 估計下載量低於2千萬次NFC加上指紋辨識 支付方法 NFC加上4位數密碼將卡號資料轉成支付憑證傳送 安全性將卡號資料轉成支付憑證傳送1. 具備手機軟硬體升級主導權2. 獲三大發卡組織的支持,預計到年底前和逾500家銀行合作3. 蘋果公司不會知道消費者的消費資訊 特色 1. 可進行轉帳交易2. 行動裝置的選擇種類較多元,如hTC M8、三星Galaxy S5、Sony Xperia Z3 3. 提供24小時詐騙監控服務1. 僅iPhone 6或iPhone 6 Plus支援,軟體需升級至iOS 8.1版2. 因不留存交易訊息,當消費者交易出狀況時,蘋果也無法提供協助 缺點 1. 被動等待手機業者推出可支援Google Wallet規格的手機2. 遲遲無法和金融機構與電信業者建構起完整生態系3. Google會取得使用者的消費資訊,可能增加安全風險及使用者疑慮挾3大優勢!

6步驟教你快速上手Apple Pay

優勢1:操作簡單

step1 iPhone 6、iPhone 6 plus先升級安裝iOS 8.1作業系統。

step2 選擇iPhone應用程式Passbook。

優勢 2:三大發卡組織都支援step3 新增信用卡卡片。方式有三:若點選「綁定iTunes」,只要輸入卡號與背後的安全認證碼;若選擇「新增信用卡或現金卡」,須輸入姓名、卡號、有效日期及背後的

安全認證碼;

除此之外,卡號也可以透過拍照的方式輸入。

step4 選擇想要購買的商品。

優勢3:22萬商家可供使用step5 拿出iPhone靠近店家的感應式讀卡機,便會跳出信用卡畫面(此時可以選擇要用哪張卡支付)。

step6 手機畫面出現指紋符號,按指紋便可完成付款。官方統計,全美有22萬個據點能使用。

關於Apple Pay,

你一定要知道的 5件事

Q1. Apple Pay安全嗎?

Apple Pay將信用卡資訊轉為一次性的隨機支付憑證送出,只有銀行端可從支付憑證辨識出消費者的帳號和購買內容,就連蘋果公司和商家都不能取得用戶資訊,降低資料外洩風險,也減少信用卡遭側錄、盜刷的問題。另外,也需要搭配指紋辨識才能夠完成付款,所以即使手機掉了,也不用擔心被盜刷。

Q2. Apple Pay有重複扣款的問題?

Apple Pay上路後傳出約有一千名用戶產生重複扣款的情形,但經修正、退款後,後續暫無傳出重複扣款的狀況。

Q3. 只有實體商店購物可以用Apple Pay嗎?

除了配有感應式刷卡機的實體商店外,多款App如Uber、Opentable、Groupon等,也可以支援Apple Pay的支付功能。

Q4. 在台灣可以用Apple Pay嗎?

蘋果尚未對台灣開放Apple Pay功能,但經測試,只要在應用程式Passbook設定時,將區域改為美國,並新增由美國地區銀行所發行的信用卡,即使在台灣也可使用Apple Pay,但要注意手續費和匯率轉換等問題。

Q5. 哪些商店可以用Apple Pay?

基本上,VISA、萬事達卡和美國運通三大發卡組織合作的特約商店若配有感應式刷卡機,就可使用。

導購+行動支付,

買東西越來越方便

情境:今天你與朋友相約逛百貨,但你們想找某個櫃位卻遍尋不著,這時,你可以拿起手機??。

透過百貨公司推出的引導購買(導購)App,結合室內定位導航功能,即使賣場再大、櫃位再多,也能輕鬆找到店家。

除了尋找特定的商品,在賣場裡,當你們接近不同櫃位時,手機就會即時顯示優惠訊息。

Apple Pay進台灣,金管會怎麼說?

目前蘋果尚未對美國以外地區開放Apple Pay,但蘋果執行長庫克已經表態,未來將會往海外市場發展。而Apple Pay未來是否能在台灣落地,台灣的銀行業者和支付業者認為,技術方面沒有問題,主管機關的態度將是關鍵。

對此,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邱淑貞表示,因為Apple Pay剛推出,且目前仍只限於美國使用,所以金管會會持續觀察和了解。因為Apple Pay的應用涉及持卡人權益,所以未來台灣的銀行業者若要與蘋果的Apple Pay合作,必須比照先前申請QR Code支付或空中傳輸(OTA)信用卡發卡等模式,先向金管會報告,由金管會針對資訊安全和客戶保護等細節了解後,才可能同意試辦。

此外,邱淑貞也表示,因為Apple Pay是手機上的一項功能,是載具而不是支付機構,並且也不涉及發卡業務,所以未來應沒有在台灣申請設立電子支付機構許可的必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891

國防白皮書全解: 提近海防禦與遠海護衛結合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695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5-26 13:45 編輯

國防白皮書全解: 提近海防禦與遠海護衛結合
作者:羅錚

中國政府今天發表首部專門闡述軍事戰略的專題型國防白皮書《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在對安全形勢作出新判斷的同時,首次系統闡述了新的歷史時期軍隊使命和戰略任務,介紹了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和新形勢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公布了軍兵種和武警部隊發展戰略,以及重大安全領域力量發展要求。這是中國政府自1998年以來第9次發表國防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中國發展仍將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外部環境總體有利,但仍然面臨多元複雜的安全威脅,遇到的外部阻力和挑戰逐步增多。如美國強化其地區軍事存在和軍事同盟體系,日本大幅調整軍事安全政策,個別海上鄰國在涉及中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問題上采取挑釁性舉動,一些域外國家極力插手南海事務,個別國家對華保持高頻度海空抵近偵察。

白皮書指出,中國軍隊有效履行新的歷史時期軍隊使命,堅決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堅決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堅強保障。白皮書強調,中國軍隊主要擔負以下戰略任務: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和軍事威脅,有效維護國家領土、領空、領海主權和安全;堅決捍衛祖國統一;維護新型領域安全和利益;維護海外利益安全;保持戰略威懾,組織核反擊行動;參加地區和國際安全合作,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加強反滲透、反分裂、反恐怖鬥爭,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擔負搶險救災、維護權益、安保警戒和支援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等任務。

在“積極防禦戰略方針”一章中,白皮書指出,中國堅持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同時不斷豐富和發展這一思想的內涵。根據戰爭形態演變和國家安全形勢,軍事鬥爭準備基點將放在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上。突出海上軍事鬥爭和軍事鬥爭準備,有效控制重大危機,妥善應對連鎖反應,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統一和安全。

論述軍兵種和武警部隊的發展戰略方向時,白皮書指出,陸軍的發展戰略要求為機動作戰、立體攻防,海軍為近海防禦、遠海護衛,空軍為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第二炮兵為精幹有效、核常兼備,武警部隊為多能一體、有效維穩。

關於重大安全領域力量發展,白皮書強調,必須突破重陸輕海的傳統思維,建設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現代海上軍事力量體系。密切跟蹤掌握太空態勢,應對太空安全威脅與挑戰。要加快網絡空間力量建設,提高網絡空間態勢感知、網絡防禦、支援國家網絡空間鬥爭和參與國際合作的能力。建設完善核力量體系,懾止他國對中國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


10大看點輕松看懂國防白皮書









——————————————————————————————————
這是一次自信和透明的訪談:專家解讀新版《國防白皮書》

5月26日,中國政府發表了《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與以往8部不同,這是中國政府首次發表專門闡述軍事戰略的專題型國防白皮書。為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本報對軍事科學院國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舟進行了獨家專訪。

中國軍隊的透明自信前所未有

記者:新白皮書是在什麽背景下發表的,內容與以往有哪些不同?

陳舟:當今世界面臨前所未有之大變局,中國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我們將會遇到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和挑戰。戰略問題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性問題,軍事戰略歸根結底是治國之道。科學制定和謀劃軍事戰略,事關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事關中華民族的未來。

在這一大背景下,新白皮書主要突出了三點:一是著眼國家由大向強快速發展的歷史定位和國家安全環境的新變化,深刻揭示新形勢下積極防禦戰略方針創新發展的歷史必然和時代內涵。二是依據國家戰略目標和總體國家安全觀,系統闡述軍隊使命和戰略任務、戰略指導思想和原則、軍事鬥爭準備基點和軍事安全合作等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三是圍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進一步闡明今後一個時期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戰略走向、總體布局和發展重點。

新白皮書是首次全面闡釋國家軍事戰略的政府文告,具有很強的政策指導性、現實針對性和戰略前瞻性,內容涵蓋軍事戰略指導和軍事力量建設運用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現了中國軍隊前所未有的開放、透明和自信。

中國軍隊肩負四大使命承擔八項戰略任務

記者:“軍隊使命和戰略任務”是國防白皮書中的全新章節,請加以介紹。

陳舟:軍事服從政治,戰略服從政略。軍事戰略是籌劃和指導軍事力量建設和運用的總方略,是黨和國家軍事政策的集中體現。在新中國成立後相當長一個歷史時期,軍事戰略指導主要關註應對戰爭威脅、維護生存安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黨和國家的戰略目標,就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創新發展軍事戰略指導必須牢牢把握這個根本著眼點,服從和服務於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為此,白皮書從適應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新要求、適應國家安全形勢發展的新要求、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的新要求、適應國家戰略利益發展的新要求、適應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等“五個適應”上出發,提出了新的歷史時期“四個維護”的軍隊使命,暨堅決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堅決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堅強保障。同時白皮書還闡明了軍隊擔負的八項戰略任務——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和軍事威脅,有效維護國家領土、領空、領海主權和安全;堅決捍衛祖國統一;維護新型領域安全和利益;維護海外利益安全;保持戰略威懾,組織核反擊行動;參加地區和國際安全合作,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加強反滲透、反分裂、反恐怖鬥爭,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擔負搶險救災、維護權益、安保警戒和支援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等任務。

新的歷史時期軍隊使命和戰略任務進一步突出了我軍的地位作用,拓展了軍事力量的戰略功能,為確立新形勢下軍隊建設和軍事鬥爭準備的奮鬥目標、指導原則、戰略任務和總體要求提供了基本遵循。

積極防禦始終是解決國家安全問題的根本軍事戰略

記者:新白皮書還首次系統闡述了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調整變化的歷史及其本質特征。你如何理解積極防禦戰略思想?

陳舟:積極防禦戰略思想是我們黨軍事戰略思想的基本點。積極防禦是攻勢防禦,是為了反攻和進攻的防禦。它的實質,就是在戰略防禦的前提下把進攻與防禦辯證統一起來,堅持戰略上防禦與戰役戰鬥上進攻的統一,堅持防禦、自衛、後發制人的原則,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革命戰爭年代,積極防禦戰略既是人民軍隊的戰略方針,又成為中國革命戰爭總的戰略方針,這主要是由敵強我弱的力量對比決定的。新中國確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已不僅僅著眼於敵強我弱的形勢,而是與國家性質、根本利益、外交政策和發展道路等密切相關。

新中國成立以來,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經歷了多次調整。但無論怎樣調整,它始終是解決國家安全問題的根本軍事戰略。新的歷史條件下,堅定不移地堅持積極防禦戰略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應有之義,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和和平外交政策,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發展潮流,也是對慎戰、備戰、止戰的戰略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

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是軍事鬥爭準備基點

記者:新形勢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包括哪些內容?

陳舟:積極防禦軍事戰略的基本精神不會改變,但其時代內涵和表現形式將發生新的變化。實行新形勢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要著重把握以下四點:

一是立足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發生大規模外敵入侵戰爭的可能性可以排除,但因外部因素引發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的可能性現實存在。根據國家面臨的軍事安全威脅和我軍信息化建設加速發展的實際,基於陸海空天電網的多維戰場環境,新的方針把軍事鬥爭準備的基點放在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上。

二是創新基本作戰思想。著眼信息化局部戰爭的特點規律和制勝機理,發揚我軍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傳統,堅持靈活機動、自主作戰的原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把握體系作戰這個信息化戰爭的本質,始終把制信息權放在奪取戰場綜合控制權的核心地位,著眼破敵作戰體系進行精確打擊,運用諸軍兵種一體化作戰力量,實施信息主導、精打要害、聯合制勝的體系作戰。

三是優化軍事戰略布局。根據我國地緣戰略環境、面臨的安全威脅和軍隊擔負的戰略任務,構建全局統籌、分區負責、相互策應、互為一體的戰略部署和軍事布勢。既要關註陸地、海洋、空中等傳統安全領域,還要關註太空、網絡空間等新型安全領域,加強海外利益攸關區國際安全合作。

四是堅持戰略指導原則。戰略指導原則是戰略指導思想的具體展開和延伸,是指導戰略全局所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這些原則主要包括:服從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營造有利於國家和平發展的戰略態勢;保持維權維穩平衡;努力爭取軍事鬥爭戰略主動;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立足應對最複雜最困難情況;發揮人民軍隊特有的政治優勢;發揮人民戰爭的整體威力;積極拓展軍事安全合作空間。

明確中國武裝力量發展的戰略方向

記者:新白皮書在“軍事力量建設發展”一章中,介紹了軍兵種和武警部隊發展、重大安全領域力量發展等情況,引起外界的極大關註,你對此怎麽看?

陳舟:的確,這一章是新白皮書的一大亮點。陸軍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戰略要求,構建適應聯合作戰要求的作戰力量體系,提高精確作戰、立體作戰、全域作戰、多能作戰、持續作戰能力;海軍按照近海防禦、遠海護衛的戰略要求,實現近海防禦型向近海防禦與遠海護衛型結合轉變;空軍按照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要求,實現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第二炮兵完善核常兼備的力量體系,提高戰略威懾與核反擊和中遠程精確打擊能力;武警部隊按照多能一體、有效維穩的戰略要求,提高以信息化條件下執勤處突能力為核心的完成多樣化任務能力……這些都是新表述。可以說,新白皮書明確了中國武裝力量發展的戰略方向。

海洋、太空、網絡空間等重大安全領域力量發展,與應對新型安全威脅和維護國家利益拓展密切相連。新白皮書關於這方面的闡述同樣富有新意。比如海洋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可持續發展,必須突破重陸輕海的傳統思維,高度重視經略海洋、維護海權,建設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現代海上軍事力量體系,維護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維護戰略通道和海外利益安全;太空是國際戰略競爭制高點,密切跟蹤掌握太空態勢,應對太空安全威脅與挑戰,保衛太空資產安全,服務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維護太空安全;網絡空間是經濟社會發展新支柱和國家安全新領域,加快網絡空間力量建設,提高網絡空間態勢感知、網絡防禦、支援國家網絡空間鬥爭和參與國際合作的能力,遏控網絡空間重大危機,保障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

從1998年首部國防白皮書在談到七大軍區時連具體名稱都沒有寫,到《2008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公開改革開放30年來國防費變化的基本數據,再到如今將武裝力量的發展方向公布於眾,可以說白皮書內容的變化,充分體現了中國以開放求信任、以合作求安全、以共贏求發展的積極姿態,這有力地駁斥了“中國威脅論”。

中國軍隊將向世界提供更多公共安全產品

記者:新白皮書將“積極拓展軍事安全合作空間”定義為實行新形勢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需堅持的原則之一,還專設“軍事安全合作”一章。請就此談談你的看法。

陳舟:我國的安全和發展與世界和平繁榮息息相關。我國已進入實力和地位由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關口,能否運用正確的對外戰略直接決定著國家戰略目標的實現。我們必須適應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要求,構建和推進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國軍事外交,服從服務國家戰略利益、政治外交大局和強軍目標建設,積極拓展軍事安全合作空間,營造有利於國家和平發展的安全環境,這是積極防禦戰略思想在軍事外交領域的體現和發展。具體說來,這方面主要包括三點內容:其一,全方位發展對外軍事關系。其二,推進務實性軍事合作。其三,履行國際責任和義務。

近年來,從向南蘇丹派出維和步兵營到向西非派出醫療隊抗擊埃博拉、從對馬航失聯客機展開立體大搜救到撤離被困也門的中外人員,中國軍隊承擔越來越多國際責任的事實有目共睹。隨著國力不斷增強,中國軍隊將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安全合作,提供更多公共安全產品,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記者;本報北京5月26日電)

這是一則銳評:全面解析新版白皮書的重大意義

銳評——以“短”見“長”

■羅錚

拿到這部白皮書,最明顯的感覺是輕了、薄了。然而,“輕”不意味著“空”,“薄”不意味著“虛”。相反,這部白皮書內容豐富,意義深長,用精練、精到、精彩形容恰如其分。

精練,就是簡潔明快,言簡意賅。以往8部國防白皮書,最長的31000字,最短的也有15000字,而《中國的軍事戰略》只有不到9000字。在篇幅大量瘦身的情況下,白皮書的分量不見縮水,依然從國家安全形勢、武裝力量發展建設、對外安全合作等不同角度進行了詳實闡述,內容涵蓋中國國防和軍事領域的方方面面。

精到,就是言之有物,表達透徹。白皮書用“四個歷史性變化”對當前的國際形勢作出科學判斷,以“四個維護”闡釋新的歷史時期中國軍隊的使命,明確指出中國軍隊擔負的“八項戰略任務”,闡明了實行新形勢下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方針的“九大原則”,不但結構嚴謹、言語精辟,而且易讀易懂、便於記憶。

精彩,就是吸引眼球,出人意料。之前的歷部白皮書是以總結、回顧為主,新白皮書最大的亮點在於以規劃、打算為主。軍事鬥爭準備基點、軍兵種和武警部隊的發展戰略方向,以及重大安全領域力量發展方向等都是中國軍隊的“進行時”和“將來時”。尤其是“海軍按照近海防禦、遠海護衛的戰略要求”“空軍按照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要求”“突破重陸輕海的傳統思維”“加快網絡空間力量建設”等,均是以往白皮書從未有過的提法,折射出中國軍隊前所未有的開放、透明和自信。

正如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所說,這部國防白皮書不僅有利於國內民眾和國際社會了解中國軍隊,也有利於外界對中國軍隊建設發展走向形成客觀、理性的預期。相信通過這部白皮書,人們不僅能看到中國軍隊為實現民族偉大複興提供堅強保障的堅定決心,也能感受到中國軍隊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堅定意誌。(來源:騰訊科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