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70億風投資金熱捧O2O模式

http://news.imeigu.com/a/1321995961129.html

企業最大挑戰:如何玩轉線下資源

融資規模的高企,加劇了投資者及創業者對電商「泡沫」破裂後進入冬天的擔憂。然而在冬天來臨之際,O2O(OnlinetoOffline)模式卻在用最短的時間被重新歸類及推崇。

這種倡導將線上的消費者帶到現實商店中,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前台的模式正成為一種潮流。ChinaVenture投中集團數據顯示,2010年至 今共有64家O2O模式的企業獲得風險投資的青睞,今年以來投資金額接近70億人民幣。經緯創投(微博)合夥人萬浩基認為,O 2O的吸引力在於「這是個現有的市場」。與衣食住行相關的線下領域每年流水額上千億「在龐大的市場規模下,即便你只佔有1%的市場份額,甚至是千分之一, 都可能成為一家上市公司」。

O2O的重新歸類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微博)曾經表示:「團購教導了線下商家可以從線上獲取本地用戶,教導了用戶可以經過網絡尋找本地服務,給O 2O (即O nlineT oO ffline)鋪了路,功不可沒。」

作為先行者,團購使「線上訂購,線下消費」這種典型的O 2O模式被人們所理解。眼下,這個概念正伴隨移動互聯、L B S等東風,處於不斷演變中。以大眾點評網為例,在移動互聯的時代,大眾點評網使得利用手機對本地商戶進行「定位」成為現實,這讓過往P C端的用戶迅速轉移至手機端,線上流量轉移為線下消費的時間縮短。截至今年8月,大眾點評手機客戶端獨立用戶數已經突破千萬大關,這個數字是去年同期的近 20倍,顯示出移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相結合的潛力。

萬浩基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手機遊戲、手機廣告是去「創造一個市場」,但O 2O所關注的是「一個現有的市場」,所以吸引風投機構關注。「市場規模在風投評估中是很關鍵的因素。O2O是發展已經存在的線下商家,而購物、吃飯每年流 水額都超過千億,只要O 2O企業能夠成功獲取1%、甚至是千分之一的市場份額,都可能成為一家上市公司。」

不過,儘管O 2O概念今年才興起,但旗下的移動優惠券、L B S等模式早在幾年前已開始發展,「今年被統一歸類為新的O 2O概念提出,顯得V C對其關注迅速增加。」萬浩基表示。

單單是今年以來,酒店預訂移動產品「酒店達人」獲得創新工場的投資、提供移動電子優惠券業務的布丁獲得清科創投領投的近千萬美元A輪融資,廣州本地的O 2O商務社區化綜合平台街庫網獲得冠旗投資的投資……繼團購之後,一系列的O 2O項目正被密切關注。

線上線下的碰撞

不過,儘管潮流興起,但O 2O本質上還是一個有門檻的商業模式,它考驗的是企業對線下資源的把握。

今年8月,分眾傳媒董事長兼C EO江南春(微博)表示,分眾已經正式進入互動時代,將通過O 2O的方式讓用戶直接體驗產品,走向即刻銷售。10月,分眾在北京、上海、廣州等7個城市升級了3萬多台帶有三個互動小屏幕的LE D,並推出了相配套的Q卡,用戶將Q卡背面的卡號與自己的手機進行綁定,然後將Q卡放到小屏幕下方的R FID (射頻識別)感應口,試用優惠信息就會發送到用戶手機上,從而將用戶引入實體終端。

分眾副總裁嵇海榮(微博)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分眾的目標是要做中國最大的促銷信息平台。」目前,Q卡的用戶數量已經達到70萬,分眾計劃 明年將Q卡推廣到20個城市,預計用戶量將提高至1000萬。嵇海榮認為,發放Q卡能讓分眾的客戶從品牌客戶,拓展至餐飲等生活服務類客戶,並最終讓廣告 內容和線下產品及服務對接起來。

經緯創投合夥人萬浩基也認為,與傳統的互聯網項目不同,O 2O模式的關鍵其實是一家企業的線下運營能力。「表面上看是設計一個手機客戶端,但其實是為線下商家提供解決方案。」他認為,這要解決三個問題:能不能帶 給商戶客源;能不能計算投入產出比,比如究竟多少客戶是因為商戶投放的優惠券、試用券而來消費的;最後,則是創造出一些新的需求人群,例如L B S功能下,發現剛好有朋友在身邊,引發的跟從消費。「這些都決定了企業不單是運營線上客戶端,更要具備強大的線下運營能力。」

從這個角度分析,至少在計算投入產出比上,目前大部分倡導O 2O的企業都還沒能取得突破,例如互動L C D和Q卡的廣告收費模式採用的是時長收費模式,而非效果收費模式,而大眾點評網也以廣告位銷售、搜索排名為盈利手段。

大眾點評網作為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的先行者,其董事、資深副總裁龍偉的總結是:「O ffline的傳統商戶有一些先天的不足,可能是運營效率低、無法規模化等,互聯網+傳統商戶的模式將彌補這些不足,讓傳統行業快速提升效能、擴大用戶 量。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會有更多本地商戶或傳統商戶進入這一大潮之中。」

視點

O 2O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大眾點評類的平台模式,一種是一嗨租車的上下線合營的模式,但無論是哪種,成功的O2O案例仍需要2-3年時間才能看出來。「懂線上和懂線下的是不同的兩批人,這種磨合還需要時間,好的團隊仍然很稀缺。」

———啟明創投董事總經理童士豪

南都記者謝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42

視頻網站越燒越虧 深套數十億風投

http://www.21cbh.com/HTML/2012-3-15/yNMzA3XzQwOTUyNg.html

3月11日,土豆與優酷簽下的100%換股協議,宣判了土豆即將退市的命運,而這距離土豆2011年8月17日登陸納斯達克尚不足7個月。3月12日至13日,土豆網股價應聲上漲176.15%,報收於42.50美元/股。

面對「流血上市」、上市不足7個月後又選擇退市的土豆,原雅虎中國CEO謝文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坦陳:「此次土豆與優酷的合併是土豆的投資人推動的。」因為虧損的土豆一直未能給其投資人提供一個理想的套現機會。

而此時此刻,也許有眾多風投正在豔慕土豆投資人得以套現的灑脫,因為並非所有投資視頻網站的PE、VC資金都可以獲得這樣的套現機會。

來 自ChinaVenture的統計數據顯示:2002年—2011年,包括軟銀集團、IDG、紅杉中國、三井投資在內的多家投資機構,分76次向包含優 酷、土豆、樂視網、聚力傳媒在內的38家視頻網站投資10.18億美元。其中,投向土豆網、優酷網、酷6網及樂視網(300104.SZ)這四家已上市的 視頻網站資金達4.51億美元,另有5.67億美元(折合約36億元人民幣)資金仍押注在「在野」視頻網站上。

因為很多投資數據不透明,36億元僅僅是部分統計,總體數據遠不僅於此。

但面對遲遲難見盈利的視頻網站,數十億元的PE、VC資金中的大部分恐怕只能被深度套牢。

急於套現的投資者

3月13日晚,華興資本創始人、CEO包凡的一條微博,再度印證了業界關於土豆投資者推動聯姻的猜想。

包凡在微博上爆料稱,優酷土豆合併交易的「幕後英雄」分別是「成為基金」創始合夥人、優酷網最早的投資人李世默,及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土豆網董事符績勳。

而紀元資本正是土豆上市前的投資者之一,其分別於2006年、2010年兩度向土豆投資,並掌握了土豆上市前12.10%的股權。

在 土豆網上市之前,包括IDG(IDG Technology Venture)、紀源資本(GGV Capital)、凱欣亞洲(Crescent Point)、General Catalyst、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等在內的風投資金向其投入超過1.35億美金,掌握了土豆上市前超過83%的股權。

至今年2月16日,土豆上市滿6個月後,上述投資機構所持的土豆股權才迎來解禁。此後尚不足一個月,即傳來了土豆與優酷合併的消息。而在眼下土豆與優酷股價雙雙上漲的背景下,土豆的投資方無疑是最大的獲利者。

上市空間有限

而與積極跑路的土豆投資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尚有大量風投資金身陷視頻網站投資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風投資金青睞視頻網站,始於2006年的谷歌出手收購Youtube。這次投資讓風投與創業者都看到了視頻網站的價值蛋糕,對視頻網站的投資也因而風起云湧。

ChinaVenture 的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2011年,PE、VC每年投向國內視頻網站的資金分別約為350萬美元、5685.58萬美元、2920萬美元、1.41 億美元、1.58億美元、8478.26萬美元、2.07億美元、3.38億美元。上述數據彙總後,除了土豆和優酷的投資資金外,仍有至少5.87億美金 (約合36億元)風投資金分散在各未上市的視頻網站中。

對於VC、PE投資者來說,投資公司的順利上市,進而實現投資價值的高額回報,無疑是其最期待的結果。但大部分視頻網站投資者的希望恐怕要落空了。

一 位私募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視頻網站行業的產業集中度相對較高,也不存在地域性的壟斷,以目前的行業容量及行業集中度觀察,整個行業至多還可以容納一到兩 家上市公司。眼下,優酷與土豆合併的新公司已有希望佔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那麼排行行業第六位、第七位的公司,則不太可能達到上市公司標準。

「回顧此前兩年VC、PE 對視頻網站的青睞有加,眼下不得不承認視頻網站經歷了一個投資過熱的階段。」該私募人士稱。

狂歡後的套牢

除卻視頻網站大軍上市無望,視頻網站的前途未卜,也讓VC、PE倍感寒冷。

謝文告訴本報記者,視頻網站的商業模式已經推行6年了,但整個行業仍在虧損,且業內看不到視頻網站這種商業模式能夠盈利的時間點。分列行業老大、老二的優酷與土豆合併,並不能打破廣電壟斷等限制視頻網站發展的壁壘,不能解決二者經營中遇到的根本問題。

另外,某券商研究員指出:「僅僅依靠廣告收入,視頻網站是永遠不可能盈利的。可悲的是目前國內的視頻網站依靠的都是廣告收入這一單一的運營模式。」

不 僅如此,2012年已經進入到了網絡電視的前夜,如果蘋果在這一年推出了ITV,谷歌及其他的電視廠家都得以跟上,從而實現網絡上的資源可由電視統一起 來,並利用智能化、個性化,以分門別類的方式可觀看全球的內容,不再需要視頻網站充當「二傳手」的角色,那麼對於整個行業的衝擊可想而知。

「彼時,不再是視頻網站的個體是否努力經營的問題,而是環境變了。那麼此前進入視頻網站的投資者將更加難以退出。」謝文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15

創業不是找死:十個經典創富案例教你引來2億風投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5669.html

【導讀】對於很多人來講,「不創業是等死,創業是找死」。確實,很多人在創業初期的探索中,面臨著很多的壓力、挑戰、困惑和風險,然而有一部分人不僅能夠通過將點子化為產品或服務,更是獲得了豐厚的收益,甚至得到上億元投資。黑馬哥為你呈上來自商界招商網的十大創富案例,用事實教你如何引來2億風投。

找靈感、挖黑馬、評熱點、抄本質-這裡是黑馬通訊社

1、「數碼試衣」引來2億多風投

創富者:陳富云    創富地:重慶

重慶的陳富云為服裝業想到一個名為「數碼試衣」的智能互聯化營銷模式,幫助其實現「以銷定產」,大大降低庫存積壓,由此引來一家英國風投公司的2000萬英鎊(相當於人民幣2.22億元)先期投資。

在陳富云的試衣店裡,智能終端機兩秒鐘後即可完成對客戶人體四千八百個坐標點的精確測量,並按客戶要求合成個性化服裝。下單前,通過寬六米、高三米的高清晰仿真視頻系統,客戶試穿的效果可像照鏡子一樣顯示出來。

2、南京小夥向老外「零售知識」

創富者:黃鵬創富地:江蘇南京

南京小夥黃鵬通過網絡向外國企業及個人提供遠程服務,開闢出一片財富天空。他把自己的商業模式叫做「向外國人零售知識」。

二○○七年,從美國南加州大學碩士畢業的黃鵬回國創業。他發現國外的公司人力成本很高,很多辦公室的雜活已開始向發展中國家轉包,但轉包的大多數是大公司,而很多歐美的小企業也想降低成本。於是,他創建了一個專為國外中小企業服務的網站,訂單大到軟件設計、網站設計維護、CAD圖紙設計、財務、銷售等數據分析,小到電話訂房訂車。現在,黃鵬的客戶已有1萬多個,接的單子大都是上萬美元的。

3、專業「家教」網站答疑賺大錢

創富者:尼克熙爾史云勒斯和西恩麥克勒斯創富地:美國

二○○六年,年僅二十四歲的尼克熙爾史云勒斯和西恩麥克勒斯創辦「學生富翁」網站。在這個網站註冊後,你可以把問題貼到網站上,並標註願意支付的價格,然後等待「專家」為你解答,或者由網站負責尋找可以答疑的家教。當問題解決後,「學生富翁」網站從中提取18%的交易額作為佣金。

現在,網站上平均每次輔導價格為15美元,網站年營業收入高達數百萬美元。

4、「超級討債人」年掙700萬美元

創富者:肯凱奇金創富地:美國

在過去幾年中,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的肯凱奇金幫助銀行從那些由「富翁」淪為「負翁」的美國闊人手中收回了上百架私人飛機、豪華遊艇、名牌轎車甚至頂級賽馬,肯名下的「國際追討和買賣公司」的討債業務量已超過10億美元,他的年收入高達700萬美元。肯的每次「沒收」行動都像軍事計劃一樣精確,並且每次都有至少六人參與。他每次派人強行「沒收」一架私人飛機或豪華遊艇前,都很少和它們的主人見面或交談,肯說:「出其不意是我們最好的武器。」

5、杭州姑娘「混搭」創意一夜致富

創富者:朱炎創富地:浙江杭州

二○○九年的七月,只要搭上日全食這根線,商家似乎只要坐著數錢就可以了,而家住杭州的二十七歲姑娘朱炎更是「忙得連數錢的時間都沒有」。

五月時,店裡的日全食觀測用具開始賣得俏起來了,但朱炎心裡很清楚,賣十幾元錢一副的護目鏡,銷量跑得再大,銷售額也難以有什麼突破。她想到了混搭銷售,開始主推價格數百元的天文望遠鏡,然後建議客戶配上兩塊觀測日全食的小鏡片。當然,這些小鏡片可免費贈送。

正是這個小小的創意,讓朱炎的小店在淘寶網上三百多家同行中脫穎而出。半個月時間,她進賬50萬元。

6、加拿大華裔寫博月入3萬美元

創富者:周嘉良創富地:加拿大

祖籍中國廣東番禺的周嘉良(JohnChow),於二○○五年十二月推出個人博客。早期博客內容以IT評論和個人生活為主,二○○六年他開始將博客主題轉移為如何在網絡上賺錢,簡稱為「網賺」,結果大獲成功,逐步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博客主之一。分析人士一致認為,周嘉良為自己的博客設立了一個很好的主題。

周嘉良每晚花大約2小時更新博客。打響知名度後,周嘉良開始通過出售文字鏈接以及收費評論等途徑賺取廣告費。隨著流量的攀升及賺錢方式的不斷「拓寬」,最終成就了如今每月超過3萬美元的穩定收入。

7、浪漫女孩憑「吻印」致富

創富者:趙建君創富地:吉林長春

二○○五年的一天,正與男友熱戀的趙建君擦掉口紅時,無意中看到紙上的吻印特別漂亮。於是突發奇想,找來白紙,很認真地印了一個「吻」,還寫了一些戀人之間的浪漫文字,過塑後送給男友。這個簡單而充滿創意的禮物讓男友特別開心,還開玩笑說「這個很有創意,還不如開個小店專門為情侶們服務呢」。

那時還沒工作的趙建君對男友的這句玩笑動心了。二○○五年中,「以吻定情」個性小店在東莞正式開張了。半年之後,結婚並懷有身孕的趙建君回到家鄉長春休養,又在當地開了「愛的吻唇」實體旗艦店,乘勢推出親情吻唇、天使吻印(寶寶的吻印)、週年吻印、新婚吻印等等。這些吻印不但可以做成卡片,還可以做成T恤、項鏈、手機鏈等相關產品。現在,趙建君月收入已近萬元。

8、賣火柴的大男孩賺得百萬身家

創富者:沈子凱創富地:浙江杭州

在賣火柴之前,80後杭州人沈子凱擁有一家自己的廣告公司。再往前,他是一個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夢想著用創意和設計將生活中很普通的東西變成有趣好玩的產品。

二○○七年,一個做創意的朋友送給沈子凱一盒酒店用火柴。黑色的外盒上壓著細碎的花紋,火柴又長又粗,與平時看到的火柴完全兩樣。朋友說這叫送財,既漂亮又討口彩的禮物讓沈子凱很高興,無聊時常常反覆把玩,他想起了曾經的創意產品計劃。

二○○七年七月,沈子凱正式註冊了純真年代藝術火柴商標,三個月後開始銷售,並在二○○九年四月份正式開始加盟連鎖。目前純真年代的近百個經銷商遍佈除西藏、新疆外的中國大半地區。藝術火柴已為沈子凱賺得百萬身家。

9、80後給寵物當「月老」

創富者:蘭勝東創富地:福建福州

蘭勝東於二○○五年十一月創立「寵物婚介網」。

當時他在福州一家台資企業上班,老闆養了3只名犬。狗狗繁殖季節,老闆四處張羅著找「親家」,可就是沒遇上血統純正的。老闆的「不將就」,讓蘭勝東萌生了淘金寵物婚介的想法。

「月老」本可收取中介費,市場行情價從幾十到數百元不等。雖然目前會員已近千,但蘭勝東一直沒收費。他的想法是,在多個二級城市,以網站為依託,建立類似狗狗會所概念的遊樂場,吸引玩家特別是在週末來遛狗,建立起同城寵物主人之間的關係網。當聚集了足夠數量的消費者時,可以為商家帶來更多的客戶,收費則水到渠成。眼下,二十五歲的蘭勝東認為該是做大的時候了,正積極尋求外援。

10、一口氣開七十多家淘寶商舖

創富者:臨安大亨食品公司創富地:浙江臨安

為了宣傳自己家的山核桃,浙江省臨安市浙皖農貿城的商家們最近都在忙著做一件事:開網店。最牛的要數臨安大亨食品有限公司,他們聘請了大批林學院的學生,在二○○九年九月下旬到十月之間的二十多天裡,開出了七十多家淘寶商舖。營銷部經理楊林說:「可以設想一下,你在淘寶裡搜索臨安山核桃,出來的百來個賣家中有七十多個是大亨的,你覺得,我們被選中的幾率會低嗎?」

回看以上十個創富案例,無不是基於特定的消費需求而展開的產品設計和營銷。在滿足需求的前提之下,只要你的創意夠獨特或者你有成套的營銷策略,就能夠在創業的過程當中實現創富目標。只是,黑馬哥在這裡要提醒走上創業道路的小夥伴們,創業艱苦,面臨壓力和困惑是不可避免的,最重要的是要有創業成功的堅定信念和對自己事業的高度熱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1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