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一周,一眾新興市場貨幣紮堆貶值讓人大跌眼鏡,尤其是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
哈薩克斯坦總理馬西莫夫(Karim Massimov)在20日上午召開的政府會議上表示,從當天起,哈薩克斯坦將實行自由浮動匯率,堅戈匯率窄幅波動的政策將取消。消息一出,哈薩克斯坦貨幣堅戈(Tenge)20日大幅貶值約30%,當地各商業銀行以及外匯兌換點美元兌堅戈匯率從19日的1:198 變成在1:255~259的區間徘徊。
21日,美元兌堅戈的匯率穩定在1:252。
針對此次看似突然的貨幣貶值,《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了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基金會下屬的世界經濟與政治所主任艾達爾·安列巴耶夫(Aidar Amrebayev)。
對於此輪貨幣貶值,安列巴耶夫認為,其實俄羅斯盧布今年初的不斷走低對哈薩克斯坦經濟的影響更深。再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哈薩克斯坦堅戈自動選擇貶值並不意外。
至於在哈當地開工建設的中企,安列巴耶夫認為,此次貨幣貶值不會影響哈薩克斯坦“光明大道”計劃涉及的中企項目,因為雙方合作意願強烈。
貶值並不意外
安列巴耶夫告訴本報記者,其實,堅戈貶值的呼聲在哈薩克斯坦存在了一段時間。自上一次貶值,也就是2014年後,哈薩克斯坦總統納紮爾巴耶夫已投入了28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穩定堅戈。“但自今年年初,俄羅斯盧布開始貶值後,哈薩克斯坦國內對於堅戈貶值的呼聲再度高企。”安列巴耶夫說道,“許多哈薩克斯坦的專家都預計到了現在的情況,所以對我們而言,並不意外。”
2014年2月,哈薩克斯坦政府宣布堅戈貶值20%,堅戈兌美元匯率從155:1跌至185:1。此後,哈薩克斯坦實行堅戈匯率浮動政策,即允許外幣兌換堅戈的匯率在窄幅範圍內波動。
不過,安列巴耶夫強調,哈薩克斯坦此次的貨幣貶值“與政治因素無關”。在他看來,政府采取自由浮動匯率的貨幣戰略能更進一步地反映出哈薩克斯坦貨幣的真正價值。當然,安列巴耶夫也承認,不斷走低的國際油價和大宗商品價格也是哈薩克斯坦此輪貨幣貶值的外部因素之一,畢竟石油和自然資源的估值是哈薩克斯坦國家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
至於貨幣貶值對哈薩克斯坦民眾生活的影響,安列巴耶夫認為在所難免,因為哈薩克斯坦極度依賴進口產品。“我了解到的是,許多哈薩克斯坦民眾並不樂觀。他們都認為,之後的生活質量將降低,而且失業率會上升。”安列巴耶夫說道。哈薩克斯坦國家經濟部統計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哈薩克斯坦2014年失業率為5%。
當然,有人損失也有人受益。安列巴耶夫認為,此次貨幣貶值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大型的礦產資源企業。“它們樂見貨幣的貶值,因為只有這樣這些企業在國際證券交易市場上的股價才會有所上升。”
不會傷及大型中企
近年來,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經貿往來日益密切,且多點開花。今年3月,馬西莫夫率團對中國進行訪問期間,中哈雙方在水力發電、原油精煉、汽車生產、冶金和土木工程等領域共簽署了33項協議,總價值236億美元。
去年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哈薩克斯坦。中哈雙方當時簽署了30多份文件,涉及能源、交通、金融等多個領域,總金額超百億美元。而在此之前,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經貿往來多限於油氣資源領域。
那麽,此次哈薩克斯坦貨幣貶值對這些在哈中企,甚至是已經開建的項目產生何種影響?
安列巴耶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哈薩克斯坦采取浮動匯率不會傷及在哈當地的大型中企,相反會展現哈薩克斯坦真正的經濟實力,有助於未來進軍哈薩克斯坦市場的企業做出更實際的預計和計劃。
安列巴耶夫說道,“馬西莫夫總理已經強調,此次貨幣貶值不會影響‘光明大道’計劃所涉及的中資在哈交通、基建領域的項目布局。中哈雙方對這些項目建設有強烈意願。”哈薩克斯坦政府已在多個場合強調,“光明大道”計劃將與中國提倡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對接。哈薩克斯坦的“光明大道”計劃由納紮爾巴耶夫於2014年11月宣布,旨在通過一系列投資促進哈薩克斯坦經濟結構轉型,實現經濟增長。
俄羅斯影響更深
鑒於近期多個新興市場貨幣出現貶值的情況,有評論稱,哈薩克斯坦已陷入“貨幣戰”。對此,安列巴耶夫認為,隨著哈薩克斯坦7月底加入世貿組織(WTO),哈薩克斯坦已徹底融入全球市場。“鄰國的貨幣貶值對我們的經濟還是有不少影響的。”安列巴耶夫說道。
其中,安列巴耶夫最擔心的還是俄羅斯經濟遭西方制裁所溢出的負面效應。自去年下半年起,隨著西方輪番對俄就烏克蘭危機施加制裁報複,以及國際石油價格走低,俄羅斯盧布匯率一路下滑。今年8月中旬,盧布兌美元匯率一度跌至65.04:1,創2月來新低。
除了俄羅斯經濟的不景氣,安列巴耶夫還認為,今年年初成立的、由俄、白、哈三國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EEU)目前也尚未完全融合,因此,他對於哈薩克斯坦經濟的前景並不樂觀。在他看來,哈薩克斯坦經濟正走在嚴峻的機制與結構性改革的路上。
持續一年多的“萬寶華”股權之爭仍處於各方博弈狀態,這場“戰火”也終究蔓延至萬科的經營層面。該公司今年7月份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雙雙環比降逾3成。8月4日,萬科投資者關系總監梁潔在興業證券組織的電話會議上表示,7月份銷售業績環比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7月份推盤量相較6月份明顯下降,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於股權之爭帶來的影響。
8月3日晚間,萬科A(000002.SZ)公布月度經營情況稱,今年1-7月份累計實現銷售面積1616.6萬平方米,同比上升49%,銷售金額2175.1億元,同比上升62.6%。梁潔表示,相較整體市場而言,萬科在前7個月的銷售增速高於市場水平,該公司觀察的14個城市1-7月份的銷售面積增速是39%、銷售金額增速是55%,今年1-6月份全國銷售面積增速是28.6%、銷售金額增速是44.4%。
但從7月份單月銷售成績來看,萬科有些不盡如人意。該公司7月份實現銷售面積207.7萬平方米,銷售金額274.4億元,分別環比下降達36.4%、35.3%。而去年7月份,萬科銷售面積為181.5萬平方米、銷售金額為238.5億元,分別環比下降7.2%、5.3%。相較之下,今年7月份的環比降幅擴大。
“7月份推盤量相較6月份推盤明顯下降,降幅在30%左右。”梁潔認為推盤明顯減少是影響7月份銷售業績下降的一大原因,其同時稱,7月份推盤量同比上升了26%,但實際銷售面積同比上升只有14%,銷售金額同比上升只有15%;而關註的14個城市,去化率有所上升,供應量環比下降22%,銷售量環比下降只有6%,這樣看來整個市場的下降幅度相較萬科更緩一些。
這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萬科銷售業績的下滑並非純市場方面的因素,正在持續的股權之爭已對其銷售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梁潔坦承,6月底,股東提出罷免現有的董事、監事,對公司的運營帶來了一些影響,客戶對萬科服務和產品質量保證的擔憂,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來訪和去化的水平,去化率環比確實也有些降低。
此外,萬科在項目合作上面也已受到股權之爭的影響。梁潔表示,在目前整個市場地價上升的情況下,萬科7月份新增的11個項目平均地價為4000元/平方米左右,控制在比較合理的水平,但在獲取土地上,相較過去面臨一個較大的挑戰,1月-7月份萬科新獲得土地面積在1500萬平方米左右,但銷售面積超過16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呈下滑趨勢。
“股東提出罷免董事、監事讓合作方有了很多的擔憂,過去合作方願意和萬科合作主要看重萬科的品牌、管理能力、融資成本等,但目前這樣的情況下,合作條件發生變化,有些合作方要求附加一些條款,甚至提出解約。”梁潔表示,這樣的情況才剛剛出現,未來公司合作方面臨的挑戰可能越來越大。
萬科也曾在7月19日的舉報信中表示,寶能系反對萬科發行股份引入深圳地鐵預案,並提出罷免萬科全部董事、監事,對萬科的正常經營、業務發展造成非常不利影響,“客戶開始觀望甚至退房,合作夥伴提出解約,獵頭公司開始挖角,國際評級機構擬調低信用評級,投行紛紛下調目標股價”。
今年6月26日,萬科發布公告稱,寶能系提出包括罷免王石、郁亮、喬世波等10位董事以及2位監事在內的12項議案。而7月3日萬科再公告稱,董事會未通過寶能系提請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議案。
對此,梁潔表示,按照程序,如果股東需要繼續召開股東大會來罷免董事和監事,可以繼續提議,在提議未通過的情況下可單獨召開股東大會,“但萬科目前沒有收到股東的繼續提議”。
目前“萬寶華”股權之爭已經持續一年多的時間,此前萬科的一封舉報信,引發監管層關註並介入。近期萬科公開了寶能的詳細資管計劃,也讓市場對其中一些問題發出質疑。近日,有媒體報道稱,王石前往華潤香港總部拜訪,這也令市場遐想頗多。
“最近公司和股東之間還在緊密的溝通,希望未來能夠有一個對公司發展比較有利的結果。”梁潔在回應股權之爭各方態度時表示。
10月10日消息,秒拍曝出一則有關鄭州男子購買的iPhone 7炸裂的視頻。在視頻中,這名男子稱,10月2日晚,自己在拍視頻時,手機突然“崩了”,變成了兩半,手被炸腫,臉部也受傷了。
同時據澎湃新聞報道,蘋果中國相關人士稱,相關情況已經向總部反饋,有消息會第一時間通知媒體。
在上述視頻中可以看到,這款手機炸裂後的部件未見燃燒的痕跡,電池保存完好。這不同於三星Note 7起火爆炸後,機身被燒焦的情況。
視頻中,男子致電蘋果售後,對方表示自己沒有權利處理,只能移交到總部,讓總部來處理。不過該男子未提及具體從什麽渠道購買手機。現在該男子已向工商局與蘋果官方反映此事,事發原因仍在調查。
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這次iPhone 7的炸裂是單個事件,還是產品批量出現問題。也不清楚蘋果接下來會進一步采取哪些應對措施。
私有化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科興控股(NasdaqGS:SVA)之爭不斷升級,最新的影響是,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下稱北京科興)的甲型肝炎疫苗和季節性流感疫苗生產被全部中斷,正在生產的疫苗產品全部報廢。
4月20日,北京科興工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4月17日,位於北大生物園的北京科興的全部三座廠房和辦公樓,被多名不明身份的社會閑散人員突然闖入強行霸占、非法查封,該三棟樓的供電也被強行切斷。
“到目前為止,我們流感疫苗和甲肝疫苗生產車間均處於停產狀態。”北京科興員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北京科興已經決定銷毀受到影響的產品。同時,為了確保產品安全,北京科興決定在形勢未平穩前停止生產,並將采取一切措施消除由於停電帶來的生物安全隱患。
第一財經查詢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研究院批簽發數據發現,北京科興的甲肝滅活疫苗產量占國內甲肝滅活疫苗53%以上。
被傷及的疫苗生產
4月17日傍晚,位於北京市海澱區北大生物城的北京科興控股制品有限公司(下稱北京科興)的甲肝疫苗生產車間被貼上了封條。封條上的字樣顯示:“北京科興控股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封”。目前擔任北京科興董事長的,是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下稱未名醫藥 002581)董事長潘愛華。
雖然這個封條在4月18日11點被撤,但是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時的4月20日,北京科興的停產依然持續。
對於疫苗是否可被企業自身關停,作為主管部門的北京市藥監局藥品安全總監姚勝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關停企業,必須有蓋有公章的申請文件,目前沒有收到這樣的文件。”
2016年7月8日,食藥監總局曾指出,接種疫苗是預防控制疾病最重要、經濟、有效的手段。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將配合有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解決疫苗供應中出現的問題。督促引導疫苗生產企業嚴格按計劃組織生產,不得因暫時性銷售困難隨意減產或停產,影響疫苗的正常供應和接種工作。
疫苗車間關停之前,潘愛華曾多次實名舉報北京科興在生產環節存在問題。對於貼封條之事,第一財經記者截至發稿尚未聯系到潘愛華。
不過未名集團總裁楊曉敏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未名生物是北京科興股東,但是從未介入它們的產品生產。”對於潘愛華舉報一事,楊曉敏並沒有回應。
不斷升級的私有化之爭
導致疫苗生產暫停的背後原因,是北京科興的控股股東科興控股(香港)有限公司(“香港科興”)的母公司科興控股的私有化之爭。
科興控股是目前在美國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上市的疫苗生產企業,也是在整個北美市場上市的唯一一家中國疫苗企業。截至2017年6月30日,科興控股上半年實現收入6690.8萬美元,毛利潤5917.3萬美元,凈利潤1090萬美元。
科興控股的主要生產運營實體,就是北京科興。
2001年成立的北京科興,專業從事人用疫苗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由深圳科興以貨幣資金出資5100萬元、尹衛東帶領自己的研發團隊(唐山怡安)以無形資產(甲肝滅活疫苗專有技術作價)出資2400萬元、新加坡華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貨幣資金出資2500萬元共同組建,並聘請尹衛東擔任北京科興總經理。
2002年,深圳科興將其擁有的北京科興的控股權轉讓給未名集團。
此後,北京科興的股權結構多次變更,未名集團一方的持股比例不斷降低。目前科興控股通過子公司香港科興持有北京科興73.09%股份,未名集團通過子公司未名醫藥持有北京科興26.91%股份。但未名醫藥或未名集團並未持有美股上市公司科興控股的股份。
疫苗的市場空間巨大。
科興控股的利潤來源,主要是北京科興的人用疫苗研發生產。
北京科興的介紹顯示,該公司擁有甲型肝炎滅活疫苗孩爾來福®,甲型乙型肝炎聯合疫苗倍爾來福®,流感疫苗(人用禽流感疫苗)盼爾來福®,唯一不含防腐劑的國產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安爾來福™以及甲型H1N1流感疫苗盼爾來福.1™、腸道病毒71型滅活(下稱EV71)疫苗益爾來福®。此外還成功研制並完成全球第一支SARS病毒滅活疫苗Ⅰ期臨床研究。
僅以EV71來看,全面實施二孩後,2016年全國新生兒人數達1750萬人,以30%的接種率測算,EV71的市場規模也能達到20億元之上。
但是,科興控股長期在美國的資本市場被低估,融資功能得不到體現。因此,如果能夠私有化回歸A股,一來可以提升估值,二來可以再次融資,以保證後續的研發及擴展公司業務。
在科興控股的私有化中,有兩個關鍵人物,一是持有北京科興26.91%股份的未名醫藥董事長潘愛華,另一個是北京科興的創始人尹衛東,以他為代表的買團持有科興控股29.57%股份。
2016年,科興控股董事長兼CEO尹衛東發出了第一份私有化要約。隨後未名醫藥也發出了私有化要約。
由於尹衛東和賽富基金組成的買團持有科興控股股份,並擁有科興控股的董事會成員名額,而未名醫藥則持有北京科興股份。因此兩個買團雖然都勢在必得,但一直處於競購狀態,且都沒有成功。
未名醫藥的競購,目的也是為了推動企業的自身發展。
資料顯示,未名醫藥現有核心產品是恩經複(註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安福隆(重組人幹擾素α2b)、捷撫(重組人幹擾素α2b噴霧劑)、 人用疫苗和醫藥中間體。
“目前未名醫藥最賺錢的是恩經複,2016年銷售額在8億元左右,2017年上半年銷售額2.9億元左右,但其他很多項目盈利很少。”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2017年,未名醫藥因為受到醫保控費、兩票制的影響,業績下滑。在未名醫藥的股吧里面,未名醫藥董秘回答股民時表示:“如果未名集團買方團私有化成功,科興擬裝入到上市公司。”
4月16日晚間,未名醫藥發布公告稱,因全資子公司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的參股公司北京科興控股制品有限公司,拒絕向公司提供北京科興2017年度財務數據及資料,也致使公司聘請的審計機構無法入場審計,未名醫藥原定於2018年4月24日披露的2017年年度報告延期至4月28日。
科興控股則回應稱,“公司控股73.09%的北京科興控股制品有限公司,從未拒絕向持有北京科興26.91%少數股權股東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提供北京科興的財務數據。
私有化拉鋸戰,最終結果如何,目前仍然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