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價值交易、價值投資,催化劑--(2)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12/2.html

巴黎:

這是Ben Graham對投資和投機的辨別看法:

"An investment operation is one which, upon thorough analysis, promises safety of principal and an adequate return. Operations not meeting these requirements are speculative." — Ben Graham

筆者雖然不才,但仍然膽敢對投資作另一更簡單的定義。

很多炒了多年股票的散戶,到現在可能仍不懂資產是什麼。

資產是一種東西,即使買入後放在那裡不理不動,它仍能自動月復月,年復年產生錢出來,其它的一就是負債,一就只是物品而已。

即買任何能自動生錢的"資產",買之前己認真知道,就叫投資。

如果按這標準,那些小年、小女股神買的股票,公司沒有盈利,也沒有派息,財務賺蝕只是一個謎,還要股東供股,不單不能叫資產,買它如同買入負債。

任何一件東西無論是否資產,總會或多或小的"內在價值",無論你是以高於或低於物品的內在價值買進,然後以高或低於買入價賣出,賺錢或輸錢,一律都只能叫“價值交易”。

持有一支含內在價值但又不是"資產"的東西的買賣,因為那件東西每天不能自動生錢,找尋對手期間會蝕通漲,時間會對他非常不利,更甚是持有一支負債急於求售。

相反持有一支年年自動生錢的資產,例如Blog友飛鳥媽咪買入幾支內銀,幾年來已收了過百萬股息,若她希望等待一個對手以高價15倍PE交易,過程中內銀每年仍賺20%和派現金股息7%給她,她既可只做投資,又可在有利時才做價值交易賣出,投資或交易都是她個人做主導。
即銅幣公仔的一面她不會輸(投資),另一面字就賺大錢(交易)。

聰明的朋友馬上就想到,單單設一個買入年年賺錢派好股息的公司的簡單目標,已經能立於不敗的境地。

這就是認識和了解價值投資和價值交易分別的重要。






------------------------------------------------------------------------------------------

如果你想成為最好的投資人,迎接未來的挑戰,選擇不難,學習全球最成功的巴菲特價值投資法。一月份第6班價值投資課程現正式接受報名。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12/6.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51

價值交易、價值投資,催化劑--(3)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12/3.html

巴黎:


有一些朋友一心只做投資,不做交易,只買進,不賣出,人各有誌,無可厚非。
但要一個常人,只做好自己,買入資產股票立於不敗,然後無論有幾多傻人在身邊出現和提供無數能勝利的交易機會,都不聞不問,終老一生,無勝又無敵,人生就僅如到此一遊,就很沒趣味了。


孫子說:“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彼。”

孫子意思是:如果對手準備充足,你是永不能勝他,但若你自己也是做好所有,你也能不敗。所以高手是先做好自己,同時等待和不要錯過對方出錯的機會。


什麼時候對手會出現敗像是很多高手求之不得的秘密

高手們都喜歡用催化劑來形容對手的敗象或時機

Ben Graham早在70年前說過,一些不受人註意的股票,雖然價值被低估,但市場因爲不留意而一值未能價值囘歸,過程中更可能出現新的原素,侵食原來的股票價值,讓低估最後變成高估。但他也補充說,這種低估價值的情況,如果不能靠市場的力量回歸,會吸引一班外來力量獵食原來公司,把舊有管理層開除,重新釋放內在價值, Ben Graham自己就是其中一個捕獵者.


後來的價值投資人, 例如Seth Klarman在“Margin Of Safety”一書中,稱非市場的改正價值價格囘歸的外來力量做“催化劑“,書中說管理層會害怕被人看到公司價值低估而進行收購(掉了工作),又或主要股東施加壓力,便會出現一些分拆或業務重組,有人做過統計,被分拆的公司之後的24個月表現都會優於大市,所以價值投資人都特別留意這方面的機會,例子是巴黎5年前的AIA: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0/10/aia-aig.html

 和最近Warren Buffett私人買入的Seritage......等。這些公司雖然之前從來沒有上市,但和IPO上市不同,可以從母公司看到多年的真正經營狀況和價值,母公司管理層通常都是在低價壓力下分拆,合符價值人要和處於劣勢對手交易的原則。

有時催化劑可能夾雜在大市表現中, 例如上年年初的A股長期低過H股產生投資和交易的機會, 滬港通這催化劑可以降低等待的時間,  又或長和重組.....,  若價值投資人此時買入就讓人覺得有投機成份..

其實這些投資人從來買股都是按買入能年年能生錢和價值被低估的原則,  只是有了催化劑, 勢開始形成, 風險便會大幅度的降低.

催化劑並非一成不變,每個投資人都有他個人的研究。

例如筆者最近買入的渣打, 也是基於它能年年生錢(近期生得小,但仍是資產)和價值被低估有50%+折讓的原則,  再加上這幾個星期沽空量大大高於包銷商能獲的12億左右的補倉盆, 估計前沽空者嚴重不夠貨的催化劑而已.

包括Joel Greenblatt, Seth Klarman..的著作都有談及這種價值投資法, 擧一反三, 讀者可參考他們的原則,然後發展你個人獨道觀察到的催化劑因素.


------------------------------------------------------------------------------------------

如果你想成為最好的投資人,迎接未來的挑戰,選擇不難,學習全球最成功的巴菲特價值投資法。一月份第6班價值投資課程現正式接受報名。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12/6.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52

催化劑投資法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12/blog-post_15.html

閱畢林少陽先生的《催化劑投資法》,止凡看見這著作的書名,可算是頗吸引。已經聽過有朋友話,買股票當然是「寧買當頭起」的,在股票爆升前買入,自然能賺盡。這本著作好像在教我們找有「催化劑」的股票,我想這正是這個意思吧。



在未看這本書之前,我對「催化劑」這個概念其實又不是太上心,因為我都不認為這個「寧買當頭起」的概念是能輕易做到的,能做到的朋友也需要好好分辨當中「運氣」與「實力」的比重如何。然而,這本書也總算是由東尼的徒弟所寫,從學習角度想,看看又何樂而不為呢。

全書提出了很多個股分析,但感覺全部都是青蜻蜓點水式地談談,我本身就對不少提到的股票本身並沒有多少認識,看完這書,提到了幾十支股票,一下子實在有點消化不來。觀察幾十支幾百支股票,就好像以基金形式操盤,本來就不習慣以這樣的形式去致富,認為這不太可取,所以不覺得這本書特別吸引。

而且,感覺上林少陽先生亦失去了東尼的長線投資模式,雖然也是重視價值,但有點變成「追潮流」,還要估計未來潮流的方向,反而少了著眼於增長公司及股票這類動作。想起東尼當年所買的股票,大多數都是「長跑好手」,但今天徒弟重視未來被看好的板塊,投資的概念有一些根本性的分別。

再者,林先生所提出近乎基金經理的操作,其實需要不少精力,未必適合大部份散戶投資者。作為打工仔的我,自問實在看了也學不成,學成也無時間運用出來。雖然我不是賺這些錢的同路人,但書中也有不少說得很好的,值得深思。

例如書中有提到,近年有不少內地國企管埋層出事,好像貪汙違規之類,林少陽認為:「已爆發醜聞的公司是否代表企業管治最差,未爆醜聞者又是否代表它們身家清白?」。的確,每次有公司出事,股價多會大跌,而公司未有出事的,股價不跌,實際上只是炸彈未爆,不代表值得投資。

還有,當有行業接連傳出壞消息時,林少陽認為「當所有投資者都已盡情投入某個投資熱潮,或某隻當時得令股份時,由於市場再沒有新的投資者加入看好的行列,在潛在買家統統入市,未來便只有潛在沽家,沒有潛在買家。」

這些觀點,都是反向思維,人棄我取,人取我棄的概念,而演繹的方法與角度算是頗新穎,值得一讚。雖然,這書內容我好像「彈多於讚」,但始終總能在書中找到不錯的點子,吸收財務知識的歷程就是這樣的,不斷看不斷學,把大量智慧讀進腦中,你不知道在腦內會有什麼「化學作用」,新來的智慧跟舊有的智慧怎樣連繫,甚至於表面意識可能忘記了,但他朝一日,可能於某時某事,這智慧又會自然浮出來,幫你一把,可能是讓你看見一個投資好機會,成功於否,很多時只差一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55

催化劑投資法

閱畢林少陽先生的《催化劑投資法》,止凡看見這著作的書名,可算是頗吸引。已經聽過有朋友話,買股票當然是「寧買當頭起」的,在股票爆升前買入,自然能賺盡。這本著作好像在教我們找有「催化劑」的股票,我想這正是這個意思吧。



在未看這本書之前,我對「催化劑」這個概念其實又不是太上心,因為我都不認為這個「寧買當頭起」的概念是能輕易做到的,能做到的朋友也需要好好分辨當中「運氣」與「實力」的比重如何。然而,這本書也總算是由東尼的徒弟所寫,從學習角度想,看看又何樂而不為呢。

全書提出了很多個股分析,但感覺全部都是青蜻蜓點水式地談談,我本身就對不少提到的股票本身並沒有多少認識,看完這書,提到了幾十支股票,一下子實在有點消化不來。觀察幾十支幾百支股票,就好像以基金形式操盤,本來就不習慣以這樣的形式去致富,認為這不太可取,所以不覺得這本書特別吸引。

而且,感覺上林少陽先生亦失去了東尼的長線投資模式,雖然也是重視價值,但有點變成「追潮流」,還要估計未來潮流的方向,反而少了著眼於增長公司及股票這類動作。想起東尼當年所買的股票,大多數都是「長跑好手」,但今天徒弟重視未來被看好的板塊,投資的概念有一些根本性的分別。

再者,林先生所提出近乎基金經理的操作,其實需要不少精力,未必適合大部份散戶投資者。作為打工仔的我,自問實在看了也學不成,學成也無時間運用出來。雖然我不是賺這些錢的同路人,但書中也有不少說得很好的,值得深思。

例如書中有提到,近年有不少內地國企管埋層出事,好像貪污違規之類,林少陽認為:「已爆發醜聞的公司是否代表企業管治最差,未爆醜聞者又是否代表它們身家清白?」。的確,每次有公司出事,股價多會大跌,而公司未有出事的,股價不跌,實際上只是炸彈未爆,不代表值得投資。

還有,當有行業接連傳出壞消息時,林少陽認為「當所有投資者都已盡情投入某個投資熱潮,或某隻當時得令股份時,由於市場再沒有新的投資者加入看好的行列,在潛在買家統統入市,未來便只有潛在沽家,沒有潛在買家。」

這些觀點,都是反向思維,人棄我取,人取我棄的概念,而演繹的方法與角度算是頗新穎,值得一讚。雖然,這書內容我好像「彈多於讚」,但始終總能在書中找到不錯的點子,吸收財務知識的歷程就是這樣的,不斷看不斷學,把大量智慧讀進腦中,你不知道在腦內會有什麼「化學作用」,新來的智慧跟舊有的智慧怎樣連繫,甚至於表面意識可能忘記了,但他朝一日,可能於某時某事,這智慧又會自然浮出來,幫你一把,可能是讓你看見一個投資好機會,成功於否,很多時只差一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199

價值交易、價值投資,催化劑--(3)

巴黎:


有一些朋友一心只做投資,不做交易,只買進,不賣出,人各有志,無可厚非。
但要一個常人,只做好自己,買入資產股票立於不敗,然後無論有幾多傻人在身邊出現和提供無數能勝利的交易機會,都不聞不問,終老一生,無勝又無敵,人生就僅如到此一遊,就很沒趣味了。


孫子說:“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彼。”

孫子意思是:如果對手準備充足,你是永不能勝他,但若你自己也是做好所有,你也能不敗。所以高手是先做好自己,同時等待和不要錯過對方出錯的機會。


什麽時候對手會出現敗像是很多高手求之不得的秘密

高手們都喜歡用催化劑來形容對手的敗象或時機

Ben Graham早在70年前說過,一些不受人注意的股票,雖然價值被低估,但市場因爲不留意而一值未能價值囘歸,過程中更可能出現新的原素,侵食原來的股票價值,讓低估最後變成高估。但他也補充說,這種低估價值的情況,如果不能靠市場的力量回歸,會吸引一班外來力量獵食原來公司,把舊有管理層開除,重新釋放内在價值, Ben Graham自己就是其中一個捕獵者.


後來的價值投資人, 例如Seth Klarman在“Margin Of Safety”一書中,稱非市場的改正價值價格囘歸的外來力量做“催化劑“,書中說管理層會害怕被人看到公司價值低估而進行收購(掉了工作),又或主要股東施加壓力,便會出現一些分拆或業務重組,有人做過統計,被分拆的公司之後的24個月表現都會優於大市,所以價值投資人都特別留意這方面的機會,例子是巴黎5年前的AIA: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0/10/aia-aig.html

 和最近Warren Buffett私人買入的Seritage......等。這些公司雖然之前從來沒有上市,但和IPO上市不同,可以從母公司看到多年的真正經營狀況和價值,母公司管理層通常都是在低價壓力下分拆,合符價值人要和處於劣勢對手交易的原則。

有時催化劑可能夾雜在大市表現中, 例如上年年初的A股長期低過H股產生投資和交易的機會, 滬港通這催化劑可以降低等待的時間,  又或長和重組.....,  若價值投資人此時買入就讓人覺得有投機成份..

其實這些投資人從來買股都是按買入能年年能生錢和價值被低估的原則,  只是有了催化劑, 勢開始形成, 風險便會大幅度的降低.

催化劑并非一成不變,每個投資人都有他個人的研究。

例如筆者最近買入的渣打, 也是基於它能年年生錢(近期生得小,但仍是資產)和價值被低估有50%+折讓的原則,  再加上這幾個星期沽空量大大高於包銷商能獲的12億左右的補倉盆, 估計前沽空者嚴重不夠貨的催化劑而已.

包括Joel Greenblatt, Seth Klarman..的著作都有談及這種價值投資法, 擧一反三, 讀者可參考他們的原則,然後發展你個人獨道觀察到的催化劑因素.


------------------------------------------------------------------------------------------

如果你想成為最好的投資人,迎接未來的挑戰,選擇不難,學習全球最成功的巴菲特價值投資法。一月份第6班價值投資課程現正式接受報名。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12/6.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754

價值交易、價值投資,催化劑--(2)

巴黎:

這是Ben Graham對投資和投機的辨別看法:

"An investment operation is one which, upon thorough analysis, promises safety of principal and an adequate return. Operations not meeting these requirements are speculative." — Ben Graham

筆者雖然不才,但仍然膽敢對投資作另一更簡單的定義。

很多炒了多年股票的散戶,到現在可能仍不懂資產是什麼。

資產是一種東西,即使買入後放在那裡不理不動,它仍能自動月復月,年復年產生錢出來,其它的一就是負債,一就只是物品而已。

即買任何能自動生錢的"資產",買之前己認真知道,就叫投資。

如果按這標準,那些小年、小女股神買的股票,公司沒有盈利,也沒有派息,財務賺蝕只是一個謎,還要股東供股,不單不能叫資產,買它如同買入負債。

任何一件東西無論是否資產,總會或多或小的"內在價值",無論你是以高於或低於物品的内在價值買進,然後以高或低於買入價賣出,賺錢或輸錢,一律都只能叫“價值交易”。

持有一支含內在價值但又不是"資產"的東西的買賣,因為那件東西每天不能自動生錢,找尋對手期間會蝕通漲,時間會對他非常不利,更甚是持有一支負債急於求售。

相反持有一支年年自動生錢的資產,例如Blog友飛鳥媽咪買入幾支內銀,幾年來已收了過百萬股息,若她希望等待一個對手以高價15倍PE交易,過程中內銀每年仍賺20%和派現金股息7%給她,她既可只做投資,又可在有利時才做價值交易賣出,投資或交易都是她個人做主導。
即銅幣公仔的一面她不會輸(投資),另一面字就賺大錢(交易)。

聰明的朋友馬上就想到,單單設一個買入年年賺錢派好股息的公司的簡單目標,已經能立於不敗的境地。

這就是認識和了解價值投資和價值交易分別的重要。






------------------------------------------------------------------------------------------

如果你想成為最好的投資人,迎接未來的挑戰,選擇不難,學習全球最成功的巴菲特價值投資法。一月份第6班價值投資課程現正式接受報名。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12/6.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755

價值交易、價值投資,催化劑--(1)

巴黎:


祖師爺和很多價值法前輩都喜愛教導後輩辨識投資和投機的分別。

作為全港第一個"價值投資法"班,筆者沒有理由不解説這題目,但同學卻發現我一句也沒有説過,為什麼呢?

要想一個令新手不覺得深和老手不覺得悶的表達方法,又能給新思維刺激,其實是一個頗為困難的挑戰,幸好我找到了另一種表達的方式.

如何分辨投資和投機
如果你我各自買了一件一萬元的"東西",如何判斷誰人在投資其實是非常容易,只要能滿足一個條件便可以成立,你能猜到嗎?



---------------------------------------------------------

如果你想成為最好的投資人,迎接未來的挑戰,選擇不難,學習全球最成功的巴菲特價值投資法。一月份第6班價值投資課程現正式接受報名。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12/6.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756

經濟日報短期缺乏催化劑(九)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5-12-02

經濟日報(423.HK)上周公佈截至2015年9月底止的中期業績,純利2千8百萬港元,同比增長21%,環比增長27%,增幅差過我的預期,其中廣告收入下跌了3%,主要是因為新股招股活動和一手物業廣告減少。

展望未來,由於本地零售市道、房地產和股票市場都不景氣,短期內廣告收益將會持續受壓,我估計公司下半年的業績會跟上半年差不多,全年純利約6千萬港元,折合每股盈利0.14港元,同比增長33%。

估值方面,現價1.64港元,預測市盈率12倍,稍高於過去平均市盈率11倍,尚算合理。

Ebitda = 1.08億
市值 = 7.0億
凈現金 = 2.6億
企業價值(Enterprise Value) = 市值 - 凈現金 = 4.4億
從EV/Ebitda只有4.1倍 (4.4 / 1.08)的角度考慮,估值則稍為偏低。

總的來說,整體估值合理至偏低,再者,中期息派2仙,全年派息估計維持8仙,現價股息率近5%,頗為吸引,我認為股價再下跌的風險不大。然而,基於短期缺乏催化劑,我建議持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029

科學家研制出新催化劑 將降低氫能源成本

新能源科學領域中,氫燃料是公認的清潔能源,但目前人類獲取純氫能的方式主要靠化石燃料,氫能取代化石燃料本身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弱溫室效應,但是制造氫能源又需要耗費化石燃料,為氫能源的普及利用造成難解。因此,要想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開發可再生清潔能源,離不開分解水制氫這一方式。

以水為原材料制造氫氣各種各樣的缺點,比如輔助材料成本太高、反應能量要求太高、合成催化劑不能在現實條件上穩定存在等。植物早就通過光合作用學會了怎樣分解水,然而人類不得不為複制這一過程拼命努力。

目前,全世界每年生產5000萬噸氫氣,其中95%來自化石燃料,通過甲烷水蒸氣重整制氫。在普通的分解水的化學反應中,析氧反應是出了名的速度慢,給制備氫氣拖後腿。

而科學家最近首次發現酸性條件下依舊有效的催化劑,這種薄膜晶體催化劑可以大大提高反應效率,並降低反應活化能,令水解制氫廠指日可待。

“雖然光合作用分解水的過程非常高效,但是人工的反應根本比不上。”斯坦福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界面科學和催化反應研究中心(SUNCAT Center for Inte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的研究人員托馬斯·哈拉米約(Thomas Jaramillo)稱。

托馬斯和同事長期致力於開發析氧反應的催化劑,以求讓合成催化劑持續時間更長,催化反應速度更快,或者降低反應所需的能量。這些改進都能夠降低反應成本,提高反應效率,讓生產氫氣變得更為清潔高效。

《科學》期刊在上周刊登了該團隊的研究成果,他們研究的新催化劑對環境要求不高,但效果空前。

“本次研究最重要的成果在於,我們發現的催化劑可以在酸里穩定存在。而且催化劑的效果前所未見。”斯坦福科學家,上述《科學》文章聯合署名作者疋田育之(Hikita Yasuyuki)如是評價這次研究。

對於析氧反應的催化劑來說,一個很重要的評判標準是過電位,即推動反應開始所需要的電壓。此前的記錄是320毫伏,而這種新催化劑把反應所需的過電位降到了270毫伏到290毫伏之間。

疋田稱,這一新記錄可以大大提高反應效率,大幅降低大規模生產氫氣所需的能耗。有了這種新催化劑,制氫廠指日可待。

這一前景光明的催化劑是一種薄膜晶體,由一層二氧化銥(iridium oxide)和一層Sr2IrO4(strontium iridium oxide)組成。因為薄膜晶體又平又薄,使研究員更容易比較催化反應的效果。二氧化銥是目前人類發現的唯一一種可以在酸里生效的催化劑。

研究團隊還發現,隨著反應的進行,這種催化劑的效果越來越好。在對催化劑進行測量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催化劑的表面發生了變化,但目前還沒能解釋催化的具體機理。科學家也承認:“我們還不知道微觀層面發生了什麽。我們只知道有一部分鍶離子離開催化劑,進入了溶液。”

研究團隊正在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希望能夠降低催化劑的生產成本,提高催化效果,還要探索催化反應背後究竟為什麽效果如此之好。銥的價格非常高,因此他們試圖用最少的銥達到最好的效果。不過,這種催化劑離實際工業生產還有很大的距離,降低催化劑成本是研究的重中之重。

“在開發催化劑的路上,我們只邁開了一小步,還有廣闊的進步空間。”托馬斯如是說,“有朝一日,我們可能開發出效果比現在好百萬倍的催化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695

中國人壽股價出現催化劑(六)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6-11-24

上個星期三,我於20.15港元增持了少量中國人壽(2628)的股票。幸運地,該公司的股價近日轉強,以今天收市價21.85港元計算,賬面利潤約8%,我感到十分滿意。由於中人壽目前的估值還是偏低,我會繼續持有。

我在今年八月寫的blog文 <中國人壽估值偏低(五)> 提到,即使用較為保守的未來投資回報率假設,中人壽的內涵價值也應該有每股20.7港元。因此,我在20港元附近的水平買入,擁有充足的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下跌的風險實在有限。

雖然風險有限,但作為價值投資者,我當然明白低估值並不代表股價一定會於短期內上升。那麼,為何我會選擇最近才增持中人壽的股票呢?

答案是我看到公司出現明顯的催化劑。

第一,10年期國債孳息率已經見底回升,從今年10月底的2.64%,上升到近日的2.88%,升幅0.24%。

第二,國內A股市場逐步上揚,投資氣氛不錯。

上述兩項利好因素勢將提高中人壽未來的投資回報率,對盈利和內涵價值都有幫助。

基於估值偏低,加上催化劑的出現,令不少內險股分析員最近都調高了中人壽的投資評級和目標價,刺激股價上漲。相對於我估計中人壽的評估價值每股32.9港元,看來公司的股價還有不少上升空間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3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